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待工作有三种境界

合集下载

工作的三重境界

工作的三重境界

工作的三重境界01.五一假期,对自己和周围人的职场生涯进行了一个复盘,思考出了工作的三重境界,在此和大家聊聊。

第一重境界就是混日子,各个企业不乏有这样的员工存在,要么家里有钱,要么来上班只是为了打发时间。

要么就是老油条,觉得自己资历高,但是没升上去,单位亏欠自己,领导拿捏不了自己,重活不愿意干,一般的活又看不上,所以一直在单位混到退休。

02.第二种境界就是做事情,在单位大大小小的事情都会主动去做,不折不扣地完成各类任务,但总是被当成老黄牛或者是救火队员,哪里需要了,就会想起他。

这种员工每年干的活很多,但是年底了写工作总结,却总是写不出来啥?为啥会出现这种情况,因为干的事情太多太杂,没有主线,没有成果输出。

03.第三种境界就是做产品,或者是建流程。

这种工作形成的成果是可复制的,而且成果非常明显。

比如说提到张小龙,人们很自然地就会联想到微信,张小龙就凭借微信这个产品,出来创业都有无数人抢着投钱。

当然说到张小龙,很多人觉得太远了,那就说说近一点的人。

我的同事波哥非常善于总结和写作,近些年里,我们一起做过很多项目,但是我和他的差距就是在于总结和输出。

每做完一个项目,波哥总是很擅长写项目总结,以及把项目总结改吧改吧之后形成一篇专业性文章,发到业内期刊杂志上。

几年下来。

波哥凭着十几篇发表的文章,已经成为业内著名的行业专家,也成为了我们部门的领导,并且不断地有猎头来挖他。

但其实说真心话,我们和波哥一起做的项目,大家对于专业上的理解和水平是差不多的,差距就在于,波哥善于总结,用文字输出的成果为自己构建了一个专业IP。

而我们恰恰忽视了这一点。

所以一定要有成果思维,想方设法把工作中的结果变成可复制的成果,用这些成果去为我们的职场添砖加瓦。

爱岗敬业恪尽职守

爱岗敬业恪尽职守

探索与训练
二、寻找身边的敬业榜样
也许他是你尊敬的老师或长辈,也许他是在普通的工作岗位上默默付出的打工人,也许他只是 你生命中擦肩而过的陌生人……在我们的生活中,只要留心观察,就一定能找到很多敬业榜样。请 同学们进行一场敬业榜样大搜索,寻找生活中的敬业榜样。
【活动要求】 (1)每名学生至少找到一名敬业榜样,收集敬业榜样的优秀事迹,并简要地写成文字材料。 (2)教师请学生讲述敬业榜样的故事,并一起整理所有的文字材料。 (3)教师组织全体学生交流和讨论,然后总结这些敬业榜样都有哪些共同的 优秀品质,并号召全体同学向这些敬业榜样学习。
项目
四、敬业的实现
1.提倡主人翁精神,时刻以组织利益为重
企业的兴亡,员工有责。在激烈的
市场竞争中,企业的命运与每个员工
息息相关。
强化敬业 意识
热爱自己 的职业
爱岗是敬业的基础,敬业是爱岗 的具体表现;不爱岗就很难做到敬业, 不敬业也很难说是真正的爱岗。
2.把敬业变成一种良好的职业习惯
在职场中,如果对待工作长期敷衍了事、不思进取, 就会逐渐养成职业陋习。职业陋习一旦养成,就会使 人在工作中停滞不前、绩效不佳、难以晋升,甚至会 被企业淘汰,陷入失业的困境。
如今,这位精神焕发的八旬院士,仍工作在一线。对他而言,同病人在一起,让病人转危为安,是医者的 幸福,也是一个医生的本色。
项目
三、敬业的意义
首先,敬业是成功的前提。许多大学生都希望自己在将来的 职业生涯中能够有所成就,而敬业正是事业成功的第一步。
其次,敬业是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取胜的重要条件。敬业的 人往往都会把工作当作实现人生价值的一种途径,容易得到 上司和企业的倚重,因此也容易获得成功。
探索与训练
一、小组活动

敬业奉献的三种境界

敬业奉献的三种境界

敬业奉献的三种境界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张完乡第三初级中学安稳细细学习《规范》,对“敬业奉献”这一条深有感触。

10年前,我成了一名教师,最先听到的一句话就是——爱岗敬业、乐于奉献。

“敬业奉献”表明了教师的职责,“甘为人梯”写照了教师的人生。

以我个人经验而论,实践“敬业奉献”者往往会经历三个阶段,或者说三层境界。

“敬业奉献”首先要全职。

朱熹说:“主一无适便是敬。

”教师要做到“敬业奉献”,首先要做一个全职教师,在时间和精力的投入上有最大限度的保障。

教育是一种慢的艺术,没有充足的时间和精力是不行的。

全职是对教育的一种忠诚,是对教育的一种高度负责。

我之所以能全身心地投入工作,先要感谢妻子、父母的支持和理解。

我和妻都是教师,我们有着共同的教育理想:有生之年要探索一条适合农村教育的高效教学模式,为农村教育修筑一条“高速公路”!为此,我们婉拒了好友的规劝,我们婉拒了民办学校的邀请,我们在农村的教育田园上孤独地坚守!因为我们心中有足以让我们感到快乐的东西。

