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城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合集下载

泰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泰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30
中心城北部为泰山,西部为低山丘陵,可发展空间主要位于南部和东部。向南优先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远景主要发展大汶河及天泽湖以西、京沪铁路以东地区;向东扩展至芝田河以西地区。
中心城近山靠水地区优先发展生活用地。工业用地宜离山离水、靠近交通通道发展。满庄与大汶口之间、104国道两侧用地主要作为工业发展用地。
2、市域城镇化与城镇体系规划
预测2020年市域总人口580万人,市域城市化水平为65.2%。
规划市域城镇体系形成“一心、五轴、五组群”的市域城镇空间结构。“一心”:泰安中心城,规划期末人口规模达到135万人左右。“五轴”:包括京沪发展轴、肥城—泰安—新泰两条发展主轴,规划东平—泰安—莱芜、宁阳—磁窑—新泰、肥城—宁阳等三条次轴。“五组群”:即新泰—新汶、肥城—石横、东平—州城、宁阳、磁窑—华丰五处城镇组群。
泰安市位于山东省东部,东经126°2’~117°59’,北纬35°28’~36°33’。北依山东省会济南,南临儒家文化创始人孔子故里曲阜,东连瓷都淄博,西濒黄河。泰安市总面积7762平方公里,辖泰山区、岱岳区、新泰市、肥城市、宁阳县、东平县6个县市区,人口554.7万人。
泰安市是中国华东地区重要的对外开放旅游城市,世界自然与文化双遗产—泰山,雄踞泰安市北部。
泰安市域构筑“中心城—次中心城—中心镇—一般镇”四个层次的城镇体系。确定了1个中心城市,4个次中心城市,11个中心镇以及45个一般镇。
3、市域第二产业发展与布局引导
全市工业发展应构建汽车、非金属材料、电器电缆、精细化工、生物工程、食品等六大主导产业。规划构筑五条产业带:泰安中心城—满庄—大汶口—磁窑—华丰产业带、新泰产业带、肥城—王瓜店—石横产业带、东平—州城产业带、宁阳—堽城产业带。
新一轮规划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五个统筹”,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集约发展,全力构建和谐社会。

山东省石横镇总体规划

山东省石横镇总体规划
第三节 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
第12条 城乡居民点体系规划
(1)居民点体系等级规划
按照三级居民点规划控制
一级:镇驻地;
二级:综合社区 3 处,隆庄、衡鱼、赵庄;
发展 2015 年
160 18000
10 50000
40 13.9 72
4
目标 2030 年
660 55000 20.0 70000
30 17 88 4
80
100
0.5 33 0.02 0.06 90 100 50 10
0.4 35 0.015 0.04 100 100 40 15
14.0
20.3
140
第5条 规划原则 (1)区域协调和城乡统筹的原则; (2)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原则; (3)生态优先的原则; (4)突出特色的原则。
第6条 规划期限 近期 2012-2015 年,远期 2012-2030 年,远景到 2050 年左右。
第7条 规划区范围
肥城市石横镇总体规划(2012-2030 年)·文本
135
2.8
15
30
40
100
120
150
800
45
60
95
100
60
90
70
100
肥城市石横镇总体规划(2012-2030 年)·文本
第二节 总人口与城镇化水平预测
第11条 预测 2015 年总人口达到 13.9 万人,2030 年总人口发展到 17 万人。城镇化水平 2015 年达到 72%,2030 年达到 88%。
第一章 总则
第1条 为适应石横镇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科学合理地进行城镇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 规划法》(2008 年 1 月 1 日)和《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建设部 2006 年 4 月)等有关法律、法规, 特编制本规划。

临沂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临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临沂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临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临沂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临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临沂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7.01•【字号】临政发〔2021〕3号•【施行日期】2021.07.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临沂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临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各县区人民政府(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临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已经市十九届人大六次会议审查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纲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临沂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按照市委十三届九次全会部署要求,系统总结了“十三五”时期的工作,明确提出了2035年发展远景目标,全面阐述了“十四五”时期的发展战略、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重要举措,是临沂市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的宏伟蓝图,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景。

各级各部门要认真学习,深刻领会《纲要》精神,结合本地区、本部门实际,切实抓好《纲要》的贯彻落实,为顺利完成“十四五”时期各项目标任务,加快临沂“由大到强、由美到富、由新到精”战略性转变而努力奋斗。

临沂市人民政府2021年7月1日临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目录第一篇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开启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征程第一章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第二章新发展阶段机遇与挑战并存第三章到二〇三五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强市远景目标第二篇聚焦“三个定位”加快推动“由大到强、由美到富、由新到精”战略性转变第四章“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第五章“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基本要求第六章“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第三篇强化创新核心地位不断增创高质量发展新优势第七章大力培育创新创造主体第八章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第九章打造人才创新创业高地第十章健全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第四篇培育现代产业体系在推动新旧动能转换中闯出新路径第十一章优化构建产业布局第十二章坚决淘汰落后动能第十三章坚决改造提升传统动能第十四章坚决培育壮大新动能第五篇实施扩大内需战略主动融入新发展格局第十五章增加现代服务供给第十六章充分激发消费潜力第十七章持续扩大有效投资第十八章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第六篇优先发展农业农村在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中走在前列第十九章加快乡村振兴“三步走”第二十章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第二十一章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第二十二章不断深化农村改革第二十三章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第七篇对接融入区域战略布局建设区域性中心城市第二十四章打造山东省对接长三角的门户第二十五章引领鲁南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第二十六章优化市域空间布局第二十七章做大做强县域经济第八篇统筹推进城市建设打造宜居宜业现代新城第二十八章提升中心城区发展能级第二十九章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第三十章强化基础设施支撑保障第九篇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构建高质量发展体制机制第三十一章深化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第三十二章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第三十三章推进财税金融改革第三十四章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第十篇坚定文化自信繁荣兴盛沂蒙文化第三十五章发扬光大沂蒙精神第三十六章深化精神文明建设第三十七章优化公共文化服务供给第三十八章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第十一篇深入践行“两山论”绘就绿水青山沂蒙画卷第三十九章优化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第四十章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第四十一章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第四十二章加强生态保护与系统修复第四十三章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第十二篇放大商贸物流优势打造“一带一路”东方商都第四十四章建设“线上”“线下”商城第四十五章加快建设智能化仓储设施第四十六章加快构建立体化现代物流体系第十三篇主动融入国家开放战略塑造对外开放新格局第四十七章建好“一带一路”综合试验区第四十八章打造中日韩经贸产业合作区第四十九章提升园区集聚承载能力第五十章提升国际经贸合作水平第十四篇优化公共服务供给全力保障改善民生第五十一章提高居民收入水平第五十二章稳定和扩大就业第五十三章加快建设健康临沂第五十四章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第十五篇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临沂第五十五章加强国家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第五十六章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第五十七章确保经济运行安全第五十八章维护社会安全稳定第十六篇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凝心聚力为建设新时代现代化强市而奋斗第五十九章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能力第六十章凝聚开拓奋进强大合力第六十一章扎实推进全面依法治市第六十二章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临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2021-2025)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根据《中共临沂市委关于制定临沂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市委、市政府战略意图,擘画未来十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是政府履行职责的重要依据,是市场主体的行为导向,是全市人民共同的行动纲领。

肥城火车站规划方案

肥城火车站规划方案

肥城火车站规划方案第1篇肥城火车站规划方案一、项目背景肥城市位于山东省中部,交通便利,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流通枢纽。

近年来,随着肥城市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火车站作为城市的重要交通枢纽,其功能和规模已无法满足当前需求。

为提高火车站服务质量,完善城市交通体系,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现对肥城火车站进行规划改造。

