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领导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合集下载

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要求

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要求

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要求行政决策是现代社会中政府机构和行政部门的核心职责之一。

为了确保决策的质量和有效性,行政决策需要科学化与民主化。

科学化要求决策过程基于客观的事实和科学的方法,而民主化要求决策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民众的参与和意见。

本文将从科学化和民主化两个方面来探讨行政决策的要求。

科学化决策是指决策过程应该建立在科学研究、数据分析和理性思考的基础上。

决策者应该积极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和数据,以便更好地了解问题的本质和影响因素。

信息和数据的收集可以通过调查研究、实地调研、专家咨询和公开透明的信息平台等方式来进行。

决策过程中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分析和评估。

这包括建立合理的决策模型、开展风险评估、进行成本效益分析等。

决策者应该根据科学研究和分析的结果做出决策,以便能够取得最佳的结果和效益。

然而,科学化决策并不意味着决策不考虑人的感受和价值观。

与此同时,民主化决策要求决策过程中应该充分尊重并促进公众参与。

公众参与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例如可以开展公众听证会、征求专家意见、组织公众讨论和征集公众意见等。

这样可以确保公众对决策过程及其结果有更多了解和参与度,并且能够确保决策结果更加公正、合理和可接受。

要实现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有几个关键要求。

决策过程应该具有透明度和公正性。

这意味着决策过程应该对公众开放,决策者应该公正、公平地对待各方的利益,并充分考虑影响决策的各种因素。

决策者应该具备专业知识和能力。

只有具备科学、理性、专业的知识和能力,决策者才能做出明智和有效的决策。

同时,决策者还需要具备善于沟通、协商和合作的能力。

这样才能更好地听取和理解各方的声音,达成共识,促进公众的参与和支持。

在实践中,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没有一蹴而就的过程。

它需要政府机构和行政部门的积极努力,也需要公众的参与和支持。

政府机构和行政部门应该加强组织能力和机制建设,提升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同时,公众需要积极关注和参与决策过程,提出自己的意见和建议,以便能够更好地影响和改善决策。

领导者在工作中怎样才能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领导者在工作中怎样才能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

领导者在工作中怎样才能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领导者在工作中怎样才能保证决策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一、前言: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重要意义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是科学发展观理论体系的重要构成,也是实现科学发展观的先决条件和实践前提。

它的核心内容和要求,就是决策要通过民主和科学的程序来实现,发展要在法制的轨道上来进行,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只有这样才能科学的发展,才能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

而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既是这个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和实质要求,同时也是实践层面上的政策原则,是对科学发展观的丰富和延伸。

提高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水平,不单是科学发展观的题中应有之意,而且具有划时代的历史寓意。

因此说,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能否落在实处,决定着科学发展观能否落在实处。

科学发展观不能只是一句口号,同样,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也不能只是一句口号。

其意义众多。

二:决策不科学合理带来的后果第一,直接的经济损失。

决策失误的经济损失是巨大的,据比如说我国而言,仅2002年,审计机关审计查出由于违规担保、投资和借款等,给国家造成损失多达72.3亿元。

第二,自然环境和资源的损失。

一些违规项目和重复建设,以及“开而不发”的撂荒地,不但严重超越了自身的经济承受能力,损害了老百姓的切身利益,而且占用了大量宝贵的土地资源;由于管理审批不严,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矿产资源的浪费触目惊心,其经济损失难以估量,对环境造成的破坏更是难以弥补。

第三,政治上的损失。

由于决策失误造成的巨大损失引起了群众的强烈反感,使当地政府的信用度降低,干群关系紧张危及社会稳定,干部队伍自身建设也受到影响。

三:领导在决策中一般存在的问题:(一)、民主渠道不畅通2许多企业由于因为权力集中度高,透明度还不高,致使员工对事务了解不够,员工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未能很好地落到实处,在重大事项决策方面的民主权力难于行使。

(二)、行政运行机制不完善目前,许多企业事权和决策权限没有界定清楚,存在上面决策包揽过多、下面越权决策的现象。

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各级政府在制定政策和决策方面,越来越注重科学化和民主化,以确保政策的有效性和广泛性。

而“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核心思想,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什么是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是通过调整政策制定过程,使之更具科学性和民主性,以提高决策的质量和可行性。

具体而言,科学化决策强调依靠科学数据和分析,包括利用市场调研、运用科技手段、参考国内外先进经验等;而民主化决策则是将决策透明化、参与化和协商化,通过公开听证、征集民意和专业人士的参与等方式,使广大民众和相关方面有权利有机会参与到制定和执行政策的过程中。

这样的决策既能反映人民群众的利益和愿望,也能发挥专业人士的智慧和建议,以达到尽可能的优化目标。

二、为什么要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有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决策能更加科学合理、更能反映真实需求、更易被接受。

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可以为政府的决策做出合乎民心和实际情况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和信心保障,有以下具体原因:1、科学化决策能够更准确判断形势、把握趋势、找到瓶颈和挑战,从而有利于制定更科学、更务实的政策;2、民主化决策能够提高公众参与度,从而使决策更贴近民意和市场需求,反映群众的真实利益和期望;3、科学化和民主化相结合的决策可以更好地协调相关利益主体和利益分配,减少不和谐因素,使政策的实施过程更为顺畅;4、通过有效的沟通与交流渠道,工作成果更加清晰可见,法制化决策制度能够将决策的实施效率和公信力提高到一个全新的高度。

