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眼的屈光和调节第一节正常屈光讲义状态和调节

合集下载

眼的屈光与调节及斜视、弱视护理讲课

眼的屈光与调节及斜视、弱视护理讲课
36
护理诊断与措施
• 了解老视者工作性质和阅读习惯选择合 适的镜片,使阅读保持持久的清晰和舒 适,缓解视疲劳症状。 • 近年推出渐变多焦点镜能满足远中近不 同距离的视觉需求。
37
斜视与弱视病人 的护理
38
斜视
• 双眼单视 在正常双眼注视状态下,一物 体在双眼视网膜对应部位(对应点)所 形成的像,经大脑视觉中枢融合成一完 整的立体形态功能,称为双眼单视。 • 斜视 在异常情况下,双眼不协调,在双 眼注视状态下出现眼位的偏斜,称为斜 视(隐斜、显斜),分为共同性和非共 同斜视(一般指麻痹性斜视)。
59
(2)、拮抗肌:指单眼眼外肌 之间的关系。一条眼外肌的动 作,被另一条或者几条作用相 反的眼外肌作用所减弱,这些 眼外肌称为拮抗肌。
60
61
(3)、配偶肌:指双眼眼外肌 之间的关系。双眼运动时,使 双眼起共同作用的肌肉成为配 偶肌。配偶肌有6对。
62
(4)、6个诊断眼位:在这些 位置只呈现配偶肌的一个主要 运动,而不合并次要作用,易 于发现异常肌肉(作用过强或 者过弱)。
1.沟通交流 2.详细介绍视功能训练和有关治疗、手术 知 识增强其治疗信心知识缺乏
51
护理诊断与措施
知识缺乏 缺乏康复,治疗知识 1、指导患儿和家属配合训练 2、协助医生手术治疗
52
非共同性斜视
53
非共同性斜视主要是指麻痹性斜视 是由于支配眼外肌运动的神经核,神 经或眼外肌本身器质性病变引起。
12 岁 55% 15 岁 76% 18 岁 84%
14
国家教委、卫生部联合调查
• 我国近视患者3亿人
• 小学生近视患病率27.78%
• 初中生为55.22%
• 高中生为70.34% • 大学生为76.74%

《眼睛的屈光》课件

《眼睛的屈光》课件
隐形眼镜的优点是视野清晰、美观舒适,且不影响运动和日常活动。
隐形眼镜的缺点是长期佩戴可能引起眼部不适、干涩、感染等并发症,且需要定期 更换和清洗。
角膜塑形镜
角膜塑形镜是一种特殊设计的硬质隐 形眼镜,通过夜间佩戴逐渐改变角膜 形状,从而在白天达到清晰视力的效 果。
角膜塑形镜的缺点是价格较高,需要 定期更换,且对眼部健康要求较高, 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使用。
预防与控制
定期进行视力检查,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如保持正确的 阅读姿势、控制使用电子设备的时间等。
远视
总结词
远视是一种常见的屈光不正,表现为看远处清晰 ,看近处模糊。
原因
远视的原因也有多种,包括遗传因素、眼部疾病 等。
详细描述
远视通常是由于眼球前后轴过短或角膜曲率过于 平坦所致,使得平行光线在经过眼球折射后聚焦 在视网膜之后。远视的度数越高,看近处的物体 越模糊。
05
CHAPTER
屈光不正的预防与控制
控制用眼时间
长时间连续用眼会导致眼睛疲劳 ,进而影响视力。因此,应合理 安排用眼时间,适时休息,避免
长时间连续用眼。
长时间使用电脑、手机等电子设 备时,可以设置屏幕自动熄灭或
提醒功能,以减少用眼时间。
长时间阅读或写作时,可以适时 休息,如闭眼、远眺等,以缓解
02
随着时间的推移,视力模糊的症 状可能会逐渐加重,影响日常生 活和工作。
眼睛疲劳
眼睛疲劳是屈光不正的另一个常见症 状,表现为用眼时间较长后出现眼睛 酸胀、疼痛、流泪等不适感。
眼睛疲劳还可能导致头痛、颈部疼痛 等不适症状,影响生活质量。
头痛、眩晕
部分屈光不正患者可能会出现头痛、眩晕等症状,尤其是在 长时间用眼或视物时。

