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论小学语文教学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论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重庆市南岸区迎龙小学校杭井波2015版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但目前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工具性和人文性偏废的问题,《课标》里也没有明确规定到底人文性应该多一点还是工具性应该多一点,这让一线教师在处理这个问题上显得特别困难。
本文以实际的教学案例入手,试图寻求将工具性和人文性有效结合的教学方法。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内涵(一)人文性和工具性的内容1.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以教化学生为本,在当前它体现了我国素质教育的普遍要求,涵盖了思想性(政治思想、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文化性(古今中外先进文化的丰富内涵)、审美性(对自然美与道德美的欣赏)、发展性(发展智力、情感、意志等心理能力)、创造性(发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也就是全面提高人的素养。
2.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是一门基础的工具学科。
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
要使学生学会理解和自我表达语言,学会用语文进行交际,学会积累语言。
(二)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关系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要让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能力,还要让学生获得人文思想和精神的滋养,让学生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的成长。
只有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我们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要想学生掌握字、词、句,并且真正理解一篇文章,就要让孩子们对文章的思想感情有所领悟,要和作者对话。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三维目标,就不能光是训练语言文字。
我们要通过对语言文字的学习,来发展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在现在的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重视语文人文性,轻视工具性的现象。
课堂教学如何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课堂教学如何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因此教学时,只有将二者的教学合二为一,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地整合教育资源,体现教育与教学的双重作用。
但许多教师由于认识的不到位,个人能力的欠缺,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开来,不能有效地溶于教学的每个环节。
或过于突出基本功的训练,忽视人文性。
亦或过于突出人文性,出现“泛语文”的现象,从而使教学显得生硬和僵化,缺少语文课应有的光彩。
那么,究竟如何将二者做到有效的统一呢?一、从品词析句入手品词析句是语文教学的本色。
我们都知道,每一篇文章所蕴含的情感都是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因此,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进行品析,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例如教学《颐和园》一文时,为了引导学生体会昆明湖的美和作者独到的写法,我先让学生在自由朗读的基础上,谈一谈昆明湖给自己留下了什么印象,进而让他们在文中找出最能体现昆明湖美的词句来。
于是学生纷纷找出了“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游船和画舫在湖面慢慢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等词句。
接着,我又让学生议一议作者写法上的特点,引导体会了比喻的作用和“滑”一词的妙处。
在这样品析词句的过程中,既帮助学生感受了语言文字的美,强化了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又引导学生感受了昆明湖的美,体会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效地将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二、以多种形式的读加以促进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更加注重读的训练,这是非常必要的。
但听课时我们常常看到,老师们没有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本,就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由于学生没有真切的感悟和理解,读时很难入情,朗读的训练虽有,却是没有多大实效的。
我认为,读的训练不应是孤立存在的,它应与词句理解、情感体会有效融合,相得益彰。
例如在教学《长城》一课时,我力求通过朗读训练的层次性来引导学生体会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我先让学生通过自读体会出长城“长”的特点,进而让学生找出相关的词句“远看长城,它像一条成龙。
如何做到小学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如何做到小学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法库县大孤家子镇中心小学张影南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非各自单独存在,而是相辅相成的。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是教育的永恒追求。
本文分别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综合性学习等五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教学建议,力求努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小学语文工具性人文性和谐统一如何做到小学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1在识字和写字教学中,赋予人文情愫。
识字教学历来是低年级教师颇为费心的一项工作,付出的人劳动跟收获往往不成正比,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常常在识字写字教学过程中将语文完全当成了一种工具,而忽视了识字写字的人文性,导致识字教学枯燥单调,出现事倍功半的现象。
作为传承祖国文化重任的小学教师,更应该将人文情愫融入到识字教学过程中。
在注重准确识字、写字的同时,赋予各种各样的识字方法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在情感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教学目标,构建学生自主识字的新天地,注重准确识字、写字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关注学生在识字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以及识字的方法的尝试和探索。
