灌区水管理课程设计.doc

合集下载

某灌区灌溉工程规划设计_课程设计

某灌区灌溉工程规划设计_课程设计

TS灌区灌溉工程规划设计CONCEPTUAL DESIGN OF IRRIGATION PROJECT ON TSIRRIGATION DISTRICT目录前言.................................................................................................................... 11 灌区基本概况................................................................................................ 11.1 自然概况.............................................................................................. 21.2 社会经济概况...................................................................................... 32 灌区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52.1 必要性.................................................................................................. 52.2 可行性.................................................................................................. 63 灌区总体规划布置........................................................................................ 83.1灌区总体规划布置原则....................................................................... 83.2 总体规划设计指标.............................................................................. 93.3 灌区总体规划布置.............................................................................. 94 水量供需平衡分析.................................................................................... 114.1 可供水资源量分析.......................................................................... 114.2 灌溉用水量分析.............................................................................. 114.3 水量供需平衡计算.......................................................................... 125 典型工程设计............................................................................................ 155.1 典型工程范围的选择与布置.......................................................... 155.2 灌溉渠道设计流量推算.................................................................. 185.3 干渠的纵横断面设计...................................................................... 19结语................................................................................................................ 23前言TS灌区灌溉工程位于我国北方山前平原上,种植旱作。

灌溉与排水技术课程设计

灌溉与排水技术课程设计

灌溉与排水技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灌溉与排水技术的基本原理,掌握土壤水分、作物需水量及灌溉排水之间的关系。

2. 学生能掌握常见的灌溉设备及工作原理,了解不同灌溉方式的优缺点。

3. 学生能了解我国农业灌溉与排水现状,认识到水资源合理利用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灌溉与排水知识,分析实际农田水利工程问题,并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2. 学生能通过小组合作,设计简单的灌溉与排水系统,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3. 学生能运用信息技术,收集、整理和分析农业灌溉与排水数据,提高信息处理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通过学习灌溉与排水技术,培养对农业水利工程的兴趣,激发探究农业科技的热情。

2. 学生能认识到水资源的重要性,树立节约用水、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意识。

3. 学生在小组合作中,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增强沟通与交流能力。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农业水利学科的基础课程,旨在让学生了解灌溉与排水技术的基本知识,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特点:学生处于初中阶段,具有一定的物理、生物基础知识,对农田水利工程有一定的好奇心,喜欢动手实践。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案例分析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团队协作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灌溉与排水技术的基本原理- 土壤水分与作物需水量关系- 灌溉与排水的相互作用2. 常见灌溉设备及工作原理- 水泵、渠道、喷灌、滴灌等设备- 设备选型与适用条件3. 灌溉方式及其优缺点- 地面灌溉、喷灌、滴灌、微灌等- 各自适用范围及效果对比4. 农业灌溉与排水现状- 我国农业水资源利用状况- 灌溉与排水工程案例分析5. 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 节约用水技术措施- 水资源保护政策及法规6. 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 设计简单的灌溉与排水系统- 分析实际农田水利工程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课时:灌溉与排水技术的基本原理第二课时:常见灌溉设备及工作原理第三课时:灌溉方式及其优缺点第四课时:农业灌溉与排水现状第五课时:水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第六课时:实践操作与案例分析本教学内容与课本紧密关联,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通过理论教学与实践操作相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某引水灌区规划及初步设计(农水课程设计)

某引水灌区规划及初步设计(农水课程设计)
–采用干、支渠续灌,斗、农渠轮灌方式 –根据最小灌水率和加大系数求渠道最小流量、加大流 量
• 2、渠道水位推算
–控制点的选择 –确定灌区取水方式
• 干渠闸前设计水位与灌溉季节外河水位比较。
• 3、渠道纵横断面设计
–迭代或试算方法
(四)排水沟设计
• 1、排渍、涝流量计算
–平均排除法确定排涝流量
• 2、排水沟水位推算
贡河引水灌区规划及初步设计
设计任务
• (一)灌溉制度河灌水率图设计
– 1、水稻采用列表法
• 建议采用EXCEL
– 2、棉花采用图表法
• 注意采用次降雨量(连续降雨作为一次)作为计算依据
– 如连续3天降雨,分别为3、12、9,其次降雨量为24面mm,次有效利用系 数为0.9,可认为是在降雨量最大日的一次降雨。
–计算排水临界期的排渍、排涝水位, –临界期外河水位进行比较,检查是否满足自排要求 –若不能满足,需要采取的措施
• 3、排水支沟纵横断面设计
(五)建筑物统计
• 干、支渠渠系建筑物统计
– 如闸、渡槽、跌水、桥梁等
提交成果
• 1、规划设计报告一份;
–格式要规范 –图、表要有编号、表头和图名
• 编号唯一 • 表内的文字、数字字号比中文小一号。 • 计算公式要列出,公式中各项参数亦加以说明。
• 2、规划图一张 •
报告提纲
• 一、项目概况与必要性分析
– 1.自然概况 – 2.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3.项目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
• 二、规划设计标准 • 三、灌溉制度设计 • 四、灌排系统规划
– 1、骨干灌排系统 – 2、田间工程
• 田间渠系布置
– 毛渠、、灌排系统建筑物规划

