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龙源期刊网 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作者:谢潇然来源:《教育·校长参考》2019年第10期《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就把语文学科的性质完整地表述出来了,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具有工具性。
语文又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人文性,二者是统一的。
那到底什么是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呢?在语文课堂上又如何实现二者的统一呢?下面是笔者的一些思考。
工具性语文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本身是表情达意、交流思想的符号,是人脑的思维工具,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也是一门基础学科,是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和保证。
同时,语文可以传承文化,传达社会价值观,从而维系社会的正常运行。
人文性语文的“工具性”作为符号的工具属性,与“人文性”的关系表现为形式与内容的关系:通过语言符号表达人文情感。
语文教学的目标就是要培养能够正确感知世界、认识世界,在学会使用语言符号的基础上应用符号表达思想感情,做一个听、说、读、写全面发展的有思想的人,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人类文化(特别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做出贡献。
这就意味着它还要具有深层次的“人文性”。
人文性是语文课程的重要文化特性,课程内容、课程资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决定了这一课程性质。
人文性,可以理解为人性与文化性的整合,包括价值、文化传统、道德、情感、人性、人存在的意义等精神生活的方方面面。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朗读感悟中,体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朗读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叶圣陶先生说:“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应一。
”课堂阅读是一个“走近文本——走进文本——走出文本的反复的螺旋上升的过程。
首先,教师要通过多种手段让学生走近文本,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心向,形成积极的阅读状态。
课堂教学如何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课堂教学如何体现语文课程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因此教学时,只有将二者的教学合二为一,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地整合教育资源,体现教育与教学的双重作用.但我们发现,许多教师由于认识的不到位,个人能力的欠缺,在课堂教学中常常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开来,不能有效地溶于教学的每个环节。
或过于突出基本功的训练,忽视人文性.亦或过于突出人文性,出现“泛语文”的现象,从而使教学显得生硬和僵化,缺少语文课应有的光彩.那么,究竟如何将二者做到有效的统一呢?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和参加课堂教学活动所得,本人认为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从品词析句入手品词析句是语文教学的本色。
我们都知道,每一篇文章所蕴含的情感都是通过具体的语言文字来表达的,因此,抓住文章的重点词句进行品析,是非常有效的方法。
例如教学《颐和园》一文时,为了引导学生体会昆明湖的美和作者独到的写法,我先让学生在自由朗读的基础上,谈一谈昆明湖给自己留下了什么印象,进而让他们在文中找出最能体现昆明湖美的词句来。
于是学生纷纷找出了“昆明湖静得像一面镜子,绿得像一块碧玉.”“游船和画舫在湖面慢慢滑过,几乎不留一点痕迹”等词句.接着,我又让学生议一议作者写法上的特点,引导体会了比喻的作用和“滑”一词的妙处.在这样品析词句的过程中,既帮助学生感受了语言文字的美,强化了语文基本功的训练,又引导学生感受了昆明湖的美,体会了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有效地将突出了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二、以多种形式的读加以促进现在的语文课堂教学更加注重读的训练,这是非常必要的。
但听课时我们常常看到,老师们没有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文本,就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由于学生没有真切的感悟和理解,读时很难入情,朗读的训练虽有,却是没有多大实效的。
我认为,读的训练不应是孤立存在的,它应与词句理解、情感体会有效融合,相得益彰.例如在教学《长城》一课时,我力求通过朗读训练的层次性来引导学生体会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如何做到小学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如何做到小学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法库县大孤家子镇中心小学张影南摘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并非各自单独存在,而是相辅相成的。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是教育的永恒追求。
本文分别从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语文综合性学习等五个方面提出了一些具体的教学建议,力求努力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关键词:小学语文工具性人文性和谐统一如何做到小学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1在识字和写字教学中,赋予人文情愫。
识字教学历来是低年级教师颇为费心的一项工作,付出的人劳动跟收获往往不成正比,究其原因,是因为教师常常在识字写字教学过程中将语文完全当成了一种工具,而忽视了识字写字的人文性,导致识字教学枯燥单调,出现事倍功半的现象。
作为传承祖国文化重任的小学教师,更应该将人文情愫融入到识字教学过程中。
在注重准确识字、写字的同时,赋予各种各样的识字方法以丰富学生的情感,在情感的基础上,整体把握教学目标,构建学生自主识字的新天地,注重准确识字、写字的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主动识字的兴趣,关注学生在识字过程中的情感、态度以及识字的方法的尝试和探索。
例如,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不仅要求学生能认识3500个左右的常用汉字,会写其中的3000个字,而且要培养学生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培养主动识字的愿望和主动识字的习惯,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学生一旦具有识字的主动性和写字的美感意识,具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和良好的识字、写字习惯,不仅对识字、写字,对于学好语文,而且对于终身学习,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所以在识字、写字,教学中应当注意三个问题:第一,在教学过程中,要因地因人制宜,识字数量做到下要保底,上不封顶,使广大学生都能达标,使学有余力的学生得更多、更好。
语文教学中实现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及语文素养的培养
一、结合具体课例,谈谈你在教学实践中如何挖掘文本的人文性和工具性内涵,并做到二者的统一。
