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完整版)润滑油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润滑油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名称化学品中文:润滑油化学品俗名:机油化学品英文:lubricating oil 英文名称:Lube oil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无含量:100%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无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油脂性肺炎。
慢接触者,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接触性皮炎。
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呼吸道和眼刺激症状及慢性油脂性肺炎。
有资料报道,接触石油润滑油类的工人,有致癌的病例报告。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轻质燃料油安全技术说明书样本
轻质燃料油安全技术说明书产品名称: 轻质燃料油按照GB/T16483、 GB/T17519修订日期: 11月1日 SDS编号: -3332版本: 1.1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 轻质燃料油化学品英文名: Light fuel企业名称: 宁夏鲁人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邮编: 751300 传真:联系电话:电子邮件地址:企业应急电话: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 用作石油炼制及化工原料, 其产品可做燃料、香料、染料、塑料、医药、炸药、橡胶等。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经系统症状。
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 类别3.3致癌性类别2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 危险危险性说明: 吸入高浓度油蒸气, 常先有兴奋, 后转入抑制, 表现为乏力、头痛、酩酊感、神志恍惚、肌肉震颤、共济运动失调; 严重者出现定向力障碍、谵妄、意识模糊等; 蒸气可引起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 重者出现化学性肺炎。
吸入液态燃料油可引起吸入性肺炎, 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
摄入引起口腔、咽喉和胃肠道刺激症状, 可出现与吸入中毒相同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慢性影响: 神经衰弱综合征为主要表现, 还有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 接触性皮炎, 皮肤干燥等。
环境危害: 对环境有危害。
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预防说明:预防措施:——在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
在未了解所有安全措施之前, 且勿操作。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作业。
——采取防止静电措施, 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连接。
——使用防爆型电器、通风、照明及其它设备。
——保持容器密闭。
——仅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操作。
——避免吸入蒸气( 或雾) 。
——戴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戴呼吸防护器具。
——妊娠、哺乳期间避免接触。
——作业场所不得进食、饮水、吸烟。
——操作后彻底清洗身体接触部位。
污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所。
——应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所有被污染的衣物, 包括鞋类。
轻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轻油安全技术说明书一、引言轻油是一种常见的石油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
然而,由于其易燃、易爆等特性,轻油在使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轻油的安全使用,本文将重点介绍轻油安全技术,包括轻油的安全储存、安全使用和安全运输等方面的内容。
二、轻油的安全储存1. 储存环境选择:轻油应储存在通风良好、防火设施完备的专用储存区域。
储存区域应远离火源、热源和静电生成设备等,确保储存环境的安全性。
2. 储存容器选择:选择符合国家标准的轻油储存容器,并定期进行检修和维护。
储存容器应具备良好的密封性和抗压性,以防止泄漏和爆炸事故的发生。
3. 防静电措施:在轻油储存区域内安装静电接地设施,并采取防静电措施,如使用防静电涂层、防静电接地装置等,以降低静电引发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三、轻油的安全使用1. 使用场所选择:轻油应在通风良好、无明火和易燃物品的场所使用。
尽量避免在密闭空间或有易燃气体泄漏的环境下使用轻油,以减少火灾和爆炸的风险。
2. 使用工具选择:选择符合安全规范的工具和设备进行操作,如防爆电器设备、防火工具等。
避免使用易产生火花或静电的工具,以防止引发火灾和爆炸事故。
3. 防护措施:在使用轻油时,必须佩戴适当的防护设备,如防火防爆服、防静电鞋等。
同时,要注意防护设备的使用寿命,及时更换损坏或失效的设备,以确保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四、轻油的安全运输1. 运输工具选择:选择符合运输安全要求的运输工具,如装有防爆装置的罐车、防静电装置的运输管道等。
确保运输工具的完好无损,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发生泄漏和意外事故。
2. 轻油运输标识:在运输工具上明显位置标识轻油的类别、数量和运输单位等信息。
同时,要配备相应的安全标识,如易燃标识、防爆标识等,提醒周围人员注意轻油的危险性。
3. 运输过程中的安全措施:在运输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运输规程执行,遵守道路交通法规和相关安全操作规范。
要定期检查运输工具和运输管道的安全性,及时排除安全隐患,确保轻油的安全运输。
