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第2课时教案-2019人教版部编道法最新改版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26d418dcf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95.png)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0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这一课是部编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基本概念,掌握环境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防治措施,培养学生关爱环境、保护家园的意识。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贴近学生生活,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但对环境污染的具体内容了解不多。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进一步提高环保意识,学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爱环境。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课堂讨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基本概念,知道环境污染的来源、危害及防治措施。
2.培养学生关爱环境、保护家园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3.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教学重难点1.环境污染的基本概念及其来源、危害。
2.环保措施的落实与实践。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场景,让学生感受环境污染的真实情况,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环保案例,让学生了解环保的重要性,学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3.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课堂上动手实践,落实环保措施。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环保案例和图片,用于教学展示。
2.准备环保活动材料,如垃圾分类袋、植物等。
3.布置教室,营造环保氛围。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环境污染的现状,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
2.呈现(10分钟)介绍环境污染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来源、危害。
3.操练(10分钟)分析具体的环保案例,让学生学会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关爱环境。
4.巩固(5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环保措施,培养团队协作能力。
5.拓展(5分钟)邀请环保专家或志愿者,分享他们的环保经验和感悟。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第二课时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PPT课件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第二课时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a7e568b5122aaea998fcc22bcd126fff6055d74.png)
种类多样← 环境污染→危害严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作业: 1.阅读《给孩子的环保生态小百科》。 2.对身边的垃圾进行调查,了解垃圾的现状和垃圾带来的问题和影响。
课本里向我们详细介绍了农药的污染,我想进一步了解农药中哪些成份是有害的呢?
人类
动物
植物
其他
调查人:
我们的发现
产生的原因
造成的危害
我们的建议
阅读课本77和78页农药污染的调查结果,想想你从这个调查报告中了解到哪些重要的信息。
造成的危害:请看我们画的农药污染危害图。
农药
大气
土壤
作物
水体
“水体污染”小组汇报
了解了 “大气污染” “噪声污染”“水污染” 小组的调查,谁来评评他们介绍得怎么样?
噪声污染小组列举的例子就发生在我们身边,他们很善于观察生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我觉得大气污染小组最后介绍他们“形成的共识”很全面。
身边 农药污染小调查 时间:星期三
我们的发现
农药污染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家里每天吃的瓜果,蔬菜等不同程度地受过农药污染。
产生的原因
没有科学地使用农药,例如过量、过度使用农药是造成农药污染的重要原因。
造成的危害
人类
影响人们身体健康。
动物
影响动物健康生长。
生 态 基 地
分享调查结果
“大气污染”小组汇报
噪 声 污 染 研 究 小 组
我们小组做了噪声污染的调查,下面是我们的调查结果:2020年10月份起,我们学校和学校附近的小区进行雨污分流工程,在施工过程中,我发现噪声污染的情况很严重。
产生噪声污染的原因是,要在地下铺设雨污分流的下水管,就要挖开水泥路面。而水泥路面非常坚硬,所以挖掘机施工时产生的噪音非常大。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第10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第10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9988d7a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c4.png)
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第10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是部编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单元的第10课。
本节课主要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基本知识,通过分析环境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保护环境的方法,使学生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但对环境污染的具体知识了解不多。
他们在生活中可能遇到过一些环境污染问题,但缺乏系统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逐步深入探讨环境污染问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来源、危害及保护环境的方法。
2.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他们关爱环境的情感。
3.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学会分析环境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四. 教学重难点1.环境污染的来源和危害。
2.保护环境的方法和途径。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了解环境污染问题。
2.讨论教学法: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观点和经验,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能力。
3.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从生活实际出发,提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方法,提高他们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视频、案例等教学资源。
2.准备分组讨论的道具和材料。
3.准备课堂小测验的题目。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资源,引导学生关注环境污染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例如,展示一些环境污染的图片,让学生说出他们所看到的问题。
