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校园的树木说课稿
三年级科学第2课校园的树木教案
三年级科学第2校园的树木教案第一单元第二校园的树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A、树的整体形态一样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样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部份。
B、树生长在必然的环境里,有必然的生存需要。
二、进程与方式A、用各类方式观看一棵树、描述一棵树。
B、用简图描述树的整体形态。
、用拓印树皮的方式观看树干。
D、用实物来补充语言描述的不足。
3、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客观地记录观看到的现象,能继续关注树木的转变。
教学重点学会观看一棵树。
教学难点会对观看的树进行有序的描述。
教学预备、选对花园的一棵树作为观看利用。
二、笔和记录纸、软尺。
3、一支蜡笔、一张白纸。
4、教学碟片。
教学进程一、交流上节观看到的内容。
师:同窗们,上节咱们观看了一棵大树,有大部份还做了记录,你能用“咱们在××地址,用了××方式观看了一××树,这棵树××样。
”也可用简图表述。
学生:汇报、指正。
小结:观看一棵树,可由远及近地观看,远看能够看到大树整体轮廓,近看能够看到树的枝、叶、树皮及树上各类小动物。
因此咱们可继续采纳这种方式对一棵树进行观看,并做好记录。
二、探讨新知、观看校园的树木并做好记录。
(1)分组。
每组指定一棵树,组长分工、二人记录,两人观测,其他的同窗讲到的内容观看。
全组成绩一篇观看记录。
(2)室外活动。
观看时注意爱惜数木。
(3)室内汇报,评选出观看记录全面详细的组进行夸奖。
二、学习拓印树皮。
(1)学生自学本有关内容,小组交流明白得的情形。
(2)室外拓印。
(3)室内汇报,对照各类树的树皮拓印有什么区别。
3、讨论树的相同与不同。
(1)小组讨论树的相同与不同,整理成条文待汇报。
(2)汇报、归纳整理并板书。
相同点:它们都长在土壤里,生长需要阳光、水,都有树冠、树干、树根、的大体构造。
不同点:树冠有大有小,树干有粗有细,树皮又滑腻、又粗糙,结的果实不一样。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校园的树木》教案
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校园的树木》教案一. 教材分析《校园的树木》这一课时是教科版科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能够了解校园中常见的树木特点,培养他们对校园生态环境的观察和探究能力。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校园树木的种类、特点以及树木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 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观察能力,对周围环境有一定的了解。
他们在二年级时已经学习了植物的生长,对植物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是,对于校园中不同种类的树木以及树木的特点,他们可能了解不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描述校园中的树木,并帮助他们建立树木与人类生活之间的联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校园中常见的树木种类,知道不同树木的特点,并掌握观察树木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描述、比较等方法,培养学生对校园树木的认知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校园、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增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校园中常见树木的种类、特点及观察方法。
2.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树木与人类生活的关系,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带领学生实地观察校园树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讨论,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观察、描述树木,培养团队协作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了解校园中的树木种类和特点,准备相关教学素材。
2.学生准备:观察校园中的树木,记录下自己喜欢的树木。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来到校园中,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树木。
询问学生:“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树木?它们有什么特点?”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成果。
2. 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校园中常见的树木种类,如杨树、柳树、枫树等,并讲解每种树木的特点。
教科科学三上《1.2校园的树木》教案
第二课校园的树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2.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过程与方法:1.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描述一棵树。
2.用简图描述树的整体形状。
用拓印树皮的观察树干。
3.用实物来补充语言描述的不足。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继续关注树木的变化。
【教学重点】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的观察描述和比较后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讨论树木的相同之处。
【教学准备】校园中选定一些大树供各小组观察所需,同时为各小组准备:一张观察记录纸,一支蜡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
【教学过程】一、观察树木的方法1.总任务:分小组进行观察,每个小组尽量观察不同的树木;小组内要分工明确,每个人要有观察任务;描述一棵树,完成一篇观察笔记。