m灌区课程设计

m灌区课程设计

m灌区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灌区的水利工程规划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具体来说,知识目标包括:1.掌握灌区的概念、类型和功能;2.理解灌区水利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3.熟悉灌区的管理和运行机制。

技能目标包括:1.能够进行灌区水利工程的设计和计算;2.具备分析和解决灌区问题的能力;3.掌握灌区管理的操作方法和技巧。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包括: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2.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其意识到水利工程对民生的重要性;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沟通协调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灌区概述、灌区水利工程、灌区管理和运行机制三个方面。

1.灌区概述:介绍灌区的概念、类型和功能,以及灌区发展历史和现状。

2.灌区水利工程:讲解灌区水利工程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包括灌溉系统、排水系统、水源工程等。

3.灌区管理:介绍灌区的管理和运行机制,包括管理、管理制度、管理措施等。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1.讲授法:系统地传授灌区水利工程的基本知识和技能;2.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3.实验法:进行实地考察和实验,使学生亲身体验灌区管理和运行过程;4.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沟通协调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的灌区水利工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学习资料;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参考书籍,丰富学生的知识体系;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演示文稿等,以图文并茂的形式展示灌区水利工程的原理和实例;4.实验设备:准备相应的实验设备,为学生提供实践操作的机会。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方面,以全面客观地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排水灌溉工程课程设计

排水灌溉工程课程设计

排水灌溉工程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排水灌溉工程的基本概念,掌握其重要性和作用;2. 学生能掌握排水灌溉工程的主要类型及各自的特点;3. 学生能了解我国排水灌溉工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技能目标:1. 学生能运用排水灌溉工程的知识,分析实际案例,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2. 学生能通过实地考察、查阅资料等方法,收集、整理排水灌溉工程的相关信息;3. 学生能运用图表、报告等形式,展示对排水灌溉工程的认识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培养对水利工程的兴趣,增强环保意识和可持续发展观念;2. 学生树立正确的工程伦理观念,认识到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关系;3. 学生通过团队合作,培养沟通、协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属于自然科学领域,以实际案例为载体,结合课本知识,提高学生对排水灌溉工程的认知。

学生特点:六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分析、表达能力,对水利工程有一定了解,但缺乏系统学习和实践操作。

教学要求: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合作学习,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和情感态度,确保课程目标的达成。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具体的学习成果,为后续相关知识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排水灌溉工程基本概念:讲解排水灌溉的定义、作用及其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一节2. 排水灌溉工程类型及特点:介绍不同类型的排水灌溉工程,如地表水灌溉、地下水灌溉、喷灌、滴灌等,分析各自优缺点。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二节3. 我国排水灌溉工程现状与趋势:阐述我国排水灌溉工程的发展历程、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三节4. 实践案例分析: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排水灌溉工程案例,分析其设计原理、施工方法及运行效果。

教材章节:第二章5. 排水灌溉工程与生态环境:探讨排水灌溉工程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实现工程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

灌溉与管理课程设计

灌溉与管理课程设计

灌溉与管理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灌溉与管理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灌溉系统的原理、灌溉方法的选择、灌溉计划的制定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同时,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际灌溉操作,培养灌溉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灌溉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掌握灌溉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3)学习灌溉方法的选择和应用;(4)掌握灌溉计划的制定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灌溉操作;(2)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灌溉计划;(3)能够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灌溉效率。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灌溉工作的兴趣和热情;(2)培养学生爱护水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3)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积极进取的精神。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四个方面:1.灌溉的基本概念和意义;2.灌溉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3.灌溉方法的选择和应用;4.灌溉计划的制定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具体教学内容如下:1.灌溉的基本概念和意义:介绍灌溉的定义、目的和意义,让学生了解灌溉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2.灌溉系统的组成部分及工作原理:讲解灌溉系统的组成,包括水源、输水管道、滴灌设备等,以及各部分的工作原理。

3.灌溉方法的选择和应用:介绍各种灌溉方法,如地面灌溉、喷灌、滴灌等,以及它们的适用条件和优缺点。

4.灌溉计划的制定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讲解如何根据作物需水规律、土壤水分状况等因素制定灌溉计划,以及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灌溉效率。

