1781.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4.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第1篇】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课是一首新体诗,全诗抒发了作者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
本课的特点是用形象说话,用一系列事物构成鲜明的意境。
指导学生了解诗歌中具体事物的意义,以及把握诗歌朗读的节奏和韵律是教学的重点。
教学中,要以朗读为基础,引导学生感悟延安精神,从而使学生感性认识新体诗,接受语言美的熏陶。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搜集整理诗歌的写作背景及延安的相关资料。
2.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1.预习生字新词、读通诗歌。
2.搜集资料,阅读和欣赏有关“南泥湾开荒”“杨家岭讲话”等故事和图片。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介绍背景,谈话导入1.导语: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延安这个地方吗?延安不同于别的地方,在中国有着独特的地位。
你想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让我们跟随作者一同去追寻延安吧!2.板书课题:延安,我把你追寻。
齐读课题。
3.出示诗歌的写作背景,简介延安。
师生共同交流。
4.我们为什么要追寻延安?让我们一起走进这首诗歌。
设计意图:“问题”是学生学习的起始,是教师教学的开端。
用问题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并直接指向本课教学的核心目标。
背景介绍可以减少学生学习本课的年代感。
二、初读诗歌,扫清字词障碍1.教师示范读诗歌,学生听准字音,画出停顿。
2.出示重点词语,指名朗读:延安昔日雨后春笋茅屋土炕一旦明媚3.小组内自学自检生词,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教师巡视,随机指导。
4.小组开火车读词语。
5.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诗歌。
过渡:诗中多次提到“追寻”,作者是在追寻什么?让我们一起学习诗歌的第1节。
设计意图:本环节重在让学生读准生字新词,为朗读诗歌打下基础。
教师范读可以帮助学生把握诗歌的朗读节奏,并将学生带入情境。
三、品读诗歌,体会延安精神(一)学习第1节诗歌。
1.自由读第1节诗歌,边读边思考,你从这节诗中读懂了什么?2.学生交流。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第1篇】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材分析:本课是一首新体诗,抒发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的心情。
诗的一、二两节写对于延安精神的追寻,三、四两节写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五、六两节写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意义。
本课最主要的表达特点是用形象说话,用一系列事物构成鲜明的意境。
学情分析: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但要理解诗歌的内容,感悟诗歌的内涵,对学生来说,还是存在很大的难度。
毕竟那段历史我只是从书中了解一点,对学生还说就更陌生了,加之学生搜集资料的途径较少,所以,在教学这一课时,需要一定的资料辅助和相关的图片帮助。
教学建议: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是教学诗歌的重点,可通过教师范读、指导朗读来解决。
了解诗中所说的具体事物的含义是难点,主要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教师点拨来解决。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文中多次提到“追寻”,说说是在追寻什么。
3.领会延安精神,懂得在学习和生活中发扬延安精神。
【过程与方法】仔细品读、小组交流、朗读比赛,课件演示深入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延安精神,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
教学重难点:重点文中多次提到“追寻”,说说是在追寻什么。
难点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准备:教师:南泥湾的歌曲。
学生:收集关于延安的资料图片。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明确目标1.初读全诗,找出韵脚。
2.学习诗的第一、二节。
二、整体感知本课是一首新体诗,抒发了作者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
三、精读课文1.揭题引读,学生自悟。
(1)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延安曾经是党中央的所在地,物质生活十分艰苦,住的是土窑洞,吃的是小米饭,穿的是粗布衣,点的是小油灯。
尤其是1939年至1943年期间,日军大举“扫荡”,国民党顽固派的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自然灾害的侵袭,使解放区面临着严重的困难局面。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4《延安,我把你追寻》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4《延安,我把你追寻》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延安,我把你追寻》是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通过描绘延安的自然风光和革命历史,表达了作者对延安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以及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语句。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但对于课文中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可能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查阅资料或询问长辈来了解延安的历史,以便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延安的自然风光和革命历史。
2.过程与方法:通过查阅资料或询问长辈,了解课文中提到的历史事件和人物,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作者对延安的热爱和怀念之情,激发学生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之情。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了解延安的自然风光和革命历史。
2.难点:体会作者对延安的热爱和怀念之情,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语句。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展示图片、播放音乐等手段,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进入课文中描述的场景,增强学生的体验感。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交流,共同完成学习任务,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或教案:用于展示课文内容和教学环节。