眼的屈光与调节及斜视弱视_2022年学习资料

眼的屈光与调节及斜视弱视_2022年学习资料

屈光、调节、斜视、弱视-治疗:-²矫正屈光不正,佩戴合适眼镜。-²治疗弱视。-。手术治疗:-◆斜角已稳定, ◆非手术疗法治疗后仍斜。-◆有交替性注视。-的:使双眼视轴平行,增加双眼单视的功能。
屈光、调节、斜视、弱视-二非共同性斜视-■定义:又为麻痹性斜视。-由于支配眼外肌的神经核,神经或眼外肌本身 质性病变-所致。-■临床表现:-1、眼球运动受限-2、眼位偏斜:向麻痹肌作用相反的方向偏斜。-3、向不同方 注视斜视角不等:第二斜视角>第一斜视角-4、代偿头位:头转向麻痹肌作用方向-5、复视、头晕、恶心
屈光、调节、斜视、弱视-临床表现:内斜视-外斜视-无复视、无头晕、无代偿头位-●共同性内斜视-◆先天性内斜 :生后<6月发生,又称婴儿型内斜。-◆调节性内斜视:过度调节引起如外斜视。-◆非调节性内斜视:幼儿期发生, 歇性,无屈光不正。-●共同性外斜视-◆间歇性外斜视:注意力集中时正视,,-疲劳或遮盖一眼时外斜-恒定性外斜 :-出生时发生-开始时呈间歇性,后成为恒定性。
屈光、调节、斜视、弱视-对视力下降的影响因素:度数、轴位-散光度数高或斜向散光影响大-逆规则性散光比顺规则 散光影响大-●不规则性散光:-各经线的屈光力不同,在同一经线上各部分-的屈光力也不同。-见于:圆锥角膜、角 云翳、晶状体病等使-屈光面不规则而致。
屈光、调节、斜视、弱视-临床表现-●视力模糊-²视疲劳-²不正常的头位:高度不对称或斜向散光,可有头位倾斜 和斜颈-●眯眼视物-■治疗:-规则散光:柱镜-不规则散光:角膜接触镜、球镜
屈光、调节、斜视、弱视-病因:-●遗传因素-²发育因素-²过度调节疲劳-■临床表现-²视力:远视力减退、近 力正常-•视疲劳:调节与集合不协调谓肌性视疲劳-眼位偏斜:外隐斜、外斜视
屈光、调节、斜视、弱视-²眼球改变-。眼底改变:◆豹纹状眼底与弧形斑-◆黄斑改变:出血、新生血管、Fuch 斑-◆周边视网膜变性→裂孔→脱离-◆玻璃体液化、混浊和后脱离

眼的屈光及调节ppt课件

眼的屈光及调节ppt课件
– 距患者33cm处观察角膜上反光点 – 位于瞳孔缘者,约为10°~15° – 位于瞳孔缘与角膜缘间距中点,约为25°~
30° – 位于角膜缘约为45°
25
斜视
斜视检查
角膜映光法检查 斜视度数
26
斜视
斜视检查
• 三棱镜法
– 病人一眼注视视标,将三棱镜置于斜眼前 – 将角膜反光点移到角膜中央所需棱镜度数和
– 麻痹性由于支配眼外肌的神经核、神经或眼外 肌本身器质性病变引起
– 限制性是由于肌肉组织的粘连所致
28
斜视
斜视检查 • 麻痹性斜视和共同性斜视比较要点
– 眼球运动是否受限 – 斜视角是否变化 – 代偿头位是否存在 – 是否存在复视、头晕、恶心
29
弱视
30
斜视
概念和分类
• 弱视:视觉系统在发育过程中受到某些因 素干扰,使视觉细胞无法获得光线的充分 刺激,视觉发育受到影响所致。
• 正视眼:调节放松,5m以外的平行光线,经过眼 的屈光系统后,焦点恰好落在视网膜上。
• 屈光不正: 调节松弛,平行光线的焦点
– 在视网膜之前——近视眼 – 在视网膜之后——远视眼 – 各子午线的焦点不在同一平面——散光
8
正视和屈光不正
正视眼示意图
9
正视和屈光不正
近视眼示意图
10
正视和屈光不正
方向,确定斜视性质和幅度 – 分别测量33cm处、6m处戴棱镜与不戴棱镜
斜视度数 – 1弧度约等于1.7°(三棱镜度)
27
斜视
斜视检查 • 共同性斜视
– 眼外肌本身及其支配神经均无器质性病变 – 某一对拮抗肌力量不平衡引起的眼位偏斜 – 不同方向注视或注视眼,其偏斜度相等

