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11.4 化学与环境保护.doc

初中化学11.4 化学与环境保护.doc
初中化学11.4 化学与环境保护.doc

初中化学11.4 化学与环境保护

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

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

得分

一、选择题(共13题)

评卷人得分

1.下列做法中,__________________保护水资源的是()。

A.使用节水型马桶B.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

C.生活污水任意排放D.工业废水处理达标后排放

【答案】思路点拨:从不同的方面(工业、农业和生活)熟记产生水资源污染的因素,并从杜绝污染源的角度去列举保护水资源的措施,例如工业水达标排放,农业上合理施肥,生活中要节水并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等。

解析:生活污水中含多种有害成分,任意排放会导致水资源污染。

答案:C

难度:容易知识点:水的净化

2.燃煤排出的二氧化硫进入大气后,会引起的环境问题是()。

A.温室效应B.白色污染

C.酸雨D.臭氧层破坏

【答案】思路点拨:当今世界面临三大环境问题:臭氧层空洞、酸雨和温室效应,其中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是人们向空气中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硫,温室效应主要与二氧化碳有关,将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解析:温室效应与二氧化碳有关,白色污染与废弃塑料有关,臭氧层空洞与氟利昂有关,只有二氧化硫与形成酸雨有关。二氧化硫结合空气中的氧气、水分反应产生的酸,酸随雨水降落便形成了酸雨。

答案:C

难度:容易知识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3.小明对下列水污染的分类不正确的是()。

A.农田排出的污水——农业污染

B.小型造纸厂排出的污水——工业污染

C.家庭排出的污水——生活污水

D.化肥厂排出的污水——农业污染

【答案】D

难度:容易知识点:自然界的水单元测试

4.下列保护水资源的措施中,错误的是()。

A生活污水任意排放

B.农业上合理使用农药、化肥

C.工业废水经过处理后再排放

D.应用新技术、新工艺减少污染物的产生

【答案】A

难度:容易知识点:水的净化

5.下列属于我国塑料包装制品回收标志的是()。

【答案】B

难度:基础知识点:燃烧和灭火

6.2011年4月22日是第42个世界地球日,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保护地球是我们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和责任,下列举措__________________这一主题的是()。

A.某些工业废水处理后可循环使用,以节约水资源

B.积极开发使用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C.禁止秸秆就地焚烧,提倡用秸秆代替煤作燃料进行火力发电

D.为解决“白色污染”问题,应将所有废弃塑料采用焚烧的方法处理

【答案】D

难度:容易知识点: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7.在“绿色化学”工艺中,理想状态是反应物中原子全部转化为欲得到的产物,即原子的利用率为100%,从根本上减少乃至杜绝污染。下列做法符合“绿色化学”的是()。

A.农民就地焚烧秸秆

B.深埋含镉、汞的废旧电池

C.工业制酒精C2H4+H2O C2H6O

D.化工生产中的废气向高空排放

【答案】C

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

8.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香烟的烟气中含有一氧化碳

B.空气中二氧化硫增加可能导致酸雨增多

C.白色污染的消除办法是废弃塑料就地焚烧

D.二氧化碳、甲烷都是能产生温室效应的气体

【答案】C

难度:容易知识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

9.“绿色化学”要求生产尽可能不产生废物,即实现“废物零排放”。下列反应类型最容易实现“绿色化学”要求的是()。

A.复分解反应B.分解反应

C.化合反应D.置换反应

【答案】C

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

10.无锡市某日的空气质量日报如下表:

项目

空气污染指数

空气质量级别

空气质量

可吸入颗粒物

65

二氧化硫

6

二氧化氮

20

下列情况对表中三个空气质量指标不会产生影响的是()。

A.用氢气作燃料B.露天焚烧垃圾

C.汽车排放尾气D.用煤作燃料

【答案】A

难度:基础知识点:燃料和热量

11.“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构成危害的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涵之一。下列叙述不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是()。

A.废旧金属的回收利用,既可以节约金属资源,又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B.开发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既可以解决能源危机,又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C.为了避免造成土壤污染,应将使用过的一次性塑料饭盒倒入江河湖泊

D.用秸秆制沼气,既能避免焚烧秸秆产生的污染,又能解决生活燃料问题

【答案】C

难度:容易知识点: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12.煤燃烧产生的废气中含有SO2,用NaOH、Na2SO3溶液可将90%以上的SO2吸收。涉及的反应有:

①2NaOH+SO2===Na2SO3+H2O

②Na2SO3+SO2+H2O===2NaHSO3

③NaHSO3+NaOH===Na2SO3+H2O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反应②发生的是化合反应

B.可循环使用的物质是Na2SO3

C.NaHSO3中硫元素的化合价是+6

D.反应①说明SO2与CO2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答案】C

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

13.下列说法不符合“节能减排、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大量植树造林,禁止乱砍滥伐

B.大量使用一次性塑料餐具

C.开发回收利用二氧化碳的新技术

D.开发和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答案】B

难度:基础知识点: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二、填空题(共4题)

1.阅读下列一段文字,回答有关问题。

成语“饮鸩止渴”原指喝毒酒解渴,用于比喻采取极有害的方法解决眼前困难,不顾严重后果。“鸩”是指放了砒霜的毒酒。砒霜是三氧化二砷(As2O3)的俗称,有剧毒。

(1)As2O3中As的化合价为________。

A.-3 B.-2 C.+

2 D.+3

(2)下列做法可用“饮鸩止渴”形容的是____________。

A.合理施用农药、化肥

B.大量开办经济效益好但能耗高、污染大的企业

C.加强工业废水、废气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

D.提倡植树造林,扩大绿化面积

【答案】答案:(1)D (2)B

难度:容易知识点:物质构成单元测试

2.某镇有座硫酸厂,设备简陋,技术陈旧,该厂每天排放大量含SO2的废气和含H2SO4的酸性废水。当地的其他工厂和居民均用煤炭作燃料。只要下雨就下酸雨,对该镇环境造成极大破坏。