三、教学方法本章节的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相结合的方式,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灌溉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体系。

2.讨论法:学生就灌溉方法的选择、灌溉计划的制定等实际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灌溉案例,让学生了解灌溉工作的实际操作过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灌溉排水工程学第二版课程设计 (2)

灌溉排水工程学第二版课程设计 (2)

灌溉排水工程学第二版课程设计课程设计目的本课程设计是为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灌溉排水工程学,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将来从事灌溉排水工程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课程设计内容本课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灌溉排水工程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与掌握。

2.灌溉排水工程的规划与设计。

3.灌溉排水工程的施工与监理。

4.灌溉排水工程的运行维护与管理。

课程设计步骤第一步:研究与调查学生需要对当地的灌溉排水情况进行调研和分析,包括水资源的情况、用水需求、用水现状及问题、排水问题和存在的难点等。

第二步:规划与设计根据一定的规划原则和工程设计要求,对灌溉排水工程进行规划与设计。

包括:灌区划分、灌溉制度的确定、灌溉方式的选择、灌溉网络的设计、配套设施的规划等。

第三步:施工与监理对灌溉排水工程进行施工与监理。

包括:工程量清单编制、施工方案设计、施工现场管理、监理、验收等。

第四步:运行维护与管理对灌溉排水工程进行运行维护和管理。

包括:水位测量、维护设备和设施、定期检修、水质管理、节水管理等。

课程设计要求1. 学生能够熟悉灌溉排水工程学基础理论和方法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学习和掌握灌溉排水工程学的基础理论和方法。

在规划设计、施工监理、运行维护和管理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确保工程顺利实施。

2. 学生能够完成课程设计任务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主动参与,按照设计要求完成规划、设计、施工、运行维护与管理等任务,并达到预期的效果和目标。

3. 学生能够熟悉行业规范和标准学生需要熟悉行业标准和规范,了解行业发展动态,并在实践中加强对标准和规范的理解和应用。

课程设计总结本课程设计有助于帮助学生深入了解灌溉排水工程学,提升学生的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为将来从事灌溉排水工程的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在完成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能够熟悉灌溉排水工程学基础理论和方法,掌握规划设计、施工监理、运行维护和管理等技能,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灌溉排水课程设计

灌溉排水课程设计

灌溉排水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灌溉和排水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能够分析灌溉和排水工程的设计和实施,提高学生对农业水利工程的认识和理解。

具体的教学目标包括:1.知识目标:(1)了解灌溉和排水的定义、作用和分类;(2)掌握灌溉和排水工程的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3)了解我国灌溉和排水工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灌溉和排水问题;(2)具备灌溉和排水工程的基本设计和实施能力;(3)能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获取和处理灌溉和排水相关信息。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农业水利事业的热爱和责任感;(2)增强学生对科学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尊重和重视;(3)培养学生团队协作、创新精神和持续学习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灌溉和排水的基本概念、方法和技术。

具体的教学内容安排如下:(1)灌溉的定义、作用和分类;(2)灌溉制度的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3)灌溉工程的设计和实施。

(1)排水的定义、作用和分类;(2)排水工程的设计原则和技术要求;(3)排水工程的设计和实施。

3.我国灌溉和排水工程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

具体的教学方法安排如下:1.讲授法:用于传授灌溉和排水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讨论法:用于分析灌溉和排水工程的设计和实施问题;3.案例分析法:用于分析实际灌溉和排水工程案例,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4.实验法:进行灌溉和排水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本节课的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具体的教学资源安排如下:1.教材:用于引导学生学习灌溉和排水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2.参考书:为学生提供更多的灌溉和排水相关知识,拓宽视野;3.多媒体资料: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直观展示灌溉和排水工程实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4.实验设备:用于进行灌溉和排水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灌溉课程设计

灌溉课程设计

灌溉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灌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理解灌溉对农业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进行灌溉。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灌溉的定义和作用。

2.掌握灌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3.了解我国灌溉发展的现状和挑战。

4.能够运用灌溉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5.能够分析灌溉系统的优缺点,提出改进措施。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合理灌溉对农业和环境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学会与他人共同解决问题。

二、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灌溉的定义和作用:介绍灌溉的概念,解释灌溉对农业的重要性。

2.灌溉的基本原理:讲解灌溉的原理,包括灌溉水源、灌溉方式、灌溉制度等。

3.灌溉方法:介绍常见的灌溉方法,如地面灌溉、喷灌、滴灌等,并分析其优缺点。

4.我国灌溉发展现状和挑战:讲解我国灌溉的发展历程,分析当前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5.合理利用水资源进行灌溉:强调合理灌溉的重要性,讲解如何根据作物需水量和土壤条件进行灌溉。

三、教学方法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本节课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灌溉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

