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健性原则在会计中运用的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稳健性原则在会计中运用的研究

发表时间:2008-11-27T15:08:01.607Z 来源:《中国经济与管理科学》2008年10月供稿作者:马天才

[导读] 本文针对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实际运用情况,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债务重组损益的确认、收入的确认和计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

摘要:本文针对稳健性原则在会计实务中的实际运用情况,从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计提资产减值准备、债务重组损益的确认、收入的确认和计量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研究。论文对稳健性原则在实际运用中应注意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稳健性原则会计运用研究Steady principle in accountant utilization research

Ma Tiancai

Abstract: This article in view of the steady principle in accountant in the practice actual utilization situation,from the fixed asset depreciation method choice,the idea raised the property depreciation preparation,the debt reorganization profit and loss confirmation,the income confirmation and the measurement and so on several aspects has carried on the concrete analysis and the research.The paper the question and the solution which should pay attention in the actual utilization proposed own view to the steady principle. Keywords: Steady principle Accountant Utilization Studies

【中图分类号】F2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646(2008)10-0130-03

稳健性原则又称谨慎性原则,它是针对经营活动中的不确定因素,要求人们在会计处理上保持谨慎小心的态度。当对某些经济业务或会计事项有两种以上的方法可供选择时,在不影响合理选择的前提下尽可能选用一种不虚增利润和夸大资产的方法与程序进行会计处理,不多计资产或收益,不少计负债或费用,合理核算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稳健性原则是企业会计核算中运用的一条重要原则,新制定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二章第18条规定:“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低估负债或者费用。”这是《企业会计准则》对会计核算中贯彻稳健性原则的一般要求。稳健性原则贯穿于会计实务的方方面面,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更进一步充实了稳健性原则的内容,本文就其在会计实务中的具体运用作以下阐述:

1.稳健性原则在会计中运用的起源与发展

稳健性原则作为一项重要的会计原则,它的产生和发展并不是人们的主观愿望所决定的,而是有其存在和发展的客观经济基础的。它起源于中世纪英国的庄园会计,后来逐步发展成为西方国家会计处理上流行的一项重要原则。在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国家爆发了严重的经济危机,商品大量积压,许多企业破产,给社会生产力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经济危机之前,由于不注意谨慎的会计处理,导致企业虚盈实亏和资产不实、股东权益虚假等,在经济大危机中暴露无遗,使企业所有者遭受惨重的损失。危机过后,企业为了避免重蹈覆辙,在市场竞争中避免不必要的损失,纷纷在会计处理上采用比较谨慎的做法,为可能的风险损失留有余地。自此以后,谨慎做法逐步流行起来,发展成为一项重要的会计原则。在国际会计中,稳健性原则曾风行一时。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1975年发布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会计政策说明》,将“慎重”即稳健性原则与“重要性”、“实质重于形式”列为三大会计政策。但是,在实践中,稳健性原则存在主观臆断带来会计信息失真的弱点逐步暴露出来,人们对这一原则开始了一个重新认识的过程。1997年修订公布,取代原《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会计政策说明》的《国际会计准则第1号:财务报表说明》中,不再将“慎重”列为三大会计政策之一,而是将它作为会计政策可靠性的组成内容,与真实性、完整性等原则并列。

2.稳健性原则在企业会计核算中的具体运用与体现

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着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例如应收款项的可收回性、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无形资产的使用寿命等。会计信息质量的稳健性要求,即需要企业在面临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作出职业判断时,保持应有的谨慎,充分估计到各种风险和损失,既不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也不低估负债或者费用。

会计核算中稳健性原则的运用,体现在具体会计准则的诸多方面,下面举一些例子来说明。

2.1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的选择。固定资产折旧方法有直线折旧法(平均年限法、工作量法)和加速折旧法(年数总和法、双倍余额递减法)两大类。若企业对更新速度快的固定资产选用加速折旧法计提折旧,则可使会计更加真实地反映资产的有效价值,增强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从而真正体现出资产必须具有能够给企业带来预期经济利益的属性,能够提供更加真实谨慎的会计信息。企业应当在附注中披露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等信息。

2.2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减值,是指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定期或者至少于每年年度终了,对各项资产进行全面检查,并根据谨慎性原则的要求,合理地预计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损失,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计提资产减值准备。”这充分体现了稳健性原则,其出发点就在于要求企业将各项资产可能发生的价值损耗,予以充分考虑并计入相关费用,以确保企业的资产更加真实、有效,确保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稳妥可靠,确保投资者的长远利益得到很好的保障。

2.2.1金融资产减值。企业应当在资产负债日对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以外的金融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检查,有客观证据表明该金融资产发生减值的,应当确认减值损失,计提减值准备。根据减值金额,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

2.2.2坏账准备。《准则》扩大了计提坏账准备范围,即除应收账款外,其他应收款也列入了计提的范围;计提比例和计提方法均由企业自主合理确定,这就给企业增加了选择的空间,有利于企业抵御坏账损失产生的风险。

2.2.3存货跌价准备。企业的存货是按照历史成本计价的。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存货的价格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科技的发展,使得产品的更新速度越来越快,由于存货的市价下跌、陈旧、过时、毁损等原因,导致存货的价值减少。如果仍以历史成本计价,显然不利于企业资金的周转,出现虚夸资产的现象,导致会计信息失真,不符合稳健性原则。因此,《准则》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即对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两者中较低者计价的方法。当成本低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成本计价;当成本高于可变现净值时,存货按可变现净值计价。按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部分,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在资产负债表上,存货项目按照减去存货跌价准备后的净额反映。

2.2.4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商誉减值准备。《准则》规定:企业应当在期末对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逐项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