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合集下载

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说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指语文用于人际交流具有维持社会联系的实用功能和中介作用.语文是个人和社会都离不开的重要工具.1、语文是思维的工具.心理学把语言分为外部语言和内部语言,表达出来的话叫外部语言,在心里思考但没说出来的话叫内部语言.人们常说的“打腹稿”就属于内部语言.只有人们语言能力的增强,思维也才能变得清晰、严密、准确,因此,要有良好的思维能力,首先必须提高语言运用能力.2、语文是人类的交际的工具.人与人之间要交流必须用到语言,语言能表情达意,是人类相互沟通的桥梁,相互联系的纽带,只要有社会生活就离不开语言的交流.如老师上课对学生讲授,同事在工作中的讨论,朋友在生活中的闲谈.这些都属于交流.通过这样的交流,我们增加了知识,搜集了信息,丰富了生活,是语文使我们的语言变得丰富多彩的.丰富的语言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语言较之于文字更具有直观性,更能够注入情感因素.如果说“沟通从心开始”,那么语言就是我们沟通的最好方式.3、语文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工具.各门学科的知识内容要用语言文字表达,课堂上教师要用语言讲解,离开语言文字,一切学科都无从进行.苏步青说:“语文是学习的工具,是基础,就像盖楼房需要打基础一样.”只有语文学习能力强了,才能提高思维和理解能力,才能学好其它学科.离开语文学科的基础,其他各门学科文化知识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人文性”这个词在当今社会比较流行,环境讲求人文性,教育也讲求人文性,什么叫“人文性”呢简单地说就是人与文化,它包含着情感、意志和思想观念的内容,它是不同于自然之物的.唯物论认为自然之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花就是花,草就是草,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以身改变.而语言文字的理解就会因人而异,甚至因阅历不同,以至心情不同都会影响你的理解,要不怎么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呢着名学者王国维也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现代诗人汪国真曾说:“心晴的时候,雨也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是雨.” 这一切无不反复地告诉我们语文的人文性这一特点,它打上了个人深深的主观烙印,这就使语文变得让人琢磨不透,魅力无穷.具体讲语文的人文性表现在以下两点:1、砥砺品德,完美人格我们的语文从很大程度上讲是用一些真、善、美的东西来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灵,完善他们的人格.因而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也要学习其表达的思想内容,正所谓“文以载道”,任何语言都是用文字表达一定思想内容、观点或见解的.语文课文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如学习周总理的睡衣里周总理艰苦朴素的品质,诚实的孩子里列宁诚实知错就改的品德,你们想错了里方志敏清贫一生宁死不屈的坚强意志……在老师的指点下,这一系列人物所具有的品格,会给学生留下深深的印象,“润物细无声”,这些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耳濡目染,受到教育,从而形成积极向上,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2、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语文学科是一座风光无限的艺术宫殿,进入其内会领略无穷情趣.教师应注意用美来感染学生,在平时的授课中,力求通过提示、引导、点拨,让学生自行体会其中的美的所在.如草原、五彩池的自然景美,威尼斯的小艇的异国风情美,在金色的海滩上中小女孩的心灵美……使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美 ,在生活中创造美,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激起对生活美的追求,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样一来,还何愁学生语文学不好呢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多年以来,我国语文界一直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争论不休.首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强调“工具性”,着重字、词、句的训练,将文章分析得支离破碎,毫无美感;其后又片面强调“人文性”,忽略语文的工具作用,语文知识点不能落到实处,这都对当时语文教育产生了消极影响.随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最终达成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的共识,这充分说明了我国语文教育的发展.“新课标”小组组长宗祺教授对此说:“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提法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展开和实施.”就语文课本身而言,其工具性和人文性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相辅相成,我们无法将其割裂开.道理很简单,我们在使用语文工具性这一点若能注意方式方法,在方便生活的同时,也能美化生活,丰富生活.如“穿衣”这一概念恐怕早已由原来的蔽体、御寒上升为一种装饰了吧.如果说工具性是基础,是求真,那么人文性便是一种升华、求美.离开了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便无从谈起,离开了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的一面便会显得晦涩,干瘪,所以我们在谈语文课程时二者不可偏废.总之,语文学科要以学生为主体,在进行语言的积累、语感的训练和听、说、读、写方面的实际运用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思维品质和思想修养,也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既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又体现人文性,语文课如能真正注意到这些问题,那便是我们向素质教育迈向了一大步.二、语文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支点大家都知道,“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它犹如硬币的两个面,谁也离不开谁.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是工具性的“精、气、神”之所在.离开“工具性”来谈“人文性”,有舟无水,寸步难行;同样,只有工具性,没有人文性,有水无舟,亦无法欣赏到“小小竹筏江中游,悠悠青山两岸走”的绝妙景致.所以崔峦老师说:“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那么,如何在“两性”之间建立支点,使其“贵”而不难,保持平衡呢我认为“语文性”可以担此重任.何谓“语文性”要弄清语文性,首先要说到一个概念━—语言.海德格尔说过,语言是人存在的精神家园,人存在于语言之中.从这一点来说,语言在一切学科中具有普遍性,但语言在所有学科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是完全一样的.我们语文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语文学科是从语言入手,直指人文内容知识和精神,然后再回归语言,它是一种不断互逆的运动.而其它学科虽也是从语言出发有的指向人文、数理、逻辑;有的指向哲学、技能、艺术等却并不一定要回归语言,并不一定要经常进行语言与人文内容的“互逆”运动.它是单向的,不是双向的.这种语言与人文之间“单向”的运动特点决定了非语文学科的属性,“双向”运动的特点决定了语文学科的属性.语文学科这种特有的属性,我们称之为“语文性”.语文教学中尊重了“语文性”就是尊重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就是让学生在语言人文的互逆中,对话、交流、感悟、体验、品味、积累、运用,就是让人文性在语文工具价值的实现过程中体现,就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做到得“意”,又做到了得“言”,“意”“言”兼备,得“意”而不忘“言”.尊重了“语文性”就能保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平衡,实现“两性”的统一,所以,我们说“语文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最佳支点.有了这个支点,人文性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就显得自然而然,而不是刻意追求;是和谐的融洽,而不是牵强的相加,更不是随意的拔高.前文中的桂林山水教例,教师的教学始终没有跳出语言文字这个框框,也就是没有从语言出发走向人文,然后再回归语言,而是在语言文字中兜圈圈,这样学生就不可能品味到美的文字,领略到美的景色,“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也就成了一句空话.而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设计,又只是围绕人文关怀组织、展开,也就是只从语言出发走向了人文,却没有回归语言.学生的人文关怀不是在语文工具价值的实现过程中得以体现,而是脱离了文本的空头说教.如果教者抓住“语文性”,由语言入手,师生共同直接地与文本反复对话,在感悟、体验、探究、积累、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体会到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地球的关系,体会到环保的重要性,从而增强环保意识.这样学生不仅得“意”,而且也得“言”,工具性没有被“沦落”,人文性也得到了重视.然而,非常遗憾的是,长期以来,“语文性”这一概念并没有被人们真正的自觉的关注过.跟“人文性”、“工具性”这两个概念比较起来,“语文性”简直无人提及.我们在各种媒体上难以搜寻到它的有关词条.可以说,“语文性”的问题,偌大的语文界就一直没有对它深入地探讨过.虽说大家很少自觉地关注“语文性”,但这并不等于“语文性”的不存在.事实上,我相信“语文性”这个概念在不少人的意识中闪现过,只不过它一旦闪现时,人们不敢紧紧抓住它,不愿进行深入的思考,于是轻易地掐灭了“语文性”一闪的灵光,而简单的把它跟“工具性”混为一谈.特别是在“弘扬人文性”成为当今一个最时髦话题的大背景下,只要一提到“语文性”,一提到语言文字训练,一提到分析理解,立即就会招致很多媚俗者的指责,以至于一些在教学实践中高度重视“语言”的老师也羞于启齿,不敢自卫,怕担观念陈旧,落后于时代的罪名.然而,媚俗和屈从,只会使我们在寻求真理的道路上南辕北辙.我们觉得,在一次次的纷争中,人们简单地把“语文性”的标签贴在了“工具性”的瓶体上,使“工具性”泛化了.“工具性”泛化的错觉,使无数的人失去理智,把一切恶水泼在“工具性”身上.其实“语文性”和“工具性”我们是断然不能混淆的.语文教学中,我们只有把“语文性”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支点,才不至于使语文教学如墙头芦苇,不是偏向“工具性”,就是倒向“人文性”.只有有效的把握这个支点,语文教学才不会从一个极端因重“训练”而肢解语言文字,破损课文形象滑向另一个极端因重感悟,重人文,而使课堂教学内容空洞,学生的语文素养“营养不良”子.三、“语文性”包容训练谈到“语文性”这个支点,似乎不能不谈到“训练”二字.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以来,人们对语文教学究竟要不要对知识和能力进行训练产生了怀疑,有的老师问得更具体:语文教学还能不能教学生分段、归纳段意、总结中心思想因为有人在比较中发现,课程标准里找不到“训练”二字了,于是就衍生出新课程否定“训练”,淡化知识的结论.这是对新课程理念的一种误解.我们认为,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要形成能力,养成习惯,不靠反复地运用、历练,何以生成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里的“百”、“千”、“万”哪一个又少得了一个“练”字,没有量的积累,何谈质的升华.不训练,工具都没了,又哪来的人文就是三维目标不是也把知识和能力作为第一目标吗所以语文教学不存在要不要训练的问题,而是训练什么,怎么训练的问题.我曾和老师们开过这样一个玩笑:“训练”本是良家女子,是那些以分数和应试为唯一教学目标,大搞机械重复、切割解剖的人败坏了“训练”的名声,而科学的、符合语文学习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利于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训练永远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对分段、归纳段意、总结中心等的训练,如果每一篇课文,每一节课都进行,自然是要摒弃的,但根据具体的阅读材料,结合具体的教学安排,进行合理的、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训练,则是非要不可的.写到这里,我曾踌躇不决,“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课程明确给出的课程性质.作为一个普通教师,居然在“工具性” 与“人文性”之外提出了一个“语文性”,简直是不知天高地厚,乱弹琴,但作为一个对语文教学,对新课程实验有着执着追求与热爱的教师,我有责任说出自己实践后的一些肤浅思考,只是不揣谫陋,欢迎大家的批评与批判.。

