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届高三11月模拟考试分类汇编-种群和群落

合集下载

新高考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精讲版专题课件专题11 种群和群落

新高考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精讲版专题课件专题11 种群和群落

选C
C.黑线姬鼠种群数量下降说明该农场群落的丰富度下降
D.植物→鼠→鹰这条食物链,第三营养级含能量最少
【答案】C 【解析】鹰是黑线姬鼠的天敌,引入天敌后,会引起黑线 姬鼠种群密度下降,A正确;种群密度= 280×100÷2÷140=100(只/hm2),B正确;物种丰富度是 指群落中物种的数量,而非指某个种群中个体的数量,C错 误;能量传递过程中是逐级递减的,第三营养级能量最少 D,正确。
2.(2017届安徽江南十校联考,18)下列对种群特征的概念 图(如图)分析正确的是( ) 选C A.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 是出生率、死亡率
B.“J”型增长的种群中没 有死亡率和迁出
C.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化的主要依据是b D.种群数量达到K值时,c也达到最大并保持不变
【答案】C 【解析】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A错误;“J” 型增长的种群中依然有死亡率,B错误;图中a指的是性别 比例、b指的是年龄组成,年龄组成是预测种群数量未来变 化的主要依据,C正确;图中c指的是种群密度,而种群密 度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发生波动,D错误。
专题十一 种群和群落
高频考点一 种群的特征和数量变化 高频考点二 群落的结构与演替
考纲原文
(1)种群的特征(Ⅰ);(2)种群的数量变化 (Ⅱ);(3)群落的结 构特征(Ⅰ);(4)群落的演替 (Ⅰ)。
【真题印证】(2015课标全国Ⅰ,31题节选)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 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处于食物链最高营养 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
7.(2016课标全国Ⅲ,31)冻原生态系统因其生物的生存条件 十分严酷而独具特色,有人曾将该生态系统所处的地区称为 “不毛之地”。回答下列问题: (1)由于温度的限制作用,冻原上物种的丰富度较低。丰富度 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与热带森林生态系统相比,通常冻原生态系统有利于土壤 有机物质的积累,其原因是________。 (3)通常情况下,生态系统的食物链不会很长,原因是_______。

专题11 种群与群落-2018届高三生物分项解析汇编 含解

专题11 种群与群落-2018届高三生物分项解析汇编 含解

专题11 种群与群落一、单选题1.(【全国百强校】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高考模拟卷(三)理科综合生物试题)蝴蝶为昆虫纲鳞翅目锤角亚目动物的统称,全世界有14000多种蝴蝶幼虫嗜食叶片,成虫大部分吸食花蜜。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 16平方米草地上有8只蝴蝶可以表示蝴蝶的种群密度B. 若调查一长方形地块中某蝴蝶幼虫的种群密度,可用等距取样法取样C. 诱捕某种蝴蝶的雄性个体,会降低该种蝴蝶的种群密度D. 蝴蝶属于初级消费者,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答案】A虫嗜食叶片,成虫大部分吸食花蜜,因此属于初级消费者,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正确。

2.(【全国百强校】湖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7届高三高考模拟卷(三)理科综合生物试题)下列描述中,属于种群特征的一项是A. 某池塘水面10亩,放养了 5种家鱼B. 某块稻田中,水稻均匀分布而稗草随机分布C. 用记名计算法数出一定面积样地中的种群个体数D. 用样方法调查到某草原有一年生草本植物18种【答案】B【解析】种群特征包括种群的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其中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

某池塘水面10亩,放养了 5种家鱼,不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A错误;某块稻田中,水稻均匀分布而稗草随机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B正确;用记名计算法数出一定面积样地中的种群个体数,不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C错误;用样方法调查到某草原有一年生草本植物18种,不属于种群的数量特征,D错误。

3.(【全国百强校首发】河南省林州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8月调研考试生物试题)如图所示一个生物群落中甲、乙两个种群的增长速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t2~t3时间内甲种群出生率小于死亡率B. t3~t5时间内甲、乙两种群的年龄组成不同C. t3时甲的种群密度最小,t4时乙的种群密度最大D. 若乙种群为某种害虫,则在t4时防治效果最佳【答案】B应选择种群数量较少时进行,故D项错误。

2018届高考生物复习(人教版):单元质检卷十一 种群和群落 含解析

2018届高考生物复习(人教版):单元质检卷十一 种群和群落 含解析

单元质检卷十一种群和群落(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6分,共6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6甘肃兰州冲刺模拟,6)很多植物在进化过程中会产生某些化学物质,用以抵御植食性动物的取食,如芥子油苷就是十字花科植株产生的,芥子油苷及其代谢产物对多数昆虫都是有毒的,但却能吸引菜粉蝶前来产卵,其幼虫(菜青虫)也以十字花科植物的茎叶为食。

由此无法推断出( )A.十字花科植物和菜粉蝶发生了共同进化B.芥子油苷可以吸引菜青虫的天敌前来捕食C.菜青虫能消除芥子油苷及其代谢产物的毒性D.用芥子油苷人工诱杀雌性菜粉蝶,可降低种群出生率,十字花科植株产生的芥子油苷及其代谢产物对多数昆虫都是有毒的,但却能吸引菜粉蝶前来产卵,其幼虫(菜青虫)也以十字花科植物的茎叶为食,可见芥子油苷不会吸引菜青虫的天敌前来捕食,B项错误;菜青虫能以十字花科植物的茎叶为食,说明菜青虫能消除芥子油苷及其代谢产物的毒性,C项正确;用芥子油苷人工诱杀雌性菜粉蝶,可降低种群出生率,D项正确;根据上述分析可知,十字花科植物和菜粉蝶相互选择、共同进化,A项正确。

