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信息资源管理(IRM)理论综述

合集下载

国外信息资源管理(IRM)理论综述

国外信息资源管理(IRM)理论综述

国外信息资源管理(IRM)理论综述国外信息资源管理(IRM)理论综述前言信息资源管理源起于70年代后期的美国,1980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文书削减法”可谓信息资源管理的里程碑,它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信息资源管理在联邦政府机构中的地位与作用。

整个80年代是美国信息资源管理理论迅速发展的时期,80年代中期,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开始传入欧洲并在那里逐渐演化为“信息管理”理论。

90年代初,中国学者孟广均和卢泰宏等人系统地引入了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它为处于低潮中的图书情报学注入了活力,并在90年代中期形成了一个小的研究高潮。

一、国外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国外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研究有两个中心,一是美国,二是英国;除此之外,德国和日本也非常重视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研究。

就已出版的专著或教材而言,美国学者多用“信息资源管理”概念,欧洲学者则多用“信息管理”概念,但它们的内容结构没有本质的区别。

在此,我们依出版时间为序对欧美的集中主要的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加以评述,以期大家对信息资源管理理论有一个轮廓性的了解。

1、胡塞因的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的D·胡赛因(D·Hussain)和K·M·胡赛因(K·M·Hussain)在1984年出版了“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 t”[24]一书,这是为管理学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和硕士生所写的一部教材。

该书共分7单元22章,内容如下:计算机资源[(1)导论;(2)计算机处理器;(3)软件;(4)外围设备;(5)数据]、计算机资源的获取[(6)选择供应商;(7)财务与合同]、系统发展[(8)信息系统的规划;(9)信息系统的发展;(10)项目管理]、资源控制[(11)性能评价;(12)质量控制;(13)隐私与安权;(14)计算机系统的审计]、处理与管理[(15)处理与系统改造;(16)计算机处理的预算;(17)标准;(18)变化的管理阻力]、资源组织[(19)计算机部门的组织;(20)分布式数据的处理;(21)计算机中心的监控;(22)计算机部门的用人;(23)计算机服务]、计算机处理的环境[(24)计算机产业;(25)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影响;(26)计算机与法律;(27)系统为什么成功或失败]。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

结束语
希望通过这次对信息管理的概述,能使同 学们明白管理的意义,学会管理的方法, 做一个成功的管理者!
信息资源管理
目录
什么是信息管理? 我们身边的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过程 信息资源的分类组织 信息资源管理中的标准化思想和意义 结束语
什么是信息资源管理(IRM)?
信息资源管理(IRM)是在20世纪70年代末在美国 出现的一个新概念。30多年来,IRM的影响日益 扩大,已成为一个专门的发展领域,受到信息界、 管理界、经济界和政府部门的关注,同时也被公 众所广泛接受。 信息资源管理一方面是人类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 对文献、知识和信息管理的延伸和拓展,另一方 面则是在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信息已成为重要的 经济资源这个背景下所发展起来的信息管理思想 和管理模式。
信息资源的分类组织
广为使用的两种分类方法:学科分类法、主题分 类法 1.学科分类法——由权威机构发布,成为全社会 或行业作遵守的标准 例如:《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 2.主题分类法——具有一定的随意性,多为约定 俗成 例如:在各种分类搜索引擎 (搜狐、新浪、雅 虎中国等)查找某一主题(如:各民族风情等)。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么是信息资源管理(IRM)?
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技术条件下, 人类对信息过程管理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早期,人们侧重于信息源的收集与管理,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人们希望提 高信息处理和传递效率、对信息流进行控 制。当代,人们从信息利用的角度出发, 通过多种方式,对人类信息过程实施综合 性管理,对信息进行优化配置,以求达到 最大效益。
扩展 ISBN中的奥秘
校验号是ISBN号的最后一位数值,它 能够校验出ISBN号是否正确,即:将 ISBN1-9位数字顺序乘以10-2这9个数 字,将这些乘积之和再加上校验号, 假如能被11整除,则这个ISBN号是正 确的,算式为 7*10+3*9+0*8 +5*7+0*6+1*5+5*4+6* 3+8*2+7=198,198/11=18,能被11 整除。校验号只能是1位数,当为10时, 记为罗马数字X。

信息管理学概述

信息管理学概述
• 信息管理是信息人员围绕信息资源 的形成与开发利用,借助信息技术 进行的信息活动。这一定义概括了 信息管理的3个要素:人员、技术、 信息;体现了信息管理的两个方面; 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
3.2.2 信息管理的发展历程(了解一下)
追溯信息管理的历史发展,可以粗略地将其划分为 三个典型的发展时期
传统管理
3.1信息资源管理
3.1.1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讲透本节)
随着对信息作为一种资源来管理的需求日益 加强,信息研究领域中出现了一种新的管理思 想和模式——信息资源管理(IRM )。
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点,是要将信息作为一 种重要资源加以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的任务就是采用全新的思想, 以最有效的模式管理一个组织的信息需求,以 支持一个组织正确地进行管理和决策。