例如,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不仅要求学生能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会写其中的3000个字,而且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培养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主动识字的习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学生一旦具有识字的主动性和写字的美感意识,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不仅对识字、写字,对于学好语文,而且对于终身学习,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所以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应当注意三个问题:第一,在教学过程中,要因地因人制宜,识字数量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使广大学生都能达标,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得更多、更好。
语文教学中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及语文素养的培养
一、结合具体课例,谈谈你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挖掘文本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内涵,并做到二者的统一。
教学中如何以审美为途径,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学生体验语言艺术的独特魅力,获得健康、丰富的审美享受,即实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一)创设情景,发挥想象,朗读感悟。
朗读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叶圣陶先生说过:“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
”⑦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发展与内化有关系。
在内化中,由于阅读文本以符号、形象、情感等进入主体而引起主体心理结构的调整、改造和丰富,因而造成人的心理发展的效应。
课堂阅读是一个“走近文本──走进文本──走出文本”的反复的螺旋上升的流程。
首先,要通过多种手段让学生走近文本,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心向,形成积极的阅读状态。
其次,教者要充分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悟情诵读。
言语转化理论认为:文章是文、象、意的统一体。
文,即文章的语言文字系统;象,即文章的形象系统或材料内容;意,即文章的思想观点,情感意蕴或主旨。
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循文──识象──明意──悟言”,也就是说是一个循文识象,因象明意,由意悟言的过程。
循文识象即通过认真阅读语言文字去感知、识记文章的形象系统或材料内容;因象明意,即通过弄清楚文章的形象、材料去明确、领悟文章的思想内蕴;由意悟言即从文本所反映的人文内蕴中领悟言语规律、言语意蕴,进而把自己个性独特的体验,通过诵读或用语言表达出来,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中要合理利用各种手段将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让学生直观感受课文的形象,意境,从而体会到文章的人文内涵。
”(二)找准支点,听说读写,揣摩感悟。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课程标准》中反复提到: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浅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语文学科的本质就是由人类文化传统中所孕育的工具性知识,在语文学习过程中既需要理解和欣赏人文性的内涵,也需要使用和掌握工具性的技能。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谈谈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如何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一、人文性与工具性的内涵人文性指的是语文学科所涉及的人类文化和艺术成就,包括文学作品、历史典籍、语言文字等等。
这些文化和艺术成就不仅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和文化遗产。
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学生对于这些文化和艺术成就的理解和欣赏。
与此同时,语文学科也具有工具性的特点,即它是一个使用语言工具进行思维和交流的学科。
学生在小学阶段需要学习掌握语言文字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读、写、说、听等方面的能力。
这些技能不仅是学生日常交流的工具,也是学生在各个学科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基础。
二、如何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要实现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注重文本阅读的情感体验。
语文学科的文本阅读不仅是一种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方式,也是一种情感体验。
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运用声音、情感渲染等方式,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情境,感受文本的情感、思想和艺术性。
通过体验文本的情感内涵,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情感表达。
2.注重融合语言技能的文本教学。
语文教学的本质是以文本为基础进行的,而文本也是语言技能的实践场。
教师可以在文本教学中融合朗读、听说、写作等各种语言技能,强化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和实践性。
例如,可以通过课文朗读来提高学生的口语能力,通过听书、看图说话等形式来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通过写作任务来促进学生的写作技能提升。
3.注重文本教学与传统文化的融合。
语文学科不仅是一种语言技能的学科,还包含了传统文化的要素。
教师可以通过融合传统文化,使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和内涵。
语文教学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语文教学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摘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而怎样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则是语文教学难点问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工具性人文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而怎样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则是语文教学难点问题。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呢?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含义1、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所谓语文学科“工具性”是指语文用于人际交流具有维持社会联系的实用功能和中介作用,在人际交往中起纽带作用;除此以外,其工具性还表现在语文本身是表情达意、思维交际的工具,可以帮助学好其他学科。
同时语文可以传承文化、传达社会价值观,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掌握语言工具。