2.(2016北京海淀期末,29)科研人员对某岛屿连续两年中社鼠种群的数量和性比(♀∶♂)进行研究,结果如下图。

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决定该岛屿社鼠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B.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获取该岛屿社鼠种群数量的变化数据C.社鼠雌性个体在秋冬季环境中生存能力低于雄性个体D.社鼠种群密度较低时,较高性比(♀∶♂)利于种群密度恢复〚导学号93420279〛,排除了个体迁入和迁出对种群数量波动的影响,因此决定社鼠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A项正确;调查该岛屿的社鼠种群数量宜采用标志重捕法,B项正确;由图可知,秋冬季社鼠种群中雌性明显多于雄性,该季节社鼠种群数量相对较少,较高性比(♀∶♂)时,种群数量更大,C项错误,D项正确。

2018年高考生物(课标Ⅱ专用)复习专题测试课件专题22 种群和群落 (共73张PPT)

2018年高考生物(课标Ⅱ专用)复习专题测试课件专题22 种群和群落 (共73张PPT)

对本研究的实验方法和结果分析,表述错误的是 ( A.小蚂蚁抑制大蚂蚁的数量增长 C.大蚂蚁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
)
B.采集实验数据的方法是样方法 D.土壤含水量影响小蚂蚁的活动范围
答案 A
根据表格数据分析,土壤含水量和大蚂蚁的存在都影响了小蚂蚁的活动范围,进而影
响了小蚂蚁的数量增长,A错误,C、D正确;实验各处理区均设7个10 m×10 m观测点,这种调查方 法是样方法,B正确。 方法技巧 本题是一个双自变量(定时灌溉与不灌溉、驱走与不驱走大蚂蚁)的生态学研究实
(2)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标志重捕法常用于 调查 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3)在该湖泊中,能量沿食物链流动时,所具有的两个特点是

答案 (1)增长型、衰退型、稳定型 1∶1∶1 保持稳定 (2)活动能力
(3)单向流动、逐级递减
C.该实验中酵母计数应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
D.培养后期,酵母的呼吸场所由胞外转为胞内
答案 B 本题考查酵母菌培养过程中其数量及代谢等相关知识。在培养初期,酵母种群密度 较小,其种内竞争较弱,生长缓慢是其为适应环境而调整的结果,A错误;由于是在摇瓶中培养,其
环境资源条件有限,转速150 r/min时,种群增长曲线应呈“S”型,B正确;酵母计数应采用显微计
5.(2015北京理综,4,6分)大蚂蚁和小蚂蚁生活在某地相邻的两个区域。研究者在这两个蚂蚁种
群生活区域的接触地带设4种处理区,各处理区均设7个10 m×10 m的观测点,每个观测点中设有
均匀分布的25处小蚂蚁诱饵投放点。在开始实验后的第1天和第85天时分别统计诱饵上小蚂蚁 的出现率并进行比较,结果见表。
高考生物

2018年高考生物及模拟试题分类汇编--种群和群落

2018年高考生物及模拟试题分类汇编--种群和群落

2018年高考生物与模拟试题分类汇编--种群和群落2018年高考真题与模拟试题分项解析专题12种群和群落1.(2018海南卷,22)在一个群落中,当甲、乙两个种群利用同一有限的资源时,种群间通常会发生()A.捕食B.竞争c.寄生D.互利共生【答案】B【解析】在一个群落中,当甲、乙两个种群利用同一有限的资源时,两者构成竞争关系,B正确。

2.(2018XX卷,13)下图是某处沙丘发生自然演替过程中的三个阶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从形成沙丘开始发生的演替是次生演替B.阶段Ⅰ的沙丘上草本植物占优势,群落尚未形成垂直结构c.阶段Ⅰ与阶段Ⅱ的沙丘上生长的植物种类完全不同D.阶段Ⅲ沙丘上的群落对外界干扰的抵抗力稳定性最强【答案】D3.(2018XX卷,19)由于农田的存在,某种松鼠被分隔在若干森林斑块中。

人工生态通道可以起到将森林斑块彼此连接起来的作用。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农田的存在,增加了松鼠的活动空间B.生态通道有利于保护该种松鼠遗传多样性c.不同森林斑块中的松鼠属于不同种群,存在生殖隔离 D.林木密度相同的不同斑块中松鼠的种群密度相同【答案】B【解析】松鼠适宜生存的环境是森林,因此农田的存在不利于松鼠的活动,缩小了其活动空间,A错误;生态通道有利于松鼠从农田进入适宜其生存的森林中去,因此利于保护该种松鼠的遗传多样性,B正确;不同森林斑块中的松鼠属于不同种群,存在地理隔离,c错误;林木密度相同的不同斑块中松鼠的种群密度不一定相同,D错误。

4.(2018海南卷,25)将相等数量的硝化细菌和大肠杆菌分别接种到含铵盐的无机盐培养液中,在适宜温度下振荡培养。

若用虚线表示大肠杆菌的生长趋势,实线表示硝化细菌的生长趋势,则下图中能正确表示两种菌体生长趋势的是()【答案】c【解析】大肠杆菌为异养生物,在含铵盐的无机盐培养液中无法生存,硝化细菌为自养生物,可利用培养液中的铵盐合成有机物,呈“S”型增长,c正确。

