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该如何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新课程标准提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全国各地教育教学工作掀起了实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
语文教学表现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无论是教学理念还是教学行为都有重大的突破。
不过,当我面对层出不穷的新名词、新观点、新方法,感到眼花缭乱,无所适从,通过查阅各类工具书,让我对语文教学中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有了一些肤浅的理解。
一、语文的工具性语文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是一门基础的工具学科。
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
要使学生学会理解和自我表达语言;学会用语言实行交际;学会积累语言。
二、语文的人文性《辞海》中“人文”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
粗浅地说,人文性是指对人自身完善的注重与追求,包括人的尊严、价值、个性、理想、信念、品德、情操等方面。
语文教育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尊重个性的健康发展,情感的熏陶,内心的体验,看重想象、直觉和创造性。
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工具是基础,是载体,是表现方式和传承的基本途径;人文则是深层次的内蕴,是潜能,是全面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培养审美观点、扩大视野、净化思想境界、完善心理结构的重要途径。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有机的统一体。
纯粹工具意义上的语言文字是不存有,也无法存有。
反过来,没有语法规则的,没有语言规律的人文性也是不可靠的,是没有依附性的。
四、在不同的学段,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侧重点也会不同。
要想真正实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还必须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学习、生活情况等多个方面来考虑。
在不同的学段,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侧重点也会不同,否则,就会走入重“工具性”轻“人文性”或重“人文性”轻“工具性”的教学误区。
人的一生的几个学习阶段的教育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比重是有所不同的。
小学阶段应以“工具性”为主,“人文性”为辅。
课堂教学如何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课堂教学如何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因此教学时,只有将二者的教学合二为一,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地整合教育资源,体现教育与教学的双重作用。
但许多教师由于认识的不到位,个人能力的欠缺,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开来,不能有效地溶于教学的每个环节。
或过于突出基本功的训练,忽视人文性。
亦或过于突出人文性,出现“泛语文”的现象,从而使教学显得生硬和僵化,缺少语文课应有的光彩。
那么,究竟如何将二者做到有效的统一呢?一、从品词析句入手品词析句是语文教学的本色。
我们都知道,每一篇文章所蕴含的情感都是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因此,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进行品析,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例如教学《颐和园》一文时,为了引导学生体会昆明湖的美和作者独到的写法,我先让学生在自由朗读的基础上,谈一谈昆明湖给自己留下了什么印象,进而让他们在文中找出最能体现昆明湖美的词句来。
于是学生纷纷找出了“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
”“游船和画舫在湖面慢慢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等词句。
接着,我又让学生议一议作者写法上的特点,引导体会了比喻的作用和“滑”一词的妙处。
在这样品析词句的过程中,既帮助学生感受了语言文字的美,强化了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又引导学生感受了昆明湖的美,体会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效地将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二、以多种形式的读加以促进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更加注重读的训练,这是非常必要的。
但听课时我们常常看到,老师们没有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本,就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由于学生没有真切的感悟和理解,读时很难入情,朗读的训练虽有,却是没有多大实效的。
我认为,读的训练不应是孤立存在的,它应与词句理解、情感体会有效融合,相得益彰。
例如在教学《长城》一课时,我力求通过朗读训练的层次性来引导学生体会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我先让学生通过自读体会出长城“长”的特点,进而让学生找出相关的词句“远看长城,它像一条成龙。
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如何实现统一?——兼论小学语文的教学原则
了 它 在 九 年 义 务 教 育 中 的重 要 地 位 。 ” 小 学 语 文 奠 定 了基 石 j I ; 教 育 的 一 块 重 要 基 石 .甚 至 可 以 说 是 最
重 要 的 那 块 。因 为 . “ 语言 文字是 思维 的T具 , 是 获
程 在 这 …・ 方 面 遭 到 了 不 少 质 疑 与 批 评 。 这 种 批 评 大概 可 以分为 乍看相 互矛 盾 的两种 :
写 字 和运 用 语 言 的 习惯 . .另 一 方 面 , 在 新 课 程 改
语 言 为前 提 。 冈此 , 1 一 具 性 也 是 语 文 的 基 本 属 性
教
革 的 推 动下 . 很 多 语 文教 师 没 有 正 确 地 理 解 新 课
程 的 理 念 。 其结 果 是 。 在 一 些 小学 语 文课 堂 上 , 教 师 为 了 实 现 “自 主 、 合 作 、 探 究 的学 习 方 式 ” , “ 尊 重 学 生 的差 异 性 和 独特 性 ” . 一 味 顺 从 学 生 的 独 特 看 法 , 导致 一 种 “ 你 好 、 他 好 、 大 家好 ” l 2 l 的散 漫 、 乡 愿 的 学 风 。 这 种 乡愿 式 的 自 由 , 缺 乏 对 学 生 进 行 基 本 而适 度 的 规 范 训 练 . 学 生 既 没 有 获 得 独 立
起 所 期 望 的 职 责 。 本 文 将 要 探 讨 的 是 其 中 的 一 种
批 评 , 即 有 关 语 文 教 学 中 丁具 性 与 人 义 性 的 统 一
问 题 。 这 个 问 题 涉 及 到 语 文 的 基 本 性 质 和 教 学 方 向 , 冈而值得 我们给予 优先 的注 意。
、
批评 : 工具 - 陛与 人 文 性 之 间 的 摇 摆
如何实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如何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信丰县教研室曾晓红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孰轻孰重的问题,引发过大家激烈的争论;而如何实现两者的统一,又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无疑,这种提法,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
