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决策 科学化 民主化
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要求

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要求行政决策是现代社会中政府机构和行政部门的核心职责之一。
为了确保决策的质量和有效性,行政决策需要科学化与民主化。
科学化要求决策过程基于客观的事实和科学的方法,而民主化要求决策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民众的参与和意见。
本文将从科学化和民主化两个方面来探讨行政决策的要求。
科学化决策是指决策过程应该建立在科学研究、数据分析和理性思考的基础上。
决策者应该积极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和数据,以便更好地了解问题的本质和影响因素。
信息和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调查研究、实地调研、专家咨询和公开透明的信息平台等方式来进行。
决策过程中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估。
这包括建立合理的决策模型、开展风险评估、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等。
决策者应该根据科学研究和分析的结果做出决策,以便能够取得最佳的结果和效益。
然而,科学化决策并不意味着决策不考虑人的感受和价值观。
与此同时,民主化决策要求决策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并促进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例如可以开展公众听证会、征求专家意见、组织公众讨论和征集公众意见等。
这样可以确保公众对决策过程及其结果有更多了解和参与度,并且能够确保决策结果更加公正、合理和可接受。
要实现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有几个关键要求。
决策过程应该具有透明度和公正性。
这意味着决策过程应该对公众开放,决策者应该公正、公平地对待各方的利益,并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
决策者应该具备专业知识和能力。
只有具备科学、理性、专业的知识和能力,决策者才能做出明智和有效的决策。
同时,决策者还需要具备善于沟通、协商和合作的能力。
这样才能更好地听取和理解各方的声音,达成共识,促进公众的参与和支持。
在实践中,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没有一蹴而就的过程。
它需要政府机构和行政部门的积极努力,也需要公众的参与和支持。
政府机构和行政部门应该加强组织能力和机制建设,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同时,公众需要积极关注和参与决策过程,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便能够更好地影响和改善决策。
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对我国发展的重要意义

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对我国发展的重要意义篇一:充分认识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大意义一、充分认识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大意义1、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重要任务。
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重要环节。
建国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和发展的经验表明,重大决策的成功是最大的成功,重大决策的失误是最大的失误。
多年来,我省在重大行政决策的形成过程中,十分重视调查研究,善于听取和采纳各方面的意见与建议。
全省在加强民主政治建设、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方面,作了大量扎实而有效的工作。
但现行的行政决策机制仍然存在诸多缺陷和不足,凭经验决策、盲目决策、仓促决策的现象时而有之。
只有建立和完善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才能在决策中减少失误、纠正失误、避免失误。
2、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是提高政府行政能力和科学执政的重要内容。
按照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总体要求,做好政府工作也必须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不断提高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不断提高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不断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不断提高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
“五种能力”的提高都要求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决策科学化,就是要深入调查研究,科学判断形势,决策方案要实事求是,决策过程要规范化、程序化。
决策民主化,就是要广纳群贤,集思广益,决策方案要体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只有不断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才能确保公共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和有效性,才能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3、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是我省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保证。
