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两万里》导读教案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教案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海底两万里》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想象过海底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海底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海底两万里》的基本情节。这是一部描绘了阿龙纳斯教授与尼摩船长一同探索海底世界的科幻小说,它展示了作者的丰富想象力和对海洋的深刻理解。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小说中的一些具体情节。这些情节不仅展示了海底的奇妙,还涉及了科学探索和人性探讨。
在实践活动方面,我发现学生们对实验操作非常感兴趣,但有时操作过程不够规范。因此,我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对实验操作的指导,度。
最后,关于课堂总结部分,我认为可以让学生们更多地参与到总结中来,让他们谈谈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和感受。这样既能检验学生们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也能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主要情节的梳理和人物性格的分析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尼摩船长的复杂性格,我会通过故事中的具体行为和对话来帮助学生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海底探险相关的问题。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科普实验,如模拟潜水艇的浮力原理。
-词汇与表达:掌握小说中的生字词,如“鹦鹉螺号”、“电解”等,提高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名著导读 《海底两万里》教案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教学目标1.学习并掌握“快速阅读”这一基本的阅读技巧。
2.通过专题探究等方式,掌握《海底两万里》这部科幻名著的主要内容、主要人物及重要情节。
3.通过阅读精彩片段,感受小说中描绘的海底世界的神奇和惊险,进一步了解科幻小说的特点。
教学过程一、快速阅读(一)什么是快速阅读速读可以使你更快地阅读资料,在短期记忆中你可以掌握更多,所以也会理解得更好。
提高阅读的速度的方法是,每一段读更多的文字,减少读每一段的时间,使用指示物和减少回读。
(二)速读的基本要求1.不指读、不回读;2.尽量扩大视线范围,迅速提取字里行间的主要信息。
(三)速读的主要方法1.浏览法。
浏览法是指对一般不需要细致了解的书籍,只是从总体上粗略掌握书中大概内容的一种阅读方法。
它可以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广泛地了解信息,有助于开阔视野,是博览群书所常用的重要方法。
2.扫读法。
扫读法是指对文章内容一目数行、一目十行地扫瞄,以大容量获取信息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
3.跳读法。
跳读法是指跳过一些无关紧要的部分而直取读物的关键性内容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
4.寻读法。
寻读法是指为得到急需的有关资料,在众多相关书籍资料中搜寻查找的一种快速阅读方法。
5.猜读法。
猜读法是指在读书读文章时,以所了解的题目或已看的前文作为前提,对后面的内容预作猜想,然后将其与后文实际内容进行印证比较的一种阅读方法。
(四)快速阅读需要注意的问题1.要保持注意力的集中。
2.提高整体识读的能力。
3.正确处理好阅读速度与理解、记忆的关系。
一般来说,快速阅读的理解率应保持在70%左右的水平。
二、作品介绍1.作家介绍儒勒·凡尔纳(1828—1905),法国科幻和探险小说家,一生创作了六十多部长篇科幻小说,其中的科学幻想如今大部分已变成现实,因此被人们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他的作品想象丰富,文笔细腻,构思奇巧,既引人入胜,又很有教育意义,适合各个年龄阶段的读者。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教案三篇 语文部编版七年级下册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教案1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掌握跳读方法,搜索有效信息2.通过快速阅读,了解文本内容3.精读片段,感知人物形象4.激发学生阅读科幻作品的热情,开启幻想之旅。
教学重点、难点:1.学会并运用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2.激发学生阅读科幻作品的热情,开启幻想之旅。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兴趣1866年,海上出了个怪物,在全世界闹得沸沸扬扬。
阿罗纳克斯教授和他的仆人康塞尔,以及一名捕鲸手内德•兰,受美国海军部的邀请,参与清除“海怪”的活动。
结果三人却成为“怪物”俘虏。
原来“海怪”是一艘名为“鹦鹉螺号”潜水艇。
为了保守自己的秘密,艇长尼摩从此永远不许他们离开。
他们便开始了海底两万里的环球旅行……今天这节课,我和大家一起阅读《海里两万里》,进行一次科学与幻想之旅。
二、丰富多彩的海洋世界1、假如你在深海里航行,你会遇到哪些海洋生物?2、跳读《海底两万里》第一部分第十四章,用笔圈画出你所读到的海洋生物3、出示胭脂鱼、海鳗、白头虾虎鱼图片,请学生根据特征猜测名称。