事实上,语文教学的这两重属性,就像人的双目,缺一就会造成“视觉”偏差;又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本身就是一个相互融合的整体。
对此,我们必须认识到下面几个方面:1、在语文教学中,要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绝不能停留在语言文字的落实这一层面。
语言文字不是孤立的,它存在于鲜活的文本之中,要使学生掌握字、词、句、段、篇,绝对离不开对文本思想感情的领悟。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身不能自成体系,任何人文性的内容都蕴涵在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本之中,语文教学不能脱离语言文字的教学来硬生生地以抽象的方式灌输人文性的内容。
3、语文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它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语文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它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发挥语文课程应有的功能。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说是一条贯穿其中的主线。
4、“山重水复疑无路”——问“统一”?我们的课统一了吗?“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但是当我们欣欣然踏进语文课堂时,却在实际的操作中产生了几许疑惑,对此我们不禁要问:工具何在?人文何在?统一,又何在呢?请看下面案例:案例1:人教版第十一册《桂林山水》教学片断。
师:(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第一句与下面几句是什么关系?生:这一段主要写漓江水的特点,第一句与下面几句是总分关系。
师:第一句是采用什么方法写的?第二句里有哪些修辞手法?生:第一句是用对比的方法写的,作者用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与漓江的水作比较。
生:在第二句里,作者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
师:同学们理解得非常正确,现在请大家齐读第一、二句,读后想想“水平如镜”这个词的特点,然后照样子说出几个这样的词。
语文教学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语文教学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摘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而怎样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则是语文教学难点问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工具性人文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而怎样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则是语文教学难点问题。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呢?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含义1、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所谓语文学科“工具性”是指语文用于人际交流具有维持社会联系的实用功能和中介作用,在人际交往中起纽带作用;除此以外,其工具性还表现在语文本身是表情达意、思维交际的工具,可以帮助学好其他学科。
同时语文可以传承文化、传达社会价值观,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掌握语言工具。
因此学习语文就是要使学生牢牢掌握语言工具。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
(1)要使学生学会理解和自我表达语言。
孩子从生下来就要呀呀学语,学会用口头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不但要表达,还要会听懂别人说的话;到了学校就要识字、阅读,学习人家的思想和人类文化,学会理解书面语言,学会阅读;学会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学会作文。
(2)学会用语言进行交际。
语言最主要的功能是进行交际作用,任何人都离不开口语交流,在普及教育的社会,更离不开书面语言的交流。
学习语文就是要学得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的能力2、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语言作为进行思维、表达情感、交流思想、传递文化的工具,和意识、情感、思维等思想具有统一性。
因此,工具性不仅强调了语文本身是工具,同时强调了语文学科的各种外在目的,其中最核心的是培养人的工具理性。
人文性从某种意义上不仅强调了人不是一个语言的工具,也强调了语文课程对于实现人的梦想、价值和追求的意义,其中最核心的是人文精神。
应该说“人文性”与“工具性”分别是语文课程的两大属性。
“人文性”是“工具性”的灵魂,“工具性”则是“人文性”的载体。
正如纸的正、反两面,互相依存,不可机械割裂。
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浅谈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教学要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在教学环节中体现;通过考试评价体现;紧密联系生活体现。
[关键词] 工具性人文性教学环节考试评价联系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地运用语言工具,并能顺利地参与交际活动;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人格、个性、精神世界的关怀,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高尚的审美意识。
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在一起的。
反思语文教学现状,在高考这根指挥棒下,应试教育大行其道:重书面语言的培养,轻口头语言的培养;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教学成绩,轻个性发展,急功近利,舍本求末,从根本上背离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
针对现实,语文教学应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基本特点呢?一、在教学环节中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1.通过诵读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有一个时期一些重视诵读的老师提出了批评:现在的语文课听不到琅琅的读书声,这还怎么能称为语文课?其实诵读的过程不仅仅是掌握语言这个工具的过程,同时也是思想感情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从工具性角度说,诵读有助于学生在头脑里形成一个语言表达的模式和形成语言反应机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
有些学生平时不爱诵读,看书时、“全省各国”、“送门上货”、“恶路挡狗”等,闹出不少笑话。
其实这正是他缺少诵读,记忆不深,虽有了语言模式,而没有形成正确的语言反应机制的缘故。
从人文性角度说,对于情感浓郁的课文,入情地朗读,是学生与作者之间的一条心灵通道。
学生能入情入境地朗读,自然会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熏陶感染。