教学中如何以审美为途径,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学生体验语言艺术的独特魅力,获得健康、丰富的审美享受,即实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一)创设情景,发挥想象,朗读感悟。
朗读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叶圣陶先生说过:“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
”⑦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发展与内化有关系。
在内化中,由于阅读文本以符号、形象、情感等进入主体而引起主体心理结构的调整、改造和丰富,因而造成人的心理发展的效应。
课堂阅读是一个“走近文本──走进文本──走出文本”的反复的螺旋上升的流程。
首先,要通过多种手段让学生走近文本,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心向,形成积极的阅读状态。
其次,教者要充分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悟情诵读。
言语转化理论认为:文章是文、象、意的统一体。
文,即文章的语言文字系统;象,即文章的形象系统或材料内容;意,即文章的思想观点,情感意蕴或主旨。
学生学习语言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循文──识象──明意──悟言”,也就是说是一个循文识象,因象明意,由意悟言的过程。
循文识象即通过认真阅读语言文字去感知、识记文章的形象系统或材料内容;因象明意,即通过弄清楚文章的形象、材料去明确、领悟文章的思想内蕴;由意悟言即从文本所反映的人文内蕴中领悟言语规律、言语意蕴,进而把自己个性独特的体验,通过诵读或用语言表达出来,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中要合理利用各种手段将学生带入课文情境,让学生直观感受课文的形象,意境,从而体会到文章的人文内涵。
”(二)找准支点,听说读写,揣摩感悟。
叶圣陶先生说过“语文教学的根在听说读写,是听说读写之内的挖掘与创新,而不是游离于听说读写之外的花样翻新。
”《课程标准》中反复提到:语文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浅析初中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但是在教学实践中,在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往往会出现偏离这一本位的现象。
本文论述了语文两大属性的有机统一,并结合教学实践论述了关于在教学中如何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的认识与体会。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育;工具性;人文性一、语文阅读教学的新要求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不是使两者等同,也不是一方“吞并”或“同化”另一方,这种统一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工具性与人文性双方相互依赖,任何一方皆不可孤立存在和发展;二是两者之间相互贯通性,这又首先表现为两者的相互渗透和相互包含。
其次表现为相互转化的趋势,后者是对立双方内在统一性和辨证性的最深刻体现。
有人打了一个比喻,说这就像一张纸的两面:一面是工具性,另一面是人文性,任何一方面都不可能离开另一面而单独存在,它是一个统一的事物。
或者说,工具性与人文性是一张皮,不是两张皮。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小学生思想、精神启蒙的过程,由于语言文学的特殊性,使得语文课程更亲缘于人的精神,情感、志趣、心向、态度、价值等人文特性,这意味着小学语文阅读全方位地影响小学生整体人格的提升,启迪他们的心灵情操,拓展他们的心智视野,使他们更多更好地受到一种人性的、人文的、人情的教化。
这样,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就不局限于单一的工具性,而提升为全面的人文性。
二、人文性及语文的工具性现在教育都提倡人文性教育,但是很多人不能理解人文教育的根本意义,其人文教育不是指不对学生进行规范化教学,而是在教学中更加重视对其进行思维、情操以及理想、个性等方面的引导,其主要是尊重学生本身的喜好、个性的发展,不在强迫其往社会所需要的方面发展。
还给学生自由的发展空间。
语文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是一门基础工具学科。
因为语言是交际的工具,是表达思想感情、交流思想感情、传递文化的工具。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
使学生学会理解和自我表达语言;学会用语言进行交际;学会积累语言。
如何实现语文教学的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如何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信丰县教研室曾晓红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孰轻孰重的问题,引发过大家激烈的争论;而如何实现两者的统一,又再次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无疑,这种提法,已经成为我们的共识。
事实上,语文教学的这两重属性,就像人的双目,缺一就会造成“视觉”偏差;又如一枚硬币的两面,它们本身就是一个相互融合的整体。
对此,我们必须认识到下面几个方面:1、在语文教学中,要落实“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维目标,绝不能停留在语言文字的落实这一层面。
语言文字不是孤立的,它存在于鲜活的文本之中,要使学生掌握字、词、句、段、篇,绝对离不开对文本思想感情的领悟。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本身不能自成体系,任何人文性的内容都蕴涵在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本之中,语文教学不能脱离语言文字的教学来硬生生地以抽象的方式灌输人文性的内容。
3、语文的工具性,只有与人文性统一,它才能焕发强大的生命力;语文的人文性,只有以工具性为基础,它才能成为有源之水、有本之木,发挥语文课程应有的功能。
在《语文课程标准》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可以说是一条贯穿其中的主线。
4、“山重水复疑无路”——问“统一”?我们的课统一了吗?“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
”但是当我们欣欣然踏进语文课堂时,却在实际的操作中产生了几许疑惑,对此我们不禁要问:工具何在?人文何在?统一,又何在呢?请看下面案例:案例1:人教版第十一册《桂林山水》教学片断。
师:(出示课文第二自然段)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什么?第一句与下面几句是什么关系?生:这一段主要写漓江水的特点,第一句与下面几句是总分关系。
师:第一句是采用什么方法写的?第二句里有哪些修辞手法?生:第一句是用对比的方法写的,作者用波澜壮阔的大海、水平如镜的西湖与漓江的水作比较。
生:在第二句里,作者用了排比、比喻的修辞方法。
师:同学们理解得非常正确,现在请大家齐读第一、二句,读后想想“水平如镜”这个词的特点,然后照样子说出几个这样的词。
语文教学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
语文教学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摘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而怎样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则是语文教学难点问题。
关键词:语文教学工具性人文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而怎样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则是语文教学难点问题。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呢?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含义1、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所谓语文学科“工具性”是指语文用于人际交流具有维持社会联系的实用功能和中介作用,在人际交往中起纽带作用;除此以外,其工具性还表现在语文本身是表情达意、思维交际的工具,可以帮助学好其他学科。