“敬业奉献”其次要全力。

全力就是运用全部的力量和精力。

要想在教育上有所建树,唯有全力以赴。

曾国藩说:“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

”要想心无旁骛、全力以赴地工作,而不是一种自我加压和痛苦逼迫,就必须要有对教育的无限忠诚,必须要有高远的教育理想,必须要有坚定的教育追求!如此,才能勤勤恳恳、兢兢业业、无怨无悔!初为人师者,往往方法、经验不足。

上课时,“老母鸡抱窝式”教学,丝毫问题不放过;管理时,“胡子眉毛一把抓”式教育,学习、生活、做人,头头是道,面面俱到。

但几年后你会发现,其实自己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甚至间或有一定程度的扭曲。

然后,你会受到失败的打击,你会受到低效的折磨。

于是,你会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你会转变对学生的态度,更新工作的方法。

为了有丰富的知识教给学生,你会如饥似渴地学习,由教辅、名著而教育著作、学术研究,把全部的时间、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这是一个必然的成长过程,大约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的阶段。

职场做事的三种境界

职场做事的三种境界

职场做事的三种境界无论做什么事,只要你身处职场,都应该做到以下的境界。

一、想做有个成语叫“心想事成”,只有心先想,才能事成,不想做,不愿做,就不可能成事。

做事情的第一步是首先要想做,如果不想做,任何缜密的计划、完善的措施、正确的决策、严格的制度,都是一纸空文;任何创新的思路、有效的方法、重要的精神,都只能是画饼充饥;任何辉煌的前途、美好的梦想、远大的目标,只能成为水中月、镜中花。

琐碎的工作是必须的,是应该的,尽管岗位职责没有明确说明,领导也没有要求,可是你做了,而且做得很充分,很到位。

所以,只有一个人主观上想做,才有主动的行动。

只有想做,计划才能变成行动,愿景才能变成现实。

二、想做好能成事的人不仅内心想做,主动做,而且想做好。

他们不满足于平平淡淡的工作成效,不满足于一般的过得去的工作状态,他们总是在琢磨:目前的工作还有没有改善的余地?如何改善?总想把简单的工作做出精*来。

很多人总想做些轰轰烈烈的大事情,但实际工作中我们接触到更多的是那些具体的事、琐碎的事、单调的事,也许过于平谈,也许鸡毛蒜皮,但这就是工作,能够把大量的简单的事一件一件地做好,做到位,这其实是不容易的。

如果连简单的工作都做不好,又何谈复杂的工作?什么是不容易?把容易的事情坚持做好了就是不容易;什么是不简单?把简单的事情坚持做好了就是不简单。

这就是不仅想做,而且想做好,这就是做事的境界。

三、想做更好能成事的人不仅想做、想做好,而且想做的更好。

举凡一些在各行各业出类拔萃的顶尖人物,都有一个共同也是最基本的特点:对待平凡而简单的工作,热忱、专注与精通。

因为热忱,所以能够投入强大的动力与能量;因专注,才能心无旁骛地勇往直前;因为精通,才能达到自己*领域的顶峰。

一个人的工作好与不好有什么标准?可以说,很多企业,包括世界上管理最先进的企业,有很多方面只有一些笼统要求,并没有清晰明确的标准。

比如,地面卫生做到窗明几净,干净整洁。

究竟地板拖到什么样的程度才算窗明几净?什么的程度才算干净整洁?恐怕几乎世界上所有的公司都没有一个能够用物理化学指标定量的考核标准,那么,在这样情况下,如何才算落实的好,落实到位呢?这只能靠每一个员工自己把握了。

职业发展的三重境界

职业发展的三重境界

职业发展的三重境界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须过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此等语皆非大词人不能道。

然遽以此意解释诸词,恐为晏欧诸公所不许也。

——王国维《人间词话》王国维所说的读书有三种境界,第一境界强调专注;第二境界强调经历与过程;第三境界强调顿悟与灵感的激发。

在每个人的职业发展中,同样具备三重境界。

第一境界是专业能力。

现代社会对专业能力的需求尤为明显。

即便是最基层的酒店服务生,每一个言行举止都会有特定的标准和规范,掌握服务标准,并具有良好职业习惯的人,才能胜任这份工作。

由此可见,一个人是否具备专业能力,决定着他是否能够在职场中生存,专业能力已经成为职场中人谋生的基础。

第二境界是团队精神。

要做事先做人,这是传统的经验之谈,演绎到管理学上,则是强调一个领导者要侧重于团队精神的建立。

一个专业化的人才,如果能在为人处事上善于换位思考,与团队成员协同沟通,把每个细节做到位,久而久之,团队中人自然会认同他的人格魅力及工作能力,这就具备了优秀的非正式领导力,进而成为团队的领头羊。

是否具备良好的团队精神,形成团队工作的协同效应,已经成为未来事业对管理人才的审核标准。

第三境界是理念与文化塑造。

善于从工作中提炼出团队所认同的理念,以塑造团队文化,使大家看到清晰的目标及努力的方向,为希望而奋斗,才能成为具备战略眼光的帅才。

从管理到文化的跨越,是一个人职业生涯最大的挑战,也是企业能否走向基业常青的根本。

“要充分发挥勤勉认真的技术人员的技能,建立一个自由豁达、轻松愉快的理想工厂”——这是索尼创始人井深大先生在公司成立之初写在《成立宣言》中的一句话。

正是这种理念的建立以及基于这一理念的文化塑造,使索尼公司历经半个世纪的风雨洗练而成为全球最受尊敬的财富五百强企业之一。

职业发展的三重境界,你处在哪个阶段?当纷乱的心绪打乱了你的步伐,是否需要安静下来,把心态归零,找到自己的位置及发展的方向。

做事情的三种境界

做事情的三种境界

做事情的三种境界做事情有三种境界:第一境界:用手做事情;第二境界:用脑做事情;第三境界:用心做事情。

做事的效果如何取决于做事情的境界。

对待工作同样有三种境界:为薪水而工作,为喜欢的职业而工作,为内心的使命感而工作。

先进性革命性民族性时代性.有理想坚定理想信念,凝聚人心的导向功能。

邓小平曾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险阻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