眼的屈光与调节

眼的屈光与调节
视力 远视力正常 近视力下降
矫正 视近
儿童 远近视力下降 视远、视近
老视的处理
配凸透镜:单光、双光、渐变多焦点
45岁— +1.5D 以后每增加5岁,屈光度增加+0.5D
眼外肌病和弱视
华西医院眼科中心
教学大纲
掌握共同性斜视的分类及处理原则 了解麻痹性斜原则
角膜映光法
正位
角膜映光法
10 °-15°
角膜映光法
25 °-30°
角膜映光法 45°
共同性斜视(concomitant strabismus)
调节松弛 平行光线 焦点落在视网膜后
远视眼的病因
眼球小 前后轴较短 扁平角膜
远视眼的分类
屈光成分:轴性、屈光性 远视程度:轻、中、高度远视
远视眼的临床表现
与年龄相关:
➢ 视力下降 ➢ 视疲劳
其它相关问题
➢ 弱视 ➢ 内斜视 ➢ 小眼球:青光眼、假性视乳头炎
远视眼的矫正
凸透镜 ➢ 轻度远视,无症状者可不配镜 ➢ 内斜视、视疲劳 及时验光配镜
单纯远视散光 复性远视散光
混合散光
散光的症状
视物模糊 视疲劳
散光的矫正
规则散光:圆柱镜 不规则散光:RGP
老视 Presbyopia
定义 年龄增长
晶体硬化、弹性下降 睫状肌功能减退
生理性调节功能减弱
近距离工作或阅读发生困难
老视
远视
病因 年龄相关
屈光不正
调节功能减弱
年龄 40岁左右
屈光成分: 屈光性、轴性、混合性
近视程度: 轻、中、高度近视
近视眼的临床表现
远视力差,近视力好 外隐斜或外斜视 眼球前后径变长 玻璃体液化、混浊和后脱离 眼底改变:豹纹状、近视弧、黄斑病变、

眼的屈光和调节

眼的屈光和调节

屈光不正
屈光不正: 眼球调节松弛状态下, 5m以外的
平行光线经眼的屈光系统折射后,不能聚焦在 视网膜上。 屈光不正包括近视、远视、散光。
近视(myopia)
概念:在调节松弛状态下,平行光线经眼屈光系
统的折射后,焦点落在视网膜前,使远距离物体 不能清晰地在视网膜上成像.
近视眼的分类
屈光成分分类: 轴 性 近视: 眼轴过长,屈光力正常。 屈光性近视:屈光力过大, 的物象放大率问题。 缺点:容易影响眼表的 正常生理。
角膜塑形术( OK镜)
角膜塑形术(orthokeratology,OK):使用特
殊设计的高透氧硬镜,通过机械压迫、镜片 移动的按摩作用及泪液的液压作用,是角膜 中央压平,达到暂时减低近视度数的作用。
屈光性手术
散光用柱镜或球柱镜矫正;不规则光不能用柱镜矫正,可试用接 触镜。
屈光参差(anisometropia)
概念:双眼屈光状态不等,不论是屈光不正的性质或
度数的不同均称为屈光参差。
临床表现:
1、轻者无症状。 2、视疲劳和视力降低(>2.50D) 。 3、可产生交替视力 易发生于双眼视力均较好的眼。 4、斜视或弱视(屈光度数高的眼)。
5、眼球的特点:小眼球,浅前房,
小、色红、界欠清
视盘
远视眼以凸镜片矫正
远 视 眼 的 成 像 及 其 矫 正
概念:眼球各径线的屈光力不同,平行光线进入眼
内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焦点而形成焦线的一种屈光 状态。


散光的临床表现:


视物模糊:看远看近均不清楚。 眼 疲 劳:低度散光患者明显。 不正常的头位:头位倾斜和斜颈,散光 矫正后可消除。 眯眼:看远看近均眯眼。

眼的屈光和调节

眼的屈光和调节
近两年屈光度数稳定(每年0.5D以内) 配戴角膜接触镜者,软镜应停戴1-2周,硬镜应停戴2-4周


眼部检查无活动性眼病者
屈光度数范围 近视为-1.00D~-14.00D;
远视+1.00D~+6.00D;
散光在6.00D以下
准分子激光屈光性角膜手术适应证