2.分任务:我们所要观察的树长在校园的哪个地方?我们怎么按顺序来观察一棵树?(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3.交流:我们可以用哪些新的观察方法来观察新的内容?(画简图、测量树干粗细、闻树叶、看果实、拓印树皮、捡拾标本、对比法……)4.比较:我们能比书上的观察记录记得更好吗?(先用简单的词语记录下来,回到教室后整理成观察笔记。
)二、观察记录一棵树1.从远处观察整棵树,我们怎样记录?(树冠形状、树的高度等)2.从近处有序观察树的各个部分,我们会有哪些新的发现?生:这棵树真大!看看我捡到的树叶和果实。
这是树的果实。
这是我的树皮拓片。
(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3.让我们一起来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吧。
要写出观察的时间、地点、小组成员。
要按观察的顺序来记录。
最好能贴上收集到的实物标本。
三、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1.整理:分小组根据观察记录整理成观察笔记。
2.描述:分小组描述一棵树:这是我们组的观察记录,能猜出是校园里的哪一棵树吗?3.比较我们的观察记录,思考、交流:我们观察了哪些树?这些树的生长需要什么样的条件?不同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4.总结:通过深入讨论,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大树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请选定一棵你喜欢的大树,在课外继续观察它,它会怎样变化?把你的意外发现都记录下来,同时把精彩的发现张贴于科学学习栏目内。
第2课 《校园的树木》教案(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2课《校园的树木》教学设计教学导航【学情分析】作为观察生命体的活动,学生最容易接触观察的莫过于校园里的树木了,因此本课从观察校园里的树木入手,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生命体的概念。
上一节课解决了科学观察的重要性问题,本课要求学生用观察的方法来具体认识一棵树,并做好较为详细的观察记录,对一棵树进行有序的描述。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过程与方法: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描述一棵树。
用简图描述树的整体形状。
用拓印树皮的观察树干。
用实物来补充语言描述的不足。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继续关注树木的变化。
【教学重点】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的观察描述和比较后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讨论树木的相同之处。
【教学准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引入课题:在校园里、大路旁、山坡上……我们都能看到植物,谁能说一说老师说的这个谜语,到底是什么植物?冬天光着头,春夏长绿发,就有一只腿,小鸟喜欢他。
(树)我们美丽的校园中,有许多熟悉的树木,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校园观察树木吧。
引入本课课题《校园的树木》。
二、制定观察计划(室内)1.总任务:分小组进行观察,每个小组尽量观察不同的树木,小组内要分工明确,每个人都要观察,描述一棵树,完成一篇观察笔记。
2.分任务:我们所要观察的树长在校园的哪个地方?我们怎么按顺序来观察一棵树:(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3.交流:我们可以用哪些新的观察方法来观察新的内容?(画简图、测量树干粗细、闻树叶、看果实、拓印树皮、捡拾标本、对比法……)4.远远的望去,这棵树形状像什么?(伞,扇子……)5.老师给大树画一张简图。
6.从树的形状上看共有哪几部分组成?(树冠、树干、树根)7.教师小结三、观察描述树的方法1.从远处观察整棵树,我们怎样记录?(树冠形状、树的高度等)2.从近处有序观察树的各个部分,我们会有哪些新的发现?生:这棵树真大!看看我捡到的树叶和果实。
《校园的树木》 说课稿
《校园的树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们: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校园的树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以及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校园的树木》是小学科学课程中关于植物观察与研究的重要内容。
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对校园中树木的观察和比较,让学生初步了解树木的形态特征、生长环境以及不同树木之间的差异。
教材以观察活动为主线,旨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比较能力和分类能力,同时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二、学情分析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对周围的自然环境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在日常生活中,学生可能已经对树木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缺乏系统的观察和科学的描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观察和记录,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科学概念。
三、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目标让学生能够描述树木的主要特征,如树干、树枝、树叶的形状和颜色等;了解不同树木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
2、科学探究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工具进行观察;学会比较和分类的方法,能够对不同的树木进行区分和归类。
3、科学态度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的好奇心和探索欲,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让学生意识到树木在校园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生保护环境、爱护树木的意识。
