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问候语的对比与分析
中西方问候语的差异
中西方问候语的差异摘要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问候语都是我们在日常交际中所使用的一种最基本礼仪,对于构建延续和谐的人际关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但是,中西方由于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的差异,问候用语和所用习惯有时也会不尽相同。
本文通过列举中西方问候语差异的具体表现,对比分析了中西方交往规则的不同,旨在为中西方更好的交流提供参考。
关键词中西;问候语;差异1.引言中国是拥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泱泱大国,自古以来就受到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说话讲究“言近而指远”;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思想较中国更为开放,西方人较中国人的内敛而更加率真。
当“保守”的中国人与“开放”的西方人交流时,最基本的问题就是如何正确的使用和处理问候语。
本文从问候的称谓、问候的内容以及问候的句式三个方面比较了英汉问候语的异同,并分析了导致其差异的原因。
2.中西方问候语差异的具体表现中西方问候语的差异具体表现在三个方面,即问候的称谓、问候的内容以及问候的句式[1]。
2.1问候的称谓首先,中国的称谓“条条框框”,而西方的称谓“不拘礼节”。
在中国,自古就讲究“上下、尊卑、长幼”,研究遵守称呼准则,正所谓“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如果不讲究辈分,就会认为你不懂礼貌,分不清上下长幼尊卑。
而在西方,常用“先生(Sir)”和“夫人(Madam)”来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
对十几或二十几岁的未婚女子可称呼“小姐(Miss)”,结婚了的女性可称“女士(Mrs.)”或“夫人(Madam)”等。
在家里,可以直接叫爸爸、妈妈的名字。
对所有的男性长辈都可以称“叔叔(Uncle)”,对所有的女性长辈都可以称“阿姨(Aunt)”。
其次,中国的称谓“不对等式”,而西方的称谓“对等式”。
在中国,属下对上司的称呼,学生对老师的称呼等等,都表现出不对等性。
例如,属下不能直呼上司姓名,只能称呼某主任、某书记等,而上司对于属下的称呼不但可直呼其名,而且还可在其姓前加一个“小”,例如小张、小王、小李等。
中西交往礼仪不同体现在哪里
中西交往礼仪不同体现在哪里中西文化异彩纷呈婀娜多姿各自散发出独特的芬芳闪耀着截然不同的民族色彩,那么中西交往中交往的礼仪有什么不同呢?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准备的中西交往礼仪,希望可以帮助大家!中西交往礼仪1、中西方打招呼方式的不同众所周知,我们中国人见面打招呼最爱说的一句就是“吃了吗?”或者“去哪儿啊?”而西方人见面的招呼礼仪一般都是围绕天气展开的,比如“今天的天气不错啊”等诸如此类的话。
或者说比较短时间的接触,中国人一般都是“忙着呐?”并没有说要得到你确切的答案,其实也是在表达自己忙着呢,跟对方打个招呼就要走了等等。
而西方人一般都是以“Hello”“早上好!”“晚上好!”等问候的词语一笔带过。
2、中西方问候方式的不同中国人的问候方式在西方人眼里,会有探寻别人隐私的成分,当然我们中国人并不这样认为。
比如中国人表示亲切的问候方式会比较直接“你最近都忙什么呢?怎么那么就不见你?”其实对于西方人来说我忙什么不需要向你汇报,你这样的问题属于探寻别人隐私。
对于西方人而言,简单的一句“最近好吗?”或者“好久不见”就可以概括了。
3、中西方的称谓方式不同我们中国人的称谓一般都会以辈分来区别,比如说我们会直接称呼“叔叔阿姨”或者“大伯大妈”,就连在路上碰到一个陌生人问路的时候,也会拿出这样的称谓“大哥大姐”等等。
但是在西方国家,我们往往听到最多的就是“夫人”、“先生”、“小姐”等等,家人之间不论辈分可直呼其名。
所以小编认为中国的称谓礼仪一般都带有一些亲情色彩。
4、中西方告别方式不同中国人的告别语一般都很直接的表达出自己要走了,请主人留步不用送了,怕给别人添麻烦而尽量简单带过。
但是在西方的告别礼仪中,往往是要得到对方同意的。
通常要提前几分钟将告别的意思暗示或委婉地向主人表达,并征得同意,然后才可离开。
而且中国人的送别礼仪一般都是要把客人送到楼下,而西方人的礼仪一般都是把客人送到门口即可。
所以中西方礼仪的不同也影响着我们众多的人在面对不同的人群时应该注意表现自己的礼仪,看看我们究竟用什么方式最合适。
中西问候语跨文化语用探析
中西问候语跨文化语用探析在全球化日益深入的背景下,跨文化交际能力变得越来越重要。
问候语作为日常交际的开端,是跨文化交际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从中西问候语的异同、原因分析以及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探讨,并提出一些解决中西问候语差异的建议。
问候语是一种常见的交际语言,用于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也是建立友好关系的基础。
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价值观念和语言表达等方面存在差异,中西方问候语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了解和掌握这些差异有助于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避免文化冲突和误解。
中西方问候语在语法方面存在一定差异。
中文问候语通常遵循时间、地点和人物顺序,如“早上好!”,“晚安!”,而英文问候语则更加灵活,有时会省略主语和谓语,如“How are you?”。
中西方问候语在词汇方面也存在差异。
