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易电梯控制系统-(2)电子教案
《电梯结构与原理》电子教案-电梯电气控制装置

《电梯结构与原理》电子教案-电梯电气控制装置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电梯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2. 掌握电梯电气控制装置的组成及功能。
3. 能够分析并解决电梯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二、教学内容1. 电梯的基本结构电梯的轿体电梯的导轨电梯的门系统电梯的导向系统2. 电梯的工作原理电梯的启动与停止电梯的运行控制电梯的减速与停止电梯的紧急制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电梯的基本结构与工作原理。
电梯电气控制装置的组成及功能。
2. 教学难点:电梯电气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多媒体教学,展示电梯的图片及视频资料,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
2. 利用模型或实物进行讲解,加深学生对电梯结构与原理的理解。
3. 案例分析,分析电梯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电梯的发展历程,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讲解电梯的基本结构,通过图片、模型或实物进行展示,让学生了解并认识电梯的各个部分。
3. 讲解电梯的工作原理,分析电梯的启动、运行、减速、停止等过程,让学生理解电梯是如何运行的。
4. 讲解电梯电气控制装置的组成及功能,通过示例图或实物进行讲解,让学生了解电气控制装置的作用。
5. 课堂互动:提问学生关于电梯结构与原理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巩固所学知识。
6. 案例分析:分析电梯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让学生学会如何处理这些问题。
8. 作业布置: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9.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步教学做好准备。
10. 教学评价:对学生进行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的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六、教学实践1. 组织学生参观电梯设施,让学生亲身体验电梯的运行过程,加深对电梯结构与原理的理解。
2. 安排学生进行电梯模拟操作,让学生动手实践,提高操作技能。
七、教学拓展1. 讲解电梯的分类及应用场景,让学生了解不同类型的电梯及其特点。
PLC 简易电梯控制系统ppt课件

• ⑥当轿厢停在第四层,若第三层、第二层、第一层均有 呼梯信号,则轿厢下降至第三层暂停后,继续下降至第二 层,在第二层暂停后,继续下降至第一层。
• ⑦轿厢在楼梯间运行时间超过12s,即电梯任一层楼的 时间若超过12s电梯停止运行。
Ll
01001
L2
01002
L3
01003
L4
01004
ppt精选版
4
• (2)PLC接线图
• 按照I/O点的分配和项目描述的控制要求,设 计PLC的接线图如图7.2所示。因为考虑余量,选 择PLC为CPM2A一40MR。
ppt精选版
5
图7.2 PLC接线图
• (3)程序设计 • 图7—3所示为电梯控制的参考程序。根据工艺 • 分析设计控制程序,其控制要求如下。 • ①当电梯的轿厢停于第一层或第二层或第三层 • 时,按第四层上升按钮,则轿厢上升至第四层后停。 • ②当电梯的轿厢停于第四层或第三层或第二层时,按第
新启动。
ppt精选版
11
7.5 项目要求与考核标准
• 7.5.1项目要求 • (1)整理项目操作结果,按标准写出项目报告。 • (2)完成下列思考题和习题。 • ①根据给出的梯形图,写出指令表。 • ②按照接线示意图画出实际接线图。 • ③根据编程练习要求,编写程序并实训验证。 • ④回答观察要求中的思考题。 • ⑤总结操作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 ⑥如何解决内外呼楼信号之间的关系。 • ⑦对于当前的楼层与呼叫层的判断,除采用所提供的参
• ④开门期间,可进行多层呼楼选择,若呼叫信号来自当 前楼层上下两侧,且距离相等,则记忆并保持原运动方向, 到达呼叫楼层后再反向运行,响应呼梯。
电梯控制系统的课程设计

电梯控制系统的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电梯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和原理,掌握电梯运行过程中涉及的关键技术。
2. 学生能够描述电梯控制系统中的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单元等组件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3. 学生了解电梯控制系统的安全规范和行业标准。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电梯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故障问题。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设计并搭建一个简单的电梯控制系统模型,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3. 学生能够运用相关软件对电梯控制系统进行仿真测试,优化系统性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电梯控制系统,培养对现代智能交通系统的兴趣,提高科学素养。