二、规划目标1. 满足肥城市及周边地区旅客出行需求,提高火车站运输效率。

2. 改善火车站周边环境,提升城市形象。

3. 优化火车站交通组织,缓解交通拥堵。

4. 提高火车站服务质量,增强旅客出行体验。

三、规划原则1. 合法合规:严格遵守国家及地方相关法律法规,确保项目合法合规。

2. 客流导向:以旅客需求为核心,合理规划火车站功能布局。

3. 综合交通:实现铁路、公路、城市公共交通等多种交通方式的无缝衔接。

4. 可持续发展:注重生态环保,提高资源利用率,实现火车站与城市发展的和谐共生。

四、规划内容1. 火车站功能区划分(1)站前广场:设置旅客集散区、公交车站、出租车停靠点、社会车辆停车场等,满足旅客出行需求。

(2)售票及候车区:扩大售票窗口及候车室规模,提高旅客购票及候车舒适度。

(3)行李托运及寄存区:增设行李托运及寄存设施,提供便捷的行李服务。

(4)商业服务区:合理规划商业设施,满足旅客购物、餐饮等需求。

(5)办公及配套服务区:完善火车站内部办公及配套服务设施,提高火车站运营效率。

2. 火车站交通组织(1)优化站前广场交通流线,实现人车分流,提高交通安全性。

(2)增加公交车站台,优化公交线路,提高公共交通分担率。

(3)设置出租车专用通道,规范出租车运营秩序。

(4)合理规划社会车辆停车场,满足旅客停车需求。

3. 环境及景观设计(1)站前广场绿化:种植景观树木、设置休闲座椅,提升广场环境品质。

(2)建筑立面改造:对火车站现有建筑进行立面改造,展现城市特色。

(3)夜景照明:采用节能环保的照明设备,打造优美的夜景效果。

肥城经济开发区介绍信模板

肥城经济开发区介绍信模板

尊敬的[收信单位名称]:您好!为便于贵单位更好地了解肥城经济开发区的基本情况,现将我区有关信息介绍如下:一、区位优势肥城经济开发区位于山东省泰安市肥城市,地处鲁中腹地,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

开发区紧邻京沪高速、京沪高铁,距济南国际机场仅100公里,距离青岛港、烟台港等沿海港口均在300公里左右,是连接山东半岛城市群和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节点。

二、发展历程肥城经济开发区始建于2002年,前身为肥城市现代盐化工产业园区。

2017年7月,被山东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

经过多年的发展,开发区已形成了以盐化工、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医药、新能源等为主导的产业集群。

三、规划布局开发区规划面积120平方公里,辖80个行政村,共8.4万人。

规划布局为“一核、两翼、三带、四区”。

一核:即核心区,包括肥城经济开发区总部基地、创新创业中心、现代物流园区等。

两翼:即南北两翼,分别以盐化工、装备制造为主导产业,形成南北产业带。

三带:即以331省道、潮汶公路、东平湖路为纽带,形成三条产业发展带。

四区:即盐化工产业区、装备制造产业区、新材料产业区、生物医药产业区。

四、产业特色1. 盐化工产业:肥城盐矿资源丰富,是全国四大盐矿之一。

开发区依托盐矿资源,形成了以盐化工为主导的产业集群,包括制盐、盐化工、盐化新材料等产业。

2. 装备制造产业:开发区装备制造业基础雄厚,涉及机械制造、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等领域,具有较强的产业竞争力。

3. 新材料产业:开发区新材料产业以高性能复合材料、纳米材料、新能源材料等为主导,致力于打造新材料产业基地。

4. 生物医药产业:开发区生物医药产业以生物制药、医疗器械、健康产品等为主导,致力于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基地。

5. 新能源产业:开发区新能源产业以风能、太阳能、储能等为主导,致力于打造新能源产业基地。

五、政策支持开发区积极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各项优惠政策,为企业提供优质的服务。

主要包括:1. 产业扶持政策:对入驻开发区的企业,按照产业类别给予不同程度的资金扶持。

肥城市基本情况及总体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肥城市基本情况及总体社会经济发展概况