四、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和描述树木的主要特征,学会比较不同树木之间的差异。
2、教学难点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观察方法,能够准确地描述树木的特征,并进行分类。
五、教法与学法1、教法在教学中,我将采用直观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讨论法相结合的方式。
通过展示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让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观察树木的特征;通过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2、学法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将采用观察法、比较法和记录法。
通过亲自观察校园中的树木,用比较的方法找出不同树木之间的差异,并做好观察记录。
第二课校园的树木
第二课校园的树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描述一棵树。
用简图描述树的整体形状。
用拓印树皮的观察树干。
用实物来补充语言描述的不足。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继续注重树木的变化。
【教学重点】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的观察描述和比较后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讨论树木的相同之处。
【教学准备】校园中选定一些大树供各小组观察所需,同时为各小组准备:一张观察记录纸,一支蜡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
【教学过程】一、观察树木的方法1.总任务:分小组实行观察,每个小组尽量观察不同的树木;小组内要分工明确,每个人要有观察任务;描述一棵树,完成一篇观察笔记。
2.分任务:我们所要观察的树长在校园的哪个地方?我们怎么按顺序来观察一棵树?(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3.交流:我们能够用哪些新的观察方法来观察新的内容?(画简图、测量树干粗细、闻树叶、看果实、拓印树皮、捡拾标本、对比法……)4.比较:我们能比书上的观察记录记得更好吗?(先用简单的词语记录下来,回到教室后整理成观察笔记。
)二、观察记录一棵树1.从远处观察整棵树,我们怎样记录?(树冠形状、树的高度等)2.从近处有序观察树的各个部分,我们会有哪些新的发现?生:这棵树真大!看看我捡到的树叶和果实。
这是树的果实。
这是我的树皮拓片。
(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3.让我们一起来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吧。
要写出观察的时间、地点、小组成员。
要按观察的顺序来记录。
最好能贴上收集到的实物标本。
三、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1.整理:分小组根据观察记录整理成观察笔记。
2.描述:分小组描述一棵树:这是我们组的观察记录,能猜出是校园里的哪一棵树吗?3.比较我们的观察记录,思考、交流:我们观察了哪些树?这些树的生长需要什么样的条件?不同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4.总结:通过深入讨论,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大树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请选定一棵你喜欢的大树,在课外继续观察它,它会怎样变化?把你的意外发现都记录下来,同时把精彩的发现张贴于科学学习栏目内。
《校园的树木》教案
《校园的树木》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校园中常见的树木,提高他们的观察和识别能力。
2. 培养学生热爱校园、保护环境的意识。
3. 通过对校园树木的观察和研究,提高学生的自然科学素养。
二、教学内容:1. 校园树木的种类和特征2. 树木的生长环境和需求3. 树木的作用和价值4. 保护树木和环境的重要性5. 校园树木的调查和观察活动三、教学方法:1. 观察法:学生观察校园中的树木,了解其特征和生长状况。
2. 讲授法:教师讲解树木的相关知识,解答学生的疑问。
3. 实践活动:学生参与树木保护活动,提高环保意识。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树木的保护措施,分享观察心得。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树木的图片、实物标本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观察树木的工具,如笔记本、画笔等。
3. 校园树木分布图和树木保护宣传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校园中的树木,引导学生关注校园环境。
2. 新课导入:教师讲解树木的基本知识,如种类、特征等。
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树木的生长环境和需求,让学生了解树木的重要性。
4.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调查校园树木的种类和生长状况,记录观察结果。
5. 小组讨论:学生分享观察心得,讨论保护树木的措施。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树木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情况。
2. 评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如观察、记录和讨论。
3. 检查学生的作业,如校园树木分布图和观察报告,评估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写作水平。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进行校园树木种植活动,提高他们的植树技能。
2. 邀请林业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树木保护和绿化知识。
3. 开展校园树木摄影比赛,鼓励学生用镜头记录校园树木的美丽。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认知水平。