如何理解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如何理解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怎么样明白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之阳早格格创做《语文课程尺度》中指出:“语文是最要害的接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要害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础特性.”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依存、战谐统一的,歉富多彩的人文真量以柔好的工具而愈隐出其风采,柔好的工具借歉富多彩的人文真量而愈超过其魅力.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前提教科,它是语文科教又是培养科教,其脚段正在于指挥教死举止读、道、听、写的锻炼,使教死不妨粗确明白战使用祖国的谈话笔墨.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主要体当前以下几个圆里:人们以谈话为工具举止思维,表白思维感情,与他人举止接流;各门教科的教习皆需要听道读写等语文基础功,果此语文是教习其余教科的前提;谈话笔墨使人类几千年的文化得以纪录战传启.由此可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语文自己是表情达意、思维接际的工具.然而是,如果语文教教把语文的工具性太过超过,以知识为目要,以锻炼为主体,把知识收会成一个个锻炼面,写做教教遵从“套路”、“模式”,一味天照搬模仿,那样的语文教教将引导语文课程仄浓有趣,不血肉,截止教死也将被工具化,本性的死少被消除.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谈话不然而仅是一种系统标记,而是一种文化,它本去不是独力存留的,它是人类思维内涵的体现,与人是稀切相通联的,与人的社会履历文化是稀切相通联的.语文动做人文教科,蕴含了歉富的文化知识、价格与背、人死哲理、民族粗神等,它能正在思维上给人以开迪,正在情感上给人以愉悦,能不竭普及人的文化品位战审好情趣,逐步产死主动的人死做风战粗确的价格瞅.脆持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教死周到死少的包管.果此,语文教教不克不迭不过杂粹的语文知识的传授,咱们不妨从语文课程的特性出收,通过对于字、词汇、句、段、篇的充分掘掘,找出课文中蕴含的人文价格,带收教死对于其粗确体验战思索,使教死正在耳濡目染的历程中,普及思维认识,陶冶公德情操,死少健壮本性.三、工具与人文的统一工具性不克不迭摆脱人文性,咱们知讲,要干到对于谈话笔墨的准确明白是不克不迭摆脱简直的语境的,共样要粗确天掌握本去量,也不克不迭摆脱它所表白的思维感情.人文性不克不迭摆脱工具性,语文课程人文性培养不克不迭摆脱语文知识与语文本收的教教,即不克不迭摆脱文本本抽象、孤坐天举止人文性培养,而应是正在西席的带收下,通过教死的阅读去明白文本自己的思维意思,通过感悟、熏染去耳濡目染天收挥效率、爆收效率.扔开工具性的人文性,往往只注沉探供意趣、感悟地步,而记却了语文工具的掌握战使用.而扔开了人文性去明白工具性,往往会使谈话抽象枯燥.语文教教,不克不迭走工具性的极度,大概者是人文性的极度,而应是二者有机天混合.语文课本中波及了洪量歉富多彩的人文性真量,文本的表白办法也多种百般.语文教教不然而央供教死明白死字词汇,相识并掌握文章的表白要收等基础知识战技能,共时还央供教死能粗确天明白、表白情感做风战价格瞅,而且饱励教死本性化的睹解战创制性的思维.四、怎么样正在教教中降真1、正在阅读教教中,掌握课文的沉面字词汇、文章的写做本收、表白的思维真量是教教的基础任务,对于课文真量的明白不正在于对于课文的综合是可周到、粗确,而该当注沉让教死去体验战收会做家的思维情感.正在阅读教教中,咱们要沉视教死正在阅读历程中的主体职位,为教死的个体阅读提供良佳的环境战条件,强调教死阅读的自决性战独力性,文本的意思是教死正在阅读历程中自止创制、修构起去的,每个教死的死计体味战本性气量皆纷歧样,果此咱们要沉视教死的特殊体验战体验,饱励教死对于阅读真量做出有本性的反应,不要去刻意探供“尺度问案”.2、正在使用谈话中,要从聚集进脚,将二句话合成一句话,饱励教死多种表白,隐然那是谈话笔墨的锻炼,然而将此锻炼融进到情感体验之中,便将语文锻炼与情感体验分离得了无痕迹.语文教教历程便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历程,是正在特定的环境下西席与教死单背互动活动的历程,是人真止自尔死少的历程,咱们既要齐力提下教死的人文修养,又要把语文锻炼与人文粗神的熏染分离正在所有,以赢得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分离、共共死少效验.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战人文性是共存的、相辅相成的,工具性孕育着人文性,人文性促进着工具性.咱们语文西席要以课堂教教为阵天,科教、充分天降真语文课程中的“人文性”战“工具性”,齐力于教死语文修养的周到产死与死少.。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
中国语文作为我国培养尊重传统文化、紧贴社会发展、兼顾学生实际用语熟悉传统文化、
理解社会实际,培养独立思考、国际视野和学习习惯的课程,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地位,它既有工具性,也有人文性。

