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光》部编版ppt1

合集下载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24司马光1教学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24司马光1教学课件

读一读
1 古时候有个孩子,叫司马光。 2 一天,他跟几个小朋友在花园里玩儿。花园里有假 山,假山下面有一口大水缸,缸里装满了水。有个小朋 友爬到假山上去玩儿,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 3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吓哭了,有的叫着喊着, 跑去找大人。 4司马光没有慌,他举起一块石头,使劲儿砸那口缸 ,几下子就把缸砸破了。 5缸里的水流出来了,掉进缸里的小朋友得救了。
照样子,写句子。
例:别的小朋友都慌了,有的哭,有的喊,还有 的跑去找大人。
下课了,同学们有的____跳__绳_______,有的 ___踢__毽__子______,还有的____拍__皮__球______。
对,就用 这石头来
砸缸!

4司马光没有慌。
命!
他拿起一块石头,使
劲砸那口缸,几下子
就把缸砸破了。

几部 独体结构
几天
我跟几个好朋友去公园玩儿。
拼音 结构 部 首 笔顺 词 语 句 子

人部 独体结构
几个
每个小朋友都是祖国的花朵。
拼音 结构 部 首 笔顺 词 语 句 子
yǒu
又部 半包围结构
友人 朋友
我们应该与同学友好相处。
拼音 结构 部 首 笔顺 词 语
xīn
心部
句子
独体结构
小心 心里 那个小朋友一不小心,掉进了大水缸里。
水缸是什么样的?
大 装满了水
小朋友为什么会掉进 水缸呢?
一不小心
下课的铃声响了,我赶紧 往教室门外走去,一不小心,
_把__别_人__的__文_具__盒__碰_掉__地__上_了__。
在操场上活动的时候,我
一不小心 ,_扭__伤__了_脚____。

21838_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司马光》PPT课文课件

21838_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司马光》PPT课文课件
20
团结协作精神弘扬
介绍司马光在历史上的团结协作 事迹,如与同僚合作修订《资治 通鉴》等,强调团结协作的重要
性。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活动,让 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团结协作的力
量和优势。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班级、学校 等集体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为团
队的和谐与进步做出贡献。
2024/1/25
21
尊重他人、关爱他人意识强化
古代文学
本课选编的课文《司马光》是一篇 古代文学作品,通过学习和欣赏这 篇课文,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古代文 学的特点和魅力。
14
04 思维能力培养与 提升
2024/1/25
15
阅读理解能力训练
01
02
03
梳理故事情节
通过阅读课文,引导学生 理解故事背景、人物关系 和情节发展。
2024/1/25
抓取关键信息
通过对比不同人物在紧急情况下的表 现,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危机时刻保 持冷静和理智,学习司马光的优秀品 质。
惊慌失措、无所适从、缺乏思考和行 动力。
2024/1/25
10
03 语文知识要点归 纳与拓展
2024/1/25
11
生字词、成语、短语积累
生字词
本课需掌握的生字词包括“司” 、“跌”、“皆”、“弃”、“ 持”等,通过字形、字音、字义 的结合,帮助学生准确理解和运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司 马光》PPT课文课件
2024/1/25
1
目录
• 课文背景及作者简介 • 课文内容解读与赏析 • 语文知识要点归纳与拓展 • 思维能力培养与提升 • 德育渗透点挖掘与引导 • 艺术特色鉴赏与创作尝试
2024/1/25
2
01 课文背景及作者 简介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4课《司马光》课件PPT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第24课《司马光》课件PPT
背诵指导: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按事 情的发展顺序进行背诵。
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参考答案:司马光与一群小孩在院子里游 戏,一个孩子爬到水缸上去玩,一不小心失足 掉进缸中被水淹没了。其他的小孩子都吓跑了, 只有司马光没有慌,他拿着石头把水缸砸破, 水流出来了,小孩得救了。
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 和同学交流。
没( méi )有
沉没( mò )
二、先解释加点的字词,再写出句意。 1.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皆:___都____。迸:__向__外__溅__出__或__喷__射____。 句意:_其_他__的__小__孩__都__吓__跑__了__,__只__有__司__马__光__拿__ _着__石_头__把__水__缸__砸__破__,__水__流__出__来__了__,__小__孩__得__救__了__。 2.群儿戏于庭。 庭:_____院__子______。 句意:____一__群__小__孩__在__院__子__里__做__游__戏_____。
4.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B ) A.在庭院中玩耍也有危险,我们不能去那里玩了。 B.遇事要沉着冷静,只有保持清醒的头脑才能找到 解决问题的办法。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跟着老师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 背诵课文。
朗读示例: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 跌 之没,水水中迸↘↘。,众 儿//·皆得弃活去。↗,·光/持石/·击·瓮/破
院子里做游戏。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盛物的陶器,
淹没,沉下去。
口小肚大。
一个孩子爬到水缸
上去玩,一不小心失足
掉进缸中淹没了。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都。
放弃,扔掉。 打,敲打。 其他的小孩子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24 司马光》 (共30张PPT)部编版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 《24 司马光》 (共30张PPT)部编版
孔融让梨
曹冲称象
王冕好学
司马光
wèng
diē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
jiē qì
chí
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
bèng
之,水迸,儿得活。
登瓮 弃去
跌 持石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 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 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美好的品质, 犹如温暖的阳光, 带给我们希望和力量。
孔融让梨
孔融四岁,与诸兄同食梨。融独择小者,父问故, 融曰,儿年幼,当取小者。
曹冲称象
曹操得巨象。欲知其轻重。不能称。操之幼子名冲, 告操曰: “置象于船上,刻其水痕所至。去象,将他物
积在船中,使水几原痕。复称他物,则象重可知矣。”
王冕好学
七八岁时,父命牧牛陇上,窃入学舍,听诸生诵书;听已, 辄默记。暮归,忘其牛,父怒挞之。已而复如初。母曰:“儿 痴如此,曷不听其所为?”冕因去,依僧寺以居。夜潜出坐佛 膝上,执策映长明灯读之,琅琅达旦。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 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 破之,水迸,儿得活。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
一个孩子
,
一个孩子
,
一个孩子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光持石击瓮破瓮,水迸,儿得活。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水迸,儿得活。
这时,司马光最为冷静。他看到假山边上一块 块的石头时,突然灵光一闪,跑过去捡了一块不大 不小的石头,对大家喊道:“大家不要着急,我有 办法了。”他举起石头朝水缸砸去,水缸破了个窟 窿,水哗哗的流了出来,小男孩终于被救出来了。 大家高兴的手舞足蹈,直夸司马光聪明机智。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司马光》课件(共80张PPT)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司马光》课件(共80张PPT)