同时语文可以传承文化、传达社会价值观,人类要生存、要发展,就必须掌握语言工具。
因此学习语文就是要使学生牢牢掌握语言工具。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
(1)要使学生学会理解和自我表达语言。
孩子从生下来就要呀呀学语,学会用口头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不但要表达,还要会听懂别人说的话;到了学校就要识字、阅读,学习人家的思想和人类文化,学会理解书面语言,学会阅读;学会运用口头和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学会作文。
(2)学会用语言进行交际。
语言最主要的功能是进行交际作用,任何人都离不开口语交流,在普及教育的社会,更离不开书面语言的交流。
学习语文就是要学得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交流的能力2、语文学科的人文性语言作为进行思维、表达情感、交流思想、传递文化的工具,和意识、情感、思维等思想具有统一性。
因此,工具性不仅强调了语文本身是工具,同时强调了语文学科的各种外在目的,其中最核心的是培养人的工具理性。
人文性从某种意义上不仅强调了人不是一个语言的工具,也强调了语文课程对于实现人的梦想、价值和追求的意义,其中最核心的是人文精神。
应该说“人文性”与“工具性”分别是语文课程的两大属性。
“人文性”是“工具性”的灵魂,“工具性”则是“人文性”的载体。
正如纸的正、反两面,互相依存,不可机械割裂。
如何实现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和谐统一
如何实现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科技要发展,文明要升华,企盼着健康个性的形成。
具体到语文教学,也常常遇到现实的挑战。
对于语文教学本质的认识,小学语文界历来是争论不休。
是工具性为主,还是人文性为主?是语言文字?还是语言文学?等等。
其实在语文教学中,哪一种因素都有,但哪一种也不能单独占领语文教学阵地。
更好的实现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才是正确途径。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必须立足文本语文课堂上,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往往是不同的,因此课堂教学应少一些限制,多一些自由。
学生必须能自己发现问题,并通过共同探讨、互相交流来增强感悟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教师应把功夫下在提高自身的人文素养和学识水平,为学生的自主学习营造良好的氛围,为师生平等对话创设理想的情境上。
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在尊重学生差异性、多样性的基础上,通过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对话,帮组学生构建意义。
如课文《妈妈的帐单》,先以一首非常感人的歌曲《烛光里的妈妈》创设情境,在学生的心中激起情感的涟漪,接着用亲切感人的语言引出话题,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文本,在对彼得和妈妈的帐单比较后,明白尽管彼得的妈妈为他做了那么多的事,但帐单上都0芬尼,让学生真切地感悟到妈妈的爱是无私的,伟大的,更是世界上最美丽的感情!教师接着引导“母爱是永恒不变的主题,其实,又何止小彼得的妈妈呢,我们在座小朋友的妈妈,肯定也是这样用绵绵不断的爱陪伴你们长大的是吗?”“那么,此时此刻,假如日夜为我们操劳的,我们最亲爱的妈妈就站在我们的面前,你最想干什么?”“一句真诚的祝福”、“一个热情的拥抱”、“一杯浓浓的热茶”……在那一刻,孩子们的语言是朴素的,但内心却是最真诚的!整堂课洋溢着“母爱是世界上最伟大的感情”的人文魅力,师生都沐浴在荡气回肠的“人化”情境中,显示出了浓郁的人文主义色彩。
另一方面一步一步让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去品味语言的精妙,读懂文字背后的寓意。
在理解文本的过程中,引发了学生类似的生活经历,触发了学生相似的联想与想象,从而过的情感的体验和精神熏陶。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引言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
而在实施语文教学的实践中,教师需要掌握一定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同时也需要在教学活动中平衡人文性与工具性,以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本文将探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法。
一、人文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人文性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关注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念和人文精神。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人文性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1 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语文教学不仅仅是为了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通过接触优秀文学作品,学生能够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思想,培养对美的感知能力和审美情趣。
而人文性的教学方法可以通过创设情境、讲述故事等方式,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提高他们的情感认知水平。
1.2 培养学生的价值观念小学语文教学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念。
通过优秀的文学作品,学生可以感悟人生真谛,了解道德准则,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而人文性教学注重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和讨论,引导学生对自己的价值观进行反思,并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能力。
1.3 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小学语文教学的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通过学习文学作品和了解文化传统,学生可以感受到文化的底蕴和人文精神的魅力。
而人文性的教学方法可以通过组织文学活动、举办诗歌朗诵比赛等方式,引导学生深入了解文化传统,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
二、工具性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必要性工具性是指在教学活动中运用适当的教学工具和技术手段,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工具性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2.1 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资源语文教学需要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引导学生进行多样化的学习。
例如,借助多媒体技术,教师可以呈现有声有色的课文,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内容。
同时,利用网络资源,学生可以获取更多的阅读材料,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
