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中心三基技能操作评分标准护士部分_图文

合集下载

临床三基技能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临床三基技能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心肺复苏评分表姓名科室总分日期:考核评委签名:换药评分表姓名1、考核方法:被考核者在换药室一位感染伤口的病人换药2、附评分原则说明:全过程一处违反无菌原则扣5分;换药过程中发现每缺一项换药必需品扣0。

5分;未作伤口、创面的观察不得该项分;其它项目根据操作的正确性和熟练程度评分;必要时可结合操作步骤提问。

评审专家签名:穿脱隔离衣评分表姓名科室总分评审专家签名:腹腔穿刺评分表姓名科室总分注:穿刺点的选择(任选1个)①左下腹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此处不易损伤腹壁动脉;②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上方1,Ocm、偏左或偏右1.5cm 处,此处无重要器官且易愈合;⑨侧卧位,在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之延长线相交处,此处常用于诊断性穿刺。

④少量积液,尤其有包裹性分隔时,须在B超引导下定位穿刺。

评审专家签名:腰椎穿刺评分表姓名科室总分评审专家签名:胸膜腔穿刺评分表姓名科室总分注:穿刺点选择:①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②肩胛线7~9肋间或腋后线第7~8肋间;③腋中线第6~7肋间隙;④或由B超定位确定。

评审专家签名:骨髓穿刺术评分表姓名科室总分注:穿刺点选择①髂前上棘穿刺点:病人取仰卧位,髂前上棘后1—2cm,取骨面较平点;②髂后上棘刺穿点:病人取俯卧位,骶椎两侧,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⑧胸骨穿刺点:病人取仰卧位,取胸骨中线,第二肋间水平.评审专家签名:一般情况及前侧胸肺部检查评分表姓名科室总分评审专家签名:一般情况及及背部检查评分表姓名科室总分评审专家签名:头部及心脏检查评分表姓名科室得分审专家签名:腹部体格检查评分表姓名科室得分审专家签名:。

临床三基技能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心外科

临床三基技能操作考核评分标准心外科

科室总分
考核评委签名:
1、考核方法:被考核者在换药室一位感染伤口的病人换药
2、附评分原则说明:全过程一处违反无菌原则扣5分;换药过程中发现每缺一项换药必需品扣0.5分;未作伤口、创面的观察不得该项分;其它项目根据操作的正确性和熟练程度评分;必要时可结合操作步骤提问。

评审专家签名:
科室总分
评审专家签名:
注:穿刺点选择:
①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
②肩胛线7〜9肋间或腋后线第7〜8肋间;
③腋中线第6〜7肋间隙;
④或由B超定位确定。

评审专家签名:
评审专家签名:
头部及心脏检查评分表
评审专家签名:
腹部体格检查评分表
评审专家签名:。

体温、脉搏、呼吸测量三基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体温、脉搏、呼吸测量三基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1.病人:30分钟内无进食,活动,冷、热敷,洗澡,坐浴,灌肠及情绪激动等。
3分
2.用物:体温计、纱布、弯盘、秒表、听诊器。
2分
测体温:1.检查体温计刻度是否在35。C以下。
5分
2.根据病情选择测量体温的方法:腋下测量
(1)解开衣袖,用纱布擦干一侧腋下。
2分
(2)将体温表水银端放于腋窝深处,紧贴皮肤。
1分
(5分)
3.异常呼吸、脉搏需测1分钟,脉搏短细的病人应由2名护士同时测量,一人听心率,一人测脉率,同时开始记数1分钟,记录方式:心率/脉率/分。
2分
4.给小儿及神志不清病人测体温时,要注意固定体温表,防止意外。
1分
评价
(15分)
1.病人配合,了解测量的注意事项。
5分
2.体温表放置位置正确,固定良好。
5分
5.记录。
5分
6.安置病人。
5分
7.终末处理。
5分
8.将测量结果绘制在体温单上。
5分
1.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测量体温的方法。发现体温与病情不相符时,可重新测量,必要时做肛温、口温对照。
1分
注意事项
2.若不慎咬破体温计而吞下水银时,可立即口服大量蛋白水和牛奶,在不影响病情的情况下,给服大量韭菜等粗纤⅛⅜⅛o
2分
(3)曲臂过胸,夹紧体温表。
3分
(4)8-10分钟取出
3分
3.擦净体温表。
2分
流程(60分)
4.看明度数,体温表甩至35°C以下。
3分
测脉搏、呼吸
1.病人近侧手臂腕部伸展,置舒适位置。
5分
2.将食指、中指、无名指的指端按在病人梯动脉表面。
5分
3.计脉搏次数。