因此学习语文就是要使学生牢牢掌握语言工具。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
(1)要使学生学会理解和自我表达语言。
孩子从生下来就要呀呀学语,学会用口头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不但要表达,还要会听懂别人说的话;到了学校就要识字、阅读,学习人家的思想和人类文化,学会理解书面语言,学会阅读;学会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学会作文。
(2)学会用语言进行交际。
语言最主要的功能是进行交际作用,任何人都离不开口语交流,在普及教育的社会,更离不开书面语言的交流。
学习语文就是要学得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的能力2、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语言作为进行思维、表达情感、交流思想、传递文化的工具,和意识、情感、思维等思想具有统一性。
因此,工具性不仅强调了语文本身是工具,同时强调了语文学科的各种外在目的,其中最核心的是培养人的工具理性。
人文性从某种意义上不仅强调了人不是一个语言的工具,也强调了语文课程对于实现人的梦想、价值和追求的意义,其中最核心的是人文精神。
应该说“人文性”与“工具性”分别是语文课程的两大属性。
“人文性”是“工具性”的灵魂,“工具性”则是“人文性”的载体。
正如纸的正、反两面,互相依存,不可机械割裂。
如何实现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
如何实现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科技要发展,文明要升华,企盼着健康个性的形成。
具体到语文教学,也常常遇到现实的挑战。
对于语文教学本质的认识,小学语文界历来是争论不休。
是工具性为主,还是人文性为主?是语言文字?还是语言文学?等等。
其实在语文教学中,哪一种因素都有,但哪一种也不能单独占领语文教学阵地。
更好的实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才是正确途径。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立足文本语文课堂上,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不同的,因此课堂教学应少一些限制,多一些自由。
学生必须能自己发现问题,并通过共同探讨、互相交流来增强感悟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教师应把功夫下在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学识水平,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为师生平等对话创设理想的情境上。
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在尊重学生差异性、多样性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对话,帮组学生构建意义。
如课文《妈妈的帐单》,先以一首非常感人的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创设情境,在学生的心中激起情感的涟漪,接着用亲切感人的语言引出话题,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文本,在对彼得和妈妈的帐单比较后,明白尽管彼得的妈妈为他做了那么多的事,但帐单上都0芬尼,让学生真切地感悟到妈妈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更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感情!教师接着引导“母爱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其实,又何止小彼得的妈妈呢,我们在座小朋友的妈妈,肯定也是这样用绵绵不断的爱陪伴你们长大的是吗?”“那么,此时此刻,假如日夜为我们操劳的,我们最亲爱的妈妈就站在我们的面前,你最想干什么?”“一句真诚的祝福”、“一个热情的拥抱”、“一杯浓浓的热茶”……在那一刻,孩子们的语言是朴素的,但内心却是最真诚的!整堂课洋溢着“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感情”的人文魅力,师生都沐浴在荡气回肠的“人化”情境中,显示出了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
另一方面一步一步让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去品味语言的精妙,读懂文字背后的寓意。
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引发了学生类似的生活经历,触发了学生相似的联想与想象,从而过的情感的体验和精神熏陶。
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1、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包含两个层次的涵义。
(1)单就语文课程的本身考察,工具性指语文本身是一种工具,表现在三方面。
第一,就个体而言,人们使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进行思维活动。
第二,就人际而言,通过语言人们可以交流思想和情感。
语言不仅是人类表达思想的工具,也是吸收信息的工具。
第三,就人类总体而言,语言是文化得以积淀和传承的载体。
(2)就整个课程系统而言,工具性还表现在,语文的学习还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
2、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尊重人,尊重具体的人的生命价值,尊重具体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是指语文学习过程是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人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
通过语文学习,学生将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的的深厚博大和世界各地文化的丰富多元,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和人类文化的营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学生还将在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等方面获得陶冶和培养,逐步形成积极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
二、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必要性1、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第一,工具性不能脱离人文性。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在语文教学中要落实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目标时,不可能是单纯的语言文字教学。
另一方面在阅读教学中,作为语文能力之一的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求不仅是了解文本中的语言文字,更重要的是通过语言文字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产生情感共鸣。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对文本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的解读与剖析。
第二,人文性不能脱离工具性。
语文课程人文性教育不能脱离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教学,即不能脱离文本来抽象、孤立地进行人文性教育。
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我们知道,任何人文性的内容都孕育于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本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不能脱离语言文字的学习来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