在国际国内新形势下,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必须多视角、多层次、全方位地对改革、发展和稳定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必须对事关城乡发展、区域发展、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等一系列重大问题进行决策。
行政决策科学化及民主化参考文献

行政决策科学化及民主化已经成为了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不仅关乎政府治理的效率和公信力,更关系到人民裙众的利益和民主权利。
为了深入探讨这一议题,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出发,总结整理相关文献,以期为行政决策科学化及民主化提供理论和实践的参考。
1. 行政决策科学化的研究文献行政决策科学化旨在以科学的方法和理性的思维进行决策,以提高决策效率和准确度。
在这方面的研究文献中,《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一书就对科学化决策的重要性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一些关于如何使决策科学化的具体方法和措施。
另外,《行政决策科学化的理论模型与实践探索》一文中,也对行政决策的科学化理论模型进行了探讨,并结合实际案例,分析了在实践中如何使决策更加科学合理。
2. 行政决策民主化的研究文献行政决策民主化是指在决策过程中充分尊重人民裙众的意见和利益,实现决策的公开、公正和民主。
在相关文献中,《行政决策的民主化问题研究》一文对决策民主化的理论框架进行了分析,强调了在制定政策和进行决策时需要充分考虑民众的意见和建议。
《行政决策民主化的路径与方法研究》也尝试从具体的实践角度出发,探讨了在行政决策中如何实现民主化的具体路径和方法,对行政决策民主化提出了一些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措施。
3. 行政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的结合研究文献行政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的结合是当前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
在相关文献中,有《行政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的整合研究》一文对两者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探讨,指出了行政决策科学化必须与民主化相结合,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行政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的路径与策略研究》也从实际操作的角度出发,结合案例研究,提出了在实践中如何统筹推进行政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的具体路径和策略,为深化行政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提供了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从以上文献综述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行政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行政决策科学化可以提高决策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而行政决策民主化可以增加决策的公正性和民意的表达。
论行政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

决策实施: 将最优方案 付诸实践, 并进行监督 和反馈。
科学化决策的实践
建立科学决策的体制和 机制,明确决策权责, 规范决策流程。
加强决策前的调查研究 和预测分析,充分收集 信息和数据,为科学决 策提供有力支撑。
引入专家咨询和第三方 评估,提高决策的科学 性和公正性。
强化决策实施过程中 的监督和反馈,及时 调整和完善决策方案, 确保决策的有效性和 可持续性。
合理性
公开透明:加 强行政决策的 公开透明度, 接受社会监督 和舆论监督, 提高决策的公 信力和执行力
01
行政决策的科学化
科学化决策的意义
提高行政决策的正确性和效率 减少决策失误和行政风险 增强行政决策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促进政府与公众的沟通和互动
科学化决策的方法
建立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 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数据分析 引入专家咨询和第三方评估机构 建立决策反馈和修正机制
程序规范:行政 决策应该遵循规 范的程序,确保 决策过程的有序 性和合法性,避 免随意性和主观 性。
民主化决策的程序
公开征求意见: 通过各种渠道 公开征求公众 意见,确保决 策的民主性和
公正性。
专家咨询:邀 请相关领域的 专家进行咨询, 为决策提供科 学依据和专业
建议。
公民投票:在 特定情况下, 通过公民投票 的方式决定重 大行政决策, 体现民主决策
XX公司
行政决策的民主化 与科学化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
目录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1
行政决策的民主化
02
行政决策的科学化
03
行政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的关系
04
行政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的挑战与
对策
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1、从案例中可以看出我国政府在决策行为中发生了哪些变化?这些变化从哪些方面体现了现代行政决策的发展趋势?2、案例在哪些方面体现了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基本要求是什么?3、什么是行政决策的战略眼光?该案例应该怎样决策才能体现行政决策的战略眼光?4、如果你是决策者,影响你对此案例进行决策的主要因素是哪些?5、对此案例你将如何决策?请充分陈述你的理由?公民参与行政决策的权利体系公民参与行政决策是现代行政民主的必然要求,参与的实现需要一系列权利相互配合,其中最重要的权利是参与权、知情权和救济权。