2.呈现(10分钟)简要介绍环境污染的来源、危害及保护环境的方法。
通过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对人类和动植物的影响。
3.操练(10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让他们针对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提出解决办法。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讨论如何减少污染,保护环境。
4.巩固(5分钟)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课堂小测验。
让学生回答一些关于环境污染的问题,以检验他们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8aaf62d8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1c72ffe.png)
课题: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内容:统编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让生活多一些绿色第10课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四革元的第一课。
引学生从日常生活经验出发,探究、认识、体会塑料的广泛用途,知道塑料废弃品对环境的河染及其危者。
了解其它环境污染情况,如农药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等。
旨在让学生认识、体会环境污染的现状及其危害,在日常生活中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经验出发认识体会塑料的广泛用途,了解塑料废弃品对环境的污染及其危害。
2.引学生发现、了解其它环境污染情况。
3.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相关内容。
4.提升学生环保行动能力和环保贵任感。
教学重难点:重在引学生从日常生活经验出发,探究、认识、体会塑料的广泛用途,知道塑料废弃品对环境的污染及其危害。
了解其它环污染情况,如农药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等,树立环保意识,提升环保行动能力。
教(学)具准备课前搜集生活中常用的一些塑料制品;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二课时环境污染大搜索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白色污染”塑料垃圾及其危害。
今天我们就继续来学习第二课时“环境污染大搜查”。
下面请同学们观看一个视频1分钟一、视频导入观看环境污染的视频,看了视频之后你有什么感受?同学们,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在新的世纪里,我们渴望美丽的地球,绿色的家园,湛蓝的天空,清新的空气。
但是,由于人类的肆意破坏和污染使地球变得干疮百孔、遍体鳞伤。
人类慢慢的也受到了大自然的惩罚,逐渐意识到了环保的重要性。
二、环境污染大搜索(一)师:生活中,除了“白色污染”外,还有哪些污染呢?请同学们通读课本77-79页,在小组里讨论交流一下吧。
(时间3分钟)(二)污染大调查,制作污染调查表1.课本77-78页,以农药污染调查为例,填写76页调查表格师:欢迎回到空中课堂,同学们通过刚才的阅读和交流知道了,除了“白色污染”外,还有“农药污染、农村秸秆焚烧污染和建筑工地噪声污染”,其实还有“水污染,,“大气污染” “噪音污染”、重金属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第10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 第2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第10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 第2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d3f30476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01cf457.png)
第10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第2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教学目标:1. 了解环境污染的概念及其对人类和生物的影响。
2. 引导学生了解如何保护环境及自我生活中如何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教学重点:1. 环境污染对人类和生物的影响。
2. 环境保护和减少污染的方法。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形成环保意识及行动。
教学方式:课堂讨论,小组合作探究,PPT展示教学步骤:一、导入(5分钟)老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思考:这是一张什么照片?这里的环境有什么问题?你们有没有去过环境比较糟糕的地方?这些问题都有什么关系?二、呈现(20分钟)1.介绍什么是环境污染,环境污染会对人类和生物产生哪些危害。
2. 展示具体的环境污染案例,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并让学生感受污染给人们带来的影响。
三、拓展(15分钟)1. 分组讨论污染案例带来的危害及自己如何预防和解决污染问题。
2. 每个小组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
四、归纳(10分钟)1. 分享污染案例带来的危害及解决办法。
2.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如何保护环境并形成理性生活的环保意识,介绍环保标志的含义。
五、作业(5分钟)1. 回去后,寻找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
2. 向家长宣传环境保护知识,践行环保行动。
板书设计:环境污染对人类和生物的危害解决方法环保意识环保标志教学反思:本课通过引导学生感受环境污染的危害,达到了引导学生形成环保意识及行动的目的。
但活动设计方面,需要在卡片资源与小组合作探究的互动过程中,加强教师个体、小组和全员的交流沟通与指导。
此外,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贴近孩子们的生活,更好地让孩子们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第10课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案(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
![第10课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案(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https://img.taocdn.com/s3/m/ae31f7c7b84ae45c3b358ccb.png)
新人教版小学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四单元第10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教学导航【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从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他们经过前三年课程的学习,对环境污染感受较少、对其危害性认识不够,没有环保意识,对人和事物的认识逐渐摆脱形象思维的特点,初步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再根据以上教材分析,为此,确定以下教学方法。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经验出发,探究认识体会塑料的广泛用途,知道塑料废弃品对环境的污染及其危害。
2.能了解其他环境污染情况,如农药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等,树立环保意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身体验、阅读感悟、情境体验、制订减塑方案、环境污染大搜索、调查研究、讨论等活动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了解塑料制品对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其他农药污染,水污染等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难点】树立环保意识。