肥城市基本情况及总体社会经济发展概况The document was prepared on January 2, 2021第一章肥城市基本情况及总体社会经济发展概况一、肥城市概况肥城市隶属于泰安市,泰安市下辖两市肥城市、新泰市、两县东平县、宁阳县、两区泰山区、岱岳区.肥城市是一个经济发展较快、实力较强的县级市,它位于泰安市的西部,济宁市的北部.北邻济南长清区,西邻平阴县,南靠东平县与宁阳县.距省会济南约65公里,距泰安市中心约45公里.在肥城市区西南边界约45公里处有105国道南北穿过,向东约45公里处泰安市中区西边界有104国道南北走过,此处还有京福高速公路南北经过,经过市区的省道南北有济微路,东西有泰平路,铁路仅有泰肥铁路用于运输货物,无客运列车.目前市区占地面积平方公里,人口13万人左右.从2001年3月开始至2001年11月底,新城开发新增面积4平方公里,修公里的道路.2002年计划城市向东向西发展,新增7平方公里用地,修建城市道路17公里.至2004年城市总用地达25万平方公里,人口达25万.按照肥城市发展规划,2010年城市占地平方公里,人口达万,形成一城两镇新城、王瓜店镇、老城镇格局.肥城市作为一个新兴城市,现状规划建设较好.市区内道路平整宽阔、环境整洁,龙山坐落城中形成一处天然公园,龙山河东南、西北贯穿而过.二、肥城市社会及经济发展的历史成就自80年新城区搬迁以来,城市开发拉出了框架,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新的突破.国民经济呈现加速发展态势,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一、国民经济持续发展肥城市部分年份主要经济指标二、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肥城市在保持经济总量快速增长的同时,也在大力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根本转变和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努力把肥城市建成一个以工、农业为主导,集科技、金融、旅游等为一体的现代化城市.1999年至2001年,肥城市三年间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共亿元其中1999年亿元,2000年亿元,2001年亿元.同时培植了一大批新的经济增长点,与住肥企业共建区域经济共同体的思想全面展开,创造了地企联手融合发展的新格局.旅游资源开发进一步加快.三、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城市规划建设日益优化在肥城市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及决策下,招商引资工作取得显着成果.并坚定不移的把招商引资摆在各项工作之首,形成了大开放、大发展的良好氛围和崭新局面.仅2001年引到位的市外资金就达到亿元,其中利用外资万美元,自营出口创汇4560万美元,比上年增长15%.坚持把城镇开发和以道路为主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一大重点和具体项目运做实施,实现历史性跨越.运用经营城市的理念“以地生财”迈出大步子.完成了西扩4平方公里的开发框架工程,东区优化完善全面展开,泰西大街路面改造,“一线两翼”的开发建设格局,正在向纵深推进.四、肥城市2000年国民经济预期目标及城市建设任务目标.肥城市实施一系列扩大内需、刺激消费、优化产业结构等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措施,同时注重用市场化推进城市化,靠经营城市发展城市,尽快建立起适应城市经济发展要求的运营体制,实现城乡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为促进全市扩大开放,招商引资,实现跨越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根据肥城市政府2002年2月1日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2002年政府工作的目标任务中可以看到国民经济预期目标为: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4%,即达到亿元;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5%,即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2%,达到亿元;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以内.根据2002年城乡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工作汇报可以看到2002年城市建设总任务目标是:城市规模达到25平方公里,新增城市住宅面积40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气化率、热化率等各项基础设施指标都有大的提高,城建工作快速向前推进,城乡网络进一步完善.五、肥城市2002年上半年社会发展及国民经济现状固定投资方面:2002年1~7月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亿元,增长%.全市GDP:2002年1~7月份达到亿元,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财政金融方面:2002年1~7月地方财政收入实现26896万元,增长%.利用外资方面:全市共引进各类项目342个,到位市外资金亿元,同比增长%,其中利用外资253万美元.工业经济情况:截止7月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销售收入亿元,利税亿元,利润1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和%.从以上经济指数可以看出,肥城市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居民收入增加,消费旺盛,这都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与广阔的发展空间.注:以上信息指数来自刘卫东同志2001年9月1日在全市经济形势分析会上的讲话.第二章市场供给分析一、肥城市房地产市场供给分析一、肥城市历年住宅市场开发面积情况单位:平方米注:以上资料来源于肥城市统计年鉴由此表中可看出,肥城市在此前房地产开发市场较小或尚未启动,受房改政策、市场需求等多方面影响严重.1999年开发量相对较大,且新开面积全部为安居工程,但随着房改政策的推出,好多人以观望为主,影响了2000年的房屋开发,由1999年的81737平方米降到2000年的39420平方米,降低了一半多.随着政策的逐渐深入,房屋开发在2001年又承上升趋势,一举又超过了1999年7个百分点,而且随着经济的发展又出现了别墅及高档公寓.2002年政府加大了城市建设的力度,加快了城市化发展的进程,在一线两翼整体建设思路的指引下,东西部均出现了较大规模的开发片区,年开发量成倍增长,市场机遇与风险共存.二、肥城市历年来商品房销售情况单位:平方米通过此表可看出,商品房销售同样受政策及需求的影响较大,经历了先降后升的局势1999年空置房其中以安居房为主,部分营业用房;2000年空置房屋多为办公楼;2001年实际销售是1999年的近3倍,是2000年的7倍多;同时预售情况也出现了良好的上升态势,空置房屋逐渐减少.二、肥城市住宅市场分析一、肥城市住宅开发现状肥城市房地产起步较晚,现仍处在初级阶段.截止到2002年9月,肥城市共有开发公司5家,既山东九巨龙房地产开发公司肥城分公司、新城房地产开发公司、肥城市房地产综合开发公司、阳光房地产开发公司、傲饰房地产开发公司.其中新城房地产开发公司目前无项目.整个城区开发项目有7个,即丰园小区、苹果园小区、艺苑小区、新新家园、农机公司沿街楼、白云山小区、龙山小区.近期以建成的开发项目有1个,即河西小区.近期即将开工建设的项目有1个,即阳光花园.下面分别作以介绍:1、丰园小区该小区位于肥城市区西部,北靠上海路、南临新城路东侧是龙山小区公园,西南为城市公共绿地,小区占地公顷,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居住户数2014户,总人口7049人,建筑密度%,容积率,绿地率38%,小区配套设施完善、交通方便.2、苹果园小区该小区位于工业二路和工业三路之间长山街以东,紧邻苹果园小区,东接济兖路,区内活动中心、商用设施、幼儿园、儿童游乐场一应俱全.是高标准、封闭式管理的新型住宅小区,占地300亩,总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居住人口近万人,绿地率35%.3、艺苑小区该小区位于市场路繁华地段,烟草公司西临,地理位置优越,属肥城市黄金地段,小区占地21亩,设计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居住人口1000人,配套设施齐全,具有优良的物业管理服务.4、河西小区该小区位于白云山小区往东800米,北京路路南、路北,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现已全部建成并入住,只有少量房源未售出.5、新新家园该小区位于工业二路和工业三路之间,长山路以东,紧邻苹果园小区.东接济兖路,占地145亩,总建筑面积万平方米,居住人口4500人,绿地率35%.6、农机公司沿街楼该沿街楼位于上海路中段,与长山街交汇.现已竣工.该楼采用欧式建筑风格,商住两用.一、二楼联体,面积—平方米,三楼以上为住宅楼,面积为—平方米,总建筑面积约8000平方米.7、阳光花园该小区总占地400余亩,位于丰园小区、白云山小区之间,由阳光玫瑰园、阳关舜花园、阳光花园三个社区,以及阳光金街社区服务中心暨西部商业中心四部分构成,形成肥城市最大生活圈和第二商业中心,绿化率高达39%,容积率,各种配套设施齐全,与白云山小区形成直接竞争.8、龙山小区该小区西临济兖路,北为龙山河,占地面积156亩,建筑面积10万㎡,并可于今年10月份上房.肥城市城区目前主要开发住宅项目情况见本章附表一.二城区在售住宅项目分析1、基本特征见本章附表二.2、户型分布情况以下统计表根据肥城市主要住宅开发项目——丰园小区、苹果园小区、艺苑小区、河西小区、新新家园、农机公司沿街楼、龙山小区7个楼盘的户型统计结果:图中显示,城区目前开发项目中三房出现频率较高,三房中又以三室两厅在各开发片区的出现频率最高.这说明肥城市人民的生活水平正逐渐提高,房屋需求逐渐变大,向舒适型、功能型转变.3、各片区优劣势分析1、艺苑小区优势:①、地理位置在市场路繁华地段,最能体现肥城人概念中的优越性;②、购物、医疗、上学等极其方便;③、开发企业实力雄厚、信任度高;④、现已主体完工,上房期将近.劣势:①、不能按揭;②、价位高;③、无车库;④、规模小无环境、绿化;错误!、交通不便.;2、白云山小区优势:①、政府工程,前期由市府主持开发,有一定知名度;②、证件齐全,具备了签订合同示范文本的条件;③、小区单体立面造型美观;④、车库超前规划;错误!、会所、物业中心等配套设施齐全需确认;6、建设标准高前期核算成本600元/m2;7、选聘建筑单位知名度高市建第一、二项目部等;劣势:①、外地企业,信任度不够;②、不确定因素太多;③、与专业公司关系难协调;④、受前期销售的影响较大价格、承诺;错误!、距离中学较远.3、新新家园优势:①、小区成规模;②、地理位置位于工业二路和三路之间,东接济兖路,距老城镇较近,市民观念中位置较好;③、生活便利,交通及域市配套逐渐完善.劣势:①、同一小区,多家开发,不利物业管理;②、贮藏室不可选,与主房对应;③、无车库.4、龙山小区①、交通便利;②、价格适中;③、部分房屋具备上房条件;④、东临龙山河,环境优美,区内有幼儿园、娱乐中心;错误!、绿地等配套齐全.劣势:①、贮藏室不可选;②、无车库;③、开发企业不具备资质,证件不全;④、距离市区较远;错误!、半地下贮藏室;6、无法按揭;7、距大道太近,来往车量多杂,影响居住.5、丰园小区优势:①、地势平坦,位于城市西部开发区,大的发趋势良好;②、经济适用住宅,价格较便宜;③、户型丰富;④、开发商实力雄厚,信任度高;错误!、龙山河穿过小区.6、交通便利,路况好;7、医疗——人民医院.劣势:①、物业管理差;②、建设标准低;③、远离中小学,特别是高中;④、新区交通工具目前欠发达.6、阳光花园优势:①、地势平坦;②、引进先进理念,聘请策划公司;③、推出时间在房地产业“金九银十”的黄金季节;④、开盘前的客户积累期较长;错误!、当地企业信任度高;6、金起点幼儿园在小区内;7、初期推出,后期可塑性强,可根据市场行情随时调整开发方案.劣势:①、小区以商业为主,新区开发短期内效果差;②、开发商起步较晚,经验少;③、营销人员思路狭隘,营销理念缺乏.4、各开发项目户型及面积段分布情况从以上表格可以看到肥城市城区建设项目中,均是二室、三室住宅.只有丰园小区有别墅.一室及四室以上的项目为0.同时也反映出肥城市消费属中抵挡消费.大多数开发商注重这个阶段的开发.针对这种情况,公司对现住房进行了一次市调,经统计,结果如下:以上数据来源于白云山项目部的市调报告附表二城区楼盘基本特征表附表一肥城市城区目前主要开发住宅项目情况汇总表第三章、市场需求分析一、肥城市住宅消费结构分析肥城市白云山小区前期销售及近期签单情况显示,结合需求情况分析,肥城市住宅物业主力客户群为市机关事业单位、乡、镇干部、电厂、煤矿等各大企业职工及个体私营业主,客户群中二次置业者与首次置业者比例几乎均等,但肥城市新城区不过十余年建成,职工住房多为新宅,随着中心区的发展,并结合楼盘本身条件,首次置业者购买住房比例具有上升的潜力.另外由于原福利分房的面积普遍较小,二次置业者对户型面积的要求较高.肥城市住宅物业目前供应以多层为主,销售情况较好;房型方面,三室一厅二厅的倍受客户青睐,其次二室一厅的销售也不错.作为县级市,肥城市住宅平均价格较低,均价大约在900~920元/m2,西区楼盘价格低于市场价,西区作为政府规划的生活区,置业者的购房原因多因房价较低,且项目有政府支持.因此,如何使价格持续走高是营销的重要课题.销售情况并未受明显影响,风格优势的标准是美观与否,并不刻意追求某种风格.客户对环境有很高的期望值,本项目的内、外环境景观优雅,是客户购房的动机之一.小区配套亦是客户最关注问题之一,但目前本项目建设标准迟迟未出,急当解决,建设标准应不低于直接竞争楼盘阳光花园和丰园小区.二、置业动机肥城人在白云山小区置业只有一个动机:自住.投资、赠送等几乎没有.三、客户群分析分析据近期签订订单的72名客户统计得如:四、面积、户型、单价、总房款选择分析1调查问卷为了解目前市场需求,使我公司产品更符合广大客户的需要,请配合填写以下问卷,并深深感谢您的合作.一、您置业会购买多大面积的住宅.1、60—80㎡%2、80—100㎡30%3、100—120㎡%4、120㎡以上%5、其它请填写%二、您置业会购买哪种户型. 见附图1、A户型02、B户型25%3、C户型%4、D户型%5、E户型%6、其它请给出建议三、根据您目前的消费能力,您会选择的住宅价位在1、700元/㎡以下5%2、700—800元/㎡%3、800—900元/㎡%4、900—1000元/㎡20%5、1000—1100元/㎡06、1100元/㎡以上0四、您能承受的总房款是的房子.考虑银行贷款1、6万元/套以下5%2、6—8万元/套30%3、8—10万元/套%4、10—12万元/套%5、12—14万元/套%6、14万元/套以下%被调查人:姓名年龄职业□公务员□职员□企业主□其它该问卷为随机调查问卷,共发放问卷50份,收回有效问卷40份.本次调查由售楼员指导填写,被调查人均为未在我公司购房的行人或其他人员.多数为公务员或企业职工,现有住房且有一定的经济收入.经统计问卷情况如下:抽取各题所选比例最高的选项形成一付答卷可看出.多数填写问卷者,会选择户型在三室一厅或三室两厅,100㎡以上的户型,单价约在800—900元/㎡,总价在8—10万元的住宅.五、付款方式选择:根据一项目前期签订合同统计分析,肥城市客户群对期房的付款方式选择如下:银行按揭贷款的约占55%,分期付款的约占40%,一次性付清的约占5%,贷款多在3~6万元之间,还款期限一般选择在3~10年之间.六、需求分析总结一、置业动机以“自住为主”.二、购房时最注重价格、环境、配套、地段四个因素.三、户型方面:三室一厅两厅、两室一厅的需求最高.四、单位总建筑面积选择主要集中在80~110m2之间.五、能承受单价在800~900元/m2之间最多.六、对在西区购房的主要顾虑为价格可能会太高.。