第一个时期是以“信息源”为核心,以文献为 主要载体。
第二个时期是以“信息流”为核心,以计算机 为工具,以自动化信息处理和信息系统建造为主 要工作内容。
第三个时期也就是信息管理的资源管理时期, 较之前两个时期有如下显著特点:突出从经济角 度进行信息管理;将技术因素和人文因素结合考 虑实行综合管理;在战略和规划的高层次上强化 信息管理。信息资源管理代表着信息管理的一个 崭新的发展时期。
3、从分散、孤立、局部地解决问题走向系统、 整体、全局地解决问题。
4、信息管理从以收集和存储为主向以传递和 检索为主的方向转变。
5、信息管理从辅助性配角地位向决策性主角 地位转变。
3.2.3 信息管理的三种模式
当代的信息管理和过去的信息管理相比, 有明显的时代特点。
卢泰宏对信息管理的研究内容做出了高度 的概括。与信息管理的技术时期相比较,他提 出了信息管理的技术管理、经济管理和人文管 理三种模式,并分别对应三种社会背景:信息 技术、信息经济和信息文化。

信息资源管理(1)

信息资源管理(1)

1技术手段(1)基本内容和主要方法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和与之适应的信息加工方法是技术手段的基本内容和主要方法.(2)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不同的数据库和功能强大的信息系统研制成功,数据库成为了现代信息资源的主要存储形式,信息系统成为了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手段,信息网络成为现代信息资源主要的存储和流通场所,信息系统和信息网络作为基恩的技术手段备受关注。

2.经济手段。

运用经济杠杆的利益诱导作用,使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机构从自身的经济利益上关心自己的经济活动,是一种间接的辅助手段。

(1)经济杠杆同市场决定的市场参数和有政府规定政府参数共同组成经济参数的三大类,尽管其由政府人为规定,但是同市场参数一样体现信息资源本身特点及其开发利用活动的规律,只是在市场产生不能有效的起作用或者严重偏离政府目标时才使用(3)特点是一种引导性的,非强制性的措施。

可以促进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机构的微观经济活动,有利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能正确体现信息资源本身特征和其开发利用活动的规律。

(4)功能1)调节功能:包括各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机构之间,各环节之间,以及国家,集体,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

2)控制功能:通过价格,利率和税率等经济杠杆引导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向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靠拢。

3)核算功能:借助价格,利润工资等经济杠杆核算劳动耗费,比较投入产出,平衡社会需求。

4)监督功能:借助会计,审计,银行监管等手段,根据法律规章制度,对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机构及其与政府,职工和相关企业之间的关系进行监督。

3.法律手段用以协调信息资源开发利用活动的各种有关法律规范的总称。

(1)运用法律手段.各个层次的信息资源管理者依靠国家政权的力量,通过经济立法和司法机构,运用经济法规调整信息资源开发利用各个机构之间,各个环节之间复杂的经济关系,处理经济矛盾,解决经济纠纷,惩办经济犯罪。

维护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正常秩序。

(2)特点普遍的约束性,严格的强制性,相对的稳定性,明确的规定性4.行政手段凭借国家政权的权威,采取命令,指示的形式直接管理控制信息资源及其相关活动。

第二单元马费成教授关于信息资源管理

第二单元马费成教授关于信息资源管理

第二单元:马费成教授关于信息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IRM)马费成(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院长、教授)信息资源管理(IRM)是本世纪70年代末在美国出现的一个新概念。

20年来,IRM的影响日益扩大,巳成为一个专门的发展领域,受到信息界、管理界、经济界和政府部门的关注,同时也被公众广泛接受。

虽然对“什么是信息资源管理”还存在不同看法,但人们一般都认为,信息资源管理一方面是人类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对文献、知识和信息管理的延伸和拓展,另一方面则是社会经济高度发展、信息成为重要的经济资源背景下发展起来的信息管理思想和管理模式.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阶段和技术条件下,人类对信息过程管理的侧重点是不同的。

早期人们侧重于信息源的收集与管理,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进步,人们希望提高信息处理和传递效率、对信息流进行控制。

当代,人们从信息利用的角度出发,通过多种方式,对人类信息过程实施综合性管理,对信息进行优化配置,以求达到最大效益。

与此对应,我们可以将人类对信息的管理过程划分为传统管理阶段、信息管理阶段和信息资源管理阶段。

本文将讨论不同阶段的主要管理对象、目标、方法、手段和思想,以期对当代信息资源管理的必然性和必要性有更清晰的了解和认识。

1.传统管理阶段这一阶段以图书馆为象征,着眼于文献信息源的收藏管理,同时也包含档案管理和其他文献资料管理。

虽然人类对知识信息的保存和管理早已有之,但作为一项专门的工作和事业却是在图书馆出现之后才兴起和发展起来的。

图书馆是人类社会生活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首先是文字的产生,在此之前,人们只能用口头语言和身势动作来表达传递信息。

文字的产生使得人们可以将知识和信息记录在一定的物质载体上,这就是最初的文献。

人类社会正是由于文字的发明及其应用于文献记录而过渡到文明时代。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这种记录人类经验、知识和信息的文献达到了较大的量,并且内容越来越复杂,给人们的利用和查寻带来困难时,图书馆便应运而生了。