临床三基技能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百分志

临床三基技能操作考核评分标准百分志

穿脱隔离衣评分表
换药术评分标准
科室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
清创术操作程序及评分标准
姓名
心肺复苏评分表
腹腔穿刺评分表
①左下腹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此处不易损伤腹壁动脉;
②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上方1,Ocm、偏左或偏右1.5cm处,此处无重要器官且易愈合;
⑨侧卧位,在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之延长线相交处,此处常用于诊断性穿刺。

④少量积液,尤其有包裹性分隔时,须在B超引导下定位穿刺。

监考人签名:
腰椎穿刺评分表
胸膜腔穿刺评分表
①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
②肩胛线7~9肋间或腋后线第7~8肋间;
③腋中线第6~7肋间隙;
④或由B超定位确定。

评审专家签名:
骨髓穿刺术评分表
①髂前上棘穿刺点:病人取仰卧位,髂前上棘后1—2cm,取骨面较平点;
②髂后上棘刺穿点:病人取俯卧位,骶椎两侧,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
⑧胸骨穿刺点:病人取仰卧位,取胸骨中线,第二肋间水平。

评审专家签名:
一般情况及前侧胸肺部检查评分表
一般情况及及背部检查评分表
头部及心脏检查评分表
姓名科室得分
监考人签名:
腹部体格检查评分表
插胃管术评分表
姓名:科室:得分:。

“三基”评分标准

“三基”评分标准

胸膜腔穿刺术(1)患者体位正确(10分):模拟人取坐位面向椅背,两前臂置于椅背上,前额伏于前臂上。

不能起床者可取半坐卧位,患侧前臂上举双手抱于枕部。

(2)穿刺点选择正确(10分):穿刺点选在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一般常取肩胛线或腋后线第7~8肋间;有时也选腋中线第6~7肋间或由超声波定位确定。

(3)消毒、铺巾、局麻、无菌操作正确(15分):常规消毒皮肤,消毒直经约15cm,戴无菌手套,覆盖消毒洞巾。

用2%利多卡因在下一肋骨上缘的穿刺点自皮至胸膜壁层进行局部浸润麻醉。

(4)穿刺操作正确(20分):①考生以左手示指与中指固定穿刺部位的皮肤,右手将穿刺针的三通活栓转到与胸腔关闭处,再将穿刺针在麻醉处缓缓刺入,当针锋抵抗感突然消失时,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胸腔相通,进行抽液,首次抽液不超过600ml以后每次不超过1000ml(5分)。

②助手用止血钳协助固定穿刺针,以防刺入过深损伤肺组织。

注射器抽满后,转动三通活栓使其与外界相通,排出液体(5分)。

③如用较粗的长穿刺针代替胸腔穿刺针时,应先将针座后连续的胶皮管用血管钳夹住,穿刺进入胸膜腔后再接上注射器,松开钳子,抽液(5分)。

④抽液结束时,穿刺口消毒,局部用消毒纱布覆盖、固定(5分)。

(5)术后处理及正确(5分):术后严密观察,当可能发生胸部压迫、气胸,或昏厥等症状须立即诊治。

腹腔穿刺术(1)术前嘱排尿、模拟人体位正确(10分):术前须排尿以防穿刺损伤膀胱;让模拟人坐在靠背椅上,衰弱者可取其他适当体位如半卧位、平卧位或侧卧位。

(2)穿刺点选择正确(10分):选择适宜的穿刺点:(任选1个,位置正确可得10分)①左下腹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此处不易损伤腹壁动脉;②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上方1.0cm、偏左或偏右1.5cm处,此处无重要器官且易愈合;③侧卧位,在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之延长线相交处,此处常用于诊断性穿刺;④少量积液,尤其有包裹性分隔时,须在B超引导下定位穿刺。

