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网设计(主要)
通信工程监理实施细则(全)

通信工程监理实施细则通信工程施工监理工作,在总监理工程师的领导下,依据铁道部有关标准、规范、规程以及本项目的设计文件、工程监理合同、审批合格的施工图文件,协助建设单位以控制投资、进度、质量、安全为核心,对工程建设施工进行监督、管理和服务。
为使本工程项目全面实现优质、高效、安全的各项目标。
特制定本工程施工监理细则。
一、工程特点及技术、质量标准1.1工程概况及特点为适应时速200公里客货共线的铁路运输目的对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通信系统更具有可靠性,确保行车的安全畅通及高效率运营。
1.1.1本工程通信网由承载网、业务网和支撑网组成。
通信网的设计主要包括传输及接入系统、电话交换系统、调度通信系统、移动通信系统、站间行车电话机及其它通信系统。
车站场通信系统、会议电视电话系统、应急通信系统及其它通信系统。
1.1.2本工程对既有光接入网的传输部分进行更新改造,利用新设20芯光缆的2芯光纤开通基于SDH-622Mb∕s的光传输系统,网管设于银川通信站。
1.13利用地区光缆开通基于SDH-155Mb∕s的光接入网系统,就近在车站接入SDH622Mb∕s光接入网系统,为新建车站站房、IokV配电所、分区所以及红外轴温监测机房等提供传输通道。
1.144本段交换网维持既有、新增自动电话通过光接入网接入既有程控交换机。
惠农通信工区、银川通信工区新设应急通信现场设备,预留接入兰州局应急通信系统中心条件。
沿线新建通信、信息机房设通信电源及环境监控系统,对通信电源及新建机房环境进行统一的集中监控,纳入银川既有通信电源及环境监控系统中心。
既有干局线传输系统设备继续使用,本工程对既有光接入网的传输部分进行改造,各站数字调度通信系统设备利旧;沿线高频开关电源设备利IBo1.2编制依据《包兰线惠农至银川段增建第二线工程HYXS-I标段施工总价承包招标文件》、有关设计图纸、资料及补遗、答疑书。
国家和铁道部、兰州铁路局颁布的现行铁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规程、验收标准及工程建设相关文件。
企业级移动通信网络优化方案设计

企业级移动通信网络优化方案设计第一章总论 (3)1.1 项目背景 (3)1.2 项目目标 (3)1.3 项目范围 (3)第二章现状分析 (4)2.1 网络现状评估 (4)2.1.1 网络覆盖情况 (4)2.1.2 网络容量情况 (4)2.1.3 网络质量情况 (4)2.2 存在问题分析 (4)2.2.1 网络覆盖不均匀 (4)2.2.2 网络容量不足 (5)2.2.3 网络质量不稳定 (5)2.3 优化需求分析 (5)第三章网络规划与设计 (5)3.1 网络架构设计 (5)3.1.1 设计原则 (5)3.1.2 网络架构组成 (5)3.2 覆盖规划 (6)3.2.1 覆盖目标 (6)3.2.2 覆盖方案 (6)3.3 容量规划 (6)3.3.1 容量需求分析 (6)3.3.2 容量规划方案 (6)第四章网络优化策略 (7)4.1 优化原则 (7)4.2 优化方法 (7)4.3 优化流程 (7)第五章无线网络优化 (8)5.1 无线网络参数优化 (8)5.2 无线网络覆盖优化 (8)5.3 无线网络功能优化 (9)第六章核心网优化 (9)6.1 核心网设备优化 (9)6.1.1 设备硬件升级 (9)6.1.2 设备软件优化 (9)6.2 核心网功能优化 (9)6.2.1 网络架构优化 (9)6.2.2 数据处理优化 (10)6.2.3 网络监控与故障处理 (10)6.3 核心网安全优化 (10)6.3.2 安全防护措施 (10)6.3.3 安全审计与合规 (10)第七章网络监控与运维 (10)7.1 监控系统建设 (10)7.2 运维流程优化 (11)7.3 故障处理与预防 (11)第八章网络质量评估 (12)8.1 评估指标体系 (12)8.1.1 网络覆盖率 (12)8.1.2 网络容量 (12)8.1.3 网络速度 (12)8.1.4 网络稳定性 (13)8.2 评估方法与流程 (13)8.2.1 数据采集 (13)8.2.2 数据处理 (13)8.2.3 指标计算 (13)8.2.4 评估分析 (13)8.2.5 评估报告 (13)8.3 评估结果分析 (13)8.3.1 网络覆盖率分析 (13)8.3.2 网络容量分析 (13)8.3.3 网络速度分析 (13)8.3.4 网络稳定性分析 (13)第九章项目实施与管理 (14)9.1 实施计划 (14)9.1.1 工作分解 (14)9.1.2 实施步骤 (14)9.2 风险管理 (14)9.2.1 风险识别 (14)9.2.2 风险评估 (15)9.2.3 风险应对 (15)9.3 项目监控与调整 (15)9.3.1 监控内容 (15)9.3.2 监控方法 (15)9.3.3 调整策略 (15)第十章成果评价与总结 (16)10.1 优化成果评价 (16)10.1.1 网络功能提升 (16)10.1.2 网络安全性增强 (16)10.1.3 系统稳定性提高 (16)10.2 项目总结与经验分享 (16)10.2.1 项目实施过程总结 (16)10.2.2 经验分享 (17)10.3.1 持续改进 (17)10.3.2 未来规划 (17)第一章总论1.1 项目背景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企业对于移动通信网络的需求日益增长。
超短波通信专用网设计