资料宝袋
认识文言文: 在我 国古代,要表述同一件事, 用口头语言及用书面语言 来表述,是不同的,例如, 想问某人是否吃饭了,用 口头语言表述,是“吃饭 了吗?”,而用书而语言 进行表述,就是“饭 否?”。“饭否”就是文
字词乐园
会写字

tínɡ dēnɡ diē
司庭登跌
zhònɡ qì chí
众弃 持
默读第二句话,参考注释,运用翻 译第一句话的方法,交流第二句话 的意思。
放弃 众人
司马光 击打
石头
砸破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全,都 离开 拿着
水瓮
涌出
得救
你知道水“迸”是什么样子吗?
瓮被砸破后, 水一下子就涌 出来了的样子。
根据第一句话的翻译方法,联系注释,
并补充内容,说说第二句话的句意吧!
思考:你觉得司马光是一个什么样 的孩子?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
对比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他人慌乱离开,司 马光想到了办法并 成功救了小伙伴。
司马光聪明 机智,沉着 冷静,爱护
同伴
词语积累(形容人聪明的词语)
聪明伶俐 足智多谋 神机妙算 冰雪聪明 心灵手巧 七窍玲珑
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在语言上有 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课后 第三题)
儿得活
拓展延伸 徐孺子赏月
徐孺子年九岁,尝月下戏,人语之曰:“若令月 中无物,当极明邪?”徐曰:“不然。譬如人眼中有 瞳子,无此必不明。”
【注释】 ①尝:曾经。 ②戏:玩耍,嬉戏。 ③语:对……说。 ④若令:如果。物:指人和事物。神话传说月亮里有嫦娥、 玉兔、桂树等。 ⑤然:这样。 ⑥瞳子:瞳孔。
zhònɡ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司马光》优秀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司马光》优秀课件

24 司马光
在庭院玩耍的 所有孩子们
一个登瓮的孩子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
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
之,水迸,儿得活。
登瓮的孩子
指除了司马光 和跌倒在水瓮里的 孩子之外的其他孩 子们
24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 一群小孩在庭院里玩耍。 群 ( 一群 ) 戏 ( 嬉戏 ) 庭 ( 庭院 )
24 司马光
24 司马光
24 司马光
名字

司马光
司马不仅是复姓,在 古代还是官职的名称呢! 我们熟悉的大诗人白居易 就做过江州的司马!
复姓
24 司马光
你听说过司马光吗?知道他是谁吗?
司马光
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 文学家。他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 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 鉴》。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24 司马光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24 司马光
初读课文,圈圈画画
大声朗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生 字借助拼音拼读一下,圈画出你觉得 难读的字音或词句,读不通顺的地方 借助注释反复多读几遍。
24 司马光
学认字
一起来读准这些难读的字吧!