三、如何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在"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的过程中,一些举措是必不可少的,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市场调查:市场调查和民意调查是政策研究的重要工具,在政策制定的初期,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地区和群体进行问卷调查,调研和观察,从而获取准确、可靠和实用的数据,指导政策的调整和制定;2、专家咨询:在决策制定过程,邀请专家学者、行业精英等各界人士共同参与,在政策制定的不同阶段提供各方面知识和看法,评估政策实施的可能性和预期结果;3、政策发布:及早对政策公布有针对性的操作性文稿资料,包括政策背景、实施机构、要求和规定等,让参与的各方成员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进一步了解和执行规定;4、聆听:政府部门在决策实施过程中还需要成立专门的工作组或相关机构,充分听取各方面的反馈和建议,将信息传达给相关专业人员以进行后续性调整和改进;5、透明度:不过度地保密和过于集中的掌握权利是无法真正实现科学化民主化的决策的核心要素。

科学化民主化是领导正确决策的本质要求

科学化民主化是领导正确决策的本质要求

科学化民主化是领导正确决策的本质要求作者:刘要停来源:《领导科学论坛》2013年第09期【内容提要】领导决策在领导活动中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它直接决定着某一活动或者策略的实施效果,决策是领导者的主要职责之一。

科学化、民主化是领导正确决策的本质要求。

科学化是领导正确决策的方法保证,科学化要求决策必须尊重客观实际、必须按照决策规律进行、必须要求科学的决策方法;民主化是领导正确决策的有效途径,民主化决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人民利益,要切实加强领导干部的民主决策意识,探索民主决策方法,民主化决策要求民主与集中相结合。

只有走科学化、民主化的决策之路,领导决策才会更加科学、更加民主。

【关键词】科学化民主化领导决策【作者简介】刘要停,领导科学报社副社长、副总编辑,山东省领导科学学会副秘书长,主要研究方向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与领导科学。

【中图分类号】 C9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5103(2013)09-0004-04决策在领导活动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因为它直接决定着某一活动或者策略的实施效果。

好的决策能够推动工作发展,而坏的决策不仅可能造成财力物力的浪费,甚至严重者会延迟历史发展进程。

科学化、民主化是科学决策观的本质和核心。

所谓“科学决策观的科学化”,是指任何决策都要遵循客观世界的实际情形,遵照发展规律,因为只有把客观现实的发展趋势研究清楚了,才能做出科学的决策。

所谓“科学决策观的民主化”,是指做出任何决策都要充分启动民主程序,最大范围地征求与决策事件有关的各个方面的意见,扩大决策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尊重人民意愿,辅之以咨询、听证、公示等制度,切实扩大人民群众的参与度。

一、科学化是领导正确决策的方法保证(一)科学化要求决策必须尊重客观实际对于决策的全部过程,我们可以这样来客观描述:一是发现问题,这是决策的动因。

一旦发现问题,领导者就要开动脑筋,抓住领导工作中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找到问题的表现、问题的原因,然后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论行政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

论行政决策的民主化与科学化

决策实施: 将最优方案 付诸实践, 并进行监督 和反馈。
科学化决策的实践
建立科学决策的体制和 机制,明确决策权责, 规范决策流程。
加强决策前的调查研究 和预测分析,充分收集 信息和数据,为科学决 策提供有力支撑。
引入专家咨询和第三方 评估,提高决策的科学 性和公正性。
强化决策实施过程中 的监督和反馈,及时 调整和完善决策方案, 确保决策的有效性和 可持续性。
合理性
公开透明:加 强行政决策的 公开透明度, 接受社会监督 和舆论监督, 提高决策的公 信力和执行力
01
行政决策的科学化
科学化决策的意义
提高行政决策的正确性和效率 减少决策失误和行政风险 增强行政决策的公信力和执行力 促进政府与公众的沟通和互动
科学化决策的方法
建立科学合理的决策程序 充分运用现代科技手段进行数据分析 引入专家咨询和第三方评估机构 建立决策反馈和修正机制
程序规范:行政 决策应该遵循规 范的程序,确保 决策过程的有序 性和合法性,避 免随意性和主观 性。
民主化决策的程序
公开征求意见: 通过各种渠道 公开征求公众 意见,确保决 策的民主性和
公正性。
专家咨询:邀 请相关领域的 专家进行咨询, 为决策提供科 学依据和专业
建议。
公民投票:在 特定情况下, 通过公民投票 的方式决定重 大行政决策, 体现民主决策
XX公司
行政决策的民主化 与科学化
单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汇报人:XX
目录
单击添加目录项标题
01
行政决策的民主化
02
行政决策的科学化
03
行政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的关系
04
行政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的挑战与
对策

怎样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怎样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是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任务,是决策正确的根本保证。

(一)遵循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原则1.客观性原则。

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决策。

只有以经得起客观检验的事实作为政策的基础和依据,才能正确地决策。

只有了解下情,充分搜集和掌握各方面的意见和真实的材料,才能作出好的决策。

坚持这一原则,要求领导者在决策时,必须以现实的国情、省情、县情或本单位的实际情况为依据,把中央的政策、上级的指示同本单位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拿出解决某一问题的正确的解决办法。

2.预测性原则。

决策正确与否,往往取决于对未来后果所作预测的正确程度,不知道行动后果,常常造成决策的失误。

有些决策对未来的影响,不是短期内就能看清楚的,一旦发现要加以改正时,已经为时太晚,铸成大错。

因此,在决策过程中,要进行科学预测,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这是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原则。

3.信息性原则。

信息的准确是科学民主决策的重要原则。

只有掌握大量准确的信息,对其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才能为科学民主决策提供准确可靠、系统坚实的基础。

决策的正确程度是同所掌握的信息的准确程度和全面程度成正比的。

4.系统性原则。

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复杂系统。

如果孤立、静止、片面地看待事物,而不能系统、全面地去认识和把握事物,肯定会造成决策失误。

因此,领导者决策必须做到系统全面、严谨规范。

系统性本身是科学性的表现。

5.可行性原则。

任何一项决策都是为了实施,因而必须是可行的。

要保证决策的可行性,必须分析现有的人力、物力、财力、科学技术水平等主客观条件,分析事物发展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变化,分析决策实施后产生的各种影响,经过慎重地全面地科学地论证、审定、评估,作出可行性分析,确定可行性的程度,在此基础上作出的决策才是科学的。

