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法治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小学一年级法制教育计划

小学一年级法制教育计划

小学一年级法制教育计划小学一年级法制教育计划怎么写?在实施素质教育的过程中,积极抓好儿童法制教育,帮助学生树立遵纪守法的观念。

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小学一年级法制教育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小学一年级法制教育计划1一、指导思想:法制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学校法制教育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常熟市市委市政府《常熟市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行动计划》,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学生的纪律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努力实现法制教育工作的经常化、制度化,不断提高小公民的道德修养,切实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二、工作目标:广泛深入地开展法制宣传和法治实践,使少年儿童增强法律意识,树立法制观念,掌握基本的法律知识,培养良好的法律素质,学会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从而促进少年儿童健康成长。

加强学生的文明行为教育,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加强法制安全教育,确保学期内无重大责任事故。

三、工作措施:(一)加强对教师的法制教育。

按照五五普法规划,深入开展以学法律,讲权利、讲义务、讲责任为主要内容的法制宣传教育,充分利用政治学习,组织广大教职员工学习科学发展观,学习学校《章程》、《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等有关教育的法律法规及文件。

通过学习统一思想,充分认识遵纪守法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提高依法治教、依法治校的自觉性。

充分运用法律手段管理学校、管理教育、管理教学。

(二)加强对学生的法制教育。

1、行为规范教育。

以新修订的《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行为规范》为切入口,以学规范、争当文明生为养成教育主题,通过《守则》和《规范》的学习,养成良好的守纪习惯,要求各个学生能记、会背、能对照、会执行。

重视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坐、立、行、走、用餐、与同学老师的相处等,都符合一定的标准。

通过纠偏和教育使学生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提高自身的整体素质。

2、法律常识教育。

校园法制宣传活动方案4篇

校园法制宣传活动方案4篇

校园法制宣传活动方案4篇校园法制宣传活动方案4篇法制是法律和制度的总称。

统治阶级以法律化、制度化的方式管理国家事务,并且严格依法办事的原则,也是统治阶级按照自己的意志通过国家权力建立的用以维护本阶级专政的法律和制度。

本文仅供参考!校园法制宣传活动方案1为全面落实旗、局关于开展平安法治建设的有关要求,以依法治国方略为指导,以深化教育改革、推进依法治教进程为中心,密切结合学校的实际,广泛开展普法教育工作,我校动员全体教职工积极参与“平安校园”、“法治校园”建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为学校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以下方案。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旗委政法工作会议精神,通过全方位、多层次和深入持久地宣传,引导全体教职工共同参与“平安校园”、“法治校园”建设,切实维护学校和谐稳定,进一步提升社会对我校“平安校园”、“法治校园”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满意度,切实完善齐抓共管、人人参与的创设格局,进一步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切实提高广大教职工学法遵法守法用法的意识和能力,切实维护教育系统的良好形象,为学校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组织领导为确保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工作的扎实开展,我校成立了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开展此次活动的宣传工作。

领导小组由吴志萍校长兼任办公室主任,政教处具体负责宣传活动的组织实施,切实加强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工作的组织领导。

三、宣传方式(一)充分利用媒介作好宣传。

以深化“平安校园”创建工作为抓手,积极组织开展平安建设法治建设宣传进校园活动,充分发挥学校党团组织和政教处的先锋模范作用,通过组织讲授宣传教育课、制作黑板报、粘贴宣传标语,校园广播,开展“宣传周”、“宣传月”专题专项活动,促使广大教职工知晓、参与“平安校园”创建工作。

(二)开展平安校园“五个一”活动。

即举办一次综治、安全知识讲座,做一次校园及周边标语宣传,召开一次主题例会,举办一次专题报,做一次半个月的网站宣传。

学法用法实施方案模版(四篇)

学法用法实施方案模版(四篇)

学法用法实施方案模版____ 年学法用法实施方案是我国教育系统的一项重大改革,旨在提升学法用法的教学效果,全面发展学生的学法能力。

通过全面实施学法用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有效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1.强化教师培训和支持。

通过加强对教师学法用法培训的支持和引导,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学法指导能力。

为教师提供多样化的培训内容,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法用法的本质和核心内容,提升教师对学生学法能力的认识,有效指导学生的学习实践。

2.建立学法用法教学档案。

建立学生学法用法的档案,明确学生的学法特点和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学法指导和支持。

定期更新学法用法档案,跟踪学生学法情况,及时发现和解决学生学习中的问题,为学生制定具体的学习计划和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

3.优化学法用法示范课程。

通过优化学法用法示范课程,加强学生学法实践能力的培养。

引入先进的学法用法教学理念和方法,提供多样化的学法用法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力,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创新意识。