diē
司马光 足跌没水中
jiē qì
chí
众皆弃去 光持石击瓮破之
24 司马光
注释:①凛然:稳重的样子。 ②闻:听,听到。 ③退:回去。 ④大指:同“旨”,主要意思。 ⑤自是:从那以后。
24 司马光
译文:司马光7岁时,已 经像成人一样稳重。听人讲 《左氏春秋》,特别喜欢, 了解其大意后回家讲给家人 听。从那以后,他对《左氏 春秋》爱不释手,甚至忘记 了饥渴和寒暑。
24 司马光
救人
24 司马光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 司马光(课件)(共28张PPT)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 司马光(课件)(共28张PPT)

言简义丰
白话文版:
一天,司马光和小伙伴们在庭院里玩
古文版:
耍。有个小伙伴不知怎的,向盛满水的 大缸上爬去,结果缸沿窄小,他没站住
脚,“扑通”一声就掉进了大缸中!瞬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间,他被缸水淹没了!别的孩子一见出
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 了事,头也不回,撒腿就跑;而司马光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 却急中生智:他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
司马光
wèng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bè迸ng,儿得
活。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 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水迸,儿/得活。
司马光
一群小孩
一个小孩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
大家
活。
司马光
登瓮的孩子
注释: 1.庭:庭院。 2.瓮:盛物的陶器,口小肚大。 3.皆:全,都。 4.光:指司马光。 5.迸:涌出。
群儿戏于庭,
一群小孩在庭院里嬉戏。

瓮:收口
缸:敞口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一个小孩爬上 瓮,不谨慎摔 倒,淹没在水 中。
众皆弃去,
皆:全、都。
所有人都开心。 所有人都知道。
儿得活。
拼尽全身的力气向大缸砸去。终于,水
缸被他砸破,只听得“哗啦”一声,缸
水从砸破的洞口喷涌而出。缸里的小孩
得救了!
文言文指用古代书面语言写成 的文章。我国的古代,所有的文章 都是用书面语言写成的。所以,现 在我们一般将古文称为“文言文”。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优秀文化宝库中的 一朵绚丽灿烂的奇葩。它文字简约,却 理寓其中,意义深远;语言凝练,却不 失形象生动。《司马光》就是这样一篇 文言文。我们一起来领略一下文言文的 魅力吧!

《 司马光》课件PPT(完美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

《 司马光》课件PPT(完美版)三年级上册语文部编
人教版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初读感知
人教版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司马光
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一篇文言文《司马光》。
人教版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姓司马( 复姓) (1019—1086),名光, 字君实,号迂叟。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 学家。由他主持编纂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 年体通史《资治通鉴》记载了我国自东周至 五代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史料考证翔实, 文辞通畅,千余年来,为历代史学家所称道。
上的差异。背诵课文。
人教版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戏”反映出孩子们玩游戏 十分开心,玩得忘乎所以。
群儿戏于庭,庭:庭院。
戏:嬉戏、玩耍。 于:在。
(一天,)一群小孩在庭 院里嬉戏,
发生的 地点
人教版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登:爬。 瓮:口小肚大的陶器。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足:失足。 跌:掉进。 没:沉没。
√ √ 登瓮( dēng dēn ) 家庭( tín tíng ) √ 众人( zòng zhòng )
人教版 语文 三年级 上册
同音易混字

tíng

字义: 正房前的院子。如:庭院。 组词:(家庭)(庭院)(法庭)
字义:封建时代君主受朝问政的 地方。如:朝廷。
组词:(宫廷)(廷杖)(内廷)
运用:朝廷不允许老百姓修建大型庭院。
这是课后第2题哦!
有一天,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庭院里玩耍。院子里
有一口大水瓮,有个小孩爬到瓮上玩,一不小心,掉到
瓮里。瓮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就快要没顶了,别的孩子
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外面向大人求救。司
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瓮
砸去,“砰!”水瓮破了,瓮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司马光》ppt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司马光》ppt课件
瓮被砸破后, 水一下子就涌出来 了的样子。
了解了课文中出现的人物和故事后,我们 再来读读课文,找找停顿规律。(课后第一题)
群儿/戏于庭,一儿/ 登瓮,足跌/没/水中。众 /皆弃去,光/持石/击瓮/ 破之,水迸,儿/得活。
朗读指导: 可以在人物后面稍 作停顿。
熟读成诵,试着填一填,背诵课文。
群儿 戏于庭 ,一儿登瓮 , 足跌没水中 。 众 皆弃去 ,光持石击瓮破之, 水迸 ,儿 得活 。
méi
没有