(二)建设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有效机制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是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的重要保证。

论我国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论我国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论我国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作者:王遇来源:《科教导刊·电子版》2016年第29期摘要本文主要论述我国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从行政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基本内涵,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阐述,并提出了完善行政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建议和对策。

关键词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中图分类号:D035 文献标识码:A行政决策是政府管理的首要环节和履行各项政府职能的基础,而推进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则是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一个着眼点。

有关我国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进程已经研究了多年,虽然行政决策制度建设和政策法规方面取得了一些有益的进展,但是与西方国家的行政决策科学化,民主化程度相比,我国仍处于理论框架建构的低速运行,雏形发展阶段。

我国行政决策具有重要的地位,如果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国情作为立足点,那么,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行政决策体系是实行行政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的根本保障。

行政决策时行政管理的核心和基础,是政策制定和行政执行过程中最基本的活动,如何高效地市县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如何保证政策达到效果最佳和获得良好的执行效果,是各级公共行政组织和行政决策者必然面临的难题,也是行政决策发展的必由之路。

1行政决策民主化与科学化的基本内涵决策民主化就是指行政决策主体在决策过程中与社会公众保持密切的联系最大限度地让人民群众参与决策,使人民群众能够通过各种有效的信息渠道充分表达对各种行政决策选择方案的意见和建议达到决策体制符合民愿、决策目标符合民情、决策方式考虑民力、决策过程尊重民意、决策结果顺应民心最终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政策行为。

具体来说行政决策民主化包括了两方面的内容。

行政决策科学化的基本内容:行政决策的科学化或者科学决策是指行政决策在科学的决策理论指导下按照科学的决策程序、运用科学的决策方法进行决策,包括决策体制的科学化、决策程序的科学化、决策方式的科学化。

2我国行政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中存在的问题2.1法律法规不完善在我国宪法的具体规定中,公民享有广泛的权利和自由。

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决策科学化民主化

反映的问题在近年来的领导工作中经常出现,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这些问题都和领导决策有关,说明建立良好的决策机制,加强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特别重要,提高领导干部的决策能力减少决策失误造成的危害非常必要。

结合案例分析题提供的材料依据领导决策的有关理论,联系当前领导的决策机制、领导干部的管理体制、领导干部的考评办法,我认为决策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如下:其一,错误的政绩观是造成决策失误的思想根源。

早出成绩、快出成绩的错误政绩观,导致草率决策、脱离实际决策。

其二,不对决策方案进行科学论证是造成决策失误的决定性因素。

不按科学决策的原则程序、方法去做,决策前没有设计三个以上可供选择的方案进行比较择优,对唯一方案也没有充分征求专家意见,没有科学论证,也没有进行必要的试点就强行实施。

其三,决策过程缺乏民主,主要领导搞“家长制”、“一言堂”,是造成决策失误的重要因素。

其四,领导机关的官僚主义也是造成决策失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不调查、不研究,脱离实际、脱离群众,“先拍脑门决策,再拍胸脯保证,后拍屁股走人”;热衷搞“形象工程”、“路边工程”;作风粗暴,方法简单,甚至对普通群众采用强制措施。

其五,缺乏决策失误的惩罚机制是造成决策失误的又一个重要原因。

把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轻描淡写地说成是交了“学费”,再用公共财政去填补领导决策失误造成的损失,或把这些损失留给后任领导来承担,使得一些决策者没有决策失误的后顾之忧。

针对决策中存在的这些问题,领导者要做到正确决策,就应以科学发展观和科学决策理论为指导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

完善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切实珍惜民力的决策机制。

第二,广开言路,提高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

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决策时要发扬民主、博采众议、集中民智,不搞“一言堂”;正确贯彻民主集中制。

第三,领导干部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第四,转变工作作风,重视调查研究,深入了解民情,充分尊重民意。

科学化民主化是领导正确决策的本质要求

科学化民主化是领导正确决策的本质要求

科学化民主化是领导正确决策的本质要求随着时代发展与社会进步,人类对于民主与科学的要求越来越高。

科学化民主化作为一种现代社会管理形式,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成为了领导正确决策的本质要求。

本文将从科学化民主化的定义、基本特点,以及它对于正确决策的重要性几个方面进行论述。

一、科学化民主化的定义和基本特点1.1 定义科学化民主化管理是一种以科学决策和民主参与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管理方式,其中科学决策主要依靠科学分析和数据支持,民主参与则是通过广泛的调查和公开的讨论来实现的。

这种管理方式将科学和民主这两个理念融合在一起,使其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从而有效地指导和维护社会和谐发展。

1.2 基本特点科学化民主化管理的核心特点是科学和民主。

科学表现在它强调精准的数据分析和判断,避免主观意识和盲从。

而民主则主张民众最大程度地参与公共事务决策,以透明和公正的方式实现прав权利的分配,确保社会资源的公平合理利用。

二、科学化民主化决策的重要性2.1 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科学分析和数据支持为科学化民主化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

在数据支持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科学化管理能够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估社会事务发展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而制定可行的决策方案。

科学的数据分析可以避免主观性的影响和不准确的判断,确保决策的公正性和准确性。

2.2 提升决策的质量和效率科学化民主化决策也能够提升决策的质量和效率。

由于数据分析所依据的数据来源广泛,经过精细处理和准确评估,决策的质量能够得到提升,决策方案也更加详实可行。

而且,由于民众的广泛参与,决策方案透明公开,能够充分反映社会的真实需求,避免了决策者自身利益的干扰,从而提升了决策的效率。

2.3 增强决策的可持续性科学化民主化决策也能够增强决策的可持续性。

决策是建立在对未来预测的基础之上的,决策方案不仅考虑当前的社会需求和资源,更要考虑未来的发展。

因此,科学化民主化管理能够让决策者更加全面地掌握社会发展的环境和未来发展趋势,制定长远可持续的决策方案。

论述领导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论述领导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