三、惊心动魄的故事情节1、打开目录,用笔圈出目录中出现的海域2、请同学在地图中指出航海的路线3、在不同海域都有哪些精彩的故事发生?4、跳读第二部分第十六章思考:尼摩艇长带领我们来到南极洲,在南极洲会遇到哪些困难和危险?尼摩船长用了怎样的办法?四、神秘莫测的人物精读第二部分第十六章,看看大家是怎样在大章鱼面前化险为夷的,解读尼摩船长的为人。
阿罗纳克斯教授评价:“一个令人望而生畏的伸张正义的人,一个不折不扣的复仇天使。
”若想深入了解他为何被称为“复仇天使”请课下继续阅读。
五、科学梦幻的精彩旅程1、出示“鹦鹉螺”号图片,并讲解:这是人类文明史上第一艘核潜艇,请大家猜猜它的名字叫什么?出示核潜艇的大小、时速、动力系统等数据。
2、快速阅读第一部分第十二章、第十三章,比较“鹦鹉螺”号的前世今生有哪些相似之处?3、出示资料并思考科学与幻想之间有怎样的关系?潜水艇的发明者之一西蒙在自传中的第一句话就是“凡尔纳是我一生事业的总指导”;现代直升飞机发明者西科斯基的灵感源于年轻时读了凡尔纳的科幻小说《云的开船》,他经常引用凡尔纳的话“一个人可以想象任何东西,另一个人可以使之变成现实”。
《海底两万里》导读课教学设计
《海底两万里》导读课教学设计一、课程目标通过本导读课的教学,使学生了解《海底两万里》的背景、故事情节和主要人物,并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分析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海底两万里》的作者简介2. 小说背景和故事情节梗概3. 主要人物介绍和分析4. 文本重点分析和讨论三、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通过图片、视频或简短的故事引入《海底两万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步骤二:作者简介介绍小说《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儒勒·凡尔纳,包括其生平背景和文学成就,让学生了解作者对科学和冒险的热爱。
步骤三:背景与情节简要介绍小说的背景,即19世纪的人们对海洋的探索和科学发展的背景。
然后,概括整个小说的情节,引导学生对故事进行整体把握。
步骤四:主要人物逐一介绍并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如主人公尼莫船长、阿龙纳克斯教授和康塞尔教授。
讨论他们的特点、行为以及对故事发展的影响。
步骤五:文本分析和讨论选取小说中的几个重要片段进行分析和讨论,让学生深入理解作者的叙事技巧和描述手法,并引导他们发表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和感受。
步骤六:总结与展望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回顾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表达自己的看法。
同时,展望下一节课将要研究的内容,引起学生的期待和兴趣。
四、教学方法1. 形象直观的引导: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进行引导,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
2. 互动讨论:采用小组讨论或全班讨论的方式,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他们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视听辅助教具:借助投影仪、音响等设备,让学生通过观看、听取相关内容,更好地理解和记忆。
4. 分组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合作研究和合作探究,促进他们的团队意识和合作能力。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的讨论表现、提问情况以及积极参与程度。
2. 小组活动评估:评估学生在小组活动中的合作能力和团队表现。
3. 书面作业评估:布置相关的阅读理解题或写作任务,评估学生的阅读理解和表达能力。
《海底两万里》导读 (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海底两万里》导读 (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教案课题:《海底两万里》导读教学目标:1. 知道《海底两万里》的故事内容,并能简单总结故事情节;2. 理解“科学探险”的概念,知道主人公在小说中所进行的任务和挑战;3. 学会描写、人物分析等阅读技巧,能够通过阅读理解文本;4. 能够表达自己对主人公的想法和情感。
教学重点:1. 掌握《海底两万里》的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2. 理解科学探险的概念和主人公在小说中所进行的任务和挑战;3. 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难点:1. 分析小说中的情节和人物特征;2. 引导学生审视小说中的科学探险精神;3. 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教学方法:1. 教师讲解结合学生讨论的方式,建立起学生对小说的整体印象;2. 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问题并探索答案,提高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3. 学生小组合作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教师出示一张《海底两万里》的海报,让学生通过观察图片,猜测小说的主要内容。
2. 询问学生是否听说过小说《海底两万里》?了解的程度如何?Step 2:阅读导入1. 教师引导学生快速浏览《海底两万里》的内容概括,找出其中的关键词汇(海底、鱼、潜艇、科学、探险等)。
