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2.2 数轴 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2.2数轴(教案,新教材)-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

1.2.2数轴(教案,新教材)-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

1.2.2数轴(教案,新教材)【教学目标】1.借助生活中的实例理解数轴的概念;2.会正确地画出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给定的有理数,会根据数轴上的点读出所表示的有理数;3.感受数与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教学重点】理解数轴的概念,数与形的相互转化.【教学难点】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给定的有理数.【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情境:医生在给病人测量体温时常使用温度计.这是小学里我们学习了在有刻度的直线上表示出0和正数,借助这个图形直观和分析问题。

我们起来看一个实例:活动一:教师创设问题情况,引入课题问题:在一条东西的马路旁,有一个汽车站牌,汽车站牌东侧3 m和7.5 m处分别有一颗柳树和一根交通标志,汽车站牌西侧3m和4.8 m处分别有一颗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动手操作画出示意图.教师活动:启发学生“画一直线表示马路,从左向右表示从西向东,直线上取一点O表示汽车站牌”,怎样用数简明表示各处的位置?师生活动:师生共同探究,情境中东、西,左、右都具有相反意义,在画的直线中,O点表示基点,取1个单位长度代表1m长,再用0表示点O,用负数表示点O左边的点,用正数表示点O右边的点。

二、合作探究活动二:认识理解数轴前面讲到的温度计可以看作表示正数、0和负数的直线,它和上面同学们所画的图有什么共同点?学生活动:和其他同学交流,注意交流时要发表自己的见解.师生活动:师生共同总结,具有三个条件: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抽象出数轴定义,规定是正半轴,负半轴,原点的直线.活动三:强化对数轴的认识例1.下列图形中是数轴的是()A. B.C. D.学生活动:根据自己的认识判断.师生活动:教师给学生的判断进行评价,并总结要判断一条直线是不是数轴,要抓住它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三者缺一不可.活动四:读出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例2.如图中所示,指出数轴上的A、B、C、D、E、F各点所表示的数.师生活动:师生共同探讨要确定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的步骤:(1)确定符号,在原点右边为正数,在原点左边为负数;(2)确定数字,即距离原点是几个单位长度.活动五:有理数在数轴上表示问题:基于以上数据,讨论有理数a如何在数轴上表示?学生活动:当a是正数,负数时,讨论如何在数轴找到相应的点表示数a.教师活动:对学生讨论结果进行评价,并强调如何确定数轴上与原点距离是a的点.例3.画出数轴,并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下列各数5---3,4,4,0.5,0,,12学生活动:学生画出数轴,并在数轴上表示以上各数.师生活动:教师评价学生的操作,并关注所画数轴是否具备“三要素”.师生共同总结方法: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时,首先由数的性质符号确定该数应在原点的左边还是右边,然后再根据该数到原点的距离,确定位置.活动六:拓展提升,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问题例4.数轴上的点A表示的数是3,那么与点A相距5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是() A.2 B.±2 C.8D.8或-2学生活动:讨论与点A相距5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的数有2个,分别是8或-2.师生活动:评价学生讨论结果,总结如何求两点间的距离问题,解答此类问题要注意考虑两种情况,即要求的点在已知点的左侧或右侧.三、强化巩固1.学生练习:课本练习题1、3.学生解答,教师评价并给予规范.2. 快递小哥骑车从快递投放点出发,先向东骑行2.5km到达A村,继续向东骑行2km到达B村,然后向西骑行7km到C村,最后回到快递投放点.(1)以快递投放点为原点,以向东方向为正方向,用1cm表示1km,画出数轴,并在该数轴上表示出A、B、C三个村庄的位置;(2)C村离A村有多远?(3)快递小哥一共骑了多少千米?学生讨论解答,教师规范写出解答过程.四、总结拓展学生小组合作对知识总结:1.什么是数轴,数轴三要素:(1)原点,(2)正方向,(3)单位长度.2.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间的关系:原点表示零;原点右边的点表示正数;原点左边的点表示负数.3.数轴上点数a到原点的距离,两点间的距离的求法.学生小组合作对数学思想方法总结:数形结合,分类等数学思想。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2.2数轴(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有理数1.2.2数轴(教案)
2.教学难点
-理解数轴上的对称性,尤其是关于原点的对称。
-掌握数轴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方法。
-理解数轴上的相反数和绝对值概念。
-解决与数轴相关的复杂问题。
举例:难点在于让学生理解数轴上对称性的概念,如-3和3在数轴上是关于原点对称的。同时,解释数轴上两点间距离的计算,如点A表示数-2,点B表示数5,点A和点B之间的距离是7个单位长度。此外,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数的相反数在数轴上的位置关系,以及绝对值表示的几何意义。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数轴的基本概念。数轴是一个直线,用来表示有理数,它有三个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数轴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工具,它帮助我们直观地理解数的大小和相对位置。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气温的变化可以用数轴来表示,零上温度在原点右侧,零下温度在原点左侧,这样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温度的升降。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比如,用尺子在教室内创建一个数轴,并标出不同的有理数位置。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数轴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学生小组讨论的环节,让我看到了学生们思维的火花。他们能够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提出各种有趣的见解。但我也意识到,我需要更好地引导他们,将讨论聚焦于数轴的核心概念和应用上,避免讨论偏离主题。
总的来说,今天的课堂让我认识到,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不断总结经验,努力提高教学效果,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生动有趣。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2《数轴》教学设计4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2《数轴》教学设计4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2《数轴》教学设计4一. 教材分析数轴是数学中的一种重要工具,用于表示实数的大小关系和解决方程等问题。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数轴的定义、特点和基本操作,能够运用数轴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教材通过引入数轴的概念,让学生感受数轴的直观性和实用性,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实数和方程等基础知识,具备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他们对数轴的了解可能较为有限,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逐步建立起数轴的概念和运用数轴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数轴的定义、特点和基本操作,能够运用数轴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数轴的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数轴的定义和特点2.数轴的基本操作3.运用数轴解决实际问题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通过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提供典型案例让学生模仿和拓展,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

六. 教学准备1.准备数轴的图片和实物模型,用于展示和讲解。

2.准备数轴练习题和应用题,用于巩固和拓展。

3.准备教学PPT,用于辅助讲解和展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a.引导学生回顾实数和方程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b.提问:同学们听说过数轴吗?请问数轴是什么?c.展示数轴的图片和实物模型,引导学生直观感受数轴的特点。

2.呈现(15分钟)a.讲解数轴的定义:数轴是一个直线,上面有一个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用于表示实数的大小关系。

b.讲解数轴的特点: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规定。

c.演示数轴的基本操作:如何在数轴上表示一个数、如何判断两个数的大小关系等。

3.操练(10分钟)a.让学生在数轴上表示给定的数,并判断大小关系。

b.让学生解决给定的实际问题,如:“小明家的位置在学校的东偏北30度方向上,距离学校2公里,请问学校的位置在哪里?”4.巩固(10分钟)a.让学生完成数轴练习题,巩固数轴的知识。

