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的人文性和工具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语文的人文性与工具性
一、语文学科的工具性
说语文学科的“工具性”就是指语文用于人际交流具有维持社会联系的实用功能与中介作用。

语文就是个人与社会都离不开的重要工具。

1、语文就是思维的工具。

心理学把语言分为外部语言与内部语言,表达出来的话叫外部语言,在心里思考但没说出来的话叫内部语言。

人们常说的“打腹稿”就属于内部语言。

只有人们语言能力的增强,思维也才能变得清晰、严密、准确,因此,要有良好的思维能力,首先必须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语文就是人类的交际的工具。

人与人之间要交流必须用到语言,语言能表情达意,就是人类相互沟通的桥梁,相互联系的纽带,只要有社会生活就离不开语言的交流。

如老师上课对学生讲授,同事在工作中的讨论,朋友在生活中的闲谈。

这些都属于交流。

通过这样的交流,我们增加了知识,搜集了信息,丰富了生活,就是语文使我们的语言变得丰富多彩的。

丰富的语言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语言较之于文字更具有直观性,更能够注入情感因素。

如果说“沟通从心开始”,那么语言就就是我们沟通的最好方式。

3、语文就是学好其它学科的工具。

各门学科的知识内容要用语言文字表达,课堂上教师要用语言讲解,离开语言文字,一切学科都无从进行。

苏步青说:“语文就是学习的工具,就是基础,就像盖楼房需要打基础一样。

”只有语文学习能力强了,才能提高思维与理解能力,才能学好其它学科。

离开语文学科的基础,其她各门学科文化知识只能就是“水中月,镜中花”。

二、语文学科的人文性
“人文性”这个词在当今社会比较流行,环境讲求人文性,教育也讲求人文性,什么叫“人文性”呢?简单地说就就是人与文化,它包含着情感、意志与思想观念的内容,它就是不同于自然之物的。

唯物论认为自然之物就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花就就是花,草就就是草,不会因为人的意志而以身改变。

而语言文字的理解就会因人而异,甚至因阅历不同,以至心情不同都会影响您的理解,要不怎么说“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呢?着名学者王国维也曾说过:“一切景语皆情语”,现代诗人汪国真曾说:“心晴的时候,雨也就是晴,心雨的时候,晴也就是雨。

”这一切无不反复地告诉我们语文的人文性这一特点,它打上了个人深深的主观烙印,这就使语文变得让人琢磨不透,魅力无穷。

具体讲语文的人文性表现在以下两点:
1、砥砺品德,完美人格
我们的语文从很大程度上讲就是用一些真、善、美的东西来净化学生的心灵,培养她们健康的心灵,完善她们的人格。

因而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也要学习其表达的思想内容,正所谓“文以载道”,任何语言都就是用文字表达一定思想内容、观点或见解的。

语文课文对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有不可低估的作用,如学习《周总理的睡衣》里周总理艰苦朴素的品质,《诚实的孩子》里列宁诚实知错就改的品德,《您们想错了》里方志敏清贫一生宁死不屈的坚强意志……在老师的指点下,这一系列人物所具有的品格,会给学生留下深深的印象,“润物细无声”,这些潜移默化中,让学生耳濡目染,受到教育,从而形成积极向上,健康的人生观、世界观。

2、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语文学科就是一座风光无限的艺术宫殿,进入其内会领略无穷情趣。

教师应注意用美来感染学生,在平时的授课中,力求通过提示、引导、点拨,让学生自行体会其中的美的所在。

如《草原》、《五彩池》的自然景美,《威尼斯的小艇》的异国风情美,《在金色的海滩上》中小女孩的心灵美……使学生在学习中发现美,在生活中创造美,辨别真、善、美与假、恶、丑,
激起对生活美的追求,感受语文学习的乐趣,正所谓“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就是最好的老师,这样一来,还何愁学生语文学不好呢?
三、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

