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教学要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在教学环节中体现;通过考试评价体现;紧密联系生活体现。
[关键词] 工具性人文性教学环节考试评价联系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地运用语言工具,并能顺利地参与交际活动;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人格、个性、精神世界的关怀,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高尚的审美意识。
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在一起的。
反思语文教学现状,在高考这根指挥棒下,应试教育大行其道:重书面语言的培养,轻口头语言的培养;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教学成绩,轻个性发展,急功近利,舍本求末,从根本上背离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
针对现实,语文教学应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基本特点呢?
一、在教学环节中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1.通过诵读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有一个时期一些重视诵读的老师提出了批评:现在的语文课听不到琅琅的读书声,这还怎么能称为语文课?其实诵读的过程不仅仅是掌握语言这个工
具的过程,同时也是思想感情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从工具性角度说,诵读有助于学生在头脑里形成一个语言表达的模式和形成语言反应机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
有些学生平时不爱诵读,看书时、“全省各国”、“送门上货”、“恶路挡狗”等,闹出不少笑话。
其实这正是他缺少诵读,记忆不深,虽有了语言模式,而没有形成正确的语言反应机制的缘故。
从人文性角度说,对于情感浓郁的课文,入情地朗读,是学生与作者之间的一条心灵通道。
学生能入情入境地朗读,自然会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熏陶感染。
在诵读过程中,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统一在一起的。
鉴于此,大凡美文,我都要求学生大声读,喜欢的词汇、段落勾画出来,以求丰富词汇,且从文本中去受到熏陶、感染和影响。
2.在阅读教学中设计好问题,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课堂教学的过程应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是思想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围绕一个问题表达、进行讨论就是运用语言的过程,这充分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阅读教学的根本目的是“立人”,而通过对话,学生发现了文本价值,表达了自己的思想,充实了精神生活,提升了人生境界,充分挖掘了自身的潜能,体现了自我价值等,便体现了语文的人文性。
在对话这个环节中,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统一在一起,不可分离的。
因此,教师要精心设计好问题,对学生构成吸引力,为师生平等对话创设良好的情境,起到“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在这当中要容忍学
生对课文产生看来荒唐、其实是富有想象力的想法,尊重学生的想法,以人为本,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比如,在执教《雷雨》时,我这样设计问题:“周朴园看到侍萍关窗的动作觉得奇怪,如果你是饰演侍萍的人,你会有什么样的动作?”这个问题对学生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学生有的回答“顺手摸一摸自己的头发”,有的回答“整理衣襟”,有的回答“拍打拍打身上的灰尘”。
这些回答让学生感觉进入了剧本的情境中,从而充分理解了剧本台词背后的动作性,并挖掘了自身的潜能,展示了自我的创作才能。
二、通过考试评价来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高考是个指挥棒,学生要进入大学,就必须通过高考,拿到敲门砖,这是我们回避不了的现实,问题是我们能不能让这个指挥棒指挥得更好一点。
首先从考试内容说,考什么?我觉得最能体现一个人语文素养的是阅读和写作。
什么是语文素养?就是一个人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文化品位、情感素养(态度、价值观、审美情操)等的综合,体现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
这一点,上海的高考就比我们做得好。
当然平时的月考、班里的小测验也是考试,有些地区、有些学校把语文课外阅读放进考试题中,这就对了。
因为语文学习是一个很广泛的概念,我们不能老盯着几篇课文来培养学生的能力。
学生可以通过课外阅读提高自己的言语能力、文化品位
和审美情操。
其次从评价机制说,我觉得我们的高考作文评价是出了问题的。
高考作文阅卷的最大特点是快,五十秒左右看一篇的速度是正常的。
在这种高速阅读的情况下,阅卷老师对绝大多数作文通常都是只读一遍的,没有时间再读第二遍。
这种评价机制不可能以人为本。
为了取悦阅卷老师,高考作文一定要中心明确,结构明快,语言明朗。
只有这样的作文才能让阅卷老师匆匆读过一遍之后,立刻看出文章的优点和亮点,否则就会误判。
因此新的八股文应运而生:总分总结构,分说部分设三个分论点,每个分论点下面一两个事例,外加议论点题。
在这种模式下,学生泯灭了自己的个性和思想,很难展现自己的才情和素养。
有的只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一些感情虚假的文章、依赖背诵的文段充斥着考场。
在这里,语文的“工具性”异变成学生敲开大学门的工具,“人文性”中的“以人为本”异化成以阅卷老师为本。
因此改变高考评价机制,从高层改革,真正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势在必行。
关于作文,我们是否可以改变“一评定终身”的局面,借鉴外国的一些高考制度,比如参考学生的自荐信、课外活动的情况、交际能力等。
当然,人微言轻,有些事情不是我们可以想的,但我们可以把握好自己。
作为教师,你跟学生说的话、你给学生写的评语,那都是对他的一种评价,应该充满激励,应该体现出对学生的一种人文关怀。
三、紧密联系生活,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
语文即生活,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在生活中培养语文素养,这样的大语文观念已经成为共识。
要体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特点,首先,语文阅读要联系生活,要求学生在阅读中充分发挥主体精神,以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极主动地与文本对话,创造性地构建文本的意义,把文本看作生活的反映,结合生活学习文本,以生活的标准衡量文本优劣,让生活成为学习文本的动力,联系生活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比如粤教版必修五第一单元阅读教学是《走近经济》,我们可以让学生联系个人、家庭和社会的实际,与同学交流、讨论自己最感兴趣的经济问题,如“中学生的消费现状”、“家庭文化消费状况”、“绿色消费”、“人民币升值”、“通货膨胀”等等,通过确定活动课题、调查问卷及报告分析,学生了解了社会经济状况,增强了学习文本的动力,锻炼了社会实践能力,增长了见识。
其次,语文要走出课堂,走进生活。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说的就是语文。
生活即语文,比如看电视、看报、看电影,或与人交谈时你听到一个好的想法——关于社会的、经济的、文化的讨论,记录下来。
有了自己的一点感悟,把它写下来,这就是语文,语文教学就要提倡这样的课外练笔。
学生生活圈子有限,我们可以把焦点访谈、百家讲坛等引进课堂。
在贴近生活的课外练笔中,学生以我手写我心,提高了自己的语言文字运用能力,同时也培养了自己的情趣爱好,丰富了自己的生活体验,形成了正确的
生活态度和价值观。
总之,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一个很重要的课题,有着广阔的研究空间,需要语文教育工作者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实践、丰富。
[参考文献]
1.巢宗祺雷实陆志平主编《语文课程标准》(湖北教育出版社)
2.《语文教学应当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中小学教育》2010.10)
(作者单位:广东省东莞市第二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