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浅谈语文教学中“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摘要]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教学要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我觉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在教学环节中体现;通过考试评价体现;紧密联系生活体现。
[关键词] 工具性人文性教学环节考试评价联系生活《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地运用语言工具,并能顺利地参与交际活动;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人格、个性、精神世界的关怀,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高尚的审美意识。
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在一起的。
反思语文教学现状,在高考这根指挥棒下,应试教育大行其道:重书面语言的培养,轻口头语言的培养;重知识传授,轻能力培养;重教学成绩,轻个性发展,急功近利,舍本求末,从根本上背离了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
针对现实,语文教学应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基本特点呢?一、在教学环节中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1.通过诵读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有一个时期一些重视诵读的老师提出了批评:现在的语文课听不到琅琅的读书声,这还怎么能称为语文课?其实诵读的过程不仅仅是掌握语言这个工具的过程,同时也是思想感情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从工具性角度说,诵读有助于学生在头脑里形成一个语言表达的模式和形成语言反应机制,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语感。
有些学生平时不爱诵读,看书时、“全省各国”、“送门上货”、“恶路挡狗”等,闹出不少笑话。
其实这正是他缺少诵读,记忆不深,虽有了语言模式,而没有形成正确的语言反应机制的缘故。
从人文性角度说,对于情感浓郁的课文,入情地朗读,是学生与作者之间的一条心灵通道。
学生能入情入境地朗读,自然会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受到熏陶感染。
在诵读过程中,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统一在一起的。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表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安徽芜湖庄华涛内容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表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笔者认为必须将解读文本与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尽量减少运用非语文的手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这样,才能表达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关键词:语文课程工具性人文性统一《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大家都能认识到:“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而“人文性”着重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人文学科的特点.关于两者的关系,新课标中运用的是“统一”而非“结合”.这是因为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又是工具性的灵魂,二者合一,方能放出异彩.反观我们的语文教学,以往的语文教学有意无意地无视了语文自身的人文特征,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承,过于注重接受性学习;而当前的语文教学又有片面追求人文性,使语文课没有了语文味的趋势。
这些趋势都值得我们警惕。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表达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笔者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将解读文本与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彼此促进目前我们阅读课堂教学的过多的提问、细碎的分析、脱离文章整体内容的所谓“训练”,还有充满于课堂中的各种形式主义,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我们的阅读教学耗时费力而低效,使学生厌学,教师难教。
如何克服这些弊端呢?最基本的方法是少提问、分析,多读想、感悟。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支玉恒指出:不要脱离语言文字奢谈所谓的人文情怀〔人文情怀是从语言文字的感悟中生发出来的〕。
因此,“读”这一最传统的阅读教学的手段,在现代教学中仍然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学习语言的途径。
文道合一,返璞归真——例谈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文道合一,返璞归真——例谈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是我们组织语文教学的纲。
在教学中,既让学生积累语言、学会表达,又让学生受到情感的熏陶与精神的升华,这是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相得益彰的佳境。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不清楚什么地方体现了人文性,什么地方体现了工具性。
大多是“跟着感觉走”、“跟着经验跑”,这也就导致了语文教学效率的低下,教师厌教,学生厌学。
那么,阅读教学中如何做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呢?1.紧扣文本细解读。
叶圣陶先生曾说:“阅读教学必须引导学生推敲、揣摩、细细品味。
这样,学生对语言文字才会有正确丰富的理解。
”当前,老师们都重视了对文本的解读,鼓励学生有一双“慧眼”,探寻到文章里的精彩语句,咬文嚼字。
然而,细解文本并不是死抠一字一词,更不是脱离了教材文本的“脚踩西瓜皮”似的悟到什么就是什么。
譬如一教师在执教《黄河颂》一文时,没有引领学生对诗歌中表现黄河波澜壮阔气势的语句加以分析、揣摩,而是分析到了“黄河为什么这样黄?”的问题。
这种脱离文本的解读,学生既不会体验到诗歌的语言魅力,更不会感受到黄河作为民族精神的意义,以及自己作为英雄的中华儿女的自豪感。
教学的工具性、人文性荡然无存,于文本无效,于学生无益。
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整体感知的基础上,认真揣摩、品味文中的精彩之处或者抓住文中“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句,品出作品的美妙之处,悟出深邃之意,从而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例如,教师在教学《与朱元思书》时,引领学生品析文中写山水的语句:“水皆缥碧”---颜色---视觉;“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清澈---以游鱼衬托水之静---动静结合;“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夸张手法---以弓箭、奔马显现水之急速。