5.(2018全国Ⅰ卷,5)种群密度是种群的数量特征之一,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种群的S型增长是受资源因素限制而呈现的结果B.某林场中繁殖力极强老鼠种群数量的增长会受密度制约c.鱼塘中某种鱼的养殖密度不同时,单位水体该鱼的产量有可能相同D.培养瓶中细菌种群数量达到k值前,密度对其增长的制约逐渐减弱【答案】D6.(2018全国Ⅲ卷,6)某同学运用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对农田中具有趋光性的昆虫进行调查,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趋光性昆虫是该农田生态系统的消费者B.黑光灯传递给趋光性昆虫的信息属于化学信息c.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调查某种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D.黑光灯诱捕的方法可用于探究该农田趋光性昆虫的物种数目【答案】B7.(2018XX卷,4)影响水生群落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不包括()A.温度B.氧气的垂直分布c.光的穿透性D.大气中颗粒物含量【答案】D【解析】随着水深的增加,溶氧量逐渐减少,光照强度逐渐减弱,水温也会略有下降,这些都会对水生生物产生影响,进而影响水生群落的垂直分层,A、B、c均错误;大气中颗粒物含量,不会对水生生物产生影响,所以不会影响水生群落的垂直分层,D正确。

【真题分类汇编】考点18:种群和群落+答案解析(附后)

【真题分类汇编】考点18:种群和群落+答案解析(附后)

【真题分类汇编】考点18:种群和群落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1小题,共31分。

1.为了研究和保护我国东北地区某自然保护区内的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研究人员采用红外触发相机自动拍摄技术获得了该保护区内某些野生哺乳动物资源的相应数据,为生态学研究提供了相关依据。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通过对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可以了解保护区内大型野生哺乳动物的物种丰富度B. 与标记重捕法相比,采用该技术进行调查对野生哺乳动物的生活干扰相对较小C. 采用红外触发相机拍摄技术可调查生活在该自然保护区内东北豹的种群密度D. 该技术能调查保护区内东北豹种群中成年个体数量,不能调查幼年个体数量2.人工草坪物种比较单一,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杂草化。

双子叶植物欧亚蔊菜是常见的草坪杂草。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采用样方法调查草坪中欧亚蔊菜的种群密度时,随机取样是关键B. 喷施高浓度的2,4-D可以杀死草坪中的欧亚蔊菜C. 欧亚蔊菜入侵人工草坪初期,种群增长曲线呈“S”形D. 与自然草地相比,人工草坪自我维持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较低3.(某小岛上生活着自然寿命为一年半左右的某种鼠,数量较多且无迁入和迁出。

研究人员通过等距布放鼠笼开展每月一次、为期一年的标志重捕,进行其种群特征的研究。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利用标志重捕法所得的全部数据,可绘制该种群的存活曲线B. 标志重捕法可以估算该鼠的种群密度,但不能估算总个体数C. 若不同雄鼠很少在相同鼠笼布放点上被重捕,说明雄鼠具有领域D. 若资源均匀分布且有较强的种内竞争,其种群的分布型为随机分布4.在鱼池中投放了一批某种鱼苗,一段时间内该鱼的种群数量、个体重量和种群总重量随时间的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若在此期间鱼没有进行繁殖,则图中表示种群数量、个体重量、种群总重量的曲线分别是( )A. 甲、丙、乙B. 乙、甲、丙C. 丙、甲、乙D. 丙、乙、甲5.人口老龄化将对种群密度产生影响,下列数量特征与此无关的是()A. 出生率B. 死亡率C. 年龄结构D. 性别比例6.经调查统计,某物种群体的年龄结构如图所示下列分析中合理的是()A. 因年龄结构异常不能构成种群B. 可能是处于增长状态的某昆虫种群C. 可能是处于增长状态的某果树种群D. 可能是受到性引诱剂诱杀后的种群7.在我国江南的一片水稻田中生活着某种有害昆虫。

浙江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九生物与环境考点种群和群落课件

浙江2018届高三生物二轮专题复习专题九生物与环境考点种群和群落课件
变化不符合逻辑斯谛增长( × )
答案
②若图1中所示的生物种群出生率提高,则个体数量的增加会大幅超过b点 ( ×) ③在图2中若利用性引诱剂诱杀雄虫,改变性比率可防止c点出现( √ ) ④图1中天敌的大量捕食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下降,下降趋势与b~c段 相似,而年龄结构变动会导致该种群个体数量发生波动,波动趋势与c~d 段相似( √ )
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据此判断下列选
项中正确的是
1
2
3
4
5
6
7
8
A.在-200~3 800 m范围内,不同区域内植物的种类出现了很大的差异, 温度是影响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 B.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说明群落具有垂直结构 C.b、c处的植物在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这说明群落具有垂 √ 直结构 D.影响b处植物出现明显分层现象的主要因素是水分
1 2 3 4 5 6 7 8
解析
答案
2.(加试)蒲公英为一年生植物,每个成熟植株能产生许多种子。自然状况
下,其种子随风飘落到某草地上萌发生长,形成一个新的种群。下列叙述
正确的是
A.蒲公英的种群数量呈非周期波动
B.蒲公英在第一个生长期呈集群分布
C.该种群的存活曲线符合对角线形特征

D.动物取食蒲公英不能将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压制在低水平

探究考向
题型一 种群的特征及种群密度的调查
1.(改编题)图1是种群数量特征的概念图,图2是某地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
的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图1中的c是种群密度,指的是某种群的总数量
B.图1中的a和b分别是性比率和年龄结构