【教法学法】1.教法:启发式、小组合作探究2.学法:自主学习法及活动与探究【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交流认识——塑料制品应用广1.猜谜和塑料知识导入。
2.同学们,课前已经让大家去寻找身边的塑料制品,请你们说说见过哪些塑料制品。
3.学生交流。
4.小结:吃穿玩乐,学习家用,到处都有塑料的身影。
它应用广泛,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板书:应用广泛)设计意图:通过谜语,卡通人物“塑料朋友”将化身孩子们的学习好伙伴,建立塑料与学生之间朋友般的对话关系,更能激发孩子们的共情心理,激发学习兴趣。
孩子大量交流见过的塑料制品,再次感受塑料与人们生活的息息相关,并为探究塑料制品的性能,做好准备。
二、探究感受——塑料制品的性能优1.为什么塑料制品会那么普遍地存在于日常生活当中呢?它到底有哪些性能呢?2.小组代表多角度汇报。
多数塑料质轻,不会锈蚀;有较好的透明性和耐磨耗性;绝缘性好,导热性低;成型性、着色性好,加工成本低。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0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0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697955c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82.png)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第10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基本概念,掌握环境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够提高环保意识,自觉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本节课的内容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但对环境污染的认识还不够深入。
他们在生活中接触到的环境污染现象有限,对于环境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防治措施的了解还不够全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环境污染问题,激发他们的探究欲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环境污染的基本概念,掌握环境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讨论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自觉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
四. 教学重难点1.环境污染的基本概念。
2.环境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环境污染的案例,使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现状。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3.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发现环境污染问题,并思考解决办法。
六. 教学准备1.课件:制作与环境污染相关的课件,包括图片、视频等。
2.调查表:设计一份关于环境污染的调查表,用于学生分组调查。
3.环保宣传资料:准备一些环保宣传资料,用于课后拓展。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环境污染的图片,如工业污染、生活污染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图片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感受?你们知道这些现象是什么吗?2.呈现(10分钟)简要介绍环境污染的基本概念,让学生明白环境污染对我们生活、健康的影响。
3.操练(15分钟)分发调查表,学生分组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身边的污染源、污染对我们的影响、如何减少污染等。
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第2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第2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bb815c11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f2.png)
-教师总结:教师对本节课的知识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学生反思:学生反思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行为,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付诸实践。
5.课堂互动环节(5分钟)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环保志愿者,向其他同学宣传环保知识,提高环保意识。
-环保实验: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环保实验,如水质检测,让学生亲身体验环保的重要性。
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第2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Hale Waihona Puke 级上册科目授课时间节次
--年—月—日(星期——)第—节
指导教师
授课班级、授课课时
授课题目
(包括教材及章节名称)
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第2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教材分析
《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的“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章节,立足于学生生活实际,深入浅出地介绍了环境污染的类型、原因及危害。本课时为第2课时,侧重于让学生了解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引导他们认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并培养其初步的环保意识和行为。教材内容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旨在通过实例分析、讨论互动等方式,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提升环保责任感。
-教师收集检测卷,快速批改,了解学生的整体掌握情况。
-针对普遍存在的问题,教师进行集中讲解,澄清学生的误解。
-对学生的优秀表现给予表扬,鼓励他们在环保行动中继续努力。
4.课后任务布置(5分钟)
-布置与课堂检测内容相关的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观察并记录家庭或社区中的环境污染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建议。
5.选择一种常见的环境污染问题,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等,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观察和分析污染物的来源及影响,并撰写实验报告。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案
![部编版四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第10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e67234a453610661ed9f4af.png)
部编道德与法治小学四年级上册《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经验出发,探究认识体会塑料的广泛用途,知道塑料废弃品对环境的污染及其危害。