论述领导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也是全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措施。

实现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对于我们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完成各项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决定》提出要改革和完善决策机制,推进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一、正确把握决策领导民主化与科学化的关系领导决策,科学化是目标,民主化是保证。

决策的的科学化与民主化是相辅相成的。

离开了决策的民主化,科学决策就无从谈起;离开了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决策就失去了意义。

把握好领导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的辩证关系,是正确决策的基础。

1、决策科学化是决策民主化的最终目的和归宿,是领导决策的目标领导决策科学化是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领导工作自身的要求。

决策科学化是领导决策应达到的最终目标。

民主的决策体制克服了个人集权决策体制的片面性和局限性,使智囊咨询系统、信息系统等直接参与决策过程,成为决策体制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这必然要求决策程序和方法的科学化趋向,导致决策科学化。

2、决策民主化是决策科学化的前提和保证现代社会化大生产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决定了单凭决策者个人的知识和能力,不可能驾驭全局,必须集中领导集团和群众的智慧,充分发挥智能机构和专家、学者的作用,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做到决策民主化,才能形成正确的科学的决策。

决策民主化是决策科学化前提和保证。

江泽民总书记提出的“集体领导,民主集中,个别酝酿,会议决定”的十六字方针,深刻揭示了现代决策的真髓。

集体领导与民主集中是科学决策的根本保证。

坚持和维护集体领导,集思广益,不仅能够防止个人专断的产生和发展,而且能够最大限度地发扬民主,减少决策上的失误,有利于实现决策科学化。

决策者在决策中只要按照严格的程序,抓住“民主”这一核心,经过每个程序的层层选择,决策的目标就会越来越明确,越来越集中;决策方案就会越来越可行,越来越可靠;领导者的愿望就会越来越接近客观现实,从而使领导决策更加正确和科学二、催进领导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具体有以下方面:(1)完善重大决策的规则和程序,通过多种渠道和形式广泛集中民智,使决策真正建立在科学、民主的基础之上。

科学化民主化是领导正确决策的本质要求

科学化民主化是领导正确决策的本质要求
的浪 费 , 甚 至严 重 者 会延 迟历 史 发展 进程 。科学 化 、
之前要 进行认 真 的调查研 究 , 对 导 致 问 题 的 现 实 情 况
进行探询、 考察 、 了解和 分 析 , 把 问题搞 情楚 , 然后 再 根 据 实际情 况制定解 决方 案 , 有时 为了 防止 现 各种
确 决 策的 方法 保证 , 科 学化要 求决 策必须 尊 重客观 实际 、 必须按 照 决策规 律进 行 、 必须要 求 科 学的决
策方 法 ; 民主化 是领 导 正确 决策 的有 效途 径 , 民主化 决 策的根 本 目的是 为 了人 民利 益 , 要 切 实加 强领 导干部 的民主 决 策意识 , 探 索 民主 决策方 法 , 民主化 决策要 求 民主 与集 中相 结合 。只有 走科 学化 、 民
观 的科学 化 ” , 是 指 任 何 决 策 都 要 遵 循 客 观 世 界 的 实
际情 形 , 遵 照 发展 规 律 , 因为 只 有把 客观 现 实 的发展 趋 势研 究 清楚 了 , 才 能做 出科 学 的决 策 。所 谓 “ 科 学 决 策观 的 民 主化 ” , 是 指做 出任何 决 策都 要 充分 启 动
众 的参与 度 。

般来说 , 方案 一 目 J 确定 , 就 要调 动 和组 织 各方 面 的
力量 来落 实 , 力 图达到 最佳 的实施 效果 。但难 免有 时
会 出现新情 况 , 这 时 就 要 针 对 方 案 执 行 过 程 中 出 现 的 各 种 问 题 和 各 方 面 的 意 见 建 议 对 方 案 进 行 补 充 完 善 . 五 是 评价 和 总 结 , 这 是 对 决 策 效 果 的 最 终 评 判 也 是 为 下 一 次 决 策 积 累 经 验 。 决 策 方 案 落 实 的 效 果 如 何, 是 否 达 到 了 预 期 的 目的 , 需 要 通 过 认 真 的 评 价 和

浅析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浅析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 )决策科学化与决策民主化之间的联 系 二
关于决策科学化 与决策民主化之 间的联系 ,最基本的论 述是决策 民主化是科学化的前 提和先决条件 ,决策科学化是
民主化 的目的和归宿 。
二 、决策科学化与 民主化概念的界定及二
者 之 间 的联 系
( ) 关概 念界 定 一 相
决 策民主化是科学化 的前提 和先决条件 ,也是实现科学
面 ;又存在着相互 冲突 、互相对 立的一面 。因此,在决策 对其中的一些标 准和常识不理解 , 他们介 入决策就如 同“ 一群 的制定过程 中,我们应既要使决策 能够 符合 客观实际、客观 毫无技 艺的人来评价一位 陶瓷高手制造 的陶瓷一样 ……” 3 规律 ,实现科学化 ;又能使其反 映民意 ,体 现民情 ,实现 民 。L j
今传 媒
2 1 年第 9 00 期
管理传播 观 察站
浅析决策的科学4 - tb民主化 ,
马治海 ,崔新玲 2
(. 1陕西省生产力促进 中心 ,陕西 西安 7 0 6 ;2深圳国电科技通信有限公 司,北京 10 7 ) 10 9 . 0 0 1
摘 要:决策过程 中的科学化与民主化是相互联 系,互相促进 的,但在决策 的实际制定过 程中却存 在着决策科学化排斥 民主
以来 , 学术界对决策的科学化与 民主化问题的讨论 日渐增多 。
强调公 民参与 ,它的主要 标志是在决策过程 中,各种决策要 素能够畅通 、规 范、高效 、有序地发挥作用 。
但学 者们大多从其一致性方面来谈两者之间的联系 ,而忽视 了他们相互 冲突的一面 。本文就决策 的科学化与民主化在理 论层 面的冲突及其在实践推行中存在的问题展开初步探讨 , 并提 出了相关 的对策建议 。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七)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七)