4.建立学法用法评价体系。

建立全面的学法用法评价体系,对学生的学法能力和学习效果进行科学评价。

通过多方位评价学生的学法表现,包括学法能力、学习态度和学习成绩等方面,为学生提供及时的反馈和改进建议,促进学生的学法和学习质量的提升。

5.强化学法用法资源整合和共享。

积极推动学校、家庭和社会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构建学生学法用法的共同体。

建立学法用法资源库,收集和整理各类学法用法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多样的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搭建学习共享平台,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互助和经验交流。

6.加强学法用法研究与创新。

支持学法用法研究与创新,促进学法用法教学理论和实践的不断发展。

鼓励教育机构、研究机构和企业等各方力量共同合作,共同探索学法用法创新路径,提出学法用法发展的新理念和新方法,推进学法用法教学的不断完善和提升。

综上所述,____年学法用法实施方案的贯彻落实,将为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学生素质的提高带来积极影响。

完整版)中小学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完整版)中小学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完整版)中小学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近年来,青少年违法犯罪呈逐年上升的趋势,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中小学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学校对学生的法制教育工作有所加强,但收效并不明显。

从实际情况出发,本文将探讨和分析当前中小学生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一、当前学校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1.重视不够,缺乏监管中小学法制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学校缺乏监管,导致法制教育工作的落实不到位。

学校对法制教育的认识和重视程度需要提高,应该加强对法制教育的监管和考核,确保法制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

2.教育方式单一,缺乏针对性目前,中小学法制教育的教育方式单一,缺乏针对性。

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采用多种形式和方式进行法制教育,如开展模拟法庭、法制知识竞赛、法制宣传演讲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3.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质量参差不齐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师资力量不足,教育质量参差不齐。

学校应该加强对法制教育教师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教师的法律素养和教育水平,确保法制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对策1.加强领导重视,建立监管机制学校应该加强对法制教育工作的领导重视,建立监管机制,确保法制教育工作的有效落实。

同时,要加强与家长和社会的沟通和合作,形成共同推进法制教育工作的良好氛围。

2.多种形式、多层次开展法制教育学校应该注重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采用多种形式和方式进行法制教育,如开展模拟法庭、法制知识竞赛、法制宣传演讲等活动,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养。

3.加强师资培训,提高教育质量学校应该加强对法制教育教师的培训和考核,提高教师的法律素养和教育水平,确保法制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同时,要积极引进法学专业人才,提高法制教育的教育质量和水平。

总之,中小学法制教育是预防犯罪、实现其自我保护的基础,也是促进青少年学生全面发展的关键。

学校应该加强对法制教育工作的重视和监管,采用多种形式和方式进行法制教育,提高师资力量和教育质量,确保法制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依法治校如何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依法治校如何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

依法治校如何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在当今社会,法治意识的培养对于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至关重要。

学校作为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场所,承担着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重要责任。

依法治校不仅是学校管理的基本要求,更是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有效途径。

依法治校能够为学生营造一个公平、公正、有序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能够亲身感受到法律的权威性和公正性,从而增强对法律的尊重和信任。

学校通过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明确师生的权利和义务,规范学校的管理行为和师生的行为举止,使学校的各项工作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为了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学校首先应当加强法治教育课程的建设。

将法治教育纳入学校的课程体系,制定系统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确保学生能够接受到全面、深入的法治教育。

在教学内容上,不仅要传授法律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和法律运用能力。

可以通过案例分析、模拟法庭、法律辩论等形式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教师在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过程中起着关键作用。

教师自身要具备较高的法治素养,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榜样。

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将法治教育融入到各个学科的教学中,通过学科渗透的方式,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也能感受到法律的存在和重要性。

例如,在语文教学中,可以通过分析文学作品中的法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在历史教学中,可以讲述历史上的法治事件和法治人物,让学生了解法治的发展历程。

学校还应当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法治实践活动。

例如,组织学生参观法院、检察院、律师事务所等法律机构,让学生近距离了解法律的运行机制;邀请法律专家到校举办讲座,为学生解答法律疑惑;开展法治主题的征文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为学生提供展示自己法治素养的平台。

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增强对法律的认识和理解,提高运用法律解决问题的能力。

加强校园法治文化建设也是培养学生法治意识的重要举措。

学校可以通过宣传栏、校园广播、校报等多种渠道,宣传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

小学生法制教育教案

小学生法制教育教案

小学法制教育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法律素质是青少年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学生法制教育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按照科教兴国、依法治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坚持法制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坚持近期目标与长远目标相结合,不断提高广大青少年学生的普法知识水平和法律素质,增强法制意识。

二、教学目标(一)要根据三年级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法制教育。

(二)小学法制教育要对学生进行法律启蒙教育,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向学生普及有关法律的基本常识,培养他们的爱国意识、交通安全意识、环境保护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从小养成遵纪守法的好品德。

(三)着重进行社会主义民主与法治观念教育,增强学生的国家意识、权利义务意识、守法用法意识,进行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教育,使学生明辨是非,提高自我约束、自我保护能力,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行为。