2.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的灌溉案例,让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3.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安排灌溉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灌溉过程,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实施,丰富学生的学习体验,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权威、实用的灌溉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知识体系。

2.参考书:提供相关的灌溉参考书籍,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多媒体资料:制作精美的PPT、视频等多媒体资料,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灌溉原理。

4.实验设备:准备灌溉实验所需的设备,如喷灌机、滴灌管等,让学生亲身体验灌溉过程。

5.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查找相关的灌溉信息,以便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时效性。

灌溉排水工程课程设计模板

灌溉排水工程课程设计模板

灌溉排水工程课程设计模板灌溉排水工程课程设计模板如下:1. 课程设计目标:- 理解灌溉排水工程的基本原理和技术;- 掌握灌溉排水工程的设计方法和计算技巧;- 能够独立完成灌溉排水工程的设计任务;-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2. 教学内容:- 灌溉排水工程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灌溉排水工程的水文学基础;- 灌溉排水工程的土壤水分特性和水文参数;- 灌溉排水工程的设计原则和方法;- 灌溉排水工程的设备和工程实施;- 灌溉排水工程的自动化控制和管理。

3. 教学方法:-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教学,介绍灌溉排水工程的基本理论知识;- 实验实践: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和实地考察,加深对灌溉排水工程的理解;- 课程设计: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一个灌溉排水工程的设计任务,包括方案设计、计算和绘图等;- 讨论研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研究,分享经验和解决问题。

4. 课程设计要求:- 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土木工程和水利工程基础知识;- 学生要具备一定的计算机应用能力,能够使用相关软件进行设计和计算;- 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团队合作能力,能够与他人合作完成设计任务;- 学生要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能够提出新颖的设计方案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5. 课程设计评价:- 设计报告评价:评估学生的设计方案、计算结果和绘图质量;- 设计答辩评价:评估学生对设计任务的理解和解释能力;- 团队合作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贡献和表现; - 创新能力评价:评估学生提出的创新点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以上是一个基本的灌溉排水工程课程设计模板,具体的课程内容和要求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修改。

灌区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课程设计

灌区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课程设计

灌区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课程设计课程设计说明书课程名称:灌溉排水工程学题目名称:马清河灌区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班级:20 级水利水电专业班姓名:学号:指导教师:评定成绩:教师评语:指导老师签名:20 年月日马清河灌区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1.基本资料1.1灌区基本情况灌区位于界荣山以南,马清河以北,(20m等高线以下的)总面积约12万亩。

气候温和。

无霜期长,适宜于农作物生长。

年平均气温16.5℃,多年平均蒸发量1065mm,多年平均降水量1112mm。

灌区人口总数约8万,劳动力1.9万。

申溪以西属兴隆乡,以东属大胜乡。

根据农业规划,界荣山上以林、牧、副业为主,20m等高线以下则以大田作物为主,种植稻,麦,棉,豆等作物。

灌区上游土质属中壤,下游龙尾河一带属轻壤土。

地下水埋深一般为4~5m,土壤及地下水的pH值属中性,无盐碱化威胁。

界荣山、龙尾山等属土质丘陵,表土属中粘壤土,地表5~6m以下为岩层,申溪及吴家沟等沟溪均有岩石露头,马头山陈村以南至马清河边岩石遍布地表。

吴家沟等沟溪纵坡较大,下切较深,一般为7~8m,上游宽50~60m,下游宽70~90m,遇暴雨时易发洪水,近年来已在各沟,溪上游修多处小型水库,山洪已基本得到控制,对灌区无威胁。

Q灌区为马清河流域规划的组成部分,根据规划要求,已在兴隆峪上游20km处(图外)建大型水库一座,坝顶高程林50.2m,正常水位43.0m,兴利库容 1.2×108m3,总库容 2.3×108m3。

Q灌区拟在该水库下游A-A断面处修建拦河坝式取水枢纽,引取水库水发电则利用尾水进行灌溉。

A-A断面处河底高程30m,砂、卵石覆盖层厚2.5 m,下为基岩,河道比降1/100,河底宽82m,河面宽120m,水库所供之水水质良好,含沙量极微,水量亦能完全满足灌区用水要求。

1.2气象根据当地气象站资料,设计的中等干旱年(相当于1972年)4~11月水面蒸发量(80cm口径蒸发皿)及降水量见表1-1及表1-2。

附图灌溉与排水课程设计

附图灌溉与排水课程设计

附图灌溉与排水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灌溉与排水的概念,掌握其基本原理;2. 学生能描述不同类型的灌溉系统和排水设施,了解其适用条件;3. 学生能掌握灌溉与排水工程的设计原则和计算方法;4. 学生能解释灌溉与排水在农业生产和水资源管理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分析和评价特定地区的灌溉与排水需求;2. 学生能够设计简单的灌溉与排水系统,并进行基本的工程计算;3. 学生能够运用图表、数据和文字表达灌溉与排水工程的相关信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认识到水资源的宝贵性,培养节约用水和保护水资源的意识;2. 学生能够理解灌溉与排水工程对农业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增强社会责任感;3. 学生在课程学习中,培养合作、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对水利工程学科的兴趣。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农业水利学科的一部分,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灌溉与排水的理论知识体系,培养实际工程设计和应用能力。