2018届浙江高考生物(选考)复习课件:19种群与群落

2018届浙江高考生物(选考)复习课件:19种群与群落
专题19
种群与群落
专题19
种群与群落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考纲要求
考 试 内 容 1.种群的概念和特征 2.标志重捕法 3.种群的分布型和存活曲线 4.种群指数增长和逻辑斯谛增长 5.环境容纳量 6.活动: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 7.种群数量的非周期性波动和周期性波动 8.种群数量波动的调节因素 9.群落的概念和结构 10.主要的陆地生物群落类型 11.群落演替的概念、类型和过程 12.顶极群落的概念 a a a b a 考 试 要 求 学 考 选 考 a a a a a b a c a a a a a a
专题19
特色梳理
选考提升
种群与群落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9-
解析 标志重捕法适用于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标志 ������ 重捕法理论计算公式 N=M· ,田鼠在被捕捉过一次后更难捕捉,即 ������ m值减小,N值会增大;通过两次捕获情况,不能确定该田鼠种群的性 比率(捕获次数过少,偶然性较大);该地区田鼠的平均种群密度约为 125 只/hm2。
专题19
特色梳理
选考提升
种群与群落
考点1 考点2 考点3
-12-
解析 种群数量波动是指在成熟群落中,种群数量随时间而发生的 变化,因此种群数量波动不可能发生在一个种群的生活史中,从题 干信息中得不出种群数量波动是周期性还是非周期性,A项错误;蒲 公英种子随风飘落过程中,各粒种子之间既不存在相互吸引的因素 也不存在相互排斥,因此,首次(第一个生活周期)在草地上分布方式 为随机分布,B项错误;蒲公英每个成熟植株能产生许多种子,这些 种子只有少部分存活,因此,该种群存活曲线符合凹形特征,C项错误; 由于蒲公英个体随机分布,且蒲公英有毒,动物对蒲公英的取食较 少,因此,动物取食蒲公英不能将蒲公英的种群密度压制在低水 平,D项正确。

江苏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资料:08-17十年江苏高考真题分类汇编:种群和群落

江苏2018届高三一轮复习资料:08-17十年江苏高考真题分类汇编:种群和群落

08~17高考江苏卷生物试题(十一)种群和群落A.① B.② C.③ D.④【答案】C(09)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

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4个试管内的种群初始阶段都经历了“J”型增长B.4个试管内的种群同时达到K值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答案】B(09)科研人员对江苏某地沿海滩涂米草群落和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土壤)动物丰富度进行了对比研究。

在相同取样条件下,利用一种常用底泥采样器(50cm × 50cm × 30cm)采得各A.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动物物种丰富度高于米草群落B.米草群落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群密度高于裸露泥滩C.改用另一规格的常用底泥采样器会影响对比研究的结论D.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答案】AD(13)在一段新建公路的边坡(甲)上移栽灌木和草本植物以保护边坡,另一段边坡(乙)不进行移栽,其他实验条件相同,1 年后两段边坡的检测结果如下表。

下列分析合理的是A. 可以推测移栽植物会降低该群落结构的稳定性B. 小型土壤动物的增多是移栽植物的预期结果C. 边坡甲上因没有移栽乔木而不可能自然长出乔木D. 边坡甲上的群落演替会随时间延长而逐渐加剧【答案】B(11)在野外试验站,研究棉蚜虫发生期开放和封闭条件下、不同初始密度(1和20头/叶)的棉蚜种群密度变化,各实验组均放置规格、数量相同的棉叶,结果如下图。

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衰退,可能与迁出有关B.初始密度相同的种群开放条件下先于封闭条件下达到密度峰值,可能与迁入有关C.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群数量均达到K值时开始衰退D.开放和封闭条件下种内斗争均在种群衰退时开始减弱【答案】AB(14)下列关于种群和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一片草地上的所有灰喜鹊是一个灰喜鹊种群B.可以用标志重捕法调查老房屋中壁虎的种群密度C.演替达到相对稳定的阶段后,群落内物种组成不再变化D.洪泽湖近岸区和湖心区不完全相同的生物分布,构成群落的水平结构【答案】C(15)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 五点取样法适合调查灌木类行道树上蜘蛛的种群密度B. 就食性而言,杂食性鸟类的数量波动小于其他食性的鸟类C. 就生态系统结构而言,生态瓶的稳定性取决于物种数D. 变色龙变化体色,主要是向同类传递行为信息【答案】B(17)某小组开展酵母菌培养实验,下图是摇瓶培养中酵母种群变化曲线。

2018届高三生物复习 配套试题汇编 专题16 种群与群落

2018届高三生物复习 配套试题汇编 专题16 种群与群落

专题16 种群与群落种群的特征1.(2018年课标全国卷,6,6分>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

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

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的个体数>。

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 >cUzQZvsZ4J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着季节更替而变化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 解读:本题考查种群的特征等知识。

该种群12月份几乎没有未成熟个体,说明该种群10月份种群出生率降低,出生率也可能是0;天敌迁入会导致种群数量减少,可能会改变种群的各年龄段个体数量;该种群的未成熟个体、成熟个体、衰老个体的百分比可随着月份变化而变化,说明种群年龄结构可随季节变化而变化;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会导致雌雄个体交配机会减少,种群出生率降低,种群密度可能会下降。

cUzQZvsZ4J 答案:D 。

2.(2010年海南卷>甲、乙、丙是同一物种的三个种群,其年龄组成见表。

三个种群年龄结构的类型为( >cUzQZvsZ4JB.甲是稳定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C.甲是增长型,乙是增长型,丙是衰退型D.甲、乙、丙三个种群都是稳定型解读:甲种群幼年个体最多,为增长型;乙种群各年龄期个体数相同,为稳定型;丙种群老年个体最多,为衰退型。

cUzQZvsZ4J答案:A。

3.(2018年四川理综卷,31(Ⅰ>,8分>为防治农田鼠害,研究人员选择若干大小相似、开放的大豆田,在边界上每隔一定距离设置适宜高度的模拟树桩,为肉食性猛禽提供栖息场所。

设桩一段时间后,测得大豆田中田鼠种群密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cUzQZvsZ4J(1>该农田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猛禽与田鼠的种间关系是。