2. 学生独立阅读第一章内容,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主人公叫什么名字?他的职业是什么?他的目的是什么?3.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各自读到的情节及对主人公的印象。
Step 3:整合教学1. 教师带领学生共同阅读第二章,引导学生了解潜艇的构造和使用方法。
2. 学生自主阅读第三章内容,通过个人的理解及小组讨论,找出潜艇在行驶过程中所面临的困难及如何克服。
3. 教师辅助解释一些生词,如“鹰翼型”、“电机”等,并结合图书配图进行讲解。
Step 4:深化阅读1. 学生独立阅读第四章,通过练习整理情节概括。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小说中的科学探险精神并找出文中证据。
第六单元《海底两万里》名著导读教案2020-2021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海底两万里》的基本概念、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探险精神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敢于探索、勇于创新。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海底两万里》中探险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2.教学难点
(1)阅读方法指导:如何引导学生抓住关键信息,提高名著阅读效率。
难点解释:学生在阅读名著时容易陷入繁琐的细节,难以把握核心内容。教师需指导学生学会筛选关键信息,提高阅读效率。
(2)人物形象分析:如何深入剖析尼摩船长等人物形象,理解其背后的象征意义。
难点解释:学生对人物形象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难以挖掘其深层次的内涵。教师需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人物,理解其象征意义。
(3)艺术特色探讨:如何引导学生欣赏小说中的艺术特色,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难点解释:学生对小说中的艺术手法和特色认识不足,难以体会其美感。教师需通过实例分析,帮助学生掌握欣赏小说的方法。
(4)课后阅读任务布置:如何激发学生课后阅读的兴趣,确保阅读效果。
难点解释:学生在课后阅读过程中容易懈怠,教师需设计富有挑战性和趣味性的阅读任务,引导学生主动阅读,确保阅读效果。
教学内容紧密结合教材,旨在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海底两万里》这部名著,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
部编人教版七下语文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教案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海底探险相关的实际问题,如海底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的平衡。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制作一个小型潜水艇模型,演示浮力原理。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都非常投入。他们围绕海底探险相关的实际问题展开讨论,提出了许多有创意的想法。同时,通过制作潜水艇模型,学生们直观地理解了浮力原理,加深了对科学知识的掌握。
在小组讨论环节,学生们的表现让我感到惊喜。他们围绕科学探索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展开讨论,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并进行了热烈的交流。我在一旁观察,适时给予引导和启发,帮助他们拓展思路,解决问题。
-结合现实案例,让学生思考小说中的科技问题在当代社会的体现,如对比小说中的潜艇与现实中的深海探测器。
-鼓励学生进行创意写作或跨学科项目,将小说中的科学探索精神应用到实际问题解决中,如设计一个环保ຫໍສະໝຸດ 目或科技创新方案。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海底两万里》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是否曾经想象过海底世界的样子?”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这部科幻名著的奥秘。
-指导学生运用批判性思维分析小说中的问题,如尼摩船长的正义与矛盾、科技的双刃剑等。
-培养学生将阅读感悟与现实生活相结合,提高阅读迁移能力。
举例解释:
-针对小说中复杂的人物关系和情节,设计图表或思维导图,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故事发展。
海底两万里导读课教案
以下是《海底两万里》的导读课教案示例:主题:探索科幻经典——《海底两万里》导读目标:1. 了解《海底两万里》这本科幻经典小说的背景和作者。
2. 探索小说中的主要角色和故事情节。
3. 分析小说的主题和意义,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引入《海底两万里》这本小说,让学生思考海底世界的奥秘和探险的魅力。
2. 背景介绍(10分钟)介绍小说的作者儒尔·凡尔纳和他的科幻创作背景。
解释小说的主题和情节设定。
3. 角色介绍(15分钟)简要介绍小说中的主要角色,如主人公尼摩船长、故事的叙述者阿龙纳克斯教授等。
让学生了解每个角色的特点和作用。
4. 故事梗概(20分钟)以章节为单位,讲述小说的故事情节,包括尼摩船长的潜水艇“鹦鹉螺号”、他与船员们的冒险经历、与巨大海怪的战斗等重要情节。