(1)分析该镇下酸雨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举一例说明酸雨对环境造成的危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镇某中学环保小组提出了治理酸雨的下列措施,你认为其中不妥的是________。

A.将硫酸厂搬离该镇

B.建议环保部门限令整改

C.将硫酸厂排出的废气中的SO2处理后排放

D.工厂和居民改用较清洁的燃料

(4)可用熟石灰来处理硫酸厂排出的酸性废水,处理原理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浓硫酸弄到手上后先用抹布拭去,然后立即用水冲洗,最后涂上碳酸氢钠。若是稀硫酸弄到手上,

_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这样做,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硫酸厂每天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硫尾气,且用煤作燃料加大了空气中二氧化硫的含量;酸雨造成的危害可从酸的腐蚀性和酸性上考虑;治理酸雨的措施应从使用清洁能源或改良技术等方面考虑,迁厂会对其他地方造成污染;稀硫酸弄到手上,也需立即用水冲洗,因为稀硫酸也具有一定的腐蚀性,且稀硫酸中的水蒸发后会变成浓硫酸。

答案:(1)排放二氧化硫废气、用煤作燃料

(2)酸化土壤;腐蚀、破坏森林植物;腐蚀建筑物(答出一点即可)

(3)A

(4)Ca(OH)2+H2SO4===CaSO4+2H2O

(5)需要稀硫酸中的水蒸发后会变成浓硫酸

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

3.化学就在我们身边,它与国家政策、工农业生产和人们生活紧密相关。

(1)“节能减排”是我国的重l其中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____。

【答案】答案:(1)B (2)N、P(或氮、磷)

(3)C6H12O6

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方程式单元测试

4.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当今世界淡水资源日趋紧张。如图是童童同学三月份为班级板报绘制的一幅画,她这样做的目的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请你再写出一种符合画面主题的具体做法。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解析:本题内容贴近生活,来源于社会,服务于社会,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突出了社会、生产、生活的密切联系,解答时要多联系人们生活实际。(1)画有节水标记、干燥的大地、节水的方法,告知同学们当今世界淡水资源紧张,要节约用水;(2)符合主题的作法有多种,多联系人们生活,从中选取事例。

答案:(1)向学生们宣传(或倡导;或号召)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

(2)用淘米水冲厕所(或淋浴时随时关闭水龙头等)(合理即可)

难度:容易知识点:爱护水资源

初中化学《 化学与生活 》试题及答案解析

初中化学《化学与生活》试题 1.下列物质中,属于合成纤维的是() A.棉花B.涤纶C.羊毛D.蚕丝 2.人体缺乏下列哪种元素会引起甲状腺疾病() A.钙B.铁C.锌D.碘 3.下列食物中能提供丰富蛋白质的是() A.大米B.鸡蛋C.苹果D.菠菜 4.下列有关材料的说法的是() A.不锈钢是金属材料B.保鲜膜属于塑料 C.棉花、蚕丝属于合成纤维D.玻璃钢是复合材料 5.下列有关油脂的叙述正确的是() A.各种油脂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B.葡萄糖不能转化为人体内的脂肪 C.汽油、煤油、菜籽油、花生油都属于油脂 D.洗发剂洗去头发上的油脂不属于乳化现象 6.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消防队员用水降低可燃物的温度来灭火 C.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能去除餐具上的油污 D.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的硬度小 7.“健康饮食、均衡营养”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 ①蛋白质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和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每天需要较多的蛋白质.如图物质中富含蛋白质的有(填字母). ②“食品安全”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你认为下列认识不科学的是(填字母). A.任何食品都不可以使用食品添加剂 B.霉变的大米、花生,即使经过蒸煮也不能食用 C.含钙、锌的奶粉有利于补充人体所需的常量和微量元素 D.用亚硝酸钠代替食盐来腌渍食品

8. “科技创新、材料发展”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 ①“辽宁号”航母的服役举世瞩目.钢铁是制造航母的主要材料,它易与空气中的水、等发生反应而锈蚀,请你列举一种防止钢铁锈蚀的方法. ②可降解塑料的问世,既方便了生活,又减少了“白色污染”.塑料属于材料(填“复合”或“合成”). 9.下列对部分化学知识的归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化学与生活B.化学与环境 ①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软化硬水 ②用燃烧的方法区分羊毛和涤纶 ③干冰用于人工降雨①焚烧植物秸秆不会造成空气污染 ②PM2.5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之一 ③含磷洗涤剂的使用会导致水污染 C.化学与安全D.化学与健康 ①炒菜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 ②在室内放一盆水,可防止煤气中毒 ③夜间发现液化气泄漏开灯寻找泄漏源①人体缺铁会引起贫血 ②用甲醛的水溶液浸泡海产品保鲜 ③食用蔬菜和水果来补充维生素 A.A B.B C.C D.D 10.下列用品由有机合成材料制成的是() A.不锈钢B.保鲜膜C .棉纱线D.锥形瓶 11.加油站应张贴的标志是() A.B.C.D. 12.营养素对人类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大量食用高脂肪、高糖类的食物不会使人发胖 B.处于生长发育期的青少年对蛋白质的需求比成年人少 C.骨质疏松的中老年人饮食中应增加含铁量丰富的食物 D.人体内的各种代谢和生理活动都离不开水,炎热的夏天更要及时补充水分 13.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A.对除杂的认识B.食品安全 ①用稀硫酸出去Zn中混有的Ag ②用灼烧的方法出去Fe2O3中混有的C ③用碳酸钙出去CaCl2溶液中的HCl ①霉变的大米洗净烧熟后可以食用 ②利用甲醛水溶液浸泡水产品防腐 ③补充维生素A防止夜盲症 C.对现象的认识D.化学学科的价值 ①花香四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②红磷燃烧,有大量白雾产生①研制高效低毒农药,保障粮食生产 ②开发新型材料,改善人类生存条件