”物质力量、精神力量交互作用的激励功能。

精神整合、动员群众的价值功能。

党性修养的三种境界“学问思辨”是党性修养的第一境界“学问思辨”是根本方法。

《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意谓广博地学习,详审地求教,慎重地思考,明白地辨析,忠诚地实行。

知行合一”是党性修养的第二境界“知行合一”是目标追求。

“学问思辨”属知之方面 ,“笃行”属行的方面。

明代思想家王阳明认为,“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无论是做学问还是处事待人,都必须“知行并进”“知行合一”。

孔子提出,“好学近乎知。

力行近乎仁。

知耻近乎勇。

”“慎独”是党性修养的最高境界“慎独”是最高境界。

“慎独”是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概念。

“慎”就是小心谨慎、随时戒备;“独”就是独处,独自行事。

意思是不靠别人监督,自觉控制自己的欲望,是个人修养的最高境界。

庄子的《逍遥游》给阐释了人生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弃燕雀之小志,慕鸿鹄之高翔,超越自我,追求卓越。

第二重境界:战胜自我,继续追求。

第三重境界: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宋代禅宗巨匠青本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

第二重境界: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第三重境界:禅中彻悟,看山依然山,看水依然是水。

宋代禅宗修行分为三重境界:第一重境界:“落叶满空山,何处寻芳迹”第二重境界:“空山无人水流花开”。

第三重境界:“万古长空,一朝风月”。

工作三种境界

工作三种境界

工作三种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此第一境也。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此第二境也。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此第三境也。

”第一重境界,我们可以将之归结为迷茫:寻找生命价值、寻找事业的迷茫。

第二重境界可以归结为执着:找到了某种值得投入生命热情的事业或者价值,愿意为此贡献余生。

第三重境界可以归结为开悟:在苦苦探索、执着追寻之后突然开悟,发现原来一切都这么简单,答案就在身边,就像牛顿坐在苹果树下冥思苦想时被苹果砸了一下,就像王阳明在竹子前面“格物致知”了几度春秋之后突然领悟到心乃一切之本。

宋代禅宗大师青原行思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参禅之初,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禅有悟时,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禅中彻悟,看山仍然山,看水仍然是水。

涉世之初,我们思想单纯、见识短浅,很容易看到什么就是什么,表面上好就是好,不懂得背后的蕴藏,看到哭就是哭,不知道哭背后的情感。

年龄渐长,我们开始在人生的路上四处碰壁、常常灰心,最后对人对事产生无尽怀疑,觉得人人都暗藏玄机、包藏祸心,于是见人不是人,见鬼不是鬼。

再往后,到了第三重境界,我们发现一切人皆有良知,一切事皆有因缘,看透了其实很简单,所以就有了看山还是山的明澈。

“人本是人,不必刻意去做人;世本是世,无须精心去处世。

”这才是做人与处世的正道。

上面两个故事都充满禅意,需要我们用一辈子的时间去体悟。

其实,在人生的任何一个阶段都存在着有关做人做事的不同境界,而不同的境界自然会带来不同的结果与人生。

也许很多人都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三个人搬砖头,第一个人搬砖的时候,心里想的就是搬砖,觉得自己除了搬砖别无他长,于是他就搬了一辈子砖头;第二个人搬砖的时候想的是将来如何能成为一个工头,好让别人来搬砖,最后他成了一个包工头;第三个人搬砖的时候心里想的是未来如何能成为一个建筑师,盖出自己喜欢的房子,结果这个人成了一名优秀的建筑师。

职业角色需求的满足对应的三种工作境界

职业角色需求的满足对应的三种工作境界

职业角色需求的满足对应的三种工作境界有心理学家认为,三种职业角色需求的满足对应着三种工作境界:赚钱谋生、事业、使命。

第一种境界是赚钱谋生的境界。

对这种境界的工作者来说,工作只是完成任务换取报酬的手段,工作者谈不上喜欢这份职业,内心也没有主动愿意去做的意愿。

假如能够不工作也有同样的福利、待遇的话,那么肯定不会继续做——因为工作带给他的只有压抑和痛苦,他所期盼的,除了薪水,就是节假日了。

请注意,这里的境界并非客观的状态而是主观的感受,也就是说并非所有赚钱谋生的人都是这种工作态度,有很多人也是出于生计做某种职业,但却做得尽情、投入和热爱。

第二种境界是事业的境界。

把工作当事业的人,除了注重财富的积累外,还会关注事业的发展和成就,重视外界评价、声望或者权力。

这个职业不再仅仅是谋生的手段、可做可不做的负担,而是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个人能力的反映、成功的载体。

