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DCA循环在医疗核心制度落实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中医医院医疗核心制度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中医医院医疗核心制度中的应用王德礼;孙安源;孙卫东【摘要】目的:加强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与监管,保证医疗核心制度的贯彻落实.方法:PDCA循环在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贯彻执行中应用.结果:以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为例,上级医师查房记录书写质量明显改善.结论:将PDCA循环引入到医疗核心制度中,通过螺旋式上升,不断促进医疗核心制度的持续改进.【期刊名称】《江苏卫生事业管理》【年(卷),期】2018(029)003【总页数】3页(P312-314)【关键词】PDCA循环;中医医院;医疗制度;核心【作者】王德礼;孙安源;孙卫东【作者单位】扬州市中医院医务处,江苏扬州 210002;扬州市中医院医务处,江苏扬州 210002;扬州市中医院医务处,江苏扬州 21000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97.3医疗核心制度是指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严格遵守的相关制度,主要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查房制度、会诊制度、分级护理制度、值班和交接班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急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手术分级管理制度、新技术和新项目准入制度、危急值报告制度、病历管理制度、抗菌药物分级管理制度、临床用血审核制度、信息安全管理制度等[1]。
为了加强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与监管,我院引入PDCA循环,建立了医疗核心制度的长效管理机制。
PDCA循环涵盖了前馈控制、同期控制、反馈控制3个环节,管理过程包括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处理(Action)四个阶段。
1 PDCA循环在医疗核心制度中的具体运用1.1 计划(Plan)分析现状找问题:通过现状分析,发现医疗核心制度贯彻落实存在以下问题:(1)落实不到位,如部分疑难病例涉及到多学科,但讨论仅限在本学科,讨论质量不高,不能深入分析病情;(2)执行不规范,病历书写内涵质量有待提高。
上级医师查房流于形式,无鉴别诊断或缺乏对患者当前治疗措施疗效的分析及下一步诊疗意见。
PDCA循环在基层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基层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摘要:医疗质量是医院管理的核心,是患者生命安全的保障。
2021年,石柱县下路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实施PDCA循环的医疗质量管理模式,在该质量管理模式下,医疗基础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均有提高,但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管理流程形式化、整改后的医疗质量问题反复出现等问题,针对问题,我们分析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为更多基层医院的医疗质量管理提供思路。
关键词:基层医院;质量管理;PDCA医疗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健康与生命,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也是社会关注的焦点[1]。
2016年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的《医疗质量管理办法》提出,医疗机构应当熟练运用医疗质量管理工具开展医疗质量管理与自我评价,并在《医疗质量管理办法》解读中指出,管理工具指的是PDCA循环等先进管理方法,鼓励各公立医院使用PDCA循环进行医疗质量管理。
2021年,石柱县下路街道卫生服务中心实施PDCA循环的医疗质量管理模式,现将实施情况报道如下:1.PDCA循环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实施情况PDCA循环又称为戴明环,最早由美国质量统计控制之父休哈特(Walter A. Shewhart)提出的演化而来,在1950年由美国质量管理家戴明(W.Edwards.Deming)加以广泛宣传和运用于持续改善产品质量的过程中。
PDCA所代表的意义如下:P (plan) 计划,包括方针和目标的确定,以及活动规划的制定;D (Do) 执行,设计具体的方法、方案和计划布局;再根据设计和布局,进行具体运作,实现计划中的内容;C (Check) 检查,总结执行计划的结果,找出问题;A (Action)持续改进,对总结检查的结果进行处理,对于没有解决的问题,提交给下一个PDCA循环中去解决。
PDCA 循环的主要概念为:医疗质量管理实际上是一个不间断的确立标准、衡量成效、纠正偏差的动态循环过程,每循环一次,质量就改进,永无止境[2],从而达到持续改进,持续质量改进是现代质量管理的精髓和核心[3]。
pdca在医院管理中的运用课件
10
第三步,确定主因
找出影响质量的主要因素。
请注意:
①影响质量的因素往往是多方面的,从大的方 面看,可以有操作者(人)、机器设备(机)、 原材料(料)、工艺方法或加工方法(法)、 环境条件(环)以及检测工具和检测方法等。
即使是管理问题,其影响因素也是多方面的。
例如管理者、被管理者、管理方法、使用的管 理工具、人际关系等等。
30
PDCA在医院管理工作的意义
加强督导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反馈。 定期和不定期的进行检查。 督导过程中,重在指导,改进工作,而
非单一惩罚。 督导过程中,善于发现优劣典型,以点
带面,推进工作。 对事不对人,奖惩兑现。
pdca在医院管理中的运用
31
PDCA在医院管理工作的意义
关于A(纠正): 纠正的核心就是持续改进。 存在计划的不足,不一定是坏事,从
另一方面又不能盲目乐观,对遗留的问 题视而不见。
pdca在医院管理中的运用
24
②质量改进之所以是持续的、不间断的, 就在于任何质量改进都可能有遗留问题, 进一步改进质量的可能性总是存在的。 第七、八两步是 A ―处理阶段的具体化。
说明:四个阶段必须遵循,不能 跨越;八个步骤可增可减,视具体 情况而定。
pdca在医院管理中的运用
25
四、PDCA的应用
PDCA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 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特别是在 质量管理方 法。如:ISO质量管理体系、QC七大工 具等等。
pdca在医院管理中的运用
26
标准条款的性质结果
摘自《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2012版)实施细则》
这个过程就是按照PDCA循环,不停顿地