初中化学课标解读

初中化学课标解读、教材分析———酸碱盐 沁阳六中胡小霞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九年级化学课标解读、教材分析———酸碱盐,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的特点是从初中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出发,结合他们已有的知识和日常生活经验,以广阔的自然和社会为背景,贴近生活,联系社会实际建构学习情景,引入化学知识,重视化学、技术与社会相互联系。设置许多的活动与探究内容,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提倡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善于解决简单化学问题的能力。体现初中化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启蒙性。 下面我准备从课程标准的要求,内容标准,教材的编写原则,知识结构和内在逻辑关系,教材分析,建议内容等六个方面进行研说。 一.总体课程目标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使学生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提高未来公民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能力。 通过义务教育阶段酸碱盐的学习,学生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得到发展。 知识与技能方面: 要求认识物质的多样性, 了解酸碱盐的组成.结构和命名, 掌握常见酸碱盐的性质和用途, 学会粗盐的提纯.碳酸钠的检验等. 过程与方法方面: 通过动手实验锻炼实验技能, 通过观察分析比较归纳,从而进行信息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通过激发兴趣,培养科学精神,强化环保意识. 二..内容标准 内容标准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教版九年级化学包括5个一级主题,每个一级主题由若干个二级主题(单元)构成,这5个一级主题分别是科学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 物质的化学变化,化学与社会发展. 内容标准对酸碱盐的要求:通过学习知道常见酸碱盐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初步学会稀释常见的酸碱溶液, 会用酸碱指剂和pH试纸检验溶液的酸碱性,(例如:会用酚酞咝试剂鉴别酸碱盐) 知道酸碱性对生命活动和农作物生长的影响,了解食盐、纯碱、小苏打、碳酸钙等盐在日常生活中的用途,知道一些常用化肥的名称和作用,初步认识复分解反应并能解释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些现象.

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环境意识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知识和技术的传授,也包括观念、行为和习惯的培养。?要培养和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要潜移默化,从一点一滴小事做起。新的课程标准强调:“增强对环境、资源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和爱护环境的行为习惯。”在各学科教学中让学生正确认识和对待环境问题,培养学生正确的环境意识,是目前教学中不可忽视的问题,也是提高环境教育质量和效果的有效途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呢? 下面,结合我校谈谈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一、加强宣传,建立忧患意识。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目的就是让学生清楚的知道人类生存环境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破坏,包括空气污染、水土流失、农田锐减、河水变黑等,从而树立起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与能力。 1、注重宣传,加强引导 为尽可能让学生了解环保对于我们人类生存的重要意义,了解和掌握日常生活与环保行动的密切关系。学校充分利用校园红领巾广播站、电视台、板报、橱窗等宣传阵地对学生进行环境宣传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环保自觉性。学校每年邀请环保局领导及专家来校作环保讲座,每年开展科普宣传月活动,把环境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内容,组织学生开展以环保为主题的班会,通过班、队会,晨会,让每个学生都广泛参与到主题宣传活动中来,利用读书、网络搜索、家庭调查等多种方式,在学生中大力开展减碳的宣传教育活动。我们还在红领巾广播、升旗仪式时宣传各中队典型的环保小卫士,树立典型,让全校队员向他们学习。 学生德育部门还将环保与行为习惯结合在一起,将环保意识提升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要求学生爱绿护绿,不在校园里乱扔乱抛杂物。少先队每周不定期检查学生的学习活动场所与个人卫生意识。如:教室整洁、课堂摆放、卫生责任区、衣着整洁与个人行为等,进行逐项打分,所获成绩列入班级文明评比积分里。这样有效地从德育突破,随机教育,从大处着手,从小事入手,促进学生进步与发展。 2、环境熏陶,耳濡目染。 着名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小学生的认知结构是通过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而形成,发展起来的。因此我校在培养环保意识的同时,还加大对校园环境建设的投入。2008年底,

九年级化学培优补差方案修订稿

九年级化学培优补差方 案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培优补差方案 九年级是初学化学,学生基础的好坏,虽然不直接影响到将来是否能升学。但是据上课情况来看学生情况:优生不多,思想不够活跃,有少数学生不上进,思维跟不上。故围绕学校工作目标,除了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优质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外,应采取课内外培优措施,制定培优补差计划。 一、优生辅导: 1、对优生的辅导以课堂教学为主要形式,教师在课堂上要注意提问一些有针对性、概括性较强、难度较大的问题,培养优生的思维的敏感性,在教学中结合教材中的思考题进行对优生及特长生的辅导,要让他们养成刻苦钻研、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品质。在教学中,广泛地、最大限度地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其学习方面的优势。并且,课后对他们的作业布置也要有层次性,即让它们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又要布置一些有一定难度的思考题,让他们“吃饱”。 2、鼓励他们要利用业余时间多练习、多思考、多做一些课本之外的题目,训练知识的掌握和熟练应用程度,教师要积极为他们创造机会,通过各种形式进行比赛,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开阔视野,进一步训练优生思维的灵活性。 二、后进生辅导:

对学习有困难的同学,他们在学习上总的特点是上课不注意听讲,智力一般,学习依赖思想严重,没有独立思考勇于创新的意识。故可做以下工作: 1、对差生多表扬其闪光点,激发其上进心,批评时要恰当得体,切忌不可伤害,不能让其他同学嘲笑他们,嫌弃他们。 2、课后多和差生交谈,使后进生愿意接近老师,经常和老师说说心里话,有利于老师对学生的了解,有利于做好后进的转化工作。 3、分层次设计目标,给差生制订能够完成的目标,使其能真正感到成功的喜悦。 4、开展互帮互学四人小组活动,尽量给差生创设一个好的学习环境。选择一个学习不错的同学和他们坐同桌,进行一对一地帮助,比如优秀生可以给他们一定难度的题目让他们进行练习,学困生则根据他们的程度给与相应的题目进行练习和讲解,已达到循序渐进的目的。 5、利用课余时间帮助差生辅导,尽力使他们的成绩有所提高,让他们认识到“我能行”。要在学习上,生活上关心每一个后进生的成长,使每个后进生真正感到班集体的温暖,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6、与家长的多联系,让家长协助教师教育和督促学生努力学习。