隐在水中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děi 这个工程得一个月才能做完。
可以
de
必须
出得门来
表示动作已完成。
整体感知
这篇课文的语言和其他课文有什么不 同?和同学交流。(课后第三题)
字数比较少
比较难理解
文言文
认识文言文
在我国古代,要表述一件事,用 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来表述,是不同 的,如问某人吃饭没,用口头语言表 述是“吃饭了吗?”而用书面语言表 述就是“饭否?”“饭否”就是文言 文。所以文言文就是用书面语言写成 的文章。
他们正玩得开心,突然发生了什么呢?
跌到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淹没
一个小孩爬上水瓮,一不小心掉到了水里。
你知道“瓮”和“缸”有什么区别吗?
瓮:收口
如果掉进 去,就更 不容易出
来了。
缸:敞口
突然发生这么危急的情况,其他孩子做 了什么呢?
众( 众人)
众皆弃去 弃( 抛弃)
全,都 去(离去) 其他孩子都丢下他,吓跑了。
考考你:你知道 哪些带有“皆” 字的四字词语?
词语积累(带“皆”的成语)
皆大欢喜 人尽皆知 比比皆是 草木皆兵 全民皆兵 举世皆知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司马光》PPT完美课件1(共27张PPT)

人教部编版三年级《司马光》PPT完美课件1(共27张PPT)

作业
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3.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和 同学交流。
这篇课文是平易的文言文,其他课文都是白 话文。
词语解释
庭: 庭院。 群儿:一群小孩。 戏:游戏,玩耍。 瓮:水缸。 没: 淹没,没过头顶。
司马光:(1019-1086)姓司马
(复姓),名光,字君实,号迂叟。 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 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文
学家。他主持编修的编年体史书《资 治通鉴》记载了我国自东周至五代 一千三百年的历史,史料考证翔实, 文辞通畅,千余年来,为历代史学 家所称道。
初读课文
听朗读课文,想一想:本文的主要内容是 什么?
本文主要讲了__司__马__光_儿时跟小朋友们 一起玩的时候,用________石砸头破____,救 出瓮了小伙伴的故事。
课文朗读
司马光
群儿 /戏于庭,一儿 登/瓮,足跌
没水/ 中。众 皆弃/去,光 持石击/瓮 破 之,水/ 迸,儿 得活。 /
(1)面对问题,我们要打破常规,寻
找解决的办法。
(2)困难面前,既要机智,又要采 取果断的行动。
如果当时你也在场,你有什么好办
法救出小朋友?
板书设计
司马光
起因: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儿童:皆弃之 经过:
司马光:持石击瓮破之
结果:儿得活
机智勇敢 临危不惧
中心思想
本文通过写司马光砸缸的故事,表现了他 机智勇敢、沉着冷静、乐于助人的精神。
群儿戏于庭,一儿 登瓮,足跌没水中。
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玩, 一个小孩站在大缸上面,失 足跌落缸中被水淹没。
众皆弃去 其他的小孩子都跑掉了。
光持石击瓮破之 司马光拿石头砸开了缸。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PPT课文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PPT课文课件
部编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
资料简介
司马光,字君实,号迂叟,北 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为人 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 刻苦勤奋。
课文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与平时不一样的课文,叫文言文。
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的书面语言,学好文言文,可以提升我们的 语文素养。
我会认
diē jiē qì c
司跌皆弃持
课后作业 课后找一些有关司马光的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24.司 马 光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 中。众皆弃去,光持 石击破之,水迸,儿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
没水中。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 跌 /
没水中。
登 群儿/戏于庭,一儿/ 瓮,足跌/
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水迸,儿/得活。
整体感知
司马光小时候,与一群小孩子在院子里玩耍。一个孩子 爬到瓮上去玩,失足掉进瓮中被水淹没了。其他的小孩子都 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没有慌。他拿着石头砸破瓮,水涌了出 来,孩子得救了。
课文讲解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 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品析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2.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司马光小时候,与一群小孩子在院子里玩耍。一个 孩子爬到瓮上去玩,失足掉进瓮中被水淹没了。其他的 小孩子都吓跑了,只有司马光没有慌。他拿着石头砸破 瓮,水涌了出来,孩子得救了。
课后习题解析
3.这篇课文的语言和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
这篇课文是文言文,而我们以前学过的课文多数是现代 文。文言文是用古代的语法写的,现代文是用现代的语法写 的。它们之间有一些区别:第一,文言文语言精炼、简短,而 现代文刚好相反,文章篇幅较长。第二,文言文的概括力强, 短短几个字就能表达作者的感受。第三,文言文的一些语句 表达顺序与现代文不同。如,“戏于庭”,用现代文来解释是 “在庭院里玩耍”,语序和现代文是不同的。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司马光》PPT精品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司马光》PPT精品课件