润滑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填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部门:
数据审核单位:
msds查询网整理
修改说明:
其他信息: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第十六部分
其他信息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润滑油
化学品俗名:
机油
化学品英文名称:
lubricating oil
英文名称:
Lube oil
技术说明书编码:
1279
CAS No.:
生产企业名称:
地址及联系电话:
应急电话:
传真:
电子邮件: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MAC(mg/m3):
未制定标准
前苏联MAC(mg/m3):
未制定标准
TLVTN:
未制定标准
TLVWN:
未制定标准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废弃处置方法: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UN编号:
IMDG规则页码:
轻质燃料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轻质燃料油安全技术说明书产品名称:轻质燃料油按照GB/T16483、GB/T17519修订日期:2015年11月1日 SDS编号:2015-3332版本:1.1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轻质燃料油化学品英文名:Light fuel企业名称:宁夏鲁人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邮编: 751300 传真:联系电话:电子邮件地址:企业应急电话: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作石油炼制及化工原料,其产品可做燃料、香料、染料、塑料、医药、炸药、橡胶等。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3.3致癌性类别2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吸入高浓度油蒸气,常先有兴奋,后转入抑制,表现为乏力、头痛、酩酊感、神志恍惚、肌肉震颤、共济运动失调;严重者出现定向力障碍、谵妄、意识模糊等;蒸气可引起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出现化学性肺炎。
吸入液态燃料油可引起吸入性肺炎,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
摄入引起口腔、咽喉和胃肠道刺激症状,可出现与吸入中毒相同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慢性影响:神经衰弱综合征为主要表现,还有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接触性皮炎,皮肤干燥等。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
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预防说明:预防措施:——在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
在未了解所有安全措施之前,且勿操作。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作业。
——采取防止静电措施,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连接。
——使用防爆型电器、通风、照明及其他设备。
——保持容器密闭。
——仅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操作。
——避免吸入蒸气(或雾)。
——戴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戴呼吸防护器具。
——妊娠、哺乳期间避免接触。
——作业场所不得进食、饮水、吸烟。
——操作后彻底清洗身体接触部位。
污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所。
——应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所有被污染的衣物,包括鞋类。
用流动清水冲洗皮肤和头发(可用肥皂)。
如果出现刺激症状,就医。
轻质燃料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轻质燃料油安全技术说明书产品名称:轻质燃料油按照GB/T16483、GB/T17519修订日期:2015年11月1日 SDS编号:2015-3332版本:1.1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轻质燃料油化学品英文名:Light fuel企业名称:宁夏鲁人能源化工有限公司邮编: 751300 传真:联系电话:电子邮件地址:企业应急电话: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作石油炼制及化工原料,其产品可做燃料、香料、染料、塑料、医药、炸药、橡胶等。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3.3致癌性类别2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吸入高浓度油蒸气,常先有兴奋,后转入抑制,表现为乏力、头痛、酩酊感、神志恍惚、肌肉震颤、共济运动失调;严重者出现定向力障碍、谵妄、意识模糊等;蒸气可引起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重者出现化学性肺炎。
吸入液态燃料油可引起吸入性肺炎,严重时可发生肺水肿。
摄入引起口腔、咽喉和胃肠道刺激症状,可出现与吸入中毒相同的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慢性影响:神经衰弱综合征为主要表现,还有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接触性皮炎,皮肤干燥等。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
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预防说明:预防措施:——在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
在未了解所有安全措施之前,且勿操作。
——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作业。
——采取防止静电措施,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连接。
——使用防爆型电器、通风、照明及其他设备。
——保持容器密闭。
——仅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操作。
——避免吸入蒸气(或雾)。