他会主动地投入时间到工作中,即便外界毫无要求。

他渴望通过工作建立自己在社会上的地位,将职业成就视为个人人生的成就。

将职业看作事业的人,因为其成就主要来源于外界的认可,所以倘若未能得到渴望的权力、成就或者声望,那对其职业生涯会是巨大的打击。

第三种境界是使命。

约翰·克拉克(John Clark)说:“所谓的使命,就是你奉命要做之事。

奉谁或什么之命呢?就是你自己,这个命令发自你内心深处。

”那些持有使命取向的人很难将职业与生活中的其他部分区分开来,他们工作的目的不是来自外界的金钱收益或权力地位,而是在工作中获得的满足感和意义感。

它最重要的特点是,在做这件事情时,你能够感受到发自内心深处的热情和强大的力量,持有使命取向的人经常感到他们的工作使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陶行知先生的《自勉并勉同志》写道:“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禀赋。

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多少白发翁,蹉跎悔歧路。

寄语少年人,莫将少年误。

”其很好地阐释了使命的概念,青年人要认清自己的禀赋,确定自己人生的“大事”。

工作三境界

工作三境界

工作三境界工作是每一个人一生中都要经历的事情。

在工作中,他们有欢乐,也有痛苦;有收获,也有失去……但都会处在工作的某种状态,或者某几种。

我把这种状态称作境界。

并且我认为工作境界大概分为三种:第一种境界是为了钱而工作。

这是最低层的、也是最基本的境界。

人要生存,就得吃饭、穿衣。

而衣食又必须通过钱来购买。

所以要生存,首先必须要拥有钱。

马斯洛也认为,物质需要是人最基本的需要。

人们要获取所需的物质资料应通过钱(即货币)这个媒介来获得,因而有了钱就可以拥有足够多的物质资料。

我们工作,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得到钱。

而这就决定了处在这个境界的人是最多的。

无论上工作中的竞争还是争吵,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为了争钱。

有些人为了得到更多的钱,甘愿忍受辱骂、屈打,人格、尊严在钱面前并不显得伟大。

可悲!而且,在工作之余的聊天中,钱也必定是他们涉及的话题。

第二种境界是为了兴趣而工作。

这是高一级的境界。

兴趣,或称乐趣是工作的目的。

工作如果没有乐趣,这类人肯定是要换一个工作的,即使你现在给他们长工资,也留不住他们的心。

说实话,我是挺赞同,也很佩服这类人的。

能够把快乐当作人生目标的人,确实比单纯为了钱的人要幸福得多。

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这句话主要是谈学习的。

而工作也是一种学习,因为从“不知”或“不甚知”到“知”或“熟练”的过程需要通过自身不断学习和领会来达到的。

兴趣就是学习的动力。

对工作有了兴趣,你就会想去了解它;了解后,你就会想去熟练它;熟练后,你就会想去创新它。

这种学习的过程也就是你提升自己价值的过程。

相反,如果对工作没有兴趣,毫无进取心,只是月底拿了钱就可以了,那你的人生也就只是如此了。

第三境界是为了使命而工作。

这是更高一级的境界。

处在这个境界的人,常常会说:“我在工作中感到有一种使命,那就是……”与第二种境界不同的是,这种为境界为工作的人更多的是从别人甚至是广大群众的利益的考虑。

为他人谋利益、创造幸福是这类人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处。

一种责任 三种境界

一种责任  三种境界

第二种境界
• 是尽心尽力,尽力而为。就 是把台前的事情当成朋友的 事情去办,是用心尽力去完 成的过程,比职责范围内的 正常工作下得力气大、办理 效率高、办得质量好,因为 有一种情分在里面,所追求 的是必须把事情办成办好, 我认为这是一种不求完美、 但求更好的心态。此为中层 境界的责任。
第三种境界
• 是尽情尽谊,竭尽全力。就是 把台前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 和家里的事情去办,是心无旁 鹜,全心全意处理事情,饱含 着一种情感、凝聚着一份亲情, 即使有压力、有困难,这种压 力和困难也将转化为使命感和 责任感,所追求的是全力以赴 把事情办的尽善尽美,我认为 这是一种追求卓越、追求完美 的心态。此为高层境界责任。
一责任 三种境界
责任
• 所谓“责任”,辞海中定 义为分内应做的事情,就 是认真履职、敢于担当, 这是一名领导干部对党负 责、对人民负责的集中体 现。我认为责任是一种心 态、是一种品质、是一种 风范、是一种人格的升华, 可以分为“低、中、高” 三中境界。
第一种境界
• 是尽职尽责,量力而行。打比 方来说,就是在工作中,把台 前的事情当成一般的事情、职 责范围内的事情去办,是按照 程序正常输的过程,仅仅是履 职尽责的过程。所追求的是只 要把事情办完即可,我认为这 是一种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 心态。此为低层境界的责任。

感悟工作的三种境界

感悟工作的三种境界

感悟工作的三种境界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做学问有三种境界:第一种境界是宋朝晏殊的《鹊踏枝》“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第二种境界是宋朝柳咏的《蝶恋花》“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种境界是南宋辛弃疾的《青玉案》“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第一境界以西风刮得绿树落叶凋谢,表示当前形势相当恶劣,而他也只有他能爬上高楼,居高临下高瞻远瞩,看到远方看到天尽头,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地方。