周而复始地运转。
pdca在医院管理中的运用
PDCA循环在医院医保管理中的运用实践微探
PDCA循环在医院医保管理中的运用实践微探首先,计划阶段(Plan)是PDCA循环的起始点。
在医院医保管理中,计划阶段包括制定医院医保政策、目标和策略等。
医保部门可以根据医院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当的医疗服务定价、医保支付政策等。
通过调研市场需求、评估医院资源、制定合理的行动计划,医保部门能够为医院医保管理提供合理的指导方针。
接下来,在实施阶段(Do),医院医保管理部门需要将计划阶段设计的政策、目标和策略落实到具体的操作中。
医保部门可以对医保政策进行宣传,引导医院内部和外部的相关人员了解医保政策、理解政策的具体内容和操作方法。
同时,医保部门需要加强内部沟通、协调不同部门之间的工作,并监督实施情况,确保政策的正确落地。
然后,在检查阶段(Check),医院医保管理部门需要对医保政策的执行情况进行审核和评估。
通过收集数据、进行分析,医保部门可以了解医院医保政策在实施过程中的具体效果和存在的问题。
在此阶段,医保部门应建立一套科学的监测和评估机制,从而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最后,在行动阶段(Act),医院医保管理部门需要基于检查阶段的反馈信息,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并进行相应调整。
医保部门可以与各个相关部门进行沟通和讨论,共同制定改进措施,修正医保政策的不足之处,提高医保政策的质量和效果。
同时,医保部门应将经验教训总结成制度文件,作为今后医保政策制定和实施的参考。
总结起来,PDCA循环在医院医保管理中的应用实践主要包括制定计划、实施计划、检查计划执行情况和采取行动。
通过这一循环过程,医保管理部门可以不断改进医保政策和执行方案,提高医保政策的质量和效果,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保障。
尽管PDCA循环在医院医保管理中可以产生积极的影响,但在实际操作中也需要充分考虑医院内外环境的复杂性,并建立合理的监测和评估机制来确保PDCA循环的有效运营。
PDCA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02
PDCA循环在医疗质量管理中 的应用
计划阶段(P)
01
02
03
制定医疗质量目标
明确医疗质量管理的短期 和长期目标,确保目标具 有可衡量性、可达成性和 可追踪性。
分析现状
收集医疗质量管理的相关 数据和信息,分析当前存 在的问题和不足,识别改 进的机会。
制定改进措施
根据现状分析结果,制定 针对性的改进措施,明确 责任人和完成时间。
的改进措施
04
加强医疗安全培训,提高医护
人员风险意识
05
建立完善的医疗事故报告和追
踪机制,及时处理和预防类似
事故再次发生
06
05
结论
PDCA循环对医疗质量管理的意义
提升医疗质量
增强团队协作
PDCA循环通过持续改进和优化医疗流程, 提高医疗服务的效率和质量,降低医疗差 错和事故的发生率。
PDCA循环强调跨部门、跨专业的团队协作 ,促进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与配合,形成 共同改进的目标和动力。
PDCA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汇报人:可编辑 2024-01-11
目录
• PDCA循环概述 • PDCA循环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 PDCA循环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优势 • PDCA循环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实践案例 • 结论
01
PDCA循环概述
PDCA循环的定义
总结词
PDCA循环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法,通过计划、执行、检查 、处理四个阶段不断循环,持续改进工作过程,提高工作效 率和产品质量。
THANK YOU
加强培训和沟通,确保医 护人员熟悉新流程
详细描述
应用PDCA循环,重新设计 流程,简化操作步骤
收集患者反馈,持续改进 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
PDCA循环在医疗核心制度落实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医疗核心制度落实中的应用医疗核心制度是确保医疗护理质量,规范医务人员诊疗行为,防范医疗风险,避免或杜绝医疗差错与事故的重要制度,也是医务人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国家卫计委“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明确要求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版)》对落实核心制度也提出了要求。
医疗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三级医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危重患者抢救、会诊、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交接班、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手术安全核对等。
随着公立医院医改的深入,如何进一步健全并落实医疗核心制度,是医院工作的重点。
核心制度贯穿于医疗护理全过程,核心制度落实是医院质量管理的关键。
1、加强医务人员培训该阶段是Plan(计划)的阶段。
医疗核心制度是医师进行诊疗活动的最基本的制度,是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基石。
如果说标准是告诉“该做什么”,那制度就是告诉“该怎么做”。
医院根据医疗核心制度,针对不同类型人员制定培训计划与方案,使每位医务人员做到“个个知晓、人人做到”。
通过OA网络在线考试、现场提问、科室访谈等,对医务人员医疗核心制度掌握情况进行考核。
此外,医院综合医院评审等为抓手,“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加深医务人员对医疗核心制度内涵的理解。
通过反复培训和教育,树立了医务人员医疗核心制度落实意识,促使医务人员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从而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完善质量管理组织体系该阶段是Do(执行)的阶段。
制度管理是建立长效机制的关键。
医院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形成医院、职能部门、科室三级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在医院层面成立全院质量改进与安全委员会,负责医院年度质量改进和医疗安全工作;定期对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进行分析评价,总结经验,提出整改意见;针对发现问题,对薄弱环节、流程缺陷提出整改意见。
下设医疗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院感管理委员会等14个下属委员会,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