三、教学措施(一)法制教育进课堂以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司法部、团中央组织编写的《青少年法制教育读本》为教材,将法制教育纳入教学大纲,纳入教学计划,保证每个学生在小学学习期间都能接受一次系统的法制教育,真正做到教学有计划、学习有教材、任课有教师、课时有保证“四落实”。

(二)在课时安排上,要与有关学科相结合,要组织学生进行测试。

同时,要坚持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相结合,组织生动活泼、寓教于乐的法制实践活动.(三)教学中与德育工作相结合,与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要注重法制内容向其它学科的渗透教育,增强学习效果。

学校要定期组织法制宣传月(宣传周)活动、法制夏令营、法律知识竞赛和征文活动,组织“法律兴趣小组”、“模拟法庭”,以及参观和旁听法院公开审判活动等,对学生进行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

要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通过内容丰富、形式生动的社会实践活动,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传播法制观念和法律知识,增强学生依法进行自我保护和抵御不良影响的能力。

湖南省法制宣传教育条例(征求意见稿)

湖南省法制宣传教育条例(征求意见稿)

湖南省法制宣传教育条例〔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提高公民的法律素质和全社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加快推进依法治省,建设法治湖南,根据宪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法制宣传教育是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组织和公民个人通过各种形式向公民普及宪法、法律和法规的基本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和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培养公民自觉遵法守法的行为习惯,形成依法办事社会氛围的活动。

第三条法制宣传教育实行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实施的领导体制。

第四条一切有接受教育能力的公民都应当自觉接受法制宣传教育。

广阔公民应结合工作、生产、学习和生活实际,自觉学习法律,维护法律权威。

党政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是法制宣传教育的重点对象。

第五条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

第六条法制宣传教育应当坚持以下原则:〔一〕统一规划、分别实施、条块结合、属地为主;〔二〕贴近基层、贴近群众、贴近生活;〔三〕法制宣传与法治实践相结合,学法用法与遵法守法相结合,法制教育与道德教育相结合;〔四〕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因地制宜、分类施教;〔五〕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

第二章任务、内容与方法第七条法制宣传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一〕普及宪法、法律、法规的基本知识,提高全民法律素质,使广阔公民知法、用法、尊法、守法,依法行使公民权利,履行公民义务,依法表达利益诉求,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发展进步;〔二〕增强党政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坚持宪法和法律至上,维护国家法制统一,提高依法执政、依法行政、依法决策、依法管理的能力和水平;〔三〕教育全体公职人员特别是行政执法人员和司法人员,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熟悉和掌握本职工作所需的法律知识和技能,做到依法办事、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四〕教育企业单位经营管理人员,熟悉和掌握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相关的法律法规,增强诚信意识,依法经营管理,标准市场经济秩序,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发展;〔五〕加强青少年法律常识教育,培养良好的法制观念和遵纪守法的行为习惯,预防、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六〕加强对农民的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农民法律意识,促进我省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七〕坚持普法和依法治理相结合,积极创建法治城市、法治县〔市〕区,深入推进区域、行业和基层依法治理,不断提高全社会的法治化管理水平。

2024小学法制教育工作计划(七篇)

2024小学法制教育工作计划(七篇)

2024小学法制教育工作计划一、指导思想我校、____年教育法治和普法工作坚持规范、依法、和谐管理,进一步加强和完善我校的法治建设,提高我校师生的法律素质,提高我校的教育法治和普法工作水平,确保全年度教育法治和____普法工作顺利完成。

二、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师资素质加强学校班子队伍建设学校领导班子带头学习法律法规,带头依法办事,在学校管理各个环节上都坚持严格要求依法治校,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学校要求每位班子成员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政治和业务素养,更应具备正确理解和执行政策法规素养和较强的法律意识,炼就一支带头学法、用法、守法,勇挑重担,作风过硬的优秀管理队伍,为学校依法治校的推进起到领头雁的作用。

同时,学校继续聘请华头派出所李计担任我校法制工作副校长,从而更加充实了学校法治管理工作的领导力量。

三、实行校务公开推行依法治校加强和推进依法治校,一要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二要大力实行校务公开,这是学校管理走上法治化轨道的条件,也是积极推进依法治校的切入点。

1、规范管理,完善制度。

近年来,在依法治校领导小组的正确领导下,充分发挥全校师生民主管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基础上,我校陆续制定或修订了一系列的管理条例和规章制度。

如《校园教室卫生一日常规》、《政治学习制度》、《班主任工作条例》、《家长学校工作制度》、《财务管理制度》等,这些规章制度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从而为我校法治管理制度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奠定了基石,使学校各项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工作头绪井然有序,学校事业蒸蒸日上。