大家可以看到这样的解读,紧扣住了文本,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推敲中,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从而使学生能够深入把握教材,感受到富春江秀丽的风光,体悟到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的爱慕大自然,避世退隐的高洁志趣。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备 了一 定 语 文 知识 , 有 了一定 语 言 积 累 , 掌握 必 备 的语 法 知识 后 , 才 有条 件学 习其 他学 科 。
2 。 语文 学科 的人 文性
张 田若 曾说 过 : “ 用 课 文 中规 范 的语 言 去 规 范
学生 不够 规范 的语 言 , 用 课文 中丰 富的 语言 去 丰富 学 生 不够 丰 富 的语 言 , 语文应该走 ‘ 反 复 朗读— —
人 文 的 内涵 非 常广泛 ,涵盖 人类 的各种 文化 , 绝不仅 限 于思 想性 和情感 性 。因此 , 语 文学科 的人
自主感 悟—— 合 作 交 流 —— 积 累背 诵 —— 表 达 运 用’ 的基 本 路 子 , 让 学生 不 断 理解 语 言 和 积 累新 的 语 言词 汇 、 句式 和表 达方式 , 然 后通 过 语 言活 动 , 发
男, 四川大竹人 ,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 文学博 士, 研究方向为古代文学明清小说 与戏 曲。
7 4
在语文教学 中如何实现工具性 与人文性的统一
是 死抠 时代 背景 。而 就单 元重 点 “ 整体 感 知 ” 来说 ,
的角度 去 引导学 生从 整体 上感 悟作 品 的思想 感情 。 近些年来 , 在 语 文 教学 实 践 中 , 有 两 种 偏 颇 的 教学 方式 : 一种 是 在语 文教 学 过程 中不 同程 度 地弱
语文教学研究
语 文知识
2 0 1 3年第 1 期
在语文教学 中如何 实现工具性 与人文性 的统一
卢 小丹 蒋 玉斌
( 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 四川 南充 6 3 7 0 0 0 )
摘 要:工具性与人 文性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语文学科终极 目的是培养学生使用语言文字的技 能, 但 它 又是 一 门人 文 性很 强 的学科 , 因此 , 能 否正确 认 识和 理 解 两者的 关 系, 对 我们 进行 语 文教 学有
谈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谈语文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内容摘要】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的工具性是由语言的功能决定的,它也是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
树立正确的观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索才能真正实现语文课程改革的目标,大大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关键词】工具人文统一作为一门基础学科,语文课程在小学阶段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地界定了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这一界定,向我们强调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必须协调发展,不能只注重其中的一方面而忽略了另一方面。
那么,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我认为,应该理性地审视,准确地把握,正确地发挥它们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注重工具性,发展学生听说读写能力。
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指语文用于人际交流具有维持社会联系的实用功能和中介作用。
语文是个人和社会都离不开的重要工具。
列宁曾经这样说过:“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以汉语言文字为载体的语文,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工具。
可以说,语文的工具性是由语言的功能决定的,它也是语文学科的本质特征。
语文教学如果脱离了工具性,学生连最基本的理解能力,表达能力都没有,让他们受到文化、文学、思想、情感的熏陶,那将是不切实际的想法,而“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也只能成为一句华而不实的口号。
由此可见,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培养学生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应该是语文教学工作中的重要任务。
新课标提出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也正是语文工具性作用的体现。
语文是广泛运用于人们交际和思维的重要工具,而学生对这一工具的熟练掌握,需要在课堂上不断地进行语言文字的训练。
曾听过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执教的《第一次抱母亲》这篇文章。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特点语文教学承载着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人文素养”“具备包括阅读理解与表达交流在内的多方面的基本能力”的任务,这就要求语文教学必须体现语文学科特点: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达到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能力的目标,教师必须引导将训练与感悟有机结合,优化教学策略,合理安排教学活动,引导学生在丰富多彩且有效的实践活动中“感悟”“训练”——感悟体现人文性,训练体现工具性,训练与感悟应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依存,相辅相成的.遵循这一规律,摆正训练与感悟的关系.找准适合学生感悟与训练的最佳结合点,这是提高教学效率的前提;遵循教学规律,在教学中以人为本,"训练"中包容"感悟",以读为本,"感悟"中体现"训练";活用教材,拓展"感悟"与"训练"的空白点,是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新途径.一﹑深钻教材,找准训练与感悟的结合点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教师在其间应起着桥梁的作用.教师在备课时,首先要在与文本的对话中获得独特的体验和感受,达到真正地与作者,编者心灵上的交流.这是课上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的基础.如果没有这个基础,就不能很好地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和领悟语文章的表达方式.教师的要务是找准文本的切入点,引导学生在文本对话过程中感悟体验,并获得最丰富的营养.教材中的每篇课文都是一个鲜活的“例子”.针对每篇文章中的“形”和“魂”、“文”与“法”,教师要“钻进去”,找准训练与感悟的最佳结合至关重要.《狼牙山五壮士》这篇课文颂扬了五壮士为了掩护连部与群众的安全转移,同敌人英勇奋战,最后壮烈跳崖的英雄事迹,颂扬了他们宁死不屈,勇于献身的精神.全文以“壮”为主线,按照“壮行―壮举—壮言―壮心及壮志凌云”的顺序贯穿起来.当教师把握了这点后,教学中就能顺利引导学生准确去揣摩,就能适度地引导学生从中感悟五壮士崇高的内心世界.同时也使学生感悟到文中以“壮”为主线的表达方法.这样悟其情,懂其法,感悟与训练并举,效果会更佳.二、以人为本,“训练”中包容“感悟”在阅读教学中,要想达到引导学生领悟品味文章思想感情的同时得到语言文字的训练,必须遵循学生认知规律,语文教学规律,确定好训练与感悟的契入点.训练的目的也是为了感悟一些东西,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语言时,切不可就语言学语言,孤立地进行单纯语言训练,而应以理解内容领悟情感为经线,以语言训练为纬线,使语言形式的掌握与内容感悟,情感的体验相互交叉,有机结合,融为一体.在训练中把握语文情感的纽带,引导学生入情悟情,去体验,去发现,去感悟语言文字之美,促进自读自悟能力的提高。