多年以来,我国语文界一直对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争论不休。

首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强调“工具性”,着重字、词、句的训练,将文章分析得支离破碎,毫无美感;其后又片面强调“人文性”,忽略语文的工具作用,语文知识点不能落到实处,这都对当时语文教育产生了消极影响。

随着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最终达成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共识,这充分说明了我国语文教育的发展。

“新课标”小组组长宗祺教授对此说:“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提法符合当前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也有利于课程目标的展开与实施。


就语文课本身而言,其工具性与人文性又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二者相辅相成,我们无法将其割裂开。

道理很简单,我们在使用语文工具性这一点若能注意方式方法,在方便生活的同时,也能美化生活,丰富生活。

如“穿衣”这一概念恐怕早已由原来的蔽体、御寒上升为一种装饰了吧。

如果说工具性就是基础,就是求真,那么人文性便就是一种升华、求美。

离开了语文的工具性,人文性便无从谈起,离开了语文的人文性,工具性的一面便会显得晦涩,干瘪,所以我们在谈语文课程时二者不可偏废。

总之,语文学科要以学生为主体,在进行语言的积累、语感的训练与听、说、读、写方面的实际运用能力培养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思维品质与思想修养,也就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既重视语文的工具性又体现人文性,语文课如能真正注意到这些问题,那便就是我们向素质教育迈向了一大步。

二、语文性: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支点
大家都知道,“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它犹如硬币的两个面,谁也离不开谁。

工具性就是人文性的基础,就是人文性的载体,人文性就是工具性的“精、气、神”之所在。

离开“工具性”来谈“人文性”,有舟无水,寸步难行;同样,只有工具性,没有人文性,有水无舟,亦无法欣赏到“小小竹筏江中游,悠悠青山两岸走”的绝妙景致。

所以崔峦老师说:“语文课程,贵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难也难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那么,如何在“两性”之间建立支点,使其“贵”而不难,保持平衡呢?我认为“语文性”可以担此重任。

何谓“语文性”?要弄清语文性,首先要说到一个概念━—语言。

海德格尔说过,语言就是人存在的精神家园,人存在于语言之中。

从这一点来说,语言在一切学科中具有普遍性,但语言在所有学科中的地位与作用不就是完全一样的。

我们语文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语文学科就是从语言入手,直指人文内容(知识与精神),然后再回归语言,它就是一种不断互逆的运动。

而其它学科虽也就是从语言出发(有的指向人文、数理、逻辑;有的指向哲学、技能、艺术等)却并不一定要回归语言,并不一定要经常进行语言与人文内容的“互逆”运动。

它就是单向的,不就是双向的。

这种语言与人文之间“单向”的运动特点决定了非语文学科的属性,“双向”运动的特点决定了语文学科的属性。

语文学科这种特有的属性,我们称之为“语文性”。

语文教学中尊重了“语文性”就就是尊重了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就就是让学生在语言人文的互逆中,对话、交流、感悟、体验、品味、积累、运用,就就是让人文性在语文工具价值的实现过程中体现,就能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既做到得“意”,又做到了得“言”,“意”“言”兼备,得“意”而不忘“言”。

尊重了“语文性”就能保持“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平衡,实现“两性”的统一,所以,我们说“语文性”就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最佳支点。

有了这个支点,人文性在语文教学中的体现就显得自然而然,而不就是刻
意追求;就是与谐的融洽,而不就是牵强的相加,更不就是随意的拔高。

前文中的《桂林山水》教例,教师的教学始终没有跳出语言文字这个框框,也就就是没有从语言出发走向人文,然后再回归语言,而就是在语言文字中兜圈圈,这样学生就不可能品味到美的文字,领略到美的景色,“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就是深广的”也就成了一句空话。

而《只有一个地球》的教学设计,又只就是围绕人文关怀组织、展开,也就就是只从语言出发走向了人文,却没有回归语言。

学生的人文关怀不就是在语文工具价值的实现过程中得以体现,而就是脱离了文本的空头说教。

如果教者抓住“语文性”,由语言入手,师生共同直接地与文本反复对话,在感悟、体验、探究、积累、运用语言的过程中体会到人与环境的关系,人与地球的关系,体会到环保的重要性,从而增强环保意识。