说明他能排除干扰,不为暂时的烟雾所迷惑。

他能看到形势发展的主要方向,能抓住斗争的主要矛盾。

这是能取得成功的基础。

这一境界是立志、是下决心,只有具备了这个条件才会有第二、第三境界。

第二境界是描述如何为此决心而努力奋斗。

人瘦了、憔悴了,但仍“终不悔”。

就是说尽管遇到各式各样的困难,还要坚持奋斗,继续前进,为了事业一切在所不惜。

在这个世界上干什么都没有平坦大道,要敢于创新,也要善于等待。

这是执着的追求,忘我的奋斗。

第三境界是指在经过多次周折,经过多年的磨练之后,就会逐渐成熟起来,别人看不到东西他能明察秋毫,别人不理解的事物他能豁然领悟惯通。

这时他在事业上就会有创造性的独特的贡献。

这是功到事成。

这是用血汗浇灌出来的鲜花,是用毕生精力铸造的大厦。

其实在工作中又何尝不是如此?“以出世的态度做人,以入世的态度做事”,做人我们要超凡脱俗,做事我们要一丝不苟。

我们从踏入社会、走上岗位起,都想成就一番事业。

本职工作是事业的源泉,如果一个人坚守在一个岗位上,十年如一日兢兢业业任劳任怨地工作,这应该算是具有了一种精神;如果在一定的岗位上只做了一些自己应该做和应该完成的本职工作,这也许只给事业打了一个基础,不能就此而夸夸其谈其已经有了事业。

当然,事业有大有小,我们在做事时做事的时候,要跳出事物看问题本质。

当我们要开始一项工作的时候,首先要心定,心定了才能静下心来考虑问题。

俗话说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我们在决定一件事的时候要经过思考,匆忙做出的决定往往会在执行的时候后悔当初的匆忙。

工作的三种境界

工作的三种境界

工作的三种境界:和你的工作好好恋爱每个人都要生活,并且渴望生活得更好。

工作是实现生活水平提高的手段之一,不同的人对待不同工作的态度也是不一样的。

大致有三种工作态度,它们分别代表一种工作境界。

第一种人始终对自己的工作不满意,他们常常会表达对工作的不满,累和烦是他们描述自己工作最常用的两个字。

尽管他们不一定会经常辞职跳槽,但是“不想干了”会经常从他们口中冒出来。

他们渴望假期,渴望假期用不结束,但是工资不能少。

第二种人对自己的工作表现得很顺从,并且能很好的完成工作任务。

他们认为自己从事的工作可以很好的解决生活,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自己的价值。

对于工作假期和加班等也都顺其自然的接受。

第三种人热爱自己的工作,他们甚至觉得工作的时候比放假在家还要让自己充实。

每到假期,他们会在休息休闲几天后渴望早点上班。

他们讨厌那些漫长的假期。

如果不让他们工作,那比任何事情都让他们无法接受。

更重要的是,他们了解自己的需求,并不是为了工作而工作,他们能够为了合理的价值目标去奋斗。

在职场中,三种人群的比例大概为2:6:2. 第二种人占据的比例最大,他们构成了职场的主力军。

第一种人基本上是流动性的,他们一生的工作可能就是在换工作。

第三种人有些变态,但容易取得成功。

其实工作就和情人一样。

第一种人就像是包办婚姻,对对方很不满意,但是迫于生活等方面的压力,不得不和对方同床共枕。

他们经常双枕也难眠,同床也异梦,抱怨伴侣的各种不是。

已婚的家庭生活一塌糊涂,未婚的朝三暮四。

过情人节的时候,他们在苦恼该和谁一起过。

第二种人属于已婚多年的,夫妻双方缺乏激情。

他们对于伴侣更多的是责任而非爱情,或许他们经历过激情澎湃的热恋,但那只属于过去,现在他们的感情是平淡如水的,相安无事,举案齐眉。

情人节一份习惯性的礼物,一顿意料之中的晚餐。

第三种人永远处在热恋状态,但是比较专一。

他们会对伴侣保持激情,并时营造浪漫的气氛,让生活更美好。

在他们心目中,情人是世界上最好的,那些微不足道的缺点也正是情人的可爱之处,他们懂得如何与情人和谐相处,并且点燃对方的激情。

关于职场上的三种境界

关于职场上的三种境界

关于职场上的三种境界关于职场上的三种境界人无法尽其才,既有组织的原因,也有个人的缘故,以下是一篇关于职场上的三种境界,供大家参考,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2022年,中国高校有765万高校毕业生走出校园,开始了他们人生的第一份工作。

对他们而言,这是一个值得记忆的年份。

随着时间的推移,尤其对工作认识的加深和职业倦怠感的出现,他们会思考这样一个问题:工作的意义究竟何在,仅仅是谋生的手段吗?显然,这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与职业境界或工作态度有关,难有标准答案。

让我们归纳一下在中国单位工作的人都有什么样的职业境界。

第一种境界,单位为我做了什么。

新入职的年轻人往往会抱怨工作辛苦,自己很努力,但单位就是无法提供令人满意的待遇,为此失望、纠结和烦恼,甚至愤然离职。

不过,也有人坚持下来了,包括那些最初抱怨的人,他们一生只做了一份工作,其职业情感历程可用凑合、无奈和悔不当初来形容,五味杂陈。

持上述想法的人,琢磨的是怎么从单位多弄点好处,盘算的是别人为我做这做那,提拔、升职和加薪一样也不能少。

于是,不少人围绕这一目标,各显神通,要么溜须拍马,沆瀣一气;要么勾心斗角,相互倾轧。

他们给人的感觉只有一个字,累。

第二种境界,我为单位做了什么,为单位争光了吗?持这种想法的人要么是理想主义者,要么是长期被驯化的结果。

这种境界有点“大河有水小河满”的味道,也是“舍小我,顾大家”的翻版。

由于很少顾及自己,这种人其实很容易左右摇摆。

虽然现实中这类人属少数,但在中国这样一个集体色彩浓厚的国家,这种境界还是像口号一样被各级领导所反复强调。

不过,这只是领导在公开场合对下属训话时讲的内容,中外似乎概莫能外。

例如,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在就职演讲中曾有这样的句子:“不要问你的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而要问你能为国家做些什么”。