在诵读过程中,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统一在一起的。
如何实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如何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信丰县教研室曾晓红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孰轻孰重的问题,引发过大家激烈的争论;而如何实现两者的统一,又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无疑,这种提法,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
事实上,语文教学的这两重属性,就像人的双目,缺一就会造成“视觉”偏差;又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本身就是一个相互融合的整体。
对此,我们必须认识到下面几个方面:1、在语文教学中,要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绝不能停留在语言文字的落实这一层面。
语言文字不是孤立的,它存在于鲜活的文本之中,要使学生掌握字、词、句、段、篇,绝对离不开对文本思想感情的领悟。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身不能自成体系,任何人文性的内容都蕴涵在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本之中,语文教学不能脱离语言文字的教学来硬生生地以抽象的方式灌输人文性的内容。
3、语文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它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语文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它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发挥语文课程应有的功能。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说是一条贯穿其中的主线。
4、“山重水复疑无路”——问“统一”?我们的课统一了吗?“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但是当我们欣欣然踏进语文课堂时,却在实际的操作中产生了几许疑惑,对此我们不禁要问:工具何在?人文何在?统一,又何在呢?请看下面案例:案例1:人教版第十一册《桂林山水》教学片断。
师:(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第一句与下面几句是什么关系?生:这一段主要写漓江水的特点,第一句与下面几句是总分关系。
师:第一句是采用什么方法写的?第二句里有哪些修辞手法?生:第一句是用对比的方法写的,作者用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与漓江的水作比较。
生:在第二句里,作者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
师:同学们理解得非常正确,现在请大家齐读第一、二句,读后想想“水平如镜”这个词的特点,然后照样子说出几个这样的词。
文道合一,返璞归真——例谈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文道合一,返璞归真——例谈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是我们组织语文教学的纲。
在教学中,既让学生积累语言、学会表达,又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与精神的升华,这是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得益彰的佳境。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不清楚什么地方体现了人文性,什么地方体现了工具性。
大多是“跟着感觉走”、“跟着经验跑”,这也就导致了语文教学效率的低下,教师厌教,学生厌学。
那么,阅读教学中如何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呢?1.紧扣文本细解读。
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教学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
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理解。
”当前,老师们都重视了对文本的解读,鼓励学生有一双“慧眼”,探寻到文章里的精彩语句,咬文嚼字。
然而,细解文本并不是死抠一字一词,更不是脱离了教材文本的“脚踩西瓜皮”似的悟到什么就是什么。
譬如一教师在执教《黄河颂》一文时,没有引领学生对诗歌中表现黄河波澜壮阔气势的语句加以分析、揣摩,而是分析到了“黄河为什么这样黄?”的问题。
这种脱离文本的解读,学生既不会体验到诗歌的语言魅力,更不会感受到黄河作为民族精神的意义,以及自己作为英雄的中华儿女的自豪感。
教学的工具性、人文性荡然无存,于文本无效,于学生无益。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认真揣摩、品味文中的精彩之处或者抓住文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句,品出作品的美妙之处,悟出深邃之意,从而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教师在教学《与朱元思书》时,引领学生品析文中写山水的语句:“水皆缥碧”---颜色---视觉;“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清澈---以游鱼衬托水之静---动静结合;“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夸张手法---以弓箭、奔马显现水之急速。
大家可以看到这样的解读,紧扣住了文本,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推敲中,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从而使学生能够深入把握教材,感受到富春江秀丽的风光,体悟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爱慕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备 了一 定 语 文 知识 , 有 了一定 语 言 积 累 , 掌握 必 备 的语 法 知识 后 , 才 有条 件学 习其 他学 科 。
2 。 语文 学科 的人 文性
张 田若 曾说 过 : “ 用 课 文 中规 范 的语 言 去 规 范
学生 不够 规范 的语 言 , 用 课文 中丰 富的 语言 去 丰富 学 生 不够 丰 富 的语 言 , 语文应该走 ‘ 反 复 朗读— —
人 文 的 内涵 非 常广泛 ,涵盖 人类 的各种 文化 , 绝不仅 限 于思 想性 和情感 性 。因此 , 语 文学科 的人
自主感 悟—— 合 作 交 流 —— 积 累背 诵 —— 表 达 运 用’ 的基 本 路 子 , 让 学生 不 断 理解 语 言 和 积 累新 的 语 言词 汇 、 句式 和表 达方式 , 然 后通 过 语 言活 动 , 发
男, 四川大竹人 ,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 文学博 士, 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明清小说 与戏 曲。
7 4
在语文教学 中如何实现工具性 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 死抠 时代 背景 。而 就单 元重 点 “ 整体 感 知 ” 来说 ,
的角度 去 引导学 生从 整体 上感 悟作 品 的思想 感情 。 近些年来 , 在 语 文 教学 实 践 中 , 有 两 种 偏 颇 的 教学 方式 : 一种 是 在语 文教 学 过程 中不 同程 度 地弱
语文教学研究
语 文知识
2 0 1 3年第 1 期
在语文教学 中如何 实现工具性 与人文性 的统一
卢 小丹 蒋 玉斌
(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四川 南充 6 3 7 0 0 0 )