国内外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文献综述(精)

国内外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文献综述(精)

国内外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文献综述随着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实践的发展,其理论研究也丰富起来。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属于微观层次范畴,通过研究信息资源的规律,以科学地指导企业信息资源的组织、规划、协调和调控。

本文拟梳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理论流派、发展历程、体系结构、管理模式等方面的研究状况。

1理论派别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论述可以概括为以下派别: 1.1信息学研究流派信息学研究流派是现代信息管理学的开创者,它集成和发展了几千年来文献管理思想。

霍顿的《信息资源管理》是一部以信息资源为逻辑起点的信息资源管理专著。

[1]霍顿认为信息资源管理是对信息资源实施规划、指导、预算、决算、审计和评估的过程.在克里斯和高、怀特、伍德、莱维坦等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信息资源研究发展迅速.国内,霍国庆教授在企业信息资源的集成管理、战略管理研究方面成果突出。

北京大学秦铁辉教授从企业文献、网络、实物和人际等信息资源的特点、获取途径和利用方法角度研究了企业信息资源管理.[2]信息学研究流派主要研究企业各种类型信息资源的采集、分类、组织、检索与传递。

该流派逐步建立独立的理论体系,研究的深度与广度较高,引领着信息资源管理学科发展的脉搏. 1。

2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流派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流派以计算机技术特别是管理信息系统技术为代表。

早在20世纪30年代,柏纳德强调决策在组织管理中的作用时就已提出信息资源管理系统的思想,而计算机应用于管理是管理信息系统的最早形态.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的D.胡塞因和K·M·胡塞因的理论是计算机资源管理理论,[3]其核心是信息系统的开发、管理和计算机在工商企业领域的应用问题,它又被称为“管理中的信息系统理论”。

为促进研究,国外有专门的管理信息系统的杂志如管理信息系统杂志,管理信息系统季刊等。

国内的研究成果也比较多。

如郑继芳从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建立过程及社会功效等入手研究企业信息资源管理.[4]管理信息系统流派主要研究如何采用信息技术促进信息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专业英语

信息资源管理专业英语

信息资源管理专业英语英文回答: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IRM) is a field that encompasses the management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including the acquisition, organization, storage, retrieval, and dissemination of information. IRM professionals work in a variety of settings, including libraries, archives, museums, and businesses. They may be responsible for developing and implementing information policies, managing information systems, or providing reference and research services.The field of IRM is constantly evolving, as new technologies and information sources emerge. IRM professionals must therefore be able to keep up with the latest trends and developments in order to effectively manage information resources. They must also be able tothink critically and solve problems, as they will often be faced with challenges in managing and accessing information.中文回答:信息资源管理(IRM)是一个涵盖信息资源管理的领域,包括信息的获取、组织、存储、检索和传播。

irm名词解释

irm名词解释

irm名词解释IRM是信息资源管理(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的缩写,是一种管理信息资源的方法和理论。

IRM旨在帮助组织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其信息资源,以支持组织的战略目标和业务需求。

IRM涉及到信息的收集、存储、处理、分析和传递等方面,以确保信息的可靠性、安全性和可用性。

IRM的核心概念包括信息资源、信息资源管理和信息资源管理系统。

信息资源是指组织内部和外部的各种信息资产,包括数据、文档、知识、专业技术等。

信息资源管理是指对信息资源进行规划、组织、控制和监督的过程,以实现信息资源的最大化利用和价值提升。

信息资源管理系统是指用于支持IRM的技术和工具,包括数据库管理系统、文档管理系统、知识管理系统等。

IRM的目标是实现信息资源的高效管理和利用,以提高组织的决策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力。

IRM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帮助组织更好地理解和利用信息资源,从而提高组织的运营效率和业务绩效。

IRM可以帮助组织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价值:1. 信息资源整合和共享:IRM可以帮助组织整合和共享不同部门和业务领域的信息资源,避免信息孤岛和重复建设,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

2. 信息资源价值提升:IRM可以通过对信息资源的规划和管理,提高信息资源的质量和价值,使其更好地支持组织的战略目标和业务需求。

3. 信息资源安全和合规:IRM可以帮助组织确保信息资源的安全性和合规性,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保护组织的核心竞争力和商业机密。

4. 决策支持和业务创新:IRM可以提供准确、及时和可靠的信息支持,帮助组织做出更好的决策,推动业务创新和持续改进。

为了实现上述目标,IRM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管理措施和技术手段。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IRM实践方法和工具:1. 信息资源规划:IRM需要对组织的信息资源进行规划和分类,确定信息资源的重要性和优先级,以便合理配置资源和优化利用效果。