2.相关资料:包括延安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等,用于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3.教学工具:如黑板、粉笔、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图片展示延安的自然风光和革命历史,引导学生思考:你们对延安有什么了解?作者为什么会怀念延安?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课文,让学生边读边思考:课文描绘了延安的哪些景色?作者是如何表达对延安的怀念之情的?3.操练(10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模仿课文中的人物语气和情感。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认识“延、昔、笋”等七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通过体会诗韵,初步感知现代诗的文体特点,通晓诗意,了解延安和延安精神的重要性,深刻体会“追寻”的时代意义。
3.能借助资料,理解不懂的诗句。
教学过程:一、重温单元人与事,营造“追寻”之意1.播放《建党伟业》主题曲《追寻》的mv片段。
(板书:追寻)过渡:我们曾追寻一首诗领略戍边将士保家卫国的豪迈!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唐)王昌龄过渡:我们曾追寻一颗心感悟,少年强,则国强的誓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周恩来过渡:我们曾追寻一句话体会京剧表演术家的民族气节!“胜利了,我该登台演出了!”——梅兰芳2.引出课题:追寻一段历史可知兴衰,追寻一腔志向可明其志,追寻一种抉择可感气节……这节课,我们沿着“追寻”的足迹,走进“革命圣地”延安。
(补全课题:延安,我把你)3.读题猜测,作者走进延安可能会“追寻”什么呢?(预设:事物、历史、人物、事件、地方、精神……)(设计意图:以音乐的旋律,营造诗歌学习的氛围,结合情景朗读,感知“追寻”的含义,唤醒整个单元的“人物和事件”关联语文要素,为本课学习做铺垫。
)二、朗读诗歌词与句,体会“追寻”之韵1.初读正音,感知诗韵。
(1)自由朗读,辨析词语词语:(预设:“炕”后鼻音,“脊”读三声。
释义“满目琳琅”也作“琳琅满目”指满眼都是珍贵的东西。
形容美好的事物很多。
)(2)设疑生思,发现诗韵这些词语有什么共同点?(预设:诗中“追寻”的事物;每个词的都有相同的“αng”韵。
)(3)练习朗读,相机指导(预设:借助节奏划分,注意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适当突出每小节第二、四两句末尾的一个字,读书诗歌的声韵美。
)(设计意图:通过梳理关键词语,既有助于学生读准字音,感知词义,又进一步引发思考,发现全诗押“αng”韵,体会现代诗读起来朗朗上口,听起来悦耳动听的文体特点。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4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
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4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内容:本课选自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4课《延安,我把你追寻》,是一首现代诗,作者是我国著名诗人、散文家、文学评论家贺敬之。
本诗以生动的笔触描绘了作者对延安的热爱和怀念之情,通过对延安的追寻,表达了作者对延安精神、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挚爱。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词语的意思。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作者对延安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
(2)运用查阅资料、小组合作等方式,了解延安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情感。
(2)激发学生对中国革命历史的兴趣,传承和弘扬延安精神。
教学难点:1. 理解诗歌中一些较为抽象的词语和句子。
2. 体会作者对延安的深厚情感。
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 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听说过延安吗?你对延安有什么了解?2. 出示延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简单介绍延安。
3. 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1. 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读音,找出新词,对不懂的词句借助工具书或与同桌交流。
2. 指名学生分段朗读课文,检查字词掌握情况。
3. 教师总结反馈,指导学生理解词语。
三、精读课文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2. 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总结。
3. 学生再次朗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诗句,并说说为什么。
4.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诗歌的意境美和韵律美。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延安,我把你追寻》,通过朗读和交流,我们感受到了作者对延安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希望大家课后能够继续深入学习课文,了解延安的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进一步体会诗歌的魅力。
板书设计:延安,我把你追寻贺敬之热爱、怀念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美和意境美,初步理解了诗歌内容。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4《延安,我把你追寻》 (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4《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教学内容《延安,我把你追寻》是一首描绘了革命圣地延安的历史、文化与精神面貌的现代诗歌。
本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背景,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意义;分析诗歌中的形象和修辞手法,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学习诗歌,激发学生对革命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意义,能够正确朗读并背诵诗歌。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自主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革命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教学难点1. 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尤其是对延安精神的把握。
2. 分析诗歌中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教具学具准备1. 课件:包含诗歌内容、背景介绍、图片等。
2. 影音资料:关于延安的历史纪录片。
3. 学生用书和学习用品。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延安的图片,引发学生对延安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背景介绍:简要介绍延安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3. 诗歌解读:引导学生逐句解读诗歌,分析诗歌中的形象和修辞手法。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诗歌的意义,分享彼此的理解和感受。
5. 视频观看:观看关于延安的历史纪录片,加深对诗歌背景的理解。
6. 总结与反思: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和收获。