1.2.2数轴教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2.2数轴教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2.2 数轴教案 - 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概述本教案适用于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通过数轴的教学,帮助学生理解正数、负数及它们在数轴上的位置和大小关系。

教案包括引入新知识、知识讲解、示范演示及练习等环节,旨在提高学生对数轴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学目标•理解正数、负数的概念及其在数轴上的位置。

•学会利用数轴表示数的大小关系。

•能够将数点的位置和数的大小相匹配,并用符号表示。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师版教材、黑板、粉笔、白板笔。

•学生准备:学生书、练习册。

教学过程1. 引入新知识教师利用黑板上画一根数轴,然后让学生站到相应的位置上来。

演示并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形成对数轴的初步认识。

2. 知识讲解2.1 正数和负数教师向学生解释正数和负数的概念。

正数表示大于零的数,负数表示小于零的数。

教师可通过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如温度计的读数等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正数和负数的含义。

2.2 数轴上的位置及大小关系教师通过讲解数轴上的位置表示和大小关系,向学生展示数轴上各个点的表示方法和对应的数值。

教师强调数轴上正数的位置及表示方法,以及负数的位置及表示方法,并引导学生进行练习。

3. 示范演示教师在数轴上选择几个具体的数点,示范如何利用数轴来判断它们的大小关系。

同时,教师解答学生对于表示方法和大小关系的疑问。

4. 练习4.1 按要求画数轴教师用黑板上示范练习,让学生在练习册上根据要求练习画数轴。

4.2 补全数轴上的数点教师给出一些未标注数点的数轴,让学生根据已标注的数点推断并补全未标注的数点。

4.3 判断正误教师给出一些数轴上已标注的数点,让学生判断正误,并正确书写出符号表示。

5.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并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反思,加深对数轴的理解。

教学延伸•利用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正数和负数的理解。

•引导学生练习使用数轴对数的大小进行判断。

教学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和小组合作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价,并及时给予肯定和指导。

1.2.2数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

1.2.2数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

1.2.2 数轴-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的1.2.2节,主要内容是数轴的介绍和运用。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数轴的概念,并能够使用数轴解决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理解数轴的定义和表示方法;2.掌握在数轴上表示整数;3.能够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4.能够在数轴上解决实际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让学生掌握数轴的表示方法和运用,以及在数轴上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是如何理解数轴上的有理数,并能够准确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三、教学准备为了有效地展示本节课的内容,老师需要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科书: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一张大型数轴图表,用于教学展示;3.一些实际问题的例子,用于课堂练习和讨论;4.讲台和黑板等教学硬件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和引入问题在课堂开始时,老师可以通过一个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老师可以问学生:你们知道如何表示一个数在数轴上吗?2. 数轴的定义和表示方法接下来,老师可以向学生解释数轴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可以通过教科书上的图示,向学生展示数轴的概念和结构,并教他们如何在数轴上表示整数。

3. 数轴上的有理数表示紧接着,老师可以介绍数轴上的有理数表示。

通过教科书上的例题,教导学生如何在数轴上表示有理数,并帮助他们理解有理数的概念。

4. 数轴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在学生对数轴表示方法有一定了解之后,老师可以设计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应用数轴解决问题。

例如,老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温度或距离的问题,让学生通过数轴进行解答。

同时,老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5. 总结和归纳课堂即将结束之前,老师可以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和归纳。

可以请学生回答一些问题,巩固他们对数轴的理解,同时也可以帮助老师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

五、板书设计为了方便学生回顾和复习,老师可以在黑板上设计一些关键知识点。

板书内容如下:数轴的定义和表示方法:- 整数的表示方法- 有理数的表示方法数轴上的运用:- 实际问题的解答六、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已经初步掌握了数轴的概念和表示方法,能够在数轴上表示整数和有理数,并且能够运用数轴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1.2.2数轴 教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2.2数轴 教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1.2.2 数轴教案2022-2023学年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应该能够: 1. 理解数轴的概念及其作用; 2. 掌握在数轴上表示数的方法; 3. 能够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轴上的表示; 4. 能够使用数轴进行简单的数学运算; 5.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空间想象能力。

教学重点1.数轴的概念及其作用;2.数轴上的数的表示方法;3.数轴上的数的运算。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教师课件;–数轴模型;–计算器。

•学生准备:–课本;–笔记本。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1.引导学生回忆上一节课学习的内容,复习数的定义和数的表示方法。

2.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数轴。

二、概念讲解1.教师通过数轴模型向学生展示数轴的基本结构和表示方法,并解释数轴的作用。

2.引导学生思考:数轴上的点代表什么意思?如何表示正数和负数?三、数轴的表示1.教师通过数轴模型向学生演示数的表示方法,并讲解数轴上数字的排列规律。

2.引导学生进行数的表示练习,例如:在数轴上表示数3、-2、0等。

四、数轴上的运算1.通过实际例子引导学生进行数轴上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引导学生进行练习,例如:计算数轴上的两个数之间的距离,或者计算数轴上两个数的和、差等。

五、拓展应用1.给学生提供更复杂的问题,引导他们运用数轴解决实际问题,如:小明从家里出发,沿着数轴上的正方向走了5步,再往反方向走了3步,最后停在了哪个位置?2.鼓励学生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并展示解题思路和答案。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物模型和实例讲解,帮助学生更直观地理解数轴的概念,并通过练习和拓展应用加深学生对数轴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得到了有效激发,课堂氛围较为活跃。

下一堂课可以结合数轴的运用场景,拓展更多的数轴应用。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2《数轴》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2《数轴》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2《数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数轴是中学数学中的重要概念,是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基础。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2《数轴》一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数轴的定义、特点及数轴上的基本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理解数轴的概念,会画数轴,能在数轴上表示实数,并进行简单的运算。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有理数,对实数有一定的了解,但数轴的概念和运用对他们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

学生在学习本节课时,需要将已有的实数知识与数轴相结合,形成直观的数形结合思想。

同时,学生需要通过实践活动,掌握数轴的画法和运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数轴的定义,掌握数轴的特点,能在数轴上表示实数,并进行简单的运算。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形结合思想,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数轴的定义和特点。

2.数轴上的基本运算。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践活动法和合作学习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亲身体验数轴的运用;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

2.数轴图示。

3.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出问题:“什么是数轴?数轴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利用PPT展示数轴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轴的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每组画出一个数轴,并在数轴上表示给定的实数。

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数轴的画法。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总结数轴上的基本运算,如加法、减法、比较大小等。

通过小组讨论,巩固学生对数轴的理解。

5.拓展(5分钟)出示一些有关数轴的拓展问题,让学生独立解答。

如:“已知数轴上两点A、B,求线段AB的长度。

”通过拓展问题,提高学生的运用能力。

1.2.2 数轴 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11)

1.2.2 数轴  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11)

