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合集下载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结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教学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一直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

许多学校都在进行着解决问题教学研究,而我们这个课题的提出,也是基于我们学校自身存在问题的思考。

问题主要有:(一)学生方面,问题主要是:1、学生对问题信息的“卷入度”不高由于新教材中的“解决问题”,已不再是纯粹文字的、结构分明的“标准件”,而是图文并茂、多元集结的“融合体”,对此,学生出现“顾此失彼”的审题状况。

2、问题思路的“分析力”不强传统的“应用题”,有着鲜明的“类型化”倾向,只要模仿例题的解答套路就行了,而现在的“解决问题”注重与其他内容的融合,由于缺少了画“瓢”所依的“葫芦”,很多学生便会遭遇“老师讲过我会做,稍作变化我不会”的现象。

3、问题解答的“策略性”不足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仅仅只着眼于获得问题的具体答案,没有积极地运用解决问题的策略来解题,而导致错漏百出。

(二)老师方面,问题主要是:1、对解决问题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不清。

从过去我们熟悉的以培养学生解题能力为目的的“应用题”教学到新课程以发展学生综合数学能力为核心的“解决问题”的教学,许多老师面对其教学目标、内容体系、编排呈现方式的巨大变化而感到无所适从。

2、只关注算法与结果是否正确,忽视解题思路的教学和形成。

因此,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在批判地继承应用题教学的优秀理论、经验的基础上,积极研究、实践,探索出一些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的基本规律、总结出一些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的好的经验。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1、《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2、建构主义理论观点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对教学意义的生成起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中问题解决策略研究的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中问题解决策略研究的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中问题解决策略研究的结题报告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中问题解决策略研究的结题报告内容提要:本文是《小学数学综合实践课中问题解决策略研究》的结题报告。

主要从“课题的提出及意义”、“概念的界定”、“课题研究的理论基础”、“课题研究的内容”、“课题研究的方法”、“课题研究的措施”“课题研究的结果和成效”、“课题研究后的思考”等几个方面对课题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并对问题解决的基本过程和开展课题研究后师生在教学行为上的变化做了较为具体的论述。

最后附上教师案例和学生材料加以补充说明。

一、课题的提出及意义当今社会,我们面对的是一个高速发展,变化多端的社会,每个人在其一生中都会遭遇到各式各样的问题。

所以完全有理由把解决问题的能力视为人生活中一个重要的、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阶段的规律,采取“解决问题”的学习,有助于增进学生思维能力,使学生在学会思考的同时,具有独立的、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成为有效的、成功的问题解决者。

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某些弊端的影响,多年来我国小学数学课程体系相对封闭,过于强调知识体系,教学内容难以反映现代科技、社会发展的新内容,脱离学生经验和社会实际,数学教学中过于强调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情况比较突出。

同国外相比,我国小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扎实,基本技能熟练,解决书本问题能力强,但将所学的数学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远远落后于某些西方国家的学生,这样势必会影响学生可持续能力的发展。

近年来国际数学课程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学习。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充实小学数学关于问题解决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

根据我国小学数学教育现状和国际数学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迫切需要改革数学课程和教学方法。

2000年修订后的《小学数学教学大纲》“教学要求”提出:要“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密切联系,通过观察、操作、猜测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索意识,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的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策略研究结题报告近年来,随着数学教学的不断深化和完善,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不断得到提高,但教学能力的培养却停滞不前。

尤其是在解决数学问题这方面,学生虽然有着较好的基础知识,却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本研究对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以期提高学生的解决数学问题能力。

本研究采用调查、实验、实地观察等多种方法,分别对50名小学生的数学问题解决策略进行调查和实验,以及对30名小学生的自我认知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行分析。

结果发现,调查结果表明,小学生在解决数学问题时,大多数学生使用的是死记硬背的方式,缺乏分析判断能力,而极少数学生使用推理思维或从一个数学问题推断另一个数学问题的能力。

实证实验结果发现,小学生在短期内可以解决定式化问题,但对推理性问题的解决能力较差。

实地观察结果显示,在解决具有挑战性的数学问题时,学生的表现更多停留在表面的动作,而欠缺深度的分析与推理。

综上所述,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薄弱,缺乏深入的分析推理和知识构建能力,强调以实践驱动学习为主,认知结构为辅,从而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为自主解决复杂数学问题提供参考依据。

因此,提出了以下建议:首先,要回归“三维的”数学教学,强调知识的自主构建,注重学生主动理解实践知识,让学生掌握解决课内数学问题的能力;其次,要加强数学英语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针对英文计算题的理解能力,让学生掌握解决英文计算题的能力;最后,要注重学生“破解”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会更加有效地突破思维局限。

本研究的成果,对增强小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指引作用。

但本研究仍有不足之处,希望未来的研究能够继续深入,从多个角度探索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策略。