泰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智慧泰安建设的意见

泰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智慧泰安建设的意见

泰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智慧泰安建设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泰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6.08.29•【字号】泰政办发〔2016〕9号•【施行日期】2016.08.2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市管理正文泰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加快推进智慧泰安建设的意见泰政办发〔2016〕9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直属单位,省属以上驻泰各单位:为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在提高城市运行和管理效率、优化公共服务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提升城市管理与服务水平,促进全市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根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开展智慧山东试点工作的意见》(鲁政办发〔2013〕3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意见。

一、总体要求和基本目标(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人为本、务实推进,因地制宜、科学有序,市场为主、协同创新,可管可控、确保安全”的原则,突出政府统筹引导,采取以市场为主体的运作方式,大力推进智慧城建、智慧民生、智慧政务、智慧产业、智慧乡村和县域智慧城市六大工程,推动现代信息技术的创新应用,加强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智能化建设,强化网络安全保障,有效提高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和居民幸福感受,促进全市城市发展质量和水平全面提升,为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创新社会管理、促进发展方式转变发挥积极作用。

(二)基本目标。

到2020年,城市网络基础设施更加完善,新一代信息网络基础设施初步建成,三网融合实现突破,光纤到户、无线宽带网络对重点区域实现全覆盖,城市家庭宽带接入能力不低于20Mbps(比特/秒),移动互联网接入能力不低于100Mbps(比特/秒),构建起多层次、广覆盖、多热点的无线宽带网络;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体系初步建成,信息技术在无线射频识别、传感器及节点、应用软件、高端集成、服务应用以及网络通信、云计算、大数据、云安全等技术领域取得突破,形成一批集聚发展的智慧产业;初步建立便捷高效的信息感知和智能应用体系,实现城市规划和城市管理数字化;基本建成可信、可靠的区域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基础网络和要害信息系统安全总体可控,努力实现基础设施智能化、公共服务便捷化、城市管理精细化、网络安全长效化、生活环境宜居化的建设目标。

肥城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肥城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

肥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肥城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二○一一年二月“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实现富民强市和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科学谋划和推进“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对于积极顺应发展环境的新变化,有效应对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我市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篇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第一章“十一五” 发展回顾(一)发展成就“十一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和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科学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努力克服各种困难挑战,紧紧围绕“奋战四年,收入翻番”和跨入百强县的目标,强力抓好抓牢结构调整、改革开放“两个关键”,贯穿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三条主线”,实施科教兴肥、工业强市、繁荣三产、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解放思想,创新作为,同心同德,创业奋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主要任务目标顺利完成,成为我市经济综合实力提高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十一五”以来,全市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加快、效益提升的良好态势,2010年实现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91.68亿元,比2005年年均增长20.6 %,与“十五”平均增速基本持平,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37.32亿元、286.35亿元和168.01亿元,年均增长10.2 %、18.4%和29.0%。

实现人均GDP50228元,比2005年增加30224元,按现行汇率计算,达到7530美元。

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2.3亿元,年均增长22.7%。

我市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中列第47位,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列第61位,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列第26位,跻身中小城市最具区域带动力百强。

图1-1“十一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和增幅图1-2 “十一五”期间地方财政收入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关于肥城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论文

关于肥城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论文

关于肥城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论文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专业班级:土地资源管理三班姓名:尹仪芬学号:20116250内容摘要通过介绍肥城概况,对肥城市国土资源利用现状进行综合分析,提出了目前肥城市土地资源高效整合利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即地表塌陷严重。

在土地资源详查的基础上,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方针。

有效提高了肥城市的土地资源整合利用水平,大大促进了肥城市的建设,为肥城市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关键词:肥城土地概况塌陷对策关于肥城土地利用现状分析的论文一、土地概况肥城市位于山东省中部,泰山西麓。

地理坐标为北纬35°53′—36°19′,东经116°28′—116°59′。

南北长48km,东西宽37.5km。

总体地势南低北高,南部为汶河平原区地势较低,北部为山区地势较高,中部为低山丘陵区,山地、丘陵、平原约各占三分之一。

全市总面积1277平方公里,辖14个乡镇(办事处),总人口96万,是全国明星市、综合实力百强县(市)和山东省经济强县(市)、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市。

肥城市属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照充足,年日照时数为2607小时,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12.9摄氏度,无霜期200天左右,平均降雨量659毫米,地貌类型多样,地质构造优良,结构比较稳定。