中文常用“吃饭了吗?”、“最近怎么样?”等词语来表达关心和问候,而英文则常用“How are you?”、“Good morning/afternoon/evening”等。
中西方问候语中还有一些独特的词汇和表达方式,如中文的“观音保佑”、“菩萨保佑”等。
中西方问候语的不同还受到了文化因素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注重人际关系和情感交流,问候语中往往包含了对对方的关心和询问,而西方文化则更注重个人主义和独立性,问候语中更多表达的是一种寒暄和客套。
历史原因:中西方历史发展过程不同,导致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的差异。
中国历史上长期以儒家思想为主导,注重人际关系和亲情伦理,而西方则以个人主义为中心,强调个人独立和自主。
政治原因:中西方政治制度和社会体系也存在差异。
中国实行社会主义制度,注重集体主义和团队精神,而西方则强调民主、自由和平等。
这些因素反映在问候语中,形成了不同的表达方式和文化内涵。
文化原因:中西方文化背景和传承不同,导致语言习惯和表达方式的差异。
中国文化深受佛教、道教等影响,而西方文化则以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为主。
这些不同的宗教信仰和文化传承影响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交际语言。
英汉问候语差异比较
英汉问候语差异比较本文旨在比较英汉问候语的差异,从而增进对两种文化及其语言的理解。
在跨文化交流中,问候语是建立友好关系的关键,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的问候语使用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了解英汉问候语的差异对于提高交际能力、促进跨文化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对象本文以英汉问候语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相关文献资料,包括英语和汉语的教科书、口语教材、电影、电视剧以及实际交际场景中的英汉问候语使用情况,来探究其差异。
差异分析1.语音方面:英语中的问候语发音一般较为简单,通常是升调,而汉语中的问候语发音相对复杂,调型多变,有时甚至会出现降调。
2.词汇方面:英语中常使用“Hello”、“Hi”、“Goodmorning/afternoon/evening”等词来表达问候,而汉语中则倾向于使用“你好”、“早上好”、“晚上好”等词。
3.用法方面:英语中通常在首次见面或不太熟悉的人之间使用正式的问候语,而在亲密的朋友和家人之间则使用非正式的问候语,如“Hey”、“Hi”。
而在汉语中,无论面对熟悉的人还是陌生的人,一般的问候语都是“你好”,只有在特殊场合如正式场合或书面语中才会使用较为正式的问候语。
原因探讨英汉问候语差异的原因主要可以从历史、文化、语言地位等方面进行考虑。
在历史方面,英语和汉语的发展历程截然不同,这种差异也反映在了问候语上。
此外,英汉两种文化的价值观也有所不同。
英语文化中强调个人主义,因此英语中的问候语使用较为简洁直接;而汉语文化中强调集体主义,所以汉语中的问候语使用较为温和礼貌。
此外,英汉两种语言的语言地位也有所不同。
英语是全球通用语言,而汉语则主要在中国及海外华人社区中使用。
这也导致了英汉问候语的差异。
启示与建议通过比较英汉问候语的差异,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启示和建议:首先,在跨文化交流中,我们需要了解并尊重对方的文化和语言习惯。
在交际过程中,适当的调整自己的语言和表达方式,可以更好地融入对方的文化环境。
其次,教育机构在开展外语教学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让他们了解目标语言的文化背景和习惯用法。
从中英问候语看中西文化差异及原因
从中英问候语看中西文化差异及原因第一篇范文从中英问候语看中西文化差异及原因在日常生活的交流中,问候语是最基本的沟通方式,它不仅仅表达了人们之间的关心与礼貌,同时也体现了各自文化特点和价值观。
从中英两种语言的问候语中,我们可以观察到中西方在文化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一、中英问候语的差异1. 直接与间接在中文中,问候语往往比较间接。
比如,我们通常会用“你好”或者“吃了吗?”来开始一段对话。
这些问候语并没有直接表达出我们的关心,而是通过一种比较含蓄的方式来暗示。
而在英语中,问候语则相对直接。
比如,“Hello”或者“Good morning”等,这些问候语直接表达了对对方的关心和礼貌。
2. 正式与随意中文的问候语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等级观念,比如在不同的场合,我们会使用不同的问候语。
而在英语中,问候语则更加随意,不管是朋友还是陌生人,都可以使用相同的问候语。
二、中西文化差异的原因1. 历史背景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期以来,儒家文化强调的是礼仪和等级观念,这种文化特点也体现在了问候语上。
而西方文化则更注重个人主义,他们的问候语更多地体现了对个人的关心和尊重。
2. 社会结构中国传统社会结构强调的是家族和集体,这种社会结构使得人们在交流中更加注重关系和地位。
而西方社会结构则更加注重个人,他们的问候语更多地体现了对个人的关注。
3. 价值观中国传统文化强调的是和谐与保守,这种价值观使得人们在交流中更加注重礼貌和尊重。
而西方文化则更注重直接和自由,这种价值观使得他们的问候语更加直接和随意。
从中英问候语的差异中,我们可以看到中西方在文化上的差异。
这种差异源于历史背景、社会结构和价值观的不同。
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交流。
第二篇范文3W1H和BROKE模型视角下的中英问候语差异及原因3W1H模型,即What(什么)、Why(为什么)、Who(谁)、How(如何)的缩写。
