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采集血液标本,减少检验分析前误差

合集下载

门诊患者血液标本采集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

门诊患者血液标本采集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

门诊患者血液标本采集存在问题分析及对策目的:为有效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对血液标本采集存在问题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30份血液不合格检验标本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研究。

结果:30份不合格血液检验标本中,血液标本不合格原因主要有未按采血要求选择试管,标本溶血或凝血,采血量不准确或标本送检不及时等原因。

其中未按采血要求选择试管占33.33%,标本凝固或溶血占26.67%,采血量不准确占20.00%,其他原因占13.33%,标本送检不及时占6.67%。

结论:正确采集与运送血液标本,减少检验分析前的误差,有效提高了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大大降低了医疗风险。

标签:门诊患者;血液标本采集;溶血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1674-6805(2012)21-0096-02血液标本采集是护士必须掌握的常规护理技术之一。

笔者所在医院每天门诊采血人数多达600人次,为方便患者,特设了一个全开放式的门诊采血室。

采血患者多,采血室工作人员相对较少,且由于科室个别人员缺乏责任感,未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专业知识不牢固,专业技能不熟练,使门诊患者在血液标本的采集过程中出现不少问题。

为有效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减少护患纠纷。

现将2011年1月-2012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30份不合格血液标本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临床资料选择2011年1月-2012年1月笔者所在医院门诊30份血液不合格检验标本,全部标本都由笔者所在医院门诊采血室护士采集均用一次性真空采血器采血。

护工送达检验科,检验工作人员接受标本并严格按照实验要求验收标本,核对患者信息,离心,观察标本。

2存在问题分析2.1未按采血要求选择试管所备采血试管与检验项目所要求不相符,如将抗凝管备成普通管。

不同检验项目的标本,所用的试管不同。

2.2标本溶血或凝血溶血原因:(1)采血步骤不规范,技术不熟练。

(2)为增加血流而挤压穿刺部位或从皮肤直接取血均易造成溶血。

抽血差错整改措施

抽血差错整改措施

抽血差错整改措施篇一:检验标本差错原因分析及其预防措施检验标本差错原因分析及其预防措施检验科每天承担包括病区、门急诊、各类体检以及科研等大量标本的检测工作,每一项检验过程要经历从标本采集到出报告的诸多环节,稍有不慎,就会发生差错,造成不良后果。

为提高检测质量及工作效率,有效降低差错发生率和医疗风险,现就检验标本差错原因及预防性应对措施作一些分析,供参考。

一、标本差错概念及分类1、标本差错的概念:标本差错指某标本在实验室检测前、检测中、检测后的整个过程中,由诸多人为或其它原因导致被检标本信息或检测结果与该被检测人真实信息或实际结果不符的差错行为。

涉及标本差错的科室主要包括临床、护理、后勤、实验室四个部门。

2、标本差错的分类:标本差错按差错性质分为标本信息差错、标本质量差错。

二、医生诊疗过程所致标本差错及其原因1、标本信息与实际信息不符,如医生给某患者做了HPV取材及开单,但拿来的标本却为TCT瓶子,检测标本放错了瓶。

2、标本信息与检测标本不符,一种是患者拿错别人的标本,另一种是患者未听懂或听懂医生的吩咐,做阴道分泌物检测的标本到实验室变成了尿液标本。

3、标本质量差错,主要是需要医生取样的标本达不到要求,如TCT取材过少、病毒检测未在宫颈“鳞柱”交界处规范取样、标本保存液瓶或袋发生渗漏等,严重影响检测质量。

4、原因主要是操作人员的工作责任心问题。

三、护理操作过程所致标本差错及其原因1、标本信息差错,主要为采血时未核对标本管信息,错拿了贴了其他患者信息的标本管,或者采完血后再贴了错误的条码信息。

2、标本质量差错,主要存在几种情况,采血项目先后次序不正确、采集血液有凝集或溶血现象、采血量不正确、采血的真空管与所检测项目要求的真空管不符、采血时间不符合检测要求、采血部位选择不当、采集后血标本未在规定时间送检等。

例如抽血时,由于抽血速度太快等原因,致使血液红细胞变形破裂,或采血后抗凝管未充分摇匀、在挂盐水的一侧静脉采血等情况,标本质量差错严重影响检测项目结果,是影响实验室报告正确的主要原因之一。