结论本研究针对小学生数学问题解决策略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小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薄弱,缺乏深入的分析推理和知识构建能力。

基于此,提出了回归“三维的”数学教学、加强数学英语的教学、注重学生“破解”能力的培养等建议,以期提高小学生的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课题实验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课题实验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课题实验研究结题报告问题意识是指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从而在学生心里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问题意识是学生进行学习的重要心理因素。

问题是科学研究的出发点,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

没有问 2 题就不会有解释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想、方法和知识,现代教学论研究指出,从本质上讲,感知不是学习产生的根本原因(尽管学生学习是需要产生感知的),产生学习的根本原因是问题。

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没有问题,感觉不到问题的存在,学生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那么学习也就只能是表层和形式的。

所以现代学习方式特别强调问题在学习活动中的重要性。

一方面强调通过问题来进行学习,把问题看作是学习的动力、起点和贯穿学习过程中的主线;另一方面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过程看成是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1995年我省普教室创立了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这一课题,首先提出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强调培养小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一前瞻性的课题精神与2001年国家教委提出的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精神不谋而合,新课程特别强调学生用数学眼光从生活中间捕捉数学问题,强调学生主动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特别倡导用具体的、有趣的、富有挑战性的素材,引导学生主动投入数学活动,体会数学思想,提高数学修养。

这也正是“问题解决”课题研究的重要容。

基于此,我校课题组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先后确定了两个子课题——“问题解决”教学中小学生“应用意识”的培养研究和小学生提出数学问题意识和能力的培养研究。

旨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经过几年的实践与探索取得一定成效。

1、探究“问题解决”课堂教学实践中如何培养小学生提出数学问题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2、探索“问题解决”课程资源开发与学生生活实践的最佳结合途径, 3 让学生从“书本数学”回归到“生活数学”。

3、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和教师的教学方式,师生共同成长,培养具备现代教育理念,具备教育科研能力的新型教师。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研究报告

谈小学数学解决问题教学策略对儿童的学习而言,解决问题的意义不应仅仅停留在能够解决某一类问题,获得某一类问题的结论和答案上,而应基于解题的经历和形成的相应经验、技巧、方法,从而把握一定的解决问题的策略。

《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解决问题方面更是明确提出了一个课程目标——“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现在的人教版教材在编写“解决问题”这部分容时,以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背景,题材选择更加开放,信息资源更加丰富,表达形式更加生动活泼。

为我们广大一线教师的教学探索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同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那么,如何有效地利用教材提供的丰富的信息资源,将生动活泼的现实情境展现给学生,如何帮助学生从解决问题的实践中提升解决问题的策略?使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力得到培养、数学素养得到提高呢?经过多年的教学实践和学习相关的教育理论,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引导学生收集、处理信息教材中利用学生身边丰富的解决问题的资源,提供了比较真实的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教学时,老师应充分利用这些信息资源,选择恰当的方式展示这些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从情境中观察、发现、收集数学信息,并对所有信息进行筛选、提取,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从数学角度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例如在上三年级下册求“平均数”时我是这样处理的:将书中的主题图与学生的实际结合起来,课前组织学生开展收集矿泉水瓶的活动,并将本组收集的数据以简洁的方式记录下来。

上课时以统计图的形式出示某组同学收集的数据,引导学生观察:从统计图中你能发现什么信息?这样让每个学生自己发现、收集数学信息,他们热情高涨,上起课来也积极。

二、引导学生学会提出、筛选问题当需要对信息进行整理和筛选的问题放在每个学生面前时,老师应引导学生对发现的信息进行分析,从中筛选有用的信息。

引导学生注意倾听他人发现的信息,并随时进行评价。

《提高学生有效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提高学生有效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提高学生有效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策略研究》课题结题报告“提高学生有效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策略研究”这个课题于2015年9月启动,已进行了近一年时间的实验,根据新课程标准的新思想,新理念并结合我校“266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完成了预期的研究计划。

现将本课题的研究情况总结汇报如下:一、课题的提出在学生平时的学校和家庭作业中,经常会见到学生的问题解答过程与题目毫无关系,或与之相关联的内容混淆在一起,这种现象一方面反映出学生掌握知识的准确性不够,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学生数学思维没有得到应有的培养和训练,造成解决问题的能力不高和低效率。

“解决问题”是在交给学生必要知识、技能的同时,要引导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设计解题方案,从而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这个过程强调数学教育要培养善于思考,会解决各类问题的学生。

解决问题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值得我们认真的去研究,以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二、课题研究的目的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掌握解题方法。

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形成解决同一类问题的策略。

在解决问题中交给学生数学思考的方法,学会有条理、有根据地思考问题,学会选择策略、方法解决各类问题,逐步形成探究数学问题的科学思维方法、系统思维方法。

三、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围绕需解决的数学问题,在引导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交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形成解题策略,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思维品质。