2、实行校务公开,增强学校透明度。

学校以教代会为基本载体,把全面推行校务公开与加强教代会制度建设结合起来,不断补充和丰富教代会的内容,拓宽教代会工作的领域,学校在发挥教代会功能的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规章制度,凡学校的重大决策、发展规划、规章制度、奖惩方法、财务收支等情况都通过教代会向教师公示,通过校务公开真正实现学校的科学决策和民主监督。

2020年法制宣传工作计划三篇

2020年法制宣传工作计划三篇

2020年法制宣传工作计划三篇本文仅供参考20xx年法制宣传工作计划(一)20XX年我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计划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上级部门制定的《法制宣传教育第X个五年规划》,按照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以师生教育为重点,以增强师生遵纪守法意识为主题,进一步整合法制宣传教育资源,丰富法制宣传教育内容,创新法制宣传教育形式,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切实提高学校领导和师生的法律素质,为构建和谐平安校园和创建和谐平安瑞林做出积极贡献。

工作目标1、依法治校,实施教育阳光行政,进一步提高学校教育执法水平。

2、通过各种形式的培训与管理,努力提高教师对做好法制宣传教育工作计划的认识及依法施教的水平。

3、抓住契机,切实加强和改进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计划,不断提高学生法制意识,做一个学法、懂法、守法的社会小公民。

具体工作设想一、加强领导,进一步完善管理队伍,为学校法制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1、健全组织机构,明确工作职责。

进一步建立和健全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工作领导机构,承担起组织实施五五普法宣教规划的职责,发挥好组织、协调法制宣传教育的职能作用。

做到有一把手领导重视,由校级领导分管,明确职能部门和联系人,工作制度化、经常化,努力为开展好法制宣传教育提供有力保障。

(1)学校法制宣传教育组长:曾德俊(校长);(2)学校法制宣传教育副组长:谢德榜陈英铨(3)学校法制副校长:本镇法庭庭长(4)组员:校行政及全体教师2、切实保障普法经费。

学校将从有限的教育经费中安排出相应的法制宣传教育专项经费,相应订购法律报刊、图书、音像资料,办好法律宣传栏,切实保障普法培训等各项法制宣传教育活动的顺利进行。

二、认真做好 xx普法宣传工作1、签订相关目标责任书。

2、贯彻会议精神,抓好落实工作。

按照上级部门 X 五普法宣教规划和本年度法制宣传工作要点,结合本校实际,制订学校普法宣传教育计划,认真做好普法宣传教育工作。

3、加强舆论宣传,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学校将精心组织各种宣传活动,大力宣传我校以往普法工作取得的成就,深入宣传开展 X五普法的必要性、重要性,大力宣传五五普法的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和主要任务。

2024年中小学普法教育工作方案

2024年中小学普法教育工作方案

2024年中小学普法教育工作方案
如下:
一、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提高教师法治素养,加强法律知识培训,确保教师具备扎实的法律基础知识和较强的法治意识。

二、强化法治教育内容。

结合学生年龄特点,注重法律知识的启蒙普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

三、创新教学方法。

通过多种形式,如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等方式,帮助学生深入理解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

四、拓展法治教育载体。

充分利用学校课堂、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资源,打造多元化的法治教育平台,使法治教育贯穿学生学习生活的方方面面。

五、加强家校合作。

积极引导家长参与学生的法治教育,建立家校合作机制,共同培养学生的法治素养。

六、加大监督和评估力度。

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加强对中小学普法教育工作的评估和考核,确保教育工作取得实效。

综上所述,2024年中小学普法教育工作将持续发挥法治教育在培养学生法治观念和法治素养方面的重要作用,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出积极贡献。

第 1 页共 1 页。

三年级法制教育计划

三年级法制教育计划

三年级法制教育计划三年级法制教育计划怎么写?坚持法制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坚持课堂教育与课外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年学生的法律素质,构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的法制教育网络,切实维护在校学生的合法权益,预防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三年级法制教育计划5篇,供大家参考。

三年级法制教育计划1一、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若干意见》精神,坚持"以人为本,以德为先,和谐发展"的育人理念,实施"文明在行动"系列工程,创建"文明学校,和谐马中",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二、中心工作深化荣辱观教育,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树立为国争光的志向;加强法制安全教育,争创平安和谐校园;开展文明在心中活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强化住校生管理,提升住校生管理品位;努力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校互动效能,重视德育队伍培养,落实德育导师制工作;搭建心理教育平台,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三、主要措施1.开展以"感受新变化,迎接__大"为主题的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

向学生宣传我国改革开放特别是党的__大以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使他们了解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发展进步,感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增强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热爱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逐步树立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贡献的志向,并努力把远大志向化为每一天的具体行动,健康成长。

围绕着活动主题,重点开展好六个"一"教育活动:(1)上好一堂形势教育课。

(2)开展一次社会实践活动。

要根据课本上布置的社会实践题目,结合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情况,让学生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组织学生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感受家乡的变化,感受社会的变化,以亲身体验来加深自己的爱国主义情怀。