学生特点:考虑到学生所在年级的特点,课程内容将结合具体实例,以易于理解的方式进行讲解。

教学要求:本课程要求学生在掌握基本概念和原理的基础上,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通过课程目标的分解和教学设计,使学生在课程结束后能够达到预定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灌溉与排水的基本概念- 灌溉的定义、目的与分类- 排水的定义、作用与重要性2. 灌溉系统设计- 灌溉水源的选择与评价- 灌溉制度的制定与优化- 灌溉设施的类型与适用条件- 灌溉系统设计原则及计算方法3. 排水系统设计- 排水设施的类型与功能- 排水系统设计原则及计算方法- 排水工程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4. 灌溉与排水工程案例分析- 分析不同地区灌溉与排水工程实例- 探讨灌溉与排水工程在实际中的应用与效果5. 水资源管理与保护- 水资源的重要性与现状- 水资源管理策略与措施- 节约用水与保护水资源的方法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第一周:灌溉与排水基本概念,灌溉水源的选择与评价第二周:灌溉制度制定与优化,灌溉设施类型与适用条件第三周:灌溉系统设计原则及计算方法,排水系统设计原则及计算方法第四周:排水设施类型与功能,案例分析第五周:水资源管理与保护,课程总结与复习教材章节关联:教学内容与课本第二章“灌溉与排水工程”相关,涵盖了该章节的主要知识点,确保了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

灌溉与排水工程学课程设计

灌溉与排水工程学课程设计

1 小麦、玉米灌溉制度与灌水率的确定设计年灌区降雨量统计:见表1表格 1 灌区降雨量统计1.1 小麦灌溉制度小麦总需水量ET m=KY=0.45*500/666.7*1000=337.5mm各生育期需水量ET=ET m x模比系数全生育期地下水补给总量K=45m3/亩=67.5mm,随计划湿润层增加而增加的水量W t=(800-500)*0.23*(0.95+0.5)/2=50mm,假定K值与W t值均随生育期增长而呈线性变化。

由此得出小麦各生育期需水情况见表2。

表格 2 小麦各生育期需水情况根据表1、2的数据,绘出小麦灌溉制度,见附图一。

1.2 玉米灌溉制度ET m=600×0.38÷666.7×1000=342.0mm各生育期需水量ET=ET m x模比系数全生育期地下水补给总量K=45m3/亩=67.5mm,以直线变化按各生育期所占时间比例划分,假定W t呈直线变化,总量为W t=(900-600)×0.23×(0.95+0.5)÷2=50mm,玉米各生育期需水情况见表3 。

表格3玉米各生育期需水情况根据表1、表3数据,绘出玉米灌溉制度,见附图一。

1.3 初步灌水率根据小麦灌溉制度,得出全生育期需对小麦进行三次灌水,时间分别是5月4日,5月30日和7月25日,灌水量分别为59.3mm,67.3mm,20mm。

由教材表1-27,小麦生育期灌水延续时间为7—10天,第一次灌水处于小麦拔节期,取T1,1=9d;第二次灌水处于小麦抽穗时期,应当及时满足小麦对水分的需求,取T1,2=7d;最后一次灌水时小麦已即将成熟,灌水量少,取T1,3=5d。

单位换算:1mm=10m3/hm2。

小麦各次初步灌水率如下:=0.042 m3/(s·100hm2)5月4日,T1,1=9d ,m1,1=59.3mm ,q1,1=0.55×59.3×10864×9=0.061 m3/(s·100hm2)5月30日,T1,2=7d ,m1,2=67.3mm ,q1,2=0.55×67.3×10864×7=0.025 m3/(s·100hm2)7月25日,T1,3=5d ,m1,3=20mm ,q1,3=0.55×20×10864×5玉米全生育期共需灌三次水,苗期5月29日灌水61.6mm,拔节期7月3日70.7mm,吐丝期8月4日89.5,mm。

灌溉与排水课程设计摘要

灌溉与排水课程设计摘要

灌溉与排水课程设计摘要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灌溉与排水的基本概念,掌握灌溉系统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

2. 使学生掌握排水系统的分类及功能,了解农田水利中的排水原理。

3. 帮助学生了解我国农业水利现状,认识到灌溉与排水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灌溉与排水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设计简单灌溉与排水系统的技能,能够进行基本的灌溉与排水工程规划。