摘 要:工具性与人 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终极 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语言文字的技 能, 但 它 又是 一 门人 文 性很 强 的学科 , 因此 , 能 否正确 认 识和 理 解 两者的 关 系, 对 我们 进行 语 文教 学有
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当我们怀着欣欣然迈进语文课堂时,却发现了许多的飘飘然,不禁要问:工具何在?人文何在?统一,又如何在?课堂教学目标是根据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的。
其中,前两个综合维度体现工具性,后一个维度体现人文性。
三个维度的互相渗透、融为一体,就是工具性、人文性统一的体现。
语文课堂上,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不同的,因此课堂教学应少一些限制,多一些自由。
学生必须能自己发现问题,并通过共同探讨、相互交流来增强感悟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教师应把功夫下在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学识水平,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为师生平等对话创设理想的情境上。
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在尊重学生的差异性、多样性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对话,帮助学生建构意义。
我们切不可丢掉语言文字这个本体,忽视对文本语言文字的理解、揣摩、积累和运用;我们更不可置人文性的感悟于一边,忽视对文本的丰富多彩的人文性的体验。
我们要让学生在品味文本语言的过程中给学生以人文关照,真正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让学生在获得基本的语文能力、言语智慧的同时,也得到了人文思想、人文精神的滋养,从而把人文性落实在工具性上面,使两者同生共构,相得益彰,全面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一提法已经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可。
现在的问题是,传统的语文教学是过分地强调语文的工具性而忽视语文的人文性,导致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肢解课文,烦琐分析,刻板训练,致使学生对语文教学失去兴趣。
在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今天,语文教学更是呈现出或人文性张扬有余,工具性体现不够,或理论上接受”统一学说”,但在具体教学中却难以把握的现状。
面对这一现实,有必要明确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内涵,落实言语教学的具体目标,在充分挖掘文本人文性的同时,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1、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内涵解读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包含着以下两个层次的内涵:语文本身就是一种言语工具,人们用以交流思想,传情达意,同时它又是人类思维的基本形态,凭借语言这一媒介实现了交流,开阔了视野,拓展了生活空间;贯穿于语文其中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又是其他学科所毕备的。
语言是与人具体生命活动紧密联系的,是与人的社会历史文化活动紧密联系的。
故语文的人文性是指通过文本的学习,来认识中华文化的博大深厚与世界文化的丰富多元,在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等方面获得陶冶与熏陶,从而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正确的价值观。
统而言之,语文的工具性指向的是作为一种学科的工具效能,强调语文课程对于实现人的梦想,价值和追求的意义。
人文性是一种以彻底的人道主义为至高无上的原则,它关注的是人的生存,即对人的价值和意义的关注,以及对人类命运的关心思索,其实质内涵是重视人,尊重人,发展人。
2、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关联有机统一在一起的。
一方面,在语文教学中,我们在注重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同时,还必须明确在关于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具体教学活动中,不是单纯的有关语言文字的教学。
在阅读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文章中所包含的思想,情感,态度等人文性的内涵。
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一、学习新课标,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与学生观,是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关系的前提。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以来,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也正是它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是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丰富了教学内容,实现了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在新课程观念下,教师的教学策略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立足于学科要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重认知向重情感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教书向重育人转变。
在新的教学观阳光里,师生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这种“解放"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相互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能够更好地促进知识转化为个性的内在。
学生是不以老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教师要想使学生接受自己,就要把学生当做具有独立性的人来看待,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他们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
作为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性,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
正如每个人都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物质营养一样,每个学生也只能用自己的头脑吸收精神营养。
这是别人所不能代替的,也是不能改变的。
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也不可能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更不能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