全市辖区总面积为1915954.2亩。

农用地面积1470341.3亩,占总面积的76.7%,其中种植用地245242.1亩,占总面积的12.8%,其他农用地198203.5亩,占总面积的10.3%;建设用地面积296602.7亩,占总面积的15.5%,其中居民点及工矿用地263952.9亩,占总面积的13.8%,交通用地16115.0亩,占总面积的0.8%,水利设施用地16534.8亩,占总面积的0.9%;未利用地面积149010.2亩,占总面积的7.8%,其中未利用土地99193.8亩,占总面积的5.2%,其他土地49816.4亩,占总面积的2.6%。

肥城概况(最新版)

肥城概况(最新版)

肥城概况肥城市地处山东中部、泰山西麓,1992年撤县建市。

总面积1277平方公里,辖10个镇、4个街道办事处和1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人口99.2万人,2016年,完成市内生产总值730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2.1亿元。

列中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中第56位、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第45位、最具投资潜力百强第16位。

被评为国家园林城市、卫生城市、全国平安建设先进市,荣获中华环境奖、国土资源节约集约模范县等多项荣誉称号。

历史悠久,底蕴深厚。

肥城因西周时期,肥族人散居于此而得名,古称肥子国。

西汉初期即在肥城置县,距今已有2200多年的历史,是史圣左丘明的故里,商圣范蠡携美女西施归隐之福地,素有“君子之邑”、“商家福地”的美誉。

孔子、由子、颜回、李白、杜甫、关羽等历史名人都在肥城留下了千古佳话。

我国现代环境保护创始人曲格平、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田纪山,当代的著名表演艺术家赵丹、书法家欧阳中石都是肥城人。

肥城桃作为肥城独有的资源,已有1100多年的历史,是历代皇室贡品,被国家工商局注册为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栽培面积超过10万亩,被列为世界吉尼斯之最,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桃文化、吉祥文化,肥城因此也被称为“佛桃之乡”、“世上桃源”、“中国桃都”。

物华天宝,资源丰富。

肥城历史上就有“自古闻名膏腴地、齐鲁必争汶阳田”的记载,是全国重要的能源、建材基地。

现已探明可开采的矿产资源有30多种,其中,岩盐储量50亿吨,氯化钠平均品位86.76%,适宜建设大型盐化工企业;石膏储量150亿吨,是我国罕见的特大矿产地;煤炭6.9亿吨、石灰岩35亿吨,花岗岩、钾长石等资源也非常丰富;地热资源可开采量22.6亿万千卡,温泉富含54种微量元素,出水口温度62.2℃,具有很高的医疗价值和可开发价值,目前正在规划开发;旅游资源十分丰富,拥有大汶口文化遗址、齐长城等丰富的历史文化旅游资源及国家级牛山森林公园、国家级陶山地质公园、“百果山”翦云山、“北方植物王国”云蒙山、小泰山、布金山、望鲁湖等一系列自然风景区。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泰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泰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泰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山东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10.31•【字号】鲁政字〔2023〕195号•【施行日期】2023.10.3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泰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鲁政字〔2023〕195号泰安市人民政府:你市《关于呈请批复〈泰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泰政呈〔2023〕16号)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泰安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泰安市空间发展的指南、可持续发展的空间蓝图,是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各项部署,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加快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努力建设国际旅游胜地和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山东省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黄河下游新型工业基地。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泰安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18.66万亩,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368.15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752.00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693.66平方千米以内。

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12.24亿立方米。

落实蓝线、绿线、黄线、紫线、历史文化保护线、防灾减灾等各类控制线,全面锚固高质量发展的空间底线,加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以新安全格局保障新发展格局。

三、优化国土空间格局。

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构建“山城相依,田汶相畔”的市域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总体格局。

保护泰山、东平湖两个生态核心以及徂徕山、莲花山、大汶河等重要生态空间,推进历史遗留废弃矿山和采煤塌陷地等生态修复,维护区域生态安全,提升生态服务功能。

肥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

肥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

肥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肥城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二○一一年二月“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实现富民强市和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科学谋划和推进“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对于积极顺应发展环境的新变化,有效应对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我市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篇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第一章“十一五” 发展回顾(一)发展成就“十一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和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科学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努力克服各种困难挑战,紧紧围绕“奋战四年,收入翻番”和跨入百强县的目标,强力抓好抓牢结构调整、改革开放“两个关键”,贯穿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三条主线”,实施科教兴肥、工业强市、繁荣三产、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解放思想,创新作为,同心同德,创业奋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主要任务目标顺利完成,成为我市经济综合实力提高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十一五”以来,全市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加快、效益提升的良好态势,2010年实现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91.68亿元,比2005年年均增长20.6 %,与“十五”平均增速基本持平,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37.32亿元、286.35亿元和168.01亿元,年均增长10.2 %、18.4%和29.0%。

实现人均GDP50228元,比2005年增加30224元,按现行汇率计算,达到7530美元。

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2.3亿元,年均增长22.7%。

我市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中列第47位,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列第61位,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列第26位,跻身中小城市最具区域带动力百强。

图1-1“十一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和增幅图1-2 “十一五”期间地方财政收入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泰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发展改革委泰安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泰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发展改革委泰安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

泰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发展改革委泰安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泰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04.20•【字号】泰政办发〔2020〕1号•【施行日期】2020.04.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宏观调控和经济管理综合规定正文泰安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转发市发展改革委泰安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一、201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2019年,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定践行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六稳”工作要求,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全市经济运行保持总体平稳,高质量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主要指标运行总体平稳。

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663.6亿元,增长6.3%。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稳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7%;完成进出口总额172.2亿元、增长7.1%,其中出口134.5亿元、增长5.4%,进口37.7亿元、增长13.4%。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24.7亿元、增长2.36%,其中税收收入164.2亿元、增长3.92%,税收收入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73%;完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414.5亿元、增长8.8%。

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7695元、18621元,分别增长7.1%、9.8%。

全社会用电量204.7亿千瓦时、工业用电量137.6亿千瓦时,分别增长3.2%、1.9%。

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余额达到4093.8亿元、2696.4亿元,增长12.1%、14.0%。

客运周转量、货运周转量分别达到20.1亿人公里、167.8亿吨公里。

全市综合竞争力持续增强,在中国城市品牌评价百强榜中位列第38位,中国百强城市排行榜中位列第63位。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泰安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泰安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泰安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办公厅•【公布日期】2017.08.11•【文号】国办函〔2017〕80号•【施行日期】2017.08.11•【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泰安市城市总体规划的通知国办函〔2017〕80号山东省人民政府:你省关于报请审批泰安市城市总体规划的请示收悉。

经国务院批准,现通知如下:一、国务院原则同意《泰安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2017年修订)》(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泰安是著名风景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总体规划》实施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及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认识、尊重和顺应城市发展规律,坚持经济、社会、人口、环境和资源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和水平,统筹做好泰安市城乡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各项工作,逐步把泰安市建设成为经济繁荣、和谐宜居、生态良好、富有活力、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现代化城市。

二、重视城乡区域统筹发展。

在《总体规划》确定的2087平方公里城市规划区范围内,实行城乡统一规划管理。

加强城中村和城乡结合部地区的规划建设管理,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应当统筹考虑为周边农村提供服务。

根据市域内不同地区的条件,重点发展县城和基础条件好、发展潜力大的重点镇,优化村镇布局,加强对村镇建设的指导,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加强泰安与周边城市分工合作,促进整体协调发展。

三、合理控制城市规模。

到2020年,中心城区常住人口控制在135万人以内,城市建设用地控制在150平方公里以内。

要贯彻落实城乡规划法关于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禁止在《总体规划》确定的建设用地范围之外设立各类开发区和城市新区。

要落实好《总体规划》确定的城市开发边界,加强边界管控,促进城市紧凑布局。

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落实咸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分工的通知

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落实咸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分工的通知