不规范采集血液标本影响检验结果的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

不规范采集血液标本影响检验结果的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

务水平 , 把好 质量控制及监 测关; 科学合理地安排人力资源 ; 营造 和谐 温馨的工作环境 , 高科 室的凝聚力 ; 提 做好各级人 员的沟通
及 各 部 门的协 调 工作 。
关键词
消毒供应 室; 护理管理 ; 难点分析与对策 1 医院各部 门及临床科 室工作人员对供应室的认可程度不 , 4
例 , 4 %。 占 . 7
2 原 因分 析
21 标本凝血 ._ 3
①抗凝剂与血量之比未做到 1 ,估计抗凝 : 9
剂与血量 , 血液与抗凝 剂的比例要求非常严格 , 抗凝剂浓度会 改变血细胞 的形态大小 ,这些 改变会使血 常规检验时有核细 胞 的计数得出错误结果 。② 注血后没有将试 管握于手掌心来 回搓动混匀标本 , 忘记或简单晃动几下 , 会使抗 凝剂与全血混 合不均, 造成凝血 , 包括肉眼观察不出的微小凝集 。 2 采集 的时机不 规范 . 2 ①患者刚刚做完运动就采集血生化 标本, 此时 丙酮 酸和乳 酸可迅速 增加 , 烈运 动可使 钾 、 、 剧 钠 钙、 碱性磷酸酶 、 白蛋 白 、 、 糖 无机磷 、 尿素 、 尿酸 、 胆红素 、 天门 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均 升高一倍以上。②患者刚进食 , 采集 的血 生化标本 , 标本中的甘油= 酯增 』 5 %, = = = J 0 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 乃 酶增加 2 %, 0 胆红素 、 无机磷 、 、 钙 钠和胆同醇均增加 5 %左右。 饮酒和高脂 、 高蛋 F进食后 多数人肠源性 同功 酶和尿素 、 1 血氨 等都会增加。③微生物实验标本常常是医嘱一出来 , 护士就去 采集 , 不管患者 当天是否 已用抗生素 , 时是 上午一种或两种 有 抗生素刚注射完 , 内血药浓度正是高峰时 , 体 即采集 了血培养 标本, 导致结果 “ 无菌生长 ” 。 23 标本采集后 未及 时送检 _ ①晚 、夜班或中班时只有一人

探究血液标本采集质量与检验结果关系

探究血液标本采集质量与检验结果关系
t h e s a me t i me a n a l y s i s o f t h e i mp a c t f a c t o r s o n t h e q u li a t y o f b l o o d . Me t ho d s S e l e c t e d i n o u r h o s p i t a l f r o m 2 0 1 1 J a n u a r y一 2 01 2


C h i 2 — 0  ̄ 1 3— N 0 , 1 5 n a&F or ei g n Me d i c a l Tr e a t me n t 口固 — ■ — ■ 誓_
探 究血液标本采 集质量 与检验结 果关系
陈 江敏
资 阳市 中心血站 。 四川资 阳 6 4 1 3 0 0
h a v e a c e r t a i n i mp a c t . Co n c l u s i o n C o r r e c t s a mp l i n g t r a n s p o r t i n g s p e c i me n s ,i n s t r i c t a c c o r d a n c e wi t h t h e a c q u i s i t i o n me t h o d f o r
y e a r i n J a n u a r y d u r i n g t h e h o s p i t a l t r e a t e d 5 21 p a t i e n t s a c c o r d i n g t o he t b l o o d t e s t s p e c i me n s ,c o l l e c t e d b l o o d s i t e , t i me , t e s t t i me

PDCA循环管理血液科品管圈降低采集血液样本不合格率课件PPT

PDCA循环管理血液科品管圈降低采集血液样本不合格率课件PPT

缺点或今后努力方向
选定主题在切合实际的基础上,力求多发现 别人没有发现的新问题 突破固有思维模式,活用QCC手法 资料跨度较小,不够全面 更加细化目标,争取努力做到能力决定目标, 目标带动能力 加强QCC和专业学习,提高圈员的洞察力, 改善圈员的分析能力 对策涉及面广,个别对策超出圈能力 少数难以完成的对策,寻找可替代的解决方 法 成绩不是100%,我们可以做得更好 标准不是一成不变的,日常工作中有针对性 的灵活运用,不断完善 圈活动基本上是利用圈员的业余时间,充分 体现了团队精神和大家的积极性
1.完善并落实执行流程制度、加强培训
Action
完善标准化采血流程、标本运送、交接制度 二〇二〇年作品二〇二〇年作品
培训:责任心、流程制度、技能、检验知识 二〇二〇年作品二〇二〇年作品
二〇二〇年作品二〇二〇年作品
二〇二〇年作品二〇二〇年作品
加强制度执行监管,明确责任,纳入我科护
理质量目标管理
对策实施: 负责人:angle设计、稻壳angles 时 间:2013年7月-12月 地 点:核医学科
二〇二〇年作品二〇二〇年作品 二〇二〇年作品二〇二〇年作品
圈员设定的目标符合实际,具有可行性
QCC手法运用得当,深入分析
群策群力,对策性强
对制定的对策,圈员都能积极实施,发现问题及时反馈检讨
圈运作圈过程,圈员认真分析统计,达成预期目标
将圈运作过程中的关键点制订成标准化流程,便于推广实施
圈员都能积极参加圈活动,工作中主动落实圈计划,互帮互助 QCC学习运用欠灵活,知识掌握不够,团队精神不够。
Do
Check
Action
17
九、检讨与改进
Plan
Do
Check