2019年强化讲义-第05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治工作的基本格局(3)-白斌

2019年强化讲义-第05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法治工作的基本格局(3)-白斌

第三节保证公正司法,提高司法公信力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

司法公正对社会公正具有重要引领作用,司法不公对社会公正具有致命破坏作用。

必须完善司法管理体制和司法权力运行机制,规范司法行为,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

党的十九大报告特别强调,深化司法体制综合配套改革,全面落实司法责任制,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一、完善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和检察权的制度
【口诀】支持不干预,尊重不藐视,保护不穿小鞋。

三、推进公正司法
五、加强人权司法保障
【注意】最高人民法院、公安部联合制定并下发了《关于刑事被告人或上诉人出庭受审时着装问题的通知》,明确要求,人民法院开庭时,刑事被告人或上诉人不再穿着看守所的识别服出庭受审;以后,刑事被告人或上诉人穿着正装或便装出庭受审,既不需要其主动提出申请,也不需要任何机构或个人批准。

六、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
第四节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
一、推动全社会树立法治意识
二、推进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
四、健全依法维权和化解纠纷机制。

关于推进全民守法的几点思考

关于推进全民守法的几点思考

关于推进全民守法的几点思考作者:刘卫平综合信息来源:本站原创更新时间:2015-7-20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保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将全民守法与立法、执法、司法一并作为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要求突出强调,体现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法治建设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也体现了我们党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信心和决心。

张德江委员长所作的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指出,充分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突出了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将“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法治社会建设”作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一项重大任务,全民守法成为法治建设的基础工程。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深入,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普遍增强、法治观念不断提高,但社会上仍然不同程度存在违背法治精神的现象,究其原因还是守法意识不强,没有真正树立起法律信仰所致。

推进全民守法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持续开展好法治宣传教育,更需要立法机构强化法律实施,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

同时要在体制机制建设、创新工作举措上下功夫,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积极引导全民自觉守法,真正让法治深入人心,成为全社会的自觉意识和自觉行动。

因此,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入手,狠抓落实:一、设置全民守法机构、强化组织领导。

国家、省市、区县应当设置固定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

自“一五普法”,国家一直未设置法制建设固定机构。

全国就只有一个临时的“普法办”,由司法部部长兼任。

各省市、区县也是一些五花八门的临时机构,如“普法办”、“依法治省(市区)办”、“法制建设办”,既不统一,又不规范,更没有权力去管理(组织、指挥、协调),结果就不利于抓这一项工作。

建议各级将此纳入编制机构,实行“三定”,规范名称为“法制建设办公室”简称“法建办”,“法建领导小组”。

推进法治社会的主要措施

推进法治社会的主要措施

03
加强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普及工作,提高公众对法律法规的认识
和了解,增强法治意识。
强化法律执行力度
严格执法
加强对执法人员的培训和管理, 提高执法人员的素质和能力,确 保执法行为的公正性和规范性。
加强监督
建立健全执法监督机制,对执法行 为进行监督和制约,防止执法不公 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1 2
拓宽参与渠道
通过各种途径和渠道,如听证会、座谈会、网络 平台等,鼓励公民参与法治建设,提出意见和建 议。
增强参与意识
提高公民的参与意识,使公民认识到参与法治建 设是自己的权利和义务,积极投身其中。
3
完善参与机制
建立健全公民参与机制,规范参与程序,保障公 民的参与权利和利益,促进法治建设的科学性和 民主性。
确保立法的合法性和公正性
立法机关应确保所制定的法律符合宪法和其他法律,同时也要考虑到社会公正和平等的需 求。
建立公众参与机制
通过公开征集意见、召开听证会等方式,让公众参与到立法过程中,使立法更加公开、透 明。
对立法进行评估和审查
对已制定的法律进行定期评估和审查,以确定其是否符合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
加强执法监督
培养公民守法意识
树立守法榜样
通过表彰先进典型、树立守法榜样,引导公民自觉遵守法律,树 立守法光荣的社会风尚。
加强守法教育
通过各种形式的守法教育活动,使公民了解守法的重要性,增强守 法意识。
强化法律责任
明确公民的法律责任,对违法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形成有效的威慑 力,促进公民自觉守法。
鼓励公民参与法治建设
建立司法监督机制
通过内部监督、外部监督等方式,对司法活动进行 全面监督,确保司法的公正性和透明度。

2024年法治办普法工作总结

2024年法治办普法工作总结

2024年法治办普法工作总结自2024年初,法治办立下了年度目标,即全面推进普法工作,加强全民法治意识的培养和普及。

在今年的努力下,我们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

一、加强普法宣传,提高全民法治意识。

法治办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如媒体发布、宣传海报、微信公众号等,广泛宣传法律知识和法治理念。