课堂小结
本课是一篇文言文。全篇内容简单,言简意赅,但 故事情节完整。它以精练的笔触,勾勒出一个机敏的七 岁男孩形象。“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实为文眼, 凸显了司马光的聪颖机智,遇事沉着冷静。在体会课文 思想感情的同时,我们学习并掌握了学习古文的方法。
主题延伸
司马光热心助人得到世人传颂,我也要夸夸身边 的热心人。
司马光
戏:做游戏 于:在 庭:庭院 登:爬 瓮:缸 足:失足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
持:拿 击:击打
跌:掉进 没:沉没 众:大家
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皆:全,都 弃:丢弃 去:离开
破:被打破 之:瓮 迸:涌出
诗意: 一天,一群小孩 在庭院里嬉戏。院子里有一口大水缸, 一个 小孩爬到瓮缸上,失足掉进缸里沉没到水里。家都丢弃他失足者离开了。 司马光立刻拿起石块击打瓮缸,瓮缸被打破了,水从破口处喷涌出来,失 足掉入水里的人才能够活下来。
举例: 海鸥在大海上飞窜,轰隆隆的雷声把海鸭吓坏了,
企鹅胆怯地把肥胖的身躯躲藏在悬崖底下......只有那高 傲的海燕,勇敢地、自由自在地在没起白沫的大海上 飞翔。——《海燕》高尔基
这段文字用海鸥、海鸭、企鹅的惊慌衬托出海燕 的勇敢,重点突出。
练一练: 你最喜欢什么人?认真观察后写一写,注
意试着运用其他人的表现,衬托这个人的特点。
思考:孔融是怎样分梨的?试着用自己的话讲一讲这个故事。
请用“/”标出下列句子中间的停顿。 1.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2.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
精彩赏析。
1.司马光破瓮救友的故事表现了他什么样的品质?( B )
A.勤奋好学 B.聪明机智,沉着稳重 C.爱护公物 2.先填空,再用自己的话说说句子的意思。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司马光》 课件(共18张PPT)

统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24.《司马光》 课件(共18张PPT)

导入新课,跟读课文
司马光: 北宋著名的史学 家、文学家、政治家,主持 编撰了《资治通鉴》
导入新课,跟读课文 2.借助插图,猜测内容。
想想之前听过的“司马光砸缸”的 故事,借助插图,猜一猜本课的内容。

导入新课,跟读课文 3.跟读课文,读出停顿。

导入新课,跟读课文
3.跟读课文,读出停顿。
评价标准 评价内容 能自行朗读,读好停顿。
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
《司马光》
带着问题默读,理 解课文的意思
导入新课,跟读课文
1.温故知新,了解复姓。
回顾一年级《姓氏歌》说说这篇课文里提到的复姓,说说司马 光的姓和名。
你姓什么?我姓李。什么李?木子李。他姓什么?他姓张。 什么张?弓长张。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中国姓氏有很多,赵、钱、孙、李,周,吴、郑、王, 诸葛、。东方,上官、欧阳……。

背诵课文,体会品质
大声朗读课文,思考:
1.面对危险,大家是怎么做的?是怎样的场面? 众皆弃去,场面混乱 2.大家慌乱一片的时候,司马光又是怎么做的? 光持石击瓮破之 3.当时还有其他方法可以救这个孩子吗?
背诵课文,体会品质
面对落水小孩 众小孩 众皆弃去
对照
司马光 光持石击瓮破之
背诵课文,体会品质
能用比较自然的语速跟读 。
星级评价
导入新课,跟读课文 4.感知文言文特点
思考: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有什么不同?
字数比较少
比较难理解
文言文
多元方法,理解大意
群( 一群) 戏(游戏)
庭(庭院)

群儿戏于庭 一群小孩在庭院里玩耍。
多元方法,理解大意 收口为瓮,敞口为缸。
多元方法,理解大意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说课教学PPT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说课教学PPT课件
2.准确朗读课文,注意词句间的停顿。背诵课文。 (难点)
走近作者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时期著 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家。北宋陕州 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 人,汉族。出生于河南省光山县,字君 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自 幼嗜学,尤喜《春秋左氏传》。
中国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在使用过程中,有传承,有变 革,有创新,有些词语的意思发生了变化,比如“去”, 古义是离开。例句:“众皆弃去”(《司马光》)“我以日 始出时去人近”(《两小儿辩日》));现在的意思是:到 ……去。又如“交通”, 古义是:交错相通。例句:阡陌交 通,鸡犬相闻。(《桃花源记》) 现在的意思是主要用于称 各种运输和邮电事业。
24 司马光
RJ 三年级上
课文导入
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位新朋友,他是谁呢?他就是我 国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司马光。这篇课文讲述的是 他小时候救人的故事,他为什么要救人,又是怎样救 人的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了解一下他吧。
知识绿卡
司马光 字君实,谥(
学习目标
1.会认5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 解故事内容。 2.参考注释朗读、背诵课文,体会文言文语言 的简洁。(重点) 3.说出重点词语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 个故事。(难点)
他住的地方,除了书和卧具,再也没有其他珍贵的摆设。卧具 也很简单:一张木板床,一条粗布被子,一个圆木枕头。为什么要 用圆木枕头呢?说来很有意思,当读书太困倦时,很容易打瞌睡。 圆木枕头放在硬邦邦的木板床上,极容易滚动。只要稍微动一下, 它就滚走了。头跌在木板床上,咚的一声,他会立刻惊醒赶紧爬起 来读书。司马光给这个圆木枕头起了个名字叫“警枕”。
这篇课文和其他课文在语言上有什么不同?和同学交流。 这篇课文是一篇文言文,只有30字。其他课文都是白话文。