2.能了解其他环境污染情况,如农药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等,树立环保意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身体验、阅读感悟、情境体验、制订减塑方案、环境污染大搜索、调查研究、讨论等活动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塑料制品对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其他农药污染,水污染等树立环保意识。
2.难点:树立环保意识。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从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他们经过前三年课程的学习,对环境污染感受较少、对其危害性认识不够,没有环保意识,对人和事物的认识逐渐摆脱形象思维的特点,初步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再根据以上教材分析,为此,确定以下教学方法。
教法和学法。
1.教法:启发式、小组合作探究2.学法:自主学习法及活动与探究3.教学准备:教师制作PPT课件及搜集资料,学生课前准备好参与活动的资料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
1.师出示视频及图片:白色污染。
生看后回答问题:上述视频反映了什么问题?2.生自由回答。
(塑料垃圾及其危害)3.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
今天我们就来探索白色污染的问题。
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一:从白色污染说起活动与探究一:看一看(1)生阅读教材第72页内容(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你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吗?☆你见过哪些塑料产品?(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4)师小结活动与探究二:认真看一下第73面的阅读角(1)生阅读教材第73页内容(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你知道为什么会被称为白色污染吗?☆根据上述大王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4)师小结活动与探究三:研究一下第74面的相关链接(1)生阅读教材第74页内容(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但是污染这么严重,我们可以完全不使用白色污染吗?☆如果不使用这些白色污染,我们的生活会变成怎样?(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4)生完成教材P74空格内容,师指导、补充活动与探究四:想一想(1)生阅读教材第75页内容(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在你的周围有哪些是可以替代塑料产品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案?(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4)生完成教材P75空格内容,师指导、补充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 第2课时(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 第2课时(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2f2bd7ce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3d26642.png)
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第2课时(说课稿)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掌握环境污染的概念、分类及产生原因;了解环境污染对人们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和综合处理能力,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能力。
3.情感目标:引导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掌握环境污染的概念、分类及产生原因;了解环境污染对人们健康和生态环境的影响,并掌握自我保护的方法。
2.教学难点:认识到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影响,并引导学生提高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能力。
三、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幻灯片、黑板、彩笔、纸张、科普小视频等。
2.学具准备:放大镜、手电筒、各种垃圾(废纸、塑料袋、易拉罐等)、水、白醋、柠檬、烟雾、空气质量检测仪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教师先播放一段短小的科普视频,“人类排放到海洋的塑料会被谁清理”或“PM2.5的危害”等都可以。
视频结束后,提问:“你们有没有看过这样的场景?我们该怎么办呢?”2.挖掘学生已有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分组或个人思考的方式,请学生汇报已有关于环境污染的知识,如:哪些物质可以造成环境污染?环境污染对人有什么危害?如何防止环境污染等。
3.学习新知识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课件,幻灯片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环境污染的概念、分类及产生原因,并剖析其对人类及生态环境的影响。
4.实践课1.垃圾分类:教师将准备好的各种垃圾放到桌子上,让学生分辨、回收或处理。
2.自我保护实验: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简单的实验,如用白醋、柠檬等酸性物质浸泡简单的金属材料,让学生观察对金属的影响;或用吸管吸入烟雾或空气,然后再观察空气中烟雾或PM2.5、二氧化碳等的检测结果等。
5.总结归纳教师通过讲解、让学生总结、讨论,梳理出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和行动方案,总结归纳本节课学习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知识点。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 教案( 第二课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 教案( 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3c84ffe9e53a580217fcfe07.png)
3、环境污染大调查:请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项内容进行调查研究,并完成调查表。
4、环境污染小汇报:请调查小组选派代表对本小组的调查结果进行汇报。
5、农药污染调查小组汇报会:
(1)观察到的现象
(2)观察到的结果
(3)产生的原因
(4)造成的危害
(5)我们的建议
6、阅读角:稻花香里闻蛙声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
课题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第二课时
单元
第四单元
学科
道德与法治
年级
四年级
学习
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环保意识,践行环保行为。
2、能力目标:提高社会实践能力,能够进行环保调查。
3、知识目标:了解生活中的污染源,提高环保意识,践行环保行动。
重点
了解生活中的污染源。
难点
提高环保意识,践行环保行动。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1、播放视频《让人揪心的污染》
2、说一说:小朋友们为什么带着口罩上学?看完视频,你有什么感受?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1、环境污染大讨论:在我们的生活中,除了“白色污染”,还有其他各种各类的环境污染。你都知道哪些环境污染呢?
7、相关链接:生态农业。
8、农村秸秆焚烧污染调查小组汇报会:
(1)产生的危害
(2)相关法律规定
(3)秸秆的综合利用
9、建筑工地噪声污染调查小组汇报会:
(1)什么是建筑工地噪音污染
(2)相关链接:建筑施工噪声扰民,您知道该怎么维权吗?
10、知识窗:我国致力于保护环境、防治污染
11、小小分享会:你还知道我国哪些保护环境的措施呢?