语文课的工具性至少包含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让学生掌握使用中文的技能与技巧;二是提供有关中国文化的知识;三是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通过中文,我们不仅可以让学生熟悉汉字的表示、发言与表达,而且可以让他们了解中国文化,掌握逻辑思维、综合分析和判断,从而提高信息素养。

另一方面,语文课也具有人文性,既是要培养人文素养,也是要深入理解文学作品。

通过
文学,人们可以更好地体验和了解历史,开阔视野,理解中国文化,掌握语言表达,尊重传统文化,进行客观分析和判断,更好地发展独立思考和沟通能力。

从以上可以看出,语文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既有工具性,又有人文性,它对学生的
学习与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只有结合工具性与人文性,才能更好地体现中国语文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语文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语文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语文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首先说说语文的工具性。

语文是人类思维交流的工具,它能够帮助人们进行思考,表达自己的意思,理解他人的思想。

语文的基本功能是传递信息,它能够通过文字、音符、手势等形式进行交流,使人们能够理解彼此的意思,实现相互的沟通。

在现代社会中,语文还承担着更加复杂的职能,比如记录、媒介传播、内容创造等等。

语文的工具性使得它成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必需品,是人们进行各种活动的基础。

然后说说语文的人文性。

语文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它还具有深厚的人文内涵。

语文是人类文化的载体。

每个民族、每个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语文,它承载着这个民族、国家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等等。

语文通过文字、诗歌、小说、戏剧等形式,传递着人们的情感、思想、价值观念,反映着一个社会的发展变迁。

语文还具有审美的功能。

语文的运用可以创造美,比如修辞、押韵、节奏等等,使得语言本身成为一种艺术。

无论是诗词歌赋,还是小说散文,都能通过语文的运用,唤起人们的美感,给人以审美的享受。

语文还具有启示的作用。

语文可以通过文字的启迪、引导人们思考问题,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的两个不可分割的方面。

语文作为工具,必须具备明确、准确、简洁的特点,以达到高效的交流和表达的目的。

如果只追求工具性而忽略了人文性,语文就会变成一种干燥无味的工具,失去了活力和魅力。

只有结合人文性,语文才能真正成为一种富有生命力的文化体系,通过语文的运用,人们才能更好地理解、欣赏自己的文化,也能够更好地交流、沟通、合作。

语文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工具性使得语文成为人们思维交流的有效工具,而人文性使得语文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

语文既是实用的工具,也是一门艺术,通过语文的运用,人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彼此,传承和发展自己的文化,以及欣赏和享受语言的美感。

语文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语文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语文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语文是人类最基本的交流工具,通过语文能够传递信息、表达思想、交流感情。

语文的本质属性既具有工具性,也具有人文性,二者是有机统一的。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有机统一的。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体现在语文的运用中。

语文的工具性使得人们能够通过语言来传递信息和表达思想,实现有效的交流和理解。

而语文的人文性则使得交流不仅仅是简单的信息传递,更能够传达情感、展现个性、分享人生的感悟。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互促进、相互融合,使得语文具备了独特的价值和作用。

在语文教育中,既要注重语文的工具性,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和交流能力,使他们能够灵活运用语文工具进行信息传递和思想表达。

也要注重语文的人文性,培养学生对语言艺术的欣赏与鉴赏能力,使他们能够通过语文感受美、理解文化,提升自身的人文素养。

只有将工具性与人文性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真正发挥语文教育的作用,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人才。

语文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语文既是一种交流工具,具有传递信息和表达意思的功能;同时也是一种文化现象,具有艺术性、文化性和社会性。

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共同构成了语文的本质特征。

只有充分认识并发挥这一本质属性,才能更好地推动语文教育的发展,培养具有综合素养的人才。

工具性和人文性

工具性和人文性

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语文的“语”,就是指口头语,“文”就是指书面语。

人们的交际,一般是通过口头语和书面语进行的,因而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文的工具性决定了语文教学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工具的能力,即读写听说的能力。

工具在于运用,能力重在训练。

语文教学中的训练无疑应以学生练习为主,也就是以学生的读写听说实践为主,而不是以教师的讲授为主。

这是语文教学活动的一条原则。

语文训练离不开必要的语文知识,包括字、词、段、语法、修辞、逻辑等。

但切忌零敲碎打,死记硬背,肢解文章、架空分析。

要注重文章的整体性,重视积累、感悟和熏陶。

语文训练离不开方法的指导,要引导学生掌握语言学习的基本规律,培养他们发现、探究、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他们判断、分析、推理、创新的思维能力。