3. 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手段,如GIS和遥感技术,进行灌溉与排水资源调查和分析。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农业、关心农村、服务农民的情感。

2.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认识到合理利用水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交流能力,为将来从事农业水利工作打下基础。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农业水利学科的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建立灌溉与排水的理论知识体系,为实际应用打下基础。

学生特点:学生为初中年级,具有一定的自然科学基础,但对灌溉与排水等专业概念了解较少。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课程要求以实例为引导,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分解课程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使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同时,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灌溉原理与系统设计- 灌溉基本概念:介绍灌溉的定义、类型及灌溉制度的确定。

- 灌溉水源与水质:探讨灌溉水源的选择、利用及水质要求。

- 灌溉系统组成:学习灌溉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如水源、输水、配水及灌水设备。

- 灌溉系统设计:分析灌溉系统的设计原则,以案例形式进行实际操作练习。

2. 排水原理与工程规划- 排水基本概念:阐述排水的重要性,介绍排水的分类及作用。

- 排水系统设计:学习排水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排水沟、泵站等设施的设计。

- 农田排水工程:了解农田排水工程的建设要求,探讨排水工程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3. 灌溉与排水技术应用- 灌溉技术:介绍节水灌溉技术,如滴灌、喷灌等,及其在实际中的应用。

灌区课程设计摘要

灌区课程设计摘要

灌区课程设计摘要一、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掌握灌区的基本概念、水源管理、灌溉技术、灌区工程设计等方面的知识,培养学生解决灌区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了解灌区的定义、分类和功能;(2)掌握灌区水源的管理和保护方法;(3)熟悉灌溉技术的原理和应用;(4)了解灌区工程设计的基本流程。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灌区进行合理规划;(2)能够分析灌区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措施;(3)具备灌溉设备的操作和维护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水资源的意识;(2)培养学生团结协作、勇于探索的精神;(3)培养学生关注农村发展、服务社会的责任感。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灌区概述:灌区的定义、分类、功能及发展趋势。

2.水源管理:水源的分布、水资源的管理与保护、节水灌溉。

3.灌溉技术:灌溉的基本原理、灌溉方式、灌溉设备及运行维护。

4.灌区工程设计:灌区规划、灌溉系统设计、排水系统设计。

5.灌区案例分析:国内外典型灌区案例介绍及分析。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包括:1.讲授法:系统讲解灌区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

2.讨论法:学生针对灌区相关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

3.案例分析法:分析国内外典型灌区案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实验法:安排灌区工程设计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

四、教学资源为了支持本课程的教学,我们将准备以下教学资源:1.教材:选用国内权威出版社出版的《灌区工程与管理》教材。

2.参考书:提供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和最新研究论文,供学生拓展阅读。

3.多媒体资料:制作课件、案例视频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4.实验设备:安排实验室,提供必要的实验设备和工具,便于学生进行实验操作。

五、教学评估本课程的评估方式将包括平时表现、作业、考试等多个方面,以全面客观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灌溉排水课设

灌溉排水课设

一、灌区开发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1.贡河灌区开发的背景贡河运区位于长江以南,南为贡河,北至介荣山,西起马头山,东以龙尾河为界。

河流水资源丰富,土地肥沃。

不过长期以来,由于地势较高,一直没有自流的灌溉渠道,水资源利用率很低,灌水劳动力消耗很大。

人民迫切希望通过科学的治理方法,来改变靠天吃饭的现状。

缺水已经造成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当地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决定抓住“十二五”时期加快水利发展的机遇,解决当地人民用水困难问题。

2.规划概况贡河灌区总控制面积11万亩,设计后灌溉面积8.8万亩。

规划确定在贡河上游筑坝,从马头山谷处引水,充分利用当地地势优势,沿北面山区修建干渠,其间跨吴家河,申溪处修建渡槽两座,修建4条支渠,农渠若干。

沟道充分利用天然河道排水优势,沿吴家河,申溪,龙尾河建支沟3条,并在申溪与龙尾河中间修建支沟1条,斗、农沟若干。

规划后水田占75%,旱地占5%,沟塘水面占7%,村庄道路等非耕地占13%。

3.灌区水资源极其利用情况(1)地表水灌区过境地表水为贡河,多年平均流量为 37.1m3/s,保证率为80%,年来水量约11.7亿立方米,5~8月多年平均径流量较大,达62.5 m3/s。