——戴防护手套和防护眼镜。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戴呼吸防护器具。
——妊娠、哺乳期间避免接触。
——作业场所不得进食、饮水、吸烟。
——操作后彻底清洗身体接触部位。
污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所。
——应避免释放到环境中。
事故响应: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所有被污染的衣物,包括鞋类。
用流动清水冲洗皮肤和头发(可用肥皂)。
如果出现刺激症状,就医。
安全技术说明书油
安全技术说明书油安全技术说明书:油一、产品概述本产品是一种用于燃料、冷却和润滑的液体聚集体。
这种液体有多种用途,例如用于汽车、飞机、农机等交通工具的燃料,用于工业机器的润滑,也可以用于加热和照明等方面的应用。
二、安全操作规程1.防止泄漏使用油时请将其放置在特殊的容器中,避免将其泼洒在地上或其他表面。
如果有泄漏发生,请使用合适的方式进行清理和处理。
2.避免火灾和爆炸液体油在遇到高温时会产生危险,例如点燃蒸汽或蒸汽云。
请勿在油面附近使用明火。
请保持您的操作环境干燥,并避免使用电气设备。
3.保持通风使用油时必须保持通风,以避免油蒸气呛人或引起头晕、恶心等不适症状。
请确保操作环境的通风情况,并使用适当的防护设备。
4.保护皮肤和眼睛液体油不适合直接接触皮肤或眼睛。
请在操作时穿戴适当的防护服装和手套,并做好保护眼部的准备。
5.避免过度接触油在长期接触时有可能会导致皮肤过敏或皮肤病。
请保证操作环境的清洁,并及时清洗沾染油的皮肤。
6.严格控制储存温度请在合适的温度下储存油,以避免其失去其质量和效果。
为了更好地保护油,请将其储存在干燥,阴凉和通风的地方。
三、应急处理措施1.紧急处理如果意外泄漏油,请立即采取适当的措施。
切勿使用明火,但可尝试使用沙子,土壤或其他干燥物质来吸收泄漏。
请尽早将泄漏处的油物离开现场。
2.打电话寻求帮助如果泄漏量很大,请立即与当地消防局联系,以便采取更多适当的措施。
在召唤帮助的过程中,请提供尽可能详细的信息。
3.医疗急救如果油不慎接触皮肤或眼睛,应立即用清水或实验室中的专用清洁剂冲洗有关部位。
如果症状持续,建议立即就医。
四、结论在使用油时,请保持警惕,遵循上述安全规程,以确保您和其他人的安全。
如有问题请咨询专业人员。
轻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轻油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轻油化学品英文名称:naphtha中文名称2:石脑油;溶剂油分子式:C5—C8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主要成分为苯、甲苯、二甲苯等。
物理性质;密度;0.85-0.95g∕㎝3有强烈刺激性,黄色透明液体。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3.2类易燃中闪点45.6侵入途径:吸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作用于皮肤,引起皮炎、痤疮、毛囊炎、光毒性皮炎、中毒性黑皮病、疣赘及癌肿。
可引起鼻中隔损伤。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为致癌物。
爆炸极限1.4-8.0%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尽快彻底洗胃。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技术要求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原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自然界中的部分厌氧菌,硫化菌以及部分绿色植物能将原油的大部分物质降解
非生物降解性:
原油中的沥青质等高分子物质具有很难得生物降解性
生物富集或生物积累性:
其它有害作用:
温室气体。应特别注意对地表水、土壤、大气和饮用水的污染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废弃物性质:
废有机液体
废弃处置方法:
若本产品成为废品,必须由取得许可证的专业工厂进行处理,处理前必须先收集,在空旷安全地带点火充分焚烧。
废弃注意事项: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本产品不可排放与下水道,河流,湖泊,大海等。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UN编号:
1267、1255
包装标志:
易燃气体
包密封放置,放置热源和日光暴晒,与强氧化剂隔离。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16日国务院发布),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
原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
第一部分
化学品名称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资料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第十五部分
法规信息
第八部分
危险特性: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流速过快,容易产生和积聚静电。其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洗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洗油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希有油化学品英文名称:Wash Oil中文名称2:洗涤油、吸苯油英文名称2:技术说明书编码:CAS No.:分子式:分子量: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3.2类易燃中闪点侵入途径:吸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作用于皮肤,引起皮炎、痤疮、毛囊炎、光毒性皮炎、中毒性黑皮病、疣赘及癌肿。
可引起鼻中隔损伤。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为致癌物。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尽快彻底洗胃。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耐油手套。
WD-40防锈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Wd-40防锈油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化学品中文名称:防锈油第二部成分/组成信息成分:矿物油:<20% 、防锈剂A:>5% 、防锈剂B:>5% 、溶剂油:>70%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氢化处理轻油(石油系)健康危害:吸入:高浓度时,会对眼睛和呼吸道有刺激性。