在经过全院质量改进和安全委员会讨论和确定后,20个领域的质量改进项目在全院范围展开。
PDCA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实施优化后的流程,并监测和评估实施效果。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分析急诊科救治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和瓶颈,运用PDCA循 环进行改进。
在此添加您的文本16字
根据评估结果持续改进流程,提高救治成功率。
案例三: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
总结词:通过PDCA循环,住院患者跌倒发生 率得到有效降低,提高了患者安全。
03
PDCA在医疗质量管理中 的优势与挑战
优势
全面质量管理
PDCA循环强调全面质量管理,通过计划、执行、检查、 行动四个阶段的不断循环,确保医疗质量持续改进。
预防性管理
PDCA循环强调预防性管理,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 采取措施解决问题,预防类似问题的再次发生,提高医疗 质量管理的预见性和主动性。
PDCA循环是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W.E.Deming提出的,它提供了一种结构化的 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持续改进来提高工作质量。
PDCA循环的四个阶段
计划阶段(P)
确定工作目标,制定详细的计划和措 施,包括确定问题的原因、目标和解 决方案。
检查阶段(C)
对实施结果进行检查和评估,确认是 否达到预期目标,找出存在的问题和 不足。
01
02
详细描述
分析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的原因,运用 PDCA循环制定改进措施。
03
04
改进措施包括加强患者及家属宣教、改善 病区环境、加强护理人员培训等。
实施改进措施,并对实施效果进行监测和 评估。
05
06
根据评估结果持续改进防跌倒工作,降低 患者跌倒发生率。
谢谢观看
分析现状和问题
制定改进计划
根据目标和问题分析,制定具体的改 进计划,包括改进措施、时间安排、 责任人等。
医疗质量管理中PDCA循环运用
-பைடு நூலகம்
●
’
、
>P D C A是用 于医疗质量管理 最常用的工具,但 在 实际运 用过程 中,普遍存 在着没有应用品质管理手法 ,没
有体现 P D C A 循 环过程 ,方案缺 乏可操作性 以及缺 乏充分 的佐证 资料等 问题 。为 了避免这 些问题 ,我们 建立
了P D C A 管理 的评价标 准,强调在 P D C A 循 环的每 一个阶段 、每 一个步骤 中都要充分 、合理应用 品管手 法,以
进 行 检 查 , 最后 总结 实 施 的 情 况 及 效 果 。在 整 个 P D C A 循 环 的运 行 过 程 中 ,根 本 没 有 应 用 品管 手法 , 而 是 凭 直 觉 去 认 定
PDCA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运用和效果
PDCA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运用和效果目的对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行PDCA方案的应用价值及其效果进行深入分析。
方法筛选2015年7月—2016年7月间该院收取的300例患者,于该时期医疗质量管理工作中落实PDCA方案,并对患者的满意度及其文书书写质量进行评定。
结果落实PDCA方案后,患者满意度达到98.33%(295/300),病历资料的书写合格率是98.00%(294/300),处方信息的书写合格率是99.00%(297/300)。
讨论临床上进行医疗质量管理工作时,通过落实PDCA方案,除了能提升患者对于各项管理工作的满意度外,还能够进一步改善病历资料的书写质量以及处方信息的书写质量,可推荐。
标签:满意度;PDCA方案;处方信息;病历资料;医疗质量管理工作Application and Effect of PDCA in the Medical Quality ManagementLI Hong-weiMedical Education Department,Shuyang Union Hospital,Suqian,Jiangsu Province,2236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deeply analyze the application value and effect of PDCA plan in the medial quality management work. Methods 300 cases of patient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uly 2015 to July 2016 were screened,the PDCA plan was implemented in the medical quality management work,and the satisfactory degree of patients and writing quality of documents were evaluated. Results After the implementation of PDCA plan,the satisfactory degree of patients,qualified rate of medical record data and qualified rate of prescription information writing were respectively 98.33% (295/300),98.00% (294/300)and 99.00% (297/300). Conclus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DCA plan in the development of medical quality management work in clinic can not only improve the satisfactory degree of various management jobs and further improve the writing qualities of medical record data and prescription information,which can be recommended.[Key words] Satisfactory degree; PDCA plan; Prescription information; Medical record data; Medical quality management work医疗质量管理本身为医疗机构管理工作中的重点项目之一,其管理质量的优劣,会直接影响到医疗机构运营情况,所以要加以重视[1]。
PDCA循环在医疗护理行为安全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医疗护理行为安全中的应用“Above all, Hospitals should do the patients no harm”最重要的,医院不能给病人带来伤害。
--------南丁格尔PDCA循环是由美国统计学家戴明博士(W. Edwards Deming)提出来的,它反映了质量管理活动的规律,是全面质量管理所应遵循的科学程序。