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a0376332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82.png)
- 环境保护是每个人的责任,每个人都应该关爱环境,从自身做起,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5. 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
- 树立环保意识:从自身做起,关注环境保护,珍惜资源。
- 绿色消费:选择环保产品,减少不必要的消费。
- 减少污染产生:节约用水、用电,分类投放垃圾。
6. 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的设计:
5. 保护环境的实际行动: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养成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消费的良好习惯。
核心素养目标
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具备以下核心素养:
1. 知识与技能:了解环境污染的种类、原因和影响,学会分析环境问题。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案例分析等途径,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环境、珍惜资源的意识,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4. 创新与实践:鼓励学生提出保护环境的创新想法,并在生活中付诸实践。
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可能已经了解了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知道一些环境问题的表现,如空气污染、水污染等。他们可能也了解一些保护环境的基本方法,如节约用水、减少垃圾产生等。
3. 教学方法:在讲解环境污染影响时,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更多实际案例,帮助学生更好理解。
作业布置与反馈
作业布置:
1.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布置一道关于环境污染原因的分析作业,要求学生列举至少三种环境污染的原因,并简要说明其对环境的影响。
2. 布置一道关于环境保护行动计划的作业,要求学生设计一个以“减少塑料使用”为主题的环境保护行动计划,包括目标、措施、时间和评估方法。
- 主题:选择一个环境保护主题,如减少塑料使用、节约用水等。
10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 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10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 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https://img.taocdn.com/s3/m/97075496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33.png)
10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第二课时(教案)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一、教学内容和目标(一)教学内容1.环境污染的概念及分类;2.具体的环境污染案例;3.如何保护环境。
(二)教学目标1.理解环境污染的概念及分类;2.了解具体的环境污染案例,并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其中的原因;3.掌握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技能,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1.环境污染的概念及分类;2.具体的环境污染案例。
(二)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深入思考环境污染案例的原因;2.如何通过实际行动保护环境。
三、教学过程(一)引入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环境污染的概念,今天我们将来深入了解环境污染的分类和具体案例,同时学习如何保护环境。
(二)知识讲解1.环境污染的分类环境污染按照不同的污染物可以分为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和噪声污染等几类。
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污染手段都是什么吗?(启发学生思考)2.具体的环境污染案例(1)空气污染空气污染是指在空气中添加了使其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破坏自然环境的物质。
空气污染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影响,比如天气状况、地形、气候条件等。
案例:2013年1月12日,我国首都北京市出现了严重的雾霾天气,空气质量严重超标,PM2.5浓度直接影响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2)水污染水污染是指使水中有害物质浓度超过合理值的状态。
主要污染水体的物质有有机物、氮、磷、重金属、微生物等。
案例:2011年5月,鄱阳湖大面积暴发“大面积藻类水华”,水体面积达900多平方公里,严重影响水生态环境和周边地区人民健康。
(3)土地污染土地污染是指在土壤中的污染取得或释放,对环境和健康造成破坏或危害的现象。
主要的环境污染物有化学物质、重金属、工业废料等。
案例:许多地区的土地污染非常严重,其中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新塍镇就是其中之一。
由于附近的厂房排放有毒废料,导致当地农产品的蔬菜中含有毒物质,造成了很大的健康隐患。
(4)噪声污染噪声污染是指到达人耳觉得讨厌或影响正常生活或健康的声音。
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第二课时
![人教版小学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第二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8b648b1f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bd.png)
教学内容
教学重点:
1、学生自主调查研究环境污染问题,实践中学会探究问题方法。
2、提升环保意识,践行环保行动。
教学难点:
讲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故事,加深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坚定绿色发展理念。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课前预习
2、完成污染调查表
师:同学们,一面是村民们的生活,失去矿山,没有了收入,一面是环境破坏也让人们的生活无法继续,究竟怎么选择呢?
2、师:事情的转变发生在2005年,余村迎来了一位尊贵的客人,关于“绿水青山”又有什么动人的故事呢?我们一起聆听《余村绿色发展的故事》。视频播放(纪录片)
3、观看了绿水青山的故事,你们得到了哪些启示?同生:余村的蝶变之路,正是我国部分地方美丽乡村巨变的缩影。
生:绿水青山是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能不断创造实实在在的财富。
生:我们应该树立绿色发展的理念。
四、小爷所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种在心中,落在的行动上,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实践,我们可以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呢?