5. 主题分析(1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小说中的主题和隐含的意义,例如科技与自然的冲突、人类与动物的关系等。
鼓励学生谈论他们对小说的理解和感受。
6. 总结(5分钟)总结《海底两万里》的故事情节和主题,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对这本小说的兴趣和想法。
教学辅助工具:1. PowerPoint演示文稿,用于展示作者、背景和角色介绍等内容。
2. 教学素材,包括小说摘录和插图,用于引起学生对故事的兴趣和想象力。
3. 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在小组中分享对角色和情节的理解和分析。
评估方式:1. 参与度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与同学讨论的表现。
2. 书面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关于《海底两万里》的读后感或分析文章,以评估他们对小说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希望这个《海底两万里》导读课教案可以帮助到你!。
《海底两万里》导读 (教案) 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下册
《海底两万里》导读 (教案)一、教学内容《海底两万里》是法国作家儒勒·凡尔纳创作的一部科幻小说,发表于1870年。
本课教学内容为《海底两万里》的导读,旨在引导学生了解这部小说的基本内容、人物形象、科学幻想等,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海底两万里》的基本内容、人物形象、科学幻想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思考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幻文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创新和环境保护。
三、教学难点1. 《海底两万里》涉及的科学技术较为复杂,如何让学生理解并产生兴趣。
2. 如何引导学生从小说中提炼出有益于现实生活的启示。
四、教具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自备《海底两万里》原著或相关资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儒勒·凡尔纳及其在科幻文学领域的地位,引发学生对本节课的兴趣。
2. 简介小说内容:概述《海底两万里》的故事背景、主要情节和人物形象,引导学生关注小说中的科学幻想元素。
3. 分析科学幻想:引导学生从小说中找出科学幻想的例子,讨论其科学依据和现实意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4. 讨论人物形象:分析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探讨其性格特点、成长变化等,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科幻小说对现实生活的启示,激发学生继续阅读《海底两万里》的兴趣。
六、板书设计1. 《海底两万里》导读2. 内容:- 故事背景:19世纪末,探险家们在海洋中的冒险- 主要人物:阿龙纳斯、康塞尔、尼德·兰、尼摩船长- 科学幻想:潜水艇、深海探险、海底资源- 现实意义:科技创新、环境保护、人类命运共同体七、作业设计1. 阅读原著《海底两万里》,深入了解小说内容。
2. 结合现实生活,思考小说中的科学幻想对科技创新和环境保护的启示,撰写一篇读后感。
《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课优秀教案
《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课优秀教案章节一:课程导入教学目标:1. 引发学生对《海底两万里》的阅读兴趣。
2. 了解作者儒勒·凡尔纳及其作品背景。
教学内容:1. 介绍儒勒·凡尔纳及其作品特点。
2. 简介《海底两万里》的故事背景和主要情节。
教学步骤:1. 向学生介绍儒勒·凡尔纳及其作品特点,如科幻小说的先驱等。
2. 引导学生关注《海底两万里》的故事背景,如科幻元素、探险精神等。
3. 激发学生阅读兴趣,鼓励他们课下阅读《海底两万里》。
章节二:故事梗概与人物介绍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海底两万里》的故事梗概。
2. 引导学生关注主要人物及其特点。
教学内容:1. 梳理《海底两万里》的故事梗概,重点把握情节发展。
2. 介绍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如尼摩船长、阿龙纳斯等。
教学步骤:1. 通过PPT或板书,简要梳理《海底两万里》的故事梗概。
2. 分析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及其特点,如尼摩船长的神秘、智慧等。
章节三:科幻元素解析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科幻元素的鉴赏能力。
2. 引导学生思考科幻元素在现实生活中的可能性。
教学内容:1. 分析《海底两万里》中的科幻元素,如潜水艇、海底世界等。
2. 探讨科幻元素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影响。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关注《海底两万里》中的科幻元素,分析其创新性和想象力。
2. 组织学生讨论科幻元素在现实生活中的可能性,如潜水艇技术的发展等。
章节四:主题探讨与启示教学目标:1. 帮助学生理解《海底两万里》的主题思想。
2. 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汲取启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内容:1. 分析《海底两万里》的主题思想,如探险精神、对自然的敬畏等。