语文训练要联系社会生活,符合实际需要,切不可陷于“应试教育”的误区,大可不必用怪题、偏题、难题为难学生,甚至难倒像王蒙那样的作家。

人文性是语文的鲜明特征。

新大纲明确规定“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因而人文教育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

不仅如此,人文教育也是世界语言教学发展的共同趋势。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中指出:“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指出:“教育应服务于人生全程。

”所以,我们认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育人,即教学生学会做人,正确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使之共同和谐发展。

也就是说学生通过语文学习,吸纳语文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精神,滋润灵魂,陶冶情操,提升人生境界,形成健全人格。

实行语文素质教育,必须重视语文的人文性,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

领悟和把握课文中的人文内涵是开展人文教育的前提。

语文课文涉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乃至自然界的各个领域,它既反映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又蕴涵现代文化的精华,具有丰富的人文教育素材。

其中,作为“人学”的文学作品,更是具有鲜明的人文性。

浅谈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doc

浅谈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doc

浅谈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作为基础学科的语文课程在小学阶段一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了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笔者作为一名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语文教师对此深有感触,下面就语文学科的课程性质谈谈我的理解。

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说语文学科的工具性是指语文用于人际交流具有维持社会联系的实用功能和中介作用。

语文是个人和社会都离不开的重要工具。

1、语文是思维的工具。

心理学把语言分为外部语言和内部语言,表达出来的话叫外部语言,在心里思考但没说出来的话叫内部语言。

人们常说的打腹稿就属于内部语言。

只有人们语言能力的增强,思维也才能变得清晰、严密、准确,因此,要有良好的思维能力,首先必须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语文是人类的交际的工具。

人与人之间要交流必须用到语言,语言能表情达意,是人类相互沟通的桥梁,相互联系的纽带,只要有社会生活就离不开语言的交流。

如老师上课对学生讲授,同事在工作中的讨论,朋友在生活中的闲谈。

这些都属于交流。

通过这样的交流,我们增加了知识,搜集了信息,丰富了生活,是语文使我们的语言变得丰富多彩的。

丰富的语言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语言较之于文字更具有直观性,更能够注入情感因素。

如果说沟通从心开始,那么语言就是我们沟通的最好方式。

3、语文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工具。

各门学科的知识内容要用语言文字表达,课堂上教师要用语言讲解,离开语言文字,一切学科都无从进行。

苏步青说:语文是学习的工具,是基础,就像盖楼房需要打基础一样。

只有语文学习能力强了,才能提高思维和理解能力,才能学好其它学科。

离开语文学科的基础,其他各门学科文化知识只能是水中月,镜中花。

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人文性这个词在当今社会比较流行,环境讲求人文性,教育也讲求人文性,什么叫人文性呢?简单地说就是人与文化,它包含着情感、意志和思想观念的内容,它是不同于自然之物的。

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语文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和人文性1、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包含两个层次的涵义。

(1)单就语文课程的本身考察,工具性指语文本身是一种工具,表现在三方面。

第一,就个体而言,人们使用语言表达思想感情,进行思维活动。

第二,就人际而言,通过语言人们可以交流思想和情感。

语言不仅是人类表达思想的工具,也是吸收信息的工具。

第三,就人类总体而言,语言是文化得以积淀和传承的载体。

(2)就整个课程系统而言,工具性还表现在,语文的学习还有助于其他学科的学习。

2、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尊重人,尊重具体的人的生命价值,尊重具体人的文化及其多样性,是指语文学习过程是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激发人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

通过语文学习,学生将认识到中华民族文化的的深厚博大和世界各地文化的丰富多元,吸收民族文化的智慧和人类文化的营养,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学生还将在爱国主义情感、社会主义道德品质等方面获得陶冶和培养,逐步形成积极人生态度和正确价值观。

二、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的必要性1、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第一,工具性不能脱离人文性。

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方面在语文教学中要落实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目标时,不可能是单纯的语言文字教学。

另一方面在阅读教学中,作为语文能力之一的阅读能力的培养,要求不仅是了解文本中的语言文字,更重要的是通过语言文字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产生情感共鸣。

所以在语文教学中,知识与能力目标的实现离不开对文本所蕴涵的思想感情的解读与剖析。

第二,人文性不能脱离工具性。

语文课程人文性教育不能脱离语文知识与语文能力的教学,即不能脱离文本来抽象、孤立地进行人文性教育。

表现在两方面,第一,我们知道,任何人文性的内容都孕育于以语言文字为载体的文本中,因此在语文教学中,不能脱离语言文字的学习来了解文本的思想内容。

第二,因为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不能自成体系,所以人文性教育不能以简单说教、抽象说理、机械灌输的方式进行的,而是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学生阅读来理解文本自身思想意义,通过感悟、熏陶来潜移默化发挥作用、产生影响。

工具性和人文性

工具性和人文性
问题呈现
1.不知道什么是工具性与人文性。 2.教学偏向工具性。 3.给思想性贴标签。
研修主题
语文教学如何落实工具性与人文性?
问题探究
一、语文的工具性。
1.语文是学习其他学科的工具。 2.语文是表情达意的工具,是思维 的工具。 3.语文是交流思想,交流情感的工 具。 4.语文是文化积淀和传承、传播的 工具。
总之,工具性是“皮”,人文性 是“毛”,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工具 性是“肉”,人文性是“血”,有血有 肉才是鲜活的 生命。工具性是“躯体”, 人文性是“灵魂”,失去灵魂便是行尸 走肉。两者相辅相成,没有工具性,人 文性无从谈起。没有人文性,语文只有 孤立的字、词、句、段、篇,孤立的语 言训练。语文教学要从工具性走进去, 从人文性挑出来。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语文的人文性。
1 .它不只是教材的思想,而且指教材渗 透的文化。 2 .不只是思想认识,而且关系到人的 感情,性格和气质。 3.不仅包括教材向学生传播的价值观, 还包括学生本身的活动。 4.不仅涉及公认的道德准则,还牵涉 思维品质,个性特点
实践策略
1.语文课要体现人文关怀。
2.充分挖掘文本的人文内含。 3.变大量的机械训练为语文实践。

论述语文课程的性质

论述语文课程的性质

论述语文课程的性质
题目:论述语文课程的性质。

答案: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1)、语文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是听说读写、信息输入输出的工具,是人类思想交流的重要的交际工具。