(1)学生数学作业错误现状调查及其分析。

(2)学生解决各类问题的错误现状分析和研究。

这个过程也就是发现问题——分析原因——分类指导——解决问题的过程。

(3)归纳总结各类错误问题的解决方法以及策略的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对象及方法(一)课题研究对象:宝平路小学六一班全体学生。

(二)课题研究方法1、调查法:通过多种形式如座谈、书面小调查、分类收集、整理学生出现错误的习题;调查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方式以及策略。

2、经验总结法:查阅有关资料和信息,更新教学观念,获取一些有关比较前沿和先进的经验,不断总结,不断反思,在接受——反思——提升的反复探索中逐步整理归纳出有规律性的理性认识。

低年级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研究-结题报告

低年级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研究-结题报告

低年级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研究-结题报告低年级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研究》结题报告通过课题组一年的研究探索,我们基本完成了《低年级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研究》这一课题,形成了较成熟的方法途径,撰写了研究论文。

现结题报告如下:一、课题题解研究对象为低年级学生和低年级教师,主要研究低年级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的现状,教师的主要做法对策,故课题为“如何培养低年级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二、选题过程新课标》提出在第一学段要求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并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

了解同一问题可以有不同的解决方法。

初步学会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过程和结果。

当前,小学低年级部分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欠缺,能力不强,直接影响了学生数学研究和思维水平的发展。

本人及学科组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出现了部分低年级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欠缺,教师培养方法单一,效果不佳的情况。

学科组针对目前现状,进行理性科学分析,达成共识。

3.建立研究课题,完成申报书。

三、研究的目的探究符合低年级学生实际的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途径,更好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通过研究,形成较成熟的经验,并在学校低年级推广,有效解决低年级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不足的问题。

四、研究的具体内容1.当前低年级学生解决数学问题能力培养的方法、途径和成效。

2.分析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及成因3.结合教诲教学实际,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路子五、研究的方法1.研究对象:小学一二年级学生,通过对学优生和中小程度学生从思惟方法、进修惯、进修效果的对比研究寻找问题缘故原由。

2、研究方法:1)动态管理法。

收集有关学生个人资料,了解家庭情况、综合诊断结果及成因、教师实践提升工作跟踪记录、研究成绩记录表。

要求教师根据个案情况,随时调控自己的方法和行为,并对产生的效果做好记录。

2)个案研究法。

主要是通过对一些学生的跟踪分析,摸清他们的成因,及提升效果,为我们的研究提供最直接的材料。

3)行动研究法。

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策略的研究5篇

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策略的研究5篇

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策略的研究5篇第一篇: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策略的研究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策略的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界定:“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板块,对培养学生多个方面的能力发挥着十分重要作用,渗透在数学教学的各个环节,高年级的教学应该侧重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灵活性,并鼓励学生对不同的策略进行比较、分析、综合,从中选出最好的方案。

解决问题不只是获得具体问题的答案,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的发展,使学生根据掌握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有计划、有目的地运用各种方法进行思维训练。

如在解决问题的教学中应重点加强对数量关系、解题思路的训练,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习惯。

所以我申报了关于“数学教学中培养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策略的研究”这一课题。

希望通过这一课题的研究,能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在平时的教学中,能时刻的关注对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把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分析解题思路和数量关系放在教学的首位。

二、课题研究需解决的问题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无论是总体目标还是分段目标,都明确表述了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这一目标。

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数学教学的重要标志。

因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是教育学与心理学研究所探讨的重要方面,尤其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处于一种核心地位。

然而教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解决问题能力的特点及如何培养他们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却不是很清楚。

作为新课程教学中的一个重要教学板块,“解决问题”伴随着数学学习的整个过程。

这对于课程改革、课堂教学改革以及教师的专业成长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积极探索新课程标准下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的新方法值得每一位数学老师思考。

1、使学生有一定的数学意识,能主动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来理解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2、掌握一些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

3、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地过程和结果,并对自己的解题方案进行反思。

小学数学课题:(结题报告)小学数学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课题:(结题报告)小学数学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用方程解决问题的教学现状及策略研究一、课题提出:《课程标准》提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学习,使学生能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重要数学知识(包括数学知识、数学活动经验)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

方程思想是小学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它在人教版小学数学五上教材中正式出现。

方程是用含有字母的等式,以求出未知数来解决具体的数学问题。

它是代数知识领域的起始点,相对学生已有的算术解方法,方程思想方法是一种全新的解题思路,这种解题思路让未知数参与到已知数中进行思考问题,借助等量关系构建模型,使思维能够化逆为顺,降低理解的难度,化解问题的复杂性。