第二,因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能自成体系,所以人文性教育不能以简单说教、抽象说理、机械灌输的方式进行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阅读来理解文本自身思想意义,通过感悟、熏陶来潜移默化发挥作用、产生影响。
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大家都能认识到:“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而“人文性”着重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人文学科的特点。
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又是工具性的灵魂,二者合一,方能放出异彩。
有些语文教学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语文自身的人文特征,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承,过于注重接受性学习;而有些语文教学又有片面追求人文性,使语文课没有了语文味的趋势。
这些趋势都值得我们注意。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来简单的谈一谈。
一、将解读文本与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彼此促进目前我们阅读课堂教学的过多的提问、细碎的分析、脱离文章整体内容的所谓“训练”,还有充斥于课堂中的各种形式主义,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我们的阅读教学耗时费力而低效,使学生厌学,教师难教。
如何克服这些弊端呢?最基本的方法是少提问、分析,多读想、感悟。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指出:不要脱离语言文字奢谈所谓的人文情怀。
因此,“读”这一最传统的阅读教学的手段,在现代教学中仍然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学习语言的途径。
读书是最重要的语文实践,“课标”里有一段话说得非常精辟:“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这就是讲的多读。
语文教学,不能没有语,没有文。
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情感态度价值观,寓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之中,而不是游离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之外。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触摸语言,充分地读,才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亦即使人文性突显出来。
当前,在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读书不充分的现象。
学生读了书,但并没有时间将课文所表达的形象、意象、情境、意境在头脑里“活”起来,没有足够的时间“过电影”,更没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静下来涵泳品味,就匆匆让学生去谈感受。
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浅谈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教学要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在教学环节中体现;通过考试评价体现;紧密联系生活体现。
[关键词] 工具性人文性教学环节考试评价联系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地运用语言工具,并能顺利地参与交际活动;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人格、个性、精神世界的关怀,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高尚的审美意识。
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在一起的。
反思语文教学现状,在高考这根指挥棒下,应试教育大行其道:重书面语言的培养,轻口头语言的培养;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教学成绩,轻个性发展,急功近利,舍本求末,从根本上背离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
针对现实,语文教学应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基本特点呢?一、在教学环节中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1.通过诵读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有一个时期一些重视诵读的老师提出了批评:现在的语文课听不到琅琅的读书声,这还怎么能称为语文课?其实诵读的过程不仅仅是掌握语言这个工具的过程,同时也是思想感情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从工具性角度说,诵读有助于学生在头脑里形成一个语言表达的模式和形成语言反应机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
有些学生平时不爱诵读,看书时、“全省各国”、“送门上货”、“恶路挡狗”等,闹出不少笑话。
其实这正是他缺少诵读,记忆不深,虽有了语言模式,而没有形成正确的语言反应机制的缘故。
从人文性角度说,对于情感浓郁的课文,入情地朗读,是学生与作者之间的一条心灵通道。
学生能入情入境地朗读,自然会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熏陶感染。
在诵读过程中,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统一在一起的。
如何实现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如何实现语文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记得我上学时,语文课上老师爱逐句逐段分析文章,分析词句含义,分析人物性格和作者情感,给文章分段概括段意和文章中心思想等等。
整堂课多数是老师在讲,我们边听边记,偶尔会有个问题,也是我们齐答。
我们很少有质疑和表达自我的机会,至于语言训练好像也多半是在习题课上操练。
一堂课下来,总感觉有些疲惫,而收获的知识也很少。
伴随着课改推进这样的课堂教学模式渐渐被时代的潮流吞噬,取而代之的是课堂形式的多样,课堂教学手段的花样繁多,然而语文课上又出现了另外一种极端,那就是照剧本演课。
学生按照教师铺设好的梗说,演,在听课者看来课堂形式活泼热闹,教师风采卓著,而学生真正在一堂课下来的收获多少却为大家所忽视。
显然以上两种课堂教学模式,都是对学生主体地位的践踏,都是难以实现课堂教学高效的。
新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要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的理念。
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师善于把握学生的内需和年段特点,同时也要充分把握教学媒介----文本的特点,然后才能在教学设计时确定好具体的、有针对性的、可操作的教学目标,同时预设好科学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在组织教学的同时,教师也应遵循学生学习的客观规律,从教师自身的语言上,教学技巧上既要能唤醒学生学习的内驱动力,又要能对学生的语言文字探究和实践活动给予指导意义。
在语言文字的学习和实践活动之中,面对学生的个性化的体验要提供充分的表达机会和合宜的氛围,同时要给予一定的尊重,而不是武断地说不,更不是冷漠无视,这样做不但不能体现教师的师道尊严,更会使师生关系陷入不平衡的境地。
对于学生的质疑,可以在发动群众的基础上和学生一起以并肩战斗者的姿态去探究,而不是简单地灌输和传授。