1.2.2 数轴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节内容主要是数轴的概念,是在前面学习了正数、负数的概念和意义,及有理数的概念和分类的基础上学习的.数轴是初中数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工具,它主要应用于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相反数、绝对值概念的理解,有理数运算法则的推导及不等式的求解.本节内容有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承接了小学阶段所学的用有刻度的直线表示0和正数,及初中有理数的知识,又为接下来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等内容的学习作铺垫.同时,数轴也是以后学习二维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根底.数轴是数形结合思想的产物,是继正数、负数、有理数概念之后学习的一个新的概念.引进数轴后,可以用数轴上的点直观地表示有理数.其中体现出的数形结合思想,是学生进入初中数学学习后较早接触的数学思想方法之一.同时,数轴又能将数的分类直观地表示出来,体现了分类思想.本节教材从画图表示汽车站牌及其他物体的位置这一实例出发,结合标有刻度的温度计表示温度高低,找寻共同点,引出数轴的画法和概念,并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初步向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以使学生学会借助图形来直观地表示很多与有理数有关的问题.本节内容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发展学生的抽象能力、几何直观、模型观念.数轴是初中阶段数与形结合应用的起点,强调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要结合生活实例,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要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他们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数学.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了有理数中的正数、负数,对正数、负数的概念理解并不深刻.同时,学生第一次遇到用“形”表示“数”的问题,困难在于理解其中蕴含的思想,在教学时可以借鉴引入负数时的经验,以及学生的生活经验,借助情境使学生获得体验后再进行模仿式举例.本节内容中,学生对数轴概念和数轴的三要素不易理解,画数轴时容易出现丢三落四的现象,教学中教师应给予简单明白、深入浅出的分析.七年级学生好动、注意力易分散,在教学中教师应抓住学生这一特点,一方面运用直观生动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兴趣,使他们的注意力始终集中在课堂上;另一方面要创造条件和机会,让学生发表见解,发挥学习的主动性.教学建议教学时,可以根据本节内容特点,先利用生活中的实例或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在直线上表示有理数的合理性,直入主题.再通过由特殊到一般的问题引导,鼓励学生动手操作、画图实践、交流思考、表达评价,最终生成数轴的概念,发现数轴的三要素.通过启发、引导学生进行探索,让学生感受到数轴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利用温度计等直观教具,加深学生对数轴的理解;通过设计不同难度的问题和练习,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升.此外,教学中建议重视多元化评价,促进教一学一评一体化.以活动任务群或问题串相结合的方式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解决问题,总结经验,层层深入.布置有创意的数学活动,充分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体现课堂的开放性和高效性.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展抽象能力、几何直观、模型观念,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教学目标1.理解数轴的概念,知道数轴的三要素,会画数轴;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数.2.通过动手实践感知数轴概念生成的过程,初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发展抽象能力、几何直观、模型观念,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3.在数轴的学习过程中,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重点难点数轴的概念和画法,体会数轴的三要素.教学准备课件、直尺、温度计等.导入新课问题: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旁,有一个汽车站牌,汽车站牌东侧3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根交通标志杆,汽车站牌西侧3m和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你能画图表示这一情境吗?学生小组讨论解决办法,并尝试动手操作画出示意图.追问1:马路可以用什么图形表示?物体位置呢?学情预设:可以用直线表示马路,用点表示物体位置.追问2:应先确定哪一个物体的位置?学情预设:先画一条直线表示马路,从左到右表示从西到东的方向,以汽车站牌为基准点,在直线上任取一点O表示其位置.追问3:如何确定其他物体的位置?学情预设:如图,在点O的右边取一点A,规定1个单位长度(线段OA的长)代表1m 长.于是,在点O右边,与点O距离3个和7.5个单位长度的点B和点C,分别表示柳树和交通标志杆的位置;在点O左边,与点O距离3个和4.8个单位长度的点D和点E,分别表示槐树和电线杆的位置.【设计意图】通过设置具体情境问题,借助图形直观理解和分析问题,引导学生用直线、点、方向、距离等几何符号表示出实际问题,完成对实际问题的第一次数学抽象.高效课堂活动一:探究数轴的概念、三要素问题1:大家思考,怎样用数简明地表示柳树、交通标志杆、槐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牌的相对位置关系(方向、距离)?引导学生在一条直线上任取一点O(如图),规定1个单位长度代表1m长,再用0表示基准点O,并分别用负数、正数表示点O左边、右边的点.学情预设:3表示位于汽车站牌东侧3m处的柳树的位置,7.5表示位于汽车站牌东侧7.5m处的交通标志杆的位置,-3表示位于汽车站牌西侧3m处的槐树的位置,-4.8表示位于汽车站牌西侧4.8m 处的电线杆的位置.【设计意图】让学生体会“左”与“右”“东”与“西”都具有相反意义,且在描述物体位置时既要考虑距离,又要考虑方向.利用数表示点的位置,完成对实际问题的第二次数学抽象.问题2:我们常见的温度计标有数字和刻度,你会读出下图中温度计的度数吗?师生活动:教师可以先解释0℃的含义(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规定为0℃-温度的基准点),然后提问让学生思考,回答上图中温度计的度数.问题3:温度计可以看作表示正数、0和负数的直线,你能说出上述两个实例中图的共同点吗?师生活动:引导学生体会两个实例图中均是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正数、0、负数.师生共同总结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得出数轴概念.在数学中,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它满足以下三个条件:(1)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作原点;(2)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3)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依次表示1,2,3,···;从原点向左,用类似方法依次表示-1,-2,-3,···.像这样,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作数轴.教师指出:原点将数轴(原点除外)分成两部分,其中正方向一侧的部分叫作数轴的正半轴;另一侧的部分叫作数轴的负半轴.教法指导:具体讲述数轴的正确画法,强调数轴的三要素缺一不可,但可以根据情况灵活选定原点的位置、正方向的朝向、单位长度大小,引导学生体会0作为正数、负数的分界点与原点作为数轴的基准点的特殊地位.【设计意图】通过将由实际问题画出的图与温度计图进行对比,引导学生将从实际情境中得出的结论数学化、抽象化,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对数轴三要素有初步的感知,并由此得出数轴的三要素和数轴的概念,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观和抽象能力核心素养.活动二:探究有理数和数轴上点的关系问题1:有理数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数6.5和分别可以用数轴上的哪个点表示呢?学情预设:在数轴的正半轴上,距离原点6.5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数6.5;在数轴的负半轴上,距离原点个单位长度的点表示数问题2:设a是一个正数,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和表示数-a的点在哪一半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多少个单位长度?学情预设:设a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在数轴的正半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表示数-a的点在数轴的负半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教师指出: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a个单位长度的点,简称为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a 的点.【设计意图】使学生了解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通过从特殊到一般的方法,归纳出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并使学生感受到数轴这一几何图形的直观性,体会数形结合思想.活动三:数轴的应用举例例画出数轴,并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3,−4,4,0.5,0,−52,−1.师生活动: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教师巡视指导,3min后小组展示汇报.分析:先由一个数的符号确定它在数轴上原点的哪一边:正数在原点的右边,负数在原点的左边;再在相应的方向上确定它与原点相距几个单位长度,然后画上点.注意,数轴上的原点表示数0.解:如图所示.【设计意图】通过例题,巩固学生对数轴的概念和画法的理解,使学生进一步学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课堂评价1.如图,数轴上点A表示的数为( )A.-2B.-1C.0D.1答案B2.如图,下列数轴表示正确的是( )答案C点拨A.缺少原点和单位长度,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单位长度不统一,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数轴画法正确,故此选项符合题意.D.缺少正方向。