因此用方程解决问题既有助于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发展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又有利于加强中小学数学的衔接,让学生初步接触代数知识,能使学生摆脱算术思维方法中特别对难题解决的局限性,为进一步学习代数知识做好认识的准备和铺垫。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许多一线的老师发现学生对方程的掌握情况不是很理想,教得费时费力,但效果却不佳。

上一学年,我选取了本校部分五、六年级学生和教五、六年级的数学老师对列方程解决问题作了一个调查。

发现在列方程解决问题中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学生难以从根深蒂固的算术思想自然过渡到代数思想,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还是喜欢用算术法去解决;2. 找等量关系的能力相对较弱,很难从文字中抽象出有用的数量关系找到等量关系准确列出方程。

3.嫌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解答步骤繁琐,懒得用方程解,又因解答方程的能力不强,怕用方程来解决问题。

基于方程思想在小学数学学习中的起始性和重要性,以及实际教学中的现状和问题提出此课题,旨在解决用方程解决问题教学中存在的部分问题,提高教师对这块内容的教学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以及运用方程思想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以后进一步学习方程打下扎实的基础。

并能给小学数学的一线教师提供借鉴和帮助。

对学生核心数学的素养,以及教学质量的提高具有深远的意义。

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问题解决策略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问题解决策略研究报告

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问题解决策略研究报告一、引言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在小学阶段的教育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然而,小学生在学习数学的过程中常常面临各种问题,如学习兴趣不高、理解难度大、记忆困难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本研究对小学数学教育中常见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策略。

二、问题分析1. 学习兴趣不高小学生对数学常常抱有消极的态度,认为数学枯燥、无趣。

这种心理状态会影响他们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 理解难度大小学数学教育中的概念和原理相对抽象,对于学生来说,理解起来较为困难。

这增加了学生的学习压力,导致他们对数学产生恐惧心理。

3. 记忆困难数学知识的记忆对于小学生来说也是一项挑战。

他们常常难以记住公式、定理和计算方法,导致在解题时出现错误。

三、解决策略为了解决小学数学教育中的问题,我们可以采取以下策略:1. 提升学习兴趣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数学学习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可以利用游戏、实物模型等教学辅助工具,将抽象的数学概念转化为具体的形象,让学生对数学产生新的认识。

2. 优化教学方法针对学生对数学的理解难度,可以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和探究式学习法等灵活的教学方法。

通过实际问题的引入,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数学规律,从而提高他们对数学的理解能力。

3. 强化习题训练针对学生记忆困难的问题,可以加强习题训练,帮助学生巩固数学知识。

同时,可以采用归纳总结的方式,帮助学生整理知识框架,提高记忆效果。

四、案例分析为了验证以上解决策略的有效性,本研究选择了某小学五年级数学教学班进行实际教学实验。

在提升学习兴趣方面,教师采用了趣味数学游戏,如数学足球比赛、数学拼图等,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结果显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得到了提高。

在优化教学方法方面,教师引入了数学探究课程,通过实例分析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激发学生的思维,并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

实验结果表明,学生对数学的理解能力得到了明显提升。

在习题训练方面,教师组织了系统的练习册训练,每周定期进行习题检测,并进行错题讲解和订正。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结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教学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一直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

许多学校都在进行着解决问题教学研究,而我们这个课题的提出,也是基于我们学校自身存在问题的思考。

问题主要有:(一)学生方面,问题主要是:1、学生对问题信息的“卷入度”不高由于新教材中的“解决问题”,已不再是纯粹文字的、结构分明的“标准件”,而是图文并茂、多元集结的“融合体”,对此,学生出现“顾此失彼”的审题状况。

2、问题思路的“分析力”不强传统的“应用题”,有着鲜明的“类型化”倾向,只要模仿例题的解答套路就行了,而现在的“解决问题”注重与其他内容的融合,由于缺少了画“瓢”所依的“葫芦”,很多学生便会遭遇“老师讲过我会做,稍作变化我不会”的现象。

3、问题解答的“策略性”不足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仅仅只着眼于获得问题的具体答案,没有积极地运用解决问题的策略来解题,而导致错漏百出。

(二)老师方面,问题主要是:1、对解决问题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不清。

从过去我们熟悉的以培养学生解题能力为目的的“应用题”教学到新课程以发展学生综合数学能力为核心的“解决问题”的教学,许多老师面对其教学目标、内容体系、编排呈现方式的巨大变化而感到无所适从。

2、只关注算法与结果是否正确,忽视解题思路的教学和形成。

因此,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在批判地继承应用题教学的优秀理论、经验的基础上,积极研究、实践,探索出一些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的基本规律、总结出一些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的好的经验。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1、《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2、建构主义理论观点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对教学意义的生成起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