部编版三年级上《司马光》ppt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上《司马光》ppt课件
(2)词语“袋袋裤”:读各类词语,引导自主分类;并进 行课外词语的补充拓展。
(3)词语“大变脸”:在前面积累词语的基础上学习理解 词语,教师要提供不同的语言环境。
(4)我有“巧巧嘴”:选择若干词语说话,连词说话,充 分表达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提高学生表达能力和语言运用能力。
44
识字、写字过关课
(六)逐课学词,重点释义 (七)识记字形,指导书写
司马光砸缸 孔融让梨
曹冲称象 文彦博灌水浮球
司马光砸缸 孔融让梨 曹冲称象 曹植作《七步诗》
王冕四岁学画 王羲之七岁通书法
《三字经》中的少年故事
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 融四 岁,能让梨。弟于长,宜先知。
译文:东汉人黄香,九岁时就知道孝敬父 亲,替父亲暖被窝。这是每个孝顺父母的人都 应该实行和效仿的。 汉代人孔融四岁时,就知 道把大的梨让给哥哥吃,这种尊敬和友爱兄长 的道理,是每个人从小就应该知道的。
37
“五模+N型”教学模式
拓展课
表达指导课
口语交 际课
习作指 导课
1.课前准备 2.创设情境 3.体验感受 4.方法引领 5.交流展示 6.拓展延伸。
1.回顾主题, 目标导入 (1)创设情境, 激活内因(进入 角色:我要说) (2)围绕话题, 整理素材(调节 素材:有话说) (3)初步构思, 适时引导(构思 脉络:我会说) 2.体验感受, 方法引领 3.自主练笔, 自诊自评
24 司马光

tínɡ dēnɡ wènɡ
司庭 登 瓮
diē

chí
jiē
跌 弃 持皆
重难点解析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 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 /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 得活。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4 司马光|部编版 (共14张PPT)语文课件PPT