统的移动通信 网。控 制交 换 中心 再通过 中继线和 市话局 连 接, 就可实现移动用户 和市 话用 户之间的通信 。构成一 个有
线、 无线结合的专业移动通 信网。
超短 波通信 系统设计 关键在 于组 网方 式和 网络 的结 构 确定 ; 以及对设备 的选 择和通信 质量 的可 靠保证 , 系统合 使
基地 台地 “ 天线有效高度” 为: 它是 由一个控制 交换 中心 ( 中引管 理所 ) 和两 个基地 台 ( 富裕管理所 、 杜蒙管 理所 ) 一个 中继 台 、 中继站 及二 十个小 基地台和无线区 中移动 台组成 :控 制交 换 中心的 主要功 能 是信息的交换 和 整个 系统 的集 中控 制管理 。基地 台和 移动
面海拔高度。
维普资讯
第2 期
安 则先等: 超短赦通信专用网设计
在 给定发 射功 率条件 下 , 意地形 的接 收 功率 中值 任
为:
收台, 利用分 集接收效 应 , 可保证在服务 区内实现双 向通信 , 大区制的优点是 简单 , 频有 效利用率 低 , 但 在用 户少 的地 域
台设有收发信机 和天线 设备 :每 个基地 台都 有一 个可靠通
收穑 日 期 o2 2 2 2 — —6 0 作者简升 : 安则先 ( 7 一 、 . 1 o ) 男 工程师 9
=h 一
其中 : h 为基地台天线附近地形 的海拔高度和实际架天线高
度和。
^ 邶为基地 台天线设 置点起 3 5公里距 离 内的平均地 一l
现任 意两个移动用户间的通信联 系. 从而可构成一个 自成 系
重要组成部分。各种 类 型的专业 移动通 信 系统 已卓 有成效 地应用于各行业 、 而在水利 系统 中 , 指挥部各 测报 中心 、 防汛 船间的通信 , 短波移动通 信更 具其便利 、 超 实用的特 点 , 有其
通信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题目

通信工程专业毕业设计题目第一类:通信工程设计1、通信网工程设计2、程控室工程设计3、传输室工程设计第二类:通信论文4、光城域网研究与组网5、光波分复用技术的研究与分析6、光同步数字体系的研究与分析7、论述移动通信的应用及发展8、铁通XX分公司宽带业务现状与发展9、铁通XX分公司发展策略10、提速铁路专用通信业务及发展11、自拟与本职工作密切相关的通信工程专业课题第一类:通信工程设计题目要求《通信网设计》一、设计要求:1、作某一范围长途干线网设计;2、绘出新设计通信网图并作相应阐述。
二、主要内容:1、对通信网种类及构成要素作概括性阐述;2、拟定长途网业务节点数量及选用相应设备;3、对新设计通信网的信道构成特点、网型、保护方式等作相应阐述。
《程控交换工程设计》一.设计要求:1.对原有设备情况的调查,收集各种资料2.根据调查结果设计交换网图3.根据交换网图提出中继方式,其中包括信令方式,接口方式及传输方式等内容4.画出工程所需各部分图纸5.写出设计规范书及设计说明书二.完成图纸名称:1.交换网图2.中继方式3.设备平面布置图4.总配线架,数字配线架端子分配图5.电缆径路图6.电源系统图7.工程数量表《传输室工程设计》一、设计要求:1、结合本单位条件或者处自拟条件作传输室施工设计,规模不限;2、采用光纤传输设备或者数字微波设备及相关附属设备(如中配架、数配架、引入架、试验架等);3、对各项设计作重点说明。
二、主要内容:1、传输室设备平面布置图;2、通信网图;3、室内信道直线径路图;4、中配架运用及分配图;5、布线计划图改工程数量表。
第二类:通信论文题目要求1、根据所选题目进行现场调研及收集资料;2、根据题目说明论文主要包括哪些部分;3、对每一部分作详细论述;4、论文应包括论点、论据、论证过程及结论;5、所涉及的数据、图表要准确;6、论述过程中要有自己独创的观点;。
通信工程设计(3篇)

第1篇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行业在我国经济建设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通信工程设计作为通信行业的核心环节,对于提高通信服务质量、满足用户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通信工程设计的概念、特点、原则以及关键技术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通信工程设计的概念通信工程设计是指在通信工程项目中,根据用户需求、技术标准、政策法规等要求,对通信系统进行规划、设计、实施和验收的过程。
通信工程设计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系统规划:根据用户需求,对通信系统进行整体规划,确定系统规模、技术方案、网络结构等。
2. 网络设计:根据系统规划,对通信网络进行设计,包括传输网、接入网、无线网等。
3. 设备选型:根据网络设计,选择合适的通信设备,包括交换机、路由器、基站等。
4. 工程实施:按照设计方案,进行现场施工、设备安装、调试等。
5. 系统验收:对通信系统进行验收,确保系统功能、性能、安全性等符合要求。
二、通信工程设计的特点1. 技术性:通信工程设计涉及众多技术领域,如信号处理、无线通信、光通信等,要求设计人员具备较高的技术水平。
2. 复杂性:通信系统涉及众多环节,包括硬件、软件、网络等,设计过程中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3. 可变性:通信工程设计需要根据用户需求、技术发展、政策法规等因素进行调整,具有一定的可变性。
4. 创新性:通信工程设计需要不断引入新技术、新理念,以满足日益增长的用户需求。
三、通信工程设计的原则1. 需求导向:以满足用户需求为出发点,确保通信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和实用性。
2. 技术先进:采用先进的技术方案,提高通信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3. 安全可靠:确保通信系统的安全性,防止信息泄露、网络攻击等风险。
4. 经济合理:在满足技术要求的前提下,降低工程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5. 可扩展性:考虑未来技术发展,使通信系统具备良好的可扩展性。
四、通信工程关键技术1. 5G通信技术:5G通信技术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等特点,为通信工程设计提供了新的技术手段。
通信网络规划与设计实践案例分析