板书设计1. 诗歌《延安,我把你追寻》2. 诗歌作者:XXX3. 诗歌内容:分行展示诗歌的全文4. 重点词汇:标注诗歌中的生词和难词5. 修辞手法:列举诗歌中使用的修辞手法,如比喻、拟人等。
作业设计1. 背诵诗歌:《延安,我把你追寻》2. 写一篇关于诗歌意义的短文,不少于300字。
3. 绘制一幅与诗歌内容相关的画作,表达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课后反思本课通过诗歌《延安,我把你追寻》的学习,旨在引导学生理解诗歌的背景,掌握诗歌的基本内容和意义,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4课《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延安,我把你追寻》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作者是我国著名诗人贺敬之。
本课以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描绘,表达了对延安精神的追寻和怀念。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感悟延安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感悟延安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抽象词语,如“信念”、“理想”、“奋斗”等。
2. 感悟延安精神,将其与实际生活相结合。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笔记本。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延安的美丽风光和革命历史,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新词。
3. 合作探究: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分享学习心得。
4. 课堂讲解:教师针对课文中的重点、难点进行讲解,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延安精神的重要性。
6. 课后作业: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延安精神的感悟。
六、板书设计1. 课题:《延安,我把你追寻》2. 课文结构:描绘延安美景——表达追寻信念——感悟延安精神3. 重点词语:信念、理想、奋斗4.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中的抽象词语,感悟延安精神七、作业设计1. 朗读课文,熟记生字新词。
2. 结合课文内容,写一篇关于延安精神的感悟。
3. 搜集有关延安的历史资料,进行深入了解。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生动的教学手段,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对延安精神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使他们在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中不断提升。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大体了解延安精神的内涵及发扬延安精神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了解背景1.检查自学,导入新课。
(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资料,介绍有关延安的内容。
)2.简介背景,揭示课题。
作者为什么要追寻延安,追寻它什么?我们共同来学习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全诗。
(也可以播放录音)2.学生初读全诗。
(要求学生借助工具书、扫除朗读障碍,把诗句读准、读通。
)3.组内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
(通过学生之间的资料交流,初步感知诗的内容。
)4.再读全诗,质疑。
5.自由朗读,体会感情。
三、理解诗句,突破难点1.小组合作交流,理解诗句内容。
(组内交流时,要求组长把组内解决不了的问题作上记号。
)2.集体交流,教师点拨。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老牛破车”代表过去落后的生产条件,效率很低,速度很慢。
“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代表延安精神。
“毫不犹豫丢掉了”与“不能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意思是说我们非常坚决地丢掉了贫穷和落后,却不能丢掉伟大的延安精神。
3.揭示课题,感悟中心。
通过各种形式的朗读来理解、感悟这首诗所抒发的追寻延安的迫切心情。
(1)诗的第二小节中所讲到的几个地方分别代表了当年延安的哪些精神?(2)第三小节中“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指什么?第四小节中“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又指什么?(3)你怎样理解“追寻延安”?四、指导朗读,引起共鸣在学生理解了诗的内容、感悟到全诗思想感情的基础上,采用指读、组内互读、班内朗读比赛等形式,在读中培养学生的想象力。
使学生与诗人的感情产生共鸣,受到感染。
五、总结1.教师小结:作者追寻延安,追寻的是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服务的精神,是为崇高理想献身的精神,是*队伍中互相关心、互相爱护的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4.延安我把你追寻》【优质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4.延安我把你追寻》【优质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延安的历史背景和基本情况。
2.理解文章所传达的情感和主题。
3.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4.提高学生的综合表达能力。
二、教学重点1.延安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地位。
2.文章主题和情感表达。
3.阅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
三、教学准备1.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
2.教案、教学PPT等教辅资料。
3.板书、图片等教学辅助工具。
四、教学过程第一部分:导入1.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延安的历史风貌,引发学生兴趣。
2.询问学生对于延安的印象,引导他们进入话题。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1.让学生自主阅读《延安我把你追寻》一文。
2.分组讨论,回答问题:文章讲述了什么故事?作者对延安的情感如何?3.教师带领全班共同探讨文章的中心思想和情感表达。
第三部分:创设情境1.小组活动:请学生以小组形式创作一段关于延安的短小说或诗歌,展示对文章主题的理解和情感表达。
2.学生展示作品,互相欣赏和评议。
第四部分:归纳总结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文章的主题和情感表达,强化理解和表达能力。
2.带领学生反思自己对于历史和传统的情感和态度。
五、课堂延伸1.邀请历史或文学爱好者到班级分享关于延安的知识。
2.组织班级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延安的文化和风貌。
六、作业布置1.要求学生写一篇读后感,表达对延安的情感和理解。
2.布置相关阅读任务,拓展学生对于历史和文学的视野。
七、教学反思1.总结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和表达,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2.分析学生的学习情况,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和改进方向。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更深入地了解延安的历史和文化,同时提高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情感表达,培养学生对于历史和传统的热爱和尊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第【1】篇〗一、导入师∶上课,同学们好,请坐!师∶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带来一组图片,请仔细观看,稍后来说说你的感受。