而在语文文本的处理上,既要注重人文性,更要注重创造好情境,提供好服务,促进学生的语言文字的探究和实践,从而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如何实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如何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信丰县教研室曾晓红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孰轻孰重的问题,引发过大家激烈的争论;而如何实现两者的统一,又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无疑,这种提法,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
事实上,语文教学的这两重属性,就像人的双目,缺一就会造成“视觉”偏差;又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本身就是一个相互融合的整体。
对此,我们必须认识到下面几个方面:1、在语文教学中,要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绝不能停留在语言文字的落实这一层面。
语言文字不是孤立的,它存在于鲜活的文本之中,要使学生掌握字、词、句、段、篇,绝对离不开对文本思想感情的领悟。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身不能自成体系,任何人文性的内容都蕴涵在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本之中,语文教学不能脱离语言文字的教学来硬生生地以抽象的方式灌输人文性的内容。
3、语文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它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语文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它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发挥语文课程应有的功能。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说是一条贯穿其中的主线。
4、“山重水复疑无路”——问“统一”?我们的课统一了吗?“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但是当我们欣欣然踏进语文课堂时,却在实际的操作中产生了几许疑惑,对此我们不禁要问:工具何在?人文何在?统一,又何在呢?请看下面案例:案例1:人教版第十一册《桂林山水》教学片断。
师:(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第一句与下面几句是什么关系?生:这一段主要写漓江水的特点,第一句与下面几句是总分关系。
师:第一句是采用什么方法写的?第二句里有哪些修辞手法?生:第一句是用对比的方法写的,作者用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与漓江的水作比较。
生:在第二句里,作者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
师:同学们理解得非常正确,现在请大家齐读第一、二句,读后想想“水平如镜”这个词的特点,然后照样子说出几个这样的词。
文道合一,返璞归真——例谈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文道合一,返璞归真——例谈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是我们组织语文教学的纲。
在教学中,既让学生积累语言、学会表达,又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与精神的升华,这是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得益彰的佳境。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不清楚什么地方体现了人文性,什么地方体现了工具性。
大多是“跟着感觉走”、“跟着经验跑”,这也就导致了语文教学效率的低下,教师厌教,学生厌学。
那么,阅读教学中如何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呢?1.紧扣文本细解读。
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教学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
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理解。
”当前,老师们都重视了对文本的解读,鼓励学生有一双“慧眼”,探寻到文章里的精彩语句,咬文嚼字。
然而,细解文本并不是死抠一字一词,更不是脱离了教材文本的“脚踩西瓜皮”似的悟到什么就是什么。
譬如一教师在执教《黄河颂》一文时,没有引领学生对诗歌中表现黄河波澜壮阔气势的语句加以分析、揣摩,而是分析到了“黄河为什么这样黄?”的问题。
这种脱离文本的解读,学生既不会体验到诗歌的语言魅力,更不会感受到黄河作为民族精神的意义,以及自己作为英雄的中华儿女的自豪感。
教学的工具性、人文性荡然无存,于文本无效,于学生无益。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认真揣摩、品味文中的精彩之处或者抓住文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句,品出作品的美妙之处,悟出深邃之意,从而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教师在教学《与朱元思书》时,引领学生品析文中写山水的语句:“水皆缥碧”---颜色---视觉;“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清澈---以游鱼衬托水之静---动静结合;“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夸张手法---以弓箭、奔马显现水之急速。
大家可以看到这样的解读,紧扣住了文本,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推敲中,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从而使学生能够深入把握教材,感受到富春江秀丽的风光,体悟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爱慕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工具性与人文性怎样统一
工具性与人文性怎样统一——以阅读教学为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一提法已经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同。
现在的问题是,在语文教育中,怎样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本文试图以阅读教学为例,对此做一些探讨。
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坚持三个原则:语,言一思想一语言,整体一局部一整体,语文一生活一语文。
坚持这三个原则的阅读教学,基本上能够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就是说,首先把语言文字弄清楚,从而进入文章的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走出来,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组织运用的。
从一篇文章来说,思想内容与语言文字是统一的,也就是过去常说的“文道统一”。
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认为,语言与思想是同时成就的,“思想是实体,语文是投影。
语文有了完整的形式,思想决不会都是模糊不清的”。
洪堡特也说:“没有一种思维,即使是最纯的,能不借助于我们的一般形式而进行,只有在这些感性形式中我们才能理解和把握住思维。
”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把思想内容与语言文字统一起来,才能使学生既提高语言文字的水平,又受到思想感情的熏陶。
实际上,1986年颁布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已经指出,要根据语文训练的特点进行思想教育。