(一)参与权公民对公共生活的参与权是人民主权原则的体现。
在传统行政法中,公民参与是通过选举民意代表机关的代表来实现的。
公民通过定期选举的形式选举代表组成代议机关,由代议机关以立法的形式约束行政机关权力的行使,从而实现公民对行政机关的间接控制。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行政疆域不断拓展,立法机关通过大量的授权性法律授予行政机关广泛的裁量空间,民主的重心随之由通过立法实现的民主转向通过行政实现的民主,因此必须赋予公民广泛的参与权,包括行政决策过程的参与权、行政政策实施过程的参与权以及行政政策评价的参与权,其权利形态可以表现为投票权、参与听证权、陈述权、申辩权、表明意见权,等等。
(二)知情权“对于行政过程的参与机制来说,关键在于实现行政机关和公众对目标、过程和成果的共有,而其基础就是信息共享。
”信息共享取决于两个方面,其一是公民的知情权;其二是行政机关的信息公开义务。
公民的知情权是公民参与行政决策的基本前提条件。
公民只有在了解行政决策的相关信息的前提下,才有可能积极表达意见,献言立策,参与行政过程,否则不能有效参与行政决策过程。
与公民的知情权相对应的则是行政机关的信息公开义务。
行政机关在作出公共决策时,除法定保密事项之外,有义务全面、准确、真实地公布行政决策的基本目标、手段、事实根据、政策的形成过程、成本效益分析、替代方案等信息。
行政决策

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一、行政决策概述:“决策”一词的意思就是作出决定或选择。
决策的概念由来已久,是我们人类社会特有的普遍现象,几乎涉及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
我们个人或家庭也经常碰上需要抉择的时候。
抉择的优劣直接影响个人或家庭的发展,由此,很早以前人们就对此有了研究。
我国早在先秦时期,就出现了“决策”一词,例如在《韩非子·孤愤》中就有“智者决策于愚人,贤士成行于不肖”之说,不过,现代管理学意义上的决策一词及其理论的形成,则是在20世纪中叶发轫于美国,美国管理学家赫伯特.西蒙在1947年写的《行政行为——行政组织中决策过程的研究》一书中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决策理论。
个人的抉择对于个人的发展至关重要,行政决策对于行政事业更是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因为,行政决策是国家机关行使政府职能,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依法拟订方案,选择方案的过程。
是动态与静态的统一,作决策首先要发现问题,确定决策目标。
然后要科学设计,拟定决策方案。
再综合评估,择优选择方案,作出决策。
再实施决策,反馈信息来完善决策。
又开始了新一轮决策。
行政决策有它区别于一般决策的特殊的地方,行政决策的主体为各种行政机关,以及经行政机关授权的其他国家机关或社会组织。
行政决策的内容是国家事务和社会公共事务。
行政决策是国家公共意志的体现,具有较高的权威性和强制性。
因之,行政决策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行政决策正确与否是行政管理成败的关键。
政府的一个重大决策,往往会牵涉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关系千家万户的起居。
因此,决策是否科学至关重要。
二、失误决策,究竟“失”在哪里?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看到一些由于违背科学化、民主化原则,导致严重失误的决策。
我们来看一个例子((2004年6月24日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节目报道:1997年,安徽省合肥市准备兴建一个现代化的垃圾处理场,但是经过所谓的专家论证后,合肥市选择了国外先进的焚烧、堆肥工艺同传统的卫生填埋相结合的方式,除了引进设备,国内配套征地,建厂房,修路等一共花了一亿多元。
论我国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论我国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作者:王遇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年第29期摘要本文主要论述我国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从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基本内涵,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了完善行政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行政决策是政府管理的首要环节和履行各项政府职能的基础,而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则是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着眼点。
有关我国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进程已经研究了多年,虽然行政决策制度建设和政策法规方面取得了一些有益的进展,但是与西方国家的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程度相比,我国仍处于理论框架建构的低速运行,雏形发展阶段。
我国行政决策具有重要的地位,如果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国情作为立足点,那么,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决策体系是实行行政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的根本保障。
行政决策时行政管理的核心和基础,是政策制定和行政执行过程中最基本的活动,如何高效地市县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如何保证政策达到效果最佳和获得良好的执行效果,是各级公共行政组织和行政决策者必然面临的难题,也是行政决策发展的必由之路。