而BROKE模型,是背景(Background)、原因(Reason)、对象(Object)、结果(Outcome)、知识点(Knowledge)的缩写。
中西方问候语的文化差异
中西方问候语的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流中,问候语是建立友好关系的关键环节。
然而,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的差异,中西方问候语也存在着明显的不同。
本文将从中西方问候语的背景介绍、文化差异、重要性和案例分析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背景介绍中国和西方国家有着不同的历史、宗教和习俗传统。
这些差异使得中西方问候语在表达方式和蕴含意义上有所不同。
在中国,儒家思想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强调的是礼仪和等级观念。
而在西方,基督教文化占据主导,强调的是个性自由和平等观念。
这种文化背景的差异也直接影响了问候语的使用。
文化差异表达方式:中西方问候语的表达方式有着明显的不同。
中国人习惯于用一些笼统的问候语,如“你好”、“最近怎么样?”等,以示关心。
而西方人则更倾向于使用具体的问候语,如“How are you doing?”、“How was your day?”等,以示。
使用场合:中西方问候语在使用场合上也有所不同。
中国人在正式场合和日常交往中都会使用问候语,而在西方,正式场合通常使用正式的敬语,日常交往中则使用较为随意的问候语。
蕴含意义:中西方问候语的蕴含意义也有所不同。
中国人的问候语“你好”除了表示基本的问候外,还包含着关心、尊重和礼貌的意义。
而西方人的问候语“How are you?”则更多地表示寒暄和打招呼,不包含过多的情感色彩。
重要性阐述中西方问候语的文化差异在跨文化交流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互了解是跨文化交流的基础,问候语是展现文化特征最直接的方式。
只有深入了解中西方问候语的差异,才能更好地理解彼此的文化,避免误解和冲突。
问候语也是交流技巧的体现,正确的问候能够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增强友好关系。
职场规范也是跨文化交流中不可忽视的一环,问候语的使用能够体现出一个人的职业素养和社交能力。
案例分析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案例分析,以说明中西方问候语的文化差异及其产生的原因和重要性。
小王是一名留学英国的中国学生,初到英国,他发现英国同学见面时总是用“How are you?”进行问候,而他习惯用“你好”来打招呼。
中西问候语的对比与分析
中西问候语的对比与分析引言文化是一个共同信念(宗教、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风俗习惯、行为和工件(工具、房屋、艺术作品),一个社会成员用来应付他们的世界,然后,我们通过学习一代又一代的传递下来。
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方面(人的艺术和技术)和非物质方面(一个人的习俗、信仰、价值观和交流模式) 。
问候语作为日常交际的一部分在各国文化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
是人们社会生活中最为普遍的语言表达,在各国文化中都具有建立和延续各种人际关系的作用。
然而,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各民族文化背景的差异,人们在使用问候语时经常会产生一些交际失误。
英汉问候语的功能和使用是相似的,但其在内容、语义、句型结构等方面却是大有区别的。
中职英语教学中往往对于文化背景这块研究的不是很多。
既然书本中对于我们的学生有这方面的要求,那我们就来做一个中西问候语的对比与分析。
一、话语语言的问候当你想和别人交流的时候,首先,你必须找到一个共同的你们两个都有兴趣的话题, ,然后你可以自由地交谈。
这样的话题有很多,如天气、人物、地点、就业、业余爱好、兴趣等。
中英文招呼语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问候语内容的差异。
从古至今,中国人不仅把食物作为人的第一需求,而且还将其作为聊天的中心,中国人民的观点,那就是,“吃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
”所以人们一见面通常使用“吃了吗?”(Have you had your meal?)作为问候语。
显示了他们关心你。
在英语国家,对西方人来说,他们不喜欢问别人谈论这些问题,他们也不喜欢别人问他们这些问题。
人们通常将谈论天气作为问候语,如,“Lovely day.isn’t it?”(天气挺好,是吧!),“It’s s0 cold today,isn’t it?”(今天真冷,对吧?),“It’s extremely windy today,isn’t it?”(风真大。
不是吗?)。
这种语言现象主要归因于英国多变的天气。
由于英语和汉语一些习惯性的问候语在内容方面存在差别,所以在使用时应考虑文化差异,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尴尬。
英汉问候语差异及原因探讨
英汉问候语差异及原因探讨问候语作为人们日常会话交流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各国文化中都具有建立和延续各种人际关系的作用。
从问候称谓、问候内容以及问候句式比较了英汉问候语的异同,并探讨了导致其差异的原因。
标签:问候语;问候称谓;问候内容;问候句式0 引言问候语作为人们日常会话交流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各国文化中都具有建立和延续各种人际关系的作用。
不论第一次见面还是熟人打招呼,通常要彼此之间打招呼,问候的目的则是保持社会接触。