其实,这话更像是中国人讲的。

只是,争光和露脸的事儿并非人人有份,毕竟机会有限。

好差事通常会落到天天围着领导转的人手中,更有些“人不知、鬼不觉”的肥差,领导授意,同事不闻。

浅谈高校教师职业的三种境界

浅谈高校教师职业的三种境界

浅谈高校教师职业的三种境界高校教师职业可以说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职业,身处这个职业领域,随着时间的推移,每个人也会有着不同的境界。

基本上,高校教师职业的发展是分为三个阶段的,即初生期、成长期和成熟期。

这三种不同的境界代表着每个高校教师在这个职业生涯中所取得的成就和发展水平。

以下是对高校教师职业的三个境界进行的详细分析。

1. 初生期初生期是高校教师职业的起点。

在这个阶段,教师刚刚开始了解教学工作,对未来的职业发展还没有确定的方向。

教师在初生期时,往往需要面对的是挑战与机遇,同时也需要努力来适应高校教学的新环境。

在这个境界中,教师还需要认识到,自己的知识水平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因此也需要积极地去学习,提高自己的知识水平。

初生期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教师在这个阶段所展现的勇气和精神。

在这个阶段,教师应该展现出积极的态度,勇于面对挑战。

同时,教师应该密切关注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不断学习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

只有这样,教师才能够稳步地进入下一个阶段:成长期。

2. 成长期成长期是高校教师职业发展的关键时期。

在这个阶段,教师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同时也逐渐建立起自己的教学风格。

在成长期,教师应该尽可能地多进行一些学术研究和教学探讨,以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教师在成长期,应该逐步建立起自己的教学思想体系,这个体系不仅对教师自己的教学有着深刻的影响,同时也会对学生产生重要的影响。

在成长期,教师应该注重向其他教师学习经验,建立起一些合作性的教学团队。

教师在这个阶段是否能够建立起自己的教学思想体系,是衡量教师成长期成功与否的最关键因素。

成熟期是高校教师职业的最高境界。

在这个阶段,教师已经具备了丰富的教学经验和深厚的学术能力,在学术领域中具有很高的声誉。

同时,教师在教育过程中,也能够运用自己的学术成果来指导学生,为学生提供更好的教学服务。

在成熟期,教师应该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不断学习,深入研究自己所擅长的学术领域。

同时,教师也应该积极地分享自己的学术成果,为其他教师提供有价值的教学经验。

班主任三种境界

班主任三种境界

班主任三种境界班主任三种境界班主任工作是一种富有挑战性和缔造性的工作。

随着你对班主任工作的投入和执着,就会进入不同的三种境界。

第一种境界:阅历管理这种管理,没有理论指导,靠着感觉走。

过去班级管理的阅历、过去生活中的阅历就是管理的先验的指南。

在管理中,假如感觉好,就觉得胜利;假如感觉不好,就觉得失败。

没有前瞻性和预见性,工作滞后,往往是班级管理消失问题时,才知道转变管理的详细策咯。

这个时候,已经给班级管理带来了不必要的损失。

这个管理的境界,比较低,表现为事后的调整。

工作往往被动,班主任常常处于应付状态,而且觉得工作太累,没有兴趣,表现为随便性大,缺少方案性。

就是有方案,也显得形同虚设,没有意义。

其次种境界:制度管理在阅历的基础上,制定班级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对同学中可能消失的问题,用制度的形式,予以约束。

是工作有章可循,是同学的日常行为,也有据可依。

这个种管理的模式,假如班主任,原则性强,对比班规,不考虑实际,就会开头比较顺当,坚持一个阶段,就会消失以下几种状况:1、个别同学,用打小报告的形式,常常的反映班级状况。

假如没有人反映,你班主任也不了解班级里的状况,制度就成为一纸空文。

假如为了加强对班级的掌握,鼓舞同学打小报告,就会养成不良人格。

2、师生关系僵化,缺乏感情的滋润。

老师为了严格执行纪律,不分青红皂白,不关同学的内心感受,就绳制一纪律。

同学由于老师缺乏人情味,而消失逆发心理。

进尔破罐子破摔,把老师的话,当成耳旁风,甚至把老师当敌人。

更谈不上敬重老师。

老师这个时候的训练,就不会发生任何作用了。

这样就往往形成了严峻的师生对立。

第三种境界:人文关怀这是班级管理的最高境界。

把管理建立在敬重同学的基础上,关怀他们,爱惜他们,使他们感受到老师的管理,不是对他们新个、我的约束,而是保障他们健康成长。

只有遵守纪律,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形成良好的学风,形成一种奋勉向上的氛围。

更有利与个人的成长。

这个时候的管理,往往四两拨千斤,老师用不了多少劲,就能发挥最大的绩效,缔造出班级管理的奇迹。

教师职业的三境界

教师职业的三境界

教师工作的三种境界马克思说过,个人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并且正是他的特殊性使他成为一个个体,成为现实的单个的社会存在物。

”教师团队是由个体组成的,教师个体亦是千差万别的,他们的工作表现就一定不能等量齐观。

若用“你为什么要当教师?”这个问题来考察教师,给出的答案可能千差万别,但不管表述方式如何,答案的类型不外乎三类:谋生手段、自我实现、热爱。

这三类答案恰恰就反映出了教师工作的不同境界。

第一种境界:“小”教师之所以称之为“小”教师,并非个头小,而是“境界低”、“眼界小”。

曾听说过一个教师这样克服自己的职业倦怠,每天早晨她来到学校,感到心力交瘁时,她会反复对自己说:我是来挣钱的!挣到了钱我才会过上好日子!于是她的心里坦然许多,也轻松了许多。