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落实咸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分工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咸阳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1.12.05•【字号】咸政办发[2011]163号•【施行日期】2011.12.0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咸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落实咸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工作分工的通知(咸政办发〔2011〕163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派出机构、直属事业机构: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批准的《咸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了“十二五”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政策取向,确定了发展的目标任务和重大举措,是未来五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和指导纲领,是全市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行动准则,也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

为了扎实做好《纲要》实施工作,经市政府同意,将《纲要》提出的主要目标和任务分解落实到各部门、各县市区。

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分工原则推动《纲要》顺利实施,主要依靠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同时,政府要正确履行职责,合理配置公共资源,引导调控社会资源,健全市场保障体系,确保如期完成《纲要》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

(一)明确政府职责和市场功能。

充分体现政府与市场在《纲要》实施中的不同功能,对政府履行职责的目标和任务进行分解;对依靠市场主体实现的目标和任务,不作分解。

(二)合理确定责任分工。

依据各部门的职责分工,将《纲要》主要目标和任务分解落实到市级有关部门,部分指标和任务分解落实到各县市区政府。

(三)突出主要目标和重点任务。

紧扣《纲要》提出的发展目标和战略任务,在全面落实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任务的同时,重点分解《纲要》提出的约束性指标、战略任务和重点工程。

二、主要目标和重大任务分工安排(一)约束性指标。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青岛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2.18•【字号】•【施行日期】2021.02.1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青岛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各区、市人民政府,青岛西海岸新区管委,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青岛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已经市十六届人大五次会议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实施。

《纲要》认真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山东、对青岛工作重要指示要求,以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度融入新发展格局为引领,系统总结了“十三五”时期青岛取得的巨大成就,全面阐述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擘画了2035年发展宏伟蓝图,符合青岛实际,是全市人民共同奋斗的行动纲领。

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认真学习和深刻领会《纲要》精神,结合实际,认真组织实施好《纲要》,为顺利完成《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基本建成开放、现代、活力、时尚的国际大都市而努力奋斗。

青岛市人民政府2021年2月18日目录第一章更高水平“搞活一座城”开启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新征程第一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第二节新发展阶段面临新机遇新挑战第三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第四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基本原则第五节2035年远景目标第六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第二章增强国际门户枢纽功能构建新发展格局战略节点第一节打造国内大循环的重要支点第二节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重要战略链接第三节打造“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新平台第四节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第三章增强科技创新策源功能建设长江以北地区重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第一节创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第二节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第三节建设人才荟萃的青春之岛第四节建设活力迸发的创业之城第五节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第四章增强高端产业引领功能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第一节推进产业经济地理重塑和组织方式变革第二节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先进制造业集群第三节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第四节建设国家级服务经济中心第五章发挥数字牵引作用推进经济社会数字化转型第一节系统布局新型基础设施第二节建设数字经济新高地第三节建设高效协同的数字政府第四节建设智慧互联的数字社会第六章昂起山东半岛城市群龙头建设高能级湾区大都市第一节共建山东半岛城市群第二节优化市域城镇发展总体格局第三节提升城市品质第四节构筑互联互通的基础设施体系第七章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先行区第一节提升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第二节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第三节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第四节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第八章促进人的现代化构建适配城市功能的人口发展格局第一节实施更加积极的人口集聚策略第二节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第三节加强全生命周期健康保障第四节完善养老服务体系第九章持续改善生态环境建设山海城共融的美丽青岛第一节系统修复和保护自然生态第二节持续改善环境质量第三节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第十章增强文化软实力彰显多彩包容的人文时尚魅力第一节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第二节增强城市文化影响力第三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第四节发展时尚文化产业第十一章提高人民生活品质推进社会共建共治共享第一节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第二节实现更加充分更高质量就业第三节显著提高居民收入第四节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第五节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第十二章增强安全发展能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青岛第一节加强国家安全保障能力建设第二节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第三节强化经济发展安全保障第四节推进应急管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第五节维护社会稳定和安全第十三章深化市场化改革塑造高效青岛制度新优势第一节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第二节充分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第三节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第四节深化财税金融改革第五节推进国家级新区改革创新第十四章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凝心聚力为建设现代化国际大都市而奋斗第一节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第二节深入推进全面依法治市第三节广泛凝聚开拓奋进合力第四节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从2021年开始,我国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发展阶段。

枣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枣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枣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枣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

枣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枣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枣庄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3.10•【字号】枣政发〔2021〕3号•【施行日期】2021.03.1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发展规划正文枣庄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枣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各区(市)人民政府,枣庄高新区管委会,市政府各部门单位,各大企业:《枣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已经枣庄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审查批准,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枣庄市人民政府2021年3月10日目录第一章开启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征程 6第一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6第二节新发展阶段面临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 14第三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 18第四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21第五节2035年远景目标展望 24第二章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增强转型跨越支撑 25 第一节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25第二节构建创新平台体系 26第三节优化创新生态系统 28第四节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29第三章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31 第一节打造“6+3”现代产业体系 32第二节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 50第三节培育优良产业生态 53第四章深入挖掘内需潜力,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55 第一节推动消费提档升级 55第二节扩大精准有效投资 57第三节积极开拓国内市场 59第四节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60第五章把握数字时代机遇,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62 第一节推进数字经济发展 62第二节推进数字民生建设 65第三节推进数字政府提升 66第四节推进智慧城市升级 68第六章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提升综合承载能力 69第一节优化市域发展布局 70第二节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72第三节强化基础设施保障 74第七章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77 第一节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77第二节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80第三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83第四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84第八章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凝聚时代精神力量 86第一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86第二节传承弘扬优秀文化 88第三节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89第九章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加快绿色发展进程 91第一节全面加强生态保护修复 91第二节推进重点污染系统治理 93第三节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96第四节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98第十章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充分释放发展活力 100第一节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100第二节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102第三节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 103第四节深化财税金融改革 105第五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106第十一章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发展成果共享 108 第一节促进居民就业增收 108第二节夯实教育现代化基础 110第三节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112第四节积极打造健康枣庄 114第五节推进平安枣庄建设 117第六节加快法治建设进程 120第十二章凝聚发展强大合力,加强规划实施保障 122 第一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122第二节凝聚开拓奋进合力 123第三节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 124第一章开启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征程第一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第二节新发展阶段面临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第三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第四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第五节2035年远景目标展望第二章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增强转型跨越支撑第一节提升企业创新能力第二节构建创新平台体系第三节优化创新生态系统第四节激发人才创新活力第三章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第一节打造“6+3”现代产业体系第二节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第三节培育优良产业生态第四章深入挖掘内需潜力,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第一节推动消费提档升级第二节扩大精准有效投资第三节积极开拓国内市场第四节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第五章把握数字时代机遇,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第一节推进数字经济发展第二节推进数字民生建设第三节推进数字政府提升第四节推进智慧城市升级第六章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提升综合承载能力第一节优化市域发展布局第二节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第三节强化基础设施保障第七章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第一节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第二节实施乡村建设行动第三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第四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第八章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凝聚时代精神力量第一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第二节传承弘扬优秀文化第三节提升社会文明程度第九章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加快绿色发展进程第一节全面加强生态保护修复第二节推进重点污染系统治理第三节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第四节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第十章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充分释放发展活力第一节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第二节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第三节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第四节深化财税金融改革第五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第十一章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发展成果共享第一节促进居民就业增收第二节夯实教育现代化基础第三节提升社会保障水平第四节积极打造健康枣庄第五节推进平安枣庄建设第六节加快法治建设进程第十二章凝聚发展强大合力,加强规划实施保障第一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第二节凝聚开拓奋进合力第三节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枣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3月目录第一章开启新时代现代化强市建设新征程 6第一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决定性成就 6第二节新发展阶段面临新形势新机遇新挑战 14第三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思路 18第四节“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21第五节2035年远景目标展望 24第二章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增强转型跨越支撑 25第一节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25第二节构建创新平台体系 26第三节优化创新生态系统 28第四节激发人才创新活力 29第三章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夯实高质量发展根基 31第一节打造“6+3”现代产业体系 32〗第二节改造提升传统制造业 50第三节培育优良产业生态 53第四章深入挖掘内需潜力,融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 55 第一节推动消费提档升级 55第二节扩大精准有效投资 57第三节积极开拓国内市场 59第四节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60第五章把握数字时代机遇,打造经济发展新引擎 62第一节推进数字经济发展62第二节推进数字民生建设 65第三节推进数字政府提升 66第四节推进智慧城市升级 68?第六章统筹城乡融合发展,提升综合承载能力 69第一节优化市域发展布局 70第二节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72第三节强化基础设施保障 74第七章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 77第一节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77第二节实施乡村建设行动 80第三节全面深化农村改革 83第四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84第八章推动文化繁荣发展,凝聚时代精神力量 86第一节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86第二节传承弘扬优秀文化 88第三节提升社会文明程度 89第九章持续改善环境质量,加快绿色发展进程 91第一节全面加强生态保护修复 91第二节推进重点污染系统治理 93第三节强化资源节约集约利用 96第四节加快推动绿色低碳发展 98第十章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充分释放发展活力 100第一节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 100第二节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 102第三节推进开发区改革创新发展 103第四节深化财税金融改革 105第五节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106第十一章持续增进民生福祉,实现发展成果共享 108第一节促进居民就业增收 108第二节夯实教育现代化基础 110第三节提升社会保障水平 112第四节积极打造健康枣庄 114第五节推进平安枣庄建设 117第六节加快法治建设进程 120第十二章凝聚发展强大合力,加强规划实施保障 122第一节坚持党的全面领导 122第二节凝聚开拓奋进合力 123第三节健全规划制定和落实机制 124枣庄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根据中央《建议》、省委《建议》和市委《建议》编制,主要阐明市委、市政府战略意图,提出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擘画未来十五年发展的宏伟蓝图,对引导市场主体行为、汇聚全市人民共同愿景、引领全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肥城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肥城市基准地价的通知