一、什么是PDCA?1.1 PDCA 循环分为四个阶段P(计划) : 从问题的定义到行动计划D(实施) : 实施行动计划C(检查) : 评估结果A(处理) : 标准化和进一步推广1.2 PDCA循环的特点1、大环套小环,小环保大环,互相促进,推动大循环。
2、PDCA循环是爬楼梯上升式的循环,每转动一周,质量就提高一步。
3、PDCA循环是综合性循环,4个阶段是相对的,它们之间不是截然分开的。
4、推动PDCA循环的关键是“处置”阶段。
1.3 PDCA 四阶段分为八个步骤1、检查质量现状,找出存在问题2、查出产生质量问题的原因3、找出主要原因4、针对主要原因,定出具体实施计划5、贯彻和实施预定计划和措施6、检查预定目标执行情况7、总结经验教训。
成功的经验加以肯定并适当推广、标准化,失败的教训加以总结8、遗留问题转入下一个PDCA管理循环二、临床案例分析2.1 运用PDCA 降低我院新生儿烫伤、烤伤发生率前提:新生儿没有家属的陪伴,没有自理能力及行为能力,病情变化发展快,发生风险的机会多,医护人员工作量大,仪器复杂,存在诸多不安全因素。
为了提高新生儿护理质量,保持新生儿皮肤的完整性,降低新生儿发生烫伤烤伤的风险,将PDCA 运用在新生儿皮肤损伤的工作中,报告如下:2.11P(Plan)计划阶段1、分析现状:近一两个月我院出现1例新生儿烫伤、2例新生儿烤伤的的现象,并有其他新生儿皮肤损伤的现象,通过医患沟通,大多数患儿家属表示理解,但个别医患矛盾突出,为此医院做了不少工作平息。
PDCA循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医院管理中的应用摘要:戴明博士最早提出了pdca循环的概念,故又称“戴明环”。
pdca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在质量管理体系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医疗质量的管理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建立一套完整的合乎现实的医疗质量管理体系,直接关系着一个医院的绩效、品牌、生存与发展,在医院建设和发展战略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我院近几年来在医疗质量管理方面应用pdca循环的方法,取得较好效果,现和各位同仁交流如下。
关键词:pdca循环质量管理应用1.制订计划(plan):计划决定行动1.1计划是一种目标和策略,是实现使命和愿望的核心。
在医疗质量管理中需要制订的计划包括:(1)一般计划:它的特性是由目标和时限两种要素组成。
如中长期规划、年度工作计划、人才培养计划、月计划、周安排等。
(2)特殊计划:主要指各种方案、预案、规定,制度与职责、合理的工作流程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它是为了保证计划实现而制订的特定计划。
1.2医疗质量检查标准是计划的配套文件。
我院的检查标准主要是参照《医院管理评价指南》的要求制订的。
一个科学的检查标准,是检验执行情况的先进工具。
1.3计划的公开性。
一是要让每一个员工知晓计划的内容,明确工作的目标方向,并积极参与,努力奋斗。
二是实行服务承诺制,利用社会监督,鞭策你的行为,促使计划的实现。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只有增进社会了解和参与,实现良好沟通,提供优质服务,让患者和社会各界成为计划的检验者才是制订计划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2.执行(do):行动决定结果2.1健全的质控组织。
思想只有转化为实际行动,才能获得成果。
我院建立健全的三级质量控制组织,由质量决策层(医院医疗质量管理委员会)、质量控制层(医院质控小组)和科室层(科室质控小组)组成。
明确分工,认真履行职责,层层抓落实。
年初我院由院长亲自抓优化入、出院流程工作,从缩短出院病人结账时间开始入手,经过多次专题会议反复讨论,出台了新的“预结账管理规定”、“住院病人费用管理规定”、“贵重耗材管理规定”、“床旁结账管理要求”和“住院卡及出院病历归档管理要求”等相关制度,并根据这些制度设计了病人了解整个住院流程的《住院患者预结账告知书》、《医保患者住院流程须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须知》、《自费病人住院流程须知》、《床旁结账委托书》和《床旁结账清账单》,为使优化、优质服务实施工作做了充分准备。
PDCA循环在医疗核心制度落实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医疗核心制度落实中的应用PDCA循环是一种循环性的管理方法,由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行动(Action)四个步骤组成。
它被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包括医疗领域,旨在实现持续的改进和优化。
在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中,PDCA循环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以下将详细介绍。
首先,在医疗核心制度的计划阶段,PDCA循环可以帮助医疗机构进行全面的规划和设计。
医疗机构可以根据现有的医疗制度和政策要求,制定合理的计划,明确目标和关键指标。
同时,通过调研和分析,医疗机构可以了解患者的需求和期望,从而在计划中考虑到相关因素,制定出符合实际情况的改进方案。
其次,在医疗核心制度的实施阶段,PDCA循环能够协助医疗机构进行有效的改进措施的实施。
医疗机构可以根据制定的计划,有针对性地对相关流程、制度和政策进行调整和改进。
通过实施阶段的实践,医疗机构可以收集数据和信息,了解改进方案的实际效果和存在的问题,从而为下一步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
然后,在医疗核心制度的检查阶段,PDCA循环可以帮助医疗机构评估和监测改进措施的效果和成效。
医疗机构可以通过收集患者的反馈和进行内部评估,对改进方案的实施情况进行全面的检查和评估。
同时,医疗机构可以借助数据分析和绩效评价的工具,对关键指标和目标进行监测,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确保医疗核心制度的有效实施。
最后,在医疗核心制度的行动阶段,PDCA循环可以帮助医疗机构采取相应的纠正和改进措施。
医疗机构可以根据检查阶段的结果和分析,进行合理的决策和调整,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正。
同时,医疗机构还可以通过对行动的跟踪和反馈,不断地推动改进措施的落实和完善,实现医疗核心制度的持续改进和优化。
总之,PDCA循环在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通过计划、实施、检查和行动这一循环过程,医疗机构可以逐步完善医疗核心制度,提高各项工作效率和质量,同时也可以不断改进和优化,满足患者的需求和期望。
pdca原理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PDCA原理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1. 引言PDCA原理,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行动(Act)的循环过程,是一种质量管理方法和持续改进的基本工具。
它可以帮助医疗机构在提供医疗服务的过程中不断改进和提高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治疗效果。