通信网络规划与设计实践案例分析第1章引言 (2)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2)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3)第2章通信网络基础知识 (3)2.1 通信网络基本概念 (3)2.2 网络拓扑结构 (3)2.3 传输技术及设备 (4)第3章网络规划方法与流程 (4)3.1 网络规划概述 (4)3.1.1 基本概念 (5)3.1.2 网络规划目标 (5)3.1.3 网络规划原则 (5)3.2 网络规划需求分析 (5)3.2.1 业务需求分析 (5)3.2.2 用户需求分析 (5)3.2.3 网络功能需求分析 (5)3.3 网络规划设计与优化 (6)3.3.1 网络拓扑设计 (6)3.3.2 设备选型 (6)3.3.3 技术体制选择 (6)3.3.4 网络优化 (6)第4章案例一:城市宽带接入网规划 (6)4.1 项目背景与需求 (6)4.2 网络规划设计与实施 (7)4.3 效果评估与优化 (7)第5章案例二:数据中心网络规划 (8)5.1 项目背景与需求 (8)5.2 数据中心网络架构设计 (8)5.3 网络设备选型与配置 (8)5.4 功能评估与优化 (9)第6章案例三:企业内部网络规划 (9)6.1 项目背景与需求 (9)6.2 企业内部网络设计 (9)6.3 网络设备选型与布线 (10)6.4 网络安全策略与实施 (10)第7章案例四:无线局域网规划 (10)7.1 项目背景与需求 (10)7.2 无线局域网架构设计 (11)7.3 无线信号覆盖分析 (11)7.4 网络优化与维护 (12)第8章案例五:移动通信网络规划 (12)8.1 项目背景与需求 (12)8.2 移动通信网络架构设计 (12)8.3 基站选址与覆盖分析 (12)8.4 网络优化与调整 (13)第9章网络规划中的新技术应用 (13)9.1 软件定义网络(SDN) (13)9.1.1 SDN概述 (13)9.1.2 SDN在网络规划中的应用 (13)9.2 网络功能虚拟化(NFV) (14)9.2.1 NFV概述 (14)9.2.2 NFV在网络规划中的应用 (14)9.3 5G通信技术 (14)9.3.1 5G概述 (14)9.3.2 5G在网络规划中的应用 (14)9.4 物联网技术 (14)9.4.1 物联网概述 (14)9.4.2 物联网在网络规划中的应用 (15)第10章网络规划与设计实践总结 (15)10.1 案例分析与经验总结 (15)10.1.1 典型案例分析 (15)10.1.2 经验总结 (15)10.2 面临的挑战与未来发展 (15)10.2.1 现有挑战 (15)10.2.2 未来发展 (15)10.3 研究成果与应用前景展望 (15)10.3.1 研究成果梳理 (15)10.3.2 应用前景展望 (16)第1章引言1.1 研究背景与意义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网络已成为现代社会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
移动通信网络的规划、设计与优化

第7章 移动通信网络的规划、设计与优化
7.4 移动通信网络规划设计仿真
7.4.1 通信仿真概述 所谓仿真,就是通过将现实的问题进行抽象,提取出
适当的模型,然后基于该模型进行的一种实验。而仿真技 术是以控制理论、相似理论、数模计算技术、信息技术、 系统技术及其应用领域的相关技术为基础,利用现代计算 机,借助系统模型,对实际的或设想的系统进行试验研究 的一门综合性技术,其特点是它属于一种可控制的、无破 坏性、损耗小的、并允许多次重复的试验手段。而通信发 展到技术越来越复杂、系统越来越庞大的阶段,因此在通 信领域,通信仿真技术作为一种高效的技术正广泛地应用 于通信研究与通信设计过程中。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7章 移动通信网络的规划、设计与优化
人口普及率法 趋势外推法 回归预测法 瑞利分布多因素法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7章 移动通信网络的规划、设计与优化
3、业务模型
⑴、业务模型构建工程性考虑 一般来说,业务模型至少包括以下内容:
① 每种业务有多少人使用; ② 某业务的使用者使用该业务的频繁程度; ③ 提供的业务种类 ④ 从数据传输的角度,每种业务具有怎样的特性; ⑤ 用户使用某业务时期望怎样的服务质量
清华大学出版社
第7章 移动通信网络的规划、设计与优化
7.3 无线传播模式及校正
7.3.1无线传播模型 无线传播模型是对无线传输信道的一种模拟和仿真,
在网络规划软件中,用于预测无线传播的损耗,并预测 接收信号的场强。现有的无线传播模型有3大类,即几何 模型、概率模型和经验模型。其中,几何模型是在电子 地图的基础上直接应用电磁理论计算出确定性模式,但 要求电子地图精度高,且计算复杂,因而较少使用;概 率模型是利用数学知识得出接收信号场强的概率分布情 况,主要用于理论研究;经验模型是基于大量测量数据 的统计模型,在工程上应用较多。本节介绍几种在工程 上推荐使用的无线传播模型。
通信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附件1通信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报批稿)国家电网公司发展部2014年6月目录1适用范围12规范引用1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24通信网组成45总则56规划目标57需求预测68技术原则89技术经济分析16附录A 变电站业务及可靠性要求16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国家电网公司通信网规划设计的技术原则,用于指导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通信网规划设计的有关工作。
2规范引用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6 标准电压DL/T 395 低压电力线通信宽带接入系统技术要求DL/T 5118 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DL/T 5447 电力系统通信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Q/GDW 156 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Q/GDW 268 国家电网公司电网规划设计内容深度规定Q/GDW 271 大型电厂输电系统规划设计内容深度规定Q/GDW 1737 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Q/GDW 1865 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规划内容深度规定电监会5号令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 2005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术语和定义3.1.1省际骨干通信网(缩写GW)由公司总部(分部)至省公司、直调发电厂及变电站以及分部之间、省公司之间的通信系统组成。
3.1.2省级骨干通信网(缩写SW)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至所辖地市电力公司、直调发电厂及变电站,以及辖区内各地市公司之间的通信系统组成。
3.1.3地县骨干通信网(缩写DW)由地市公司至所属县公司、直调发电厂和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供电所及营业厅等的通信系统组成。
3.1.4 10千伏通信接入网由变电站10千伏出线至配电网开关站、配电室、环网单元、柱上开关、配电变压器、分布式电源站点、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等的通信系统组成。
3.1.5传输网是实现各类业务信息传送的网络,负责节点连接并提供任意两点之间信息的透明传输,由传输线路、传输设备组成。
通信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