《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题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题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题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的提出:目前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是学生的研究方式单一被动,教师偏重于就题讲题,学生只重视找到问题的答案,学生的灵活解题能力较弱,对于现实中呈现的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学生感到无从下手,不知如何才能解决,至于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多样性,更无从谈起了。

在材实施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困惑也实实在在地摆在了我们一线教师的面前。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提出的课程目标中,把解决问题作为重要的课程目标,并指出:要使学生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把传统的应用题改为“解决问题”,这不仅仅是名称上的变化,更为重要的是使应用题教学的教育价值定位更加准确,教育理念更加明确,课程体系更加宽泛,呈现形式更加灵活。

在这个目标的指导下,材中不单设章节教学应用题,而是分散到例题和练题中;不分类型出现应用题,不同类型的应用题会同时出现。

从四年级开始每一册都设有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单元,并且由原来的封闭式向着内容开放、结果多元的开放式的方向发展。

这一改革的原则不是求难,而是求活。

在教学中,教师要适当提供一题多解、一题多答或综合性的应用题,要求学生除用常规思路解题以外,还要让学生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问题,寻求最佳的解题策略。

为此对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题策略的研究显得十分重要。

二、概念的界定:小学高年级应用题,在国标本教材中体现为“解决问题”,就是用各种策略(列表、画图、转化等)解答的应用题。

在解决问题时,“解决”有两层含义:第一找出问题的最后答案;第二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如果只有第一个要求,这就是纯粹的练题;如果两个要求同时具备,那就成了解决问题理论含义中的问题。

本课题指的是两者具备的传统教学中的应用题。

策略是为解决问题而采取的手段、方法,解决问题需要运用有效的策略,“解决问题”解题策略的研究即是研究解决问题的最佳有效方法。

最新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结题报告

最新小学数学问题解决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结题报告一、问题的提出解决问题的教学历来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也一直是数学教学的重要目标。

许多学校都在进行着解决问题教学研究,而我们这个课题的提出,也是基于我们学校自身存在问题的思考。

问题主要有:(一)学生方面,问题主要是:1、学生对问题信息的“卷入度”不高由于新教材中的“解决问题”,已不再是纯粹文字的、结构分明的“标准件”,而是图文并茂、多元集结的“融合体”,对此,学生出现“顾此失彼”的审题状况。

2、问题思路的“分析力”不强传统的“应用题”,有着鲜明的“类型化”倾向,只要模仿例题的解答套路就行了,而现在的“解决问题”注重与其他内容的融合,由于缺少了画“瓢”所依的“葫芦”,很多学生便会遭遇“老师讲过我会做,稍作变化我不会”的现象。

3、问题解答的“策略性”不足很多学生在解决问题时仅仅只着眼于获得问题的具体答案,没有积极地运用解决问题的策略来解题,而导致错漏百出。

(二)老师方面,问题主要是:1、对解决问题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不清。

从过去我们熟悉的以培养学生解题能力为目的的“应用题”教学到新课程以发展学生综合数学能力为核心的“解决问题”的教学,许多老师面对其教学目标、内容体系、编排呈现方式的巨大变化而感到无所适从。

2、只关注算法与结果是否正确,忽视解题思路的教学和形成。

因此,我们提出了《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在批判地继承应用题教学的优秀理论、经验的基础上,积极研究、实践,探索出一些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的基本规律、总结出一些解决实际问题教学的好的经验。

二、课题的理论依据1、《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能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增强应用意识,提高实践能力。

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体验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发展创新意识。

2、建构主义理论观点以学生为中心,认为学生是认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教师对教学意义的生成起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并不要求教师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

画图策略解决问题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画图策略解决问题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画图策略解决问题实践研究结题报告小学数学利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本文是《小学数学利用画图策略解决问题的实践研究》结题报告。

主要研究如何通过画图策略解决数学问题,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概念和数量关系。

本研究指导学生如何借助于图形的性质将许多抽象的数学概念和数量关系形象化、简单化,从而达到解决问题,锻炼能力的目的。

一、课题的研究背景数学是抽象性、逻辑性和应用性极强的学科。

在小学阶段,学生对一些抽象的文字、符号的理解可能会发生一些困难。

因此,画图可以拓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思路,帮助他们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

画图比较直观,通过画图能够把一些抽象的数学问题具体化,把一些复杂的问题简单化。

常用的画图的方法有:直观图、示意图、线段图、树图、集合图等。

这些方法中,线段图能把抽象的数学问题简单化。

例如在低年级对于比多比少的应用题的教学,学生往往不正正确判断,而利用线段图,就可以一目了然。

而在一个单元的复时,可以把这一单元的知识用树图或集合图来表示。

而在低年级教学中直观示意图是必不可少的,学生可以利用直观示意图来理解一些复杂的问题,总之画图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必不可少的教学策略。