《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七)《组织行为学》试题及答案第一部分选择题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组织行为学研究的基础和出发点是___个体___。

2.组织行为学的研究方法是采用___系统分析___的方法,并综合运用其他多种学科的知识为手段。

3.研究人员在不能完全控制的情景下所进行的实验叫做__准实验____。

4.个性主要是由个性倾向性和___个性心理特征___两大部分所组成。

5.自我知觉是指主体对自己的___心理与行为状态___的知觉,通过自我知觉发现和了解自己。

6.组织行为学认为,领导就是影响和指引他人(个体)或___组织___来实现其目标的行为过程。

7.在通路—目标理论中,领导者发布指示,明确告诉下属做什么,怎么做,这种领导方式是___指令___型领导。

8.可行性原则要求,一项正确的决策必须在现有的___主客观___条件下能够顺利实施。

9.根据成就需要理论,在人的生存需要基本得到满足前提下,人的最主要需要有三种,即:成就需要、权力需要和___合群需要___。

10.组织成员的认同感是指组织成员愿意为组织目标而奋斗的__精神状态____,是组织中成员的群体意识和集体态度的总和。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每小题1分,共20分)1.组织行为学最早产生于本世纪(C )A.20-30年代B.30-40年代C.50-60年代D.70-80年代2.工程心理学作为一门学科,主要研究的是(B )A.人与事的关系B.人与机器的关系C.人与人的关系D.人与社会环境的关系3.在实际生活中观察人的行为,不操纵自变量的方法为( D)A.参与观察法B.非参与观察法C.控制观察法D.自然观察法4.将性格类型分为理智型、情绪型、意志型和中间型,这是按照哪一个标准划分的(C )A.神经过程的特征B.心理活动的倾向性C.占优势的心理机能D.思想行为的独立性5.气质类型中粘液质的主要行为特征是(C )A.敏捷活泼B.小心迟疑C.缓慢稳定D.迅猛急躁6.以权力地位为中心的价值观是(B )A.经济性价值观B.政治性价值观C.审美性价值观D.社会性价值观7.事业生涯的成功与失败,主要取决于(D )A.父母的支持与反对B.配偶的合作配合与否C.主管领导的关心D.本人对终身事业生涯的设想与考虑8.当情况紧急、果断的活动极其重要时,应采用的处理冲突的策略是(A )A.竞争(强制)策略B.回避策略C.迁就策略(克制策略)D.合作策略(解决问题策略)9.菲德勒模式中,领导者与被领导者的关系,是指领导者为被领导者所接受的程度,即信任、喜爱、忠诚和(A)A.愿意追随的程度B.任务的结构C.参与支持D.职位的权力10.在布莱克和莫顿的领导(行为)方格图中,属于(9,1)格的领导方式是(C )A.贫乏型领导B.俱乐部型领导C.任务第一型领导D.中间型领导11.领导者究竟要选择哪种领导方式,除了考虑下级的个性特点因素,还要考虑的另一个因素是(D )A.经济B.人际关系C.政治D.环境12.决策的前提是(C )A.决策民主化B.信息C.预测D.法律规范13.期望理论的提出者是(A )A.弗鲁姆B.洛克C.斯金纳D.佛隆14.表扬、奖励员工,并让人他们参与管理,这能满足员工的(A )A.尊重需要B.交往(或爱的)需要C.安全需要D.生理需要15.马斯洛认为人的最高层次需要是(D )A.尊重需要B.成就需要C.权力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16.心理学研究表明,引起人的动机的因素是(C )A.人对实现某种目标的可能性的估计B.人对某种目标的重要性的评价C.人所体验到的某种未满足的需要D.人所表现出的各种行为17.在勒温的组织变革程序中,利用必要的强化方法将所期望的新态度和新行为长久保持下去,这一阶段叫做(C )A.解冻B.改变C.冻结D.演变18.在中国科学院心理科学研究所研制的CPM领导行为评价法中,M是指( C)A.领导者的个人品德B.领导者的工作绩效C.领导者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D.领导者的指挥能力19.具有“集中决策、分散经营”的典型特点的组织结构形式是( C)A.职能制B.直线制C.事业部制(或分权事业部制)D.超事业部制20.在组织(结构)理论中,那种强调人际关系、信息沟通,强调人是组织的中心的理论是( B)A.传统组织(结构)理论B.行为组织(结构)理论C.现代组织(结构)理论D.综合组织(结构)理论三、多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五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二至五个正确的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分别填在题干的括号内,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论如何推进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论如何推进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论如何推进公共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当前,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一些深层次问题日益显露出来,各种利益矛盾错综复杂。

能否解决好改革和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重大战略问题,直接关系到改革和发展的大局。

推动政府公共政策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能有效化解各类矛盾,对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具有重大意义。

实现决策科学化要从组织设计、决策程序方面入手。

一、实现组织设计科学化。

要重新定位政府的职能。

把政府的决策职能和执行职能适当分开,某些执行职能应由社会经济组织和中介组织承担。

政府承担的职能过多,任务超载,必然影响政府的政策决策效率,结果是许多应该由政府制定政策来解决的社会问题不能进入政府的政策议程,造成政策盲区。

中央政府的机构改革要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减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提高政府对社会问题反应的灵敏度和准确性。