(2>该生态系统中田鼠的种群密度是由决定的;b 点以后田鼠种群密度大幅上升,从田鼠生存环境变化的角度分析,其原因是cUzQZvsZ4J。

2018届高考生物专题训练19种群与群落

2018届高考生物专题训练19种群与群落

专题训练19 种群与群落一、选择题【必考集训】1.(2017浙江温州模拟)一块弃耕农田通过草本时期、灌木时期,最终演变成一个稳固的丛林群落,这种现象称为( )A.原生演替B.次生演替C.空间结构D.时间结构2.(2017浙江十校联盟联考)以下关于种群特点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性比率是指处于生殖期的两性个体数量的相对照例B.种群密度是决定种群兴衰的晴雨表C.增加型种群的自然增加率大于衰退型种群的自然增加率D.一个水池里所有鱼的数量确实是鱼的种群密度3.(2017浙江9+1联盟期中)以下关于苔原的描述,错误的选项是( )A.苔原植物要紧通过有性生殖繁衍后代B.苔原中种群数量常有周期波动现象C.苔原的植被结构简单D.苔原仍有自我调剂能力4.如图为某地域的人口年龄组成曲线图,若是不考虑其他因素,那么该地域人口数量转变趋势将是( )A.慢慢增加B.慢慢减少C.维持稳固D.无法确信5.(2017浙江宁波模拟)以下有关种群特点的表达,错误的选项是( )A.种群的性比率在必然程度上阻碍种群的诞生率B.种群密度预示着种群数量的以后转变趋势C.诞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兴衰的晴雨表D.进行种群密度的调查有利于合理利用生物资源6.(2017浙江温州模拟)以下关于某动物种群数量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诞生率越高,种群数量越多B.只要维持替补诞生率,种群数量就稳固不变C.性比率为1∶1时,种群数量增加最快D.可依据年龄结构来预测种群数量的以后进展趋势7.农业科技人员在对草原鼠害进行调查时,随机选定某区域,第一次放置了100只鼠笼,捕捉68只鼠,标记后原地放回。

一段时刻后在相同位点放置了100只鼠笼,捕捉54只鼠,其中标记的鼠有12只,以下有关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该区域中鼠的数量约为306只B.这种调查方式叫样方式C.草原上鼠害严峻会阻碍畜牧业进展D.若是在两次捕鼠期间发生草原大火等自然灾害,那么统计结果是不准确的8.(2017浙江“七彩阳光”新高考研究联盟联考)以下关于种群特点的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 )A.蛾类的散布呈现随机散布B.蜉蝣和蝉生殖前期专门长,生殖期极短,生殖后期为零C.动物种群密度的调查通常采纳标志重捕法D.诞生率减去死亡率确实是种群的自然增加率9.以下图是某地新迁入的某种群数量增加曲线,相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 )A.B点以后,开始显现环境阻力B.C点时,种群年龄结构为稳固型C.D点以后,种群数量不可能再增加D.改变种群性比率,可能延长抵达K值的时刻【加试提升】10.(2017浙江台州模拟)栖息在某岛的信天翁从1889年以来一直稳固在4 000只左右。

最新-精选+详解2018届高三生物名校试题汇编系列第1期

最新-精选+详解2018届高三生物名校试题汇编系列第1期

【精选+详解】2018届高三生物名校试题汇编系列(第1期)专题13 种群和群落(教师版)【高考考试大纲】1.列举种群的特性2.尝试建立数学模型解释种群的数量变动3.描述群落的结构特征4.阐明群落的演替【近几年高考考查要点】【备考策略】根据分析近三年高考命题的特点和规律,复习本部分时,要注意以下三个方面:1.在复习种群和群落时,应从理解概念的从属关系入手,特别要注意区分种群和群落的含义,注意运用比较法,如比较种群和群落的概念、特点及关系等,提高从具体情境中提取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种群数量的变化与“J”型、“S”型增长曲线是常考点,但考查形式已不再只是坐标图形式,而是表格、多曲线结合、柱状图等多种表达方式相结合的形式,复习时注重各种表达方式的转化。

3.由于种群是生物生存、繁殖、进化的基本单位,容易联系生物进化的有关知识;群落及其无机环境可以组成生态系统,所以复习时应密切联系相关内容。

新课标中“群落的演替”考查比较多,复习时应给予更多的关注。

【最新名校模拟试题汇编】一、选择题1. (2018届山东省兖州市高三入学诊断检测)某岛屿上生活着一种动物,其种群数量多年维持相对稳定。

该动物个体从出生到性成熟需要6个月。

下图为某年该动物种群在不同月份的年龄结构(每月最后一天统计种群各年龄组成个体数)。

关于该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种群10月份的出生率可能为零B.天敌的迁入可影响该种群的年龄结构C.该种群的年龄结构随季节更替而变化D.大量诱杀雄性个体不会影响该种群的密度2.(2018届辽宁省五校协作体高三上学期期初联考)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两种常用方法。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随机取样方n个,每个样方的生物个体数量为X1、X2、…Xn,则样方内生物个体数量的平均值为(X1+X2+…+Xn)/nB.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C.计数时同种生物个体无论大小都要计数D.标志重捕法中种群数量的估算公式是:标志个体数×重捕标志个体数/重捕个体数3. (2018届四川省成都外国语学校高三月考)下列与种群有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生物进化的实质B.害虫种群数量的变化规律是害虫防治的科学依据C.热带雨林中种群种类多,恢复力稳定性高D.增加样方的数量,可提高种群密度估计值的准确性4. (2018届湖南省望城一中、长沙县实验中学高三联考)关于图中种群数量变化的说法错误的是A.种群“J”型曲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B.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值之前就是“J”型增长C.自然状态下种群数量达到600时,种群的增长率为0D.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答案】B【解析】种群“J”型曲线只有在理想条件下才能出现;种群呈S型增长过程中,在达到K 值之前由于有环境阻力的存在,种群增长曲线不是J型;K值时种群增长率为0;环境条件变化时,种群的K值也会发生相应变化。