肥城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肥城市基准地价的通知

肥城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肥城市基准地价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肥城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0.06.12•【字号】肥政字〔2020〕19号•【施行日期】2020.07.01•【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标准定额正文肥城市人民政府关于调整肥城市基准地价的通知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高新区、经开区,市政府有关部门:为加强对土地价格的宏观调控和管理,引导土地市场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房地产管理法》等有关规定,经研究,决定调整肥城市基准地价。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调整范围。

肥城市城市市区、各镇驻地规划区。

二、土地级别划分。

根据区位、景观、环境、基础设施完善度等情况,将城市市区的商服用地、住宅用地、工矿仓储、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土地级别分为四级;各镇驻地土地级别综合分为二级。

三、基准地价内涵。

土地权利状况为国有;土地使用年期为各类用地的法定最高年期,即商服用地40年、住宅用地70年、工矿仓储用地50年、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50年。

市区土地还原率取值分别为商服用地6.5%,住宅用地6.5%,工矿仓储用地6.0%,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6.0%;各镇驻地土地还原率均为6.0%。

市区标准容积率分别为商服用地1.5,住宅用地1.6,工矿仓储用地1.0,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1.2;各镇驻地标准容积率分别为商服用地1.2,住宅用地1.2,工矿仓储用地1.0,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用地1.2。

四、土地使用权出让、转让、出租、抵押或改变用途,企业改组、改制、兼并破产、原划拨土地使用权转让和变更出让土地使用条件的,应进行地价评估。

本基准地价自2020年7月1日起施行,原基准地价同时停止执行。

附件:1.肥城市城区基准地价表2.肥城市建制镇基准地价表肥城市人民政府2020年6月12日附件1肥城市城区基准地价表附件2。

肥城市盐化工园区边院镇污水处理厂项目

肥城市盐化工园区边院镇污水处理厂项目

肥城市盐化工园区边院镇污水处理厂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建设单位:边院镇人民政府环评单位:山东省煤田地质规划勘察研究院2013年8月说明本可公开文本内容由山东省煤田地质规划勘察研究院编制,并经肥城市边院镇人民政府确认同意提供给环保主管部门,作肥城市盐化工园区边院镇污水处理厂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受理信息公开。

肥城市边院镇人民政府、山东省煤田地质规划勘察研究院对文本内容的真实性、与环评文件全本内容的一致性负责。

目录(一)建设项目概况 (1)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 (1)2.建设项目主要建设内容、生产工艺、生产规、建设模周期和投资 (1)3.建设项目选址方案比选,与法律法规、政策、规划和规划环评的相符性 (6)(二)建设项目周围环境现状 (8)1.建设项目所在地的环境现状 (8)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范围 (9)(三)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主要措施与效果 (11)1.建设项目的主要污染物类型、排放浓度、排放量、处理方式、排放方式和途径及其达标排放情况 (11)2.建设项目评价范围内的环境保护目标分布情况 (15)3.不同环境要素和不同阶段介绍建设项目的主要环境影响极其预测评价结果 (15)4.污染防治措施、执行标准、达标情况及效果,生态保护措施及效果 (22)6.环境风险分析预测结果、风险防范措施及应急预案 (23)7.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措施的技术、经济论证结果 (24)8.建设项目对环境影响的经济损益分析结果 (25)9.建设项目防护距离内的搬迁所涉及的单位、居民情况及相关措施 (25)10.建设单位拟采取的环境监测计划及环境管理制度 (25)(四)公众参与 (26)1.公开环境信息的次数、内容、方式 (26)2.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次数、形式 (26)3.公众参与的组织形式 (26)4.公众意见归纳分析,对公众意见尤其是反对意见处理情况的说明 (26)5.公众参与总结 (26)(五)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27)(六)联系方式 (27)(一)建设项目概况1.建设项目的地点及相关背景项目选定厂址位于肥城市盐化工园区内,泰东公路(S331)南侧、光明岩盐公司对过,见图1。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肥城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总体规划纲要肥城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通过二○一一年二月“十二五”时期是我市实现富民强市和经济社会发展转型的关键时期,科学谋划和推进“十二五”时期的发展,对于积极顺应发展环境的新变化,有效应对发展面临的新挑战,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我市经济转型升级,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新跨越,具有重大意义。

第一篇发展基础与发展环境第一章“十一五” 发展回顾(一)发展成就“十一五”以来,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全市各级和广大干部群众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科学应对复杂多变的宏观经济形势,努力克服各种困难挑战,紧紧围绕“奋战四年,收入翻番”和跨入百强县的目标,强力抓好抓牢结构调整、改革开放“两个关键”,贯穿新型工业化、农业产业化、城乡一体化“三条主线”,实施科教兴肥、工业强市、繁荣三产、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解放思想,创新作为,同心同德,创业奋斗,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主要任务目标顺利完成,成为我市经济综合实力提高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最多的时期之一。

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

“十一五”以来,全市经济发展呈现速度加快、效益提升的良好态势,2010年实现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91.68亿元,比2005年年均增长20.6 %,与“十五”平均增速基本持平,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达到37.32亿元、286.35亿元和168.01亿元,年均增长10.2 %、18.4%和29.0%。

实现人均GDP50228元,比2005年增加30224元,按现行汇率计算,达到7530美元。

实现地方财政收入22.3亿元,年均增长22.7%。

我市在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中列第47位,全国中小城市综合实力百强列第61位,最具投资潜力百强列第26位,跻身中小城市最具区域带动力百强。

图1-1“十一五”期间地区生产总值和增幅图1-2 “十一五”期间地方财政收入产业体系建设取得新进展。

三次产业比例由2005年的11.9:63.7:24.4调整为2010年的7.6:58.2:34.2。

农业产业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形成了有机菜、肥城桃、“两菜一粮”、干鲜果品、速生用材林“五个10多万亩”的种植格局,巩固发展了粮油、蔬菜、果品、畜禽、木材“五大加工运销体系”。