语文的人文性是指,语文是人类求真、求善、求美的思想和行为的意识表现。

(2)、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使它区别于其它学科,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使他区别于其它工具。

工具性是语文学科区别于其它一切学科的基本属性。

其它学科都是把语言作为教学的工具,语文则是把掌握和运用这种工具作为自己的教学目的。

另外,语文是工具,但不是纯物质的工具,而是负载文化的工具,是物质和精神共同构成的工具,还具有人文性的特点。

(3)、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统一的,不可分割。

二、语文学科的基本任务是,提高“语文素养”的概念,从语文素养的高度强调了语文课程的基础地位。

语文素养就是根据学生的特点,经过学习和训练发展起来的语文方面的知识与能力、探究能力与创造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

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它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

语文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语文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语文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语文是我们与世界交流、思考、表达的工具,它既具有工具性的特点,又包含着丰富的人文性内涵。

它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这种有机统一使得语文成为了人类文明的载体和传承者。

下面从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语文的工具性除了工具性之外,语文还具有丰富的人文性内涵。

语文不仅是一种工具,它还承载着人类文化的精髓,是一种传承和表达人类精神的方式。

语文中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哲学、道德、美学等人文知识,这些知识在语文中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达,成为了人们认识世界、了解自己的重要途径。

在语文的历史长河中,有许许多多的经典著作,它们承载着人类智慧的结晶,是人类文明的瑰宝。

通过阅读这些经典,我们可以汲取到宝贵的精神财富,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从而丰富自己的内心世界。

语文还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联系,促进文化交流和融合,增进世界各国之间的友谊和合作。

在语文的学习过程中,我们还可以体会到美的感受。

优美的诗歌、文章、文学作品等都是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它们我们能够领略到艺术之美、人文之美,增添了生活的情趣,陶冶了情操。

在教育实践中,我们既要注重培养学生运用语文进行有效交流的能力,又要注重培养他们的人文素养。

学生应该掌握语文的基本技能和知识,更应该通过语文学习,增强对文化传统的理解和认同,培养积极的人文情怀。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游刃有余,做一个真正有思想、有情怀的人。

在社会实践中,我们也应该更加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

我们不仅要注重语言的传播和应用,还要注重语文对文化传承和人类精神的传达。

只有让语文发挥出其丰富的人文性内涵,才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推动社会的和谐发展。

语文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只有让语文既成为一种强大的交流工具,又成为一种载体丰富人文价值观念的表达方式,才能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活需求,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语文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语文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语文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1. 引言1.1 语文的本质属性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并非是彼此对立的,而是彼此相辅相成、相互渗透的。

语文的工具性使其成为交流思想、传递知识的有效工具,而人文性则赋予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内涵,使其不仅是一种符号系统,更是一种载体和承载者。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使语文在传递信息的更能够传承文化、弘扬人文精神,为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提供了重要的支撑。

语文的本质属性既包括了其工具性,又涵盖了其人文性,二者之间相互交融、相辅相成,构成了语文这一独特的交流工具和文化载体。

理解和把握语文的本质属性,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和运用语文,提高语文素养,更好地发挥其在思维交流、文化传承中的作用。

2. 正文2.1 语文的工具性语文的工具性体现在我们使用语言进行交流的方方面面。

无论是口头交流还是书面交流,语文都是不可或缺的工具。

通过语文,人们能够传递知识、表达情感、交流思想,实现信息传递的目的。

语文的工具性还体现在其对认知和思维的影响。

通过语文,人们可以扩展自己的知识领域,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

语文的丰富多样性使得人们可以接触到不同的思想和观点,从而拓宽自己的视野,培养自己的批判性思维。

语文的工具性是不可或缺的。

它是人类交流的基础,是我们实现沟通、理解和分享的重要工具。

通过有效地利用语文这一工具,我们可以更好地表达自己、理解他人,促进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2.2 语文的人文性语文的人文性体现在语言所传达的文化、历史、价值观念等方面。

语文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表达和传承人类文化的载体。

在语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民族、不同地区的文化特点,了解他们的风俗习惯、价值观念以及他们的历史传承。

这样,语文就成为了连接人与人、人与文化的桥梁。

通过学习语文,我们可以感受到古代文人的情怀,体味到近现代作家的思想。

通过阅读古诗文、经典文学作品,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人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感受到他们对世界的独特感悟,从而拓展我们的视野,丰富我们的人生阅历。

如何理解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如何理解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如何理解语文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是相互依存、和谐统一的,丰富多彩的人文内容以优美的工具而愈显出其风采,优美的工具借丰富多彩的人文内容而愈突出其魅力。

一、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语文课程是一门综合性的基础学科,它是语文科学又是教育科学,其目的在于指导学生进行读、说、听、写的训练,使学生能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的语言文字。

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人们以语言为工具进行思维,表达思想感情,与他人进行交流;各门学科的学习都需要听说读写等语文基本功,因此语文是学习其它学科的基础;语言文字使人类几千年的文化得以记载和传承。

由此可见,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本身是表情达意、思维交际的工具。

但是,如果语文教学把语文的工具性过分突出,以知识为纲要,以训练为主体,把知识分解成一个个训练点,写作教学遵从“套路”、“模式”,一味地照搬模仿,这样的语文教学将导致语文课程平淡无味,没有血肉,结果学生也将被工具化,个性的发展被扼杀。

二、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语言不仅仅是一种系统符号,而是一种文化,它并不是独立存在的,它是人类思想内涵的体现,与人是紧密相联系的,与人的社会历史文化是紧密相联系的。

语文作为人文学科,蕴含了丰富的文化知识、价值取向、人生哲理、民族精神等,它能在思想上给人以启迪,在情感上给人以愉悦,能不断提高人的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坚持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是学生全面发展的保证。

因此,语文教学不能只是纯粹的语文知识的传授,我们可以从语文课程的特点出发,通过对字、词、句、段、篇的充分挖掘,找出课文中蕴含的人文价值,引导学生对其正确感受和思考,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发展健康个性。

三、工具与人文的统一工具性不能脱离人文性,我们知道,要做到对语言文字的准确理解是不能脱离具体的语境的,同样要正确地掌握其内容,也不能脱离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语文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语文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语文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语文是一种表达和传达思想的工具,同时也是一种体现人文精神的载体。

它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在日常生活和社会交往中,我们可以看到语文的工具性,它是人们交流思想、传递信息的工具,是认识世界、与人沟通的重要手段。

但与此语文也包含着人文精神,它承载着文化传承、道德塑造、审美情感等多种人文价值,使得语文不仅仅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文化的体现。