本文从问候称谓、问候内容以及问候句式三个方面比较了英汉问候语的异同,并探讨了导致其差异的原因。
1 英汉问候语的差异1.1 英汉问候称谓的差异人们见面交谈,一般都会先称谓对方。
英汉问候称谓语有着极大的差异。
首先,汉语的人称代词比英语要丰富、复杂。
例如,汉语中第二人称就有“你”、“您”、“你们”“您们”之分,而英语中只有一个“you”,而且单复数均可用。
一般说来,“您”是用来称谓比自己较高社会身份地位的人的,而地位较高的人称谓比自己地位较低的人为“你”就可以了。
“您们”是“您”的复数,“你们”是“你”的复数。
此外,汉语中还有很多用于称谓对方的敬语和称呼自己的谦语。
例如,称谓别人用“先生”、“阁下”、“足下”、“君”等,称谓自己用“在下”、“鄙人”、“弟子”等。
尽管汉语的代词比英语要丰富的多,但是却远远不如英语的频繁。
通过下面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到这种差异。
(1) How are you? 最近怎么样?(2) How do you do? 您好!(3) How is your work? 工作怎么样?(4) How is your family? 家里都好吧?另外,“老”是汉语中常用的称谓前缀,用在姓氏前面表示对被称呼人的尊敬。
人们在称呼地位较高或者年龄较长的人时,多用“老”,如“刘老”、“张老”、“王老”等。
但是在英语称谓中,就不能用old,因为“老”在西方文化中是“不中用的”意思,所以英美人特别忌讳别人称自己“老”。
从文化视角看中俄问候语差异
从文化视角看中俄问候语差异问候语是日常交际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表达友好、尊重和关心的方式。
中俄两国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的不同,导致问候语在表达方式和含义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本文将从文化的视角出发,探讨中俄问候语差异的具体表现及原因。
在文化视角下,问候语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它是文化特征的体现,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交往方式和价值观念。
在中俄两种文化中,问候语被赋予了不同的内涵和表达方式。
从语言形式上看,中俄问候语存在着显著的差异。
中文问候语一般较为简洁明了,如“你好”、“早上好”、“晚上好”等。
而俄罗斯的问候语则更为复杂,常见的有“Здравствуйте”、“Привет”、“Добрыйдень”等。
中俄问候语在使用场合上也存在差异。
中文问候语可用于多种场合,如正式场合、非正式场合、亲朋好友之间等。
而俄罗斯的问候语则更常用于正式场合,对于亲密朋友和家人,常常使用非正式的问候语。
中俄问候语在文化内涵方面也有所不同。
中文问候语中的“你好”表达了对他人的尊重和关心,而俄罗斯的问候语则更多地传达了一种礼节性的问候。
中俄问候语差异的原因可以从多个方面解释。
从历史角度来看,中俄两国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了各自独特的文化。
这种文化差异反映在问候语中,就形成了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
由于中俄两国的社会制度、价值观念和民族性格等方面存在差异,问候语也因此具有不同的内涵和用法。
语言自身的发展规律也是导致问候语差异的原因之一。
中俄问候语的差异反映了两种文化之间的深刻差异。
从这些差异中,我们可以看到中俄两国在历史、文化、社会等多个方面的独特性。
这些差异也让我们意识到跨文化交流的重要性。
在交际过程中,我们需要尊重对方的文化习惯和价值观念,以便建立更为紧密的合作关系。
中俄问候语的差异是两国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的不同体现。
我们应该在理解和尊重对方文化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对两国文化的交流与合作。
这不仅有助于增进两国人民之间的友谊,还能为推动中俄两国的全面合作发挥积极作用。
浅析中英问候语的差别与发展
浅析中英问候语的差别与发展问候语是人们日常交流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
中英两种语言体系下的问候语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和独特的特点,本文将从中英问候语的差异、发展及原因三个方面进行简要分析。
中文问候语较为复杂,通常会使用一些敬语和谦辞来表达对他人的尊重和谦虚。
如“你好”“再见”等。
而英语中的问候语则相对简单直接,常使用“Hello”“Hi”“Goodbye”等。
中英问候语在话题选择上也有所不同。
中文问候语中常询问对方的家庭、工作、身体状况等,而英语问候语则更注重天气、新闻等公共话题。
中文问候语更加注重时间观念,通常会根据不同的时间段采用不同的问候语。
如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等。
而英语问候语则相对较为笼统,没有严格的时间限制。
中英问候语的差异主要源于两国的社会文化背景。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礼仪之邦,注重等级观念和群体意识,而英语国家则更注重个人主义和自由平等。
这种社会文化背景的不同导致了中英问候语的差异。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中英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英语作为全球通用语言,在我国得到了广泛推广和应用。
因此,现代年轻人更倾向于使用简单、实用的英语问候语。
中文问候语通常需要使用大量的词汇和语法结构来表达情感和态度,而英语问候语则更加注重口语化和简洁明了。
这种语言自身特点的不同也导致了中英问候语的差异。