师∶好,图片播放完了,谁来说说看 ?师∶哦,你说你看到了宝塔山,知道它是延安的标志性建筑,你曾经和爷爷去延安旅行时见过它。
师∶你的记忆力可真好,过目不忘啊,请坐。
师∶嗯,你也有想说的。
你知道南泥湾,著名的大生产运动就是在这里开展,是自力更生、奋发图强的一面旗帜。
师∶你的知识储备很丰富,看来课下没少读书,请坐。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地方都有一个共通点啊 ?师∶被你们发现了,它们都在陕西省延安市。
师∶延安可是有名的红色圣地,我们的毛主席等中央领导人都曾在这里居住,很多影响中国的重大决策都从这里发出。
那今天我们就跟随诗人祁念曾去这些地方游览一番,一起走进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
二、初读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一起读一遍课题。
师∶老师听到有的同学没有读准字音,"延安"的"延"是前鼻音,读yan,来,我们再读一次。
好,这次读准确了。
师∶同学们,老师课前给大家布置了预习任务,现在谁来分享下你对延安的了解?师∶你的手举得最高,就你吧!师∶没错,延安属于陕西省,是天下第一陵--黄帝陵所在地。
师∶还有吗 ?师∶嗯,是我们国家的革命圣地,还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师∶看来你认真预习课文了,请坐。
师∶除去刚才同学们说的,老师还要补充一点。
延安可以说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它记载着中国革命的历史。
也是一部真正的教科书,它凝聚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谱写了中国革命闪光的篇章。
师∶接下来,请同学们听老师给大家范读一下这首诗∶《延安,我把你追寻》像翩翩归来的燕子,在追寻昔日的春光;像茁壮成长的小树,在追寻雨露和阳光…..师∶好,老师读完了,谁来试着读一读这首诗 ?师∶你的眼神充满自信,就你吧。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4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
《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一、教学内容《延安,我把你追寻》是人教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4课。
这是一首新体诗,作者以追寻延安精神为主旨,通过对延安的描绘,展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精神和民族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习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诗歌的韵律和节奏,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追求真善美。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2. 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课本、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播放《延安颂》歌曲,引导学生感受延安的精神风貌。
(2)简介延安的历史背景,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自主学习(1)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
(2)查字典,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
3. 合作学习(1)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对课文的理解。
(2)每组派代表分享讨论成果。
4. 课堂讲解(1)教师讲解课文,分析诗歌的意境和作者的情感。
(2)引导学生品味诗歌的语言,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5. 朗读感悟(1)学生齐读课文,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
(2)教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体会诗歌的情感。
6. 课堂小结(1)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知识点。
(2)布置课后作业。
六、板书设计《延安,我把你追寻》1. 课文内容2. 诗歌意境3. 作者情感4. 诗歌鉴赏七、作业设计1. 抄写生字、新词。
2. 朗读课文,体会诗歌的情感。
3. �搜索关于延安的历史资料,了解延安精神。
4. 以《我心中的延安》为题,写一篇短文。
八、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感受诗歌的美。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模板(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模板(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模板第【1】篇〗一、教材说明本课是一首新体诗,抒发了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
诗的一、二两节写对于延安精神的追寻,三、四两节写实现现代化需要延安精神,五、六两节写追寻延安精神的重要意义。
用形象说话,用一系列事物构成鲜明的意境,是本课主要表达特点。
了解诗中所说的具体事物的意义和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是教学重点。
选编这首诗,一是引导学生接受延安精神的陶冶,二是感性认识新体诗,接受语言美的熏陶。
二、学习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2、了解全诗内容,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
三、教学建议1、课前学生搜集阅读有关延安的资料,对抗战时期的延安有更多的了解。
教师准备课文挂图,或把课文挂图,课文重点语句制成投影片或多媒体课件。
2、先指导学生朗读课文,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再引导学生思考、讨论:作者到延安追寻什么为什么追寻把诗中含义深刻的句子找出来,在读中想象,体会它的意义,然后把自己的见解和同学交流。
3、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可让学生自由朗读这首诗,边读边思考:为什么这首诗听起来这么悦耳,读起来琅琅上口要让学生明确到这首诗隔句押韵,并用“·”把韵脚“ang”标出来。
朗读时,把韵脚适当加以突出。
第一节:光、阳,第二节:香、场,第三节:琅、炕,第四节:响、梁,第五节:煌、翔,第六节:想、阳。
还要让学生明确到这首诗多用排比句,朗读起来节奏感很强。
朗读时,要读出排比句的气势。
4、诗中含义深刻的句子的教学。
(1)第二节的四个“追寻”。
可用投影片或录像帮助学生了解“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了解延安精神。
放映录像或投影片时要加以简要的解说。
“延河”,清晨、傍晚,人们常在延河边上漫步,讨论革命道理;“枣园”,曾是党中央的所在地;“南泥湾”,当年359旅曾在这里恳荒种粮开展大生产运动;“杨家岭”,那里有中央礼堂和党中央办公楼,许多重要会议在这里召开。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这首诗,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
2了解全诗的内容。
3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
教学重点:1了解诗中所说的事物的含义。