1.2.2 数轴 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6)

1.2.2 数轴  教学设计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6)

教案首页日否一、情境导入1.回忆小学知识,体会0和正数的直观表示.师生活动:学生观察直尺,回忆小学如何表示0和正数(在一条有刻度的直线上表示).师追问:负数该如何直观表示呢?设计意图:1.通过小学知识引出课题,激发学生求知热情,为后面数轴做铺垫。

2.回忆正数和0的表示过程,自然引出如何表示负数的探究。

二、探究新知【知识点一:数轴的概念及数轴三要素】问题: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牌,汽车站牌东侧3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根交通标志杆,汽车站牌西侧3m和4.8m处杨树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师生活动1:学生朗读题目,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开始思考作图。

设计意图:呈现情境问题,学生读题并思考问题,体现注意的指向性和集中性。

教师引领学生快速进入角色。

问题:对于题目中的问题,我们可以用什么样的图形当作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一条直线)师生活动2:学生自主画图探究,教师巡视,提醒学生可以用简笔画、汉字、大写字母代表柳树等。

师生活动3:学生基本画完,教师开始追问问题追问 1:小组之间对比一下,同学们画出的图形完全一样么?(代表1米的长度会存在不一样的现象,即单位1不同,从而引出单位长度)问题追问 2:在所画的直线上,汽车站牌、柳树、槐树、交通标志杆、电线杆中先标出哪个地点呢?为什么?(汽车站牌为基准点,选择基准点即原点)教师展示情境示意图,做简单的距离说明(点A表示1距离O点1m)问题追问 3:距离汽车站牌3m的是哪个地点呢?(两个不同的3米,东与西,左与右都具有相反的意义,左西右东,体现出规定正方向)教师板书单位1,基准点,具有相反的意义(方向)师生活动4:学生思考如下问题:学生回忆用正数和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用0表示汽车站牌,汽车站牌右边为正数,左边为负数。

学生在已有图上标出数字。

教师标出正方向的箭头,如下:设计意图:通过三个追问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唤醒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归纳出共同特点,为数轴三要素的理解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有理数《1.2.2_数轴》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有理数《1.2.2_数轴》教学设计