造成头痛和眩晕。
可能有麻醉性,可能对其它中枢神经系统有影响。
皮肤接触:经常或长期接触会使皮肤脱脂而干燥,造成不适和皮肤炎。
眼睛接触:会使眼部不适,但不会损伤眼组织。
误食:吞咽或呕吐时吸入呼吸系统的少量液体,会导致支气管炎和肺部水肿。
燃爆危险:轻度危险。
在加热至其闪点或高于其闪点温度时会形成可燃性混合物或燃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如有可能请使用香皂。
除去大部分被沾污的衣物,包括鞋子等。
再次穿着前须洗净。
眼睛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直至刺激感消退。
若刺激感仍持续,需进行医疗处理。
吸入:使用合适的呼吸防护装置,立即将有关患者转移。
若患者呼吸停止,须进行人工呼吸。
保持休息状态,及时进行医护。
食入:若发生吞服,勿催吐。
保持休息状态,及时进行医护。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灭火方法:用水喷洒冷却火焰触及的表面,并保护人员安全。
切断“燃料”源。
灭火剂:泡沫、干粉化合物或水。
注意:不要将水直接喷洒进贮存容器中,这样做会造成暴沸的危险。
第六部分泄露应急处理1、应急处理:地面溢漏:隔离人群。
无危险的情况下,尽可能切断危害源。
若物质进入水网或下水道,或污染了土地或作物,必须通知有关单位。
采取措施将其对下水的影响控制在最小限度。
用黄砂和泥土吸附溢漏液体。
用泵(使用防爆型或手动泵)或适当的吸收材料回收。
若液体太粘而不能泵送,则用铲和小桶铲起并置于适当的容器中回收或废弃。
2、水体溢漏:警告其它船舶。
通知港口或相关职能机构,禁止公众聚集。
在没有危险的情况下,尽可能切断燃烧源。
可能的话,采取隔离措施。
撇去表层或用适当的吸附物除去表面污染。
若得到当地机构和环境部门允许,在敞开水域使污染物沉淀和/或适当使用分散剂。
(完整版)润滑油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润滑油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名称化学品中文:润滑油化学品俗名:机油化学品英文:lubricating oil 英文名称:Lube oil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无含量:100%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无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油脂性肺炎。
慢接触者,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接触性皮炎。
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呼吸道和眼刺激症状及慢性油脂性肺炎。
有资料报道,接触石油润滑油类的工人,有致癌的病例报告。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44.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汽油、柴油)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汽油)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汽油化学品英文名称:Casoline;Petrol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混合物有害物成分浓度CAS No.汽油>94% 8006-61-9苯最高71-43-2四乙基铅<1% 78-00-2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第3.1类低闪点液体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急性危害:皮肤接触:可引起皮肤不适,脱脂导致皮炎。
经皮吸收可引起中毒。
皮肤吸收引起中毒的症状与吸入症状相同。
眼睛接触:可引起眼部不适和暂时性眼损害,可引起眼部疼痛、流泪、炎症,反复或长期接触可引起结膜炎。
吸入:吸入本品蒸气可引起上呼吸道不适感。
引起咳嗽、恶心、中枢神经损害,表现为头痛、头昏、反射降低。
高浓度可引起麻醉、昏迷、死亡。
可引起肺炎、肺水肿和肺出血。
轻汽油主要引起肾和肝脏损害。
食入:引起胃肠不适,恶心、腹痛、呕吐。
刺激咽部、食管、胃和小肠,引起水肿和溃疡,症状包括口腔、喉部烧灼感,大量可引起恶心、呕吐、乏力、头昏、气短、腹胀、抽搐、昏迷。
损害心肌可引起心律不齐、心房纤颤(可致死)和心电图改变。
可影响中枢神经系统。
轻汽油可引起舌刺痛感并且感觉减退。
慢性危害:长期吸入可引起神经系统和肝脏及造血系统损害。
皮肤长期接触可引起脱脂、干燥、皲裂和皮炎。
症状有头晕、食欲减退、乏力、贫血等。
环境危害:该物质对环境可能有危害,对水体应给予特别注意。
燃爆危险: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若有刺激感,立即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上下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眼睛接触时,隐形眼睛要在专业人员指导下取出。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患者平卧、保暖并且保持安静。
取出假牙,以防阻塞气管。
原油安全技术说明书【范本模板】
造成大气,河流,湖泊,海洋,土壤等污染
燃爆危险:
易燃。遇到高热,火星或火苗极易引起燃烧爆炸。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眼睛受伤后,应由专业人员取出隐形眼镜。
无资料
临界温度(℃):
无资料
临界压力(MPa):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闪点(℃):
-6~155
引燃温度(℃):
350
爆炸上限%(V/V):
8.7
爆炸下限%(V/V):
1.1
溶解性:
微溶于水,溶于氟仿等
主要用途:
其它理化性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避免接触的条件: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穿防静电工作服。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在清除液体和蒸气前不能进行焊接、切割等作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和泄露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高热,火源和不相容物质
聚合危害:
不聚合
分解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氮氧化物、硫氧化物等有毒烟雾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资料
急性毒性:
有毒。原油中芳香烃以及杂原子化合物具有一定的毒性.