2. 信息资源管理流程:IRM需要建立一套完整的信息资源管理流程,包括信息收集、存储、处理、分析和传递等环节,以确保信息资源的有效管理和利用。

信息资源管理的起源与发展

信息资源管理的起源与发展
智能推荐系统
根据用户历史行为和偏好,推荐相 关产品和服务。
04
06
信息资源管理未来趋势
数据驱动决策趋势
数据驱动决策成为主流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驱动决策在企业和政府等领域 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
数据可视化助力决策
通过数据可视化技术,将复杂的数据转化为直观的图表和图像,帮 助决策者更好地理解和分析数据。
数据挖掘发现价值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从海量数据中提取有价值的信息和知识,为企 业和政府的决策提供有力支持。
智能化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赋能信息管理
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实现信息资源的自动化分类、标注和 推荐,提高信息管理效率。
智能分析助力决策
利用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对信息进行智能分析, 发现数据中的规律和趋势,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信息资源
是指各种形式的信息及其载体,包括文字、数据、图像、 音频、视频等,以及与之相关的技术、设备和人员等。
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任务
包括信息资源的规划、组织、开发、利用和控制等,涉及对信 息资源的获取、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等各个环节的管理。
重要性及意义
提高组织竞争力
通过有效的信息资源管理,组织可以 更好地利用信息资源,提高决策效率 和准确性,从而增强组织的竞争力。
02
知识管理工具的应 用
各种知识管理工具的出现为知识 的获取、存储、传播和应用提供 了便利。
03
学习型组织的建设
学习型组织理论强调个人和组织 的持续学习与发展,以实现知识 创新和应用。
04
信息资源管理核心理论
信息生命周期理论
信息创建
信息从无到有的过程,包括数 据输入、处理、存储等环节。
信息传播

irm名词解释

irm名词解释

IRM 名词解释本文介绍 IRM 的含义、起源、基本概念和结构体系等方面的内容,以及与信息资源管理相关的概念和技术,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 IRM 的含义和应用。

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5篇《IRM 名词解释》,供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IRM 名词解释》篇1什么是 IRM?IRM,全称为“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中文译为“信息资源管理”,是一种信息管理的新构架和技术。

IRM 诞生于 20 世纪 80 年代,起源于美国,随后在欧洲和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重视和应用。

IRM 代表着信息管理研究的新领域和新方向,是信息管理发展的新阶段和新时期。

IRM 的诞生是信息管理实践发展的结果,也是信息管理理论更新的必然要求。

随着信息资源的快速增长和信息活动的日益复杂,传统的信息管理模式难以满足社会对信息的需求。

IRM 通过综合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对各种信息管理对象进行综合的集约化管理,以确保信息资源的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从而有效地满足社会的信息需求,实现一定目标的过程。

IRM 的基本含义是以信息资源”(复数)作为对象的管理”,运用各种管理手段和管理方法对各种信息管理对象进行综合的集约化管理,是三种基本信息管理模式,即信息的技术管理、信息的经济管理和信息的人文管理的集约化,三维集成是 IRM 的结构框架。

与技术管理时期的 MIS 相比,IRM 的显著特征是:(1)确立信息作为商品,作为经济资源和管理资源的观念,重视信息活动的经济效果,强调从经济角度促进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2)信息管理不能单靠技术解决问题,还必须重视人文社会因素,强调将技术因和人文因素结合起来才能协同解决问题;(3)强调完善、优化以单个组织为对象或面向组织的信息管理,涉及研究组织的信息环境、信息构架、组织结构与信息资源的关系,强调更有效地支持战略决策或高层管理,而不只是在操作级和管理控制级实施信息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信息资源管理第⼀章绪论1、信息资源管理(IRM )的内涵狭义:⼈类社会经济活动中经过加⼯处理有序化并⼤量积累起来的有⽤的信息集合。

如:科技信息、政策法规信息、社会发展信息、市场信息、⾦融信息等。

⼴义:⼈类社会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信息、信息⽣产者、信息技术等信息活动要素的集合。

事实上,信息系统和信息⽹络也正是当代信息资源存在的主要⽅式。

相⽐较⽽⾔,狭义的观点忽视了“系统”,但却突出了信息要素这⼀信息资源的核⼼和实质。

2、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技术⼿段(信息系统和信息⽹络)信息资源管理定义:指管理者为达到预定的⽬标,运⽤现代化的管理⼿段和管理⽅法来研究信息资源在经济活动和其他活动中利⽤的规律,并依据这些规律对信息资源进⾏组织、规划、协调、配置和控制的活动。

信息资源管理的层次信息资源的技术⼿段指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现代信息系统和信息⽹络以及与相适应的信息加⼯⽅法,是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段和内容。

在这样的背景下,数据库开始成为现代信息资源存在的主要⽅式,信息系统成为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段,信息⽹络成为信息资源存储和流通的主要场所。