2. 考虑教学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以提高教学效果。
3. 思考如何更好地将环境保护理念融入课堂教学,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案三上教科版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第二课,校园的树木
教案三上教科版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第二课,校园的树木〔教案〕三上教科版科学第一单元植物第二课校内的树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树生长在肯定的环境里,有肯定的生存需要。
过程与方法:用各种方法观看一棵树,描述一棵树。
用简图描述树的整体样子。
用拓印树皮的观看树干。
用实物来补充语言描述的缺乏。
情感、看法、价值观:能客观地记录观看到的现象,能继续关注树木的改变。
教学重点】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的观看描述和比较后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商量树木的相同之处。
教学预备】校内中选定一些大树供各小组观看所需,同时为各小组预备:一张观看记录纸,一支蜡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
教学过程】一、观看树木的方法 1.总任务:分小组进行观看,每个小组尽量观看不同的树木;小组内要分工明确,每个人要有观看任务;描述一棵树,完成一篇观看笔记。
2.分任务:我们所要观看的树长在校内的哪个地方?我们怎么按顺序来观看一棵树?(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3.沟通:我们可以用哪些新的观看方法来观看新的内容?(画简图、测量树干粗细、闻树叶、看果实、拓印树皮、捡拾标本、对比法)4.比较:我们能比书上的观看记录记得更好吗?(先用简洁的词语记录下来,回到教室后整理成观看笔记。
) 二、观看记录一棵树 1.从远处观看整棵树,我们怎样记录?(树冠样子、树的高度等) 2.从近处有序观看树的各个部分,我们会有哪些新的发觉? 生:这棵树真大!看看我捡到的树叶和果实。
这是树的果实。
这是我的树皮拓片。
(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3.让我们一起来把观看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吧。
要写出观看的时间、地点、小组成员。
要按观看的顺序来记录。
最好能贴上收集到的实物标本。
三、整理我们的观看记录 1.整理:分小组依据观看记录整理成观看笔记。
第2课 《校园的树木》教学设计(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第一单元第2课《校园的树木》教学设计教学导航【学情分析】作为观察生命体的活动,学生最容易接触观察的莫过于校园里的树木了,因此本课从观察校园里的树木入手,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生命体的概念。
上一节课解决了科学观察的重要性问题,本课要求学生用观察的方法来具体认识一棵树,并做好较为详细的观察记录,对一棵树进行有序的描述。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过程与方法: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描述一棵树。
用简图描述树的整体形状。
用拓印树皮的观察树干。
用实物来补充语言描述的不足。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继续关注树木的变化。
【教学重点】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的观察描述和比较后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讨论树木的相同之处。
【教学准备】【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观察树木的方法1.总任务:分小组进行观察,每个小组尽量观察不同的树木;小组内要分工明确,每个人要有观察任务;描述一棵树,完成一篇观察笔记。
2.分任务:我们所要观察的树长在校园的哪个地方?我们怎么按顺序来观察一棵树?(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3.交流:我们可以用哪些新的观察方法来观察新的内容?(画简图、测量树干粗细、闻树叶、看果实、拓印树皮、捡拾标本、对比法……)4.比较:我们能比书上的观察记录记得更好吗?(先用简单的词语记录下来,回到教室后整理成观察笔记。
)二、观察记录一棵树1.从远处观察整棵树,我们怎样记录?(树冠形状、树的高度等)2.从近处有序观察树的各个部分,我们会有哪些新的发现?生:这棵树真大!看看我捡到的树叶和果实。
这是树的果实。
这是我的树皮拓片。
(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3.让我们一起来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吧。
校园的树木教案
校园的树木教案
第二课校园的树木
【教学目标】
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过程与方法:
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描述一棵树。
用简图描述树的整体形状。
用拓印树皮的观察树干。
用实物来补充语言描述的不足。
情感、态度、价值观:
能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继续关注树木的变化。
【教学重点】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的观察描述和比较后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讨论树木的相同之处。
【教学准备】
校园中选定一些大树供各小组观察所需,同时为各小组准备:一张观察记录纸,一支蜡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树木的方法
1.总任务:分小组进行观察,每个小组尽量观察不同的树木;小组内要分工明确,每个人要有观察任务;描述一棵树,完成一篇观察笔记。
三年级科学上册校园的树木教案教科版
三年级科学上册《校园的树木》教案(教科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校园中常见的树木,了解树木的主要特征。
学会使用观察工具,如放大镜、望远镜等,观察树木的细节。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调查、比较等方法,了解树木的生长特点和生态环境。