2. 探讨作品给我们的启示,如勇敢面对挑战、珍惜自然资源等。
教学步骤:1. 引导学生从作品中感受探险精神,分析作品中的勇敢与智慧。
2. 组织学生讨论作品给我们的启示,如环保意识、团队合作等。
章节五:阅读方法与技巧指导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多种阅读方法阅读名著。
第六单元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阅读指导教案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小说中鹦鹉螺号的冒险之旅,展示了主人公尼摩船长的聪明才智和科学幻想元素的应用。
四、教学流程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海底两万里》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有没有想象过海底的世界是怎样的?”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这部科幻名著的奥秘。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小说情节的梳理和人物形象的理解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尼摩船长的复杂性格和小说中的科学幻想元素,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海底两万里》相关的科学幻想元素。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科普实验,如制作一个小型的潜水艇模型,演示浮力原理。
在教学内容方面,我发现学生们对《海底两万里》中涉及的环保意识理解不够深入。在未来的教学中,我将结合现实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们认识到环保的重要性,并引导他们从自身做起,为保护地球环境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我要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语言表达和课堂组织。有时可能因为担心教学进度,导致课堂节奏过快,让学生难以消化。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意语言的清晰度和课堂节奏的把握,确保学生们能够更好地吸收和理解所学知识。
-学生能概述小说的主要情节,如鹦鹉螺号的冒险之旅、与海底生物的遭遇等。
《海底两万里》导读教案
《海底两万里》导读课教案导读目的:1、让学生在阅读中学会阅读同时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利用多媒体和学生交流。
2、让学生运用正确的阅读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向往探险的热情,鼓励学生大胆发挥想象力、创新思维。
重难点:1、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学会在阅读中思考。
2、理解科幻小说的科学性和幻想性等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1、看到多媒体上显示的“读书”二字,你会想到哪些名言?导语:“书香满园,学以正身”是课外阅读课的宗旨。
阅读的根本目的在于帮助我们构建其高尚而充实的精神世界,让我们在不断的阅读中,知识得以积累,能力得以提高,心灵得以净化。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
”希望同学们成为终身爱阅读,终身爱学习的人,能够掌握系统科学的读书方法,养成习惯,形成能力,最终达到“自能读书”的目的。
2、基本做法:①保证课外阅读时间。
每天有20分钟课外阅读时间。
②保证课外阅读量。
按照新课标的要求,初中生的阅读量不能少于每年80万字。
③推荐课外读物,引导学生阅读经典篇章,提高阅读质量。
④指导学生阅读。
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做好读书积累。
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养成善于积累的习惯。
⑤丰富指导课内容,加强阅读交流。
如举办课外阅读故事会、阅读欣赏、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等。
(多媒体显示)二、阅读鉴赏。
1、介绍科幻小说及其特点。
(多媒体显示)2、介绍作者凡尔纳。
(多媒体显示)3、学生复述故事情节。
4、阅读欣赏。
学生小组交流、课上分享。
教师提示知识要点:生字词、摘抄优美语句并赏析、分析故事情节、分析人物形象、把握主题思想。
(多媒体显示)三、知识反馈1、凡尔纳是的科幻小说家,他是现代科幻小说的重要奠基人。
他被公认为“。
”2、《》是凡尔纳的的三部曲之二,第一部是,第三部是。
3、《海底两万里》中尼摩船长说了一句话来形容人类的进步: “。
”4、《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诺潜艇的故事。
凡尔纳的小说之所以动人,原因在于,还在于。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教案)-2023-2024学年七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备课
此外,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中表现出很高的积极性。但他们有时过于关注实验结果,而忽略了过程中的思考和探索。针对这一点,我将在后续的教学中加强对学生的引导,提醒他们关注实验背后的原理和思维方法。
-掌握小说所反映的科技背景和探索精神,以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举例解释:
-在讲解情节时,重点强调尼摩船长的海底之旅、与巨大海洋生物的遭遇等关键情节,以及这些情节对整体故事的影响。
-在分析人物时,详细阐述尼摩船长的复杂性格,包括他的科学精神、反叛态度和对自由的追求,以及阿龙纳斯教授的好奇心和专业素养。
-在鉴赏语言艺术时,挑选并解读小说中描述海底珊瑚王国、深海沉船等场景的文段,探讨凡尔纳如何运用语言创造想象世界。
3.探讨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尼摩船长、阿龙纳斯教授等;
4.领略小说中描绘的海底世界及其对现实科学的启示;
5.理解小说所传递的探索精神、环保意识及对未知世界的渴望;
6.学会运用文学鉴赏方法,品味小说中的精彩描述和语言特色。
二、核心素养目标
《海底两万里》核心素养目标:
1.提升文学鉴赏能力,通过分析小说情节、人物形象、语言特色,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深入理解和评价能力;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科幻小说在现实生活中的启示”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海底两万里》名著导读教案设计
《海底两万里》名著导读教案设计《海底两万里》名著导读教案设计一、总目标:1、通过阅读导读案,明确本书的作者及写作背景。
2、通过阅读课本P156,明确本书的写作主题及特色。
3、学习快速阅读方法,157页。
批注勾画主要人物及其主要情节。
4、学习科幻小说科学性和幻想性的特点。
5、结合课本P157-158的三个专题,做好笔记,完成专题探究。
6、在目标3、4的基础上,小组交流各自的专题探究,推荐全班交流。
二、检测方式:①目标3、4——小组之间任意提问,采取积分制汇报课②目标5——小组分任务汇报成果③中考真题检测三、课型安排:阅读指导课、阅读汇报课第一课时阅读指导课一、阅读目标:1、明确导读案的总目标2、完成总目标的3和53、通过对《海底两万里》的阅读指导,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4、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向往探险的热情。
二、阅读建议全书共四十七章,建议用四周的时间完成整本书的阅读以及相关活动,做好读书笔记。
第一周:用七天的时间快速通读全书,每天读十章,或者依据自己的兴趣自行安排阅读进度,保持阅读的连续性与完整性。
第二周:根据自己第一周的阅读经验,回忆每一章的内容,围绕自己感兴趣的专题,选择部分章节进行精读,并做好笔记。
第三周:围绕感兴趣的专题,分组进行交流。
可以选择教材中提供的专题,也可以小组讨论自行确定研究专题。
第四周:阅读成果展示三、了解作者、内容简介、写作背景作者:儒勒·凡尔纳(1828.2.8~1905.3.24),19世纪法国小说家、剧作家及诗人。
凡尔纳出生于法国港口城市南特的一个中产阶级家庭,早年依从其父亲的意愿在巴黎学习法律,之后开始创作剧本以及杂志文章。
在与出版商赫泽尔父子合作期间(1862年至凡尔纳去世),凡尔纳的文学创作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功,他的不少作品被翻译成多种语言。
凡尔纳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文学作品,以《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的奇异旅行》为总名,代表作为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以及《气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记》等。
导读课公开课教案模板范文
课程名称:《海底两万里》名著导读课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通过对《海底两万里》的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 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 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提升文学素养。
教学重点:- 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 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
教学难点:- 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
教法学法:- 速读法- 活动展示法- 练习法课前准备:1. 师生共读《海底两万里》。
2. 学生每人写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1. 以“海底世界,神秘莫测”为主题,展示海底生物图片,激发学生兴趣。
2. 简要介绍《海底两万里》的作者和创作背景。
二、速读指导1. 讲解速读的基本要求和主要方法,如浏览法、扫读法、跳读法。
2. 学生分组练习速读,教师巡视指导。
三、活动展示1. 学生展示速读成果,分享阅读心得。
2. 教师点评,总结速读技巧。
四、人物描写赏析1. 以尼摩船长为例,引导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其他主要人物形象。
五、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速读技巧和人物描写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阅读任务,要求学生撰写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回顾上一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速读技巧和人物描写的掌握情况。
2. 引导学生分享读后感,交流阅读心得。
二、精彩片段赏析1. 选择小说中的精彩片段,如尼摩船长与船员们的冒险经历、与章鱼搏斗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片段中的情节和人物心理。