2.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树立安全意识,关注电梯乘坐安全问题,提高社会责任感。
3.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培养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二年级电子技术及应用课程的一部分,旨在让学生了解电梯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学生特点:高二学生在电子技术方面已有一定的基础,对实际操作和创新活动有较高的兴趣。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的特点和课程性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电梯控制系统概述:介绍电梯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应用领域及未来发展趋势。
2. 电梯控制系统组成:详细讲解电梯控制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传感器、执行器、控制单元、人机交互界面等,并分析各部分的功能和相互关系。
3. 电梯控制原理:阐述电梯运行过程中的控制原理,包括速度控制、位置控制、群控系统等,结合教材案例分析实际应用。
4. 电梯控制系统设计:介绍电梯控制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方法和注意事项,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设计。
《电梯结构与原理》电子教案电梯电气控制装置

《电梯结构与原理》电子教案-电梯电气控制装置一、教案简介1. 适用课程:《电梯结构与原理》2. 适用对象:高等院校电梯工程专业学生3. 课时安排:45分钟4. 教学目标:(1) 了解电梯电气控制装置的基本组成和功能。
(2) 掌握电梯电气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
(3) 能够分析电梯电气控制装置的故障原因及解决方法。
二、教学内容1. 电梯电气控制装置的基本组成(1) 电梯电气控制装置的定义(2) 电梯电气控制装置的组成部分(3) 各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2. 电梯电气控制装置的功能(1) 电梯的运行控制(2) 电梯的调度控制(3) 电梯的安全保护3. 电梯电气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1) 电梯电气控制装置的启动与运行(2) 电梯电气控制装置的停止与检修(3) 电梯电气控制装置的故障处理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电梯电气控制装置的基本组成、功能和工作原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电梯电气控制装置的故障案例,引导学生掌握故障处理方法。
3. 互动教学法:提问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巩固所学知识。
四、教学准备1. 教材:《电梯结构与原理》2. 课件:电梯电气控制装置的相关图片、图表和动画。
3. 故障案例:选取几个典型的电梯电气控制装置故障案例。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电梯电气控制装置在电梯运行中的重要性。
2. 讲解:详细讲解电梯电气控制装置的基本组成、功能和工作原理。
3. 案例分析:分析电梯电气控制装置的故障案例,引导学生掌握故障处理方法。
4. 提问环节:学生提问,教师解答。
5.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6.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活动1.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电梯电气控制装置在实际应用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2. 电梯模拟演示:使用模拟电梯装置,展示电梯电气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和运行过程。
3. 故障排查游戏:设计一个故障排查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诊断和解决电梯电气控制装置的故障。
电梯简单控制课程设计

电梯简单控制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电梯的基本工作原理,掌握电梯的简单控制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2. 使学生掌握电梯运行中速度、位置等基本参数的控制方法。