常用标本的采集方法

常用标本的采集方法

尿常规标本
检查尿液的色泽、透明度、 比重、尿量、蛋白质、尿 糖定性、细胞和管型。
容器
一次性尿杯
尿培养标本
做细菌培养及计数。 无菌试管或无菌容器
12或24小时尿标本
检查一日尿量及尿液生化 清洁带盖的广口容器 检查或浓缩检查结核杆菌。 (容量为3000-5000ml)
分类
操作要点
尿常规标本
以清晨首次尿为好,留取1/3-1/2杯。
1、了解消化道炎症、梗阻、出血、寄生虫感染等。 2、了解消化道状况,粗略判断胰腺的外分泌功能。 3、粪便隐血可作为消化道恶性肿瘤的诊断筛查试验
。 4、检查粪便中有无细菌感染,防止肠道感染。
种类
常规标本
目的
查一般形状
容器
便盒
细菌培养标本
查致病菌
培养瓶
隐血标本
查肉眼不能察见的微 量血液
便盒
寄生虫或虫卵标本
采血法
★ 静脉采血法(注射器采血法和真空管采血器采血法) 动脉采血法 毛细血管采血法(毛细血管采血法用于血常规。由
检验人员执行)
真空负压静脉采血技术操作流程
1.真空管准备
(1)核对医嘱/执行本,检验单、患者。 (2)根据检查项目准备核对真空管、检查真空管质量并贴
好试管上的标签,不能遮挡试管中的刻度。
标本的采集原则
(1)按照医嘱采集标本。
(按医嘱执行,如有疑问,护士及时核准、核实后才可执行。)
(2)采集前做好充分准备。
(采集前应明确检验项目、检验目的、选择采集的方法、采集标本量及注 意事项;解释;备好物品,选择适当容器,贴好标签;护士自身准备)
(3)严格执行查对制。
(采集前、采集完毕和送检前应再次查对)

血液标本的采集

血液标本的采集

血液标本的采集血液标本的采集各类标本的采集是临床护士和检验工作人员的一项根本功,检验标本采集的是否标准直接关系到检验标本数据的准确性,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据统计,国内外临床检验中误差分析显示,检验分析前误差占实验室总误差的50%~80%。

分析前误差是指标本采集、保存及运输过程中导致的分析误差。

不标准的采集、储存和运送标本,是导致标本检验结果失真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干扰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甚至可造成错诊和误诊,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同时又浪费了卫生资源。

为了减少分析前误差,必须保证送检的标本符合分析要求。

为此,护士和检验工作人员在临床工作中应确保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防止和减少不合格标本的数量。

1.真空采血管的选择真空采血管一种真空负压的采血管,它有9个种类,根据帽子的颜色不同来进行区分。

1> 普通血清管红色头盖——采血管人不含添加剂,用于常规血清生化,血库和血清学相关检验。

2> 快速血清管橘红色头盖——采血管内有促凝剂,可激活纤维蛋白酶,使可溶性纤维蛋白变为不可溶的纤维蛋白多聚体,进而形成稳定的纤维蛋白凝块。

快速血清管可在5分钟内使采集的血液凝固,适用于急诊血清系列化试验。

3> 惰性别离胶促凝管金黄头盖——采血管内添加有惰性别离胶和促凝剂。

标本离心后,惰性别离胶能够将血液中的液体成分〔血清或血浆〕和固体成分〔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纤维蛋白等〕彻底分开并完全积聚在试管中央而形成屏障,标本在48小时内保持稳定。

促凝剂可快速激活凝血机制,加速凝血过程,适用于急诊血清生化试验。

4> 肝素抗凝管绿色头盖——采血管内添加有肝素。

肝素直接具有抗凝血酶的作用,可延长标本凝血时间。

适用于红细胞脆性试验,血气分析,红细胞压积试验,血沉及普能生化测定,不适于做血凝试验。

过量的肝素会引起白细胞的聚集,不能用于白细胞计数。

因其可使血片染色后背景呈淡蓝色,故也不适于白细胞分类 5> 血浆别离管浅绿色头盖——在惰性别离胶管内参加肝素锂抗凝剂,可到达快速分离血浆的目的,是电解质检测的最正确选择,也可用于常规血浆生化测定和ICU等急诊血浆生化检测。

检验科血液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检验科血液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分析及对策

检验科血液标本出现误差的原因分析及对策摘要:目的探讨检验科血液标本检测中的常见误差原因及相应的改善措施。

方法选取该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存在误差的血液标本98例,对误差类型及原因进行调查分析,并提出应对措施。

结果所有误差的血液标本中,凝血标本发生率最高,溶血、血液标本量不准者次之;而标本检验误差原因中送检因素占43.9%,为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集因素次之,占34.7%;送检因素造成的误差中,由于送检时间过长引起的误差发生率最高。

结论临床血液标本出现误差较为常见,且引起误差的因素是多种多样,因此需在各个环节加以重视,提高操作者临床技能及责任心的同时,加强送检工作,同时严格规范标本检验操作,以提高临床检验质量。

关键词:检验科;血液标本;误差分析;应对措施引言血液标本检验结果的真实性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标本的采集、送检及保存过程是引起标本误差的重要原因。

尽管随着医学技术的发展,血液标本的检验获得较大进步,但仍存在部分误差发生率。

为提高该院血液标本检测结果的质量,降低误差发生率,现通过对近2年的血液误差标本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取该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2月出现误差的血液标本98例,其中男性血液标本47例,女性血液标本51例,检验项目为血液常规检查34例,血液生化检查41例,凝血功能检查23例。