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语文教学中如何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一、学习新课标,树立正确的教学观与学生观,是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关系的前提。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以来,新课程理念深入人心,也正是它强调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是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的,丰富了教学内容,实现了教学相长和共同发展。
在新课程观念下,教师的教学策略由以学科为本位转向以人的发展为本位,立足于学科要服从、服务于人的全面健康发展;由重知识传授向重学生发展转变,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由重认知向重情感转变,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由重教书向重育人转变。
在新的教学观阳光里,师生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解放",这种“解放"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师生富有个性化的创造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相互分享彼此的思考、经验和知识,交流彼此的情感、体验和观念,能够更好地促进知识转化为个性的内在。
学生是不以老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教师要想使学生接受自己,就要把学生当做具有独立性的人来看待,使自己的教育和教学适应他们的情况、条件、要求和思想认识的发展规律。
作为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独特性,给予学生全面展现个性力量的时间和空间。
正如每个人都只能用自己的器官吸收物质营养一样,每个学生也只能用自己的头脑吸收精神营养。
这是别人所不能代替的,也是不能改变的。
教师不可能代替学生读书,代替学生感知,也不可能代替学生观察、分析、思考,更不能代替学生明白任何一个道理和掌握任何一条规律。
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读书,自己感受事物,自己观察、分析、思考,才能使他们自己明白事理,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才能在原有基础上都得到完全、自由的发展。
总之,做为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并肯定学生是发展的、独特的、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才能放下架子,弯下腰来,倾听学生的声音;才能根据语文教育的特点,注重熏陶、潜移默化,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渗透于教学过程中。
语文教学要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语文教学要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作者:安现宾来源:《散文百家·下旬刊》2018年第10期摘要:语文课是兼具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其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联系、有机统一在一起的。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既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丰富学生的基础知识,还要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理解教材所包含的思想、情感等人文性的内涵。
然而现实教学中,常常存在二者偏废其一的现象。
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作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阐述了自己的见解。
关键词:语文教学;工具性;人文性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通过语文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地运用语言工具,并能顺利地参与交际活动。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主要体现在对学生的人格、个性、精神世界的关怀,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以及高尚的审美意识。
在语文教学中,其工具性和人文性要做到有机统一。
那么教学中如何通过情感激发和语言品味等手段,让学生体验语言艺术的独特魅力,即实现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一、设置情景,朗读感悟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朗读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朗读能使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在一起。
叶圣陶先生说过:“设身处地的,激昂处还它个激昂,委婉处还它个委婉……务期尽情发挥作者当时的情感,美读得其法,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而且与作者的心灵相感通。
”⑦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发展与内化有关系。
在内化中,由于阅读文本以符号、形象、情感等进入主体而引起主体心理结构的调整、改造和丰富,因而造成人的心理发展的效应。
课堂阅读是一个“走近文本──走进文本──走出文本”的反复的螺旋上升的流程。
首先,要通过多种手段让学生走近文本,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激发学生的阅读心向,形成积极的阅读状态。
其次,教者要充分挖掘课文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走进文本,悟情诵读。
言语转化理论认为:文章是文、象、意的统一体。
文,即文章的语言文字系统;象,即文章的形象系统或材料内容;意,即文章的思想观点,情感意蕴或主旨。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把握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因此教学时,只有将二者的教学合二为一,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地整合教育资源,体现教育与教学的双重作用。
但我们发现,在我们的课堂教学中常常将语文的工具性与人文性割裂开来,不能有效地溶于教学的每个环节。
或过于突出基本功的训练,忽视人文性。
亦或过于突出人文性,出现“泛语文”的现象,从而使教学显得生硬和僵化,缺少语文课应有的光彩。
那么,究竟如何将二者做到有效的统一呢?通过自己的课堂教学实际和参加课堂教学活动所得,我有以下几方面粗浅的认识。
一、根据课文特点,把握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度”崔峦老师说:“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著名特级教师于永正老师在回答凤凰语文网友提问时说到:“语文教学如何将人文性与工具性统一起来,这的确很难,关键是个度的问题,所以我强调的是平衡.人文性与工具性要合二为一,浑然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对两位专家的话感触颇深,犹如茅塞顿开.这使我很自然地联想到,语文就像是一个富有生命力的人,人文性就是这个人的思想、情感、气质、品味、修养等精神层面的东西,工具性就是这个人的高矮、胖瘦、体质等具有生物性特性的身体,它们当然有机融合在一个生命体之中的。