人教版初中七年级数学第一单元有理数《1.2.2数轴》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分析数轴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后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也是以它为基础的.这是学生第一次学习数形结合的思想.数轴实际就是有理数的形的表示载体,或者说是有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如果要对有理数有一个深刻的理解,除了从符号的形式理解外,还要从形的角度理解有理数.如何利用数形结合理解有理数是本课时教学的关键问题.学生在本节课上已经完成了第一课时布置的任务:绘制一条路上的几个建筑物的位置关系图,并用文字语言描述建筑物的位置关系.以右图为例,如果想要准确地描述建筑物的位置关系,如体育馆在校史馆的西边25 m处,那么就要说清楚参考标准,以及建筑物相对参考标准的方向及距离,才能准确地表示出建筑物相对的位置关系,这三点缺少一个都无法准确地表示建筑物的位置关系.例如,如果缺少参考标准,那么体育馆可能在校史馆的西边25 m处,也可能在荣光楼的西边25 m处,这个位置是无法确定的;如果缺少方向,那么体育馆有可能在校史馆的西边25 m处,也有可能在校史馆的东边25 m处,位置无法确定;如果缺少距离,那么体育馆可能在校史馆的西边25 m处或是50 m处等等,位置也是无法确定下来的.因此,想要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参考基准、方向和距离是缺一不可的.为了更加简洁地表示出位置关系,我们借用了数轴这一数学工具,用数学语言表示物体的位置关系.参考基准即为数轴上的原点,方向即为数轴上的正方向,距离体现为数轴上的单位长度.例如,如果以校史馆为原点,向东为正方向,单位长度为25 m,如下图,那么体育馆可以表示为-50 m处,用一个数字就简化了表示物体位置关系的方式,同样是一个数,在数轴上就具有了几何的意义:符号表示的是方向,符号后面的数表示的是距离原点的距离,这是我们后面课时要学习的内容.教材中给出的数轴的定义:在数学中,可以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数,这条直线叫做数轴,它满足以下要求:(1)在直线上任取一个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2)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为负方向;(3)选取适当的单位长度,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依次表示1,2,3,…,从原点向左,用类似的方法依次表示-1,-2,-3,…,如下图:根据研究概念的四个维度,我们从特征、由来、与已有知识的联系与区别、应用这几个角度对数轴进行总结:(1)特征:根据定义,数轴首先是一条直线,并且具备三个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这几个条件缺一不可,否则无法描述物体的位置关系.但是在选择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时取法是不唯一的,选择不同的取法,对应的数轴就会不同,表示物体位置的数也就会不同.(2)由来:用数简明地表示物体的位置关系.(3)与已有知识的联系与区别:数轴,拆开来就是数和轴.数轴与数有关,与直线也有关,这条直线具有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给定一个数,可以在数轴上找到该数对应的点;给定数轴上的一个点,也可以读出该点对应的数.数的变化在数轴上体现为点动,反之,数轴上的点动体现为点所对应的数的变化.第二课时中有理数的分类,借助数轴能够更直观地分辨出正数、负数和0.要注意的是,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关系: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表示,但不能说数轴上的点仅仅表示有理数.(4)应用:表示位置关系二、学情分析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初步掌握了数轴及如何利用数轴表示位置关系等内容,并且完成了主干路上几个建筑物的位置关系图,能够描述出这些建筑物的位置关系. 但是为什么用数轴表示物体的位置关系?为什么数轴要有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这三个要素是否是必备的?这些问题学生还理解不到位.学生由于第一次接触数形结合的思想,对于数在数轴上的几何意义还不能完全理解.因此,要结合学生完成的实际任务对上述问题进行分析.此外,数轴三要素的取法并不是唯一的,当选取的三要素发生变化时,同一个点所表示的数就会发生变化.下题是北京市2018年中考数学第8题,当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原点及单位长度发生变化时对应同一个点坐标的变化,学生作答情况并不好.平面直角坐标系是以数轴为基础进行学习的,因此学生要牢牢掌握数轴的基本知识,特别是落实清楚三要素变化对点所对应的数变化的影响(2018·北京)右图是老北京城一些地点的分布示意图.在图中,分别以正东、正北方向为x轴、y轴的正方向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有如下四个结论:①当表示天安门的点的坐标为(0,0),表示广安门的点的坐标为(-6,-3)时,表示左安门的点的坐标为(5,-6);②当表示天安门的点的坐标为(0,0),表示广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2,-6)时,表示左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0,-12);③当表示天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1),表示广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1,-5)时,表示左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1,-11);④当表示天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5,1.5),表示广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6.5,7.5)时,表示左安门的点的坐标为(16.5,-16.5).上述结论中,所有正确结论的序号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①②③④三、教学目标1.明确数轴三要素的作用,会画数轴.2.能读出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有理数.3.能将有理数对应的点表示在数轴上.4.学会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解决问题●重点体会数轴三要素的作用,能够依据三要素的变化确定数轴上数的变化●难点理解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几何意义,学会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四、评价设计学习评价量表五、教学活动设计置关系? 2.根据前两个活动的讨论结果,学生了解到数轴的三个要素是缺一不可的,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对于描述位置关系都有重要作用.3.在数轴上,我们用一个点表示物体所在的位置,那么该点所对应的数就能够体现出物体的位置.例如,根据上图所示,以校史馆为原点,向东为正方向,25 m为单位长度建立数轴,则体育馆在-50 m所对应的点的位置.-50 m中负号体现的是方向,与正方向相反,为向西;50表示体育馆到原点,即到校史馆的距离为50 m.4.总结: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几何意义:一个有理数对应为数轴上的一个点,体现了这个点的位置,符号表示点相对原点的方向,符号后面的数字体现为该点到原点的距离. 个环节对物体位置关系的描述,类比到数轴中来,让学生体会数轴三要素的作用,以及三要素选取不同,对应的点所表示的数不同等知识点.1.根据下图所示的文字语言,选取不同的原点画数轴,并把建筑物用点表示在数轴上.(1)以校史馆为原点(2)以荣光楼为原点六、板书设计七、达标检测与作业1.(A)画一条数轴,将有理数235,332--,,分别表示在数轴上,并依次记作点A,B,C,D.2.(A)把数轴上各点表示的数写出来.3.(B)数轴上点 M表示2,点N表示-3.5,点A表示-1,在点 M和点N中距离点A 较远的点是.4.(B)已知数轴上有A,B两点,A,B之间的距离为3,点A与原点O的距离为3,那么点B表示的数为.5.(B)如果将5个城市的国际标准时间(单位:时)在数轴上表示(如下图所示),那么北京时间2016年8月8日20时应是()A.伦敦时间2016年8月8日11时B.巴黎时间2016年8月8日13时C.纽约时间2016年8月8日5时D.首尔时间2016年8月8日19时6.(B)下图是北京地铁1号线一些站点的分布示意图.在图中,以东为正方向建立数轴.有如下四个结论:①当表示五棵松的点所表示的数为0,表示玉泉路的点所表示的数为-3.5时,表示公主坟的点所表示的数为6;②当表示五棵松的点所表示的数为0,表示玉泉路的点所表示的数为-7时,表示公主坟的点所表示的数为12;③当表示五棵松的点所表示的数为1,表示玉泉路的点所表示的数为-2.5时表示公主坟的点所表示的数为7;④当表示五棵松的点所表示的数为2,表示玉泉路的点所表示的数为-5时,表示公主坟的点所表示的数为14上述结论中正确的是()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④D.①②③④7.(B)小华骑车从家出发,先向东骑行2km到A村,继续向东骑行3km到达B村,接着又向西骑行9km到达C村,最后回到家.试回答下列问题:(1)画一条数轴,以家为原点,以向东方向为正方向,表示出家以及A,B,C 三个村庄的位置;(2)C村离A村有多远?(3)小华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8.(C)已知有理数-4,2,3543,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分别为A,B,C,D将点A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2个单位长度后表示的数为;若点E向右移1个单位长度后恰好落在点C处,则点E表示的数为;B,E两点之间的距离为;若点F与点C关于原点对称,则点F表示的数为;若点G到点D的距离为3,则点G表示的数为.9.(C)如下图所示,一根木棒放在数轴上,木棒的左端与数轴上的点A重合,右端与点B重合.(1)若将木棒沿数轴向右水平移动,则当它的左端移动到点B时,它的右端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20;若将木棒沿数轴向左水平移动,则当它的右端移动到点A时则它的左端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5,用1个单位长度表示1cm,由此可得到木棒长为.(2)受题(1)的启发,请你借助“数轴”这个工具帮助小红解决下列问题:一天,小红问爷爷的年龄,爷爷说:“我若是你现在这么大,你还要40年才出生;你若是我现在这么大,我已经125岁,是老寿星了,哈哈!”请求出爷爷现在多少岁了?八、教学反思本课时旨在通过实际任务让学生认识数轴在表示物体位置关系时的简洁,让学生理解为什么要引入数轴,以及三要素的重要作用.数形结合思想是本节课重点渗透的思想,通过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物体,用点所对应的数表示点的位置,将有理数和数轴上的点对应起来,从而有理数就有了几何意义,其符号和符号后面的数字分别对应的是相对原点的方向和距离.在教学中,由于三要素选取不同,学生绘制的数轴各不相同.学生提前自主学习时对规范性没有要求,因此一开始画出的数轴并不标准,所以在课堂上教师需要规范这一标准.学生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后可以进一步感知有理数在数轴上的几何意义.在运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问题时,有些学生还不能在本节课一下子吸收掌握,因此教师要逐渐渗透数轴还有一个非常大的作用就是让数变得有“序”,可以利用这点比较多个数的大小,这是之后学习的内容.但是在教学中,学生还较难发现这点,需要教师引导指出本节课在实施过程中虽然留给学生思考时间,但是学生交流讨论的时间还是不够,例如,三要素的选取这部分可以让学生通过完成实际任务自己发现这一结论,也可以引导学生自己提出变换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去表示位置关系这一问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2《数轴》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2《数轴》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2《数轴》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数轴》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的一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数轴的定义、特点、表示方法以及数轴上的基本运算。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数学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但对于数轴这一概念可能较为抽象,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操作来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坐标系和图形的认识有所欠缺,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了解数轴的定义和特点,掌握数轴上的表示方法。

2.能够运用数轴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坐标系观念,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四. 教学重难点1.数轴的定义和特点2.数轴上的表示方法3.运用数轴解决实际问题五. 教学方法1.实例教学:通过具体实例引入数轴的概念,使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2.操作教学: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体验数轴的特点和运用方法。

3.问题解决:设计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数轴进行解决,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相关的教学PPT,包括数轴的定义、特点、表示方法以及实际问题的解决。

2.教学实例: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数轴进行解决。

3.教学工具:准备数轴的模型或者图片,方便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数轴的概念,例如:“小明从家出发,向正北方向走了5公里,然后向正西方向走了3公里,请问小明现在在哪里?”让学生思考并尝试解答,引发学生对数轴的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PPT展示数轴的定义和特点,以及数轴上的表示方法。

同时,结合实例进行解释,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轴的基本概念。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例如在数轴上表示不同的数,或者根据数轴上的点来确定物体的位置等。

通过操作,让学生更加熟悉数轴的特点和运用方法。

人教版(2024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有理数 1.2.2 数轴 课件 教学设计

人教版(2024版)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有理数 1.2.2 数轴 课件 教学设计

课堂教学设计1、复习、导入可以写成分数形式的数称为有理数(rational number)有理数分类⎪⎪⎪⎩⎪⎪⎪⎨⎧⎩⎨⎧⎪⎩⎪⎨⎧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判断表中各数分别是什么数,在相应的空格内打“√”。