中英问候语作为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系,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和独特的特点。
这些差异主要源于两国的社会文化背景、经济发展和语言自身特点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作用。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背景下,中英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中英问候语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未来,我们应更加中英文化交流与融合,促进两种语言的共同发展和繁荣。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跨文化交际越来越成为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过程中,问候语作为交际的起点,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比分析中文和英文的问候语,并探讨在跨文化交际中如何应对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问候方式。
中西方的问候语
中西方的问候语在细节和习俗上存在一些差异。
在中文中,常见的问候语有“你好吗?”“你吃饭了吗?”“早上好”“晚上好”等。
这些问候语通常用于表达对他人的关心和尊重。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询问对方的饮食起居是一种表达亲近和关心的方式。
在英文中,常见的问候语有“Hello!”“Hi!”“How are you?”“What's up?”等。
其中,“How are you?”是最常见的问候方式,回答可以是“I'm fine”或“I'm good”。
而“What's up?”则更常用于年轻人之间的非正式问候。
总的来说,中西方的问候语都有表达关心的功能,但在具体的使用和习俗上存在差异。
中西方交际礼仪的差异
中西方交际礼仪的差异跨国交际日益增多,因中西方礼仪有着较大的差异,在交际中有可能会因不同的习惯、生活方式而产生距离,怎样才能尽量避免这些中外交际的隔阂呢?我们就得学习、解读中西方不同的礼仪,才能顺利地进行中外交流。
一、招呼语的差异日常打招呼,中国人大多使用“去上班呀?”“吃了吗?"“上哪呢?”等等,这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亲切感.可是对西方人来说,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令对方感到突然、尴尬,甚至不快,因为西方人会把这种问话理解成为一种“盘问",感到对方在询问他们的私生活.在西方,这种问候他们只说一声“hello"或按时间来分,说声“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就可以了。
西方人最常用的问候语大多有两类:第一,谈天气。
如英国人见面说:“今天天气不错呵!”这是因为英国终年西风带的影响,大西洋吹来的潮温气流使得天气无常,就连天气预报也没准,因此人们最关系天气.第二,谈近况。
但只局限于泛泛而谈,不涉及隐私,可以说:“最近好吗?”初次见面总要说:“认识你很高兴”之类的客套话。
二、称谓的差异在汉语里,一般只有彼此熟悉亲密的人之间才可以“直呼其名”.但在西方,“直呼其名比在汉语里的范围要广得多.在西方,常用“先生“和”夫人“来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
在英国,对十几或二十几岁的女子可称呼“小姐",结婚了的女性可称“女士”或“夫人”等。
西方在称谓上似乎“不拘礼节”,习惯于对等式的称呼.[中華励志网]如家庭成员之间,不分“上下长幼尊卑”,一般可互称姓名或昵称.在家里,可以直接叫爸爸、妈妈的名字。
对所有的男性长辈都可以称“叔叔”,对所有的女性长辈都可以称“阿姨”。
这在我们中国是不行的,必须要分清楚辈分、老幼等关系,否则就会认为你不懂礼貌,分不清上下长幼尊卑了.对于家庭成员以外的称呼,中国人往往尊称对方为“李老师”、“陈师傅",有时在姓后面加上此人当时所担任的职务,如“黄局长”、“王经理”等.但英美人除了几个传统习用的称呼――博士、医生、法官、教授等之外,对“李老师”、“陈师傅”一类的称呼是不能容忍的。
中英文化问候语的差异
第三节:问候语的差异问候是一种常见的礼貌行为,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见到朋友或熟人都理应打声招呼。
但中西方的问候用语却有所不同。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文化、历史、风俗习惯和风土人情等,不注重中西问候差异,就会产生很多消极的影响,例如:词不达意,或不符合表达的习惯。
这就会导致不必要的误解,产生尴尬。
这些都是我们应学会避免的。
在中国见面时,往往是这样打招呼的:“吃了吗”(Have you eaten Have you hadyour meal).“你到哪里去”(Where are you going).“你在忙什么”( What are you doing Are youbusy).在西方,一般见面时常用以下问候用语:1.按时间来打招呼,“Good morning (早安) !”、“Good evening (晚安) !”2. 谈近况“ How do you do (你好) !”、“How are you (身体好吗) ”“What’sgoing on with you recently (最近如何) ”、“How’s everything going (一切都顺利吗) ”、“Long time no see. How are you (好久不见了, 你好吗)”、“How is your husband\wife (夫人\丈夫好吗) ”、“Is everything all right with the children (孩子们都好吗) ”、“Have you been on holiday (最近休假去了吗) ”3.谈天气,如“It’s sunny。