三基考核评定标准

三基考核评定标准
医院科室姓名成绩:
内容
操作要求及评分细则
标准分
扣分
实得分
1.素质标准
态度认真、严肃动作迅速、敏捷
8
2.气管插管术指征
1、呼吸衰竭。2、气管内麻醉。3、加压给氧。4、防止误吸。5、呼吸道堵塞。
15
3.术前准备
麻醉喉镜,气管导管及气管导管衔接管、牙垫、导管管芯、吸痰管、注射器、呼吸器及氧气。
8
操作过程
1、患者仰卧,头垫高后仰。
5
观察病人胸廓起伏情况
5
8.胸外心脏按压
(要求做5个呼吸按压周期)
胸外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或两乳头之间
5
术者一手掌根部放于患者胸骨中下1/3交界处,另一手交叉手上,扣手,两肘关节伸直
5
以身体重量垂直下压,按压深度4-5cm、压力均匀
5
按压频率成人100次/分,
5
*按压通气比例:不论单人或双人CPR时,均按照30∶2比例给予按压和通气。
15
3选择能量
除颤能量选择正确
单向波除颤能量360 J;双相波形200 J,
8
4.充电
充电操作正确,未充电者不得分
4
5.安放电极板
电极板位置安放正确,采用前-侧位,即前电极放在右侧锁骨下方,侧电极放在左下胸乳头左侧,电极中心适在腋中线上或腋前线第五肋间(左、右电极板各3分)电极板与皮肤紧密接触,不得歪斜(左、右电极板各2分)。
动作连贯、姿势正确、
5
合计
100
*注:1、对于存在脉搏但呼吸停止的无反应患者,应给予人工呼吸,而无需胸外按压,人工呼吸频率成人为10~12次/分钟;2、双人复苏若高级人工气道存在时,一人不停地按照100次/分频率按压,另一人按8~10次/分钟(约6~8秒吹气1次)吹气.考官可根据情况设定考试场景

静脉注射法三基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静脉注射法三基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4分
(2)吸药,排气,放妥。
6分
2.选择静脉:(1)穿刺部位肢体下垫小枕。
4分
(2)距穿刺点上方6cm左右处扎止血带。
4分
(3)嘱病人握拳。
2分
3.消毒皮肤。
5分
4.进针:(1)一手固定皮肤,另一手持针。
3分
(2)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成15°-30°进针。
3分
(3)见回血再进针少许。
3分
(4)松止血带,嘱病人松拳。
3分
5.固定针头。
5分
6.注入药液。
3分
7.注射毕,干棉签放于穿刺点上方,拔出针头,按压片刻。Biblioteka 5分8.安置病人。3分
9.终末处理。
5分
10.记录。
2分
注意事项
(5分)
1.选择静脉时,避开静脉瓣、关节。
1分
2.长期注射者要有计划地使用血管,一般先四肢远端后近端,充分保护静脉。
2分
3.根据病情及药物性质,掌握注药速度并随时听取病人主诉。
静脉注射法三基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姓名:得分:
操作步骤操作步骤
操作内容
分值
得分
目的
(5分)
1.药物不宜口服、皮下注射、肌内注射或需迅速发生药效时。
3分
2.做诊断性检查。
2分
评估
(10分)
1.病人的病情、意识状况、局部皮肤及血管情况。
4分
2.病人的心理状态、合作程度。
3分
3.解释目的、注意事项。
3分
准备
(5分)
1分
4.对刺激性强或特殊药物,需确认针头在血管内方可推药。
1分
评价
(15分)
1.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及查对制度。

静脉输液三基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静脉输液三基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静脉输液三基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考试号:得分:
操作步骤操作步骤
操作内容
分值
得分
目的
(5分)
1.纠正水、电解质失衡,维持酸碱平衡。
1分
2.补充营养,维持热量。
1分
3.输入药物,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2分
4.增加循环血量,改善微循环,维持血压。
1分
评估
(10分)
1.病人的年龄、病情、营养状况、穿刺部位的皮肤、血管状况及肢体活动度。
1分
2.长期注射者要有计划地使用血管,一般先四肢远端后近端,充分保护静脉。
1分
3.对小儿、昏迷或不合作者,输液时穿刺处应加强固定。
1分
4.要根据病情、年龄及药液性质调节滴速,输液时应加强巡视,局部有肿胀、渗漏或其他故障应立即排除。
1分
5.对刺激性强或特殊药物,需确认针头在血管内方可推药。
1分
评价
(15分)
4分
2.病人的心理状态及合作程度。
3分
3.解释目的、注意事项。
3分
准备
(5分)
1.护士:洗手,戴口罩、帽子,必要时戴手套。
1分
2.病人:排尿,穿刺肢体保暖。
1分
3.环境:清洁,温度适宜。
1分
4.用物:治疗盘内放置止血带、棉签、消毒液、一次性输液器、血管钳、胶布、弯盘、液体及药物,输液卡、输液架。
2分
3分
③松开止血带,放开输液管,观察溶液点滴是否通畅。
3分
④固定针柄,覆盖针眼,头皮针软管盘曲固定。
2分
10.调节滴速,观察,记录。
5分
11.安置病人。
2分
12.输液完毕,拔针:轻揭胶布,用干棉签轻压穿刺点上方,快速拔针,按压片刻。