2018年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单元重组卷:12种群和群落 含解析

2018年高考生物真题与模拟单元重组卷:12种群和群落 含解析

重组十二种群和群落测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Ⅰ卷(选择题,共5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2017·山东临沂高三模拟]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种群一般都具有年龄组成和性别比例等数量特征B.种群密度总是随着种群出生率的增大而增大C.种群是物种繁殖和生物进化的单位D.建立自然保护区可以提高一些濒危动物的K值答案 B解析本题考查种群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理解能力。

种群密度直接影响种群的数量,性别比例影响种群密度数量的变动,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密度变化的方向,综上分析可知,B选项错误。

2.[2016·海南省联考]如图为种群数量增长曲线,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有望使K值提高B.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出生率小于死亡率C.A到C变化过程中,其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变大D.曲线Y表明种群数量的增长受环境阻力的制约答案 B解析K值是环境容纳量,种群的K值大小与环境条件有关,改善空间和资源条件可能使K值提高;BC段种群增长速率逐渐下降,但增长速率仍大于0,种群的数量增加,故种群的出生率大于死亡率;A到C变化过程中,种群的数量增加,故其天敌捕食成功率将会变大;在有限的环境中,随着种群密度上升,个体间斗争必将加剧,最终使种群呈“S”型增长,故曲线Y表明种群数量的增长受环境阻力的制约。

3.[2016·湖南郴州质检]萤叶甲亚科昆虫全为植食性。

对武夷山自然保护区4~10月份萤叶甲亚科昆虫物种进行调查统计,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对萤叶甲亚科昆虫的调查采用标志重捕法B.萤叶甲亚科昆虫为次级消费者C.7月份时萤叶甲亚科昆虫各种群密度最高D.调查期间10月份时萤叶甲亚科昆虫物种丰富度最低答案 D解析昆虫一般体积较小,对萤叶甲亚科昆虫的调查不宜采用标志重捕法,A错误;萤叶甲亚科昆虫全为植食性,为初级消费者,B 错误;据图可知,7月份时萤叶甲亚科昆虫的物种丰富度最高,C错误;据图可知,调查期间10月份时萤叶甲亚科昆虫物种丰富度最低,D正确。

2018年高考备考种群、群落、生态题(南海一中整理)

2018年高考备考种群、群落、生态题(南海一中整理)

2018年高考备考变异、进化、生态题目汇编(南海一中整理)一.种群与生物群落:1. (15年新课标Ⅰ,31,10分)现有一未受人类干扰的自然湖泊,某研究小组考察了该湖泊中牌食物链最高营养级的某鱼种群的年龄组成,结果如下表。

注:表中“1+”表示鱼的年龄大于等于1、小于2,其他以类类推。

回答下列问题:(1)通常,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分别。

研究表明:该鱼在3+时达到性成熟(进入成年),9+时丧失繁殖能力(进入老年)。

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幼年、成年和老年3个年龄组成个体数的比例为,由此可推测该鱼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是。

(2)如果要调查这一湖泊中该值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标志重捕法。

标志重捕法常用于调查强、活动范围广的动物的种群密度。

(3)在该湖泊总面积为50km2,某种鱼种群的K值为2000头。

某次调查发现该鱼种群数量为550头,则该湖泊中此种鱼的种群密度为______;当此种鱼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时,其种群增长速度最快。

2.(2013山东理综,8分)稻田中除水稻外,还有杂草、田螺等生物。

(1)调查稻田中田螺种群密度时可采用样方法,选取样方的关键是________。

根据下侧的取样调查表可估算出稻田中田螺的种群密度为________只/m2。

(2)稻田中经控制后的有害生物密度与所需的防治成本有关,并影响作物的价值。

图中曲线________(填“Ⅰ”或“Ⅱ”)表示将有害生物控制在不同密度时的防治成本。

若将有害生物密度分别控制在图中A、B、C三点,则控制在________点时收益最大。

(3)如在适当时间将鸭引入稻田,鸭能以稻田中的杂草、田螺等有害生物为食,从而可以减少________使用,减轻环境污染。

稻田生态系统中的________能将鸭的粪便分解成________以促进水稻的生长。

3.(2013重庆理综,10分)某山区坡地生态环境破坏严重,人们根据不同坡度,分别采取保护性耕作、经济林种植和封山育林对其进行了治理。

江苏部分地市2018届高三生物模拟测试分项汇编 13-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填空大题(无答案)-word文档资料

江苏部分地市2018届高三生物模拟测试分项汇编 13-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填空大题(无答案)-word文档资料

江苏部分地市2019届高三生物模拟测试分项汇编13-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填空大题1.(苏锡常镇四市2019届高三教学情况调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某研究所开展了“探究太湖流域寒冷冬季条件下水生植物净化水质的能力”的项目研究。

科研人员在人工模拟条件下利用两种不同水生植物进行实验,获得实验结果如下图(TN、TP分别表示水体中的总氮、总磷的含量)。

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人员常釆用法调查不同地区的河道中两种植物的种群密度,并将其从原产地取来后,先置于模拟环境条件下培养10天,目的是。

(2)从经过上述处理的每种植物中选取等量植株,均分为三组,置于等量的不同浓度氮、磷的模拟污染水中开始培养,定期检测每组水体中的等离子含量,同时还需以为对照组,并测定其中的相应数据。

(3)实验表明,(填“石菖蒲”或“水芹菜”)对富含的污染水体耐受性更强。

利用这两种植物修复被污染水体时,需要严格控制水体中NO3-的浓度,理由是。

(4)某种植食性昆虫以石菖蒲、水芹菜为食物。

科研小组又对太湖流域的该植食性昆虫种群的能量流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如下表(数字为能量值,单位是KJ/(cm2·a))。