3. 帮助学生了解电梯安全运行的相关知识,如限速器、安全钳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解决电梯控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2.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独立完成简单的电梯控制电路搭建和调试。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通过小组合作完成电梯控制系统的设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激发学生对电梯控制技术的兴趣,培养其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2. 培养学生关注电梯安全问题,提高安全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3. 引导学生认识到科技发展对生活的影响,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课程针对初中年级学生,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将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期望学生能够掌握电梯基本原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安全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为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1. 电梯基本原理:介绍电梯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分类,涉及课本第三章第一节内容。
- 电梯的组成:驱动装置、控制系统、轿厢、对重、导轨等。
- 工作原理:曳引、驱动、升降、对重平衡等。
- 电梯分类:乘客电梯、载货电梯、无机房电梯等。
2. 电梯控制系统:讲解电梯控制系统的构成、功能及分类,涉及课本第三章第二节内容。
- 控制系统构成:控制柜、控制器、操作盘、显示屏等。
- 功能及分类:速度控制、位置控制、群控系统等。
3. 电梯控制电路:学习电梯控制电路的搭建和调试,涉及课本第三章第三节内容。
- 控制电路元件:接触器、继电器、开关、传感器等。
- 搭建和调试:动手实践,掌握控制电路的连接和调试方法。
4. 电梯安全运行:介绍电梯安全装置及运行中的注意事项,涉及课本第三章第四节内容。
- 安全装置:限速器、安全钳、门锁、超载保护等。
- 注意事项:运行速度、载重、维护保养等。
课程设计电梯控制系统

A1 系统描述1.功能描述本电梯系统用来控制一台运行于一个具有N层的大楼电梯,它具有上升、下降、开门、关门、载客的基本功能。
大楼的每一层都有:(1)两个指示灯这两个指示灯分别用于指示当前所在的层数和电梯的当前状态(上行、下行或停止);(2)电梯锁用于将本层的电梯门锁住,并使本楼层的电梯按钮失效,电梯里相应的按钮也失效,使得电梯不能也不可能停在本层;(3)按钮除了第一层和顶层,每一层都有两个按钮(上行、下行),乘客可以呼叫上楼或下楼,顶楼只有一个下楼按钮,而第一层只有一个上楼按钮。
电梯里面具有:(1)标示从“1”到“N”的N个按钮,用于让乘客选择所要的层数;(2)关门按钮当乘客按下此按钮时,电梯门如果开着将关上,否则不执行任何操作;(3)开门按钮当乘客按下此按钮时,电梯如果停在某一层,电梯门将打开,否则不执行任何操作;(4)超重测试和警报装置电梯的地面有超重感应装置,当电梯载重达到某一个值时,电梯“超重警报铃”发出超重警报,并且不执行关门命令。
2.关键实现方法描述用“最大距离循环”来说明电梯的运行方式。
也说是说,电梯处于上行状态时就一直上行直到不再有上行任务,电梯处于下行状态时就一直下行直到不再有下行任务。
当电梯正在上行时,如果上行队列的队列头改变时,系统将同时将这个新的队列头发送给电梯作为它的新目的地。
有两种原因引起队列头的改变。
(1)新的请求插入到上行队列头。
(2)电梯到达某个楼层将这个楼层的请求从上行队列的队列头删除,后继的更高楼层号成为对列头。
当电梯正在下行时,如果下行队列的队列头改变时,系统将同时将这个新的队列头发送给电梯作为它的新目的地。
有两种原因引起下行队列头的改变。
(1)新的请求插入到下行队列头。
(2)电梯到达某个楼层将这个楼层的请求从下行队列的队列头删除,后继的更高楼层号成为对列头。
在电梯上行过程中,当上行队列中没有比电梯当前所在的楼层更高的楼层号时,发送电梯目的地的开始从下行队列中取得。
电梯控制系统教案

电梯控制系统教案教案标题:电梯控制系统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电梯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工作原理;2. 掌握电梯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其功能;3. 能够设计和实现简单的电梯控制系统。
教案步骤:一、导入(5分钟)1. 引入电梯控制系统的概念,提问学生对电梯控制系统的了解程度;2. 引导学生思考电梯控制系统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二、讲解电梯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15分钟)1. 介绍电梯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包括电梯的运行模式、调度算法等;2. 解释电梯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包括电梯按钮、传感器、电动机等组成部分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三、分析电梯控制系统的组成部分(15分钟)1. 分别介绍电梯按钮、传感器、电动机等组成部分的功能和工作原理;2. 引导学生思考各组成部分在电梯控制系统中的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