2. PDCA原理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2.1 计划(Plan)在医疗质量管理中,计划阶段是制定质量目标和质量改进计划的过程。
在这个阶段,医疗机构需要明确质量目标、制定相应的行动计划,并明确责任人和时间节点。
列点的方式可以清晰地展示计划阶段的内容,如: - 确定质量目标,如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医疗错误率等。
- 制定行动计划,包括培训医务人员、改善医疗流程等。
- 指定责任人和时间节点,确保计划的有效落实。
2.2 执行(Do)执行阶段是按照计划实施质量改进措施的过程。
医疗机构需要通过培训、流程优化等方式,将计划中的改进措施落实到具体的操作中。
列点的方式可以清晰地展示执行阶段的内容,如: - 培训医务人员,提高专业水平和技能。
- 优化医疗流程,减少不必要的环节和等待时间。
- 引入先进设备和技术,提高治疗效果和安全性。
2.3 检查(Check)检查阶段是评估和监控质量改进措施实施效果的过程。
医疗机构需要通过收集和分析数据,评估改进措施的效果,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列点的方式可以清晰地展示检查阶段的内容,如: - 收集患者满意度调查数据,评估质量改进效果。
-分析医疗错误和不良事件的发生原因,寻找改进的方向。
- 进行质量内审和外审,识别质量管理体系中存在的不足和风险。
2.4 行动(Act)行动阶段是根据检查阶段的评估结果,采取进一步的行动和改进措施的过程。
医疗机构需要根据评估结果,调整和优化质量改进计划,推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列点的方式可以清晰地展示行动阶段的内容,如: - 根据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制定改进措施。
- 进一步培训医务人员,提高专业素养和服务意识。
PDCA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PDCA在病案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1
主要内容
• • • • • • 一、PDCA来源 二、PDCA释义 二、PDCA4阶段8步骤 三、PDCA循环法的主要特点 四、PDCA在病案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五、体会
28
• 发挥病案三级质控作用 • 全面落实三级医师查房制度、会诊制度、疑难危重病例讨 论制度、查对制度、医嘱制度等核心制度。 • 各临床科室组织医务人员认真学习《病历书写基本规范》 熟悉掌握“住院病历质量评价标准”;上级级医师及时修 改审核下级医师病历,科室质控医师对科室运行及归档病 案及时质控、检查,对结果进行分析、评价与总结,找出 不足,提出整改措施。
平,一定要始终抓好A阶段。
17
四.PDCA循环 在医院病案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 病案质量管理是医疗质量管理的基础,提高病案 质量管理规范化和科学化水平,是医院医疗质量 管理工作的重点。 • 以病案管理与持续改进为切入点,采用PDCA 循环方法对病案质量进行规范化管理。
18
1.计划(Plan) • 计划:制定病案质量管理的目标、计划、相关的
6
• 具体来说,P阶段(计划)可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 第一步:分析现状,找出存在的主要质量问题, 并进行量化。这里首先应树立不断发现质量问题、 改善质量的意识。在分析质量现状时,要强调用 数据说话,运用“统计分析表”、“排列图”、 “直方图”、“控制图”等数理统计分析工具, 来分析和发现质量问题。
医疗核心制度落实中PDCA循环的应用研究
医疗核心制度落实中PDCA循环的应用研究摘要】目的研究医疗核心制度执行中PDCA循环的应用效果。
方法通过总结四个阶段(即PDCA循环)在医疗核心制度中的作用,以保证核心制度的贯彻执行,促进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结果在医疗核心制度落实过程中,计划阶段主要是针对诊疗过中出现的医疗质量和安全瘾患制定相关医疗核心制度,加强医务人员的培训学习,强化核心制度的落实意识;执行阶段主要是完善质量管理组织体系,以确保医疗核心制度在诊疗全过程中严格执行;检查阶段主要是建立督查机制,按计划进行检查,并对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处理阶段主要是加强反馈和干预,将遗留问题转入新的PDCA循环,持续改进医疗质量。
结论 PDCA循环在医疗核心制度落实中的应用,起到保证医疗核心制度执行到位,实现医疗质量管理目标,促进医疗质量持续改进的作用。
【关键词】PDCA循环;医疗核心制度;应用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
随着医改工作持续深入推进,医疗质量直接关系到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和对医疗服务的切身感受。
如何建立健全并执行好医疗核心制度,才能保障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俨然成为了各大医院工作的重点。
鉴于此,笔者对医疗核心制度落实中的四个阶段展开深入的分析。
一、计划阶段《医疗质量管理办法》经国家卫生计生委委主任会议讨论通过并于2016年11月1日起正式施行后,医院根据目前医疗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结合本办法管理规定,逐步建立健全并不断完善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全面深入落实院、科两级医疗质量管理责任制,制定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办法》(试行本,2017年1月1日起执行),涉及内容包括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体系、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评定项目及评定标准、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奖惩办法以及在国家制定的“十八项医疗核心制度”基础上增加“转科、转院、转诊制度及医患沟通制度”构成医院现行的“二十项医疗核心制度”等等。
因为医疗核心制度是贯穿于整个医疗护理过程,严格执行核心制度是医院质量管理的关键所在。
PDCA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ppt(48张)
沟通不到位
手术间内故障 空调 故障
暂停手术未及时 通知手术室
隔离 手术未 标记
方法
接 台 手 术 病 人 等 待 时 间 长 原 因
P D C A 在医疗 质量管 理中的 应用(P PT48页 )
鱼骨图的应用(练习)
人
环
机
料
P D C A 在医疗 质量管 理中的 应用(P PT48页 )
法
问题
P D C A 在医疗 质量管 理中的 应用(P PT48页 )
质量管理工具:(二)查检表
是一种在数据收集阶段,用来记录具体事 件频率的表格。
塑膠製品不良狀況查檢表
期 間:
檢查人:
日期
不良
2/1
2/2 2/3
2/4
2/5 2/6 合計
項目
擦傷
氣泡
尺寸不合
其他
合計
P D C A 在医疗 质量管 理中的 应用(P PT48页 )
P D C A 在医疗 质量管 理中的 应用(P PT48页 )
PDCA系列讲座
PDCA在医疗质量管理中的应用 质量管理工具在PDCA中的应用
PDCA实战案例演练
PDCA 复习
复习—PDCA代表什么意义?