附件1通信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报批稿)国家电网公司发展部2014年6月目录1适用范围 (2)2规范引用 (2)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2)4通信网组成 (5)5总则 (5)6规划目标 (6)7需求预测 (7)8技术原则 (9)9技术经济分析 (16)附录A 变电站业务及可靠性要求 (17)1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国家电网公司通信网规划设计的技术原则,用于指导国家电网公司经营区域内通信网规划设计的有关工作。
2规范引用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 156 标准电压DL/T 395 低压电力线通信宽带接入系统技术要求DL/T 5118 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DL/T 5447 电力系统通信系统设计内容深度规定Q/GDW 156 城市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Q/GDW 268 国家电网公司电网规划设计内容深度规定Q/GDW 271 大型电厂输电系统规划设计内容深度规定Q/GDW 1737 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Q/GDW 1865 国家电网公司配电网规划内容深度规定电监会5号令电力二次系统安全防护规定 20053术语、定义和缩略语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
3.1术语和定义3.1.1省际骨干通信网(缩写GW)由公司总部(分部)至省公司、直调发电厂及变电站以及分部之间、省公司之间的通信系统组成。
3.1.2省级骨干通信网(缩写SW)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电力公司至所辖地市电力公司、直调发电厂及变电站,以及辖区内各地市公司之间的通信系统组成。
3.1.3地县骨干通信网(缩写DW)由地市公司至所属县公司、直调发电厂和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供电所及营业厅等的通信系统组成。
3.1.4 10千伏通信接入网由变电站10千伏出线至配电网开关站、配电室、环网单元、柱上开关、配电变压器、分布式电源站点、电动汽车充换电站等的通信系统组成。
通信网理论基础3通信网络设计基础[3]
![通信网理论基础3通信网络设计基础[3]](https://img.taocdn.com/s3/m/4c4b9d38cc7931b765ce155e.png)
S为任一割
华北电力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2004-08-15
第15/149页
3.4.1 一概念.15
通信网理论基础
或表示为: f (S,V ) f (V , S) f (x, y)
由于: V S S ,
SS
有: f (S,V ) f (V , S) f (S, S S ) f (S S , S)
x V1
y
10,4
集合V1
v2
9,5
割K中的边
v4
集合V1
割K的容量 f1,3 f2,4 9 9 18
华北电力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2004-08-15
第12/149页
3.4.1 一概念.12
通信网理论基础
割与割集的区别
都是边的集合, 但 割:有向图 割集:无向图
v1
9,3
8,4
割中的流的净值,即割的自V1 , 到V1的边中的 流减去自V1到V1的边的流的总体
V1
x
f (V1,V 1)
V1
f (x, y)
y f (V1,V1) f (V1,V1)
f (V 1,V1, )
f (x, y)
华北电力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2004-08-15
第17/149页
3.4.1 一概念.17
华北电力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2004-08-15
第7/149页
3.4.1 一概念.7
通信网理论基础
流的和:
设V1和V2是顶点集合 V的子集, 用(V1,V2 )表示起点在 V1
而终点在 V2的边的集合 .用f (V1,V2 )表示(V1,V2 )中边的流之和 :
6 通信网结构设计

次短径和可用径
与最短径边分离的次短径 与最短径节点分离的次短径 可用径:寻找一批满足某些约束条件的节点间 路径。
网的中心和中点
一个端 vi 在网内的位置可用最长的最短径长来 表示
ti = max wij
j
ti 的最小值所对应的端称为网的中心。 • 网的中点:平均最短径长最小的端 • 网的直径:网内两端间最短径的最大值
F算法
指定端到其它端的最短径D算法
D算法把端集分成两组:置定端集Gp和未置定端集G-Gp。 每端逐步给予一个标值。 D0:起始。置定vs,置ws=0,得Gp={ vs }。暂置wj=∞, (vj∈ G-Gp ) D1:计算暂定值
w∗ = min (w j , wi + dij ) j
v j ∈G −G p vi ∈G p
M算法示例
V1 8,5+2+1 5,1 Vs 7,6 V2
9,5+2
V3 5,1
2,2
6
Vt 10,2+1+6
9,2+1+6
V4
M算法结果和推广
M算法所得为最佳结果,不同顺次可能得到不 同的可行流,但最大流量的值必定是相同的。 推广:
无向图情况 端容量限制情况 多源多宿情况
最佳流问题
对给定网络 G{V,E},边容量 Cij 和边代价为 aij, 总流量要求达到 Fst,且要求总代价 Q = ∑ij aij fij 最小。 负阶环算法(N算法):
O(m 2 )
或
O(m log 2 m)
排序
插入排序 冒泡排序 二叉树排序 二路归并排序 选择排序 希尔排序 快速排序 堆排序
有约束条件的最小主树
通信网规划

一、接入网概述光纤接入网的形式根据光网络单元(ONU)的位置,光纤接入方式可分为如下几种:FTTB(光纤到大楼);FTTC(光纤到路边);FTTZ(光纤到小区);FTTH(光纤到用户);FTTO(光纤到办公室);FTTF(光纤到楼层);FTTP(光纤到电杆);FTTN (光纤到邻里);FTTD(光纤到门);FTTR(光纤到远端单元)。
其中最主要的是FTTB(光纤到大楼)、FTTC(光纤到路边)、FTTH(光纤到用户)三种形式。
光接入网的优点:(1)光纤接入网能满足用户对各种业务的需求。
人们对通信业务的需求越来越高,除了打电话、看电视以外,还希望有高速计算机通信、家庭购物、家庭银行、远程教学、视频点播(VOD)以及高清晰度电视(HDTV)等。
这些业务用铜线或双绞线是比较难实现的。
(2)光纤可以克服铜线电缆无法克服的一些限制因素。
光纤损耗低、频带宽,解除了铜线径小的限制。
此外,光纤不受电磁干扰,保证了信号传输质量,用光缆代替铜缆,可以解决城市地下通信管道拥挤的问题。
(3)光纤接入网的性能不断提高,价格不断下降,而铜缆的价格在不断上涨。
(4)光纤接入网提供数据业务,有完善的监控和管理系统,能适应将来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的需要,打破“瓶颈”,使信息高速公路畅通无阻。
无线接入网的形式(一)固定无线接入固定无线接入是用户终端固定的无线接入。
其典型应用就是取代现有有线电话用户环路的无线本地环路系统。
有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也有码分多址(CDMA)等(二)移动无线接入1无线本地环系统(WLL)2蜂窝移动通信系统3无线通信系统4卫星移动通信系统无线接入网的优点:1.建网投资费用低,与有线网建设相比,省去不少铜线设备,网络设计灵活,安装迅速,大约几周就可投入使用,加速资金回收。
2.扩容可以因需求而定,方便快捷,防止过量配置设备而造成浪费。
3.运营成本低,无线接入取消了铜线分配网和铜线分接线,也就无需配备维护人员,因而大大降低了运营费用。
配电自动化通信网建设方案设计