四、设计和实现简单的电梯控制系统(30分钟)1. 分组讨论并设计一个简单的电梯控制系统;2. 引导学生思考电梯控制系统的需求和限制,如楼层高度、电梯数量等;3. 指导学生使用合适的电路元件和编程语言,实现他们设计的电梯控制系统。
五、总结与展望(5分钟)1. 总结电梯控制系统的基本原理和组成部分;2. 引导学生思考电梯控制系统在未来的发展方向和应用领域。
教学资源:1. 电梯控制系统的示意图和工作原理图;2. 电路元件和编程语言的实际应用案例;3. 相关的教学视频和实验材料。
教学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讨论质量;2. 学生对电梯控制系统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3. 学生设计和实现电梯控制系统的能力。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深入了解更复杂的电梯控制系统,如多电梯协调调度等;2. 引导学生进行电梯控制系统的实际应用研究,如智能楼宇管理等。
教案撰写完成后,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的调整和修改。
希望这份教案能够对您的教学工作有所帮助!。
plc电梯控制设计课程设计

plc电梯控制设计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PLC电梯控制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培养学生运用PLC技术进行电梯控制设计的实践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理解PLC的基本工作原理和功能;(2)熟悉PLC编程语言和常用指令;(3)掌握PLC电梯控制系统的组成和设计方法。
2.技能目标:(1)能够使用PLC进行简单的控制系统设计;(2)能够对PLC电梯控制系统进行调试和维护;(3)能够运用PLC技术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2)增强学生对PLC技术的兴趣和信心;(3)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电梯安全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PLC基本原理:介绍PLC的工作原理、性能指标、分类及应用领域。
2.PLC编程语言:讲解PLC的编程语言、常用指令及其功能。
3.PLC电梯控制系统组成:介绍电梯控制系统的基本组成、工作原理和设计方法。
4.PLC电梯控制程序设计:讲解PLC电梯控制程序的设计步骤、方法和技术要点。
5.PLC电梯控制系统调试与维护:介绍PLC电梯控制系统的调试方法、维护技巧和安全注意事项。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1.讲授法:讲解PLC基本原理、编程语言和电梯控制系统组成等内容。
2.讨论法:学生针对电梯控制程序设计等主题进行讨论,促进学生思考。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PLC电梯控制系统的应用。
4.实验法:安排学生进行PLC电梯控制系统的实验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课程所需教学资源包括: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PLC电梯控制设计教材作为主要教学资源。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课件、教学视频等,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4.实验设备:配置PLC实验装置,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湖南涉外经济学院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数字电路
报告题目:电梯楼层显示控制器的设计学生姓名:1111
所在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通信1202班
学生学号:111
指导教师:111
2013 年12 月25 日
课题三:电梯楼层显示控制器的设计
摘要
本次设计的主题是关于用中小规模集成芯片世纪一个电梯控制器,在日益发展的现代化社会中,电梯随处可见已经完全普及到人们的生活中,于是我选择了这个课题。
电梯控制器要求: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设计、用一位LED数码管显示电梯楼层位置;能响应每层(共8层)楼电梯按钮的呼唤,电梯自动行进到所需位置,停留2S,发出开门信号。
然后扩展功能是用发光二极管点阵作为显示电路,显示电梯动态的上下状态。
关键词:电梯;芯片;LED
目录
摘要 ................................................................................................................................................ I II