学会合作交流,分享观察和发现的结果。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校园环境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增强环保责任感。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活动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重点:校园中常见树木的特征和生长特点。
观察工具的使用和观察方法的掌握。
教学难点:树木生态环境的理解和保护意识的培养。
教学准备:校园树木的相关图片或实物。
观察工具(放大镜、望远镜等)。
笔记本、彩笔等记录工具。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校园中的树木,询问学生对校园树木的了解。
2. 展示一些校园树木的图片,让学生分享自己认识的树木。
二、观察树木的特征(10分钟)1. 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棵校园中的树木进行观察。
2. 引导学生使用观察工具,如放大镜、望远镜等,观察树木的细节。
3. 学生记录观察到的树木特征,如树干、树叶、花朵等。
三、调查树木的生长特点(10分钟)1. 让学生调查校园中不同树木的生长情况,如树高、树龄、树干直径等。
2. 学生记录调查结果,并进行比较分析。
四、了解树木的生态环境(10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树木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如树木对空气质量、水资源的影响。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并进行讨论。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观察和调查结果,总结树木的主要特征和生长特点。
2.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护校园中的树木,提出保护措施。
教学延伸:组织学生进行校园树木保护活动,如植树、修剪树枝等。
邀请林业专家进行讲座,让学生深入了解树木的保护知识。
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反思,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对教学方法和内容进行调整。
关注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课文《校园的树木》教案范文
一、教案基本信息课文《校园的树木》教案范文学科领域:语文年级:四年级课时:2课时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校园的树木》,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了解校园树木的特点和作用,增强对生态环境的认识。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运用图片、实物等辅助教具,引导学生观察、思考,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校园、保护环境的美好情感,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学习生字词。
难点:理解校园树木的特点和作用,培养环保意识。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校园里的树木,引导学生谈谈对校园树木的印象。
(2)板书课文《校园的树木》,引导学生关注课题。
2. 学习课文(1)教师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的准确性。
(2)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思考,理解课文内容。
(3)教师讲解生字词,让学生充分理解并会正确运用。
3. 讨论交流(1)教师提问:“你们知道校园里的树木有哪些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和作用?”(2)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了解。
(3)各组汇报讨论成果,教师点评并总结。
4. 实践活动(1)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校园树木观察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和了解树木的特点和作用。
(2)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编写关于校园树木的小故事或诗歌。
(3)各组汇报成果,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5. 总结与拓展(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课文内容,强调校园树木的重要性。
(2)学生分享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感悟。
(3)教师提出环保建议,引导学生关爱校园环境。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1)熟读课文《校园的树木》。
(2)家长协助孩子观察家里的植物,了解其特点和作用,并记录下来。
2. 拓展作业:(1)以“我眼中的校园树木”为主题,绘画一幅画。
(2)写一篇关于校园树木的短文,可以谈谈自己的感受或者发生的趣事。
《校园的树木》 说课稿
《校园的树木》说课稿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校园的树木》。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这几个方面来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校园的树木》是小学科学课程中“植物”单元的重要内容。
这一内容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对校园树木的观察和研究,初步了解植物的特征和生长环境,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
教材首先引导学生对校园中的树木进行整体观察,了解树木的外形特征,如树冠、树干、树枝等。
然后,通过进一步的观察,让学生关注树木的叶子、花朵、果实等细节部分,从而对树木的种类有初步的认识。
此外,教材还鼓励学生用简单的方法记录观察结果,为后续的学习和交流提供依据。
二、学情分析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周围的世界充满了好奇心和探索欲望。
在生活中,学生已经对树木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但这种认识往往是比较零散和表面的。