本文将从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两个方面来探讨其本质属性,以及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文的本质属性,它们相辅相成,相互影响,构成了语文的完整性。

语文的工具性为人们提供了交流、表达的手段,使得人与人之间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沟通。

语文的人文性使得人们从中获得了文化精神的滋养与启发,培养了审美情感、道德情操,让人们在语文的交流中不仅仅是获得了知识,更是得到了智慧和理解。

要注意的是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并不是孤立的两个方面,而是有机统一的。

在语文的学习和运用中,工具性与人文性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语文的工具性要求我们掌握语言文字的规范和技巧,能够准确、清晰地表达思想,使得信息传递更加有效。

而人文性则要求我们用语言文字传递情感、表达理解,使得交流更加丰富、深刻。

在语文的学习中,我们既要注重培养语言文字表达的能力,又要关注文化精神的传承和弘扬。

只有在工具性和人文性相互统一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语文教育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和文化素养。

在教育教学中,也应该注重工具性和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在语文教学中,不能只注重语法、词汇的纯技术性训练,忽视了语文的人文精神。

应该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思想表达,引导学生通过语文学习感悟文化的内涵,提高情感的表达和情感理解。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多的人文滋养,同时也提高了语文的实际运用能力。

语文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语文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语文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摘要】语文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

在语文中,工具性体现在语言的交流功能,而人文性体现在语言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能力。

语文是人类文明和历史的结晶,传承文化的工具。

语文既展现了工具性,也体现了人文性。

语文教育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文素养,让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传承文化。

语文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这种统一体现了语文的重要性和特殊性。

学习语文不仅可以提高交流能力,还可以提升个人的人文素养,促进人类文明的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语文、工具性、人文性、交流功能、表达情感、传承文化、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人文素养、统一1. 引言1.1 语文的本质属性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在语文的工具性方面,语言的交流功能是其最基本的特征之一。

人们通过语文来进行沟通交流,实现相互理解和协作。

语文的规范性和准确性对于有效的交流至关重要,只有通过规范的语言表达,才能准确传达自己的意思,避免信息失真和误解。

而在语文的人文性方面,语言的表达情感和思想的能力是其独特魅力之一。

人们通过语文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借助文字的力量传递内心的真实感受,抒发情感,表达思考。

语文的人文属性使其不仅仅是一种简单的交流工具,更是一种承载着文化积淀和历史积淀的载体。

2. 正文2.1 语文的工具性体现在语言的交流功能语文的工具性体现在语言的交流功能,是语文最基本的属性之一。

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和情感的工具,通过语言,人们能够表达自己的意见、交流信息,建立起互相理解的沟通桥梁。

语文作为语言的载体,承载了人们的思想、情感以及文化传承,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

语文的工具性体现在语言的交流功能不仅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交流和沟通,也是为了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通过学习语文,人们能够积累丰富的词汇和语法知识,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从而更好地与他人沟通交流。

语文还能够帮助人们理解和欣赏文学作品,增强自己的文化修养。

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语文得人文性与工具性一、语文学科得工具性说语文学科得“工具性”就是指语文用于人际交流具有维持社会联系得实用功能与中介作用。

语文就是个人与社会都离不开得重要工具。

1、语文就是思维得工具。

心理学把语言分为外部语言与内部语言,表达出来得话叫外部语言,在心里思考但没说出来得话叫内部语言、人们常说得“打腹稿”就属于内部语言、只有人们语言能力得增强,思维也才能变得清晰、严密、准确,因此,要有良好得思维能力,首先必须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语文就是人类得交际得工具。

人与人之间要交流必须用到语言,语言能表情达意,就是人类相互沟通得桥梁,相互联系得纽带,只要有社会生活就离不开语言得交流。

如老师上课对学生讲授,同事在工作中得讨论,朋友在生活中得闲谈。

这些都属于交流。

通过这样得交流,我们增加了知识,搜集了信息,丰富了生活,就是语文使我们得语言变得丰富多彩得。

丰富得语言拉近了人与人之间得距离、语言较之于文字更具有直观性,更能够注入情感因素。

如果说“沟通从心开始”,那么语言就就是我们沟通得最好方式。

3、语文就是学好其它学科得工具。

各门学科得知识内容要用语言文字表达,课堂上教师要用语言讲解,离开语言文字,一切学科都无从进行、苏步青说:“语文就是学习得工具,就是基础,就像盖楼房需要打基础一样。

”只有语文学习能力强了,才能提高思维与理解能力,才能学好其它学科、离开语文学科得基础,其她各门学科文化知识只能就是“水中月,镜中花"、二、语文学科得人文性“人文性”这个词在当今社会比较流行,环境讲求人文性,教育也讲求人文性,什么叫“人文性”呢?简单地说就就是人与文化,它包含着情感、意志与思想观念得内容,它就是不同于自然之物得。

唯物论认为自然之物就是客观存在得不以人得意志为转移得,花就就是花,草就就是草,不会因为人得意志而以身改变。

而语言文字得理解就会因人而异,甚至因阅历不同,以至心情不同都会影响您得理解,要不怎么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呢?着名学者王国维也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现代诗人汪国真曾说:“心晴得时候,雨也就是晴,心雨得时候,晴也就是雨。

论文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论文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论文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问: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是什么答:语文的工具性是基础,人文性是核心。

人文性是语文的鲜明特征。

新大纲明确规定“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

因而人文教育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

不仅如此,人文教育也是世界语言教学发展的共同趋势。

国际21世纪教育委员会的报告中指出:“人既是发展的第一主角,又是发展的终极目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指出:“教育应服务于人生全程。

”所以,我们认为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育人,即教学生学会做人山亏,正确协调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使之共同和谐发展。

也就是说学生通盯唯烂过语文学习,吸纳语文所蕴涵的丰富的人文精神,滋润灵魂,陶冶情操,提升人生境界,形成健全人格。

学习语文的意义如下:在倡导素养教育、人的教育和终身教育的今天,学习语文是为了生活中经常要用文字与别人交流,为了学习、工作的需要,为了人的精神需要,为了人的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学习语文将满足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言语交际的需求。

学习语文有益人的身心健康,提高人的业余生活、精神生活的质量。

学习语文使人拥有一种提高学习效率的工具。

学习语文使人获得一种基本的工作能力。

文的重要性决不仅止于此。

事实上,语文从来都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有机统一、通过语文,我们可以接受审美、伦理、文化等各个方面的熏陶和教育,凯漏其潜移默化作用对于学术研究无疑是大有裨益的。