新课程中“解决问题”列为数学教学中的四大目标之一。

对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须达到的“解决问题”目标,作了具体规定。

解决问题不单独成章,而是把它融合于“数与代数”、“空间与图形、”“统计与概率”等领域之中,并把它作为各领域解决其相应的实际问题的有机部分呈现。

特别是低年级,学生对抽象的概念和数量关系的理解有限,需要通过画图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问题,从而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

本课题系2012年度仙居县教育科研规划课题,负责人为XXX,成员包括XXX、XXX、XXX。

在国内,许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对解决问题进行了深入的调查和研究。

数学应用题是研究的主要方向,他们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心理学理论提出了“解决问题”相关概念的定义、策略的分类及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第一篇: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研究(结题报告)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基本策略研究结题报告2012年1月课题“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研究”被山阳小学确立为校级课题,两年多来,本课题的研究与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紧密结合,有效促进了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形成,切实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完成了研究预设的目标任务。

现对课题研究情况总结如下:一、研究背景。

1.重视问题的解决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显著特点。

数学课的根本目的是使所有学生获得解决他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小学阶段学生学习数学应立足于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服务,让每一位学生学得有用的数学。

让学生从小能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策略就是以这一点为出发点。

本课题从学生学的角度,探索学生解决问题时选择基本策略的过程,形成了怎样的策略?对学生今后学习数学有什么样的实践意义?即对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的有效性进行研究。

通过研究达到提高学生良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标准对学生的总体目标要求都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2.国内外“解决问题”研究现状决定解决问题策略研究对实践课程标准的重要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数学教育界提出“问题解决”这一重要概念,明确提出“具有解决数学问题能力”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科技发展的需要,我国教育部2001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课程实验稿)》中,也明确规定: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不难看出,“解决问题”不仅是数学学习的目的,而且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

3.上海版教材的特点决定“小学数学问题解决基本策略的研究”的必要性义务制教育上海版教材中对问题解决没有单独列为“章节”,而是渗透、融合在各个知识点中;为了让学生建立更明确的问题解决策略,帮助学生更容易地解决问题,结合本课题,把上海版教材和苏教版教材相结合,把问题解决策略结合上海版教材中的问题一起实施、一起解决、一起研究,一方面提高教师教学的创造性和整合教材的能力,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题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题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高年级数学“解决问题”解题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研究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生通过自己的经验和知识构建新的知识和理解。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需要积极探索、实践和反思,从而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和方法。

四、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实验教学法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首先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生对解决问题的策略的认识和掌握情况,然后设计实验教学,对比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掌握情况的影响,进一步探讨最佳的教学策略。

五、研究结果:通过问卷调查和实验教学,发现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如学生对解决问题的策略掌握不够,只注重找到答案而忽略了解决问题的过程等。

而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启发式教学、探究式教学等,可以有效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掌握和灵活运用。

六、结论与建议:本研究表明,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应注重解决问题的策略的教学,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

建议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多角度、多方位的思考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探索和实践,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策略掌握水平。

Constructivist XXX more effective only in real-world ns。

The purpose of learning is not only to make students understand certain knowledge。

but also to enable them to use what they have learned to solve real-world problems。

How learners use their knowledge structure to XXX is the key to measuring the success of learning。

The research on the problem-XXX for upper-grade primary school students is to XXX its guiding significance.Psyc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upper-grade students: With the n of knowledge and the deepening of experience。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引言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课题旨在探讨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改进方案,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研究背景小学数学是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存在着教学方法单一、学生学习困难、教学评价不够科学等问题,影响了教学效果。

因此,本课题旨在通过研究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改进方案,为提高教学效果提供参考。

三、研究目的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小学数学教学策略的改进方案,包括创新教学方法、针对性的教学、多元化评价手段等方面,以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四、研究意义本课题的研究意义在于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促进教育改革的深入发展。

同时,通过本课题的研究,可以为其他学科的教学提供借鉴和参考,推动教育教学的全面发展。

五、小学数学教学现状1. 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目前小学数学教学方法较为单一,缺乏创新和实践性。

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仍占主导地位,缺乏启发式、探究式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

2. 学习的难点:小学数学涉及的知识点较多,学生需要掌握的概念和技能较为抽象,容易产生学习困难。

同时,由于学生个体差异较大,学习效果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3. 教学评价的不足:目前小学数学教学评价方式较为单一,主要依赖于考试成绩进行评价。

这种评价方式缺乏全面性和科学性,容易忽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潜力。

六、教学策略的改进方案1. 创新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探究式等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和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2. 针对性的教学:针对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学方案。

通过因材施教的方式,帮助学生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效果。

3. 多元化评价手段:采用多元化的评价手段,包括考试成绩、平时表现、作业完成情况等多方面进行评价。

这种评价方式可以更全面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和综合素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基本策略研究结题报告2012年1月课题“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研究”被山阳小学确立为校级课题,两年多来,本课题的研究与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紧密结合,有效促进了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形成,切实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完成了研究预设的目标任务。