1行政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的基本内涵决策民主化就是指行政决策主体在决策过程中与社会公众保持密切的联系最大限度地让人民群众参与决策,使人民群众能够通过各种有效的信息渠道充分表达对各种行政决策选择方案的意见和建议达到决策体制符合民愿、决策目标符合民情、决策方式考虑民力、决策过程尊重民意、决策结果顺应民心最终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策行为。
具体来说行政决策民主化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
行政决策科学化的基本内容: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或者科学决策是指行政决策在科学的决策理论指导下按照科学的决策程序、运用科学的决策方法进行决策,包括决策体制的科学化、决策程序的科学化、决策方式的科学化。
2我国行政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中存在的问题2.1法律法规不完善在我国宪法的具体规定中,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如何保证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一、行政决策环境
行政决策环境是指与行政决策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的以及对行政决策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主客观因素的总和。
(1)、行政决策环境决定、限制和制约行政决策
(2)制定并施行民主化程度较高的决策程序。A、对可以公开的重大决策制定并施行社会问卷调查制度,广泛征询社会意见和反应,倾听群众声音;B、对重大决策实行新闻公开制度,向社会公示;C、制定并施行人民群众建言献策制度,广开民主渠道;D、在决策程序上坚持会议讨论制和实行集体表决制(特殊情况除外)。
(3)制定并施行法制化水平较高的决策程序。A、积极支持各级人大立法并做好立法的前期工作;B、强化行政立法活动和立法行为,提高政府和职能部门的法制水平和执法能力,促进政府决策法制水平的提高,保证科学决策并贯彻实施;C、严格按照法律规定的权限决策,不越权行政;D、严格履行决策的法律程序,依法决策。
1、从基础上入手,重点强化软环境
(1)切实加大措施,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及其后备人员理念和思维方式,使他们能够很好驾驭各种复杂情况,应对各种复杂局面,提高他们遵循客观规律办事与科学决策的能力。
(2)切实提高全社会的民主意识和各级领导干部的民主作风。要改写各级领导乃至全社会对民主的理解,民主绝不仅仅是一种形式,而是一种精神,是渗透到每个社会成员身心与血液的一种精髓。民主绝不是摆设,不是为某种需要而存在,而是同生存本身一样是人的一种需求,应该成为人们的生活习惯。只有这样的条件下,真正的民主才将成为可能,各种不民主的行为才将失去市场,遭到唾弃,社会才会更快的进步。
2、从制度上切入,严格刚性措施
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行政管理学》学习心得行政决策是政府机关及国家公务员为履行国家的行政职能,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出主意作决定的活动。
行政决策是管理决策中的一种,具有一切管理决策的共性:针对性、目标性、实施性、选择性、优化性和预测性,但行政决策是政府机关的决策,所以又具有不同于其他管理决策的特性,具体表现在决策主体、决策内容、决策所代表的利益、决策依据和决策所约束的范围上。
行政决策的主体主要是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及其行政人员;行政决策内容涉及到整个国家和社会范围的一切公共事务;行政决策所代表的利益是整个国家和广大人民的利益,反映国家和人民的意志;行政决策必须根据党和国家的政策法律来制定;行政决策所约束的范围很广,是整个国家和社会公共事务。
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中的中心环节,其正确与否直接决定行政管理的成败。
那么,如何保证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一、建立行政决策的民主参与制度。
政治民主化的发展也必然要求公共管理以公众的需要为其行为导向,照顾与采纳社会各方面的利益与意见。
公众是按照他们的意志和利益标准来评价公共管理所供给的政策、规则、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
如果公共管理不能与公众的要求保持必要的一致,就会导致公众对公共组织,特别是对政府行政组织的不信任。
这就要求公共管理必须更加重视其产出和结果,重视提供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效率与质量,提高公众的满意程度。
正是基于这种发展趋势,成本与效率观念、绩效管理、顾客至上与服务意识构成了公共管理的基本理念,并为达成公共管理的基本功能目标而产生作用。
现代政府公共决策在本质上是由政府代表民众意愿对社会发展做出正确选择和判断过程,它是政府对社会发展秩序和市场规范进行管理和控制。
二、减少政府决策的利益依赖。
西方公共选择理论认为,政府工作效率大多不尽人意,其根源在于政府服务具有公共性、垄断性而缺乏竞争性。
公众只能被迫接受政府提供的公共物品而没有别的选择,这使得政府不愿意进行把不应当管的事情也包揽起来,从而使政府包袱太重。
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

由于尼罗河河口供沙不足,河口三角洲平原向内陆收缩, 由于尼罗河河口供沙不足,河口三角洲平原向内陆收缩,使 工厂、港口、国防工事有跌入地中海的危险; 工厂、港口、国防工事有跌入地中海的危险; 由于缺乏来自陆地的盐份和有机物, 由于缺乏来自陆地的盐份和有机物,致使沙丁鱼的年获量减 1.8万吨 由于大坝阻隔, 万吨; 少1.8万吨;由于大坝阻隔,使尼罗河下游的活水变成相对静止 湖泊” 使血吸虫病流行。 的“湖泊”,使血吸虫病流行。
政府决策中存在的问题
• 行政决策运作不完全符合宪政要求 • 缺乏战略决策意识 • 政府决策的方法和手段需要创新 • 决策的民主化程度偏低 • 政府决策人员的素质有待提高 • 决策系统内部结构不尽合理 :
(1)决策的专业化程度低 (2)勤决策、惰执行
案例二:决策的民主化
一名农民工,作为市 第九次党代会代表出席大 会,刘俊刚感到既光荣又 激动。5月28日天上午, 刘俊刚早早来到大会报到 现场。他兴奋地对记者说: “我作为一个农民工,能 光荣地出席这次盛会,这 是所有在天津外来务工人 员的光荣和骄傲,这充分 体现天津市委和天津人民 对我们农民工的关怀和信 任,我代表全体在津的农 民工对天津人民表示衷心 的感谢!”