1.2方法1.2.1标本采集方法所有血液标本均由送检科室护士采集,通过皮肤采血法或静脉采血法,其中皮肤采血法取患者无名指指端的内侧操作,采集时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嘱其放松,严格按照无菌原则操作,采集完毕碘伏消毒,按压采血点至不出血为止。

静脉采血法使用真空式静脉采血,取患者肘正中静脉,取坐位或仰卧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完毕后消毒、按压止血。

将采集的血液标本按照检验项目分别放入不同类型的抗凝管中,贴好标签,及时送检[1]。

临床检验血液标本采集和处理

临床检验血液标本采集和处理

临床检验血液标本采集和处理标本采集是检验分析前质量管理的主要内容,严格控制标本误差因素,作为实验分析前质控的标本质量控制应给予广泛重视。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迅速发展,临床检验技术不断改进、完善和更新,实验方法学在微量、简便、快速、准确的基础上正朝着超微量、高精度、大批样、多指标和自动化的方向发展。

但是全面质量管理和临床医学科研的日益深入与拓展,都对检验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而在预防质量控制的诸多因素中标本的采集和处理即标本误差的控制尤为重要。

临床反馈不满意结果80%的最终可溯源到标本误差。

因此标本误差的控制十分重要,本文从实验室内外的不同角度,结合临床上抽送血样的具体情况做一些分析,供临床同仁参考。

1 采血时间和部位的选择体内有些化学成分的血浓度具有周期性变化,因此采血应尽可能在上午进食前空腹采血。

因为进食后的不同时间内,血液中的某些化学成分有较大的波动,例如:糖类、脂类、蛋白质及氨基酸等。

而饮水又可使血液暂时性稀释,虽然人体具有完善的调节机制,但进食后的数小时内机体正处于代谢活跃阶段,此期间血液成分的波动不容忽视,但血液生化指标参考值的调查与界定通常以空腹血样的检测值为统计样本。

为了尽可能取得检验条件的一致性,临床检验血样原则上必须坚持空腹采血。

就实验室检测角度而言,进食后血液化学成分的改变还可给检验操作的本身造成困难并带来误差。

例如:进食后血中脂质的增加不仅是甘油三酯的含量增高,还可导致血清(血浆)呈乳白色样浑浊(脂浊),这可给测定的比色、比浊或滴定带来一定干扰。

然而许多生化检验都是用比色等分析方法进行的,这就可能干扰检验的准确性;又由于乳糜微粒占容积影响检测加样量的准确,故几乎能对甘油三酯以外的所有检项造成负误差。

此外,血液粘度的变化可给某些检项带来干扰。

另一方面,受试者采血的空腹时间不应超过16小时,因过度饥饿会使血清蛋白、补体、葡萄糖含量下降,而血胆红素因清除率减少而上升。

文献报道皮质醇、血胆红素、血清铁清晨高,血钙中午最低。

医学检验技术: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

医学检验技术: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

医学检验技术: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从临床医生申请检验开始,包括检验项目的申请,采集样本前患者的准备,原始样本的采集,样本的运送,样本到达实验室后至检验分析过程开始时分析前的处理结束。

在整个实验误差中,分析前误差约占70%,因此分析前质量保证,对减少实验误差,提高检验质量尤为重要。

1 检验项目的正确选择检验项目的选择应遵循安全性、有效性、时效性和经济性。

要求检验科的工作人员要经常与临床科室的医生进行沟通,向临床医生提供实验室开展检验项目的清单,并参加病房查房和会诊,为临床医生提供及时的检验信息和合理的检测项目。

2 患者的准备固定的因素年龄、性别、民族和地域等。

可变的因素如患者的情绪、运动、生理节律变化等为内在因素;饮食、药物的影响为外源性的因素。

其他甚至如采取血标本时体位、止血带绑扎的时间等都可能影响检验结果。

3 标本的正确采集标本要正确采集,对采集者的培训非常重要,具体内容要从影响因素、注意事项、采集方法等方面。

4 标本的正确传送许多检测项目对标本离体后的保存有特殊要求,如温度、湿度、光照、时间等。

采集标本后专人输送,保证输送的及时性,确保在规定时间内送达检测实验室。

保证标本在传送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过度震荡,防止标本容器的破损,防止标本被污染,防止标本及惟一性标志的丢失和混淆,防止标本对环境的污染,防止水分蒸发等,特别是对怀疑有高生物危险性的标本应按相关条例的要求输送,严密包装,防止传染他人。

5 标本的验收及处理储存检验科收到标本后应立即专人核对,内容主要包括:惟一性标志是否正确无误,申请检验项目与标本是否相符,标本容器是否正确,是否溶血,抗凝血中有无凝块,细菌培养的标本有无被污染,标本采集时间到接收时间之间的间隔等。