配 电终端 主要 包括 F U(edrTr ia U i, T Fee emnl nt馈
线 终端 ) r T a s r rT r nlU i, 变 终 、T I U( rnf me emia nt配 o
端 )D U( i r uin T r ia U i, 所 终 端 ) 、 T D s i t em n l nt 站 tb o
系统 , 系统对 数 据通信 网络 的电磁 兼容 性 、 该 覆盖
度 、 时性 、 靠性 和稳定 性等要 求 较高 。目前 , 实 可 国
内配 电 自动 化所 采用 的通 信技 术 主要有 运 营商专 线 、 P SC MA、3 Hz G R /D 2 0M 无线 专用数 传 网 。 期 早
等 。配 电 自动 化 系统 属 于电力 I I 的生产 业 务 / 区 I
系统 的光 通信 网将 全部 采用 光缆作 为 通信介 质 的 通 信系统 , 实现 配 网 自动化 系统 主站 至 子站 、 于站
至变 电所 的通 信联 络
配 电 自动 化 系 统 主 要 由配 电 主站 、配 电 终
智能 电 网的 建设 项 目。文章根 据农村 智 能电 网的特 点 , 在对 通信 业务 的需求 、 种类 、 流量等 分 析 的基 础上 , 结合 天津 团泊农 村 电 网建设 的 实际情 况 , 并考虑 系统安全 、 高效及 节省投 资 , 提
出一 套适合 智 能农 电配 网 自动化 建设和 发展 的通信 网设 计方 案 。
推 进 . 目前 为止 已成为 世界上 最受 欢迎 的 F r 到 H r
用 系统 的信息 集成 , 实现 配 电系统 的科学 管理 。
数据通信网网络规划设计(DCN)网络协议设计

网
络
技
术 专
EBGP
EBGP
网
络
RR
RR
工
业
程
教
规
学
划 与
资
设
源
在地市DCN网中 采用路由反射器,反射器由地市DCN网的核心层设备担任,路由反射
计
库
器冗余设置,并配置Cluster-id,汇聚层设备做为路由反射器客户端
IBGP使用loopback建立邻居关系
多出口的负载分担考虑,分为VRP版本支持BGP负载分担的情况,和VRP版本不支持
源
2)Per-Flow,按照一定的规则,如(源IP+目的IP)/N,N为负载分担路由个数 计
库
将业务流均分到各输出接口、负载分担效果较好,同时能确保同一会话的报文从相同
的接口发送,路径相同。
不同厂家,不同型号的设备,支持的负载分担技术的种类和数量是不同的,相互 配合时需要考虑
12
Cost值和负载分担
规
划
地市DCN网
与
ISIS L1
设
源
计
库 采用ISIS路由协议作为IGP时,存在同样的情况
可以将省DCN网划分为ISIS Level 2,地市DCN网作为ISIS Level 1
10
ISIS 设计的考虑
网
络
技
ISIS L2
术 专
省DCN网
网
络
工
业
程
教
规
学
划 与
资
地市A DCN网
设
源
地市B DCN网
网
络
技
术 专
网
数据通信网网络规划设计(DCN)
通信网络规划

t2 nt 2
3751 .1 3.5 1010 .4 91 3.5 21
12.27
i
i 1
a y bt 168.4 第182章.27 3.5 125.5
24
2016年,对应t=12 这样,
y a bt 122.5 12.27 * t 122.5 12.27 *12 269.7
反之,当数据的随机因素较小时, 宜选用较小的N,这有利于跟踪数据的 变化,并且预测值滞后的期数也少。
40
第8章
设时间序列为 x1 , x2 ,... ,移动平均法可以表示为:
8
第8章
2、通信网规划的主要步骤
① 对网络、业务的历史及现状的调查研究 ② 确定规划目标,包括满足社会需求目标、保证社会效
益和经济效益的目标、技术和发展目标等 ③ 对网络的业务量、业务类型、技术发展趋势及前景的
科学预测 ④ 网络发展规划,这是通信网络规划的核心。在这个阶
段,针对不同的目标网络要采用不同的规划方法和优 化模型;可大量采用定量分析和优化技术;可提出多 套方案被给出对比分析。 ⑤ 提出建设方案并进行投资估算 ⑥ 对规划进行经济性分析,也包括规划的可行性分析和 规划的评价方法、指标等
9
第8章
工程设计的整个过程:
长远规划、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 技术设计与施工图设计
前两者是前期工作,后三者是工程设 计的两个阶段。
10
第8章
8.1.2 通信网规划的主要内容
(1)通信发展预测,包括 ➢与通信发展有关的人口、经济环境预测 ➢通信业务和网络发展预测;
(2)通信网络优化,包括拓扑结构问题, 链路容量分配问题、网络流量分配问题
19
第8章
回归过程:
光纤通信传输网络系统的设计与构建