初中化学新课标测试题(含答案)

化学学科新课标试题 一、填空题 1、化学是在 _______、 _______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及其应用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 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_________是学生学习化学、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途径,观察、调查、资料收集、阅读、讨论和辩论等都是积极的学习方式。 3、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主题旨在帮助学生用_________的观念去学习化学,通过观察、想象、类比、模型化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本主题的教学应结合学生熟悉的现象和已有的经验,创设生动直观的情景,从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入手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理解有关物质构成的微观概念。 4、科学设计单元或课时教学目标应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和______________ 来确定,应关注学生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使单元或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具有更强的指向性,全面体现科学素养的三维目标。 5、课程实施评价的重点是___________,其内容包括__________评价和__________评价,都应严格根据本标准来确定评价的目标、测评的范围和方式,以确保学习目标、教学要求和学业评价之间的一致性。 6、新课程标准对科学探究主题的内容和学习目标从四个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分别是 (1)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认识化学物质具有多样性,认识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要求用________的观点看物质及其变化,用_________的观点看物质之间的关系,用________的观点和_________的观点初步认识化学变化,认识化学与社会发展是相互作用和影响的等。 8、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____________________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和方法,发展科学探究能力,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引导学生认识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化学学习培养学生的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培养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引导学生学会_______,学会________,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生活。 二、选择题(可多选) 1、对课程目标要求的描述所用的词语分别指向() A.认知性学习目标B.技能性学习目标 C.体验性学习目标D.拓展性学习目标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新课标中课程内容的一级主题的是() A.身边的化学物质 B.化学与社会发展

(完整版)初三化学与生活知识点详细总结

第十二单元 化学与生活 课题一 人类重要的营养物质 考点一、蛋白质 1、功能:是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 成人每天需60-70g 2、存在: 动物肌肉、皮肤、毛发、蹄、角的主要成分、奶类、蛋类、鱼类、牛肉、瘦肉 植物的种子(如花生、大豆) 3、构成:由多种氨基酸(如丙氨酸、甘氨酸等)构成 4、人体蛋白质代谢 摄入 胃肠道+CO 2+H 2O ,放出热量 蛋白质 人体 氨基酸 水解人体所需各种蛋白质 5、几种蛋白质(维持生长发育,组织更新) (1)血红蛋白:由血红素(含Fe 2+ )和蛋白质构成 作用:运输O 2和CO 2的载体 血红蛋白+ O 2 氧合血红蛋白 CO 中毒机理:血红蛋白与CO 结合能力比与O 2结合能力强200倍,导致缺氧而死。 吸烟危害:CO 、尼古丁、焦油等 (2)酶:生物催化剂 特点:高效性、选择性、专一性 淀粉酶 麦芽糖酶 例 :淀粉(能使碘变蓝) 麦芽糖 葡萄糖(人体可直接吸收的糖) 6、蛋白质的变性(不可逆):破坏蛋白质的结构,使其变质 引起变质的因素 物理:高温、紫外线等 化学:强酸、强碱、甲醛、重金属盐(Ba 2+、Hg 2+、Cu 2+、Ag +等)等 应用:用甲醛水溶液(福尔马林)制作动物标本,使标本长期保存。 考点二、糖类 是生命活动的主要供能物质(60%—70%) 1、组成:由C 、H 、O 三种元素组成。又叫做碳水化合物 2、常见的糖 (1)淀粉(C 6H 10O 5)n :存在于植物种子或块茎中。如稻、麦、马铃薯等。 (C 6H 10O 5)6H 12O 6 血糖 淀粉(肌肉和肝脏中) 水 (2)葡萄糖C 6H 12O 6 ( 呼吸作用:C 6H 12O 6+6O 22+6H 2O 15.6KJ/g 供机体活动和维持体温需要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考试卷完整版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考试 卷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考试卷 一、填空。(40分,每空2分) 1、化学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和。 2、是化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它对认识和确定物质的组成、结构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3、通过、、三个方面来具体体现化学课程对学生科学素养的要求。 4、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 5、对课程目标要求的描进所用的词语分别指向 目标、目标和目标. 6、标准要求完成基础的个学生实验。 7、探究活动包括、、等多种形式。 8、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9、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 10、知道科学探究可以通过、等多种手段获取事实和证据。 11、身边的化学物质的主题要注重从日常生活和生产中选取学生熟悉的素材,注重引导学生通过和活动,认识物质及其变化。 二、判断。(20分,每小题2分,正确的在括号里打对号,错的打×) 1、科学探究既作为学习的方式,又作为学习的内容和目标。() 2、习题讲解应注重引导和点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应留给学生较充足的思考时间,避免教师的“一言堂”。() 3、在探究活动中各要素呈现的顺序是固定的。() 4、引导学生认识和探究身边的化学物质,了解化学变化的奥秘,是化学启蒙教育的重要内容。() 5、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体现了化学学科发展的趋势。()