要重新界定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权力界限,使政策决策任务适当分流。

二、推动决策程序科学化。

主要有(1)完善和建立政策议程程序。

(2)完善政策规划的程序。

(3)完善政策合法化程序。

三、提高决策科学化程度。

要建立健全政策决策系统,以决断系统为核心,充分发挥信息系统、咨询系统、监督系统的作用。

同时,应优化决策及执行人员的素质。

实现决策民主化要从转变观念、完善体制等方面入手。

一、是从转变观念入手,提倡民主精神,破除各种不适应于改革开放新形势和市场经济发展的旧的决策观念,树立重视民众参与的决策观念,专家咨询观念,集体决策观念,决策权力分散、下放观念,调查研究、实事求是观念,重视决策跟踪评价观念等。

同时,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协商的公共政策环境,形成一种人人能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观点,并积极提出政策建议的局面,促进多种公共政策方案的优化与选择。

二、是理顺决策子系统中各种决策主体的关系。

既要保证党对公共政策工作的领导,又要保证人大和政府的决策权,充分发挥它们作为公共政策主体的地位和作用。

三、是完善体制内的公共政策研究组织,从法律上保障其应有的地位,赋予这些研究机构相对的独立性、主动性及工作的灵活性,使之能够积极主动对公共政策问题进行跟踪研究,主动提供咨询、建议,而不是被动地作政策调研论证,提高其权威性。

关于领导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思考

关于领导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思考

关于领导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思考引言决策,顾名思义就是决定一个对策。

一届政府、一家企业或事业单位,甚至一个家庭和个人,每天都要作各种决策。

可以说,决策无处不在。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1978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赫伯特·A·西蒙(Simon H.A.)曾明确指出:决策是管理的心脏,管理是由一系列决策所组成的,管理就是决策。

如果一个组织的各类决策都是正确的,并且能付诸实施,那么这个组织将会健康良好地发展。

领导,是一个组织的“领头羊”,负责管方向,管目标,是制定决策,掌握政策,选用干部,激励群众的管理者,领导级别越高,做的决策越重要,错误的决策一百个行动也无法挽救,领导决策的成败直接影响组织的命运。

因此,学会科学决策、正确决策是每一位领导的必修课,在决策中善于运用科学、民主的方法,则是一门领导艺术。

一、为什么领导决策要讲科学化与民主化(一)领导决策及其重要性所谓领导决策,是指在改造客观世界活动中,领导者在被领导者的参与下,依据对事物客观规律的认识以及对主客观条件的把握,借助于一定的手段和方法,对未来将要实践的目标,以及达到目标的途径、方法进行设计、规划、选优的过程。

包括领导者根据组织特征和任务性质等因素确定合适的领导方式、沟通方式和协调方式,选择正确有效的激励手段来调动被领导者的积极性,为被领导者设定合适的工作目标,建立公平公正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机制,在发生各种突发事件时果断地作出正确决策来平息冲突、解决问题和化解矛盾等。

领导决策决定着领导行为的方向、轨迹以及效率。

领导工作是多方面的,但是从一定意义上讲,都是围绕决策开展的。

领导决策实际上是领导行为的选择,领导行为则是领导决策的执行。

领导决策所选择的设想和方案直接影响着行为的方向是否对头。

同时,方案、设想选择得当是领导效率高的保证;选择不当,领导行为有可能是低效率甚至是负效率。

决策是各级领导者的主要职责。

领导不论职位高低都是不同范围、不同层次的决策者,都在一定程度上参与决策与执行决策。

论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论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论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论文摘要:文章从分析我国行政决策的现状入手,剖析存在的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提出行政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的一些构想。

一、我国行政决策的现状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各级决策层积极推进决策科学化,取得了卓有成效的变化。

主要表现在:1.决策观念有了转变。

改革开放以来,为了推动决策观念的转变,中央政府主要做了三项工作。

一是积极鼓励软科学研究,结合中国行政管理体制的特点,建立起新的决策理论,形成支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知识体系。

二是普遍进行干部培训,以普及决策科学为重点,全面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的素质,强化决策者的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意识和技能。

三是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在宏观决策中注重程序化的多方案论证, 把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付诸实践。

当今的许多重大决策,如三峡工程建设、农村改革与发展、沿海开放、价格体系改革等都是在集中专家及各方面意见的基础上,权衡利弊,最终决策的。

2.决策制度逐步完善。

决策制度的完善既包括建立健全属于决策体制内部的具体制度,也包括从制度层面上改善决策的大环境,如废除干部领导终身制,实行党政分开、政企分开和权力下放等。

许多重大的基建、技改项目一般都要先经过有关专家组或专门机构审查、评估,再由政府部门批准立项。

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制定了议事规则,对同级政府提请审议的议案有明确的审议程序和时限,以前极少有过的“否决”现象,现在则时常可以见到。

大量的行政事务,过去长期由党委包揽,现在则由政府决策,还政于政,随着各级决策层逐步推行政务公开,决策制度日趋完善。

3.决策辅助机构开始建立。

早在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各级政府部门就普遍恢复或建立了政策研究机构和信息处理中心,为决策层提供信息收集、咨询建议以及方案论证等,以此来辅助决策。

另外,由于网络和计算机的普及化,信息的流通越来越通畅,社会上的各种信息、调查、咨询机构也纷纷出现,加入了辅助决策的行列。

4.决策手段走向现代化。

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等一批新兴理论为决策行为提供了新的方法论,推动决策科学向高层次发展。