三、拓展延伸1. 以“假如你是尼摩船长”为主题,开展角色扮演活动。
2. 学生展示角色扮演成果,分享自己的感受。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名著阅读的重要性。
2. 布置课后阅读任务,鼓励学生继续阅读《海底两万里》。
教学反思:1. 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反思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不足,不断改进教学方法。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教学设计
名著导读《海底两万里》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课外阅读,学生感知并交流故事情节,培养阅读习惯。
2.学会并运用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梳理小说情节,分析人物形象。
教学重点:学会并运用读书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难点:分析人物形象。
课前准备:师生共读《海底两万里》教学过程:一、导入:曾经有这样一个人:在人类没有发明电报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在用电报传递信息;在人类还没制造出飞机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驾驶直升机来往;在人类还没有着手登月工程的时候,他小说中的人物已经坐在一颗大炮弹里,被巨炮发射到月球;明确:儒勒•凡尔纳(一)作者简介儒勒•凡尔纳(1828---1905),法国著名的科幻和探险小说家。
创作了许多科幻小说,其中的科学幻想如今大部分已变成现实,因此被人们誉为“科学时代的预言家”和“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
最具代表性的作品是“海洋三部曲”,《格兰特船长的儿女》《海底两万里》《神秘岛》。
(二)创作背景波兰人民反对沙皇独裁统治的起义遭到残酷镇压是凡尔纳创作《海底两万里》的一个导火索。
他在小说中塑造了尼摩船长这个反对沙皇专制统治的高大形象,赋予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以此来表达对现实的批判。
二、自学指导1.故事情节《海底两万里》主要讲述的故事。
1866年有人以为在海上看到了一条,法国生物学家最后发现那是一艘名为的潜艇,并且带着仆人和一个捕鲸手,被囚禁在这艘潜艇做了的环球旅行。
2.主要人物尼摩船长比埃尔•阿龙纳斯康塞尔尼德·兰3.尼摩船长和阿龙纳斯在海底环球探险旅行时,经历了许多险情,请概括出三次险情。
搁浅、土人围攻、同鲨鱼搏斗、冰山封路、章鱼袭击4.你能说出《海底两万里》中最吸引你的三个情节吗?(1)尼摩船长勇斗鲨鱼救采珠人。
(2)尼摩船长哀痛地带着送葬队伍,把重伤致死的船员埋在海底光彩夺目、瑰丽无比的珊瑚树林里。
(3)尼摩船长沉着镇定,领导大家摆脱南极冰山之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海底两万里》导读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海底两万里》的阅读指导,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
教学重点
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难点
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
课前准备
1、师生共读《海底两万里》。
2、学生每人写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指导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海底两万里》的阅读指导,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
教学重点
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难点
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
课前准备
1、师生共读《海底两万里》。
2、学生每人写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指导过程
一、展示导入
多媒体展示片段:
满地都是腔肠动物和棘皮动物。
变化不一的叉形虫,孤独生活的角形虫,纯洁的眼球虫,被人叫作雪白珊瑚的耸起作蘑菇形的菌生虫,肌肉盘贴在地上的白头翁(海葵)……布置成一片花地。
师:这两个片段有没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它们出自哪部作品?
学生回答:《海底两万里》。
二、阅读体验
1、畅言读后感
师:我们已经阅读了这部作品,你有没有自己阅读后的感受?
学生畅言读后感。
2、精彩片段赏析
师:在你的阅读过程中,这部作品中有哪些地方吸引着你?用十分钟时间搜寻并做出自己的赏析。
示例:
“一千克的海水有百分之九十六点五是水,百分之二点七左右是氯化钠,其余的就是小量的氯化镁、氯化钾、溴化镁,硫酸镁和石碳酸”。
评:通过尼摩船长这句话我们可以体会出海水中分的丰富,数字描写非常精确,所以体现出尼摩船长知识的渊博。
3、幻想与现实的联系
师:《海底两万里》是一部纯虚构的科幻小说,据你的了解,书中哪些想像事物如今已经变成了现实?通过这些事例你能看出科幻小说与科技发展的某些关系吗?
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预设:
由于作者勤奋好学,所以他符合科学原理的幻想成为他别具一格的特色,当今社会海底潜艇与深海漫步已不单单是幻想。
由此可见具有创造力且符合科学的幻想,始终引领预示着科技的发展。
三、归纳总结
师:从刚才同学的赏析中你能归纳出这部小说的特点吗?