• 计划
P
• 实施
D
A
• 处置
C
• 查检
经过努力,做到……
• 计划
P
• 实施
D
A
• 处置
S
• 标准
复习--PDCA循环步骤
阶段
步骤
1、分析现状,找出问题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胎膜早破
P D C A 在医疗 质量管 理中的 应用(P PT48页 )
PDCA循环在医疗服务质量改进中的实践探索
PDCA循环在医疗服务质量改进中的实践探索概述:PDCA循环,即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和行动(Act),是一种重要的管理工具,适用于各行各业。
在医疗服务领域,PDCA循环可以用于监测和改进医疗服务质量,以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和病人满意度。
引言:医疗服务的质量对于患者的生命和健康至关重要。
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不仅可以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以减轻患者和其家属的心理负担。
因此,医疗机构需要不断改进其服务质量,并在质量改进过程中采取有效的方法。
PDCA循环:PDCA循环是一种基于数据和实验证据的管理方法,可以用于改进医疗服务的质量。
它的四个步骤分别是计划、执行、检查和行动。
计划(Plan)阶段:在计划阶段,医疗机构需要明确目标,并制定实现这些目标的具体计划。
首先,医疗机构可以根据患者的需求和期望,制定相应的服务质量指标。
其次,医疗机构需要调查病人对已有服务质量的满意度,并分析出现的问题和改进的潜力。
接着,医疗机构需要确定改进目标并制定相应的措施和时间表。
执行(Do)阶段:在执行阶段,医疗机构需要根据计划,实施制定的措施和方案。
这些措施可能包括:提供员工培训和教育,引进新的技术设备,优化工作流程等。
执行阶段需要持续监测和评估,以确保计划的顺利实施,并适时做出调整和纠正。
检查(Check)阶段:在检查阶段,医疗机构需要收集和分析数据,以评估改进措施的效果。
医疗机构可以通过病人调查、患者满意度调查和内部评估等方式,获得相关数据。
同时,医疗机构还可以进行对比分析,将自身与行业和国际标准进行对比,发现自身存在的差距和改进的空间。
行动(Act)阶段:在行动阶段,医疗机构需要基于检查阶段的结果,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进。
如果改进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医疗机构可以将其加强和持续推进。
如果改进措施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医疗机构需要重新制定计划,并实施新的措施。
行动阶段是PDCA循环的重点,通过反复循环的过程,医疗机构可以不断提高其服务质量,并满足患者的需求和期望。
PDCA循环管理在医疗卫生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
PDCA循环管理在医疗卫生管理中的应用与实践PDCA循环管理是一种系统性、持续性的管理模式,它包括四个步骤: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改进(Act)。
该模式的应用与实践在医疗卫生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可以帮助医疗机构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降低医疗事故风险。
一、计划阶段医疗卫生机构在此阶段需要确定管理的目标和计划,核心是确定患者需求、医疗水平、技术装备等方面的目标,同时要指定具体的工作计划和负责人。
二、执行阶段执行阶段是将计划付诸实施的过程,核心是执行工作任务和收集工作数据。
在医疗卫生管理中,医疗机构需要依据制定的计划,配合负责人进行工作实施。
实施过程中,需要充分掌握各项工作的操作规程和内部流程,及时上报工作数据,为下一步检查和改进提供数据支撑。
三、检查阶段检查阶段是对执行结果的数据分析与评估,核心是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
该阶段在医疗卫生管理中十分关键,可以通过对数据进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此为基础制定下一步的改进计划。
四、改进阶段改进阶段是基于检查阶段的评估结果,制定改进方案,核心是针对评估结果提出改进措施和制定改进计划。
在医疗卫生管理中,这个过程是通过评估和清晰的措施方案,制定可能会产生积极影响的改进计划,同时要跟进改进方案的执行进展情况。
总结: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医疗卫生管理中有广泛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医疗机构的质量和效率,也有助于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患者满意度。
尤其在医疗管理的细节与实践中,该模式可以协助医疗机构及时发现问题并制定改进措施。
PDCA循环在医疗核心制度中的应用
PDCA循环在医疗核心制度中的应用医疗质量安全是医院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医院管理工作的重点,是评价医院整体水平的重要指标。