心肺复苏(成人)三基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心肺复苏(成人)三基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分
6.人工呼吸与胸外心脏按压同时进行,比例为单人操作2:15,双人操作1:5O
5分
7.观察心、肺复苏是否有效。
5分
1.人工呼吸前需保持气道通畅,吹气时防止气体从口鼻逸出,吹气时间约占每次同期的1/3。
2分
注意事项
(5分)
2.胸外心脏按压部位要准确,压力要适当,过轻则无效,过重易造成损伤。
2分
3.操作中途换人应在心脏按压、吹气间隙进行,不得使抢救中断时间超过5-7秒。
5分
1.呼救,同时使病人仰卧于硬板床上,去枕头后仰,解开衣领及裤带。
5分
2.心前区叩击2次。
5分
3.开放气道:(1)清除口腔、气道内分泌物或异物,有义牙取下;
5分
(2)手法开放气道:仰面抬颌法、仰面抬颈法、托下颌法。
5分
流程
4.人工呼吸:(1)抢救者用手捏住病人鼻孔,深吸一口气屏气,双唇包住病人口部(不留空隙),用力吹气,观察胸部上抬,吹气毕,松开口鼻;
心肺复苏(成人)三基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姓名:_
得分:
操作步骤
操作内容
分值
得分
目的
(5分)
对因各种原因引起呼吸、心跳停止的病人进行抢救,保证重要脏器血氧供应,尽快恢复心跳、呼吸。
5分
评估
1.病人心跳、呼吸。
5分
(10分)
2.口、咽、鼻有无分泌物、异物。
5分
准备
(5分)
视环境条件备:听诊器、血压计、心脏按压板、纱布、除颤仪。
10分
(60分)
(2)频率:14-16次/分。
5分
5.胸外心脏按压:(1)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交界处
3分
(2)按压手法:抢救者位于病人一侧,左手掌根部置于病人按压部位,右手掌压在左手背上,双肘关节伸直,利用身体重量,垂直向下用力按压;

心肺复苏(成人)新三基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心肺复苏(成人)新三基操作考核评分标准
2分
4.判断有无呼吸,在开放气道的前提下,眼看有无胸廓的起伏或面感有无气体的排出或耳听有无气流的声音。
4分
准备
(5分)
视环境条件备:听诊器、血压计、心脏按压板、纱布、除颤仪。
5分
流程
(60分)
1.呼救,院外拨打120,同时做心肺复苏:(1)放置体位:仰卧于地面或硬板上,头颈躯干呈直线,双手放于躯干两侧,解开衣物、领带等。
15分
(5)按照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30:2的比例,一般做5个循环。
5分
2.判断复苏效果。观察神志,测量P、R、BP等。若未复苏成功,继续CPR,尽早配合使用电除颤等治疗。
5分
注意事项(5分)
1、人工呼吸前需保持气道通畅,吹气时防止气体从口鼻逸出。
1分
2、胸外心脏按压部位要准确,按压要适当,过轻则无效,过重易造成损伤。
1分
3、按压周期:在30次内,保持双手位置固定,不要移动。
1分
4、按压间隔:压松相等,间隔比例为1.1.时可产生有效的脑和冠状动脉灌注压。
1分
5、按压连贯,按压中尽量减少中断。
1分
评价
(15分)
1Hale Waihona Puke 抢救及时,动作准确。7分2.复苏成功。
8分
监考者:
10分
(2)行胸外心脏按压30次:a、按压部位:两乳头连线中点的胸骨上。
4分
b、按压姿势:伸直上肢,肩手正对,身体重力,垂直下压。
5分
c、按压幅度:大于5cmo
3分
d、按压频率:大于100次/分钟。
3分
(3)开放气道:手法开放气道:仰头举颌法、仰头抬颈法、双手抬颌法。
10分
(4)人工呼吸2次或简易呼吸气囊送气2次:呼吸频率:8-10次/分钟,按压30次,吹气2次(30:2)。