在社区、学校、企事业单位等地开展普法讲座、知识竞赛等活动,吸引了大量的参与者。

此外,通过与相关部门合作,举办法律援助咨询日等活动,帮助市民了解并解决实际问题。

这些宣传和活动有效地提高了全民的法治意识。

二、加强普法教育,提升法律素养。

法治办重视普法教育工作,加强与教育部门的合作,将法治教育纳入学校课程中。

制定了一系列的普法教材和教学大纲,培养学生正确的法律观念和法律素养。

同时,加强教师培训,提高他们的法律知识和教育能力。

另外,组织开展青少年法治知识竞赛和法制教育活动,激发青少年的学习和参与热情。

这些举措有效地提升了广大市民的法律素养。

三、加强法律援助,保障公民合法权益。

法治办加大法律援助工作力度,增加法律援助资金投入,扩大法律援助范围。

设立了法律援助咨询中心,为需要法律帮助的人士提供咨询和指导。

同时,与律师协会合作,组织开展法律援助活动,帮助弱势群体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此外,完善法律援助制度,提高法律援助质量。

通过这些措施,法治办积极保障了公民的合法权益。

四、加强执法监督,促进公正司法。

法治办加大了对执法部门的监督力度,加强与法院、检察院等司法机关的沟通与合作。

定期组织开展法官、检察官的法制教育培训,提高司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执法水平。

同时,设立了投诉举报平台,接受公众的监督和投诉。

通过这些措施,法治办大力促进了公正司法,维护了公众的合法权益。

五、加强法治建设,推进依法治国。

法治办积极参与立法工作,参与起草和审议法律法规,推进依法治国进程。

加强与各部门的合作,对涉及法律问题的政策进行法律风险评估,确保政策的合法性和稳定性。

333全国大纲

333全国大纲

333全国大纲333全国大纲:推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重要引擎随着中国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教育部于近期发布了《中小学公民道德与法治基础课程教学大纲(2019版)》、《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2019版)》和《中小学健康教育课程教学大纲(2019版)》,简称为“333全国大纲”。

这一系列的大纲旨在推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和素质。

本文将以“333全国大纲”为中心,探讨其背后的理念和推动力量,并进一步探索如何落实和推广这些大纲。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333全国大纲”的核心思想。

该大纲强调“全人发展”,将公民道德与法治基础、体育教育和健康教育三个领域的课程纳入统一框架,体现了教育的综合性和多元化。

它强调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法治意识、体育意识和健康意识,促进学生的品格、体质、智慧和心理健康的全面发展。

这一思想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他们成为具有良好道德素养、法律意识、健康生活方式和体育锻炼习惯的公民。

在推动素质教育全面发展的过程中,333全国大纲具有重要的引导和推动作用。

首先,它为学校提供了一个明确的教学大纲,可以指导学校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和课程设置。

大纲中明确了各个学段的教育目标、内容和要求,使学校能够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其次,大纲还为教师提供了具体的教学指导,使教师能够更好地掌握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能力和水平。

同时,大纲还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和要求,使学生能够更好地规划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然而,333全国大纲的落实和推广还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是教师队伍的问题。

要想有效地贯彻大纲,需要有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然而,目前我国教师队伍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如教师素质参差不齐、教学方法单一等。

因此,需要加强教师培训和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使教师能够更好地适应大纲的要求。

其次是学校条件的问题。

要想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需要有良好的教育环境和设施条件。

然而,目前我国一些农村地区和贫困地区的学校条件还相对较差,需要加大投入,改善学校条件。

1949年以来小学德育课程设置制度的变迁研究——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

1949年以来小学德育课程设置制度的变迁研究——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

小学德育课程设置制度是国家为实现一定的小学德育课程目标,对小学德育课程设立、课程实施与课程评价等方面制定的规章制度或准则。

1949年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小学德育课程建设,逐步构建起了以规范化、专业化、人本化为特征的小学德育课程设置制度。

站在历史的节点,通过梳理我国小学德育课程制度化的演进历程,从历史制度主义分析视角,探析小学德育课程设置制度变迁的内在逻辑,有利于推进新时代小学德育课程建设的制度创新,对提升基础教育人才素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1949年以来小学德育课程设置制度的演进轨迹(一)以政治化为特征的制度探索期(1949—1977)新中国成立后,为服务于新民主主义社会和1949年以来小学德育课程设置制度 的变迁研究——基于历史制度主义的视角● 李寒梅摘 要:1949年以来小学德育课程设置制度经历了五个时期:以政治化为特征的探索期、以理想化为特征的重建期、以规范化为特征的改革期、以专业化为特征的发展期和以人本化为特征的完善期。

研究发现,国家宏观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及社会价值观念的变化,导致历史关键节点的出现;制度变迁过程受初始的固定成本、学习效应、协调效应和适应性预期的影响,表现出较强的路径依赖现象。

总体上,呈现出一种渐进式演进的过程。

因而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小学德育课程设置制度建设要坚持方向性、时代性、阶段性和整合性。