是提高党执政能力和政府行政能力的 助推器 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保证
实践成果
• 决策观念有了转变 (1)支持科学决策的知识体系
(2)普遍进行干部培训 ,强化决策者的决策意识和技能 (3)注重程序化的多方案论证, 把决策科学化付诸实践。
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管理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法治化◇ 赵建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1世纪中叶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而行政决策能力属于治理能力的范畴,因此没有行政决策能力的现代化就没有治理能力的现代化,要实现行政决策能力的现代化,就需要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
一、行政决策的概念决策是特定主体对信息的甄别、分析和选择的过程。
“行政”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行政主要指政府机关及其组成部门。
广义的行政是指行使公权力的相关部门,包括党委及其组成部门、政府及其组成部门,以及其他决定公共利益的部门。
因此行政决策中的“行政”应采用广义的行政,泛指行使公权力的部门。
而行政决策就是指行政主体依据一定法律规范和程序就特定事项,进行信息甄别、分析,从而就行政相对人的权利与义务做出的具有法律效力的决定。
推行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必须厘清这“三化”之间的关系,确保综合施策,共同发力,将任务落到实处。
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主要着眼于决策的必要性、可行性,目标是追求决策的正确性和利益的公共性,保证决策符合客观实际,未来能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因此决策的科学化是基础,是前提,没有决策的科学化,任何决策都属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这样的决策就是错误的,如果不及时终止将贻害无穷。
行政决策的民主化主要着眼于满足群众的知情权,集群众之智,集群众之力,保证决策的正确性,保证决策符合人民的意愿,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进而推进决策的顺利推进与实施。
行政决策的法治化主要着眼于行政机关做出的决策既依法行政,又符合法定权限,不越权行政;决策程序符合法定程序,不能无序决策;决策内容符合法律法规规章的有关规定,不能违法决策。
因此决策的法治化是底线,是红线,不能逾越。
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治化,三者缺一不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是基础,是前提;行政决策的民主化是程序,是根本;行政决策的法治化是底线,是保障。
三者共同作用于一体,才能使我们的决策符合科学,符合客观规律,符合人民的意愿,得到人民的拥护,符合法治的精神,进而取得良好的社会效果。
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首要环节

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首要环节,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要实现科学、高效的行政管理,行政决策的优化是关键。
衡量行政决策优化的三个要素是民主化、科学化和法治化。
行政决策民主化是行政决策科学化和法治化的前提和基础,行政决策科学化是行政决策民主化的必然要求和最终目的,行政决策法治化则为行政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提供可靠的保障。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中国公共政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进程。
公共政策的科学性、合理性是决策过程科学化、民主化的集中体现。
在政策制定、执行和检验过程中,应引入科学决策机制、公开讨论机制、社会监督机制、纠错机制等。
这是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应有之义,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民主化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尊重人们的民主权利和意愿并充分发挥他们主动性积极性的过程.民主化不仅仅指人们权利和意愿的被尊重更重要的是指参与是人们主动性积极性的如何调动和发挥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符合客观规律的程度逐步提高,或基本达到了符合客观规律的程度正确的行政决策是推动行政管理顺利运行的保证,错误的行政决策只能给行政管理带来失误。
为提高决策水平,进行正确决策,搞好现代行政管理,必须实现行政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姜旭之于贵忠在关于重大决策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中,人们通常把目光集中在决策科学化的诸多方面。
一个最具代表性的倾向是,越来越多的科学技术手段被当作实现重大决策科学化的标志备受重视。
实际上,要实现决策科学化并不是科学技术体系本身所能解决的,科学技术体系的丰富和完善只是为重大决策实现科学化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而恰当地将现有的先进科学技术运用于重大决策则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过程。
实现决策科学化的意义在于降低决策的风险和成本,而决策的民主化则为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提供最可靠和最有效的体制保证,使决策的科学化程度达到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
而且重大决策实现民主化的过程本身就是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全面推动科学技术在整个决策过程中渗透的过程。
对我国新时期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思考

对我国新时期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思考摘要:现代行政管理的核心是行政决策,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是制定正确决策的关键,然而我国现行的行政决策体制并不是很完善,由此导致的决策失误,造成了很多不必要的损失。