(2)地下水地下水平均埋深为1.17,4~8月份埋深较浅,地下水充沛。

(3)水资源利用情况贡河水位较低,其他天然河流水位也很低,不能满足自流灌溉,只能采用抽水提水,而且灌水没有固定的灌溉渠道。

水分配的不均匀也给水的利用带来了困难,申溪与龙尾沟之间的间距过大,中间部分地区无法获得水源,因此灌溉极为不便。

4.灌区建设的必要性灌区幅员辽阔,土地连片,土壤肥沃,地势较为平坦,气候适宜,雨、热、光同季,水土资源丰富,农业开发增产潜力很大,灌区的建设对巩固国有商品粮基地,促进地区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1)灌区建设是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需要在过去20年间,我国粮食总量从3500亿千克增加到4695亿千克(2004年底),基本实现粮食的供需总量平衡,但略有缺口,每年仍要从国外进口粮食350亿千克左右。

水库灌区灌溉渠系规划布置课程设计

水库灌区灌溉渠系规划布置课程设计

梅河水库灌区灌溉渠系规划布置初设说明书一.课程设计目的灌溉排水工程学课程设计是使学生将所学知识与生产实践有机结合的桥梁,也是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程理论和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实践性环节。

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运用本课程理论和技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提高运算、制图和使用技术资料的能力。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1.采用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与自我获取知识的能力。

通过课程设计实践,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2.使学生掌握水利工程规划、设计的一般方法与规律。

3.对学生进行灌溉工程规划布置与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综合使用技术资料(包括基本资料获取、正确使用标准与设计规范、合理选取计算参数、灵活运用计算公式)与综合利用所学知识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掌握灌溉(排水)工程设计的方法与步骤。

二. 基本资料梅河水库是以灌溉、供水结合发电的综合利用工程,总库容1.25亿立米。

电站为灌溉期发电的季节性电站,整个灌区利用发电后的尾水进行灌溉。

尾水渠`渠底高程为576.5m。

2.1.灌区地貌及水文水资源概况梅河水库灌区位于梅河以东,大桥河以西,大金河以南的黑屿岭北坡,地形南高北低,海拔500~600m, 地面坡度1/250~1/1000,由于发源于黑屿岭北坡的七条大金河支流的切割作用,使该区从东到西,川原相间,起伏不平。

灌区土地面积约39.5万亩, 土地利用系数0.74。

灌区内地表水资源由于受地形,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难以全部利用,只能通过可能的工程措施利用一小部分。

灌区作物种植情况与1982—1998年降雨资料见附表。

根据水文地质条件,灌区分为河谷阶地和山前洪积扇两种地貌类型;河漫滩潜水埋深10m 左右,含水层为砂、沙砾石,厚3~30m, 山前洪积扇潜水埋深20~30m,含水层为含泥的砂砾石层,厚10~20m。

地下水质良好,矿化度为0.2~0.5克/升,PH 值为6.5~8, 适于灌溉与人畜用水。

马清河灌区灌溉排水课程设计

马清河灌区灌溉排水课程设计

马清河灌区灌溉系统的规划设计一.基本资料■ 1.1灌区基本情况灌区位于界荣山以南,马清河以北,(20m等高线以下的)总面积约12万亩。

气候温和。

无霜期长,适宜于农作物生长。

年平均气温16.5°C,多年平均蒸发量1065mm,多年平均降水量1112mnu灌区人口总数约8万,劳动力1.9万。

申溪以西属兴隆乡,以东属大胜乡。

根据农业规划,界荣山上以林、牧、副业为主,20m等高线以下则以大田作物为主,种植稻,麦,棉,豆等作物。

灌区上游土质属中壤,下游龙尾河一带属轻砂壤土。

地下水埋深一般为4〜5% 土壤及地下水的pH值属中性,无盐碱化威胁。

界荣山、龙尾山等属土质丘陵,表土属中粘壤土,地表5〜6m以下为岩层,申溪及吴家沟等沟溪均有岩石露头,马头山陈村以南至马清河边岩石遍布地表。

吴家沟等沟溪纵坡较大,下切较深,一般为7〜8m,上游宽50〜60m,下游宽70〜90m,遇暴雨时易发洪水,近年来已在各沟,溪上游修多处小型水库,山洪已基本得到控制,对灌区无威胁。

马清河灌区为马清河流域规划的组成部分,根据规划要求,已在兴隆峪上游20km处(图外)建大型水库一座,坝顶高程林50. 2m,正常水位43. 0m,兴利库容1.2X103总库容2.3X103m3o 灌区拟在该水库下游A-A断面处修建拦河坝式取水枢纽,引取水库水发电则利用尾水进行灌溉。

A-A断面处河底高程30m,砂、卵石覆盖层厚2.5 m,下为基岩,河道比降1/100,河底宽82m,河面宽120m, 水库所供之水水质良好,含沙量极微,水量亦能完全满足灌区用水要求。