复习巩固话题迅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

使学生生认知冲突,渴望了解其中的奥秘从而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精讲新课在小学,我们曾经在有刻度的直线上表示出0和正数,并借助这种图形来直观理解和分析问题.下面我们在此基础上直观表示有理数.在以前的学习基础上,能否尝试加入负数?怎么加进去呢?例1、在一条东西方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牌,汽车站牌东3m和7.5m分别有一颗柳树和杨树,汽车站牌西3m和4.8m处分别有一颗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景。

关键词:东西方向的马路;汽车站牌东和汽车站牌西怎样用数简明地表示柳树、交通标志杆、槐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牌的相对位置关系(方向、距离)?在上面的问题中,“东”与“西”、“左”与“右”都具有相反意义.如,在一条直线上任取一点o为基准点,规定1个单位长度(线段oA的长)代表1m长,再用0表示点0,用负数表示点0左边的点,用正数表示点o右边的点.这样,我们就用负数、0、正数表示出了这条直线上的点.用上述方法,我们就可以把柳树、交通标志杆、槐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牌的相对位置关系表示出来了.例如,3表示位于汽“三要素”为定向,用直线、点、方向、距离等几何符号表示实际问题,这是实际问题的第一次数学抽象.车站牌东侧3m 处的柳树的位置,-4.8表示位于汽车站牌西侧4.8m 处的电线杆的位置,等等 比较,说一说它们之间有什么共同点?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依次标上1,2,3,…;从原点向左,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点,依次标上-1,-2,-3,…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作数轴(numberaxis) 。

通常称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的三要素。

人教版七上1.2.2数轴 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上1.2.2数轴 教学设计

1.2.2数轴一、教材分析“数轴”是选自人教版七年级上册1.2.2内容,数轴属于初中数学“数与代数”领域内的内容,是初中数学的核心概念之一。

引入数轴为学生学习和理解相反数、绝对值、有理数的大小比较等内容提供了直观的工具,为学习有理数的加法运算、求不等式组的解集等做准备,也为七年级下册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学习函数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数轴第一次尝试将数和形统一起来,是数形结合的典范,数轴概念的产生所渗透的数学基本思想(如抽象思想),对学生后续学习有着重要意义,数形结合思想在数学学习和实际生活中有着广泛应用。

二、学生分析从智力和能力发展的特征看,七年级学生的思维正处于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度的转折期,他们缺乏这方面的经验,往往更需要依赖直观的、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来概括事物的共同属性,因此数轴概念的抽象过程对学生而言是陌生的、困难的。

同时七年级学生刚刚学习有理数中的正、负数,对“概念”一词的理解不一定深刻。

学生第一次遇到用形表示数的问题,困难在于是否能够领悟其中蕴含的思想。

七年级学生具有好动、注意力分散、爱发表见解、希望得到老师的表扬等特点,所以在教学中应该抓住这一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同时学生对现实问题中的马路问题和温度计的度数问题不陌生。

另外对数轴概念和三要素,学生不易理解,在画图中容易出现丢三落四的现象。

三、教学目标1、了解数轴的概念,会画数轴,并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2、体会数轴三要素、数形结合的思想,通过直观到抽象、感性到理性认识,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思考、探索与交流能力;3、学生在活动和交流中感受数学、探索数学,体会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辩证思想,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的严谨性。

四、教学重难点1、体会数轴的三要素,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2、建立有理数与数轴上的点之间的对应关系(数与形的结合)。

五、教学过程1、问题情境下的三次概括问题1:在一个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牌,汽车站牌东3米和7,5米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牌西3米和4.8米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景。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2《数轴》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2《数轴》教学设计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科书七年级上册1.2.2 数轴一、教材分析1、地位作用:这一课时学习的数轴概念是中学数学中数形结合的起点,数形结合是帮助学生理解数学、学好数学的重要思想方法。

从现在开始,在教学与学习中注重数形结合是数学教学与学习的重要指导思想,本章后面的有理数的有关性质和运算都是结合数轴进行的,由此可见这一课时学生学好数轴概念的重要性。

数轴是用“长度”度量各类量的抽象,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用温度计度量温度,用弹簧称(刻度在直线上)称重量等,都已为学生学习数轴概念打下了基础。

本节是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正确掌握数轴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并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借助数轴理解互为相反数两数的几何意义。

正确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

另外应该明确的是,所有的有理数都可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但数轴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并不都是有理数。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用数轴解决问题的方法,为今后充分利用“数轴”这个工具打下基础.2. 学情分析学生小学里已经学习过在“射线”上用点来表示数和读出或写出“射线”上的点所表示的数,对数与点的这种对应关系有了初步的认识和理解,上一节又学习了有理数的概念,为数轴概念的建立和进一步学习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对应关系积累的必要的学习经验,具备了“表示”的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

3、教学目标:①通过与温度计的类比认识数轴, 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②了解数轴上的点与有理数的关系;会利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4、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初步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正确掌握数轴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并会比较有理数的大小.教学难点:理解有理数与数轴上点的对应关系二、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三、教学过程。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数轴》教学设计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2数轴》教学设计

《1.2.2数轴》教学设计设计思想:从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出发研究新问题,是我们组织教学的一个重要原则。

小学里曾学过利用射线上的点来表示数,为此我们可引导学生思考:把射线怎样做些改进就可以用来表示有理数?伴以温度计为模型,引出数轴的概念。

教学中,数轴的三要素中的每一要素都要认真分析它的作用,使学生从直观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直线、数轴都是非常抽象的数学概念,当然对初学者不宜讲的过多,但适当引导学生进行抽象的思维活动还是可行的。

一、教法分析:针对初一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特征,以及他们的知识水平,根据教学目标,本节课采用探究发现式教学法和参与式教学法为主,利用多媒体引导学生始终参与到学习活动的全过程中,处于主动学习的状态。

二、学法指点这节课主要采用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

在教学过程中展开思维,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理解视察、类比、分析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

三、教学程序(一)从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入手、引入新课数学起源于生活,也服务于我们的生活,从远古时代的结绳记事开始,数便产生了,并且一直忠心耿耿,兢兢业业的记录着也刻画着我们的生活,可以说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数。

比如:一只小小的温度计,就是用数字刻画温度的……50-10℃℃℃问题:1 刻度是否均匀?2 数字排列有什么规律?3 要具体标注一些什么样的数?当温度计横过来时,三个问题会产生什么变化?问题:1 刻度是否依然均匀?2 数字排列规律有何变化 ?(从左到右,由小变大)3 要具体标注的数是否有变化 ?(没有,依然是正数,负数,还有0)想一想:1)0不是正数吗?是负数吗?2)比0大的数是_____,比0小的数是_____,有最大的正数吗?有最小的负数吗?3)有理数的数量是_______。