患者本人有摘镜愿望




放 射 状 角 膜 切 开 术 (RK) 激 光 表 面 角 膜 切 削 术 (PRK)

光 原 位 角 膜 磨 镶 术(LASIK)
角膜放射状切开术(RK)
最早起源于日本 1974年,前苏联的费德罗夫改革 适合于低、中度近视 预测性、稳定性欠佳
准分子激光手术
原理:
在角膜上切削出一个适合的镜片
软性角膜接触镜
• • •
质软、含水量高,验配简单,配戴舒适,适合大多数人群 透氧性差,易产生蛋白沉淀,护理要求高 不宜长期配戴
哪些人不适合戴软性隐形 眼镜
• • • • •
眼部活动性炎症 上睑下垂或眼睑闭合不全 过敏体质 翼状胬肉等结膜病变 角膜疤痕或角膜营养不良
• • • • •
重度干眼症 圆锥角膜 进展性近视 卫生习惯不良 工作或学习环境烟尘较大
治疗
1 验光配镜: 凹镜片 配镜原则:最好矫正视力的最 低度数。 2 接触镜 3 手术 4 后巩膜加固术
远视眼(hyperopia)
定义:不调
节时平行光 线通过屈光 系统聚焦在 视网膜后.
远视分类
按屈光成分:
轴性:眼球前后径短 屈光性: 1 曲率性 2 屈光指数性 3 无晶体眼
按远视程度:
近视眼(myopia)

《眼的屈光及调节》课件

《眼的屈光及调节》课件

调节训练的方法
渐进镜法
通过逐渐增加镜片的度数,训 练眼睛的调节能力。
反转拍法
使用正负不同度数的反转拍, 交替看远看近,以锻炼眼睛的 调节能力。
远近交替法
通过观察远近不同的目标,让 眼睛不断地调节焦距,以增强 调节能力。
乒乓球训练法
通过用眼睛跟踪旋转的乒乓球 ,训练眼睛的调节和追踪能力

调节训练的原理
CHAPTER 03
眼的屈光检查
视力检查
视力检查
通过视力表检查,评估患者能否 看到特定距离的物体,确定视力 状况。
矫正视力检查
通过验光检查后,佩戴适当度数 的眼镜或隐形眼镜,再次进行视 力检查,评估矫正效果。
验光检查
主观验光
通过患者的主观反应,使用红绿视标 、散光表、蜂窝状点群视标等来测量 近视、远视和散光的度数。
玻璃体
填充于晶状体和视网膜之间的 透明胶状物质,对光线无折射
作用。
视网膜
位于眼球壁的内层,能够将光 线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到大
脑。
眼的屈光系统的作用
01
02
03
折射光线
使光线按照特定的角度折 射,确保光线聚焦在视网 膜上。
调节焦距
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形状, 实现远近不同物体的清晰 成像。
保护眼球
角膜、晶状体等结构能够 阻挡外来物质进入眼球, 保护眼球不受损伤。
生理学原理
通过训练眼睛的肌肉,增强肌肉 的收缩能力和耐力,改善眼睛的
调节功能。
心理学原理
通过视觉训练,提高眼睛对不同 距离和不同焦距的适应能力,改
善视觉感知和认知能力。
物理学原理
通过改变光学透镜的焦距,训练 眼睛在不同距离和不同光线条件

眼的屈光和调节-上海交通大学眼科学课件

眼的屈光和调节-上海交通大学眼科学课件

临床表现

视物模糊


眼疲劳
不正常的头位 有眯眼现象
治疗

Hale Waihona Puke 轻度无症状可不治疗 柱镜矫正 角膜接触镜
屈光参差
老视
屈光检查方法
主觉检查法
直接镜片法 云雾法 他觉检查法 检影法 自动验光法
屈光性角膜手术

放射状角膜切开术 表面角膜 镜片术 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 自动板层角膜成形术
非共同性斜视

也称麻痹性斜视

支配眼肌运动的神经核、神经或 眼外肌器质性病变引起
完全性或部分性麻痹

病因 • 先天性
• 后天性 外伤 炎症 血管病 • 占位性病变 • 代谢性疾病
非共同性斜视
临床表现
• 运动受限
• 第二斜视角大于第一斜视角
• 不同方向注视时斜视角不等
• 代偿头位
• 复视和眩晕
非共同性斜视
斜视的检查方法