他们可能能够区分一些常见的树木,但对于树木的结构、特征以及生长规律等方面的了解还比较有限。
在能力方面,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但观察的方法和技巧还需要进一步的指导和训练。
同时,他们在语言表达和记录方面也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和帮助。
三、教学目标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1、科学概念目标(1)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和比较,认识到树木具有不同的特征,如树冠、树干、树叶等。
(2)了解树木的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条件。
2、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运用多种感官和简单的工具,对校园中的树木进行观察和记录。
(2)能够用比较的方法,对不同树木的特征进行描述和区分。
3、科学态度目标(1)培养学生对植物的好奇心和探究兴趣,养成认真观察的习惯。
(2)激发学生爱护树木、保护环境的意识。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了解树木在校园环境中的作用,意识到保护树木的重要性。
(2)能够将所学的科学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关心周围的植物和环境。
《校园的树木》教案
《校园的树木》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校园中常见的树木,提高他们对校园生态环境的认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3. 提高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合作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校园中常见的树木种类及其特点。
2. 树木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 保护树木、爱护环境的重要性。
三、教学重点:1. 校园中常见的树木种类及其特点。
2. 树木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难点:1. 让学生深入了解树木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 培养学生保护树木、爱护环境的意识。
五、教学方法:1.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校园中的树木,了解其特点。
2. 讨论法:分组讨论树木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3. 实践法:组织学生进行校园树木保护活动。
4. 讲授法:教师讲解树木相关知识。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校园中的树木,引导学生关注校园生态环境。
2. 新课导入:介绍校园中常见的树木种类及其特点。
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树木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4. 实践环节:组织学生进行校园树木保护活动。
七、作业布置:1. 观察并记录校园中自己喜欢的树木,描述其特点。
八、课程评价:1. 学生对校园树木的认识程度。
2. 学生参与校园树木保护活动的积极性。
九、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以便在今后的教学中进行改进。
十、拓展活动:1. 组织学生进行校园树木种植活动。
2. 开展校园树木摄影比赛。
3. 邀请专家进行树木知识讲座。
4. 组织学生参观森林,加深对树木的认识。
六、教学内容:1. 识别校园中常见的树种。
2. 了解树木的生长周期和生态需求。
3. 探讨树木对校园环境的影响。
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识别校园中的主要树种,了解它们的生长周期和生态需求。
2. 教学难点:学生理解树木对校园环境的具体影响,并能够提出保护树木的具体措施。
小学科学三年级上册《校园的树木》教学设计2
《校园的树木》一、教学分析作为观察生命体的活动,学生最容易接触观察的莫过于校园里的树木了,因此本课从观察校园里的树木入手,帮助学生逐步建立生命体的概念。
上一节课解决了科学观察的重要性问题,本课要求学生用观察的方法来具体认识一棵树,并做好较为详细的观察记录,对一棵树进行有序的描述。
学生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明白了观察的重要性,初步懂得观察需要各种感官共同参与、需要运用观察工具。
本课要求学生带着一个任务去观察校园里的树木,从整体到局部的观察,最后汇集成一篇观察笔记。
在观察的过程中,能够用简图的方式来记录。
用简图记录可以帮助学生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从而抓住观察的重点。
二、教学目标(一)科学知识1.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2.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二)过程与方法1.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描述一棵树。
2.用简图描述树的整体形状。
用拓印树皮的观察树干。
3.用实物来补充语言描述的不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继续关注树木的变化。
三、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的观察描述和比较后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的特征。
(二)教学难点比较讨论树木的相同之处。
四、教学过程教学准备分组材料:一张观察记录纸,一支蜡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
【教学过程】(一)引言我们所观察的树木在校园的哪个地方?远远看去,一棵大树的形状是怎样的?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二)怎样观察树木1.总任务:分小组进行观察,每个小组尽量观察不同的树木;小组内要分工明确,每个人要有观察任务;描述一棵树,完成一篇观察笔记。