LD50:〉4300mg/kg(大鼠经口)
安全技术说明书油
安全技术说明书油简介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些关于燃油安全方面的技术知识,以帮助有需要的用户更好地使用和存储燃油,预防因燃油使用不当而产生的危险和事故。
在使用和存储燃油前,用户应该认真阅读本文档,了解其中的安全技术要求,并按要求执行。
燃油的基本性质1.燃油易燃易爆,在遇到火源或高温时容易引起火灾或爆炸。
2.燃油具有挥发性,会在空气中迅速蒸发。
3.燃油具有毒性,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不得长时间直接接触。
4.燃油具有腐蚀性,容易对金属、橡胶等材料进行腐蚀。
燃油储存注意事项1.燃油储存在通风好、避免火源的地方,离明火、电器及高温物品保持一定的距离。
2.燃油储存在电梯、阳台、楼梯等通风不良的地方的行为是非常危险的。
3.燃油桶应该存放在坚硬、平整、防滑的地面上,以防止燃油桶滑动或倾倒。
4.燃油桶应该竖立储存,不得横放或倒置。
5.燃油存储房间内不允许吸烟。
存储房间和房间入口必须都标有“易燃易爆品”安全警示标志。
6.燃油储存区域禁止存储其他易燃易爆物品。
操作注意事项1.在加油过程中,应该关掉车辆发动机,并且不得吸烟。
2.在加油过程中,携带大量人员的车辆应该熄火并且不得开门,以防止油气扩散和火灾。
3.加油时应该使用专业的加油管道和加油设备,禁止使用随意的容器或管道进行加油。
4.燃油泄漏时切勿使用明火来进行清理,应该及时采取防止油气扩散的措施。
5.在吸食烟草时,不得接触燃油或存储燃油的容器、工具等。
消防处理措施1.在发生火灾时,应立即报警,尽快疏散人员,确保人员安全。
2.用灭火器灭火前,应该先切断电源或停止火源的工作,并且确定灭火器的使用方式和灭火的对象。
3.使用干粉灭火器时,应该将灭火器上端朝着火源处,缓慢均匀地摇晃,逐渐向火源靠近进行灭火。
4.液化气灭火器使用时,应该先将控制开关置于开放状态,向火源喷洒灭火药剂。
5.灭火器应该洁净干燥,储存温度应该在5℃至40℃之间,以确保其正常使用。
结语燃油是一种易燃易爆、具有毒性、具有腐蚀性的物质,用户在使用和存储燃油时必须认真阅读本文档,并按照里面的安全技术要求进行操作。
润滑油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润滑油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名称化学品中文:润滑油化学品俗名:机油化学品英文:lubricating oil 英文名称:Lube oil技术说明书:CAS No.:NA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无含量:100%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无侵入途径:健康危害:急性吸入,可出现乏力、头晕、头痛、恶心,严重者可引起油脂性肺炎。
慢接触者,暴露部位可发生油性痤疮和接触性皮炎。
可引起神经衰弱综合征,呼吸道和眼刺激症状及慢性油脂性肺炎。
有资料报道,接触石油润滑油类的工人,有致癌的病例报告。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耐油手套。
基础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基础油安全技术说明书CAS编号保密同义词无通用化学名称矿物油产品类型不适用制订/修订日期2006年12月7日运输应急运输应急致电化学品运输紧急应变中心(CHEMTREC):(+1)703-527-电话号码3887(美国境外),1-800-424-9300(美国境内)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号24386700-3702222-511620-811103外观气味油气味主要危害该物料无已知健康危害完整的健康危害信息,见第11项在适用法律下,该物料无有害成分眼睛用清水冲洗至少30分钟。
若眼部不适加剧或持续,就医。
皮肤用肥皂和清水冲洗。
若不适状态加剧,就医。
在重新使用之前,洗涤受污衣物。
吸入若发现不良反应,将吸入物料之人移至空气新鲜处。
口服切勿诱发呕吐。
立即就医。
附加信息致医师:根据症状处理灭火介质二氧化碳、化学干粉,或泡沫。
水可用于冷却与保护暴露的物料。
消防程序推荐戴上自给式呼吸器。
水可能会引起泼溅。
异常着火与爆炸危害未知溢出应急程序必须穿戴个体防护设备,有关个体防护设备,见个体防护部份。
若泄漏在受限空间或其它通风不畅之处,为该处通风。
防止物料流入下水道与排水沟。
收集游离液循环使用和/或弃置。
残液可被吸附于惰性材料上。
泵送温度未定最大操作温度未定操作程序在不使用时保持容器关闭。
操作后彻底清洗。
清空含有残液的容器,这些残液可能会产生产品所带危害。
最高储存温度未定储存程序无特定储存要求。
装载温度未定接触极限未定其它接触极限含矿物油。
在可能产生薄雾的情况下,遵守美国职业安全与卫生监察局(OSHA)规定的5毫克/立方米的允许接触限值(PEL),美国政府工业卫生学家会议(ACGIH)推荐的10毫克/立方米的短时间接触阈限值(STEL)。
工程控制采用适当通风手套程序腈质眼睛保护安全眼镜。
呼吸保护在正常使用情况下,一般不要求戴呼吸器。
若超过推荐接触限值,采用美国国家职业安全卫生研究所/(NIOSH/MSHA)许可的抛弃型防尘/雾面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轻油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轻油