光纤通信传输网络系统的设计与构建光纤通信传输网络系统的设计与构建摘要:目前,光纤通信是我国信息建设中常用通信传输方式,随着光纤线路建设规模的扩大及时间的推移,光纤通信传输网络维护工作日趋重要。
所以掌握光纤线路工程和维护中的新技术、新方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本文针对光纤维护系统做了一个完整的剖析,主要内容包括:光纤的概况,光纤通信特点,光纤通信传输网络相关技术特点,光纤通信传输网络系统的需求分析,光纤通信传输网络维护系统的设计等。
关键词:光纤;通信;系统;管理一.系统开发的意义在现代化的光纤网络中,为了保证光纤网络工作的可靠性,解决光纤通信传输网络技术支撑维护工作上的难点及掌握一些新的技术、新的方法,在工作中降低成本、节省劳力、节省时间,而且会大大提升通信光纤障碍处理及通信保障能力,提高传输故障的维修时效。
逐步完善光纤通信网络的技术支撑维护系统和提高光纤通信网络的维护水平。
二.传输系统网络现状与分析(一)传输网络路由上施工点多光纤通信传输网络线路维护是一个劳心劳力,任重道远的工作,因为当前我国基础建设规模空前,近几年城镇化也在不断推进,像市政建设、电网改道、自来水管道、修桥铺路、房地产开发等施工建设是多之又多,小型施工队更是举不胜举,所以给光纤传输线路带来的隐患增多,无形中增大了光纤维护的工作。
(二)通信传输网络系统人为破坏多长途光纤大多都以直埋为主,线路的安全问题一直有待解决,尤其在季节的时候,铁锨、犁、大型收割机,都是光纤传输网络的杀手。
盗割,也是光纤经常造成阻断的杀手之一,电缆中含有大量的铜丝,让一些不法分子看到了利益,甘于铤而走险。
而光纤和电缆外表看起来又及其相似,而犯罪分子大多在晚间作案,这样又给光纤通信的维护工作加大难度。
(三)光纤施工的规范问题由于光纤通信在我国起步晚、发展快,在施工中一味追求速度,这样的施工是遇到问题补问题,有点亡羊补牢的味道,没有一套严格的施工标准可以依循,直至现在光纤施工中很多问题还是摸棱两可;还有新技术、新工艺等施工手段也在不段更新,很多技术还不是很成熟。
一个数字信群通信网的总体设计

( T T AP L标 准 和 系 统 等 。 6) E R O 经 过 两 年 多 的 分 析 和 研 究 , 我 国 最 后 确 定 T TR 和 E A i N 两 个 系 统 体 制 作 为 我 国 数 字 集 群 通 信 系 统 体 制 行 业 DE
推 荐 性 的 标 准 。 目前 ,这 两 种 体 制 都 已 相 当 成 熟 . 但 考 虑 到 i E 系 统 设 备 的 投 资 过 大 . 不 具 备 T T A 所 具 有 的 D N E R
脱 网 直 通 和 端 对 端 加 密 的 功 能 . 所 以 本 设 计 拟 选 用
分 配 给 集 群使 用 并 在 技 术 体 制 上 规 定 采 用 等 间隔 信 道 指 配
TE RA 系统 设 备 当 前 T TR 系 统 的 生 产 厂 家 主 要 有 T E A
NOKI Mac n Smc A ro i i o、MOT OL R h l等 ,这 些 设 OR A o il
报 武 汉 市 无 线 电 管 理 委 员会 审 批 后 , 方 能 使 用 。
主 要有
( 】 北 美 的 AP O一 5 准 1 C 2标 【 1 欧 洲通 信标 准 协 会 (T I推荐 的 全 欧集 群通 2 E Sl
8 № 8I 3
建 斌 / 一 个 数 宇 集 群 通 信 网 的 总 体 设 计
维普资讯
信 TETRA ; ( M0T0R A 的 i N: 3) 0L DE
带 宽 载 波 上 提 供 4个 逻 辑 信 道 进 行 话 音 和 数 据 通 信 . 同模 拟 集 群 移 动 通 信 系 统 相 比 ,频 谱 利 用 率 提 高 了 3 倍 。 按 每 个 基 站 4 个 载 频 进 行 建 设 ,则 每 个 小 区 拥 有 1 6 个逻辑信道 。 设 每 个 用 户 的 忙 时 话 务 量 A 为 0 0 ¨,呼 损 率 B为 B 1 E 1 % ,查 爱 尔 兰 B 表 .得 总 的话 务 量 A=1 5 E I 0 .则 每 3. r 个 小 区 用 户容 量 :m=A A 1 / 1 5 个 ) / B 5 o 0 =1 0( .整 个 3 3
移动通信网课程设计

移动通信网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并掌握移动通信网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2. 学习并了解移动通信网的体系结构、关键技术和发展趋势;3. 掌握移动通信网络的规划、优化和运维基本知识。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移动通信网络中的实际问题;2. 培养对移动通信网络进行规划和优化的实际操作能力;3. 提高查阅资料、整理信息和沟通交流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移动通信技术及其应用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2. 培养学生具备团队协作精神,学会倾听、尊重他人意见;3. 增强学生对国家移动通信产业发展现状和趋势的认识,提高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高中信息技术学科拓展课程,以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相结合的方式开展。
学生特点:高中年级学生,具有一定的信息技术基础,对移动通信技术有一定了解,求知欲强,喜欢探索新技术。
教学要求:结合课程性质、学生特点,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达到上述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移动通信网基本概念:包括移动通信的发展历程、移动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功能;- 教材章节:第一章“移动通信概述”2. 移动通信网原理与技术:学习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关键技术及标准化进程;- 教材章节:第二章“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3. 移动通信网体系结构:了解移动通信网络的分层结构、接口标准及相关协议;- 教材章节:第三章“移动通信网络体系结构”4. 移动通信网络的规划与优化:学习网络规划、优化方法以及工具的使用;- 教材章节:第四章“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5. 移动通信网络的运维与管理:了解移动通信网络的运维流程、管理制度及发展趋势;- 教材章节:第五章“移动通信网络运维与管理”6. 移动通信应用与案例分析:探讨移动通信在物联网、5G等领域的应用,分析实际案例;- 教材章节:第六章“移动通信应用与案例分析”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 第1周:移动通信概述及发展历程;- 第2周:移动通信原理与技术;- 第3周:移动通信网络体系结构;- 第4周:移动通信网络规划与优化;- 第5周:移动通信网络运维与管理;- 第6周:移动通信应用与案例分析。
通信系统设计方案