如列夫.托尔斯泰的《穷人》这篇课文,老师就可以通过对课文中环境描写和桑娜心理描写的语言文字的理解,与文本进行深入对话,尽而感受到渔夫夫妇的善良,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完美结合,二、多层次的读与悟彼此促进当前,在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读书不充分的现象.学生读了书,但并没有时间将课文所表达的形象、意象、情境、意境在头脑里“活”起来,没有足够的时间“过电影”,更没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静下来涵泳品味,就匆匆让学生去谈感受.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让学生充分的读.只有通过充分的读,学生才能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对话,从而理解文本内容,感悟文本思想,体会文本情感,认识文本所描述的事物和所阐述的道理.因为读是对文本情感体验和表达的最直接手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形象最具活力的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能最有效地促进理解,促进感悟,并反之以有感情的朗读这一形式把这种理解和感悟表达出来.例如我在教学《青山不老》一课时,我力求通过朗读训练的层次性来引导学生来体会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教学如何实现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教学如何实现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作者:黄小娟来源:《新校园·理论(上旬刊)》2012年第10期摘要: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在教学中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语文教师不容忽视的问题,也是义不容辞的责任。
把握好三维目标这个中心,以学为本、以生为本、以文为本是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的秘诀。
关键词:小学语文;工具性;人文性《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语文运用能力,语文教师就是要教会学生使用语言这一交际工具。
语文课程的人文性着眼于对学生思想感情进行熏陶感染,教师就是要通过语文教学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这就说明,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客观存在的两个特点,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无谓主次和先后。
语文教师在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就应该左右兼顾,互相渗透,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
笔者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三维三本”相结合是实现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和谐统一的秘诀。
一、落实三维目标,追求语文教学的有效性新课标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
”这基本的语文素养内涵非常丰富,新课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这三维目标来设计展开。
从以前的“语文能力”到现在的“语文素养”,简单的词语变化中,体现的就是一种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平衡和统一。
三维目标是衡量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标准之一,也是对学生实施人文关怀的价值所在。
丁培忠先生曾讲过:“语文这种工具,不同于其他任何工具,它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
这种工具,你不用它便罢,只要一用它,必然要赋予它自己的思想、观点、感情。
”不管是识字与写字教学,还是阅读写作教学,都要围绕三维目标来设计教学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安徽芜湖庄华涛内容摘要:《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笔者认为必须将解读文本与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尽量减少运用非语文的手段,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这样,才能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关键词:语文课程工具性人文性统一《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关于“工具性”与“人文性”,大家都能认识到:“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而“人文性”着重于语文课程对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人文学科的特点.关于两者的关系,新课标中运用的是“统一”而非“结合”.这是因为工具性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又是工具性的灵魂,二者合一,方能放出异彩.反观我们的语文教学,以往的语文教学有意无意地忽视了语文自身的人文特征,过于注重知识的传承,过于注重接受性学习;而当前的语文教学又有片面追求人文性,使语文课没有了语文味的趋势。
这些趋势都值得我们警惕。
那么,在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笔者一些粗浅的认识。
一、将解读文本与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彼此促进目前我们阅读课堂教学的过多的提问、细碎的分析、脱离文章整体内容的所谓“训练”,还有充斥于课堂中的各种形式主义,压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我们的阅读教学耗时费力而低效,使学生厌学,教师难教。
如何克服这些弊端呢?最基本的方法是少提问、分析,多读想、感悟。
全国着名特级教师支玉恒指出:不要脱离语言文字奢谈所谓的人文情怀(人文情怀是从语言文字的感悟中生发出来的)。
因此,“读”这一最传统的阅读教学的手段,在现代教学中仍然是最重要的最基本的学习语言的途径。
读书是最重要的语文实践,“课标”里有一段话说得非常精辟:“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这就是讲的多读。
语文教学,不能没有语,没有文。
不能因为强调了人文性,就淹没了工具性,忽略了语言文字训练。
事实上语言文字是文化的载体,情感态度价值观,寓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之中,而不是游离于语言文字的学习之外。
而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化,又要经历一个主体自我体验、自我建构的过程。
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触摸语言,充分地读,才能加深对文本的理解与感悟,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亦即使人文性突显出来。
当前,在语文教学中,普遍存在读书不充分的现象。
学生读了书,但并没有时间将课文所表达的形象、意象、情境、意境在头脑里“活”起来,没有足够的时间“过电影”,更没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静下来涵泳品味,就匆匆让学生去谈感受。
比如,有教师在上《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时,在学生初读课文后,教师马上就问:“你心里有什么感受?”学生答曰:“难受。
”教师又问:“酸甜苦辣哪一种?”学生答曰:“酸!”教师肯定:“对!酸!”其实,笔者认为,文本中表现出的不单单是“酸”,更有小女孩心中的“苦”,甚至还有一点点虚幻的“甜”。
这样,感知课文的匆忙,必然导致抽象概括的突兀。
这样的定基调,首先使学生对文章内涵的把握出现了偏颇,并且也没有起到训练学生口语表达能力的作用,甚至有影响学生个性化阅读的嫌疑。