因此,现代信息资源管理实质上是通过信息系统和信息⽹络来实现的。

3、 IRM 的三个阶段及核⼼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兴起三个阶段4、信息资源管理的主要观点及演进 1979,霍顿率先提出信息资源管理概念 1980,美国政府通过《⽂书削减法》,明确提出了信息资源管理的概念,并授权每个政府部门委派⼀名助理官员担任信息总监(CIO )宏观管理——国家⼀级中观管理——⽹络⼀级微观管理——机构⼀级传统管理阶段:信息源管理为核⼼技术控制阶段:资源管理阶段:信息流的控制为核⼼重要时点:1954,世界上第⼀个计算机信息检索系统 1961,美国⽂献社开创计算机⼤批量处理和管理⽂献信息主要⽬标将信息看做资源,对信息实施资源性管理 20世纪90年代后,以互联⽹为基础的全球信息⾼速公路建设彻底改变了⼈类信息活动的⽅式⽹络迅速扩张带来的问题严重:①信息量急剧增长,⽹络⽆序扩⼤,⽹上信息陷⼊严重混乱;②信息污染;③信息侵权和安全问题;④根据需求和效率配置⽹上信息资源的难度很⼤1988,第⼀届国际IRM学术会议在荷兰召开90年代初,孟⼴均、卢泰宏、马费成5、数据库成为现代信息源存在的主要⽅式第⼆章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内容管理1、信息检索的三⼤类型⽂献检索:以⽂献为对象,使⽤户提问(检索课题)与⽂献集合(检索⼯具或数据库)中的记录相关匹配和选择的过程。

信息资源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
• 保密方法:采用加密技术、访问控制和审计追踪等方法实现信息资源保密 • 加密技术:对信息资源进行加密处理,防止非法访问和窃取 • 访问控制:对信息资源的使用和访问进行权限管理,确保只有合法用户能够访问 • 审计追踪:对信息资源的使用和访问进行记录和追踪,及时发现和处理安全问题
信息资源安全保障体系的构建与实施
• 政策法规内容:包括产权保护、隐私保护、版权保护等方面 • 产权保护:明确信息资源的所有权和使用权,保障信息资源的合法权益 • 隐私保护:保护用户的个人信息,防止信息泄露和滥用 • 版权保护:保护信息资源作者的著作权,维护信息资源创作与传播的秩序
• 政策法规要求:包括制定政策、加强执法、国际合作等方面 • 制定政策:各国政府制定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明确信息资源管理的目标和要求 • 加强执法:各国政府加强信息资源管理法规的执行,保障信息安全 • 国际合作:各国政府和国际组织加强信息资源管理领域的合作与交流,推动全球信息资源管理的发展
03
信息资源获取与检索技术
信息资源获取的途径与策略
• 获取途径:通过购买、租赁、交换和网络获取等信息资源获取方式 • 购买:通过购买图书、期刊、报告等正式出版物获取信息资源 • 租赁:通过租赁数据库、期刊、报告等非正式出版物获取信息资源 • 交换:通过与其他组织或个人进行信息资源的交换获取信息资源 • 网络获取:通过互联网获取免费或付费的信息资源
存在问题:信息资源利用效率不高,浪费现象严重
• 信息资源利用率低,大量信息资源未被充分利用 • 信息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重复投资、重复建设等问题
提高信息资源利用效益的策略与措施
策略:通过需求分析、资源配置和服务创新等策略 提高信息资源利用效益
• 需求分析:深入了解用户的信息需求, 为用户提供定制化服务 • 资源配置:合理配置信息资源,提高 信息资源的利用率 • 服务创新:开发新的信息资源服务方 式,提高服务质量

专业英语 信息资源管理

专业英语 信息资源管理

专业英语信息资源管理English: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 (IRM) is a critical aspect of modern business operations, involving the strategic and efficient management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within an organization. This encompasses the planning, development, implementation, and maintenance of various information systems and technologies to support the organization's information needs. The goal of IRM is to ensure that information resources are effectively utilized, secured, and aligned with the overall business strategy. This involves the careful management of data, knowledge, and technology assets to enhance organizational performance. IRM professionals are responsible for analyzing the organization's information needs, identifying technological solutions, and implementing strategies to optimize the use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 Additionally, they play a crucial role in ensuring compliance with data governance and security standards, as well as facilitating communication and collaboration across different departments within the organization.中文翻译:信息资源管理(IRM)是现代企业运营的关键方面,涉及组织内信息资源的战略和有效管理。

《信息资源管理》第一章-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信息资源管理》第一章-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第一章信息资源管理概述1。

1信息概述1。

1。

1信息的定义1928年,哈特莱(L。

R。

V。

Hartley)在《贝尔系统电话》杂志上发表一篇题为“信息传输(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的论文,区分了消息和信息。

他认为“信息是指有新内容、新知识的消息”,将信息理解为选择通信符号的方式,并用选择的自由度来计算这种信息的大小。

1975年,意大利学者郎高(G.Longo)出版了专著《信息论:新的趋势与未决问题》,并在序言中指出“信息是反映事物的形成、关系和差别的东西,它包含在事物的差异之中,而不是在事物本身。

”1996年,中国学者钟义信在《信息科学原理》中详尽阐述信息概念。

他指出,在信息概念的诸多层次中,最重要的两个层次:一个是没有任何约束条件的本体论层次;另一个是受主体约束的认识论层次。

从本体论的层次上考察,信息可被定义为“事物运动的状态以及它的状态改变的方式”。

从认识论的角度考察,信息是主体所感知或者主体所描述的事物运动状态及其状态变化的方式。

1.1。

2信息的特性所谓信息的特性,是指信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本质属性。

1、普遍性2、时效性3、相对性4、与物质不可分割性5、可传递和干扰性6、可加工性7、可共享性1.1。

3信息的类型1、按照信息的产生和作用机制分类分为自然信息和社会信息自然信息指自然界中的各种信息以及人类所生产的物质所产生的信息,包括生命信息、非生命物质存在与运动信息、生命物质和非生命物质之间的作用信息等。