附件2第一部分:通信系统设计方案一、系统概述通信网络是一切信息传送的载体,它的设计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南海区一期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整体建设是否成功。
因此,根据南海区智能交通系统一期建设特点,需要考虑采用当前先进的技术,建立整个系统的通信网络,以保证系统高速、稳定、安全的运行。
目前,通信网络可以选择有线和无线两种。
其中,无线通信又分为很多种,主要有超短波和微波,微波的传输受自然环境影响较大,如:山体、建筑物的遮拦,对微波都有影响。
考虑到信息化技术的需要,在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交通警察大队指挥中心与下面17个中队的分中心及关键节点之间建立一条信息高速公路,将对南海区交通管理的信息化、智能化建设起到促进作用,不仅可以解决目前实时传送图像、实时控制信号等的问题,而且还可以提高整个南海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办公自动化和辅助决策水平。
为此,建议在大队指挥中心、中队队部及重要道口等关键节点之间采用光纤传输。
平时可以用光纤通道作为主通信通道,传送数据、图像信息(实时图像)。
同时,在未来建设中,可考虑采用无线网络作为备份网络,在光纤网出现故障时,作为数据、图像信息的备用通道。
此次建设的无线系统主要是为移动警务系统服务,并有部分用作交通流信息检测系统。
二、系统设计原则(一)网络的先进性在本方案的设计中,在不降低整个系统性能的基础上,尽可能地利用现有设备和通讯线路,降低网络建设的投资成本,组建先进、可靠、具有升级潜力的业务和办公自动化综合应用网络。
总的指导思想是,以高水准、最优化的系统集成方案及一流的网络技术和设备,将南海区交通管理的通信网络建成一个性能先进的、安全的、可靠的、高效的智能化计算机网络系统。
整个网络系统除具有技术先进性、安全可靠性、功能可扩展性及操作方便性之外,还需结合南海区智能交通系统规划与建设的实际情况,使整个网络系统具有合理的性能价格比。
(二)网络的安全性南海智能交通管理系统一期工程的工作对信息安全性和保密性要求较高,网络信息系统应有较强的安全防卫机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如春大学校园网络规划学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专业班级:通信1302班项目成员:XXX9XXX1XXX15项目要求某学校校园网组建,该学校在同城设有两个校区,每个校区均设有二级学院(后均称为A校区与B校区),学校总部设于A校区,A校区有5个二级学院,B校区有3个二级学院。
各学院均采用AS方式组建各自的网络。
学校的信息中心(对外的接口)设于A校区,B校区也是通过信息中心与A区互连(A、B之间没有建立专用网络)。
所有二级学院网络接入点数不超过230个,校办公大楼内设7个部门,网络接口总数为600个,部门间没有VLAN。
A、B均可接入互联网,但对安全均有要求。
1.试根据要求画出整个学校网络的拓扑(要求按AS划分,并说明协议使用情况)。
2.根据连通性要求划分IP地址。
3.A、B间要求较高可靠性联通,应如何设置网络连通图。
4.教务处下设5个子网,并相互独立,各部门主机数均为30台,试分析如何在教务处下设置子网掩码及IP地址。
5.各二级学院的教务系统和学生系统均与校办公大楼内的相关处室实现信息共享,试做出符合要求的相应配置(不要求用命令配置,但要说明配置原理并画出网络组网图)。
6.注:所需线路、设置,协议,可按要求自行添加。
部门网络接口数校办50教务处150研究生处100财务处50科技处100学生处100人事处50通信网大作业考核表工程实践项目名称:校园网组网方案班级:通信1302班团队成员:考核评分表能力确,满足设计要求本正确,满足设计要求本正确,部分满足设计要求在错误,部分满足设计要求本不正确4、教务处下设5个子网,并相互独立,各部门主机数均为30台,试分析如何在教务处内设置子网及IP地址考察能力5分4分3分2分1分得分理论知识应用能力能够利用所学知识按照要求准确解决工程问题能够利用所学知识按要求基本准确解决工程问题能够利用所学知识按要求部分解决工程问题理论知识掌握基本准确未能按要求解决工程问题理论知识运用不合理,没能解决工程问题5、各二级学院的教务系统和学生系统均与校办公大楼内的相关处室信息共享,是做出符合要求的配置并画出网图考察能力5分4分3分2分1分得分网络调试配置能力能够利用工程方法准确解决网络搭建的工程问题能够利用工程方法基本准确地解决网络搭建的工程问题能够利用工程方法解决部分网络搭建的工程问题会使用工程方法进行网络配置,但未按要求完成不会使用工程方法解决网络配置、调试的工程问题6、团队合作能力考察考察能力5分4分3分2分1分得分团队意识分工合理性考察分工合理,各部分设计衔接准确分工较合理,各部分设计衔接准确无误分工较合理,各部分设计衔接基本准确分工较不合理,各部分设计衔接存在错误分工不合理,各部分设计衔接存在明显错误7、沟通能力考察考察能力5分4分3分2分1分得分沟通能力考察能够准确描述所承担的项目的原理及设计思想,语言表达清晰简洁能够较准确描述所承担的项目的原理及设计思想,语言表达较清晰简洁能够描述所承担的项目的原理及设计思想,语言表达较清晰语言逻辑性不强不能准确描述所承担的项目的原理及设计思想,语言表达较不清晰,语言缺乏逻辑性不能描述所承担的项目的原理及设计思想,语言表达不清晰,语言无逻辑性8、社会、法律、职业道德考察考察能力5分4分3分2分1分得分社会、法律、职业道德考察网络设计中较全面的考虑网络安全问题,并体现在设计中网络设计中考虑了网络安全问题,并体现在设计中网络设计中考虑了网络安全问题,并未完全体现在设计中网络设计中考虑了网络安全问题,并未体现在设计中网络设计中未考虑了网络安全问题合计得分:百分化得分():一、前言校园网是当今信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
它是以现代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及Internet 技术等为基础建立起来的计算机网络,一方面连接学校内部子网和分散于校园各处的计算机,另一方面作为沟通校园内外部网络的桥梁。
校园网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办公、信息交流和通信等提供综合的网络应用环境。
要特别强调的是,不能把校园网简单的理解为一个物理意义上的由一大堆设备组成的计算机硬件网络,而应该把校园网理解为学校信息化、现代化的基础设施和教育生产力的劳动工具,是为学校的教学、管理、办公、信息交流和通信等服务的。
要实现这一点,校园网必须有大量先进实用的应用软件来支撑,软硬件的充分结合是校园网发挥作用的前提。