医疗核心制度是医务人员进行诊疗活动中最基本的医疗制度,是医疗人员的行为规范,是保障医疗质量安全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 2011 版 )》明确要求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核心制度。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核心制度内容不断丰富,2016年11月1日国家卫计委颁布《医疗质量管理办法》,提出了新的18项医疗核心制度,也对落实核心制度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我院是黄山市地区唯一一家三级甲等医院,也是近期通过的黄山市唯一一家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从“三甲”评审通过以来逐步通过PDCA循环管理方法落实医疗核心制度,通过多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积累了一定的经验。
一、Plan(计划)阶段:分析原因、制定计划以近期我院大型医院巡查、“三甲”医院复审为锲机,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从反馈中分析临床科室的现状,找出临床科室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的地方,分析产生问题的各种原因,由此找出影响核心制度落实的主要原因,针对主要原因制订措施,提出改进计划,定出可行目标。
制定对临床督查的计划和一套科学合理的检查标准。
通过我院OA系统、医务工作者微信群、飞信、院内培训、“三基三严”考核等方式让每一个医护人员知晓计划的内容,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核心制度的重视程度,促使医务人员进一步规范医疗行为,从而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二、Do(执行)阶段:完善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完善质量管理组织体系是医疗质量管理的关键,我院建立了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科室医疗质量控制小组和各级医务人员自我管理的三级质量管理体系,明确分工,认真履行职责,层层抓落实。
医院层面成立医院质量管理委员会,成员由院领导、科室主任组成,全面负责医院医疗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定期对医院医疗质量、核心制度进行分析,包括对单病种治愈好转率、初诊与确诊符合率、平均确诊天数、平均住院天数等内容进行管理集合评价。
PDCA循环在医院医保管理中的运用实践微探
PDCA循环在医院医保管理中的运用实践微探PDCA循环是指不断地进行计划、执行、检查和调整的过程,以实现持续改进。
在医院医保管理中,PDCA循环的应用可以帮助医院更好地管理医疗费用、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优化医疗保障体系,降低医疗风险,提高患者满意度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
首先,在医疗费用管理方面,医保管理部门可以运用PDCA循环进行成本控制和效益评价。
在计划阶段,可以制定医疗费用预算和费用控制措施;在执行阶段,落实费用控制政策,规范医疗行为,控制用药使用;在检查阶段,通过数据分析、费用核对等手段检查医疗费用的使用情况;在调整阶段,结合检查结果,对费用控制措施进行调整,不断优化费用管理模式,实现医疗费用的有效管理。
其次,在医疗服务质量管理方面,医保管理部门可以应用PDCA循环提高医疗服务品质。
在计划阶段,可以制定医疗服务标准和指南,明确服务流程和质量标准;在执行阶段,培训医护人员,加强对医疗服务的监督和评估;在检查阶段,通过患者满意度调查、医疗事故报告等方式检查医疗服务质量;在调整阶段,及时纠正医疗服务不足,改进服务质量,提高医院声誉和患者信任度。
此外,在医疗保障体系优化方面,医保管理部门可以采用PDCA循环改善医疗保障服务。
在计划阶段,可以优化医疗保障政策和制度,提高保险服务的覆盖面和质量;在执行阶段,加强对医疗保障政策的宣传和执行;在检查阶段,通过参保人员满意度调查、保险理赔情况等方式检查医疗保障服务效果;在调整阶段,结合检查结果,调整医疗保障政策和服务模式,不断提高医疗保障服务质量和效益。
最后,在医疗风险管理方面,医保管理部门可以利用PDCA循环加强医疗风险防控。
在计划阶段,可以制定医疗风险评估和管理计划;在执行阶段,强化医疗质量管理、加强医疗事故的监测与报告;在检查阶段,通过医疗风险评估、医疗事故分析等手段检查医疗风险情况;在调整阶段,根据检查结果,调整风险管理策略,改进医疗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医疗风险防控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DCA循环在医疗核心制度落实中的应用
医疗核心制度是确保医疗护理质量,规范医务人员诊疗行为,防范医疗风险,避免或杜绝医疗差错与事故的重要制度,也是医务人员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
国家卫计委“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明确要求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
《三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实施细则(2011版)》对落实核心制度也提出了要求。
医疗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三级医师查房、疑难病例讨论、危重患者抢救、会诊、术前讨论、死亡病例讨论、交接班、病历书写基本规范、手术安全核对等。
随着公立医院医改的深入,如何进一步健全并落实医疗核心制度,是医院工作的重点。
核心制度贯穿于医疗护理全过程,核心制度落实是医院质量管理的关键。
1、加强医务人员培训
该阶段是Plan(计划)的阶段。