不妨打这样一个比方:语文对于学术研究,就像赛跑对于整个体育运动一样。

问:语文教学如何正确理解语文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请举例说明。

答:这里的“工具”是一种比喻的说法,他具有“实用”“中介”的含义。

“工具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培养学生语文运用能力的实用功能和课程的实践性特点,“人文性”着眼于语文课程对于学生思想感情熏陶感染的文化功能和课程所具有的人文学科的特点。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应该争取实现的目标。

丁培忠先生曾这样讲过:“语文这种工具,不同于其他任何工具,它是交流思想感情的工具。

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语文得人文性与工具性一、语文学科得工具性说语文学科得“工具性”就是指语文用于人际交流具有维持社会联系得实用功能与中介作用。

语文就是个人与社会都离不开得重要工具、1、语文就是思维得工具、心理学把语言分为外部语言与内部语言,表达出来得话叫外部语言,在心里思考但没说出来得话叫内部语言、人们常说得“打腹稿”就属于内部语言。

只有人们语言能力得增强,思维也才能变得清晰、严密、准确,因此,要有良好得思维能力,首先必须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语文就是人类得交际得工具、人与人之间要交流必须用到语言,语言能表情达意,就是人类相互沟通得桥梁,相互联系得纽带,只要有社会生活就离不开语言得交流。

如老师上课对学生讲授,同事在工作中得讨论,朋友在生活中得闲谈。

这些都属于交流、通过这样得交流,我们增加了知识,搜集了信息,丰富了生活,就是语文使我们得语言变得丰富多彩得、丰富得语言拉近了人与人之间得距离。

语言较之于文字更具有直观性,更能够注入情感因素。

如果说“沟通从心开始”,那么语言就就是我们沟通得最好方式。

3、语文就是学好其它学科得工具。

各门学科得知识内容要用语言文字表达,课堂上教师要用语言讲解,离开语言文字,一切学科都无从进行。

苏步青说:“语文就是学习得工具,就是基础,就像盖楼房需要打基础一样。

”只有语文学习能力强了,才能提高思维与理解能力,才能学好其它学科。

离开语文学科得基础,其她各门学科文化知识只能就是“水中月,镜中花”。

二、语文学科得人文性“人文性"这个词在当今社会比较流行,环境讲求人文性,教育也讲求人文性,什么叫“人文性”呢?简单地说就就是人与文化,它包含着情感、意志与思想观念得内容,它就是不同于自然之物得。

唯物论认为自然之物就是客观存在得不以人得意志为转移得,花就就是花,草就就是草,不会因为人得意志而以身改变。

而语言文字得理解就会因人而异,甚至因阅历不同,以至心情不同都会影响您得理解,要不怎么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呢?着名学者王国维也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现代诗人汪国真曾说:“心晴得时候,雨也就是晴,心雨得时候,晴也就是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说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就是指语文用于人际交流具有维持社会联系的实用功能与中介作用。

语文就是个人与社会都离不开的重要工具。

1、语文就是思维的工具。

心理学把语言分为外部语言与内部语言,表达出来的话叫外部语言,在心里思考但没说出来的话叫内部语言。

人们常说的“打腹稿”就属于内部语言。

只有人们语言能力的增强,思维也才能变得清晰、严密、准确,因此,要有良好的思维能力,首先必须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语文就是人类的交际的工具。

人与人之间要交流必须用到语言,语言能表情达意,就是人类相互沟通的桥梁,相互联系的纽带,只要有社会生活就离不开语言的交流。

如老师上课对学生讲授,同事在工作中的讨论,朋友在生活中的闲谈。

这些都属于交流。

通过这样的交流,我们增加了知识,搜集了信息,丰富了生活,就是语文使我们的语言变得丰富多彩的。

丰富的语言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语言较之于文字更具有直观性,更能够注入情感因素。

如果说“沟通从心开始”,那么语言就就是我们沟通的最好方式。

3、语文就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工具。

各门学科的知识内容要用语言文字表达,课堂上教师要用语言讲解,离开语言文字,一切学科都无从进行。

苏步青说:“语文就是学习的工具,就是基础,就像盖楼房需要打基础一样。

”只有语文学习能力强了,才能提高思维与理解能力,才能学好其它学科。

离开语文学科的基础,其她各门学科文化知识只能就是“水中月,镜中花”。

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人文性”这个词在当今社会比较流行,环境讲求人文性,教育也讲求人文性,什么叫“人文性”呢?简单地说就就是人与文化,它包含着情感、意志与思想观念的内容,它就是不同于自然之物的。

唯物论认为自然之物就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花就就是花,草就就是草,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以身改变。

而语言文字的理解就会因人而异,甚至因阅历不同,以至心情不同都会影响您的理解,要不怎么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呢?着名学者王国维也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现代诗人汪国真曾说:“心晴的时候,雨也就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就是雨。

”这一切无不反复地告诉我们语文的人文性这一特点,它打上了个人深深的主观烙印,这就使语文变得让人琢磨不透,魅力无穷。

具体讲语文的人文性表现在以下两点:1、砥砺品德,完美人格我们的语文从很大程度上讲就是用一些真、善、美的东西来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她们健康的心灵,完善她们的人格。

因而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也要学习其表达的思想内容,正所谓“文以载道”,任何语言都就是用文字表达一定思想内容、观点或见解的。

语文课文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如学习《周总理的睡衣》里周总理艰苦朴素的品质,《诚实的孩子》里列宁诚实知错就改的品德,《您们想错了》里方志敏清贫一生宁死不屈的坚强意志……在老师的指点下,这一系列人物所具有的品格,会给学生留下深深的印象,“润物细无声”,这些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耳濡目染,受到教育,从而形成积极向上,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

2、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语文学科就是一座风光无限的艺术宫殿,进入其内会领略无穷情趣。

教师应注意用美来感染学生,在平时的授课中,力求通过提示、引导、点拨,让学生自行体会其中的美的所在。

如《草原》、《五彩池》的自然景美,《威尼斯的小艇》的异国风情美,《在金色的海滩上》中小女孩的心灵美……使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美,在生活中创造美,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激起对生活美的追求,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这样一来,还何愁学生语文学不好呢?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多年以来,我国语文界一直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争论不休。

首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强调“工具性”,着重字、词、句的训练,将文章分析得支离破碎,毫无美感;其后又片面强调“人文性”,忽略语文的工具作用,语文知识点不能落到实处,这都对当时语文教育产生了消极影响。

随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最终达成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共识,这充分说明了我国语文教育的发展。

“新课标”小组组长宗祺教授对此说:“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提法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展开与实施。