学生归纳,教师作预设性总结:
(1)科学:①阿基米德浮力定律、光的折射和亮度等物理知识,一一体现了出来。
②为我们介绍了丰富的海底知识,如形形色色的软体动物和海带,斑驳密集的珊瑚王国等。
③人们研制出的真实潜水艇与小说描写的大同小异。
(2)幻想:本书写于1870年,那时世界上还未研制出潜水艇,海底世界到底如何无人知晓,本书的作者儒勒·凡尔纳幻想出尼摩船长研制了潜水艇并带阿龙纳斯教授一行游览了长达两万里的海底世界,观赏到海底五彩缤纷的美景。
而小说发表25年后,人们才研制出真实的潜水艇。
(3)小说:小说的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和环境都具备。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海底两万里》的阅读指导,进一步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2、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3、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
教学重点
学会并运用课外阅读的方法,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教学难点
感受小说中精彩的人物描写。
课前准备
1、师生共读《海底两万里》。
2、学生每人写500字左右的读后感。
指导过程
一、深度鉴赏
“救命!救命!”我喊着,两手拼命划着向林肯号泅去。
我身上的衣服非常碍事衣服湿了贴在我身上,使我的动作不灵。
我要沉下去了!我不能透气了!……“救命!”这是我发出的最后呼声。
我嘴里满是海水。
我极力挣扎,我就要被卷人深渊中了……忽然我的衣服被一只很有力的手拉住,我感到自己被托出水面上来了,我听到,我的确听到在我耳朵边响着这样的声音:“如果先生不嫌不方便,愿意靠着我的肩膀,先生便能更从容地游泳。
”我一手抓住我忠实的康塞尔的胳膊。
“是你呀!”我说,“是你呀!”“正是我,”康塞尔答,“我来伺候先生。
“就是刚才的一撞把你跟我同时抛人海中来的吗?"“不是。
为了服侍先生,我就跟着先生下来了!这个好人觉得这样做是很自然的!“战舰呢?”我问。
“战舰哪!”康塞尔转过身来回答,“我认为先生不
要再指望它了."“你说的什么?”“我说的是,在我跳入海中的时候,我听见舵旁边的人喊:‘舵和螺旋桨都坏了"“都坏了?"“是的!被那怪物的牙齿咬坏了。
我想,林肯号受到的损坏虽然只存这么一点儿,可是,这种情况对于我们是很不利的,因为船无法掌握方向了。
”“那么,我们完了!”“也许完了,”康塞尔安静地回答,“不过,我们还可以支持几个钟头,在几个钟头内,我们可以做不少的事!"康塞尔这样坚定和冷静,鼓舞了我的力量。
我用力地游着,但我的衣服像铅皮一样紧紧裹着我,很妨碍我的动作,我觉得很难支持下去。
康塞尔发现了这一点。
“我想先生一定会允许我把衣服割掉。
”他说。
他在我的衣服下面放入一把刀子,很快的一下,从上至下把衣服割开。
然后,他敏捷地替我脱衣服,我就抓住他泅水。
现在我们唯一的生路,就是希望林肯号放下小艇来救我们,所以我们应该想办法,尽力支持,时间愈久愈好,等待小艇到来。
我于是决定节约使用我们的力量,使两人不至同时筋疲力尽,下面是我们的办法:我们一个人朝天躺着,两臂交叉,两腿伸直,浮着不动,另一个人泅水把前一人往前推送。
做这种“拖船”的工作,每人不能超过十分钟,我们这样替换着做,我们就可以在水面浮好几个钟头,也许可以一直支持到天亮。
这是碰运气的事!不过希望在人心中总是根深蒂固的!并且我们又是两个人。
最后,我还要肯定一点——这看来像是不可能的——即使我要打破我心中的一切幻想,即使我要“绝望”,现在也办不到!战舰跟那鲸鱼冲撞的时间是在夜间十一点钟左右。
所以到太阳升起,我们还得游泳八个小时。
我们替换着游,游八小时必然可以做到。
海面相当平静,我们还不至于过度疲劳。
有时,我的眼光想看透深沉的黑暗,但什么也看不见,只有那由于我们游泳动作激起的浪花透出一点闪光来。
在我手下破碎的明
亮的水波,点缀在镜子般闪闪的水而上,就好像一块块青灰色的金属片。
阅读上面的文字,然后进行个性化点评。
个性化点评要点:在“林肯号”战败后,这三个人被抛到了海中。
作者栩栩如生地描写了人物在极度紧张、恐慌中的心理活动,仿佛使人身临其境。
主人公之间的友谊和伟大的忠诚也令人感动。
二、课堂总结
在凡尔纳的时代,人们还没有发明可以在水下遨游的潜水艇,甚至连电灯都还没有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凡尔纳在《海底两万里》中成功地塑造出鹦鹉螺号潜水艇,并在小说发表25年后,人们制造出的真实的潜水艇,与小说描写的大同小异。
所以说凡尔纳作品中的幻想都以科学为依据。
他的许多作品中所描绘的科学幻想在今天都得以实现。
更重要的是他作品中的幻想大胆新奇,并以其逼真、生动、美丽如画令人读来趣味盎然。
他的作品情节惊险曲折、人物栩栩如生、结局出人意料。
所有这些使他的作品具有永恒的魅力。
这也正是《海底两万里》这部科幻小说经历一百多年仍为广大读者所喜欢的原因。
三、拓展训练
运用本节课所学的阅读方法,阅读《名人传》,并把阅读所得整理成读书笔记。
板书设计:
海底两万里
凡尔纳科幻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