这样学生不仅得“意”,而且也得“言”,工具性没有被“沦落”,人文性也得到了重视。

然而,非常遗憾的就是,长期以来,“语文性”这一概念并没有被人们真正的自觉的关注过。

跟“人文性”、“工具性”这两个概念比较起来,“语文性”简直无人提及。

我们在各种媒体上难以搜寻到它的有关词条。

可以说,“语文性”的问题,偌大的语文界就一直没有对它深入地探讨过。

虽说大家很少自觉地关注“语文性”,但这并不等于“语文性”的不存在。

事实上,我相信“语文性”这个概念在不少人的意识中闪现过,只不过它一旦闪现时,人们不敢紧紧抓住它,不愿进行深入的思考,于就是轻易地掐灭了“语文性”一闪的灵光,而简单的把它跟“工具性”混为一谈。

特别就是在“弘扬人文性”成为当今一个最时髦话题的大背景下,只要一提到“语文性”,一提到语言文字训练,一提到分析理解,立即就会招致很多媚俗者的指责,以至于一些在教学实践中高度重视“语言”的老师也羞于启齿,不敢自卫,怕担观念陈旧,落后于时代的罪名。

然而,媚俗与屈从,只会使我们在寻求真理的道路上南辕北辙。

我们觉得,在一次次的纷争中,人们简单地把“语文性”的标签贴在了“工具性”的瓶体上,使“工具性”泛化了。

“工具性”泛化的错觉,使无数的人失去理智,把一切恶水泼在“工具性”身上。

其实“语文性”与“工具性”我们就是断然不能混淆的。

语文教学中,我们只有把“语文性”作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支点,才不至于使语文教学如墙头芦苇,不就是偏向“工具性”,就就是倒向“人文性”。

只有有效的把握这个支点,语文教学才不会从一个极端(因重“训练”而肢解语言文字,破损课文形象)滑向另一个极端(因重感悟,重人文,而使课堂教学内容空洞,学生的语文素养“营养不良”子)。

三、“语文性”包容训练
谈到“语文性”这个支点,似乎不能不谈到“训练”二字。

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以来,人们对语文教学究竟要不要对知识与能力进行训练产生了怀疑,有的老师问得更具体:语文教学还能不能教学生分段、归纳段意、总结中心思想?因为有人在比较中发现,课程标准里找不到“训练”二字了,于就是就衍生出新课程否定“训练”,淡化知识的结论。

这就是对新课程理念的一种误解。

我们认为,要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要形成能力,养成习惯,不靠反复地运用、历练,何以生成?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这里的“百”、“千”、“万”哪一个又少得了一个“练”字,没有量的积累,何谈质的升华。

不训练,工具都没了,又哪来的人文?就就是三维目标不就是也把知识与能力作为第一目标不?所以语文教学不存在要不要训练的问题,而就是训练什么,怎么训练的问题。

我曾与老师们开过这样一个玩笑:“训练”本就是良家女子,就是那些以分数与
应试为唯一教学目标,大搞机械重复、切割解剖的人败坏了“训练”的名声,而科学的、符合语文学习规律与学生身心发展、利于学生语文素养提高的训练永远就是必要的,不可缺少的。

对分段、归纳段意、总结中心等的训练,如果每一篇课文,每一节课都进行,自然就是要摒弃的,但根据具体的阅读材料,结合具体的教学安排,进行合理的、符合语文学习规律的训练,则就是非要不可的。

写到这里,我曾踌躇不决,“工具性”与“人文性”就是语文课程明确给出的课程性质。

作为一个普通教师,居然在“工具性” 与“人文性”之外提出了一个“语文性”,简直就是不知天高地厚,乱弹琴,但作为一个对语文教学,对新课程实验有着执着追求与热爱的教师,我有责任说出自己实践后的一些肤浅思考,只就是不揣谫陋,欢迎大家的批评与批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