”就语文课本身而言,其工具性与人文性又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相辅相成,我们无法将其割裂开。

道理很简单,我们在使用语文工具性这一点若能注意方式方法,在方便生活的同时,也能美化生活,丰富生活。

如“穿衣”这一概念恐怕早已由原来的蔽体、御寒上升为一种装饰了吧。

如果说工具性就是基础,就是求真,那么人文性便就是一种升华、求美。

离开了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便无从谈起,离开了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的一面便会显得晦涩,干瘪,所以我们在谈语文课程时二者不可偏废。

总之,语文学科要以学生为主体,在进行语言的积累、语感的训练与听、说、读、写方面的实际运用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思维品质与思想修养,也就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既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又体现人文性,语文课如能真正注意到这些问题,那便就是我们向素质教育迈向了一大步。

二、语文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支点大家都知道,“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它犹如硬币的两个面,谁也离不开谁。

工具性就是人文性的基础,就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就是工具性的“精、气、神”之所在。

离开“工具性”来谈“人文性”,有舟无水,寸步难行;同样,只有工具性,没有人文性,有水无舟,亦无法欣赏到“小小竹筏江中游,悠悠青山两岸走”的绝妙景致。

所以崔峦老师说:“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那么,如何在“两性”之间建立支点,使其“贵”而不难,保持平衡呢?我认为“语文性”可以担此重任。

何谓“语文性”?要弄清语文性,首先要说到一个概念━—语言。

海德格尔说过,语言就是人存在的精神家园,人存在于语言之中。

从这一点来说,语言在一切学科中具有普遍性,但语言在所有学科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就是完全一样的。

我们语文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语文学科就是从语言入手,直指人文内容(知识与精神),然后再回归语言,它就是一种不断互逆的运动。

而其它学科虽也就是从语言出发(有的指向人文、数理、逻辑;有的指向哲学、技能、艺术等)却并不一定要回归语言,并不一定要经常进行语言与人文内容的“互逆”运动。

它就是单向的,不就是双向的。

这种语言与人文之间“单向”的运动特点决定了非语文学科的属性,“双向”运动的特点决定了语文学科的属性。

语文学科这种特有的属性,我们称之为“语文性”。

语文教学中尊重了“语文性”就就是尊重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就就是让学生在语言人文的互逆中,对话、交流、感悟、体验、品味、积累、运用,就就是让人文性在语文工具价值的实现过程中体现,就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做到得“意”,又做到了得“言”,“意”“言”兼备,得“意”而不忘“言”。

尊重了“语文性”就能保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平衡,实现“两性”的统一,所以,我们说“语文性”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最佳支点。

有了这个支点,人文性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就显得自然而然,而不就是刻意追求;就是与谐的融洽,而不就是牵强的相加,更不就是随意的拔高。

前文中的《桂林山水》教例,教师的教学始终没有跳出语言文字这个框框,也就就是没有从语言出发走向人文,然后再回归语言,而就是在语言文字中兜圈圈,这样学生就不可能品味到美的文字,领略到美的景色,“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就是深广的”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而《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设计,又只就是围绕人文关怀组织、展开,也就就是只从语言出发走向了人文,却没有回归语言。

学生的人文关怀不就是在语文工具价值的实现过程中得以体现,而就是脱离了文本的空头说教。

如果教者抓住“语文性”,由语言入手,师生共同直接地与文本反复对话,在感悟、体验、探究、积累、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体会到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地球的关系,体会到环保的重要性,从而增强环保意识。

这样学生不仅得“意”,而且也得“言”,工具性没有被“沦落”,人文性也得到了重视。

然而,非常遗憾的就是,长期以来,“语文性”这一概念并没有被人们真正的自觉的关注过。

跟“人文性”、“工具性”这两个概念比较起来,“语文性”简直无人提及。

我们在各种媒体上难以搜寻到它的有关词条。

可以说,“语文性”的问题,偌大的语文界就一直没有对它深入地探讨过。

虽说大家很少自觉地关注“语文性”,但这并不等于“语文性”的不存在。

事实上,我相信“语文性”这个概念在不少人的意识中闪现过,只不过它一旦闪现时,人们不敢紧紧抓住它,不愿进行深入的思考,于就是轻易地掐灭了“语文性”一闪的灵光,而简单的把它跟“工具性”混为一谈。

特别就是在“弘扬人文性”成为当今一个最时髦话题的大背景下,只要一提到“语文性”,一提到语言文字训练,一提到分析理解,立即就会招致很多媚俗者的指责,以至于一些在教学实践中高度重视“语言”的老师也羞于启齿,不敢自卫,怕担观念陈旧,落后于时代的罪名。

然而,媚俗与屈从,只会使我们在寻求真理的道路上南辕北辙。

我们觉得,在一次次的纷争中,人们简单地把“语文性”的标签贴在了“工具性”的瓶体上,使“工具性”泛化了。

“工具性”泛化的错觉,使无数的人失去理智,把一切恶水泼在“工具性”身上。

其实“语文性”与“工具性”我们就是断然不能混淆的。

语文教学中,我们只有把“语文性”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支点,才不至于使语文教学如墙头芦苇,不就是偏向“工具性”,就就是倒向“人文性”。

只有有效的把握这个支点,语文教学才不会从一个极端(因重“训练”而肢解语言文字,破损课文形象)滑向另一个极端(因重感悟,重人文,而使课堂教学内容空洞,学生的语文素养“营养不良”子)。

三、“语文性”包容训练谈到“语文性”这个支点,似乎不能不谈到“训练”二字。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以来,人们对语文教学究竟要不要对知识与能力进行训练产生了怀疑,有的老师问得更具体:语文教学还能不能教学生分段、归纳段意、总结中心思想?因为有人在比较中发现,课程标准里找不到“训练”二字了,于就是就衍生出新课程否定“训练”,淡化知识的结论。

这就是对新课程理念的一种误解。

我们认为,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要形成能力,养成习惯,不靠反复地运用、历练,何以生成?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里的“百”、“千”、“万”哪一个又少得了一个“练”字,没有量的积累,何谈质的升华。

不训练,工具都没了,又哪来的人文?就就是三维目标不就是也把知识与能力作为第一目标不?所以语文教学不存在要不要训练的问题,而就是训练什么,怎么训练的问题。

我曾与老师们开过这样一个玩笑:“训练”本就是良家女子,就是那些以分数与应试为唯一教学目标,大搞机械重复、切割解剖的人败坏了“训练”的名声,而科学的、符合语文学习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利于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训练永远就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