对不合格的标本应及时退回并说明原因,处理的过程应有记录。

采用血清或血浆检测时,对采集的血液标本应在规定时间内做进一步处理,对于不能马上分析测定的标本,应按试验要求将其置于合适温度和环境下保存。

血标本采集对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影响及对策

血标本采集对检验分析前质量的影响及对策
穿刺 时将 部分消 毒药带入血 管 , 应采动 脉血误采 了静 脉血 , PC 从 IC 管 留置针 采血未将第一管 血弃 去 , 直接从正 在输液针头上 采血。这 些 因素都 可影响检验结果 。护 士应掌握正确采 血方法 , 熟悉 动静脉 采血要 点 , 严格 区分动 脉走 向。利用 PC I C管或 留置针采血 , 应将一 管 2 血弃去 , ml 留取第二管 4 ML血 。采用一次性 注射器采血 , 采血
检 , 保检验分析前质量。 确
参考文献:
[ 吕珏 . 1 】 浅谈医学检验分析前质量保证叨.临床检验杂志 ,07 56: 8 20 , () 6. 2 4
【] 2 王风 , 郑春辉, PC 等. C采血标本再探 【 _ I j 现代护理学杂志 ,0 61:5 4 . 】 2 0 。 4 6 3
报道 , 验分析前 期错误 中有 6 %出 白l床 护理工作… 检 5 临 。笔者就血标
本采集过程中常见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 出防范措施 。现归纳如下 :
1采血 时机 不 当
血液中很多成分受饮 食 、 药物及 睡眠的影 响很大 。护 士往往 因 工作失误而未告知 患者采血前注 意事项 , 造成检验 结果 出现 很多 的 误差 , 甚至错误。常见的有 : 检验肝功能前一天晚患者大量饮酒或夜 间加餐 , 做血培养 前使用 了抗生素 , 患者夜间睡 眠差 等 , 这些 因素都 可以影响检验结果。另外 , 有些 激素随昼夜或睡眠的变化儿变化 , 如
期妊 娠 引 产 5 O例 , 周 1— 7周 ; 龄 】— 0岁 ; 宫 产 术 距 引 产 时 间 7个 月~ 2年 , 5 孕 32 年 94 剖 1 将 0例 病 人 随 机 分 配 为 2组 , 组 2 每 5人 。 对 照 组 : 用 单 依 沙 吖 啶 10 0 mg羊 膜 腔 内注 射 ; 实验 组 : 用 米 非 司 酮 7 mg口服 ,2, 时 后 再 次 口服 7 mg 第二 天 上 午 羊 膜 腔 注 射 利 凡诺 尔 10 ; ̄录 注 先 5 1 1 、 5 , 0 mg 4

血液标本检验前的质量控制分析

血液标本检验前的质量控制分析

血液标本检验前的质量控制分析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人类生活水平不断的提高,人们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在不断加强,而疾病的研究和诊断又依赖于实验室,因此加强对实验室的监管是现代医学十分重视的方面。

医疗诊断和研究的顺利进行依赖于准确的实验检验信息,因此检验的质量必须做到高质量,将误差控制在最小范围,为此检验信息的准确性需要对血液标本分析前的质量进行严格控制,并且提出对策进行防范,做好血液采集前(检验人的准备)、血液采集中(采集时间及部位等的准备)、血液采集后(保存运送)的准备工作和决策,这三个环节是获得高效信息的前提,加强这些环节的监督和控制,将会使诊断准确定大大提高。

关键词:血液标本质量控制防范对策影响【中图分类号】r-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453-01血液标本分析在临床诊断中承担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临床进行的诊断和治疗的信息大都来自血液标本的分析。

检验的结果的不准确将会对医疗诊断造成错误的判断,进而影响患者的治疗。

目前标本的采集大多在临床的科室进行采集,这在国内大多数医院都有出现这一现象,由于血液的采集工作不属于临床的工作范畴时常忽略,时常会造成结果的不准确。

下面将分析血液标本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措施及影响因素。

1 血液采集前的准备1.1 患者方面。

1.1.1 饮食。

血液采集前12小时禁食,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会影响检验的结果。

进食后的可使血液中的血糖、脂肪、蛋白质等在一定程度上有所增加。

如:食物中含有高脂肪的物质时,会使甘油三醇的大大提高,因此在进行此项检验时最好提前几天就减少食用,避免引起检验结果的不准确;再如高蛋白质会使体内的尿素等物质的含量的增加。

进行血液采集时是在对食物上有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不要禁食过多造成过度空腹,一般情况下要求病人晚饭后到第二天采血前禁食,时间约十二小时,过度空腹同样会使结果出现误差。

1.1.2 运动。

运动也会造成某些指标的不准确,如:无氧运动会使体内的乳酸含量大大增加。

血液标本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

血液标本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

血液标本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摘要】目的了解血液标本采集对检验结果的影响因素,引起护理人员的高度重视和防范,减少错误的发生,降低医疗纠纷的发生率。

方法参考了近几年相关文献并结合实践总结进行归纳。

结果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患者的准备、标本的采集、标本的收集与运送等,是检验结果的重要影响因素。

结论血液标本的采集极大影响了生化检验的结果,生化检验结果的误差导致医疗纠纷常常出现,熟练的掌握血液标本采集的相关知识,规范的护理操作,以预防和减少检验结果的误差,从而降低相关医疗事故的发生率。