关 键 词:小学德育课程;设置制度;历史制度主义;制度建设课题来源:2022年度广东省普通高校特色创新类项目“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视域下中小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传播研究”(编号:2022WTSCX104);2022年度韶关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基础教育特别委托课题)“‘四位一体’大中小思想政治课程一体化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编号:W2022020)。

作者简介:李寒梅,韶关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

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需要,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教育领域借鉴苏联的先进经验,对原有教育制度进行相应改革,初步确立了新中国的政治理论课程。

重视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重视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重视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重视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就现状而言,在中小学法制教育过程中,很多书面教材过于枯燥死板,并且不易理解,如何重视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我国处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期间,而青少年是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事业要做到育人为本,育德为先,教育管理部门,学校及教师的责任之一就是要加强中小学法制教育,落实依法治国的基本方针,引导和促进青少年学生健康的成长,减少未成年人犯罪,进而实现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埋下基础。

但据有效调查,这几年青少年学生违法犯罪现象频频发生,而且低龄化,团伙化日渐严重,其中不乏来自农村的青少年。

所以,我们有必要针对此情况,对农村中小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同时要认清法制教育重在教育,其根本是教育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城市农村中小学都要进行法治教育。

从整体上来看,我国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比如对法制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够;对法制教育内容安排不够;教育模式老旧;对法制教育相关教师的培训不到位;法制教育课程不完善,不科学;农村家庭与学校的不协作等等。

我针对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多年的研究和分析,提出以下对策和建议。

一、重视农村中小学法制教育学校在青少年时期,是一个常驻的基地,但是在实际的学校教育中,和其他专业课程相比,大多数的农村法制教育得不到足够的重视,很多农村中学嘴上一直喊着法制教育很重要,但不落实,没有具体的.措施去重视它,由于当地教育没有摆正位置,很多只是简单地给学生发一本法制教育手册,学生自己去看,而没有开设专门的课程,导致学生只是去买本书,然后一眼都不去关注它。

其实,法制教育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面的配合参与,从个人、同伴、家庭、学校等方面进行综合干预,在家庭、学校、社会一体进行法制教育。

解决对法制教育重要性的认识不够的问题,学校必须加强与家庭的沟通,而且学校要起到重要的作用去引导家庭认识到法治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利用社会对中小学法制教育的关注与重视,三者各自发挥自己的优势,努力给中小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将法治教育纳入中小学教学大纲”
“要将法治教育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中。

特别是纳入到中小学的教学大纲,要安排课时”,“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方案,多年没有解决,今年内就要拿出”……12日上午,“南粤法治报告会”第四讲在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报告厅举行。

司法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张苏军作题为《推进法治社会建设》的报告。

省政协副主席、省法学会会长梁伟发主持报告会。

作为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系列活动之一,“南粤法治报告会”由广东省法学会、省依法治省办、省司法厅、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中国法学会研究部和《民主与法制》社联合举办。

省直政法各单位、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领导班子成员及部分机关干部、省依法治省办及各成员单位领导干部;省律师协会部分律师;《民主与法制》社广东记者站记者;各地级以上市综治办主任、司法局局长;中山大学、华南理工大学、暨南大学法学院师生等共460
多人参加了报告会。

南方日报记者刘冠南通讯员郑佳娜李珞姜琼
现实
要法治社会,不要人治社会
“人治还是法治,不是单纯的看外在形式,人治也有很多法律,但不能称之为现代意义上的法治。

”报告会上,张苏军辅以实例,详细阐述了法治社会的内涵。

张苏军说,法治社会首先是相对于人治社会而提出来的,世界绝大多数国家,最终都选择了法治作为治理的方式。

实行法治,这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向往和追求。

也有少数一些皇
权、王权的国家,他们这些国家也颁布了很多法律,但是那实际上不是法治,而是人治。

包括中国古代历史上也出了很多法律,有的也是严刑峻法,但实际上是维护皇权、维护人治的工具,不能称之为法治。

法治社会是指国家权力和社会关系,按照明确的法律秩序来运行,并且严格按照公正司法的正当程序和公平裁判来协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解决纠纷。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执政者不是依照个人的喜好以及亲疏关系来决定社会的公共事务,在这样的社会中必须具备精神和制度这两个方面的因素。

张苏军表示,法治社会更强调公民和社会团体对法治精神的认同、对人权的保障,依照法律调节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按照司法程序解决相互之间的纠纷,等等。

“如果整个社会都不尊重法律、不信仰法律,大多数的公民都不懂法,建设法治国家就没有了基础。

”张苏军说,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有共同的要素,最重要的有五个方面。

一是宪法和法律至上。

二是公权力得到控制和制约。

三是公民权利得到保障。

四是政务公开、透明、规范。

五是司法公正、权威。

这五个要素必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否则的话既谈不上是一个法治国家,也谈不上法治政府,更谈不上是法治社会。