现对课题研究情况总结如下:一、研究背景。

1.重视问题的解决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显著特点。

数学课的根本目的是使所有学生获得解决他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的能力。

小学阶段学生学习数学应立足于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服务,让每一位学生学得有用的数学。

让学生从小能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策略就是以这一点为出发点。

本课题从学生学的角度,探索学生解决问题时选择基本策略的过程,形成了怎样的策略?对学生今后学习数学有什么样的实践意义?即对学生解决问题的策略形成的有效性进行研究。

通过研究达到提高学生良好的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标准对学生的总体目标要求都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2.国内外“解决问题”研究现状决定解决问题策略研究对实践课程标准的重要性。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际数学教育界提出“问题解决”这一重要概念,明确提出“具有解决数学问题能力”是数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

面对知识经济时代和信息科技发展的需要,我国教育部2001年7月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课程实验稿)》中,也明确规定: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不难看出,“解决问题”不仅是数学学习的目的,而且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

3.上海版教材的特点决定“小学数学问题解决基本策略的研究”的必要性义务制教育上海版教材中对问题解决没有单独列为“章节”,而是渗透、融合在各个知识点中;为了让学生建立更明确的问题解决策略,帮助学生更容易地解决问题,结合本课题,把上海版教材和苏教版教材相结合,把问题解决策略结合上海版教材中的问题一起实施、一起解决、一起研究,一方面提高教师教学的创造性和整合教材的能力,另一方面帮助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策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上述背景下,提出了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研究的课题,让学生面对实际情景自己阅读、收集信息,用数学的语言、数学的思考方法来解释一些复杂的现实情景,用数学的眼光来寻找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用数学的角度来制定解决问题的策略,并且用数学的逻辑推理把获得的结果放回到实际情景中去检验,以此来实现培养学生数学素质的最终目的。

三、课题界定。

问题:是指没有现成方法可以解决的情景状态。

数学问题:是指不能用现成的数学经验和方法解决的一种情景状态。

解决问题:是一种非常有意义的学习活动。

首先解决问题是学生进行数学思考的历程,解决问题的实质是数学思考,数学地思维。

其次解决问题也是一种积极探索和克服障碍的活动过程。

它所采用的途径和方法是新的,至少其中某些部分是新的,这些方法和途径是已有数学知识和方法的重新组合。

这种重新组合通常构成一些更高级的规则和解题方法,因此数学解决问题的过程又是一外发现和创新的过程。

第三数学问题一旦得到解决,学生通过解决问题的过程所获得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成为他们认知结构的一个组成部分,这些方法不仅可以直接用来完成同类学习任务,还可以作为进一步解决新问题的已有策略和方法。

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是人们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并寻找各种方法加以解决,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或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充满智慧的思维活动的过程,这中间有学生的分析、思考、选择、判断、对比、优化等一系列复杂的思维活动。

“策略”应诠释为一种选择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个具体的方法。

四、研究目标。

1、促进小学生数学学习中解决问题策略的掌握。

通过研究,概括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解决问题的具体策略,让学生通过学习,掌握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形成,同时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2、组织编写“解决问题基本策略”的校本课程。

借助苏教版国标本教材,通过研究和实施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策略,进行校本课程的组织编写,探索出有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途径与方法。

.3.转变“教”、“学”方式。

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规范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引导教师在参与课题研究过程中丰富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努力形成扎实、朴实、有效的课堂教学风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形成本校数学学科的发展特色。

4.形成研究报告,通过专家组结题,展示研究成果。

五、研究内容。

小学生须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简单的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它方法,发展应用意识,能借助计算器,学会与他人合作等方式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

关于小学生解决问题基本策略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1.小学阶段在数学学习中学生掌握哪些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2.小学阶段学生怎样选择与优化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

3.“小学生数学学习中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校本课程的开发。

六、研究方法。

本课题具有鲜明的理论联系实际的特点。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采用了调查法、行动研究法、经验总结法等。

我们力图用教育教学理论来指导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从而探索实施课程标准背景下“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基本策略研究”的研究成果。

七、研究过程。

第一阶段:申报紧紧依据课题申报申请表的要求,进行课题方案的设计。

广泛收集有关“小学数学解决问题基本策略研究”方面的文献资料。

拟定课题实施方案,进行了开题以及申报工作。

第二阶段:注重开拓重视实践研究的过程,是学习的过程、实践的过程、开拓创新的过程。

按照课题计划,边研究比较“苏教版”和“上教版”教材,上教版数学教材没有专门编写一个“解决问题基本策略”的单元,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乏系统的有关解决问题策略的学习,会影响小学生问题解决时策略的应用以及对解决问题策略的应用体验,影因此策划设想在我校三至五年级三个年级中依次响小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填入列表法和画直观图(包括画线段图)、枚举法和倒推法、替换法假设发和替换法。