临床三基技能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之令狐文艳创作

临床三基技能操作考核评分标准之令狐文艳创作

心肺复苏评分表令狐文艳姓名科室总分监考人签名:换药评分表1、考核方法:被考核者在换药室一位感染伤口的病人换药2、附评分原则说明:全过程一处违反无菌原则扣5分;换药过程中发现每缺一项换药必需品扣0.5分;未作伤口、创面的观察不得该项分;其它项目根据操作的正确性和熟练程度评分;必要时可结合操作步骤提问。

评审专家签名:穿脱隔离衣评分表姓名科室总分评审专家签名:腹腔穿刺评分表姓名科室总分注:穿刺点的选择(任选1个)①左下腹脐与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点,此处不易损伤腹壁动脉;②脐与耻骨联合连线中点上方1,Ocm、偏左或偏右1.5cm处,此处无重要器官且易愈合;⑨侧卧位,在脐水平线与腋前线或腋中线之延长线相交处,此处常用于诊断性穿刺。

④少量积液,尤其有包裹性分隔时,须在B超引导下定位穿刺。

监考人签名:腰椎穿刺评分表姓名科室总分评审专家签名:胸膜腔穿刺评分表姓名科室总分注:穿刺点选择:①胸部叩诊实音最明显部位;②肩胛线7~9肋间或腋后线第7~8肋间;③腋中线第6~7肋间隙;④或由B超定位确定。

评审专家签名:骨髓穿刺术评分表姓名科室总分注:穿刺点选择①髂前上棘穿刺点:病人取仰卧位,髂前上棘后1—2cm,取骨面较平点;②髂后上棘刺穿点:病人取俯卧位,骶椎两侧,臀部上方突出的部位;⑧胸骨穿刺点:病人取仰卧位,取胸骨中线,第二肋间水平。

评审专家签名:一般情况及前侧胸肺部检查评分表姓名科室总分评审专家签名:一般情况及及背部检查评分表姓名科室总分评审专家签名:头部及心脏检查评分表姓名科室得分项目评分标准标准分扣分得分准备工作(5分)l、器具备齐2、站在病人右侧,问候,告知查体注意事项3、被检查者体位、姿势正确122头部检查(20分)1、观察头发、触诊头颅2、眼:结膜、巩膜、瞳孔(直接和间接对光反射)、眼球(检查左右眼球运动六个方向)集合反射3、检查耳廓、观察外耳道、检查乳突、听力4、观察鼻外形、鼻前庭和鼻腔,检查两侧鼻通5、触压两侧额窦、筛窦和上颌窦6、观察口唇,用压舌板观察口腔粘膜、牙齿、牙龈、扁桃体、咽后壁,观察舌体、舌苔、伸舌运动、鼓腮、示齿动作2222222222心脏检查(40分)1、观察心前区及心尖搏动:切线方向2、触诊心尖搏动、心前区(异常搏动和震颤):两步法3、触诊心包摩擦感:胸骨左缘3、4肋间4、叩诊心浊音界:(20分)顺序:先左后右、从外向内、由下而上;方法:左侧心尖搏动外2—3cm处开始轻叩、右侧肝上界上一肋间开始稍重至第二肋间;标记:左、右相对浊音界;测量结果正确;5、心脏听诊:(17分)五个听诊区(二尖瓣、肺动脉瓣、主动脉瓣、主动脉瓣二区、三尖瓣)位置正确;逆时针方向;听诊内容全面(频率、节律、心音、杂音、摩擦音)1115555827质量评估(5分)1、态度严肃认真、爱伤观念强(减少暴露、翻动)2、操作熟练、检查器具摆放整齐、不乱丢污物3、胸骨角确定标志正确4、各部分检查顺序(视、触、叩、听)5、完成时间:15分钟1112监考人签名:腹部体格检查评分表姓名:科室:得分:项目评分标准标准分扣分得分准备工作(5分)l、器具备齐2、站在病人右侧,问候,告知查体注意事项3、正确暴露腹部,屈膝、放松腹部,双上肢置于躯于两侧122操作实施60分1、视诊腹部外形、皮肤、呼吸运动、腹壁静脉曲张、胃肠型或蠕动波2、听诊肠鸣音:1分钟3、听诊血管杂音;上腹中部及脐周4、叩诊全腹: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至右下腹,再至脐部5、叩诊肝上界:右锁骨中线至上向下6、叩诊肝下界;右锁骨中线至下向上7、检查肝区叩击痛8、检查移动性浊音:经脐平面先左后右9、腹部浅触诊:自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10、腹部深触诊:自左下腹开始、逆时针方向11、训练被检查者作加深的腹式呼吸2—3次12、肝脏触诊:右锁骨中线及前正中线上双手触诊手法正确(手位、配合)13、检查肝颈静脉回流征(右手掌面、10秒)14、检查胆囊点有否压痛:位置正确15、Murphy氏征检查:手法正确、判断准确16、脾脏触诊:双手法,平卧未能触及,再行右侧卧位检查;17、肾脏触诊:双手法,左手托腰部向上推起18、检查液波震颤:一手掌面贴于侧腹壁,另一手四指并拢屈曲指端叩击对侧腹壁,另一人手掌固定;19、振水音:上腹部冲击触诊法振动胃部,直接或用听诊器听诊20、检查上、中、下腹壁反射:从外向内21233332231333333322质量评估(5分)1、态度严肃认真、爱伤观念强(减少暴露、翻动)2、操作熟练、检查器具摆放整齐、不乱丢污物3、胸骨角确定标志正确11124、各部分检查顺序(视、触、叩、听)5、完成时间:10分钟监考人签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急救中心三基技能操作评分标准护士部分_图文莆田市急救中心操作标准护士部分心肺复苏+电除颤标准项目内容操作要求及评分细则标准分扣分实得分 1.准备戴手套 0.5 2.评估环境观察周围环境~确定安全 0.5拍患者双肩 0.5 3.判断意识分别对双耳呼叫、呼叫声响亮心 1 有效准备除颤监护仪、简易呼吸器 4.启动BLS 0.5 和面罩5.摆放体位医生与患者体位正确 0.5 肺观察口腔有无异物 1 6.开放气道压额抬颏方法正确 1判断自主呼吸动作规范 1判断时间5,10秒钟 1 7.人工呼吸首次通气有效 0.5观察病人胸廓起伏情况 1 复检查颈动脉搏动方法正确 1判断时间5,10秒钟 1 8.胸外心脏按扣手~两肘关节伸直 1 压以身体重量垂直下压~压力均 1 匀苏观察患者面色 1判断大动脉搏动是否恢复 1 9.复检判断呼吸是否恢复 1判断时间5,10秒钟 1正确开启除颤仪~调至监护位1 置安放除颤电极板~报告心律情1 胸 1.准备除颤况“室颤~须紧急电除颤”外迅速擦干患者胸部皮肤~打开导电胶盖~在电极板上涂以适1 心量导电胶混匀。