能否发明一种工具像温度计一样,把我们学过的数有序的呈现出来?设计思想:通过生活实例,和一系列的问题引导,水到渠成的过渡到数轴这一中心课题。

2024秋季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1.2.2 数轴 导学案

2024秋季新教材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1.2.2 数轴 导学案

第一章有理数1.2 有理数1.2.2 数轴教学目标:1. 识记数轴的三要素并会画数轴.2. 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的已知点所表示的数,会用数轴比较有理数的大小.3. 会用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在特定的条件下数与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重点:数轴的概念,在数轴上表示数.难点:正确的画出数轴,有理数和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一、知识链接1.回忆正负数的意义并回答以下问题: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旁,有一个汽车站牌,汽车站牌东 3 m 和7.5 m 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根交通标志杆,汽车站牌西侧3 m 和 4.8 m 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一、要点探究知识点1:数轴的画法及概念合作探究探究一怎样用数简明地表示这些树、标志杆、电线杆与汽车站牌的相对位置关系(方向、距离)?合作探究你能联想到生活中的哪些用直线上的点表示数的工具,请举例说明.它们有什么共同特点?像这样,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作数轴.数轴的画法:1.在直线上任取一点表示数0,这个点叫做原点.2.通常规定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或上) 为正方向,从原点向左(或下) 为负方向.3.选取适当的长度为单位长度,直线上从原点向右,每隔一个单位长度取一个点,依次表示1,2,3,···;从原点向左,用类似方法依次表示-1,-2,-3,···.4.原点将数轴(原点除外)分成两部分,其中正方向一侧的部分叫作数轴的正半轴;另一侧的部分叫作数轴的负半轴.1.(松北区校级月考改编)关于数轴的图示,画法正确的是()总结: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一个也不能少.归纳总结:画数轴注意事项:(1)原点、单位长度和正方向三要素缺一不可;(2)直线是水平的;(3)正方向用箭头表示,一般取从左到右;取单位长度应结合实际需要,但要做到刻度均匀.合作探究探究二为了进一步研究马路情境图(数轴),仿照A 点信息填写表格.数轴上的点表示数:一般地,设 a 是一个正数,则数轴上表示数 a 的点在数轴的___半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___个单位长度;表示数 -a 的点在数轴的___半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___个单位长度.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 a 个单位长度的点,简称为数轴上与原点的距离是 a 的点.例1 画出数轴,并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 3,-4,4,0.5,0, −52 ,-1.例2 根据下面给出的数轴,解答下列问题:(1) 请你根据图中 A 、B 两点的位置,分别写出它们所表示的有理数,以及 A 、B 两点距离几个单位长度?(2) 从点 A 出发,沿着数轴正方向移动 2 个单位长度达点 C ,在数轴上请画出点 C ,并写出它所表示的数.1. 画出数轴,并用数轴上的点表示下列各数 ( )1.在数轴上,原点及原点右边的点表示的数是( )A. 正数B. 负数C. 非正数D. 非负数2.在数轴上表示-3 的点与表示4 的点之间的距离是( )A. 7B. -7C. 1D. -13. 画出数轴并表示下列有理数:能力提升:4.在数轴上,一只蚂蚁从原点出发,它先向右爬了4 个单位长度到达点A,再向右爬了2 个单位长度到达点B,然后又向左爬了10 个单位长度到达点C.(1) 将A,B,C 三点所表示的数在下图中的数轴上表示出来;(2) 根据点C 在数轴上的位置,点C 可以看作是蚂蚁从原点出发,向哪个方向爬了几个单位长度所到达的点?(3) 如果移动点A,B,C 中的两个点,使得三个点重合,你有几种移动方法?请分别求出移动的长度之和.拓展:数轴上有两个固定点A、B,有一动点C,请问点C在什么位置时,动点C到两定点距离之和最小?参考答案自主学习一、新课导入合作探究一、要点探究知识点1:数轴的画法及概念合作探究知识要点:数轴上的点表示数:正a负a【典例精析】解:如下图所示.总结:原点左边的数是负数←→原点右边的数是正数解:(1) 点A 表示3;点B 表示-1.5;点A、点B 距离 4.5 个单位长度.(2)如上图所示,C 点表示5.1. 解:如下图所示:2.C二、课堂小结当堂检测1.D2.A3.解:如下图所示:4.(1)解:如图所示.(2)可以看作蚂蚁从原点向左平移4 个单位长度达到.(3)。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2《数轴》教学设计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2《数轴》教学设计1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2《数轴》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数轴》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的一部分,主要内容包括数轴的定义、性质及其应用。

数轴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工具,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实数的大小关系,解决绝对值、不等式等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为学生深入学习数学知识奠定了基础。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实数的基本概念,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部分学生在理解数轴时,可能会受到空间想象能力的限制。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引导学生建立数轴表象,培养学生运用数轴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数轴的定义、性质,学会在数轴上表示实数,理解数轴在解决绝对值、不等式等问题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运用数轴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数轴的定义、性质及其应用。

2.难点:数轴在解决绝对值、不等式等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数轴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数轴的性质,培养学生的问题解决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4.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画数轴,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数轴模型、黑板、粉笔。

2.学具:练习本、铅笔、直尺。

3.教学素材:与数轴相关的案例、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出租车行驶问题)引入数轴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然后简要介绍数轴的定义,引导学生思考数轴的性质。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数轴模型、图片等教学素材,呈现数轴的性质,如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等。

同时,引导学生观察数轴,发现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的关系。

3.操练(10分钟)教师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如何利用数轴表示实数,以及如何通过数轴解决绝对值、不等式等问题。

《 1.2.2 数轴》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数学人教版12七年级上册

《 1.2.2 数轴》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数学人教版12七年级上册

《1.2.2 数轴》教学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数轴的概念,掌握数轴的基本性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探究,学生能够熟练使用数轴表示有理数。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数轴的概念,掌握数轴的基本性质及应用。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学生熟练使用数轴表示有理数,形成正确的数学思维。

三、教学准备1. 准备教学用具:黑板、白板、粉笔、实物展示台;2. 制作数轴教具:可以准备一些带有刻度的直线教具,便于学生直观理解;3. 教材分析:深入分析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和重难点;4.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思考、探究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逐步掌握数轴知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5分钟)通过复习《1.2.1 有理数》的内容,引出有理数也可以用一种新的工具来表示,即数轴。

2. 讲授新课(20分钟)让学生观察教材上的数轴图片,找出共同点: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讲解数轴的三要素。

通过例题演示,让学生学会画数轴。

3. 合作探究(10分钟)出示问题,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和探究,如: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的情况,有理数可以无限次地排列在数轴上吗?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得出结论。

4. 课堂练习(15分钟)通过练习题,让学生进一步掌握数轴的概念和画法,同时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5. 课堂小结(5分钟)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强调数轴在数学中的应用和重要性。

四、教学过程具体内容1. 激发兴趣:通过有趣的实例和问题,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直观展示:通过展示数轴的图片和实物,让学生直观地理解数轴的概念和特点。

3. 实例讲解:通过例题演示,让学生掌握数轴的画法和注意事项,同时引导学生自己动手画数轴。

4. 实践操作: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掌握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对应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2《数轴》教学设计2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2《数轴》教学设计2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1.2.2《数轴》教学设计2一. 教材分析《数轴》是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第二节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数轴的定义、特点以及数轴上的基本运算。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数轴的概念,掌握数轴上的表示方法,以及运用数轴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中包含了丰富的例题和练习题,有助于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如实数、有理数等。