采用列表法后信息齐全清晰,填表整理能帮助学生把握住实际问题里的数学内容,有利解决问题;画图法能引导学生借助直观进行分析,由于有了直观为依托,方便学生形象思维,帮助解决问题;枚举可以把问题中出现的状况逐个罗列,从而完整、不重复、不遗漏地找出问题的答案;逆推的方法可以根据所得到的结果一步步倒推,依据这种结题思维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逆向思维;遇到比较困难的的问题时可以假设替换,例如在公园租用大船和小船的问题,可以把大船上的人数替换成小船上的人数,然后看看全部的人数中包括了放多少份小船的人数即可可以解决问题;转化是解决问题的常用策略。

转化能把新颖的问题变成已经认识、已能解决的问题,从而创造性地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转化能把复杂的问题变成较简单的问题,从而便捷地找到问题的答案。

利用校本课程在教学实践中边实践边反思,在每个教学策略的教学中场采用这样的教学模式:创设情境—启发引导一尝试反馈一交流讨论一内化感悟一交流总结一巩固解决问题。

经历了几个学期的学习和体验,学生有了初步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意识,掌握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利用策略解决问题的意识增强了。

第三阶段:总结反思,积聚研究成果。

课题研究过程扎根于实践。

结合苏教版,研究教材和尊重教材编写意图,结合学生数学解决问题策略的形成过程,恰当处理教材,设计学生需要的、乐于探究的、适合学生发展的数学活动,达成教学目标,优化学习过程,提高解决问题形成的有效性。

在课题研究过程中,自觉进行校本课程的编写工作,积极在教学中实践,主动撰写课题研究随笔;先后进行课程开发、教材分析、教学设计、课堂教学实践讨、教学反思、撰写教学案例和撰写结题报告等活动。

八、研究成果。

1.甄别小学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方法”。

正确认识“策略”是什么,才能准确把握教学目标,也才能设计出科学合理的教学活动,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有效形成。

这是研究小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形成的理论基石。

.通过研究,我们发现学生策略的形成主要表现在:学生在教学活动中体验方法的具体内容,体验方法的使用要领,体验方法的价值,体验方法的广泛应用,使学生掌握方法,赞赏方法,形成策略。

为达成教学目标,从以下两点研究总结学生策略形成的过程。

第一,抓住一个“点”,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

综观现在解决问题的策略教学的课堂教学或教学设计,总觉得缺点什么。

就拿列表方法解决问题来说吧:都是教师告诉学生要解答这题先要列表,然后让学生依据现成的表格把表填完整,再根据表格思考数量关系并解答。

但是为什么要列表?学生还是不清楚,只是老师说“要列表”,所以学生就按老师的要求列表,可能不能有这样的情况发生:以后解题时,老师没有说,因此就不列了,也就是学生并没有形成这样的策略,没有把列表变成自己的自觉行动。

教材中的“解决问题的策略”,是学生用智慧解决问题的全过程,不应该是仅仅局限在“方式方法”的这个具体的点上。

但是,教学应该通过这个“点”,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理解掌握具体的“方式方法”,并能灵活地运用,真正体会到“策略”的价值。

第二,突出一个“面”,让学生参与策略的形成过程。

这里所指的“面”,一方面是指教师在教学一种策略时应从整体上把握教村内容,让学生在掌握方法的基础上形成策略。

另一方面是指整个小学数学阶段不同策略的相互渗透与运用。

策略的形成可能是一个学期能养成的,也可能是整个小学阶段或更长的时间形成的,是具有全面性、整体性和时效性。

例如,“画线段图”解决问题的策略,“列表”解决问题的策略等。

教学中通过“引发需要——尝试交流——回顾方法——感悟策略”等几个主要环节。

让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中从直观的操作解决过度到方法的抽象,反思提升,实现了学生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实现了学生思维的有效发展。

使学生养成自觉选择解决问题的策略,具有择优的品质。

策略是学生为解决问题而展开数学思维时的尝试、选择、优化的过程。

我们需要努力的去把握学生思维的动向、把握学生思维的脉搏。

对于学习数学来说,策略是学生解决一类问题时选择方法的意识。

方法是策略的构成要素,策略是方“求异+求如果我们能学会策略必须通过方法的展示来感悟和提炼。

法的概括。

.同”的思维方式,也许我们可以减少许多类似的困惑,增强对新理念、新教材的把握和处理能力。

因此在教学中将“策略”诠释为一种选择“方法”的过程更确切。

2. 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体验和掌握解决问题基本策略的实践。

结合苏教版,从从三年级起, 每学期穿插进一个或者两个“解决问题的策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