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才能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才能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总之,做为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并肯定学生是发展的、独特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才能放下架子,弯下腰来,倾听学生的声音;才能根据语文教育的特点,注重熏陶、潜移默化,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教学过程中。
语文教学如何正确理解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教学如何正确理解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里的“工具”是一种比喻的说法,他具有“实用”“中介”的含义。
“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
(课标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应该争取实现的目标。
(课标语)丁培忠先生曾这样讲过;“语文这种工具,不同于其他任何工具,它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
这种工具,你不用它便罢,只要一用它,必然要赋予它自己的思想、观点、感情。
”的确是这样,一篇文章,一段话,乃至一个词的选用,都会流露出使用者不同的思想、观点、倾向、感情。
立足于文本的教学,可使工具性和人文性得以和谐统一,达到润物无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语文课标》”)开篇就提出了语文学科性质“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对语文学科性质的这一界定中.“工具性”除了“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外,还应包括是收集、处理信息的工具,是学习各种知识的工具,甚至是一种重要的思维工具。
其具体的范畴。
应是“字、词、句、篇”等语文知识和“听、说、读、写”等语文能力,也就是通常所说的“语文双基”。
这一“工具性”可以说是语文学科最本质的基本属性.是语文之所以区别于其他学科的最根本特点。
因此,《语文课标》传承了一切《语文大纲》的提法。
至于其中的“人文性”,则是在原有《大纲》“很强的思想性”基础上的发展,完善。
它除含有原来“思想性”的内容之外。
还点明了含有人类文明的种种成果.含有了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语文就是语文。
学习语文就是为了掌握祖国的语言文字。
只是“语文课本”是由一篇篇文章组成的。
而语言文字一旦按一定顺序排列组合成“文章”,就有了意思,所以“语文”就具有了“人文性”。
这个不说大家也明白。
如果学习字典、词典能掌握母语,那就没有“文道”之争,也就没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这回事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怎么理解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具体教学中如何实践“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语文课程性质做了准确表述:“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
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应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教学的目标指向是语言文字运用,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祖国语言文字进行交流沟通,在此过程中,吸收古今中外优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养,促进自身精神成长。
这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而“人文性”着重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人文学科的特点.关于两者的关系,新课标中运用的是“统一”而非“结合”.这是因为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又是工具性的灵魂,二者合一,方能放出异彩. (二)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笔者一些粗浅的认识。
1.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
通过开展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等实践活动,提升学生语文知识、语文能力、思维能力与创造力、培养语文学习方法与习惯、培养学生健康的情感、良好的个性、健全的人格。
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把握语文教育特点,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语文课程具有人文内涵、实践性、综合性。
P13-18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映又往往是多元的。
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重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同时也应注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
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那么,如何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第一,站在文化的高度上来理解工具性。
交际工具本身是文化的组成部分,又是文化的载体;交际是生命的相互展示,是生命价值的相互欣赏,是生命智慧的相互沟通、辉映和碰撞。
理解了这一点,才能真正解读语文的工具性。
第二,人文性必然在工具性中得以体现。
人类的文化是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做人的道理以及真善美、假恶丑的现象都要借助语言文字来表达。
让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透视出真善美、假恶丑,就必然要通过读说等方式,情在读中悟,理在读中悟,从语言文字中切切实实地去感悟、去体会,而不是微言大义地贴标签、说空话。
所以,离开了工具性,人文性也无从谈起。
语文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工具。
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我们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
语文教材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新课标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个表述是新课标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定位,也就是说,语文既是重要的交际工具的同时又是负载文化的载体,是一门具有人文性的基础工具学科。
换个角度说,语文是人文学科,但它又与一般人文学科不同,是一门带有专门培养语文素养的工具性质的基础人文学科。
新课标从语文课程的本意出发,还其本来面目,力求在语文课程中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显然,语文课程同时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两个属性,我以为,工具性关注的是语文知识、技能技巧等,而人文性关注的则是学生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价值态度等。
简言之,工具性的着眼点是“语文学科”,而人文性的着眼点是“学生”(人)。
语文课程中人文性的基本内容“所谓人文,广义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与自然相对;狭义的人文是指社会的意识形态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它与科技相对”(王松泉《试谈语文新课标的新理念》,《语文教学通讯》初中刊2004年第7-8期合刊)。