电脏电极板位置安放正确,左、右 2 除电极板各1分, 非 2.安放电极板电极板与皮肤紧密接触~不得颤 1 同歪斜,左、右电极板各0.5分,。

术 3.选择能量除颤能量选择正确 1 步充电 1 4.充电直请“旁人离开” 1电极板压力适当,左、右电极流 5.电极板紧贴板各1分,~观察心电示波,13 皮肤分,。

莆田市急救中心操作标准护士部分除颤前确定周围人员无直接 6.与病人保持1.5 或间接与病人接触安全距离操作者身体不能与患者接触 1.5除颤仪充电并显示可以除颤7.放电时~双手拇指同时按压放电按2钮电击除颤不超过20秒钟,21-25秒扣2 8.从擦干患者分~胸部皮肤开始26-30秒扣4分~31-35秒扣610 至除颤放电完分~毕的时间要求 ,35秒0分,。

除颤结束~移开电极板~关机, 1清洁患者胸壁皮肤 19.除颤结束要报告“继续心肺复苏2分钟后求复检~心跳、呼吸恢复~心肺1 复苏成功”,清洁除颤电极板~正确归位电极板。

有效人工呼吸,仅绿灯亮~每次0.25分,有效按压(仅绿灯亮,每次0.3 分)150,160秒5分,161,165按压与人工呼吸总分 53 秒4分,166,170秒3分,超过170秒不得分,少于150秒~则每5秒钟扣1分~135秒以下不得分。