本文通过文献法和理论分析的方法,阐述了改善行政决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对我国新时期的行政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行了分析,并针对决策的制定、实施及施行后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新时期;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一、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相关问题界定(一)行政决策科学化界定决策科学化是指决策者和参与者按照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利用现代决策科学技术方法来进行决策。
要求制定决策需要科学理论指导,运用科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同时我们需要一批符合要求的决策专家。
(二)行政决策民主化界定决策民主化是指决策目标一旦确定,决策层广泛征求意见,在实际决策过程中,要不断汲取建议,完善决策,保障了政策研究组织,社会团体和广大人民群众充分参与决策的过程,才能在政策的实行中体现出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根本利益。
二、新时期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新时期的中国,已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贫穷落后的现状,面对国内外复杂形势和一系列重大风险挑战,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国家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随着世界的变化发展,中国的传统行政决策在时代的潮流中也在向前推进,但是,中国行政决策制度仍未建立完善,并不能符合新时期中国更好更快的发展要求。
新时期中国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存在着以下一些问题,如行政决策制定过程中存在着行政决策民主化程度不高、行政决策程序不健全;行政决策实施过程中存在的行政决策缺乏强有力的监督系统;行政决策施行后存在的一些问题等。
三、对我国新时期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存在问题的对策和建议(一)行政决策制定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对策和建议1.树立正确决策观念决策观念的科学民主化,需要树立正确的决策观念。
如何保证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如何保证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化行政决策特指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在处理国家行政事务时,为了达到预定的目标,根据一定的情况和条件,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在掌握大量的有关信息的基础上,对所要解决的问题或处理的事务,做出决定的过程。
行政决策具有不同于其他决策的特点。
主要有:行政决策主体是特定的,只有具有行政权的组织和个人才能成为决策主体;由于行政管理的围和容极其广泛,行政决策的客体是广泛的;既定的行政决策不仅对行政组织成员,而且对各级行政组织的管辖围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都有约束力,表现出行政决策的一定权威性。
行政决策在整个行政管理中处于核心地位,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1.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前提和依据;2.行政决策贯穿于行政管理的全过程;3.行政决策从根本上决定着行政管理的成败。
一、行政决策环境行政决策环境是指与行政决策有着直接或间接联系的以与对行政决策有着直接或间接影响的各种主客观因素的总和。
(1)、行政决策环境决定、限制和制约行政决策环境对政府管理提出一系列的客观要求,行政决策由此发现问题,确定决策目标和方向,环境给行政决策提供有利的或者不利的限制条件,行政决策与决策的所有人员,都生存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其决策心理、行为必然要受到环境的影响。
(2)行政决策必须适应行政环境即行政管理必须符合特定的行政环境向它提出的要求和条件。
(3)行政环境的发展变化必然导致行政决策的发展变化社会革命或社会变迁,行政环境发生了变化,行政决策必须适应这种变化。
(4)行政决策对行政环境有反作用行政决策可以利用行政环境提供的实际条件和要求,选择切合实际的行政目标,确立科学的行政关系。
通过实现行政目标而达到影响和改善行政环境的目的。
决策行为是决策者主观条件与客观环境相结合的产物。
这就是说,不能把决策科学化看成仅仅是决策者的事,似乎只要决策者提高素质并采用科学的方法,就一定能作出正确的决策,就完全可以避免决策失误,这种看法是片面的。
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09秋行政管理专科艾明焘代行政决策是行政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贯穿于行政管理过程的始终,在整个行政管理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行政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行政管理的成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兴亡,关系到人民的利益和命运。
良好的行政决策模式,对促进行政管理法制化、科学化和民主化具有重要意义。
1.行政决策的涵义与特征行政决策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为达到预定的目标,根据一定的条件和情况,运用科学的理论和方法,系统地分析主客观条件,在掌握大量有关信息的基础上,对所要解决的问题和事务作出决定。
行政决策作为人类决策活动中的一个组成部分,与其他决策活动相比具有自身所独有的特点:一是只有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主要是行政领导者)才是行政决策的主体;二是行政决策的内容十分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外交事务等一系列行政活动;三是行政决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公众利益,而不是决策者自身的利益,或其他特定人员和组织的利益,并把追求社会效益放在首位;四是行政决策一旦形成,即对所涉及领域的主体都具有约束力;五是只有符合法律规定的决策才是有效的行政决策,行政决策是按照法律的规定作出的,一个行政机关能作出什么决策,应该如何作出决策,法律都有相应的规定。
行政决策体制包括信息系统、智囊系统和决策系统三个子系统,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共同在行政决策中发挥重要作用,缺一不可。
行政决策过程一般包括以下四个阶段:一是发现问题,明确目标;二是科学预测,拟定方案;三是评估优选,择定方案;四是试点检验,完善决策。
2.行政决策民主化、科学化的重要性和迫切性现代行政决策从本质上说是一种科学的、民主的决策。
江泽民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指出:“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是实行民主集中制的重要环节,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