2.分任务:我们所要观察的树长在校园的哪个地方?我们怎么按顺序来观察一棵树?(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3.交流:我们可以用哪些新的观察方法来观察新的内容?(画简图、测量树干粗细、闻树叶、看果实、拓印树皮、捡拾标本、对比法……)4.比较:我们能比书上的观察记录记得更好吗?(先用简单的词语记录下来,回到教室后整理成观察笔记。
《校园的树木》优秀教案(完整资料).doc
《校园的树木》教案【教学目标】科学概念:树的整体形态一般由树冠、树干、树根组成,树的器官一般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
树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有一定的生存需要。
过程与方法:用各种方法观察一棵树,描述一棵树。
用简图描述树的整体形状。
用拓印树皮的观察树干。
用实物来补充语言描述的不足。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客观地记录观察到的现象,能继续关注树木的变化。
【教学重点】能尝试通过对树有序的观察描述和比较后指向树木作为生命体的特征。
【教学难点】比较讨论树木的相同之处。
【教学准备】校园中选定一些大树供各小组观察所需,同时为各小组准备:一张观察记录纸,一支蜡笔,一把软尺,一个放大镜。
【教学过程】一、观察树木的方法1.总任务:分小组进行观察,每个小组尽量观察不同的树木;小组内要分工明确,每个人要有观察任务;描述一棵树,完成一篇观察笔记。
2.分任务:我们所要观察的树长在校园的哪个地方?我们怎么按顺序来观察一棵树?(由远及近,由整体到局部)3.交流:我们可以用哪些新的观察方法来观察新的内容?(画简图、测量树干粗细、闻树叶、看果实、拓印树皮、捡拾标本、对比法……)4.比较:我们能比书上的观察记录记得更好吗?(先用简单的词语记录下来,回到教室后整理成观察笔记。
)二、观察记录一棵树1.从远处观察整棵树,我们怎样记录?(树冠形状、树的高度等)2.从近处有序观察树的各个部分,我们会有哪些新的发现?生:这棵树真大!看看我捡到的树叶和果实。
这是树的果实。
这是我的树皮拓片。
(拓印树皮图案的方法:把白纸紧压在树干上,先用手指在纸上反复按压,再平捏蜡笔在纸上涂擦,使凸起的部分染上颜色。
)3.让我们一起来把观察到的内容记录下来吧。
要写出观察的时间、地点、小组成员。
要按观察的顺序来记录。
最好能贴上收集到的实物标本。
三、整理我们的观察记录1.整理:分小组根据观察记录整理成观察笔记。
2.描述:分小组描述一棵树:这是我们组的观察记录,能猜出是校园里的哪一棵树吗?3.比较我们的观察记录,思考、交流:我们观察了哪些树?这些树的生长需要什么样的条件?不同的树有什么相同和不同?4.总结:通过深入讨论,我们发现了这么多的大树之间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请选定一棵你喜欢的大树,在课外继续观察它,它会怎样变化?把你的意外发现都记录下来,同时把精彩的发现张贴于科学学习栏目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校园的树木说课稿
教材分析:
这是科学课教材第一个单元---植物单元中的第二课。
在本单元中,通过引导学生对自然景象的观察、记录和初步分析等科学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以及通过实验进行比较的能力。
本课则是在调动学生原有认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认真细致地观察大树,了解一些观察的方法,并能描述记录和分析。
学生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对周围事物(包括树木)有较多零散的认识,能对一些有趣的现象进行初步的反思及判断。
但是,他们欠缺一些科学的观察、比较、记录、分析的方法。
这一阶段,如何让学生在这几个方面有所得对他们今后的学习会起很大的作用。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组学习,调动、激活学生关于树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激发学生的
学习积极性。
2、组织和引导学生对已有经验和知识进行分析、整理,并讨论观察树木的
基本方法和步骤。
3、培养学生爱护树木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旧挂历纸、彩色笔、胶纸、剪刀
教学过程实录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孩子们,你们肯定都愿意像一棵大树一样健康成长,今天就先让我们来看看我们周围这些生机盎然的树木吧!
(录象:道路旁、公园中、学校里的树木。
)
师:你们都喜欢这些树吧。
都知道大树的什么事?谁愿意说一说?
生:树木能美化环境。
生:树木的种类很多,我喜欢柳树。
生:树还可以用来造纸。
生:我们用的桌子和椅子也是用树做的。
生:树木有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几个部分。
(教师在学生说的过程中偶尔插一句话,并把学生说出的叶子、根、茎等板书在黑板上)。
二、小组交流,激活原有知识和经验
师: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这样吧,咱们同学之间互相说一说,看看我们组到底能说出多少关于大树的事。
然后每组同学把你们把说出来的都记下来,好吗?生:好。
师:你们大约需要多长时间?
生:5分钟,3分钟,1节课……
(学生开始活跃起来。
)
师:这样吧,10分钟时间,够不够?
生:差不多。
师:现在可以开始了。
(学生热烈地研讨起来,教师给每组发了一张旧挂历纸,又到各组巡视。
)师:同学们,想不想让别的组了解你们的研讨,想不想知道其他组有什么和你们不一样的地方?
生:想。
师:那好,我们今天就用“一人走,多人留”的方法来进行交流:每组在教室里找个地方将记录单贴起来,再留下一个同学做解说员,其他同学由组长带领去另外组参观,每组解说员负责向你们解说,参观的同学可以提问,注意彼此之间文明交流。
现在可以开始了。
(11组学生到教室四壁分别贴上自己组的记录单,留下记录员,开始这种“一人留多人走”的组际交流,教师到各组巡视。
)
例一:第七组到第四组交流
解说员:欢迎!这是我们组的记录:1、树有年轮,有一圈,就是一岁。
2、树还可以指方向,枝叶长得茂盛的一面是南、稀少的是北。
3、树下可以乘凉,树上
小鸟可以安家。
4、树上有虫……
七组组员:我们也讨论了年轮,但是我们知道年轮不光可以看树的年龄,还可以指方向,还可以记录以前的气候。
再见!
例二:第五组到第一组交流
解说员:我们组能说出银杏树、桃树、松树共23个树的名字,我们知道树要净化空气,枝叶会生产新的空气,吸收二氧化碳……我们组有个问题,为什么到了秋天松树的叶子不会黄?
五组组员:我们组没想到树制造新鲜空气这点,谢谢你的解说。
你们的问题秋天松树叶子不会黄好象是因为松树里的水不容易跑出去,秋天、冬天不下雨,叶子里的水都够用,叶子就不黄不落下来了。
(交流持续有七分钟后停下来,每个组至少参观了别的3个小组)
师:刚才的交流很热烈,也很有秩序,非常好!大家现在肯定有许多想说的。
先请大家把你们的收获整理一下,再把你们听到的、看到的最感兴趣的,或者有疑问的观点在全班交流一下。
生:我们最感兴趣的是十组说树还可以做油漆。
师:(对十组学生)是有这么回事吗?