2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古诗吗?谁能有感情的背诵自己喜欢的古诗呢?你们为什么喜欢古诗?你觉得诗歌有什么特点?生:师:诗歌语言凝练,表达诗人强烈的感情,具有感染力,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现代诗(板书课题:延安,我把你追寻)二.检查预习师:看到课题,你想到了哪些问题?通过预习,你解决了哪些问题呢?生:师:还有什么问题没有解决?三.自学师: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看看你有什么体会?又有什么收获?生:自由读诗,回答交流。
师:还有什么问题?提出。
生:提问题。
师:小组讨论,解决这些问题。
生:交流。
四.朗诵感悟师:请以小组为单位,设计这首诗的朗诵,想想你们为什么那么设计,练习后,上台表演。
生:讨论朗诵设计。
朗诵,评价。
五.总结师:学了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有什么收获?希望我们都继承延安的革命精神,努力奋斗,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更加美好。
附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象翩翩归来的燕子,在追寻昔日的春光;象茁壮成长的小树,再追寻雨露和太阳。
追寻你,延河叮咚的流水,追寻你,枣园梨花的清香,追寻你,南泥湾开荒的镢头,追寻你,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一排排高楼大厦象雨后春笋,一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航天飞机探索宇宙的奥妙,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但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延安,你的精神灿烂辉煌!如果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啊!延安,我把你追寻,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设计第【2】篇〗一.说教材:本文是一革命精神的文章。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4《延安,我把你追寻》优秀教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4《延安,我把你追寻》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以《延安,我把你追寻》为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此篇文章,让学生了解延安的历史背景,感受延安的风土人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对历史的尊重意识。
同时,通过此篇文章的学习,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目标1.了解《延安,我把你追寻》的相关背景知识,理解文章大意。
2.能够通过朗读、默写等方式背诵部分篇章。
3.能够用自己的语言复述文章内容,表达对延安的理解和感受。
4.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和想象力,创作相关延安主题的内容。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 1. 理解文章内容,掌握关键词汇和句子。
2. 背诵部分篇章,培养学生的语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难点: 1. 深入理解文章中所包含的爱国情怀、历史感和对延安的认知。
2. 启发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展开想象和创作。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延安的风土人情,引导学生了解《延安,我把你追寻》的背景。
二、学习篇章1.教师朗读文章,让学生跟读,并解释生词和难句。
2.学生课文默写,巩固学习成果。
三、讨论与思考1.引导学生讨论文章中的主题和情感,引导学生对延安的理解。
2.学生自由发言,表达自己的感想和想法。
四、创作1.分组或个人活动,要求学生根据自身所学知识和想象力,创作关于延安的内容。
2.学生展示作品,并相互评价。
五、教学评价1.课堂表现评价:包括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参与度等。
2.作业评价:考察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运用。
六、拓展延伸1.带领学生到历史馆、博物馆等实地参观,加深对延安的感受。
2.邀请家长或长辈分享关于延安的故事和经历。
通过以上教学过程,可以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延安,我把你追寻》这篇文章,激发学生对历史和国家的热爱,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能力。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优秀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优秀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优秀教案第【1】篇〗一、谈话引入,了解背景。
你听说过延安吗:你对它了解多少?(引导学生把搜集的材料展示出来,丰富知识,利于教学活动的顺利于展。
)二、初读感知,了解内容。
1、自由读诗,要求读准,读出节奏,韵律,在自读基础上,同桌互读,互相评价。
2、通过初读,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没读懂?三、疏理问题,分组选学。
1、师生共同对初读提出的问题,进行整理,及时解决简单的问题,明确共性的或有价值的问题。
(鼓励质疑是必要的,但不要让学生产生思维的惰性依赖,引导学生在敢于提问题的基础上,会提问题,是需要逐步培养的。
)2、以小组为单位,自由选择相关的诗节,借助手中的资料,进行组内研读。
(减小学习目标,降低学习难度,尊重学生选择,鼓励学生自主,提高学习效率。
)四、汇报交流,拼接共享。
师生共同分享各组的学习收获,教师有意识地点拨评价,进行成果拼接,并结合回答,适当板书。
使学生明晰全诗的结构,以便整体感知全诗内容。
五、小结升华,感情朗读。
(在充分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指导感情朗读,会获得水到渠成的效果。
)六、课堂练习,扩展巩固。
1、结合全诗内容,谈谈你对延安精神的理解。
2、联系自己的学习和生活,谈变怎样把延安精神发扬光大。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优秀教案第【2】篇〗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这首诗,领会延安精神,使学生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
2.了解全诗结构,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诗中重点语句,了解诗中所说的具体事物的含义。
2.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过程一、介绍背景、口述目标。
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
它记载中国革命的历史,是一本真实的教科书。
它凝聚了共产党人的精神,谱写了中国革命闪光的篇章。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篇课文,《延安,我把你追寻》。
这节课,我们要通过学习,了解课文的结构,理解诗中的重点词、句,体会课文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同时还要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4.延安,我把你追寻 (教案)
教案: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4.延安,我把你追寻教学内容:《延安,我把你追寻》是一首现代诗歌,通过诗人的笔触,展现了延安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诗人对延安的深厚情感。