生:生活中少用一次性塑料杯、一次性饭盒、一次性筷子;
5、对于环境污染法律又是如何规定的呢?出示:《中华
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四十二条明确要求。
师:法律规范了相关企业、事业单位的行为,约束了人们的
三、活动二:听思启三环模式讲好“绿水青山”的故事
1、1、师 :同学们,有人说要发展经济牺牲环境、破坏生态无法避免。先让企业发展起来、让百姓富起来,再去弥补环境的破坏也来得及。同学们你们是怎样认为的?
教学过程
一、猜谜语导入
1、师:同学们,上课之前我们猜一猜,这三句诗分别描述了怎样的生态美景?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 》 教学设计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 》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6a9bacc50e79b89680203d8ce2f0066f4336465.png)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10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0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这一课是部编人教版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的一部分。
教材从学生的日常生活出发,引导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现状和危害,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教育学生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保护环境做出贡献。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他们对环境污染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缺乏系统的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更加深入地了解环境污染的现状和危害,提高环保意识,学会从自己做起,为保护环境做出实际行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环境污染的现状和危害,知道环保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提高问题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生增强环保意识,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观念,从自己做起,为保护环境做出实际行动。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现状和危害,增强环保意识。
2.教学难点:学生学会从自己做起,为保护环境做出实际行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环境污染的危害,提高环保意识。
2.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探究法: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探讨环保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制作精美的课件,辅助教学。
2.教学素材:收集相关的环境污染案例,用于教学呈现。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环境污染的图片,如垃圾堆积、空气污染等,引导学生关注环境污染问题。
教师提问:“你们看到的这些图片,有什么感受?你们知道环境污染是什么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并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课件呈现环境污染的现状和危害,如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等,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第10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案(共2课时)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部编版第10课《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案(共2课时)](https://img.taocdn.com/s3/m/733010a903d276a20029bd64783e0912a2167c7a.png)
3. 了解环境保护相关的法律,并能够在生活中找到合适的方法,帮过我们更好地保护环境。
教学
重点
难点
1.结合实际生活,了解环境污染的危害。
2.找到合适的办法保护环境。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过程设计
通用设计
教学意图
及解读修改
一、交流认识——塑料制品应用广
4.“白色污染”不仅污染着环境,还有什么危害呢?
5.小组交流。
学习环节2:不能分解危害长久
1.提问:塑料分解需要多长时间?
2.塑料袋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一时的方便,但却带来长久的危害。(板书:难以降解)
学习环节3:危及动物安全
1.近年来,动物被塑料垃圾伤害的新闻屡见不鲜。你想说些什么?
2.小结:成天带着枷锁艰难活着的海豹,活活饿死、闷死的海鸟,忍受数年痛苦的海龟……
课题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
课型
新授课
课时
2-1
总课时数
教学日期
第 周( )
教材简析
《我所了解的环境污染》分为两个部分,首先通过对塑料的研究,了解塑料带来的便利以及白色污染的危害。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在生活当中去发发现其他的污染,并从自身做起,找到降低污染切实有效的办法。
教学
目标
1. 通过课堂探究,了解塑料带来的便利,以及“白色污染”会造成的危害。
6. 农药的危害如此巨大,你有什么减少农药污染的小建议呢?相机引导阅读教材P78阅读角。
7. 除此之外,人们还想出了以虫治虫的办法。引导:生态农业并不止课本上这一个例子。印度以红蚂蚁除害虫,让我们从视频中了解一下。
板书设计:
作业设计:从自身做起,减少环境污染
2019新版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10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 (2课时) 人教 教案
![2019新版 四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10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 (2课时) 人教 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782281a02768e9951e738fd.png)
10部编道德与法治小学四年级上册《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经验出发,探究认识体会塑料的广泛用途,知道塑料废弃品对环境的污染及其危害。