6、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7、新课程使教学过程中教师可支配的因素少了。() 8、课堂是师生沟通的桥梁。() 9、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是一个持续进步的过程。() 10、教学反思是教师根据先进的教学理论和实践经验,对自己的教学活动有意识地进行分析和再认识的过程。() 三、选择。(20分,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里 1、、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性。 A、基础性 B、科学性 C、整体性 D、综合性 2、()是课程目标在教学中的体现,是化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 A、教学目标 B、课程内容 C、课程结构 D、课程实施建议 3、下列教材呈现方式不正确的是() A、活动性栏目 B、资料性栏目 C、示意性图片 D、实践经验 4、关于实验教学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重视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的学习 B、条件有限的学校,可不进行实验 C、鼓励开展微型实验、家庭小实验等 D、应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安全和环境保护意识,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 5、有效开展复习和习题教学中应该() A、有效开展复习和习题教学 B、应认真组织学生完成好本标准中要求的必做实验 C、精心设计和组织探究活动 D、整体规划教学目标 6、下列主题哪个是课程内容的一级主题() A、金属与金属矿物 B、身边的化学物质 C、微粒构成物质 D、我们周围的空气

浅析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479796461.html, 浅析如何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作者:张延刚 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年第27期 环境问题是社会问题,那么每一个公民都应具有保护环境的意识。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工程,要从孩童开始,从中小学抓起。 在有关环境教育渗透的各个学科里,地理与环境教育的关系可以说是最为密切的。地理教育中强调的“人——地关系”与环境教育中所倡导的“理解和鉴别人类、文化和生物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是基本一致的。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我简要论述一下我在高中地理教学实践中,为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所做的一些尝试。 1.结合目前普遍认同的“关于环境的教育,在环境中的教育,为了环境的教育”的环保教育模式,明确地理教育在学生环保意识培养方面的目标和任务。 1.1 地理教育可以提供大量“关于环境”的知识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荐的中学环境教育大纲中至少有一半以上的标题与地理有关。如人口、资源、环境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等内容一直在地理教育中渗透着,在实际教学中,要培养中学生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 1.2 地理教育应帮助中学生“在环境中”提高环保意识 要丰富地理学科的第二课堂,通过各种课外活动及探索活动,让学生在环境中亲身体验,并感受各种环境问题,从而端正环保态度。 1.3 地理教育能够帮助环境教育成为“为了环境的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要向学生不断地阐释人地关系,渗透协调人地关系思想,培养他们的全球观念,使他们形成科学的世界观、价值观,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环保行动中。 2.充分挖掘现行高中地理教材中能够进行环保意识培养的内容 中学地理教学中的环境教育内容应以课本为主要依据。现行中学地理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环境教育内容,主要有如下三方面: 2.1 智能教育内容 教材以大量的篇幅讲述社会、经济、生态的持续发展,资源的持续利用;阐述各种环境问题的现状、起因与解决办法,全面地揭示人地互动发展过程中的经验与教训。

初中化学培优补差记录

培优补差记录 时间:2012年元月8号 类别:培优 指导教师:…. 班级:901 参加学生:…… 培训主题:创新型试题的解答方法 培训内容: 1.小婧同学学习化学后知道,镁在氧气中燃烧会生成白色的氧化镁固体。但她在空气中点燃镁条时,却发现在生成的白色固体中还夹杂着少量的淡黄色固体。 [提出问题]为什么会生成淡黄色固体? [查阅资料]小婧查阅资料,记录了下列几种物质的颜色:物质MgO MgCl2Mg3N2Mg(NO3)2MgCO3Mg(OH)2颜色白色白色淡黄 白色白色白色 色 其他同学认为不必查阅氯化镁的颜色,理由是;[提出猜想]分析资料,小婧认为淡黄色固体可能是由镁与空气中的反应生成的; [实验探究]小婧设计实验证实了自己的猜想; [实验结论]根据小婧的实验结果,写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时两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反思与评价]通过上述实验,你对燃烧有什么新的认

识? 。 2.(4分)下表列出了几种行星上的“大气”(相当于地球上的空气)的主要成分。 行星名称行星上“大气”的主要成分 木星氨气、氦气、氢气、甲烷 水星没有气体 冥王星甲烷 火星二氧化碳氮气 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和你学过的有关知识分析下列问题: (1)表内几种行星中,含有稀有气体的行星是_______ ____; (2)试推测火星上“大气”层的温度比地球表面大气的温度________(填“高”或“低”), 水星表面___________液态水(填“有”或“没有”); (3)甲烷是一种可燃性气体,但火箭喷出的火焰不能点燃冥王星上的甲烷,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效果或存在的问题: 经过学习,基本上学会了解决此类创新型问题的解答方法和要领,能从题干中提取信息,加以整合,从而解答出问题。不足的是,在遇到一些没学过的化学方程式,不能根据题意快速有效的写出来,这点在以后的学习中还要加强。

初中化学化学与生活

帮你总结:化学与生活知识都背啥 ―、写出下列营养素的作用 1、蛋白质:构成细胞的基本物质,是机体生长及修补受损组织的主要原料,提供能量 2、糖类和油脂:在人体内经氧化放出能量,为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提供能量(是维持生命活动的备用能源) 3、维生素:调节新陈代谢、预防疾病,维持身体健康 4、无机盐:调节人体新陈代谢,促进身体健康,有的是构成人体组织的重要材料 二、营养 1、蛋白质是由氨基酸构成的极为复杂的化合物 2、人体通过食物获得蛋白质,在胃肠道里与水反应生成氨基酸。一部分氨基酸再重新组成人体所需要的各种蛋白质,维持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组织更新;另一部分氨基酸可被氧化,生成尿素、二氧化碳、水排出体外,同时放出能量供人体活动的需要。(下图帮你记忆) 氧化成尿素、二氧化碳、水排出体外(提供能量) 3、蛋白质(化合物) 氨基酸(含氮的化合物) 合成人体所需蛋白质 4、 食物的淀粉在人体内经酶的催化作用,与水发生一系列反应,最终变成葡萄糖,(下图帮你记忆) 咀嚼米饭和馒头时有甜味,因为唾液中含有淀粉酶,它能将食物中的部分淀粉催化水解为麦芽糖。 葡萄糖经过肠壁吸收进入血液成为血糖,为人体组织提供营养。 淀粉 麦芽糖 葡萄糖 5、葡萄糖在酸的催化作用下经缓慢氧化转变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放出能量,供机体活动和维持恒定体温 胃肠道内 水 口腔:唾液淀粉酶 小肠:胰淀粉酶 肠液:麦芽糖酶