据表分析,从石菖蒲、水芹菜到植食性昆虫的能量传递效率为%(小数点后保留一位数字)。

2.(南通、徐州、扬州、泰州、淮安、宿迁六市2019届高三第二次调研)小球藻(一种单细胞绿藻)是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之一。

研究发现有些细菌能产生促进小球藻生长的物质,也能分解小球藻产生的自身抑制物。

研究人员利用从小球藻培养液中分离纯化的3种细菌(X1、X2、X3)分别与小球藻混合培养,以筛选出对小球藻生长、油脂积累有利的共生菌。

图1、2表示有关实验结果,其中A1〜A3代表等量小球藻分别与细菌X1〜X3的混合培养组。

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藻菌共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提供水、无机盐等营养物质,以及适宜温度和等环境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选择题(中原名校2016~2017学年上期第二次联合考试,2分)右图表示某生态学家对一天然树林中甲、乙两树种的存量进行的统计,甲和乙的存量比值记作C。

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a~d年间两个树种不存在竞争状态B.两个树种处于平衡状态的年份段是b~cC.在a年的优势种是甲,在d年的优势种是乙D.a~d年优势种的变化与当地环境的改变有关1.(辽宁省六校协作体2018届高三期初联考,1.5分)下列有关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说法,正确的是()A.群落的丰富度与群落中的种群密度呈正相关B.在理想条件下,社鼠的种群数量呈“S”型增长C.初生演替过程中,种间竞争可能会导致原有优势种的更替D.生态系统中的碳在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只能以CO2的形式进行2.(河南省名校联盟2018届高三第一次段考,1分)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错误的是A. 种群是生物进化和繁衍的基本单位B. 种群密度是预测未来种群数量变化的依据C. 可通过建构数学模型研究种群的数量变化D. 种群的繁殖能力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3.(河南省名校联盟2018届高三第一次段考,1分)下列关于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 群落是指一定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种群的总和B. 光照是影响群落中植物垂直结构的主要环境因素C. 物种组成与物种丰富度是区分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D. 在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与水平结构不会发生改变4.(新乡市2018届高三年级第一次模拟测试,6分)蝴蝶为昆虫纲鳞翅目锤角亚目动物的统称,全世界有14000多种。

蝴蝶幼虫嗜食叶片,成虫大部分吸食花蜜。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16平方米草地上有8只蝴蝶可以表示蝴蝶的种群密度B.若调查一长方形地块中某蝴蝶幼虫的种群密度,可用等距取样法取样C.诱捕某种蝴蝶的雄性个体,会降低该种蝴蝶的种群密度D.蝴蝶属于初级消费者,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超级全能生”2018届高考全国卷26省9月联考)19. 外来植物水葫芦在我国长江中下游等淡水水域疯狂生长,严重破坏了当地水域。

某研究小组对某湖泊周边水域部分植物的种群密度连续进行了十年的调査,部分结果如图所示(单位:株m2)。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调查香蒲等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应该多取样,计算时分别去掉最高和最低值后取平均值B. 水葫芦可为草食性鱼类提供更多的食物,它的增多有利于生态系统的稳定C. 由调查结果推测该地区的植物群落的丰富度在逐渐下降,导致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下降D. 由曲线可以推断出该区域的三种植物之间在2017年时种间斗争最为激烈【答案】C【解析】在调查香蒲等植物的种群密度时,应随机选取大小相等的若干个样方,取所有样方的平均值,A错误;据图分析可知,水葫芦的数量不断增加,而鱼腥草和菖蒲的数量不断减少直至灭绝,降低了物种丰富度,所以不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B错误、C正确;2017年时,只剩下水葫芦,不存在种间关系了,D错误。

(“超级全能生”2018届高考全国卷26省9月联考)20. 大兴安岭是横亘在东北的一座山脉,山上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下列有关大兴安岭群落的叙述错误的是A. 大兴安岭的群落具有典型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B. 大兴安岭的群落演替是一个永恒延续的过程C. 大兴安岭的松树、柏树等乔木构成了该群落的优势种D. 人类活动可以改变大兴安岭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答案】B【解析】大兴安岭的动植物资源极为丰富,其群落具有典型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A正确;群落的演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演替也并不是一个永恒延续的过程.当一个群落演替到同环境处于平衡状态的时候,演替就不再进行了,B错误;大兴安岭的松树、柏树等乔木构成了该群落的优势种,C正确;人类活动往往会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D正确。

(“超级全能生”2018届高考全国卷26省9月联考)29. 调查某片草原上野兔数量的变化,结果如图。

据图分析,下列结果正确的是A. 第1〜7年,野兔数量增长较慢的主要原因是天敌较多B. 第6〜14年,野兔增长率较大,说明此阶段野兔的出生率最大C. 从第14年开始,野兔增长率的下降与种群密度较大有关D. 第14〜18年,该草原上野兔增长率达到最大值【答案】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分析曲线图,明确每一段曲线种群数量变化的原因,明确种群增长率最大值出现于快速增长的时间段内。

(河北省邯郸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摸底)22. 某同学调査正方形样地中某植物的种群密度时选用五点取样法取样,下表为各样方的植株数量,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该同学需要改进的是A. 适当增大样方面积B. 适当减少样方数目C. 改用等距取样法取样D. 改变计数方法【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和表格分析,植物种群密度常用五点取样法或者距取样法取样,所以可以常用五点取样法,且表格中样方数目正好是五个,BC错误;表格中只有两个样方获取了植物的数量,其余样方的数量都是0,说明样方中植物个体的数量太少,应该适当增大样方面积,而与计数方法无关,A正确、D错误。