【关键词】血液标本采集;检验;影响因素;护理措施血液标本的采集是临床常规护理操作,其质量是实验前质量的重要部分,目前我国的血液标本采集工作主要由护士来完成,而护理管理体系尚未按照检验质量管理要求对此进行规范化管理,相关专业知识的培训在护理专业也存在着薄弱环节。

这样就会因标本采集造成检验结果的误差,从而引起医疗纠纷。

有文献报道,如采集标本不规范(占6~8%),采集时间不对(占2.2%),标本采集后未及时送检(占22.2%),标本不合格(占2.3%)等,不少学者对有关的影响因素及护理措施进行了相关研究,作者给与了归纳综合,以期提高对血液标本采集的重视程度,减少相关医疗纠纷的发生率[1]。

1 血液标本采集的影响因素1.1 血液标本采集前的影响因素1.1.1 生理因素男性和女性在许多项目上都差异,女性月经期,妊娠中后期,在一些项目上会有差异,不同年龄阶段检测结果也是不同的。

1.1.2 运动因素运动会引起血液成分变化,如谷丙转氨酶、血糖等的测定值会升高,有的恢复较慢,谷丙转氨酶在停止运动 1 h后测定,其值仍可偏高30~50%,还可引起电解质等成分的变化;患者如果处于高度紧张状态,血红蛋白、白细胞也会增高。

1.1.3 药物因素药物也会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如青霉素类可干扰几十项实验,注射胰岛素后会引起假象血钾下降;服维生素C后可使血糖、肌酐等下降等。

血液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

血液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

血液标本分析前质量控制日常工作中,当检验结果与临床诊断不符或与前一次检验结果超出病情变化时,我们通常会听到临床医师抱怨”化验不准确”.其实从标本采集到检测,从结果发放到解释,临床试验中的每个环节都可能发生误差,而这些误差主要来源为分析前阶段[1].随着医学科学尤其是检验医学的迅猛发展,不断引进先进的检测设备,血液检测项目不断增加,血液标本的类别越分越细,血液标本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为使检验结果更好,更真实反映患者实际病情,为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可靠依据,必须重视血液标本的采集进行质量控制,才能保证检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一. 了解检验目的及要求,临床医师选择合适的检验项目.1.根据所需提供何种信息来确定检验项目的选择:如对糖尿病患者检查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十分重要;治疗过程中的监测用末梢血及微机血糖仪进行床旁监测( POCT) 是既方便又可以满足临床需要,但不用于确诊.2. 有效性主要应考虑该项检验对疾病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由于敏感性和特异性都有一定的限度,二者不可以同时达到理想状态.因此在不同情况下,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

如人群筛查时,应考虑敏感性较高的检验项目,以避免漏诊;为了确诊,则应选用特异性较高的试验,以避免误诊。

3. 时效性强调及时性:特殊情况下应有补充措施。

如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就诊时,可先用干化学法( POCT) 进行肌钙蛋白T 或I 检测,但同时应做定量测定.4. 经济性应从成本与效益的关系综合来考虑,选择最有意义的检查.5. 合理使用检验项目的”组合”:为了解某器官不同功能情况或从不同角度了解某一疾病病情有关信息而形成的不同”组合”,如肝功能、肾功能、乙肝血清标志物(俗称”两对半” )等,合理、科学的”组合”对向临床医师提供较全面的信息是必要的,同时也使申请检验的步骤简单明了。

二. 告知患者影响质量因素及解决方法.1. 避免起居、饮食等影响:推荐空腹采血,一般是指在禁食12h,采集前4h应不喝茶、咖啡、酒、饮料等。

临床检验血液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及常见错误分析

临床检验血液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及常见错误分析

临床检验血液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及常见错误分析血液标本常用于临床检验,能够反映人体生理、病理状态,对医生诊断、治疗疾病起到关键作用。

但是,广大患者、医生对于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有很多误解和不清楚的地方,导致检验结果失真、延误治疗等情况的出现。

因此本文将重点介绍血液标本的正确采集方法及常见错误分析。

一、血液标本的采集方法1.1 采集时间血液标本采集的时间很重要。

不同检测项目对采集时间要求不同,比如普通的血常规、肝、肾功能等项检测一般在早上空腹采集,因为平时进食会影响血液指标,而某些检测项目则需要在特定时段采样,比如血糖、血脂类检测需要在进食后一段时间内采集。

所以,在采集血液标本之前要确认检测项目需要的采样时间。

1.2 采集部位血液标本的采集部位一般为肘部的静脉,但是在采集的过程中也要注意一些细节。

比如,采血时应选择能够清晰看到静脉的肘部内侧,使用正确的穿刺角度和深度,以避免针头损伤血管导致瘤样变,同时也要避免多次穿刺。

此外,要注意选择健康、无感染的手臂作为采集部位。

1.3 采血容器采血容器也是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比较重要的一环。

一般情况下,采用的采血容器包括:•真空采血管:用于采集常规血常规、常见病毒抗体、凝血功能等项目,容器内含有各种试剂和添加剂,严格按照规定比例使用。

•非真空采血管:用于采集血清标本,容器内无试剂,在采集后需离心分离血清。

•血糖管:用于血糖测定,一般含有透明胶体,可减缓血小板破坏,避免血液凝固。

在使用采血容器时,一定要按照操作说明书进行正确使用,保证采血的质量。

1.4 采样量血液标本的采样量一般需要根据不同的检测项目来调整。

一般情况下,采样管内的标准参考值为1ml/管。

需采取标本频率和标本量相对适宜的优化措施,以尽量减少危险、避免穿刺时间过长、溢血等情况的发生。

1.5 采集过程血液标本的采集过程主要分为以下4个步骤:•握拳增压:要求受检者把拳握紧,或手高高举起,使静脉部位增压,利于导管插入静脉水平。

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流程

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流程

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流程标题:血常规检验的质量控制流程引言概述:血常规检验是临床诊断中常用的一项检验项目,对血液中的各种指标进行检测,可以匡助医生判断患者的健康状况。