三、营养素的食物来源 1、 富含蛋白质(组成元素C 、H 、O 、N)的食物有:鱼肉蛋奶豆 2、 富含糖类(组成元素C 、H 、O)的食物有:米面署糖(纤维素属于糖类,蔬菜、水果、粗粮富含) 3、 富含维生素的食物有:水果蔬菜、动物肝脏、种子食物、鱼肝油 四、关于营养素有关的化学式 1、葡萄糖 C 6H 12O 6 2、淀粉(C 6H 10O 5)n 3、蔗糖 C 12H 22O 11 4、酒精 C 2H S 0H 5、葡萄糖氧化提供能量的化学方程式:C 5H 12O 6+6O 2 酶6H 20+6C02 七、下图的植物什么化肥(填化肥的种类) 叶片黄缺少氮肥 图中植物缺少磷肥 叶 尖 黄缺少钾肥 八、使用化肥的注意事项 1、铵态氮肥不能与碱性物质(如孰石灰、草木灰等)混合使用,会生成氨气,降低肥效。 2、 碳铵在使用时要盖土或立即灌溉,保存时要密封原因是(会分解生成氨气,降低肥效) 练两道 1. 枣糕受学生们的喜爱。枣糕主要成分是面粉,面粉为人 体提供的营养素是(1) ,该营养素在人体中的作 用是在人体内经(2) 放出能量,为(3) 和 (4) 提供能量。大枣在生长过程中要施加磷肥, 磷肥可以增强植物(5) 能力,磷矿粉就是一 种常见磷肥,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6) 。在烘焰蛋糕时,常用于发酵粉的物质的化学式为(7) 。该物质在发酵过程中可产生(8) 气体,使面团内气体量增多,气压变(9) ,于是形成了一个个的小“气室”,使蛋糕疏松多孔。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汇编

学习-----好资料 《化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xx 寒假期间对《化学课程标准》进行了细致阅读,深刻体会到课程标准虽是小身材,却是大容量。我的主要收获有以下四个下方面: 一、提供给学生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义务教育阶段的特点决定了化学课程必须的基础性:从身边的常见物质入手,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新课程十分重视学生的可接受性,化学计算更多地要求学生从量的角度去了解化学变化的涵义,避免烦琐的数学运算。 二、突出化学与生活、社会和技术的密切联系 新的化学课程突出关注社会现实,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已有的实际经验提炼学习素材。课程内容涉及空气污染及防治、水资源保护、无土栽培、金属冶炼和利用、废弃金属加收、化肥鉴别、酸雨来源及危害、土壤改良、石油加工、海水淡化、合成材料、微量元素等多方面的化学知识和活动要求,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三、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化学课程力求改革以“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学习知识、技能和方法。在内容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栏目中设置了大量的探究课题,以实现“力求生动、真实、更多精品文档 学习-----好资料 多样的科学探究和实践活动情境,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四、建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新的评价体系 1/ 2

新的化学课程明确提出“既要评价学生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应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积极倡导多元化的评价,重视学生自我评价。 我们要搞好自己的课堂教学,必须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按照要求确定教学目标,不拔高,不降格。组织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心中有学生,面向全体学生,采取措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努力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更多精品文档 2/ 2

初中化学培优辅导(一)

初中化学培优辅导(一) 第一讲整体解析法 1、硫酸铁和硫酸亚铁的混合物中若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铁元素的 质量分数? 2、.硫酸铁和硫酸亚铁的混合物中若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硫元素的质量分数? 3、CO和CO2混合气体18克,通过足量灼热的氧化铜,充分反应后,得到CO2的总质量为22克,求原混合气体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 4、在MgSO4和NaHSO4 组成的混合物中,已知S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5、由NaHS、MgSO4、NaHSO3组成的混合物中,已知S元素的质量分数为a%,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 6、某技术员在分析醋酸溶液中溶质的含量时,测得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0%,则该溶液中醋酸的质量分数? 7、给45克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通入一会氢气后,加热至完全反应,冷却称量固体质量为37克,求原混合物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8、将盛有12克氧化铜的试管,通一会氢气后加热,当试管内残渣为10克时,这10克残渣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9、蜡烛燃烧前的质量为a克,燃烧后的质量为b克,生成的CO2为c克,水蒸气为d克。参与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克。 10、a克碳酸铜受热完全分解,生成氧化铜和二氧化碳,质量减轻了b克,通入c克氢气,使氧化

铜完全被还原生成d克水,则原碳酸铜中所含铜元素的质量为(用a、b、c、d表示)克。 初中化学培优辅导(二) 第二讲差量法 1.用氢气还原10克CuO,加热片刻后,冷却称得剩余固体物质量为8.4克,则参加反应CuO的质量是多少克? 2.将CO和CO2的混合气体2.4克,通过足量的灼热的CuO后,得到CO2的质量为3.2克,求原混合气体中CO和CO2的质量比? 3.将30克铁片放入CuSO4溶液中片刻后,取出称量铁片质量为31.6克,求反应的铁的质量? 4.已知同一状态下,气体分子间的分子个数比等于气体间的体积比。把30mL甲烷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冷却至常温,测得气体的体积为16mL,则原混合气体中甲烷和氧气的体积比? 5.将盛有12克氧化铜的试管,通一会氢气后加热,当试管内残渣为10克时,这10克残渣中铜元素的质量分数? 6.把12g铜和氧化铜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冷却、再称重为13g,求原混合物中单质铜的质量。 7.已知同一状态下,气体分子间的分子个数比等于气体间的体积比。现有CO、O2、CO2混合气体9ml,点火爆炸后恢复到原来状态时,体积减少1ml,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体积又减少5ml,则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