本节课将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人的情感,并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人的情感;能够通过诗歌的学习,了解延安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能够学习并运用诗歌的表现手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分享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人的情感;通过观察、分析、模仿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诗歌的热爱,激发学生对革命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延安的敬仰之情,增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教学难点:1. 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人的情感。
2. 学习并运用诗歌的表现手法。
教具学具准备:1. 诗歌文本。
2. 图片或视频资料,用于展示延安的风景和历史。
3. 朗读诗歌的音频资料。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图片或视频资料,展示延安的风景和历史,引导学生对延安产生兴趣。
2. 朗读诗歌:播放朗读音频,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韵律和节奏;学生自主朗读诗歌,体会诗人的情感。
3. 理解诗歌内容:通过讨论、分享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人的情感。
4. 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通过观察、分析、模仿等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诗歌的表现手法。
5. 实践活动:学生自主创作一首诗歌,表达对延安的敬仰之情。
6. 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对诗歌的热爱,激发学生对革命历史的兴趣。
板书设计:1. 诗歌《延安,我把你追寻》2. 诗歌内容:通过诗人的笔触,展现延安在中国革命历史中的重要地位,以及诗人对延安的深厚情感。
3. 诗歌的表现手法:通过具体的事物、景象,表达抽象的思想、情感。
作业设计:1. 朗读并背诵诗歌。
2. 写一篇关于延安的短文,表达对延安的敬仰之情。
2023年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第【1】篇〗教材分析:这首抒情诗表达了作者对革命圣地沿岸的无限仰慕之情,歌颂了延安精神的伟大作用,抒发了作者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的壮志豪情。
教学目标:认识“茁、镢、琅、窑、梁”五个生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体会作者抒发的感情。
学习这首诗,理解诗句的含义,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必要性,重要性。
了解诗的结构,初步懂得诗的表现手法。
教学重点:弄懂词句的意思,领会诗中所说道具体事物的含义,进而理解诗歌表达的中心。
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教学难点:了解诗中所说的具体事物的含义。
教学构想:本文的教学引导学生加强朗读,理解追寻的是延安时期中国人民的革命精神,并把这种精神用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在理解时,适当加入有段材料介绍充实本文。
教学准备:投影片教学时间:1课时学生学习过程: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课题2、简介延安。
3、请三位同学读诗,纠正字音。
4、延安指什么追寻什么意思(多名同学回答,不要限制答案。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自读课文,把不理解的划出来。
2、全班交流,了解学生的疑点、难点。
三、按阅读提示自读自悟。
四、质疑解疑。
1、齐读第一节,讨论词意,句意。
2、学生独立解释为主,教师适当点拨,补充,并引导学生朗读体会。
两句比喻句写出了追寻的迫切心情,而比喻所形容的事物本身却含而不露。
实际是指:“我们追寻延安”句意,我们追寻延安就象燕子追寻昔日的春光,就像小树追寻雨露和太阳,延安精神是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的的精神,是蓬勃向上的精神,是我们健康成长所不可缺少的精神,就像“春光”“雨露”“太阳”一样,表现了对革命圣地延安的仰慕和向往之情。
3、读第2节,讨论理解代表性的事物,理解诗句的含义。
a、河叮咚的流水”当年人们在延河边漫步,讨论革命道理,这句实际是讲人们在延河度过的革命岁月。
b、“枣园梨花的清香”枣园在延安西北,曾是党中央所在地。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4.延安我把你追寻》【优质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24.延安我把你追寻》【优质教案】一. 教材分析《24.延安我把你追寻》是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
本课以追寻延安精神为主题,通过描绘延安的自然风光和革命历史,表达了对延安的热爱和崇敬之情。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情感真挚,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本课是学生学习延安精神,了解革命历史,培养爱国情感的重要素材。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独立阅读并理解课文内容。
但是,对于延安精神这样的抽象概念,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引导和启发。
此外,学生对于革命历史的了解程度不同,需要在教学中进行差异化处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延安的自然风光和革命历史。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写作等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感受延安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激发学生对革命历史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把握延安的自然风光和革命历史。
2.难点:对于延安精神这样的抽象概念的理解,以及对于革命历史的深入理解。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音乐、视频等手段,营造延安的历史氛围,引导学生感受延安精神。
2.互动教学法:通过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
3.情感教学法:通过课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课文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音乐、视频等。
2.教案:编写详细的教学计划。
3.课文:准备好课文文本,以便学生阅读。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延安的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延安的自然风光。
然后,播放课文的配乐朗诵,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延安的精神氛围。
2.呈现(10分钟)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教师提问,检查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程度。
3.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逐段理解课文,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讨论课文中的关键信息。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
思考:诗人为什么要追寻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这些地方?作者是在追寻什么?