为了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流程。

一、标本采集1.1 确保标本采集的准确性:在采集血液标本时,要遵循标本采集规范,避免空气污染或者血液稀释等情况的发生。

1.2 保证标本的完整性:标本采集过程中要避免血液凝固或者溶解,确保标本的完整性,避免对检验结果的影响。

1.3 标本采集后的储存和运输:采集完标本后,要妥善保存并及时送至检验中心,避免标本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

二、实验室前处理2.1 样本接收和登记:实验室接收到标本后,要及时进行登记和标本信息录入,确保标本信息的准确性。

2.2 样本处理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实验室前处理前,要对试剂、仪器等进行检查和校准,确保实验室设备的正常运行。

2.3 样本的分装和保存:对于需要保存的标本,要按照规定进行分装和保存,避免标本受到污染或者变质。

三、实验室检验操作3.1 样本的处理和稀释:在进行血常规检验前,要对标本进行必要的处理和稀释,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3.2 仪器的校准和质控:在进行检验操作前,要对仪器进行校准和质控,确保仪器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3.3 检验操作的规范性:在进行检验操作时,要遵循操作规范,避免操作失误或者交叉污染,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四、数据分析和结果判读4.1 数据的录入和分析:对于检验结果,要及时录入系统并进行数据分析,确保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2 结果的解读和判读:在得到检验结果后,要进行结果的解读和判读,结合临床情况进行综合分析,为临床诊断提供参考。

4.3 异常结果的处理:对于异常结果,要及时进行确认和重复检验,排除干扰因素,确保结果的准确性。

五、质量控制和质量评价5.1 质量控制的建立和实施: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包括内部质控、外部质控等,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分析及控制措施

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分析及控制措施

血液检验标本误差的分析及控制措施发表时间:2016-04-01T15:45:55.627Z 来源:《健康世界》2014年22期供稿作者:王颖[导读] 南京市浦口区泰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血液检验标本误差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临床只有从多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

南京市浦口区泰山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江苏南京 210032摘要:目的:分析影响血液检验标准误差的因素及控制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检验科有误差的血液检验标本80例,并分析产生误差的原因。

结果:80例血液检验标本误差中,采集过程中存在的误差因素有抽血时间过长5例,血液量误差7例;患者自身因素有未提前禁食16例,处于月经期6例;检验过程存在的因素有标本处理不当5例,抗凝管使用错误3例,未及时检验6例,而送检过程存在的因素有标本剧烈震荡3例,时间过长24例,标本和申请单不符5例。

结论:血液检验标本误差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临床只有从多方面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预防和控制,同时不断提高医务人员对血液检验标本的认识,才能有效预防血液检验中存在的误差,提高检验质量。

关键词:血液检验;标本误差;控制措施血液检验是临床常见的一种检验方法,其不仅能够为血液疾病的诊断提供科学的依据,同时也能够为临床疾病的诊断提供有力的信息[1]。

近年来,血液检验标本误差呈现增多的趋势,对临床疾病的诊断具有很大的影响。

本研究为了进一步分析血液检验标本误差产生原因,特对本社区医院检验科发生的80例血液检验标本误差资料进行分析,并针对原因提出一系列的控制措施,以供参考。

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收集本社区医院2013年3月到2014年3月存在有误差的血液检验标本80例资料,其中存在有误差的血液检验标本分别来自内科、外科、妇科等其他科室。

误差情况分别为:标本凝血28例、标本稀释24例、标本污染13例、标本量过少8例,其他7例。

1.2 方法回顾性分析检验室出现的有误差血液检验标本80例资料,由检验科室人员和临床医务人员共同分析血液标本不合格的原因及因素,并探讨相关预防措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正确采集血液标本,减少检验分析前误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关键词】采集标本; 检验分析; 误差
各类标本的采集是临床护士的一项基本功,检验标本采集的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检验标本数据的准确性,对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有着重要的意义。

据统计,国内外临床检验中误差分析显示,检验分析前误差占实验室总误差的50%~80%。

分析前误差是指标本采集、保存及运输过程中导致的分析误差[1]。

不规范的采集、储存和运送标本,是导致标本检验结果失真的最主要原因之一,严重干扰临床医生对疾病的诊断和治疗,甚至可造成错诊和误诊,不但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同时又浪费了卫生资源。