”或“what a bad day,isn't it”“How do you like the weather here (你喜欢这里的气候吗) ”注意:对新结识的人一般以谈论天气为问候语。
或者以其他与个人没有直接关系的事物为问候语例如: “Is this your first time to behere (你这是第一次来我国吗) ”、“How long have you been here (到我国来多久了) ”、“Is this your first position abroad (这是你在国外第一次任职吗) ”。
问候语和礼貌用语的中外差异[共五篇]
问候语和礼貌用语的中外差异[共五篇]第一篇:问候语和礼貌用语的中外差异汉语问候语的嬗变日常生活中,人们见面经常要打招呼。
招呼(greeting),《现代汉语词典》中解释为“问候”。
问候语(greetings),又叫见面语,是人们见面相互致意的话,语言形式一般短小简炼,目的是维系正常的社交关系或增进友谊,是一种友善的信号,是一种礼俗。
中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人们对礼节的认识,正渗透在日常问候语中。
据说,汉语问候语产生的年代,当在有文字记载以前的上古。
其主要语表形式按发生先后大致有:1.无它。
上古时期,人们见面常相问:“无它乎?”《说文》释“它”:“虫也,从虫而长,象冤曲垂尾形。
”即现在的“蛇”字。
它、蛇,是一对古今字。
“它”在图形文字和甲骨文中是一个头部呈三角形的毒蛇的形象。
“无它乎?”,即“没有蛇吧?”上古时期,黄河流域气候温暖潮湿,草深林密,蛇虫出没,犀象成群,“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韩非《五蠹》)华夏先民栖居野处,常受毒蛇侵害,命丧于“它”,人们对蛇惧怕而警惕,若“无它”则上上大吉。
人们见面首先探询:“无它乎?”久而久之,“无它乎?”便慢慢固化为人们见面时常用的问候语,其语义也扩展为“有无灾祸”了。
至周秦时期,“无它”中“它”意义已全面称代化,新的问候语“无恙”开始兴起,在功能上取代了“无它”的地位。
2.无恙《玉篇•心部》:“恙,噬蛊,善食人心。
”《雅俗稽言》卷36据《风俗通》云:“恙,毒虫也,入人腹食人心。
古人草居,常被此患,故相劳问‘无恙乎’。
”恙是一种喜吸人血的复眼多足小虫,多寄生于田鼠身上,喜伏于阴湿之地。
人被其咬后全身忽寒忽热,皮肤溃疡,心腔难受,症重者会丧命。
故古人误以为其“善食人心”,视为大敌,见面多相问:“无恙乎?”。
后来,“恙”的词义逐渐扩大引申为“忧患、疾病、灾祸”等义了,“无恙乎”也渐渐演变成一句含义宽泛的问候语了。
如,威后问使者曰:“岁亦无恙耶?民亦无恙耶?王亦无恙耶?”(战国策·齐策四)。
浅析中西问候语差异
浅析中西问候语差异王喆湖南师大附中梅溪湖中学摘要:问候语在日常交际中不可或缺,作为语言学习者、使用者,如何认识并掌握中西问候语之间的差异,对于顺利完成跨文化交际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从中西问候语差异的角度进行探析,以期对中西问候语形成更为全面、具体的认识。
关键词:问候语;跨文化一、引言问候语是语言的一部分,而语言作为人类历史发展的集中表达之一,是随着经济增长和文化发展而变化的。
通过翻阅历史文献可以得知,从春秋战国时期,问候语的内容经历了从“无它乎”——“无恙乎”——“饮食”——“寒暄”的过程。
前两种问候语源于春秋,人们最大的生存忧患是猛兽毒虫和疾病灾害,反映了人们对生存环境和生命安危的忧患。
待时间进展至战国时期,政府实施暴敛,人民背负沉重的徭役,再因为自然灾害和气候问题,吃饱穿暖成为人们耕种和劳作的主要目的,而随着时代的发展,经济全球化和信息爆炸在改造人们的生活环境与生活质量之余,也改造了人们的语言结构,“吃了吗“、“穿了吗”在年轻人中已不在普遍,更为个性化,流行化的口语在年轻人中流传,其更换的周期比起从从前大大缩短..西方的问候语多反映的是其人民的性格特点和思想观念,经历人文思潮的洗礼后西方人无论是从艺术层面还是生活层面上都体现了浓厚的“以人为本”的观念。
注重个人价值的发挥,在英文中常见的问候语有hey,have.a.nice.day等等。
这些问候语调朗朗上口,内容幽默而富有随意性,易于创造友好而轻松的语言氛围,这样的问候语文化,反映了西方人重视个体性格的发挥的思想观念和崇尚平等自由的社会风气二、文献综述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速,跨国、跨文化的交往活动日益频繁,不同文化背景人员的跨国往来与日俱增,大量跨国公司的出现使得劳动力的文化背景多元化趋势日益明显。
跨文化交流的变得日益重要。
“跨文化交际”的英语名称是“munication. (或munication)”。
它指本族语者与非本族语者之间的交际,也指任何在语言和文化背景方面有差异的人们之间的交际。
浅析中英问候语文化差异
浅析中英问候语文化差异问候语是人们日常交流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同文化之间交流的起点。
中英问候语文化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这种差异反映了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的生活习惯、价值观念和思维方式的不同。
本文将从问候语的构成、使用场合和表达方式三个方面,对中英问候语文化差异进行浅析。
问候语的构成中文问候语通常包括称谓和问候语素两部分。
称谓根据不同场合和关系有多种形式,如“老师”、“校长”、“亲爱的”等。
而问候语素则通常由“吃了没”、“好”、“在忙吗”等词构成。
在中文问候语中,称谓和问候语素的组合使用非常重要,需要根据不同的人和场合进行相应的调整。
英文问候语则通常由简单的寒暄和问候短语组成,如“Hello”、“Hi”、“How are you?”。
在英文中,人们往往通过简单的寒暄用语来表达对对方的关心和友好,并不强调称谓的使用。
使用场合中文问候语根据使用场合的不同可以分为多种类型。