199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进一步提出,阅读教学中要因文悟道,因道悟文,潜移默化,熏陶渐染,循环往复。
不久前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更是明确指出,语文教育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教学中”。
当前,离开语言文字架空分析思想内容的倾向,足违背语文教学规律的,也不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原则。
在我国近百年语文教育史上.这个失误一再发生,教训极为沉重。
离开语言文字架空分析思想内容的倾向,早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就存在。
朱自清先生在上世纪30年代指出:“读的方面,往往只注重思想的获得而忽略语汇的扩展,字句的修饰,篇章的组织,声调的变化等。
”“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
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一、学习新课标,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与学生观,是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关系的前提。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以来,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也正是它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是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丰富了教学内容,实现了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在新课程观念下,教师的教学策略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立足于学科要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重认知向重情感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教书向重育人转变。
在新的教学观阳光里,师生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这种“解放"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相互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能够更好地促进知识转化为个性的内在。
学生是不以老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教师要想使学生接受自己,就要把学生当做具有独立性的人来看待,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他们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
作为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性,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
正如每个人都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物质营养一样,每个学生也只能用自己的头脑吸收精神营养。
这是别人所不能代替的,也是不能改变的。
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也不可能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更不能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
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才能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才能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总之,做为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并肯定学生是发展的、独特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才能放下架子,弯下腰来,倾听学生的声音;才能根据语文教育的特点,注重熏陶、潜移默化,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教学过程中。
谈谈语文教学应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谈谈语文教学应如何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水坝小学:刘薇
语文教学过程要作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统一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养成崇尚真知、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在主动地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从而培养他们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并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在语文教学中把学生从繁琐、枯燥、机械的“训练”中解放出来,释放他们的潜在能量。
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中更加注重关爱、宽容、理解、尊重和信任,更加强调知识、能力和学生精神世界的血肉联系,以及认知领域和情感领域的相互沟通。
当前的语文课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为目标,对语文教学发生着深刻的影响。
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树立“大语文观”,即语文和社会的沟通和生活的联系以及跨学科渗透,让语文走进儿童生活,成为儿童生活的一部分;也让语文走向社会,开掘语文学习的广阔资源。
还要树立“语文整体观”。
语文水平的提高,不只是单项能力的提高,应着眼于整体把握,综合提高。
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如何完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如何完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新课程得到广阔语文教师高度的认同,新课程实验激发了教师前所未有的改革热情。
但是,对新课程先进的理念和方法的理解和把握需要有一个过程;新的理念和方法转化为一般的教学行为,需要实验和制造,需要有一个过程;彻底摆脱原有的教育思想和方法的惯性,对原有的教学经验进行反思、继承和开展,也需要有一个过程。
加之,考试评价的配套改革不能及时到位,应试教育的思想和行为仍旧深刻地影响着学校、影响着教学。
因此,实验过程中老师们遇到很多具体问题。
这些问题需要我们语文教师积极地面对,也需要在课程标准的修订过程中给予很好的解答。
对语文课程性质的理解存在肯定的片面性这个问题是对于语文课程性质特点和目标内容的理解存在肯定的片面性。
对三维目标理解和把握的偏差,不能正确处理感情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不能把三者有机融合,而是简单地处理成相加关系,把隐性目标、长远目标与显性目标、即时性目标简单并列。
新课程倡导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感情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融合,倡导语文课程性质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但是,我们老师在依据这些理念设计教学的时候,变成了工具与人文的简单相加。
如一节课,前半段围绕着文本的解读,学习工具性的内容,后半段再联系实际,要给这节课加一个闪光的尾巴,给予肯定的人文内涵。
这样上半节课工具性、下半节课人文性的做法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曲解。