浅论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浅论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2008-11-23 00:00:00浅论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摘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根本性质,是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观点。
在具体教学中落实二者的统一,是中国语文教育迈向成功的保障。
关键字:语文课程,工具性,人文性,统一自从语文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被确定以后,一个多世纪以来,人们对这门课程的理解始终存在不同的意见,主要有:语文即语言文字;语文即语言文章;语文即语言文学;语文即语言文化。
从人们对“语文”名称的不同见解看,说明人们对这门课程的认识在不断的加深,展现了人们对语文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在各种不同意见的争论过程中正在逐渐深入。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1、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语文是中小学的一门基础学科。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包含两个层次的涵义。
(1)单就语文课程的本身考察,工具性是指语文本身是一种工具,表现在三方面。
第一,就个体而言,人们使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进行思维活动。
以语言为工具的思维,是思维的最主要的形式和最基本的形态;同样,人的联想和想象也是通过语言作触媒才生发和展开的。
一个人的思维、想象能力与其语言驾驭能力总是成正比的。
第二,就人际而言,通过语言人们可以交流思想和情感。
语言不仅是人类表达思想的工具,也是吸收信息的工具。
人类凭借语言实现了交流、开阔了视野、拓展了生活空间,形成人与人之间的广泛联系。
第三,就人类总体而言,语言是文化得以积淀和传承的载体。
人类几千年来汇聚而成的文化,一般都是以语言的文字形式表现、记载和传承。
(2)就整个课程系统而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还表现在,语文的学习还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
叶圣陶说“语文是工具。
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
工具性与人文性怎样统一
工具性与人文性怎样统一——以阅读教学为例《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一提法已经获得大多数人的认同。
现在的问题是,在语文教育中,怎样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本文试图以阅读教学为例,对此做一些探讨。
在阅读教学中,应该坚持三个原则:语,言一思想一语言,整体一局部一整体,语文一生活一语文。
坚持这三个原则的阅读教学,基本上能够达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就是说,首先把语言文字弄清楚,从而进入文章的思想内容,再从思想内容走出来,进一步理解语言文字是怎样组织运用的。
从一篇文章来说,思想内容与语言文字是统一的,也就是过去常说的“文道统一”。
我国著名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认为,语言与思想是同时成就的,“思想是实体,语文是投影。
语文有了完整的形式,思想决不会都是模糊不清的”。
洪堡特也说:“没有一种思维,即使是最纯的,能不借助于我们的一般形式而进行,只有在这些感性形式中我们才能理解和把握住思维。
”所以,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把思想内容与语言文字统一起来,才能使学生既提高语言文字的水平,又受到思想感情的熏陶。
实际上,1986年颁布的中学语文教学大纲已经指出,要根据语文训练的特点进行思想教育。
1992年颁布的义务教育初中语文教学大纲进一步提出,阅读教学中要因文悟道,因道悟文,潜移默化,熏陶渐染,循环往复。
不久前颁布的语文课程标准更是明确指出,语文教育要重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导向,“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教学中”。
当前,离开语言文字架空分析思想内容的倾向,足违背语文教学规律的,也不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原则。
在我国近百年语文教育史上.这个失误一再发生,教训极为沉重。
离开语言文字架空分析思想内容的倾向,早在新中国成立以前就存在。
朱自清先生在上世纪30年代指出:“读的方面,往往只注重思想的获得而忽略语汇的扩展,字句的修饰,篇章的组织,声调的变化等。
”“只注重思想而忽略训练,所获得的思想必是浮光掠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教学中该如何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南康市第四小学刘玉玲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也是语文教育界思想解放的重要成果。
教学实践证明,语文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它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语文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它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源远流长,发挥语文育人的作用。
语文具有工具性,它是交流思想、沟通感情的工具,是人大脑思维的工具,也是学生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更是人类传承文化、积累文化、传达社会价值观的工具。
然而,语文又是具有人文性的,它承载着培养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丰富和陶冶着人的思想个性和感情的重大任务。
一个“交际”,一个“人类文化”,两个“重要”,表明了在课程性质上的倾向性--语文课程具有工具和人文的性质。
“工具性”主要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语文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主要着眼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语文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特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明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目的在于凸显出这两个方面的功能。
我们应该能够认识到,科学与人文的统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成为人们的共识,也反映了社会各界对语文教育的共同期望。
“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提法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展开和实施。
在语文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应该始终牢牢把握这两个方面的任务。
简言之,“工具性”和“人文性”是语文的两大属性。
“工具性”是基础,“人文性”是核心。
但工具性和人文性在语文学习中又是和谐统一的。
无论是“工具性”还是“人文性”都应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为本。