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要认真听取群众意见,加速建立一套民主的科学的决策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建立精简、统一、效能的政府己经成为必然的趋势,行政决策是政府管理的首要环节和履行各项政府职能的基础,而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则是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着眼点。
有关我国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进程己经研究了多年,也探索了多年。
虽在行政决策制度建设和政策法规方面取得了一些有益的进展,但是与西方国家的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程度相比,我国仍处于理论框架建构的低速运行、雏形发展阶段。
这种状况一方面给行政主体在执行相关的决策时产生巨大的阻力,造成一些负面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为我国各级行政主体紧密跟随世界发展的步伐,迅速适应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如果以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国情作为立足点,那么,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决策体系是实现行政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的根本保障。
因此,本文结合我国当前行政决策的具体状况,对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这一问题进行重点分析。
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主要是围绕行政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的内容体系展开了论述。
第二部分主要围绕着我国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第三部分主要围绕着我国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的现状及行政决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
第四部分主要论述了完善行政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构想。
关键词: 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一、行政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的内容体系目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新情况、新问题会不断涌现,政治经济环境的改变对行政决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面恢复和发展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和历来倡导的决策方法,先后制定了一系列正确的重大决策,如关于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决策,关于改革和开放的决策,关于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决策,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决策,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决策等等,并且在决策的方法和程序上明确提出了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卜的问题。
改革开放越深入,环境越复杂,行政决策的复杂性和艰巨性就越突出,对决策的要求就越高。
面对迅速变化的形势,必须改革旧的决策观念和决策方式,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一)行政决策民主化的基本内涵所谓行政决策的民主化是指在决策过程中保障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团体以及政策研究组织能够充分参与公共决策的过程,在政策中反映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和要求,并在决策系统及其运行中,形成民主的体制、程序和氛围。
行政决策民主化是我国公共部门决策发展的一个必然趋势,也是摆在我国公共部门决策者面前的一个最紧迫的任务。
它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1.行政决策制定的民主化要实现行政决策的民主化,必须首先解决一个决策参与的民主化问题。
我国是一个长期由封建主义统治的国家,旧的封建观念至今在人们的头脑中仍然根深蒂固,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
专制和独裁是封建主义的主要特点,在封建社会是不存在民主参与的,更谈不上决策方面的民主参与,尤其是行政决策方面的民主参与。
在那个时代,国家高层次的重大决策是由封建帝王亲自掌握的,“圣旨”决定一切。
决策只是皇帝及其官僚的事情,绝无民主参与可言。
在这样的条件下,人们自然会形成这样的观念:似乎行政决策只能由少数有权的个人做出,谁的权大,谁做出的决策就是正确的,这种错误的观念今天对我们的影响仍然是非常深刻的。
要在我国实现政府部门行政决策的民主化,必须首先从根本上改变这种决策不民主的思想观念和民族心理。
一方面,要求领导者决策时要有民主作风;另一方面,要建立和健全利益的自由表达机制和行政决策的民主参与机制,鼓励人民群众充分表达自身利益,积极参与各级政府和其他公共部门的决策,使他们真正认识到,自己不仅是行政决策的执行者,同时也是行政决策的制定者,把决策的制定也看成是自己的事情,关心自身利益在公共决策中是否得到体现,从而使公共部门的决策真正反映民意,集中民智,并体现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2.行政决策讨论的公开化行政决策讨论公开化的实质是让更多的人参与决策过程,提高行政决策的透明度。
在我国政府过去的行政决策实践中,行政决策的公开讨论往往十分有限。
如果说,在政府及相关公共部门的行政决策实践中,还存在着某些意义上的“研究”的话,那也只是少数领导人的“神秘式”的研究。
至于公开讨论是绝对不允许的。
因此,在我国要真正实现政府部门行政决策的民主化,必须彻底扫除这种习惯,坚决反对行政决策过程中不必要的神秘化,除需要保密的行政决策外,应允许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对政府的重大决策开展广泛的民主性的研究和讨论,实现行政决策研究的公开化。
要做到这一点,就有必要通过“百花齐放”,以提出更多更好的方案,使行政决策的选择范围更加扩大,通过公开讨论,以达到对各方案的分析和比较更深入、更正确的目的。
(二)行政决策科学化的基本内容行政决策科学化的问题直接同社会的健康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实践联系在一起。
在科学决策中,科学是生产社会软件的基础和根据,科学性制约着决策的方向、过程和正确性。