生:是,我在书上看到的漆树的树汁可以做油漆。
师:能看书真好。
(板书:做油漆)
生:我们最感兴趣的是一组说树的枝叶可以制造新鲜空气,吸收二氧化碳。
(板书:树叶制氧)
生:我们组只写了树的枝叶可以指南北,四组、八组都说年轮可以指南北。
生:老师,松树叶不会黄是因为它里面水够用吗?
师:松树树叶不会黄是因为松树不怕冷,针形的叶里的叶绿素不会变少,叶子就不会黄。
叶里的水份充足就不容易落下来,大家感兴趣,我想以后会有机会深入研究的。
生:九组介绍说新鲜木耳是从枯了的树上长出来的……
(学生继续汇报,老师把学生感兴趣的记录在黑板上,有时和学生讨论)
师:同学们,咱们说了这么多,其中哪些是下节课我们在操场上就可以观察到的呢?
(学生交流意见,最后得出如:树叶、虫子、树皮、树有多高、指南北等可以在操场进行观察)。
三、集体研讨观察大树的方法和步骤
师:下节课,我们就要到操场去观察一棵大树了,咱们怎么去,是不是要带一些东西?小组内议一议,把你们的想法记下来。
(小组讨论、汇报)
生:老师,我们要带上笔、记录本,看到什么及时地计下来,回来再把它整理好。
(师板书)
生:老师,我们要带上放大镜,把平时不容易看清楚的看清楚。
师:有道理。
(板书)
生:我们要带锯子去,锯开树干数年轮。
师:真的啊!
生:不能,老师,锯了树,树就死了,应该爱护树。
生:对,那是犯法。
生:我要带一个塑料袋去。
师:干什么用?
生:我要收集大树的叶子,把它装回来好好比较、观察。
师:真不错。
(板书)
生:我也要带一个塑料袋,如果我们在观察时留下了什么垃圾的话,我要用塑料袋把它们装起来,扔进垃圾桶,保护校园环境。
师:孩子们,我为听到你们的想法而感到高兴,大树是有生命的,有了你们这些有爱心的孩子,它们就能快乐地成长。
观察树木时,只要做到认真观察、认真记录,我相信你们会有非常多的收获。
做好准备,下节课让我们去同大树交朋友吧!评析:
本课是教师在深入学习新课程新理念、学习《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后,尝试进行的一节科学课。
本课力图体现“学生是科学学习主体”、“科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等科学教育新理念,教师在教学中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在这方面作出了很好的探索。
一、重视学生原有知识和经验的激活。
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习者
在原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在知识所赖以产生的情境中,学习共同体的相互作用中主动建构的过程。
这一观点清晰的表明了学生在科学课学习之前有着丰富的经验和感性知识,这正是学生主动建构新的科学知识与能力的基础。
要体现“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就不能忽视学生原有的知识和经验。
“我的大树”对所有的学生都不陌生,每个学生在生活中都积累了相当丰富、但有各不相同的经验,在科学课的教学中激活这些经验,找到教学的生长点,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节课教学中,教师用了大部分时间组织学生调动、激活自己关于“树”的知识和经验,体现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科学课教学中的指导作用。
二、保证了学生学习科学的时间。
《面向全体美国人的科学》一书中写道:“学生学习科学是需要时间的”。
学生需要时间回忆原来的经验、需要时间组织语言、需要时间表达自己想法、需要时间对同伴的看法进行思考……教学中为学生提供充足的活动时间,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这一理念。
本节课中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活动时间就相当充足,学生在充足的时间里充分地展示自己学习科学过程,呈现出了相当精彩的课堂教学。
三、重视合作学习的实效性。
《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中写到:“合作……是科学探究的一种基本要求”。
“同学与同学的相互合作不仅能增进对科学的了解,而且也有助于对科学探究活动特别需要的技能、思想方法、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多方面培养和训练”。
不仅如此,合作学习还能有效解决全体学生参与的问题。
由此可见,合作学习在科学课里非常重要。
本节课中教师大量使用了“合作”的方式来组织学生的科学活动。
特别是“一人留,多人走”的交流形式,是教师在这节课中组织组间交流的一个很好的尝试。
教师力图通过这种形式,在教室这个有限的场地里,在课堂这个有限的时间内,提高小组交流的实效性。
这种方式在形式上激起了小组成员的全体参与,让生生互动成为组间交流的主流,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在此时将自己不同的意见在更大的范围内表达出来,学生们以主人的姿态合作学习、相互交流,促进了科学探究活动愉快地、有效地和深入地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