关于领导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思考

关于领导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思考
主客 观 条件 的把 握 . 助 于一 定 的手 段 借 和方 法 ,对 未来将 要 实践 的 目标 以及 达 到 目标 的 途 径 、方 法 进 行 设 计 、规 划 选 优 的过 程 。包括 领 导者 根据 组织
策程序而作 出了锚误的决策,由此造成
了经 济 损失 或 其他 损失 ( 造成 不 良的 如 社会 问题 、破 坏 生态 环境 等 ) ,这样 的
引言
决 策 ,顾 名 思 义 就 是 决 定 一 个 对 策 。一 届政府 、一 家企业 或事 业 单位 , 甚至 一个 家庭 和个 人 每 天都 要作 各 种 决策 。可 以说 ,决 策 无处 不在 。美国 著 名管理 学 家 、17年 诺 贝尔 经济 学 奖获 8 9
有 效 的激励 手段 来 调 动被领 导 者 的积极 性 ,为 被领 导者 设定 合 适 的工作 目标 ,
案 设想选 择得 当是领 导效率高 的保
证 :选 择不 当 ,领 导行 为有 可 能是低 效 率甚 至是 负效 率 。
有知情权和监督权 谁也无权置国家和
人 民的利 益 于不 顾 对紫 金 山进 行 破 坏性 建设 ”。 专 家 认 为 决 策 者 完 全 是 出于 经 济 利 益的 驱动 ,糟 蹋 了 自然景观 。如 果 确 定要 修建 气 象观 测 台 .其 大小 9 观 1 、 也要 与 自然 环境 相协 调 。 1R 日 ,东 南大学 两 名教 师就 南 o 1 7 京市 规 划局 同意 中山陵 园管 理局 在紫金
关于领 导决策科学化 和 民主化 的思考
练 栩 特 征和 任 务性 质 等 因素确 定 合适 的领 导 方 式 、沟通 方 式和 协 调方 式 选择 正确
1案例情景介 绍。国家级风景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领导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摘要:决策是领导者的基本职责,也是领导工作的核心。

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事业的成败。

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是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程度的直接体现,也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任务。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各级党政领导干部能否做到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是关键,而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前提,则是着力提高党政领导干部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的水平。

关键词:领导;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决策是领导者的基本职责,也是领导工作的核心。

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事业的成败。

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各级领导能否做到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是关键,而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则是着力提高各级领导干部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的水平。

一、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1.决策与科学决策所谓决策,是指人们为了达到或实现一个目标,在占有充分信息和丰富经验的基础上,根据客观条件,借助一定的方法,从提出的若干备选方案中选出一个满意、合理的方案而进行的分析、判断的抉择过程。

从狭义上讲,决策就是做决定,就是出主意、定方向、拟计划、拿办法,也即人们平常所说的“拍板”、“拍板定夺”。

从理论上讲,决策的主体、决策的对象、决策的信息,是构成决策的三个基本要素。

所谓科学决策,就是在一定的科学理论指导下,决策主体以充分把握决策客体为前提,按照一定的决策机制,从决策准备、做出决策到决策方案执行、反馈、评估等一系列内容构成的动态过程。

科学决策是相对于不科学决策而言的,它是在科学的决策思想指导下,按照科学的决策规律,遵循科学决策程序,运用科学决策方法进行正确决策的过程。

2.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领导决策的科学化是对传统的决策方式,即经验决策、随意盲目决策以及其他一些不规范、容易造成重大失误的决策方式的否定。

一般来说,人们对领导决策的科学化有三个方面的要求,一是决策要有明确而正确的目标。

领导的任何决策都是为了解决问题,不是无的放矢,所以必须有明确的目标。

二是领导的决策必须建立在科学态度和科学基础上,使决策的方法、程序和手段符合科学的要求。

三是指决策的结果符合客观规律,即有效性。

领导决策的民主化是针对“个人迷信”、“个人专断”、“家长制作风”而提出的,是指将更多群众的意愿和愿望反映到决策过程来,通过对决策施加影响,使领导按照群众的意愿和愿望制定出合理和科学的政策,真正实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

一是领导决策的民主化是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要求和内在属性;二是民主决策是实现正确决策的基本条件;三是人民群众通过各种方式参与决策,并实现自下而上的决策制约。

决策科学化与民主化是辩证统一关系,两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

决策科学化是决策的最终目的,是决策得以正确实施的前提;而决策的民主化则是推动决策科学化的有力保障,是实现决策科学化的重要途径。

民主决策就包含着充分尊重科学的内容,科学决策又是建立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之上。

决策的民主化不但使决策的科学化程度达到了一个新的、更高的水平,而且,决策扩大民主化的过程本身就是在一个更大的范围内全面推动科学技术在整个决策过程中渗透的过程。

而实际上科学决策的目的也恰恰在于为民主决策提供最可靠和最有效的客观依据,在于降低决策的风险和成本、提高决策的质量。

所以说科学化的程度与民主化的程度是息息相连的。

没有科学化的决策是错误的决策,是没有任何价值的决策;而没有民主化的决策是封建式、专制式的决策,不仅其科学化使人质疑,更不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所需要的领导决策模式。

我们应该不断地推进我国政治体制改革中领导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进程,使两者充分、有机地结合起来,从而发挥领导决策的最优作用。

二、领导决策失误的主要原因分析众所周知,领导决策失误给我们国家造成的损失是巨大的。

2005年6月,国家审计署审计长李金华在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交的10家中央企业原干部任期经济责任审计报告中,有一组数字令人震惊:由于决策失误、管理不善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竟高达145亿元。

据世界银行估计,”七五”至“九五”期间,中国投资决策失误率在30%左右,资金浪费及经济损失大约在4000亿—5000亿元。

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估算显示,由于决策失误造成全国地方政府债务至少在1万亿元以上。

决策失误不仅造成国家资源的巨大浪费,而且也使执政党影响力遭到了无形的减弱。

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决策失误的频频发生呢?1.错误的发展观与政绩观是造成决策失误的思想根源。

错误的发展观与政绩观,使人看不到人民和国家的大局和长远利益,甚至不惜牺牲大局和长远利益来保局部的发展“政绩”;“只见树木,不见森林”、“舍近求远”、“舍本逐末”。