虽然这是个较为极端的案例,但是它还是从一个侧面折射出部分教师的心理轨迹。

这类教师比较多的关注比如房子、工资、福利等物质层面的收益,工作的最终目标就是完成工作任务,“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本本分分、按部就班、尽职尽责即是他们工作的最佳状态。

他们厌烦改革,惧怕创新,渴望相对安定的工作环境和波澜不惊的生活氛围,“不断改善工作生活条件,提高福利待遇”即是他们的最高追求。

发展趋势:平庸无为或者工作绩效较差,家长社会意见强烈,得不到同事的敬重,面临下岗或被炒的危险。

社会需求值:★一个学校的老师都能达到“小”教师的最佳境界,学校也能保持长治久安的底线。

但是这时的学校就会沦为工厂,教师是机器,学生是产品,没有活力,也没有生机。

在师资力量匮乏的情况下,“打工仔”式的“小”教师会暂时高枕无忧,一旦学校竞争环境更加激烈,学校师资出现过剩,这类教师由于缺乏一定的职业境界、必要的知识和能力储备,会最早遭遇危机。

第二种境界:“能”教师这类教师不仅仅满足于解决自身的生活需要,得到合理的劳动报酬,更渴望机遇的垂青,能得到充分展示自己才华与能力的舞台,希望得到认可与鼓励。

他们在工作中注重挖掘自身潜力,追求自身价值实现,积极进取。

班主任工作三境界

班主任工作三境界

班主任工作的三境界【摘要】要想使班主任工作获得成功,要想创建一个良好和谐的班集体,使学生健康成长,班主任最好能达到三种境界,即勤境、爱境、人境。

关键词:技校班级管理管理方法勤境爱境人境如果说学校是人的肌体,那么班级就是构成肌体并使她显现生机的细胞。

班级管理如何,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教学目标的实现,学生思想、道德等各种素质的养成,而班级管理的好坏又直接取决于班主任的管理方法和理念。

一个成功的班主任,其行为首先表现出的特点是:有理想,爱学生,能为学生的成长奉献出身心,具有做好自己班级工作的各方面的才能。

班主任工作的方法多种多样,或因时而异,或因地而变,或因教育对象的不同而区别施法。

但不管怎么千变万化,要想使班主任工作获得成功,要想创建一个良好和谐的班集体,使学生健康成长,班主任最好能达到三种境界,即勤境、爱境、人境。

一、勤境勤境,是班主任工作的最其本的要求。

班主任必须做到“五勤”,即手勤、嘴勤、腿勤、眼勤、脑勤。

手勤,班主任要勤动手,为班级建一个班级日志,为每个学生建立一个成长档案,随时记载每个人的各种表现。

班级日常的很多事情,班主任也要动动手,比如,打扫卫生,班主任带头来做,哪怕仅仅是一次、几分钟,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班主任的行为能感化学生,对学生的劳动教育效果是明显的。

嘴勤,优秀的班主任无不与学生有大量的语言交流。

经常找学生谈话,了解他们学习、生活情况,家庭状况。

班主任要充分利用好每周的班会,每一次班会都应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

多表扬学生,少批评学生。

对于犯错误的学生,和风细雨的谈话取得的效果可能比严厉的批评要好。

要善于挖掘学生的优点,让每个学生的优点在班上亮起来。

当班级出现不好的现象时,班主任要及时的讲,防微杜渐。

言传而非空洞的说教,其熏陶和感染的作用是多方面而巨大的,切不可等闲视之。

腿勤,现代社会很多学生家长因为生活所迫,工作往往很忙,没有时间到学校向班主任及其它任课教师了解自己的孩子在学校的情况;或者一些家长虽然有时间,但又担心到学校老师有课没有时间接待,因此班主任可以利用空闲时间进行家访,班主任家访的目的不是告状,而是全方位了解学生和他的家庭情况,也让家长知道孩子在校情况,家长和教师共同沟通,一起探讨对学生的教育。

好教师的三重境界

好教师的三重境界

好教师的三重境界教师乃教育之本。

好的学校、好的教育,归根结底都源于有好的教师。

一名好教师,大抵应该有这样三重境界。

第一重境界,是乐教。

一个人对待自己所从事的职业,大致会有三种基本态度:一为憎然,一为漠然,一为欣然。

所谓憎然,就是不喜欢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时时事事都不顺眼不顺心,怨天尤人,满腹牢骚;所谓漠然,就是对自己所从事的职业持一种无所谓的态度,仅仅是把它当作谋生的手段而已;所谓欣然,就是非常喜欢和热爱自己的职业,全身心地沉浸其中,乐而忘忧。

显然,第三种情形是一种最佳的生命状态。

做一名具有教育生命力的好教师,首先就应做一个乐教之人,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永葆教育的理想、信仰与情怀。

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一书中指出:真正的永不消失的教学热情必须建立在对教师职业的热爱上,对教师工作的心驰神往,必须建立在对发展儿童世界事业的热爱的基础上,至于如何教学,那是次要的。

第二重境界,是懂教。

教师这个职业与其他不少职业比较起来,有一个很大的不同,那就是其懂的程度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教师这个职业,往往要有一个或长或短的验证周期,甚至有时候还具有一定的欺骗性,表面看起来很不错甚至很有效的教育行为,却是与教育规律、教育本质背道而驰的。