2.能了解其他环境污染情况,如农药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等,树立环保意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身体验、阅读感悟、情境体验、制订减塑方案、环境污染大搜索、调查研究、讨论等活动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塑料制品对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其他农药污染,水污染等树立环保意识。
2.难点:树立环保意识。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从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他们经过前三年课程的学习,对环境污染感受较少、对其危害性认识不够,没有环保意识,对人和事物的认识逐渐摆脱形象思维的特点,初步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再根据以上教材分析,为此,确定以下教学方法。
教法和学法。
1.教法:启发式、小组合作探究2.学法:自主学习法及活动与探究3.教学准备:教师制作PPT课件及搜集资料,学生课前准备好参与活动的资料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一)导入。
1.师出示视频及图片:白色污染。
生看后回答问题:上述视频反映了什么问题?2.生自由回答。
(塑料垃圾及其危害)3.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
今天我们就来探索白色污染的问题。
板书课题。
(二)讲授新课目标导学一:从白色污染说起活动与探究一:看一看(1)生阅读教材第72页内容(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你知道什么是白色污染吗?☆你见过哪些塑料产品?(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4)师小结活动与探究二:认真看一下第73面的阅读角(1)生阅读教材第73页内容(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你知道为什么会被称为白色污染吗?☆根据上述大王如果是你,你会怎么办?(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4)师小结活动与探究三:研究一下第74面的相关链接(1)生阅读教材第74页内容(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但是污染这么严重,我们可以完全不使用白色污染吗?☆如果不使用这些白色污染,我们的生活会变成怎样?(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4)生完成教材P74空格内容,师指导、补充活动与探究四:想一想(1)生阅读教材第75页内容(2)小组合作,探究问题☆在你的周围有哪些是可以替代塑料产品呢?☆你有什么好的方案?(3)先在小组内交流,各组推荐代表,全班交流与分享(4)生完成教材P75空格内容,师指导、补充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
【小学教育】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案-2019人教版部编道法
![【小学教育】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案-2019人教版部编道法](https://img.taocdn.com/s3/m/4215e890941ea76e59fa0451.png)
预设:
塑料袋落到农田里,影响农植物吸收营养和水分。
塑料袋落到江河湖海中,直接影响了水中鱼儿及其他生物的生存。
塑料袋被焚烧,会造成大气污染。
6、除了这些,塑料还给人们带来了许多困扰,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塑料垃圾还给人们带来了哪些困扰?
塑料垃圾随处乱飘,直接影响了环境的美观。
对动物生存构成威胁。抛弃在陆地上或水体中的废塑料制品,被动物当作食物吞入,导致动物死亡。
废塑料随垃圾填埋不仅会占用大量土地,而且被占用的土地长期得不到恢复,影响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再生产的塑料制品在温度达到65℃时,毒害物质就会析出并且渗入到食品中,则会对肝脏、肾脏人体重要部位造成危害。
学生分小组讨论,说一说人们为什么会选择塑料制品?塑料制品又有哪些性能和特点呢?
预设:
塑料很软,没有气味。
塑料有很好的隔水性。
塑料是绝缘体,有很好的隔电效果,所以人们用它来做电线的外皮。
塑料非常轻便,用塑料制作出来的物品非常轻,而且比较结实。
塑料制品相对于其他物品来讲,价格非常便宜,制作简单。
4、教师小结:的确,塑料制品有很多的优点,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便利,可是塑料也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困扰,人们称塑料污染为“白色污染”,你们知道其中的原因吗?我们先来读一读阅读角的《塑料袋漂流记》这篇文章,初步了解塑料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困扰。
(7)不过可喜的是,近些年来,国家政府和农民都认识到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因此,大家都很重视农药污染这个问题。现在生态农业在很多地方已经兴起,相信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环境将会越变越好。
学生读一读课本78页阅读角《稻花香里闻蛙声》这篇文章,初步体会生态农业对环境的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资料范本
【新】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第2课时教案-
2019人教版部编道法最新改版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经验出发,探究认识体会塑料的广泛用途,知道塑料废弃品对环境的污染及其危害。
2.能了解其他环境污染情况,如农药污染,水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等,树立环保意识。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身体验、阅读感悟、情境体验、制订减塑方案、环境污染大搜索、调查研究、讨论等活动教学,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
1.重点:了解塑料制品对环境污染的危害,了解其他农药污染,水污染等树立环保意识。
2.难点:树立环保意识。
学情分析。
四年级的学生处于从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期,他们经过前三年课程的学习,对环境污染感受较少、对其危害性认识不够,没有环保意识,对人和事物的认识逐渐摆脱形象思维的特点,初步具备抽象思维的能力,再根据以上教材分析,为此,确定以下教学方法。
教法和学法。
1.教法:启发式、小组合作探究
2.学法:自主学习法及活动与探究
3.教学准备:教师制作PPT课件及搜集资料,学生课前准备好参与活动的资料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