化学品英文名称:naphtha
中文名称2:石脑油;溶剂油
分子式:C5—C8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主要成分为苯、甲苯、二甲苯等。
物理性质;密度;0.85-0.95g∕㎝3有强烈刺激性,黄色透明液体。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第3.2类易燃中闪点45.6
侵入途径:吸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作用于皮肤,引起皮炎、痤疮、毛囊炎、光毒性皮炎、中毒性黑皮病、疣赘及癌肿。
可引起鼻中隔损伤。
环境危害:对环境有危害,对大气可造成污染。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为致癌物。
爆炸极限1.4-8.0%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食入:尽快彻底洗胃。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
与氧化剂接触猛烈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或隔离式呼吸器、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技术要求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全面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胶布防毒衣,戴橡胶耐油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
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
在氮气中操作处置。
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戴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他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工作完毕,沐浴更衣。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主要成分:苯、甲苯、二甲苯等
外观与性状:黄色透明液体
沸点(℃):151
相对密度(水=1):密度;0.85-0.95g∕㎝3
闪点(℃):45.6
自然点(℃):562.22
爆炸极限(V/V)::1.4-8.0%
化学性质:不溶于水,溶于苯、乙醇、乙醚、氯仿、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
主要用途:主要用作裂解、催化重整和制氨原料,也可作为化工原料及一般溶剂。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稳定
禁配物:强氧化剂。
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第十一部分:毒理性
急性毒性:对眼睛机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高浓度时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
长期吸入会侵害人的神经系统急性中毒会产生
生神经痉挛甚至昏迷、死亡,极易发生白血病。
第十二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32004
UN编号:1256
包装标志:易燃液体
包装分类:Ⅱ
包装方法:小开口钢桶;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金属桶(罐)外普通大箱。
运输注意事项:运输时运输车辆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夏季最好早晚运输。
运输时所用的槽(罐)
车应有接地链,槽内可设孔隔板以减少震荡产生静电。
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中途停留时应远离火种、热源、高温区。
装运该物品的车辆排气管必须配备阻火装置,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装卸。
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勿在居民区和人口稠密区停留。
铁路运输时要禁止溜放。
第十三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年2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 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3.2 类中闪点易燃液体。
第十四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1、《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全书》(1997年7月)化学工业出版社.。
2、参考石脑油危险特性表相关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