“行政决策科学化的本质是行政决策的主观活动要符合客观规律和客观实际。
”其具体含义是指决策者依靠专业人员或机构组成的智囊团,运用现代科学思维方法和技术手段,按照科学的程序,依靠健全的体制所进行的决策。
其基本内容有三个方面:1.行政决策机构及其体制的科学化依靠科学设置的行政决策机构是行政决策科学化的组织保证。
健全的决策机构系统实际上是从决策目标的制定、方案的提出到决策实施的全过程的一个系统“工厂”。
因此,决策机构系统的功能是否健全,其结构设置是否科学合理,都直接影响着公共决策的科学性。
根据决策活动的特点,一个功能齐全、结构合理的决策机构系统应当由决策中枢系统、信息系统、咨询系统、执行系统、监督与反馈系统组成。
它们之间应分工合理、任务明确、职权清晰、密切协作,共同完成行政决策的各项任务,确保行政决策目标的实现。
这从根本上反映出行政决策的体制性问题,对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具有决定性意义。
2.行政决策程序的科学化按照科学的程序进行决策,是行政决策科学化的行为保证,科学的行政决策程序应当是一个严密相接的逻辑程序系统,有着内在的规律性。
一般说,行政决策在程序上主要经历六个阶段,一是发现问题,二是确立目标,三是拟定方案,四是分析评估、方案择优,五是试验实证,六是实施总结。
3.行政决策方法与技术的科学化科学的决策方法,技术和手段,是行政决策科学性得以实现的便利工具,是通往行政决策科学化的桥梁。
决策方法和技术的先进性、科学性是相对的,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行政决策方法的科学性内涵与形式是不同的。
在当代,出现了许多新的有重大影响的科学决策方法、技术,如调查研究的技术、智囊团技术、可行性研究、技术预测技术等等,它们的重要特征是定性和定量方法的高度统一。
(三)行政决策民主化与行政决策科学化的辩证关系在现代社会里,行政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是密不可分的,两者互相渗透,互相促进。
决策的民主化是决策科学化的前提和基础,而决策的科学化是决策民主化的本质和归宿。
“要做到决策的科学化,就要实现决策的民主化,没有决策的民主化,就不能广开言路,广开才路,就谈不上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一、尊重实践经验、尊重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精神,也就不能提高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决策和实施民主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自觉性,最终也就不会有决策的科学化。
因此,行政决策不应该只是决策者的个人行为,在有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决策者在作出决策之前,一定要开辟各种渠道,广泛征求各界人士的意见,使上情下达,下情上通,要欢迎对决策问题的讨论,集思才能广益,才能充分发挥专家群众的作用,这样的决策才能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愿望,符合人民的利益,才能最终形成科学的决策。
而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是行政决策民主化的本质和归宿,实行行政决策的民主化是为了实现行政决策科学化的目标,决策的民主化必须有科学的意义,体现和达到科学的要求;同时,在行政决策过程中,必须建立科学的行政决策体制,建立和健全决策的一套严密的科学程序和方法,否则,决策民主化将成为空话而流于形式。
二、行政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的必要性实现行政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是提高政府行政决策的质量和水平的关键,是实现正确决策的保障,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纵深发展和世界经济全球化的需要,是继续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
具体说来,行政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一)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本质特征是市场与国家宏观调控相结合,而经济主体的多元化,社会利益关系的复杂化都要求政府在作出行政决策时必须充分考虑各种经济主体,社会各个阶层的利益,充分协调好各方面的关系。
同时由于更多的决策事项要从微观领域转向宏观领域,时空跨度更大,决策所产生的影响更大,其难度也更大,社会对决策的要求更高,作出决策之后,调整决策将更加困难,允许在决策上犯错误的范围和程度越来越小,一旦作出决策,结果将更加严重。
因此要尽量避免决策失误,必须实现行政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
(二)行政决策内容上的特性,决定必须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行政决策的内容具有广泛性,它涉及到整个国家和社会范围内的一切公共事务。
大到政治、经济、文化各个领域的建设发展,小到方方面面公共事物的日常管理,都要通过政府的决策来进行筹划和管理。
它涉及的范围广、机构多,动用的人力、物力、财力数量大,这些正是国家政权职能的广泛性所决定的。
行政决策内容的广泛性要求我们在决策的制定过程中,必须实现民主化和科学化。
因为,只有实现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才能使决策正确反映各个领域、各项管理事务发展变化的内在规律,促进行政管理的顺利进行;才能使决策者在大的方面运筹帷幄、指挥正确,小的方面有条不紊、指导有方,把宏观调控和微观管理结合起来,促进行政职能的充分发挥;才能使决策在动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以最佳的投入,获得最好的产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是继续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内在要求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行政决策体制虽然在改革开放后发生了动摇,并向现代化的决策体制迈进了一大步,但从总体上看,我国还处于转型社会由传统决策体制向现代决策体制转变的时期,现行的行政决策体制离行政决策民主化和科学化的现代目标仍有差距,这也要求加快实现行政决策的民主化和科学化。
我国要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温家宝总理在新一届政府成立之初在会见中外记者招待会上说到,建立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是实现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第一个着眼点,强调重大的经济决策、重大的经济问题和重大的建设项目要经过充分论证,形成领导、群众和专家相结合的决策机制。
推进我国行政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这与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相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