路径
走符合国情的法治建设道路
张苏军介绍,纵观世界各国法治发展历程,都有着和这个国家自然、历史、文化、经济等等相联系的特点,都有着受到这些因素制约的路径依赖的效应。

中国法治社会的发展只能
走符合中国国情的道路,同时我国发展的后发型特点,客观要求我们更加积极主动加快法治社会建设的步伐。

张苏军阐述说,中国的国情和西方有巨大的差别,从经济方面来说,历史上长期是小农经济,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没有法治产生的市场交换、市场经济的经济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又在短短三十多年的时间里完成工业化,是一个典型的后发展国家或者说是后后发展国家。

从社会方面来说,我国是传统的宗法社会,宗法社会的特点是乡土社会、熟人社会,缺乏法治发展的社会基础。

熟人社会和城邦社会、陌生人社会有很大不同,有家庭、血缘、业缘等纽带相联系,大量交易建立在这样的信任基础上,没有所谓的商法、没有合同关系、没有契约关系,也照样可以进行交易。

也就是说,凭着关系、凭着面子就可以。

“中国的国情决定了中国法治社会发展路径,只可能是一条以自上而下为主,各方合力的强力推动型的法治发展路径,只能走这么一条路径。

”张苏军说。

方法
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
张苏军认为,建设社会主义法治社会,是一个巨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立法、执法、司法、普法、法律服务、法律监督等等方方面面的工作。

首先要推动全社会树立法制意识。

“法律的权威,源自人民的内心拥护和真诚信仰。

”张苏军认为,全民法治观念的形成是无形要素,社会观念、社会习俗形成的速度很慢,而且是惯性化。

我们法治意识的建立,
要与两千多年封建专制历史所形成的人治历史进行博弈,这是缓慢长期的过程。

“要坚持将青少年法治教育作为重点,将法治教育纳入到国民教育体系中。

”张苏军说,这是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作出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的。

“我们说法律进课堂,提了多少年,虽然也做了很多工作、取得了很多实效,但是从全国范围来说,绕来绕去从来没有进过大纲,从来没有进过正式的教材。

就算进课堂也是业余时间的课堂,课外活动的课堂。

”张苏军说,这些主要是教育主管部门长期认为中小学教学的负担太重,“此前他们有一个不成文规定,中小学的教学大纲、教学内容是只减不增,所以一直挤不进去。

在六五普法规划中,我们跟教育主管部门达成共识,说要有减有增,一定要将它写进大纲,安排课时。


张苏军介绍,将中小学中属于智力开发和知识增加的数学、物理、化学、外语等内容适当减一些,将文化性质的、养成性质的、道德观念性质的内容从小就要纳入进去。

数理化不是不重要,但是大学里还可以学,而养成教育的东西,小时候养不成,大了就晚了。

“教育部是第一牵头单位,会同司法部在年内制定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制定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方案。

多年没有解决的问题,今年年内就要拿出方案。

2016年要提出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意见。

”张苏军感叹地说,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解决了法治教育三十年来没有解决的老大难问题,也是一个关键问题。

张苏军强调,推动多层次、多领域依法治理,才能实现法治社会。

法治文化是一个社会
法律制度以及实践体现出来的价值追求和文化内涵。

历史发展表明,蕴含、体现、弘扬法治精神,体现法治价值的法治文化,是一个社会在法治发展的长期历程中积淀而形成的,对全社会法治意识的形成有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的作用,起着无可替代的支撑作用。

充满人治潜意识
希望南方报业出好的法治作品
报告会现场,张苏军结合《甄嬛传》等广为人知的影视作品,阐述法治文化对法治社会、依法治国建设的影响。

引起现场的阵阵掌声和笑声。

“以往许多所谓的法治文化、法治创作都是一些猎奇性质、破案性质的,主要是那些悬念很好看,但是里面实际上没有多少法治建设。

另外还有很热门的宫廷戏,比如《甄嬛传》等,我也喜欢看,情节跌宕起伏,但是实际上就是在讲人治、皇权、权力斗争、勾心斗角,里面没有法治因素,剧情潜移默化地传达人治思想。

”张苏军以《甄嬛传》为例,表示要鼓励和提倡广大文化工作者在日常创作中增加法治的要素,弘扬法治精神,力争能创造出一批流芳百世的法治文化的精品。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是文化方面的领军媒体,我想在这些方面也可以有所突破、有所带领、有所尝试。

”张苏军这样对在场的南方报业传媒集团领导班子成员说。

建议广东开展
法治城市评比
“在区域法治创建方面,广东都是走在前列的,很早就提出了依法治省,后来又提出创
建法治广东。

”张苏军在现场提出,广东可以先行先试,在全面推进依法治省建设的过程中,开展法治县市区创建活动先进单位的评比,“建议由省法学会这样中立的团体来搞,可以搞几个县市之间的评比,搞好了再进行推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