社会信息是指人类各种活动所产生、传递与利用的信息,包括一切人类运动变化状态的描述。

2、按照信息的表现形式,可将信息划分为消息、资料和知识消息是关于客观事物发展变化情况的最新报道.资料是客观事物的静态描述与社会现象的原始记录。

知识是人类社会实践经验的总结,是人类发现、发明与创造的成果3、按照主体的认识层次,可将信息划分为语法信息、语义信息和语用信息语法信息.由于主体具有观察力,能够感知事物运动状态及其变化方式的外在形式,由此获得的信息可称为语法信息。

信息资源管理IRM

信息资源管理IRM

供应链管理的意义
资金流出财务和成本控制(资金流)资金流入
采购
生产
销售
供应商
客户
物流/供给信息/增值流
需求信息
价值链管理与传统供应链管理的区别
信息技术的发展与供应链管理相互关系
1、信息技术与供应链管理的发展是一个互相推动的过程。 信息技术对供应链管理起了非常重要的促进作用。与供 应链管理相关的应用软件有:
信息资源的生命周期
1、信息资源的生命周期 信息从收集、传输、加工、存贮、维护 到利用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构成信息资源 的生命周期。 这也是信息流动的过程,或称为信息处 理过程。 由这些环节构成的体系,我们称为信息 处理系统。
信息处理系统结构图















❖必收要集的什么❖信编息S码h?a与nn译❖o加n预码模工加型过工程❖反纸馈存张储得载到体❖二维准次护❖信确信目将息性息的信利息用转的化关为键
Reengineering, BPR)。业务流程重组旨在消除低效的 业务与部门,减少无效劳动及提高对市场与客户的反映 速度,使流程的每一步都能获得价值增值;业务流程重 组强调企业整体全局上的最优而不是单个环节或作业任 务的最优。
9.5.2 信息资源管理的产生背景和发展过程

信息资源管理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信息的管理控制
统观念和政策,使信息在组织机构的各项活动中 被视为一种资一种重要的财产,并且建立起一种 环境,使组织中的全体信息作为一个整体被对待 。 • (2)建立信息管理的职业地位需要设立CIO这一 高级职位,使信息管理和信息管理者地位合法化 。 • (3)综合管理全部信息资源将信息、信息技术、 信息设备、信息部门和人员合成一体,统一配置 、综合管理。

信息管理

信息管理

摘要信息资源管理(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IRM),企业信息资源管理属于微观层次的信息资源管理的范畴,指企业为达到预定的目标运用现代的管理方法和手段对与企业相关的信息资源和信息活动进行组织、规划、协调和控制,以实现对企业信息资源的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

企业信息资源是企业在信息活动中积累起来的以信息为核心的各类信息活动要素(信息技术、设备、信息生产者等)的集合。

企业信息资源管理的任务是有效地搜集、获取和处理企业内外信息,最大限度地提高企业信息资源的质量、可用性和价值,并使企业各部分能够共享这些信息资源。

信息资源管理-概述信息资源管理是为确保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手段,对信息资源实施计划、预算、组织、分配、协调和控制的一种人类管理活动,是由多种人类信息活动所整合而成的特殊形式的管理活动。

美国学者霍顿指出:“信息资源管理融合了诸如管理信息系统、记录管理、自动数据处理、电子通信网络等不同的信息技术和学科”。

可见,信息资源管理是一个覆盖面相当广的集成概念,随着信息资源在社会各个领域的逐步渗透,其管理活动越来越频繁,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信息资源商品化、社会化、国际化的进程也越来越快。

为了对信息资源进行科学有效的管理,使之充分地为生产和生活服务,必须开发信息资源管理的标准化工作。

信息资源管理标准化涉及到生产、生活的诸多领域和方面,不仅是信息技术监督工作的科学技术基础,也是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技术基础,对促进信息产业技术进步,加强信息产业现代化管理,提高企业素质、信息产品质量及劳动生产率,充分开发和利用信息资源,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信息资源管理-产生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美国就产生了信息资源管理的新概念。

美国信息资源管理专家,霍顿(F.W.Horton)和马钱德(D.A.Marchand),是IRM理论的奠基人,最有权威的研究者和实践者。

威廉.德雷尔(WilliamDurell)在1985年出版了《数据管理》一书,论述了信息资源管理的基础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外信息资源管理(IRM)理论综述国外信息资源管理(IRM)理论综述前言信息资源管理源起于70年代后期的美国,1980年美国国会通过的“文书削减法”可谓信息资源管理的里程碑,它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信息资源管理在联邦政府机构中的地位与作用。

整个80年代是美国信息资源管理理论迅速发展的时期,80年代中期,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开始传入欧洲并在那里逐渐演化为“信息管理”理论。

90年代初,中国学者孟广均和卢泰宏等人系统地引入了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它为处于低潮中的图书情报学注入了活力,并在90年代中期形成了一个小的研究高潮。