在工作场合,人们通常会使用正式的问候语,如“早上好”、“晚安”。
在家庭和私人场合,人们则更倾向于使用非正式的问候语,如“吃了没”、“去哪里”。
在中国文化中,问候语还需要根据不同的节日、季节和时间段进行相应的调整,比如在春节期间人们会互相道贺“新年好”。
英文问候语的使用场合相对简单。
在日常交往中,人们普遍使用简单的寒暄和问候用语。
而在正式场合,如商务会议或晚宴等,人们则使用更加正式的问候语,如“Good morning”、“Nice to meet you”。
虽然英文中也存在一些特殊场合下的问候语,但总体来说不如中文繁琐。
表达方式中文问候语的表达方式比较多样化。
在表达对他人的关心时,人们通常会采用委婉、含蓄的方式,询问对方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等方面的情况。
同时,在中国文化中,面带微笑、语气平和、声音适中也是表达友好和尊重的重要因素。
英文问候语的表达方式则相对简单明了。
在表达对他人的关心时,人们通常会直接询问对方的近况或工作等方面的情况。
在英文中,语气和声音的变化往往不如中文那样受到重视。
【最新文档】中西方问候语差异word版本 (8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中西方问候语差异篇一:中西方问候语差异中西方问候语差异摘要:交际的是运用语言传递信息的过程。
由于中西方文化差异,中西方人们交流时会产生口语交际的差异甚至是冲突,学习并了解中西方问候语对促进双方友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问候语差异缘由建议引言:不管是在中国还是在西方,见到朋友或熟人打声招呼,问候是一种常见的礼貌行为。
但中西方的问候用语却有所不同。
不注重中西问候差异,就会产生很多消极的影响,中西问候语出错导致词不达意,或不符合表达的习惯。
未能按照英美人的社会风俗习惯来交谈,我们会造成失误以及不完整的理解或错误理解。
这些我们都应学会避免。
问候语差异中国人见面常说: “吃饭了吗?”“上哪儿去啊?”这些语言形式的功能都是表示友好的问候, 打招呼。
而西方人听到后惊讶, 甚至很反感。
因为被问“Have you eaten your meal? ”好像是被邀请吃饭或约会,他们会抱怨说: “我有钱, 我不要他们请我吃饭。
”而被问“where are you going ?”则好像自己要去一个不该去的地方, 感觉受到侮辱。
因为根据英语交际的习俗文化, 这类句子只能被认为是询问, 而非问候。
这就干涉了受话人的自由。
这种词典意义上的理解在言语交际环境中是远远不够的。
交际中犯文化相关的错误比犯语法的错误更[1]难使人宽容。
中国式礼貌问候比起西方式的要随意些。
基本上遵循贬己尊人准则。
而西方人却有自己一套的寒暄技巧。
中国成年人见面寒暄通常是:“最近忙什么呢?家里可好啊?孩子怎么样?”这些都不可直接译为“what are you busy in? How about your kids?”如果直译,会显得很突兀,西方人也觉得不知所云,甚至会引起困惑和误解。
不了解中方文化习俗的外国人并不会认为这是一种起交际作用的问候语,相反,他们会认为对方在探究自己的隐私,引起不快,所以西方人对这种寒暄反应极有可能是:“It’s none of your business.”英美人的问候一般用“Good morning / afternoon / evening. How do you do? How are[2]you doing?”在寒暄问候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有些话题。
中、英文“招呼语”异同映射中西礼仪文化
中、英文“招呼语”异同映射中西礼仪文化(荣县第一中学校荣县 643100)日常问候他人,人们相互间打招呼。
在不同时间地点会使用不同的招呼语。
在这里,抽取日常生活中较常见、经常使用的招呼语来进行说明。
本文从两个方面进行对比:1.日常招呼语的差异;2.招呼语中称谓的差异。
1.日常招呼语的差异日常打招呼,中国人大多使用“吃了吗?”“去哪里?”“干什么去啊?”等等。
西方人却避免使用这样的用语,他们打招呼通常以天气,健康状况,交通,以及兴趣爱好为题。
除此之外,西方人问候会用“Hello”;中国人则会用“你好”。
若按时间来分,西方人在早上会说“Good morning!”,下午会说“Good aftenoon!”,晚上则会说“Good Evening!”。
而中国人则相应的说,“早上好!”,“下午好!”,“晚上好!”。
2招呼语中称谓的差异在西方,常用“先生”“女士”“小姐”和“夫人”来称呼不知其名的陌生人。
对所有的男性长辈都可以称“叔叔”,对所有的女性长辈都可以称“阿姨”。
西方在称谓上看似有点“不拘礼节”,习惯于对等式的称呼。
中国人往往在姓后面加上此人当时所担任的职务,如:“某局长”“某经理”“某书记”等。
但是,英美人除了几个传统惯用的称呼--“医生、法官、教授”等之外,一般不会使用未成为传统称呼的“陈局长”“张经理”等。
对于长官和上级,用的较多的是“madam”“sir”这类称谓语。
中文与英文招呼语异同的渊源,主要在于思维方式的不同。
思维方式是沟通文化与语言的桥梁。
思维方式与文化密切相关,是文化心理诸特征的集中体现,又对文化心理诸要素产生制约作用。
另一方面,思维方式又与语言密切相关,是语言生成和发展的深层机制,语言又促进思维方式得以形成和发展。
语言是思维的主要工具,是思维方式的构成要素。
思维以一定的方式体现出来,表现于某种语言形式之中。
思维方式的差异,正是造成语言差异的一个重要原因。
语言的使用体现思维的选择和创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问候语的对比与分析
引言
文化是一个共同信念(宗教、意识形态)、价值观念、风俗习惯、行为和工件(工具、房屋、艺术作品),一个社会成员用来应付他们的世界,然后,我们通过学习一代又一代的传递下来。
文化可分为物质文化方面(人的艺术和技术)和非物质方面(一个人的习俗、信仰、价值观和交流模式) 。
问候语作为日常交际的一部分在各国文化中都占据着重要地位。
是人们社会生活中最为普遍的语言表达,在各国文化中都具有建立和延续各种人际关系的作用。
然而,在跨文化交际中,由于各民族文化背景的差异,人们在使用问候语时经常会产生一些交际失误。