(安徽省巢湖一中、合肥八中、淮南二中等高中十校联盟2018届高三摸底)23. 如图所示为某种群(经济鱼类)增长速率的变化曲线图,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 该种群呈“S”型增长,图中a点对应种群数量约为K/2B. 为了获得最大经济效益,图中a-e中d点最适合捕捞C. 该种群的增长模式有K值,并且环境阻力始终存在D. 图中t1—t2,该种群的数量逐渐增大,年龄组成为增长型【答案】A【解析】种群数量在环境容纳量的一半K/2时,增长速率最大,图中c点对应种群数量约为K/2,A项错误;d点时捕捞可以获得较高的产量,又可以使种群保持较高的生长速率,B项正确;该种群呈“S”型增长,该种群的增长有K值,并且环境阻力始终存在,C项正确;图中t1—t2,该种群的数量逐渐增大,年龄组成为增长型,D项正确。

【点睛】本题易错选D项。

错因在于混淆了种群增长速率和种群增长量。

种群增长速率下降时,种群数量仍增加,而不是下降。

(安徽省巢湖一中、合肥八中、淮南二中等高中十校联盟2018届高三摸底)24. 下列关于群落的结构及其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 群落中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B. 一块玉米地中玉米有高有矮,可反映群落的垂直结构C. 群落是由种群及其生存的无机环境组成D. 弃耕的农田,随着时间的推移,最终会演替到森林阶段【答案】A【解析】群落中的物种组成是区别不同群落的重要特征,A项正确;群落的垂直结构是指群落中各种生物,而不是同一种生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状况,B项错误;群落不包括无机环境,C项错误;受干旱等因素影响,群落演替不一定会演替到森林阶段,D项错误。

33. (湖南师大附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9月,2分)下列有关种群和群落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调查植物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动物种群密度可以采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B. “S”型曲线表示了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关系,K值的大小与其所处的空间和食物有密切关系C. 和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动物没有分层现象D. 群落演替发生在生态系统的形成、发展和成熟的各个阶段26. (山东省青岛市2017届高三期初调研检测,1.5分)自然条件下,种群增长曲线呈“S”型。

假设种群的K值为200,N表示种群数量,据表分析不正确的是A. (K-N)/K值为0.50时,种群增长速率最大B. 防治蝗虫应在蝗虫数量达到S3点之前进行C. 渔业捕捞后需要将种群剩余量控制在S3点D. 环境阻力对种群增长的影响出现在S4点之后27. (山东省青岛市2017届高三期初调研检测,1.5分)下图表示两个群落在演替过程中物种多样性的变化曲线,下列判断错误的是A. 甲曲线表示的是初生演替B. A点时存在的物种,也可存在于E点,也有可能被取代C. A〜E点中代表顶极群落的应为DD. C→D→E变化可表明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1.(广西桂林市柳州市2018年届高三综合模拟金卷(1),6分)下列关于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依据种群年龄组成可预测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大小关系B.当种群数量为K/2时,种群的出生率与死亡率相等C.比较三种年龄结构类型的种群,稳定型的出生率最高D.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2.(河北省石家庄市2018届高三毕业班9月模拟考试理综,6分)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査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下列做法或说法错误的是()A.若甲地内蒲公英种群的个体数量减少,调查其密度时,应适当扩大样方的面积B.为了避免人为因素干扰,取样的关键要做到随机取样C.先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再求出所有样方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D.调查得到的蒲公英的种群密度能准确反映其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3.(河南省新乡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模拟测试理综,6分)蝴蝶为昆虫纲鳞翅目锤角亚目动物的统称,全世界有14000多种蝴蝶幼虫嗜食叶片,成虫大部分吸食花蜜。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16平方米草地上有8只蝴蝶可以表示蝴蝶的种群密度B.若调查一长方形地块中某蝴蝶幼虫的种群密度,可用等距取样法取样C.诱捕某种蝴蝶的雄性个体,会降低该种蝴蝶的种群密度D.期蝶属于初级消费者,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4.(河北省保定市2018届高三10月摸底考试,2分)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和种群数量增长的叙述,合理的是()A.调查种群密度宜选择蔓生或丛生的单子叶植物作为调查对象B.若调查鱼的种群密度时所用的渔网网眼较大,调查结果会偏高C.由于环境阻力小,种群“J”型增长曲线达到K值所用时间较短D.自然状态下生物种群数量不可能无限增长5.(河北省保定市2018届高三10月摸底考试,2分)有关生物群落演替的叙述正确的是()A.火灾后的草原、过量砍伐的森林、冰川泥地上进行的演替都属于次生演替B.人类活动能决定演替的方向和速度C.裸岩→地衣→苔藓→草本→灌木→森林五个阶段为演替的必经过程D.演替过程中,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都会发生改变6.(河北省保定市2018届高三10月摸底考试,2分)某研究小组逐年对一片长着马尾松和山毛榉的针、阔叶混交林中两个树种的存有量进行统计,并把马尾松存有量与山毛榉存有量的比值记为C,结果如下图曲线。

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两树种处于竞争关系的年份段是0〜bB.两树种处于平衡状态的年份段是b〜cC.a年的优势树种是马尾松,d年的优势树种是山毛榉D.0〜e年中该群落的物种丰富度可能发生了改变1.(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9月大联考,1分)下列关于种群密度、群落丰富度调查实验的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调查土壤中蚯蚓的种群密度可用标志重捕法B.调查森林植被的丰富度可用样方法,需对各个样方取平均值C.用取样器取样法调查土壤中鼠妇时,应用记名计算法统计其丰富度D.对于土壤小动物而言,取样器取样法可调查群落丰富度和某个种群的密度2.(河北省衡水中学2018届高三9月大联考,1分)如图为银鱼种群增长速率随时间的变化曲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