二、需求分析网络需求分析经分析,本校园网的应用需求如下:建立以计算中心为核心,连接校园各楼宇的校园主干网络。
要求主干网带宽达到1000Mpbs。
按校园用户的需求,划分相应的子网,以方便网络管理、提高网络性能。
各子网的带宽至少达到100Mpbs。
在整个校园网内实现资源共享,为教学、科研、管理提供服务。
建立基于网络的教育管理及办公自动化系统,实现行政、教学、教务、科研、后勤、财务等日常事务的网络化管理。
建立网络教学系统,提供教师电子备课、课件制作、网络考试、自动教学评估等功能。
建立安全、高速的Internet应用,实现内外互通。
提供常用的Internet应用,包括学校网站、邮件系统、文件传输等。
为校园网提高一定的安全保障,防止黑客入侵和破坏,保证校园网安全。
为校园网提供简单有效的网络管理措施,实现对整个校园网的管理和控制。
为校园网提供相应的容错功能,防止在校园网出现故障时导致整个网络瘫痪。
校园网建设原则(1)实用性和经济性充分集成现有的各种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使建设的系统适用、安全、可靠且易管理、维护和扩展,具有最高的性价比。
(2)开放性构造一个开放的网络系统,是当前世界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潮流。
在整个系统设计中采用的规范和设备与厂商无关,具有较强的兼容性,便于与外界异种机平滑互联。
(3)先进性当今计算机网络技术发展日新月异,把握不准方向则可能导致在很短的时间内技术落伍,从而面临被淘汰的危险。
因此在坚持实用性的前提下尽量采用国际先进成熟的网络技术和设备,以适于未来的发展和需要,做到一次规划长期受益。
(4)可扩充性所选择的联网方案及设备要能适应网络规划不断扩大的要求,以便于将来设备的扩充;要能适应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要求,平稳地向未来新技术过渡。
(5)可靠性系统设计除采用信誉好、质量高的设备外,还采用一系列容错、冗余技术,提高整个系统的可靠性。
为了保证骨干网络平台的健壮性和链路冗余性,建议网络实施时在学校启用千兆备份线路。
在学校启用物理链路冗余机制,保证任何一条线路出现故障后骨干网络平台的可用性。
(6)安全性包括两个方面:网络用户级的安全性,数据传输级的安全性。
网络用户级的安全性应在网络的操作系统中予以考虑,而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则必须在网络传输时解决。
在网络设计中,既要考虑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更要注意信息的保护和隔离,因此系统应分别针对不同的应用和不同的网络通信环境,采取不同的措施,包括端口隔离、路由过滤、防DDoS拒绝服务攻击、防IP扫描、系统安全机制、多种数据访问权限控制等,有多种的保护机制,如划分VLAN、IP/MAC地址绑定(过滤)、ACL、路由过滤、防DDoS拒绝服务攻击、防IP扫描、认证机制、SSH加密连接等具体技术提升整个网络的安全性。
技术需求网络系统本校园网方案建成以后,应能充分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把学校所有的单机用户连接起来,在有效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实现教学、财务、行政的计算机管理,方便地为全校师生提供信息浏览、文件传输、电子邮件等服务。
这对网络性能特别是网络带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校园网工程采取交换式快速以太网技术,全部实现100M交换到桌面。
工程中将校园网主干定位为千兆或者更高,具体技术视工程实施时的网络技术发展而定。
可通过路由器与CERNET和Internet介入。
在校园中,校园网的互联网出口带宽为:中国电信100M光纤6条,教育网千兆光纤1条。
服务器系统服务器系统应能代表当今计算机的最新技术,具有最先进的CPU技术,非常快的计算速度,能快速、准确地处理大量复杂的数据,并具有优良的性能价格比。
更为重要的是,它应具有长远的生命期和易扩展性,能适应校园网络不断增长的需求,以最小的投资,产出最大的效益。
校园网工程采取配备多台服务器分担负荷的方案。
布线系统布线系统要符合结构化布线国际标准,能适应各种不同的网络,还要具有先进性,争取在10-15年之内不落后。
Lucent布线系统是当今国际上最流行的结构化布线系统之一,它不仅质量卓越,价位合理,而且提供15年质保。
本方案全面采用Lucent产品。
网络主干采用光纤,其他链接介质采用超五类双绞线布线。
设备的故障恢复及设置交换机等网络结点关键设备必须具备冷/热备份能力。
关键结点设备运行中出现故障后,能够有效、及时地恢复。
基本配置的终端方式操作要简单,结点内部的配置内容可以通过笔记本电脑采用TCP/IP协议下载保存、或是上传恢复。
网络安全线路可靠性安全性:a) 硬件实现端口与MAC 地址和用户IP 地址的绑定,严格限定端口上用户接入。
b) 支持业界特有的IGMP 源端口检查,有效杜绝非法组播源播放和大量占用大量网络带宽,提高网络安全性。
c) 提供极为有效的Port Blocking 功能,避免端口受到其它端口发送的广播包、多播包等报文的干扰,有效减轻端口负载负担,提高端口带宽,保护用户PC 更高效安全地进行通信d) 基于源IP 地址控制的Telnet 和Web 设备访问控制,增强了设备网管的安全性,避免黑客恶意攻击和控制设备。
e) 提供加密传输的Secure Shell(SSH),保证管理设备信息的安全性,防止黑客攻击和控制设备。
f) 可灵活控制二-七层数据报文,使得任何一个用户PC 上的任何一种应用报文通过网络都能得到有效控制,充分保障了网络的安全和合理化。
另外,针对病毒、蠕虫多元化发展,来自网络内部的恶意攻击不断,IP 地址及用户账号经常被盗用,以及多人使用同一账号上网等问题,本方案决定使用RG-SAM 安全计费管理系统,统一认证和计费。
RG-SAM 支持、Radius、EAP、CHAP 等多种协议标准,可以实现用户账号、用户IP、用户MAC 等绑定,大程度保证用户入网身份唯一。
并且可以支持充值卡充值,且可以实现分时段的控制,不同时段不同控制。
完善的流量日志管理,支持用户流量监控和端口流量监控。
实现了可运营,易管理。
ZIP 设备管理。
STAR-VIEW 提供TELNET、WEB、RMON、SNMP 等方式实现对IP 设备的管理,用户根据需要或使用习惯进行选择。
流量监控、分析。
STAR-VIEW 提供实时的流量监控图,并通过组合式的曲线统计方式,为网络性能分析和故障分析提供直观的分析试图集控制网络病毒。
统一对接入层交换机做动态下发安全策略,轻松有效地控制网络病毒,使网络保持畅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