一、国外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国外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研究有两个中心,一是美国,二是英国;除此之外,德国和日本也非常重视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研究。

就已出版的专著或教材而言,美国学者多用“信息资源管理”概念,欧洲学者则多用“信息管理”概念,但它们的内容结构没有本质的区别。

在此,我们依出版时间为序对欧美的集中主要的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加以评述,以期大家对信息资源管理理论有一个轮廓性的了解。

1、胡塞因的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美国新墨西哥州立大学的D·胡赛因(D·Hussain)和K·M·胡赛因(K·M·Hussain)在1984年出版了“Information Re source Management”[24]一书,这是为管理学专业本科高年级学生和硕士生所写的一部教材。

该书共分7单元22章,内容如下:计算机资源[(1)导论;(2)计算机处理器;(3)软件;(4)外围设备;(5)数据]、计算机资源的获取[(6)选择供应商;(7)财务与合同]、系统发展[(8)信息系统的规划;(9)信息系统的发展;(10)项目管理]、资源控制[(11)性能评价;(12)质量控制;(13)隐私与安权;(14)计算机系统的审计]、处理与管理[(15)处理与系统改造;(16)计算机处理的预算;(17)标准;(18)变化的管理阻力]、资源组织[(19)计算机部门的组织;(20)分布式数据的处理;(21)计算机中心的监控;(22)计算机部门的用人;(23)计算机服务]、计算机处理的环境[(24)计算机产业;(25)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影响;(26)计算机与法律;(27)系统为什么成功或失败]。

胡赛因的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准确地说是一种“计算机资源管理理论”,其核心是信息系统的开发、管理和计算机在工商企业领域的应用问题,因此它又称为“管理中的信息系统理论。

”在该书第一部分的开篇,作者基于自己对计算机资源的理解,设计了信息资源管理的框架结构(见图2.3),其中,第一部分为没有计算机知识的读者提供背景知识,其余六个部分则是计算机资源管理的展开。

综观胡赛因的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可以归纳出这样一些特点:①注重计算机信息系统理论和管理理论的结合。

如质量控制、计算机系统的审计、计算机处理的预算、变化的管理阻力、计算机部门的组织与用人、计算机在管理中的影响等章节标题就直观而充分地体现了这种结合;②强调应用性。

一方面通过案例研究强调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在工商企业管理中的应用,另一方面通过附在每章后的关键词、思考题、参考书目和附在书末的若干分考卷,强调其在教学中的应用;③突出实用性。

通过大量图表、数据、事例,不仅详细地剖析了计算机和相关技术构成,而且还具体地介绍了如何选择供应商、如何评价计算机的性能、如何保证数据的安全、如何节省每一分钱等经验性知识;④深入浅出,通俗易懂。

该书以流畅的大众化语言讲述计算机信息系统的专业理论知识,即使毫无计算机背景知识,也可得其门径而入,诚如作者所云,本课程“不需要先行课”;⑤计算机资源管理不等于信息资源管理,他充其量只是信息资源管理的一个子集,也就是说,该书存在名不符实的问题。

任何理论都有其特定的时代背景和适合的生存空间,若将胡赛因的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置于80年代中期的美国,以管理和其他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和爱好者为对象,它无疑是非常受欢迎的能反映计算机发展前沿知识的热门理论,事实上,即便在因特网迅速发展的今天,它仍不失为有价值的参考书。

但是,胡赛因的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也有基础明显的缺陷:①它未对信息资源和信息资源管理等概念做任何解释,简单地以计算机资源取代信息资源,这种做法未免有赶时髦之嫌;②它是根据美国数据处理管理协会(Data Processing Management Association,DPMA)所推荐的CIS(computer information system)15号课程的要求所构建的理论体系,面向本科高年级学生和硕士生,但书中却大量地讲述计算机基础知识,这不能不导致重复问题;③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从产生伊始就以战略层次的管理为主要内容,但该书却停留在信息系统管理的层次上,按霍顿等人的时期划分,这只是信息资源管理初级阶段的理论。

当然,作为早期的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之一,胡赛因在理论方面的缺陷是可以理解的,从某种意义上讲,他们的理论也是对信息资源管理的一种诠释。

2、里克斯和高的信息资源管理理论里克斯和高都是美国弗吉尼亚州的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人员,里克斯在该州老自治领大学做管理学教授,高则是记录管理和办公自动化系统方面的顾问,他们于1984年联合推出的《信息资源管理》(Information Resource Management)[3]代表了美国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另一种传统,这是一种类似我国文献信息学的信息资源管理理论。

该书共分5单元20章,内容如下:导论[(1)记录管理系统]、系统规划[(2)功能规划;(3)记录处理规划;(4)设施规划;(5)分类系统的选择;(6)存贮设备与用品;(7)缩微记录学]、系统组织[(8)记录管理手册;(9)系统操作于检索;(10)集成信息系统;(11)应用特例]、系统人事[(12)记录管理者;(13)发展职员;(14)记录管理职业]、系统控制[(15)控制功能;(16)函件与复本控制;(17)文件指令控制;(18)表格和报告控制;(19)缩微记录控制;(20)记录安全与保障]。