三年级上册语文课件-24 司马光|部编版 (共14张PPT)语文课件PPT
24. 司 马 光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 一儿登瓮,足跌没水 中。众皆弃去,光持 石击破之,水迸,儿 得活。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
没水中。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跌/
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水迸,儿/得活。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水迸,儿/得活。
功地把自己推销给别人之前,你必须百分之百的把自己推销给自己。即使爬到最高的山上,一次也只能脚踏实地地迈一步。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破之,水迸,儿得活。
司马光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 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破之,水 迸,儿得活。
司马光留给你什么印象?
用微笑告诉别人,今天的我,比昨天更强。瀑布跨过险峻陡壁时,才显得格外雄伟壮观。勤奋可以弥补聪明的不足,但聪明无法弥补懒惰的缺陷。孤独是 每个强者必须经历的坎。有时候,坚持了你最不想干的事情之后,会得到你最想要的东西。生命太过短暂,今天放弃了明天不一定能得到。只有经历人生 的种种磨难,才能悟出人生的价值。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学会坚强,做一只沙漠中永不哭泣的骆驼!一个人没有钱并不一定就穷,但没 有梦想那就穷定了。困难像弹簧,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炫丽的彩虹,永远都在雨过天晴后。没有人能令你失望,除了你自己人生舞台的大幕随时都 可能拉开,关键是你愿意表演,还是选择躲避。能把在面前行走的机会抓住的人,十有八九都会成功。再长的路,一步步也能走完,再短的路,不迈开双 脚也无法到达。有志者自有千计万计,无志者只感千难万难。我成功因为我志在成功!再冷的石头,坐上三年也会暖。平凡的脚步也可以走完伟大的行程。 有福之人是那些抱有美好的企盼从而灵魂得到真正满足的人。如果我们都去做自己能力做得到的事,我们真会叫自己大吃一惊。只有不断找寻机会的人才 会及时把握机会。人之所以平凡,在于无法超越自己。无论才能知识多么卓著,如果缺乏热情,则无异纸上画饼充饥,无补于事。你可以选择这样的“三 心二意”:信心恒心决心;创意乐意。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如果一个人不知道他要驶向哪个码头, 那么任何风都不会是顺风。行动是理想最高贵的表达。你既然认准一条道路,何必去打听要走多久。勇气是控制恐惧心理,而不是心里毫无恐惧。不举步, 越不过栅栏;不迈腿,登不上高山。不知道明天干什么的人是不幸的!智者的梦再美,也不如愚人实干的脚印不要让安逸盗取我们的生命力。别人只能给 你指路,而不能帮你走路,自己的人生路,还需要自己走。勤奋可以弥补聪明的不足,但聪明无法弥补懒惰的缺陷。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 比损失更大的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复杂的事情要简单做,简单的事情要认真做,认真的事情要重复做,重复的事情要创造性地做。 只有那些能耐心把简单事做得完美的人,才能获得做好困难事的本领。生活就像在飙车,越快越刺激,相反,越慢越枯燥无味。人生的含义是什么,是奋 斗。奋斗的动力是什么,是成功。决不能放弃,世界上没有失败,只有放弃。未跌过未识做人,不会哭未算幸运。人生就像赛跑,不在乎你是否第一个到 达终点,而在乎你有没有跑完全程。累了,就要休息,休息好了之后,把所的都忘掉,重新开始!人生苦短,行走在人生路上,总会有许多得失和起落。 人生离不开选择,少不了抉择,但选是累人的,择是费人的。坦然接受生活给你的馈赠吧,不管是好的还是坏的。现在很痛苦,等过阵子回头看看,会发 现其实那都不算事。要先把手放开,才抓得住精彩旳未来。可以爱,可以恨,不可以漫不经心。我比别人知道得多,不过是我知道自己的无知。你若不想 做,会找一个或无数个借口;你若想做,会想一个或无数个办法。见时间的离开,我在某年某月醒过来,飞过一片时间海,我们也常在爱情里受伤害。1、 只有在开水里,茶叶才能展开生命浓郁的香气。人生就像奔腾的江水,没有岛屿与暗礁,就难以激起美丽的浪花。别人能做到的事,我一定也能做到。不 要浪费你的生命,在你一定会后悔的地方上。逆境中,力挽狂澜使强者更强,随波逐流使弱者更弱。凉风把枫叶吹红,冷言让强者成熟。努力不不一定成 功,不努力一定不成功。永远不抱怨,一切靠自己。人生最大的改变就是去做自己害怕的事情。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 路。社会上要想分出层次,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竞争,你必须努力,否则结局就是被压在社会的底层。后悔是一种耗费精神的情绪后悔是比损失更大的 损失,比错误更大的错误所以不要后悔。每个人都有潜在的能量,只是很容易:被习惯所掩盖,被时间所迷离,被惰性所消磨。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 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若不给自己设限,则人生中就没有限制你发挥的藩篱。赚钱之道很多,但是 找不到赚钱的种子,便成不了事业家。最有效的资本是我们的信誉,它小时不停为我们工作。销售世界上第一号的产品——不是汽车,而是自己。在你成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ppt1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ppt1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 儿得活。
表明司马光的办法奏效了,更突 出了他的果断。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p pt1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p pt1
鲜明对比
“众皆弃去”
“光持石击瓮”
体现出司马光 的沉着冷静以及他远 超同龄人的果敢。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p pt1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p pt1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p pt1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p pt1
拓展运用
司马光诗句集锦
更无柳絮因风起,惟有葵花向日倾。
——《客中初夏》
小院地偏人不到,满庭鸟迹印苍苔。
——《夏日西斋书事》
春风不识兴亡意,草色年年满故城。
——《过故洛阳城》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p pt1
24 司马光
R·三年级上册
你们还知道哪些复姓?
上官,诸葛,欧阳……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p pt1
上官婉儿
唐代女官、 女诗人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p pt1
诸葛亮
蜀汉丞相, 三国时期杰出的 政治家、战略家、 发明家、军事家
欧阳修
北宋政治家、 文学家, “唐宋八大家” 之一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p pt1
diē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p pt1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p pt1
zhònɡ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p pt1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p pt1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p pt1
部编教材三年级上册语文《司马光》p pt1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司马光》精美PPT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第24课《司马光》精美PPT课件
24 司马光
三年级上册
新课导入
今天老师想给大家介绍一位聪明、 勇敢的小朋友,他是谁呢?
你知道吗?
人物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北宋政 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主持编纂 (zuàn)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 通史《资治通鉴》,这部书影响巨大。
我会认
sī diē jiē qì chí
司跌皆弃持
有一次,司马光跟小伙伴们在后院里玩耍。院 子里有一口大水缸,有个小孩爬到缸沿上玩,一不 小心,掉到缸里。缸大水深,眼看那孩子快要没顶 了。别的孩子们一见出了事,吓得边哭边喊,跑到 外面向大人求救。司马光却急中生智,从地上捡起 一块大石头,使劲向水缸砸去,“砰!”水缸破了, 缸里的水流了出来,被淹在水里的小孩得救了。
一群小孩子在庭院里玩耍,有一个小孩子爬到了 大水缸上,一不小心失足跌下去,被水淹没了。其他 孩子们都吓得扔下落水的小孩跑了,司马光找了一个 大石头,用石头砸破了大水缸,缸里的水流了出来, 落水的小孩得救了。
同伴失足落水,其他孩子是怎样的表现,司马光 又是怎样做的?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其他的孩子:吓得都跑开了。 (惊慌失措)
司马光
(1)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3)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 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4)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5)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6)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司马光(1019~1086),北 宋时期著名政治家、史学家、散文 家。北宋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 运城安邑镇东北)人,汉族。出生 于河南省光山县,字君实,号迂叟 ,世称涑水先生。司马光自幼嗜学 ,尤喜《春秋左氏传》。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èng
之,水迸,儿得活。
学习要求: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借助停顿线读通句子。
24.司马光
wèng
diē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
没水中。
24.司马光
wèng
diē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
没水中。
登瓮
24.司马光
jiē qì
ch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
bèng
之,水迸,儿得活。
24.司马光
司马光
北宋文学家 《资治通鉴》
砸缸
诸葛 东方 上官 欧阳
24.司马光
24.司马光
wèng
diē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
jiē qì
chí
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
bèng
之,水迸,儿得活。
24.司马光
wèng
diē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
jiē qì
chí
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
活。
来,这个孩子活了下来。
司马光
一群孩子在庭院里嬉戏,
群 儿 戏 于 庭 , 一 一个孩子爬上瓮,跌了一跤
儿 登 瓮, 足 跌 没 水 中 。 掉进了水里。大家都抛弃他
众 皆 弃 去 , 光 持 石 击 离开了,司马光拿起石头敲
瓮 破 之 , 水 迸 , 儿 得 打瓮并打破了它,水涌了出
活。
来,这个孩子活了下来。
chí
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
bèng
之,水迸,儿得活。
司马光
一群孩子在庭院里嬉戏,
群 儿 戏 于庭 , 一 一个孩子爬上瓮,跌了一跤
儿 登 瓮 , 足 跌 没 水 中 。 掉进了水里。大家都抛弃他
众 皆 弃 去 , 光 持 石 击 离开了,司马光拿起石头敲
瓮 破 之 , 水 迸 , 儿 得 打瓮并打破了它,水涌了出
群儿戏于庭
一儿登瓮
足跌没水中
众皆弃去
光持石击瓮破之
水迸,儿得活
儿破光众足一群
得之持皆跌儿儿 司
活,石弃没登戏 马
。水击去水瓮于 光
迸瓮,中,庭