但他们对数轴的概念和应用可能较为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逐步理解数轴的本质,并通过丰富的实例让学生感受数轴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数轴的定义,掌握数轴上的表示方法,能够运用数轴解决简单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数学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他们勇于探索、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数轴的定义、特点以及数轴上的基本运算。

2.难点:数轴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数轴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究数轴的性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课件,展示数轴的图片、例题和练习题。

2.教学用具:黑板、粉笔、数轴模型等。

3.练习题:准备一些与数轴有关的练习题,用于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生活实例,如地图上的距离、温度计等,引导学生思考数轴的概念。

–提问:同学们,你们认为数轴是什么?它有什么特点?2.呈现(10分钟)–讲解数轴的定义:数轴是一条直线,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用来表示实数。

–展示数轴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数轴的特点。

–讲解数轴上的表示方法:数轴上的点表示实数,点的位置表示数的大小,点与原点的距离表示数的绝对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2 数轴教学任务分析
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掌握数轴的三要素,能正确画出数轴;能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能说出数轴上已知点所表示的数.
数学思考
使学生受到把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训练,逐步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对学生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解决问题
能够准确画出数轴,在数轴上表示出相应的有理数以及在数轴上读出点所表示的有理数.
情感态度
使学生初步了解数学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服务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正确掌握数轴画法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难点有理数和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
教学流程安排
活动流程图活动内容和目的
一、课题引入
二、探索新知
三、动手操作
四、解决问题、拓展创新
五、小结与联系
创设情景,引入本节课所研究的课题.
探索数轴的概念.
动手操作、感受数轴的画法、巩固对数轴的认识.
培养学生的灵活思考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巩固新知.
教学过程设计
一、创设情景,引入本节课所研究的课题
教师活动设计:
请大家看,这是一支温度计,它的用途大家是知道的.但是你会读温度计吗?请同学们读出此时温度计所显示的温度(22度).这样看来,液面所在的刻度就表示此时的温度.这说明温度计上的刻度与一些有理数建立了对应的关系,也就是说温度计上的每一个刻度都表示一个有理数.
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 m 和7.5 m 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 m 和4.8 m 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
学生活动设计:
思考:怎样用数简明地表示这些树、电线杆与汽车站的相对位置关系(方向、距离)? 象这种生活中的例子,同学还能列举出来吗?(收音机的标尺、超级解霸上的标尺等)我们能否利用一个类似于温度计图形,用它的刻度(也就是点)来表示所有的有理数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一起研究的——数轴. 二、探索新知、讲授新课
问题1:观察温度计的刻度规律,你能发现什么?
学生观察温度计,从温度计上发现:刻度有正有负也有0,结合有理数包含正数、零、负数的特点,类比一条直线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能成为数轴,于是:因为有零,就必须在直线上取一点,用这个点表示零.(如图1)我们把这个点叫做原点,用大写字母O 表示.由温度计的刻度规律可知:原点的一侧表示正数,另一侧表示负数.因而我们就规定原点的其中一侧为正方向,那么另一侧就为负方向.习惯上,当直线水平放置时,原点右方为正方向,原点的左方为负方向.正方向的一侧我们用箭头表示.(如图2)现在同学们来猜想一下,正有理数应该在图2的哪一个区域?负有理数呢? 知道正数在原点的右边,那么我们用多长来表示+1呢?怎么办?我们需要规定一个单位长度.(如图3)一旦表示1的点确定了,表示其他的有理数的点就好确定了.我想请同学们举例说明其他有理数点的确定.(利用成倍的关系)
这样能用来表示全体有理数的图形我们就找到了.我们把这种图形叫做数轴.现在我请同学们归纳一下数轴有哪几个特点?(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于是: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归纳数轴的规范画法:
1. 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2. 刻度要在直线上,且是细短线;数字在下,字母在上.
三、动手操作、感受数轴的画法、巩固对数轴的认识.
问题2: 尝试解决下列问题
1. 动手操作,画数轴.
教师活动设计:现在每一位同学都画一个数轴,根据你所画的数轴提出你的问题.
学生活动设计:学生动手画数轴,在画的过程中可能有诸多问题,比如:数轴一定是水平放
O
图1O 图2图图图1图3
置的吗?原点一定在最中间吗?单位长度究竟是什么样的一个长度?数轴可以画为射线吗?然后学生进行交流,得到数轴规范的画法.
2 .判断下列图形哪些是数轴?
(1) (2) (3)
(4) (5)
学生活动设计:学生独立思考上述5个图形,根据数轴的定义进行分析,只有符合数轴三要素的直线才是数轴,于是只有(5)是正确的.
答案:只有(5)是正确的.
四、解决问题、拓展创新
了解数轴不是目的,我们应该掌握两个方面的能力:将已知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说出数轴上已知点表示的数.
注意: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正数在数轴的右边,负数在左边,0用原点表示);所有的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但是数轴上的点并不全是有理数.下面我们通过两个例题锻炼我们的能力.
问题3: 根据对数轴的理解,解决下列问题
1.画出一个单位长度是1厘米的数轴,并用刻度尺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1.5、0、2、-2、 2.5
学生活动设计:先考虑在原点的哪一侧,然后看距原点的距离是单位长度的倍数. 〔解答〕如图 2.51.5-6-5-4-3-2-16543210
2.如图,
(1)写出数轴上的A 、B 、C 、D 、E 、F 表示的有理数.
学生活动设计:根据数轴的特征和各点所在的位置,学生直接从图中读出各点表示的数,若在学生读的过程中出现问题,则由学生进行纠正,直到得出正确的结果.
〔解答〕A:-3,B:5. 5,C:3,D:-1.5,E:-3.5,F:0.
(2)点G 使线段BG 的长度是单位长度的
54,点H 使线段HA 的长度是单位长度的65,试求出点G 、H 表示的有理数.
学生活动设计:学生思考,G 使线段BG 的长度是单位长度的5
4,由于点G 既可能在点B 的左边,也可能在点B 的右边,因此点G 表示的数是5.5+0.8=6.3或5.5-0.8=4.7,即点
G 表示的数是6.3或4.7;同样道理,点H 使线段HA 的长度是单位长度的
6
5,由于点H 可能在点A 的左边也可能在其右边,因此点H 表示的数是-3-65=-623或-3+65=-613 A B
C D E F
即点H 表示的数是-623或-613. 教师活动设计:本问题主要考察学生对数轴的理解能力以及数形结合的初步认识,同时考察学生的分类讨论的思想的应用,因此问题较为复杂,在解决的过程中教师应适当的点拨和启发,使学生能够顺利完成讨论.
[解答]略
五、小结与练习:
小结:
1.数轴的三要素:原点单位长度正方向
2.单位长度的确定方式
作业
1、教科书第12页第1、2题,第17页的第2题
2、补充练习:
(1)画一条数轴,并表示出如下各点:
±0.5,±0.1,±0.75.
(2)画一条数轴,并表示出如下各点:
1000,5000,—2000.
(3)在数轴上标出到原点的距离小于3的整数.
(4)在数轴上标出—5和+5之间的所有整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