其实这些都是劳民伤财,最终还是遭后人骂的“政绩”败笔。

2.对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缺乏科学的方法和标准是造成领导决策失误的主要原因。

我国干部政绩考核实际是以“GDP”指标为核心内容、实际中以”GDP”论英雄的一种制度。

这种政绩考核制度,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相比,存在严重的弊端。

由于这种弊端,导致一些领导干部抱着“早出成绩、快出成绩”想法去盲目决策。

3.决策缺乏科学论证是造成决策失误的决定性因素。

在错误的政绩观与发展观思想支配下必然使用错误的方法论,决策者没有科学的态度,不遵循决策的科学规律,不听取专家的意见,不充分的进行科学论证。

4.决策缺乏民主、搞一言堂是造成决策失误的重要因素。

决策的民主化是实现科学决策的前提。

但是,有些领导的决策完全是家长式的方式。

因此就出现了“一言三拍”式决策:一言堂,拍脑袋,拍胸脯,拍屁股。

5.官僚主义是造成决策失误的一个重要原因。

官僚主义的表现是:不调查,不研究,脱离实际、脱离群众;有的热衷于搞“形象工程”、“路边工程”、“政绩工程”;有的工作作风粗暴、方法简单,对上隐瞒欺骗,对下以权压人,对普通群众则采取强制措施。

6.缺乏决策失误的惩罚机制是造成决策失误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决策造成巨大的损失,对决策者往往不处分、不惩罚、不免职,只当拿人民的血汗钱交学费,又怎么能减少决策失误呢?所以就出现了“决策是拍脑袋搞定,决策失误了拍屁股走人”,“前任决策,后任买单”、“领导决策,百姓买单”的现象。

三、领导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的实现途径领导决策水平的高低,小而言之,关系一项工作的成败;大而言之,关系一个地方的经济社会的发展。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领导干部要着力提高科学决策与民主决策的水平。

1.要端正科学发展观态度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科学态度、科学理念、科学决策、科学规划、科学实施、科学管理、科学总结和科学引导都是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前提。

它的核心内容和要求,就是决策要通过民主和科学的程序来实现,发展要在法制的轨道上来进行,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只有这样才能有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

2.努力提高领导者的个人素质领导者的个人素质包括领导者人格素质、性格素质、知识素质、专业素质、能力素质以及心理素质。

从某种意义上讲,领导者的知识水平和个人素质在领导决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从理论上讲,领导者要整合决策主体与决策客体,要协调决策主体内部的相互关系,并及时调整决策中的利益关系,解决决策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

因此,领导者个人的知识水平和个人素质的高低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决策的科学程度。

3.建立科学的干部政绩考核体系考核评价标准是党政领导干部考核评价体系的核心。

必须对现行的以“GDP”为核心内容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改革创新,建立实施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体系。

在考核政绩的过程中,要使用科学合理的考核评价方法,将静态考核和动态考核相结合,以更加全面、合理、公平地反映出党政领导干部所创造的政绩。

4.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的制度建国50多年经济建设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表明,决策正确,就能避免经济大起大落,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决策失误,就会引起经济波动和社会震荡,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当前我国现实社会生活中发生的许多决策失误,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决策制度缺乏或失灵造成的,因此必须进一步建立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制度。

十七大报告强调指出,推进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完善决策信息和智力支持系统,增强决策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制定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原则上要公开听取意见。

要通过建立健全民主决策、科学论证、专家咨询、纠错问责等机制,建立科学民主决策的长效机制。

5.完善决策机制第一,建立决策目标确立机制。

在目标确立机制中要明确规定,一项决策目标的确立应经过什么样的程序,如何根据决策问题本身的性质确定是由领导者个人还是决策团体做出决策,需不需要专家咨询、社会听证等,以及确立期限、确立方式等,从而优化决策目标,使其真实、可行,并具有战略性。

目标确立是以明确问题为基本前提的,因此目标确立机制还应包括对待决策问题进行科学、系统分析的主体、程序、方法等。

第二,建立决策信息收集机制。

在决策信息收集时,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进行广泛的调查研究。

在调研中,要集思广益,使调研结论实事求是、清晰明确、可信度高。

还要拓宽信息收集的途径,建立健全社情民意调查网络。

信息收集既要有广泛性,又要突出目的性。

第三,建立健全决策方案的论证机制。

通过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等有效机制对决策方案进行论证筛选,实现方案的最优化。

一是建立专家咨询论证制度。

对重大事项决策、重大工程项目和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决策,都要提交专家咨询论证。

二是实行决策方案社会公示制度和听证制度。

除涉密的决策之外,应当全过程公开,听取群众的建议和接受社会的监督。

三是建立多种方案的比较制度。

对不同决策方案的利弊应当公正客观地进行分析评估,条件许可时还应组织由各种机构和专业人士参加的论证会,使决策论证建立在有所比较鉴别的基础之上。

第四,建立健全决策方案讨论确定机制。

一是明确各级领导干部关于决策方案的议事范围;二是规范决策方案讨论确定的规则;三是改进决策表决时只是表示“同意”或“不同意”的表决方式;四是建立讨论确定情况记录备案制度。

第五,建立决策运行反馈机制。

决策是一个方案制定、方案运行、方案反馈、方案修订、执行完善、再反馈的动态循环过程。

通过决策方案实施过程的跟踪、反馈等途径,并及时修改、完善决策方案,确保决策更加客观实际,使决策方案实施收到更多实效。

第六,建立决策考核评估机制。

只有考核、评估机制本身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才能保证考核、评估结果的客观公正性和价值性。

因此,必须对决策考核评估的标准、组织、方法、程序、内容、时间以及结果的表现方式等问题做出制度性的规定,并通过合法的程序使之上升到法规、规章制度层面。

6.建立健全决策民主监督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明确指出:“建立决策责任追究制度,健全纠错改正机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