制定课程标准的人也有一个责任,他们还没有把这个理念宣传到位。
打一个不恰当的比方,工具性和人文性就像一张纸的两面,这边是工具性,另一边是人文性,是不可分割的。
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从言语文字入手理解内容,体会感情,同时我们要看这样的内容、这样的感情,是怎么样用言语形式表达的,后者是很重要的。
这就是两性的水乳交融的关系。
曾听过著名特级教师老师执教的(第—次抱母亲)这篇文章。
文章中有这样一个情节——护士见“我〞竟然不了解母亲有多重,以至于抱母亲时差一点摔倒,便“责备说:‘你使那么大劲干什么?’〞教学中,于老师并没有空泛地要求学生怎样去朗读,而是紧紧抓住“责备〞一词,问学生:“这里为什么不用‘责备’,也不用‘埋怨’?〞经过思考,学生说:“因为他们素不相识,用‘责备’不符合护士的身份,太重了;而用‘埋怨’又太轻了,不能表达护士对母亲的关爱。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因此教学时,只有将二者的教学合二为一,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地整合教育资源,体现教育与教学的双重作用。
但我们发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常常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开来,不能有效地溶于教学的每个环节。
或过于突出基本功的训练,忽视人文性。
亦或过于突出人文性,出现“泛语文”的现象,从而使教学显得生硬和僵化,缺少语文课应有的光彩。
那么,究竟如何将二者做到有效的统一呢?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和参加课堂教学活动所得,我有以下几方面粗浅的认识。
一、根据课文特点,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度”崔峦老师说:“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回答凤凰语文网友提问时说到:“语文教学如何将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起来,这的确很难,关键是个度的问题,所以我强调的是平衡.人文性与工具性要合二为一,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对两位专家的话感触颇深,犹如茅塞顿开.这使我很自然地联想到,语文就像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人,人文性就是这个人的思想、情感、气质、品味、修养等精神层面的东西,工具性就是这个人的高矮、胖瘦、体质等具有生物性特性的身体,它们当然有机融合在一个生命体之中的。
如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这篇课文,老师就可以通过对课文中环境描写和桑娜心理描写的语言文字的理解,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尽而感受到渔夫夫妇的善良,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二、多层次的读与悟彼此促进当前,在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读书不充分的现象.学生读了书,但并没有时间将课文所表达的形象、意象、情境、意境在头脑里“活”起来,没有足够的时间“过电影”,更没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静下来涵泳品味,就匆匆让学生去谈感受.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只有通过充分的读,学生才能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对话,从而理解文本内容,感悟文本思想,体会文本情感,认识文本所描述的事物和所阐述的道理.因为读是对文本情感体验和表达的最直接手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形象最具活力的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能最有效地促进理解,促进感悟,并反之以有感情的朗读这一形式把这种理解和感悟表达出来.例如我在教学《青山不老》一课时,我力求通过朗读训练的层次性来引导学生来体会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何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信丰县教研室曾晓红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孰轻孰重的问题,引发过大家激烈的争论;而如何实现两者的统一,又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无疑,这种提法,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
事实上,语文教学的这两重属性,就像人的双目,缺一就会造成“视觉”偏差;又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本身就是一个相互融合的整体。
对此,我们必须认识到下面几个方面:1、在语文教学中,要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绝不能停留在语言文字的落实这一层面。
语言文字不是孤立的,它存在于鲜活的文本之中,要使学生掌握字、词、句、段、篇,绝对离不开对文本思想感情的领悟。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身不能自成体系,任何人文性的内容都蕴涵在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本之中,语文教学不能脱离语言文字的教学来硬生生地以抽象的方式灌输人文性的内容。
3、语文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它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语文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它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发挥语文课程应有的功能。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说是一条贯穿其中的主线。
4、“山重水复疑无路”——问“统一”?我们的课统一了吗?“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但是当我们欣欣然踏进语文课堂时,却在实际的操作中产生了几许疑惑,对此我们不禁要问:工具何在?人文何在?统一,又何在呢?请看下面案例:案例1:人教版第十一册《桂林山水》教学片断。
师:(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第一句与下面几句是什么关系?生:这一段主要写漓江水的特点,第一句与下面几句是总分关系。
师:第一句是采用什么方法写的?第二句里有哪些修辞手法?生:第一句是用对比的方法写的,作者用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与漓江的水作比较。
生:在第二句里,作者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
师:同学们理解得非常正确,现在请大家齐读第一、二句,读后想想“水平如镜”这个词的特点,然后照样子说出几个这样的词。
生:红叶似火、对答如流、骨瘦如柴…………案例2:人教版第十册《放弃射门》教学片段。
师:自由读课文,思考:你觉得福勒是个怎样的人呢?生:他是个公平竞争的人。
生:他是个时刻为别人着想的人。
生:他是一个具有崇高道德风尚的人。
师:同学们说得真好!福勒这样做是为了什么呢?生:为了不让对手受伤。
生:福勒这样做,是为了公平竞争。
生:是为了给观众一场精彩的比赛。
生:……师:从福勒身上,你学到了什么?生:……似乎,这两个片断既涉及了工具性,又涉及了人文性。
但是,它们绝对不是《语文课程标准》所提倡的“统一”。
这两种做法都是片面地理解了语文的性质,将工具和人文截然分裂了。
案例1的教学重心就明显地偏向工具性,学生没能用心去感受、体验漓江水的美,没有受到应有的人文关怀,“人文性”严重失落;案例2的重心又明显地落在了人文性上。
教学流程中,人文关怀受到了高度重视,学生的公平公正意识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增强。