询问病史
望诊 视力及屈光检查 斜视的定量检查
斜视的定量检查

角膜映光法
三棱镜遮盖法
同视机检查法
共同性斜视


定义
分类
内斜视esotropia
外斜视exotropia
上斜视
共同性内斜视

先天性内斜视


调节性内斜视
非调节性内斜视
先天性内斜视
<6个月

近视弧形斑、豹纹状眼底、黄斑 假性视乳头炎、外眼炎 部改变、巩膜后葡萄肿、玻璃体 改变、视网膜变性、脱离等 验光配镜、角膜接触镜、屈光性 轻度远视无症状可不治疗,中度以
散 光 (astigmatism)

眼的屈光ppt课件

眼的屈光ppt课件

1.视力—远、近视力均差
2.视疲劳
a.头痛、眼胀、流泪、恶心、呕吐
b.眯眼—达到针孔效果,远近都用
c.幼年时期高度散光,易致弱视
3.眼底
a.视盘呈垂直椭圆形,边缘模糊
b.检眼镜不能很清晰地看清眼底
46
五.散 光
㈣矫正
• 规则散光—散瞳验光 配戴合适散光镜片 配足散光度数 较佳矫正效果
• 不规则散光—角膜接触镜
适应:薄角膜患者手术。LASIK手术的补充
33
四.近 视
㈢分类:
2.屈光性近视 a.曲率性近视—眼轴正常,屈光力强
角膜和晶体曲度大,屈光力增强 调节痉挛、圆锥角膜、球形晶体
b.指数性近视—晶体屈光指数
34
四.近 视
㈣临床表现
1.视力—远视力下降、近视力正常 2.视疲劳和外斜视
• 近距离阅读,不调节,集合过度 • 调节与集合平衡失调,易视疲劳 • 时间长后,易致外隐斜和外斜视
27
三.远 视
㈤矫正
• 散瞳验光 • 配镜矫正
配戴足量 凸透镜片
28
四、近 视
(Myopia)
29
四.近 视
㈠概念
不用调节时,平行光线经过眼屈光系 统的屈折,聚焦在视网膜前面。
30
四.近 视
㈡病因:
1.遗传:
高 度—常染色体隐性 中低度—多基因
2.发育:
婴幼儿时—眼球小,为生理性远视 发育过度—眼轴过长,后天性近视
㈣临床表现
3.内斜视:
学龄前儿童高度远视 可因为调节与集合过强 诱发内斜视而造成弱视
(调节性内斜视)
4.眼底:
视盘小、色红、边界模糊
视盘会变小
26