(2)分组讨论、交流。
四、教师点拨,解决疑点。
1.自学后面三、四节。
(1)有感情地朗读三、四节,思考并分组讨论:
(2)学生交流、教师点拨: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延安,我把你追寻》教案
课程名称
24延安,我把你追寻
课时
1
授课教师
教材分析
本文是一首现代全诗以追寻为线索,追忆,歌颂并呼唤延安精神,警示人们,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实事求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延安精神仍旧是我们重要的”等9个生字,能正确理解本课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3.了解全诗的结构,理解诗句内容。
4.了解、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
教学重点
了解全诗的结构,理解诗句内容。
教学难点
了解全诗的结构,理解诗句内容,了解、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
教学方法
讲授法,探讨法,启发式等
教学资源
教参书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个性设计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2.自学五、六两节。
五、指导感情朗读,体会思感,深化理解。
作业
设计
1.书写本课生字词
2.课堂练习
板书设计
24 延安,我把你追寻
延河叮咚的流水
枣园梨花的清香
南泥湾开荒的镢头
杨家岭讲话的会场
追寻信念、温暖、光明
设计思路
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他们成为课堂上真正的主人。 让学生“问题(勇于质疑问难)解决问题(敢于释疑解难)归纳总结(善于总结获取知识的方法)”,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 抓住,教出特点,交给学生一片自学的金钥匙。 着眼于练习,一练到底,把课后的“思考·练习”融于教学之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4 延安,我把你追寻(略读课文)
【教学目标】
1.会认“延、昔”7个生字。
2.摘抄你喜欢的诗句。
3.了解全诗结构,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句子的含义。
4.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领会延安精神,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性。
5.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认识本课生字,会写本课生字,正确理解本课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出诗的节奏和韵律。
3.了解全诗的结构,理解诗句内容。
【教学难点】
1.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领会延安精神,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
【教学课时】1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本课的字词。
(重点)
2.摘抄你喜欢的诗句。
(重点)
3.了解全诗结构,理解诗中的重点词语、句子的含义。
(重点)
4.通过有感情地朗读诗歌,领会延安精神,懂得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性。
(重点)
5.培养学生的想象力,激发学生写诗的兴趣。
(难点)
板书设计
沿河
延安,我把你追寻枣园延安精神(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勇于献身
南泥湾力求上进……)
杨家岭
课后反思
成功之处:
1.诗歌教学常常以教师为中心,教师讲作者生平、时代背景、写作特点、修辞手法,不厌其烦,但学生听得糊里糊涂。
一节课下来,收效微乎其微。
这节课则让学生“问题(勇于质疑问难)——解决问题(敢于释疑解难)——归纳总结(善于总结获取知识的方法)”,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体。