合计 100莆田市急救中心操作标准护士部分呼吸机使用评分标准标准实得项目内容操作要求及评分细则扣分分分仪表仪表端庄~服装整洁 1病人的年龄 0.5病情 0.5治疗情况 0.5 评估心肺情况 0.5 ,生命体征 0.5 内容血气分析报告 0.5 口意识 0.5 述, 体重 0.5营养 0.5睡眠、心理等状况 0.5氧气筒 1减压表或中心供气系统 1 用呼吸机一台 1 物模拟肺一个 1 准操呼吸回路,螺纹管道、湿化罐、贮水瓶、备作 1 Y型接头, 前灭菌蒸馏水 1 准呼检查呼吸机的各零件是否完好 2 呼备吸吸检查消毒的呼吸机管道有无过期~管道有机 2 机无漏气使准安装加温湿化罐,水位判断, 2 用备正确连接呼吸管道~接上模肺 2 解释与患者家属沟通 1接上呼吸机电源 2检查氧气是否充足 2检查减压表 2将减压表连接到氧气筒上,口述, 2开氧气 2开减压表,顺时针方向开~逆时针方向关, 2 操气按病人需要调节 2 作道压力一般为0.25-0.3Mpa~如病人肺部阻过的力大~可适当调高些~最高压力不超过2 程连 0.3Mpa 接开减压表小开关 2开空压机 2开呼吸机 1开加温湿化罐开关 1根据病人病情~年龄设置呼吸机模式和参1 数莆田市急救中心操作标准护士部分呼吸频率:成人12-20次/分 3Vt:5-12ml/kg,并结合病情进行调整~维 3 持气道平台压,<30-35cmH2O每分钟通气量:呼吸频率×体重Kg×9 3峰值流量:40-60L/M 3吸气时间:0.8-1.2s或吸:呼比1:1.5-2 2吸氧浓度:初始可予100%,酌情降低吸氧设浓度到50%以下,并设法维持氧饱和2度>90%敏感度:当病人没有自主呼吸时或呼吸很弱,让呼吸机辅助病人呼吸,敏感度调小置些使病人呼吸肌减少耗氧量,如自主呼吸2的恢复触发:压力触发:-0.5—1.5cmH2O~流量触发1-3升/分加湿器:进气端温度一般保持在32-35? 2 参之间纯氧开关:在低氧血症、心跳呼吸骤停情况下~开纯氧开关键~给纯氧时间不能超2 过24小时~以防纯氧中毒。

或按压100% 数操按纽3分钟自然停止作 PEEP:其上限无共识~下限通常在P-V曲 2 过线的低拐点或LIP之上2cmH2O 程确认正常呼吸机正常工作后~将Y型接头人机与气道插管接头连接~并固定好管道~以2 连接防脱落机械纠正急性呼吸性酸中毒通气纠正低氧血症呼的目降低呼吸功消耗~缓解呼吸肌疲劳吸的防止肺不张机 10 为安全使用镇静剂和肌松剂提供通气保提使问障用 ,稳定胸壁,如肺叶切除~通过机械性扩张随使胸壁稳定, 机提机械较为严重的呼吸功能障碍问3通气意识障碍个应用呼吸形式严重异常~如呼吸频率》35-40问指征次/min或<6-8次/min ~节律异常~自主题, 呼吸微弱或消失 10血气分析提示严重通气和氧合障碍:PaO2<50mmHg,尤其是充分氧疗后仍<50mmHgPaCO2进行性升高~pH动态下降莆田市急救中心操作标准护士部分相气胸及纵隔气肿未行引流~肺大泡和肺囊对肿禁低血容量性休克未补充血容量忌严重肺出血症气管-食管瘘 10降低平均气道压呼吸肌的连续应用~使呼吸肌功能得到维持和锻炼~避免呼吸肌萎缩~有利于适时脱机,改善V/Q比例应用SIMV~自主呼吸易与呼吸机协调~减少对镇静剂的需要CPAP 增加肺泡内压和功能残气量~P,A-a,O 2/PEEP减少~有利于氧向细胞内弥散,的使萎陷的肺泡复张~在整个呼吸周期维持作肺泡的通畅 10 用对容量和血管外肺水的肺内分布产生有利影响改善V/Q的比例增加肺顺应性~减少呼吸功患者方面的因素:如缺氧、气道分泌物堵塞、肺水肿、代酸、左心衰、神经精神因人机素对抗操作者呼吸机参数设置因素:设置如触发10 的原敏感度、参数调节、通气模式设置不当等。