英汉问候语的功能和使用是相似的,但其在内容、语义、句型结构等方面却是大有区别的。
中职英语教学中往往对于文化背景这块研究的不是很多。
既然书本中对于我们的学生有这方面的要求,那我们就来做一个中西问候语的对比与分析。
一、话语语言的问候
当你想和别人交流的时候,首先,你必须找到一个共同的你们两个都有兴趣的话题, ,然后你可以自由地交谈。
这样的话题有很多,如天气、人物、地点、就业、业余爱好、兴趣等。
中英文招呼语的重要区别之一就是问候语内容的差异。
从古至今,中国人不仅把食物作为人的第一需求,而且还将其作为聊天的中心,中国人民的观点,那就是,“吃是生活中最重要的东西。
”所以人们一见面通常使用“吃了吗?”(Have you had your meal?)作为问候语。
显示了他们关心你。
在英语国家,对西方人来说,他们不喜欢问别人谈论这些问题,他们也不喜欢别人问他们这些问题。
人们通常将谈论天气作为问候语,如,“Lovely day.isn’t it?”(天气挺好,是吧!),“It’s s0 cold today,isn’t it?”(今天真冷,对吧?),“It’s extremely windy today,isn’t it?”(风真大。
不是吗?)。
这种语言现象主要归因于英国多变的天气。
由于英语和汉语一些习惯性的问候语在内容方面存在差别,所以在使用时应考虑文化差异,以免产生不必要的尴尬。
例如。
在英语中“你吃了吗?”并不是一种问候语,而是男士向女士发出的邀请。
如果你不知道西方国家的习俗和文化,当你和他们交流,他们会觉得不舒服,而不知道做什么,他们甚至可能误解了你,你可能误会,他们也是如此。
汉文化中习惯使用诸如“你在忙什么?”或“你去哪?”等传统的问候语。
这类问候语的目的不是询问,而是表达说话人的关心。
听话人可以用一些模糊的字眼如,“瞎忙”、“出去”、“有事”,作为回答。
在英语文化中,一些个人信息被视作隐私,当西方人听到这个问题时,他们会感到很惊讶,甚至生气。
他们可能会想,我所去的地方是我个人的事情,又不关你的事,你为什么这么关心我的私事?。
西方人非常小心的对待他们的隐私。
他们从不谈论别人的私事,如别人的婚姻和他们的家庭成员,除了把他们的希望朋友的家庭成员,更不用说对别人的年龄、工资,尤其是当你跟一个女人,如果你问女士的年龄,她会审判你作为一个不懂礼貌的人,甚至是一个粗鲁无礼的人。
只有和非常亲密的朋友在一起时才会说起。
而且英语问候语的内容也有很大的约束性。
汉语中的“你在忙什么?”或“你去哪?”在英语文化中就会被作为一种对个人隐私的侵犯。
曾经有一位外籍教师向学校领导抱怨经常会有人询问他要去哪里,要做什么,甚至陌生人也会这样发问。
他认为他在中国没有人身自由。
直到外事人员给他做出解释才罢休。
由此可见一种语言中的问候语在其他语言中可能并不适合。
在中国,当你遇到一个好朋友,你会跟他或她“你看起来比以前胖了很多。
”或跟他或她与担心“你变得越来越瘦,瘦的这些日子里,有什么事了吗?你必须照顾好自己。
”当他们听到这些, 他们非但不会生气,甚至会感到高兴,因为你担心他们。
而在西方国家,情况有很大的不同。
如果你问一个西方人说“你胖”或“你这么瘦”,你就会使他或她生气,他们不知道如何回答。
即使你是很好的朋友。
因为在西方国家,祝福他们这样的话是不礼貌的,有时,它似乎很野蛮。
其次,中西问候语中的称谓也是区别很大的地方,在中国双方见面的时候,我们可能
会叫出对方的名字。
比如说:成龙,张丽舒等。
这样的直呼其名表达的意思是“我和成龙,张丽舒很熟哦”再比如说“老”是汉语中常用的称谓前缀,用在姓氏前表示对被称呼人的尊敬。
人们在称呼地位较高或者年龄较长的人时,多用“老”。
如,“张老”,“李老”等。
但是在英语中相应的翻译就变成了“Old Zhang”,“Old Li”,失去了尊敬的意味。
因为在国外称呼对方“老”是很不礼貌的。
在使用问候语时,直接称呼对方“先生”、“小姐”或“女士”即可。
其次,在中国,一个人的职业或头衔可以直接被用来当作称谓,如。
赵经理、李校长、王工程师、张老师等。
但是我们很少听到英语中有这样的称呼“Director Smith”,“Manager Black”,“Principal Brown”,等。
在英语中,只有少数职业名称可以作为称谓使用,像“Doctor”,“Governor”,“Mayor”,“Professor”等,但后面均不加姓氏。
二、身体语言的问候
在日常生活中,当人们相遇, 通常有两种方式可以用来表示问候,一个是语言的问候;二是肢体语言问候。
他们用一些肢体语言来彼此问候。
握手,是中西文化中都存有的问候方式。
在西方,它经常被用在一些正式的地方,不是什么人什么地方都能握手的。
他们会用拥抱或亲吻来代替握手的过程,表达与握手的相同含义。
在公共场所,为了表示自己的熟悉,女人能吻对方的脸;男人可以搂对方的肩膀,男人和女人可以触摸到彼此的脸亲吻对方的额头或脸;而受人尊敬的女人,男人可以吻他们手。
在中国,很难看到人们打招呼的时候接吻或拥抱。
中国人不喜欢摸别人的身上,也不喜欢别人摸他们的身体。
中国人不喜欢在公共场合展示他们的情感,所以即使是夫妇也不会在公共场合互相亲吻。
在中国,握手往往表示友好,是一种交流,可以沟通原本隔膜的情感,可以加深双方的理解、信任,可以表示一方的尊敬、景仰、祝贺、鼓励,也能传达出一些人的淡漠、敷衍、逢迎、虚假、傲慢。
任何人只要双方都愿意,随时都可以通过握手来表达上述的感情。
三、结论
中西方的问候语有很多,不外乎语言和肢体两种形式。
当两个不同的文化相遇时,有三种方式,他们可以去。
(当两个不同的文化相遇时,有三种方式可以用来交流。
第一个是征服。
一种文化征服其他的文化,另一个文化消亡;第二个是抢劫。
它不同于征服,虽然最后,只有一种文化离开了。
抢劫意味着一个文化吸收其他的文化,最后,这两种文化联合起来。
第三个是交流。
两种文化互相交流,共谋发展,他们互相学习。
这是最受欢迎的,并且是世界上最有用的方式。
在过去的几年里, 为了使与他们的交流更容易,我们努力学习其他国家的文化。
我们现在知道,和别人交流时,我们应该说什么,我们不应该说。
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们要继续学习其他文化,并把这种学习的积累作为知识长寿给我们的学生,让他们今后可以成功地与人交流,尤其是那些来自不同文化的国家的外国友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