如前所述,美国联邦政府历来有重视记录管理的传统,早在1942年国会就通过了“联邦报告法”以控制联邦各机构的文书工作,此后又推出一系列有关记录管理的法案,1980年通过的“文书削减法”更明确地提出了信息资源管理的问题。

里克斯和高的信息资源管理理论就是上述记录管理实践发展的直接产物,因此,实际上是一种记录管理理论。

作者在“序言”中曾谈及信息资源和信息资源管理两个概念,但也仅此而已。

“信息资源包括所有与信息的创造、采集、存储、检索、分配、利用、维护和控制有关的系统、程序、人力资源、组织结构、设备、用品和设施。

信息资源管理则是为了有效地利用这一重要的组织资源而实施规划、组织、用人、指挥、控制的系统办法”。

通观全书,里克斯和高的信息资源管理理论的核心概念是记录和记录管理系统,其体系结构大致由两部分构成,第一单元即导论部分是记录管理理论的浓缩,后四个单元即主体部分则是记录系统管理过程的理论展开。

记录(record)是里克斯和高的记录管理理论的逻辑起点,它可以是记录在任何媒体上的信息。

记录从形式上包括所有书籍、论文、图片、地图、信函、回忆录、文件、报告、表格、缩微胶卷、计算机磁盘、文字处理软盘、视盘、光盘乃至手稿等,从内容上则包括能够反映一个组织结构的功能、政策、决策、程序、操作和其它活动的资源。

记录是一个组织结构的共同记忆,它既是一种组织资源又是一种组织财富;作为资源,它主要指记录所包含的信息内容本身;作为财富,它主要指记录信息的文献资料。

比较而言,里克斯和高所理解的“记录”更接近于我国学者所理解的“文献信息”。

记录管理系统(RMS)是里克斯和高的记录管理理论的有一核心概念,它是针对一定的目标,由输入、处理和输出三大板块所构成的有机体(见图2.4)。

在图中,“处理板块”所包含的记录的创造、分配、利用、维护(包括整理和检索)、存储与删除过程也称为记录的生命周期,这是记录管理所依持的规律,是从记录角度展开的记录管理过程。

记录系统管理的核心则是围绕记录系统的计划、组织、用人、控制而形成的理论,这可以看作是从管理角度展开的记录管理过程。

计划取决于实现预期结果的方法而又决定着组织期望达到的目标,其对象包括记录管理系统本身及相关设施、设备及用品等;组织是实现计划的过程,内容包括编写记录管理手册、建立检索系统、整合信息技术、记录管理系统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等;用人是一种人力资源规划,内容包括制订当前和未来的用人计划、招聘和安置新职员、培训和发展专门人才、对职员的表现进行评价等;控制是一种对照目标来衡量结果的功能,内容包括指挥、评估、提供反馈信息等。

里克斯和高的记录管理理论主要是依据管理过程展开的,就此而言,它可以说是记录管理与管理理论的一种结合。

里克斯和高的理论是产生于文献信息领域的信息资源管理理论,作为一种教材,它具有结构流畅、叙述简洁、内容丰富、案例生动、编排灵活、体例规范等优点,此外,该书末尾所附的档案管理、记录管理史、归档规则及考题等也颇有参考价值。

然而,记录管理理论也为更多的涉及图书馆与情报服务等方面的内容,因此,记录管理理论只是一种扩大化的档案管理理论,其局限性是不言而喻的。

3、霍顿的信息资源管理理论霍顿是美国著名的信息资源管理学家,曾在联邦文书委员会做信息管理方面的负责人,并且是许多外国政府和跨国公司(如IBM公司等)的信息管理顾问。

霍顿在1985年出版的《信息资源管理》(Information Resources Management)[6]中构建了一种面向应用的信息资源管理理论,这也是第一部真正以信息资源为逻辑起点的信息资源管理专著。

该书共分5单元14章,内容如下:生产率与信息资源管理[(1)生产率;(2)企事业单位中信息资源和财产的界定]、办公室的信息资源和财产的管理[(3)办公室信息流概述;(4)案例分析;(5)信息技术与产品在办公室的应用]、工厂信息资源和财产的管理[(6)工厂信息流概述;(7)关键工具与信息工程师的角色;(8)信息技术与产品在工厂的应用]、实验室信息资源与财产的管理[(9)实验室信息流概述;(10)案例分析;(11)信息技术与产品在实验室的应用]、信息资源管理的方法论[(12)信息资源管理方法论概述及其起点的确立;(13)信息资源和财产的成本估算与定价;(14)信息资源和财产的分析与综合]。

霍顿的信息资源管理理论是以如何提高生产率这一命题为出发点的。

他认为,适合于农业时代和工业时代的生产率概念——产业除以投入——已不能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必须植入信息资源和财产概念以重新定义和测度生产率。

他进一步区分了作为单数和复数的信息资源概念和信息财产该:作为单数的信息资源(resource)指信息内容本身,作为复数的信息资源(resources)指各种信息工具包括信息设备、信息用品、信息设施、信息工作者和其他信息处理工具,信息财产则指记录在任何媒体上的信息内容(诸如文献、书籍、数据库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