那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中该如何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防止将二者人为地割裂开来呢?
一、学习新课标,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与学生观,是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关系的前提。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以来,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也正是它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是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丰富了教学内容,实现了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在新课程观念下,教师的教学策略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立足于学科要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重认知向重情感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教书向重育人转变。
在新的教学观阳光里,师生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这种“解放”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相互分享彼此
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能够更好地促进知识转化为个性的内在。
学生是不以老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教师要想使学生接受自己,就要把学生当做具有独立性的人来看待,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他们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
作为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性,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
正如每个人都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物质营养一样,每个学生也只能用自己的头脑吸收精神营养。
这是别人所不能代替的,也是不能改变的。
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也不可能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更不能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
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才能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才能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总之,做为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并肯定学生是发展的、独特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才能放下架子,弯下腰来,倾听学生的声音;才能根据语文教育的特点,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教学过程中。
因此,学习新课标,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与学生观,是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关系的前提。
二、把握三个维度,运用正确的教学法和学习法,是落实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关键。
素质教育是一种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性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新课标更是凸现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要求。
从语文课程目标看,三维目标既包含了知识与能力维度的工具性目标,又包含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的目标;从语文教学内容看,文本难度降低了,强调了实效性,多了一些浅显易懂的能反映时代精神、先进科学理念、关注社会、自然、生命等有价值的问题的内容;从语文的学习方式看,则大力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用独立的意识、批判的思维和团结合作的精神与文本对话,在对话中探索语文教学的丰富底蕴;从语文的评价标准看,要求评价内容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积累,还要慎重考查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要将过程性评价和终极性评价相结。
总之,语文的性质渗透在语文课程标准的方方面面,这有利于教师更好地进行语文的教学。
因此,教师应该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把握好“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运用正确的教学法和学习法,彼此兼顾,落实好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关系。
三、让工具性与人文性在阅读中同构共生。
首先,利用教材的范本阅读,进行人文教育。
语文教材是进行语文教学的范本,是我们实现阅读教学的首要材料,我们教师要善于在重视字、词、句、段、篇和讲解的同时,挖掘教材中的人文种子。
其次,从课外经典名著的阅读中感受人文熏陶。
“腹有诗书气自华”!语文教材只是语文教学的范本,要想更多的感受阅读的乐趣,更好的完成阅读教学的目标,课外经典名著的拓展阅读是必不可少的。
再次,在生活阅读中明辨是非,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拥有健康的心理素质,达到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合理培养。
四、在综合实践教学中统一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语文综合实践教学是新课改不可忽略的一部分,在我们的语文教材的编写中就有社会实践活动的要求。
综合性实践是让学生在做中学,鼓励学生积极去收集生活资料、观察生活,积极探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互相配合,提高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创新能力的发展。
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鼓励学生深入实践,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了解知识的生产与发展过程,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适应力。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中,只有一方面注重具体的字、词、句、章等语文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积累,另一方面加强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教育,将实践与体会融为一体,将语文知识予以积累、消化、内化为自主的学识时,才能真正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从而真正提高语文素养,取得语文教育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