jiē qì
chí
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
bèng
之,水迸,儿得活。
学习要求:
读通课文,借助注释试着读懂句子的意思。
24.司马光
wèng
diē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
jiē qì
chí
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
bèng
之,水迸,儿得活。
24.司马光
wèng
diē
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
jiē qì
活。
来,这个孩子活了下来。

司马光
一群孩子在庭院里嬉戏,
群 儿 戏 于 庭 , 一 一个孩子爬上瓮,跌了一跤
足跌 儿 登 瓮 , 足 跌 没 水 中 。 掉进了水里。大家都抛弃他
众 皆 弃 去 , 光 持 石 击 离开了,司马光拿起石头敲
瓮 破 之 , 水 迸 , 儿 得 打瓮并打破了它,水涌了出

司马光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一群孩子在庭院里嬉戏,
群 儿 戏 于 庭 , 一 一个孩子爬上瓮,跌了一跤
儿 登 瓮 , 足 跌 没 水 中 。 掉进了水里。大家都抛弃他
众 皆 弃 去 , 光 持 石 击 离开了,司马光拿起石头敲
瓮 破 之 , 水 迸 , 儿 得 打瓮并打破了它,水涌了出
活。
来,这个孩子活了下来。
持石击瓮



司马光
一群孩子在庭院里嬉戏,
群 儿 戏 于 庭 , 一 一个孩子爬上瓮,跌了一跤
儿 登 瓮 , 足 跌 没 水 中 。 掉进了水里。大家都抛弃他
众皆 弃 去 , 光 持 石 击 离开了,司马光拿起石头敲
瓮 破 之 , 水 迸 , 儿 得 打瓮并打破了它,水涌了出
活。
来,这个孩子活了下来。
司马光
一群孩子在庭院里嬉戏,
群 儿 戏 于 庭 , 一 一个孩子爬上瓮,跌了一跤
儿 登 瓮 , 足 跌 没 水 中 。 掉进了水里。大家都抛弃他
众 皆 弃 去 , 光 持 石 击 离开了,司马光拿起石头敲
瓮 破 之 , 水 迸 , 儿 得 打瓮并打破了它,水涌了出
活。
来,这个孩子活了下来。
迸:涌出
司马光
一群孩子在庭院里嬉戏,
群 儿 戏 于 庭 , 一 一个孩子爬上瓮,跌了一跤
儿 登 瓮 , 足 跌 没 水 中 。 掉进了水里。大家都抛弃他
众 皆 弃 去 , 光 持 石 击 离开了,司马光拿起石头敲
瓮 破 之 , 水 迸 , 儿 得 打瓮并打破了它,水涌了出
活。
来,这个孩子活了下来。
小组合作: 1.为图片排排序,并且配上相对应的文字。 2.完成之后,四人小组把文字连起来读读。 3.准备交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