一、设计目的、要求及意义 (1)
1.设计目的 (1)
2.设计目标 (1)
3.设计要求 (1)
4.设计意义 (2)
二、电梯控制系统的实现 (2)
1 .实现功能 (2)
2. 实现电路 (2)
四、总原理图及元器件清单 (4)
1.总原理图 (4)
2. 学生情况统计表 (5)
3.材料清单及工具 (5)
五、结论与心得 (6)
六、参考文献 (7)
一、设计目的、要求及意义
1.设计目的
(1)重温自己已学过的数电知识;
(2)掌握数字集成电路的设计方法和原理;
(3)熟悉555方波振荡器的应用,编码器、比较器、计数器的应用、译码、显示电路的整体配合;
(4)通过完成该设计任务掌握实际问题的逻辑分析,学会对实际问题进行逻辑状态分配、化简;
(5)掌握数字电路各部分电路与总体电路的设计、调试、模拟仿真方法。
2.设计目标
(1)系统控制的电梯往返于1 ~8 层楼。
(2)乘客要去的楼层可以手动输入并显示。
(3)电梯运行的楼层可自动显示。
(4)当A>B 时,系统能输出使电梯正向运行的时序信号,使电梯上升。
(5)当A<B 时,系统能输出使电梯反向运行的时序信号,使电梯下降。
(6)当A=B 时,系统停机信号,使电梯停止运行。
(7)各层电梯门外应有使电梯上升或下降到乘客所在楼层的“呼叫”开关。
3.设计要求
(1)根据设计原理初步画出实验电路图。
(2)根据实验电路图在计算机上用Protel 99 se仿真,找出初步设计电路的不足加以改正和改进。
(3)根据改进实现后的电路图连接电路,实现设计。
4.设计意义
通过本次的课程设计,使自己能够清楚了解课程设计的过程和意义。
检验自己学过的知识。
使自己清楚自己到底学得怎么样是不是还有待提高的地方。
使自己掌握各种芯片的使用方法,提高自己利用图书资源和网络资源的能力。
二、电梯控制系统的实现
1 .实现功能
用一个LED数码管显示器显示电梯行进过程,并用数码管显示电梯当前所在楼层的位置。
电梯达到请求的楼层,2秒后电梯门打开;电梯自动关门,继续运行。
电梯运行中,运用比较器选择所到楼层的先后顺序。
2. 实现电路
2.1信号的输入,锁存及显示:
利用一个8线-3线优先编码器实现楼层的输入功能。
图1 内部逻辑电路图
2.2时间信号发生器
时钟信号产生电路主要由555定时器组成震荡器,产生稳定的脉冲信号,
送到状态产生电路,状态产生电路根据需要产生一定的“0” 、“1 ”信号,如图2。
图2 时钟信号发生器电路图
所以时间周期就是: T=)2(7
.021R R + C
C R V V C R t CC
CC W 2227.0310320ln =--=C R R V V V V C R R t CC
CC CC
CC W )(7.032
3
1ln )(21211+=--+=
2.3楼层显示电路
本电路主要是利用十进制加减计数器74LS190,通过控制电路分配加1 或减1 信号给CPD 和CPU,实现对现行楼层号的加1 和减1,由数码管显示所到楼层。
图3 楼层显示电路图
四、总原理图及元器件清单
1.总原理图
图4 总原理图
2. 学生情况统计表
表1 学生情况统计表
序号姓名
性
别
出生日期学号专业联系电话备注
1 111 男1994.0
2 111 通信工程—
2 111 男1994.05 1115 通信工程—
3 111 男1994.10 111 通信工程—3.材料清单及工具
(1)材料清单
表2 材料清单
(2)工具及检测仪器
1.焊接工具1套。
2.常用检测仪器1套。
如万用表、示波器、信号发生器等。
五、结论与心得
数电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回
顾起此次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的确,从选题到定稿,从理论到实践,在短短的2个星期内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
通过这次数电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这毕竟第一次做数电课程设计,难免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
这次数电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在李老师的辛勤指导下,终于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同时,在李老师的身上我学得到很多实用的知识。
总体来说,这次实习我受益匪浅.在摸索该如何设计程序使之实现所需功能的过程中,特别有趣,培养了我的设计思维,增加了实际操作能力.在让我体会到了设计的艰辛的同时,更让我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 这次数电课程设计,虽然短暂但是让我得到多方面的提高:
1、提高了我们的逻辑思维能力,使我们在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上有了很大的进步。
加深了我们对组合逻辑电路与时序逻辑电路的认识,进一步增进了对一些常见逻辑器件的了解。
另外,我们还更加充分的认识到,数字电路这门课程在科学发展中的至关重要性
2、查阅参考书的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培养非常重要,我们在设计电路时,遇到很多不理解的东西,有的我们通过查阅参考书弄明白,有的通过网络查到,由于时间和资料有限我们更多的还是独立思考。
六、参考文献
[1]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2] 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
[3] 网上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