因此,在教学中,我们首先要让学生充分的读。
只有通过充分的读,学生才能与作者进行心与心的对话,从而理解文本内容,感悟文本思想,体会文本情感,认识文本所描述的事物和所阐述的道理。
所有这些唯读为重。
因为读是对文本情感体验和表达的最直接手段,是培养学生语感的最形象最具活力的方法。
有感情的朗读能最有效地促进理解,促进感悟,并反之以有感情的朗读这一形式把这种理解和感悟表达出来。
(因为任何文章都由其内容决定了一定的情感基调。
如《桂林山水》是赞美、惊叹、欣赏,《十里长街送总理》则是沉痛、追思、怀念,《泼水节》是欢乐、喜庆、幸福,《匆匆》则是惋惜、追悔、自责,等等。
)如果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就会读得很符合其情感,反之,就会背离了文章的基本情感。
二、让语文课有语文味,尽量减少运用非语文的手段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主要途径是语文实践。
叶圣陶先生指出:“凡是一种能力或者习惯,不靠学习者自己运用心力去实践,去尝试,是无论怎样也难以养成的。
”由于形式主义和浮躁现象的干扰,我们的语文教学出现了不少背离教学目标的华而不实的情况。
因此很多人认为现在的小学语文得了“多动症”、“浮躁症”。
特别是在很多的公开课、观摩课上,大家都强调课堂气氛的活跃,为求得“活跃”而将表演、游戏、吹拉弹唱画等等手段,都在课堂上加以运用。
于是乎课堂上只见热闹,不见沉思;只有热烈,不见有序。
这样的课堂教学看上去热热闹闹、手段多样,其实是背离教学目标的,华而不实的。
笔者曾听过一节片区公开课《菜园里》,执教老师在导入时,出示一大袋子各种蔬菜,并将蔬菜装在黑袋子里让学生摸,然后用各种方式去认识自己摸出的蔬菜:可以看、可以闻、可以尝等等。
一时间课堂气氛热烈,风风火火,好一派情趣盎然。
这一环节足有半节课以上,学生只明白了自己早已认识的什么是茄子、什么是辣椒......而学生真正用在学习课文的时间微不足道,甚至出现将“南瓜越老皮越黄”读成“南瓜越老皮越厚”的闹剧。
目前,像这类的课还有很多。
比如:没有让学生读课文,就开始放多媒体——反映故事情节的连环画,然后说故事,提问题等等。
这不啻是剥夺了学生训练阅读能力的机会。
也许一堂课下来学生也了解了课文内容甚至人文内涵,但他是用别的手段“看懂”的,不是读课文“读懂”的,这和学习语文无关。
以上例举的这些课看上去很美丽,过后一想,好像可说是语文课,也可以说是活动课,甚至说它是什么课都可以,并没有起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也就谈不上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这一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了。
这些也都在提醒我们,非语文的手段要用其当用,不可随便滥用。
支玉恒老师认为,“语文学习中,最重要、最基本、最常见的一种‘语文实践’就是读书,因此读书也就成了‘解决语文的问题’的最有效的‘语文的手段’。
”“只有学生自身在语言文字中感悟到人文力量,才是真正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多读,有情趣地读,熟读成诵,在读中体会课文的美妙之处。
而且,如果能引导学生再加上适当的想象,体会到课文中语言文字的恰当与描述的情景给我们带来的欢愉欣喜之情,那就是更好了。
当然,一些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的手段还是适当运用的,但要有序,要少而精。
之后,再引导学生再用口语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借以进行口语训练,有时也会使课堂教学显得更扎实有效。
三、以学生为主体,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传统的课堂中,教师的地位明显带有“文化霸权主义”和“知识权威主义”特征,忽视儿童各种学习权利,总是以教师为中心,滔滔不绝地满堂灌,让学生跟着自己走,想自己之所想、答自己之所问。
导致课堂上师问生答、师讲生记、师令生从,师生关系畸形异化,课堂活动匮乏,学生智慧与个性压抑乃至衰减。
因此,很多教师都感觉:语文教学,难于上青天!而如今的语文教学,由于形式主义和浮躁现象的干扰,出现了不少背离教学目标的华而不实的情况。
最大的倾向性的问题是“得意而忘言”,一味注重内容理解、人文感悟,忽视语言的理解和运用,甚至以“得意”为唯一目标,忽略语言的学习。
具体表现在教学中,就是我们很多的教师为课文所累,总是想尽办法去分析,衍生出很多“高深”的东西,比如思想含义、知识要点等等。
给人感觉太深奥、太高不可攀。
使学生不由长叹:语文太难了!这些失衡的做法,不仅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而且长此以往会把语文掏空。
因此,很多知名专家、学者都提出:简简单单教语文。
什么叫“简简单单教语文”呢?就是简化课堂教学步骤,给学生留有空间,让学生有时间读书、思考、探究,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这样,才能体现语文学科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学科特点。
崔峦老师在《小学语文教学与素质教育》一文中就曾强调:“引导学生做学习主人是九年义务教育教材编排意图之一,是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也是学生搞好学习的首要条件。
”那么,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呢?笔者认为,必须强调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
即:要把课堂教学建立在一个全新的基点上,这就是要以生为本,始终关爱学生的生命发展,在课堂教学中体现素质教育的本真。
比如支玉恒老师在执教《画杨桃》时,自始至终没有提出直接指向内容的繁琐问题,就连过渡性、提示性、点拨性、引导性的问题也提得很少,但文中所有的疑难之处都通过学生自主的读、思、说得到解决;他没有一步一步地去推析文章的情节细部,但课文的语言、结构、内涵、重点都已一目了然;他没有搞什么“练习册搬家”式的所谓训练,但学生对课文语言、理念的运用已充分表现在教学过程中。
整个课堂最明显的特点,是始终回荡着学生琅琅的书声,酝酿着静静的读思。
我真切地感到,在支老师的课堂上,一切问题都是通过读来解决的。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支老师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进行了“画”与“评”这两个教学环节。
而这两个环节,又恰恰是在学生多读、多思、多感悟之后,才巧妙而妥善地进行。
《课标》说:“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
”说简单一点,这句话就是说:“要在语文实践的过程中培养语文实践的能力。
”而支老师这堂课的教学,充分在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的同时,也完全达到了这一要求。
而且,笔者认为,这也是支老师“指导学生朗读,这看起来是在进行工具性的训练(如果硬把工具性与人文性分开来说),但学生在一次比一次读得更好的同时,就一次比一次更好地阐发和接受了所读文章的人文因素。
”这一论断的自我实践。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在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中,我们必须将解读文本与感受人文自然合一,尽量以“语文的手段”解决语文的问题,减少非语文手段的运用,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努力倡导在语文实践中学习语文的理念,才能体现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教学中如何体现工具性和人文性11级分类:采纳率:44%一正确理解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内涵。
《》强调“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
语文素养包括:的积累,语感,思维品质,语文学习的方法和习惯,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文化品位,审美情趣,知识视野,情感态度,思想观念等内容。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工具性是语文的根本属性,人文性是语文的重要属性,两者缺一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