眼屈光调节讲课PPT课件

眼屈光调节讲课PPT课件
• 准确验光确定近视度数。 • 应用合适的凹透镜使光线发散,通过眼屈光系统后能聚焦
在视网膜上。框架眼镜/角膜接触镜/屈光手术 • 随访眼底,处理各种病理性眼部改变。
.
14
远视 定义 临床表现
• 调节静止时,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后聚焦在视网膜 之后,称为远视眼(hyperopia)。
.
15
远视 分类
按远视度数分类
①低度远视:<+3.00D ②中度远视:+3.00D +5.00D ③高度远视:>+5.00D
按屈光成分分类: 屈光性/轴性
• 能被调节所代偿的那一部分远视,称为隐性 远视。
.
16
远视 临床表现
• 远视者视远不清,视近更不清。
• 远视的临床表现与年龄和远视程度密切相关。 ① 年轻、调节幅度大或低、中度远视可无任何症状。 ② 阅读需求增大时,可出现眼酸、头痛等视疲劳症状。 ③ 1
光学基础
• 光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不同折射率的介质时, 在界面发生偏折现象,该现象在眼球光学中称为 屈光(refraction)。
• 光线在界面的偏折程度,用屈光力(refractive power)表达,屈光力的单位是屈光度(Diopter, D) 。
.
2
眼的屈光
• 眼的主要屈光间质:角膜、房水、晶状体和玻璃体。 • 眼的屈光力与眼轴长度匹配与否是决定屈光状态的关键。
.
7
正视
• 眼调节静止时,平行光经眼的屈光系统后正好聚焦于黄 斑中心凹,这种屈光状态称为正视(emmetropia)。不 能聚焦于中心凹,称屈光不正(ametropia, refractive error)。
.
8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表现
▲ 远视力减退 ▲ 视疲劳 ▲ 斜视 ▲ 眼球改变 ▲ 眼底改变
14
15
16
17
治疗
◆ 验光配戴凹透镜 ◆ 角膜接触镜 ◆ 屈光性手术
18
19
预防措施 1、 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2、 良好的学习环境 3、 定期体检 4、 增强体质
20
21
远视眼
在无调节状态下,平行光线经 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在视网膜后聚 焦。远视眼的远点在眼后,为虚焦 点。
第十五章眼的屈光和调节第一节
第一节 眼 球 光 学
一、光与眼的屈光
光在同一均匀透明的介质中沿直线方 向行进。
光由一介质射入另 一密度不同的介质时, 在交界处,一部分反射 回去,另一部分透入第 二介质,并改变其行进
方向。 2
眼的屈光系统
屈光系统:角 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眼的屈光:外界物体发出或反射出的光线, 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将产生折射, 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缩小的倒 像。
他觉检查法 检影法 自动验光仪法
36
END
22
分类
轴性
曲率性
屈光性 屈光指数性
无晶体眼
轻度 + 3.00 D 以下
中度 + 3.00 D ~ +5.00 D
重度 + 5.00 D 以上
23
临床表现
1、视力改变 正常 近视力下降 远、近视力均下降
2、视疲劳 3、斜视 4、眼球较小、视盘较小
治疗
◆ 散瞳验光、 ◆ 配戴凸透镜
24
治疗
◆ 散瞳验光 ◆ 配戴凸透镜
25
散光
由于眼球各经线的屈光力不同,平行光 线进入眼内不能在视网膜上形成焦点而形成 焦线和最小弥散斑的一种屈光状态。
26
病因
角膜各经线的曲率半径大小不一致,常
见于水平及垂直两个主要经线的曲率半径不 一致。或由于圆锥角膜、角膜云翳等造成的 各经线或同一经线屈光力不同。
分类
单纯近视散光
单纯远视散光
规则散光 复性近视散光
现象 调节、集合、缩瞳称为近反射三联运动。三
者关系密切,相互协调 5
6
第二节 正视、屈光不正与老视
正视眼 眼在无调节状态下,来自5
米以外的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 屈折后,焦点恰好落在视网膜上。
7
屈光不正
眼在无调节状态下,平行光 线经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不能 在视网膜上聚焦者
近视 屈光不正 远视
屈光力的单位:D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1/f
3
4
二、眼的调节与集合
1.眼的调节 眼在看近处物体时晶状体改变 屈光力以便能看清不同距离的近处目标的能力
2.调节幅度 眼所能产生的最大调节力 3.调节范围 远点与近点的间距
远点 眼在放松调节时,所能看清的最远一点。 正视眼的远点是无限远
近点 眼在最大调节时所能看清的最近一点 4.眼的集合 眼使用调节时引起双眼内转的
33
2、视疲劳
3、弱视
4、斜视


◆ 根据屈光状态配戴合适眼镜;
◆ 低度数眼充分矫正,高度数眼 降低度数
◆ 角膜接触镜
34
老视
由于年龄所致的生理性调节力减 弱称为老视 临床表现 近点远移、视近物困难
视疲劳
治 疗 配戴凸透镜
单光眼镜 双光眼镜 渐变多焦眼镜
35
第三节 屈光检查法
主觉检查法 直接插片法 云雾法
散光
8
近视眼
眼在无调节状态下,平行光线 经眼的屈光系统屈折后聚焦于视网 膜前
9
10
分类 轴性近视 屈光性近视 曲率性近视 屈光指数性近视
轻度 - 3.00 D 以下 中度 - 3.00 D ~ -6.00 D 重度 - 6.00 D 以上
11
病因 遗传因素 发育因素 环境因素 不良习惯
12
13
复性远视散光
混合散光
不规则散光 27
临床表现 1、视物模糊
2、视疲劳
3、喜眯眼
4、不正常头位
28
29
治疗
1、规则散光配戴圆柱镜 2、不规则散光试戴硬性角膜接触镜
30
31
32
屈光参差
双眼屈光状态不等,无论是屈光不 正的性质或度数的不同均称为屈光参差。
病因 发育不平衡; 外伤; 手术;
临床表现 1、视力改变 双眼视力下降 单眼视力下降 交替视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