为了减少分析前误差,必须保证送检的标本符合分析要求。

为此,护士在临床工作中应确保检验标本的正确采集,避免和减少不合格标本的数量。

1 不合格标本
不合格标本就是指没有按照各种临床标本采集方法经及在储存和运送的过程中正确要求加以实施获得的标本[2]。

不合格血液标本的
常见原因包括抗凝的标本出现凝固或有凝块、不抗凝的全血或血清标本出现抗凝、标本的量不够、严重溶血、严重脂血、标本污染等。

2 确保正确采集血液检验标本
2.1 患者准备①精神因素:紧张、情绪激动可影响神经内分泌功能,致使白细胞、血糖、乳酸、非酯化脂肪酸升高,在采集血液标本前应向患者解释采集标本的目的、方法及注意事项,克服患者的紧张情绪。

②饮食:某些血液成分受饮食影响较大,护士在标本采集前要告诉患者明确的禁食时间及禁食内容,以避免饮食因素影响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如血脂检测至少两周内保持一般饮食,患者应在采血前24 h禁食高脂肪饮食,12 h禁食空腹采血,且前1 d晚禁止大量饮酒。

③运动:强烈的肌肉运动明显影响体内代谢,丙酮酸、乳酸可升高,对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的测定明显影响,可造成假性升高。

住院患者可在起床前抽血,匆忙起床到门诊的患者应至少休息15 min后采血。

④药物:药物对血液成分的影响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

采集标本应尽量选择在未使用各种药物前。

如患者长期服用药物,在选择与解释结果时,必须考虑药物的影响。

2.2 采集过程
2.2.1 采集时间理想的采集血标本的时间是早晨7∶00~8∶00,血培养标本应在发热初期或发热高峰期采血。

一般要求选择在应用抗生素治疗前采血,对已用药而不能终止的患者,也应在下次用药之前采血。

复检标本采集时间应尽量选择上次检查的同一时间进行。

2.2.2 采血部位和数量成人首选肘部血管:正中静脉、贵要静
脉、头静脉等;婴幼儿可采用大隐静脉、颈外静脉、股静脉等。

凡用血量较少的检查,一般从手指取血,成人以左手无名指为宜,婴儿可从拇指或足跟部采血,一般不主张采用耳垂血,其原因是由于耳垂部的毛细血管循环比手指差且受外界气温影响较大,采血条件不及手指恒定,白细胞、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等数值的测定均高于手指血及静脉血。

禁止在静脉输液的同侧肢体采集血标本。

采集血液标本时应根据检验目的及要求,准确采集标本量。

2.2.3 采集血液标本的器具与容器注射器应干燥,针头不能过细,分装血液标本时应取下针头,将血液沿试管壁缓慢推入试管或其他相应容器内。

对于抗凝的标本,要温和地使血液与抗凝剂混匀,防止剧烈摇动使细胞损伤。

2.2.4 采集标本的技术要求采血时止血带捆扎时间在1 min之内,禁止拍打手臂或反复握拳屈肘及反复穿刺等,否则会使血钾上升0.8 mmol/L。

采血部位定位和进针准确,禁止针尖在静脉中反复穿刺,否则易造成血肿和血样溶血。

注射器和针头连接不紧,采血时空气进入产生泡沫;皮肤穿刺时,为增加血流而挤压穿刺部位或从皮肤上直接吸血以及抽血速度过快都可造成溶血。

2.2.5 采集标本时患者的体位坐位或卧位对检验结果无大的差异;站立时,血液中成分浓缩,蛋白、酶类、钙、镁等结果偏高。

2.2.6 标本的送检时间血标本采集后应尽快送检,时间最好不超过2 h。

血沉应于2 h内测定完毕,否则血沉减慢。

心肌损伤标志物检验要求总周转时间小于1 h。

血气分析、细菌培养标本等应该在
30 min内测定。

血糖测定应于半小时内送检,因为采血后室温放置,由于糖酵解作用,每小时可降低0.05 mmol/L,夏季采血后血糖将以每小时7%~10%的速度分解,标本留置时间过久易影响血糖的检验结果[3]。

2.3 送检要求①建立标本传送系统,加强对送检人员的培训、教育及监督。

②做好标本交接手续,减少标本丢失、损坏时人为地复制或补充标本,以虚假的标本影响检验标本的真实性。

③确保运送过程的规范性及标本安全性。

2.4 对护士的要求①护士在血液标本采集过程中,应具有高度的责任心。

②严格按照操作规程采集,严格执行查对制度,强化质量意识,最大限度确保血液标本的分析前质量。

③采集血液标本前应认真核对床号、姓名、标本的需求量、一次性注射器的有效期、容器是否符合、真空采血试管有否漏气,确保无误后方可采集标本。

④采集的血液标本在标明床号、姓名等标记后还应注明采集的时间,在规定的时间内及时送检以确保检验标本的准确性。

【参考文献】
1 温旺荣,曹燕.拒收不合格标本是减少临床检验分析前误差的关键.临床检验及实验室设备,2006,8(3):1617.
2 郭芳.实验室检测前的影响因素.临床检验及实验室设备,2007,9(1):3334.
3 朱媛媛.加强医院临床科室与实验室之间信息交流,保证分析前质量.临床检验及实验室设备,2007,9(2):414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