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 考试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化学是在_原子___、__分子____水平上研究物质的___组成____、结构、_性质____及其____应用___的一门基础自然科学,其特征是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 2.在化学教学中应密切联系生产、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初步认识___化学与环境______、_ __化学与资源_____、化学与人类健康的关系,逐步树立科学发展观。 3.义务教育化学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为每一个学生提供__平等____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___化学基础知识______、___技能_______、__ _方法和态度___,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需的___科学素养___,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发展。 4.对课程目标要求的描述所用的词语分别指向__认知性_____学习目标、_技能性____学习目标和__体验性____学习目标。 5.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包括前言、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和 实施建议四个部分。 6.通过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学习,学生要初步建立科学的物质观,增进对“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等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认识,逐步树立崇尚科学、反对迷信的观念。 7.要依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心理发展水平和全面发展的需求选择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内容,力求反映化学学科的特点,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联系。 8.课程内容是《课程标准》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义务教育化学课程内容包括 5 个一级主题和19 个二级主题。 9. “物质构成的奥秘”这一主题旨在帮助学生用微粒的观念去学习化学,通过观察、 想象、类比、模型化的方法使学生初步理解化学现象的本质。 10.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订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 11.从宏观到微观、从定性到定量,体现了化学学科发展的趋势。对物质组成的微观研究和定量研究使化学逐步成为在实验和理论两个方面都获得迅速发展的一门自然科学。 12.科学探究既作为学习的方式,又作为学习的内容和目标,必须落实在其他各主题的学习中,不宜孤立地进行探究方法的训练。对科学探究学习的评价,应侧重考查学生在探究活动中的实际表现。 13. 化学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学生具备基本的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基础和保证。 14.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的__科学素养_________为主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帮助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___基本过程_____和__方法______,发展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得进一步学习和发展所需要的化学__基础知识_____和___基本技能______。 15.科学素养的全面发展指的是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都得到和谐发展。 16.为了使单元或课时教学目标的设计具有更强的指向性,应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活 动。 17.化学与社会生活实际有着广泛而紧密的联系,教材编写既可以从实际问题中引出化学学习内容,也可以让学生在实际情景中展开学习,还可以将化学知识应用于实际情景。 18.教材编写要符合学生的思维发展水平。初中学生以经验型的逻辑思维为主,理解抽象的概念和结论往往要借助生动直观的形象和已有生活经验的支持。 19.评价目标必须与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相吻合。评价既要考核学生知识与技能 掌握的程度,又要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 20.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学业评价,包括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都应严格根据本标准来确定评价的目标、测评的范围和方式,以确保学习目标、教学要求和学业评价之间的一致性。 二、单项选择题 1.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A)性。 A.基础性 B.科学性 C.整体性 D.综合性 2.不属于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中“认识几种化学反应”这个二级主题的标准的是(B) A.初步认识常见的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复分解反应,能用于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B.了解人们如何利用化学反应改善和提高自身的生活质量。 C.能用金属活动性顺序对有关置换反应进行判断,并能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化学现象。 D.知道利用化学变化可以获得新物质,以适应生活和生产的需要。 3.在下列对课程目标要求的描述所用的词语中,按水平从低到高排列的是(C) A.说明了解记住 B.体会感受增强

初中化学化学与生活

初中化学化学与生活2019年4月20日 (考试总分:140 分考试时长: 120 分钟) 一、填空题(本题共计 10 小题,共计 40 分) 1、(4分)葡萄的果肉和果皮中都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 食用葡萄前要清洗干净,如图 是一种清洗的方法.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填序号). A. 面粉有利于去除葡萄皮上的脏东西 B. 清洗干净后,建议吃葡萄不吐葡萄皮 C. 葡萄富含糖类物质,糖尿病人不宜多食. 2、(4分)白菜是一种营养丰富的蔬菜,素有“百菜不如白菜”的说法。 (1)白菜为人类提供的主要营养素是______________。 (2)有些白菜上会长黑斑,就是因为白菜种植过程中氮肥过量造成的,请写出一种氮肥的化学式____________。 (3)白菜适合在pH为6.5-7.0的环境中生长,故应在_______性的土壤中种植。 3、(4分)食品与健康、能源与环境是我们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 (1)紫薯营养丰富,具有特殊的保健功能。紫薯中富含淀粉、维生素C、维生素B、铁、钙、硒等。 ①这里的“铁”、“钙”是指_________(填字母序号) A. 原子 B. 分子 C. 元素 D. 单质 ②人体缺“铁”,会导_________病症;③紫薯中能给人体提供能量的物质是__________; (2)天然气是汽车使用的燃料之一,其主要成分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 。 (3)二氧化碳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从“低碳”的角度分析,应尽量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①在氢气、煤、石油中,最理想的燃料是___________; ②将排放出的二氧化碳吸收并转化为可再利用的物质是科学家研究的方向。检验吸收后的气体中是否含有二氧化碳,依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4分)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人教版)