例如,“我”到延安追寻?为要追寻?课文中这两个关键问题让学生找出,并在教师启发下解决的。
整堂课既有学生个人的读、思活动,又有的、交流;既有学生代表的发言,也有教师画龙点睛的小结。
学生了学习上的和乐趣,了“自学,靠学”的思想。
2.这节课从二类教材的特点,“有扶有放,半扶半放;扶得自如,放得洒脱”,着力让学生“在游泳中学会游泳”,交给学生的是一片打开自学诗歌大门的金钥匙。
如,这节课把解答学生的个问题“追寻”“扶”的,恰当地运用录像化解难点,让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地方的画面生动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学生了对诗句的理解,学生对“延安精神”深切的体会。
在学生弄清个问题后,教师不失时机地学生归纳学习方法,学生获得了一片自学的金钥匙。
对个问题“为追寻”,学生学得。
不足之处:
教师的教学,常常讲练脱节,讲是课堂上的事,练是回家的事,不理想。
这首诗写的是延安时期的事,距今已半个多世纪,且语意含蓄,小学生学起来确实有的难度。
小学语文知识常识
描写四季的句子
春:春天,树木抽出新的枝条,长出嫩绿的叶子。
夏:夏天,树木长得葱葱茏茏,密密层层的枝叶把森林封得严严实实的。
秋:秋天的雨,带给大地的是一曲丰收的歌,带给小朋友的是一首欢乐的歌。
冬:冬天,雪花在空中飞舞。
11. 表示“看”的字词:瞥、瞅、望、瞄、瞪、盯、观察、凝视、注视、看望、探望、瞻仰、
扫视、环视、仰望、俯视、鸟瞰、俯瞰、远望、眺望、了望
2.表示“说”的字词:讲、曰、讨论、议论、谈论、交流、交谈3.表示“叫”的字词:嚷、吼、嚎、啼、鸣、嘶、嘶叫、嚎叫、叫嚷
4.表示“第一”的字词:首、元、甲、子、首先、冠军、魁首、首屈一指、名列前茅
5.象声词(表示声音的):吱呀、喀嚓、扑哧、哗啦、沙沙、咕咚、叮当、咕噜、嗖嗖、唧唧喳喳、叽叽喳喳、轰轰隆隆、叮叮当当、叮叮咚咚、哗哗啦啦
6.表示春的成语:鸟语花香、春暖花开、阳春三月、万物复苏、春风轻拂、春光明媚
7.表示夏的成语:烈日当空、暑气逼人、大汗淋漓、挥汗如雨、乌云翻滚、热不可耐
8.表示秋的成语:秋高气爽、五谷丰登、万花凋谢、天高云淡、落叶沙沙、中秋月圆
9.表示冬的成语:三九严寒、天寒地冻、雪花飞舞、寒冬腊月、千里冰封、滴水成冰
10.带有人体器官或部位名称的词语:头重脚轻、指手画脚、愁眉苦脸、心明眼亮、目瞪口
呆、张口结舌、交头接耳、面黄肌瘦、眼明手快、眼高手低、昂首挺胸、心灵手巧、摩拳擦
掌、摩肩接踵
11.带有动物名称的成语:鼠目寸光、谈虎色变、兔死狐悲、龙马精神、杯弓蛇影、马到成
功、与虎谋皮、亡羊补牢、雄狮猛虎、鹤立鸡群、狗急跳墙、叶公好龙、声名狼籍、狐假虎
威、画蛇添足、九牛一毛、鸡犬不宁、一箭双雕、惊弓之鸟、胆小如鼠、打草惊蛇、鸡飞蛋
打、指鹿为马、顺手牵羊、对牛弹琴、鸟语花香、虎背熊腰、杀鸡儆猴、莺歌燕舞、鸦雀无
声、鱼目混珠、鱼龙混杂、龙争虎斗、出生牛犊、望女成凤、望子成龙、狗尾续貂、爱屋及乌、螳臂当车、蛛丝马迹、投鼠忌器、门口罗雀、管中窥豹
(带有“马”的词语:马不停蹄、马到成功、龙马精神、马失前蹄、指鹿为马、一马当先)
(带有“鸡”的词语:闻鸡起舞、雄鸡报晓、鹤立鸡群、杀鸡取卵、鸡犬不宁、鸡飞蛋打、
鸡毛蒜皮)
(带有“牛”的成语:小试牛刀、九牛一毛、牛头马面、牛鬼蛇神、牛马不如、牛角挂书、
牛毛细雨、如牛负重、风马牛不相及、初生牛犊不怕虎、九牛二虎之力)
12.数字开头的成语:一诺千金、一鸣惊人、一马当先、一触即发、一气呵成、一丝不苟、
一言九鼎、一日三秋、一落千丈、一字千金、一本万利、一手遮天、一文不值、一贫如洗、
一身是胆、一毛不拔二、三其德、两面三刀、两肋插刀、两败俱伤、两情相悦、两袖清风、
两全其美、三生有幸、三思而行、三令五申、三头六臂、三更半夜、三顾茅庐、四面楚歌、
四面八方、四海为家、四通八达、四平八稳、四分五裂、五大三粗、五光十色、五花八门、
五体投地、五谷丰登、五彩缤纷、五湖四海、六神无主、六根清净、六道轮回、六亲不认、
七零八落、七嘴八舌、七高八低、七窍生烟、七上八下、七折八扣、七拼八凑、八面玲珑、
八面威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九霄云外、九牛一毛、九死一生、九鼎一丝、十指连心、
十面埋伏、十字街头、十全十美、十年寒窗、十万火急、十拿九稳、百年大计、百花齐放、
百思不解、百家争鸣、百感交集、百读不厌、百川归海、千方百计、千军万马、千言万语、
千辛万苦、千秋万代、千真万确、千里鹅毛、万无一失、万众一心、万事大吉、万人空巷、
万家灯火、万象更新、万人瞩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