医疗核心制度是医师进行诊疗活动的最基本的制度,是保证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基石。
如果说标准是告诉“该做什么”,那制度就是告诉“该怎么做”。
医院根据医疗核心制度,针对不同类型人员制定培训计划与方案,使每位医务人员做到“个个知晓、人人做到”。
通过OA网络在线考试、现场提问、科室访谈等,对医务人员医疗核心制度掌握情况进行考核。
此外,医院综合医院评审等为抓手,“以评促改、以评促建”,加深医务人员对医疗核心制度内涵的理解。
通过反复培训和教育,树立了医务人员医疗核心制度落实意识,促使医务人员进一步规范诊疗行为,从而确保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
2完善质量管理组织体系
该阶段是Do(执行)的阶段。
制度管理是建立长效机制的关键。
医院建立健全质量管理组织体系,形成医院、职能部门、科室三级医疗质量管理体系。
在医院层面成立全院质量改进与安全委员会,负责医院年度质量改进和医疗安全工作;定期对医疗质量与安全工作进行分析评价,总结经验,提出整改意见;针对发现问题,对薄弱环节、流程缺陷提出整改意见。
下设医疗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委员会、院感管理委员会等14个下属委员会,由相关职能部门负责。
在经过全院质量改进和安全委员会讨论和确定后,20个领域的质量改进项目在全院范围展开。
医疗管理委员会主要由医务处、质控办、护理部、临床科室等组成,对核心制度落实设定监测指标、定义、频率,如三级医师查房率、疑难病例讨论完成率、会诊完成率和及时性、术前讨论完成率等,并对完成率、正确性、及时性及完成质量进行全方位监控。
质量持续改进理念不要仅停留在医院层面,还应有每个部门的积极参与,形成质量持续改进文化。
医院临床科室成立科室质量控制小组,由科主任担任组长。
质控小组每月对核心制度落实情况进行自查,分析总结,提出整改意见,列入科室质量与安全工作计划。
核心制度未落实的,要求完成PDCA质量改进项目。
3建立督查机制
质量改进和病人安全以数据为基础,但多数医院资源有限,对所有活动进行监控和改进超出人力和资源承受范围。
因此,监管医务人员对核心制度“执行得怎么样”非常重要,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长效的监管机制,以确保核心制度严格执行。
如果无法正确评价,则无法正确管理,而评价依据来自日常督查数据。
医院针对重点环节、重点人员、重点部门对医疗核心制度贯彻落实情况、存在隐患进行梳
理,督查结果为进一步整改提供了科学依据。
由医务处牵头,综合人事处、教育处,从以下方面进行督查。
3.1医疗文书检查
医疗核心制度是否落实在病史、科室台账中能够体现。
医务处、质控办协同临床科室质控员组成督查小组,根据医疗核心制度执行关键环节设计督查表单,定期对病史、科室台账进行督查,以及时发现医疗核心制度落实存在问题并及时改进。
如疑难、死亡病例是否进行讨论,讨论是否及时,人员资质是否符合要求;三级查房中主治、主任医师查房是否及时,内容是否齐全;会诊是否及时,人员资质是否符合要求等。
3.2医务人员抽查
医务处、质控办定期走访科室,对重点人员,如研究生、进修生、实习生、新进员工等,进行抽查,了解其对医疗核心制度的掌握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如首诊负责制、病历管理制度、新技术准入制度、查对制度等。
3.3现场督查
医务处、质控办、护理部定期深入临床一线,对交接班制度、手术安全核查制度等医疗核心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督查。
如医务处定期参加临床科室早交班,避免交接班只重形式、不重内容;定期到手术室旁观手术安全核查过程,避免核查“走过场”;定期到急诊部督查首诊负责制落实情况,查看是否存在急诊医生推诿患者现象;定期抽查科室医务人员在接到急会诊呼叫后是否及时到场等。
每逢节假日,医务处进行突击“飞行检查”,以避免因医务人员思想懈怠发生医疗差错或事故。
4加强反馈与干预
对于核心制度落实,不仅要有定期督查、监测,还要有及时的反馈和干预。
医务处从以下方面展开工作:(1)在院周会、医疗质量简报中对核心制度督查情况进行通报、反馈;(2)针对核心制度落实较差的科室进行深入访谈,由医疗院长、医务处负责人到科室进行“点对点”教育、宣讲;(3)督查结果纳入科室当月绩效考核;(4)针对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的个别医师,由医务处进行诫勉谈话,并将督查结果纳入个人考核,落实奖惩。
面对医院日益增长的业务量和繁重的医疗工作,临床一线医务人员往往思想上容易产生懈怠,从而忽略医疗核心制度的落实。
每一次监管与督查都不是最终结果,医疗核心制度落实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即使核心制度执行率做到了100%,也不应“刀枪入库、马放南山”。
每次的整改结果都是下一阶段质量持续改进的基础,医院必须认真查找原因,制定针对性整改措施,在下次督查中追踪改进效果。
5结语
医疗核心制度落实是医院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严格落实医疗核心制度不是一朝一夕的工作,而应该常抓不懈。
核心制度落实不仅是职能部门的责任,更需要医务人员提高认识、自觉遵守,才能形成一种意识、一种氛围。
总之,医疗核心制度贯穿于医疗护理全过程,是保障医疗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措施,是医院管理的重中之重。
医院应充分运用质量持续改进理念和方法,做好计划、培训和教育,强调落实,做好督查、数据监测,做好反馈、干预和整改。
通过PDCA循环使医疗核心制度落实持续改进、螺旋式提高,使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进入良性循环,最终提高医院整体质量管理水平,确保病人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