■ 1.2气象根据当地气象站资料,设计的中等干旱年(相当于1972年)4〜11月水面蒸发量(80cm 口径蒸发皿)及降水量见表2-1及表2-2o■1・3种植计划及灌溉经验根据该地区灌溉试验站观测资料,设计年(1972)早稻及棉花的基本观测数据如表2-4及表2-5所示;中稻及晚稻的丰产灌溉制度列于表2-6o附注全生育期需水系数泡田定额为亩注:计划产量120Kg;需水量系数K=2.67m3 / Kg;土壤孔隙率48% (占土体的百分数):土壤适宜含水率上限为88% (占空隙体积的百分数);土壤适宜含水率下限为61.6% (占空隙%):田间最大持水率为88% (占空隙%);播种时,计划层土壤储水量为72 m3 /亩;播前灌之前土壤计划润湿层(0.4m)内的平均含水率0 o=40% (占空隙体积的百分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程设计资料
一:题目类型
XX灌区计划用水管理。

要求在该区编制年度轮廓用水计划及配水计划;在该区编制某一轮期的用水计划及配水计划。

二:基本资料
1.地理位置:
该灌区位于南疆某县,面积约4.0万亩。

介于东经85°31′57″——87°03′00″,北纬47°01′00″——47°56′58″。

2.地形地貌:
项目区地势平坦,灌溉水源丰富,土质较好,海拔在735米~770米之间,适合于农作物种植。

3.土壤及水文地质:
土壤质地为中壤,地下水埋深一般大于3.0 m,地下含水层均为砂砾石,径流畅通,水质良好。

灌区的地表水来水过程见表1,根据XX灌区实际情况,地下水几乎全部被水库拦蓄,为了保持生态环境,不宜开采地下水做为灌溉水源。

4.气象条件:
光能资源充足,日照丰富,太阳辐射强,光能利用潜力很大,年日照数平均在2940.8小时,日照百分率为66%,最多年份达3172.6小时,作物生长期(4-9月)日照时数1837小时。

年太阳总辐射量135.2千卡/cm2,高于0℃期间的生物辐射量为135.2千卡/cm2。

X灌区积温较高,年际变化较大。

年平均气温为3.5℃。

年平均最高气温9.7℃,极端最高气温37.2℃,极端最底气温-38.5℃,全年大于10℃以上积温平均为2242.5℃。

5.自然灾害:
XX灌区是多风地区,主要以偏西风为主、偏东风次之。

据观测最大风速曾达到34米/秒,五-六级以上的大风年平均132.5次,八级以上的大风63次,有的持续时间很长,特别是春季和冬季大风,一般持续2-3天,最长可达8天。

大风造成该村风沙灾害频繁,是农作物减产的主要原因,给农牧业生产带来很大危害。

6.植被
XX灌区地形复杂,植被种类繁多。

7.水利工程现状
灌区用水来自XX渠首,干、支、斗、农渠道均为土渠,运行状况良好,未进行防渗处理。

渠道水利用系数如表2所示。

通过周边灌区的经验,
各级渠道防渗后,渠道水利用系数较防渗前提高8~10个百分点。

田间
水利用系数统一取0.9。

表2 X灌区渠道水利用系数
干支斗0.83
0.84
0.85
0.87
8.经营方针
灌区作物以粮为主、经济作物为辅、农牧并重的方针,建议农作物种植
比例如表3:
表3 农作物种植比例表
作物
种类冬小麦棉花油料瓜菜牧草苜蓿果园第1组 23 27 7 9 9 8 7 10 第2组 20 24 8 8 10 8 11 11 第3组 21 23 6 10 9 9 9 13 第4组 26 23 10 6 8 7 7 13 第5组 25 22 10 10 8 8 9 8 第6组
27 21 9 8 9 9 9 8 第7组 27 21 9 8 9 9 9 8 第8组 25 20 8 6 9 10 11 11 第9组 20 23 8 10 9 9 9 12
9.灌区渠系平面布置图见图1 10.灌溉制度
该灌区灌溉制度可参考灌区以北的A农场灌溉制度(如表4、表5)。

三:设计内容
(1)资料分析。

概述灌区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情况,分析灌区主要特
征,根据各作物的种植比例及灌区的渠系布置图,在图中标识出各种作物具体的分布区域。

(2)灌区取水计划的编制:各斗口为一个用水单元,根据所给的灌溉制度表及灌区各月的来水过程,进行水土平衡计算。

通过协调、修改,确定计划年内的灌溉面积、取水时间、各时期内的取水量、取水天数和取水流量等。

①在所给的渠系图上标出每种作物分布的位置,标注图例;
②对条田及渠道进行编号,计算各条田面积;
③进行水土平衡计算;
④确定灌区采取的节水措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