可是我们不禁要问:《放弃射门》这篇文章不是成了摆设吗?教学过程中学生对语言的感悟、体验、探究、积累、运用体现在哪里?这种脱离文本,舍弃语言文字的人文关怀对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又有什么作用?5、悟“统一”讲到这里,总该悟出一些什么来了吧!首先,语文首先应该是姓“语”,再是“文”。
语文教学还是应该以语文知识教学为本,以语文技能训练为主,在教学的过程中兼顾人文精神,潜移默化地陶冶学生的情操,提高他们的审美情趣。
如何达到二性的和谐统一呢?要关注言语形式,进行行之有效的语言训练,让二者彼此交融,和谐相生,应不失为一种有效的策略。
在词语的理解与运用中,体现二性同构共生的意图。
字词教学,许多老师的处理方式是,先指导学生认读几遍,然后对词语进行解释,接下来就进入对课文内容的阅读理解环节。
他们认为,在词语上花时着力、展开教学,会给人一种咬文嚼字、繁琐分析、凸现工具性之嫌,因此尽量淡化或避让。
如此,词语的意义、意味、意蕴和运用都没有得到应有的开拓与落实,其后进行的阅读理解环节也必然受其影响,思维的准确性、深刻性亦受其牵连。
其实“语言有温度,字词知冷暖”,阅读教学中,我们用整合的意识,设计词语教学,也能演绎“二性合一”的精彩。
如教《师恩难忘》第一课时时,这样进行字词教学:学生初读课文后,老师检查生字词的自学情况。
《师恩难忘》那年正月新春,我不满6周岁,便到邻近的乡村小学去读书。
这个小学设在一座庙内,只有一位老师,教四个年级。
当时学生少,四个年级才一个班。
老师姓田,17岁就开始教书了。
他口才、文笔都很好。
开学头一天,我们排队进入教室。
田老师先给二年级和四年级同学上课,叫三年级学兄把着一年级学弟的手描红。
描红纸上是一首小诗: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田老师给一年级上课了。
他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连起来讲一遍,然后,编出一段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我还记得故事的大意是这样的:一个小孩子,牵着妈妈的衣襟儿去姥姥家,一口气走了二三里地。
路过一个小村子,只有四五户人家,正在做午饭,家家冒炊烟。
娘儿俩走累了,看见路边有六七座亭子,就走进一座亭子里去歇歇脚。
亭子外边,花开得很茂盛,小孩子伸出小手指念叨着:“……八枝,九枝,十枝。
”他越看越喜欢,想折下一枝来。
妈妈拦住了他,说:“你折一枝,他折一枝,后边歇脚的人就看不到花儿了。
”后来,这儿的花越开越多,数也数不过来,变成了一座大花园。
我听得入了迷,恍如身临其境。
田老师的声音戛然而止,我却仍在发呆,直到三年级的大学兄捅了我一下,我才惊醒。
那时候的语文叫国语。
田老师每讲一课,都要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
我在田老师那里学习四年,听了上千个故事,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
有一年我回家乡去,在村边遇到了老师,他拄着拐杖正在散步。
我仍然像40年前的小学生那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
谈起往事,我深深感谢老师在我那幼小的心田里,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
老师的教诲之恩,我终生难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刘绍棠。
原题《老师领进门》,选作课文时文字有改动。
师:(板书“叩拜”)谁来读读这个词?(指名读、再齐读)师:读着这个词,你想到了什么画面?生1:我想到了学生拜见老师的情景;生2:我想到了刘、关、张桃园三结义的情形;生3:我好像看到大臣向皇帝跪拜的样子。
师:同学们想得非常好!我们中国的汉字就是这样神奇,有的词读了让人想到一幅画,有的词读了让人想到一个动作,有的词读了让人想到一种情境。
我们再看第二个词。
师:(板书“戛jiá然而止”)请大家读一读,注意“戛”这个字,它与哪个字差不多?生:“戛”与“嘠”差不多,一个有口字旁,一个没有。
师:(相机板书“嘎”)请你读读这两个字。
(生读后再齐读);师:从课文中找到这个词,读读它前面的文字和后面的文字,说说自己的理解。
(多名学生说后教师出示一组四字词语课件:娓娓动听、引人入胜、身临其境、春雨点点、深深感谢、恭恭敬敬。
指名读后再齐读,然后引读。
)师:是的,作者每当想到田老师,想到田老师上的课,就会想到这些词——(生投入地齐读这些词)师:每当想到田老师讲的故事,回忆起田老师上课的情景,作者就会记起这些词——(生深情地齐读这些词)师:长大后,作者成了了不起的作家,每当他取得成绩,受到表扬,都会情不自禁地想到田老师,想到这些词——(生再次深情地齐读这些词)师:同学们,文中说田老师的文笔与口才都很好,你们说说,“娓娓动听”这个词是描写田老师口才好呢,还是文笔好?生:(齐说)口才好。
师:那么,说一个人口才好除了“娓娓动听”,还可以用哪些词语来描写?(出口成章、对答如流,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师:说得好,娓娓动听、出口成章、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用这些词来赞美我们的田老师一点也不为过。
同学们,请拿起笔,尽量多地用上这些词(指屏幕上“娓娓动听”等六个词语)向大家介绍一下作者心中的田老师,介绍一下田老师上的课。
(生自由书写)师:(3、4分钟后)谁先来,用你的描写把我们带进田老师的课堂。
生1:田老师先把这首诗念一遍,又串讲一遍,然后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娓娓动听地讲起来。
故事有如春雨点点入土,让我们恰如身临其境。
我深深感谢田老师在我幼小的心田上播下了文学的种子。
生2:田老师上课引人入胜,他编的故事娓娓动听,有如春雨点点入土。
我深深感谢田老师在我幼小的心田上播下文学的种子。
我能成为作家,都是田老师的教育,所以我在40年后遇到田教师,仍向一年级小学生一样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感谢他的插柳之恩。
生3:田老师上课娓娓动听,讲的故事引人入胜,我深深感谢田老师把我领进了知识的大门,文学的大门。
生4:田老师教学非常有方法,他每上一课都给我们编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然后娓娓动听地讲给我们听,我们从田老师的故事中不知不觉地学到了许多知识,懂得了很多道理。
我深深感谢田老师对我的教导。
评析:传统的字词教学多是在字音上机械认读,词意上孤立讲解,学生学得枯燥无味。
而“二性合一”的字词教学,避免了这种孤立与机械,赋于过程以情趣性,创设语境,将词义的理解与运用交融于一体,进行情境再现,并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联系。
如此,学生不仅理解了词语的意思,也理解了包含的意蕴,心智亦受到启迪。
上述案例中,我先让学生想象相关画面,形象地感知“叩拜”;接着联系上下文理解“戛然而止”;在学习六个四字词语时,学生在老师的激情引领语下,不仅读得情趣盎然,记住了词语,更感受到了文本中田老师的课品与人品;在此基础上积累关于口才好的词语;最后让学生尽量多地运用这些词写写田老师,写写田老师上的课时,学生的写已是入情入神入心。
在这里,词语的理解与运用和文本的感悟有机结合,彼此交融,和谐运行,较好地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案例3:教学老舍先生的《猫》一文:,可以这样处理有关“大猫”的段落的:一是引导学生摘录出“猫的性格实在有些古怪”一句作为统领全段学习的中心句。
二是紧扣“古怪”一词,让学生在文中找找划划,体会猫的古怪体现在哪些方面,确实地让学生感知猫是一个矛盾的综合体。
三是引导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如对于句式“说它……的确是呀……可是”的赏析以及运用。
进行这一部分教学时,逐步从课内练习拓展到课外发挥。
如先引导学生根据第2、3自然段的内容用上句式进行说话练习,既巩固课文内容又进行了语言文字训练,再引导学生联系课外生活进行想象说话。
我想,当学生在感受老舍先生的语言魅力时,是不难体会到他对猫咪深深的喜爱的。
其次、工具性和人文性应辨证统一,但也应根据文本特点,有所侧重。
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双方相互依赖,任何一方都不可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
小学语文教育的过程是小学生思想、精神启蒙的过程,由于语言文字的特殊性,使得语文课程更亲近于人的精神、情感、志趣、态度、价值观等人文特性,这意味着小学语文教育全方位地影响小学生整体人格的提升,启迪他们的心灵情操,拓展他们的心智视野,使他们更多更好地受到一种人性的、人文的、人情的教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