有机蔬菜面积达到17.8万亩,林木覆盖率达到38.3%。

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101家,农民专业合作组织581个,土地流转面积9.8万亩,村集体经营性收入年均增长16%;工业经济总量迅速扩张,巩固扩大了甲酸、纤维素醚、精密铸造、酒机设备、特种钢材、强磁材料、节能电气等在国内外市场的领先优势,壮大了玻纤制品、石膏建材、生物质能、节能光源、太阳能等新兴产业规模,培植形成了煤电能源、冶金机械、建筑建材、精细化工、纺织服装、食品加工“六大支柱产业”。

“六大支柱产业”全部达到60亿级以上,其中4个突破100亿级。

全市规模以上企业发展到322家,比“十一五”增加155家,其中1家主营业务收入过百亿,193家过亿元,195家利税过千万元;主营业务收入1065亿元、利税137亿元,年均分别增长33.4%和35.6%。

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到103家;三产服务业繁荣发展,商贸服务业进一步改造提升,文化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现代物流、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农村消费网络进一步完善,各种便民农家店分布全市乡村。

2010年,我市完成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7.8亿元,比2005年年均增长18.6%,被省政府评为山东省服务业重点城区先进单位,被商务部命名为“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市和全国24个先进市之一。

图1-3 “十一五”期间历年三次产业比重发展后劲得到新增强。

固定资产投资保持较快增长,五年累计完成资产投资991.5亿元,其中工业投入526亿元,分别为“十五”期间投资总量的3.3倍和2.8倍。

抢抓国家扩大内需和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机遇,千方百计对上争取、对外招商,五年实现招商引资462亿元,其中对上争取资金33.7亿元,分别是“十五”期间的4.1倍和4.5倍;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五年建设投资亿元以上的大项目302个,累计完成投资453亿元。

图1-4 “十一五”期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城市建设呈现新亮点。

致力于建设适宜人居、适宜创业的“北方桃源名城”,推进城乡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联动对接,铺开新一轮城市发展规划,开辟古店新区建设,实施老城区绿化、亮化、美化提升工程,开展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建设龙山河带状公园、白云山公园、金街、水街等“四园”、“四街”、“四路”、“一高层组团”等城市重点工程,城乡面貌焕然一新,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

城区面积拓展到44.3平方公里,人口达到26万人。

城乡一体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完成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31.2亿元,新修和改造公路845.38公里,全面实现了乡镇通二级公路、村村通等级公路。

全市等级公路密度达到181.04公里/百平方公里。

城镇化水平达到51.3%,石横镇被评为国家园林城镇。

可持续发展取得新成效。

耕地实现总量平衡,节能减排成效显著,万元GDP能耗、规模以上工业万元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硫和COD排放量持续下降,全面完成“十一五”上级下达我市任务目标。

成功创建省级环保模范城市。

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

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经营开发服务类事业单位改制工作取得成效,农村税费改革和综合配套改革得到深化,财税、金融、投资等改革取得实质性进展,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局良好,完成了市(县)新一轮机构改革。

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五年累计完成进出口贸易总值15.6亿美元,其中出口累计完成9.2亿美元,年均增长13.7%,连年保持泰安市首位。

实际利用外资累计8.2亿美元,年均增长61.1%。

图1-5 “十一五”期间进出口总额(单位:亿美元)民生建设得到新加强。

201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9921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489元,分别是2005年的2.2倍和1.9倍。

居民金融余额达到143亿元,是2005年的1.8倍。

70万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9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参保率96.9 %。

启动全国首批新农保试点,10万名60周岁以上农村老人按月发放养老金,46万名适龄农民纳入社保范围,90岁以上老人享受政府生活补贴。

图1-6 “十一五”城乡居民收入(单位:元)协调发展形成新局面。

实施了农村中小学校舍改造,泰安市级以上规范化学校达到88处,农村教师工资实现市级统筹发放。

农村标准化卫生室达到369处,积极建设乡镇综合文化站和“农家书屋”,有线电视入村率达到100 %,“农家店”达到856个,农村便民服务网络进一步完善。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多次荣获泰安市综合考核一等奖,乡镇服务站全部完成标准化建设改造。

城市社区由8个调整为16个,全面启动了新型农村社区建设。

文明、平安、和谐肥城建设全面推进,“鲜花送文明”和“农村道德评议”活动深入人心,“五五”普法和“四五”依法治市工作成效明显,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得到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扎实有效。

倾力支援四川抗震救灾,捐款捐物总值5900多万元。

连年被省委、省政府、省军区命名为“双拥模范城”。

统计、气象、史志、档案、外事侨务、民族宗教、矿区农村搬迁和对台工作取得新成绩。

文化体育、妇女儿童、老龄、残疾人等事业健康发展。

双拥共建、人民防空和民兵预备役建设迈上新台阶。

总体上来看,“十一五”期间,全市发展指导思想明确,发展活力增强,发展环境改善,全市经济和社会事业取得了巨大成就,得到了上级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全市人民的高度评价。

我市先后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新农村建设明星市、科普示范市、粮食生产先进县、基本农田保护先进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示范县、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先进县、平安农机示范县、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县、生育关怀行动先进县、农村人口文化大院建设先进县,荣获全省最佳投资城市、平安建设先进市、建筑业十强县、服务业重点城区先进县等称号,自泰安市开展科学发展考核以来,综合成绩和群众满意率连续三年居县市区第一名。

(二)存在问题“十一五”期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为“十二五”及今后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奠定了良好基础。

但是对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我市在泰安市实现率先发展的目标任务,还存在许多不容忽视的矛盾和问题,一是经济总量偏小,总体实力不强,主要人均指标与南方经济发达县市差距巨大;二是经济结构不够合理,服务业比重偏低,新兴产业发展不快,大型骨干企业少,外向型经济滞后;三是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有待提高,财政收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税收占地方财政的比重偏低;四是科技成果转化率不高,自主创新能力不够强;五是产业集聚度不高,园区布局仍需优化;六是城市功能不够完善,区域发展不够平衡,城乡统筹任务艰巨;七是社会发展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保障和改善民生任务繁重。

对这些突出矛盾和问题,“十二五”期间必须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第二章“十二五” 发展环境(一)肥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十二五”期间,全市经济社会将进入工业化、城镇化、社会化互动并进,经济社会进入加快转型和加速提升期,有条件继续走在全省的前列。

一是工业化转型期。

我市总体上工业化进程已经进入中后期,产业结构将加速优化升级,走低消耗、低排放、高端化、高效益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二是城镇化加速期。

我市城镇化水平已经超过50%,生产要素和消费要素将进一步向城镇集聚,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城镇化将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基本动力和重要支撑;三是居民生活跨越期。

城乡居民以改善生活质量为主的居民消费全面升级,消费需求的个性化、多样化趋势增强,居民对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和建设更为宜居的环境要求更高;四是市场化完善期。

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将加快推进,体制机制障碍逐步消除,市场化程度进一步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更加充满活力;五是社会建设提升期。

人民生活由温饱型向发展型转变,城乡、就业、收入分配等社会结构深度调整,多样化、多层次的社会服务需求加速增长。

(二)肥城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综合分析宏观形势和我市基础条件,“十二五”及今后一个时期,我市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又面临着各种严峻挑战和竞争考验。

我市面临的主要机遇。

未来五年我市仍处于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

从国际看,全球经济增长方式深度调整,进入创新密集和产业振兴时代,世界经济大变革大调整孕育着新的发展机遇,世界经济有望实现恢复增长,经济环境将趋于好转;从国内看,经济社会进入了以转型促发展的新阶段。

围绕扩大内需谋发展,把发展转换到内需主导、消费驱动的轨道;围绕自主创新谋发展,把发展转换到科技引领、创新驱动的轨道;围绕改善民生谋发展,把发展转换到民生优先、共建共享的轨道,将成为我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导趋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