初中化学新课程标准 第一部分前言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侧重于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和性能的关系,以及物质转化的规律和调控手段。今天,化学已发展成为材料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能源科学的重要基础,成为推进现代社会文明和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力量,并正在为解决人类面临的一系列危机,如能源危机、环境危机和粮食危机等,做出积极的贡献。 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新意识,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使获得化学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也成为理解化学、进行科学探究、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和形成科学价值观的过程。 一、课程性质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可以帮助学生理解化学对社会发展的作用,能从化学的视角去认识科学、技术、社会和生活方面的有关问题,了解化学制品对人类健康的影响,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合理地开发和利用化学资源;增强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学生在面临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的挑战时,能做出更理智、更科学的决策。 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应该体现启蒙性、基础性。一方面提供给学生未来发展所需要的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知识和科学方法分析和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从化学的角度逐步认识自然与环境的关系,分析有关的社会现象。 二、基本理念 1.让每一个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情去认识多姿多彩、与人类息息相关的化学,积极探究化学变化的奥秘,形成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增强学好化学的自信心。 2.给每一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方法和态度,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 3.注意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出发,让他们在熟悉的生活情景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有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4.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主动地体验探究过程,在知识的形成、联系、应用过程中养成科学的态度,获得科学的方法,在"做科学"的探究实践中逐步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5.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相信化学为实现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将继续发挥它的重大作用。 为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评价方式。既考核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程度,又注重评价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还要关注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的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力求使更多的学生学会反思和自我评价。 三、设计思路 《全日制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标准》)包括前言、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和实施建议四个部分,如下图所示: 1.依据国际科学教育和化学课程改革的趋势,以及国内化学课程的现状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标准》确立了化学课程改革的重点: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主旨;重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相互联系;倡导以科学探究为主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强化评价的诊断、激励与发展功能。 2.化学课程通过化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三个方面来体现对未来社会公民科学素养的培养,据此制定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具体目标。 3.《标准》一方面强调科学探究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学习方式,在内容标准中对各主题

九年级化学培优补差措施

九年级化学“培优补差”措施 为顺利完成本学年的教学任务,提高本学期的教育教学质量,根据我所教学生的实际情况,围绕学校下达中招指标,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认真备课、上课、批改作业,优质完成每一节课的教学。课外特制订培优补差计划,用高度的责任心投入到紧张的教学及培优转差工作中,力争在2013年中招取得好成绩,让学校家长放心。 一、制订中考目标。 针对学生现状,先核定学生层次,再加大培优帮差的力度,以缩小优、中、差之间的差距,扎扎实实做好每一步,比别人更投入,更用心,更好发挥优势,弥补劣势,才能最终达到目标。 二、教学基本思路。 1、认真学习大纲,掌握各知识点的教学要求,即常识介绍、了解、理解、掌握等层次;要研究教材,即重点、难点。做到驾驭教材。 2、要仔细备课。各课题做到备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如备系统知识复习课时要做到如下几点:第一,复习概念,采用“比较”法,比较概念的“形”,复习名称相近,相似或易混淆的概念;比较概念的“域”,复习应用条件和范围不同的同类概念;比较概念的“同”,复习“内涵”或“外延”存在一定关系的概念;比较概念的“异”,复习不同类的概念。第二,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时,善于抓住核心。即:物质的性质决定存在、制法、检验和用途。认真抓住对比,如:H2、C、CO既有相似性,又有一定的差异性;注意抓住规律,知识分散、零碎,但却包含着许多规律,只要注意分析,挖掘和总结,就能掌握这些潜在的规律,如酸碱盐和氧化物的

反应规律。第三,化学计算的过程要规范,在方法的选择、格式的规范,运算的准确及有效数字的运算法则等方面,严格要求学生,在严密的计算中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第四,实验教学要做到在理解掌握中关注运用,并把实验教学的重点转移到以基本操作技能训练和基本实验方案设计的能力培养上来。第五,对课本上的有关知识要适当记忆,记忆的方法有:要点记忆法、图示记忆法,韵语记忆法,谐音记忆法,数轴记忆法,趣味记忆法等。 3、要精编习题。习题教学要有四度。习题设计(或选编习题)要有梯度,紧扣重点、难点、疑点和热点,面向大多数学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利于巩固“双基”,有利于启发学生思维;习题讲评要增加信息程度,围绕重点,增加强度,引到学生高度注意,有利于学生学会解答;解答习题要有多角度,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扩展思路,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培养学生思维的广阔性和变通性;解题训练要讲精度,精选构思巧妙,新颖灵活的典型题,有代表性和针对性的题,练不在数量而在质量,训练要有多样化。进行习题教学时,选择题以概念,理论为主,适当充实元素化合物知识和化学实验方面题;填空题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主,适当增加概念理论方面的题;实验题以基本操作、物质的鉴别鉴定、重要的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综合实验(组合装量图)为主,化学计算以化学式和化学反应方程式计算为主。 4、要讲究教法。要认真上好每一节课,研究不同课型的教法。如上复习课时,要把知识网络化、系统化,进行列表比较,便于学生掌握;上习题评讲课时,做到既评又讲,评有代表性的学生答题情况,讲知识的重

初中化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化学课程标准》心得体会 巩方舒 寒假期间对《化学课程标准》进行了细致阅读,深刻体会到课程标准虽是小身材,却是大容量。我的主要收获有以下四个下方面: 一、提供给学生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基本技能 义务教育阶段的特点决定了化学课程必须的基础性:从身边的常见物质入手,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初步认识物质的性质与用途之间的关系。新课程十分重视学生的可接受性,化学计算更多地要求学生从量的角度去了解化学变化的涵义,避免烦琐的数学运算。 二、突出化学与生活、社会和技术的密切联系 新的化学课程突出关注社会现实,结合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已有的实际经验提炼学习素材。课程内容涉及空气污染及防治、水资源保护、无土栽培、金属冶炼和利用、废弃金属加收、化肥鉴别、酸雨来源及危害、土壤改良、石油加工、海水淡化、合成材料、微量元素等多方面的化学知识和活动要求,开阔了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对自然和社会的责任感。 三、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 化学课程力求改革以“教材为中心”、“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提倡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学习知识、技能和方法。在内容标准“活动与探究建议”栏目中设置了大量的探究课题,以实现“力求生动、真实、多样的科学探究和实践活动情境,让学生体验探究过程。 四、建立着眼于学生发展的新的评价体系

新的化学课程明确提出“既要评价学生化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更应重视对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评价”;积极倡导多元化的评价,重视学生自我评价。 我们要搞好自己的课堂教学,必须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要求,按照要求确定教学目标,不拔高,不降格。组织教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心中有 学生,面向全体学生,采取措施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努力实现由“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转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