因机器及通气管路因素:漏气、积水、连接管道过细等心理护理人机过度通气对抗10 对因处理的处理药物如镇静剂、麻醉性镇静剂、肌松剂合计 100莆田市急救中心操作标准护士部分颈椎损伤的固定与搬运操作比赛评分标准,伤员仰卧位,项操作要求及评分细则标准分扣分实得分目观察周围环境安全后正面走向伤者 2 准初步判断伤情,意识、截瘫, 2 备告知伤者不能随意活动 1急救员按分工准备物品及脊柱板~做好操作准备 1术者急救员位置正确 1使用头锁手形正确 4急救员体姿正确 2 调整颈部位置手指不遮盖双耳 3助手食指置伤者胸骨正中指引~术者调整颈部位 2 置测量颈部长度手形正确 3 助手安置颈托调整颈托 3颈托使用方法正确~安置得当 3术者初步判断伤情检查顺序和方法正确 3使用胸锁手形正确 4 助手做胸锁操作急救员体姿正确 2 操不得遮盖口、鼻3 使用改良斜方肌挤压法手形正确 4 术者做改良斜方急救员体姿正确 2 肌挤压法操作手掌、前臂固定头部 3 术者指挥~助手左右手交叉~将伤者轴位翻动于 3 侧卧位翻动伤员于侧卧位动作协调、平稳 3 助手检查伤员脊柱及背部情况 3 将脊柱板安置于伤员背部适当的位置 2 作术者指挥~助手左右手交叉~将伤者轴位翻动于 3 仰卧位助手用胸锁手法固定头颈~手形正确 3移动伤员于脊柱板术者用斜方肌挤压法固定头颈~手形正确 3助手双手交叉~术者指挥~将伤员用双前臂推至 3 脊柱板适当位急救员体姿正确 2急救员动作正确~协调、平稳 3安置头部固定器 3按头部、胸部、髋关节、膝关节、踝关节的顺序固定伤员 5 规范固定固定带松紧度适当 2 搬运伤者急救员平稳抬起伤者 2莆田市急救中心操作标准护士部分术者在头侧,同时观察头颈部情况 2选手操作手法规范,口令简洁,动作交替流畅 5在规定5分钟时间内完成(计时从评判长宣布比赛开始至固定伤者在长脊 5 板上并抬起伤者),每超过5秒,含5秒之内,扣1分合计 100莆田市急救中心操作标准护士部分微量泵考核评分标准评分等级得项目实施要点分 A B C护士准5 4 3 衣帽整洁、洗手、戴口罩备操作准备方盘、治疗巾、静脉延长管、注射器、头皮针、棉签、弯盘、胶布、用物准10分 5 4 3 安尔碘、砂轮、止血带、药物、微量泵、标签、执行备单、笔4 3.2 2.4 1.了解患者病情及合作程度评估患者 3 2.4 1.8 2.向患者解释目的、方法、药物作用10分 3 2.4 1.8 3.观察输液处皮肤及血管情况1.核对医嘱~检查微量泵性能 32.4 1.82.根据医嘱按无菌原则配药连接延长管~在注射器上贴上相应的标签 7 5.6 4.23.携用物至床旁~核对患者~做好解释 5 4 34.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 2 1.6 1.25.将微量泵安装在输液架上~接通电源 5 4 36.将已抽好药物的注射器放入注射泵凹槽内~固定~开注射泵电源开关 5 4 3操作 7.备胶布~暴露穿刺部位~消毒 5 4 3 要点 8.再次核对~排气,按快进键, 5 4 3 65分 9.遵医嘱调整每小时注射量及其他需要设置的参数~按“Stop”键 5 4 310.静脉穿刺或正确连接已建好的静脉通路 5 4 311.按“Start”键~观察注射是否通畅及患者的反应 5 4 312.胶布固定 3 2.4 1.813.再次核对患者并协助患者取舒适的卧位 5 4 35 4 3 14.整理床单元及用物~洗手~记录指导 1. 告知患者微量泵应用的注意事项 5 4 3 患者 2. 告知患者出现不适及时通知医护人员 5 4 3 10分提问目的及注意事项 5 4 3 5分总分 100 一、目的:准确控制输液速度~使药物速度均匀、用量准确并安全地进入患者体内发生作用。

二、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管路24小时更换~管道保持通畅。

2.正确设定输液速度及其他必需参数~防止设定错误延误治疗。

3.注射器上标签要标明配置药物药名、浓度、剂量、病人姓名、时间及核对者。

4.遵医嘱调节注射速度。

5.注意观察穿刺部位皮肤情况~防止发生液体外渗~出现外渗及时给予相应处理。

6.遇突然停电~应检查微量泵工作是否正常~速度是否准确。

莆田市急救中心操作标准护士部分7.随时查看微量泵的工作状态~保证机器正常运转~及时处理报警、故障及电池欠压等情况。

三、操作时间从评估患者开始记时共10分钟~每超过30秒~扣1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