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有其自身的规律。

要做一名好教师,必须懂心理学,懂教育学。

苏霍姆林斯基说:一个好的教师,是一个懂得心理学和教育学的人。

没有扎实的心理学基础,就谈不上教育素养。

所以,培养一名好教师,引导教师专业成长,应当从学习心理学和教育学开始。

无论哪一门学科的教师,衡量他懂不懂教育,有一个核心标准,那就是懂不懂心理学和教育学,懂不懂教育规律和人的身心发展规律。

如今的中小学教师,尽管他们在师范院校或者考取教师资格证的时候都通过了心理学和教育学的考试,但考过不等于真正懂得,更不意味着深谙,他们更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学习,教师的教育生命成长犹如学游泳一般,下了水才是成长的开始。

第三重境界,是善教。

做事情的三种境界

做事情的三种境界

做事情的三种境界做事情有三种境界:第一境界:用手做事情;第二境界:用脑做事情;第三境界:用心做事情。

做事的效果如何取决于做事情的境界。

做事情的第一境界:用手做事情。

用手做事情是指:按规矩做事,按要求做事,按程序做事,只要按部就班,没偏差地执行就好。

只有简单的目的:把事情做完,不考虑做事的效果如何;不考虑如何把事情做得更快、更好,即不考虑工作效率、工作效益问题。

做事过程中处于一种消极被动状态,因循守旧,依样画葫芦,机械式地工作;做事结果只求把事情做完而不论做事的快慢、对错、好坏。

如此,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原地踏步,没有进步可言,所谓“不进则退”,不进步就是落后,最终会被时代所淘汰。

这样的人生,注定只能平平淡淡,难成大事。

做事情的第二境界:用脑做事情。

一个人做事情能够用脑想问题、做事情,相对于用手做事情而言算是前进了一大步。

用脑做事情能够事前先分析如何去做?采取什么方法?如何做得更快?做事过程中,不但要懂得怎样做,还要想明白为什么这样做?所谓“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这样不但能把事情做完,而且能把事情做对。

做事的过程中善于用脑思考问题,分析原因,并善于总结处理事情的经验,进而改善做事的方法,提高工作技能,提高工作效率,达到:做得对、做得快的事半功倍的效果。

做事情的第三境界:用心做事情。

人品比产品更重要,专心比专业更重要。

这句话是很有道理的。

用心做事情是做事情的最高境界。

用心做事讲的是一种:认真做事的态度,工作能积极主动,把工作的过程当成一种享受。

用心做事情,才能做一行,爱一行,专一行。

用心做事情,追求的不仅是把事情做完,而且要把事情做对,最为重要的是把事情做好。

也就是说:用心做事情不但讲究工作效率,更是注重工作效益。

只有更好没有最好,唯有用心做事情,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在做事情的过程中,真正用心去做,你才会用心去想,不断改进做事的方法,选择最优方案,达到最理想的效果;用心做事情,才能使我们在做事的过程中,不管遇到多大的困难与挫折,都能知难而进,迎难而上,永不退缩,努力圆满地完成工作任务;用心做事情,我们才能如古人所言:“吾日三省吾身”,每天不断的检讨自己:哪些做的还不够?哪些做的还不好?哪些做得还不到位?那些想得不够全面?哪方面需要改善?如此我们才能不断地吸取经验教训,每天才能有所进步,进而不断自我完善,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用心做事情,我们才能对自己负责,对领导负责,对企业负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待工作有三种境界
蒋定之在讲话中指出,对待工作有三种境界:尽职是第一种境界,管好分内之事,不出事、不添乱,种好“责任田”,这是最起码的工作底线;第二种境界是尽责,带着责任感做工作,除了尽好本职,还为大局承担更多工作责任;第三种境界叫尽心,把工作作为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主动想大局、为大局,敢于担纲(担纲,动词,指在艺术表演或比赛中担任主角或主力,泛指在工作中承担重任。

)、勇于负责、善于开创。

每位领导干部都要用心来做事,劳力还要劳心,人人都要“入戏”,把政府工作做得更好。

他说,学习不只是兴趣问题,更是事业心、责任感的体现。

老是在门外站着,进不了门,不了解家里的“底细”,不是个“好管家”。

不懂不可怕,但不懂还不学习,自我感觉还特别好,就真的很可怕。

缺什么就要学什么,干一行就要懂一行,不能干了大半辈子还是个“门外汉”。

在谈到群众观念时,蒋定之强调,要干人民群众希望我们干的事,而不是干我们政府自认为重要的事,把工作做到群众最惦念、最期盼的地方。

勤政为民要“见事见物”。

“见事”,就是要落实到一件件具体的事情上,为民办实事;“见物”就是要体现到人民群众感受得到的实惠上,使人民生活得到不断改善。

他指出,不要把时间和精力浪费在虚名、虚事、虚招、虚活上,而要用来做实事、抓落实,事事都要实干。

整天嘴上喊求真务实,实际上却玩虚的,是更坏的作风。

检验工作成效的大与小,关键就要看解决了多少实际问题,要使解决实际问题成为我们这届政府的鲜明特征。

针对廉政建设,蒋定之强调,领导干部要真正做到为民用权、秉公用权、依法用权,而不是为老婆孩子用权、为亲朋好友用权、为小圈子用权。

想得正才能立得正、行得正,要涵养“定力”,提升自律,关键是不被自己“打倒”,千万不能让多少年的艰辛努力毁在一个坏念头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