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信息资源用户分类研究

合集下载

大数据时代政府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大数据时代政府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大数据时代政府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研究背景大数据时代政府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是当前信息化发展的重要趋势,也是政府提高运转效率、服务水平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手段。

在实践过程中,政府信息资源整合共享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影响着整个社会信息资源的流动和利用。

对大数据时代政府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当前,政府信息资源分散在各个部门和系统中,存在着数据壁垒、数据安全和数据标准等问题。

数据壁垒导致政府信息资源无法有效整合和共享,影响了政府决策的准确性和效率;数据安全问题使得政府信息资源容易被非法获取和利用,造成信息泄露和数据损失;数据标准的不统一导致了政府信息资源之间无法有效对接和交互,影响了信息共享的效果和质量。

针对以上问题,需要通过加强数据开放共享政策和机制建设、提升数据安全管理水平、推动数据标准化和规范化等对策来促进政府信息资源整合共享的顺利进行。

这不仅有助于提高政府治理能力和服务效率,也能为全社会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利用提供有力支撑。

的深入探讨将为政庥部门今后的信息化建设和发展提供重要的指导和参考。

1.2 研究意义在大数据时代,政府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成为了一项重要的议题。

这一议题的研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政府信息资源是政府管理和决策的重要支撑。

政府信息资源包含了大量关于经济、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数据,这些数据对于政府制定政策、规划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通过整合和共享政府信息资源,可以提高政府决策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政府提供更好的数据支持。

政府信息资源是促进政府与社会各界沟通互动的重要桥梁。

政府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了解社会民意和需求,加强政府与公众之间的互动和沟通,提高治理效能和公共服务水平。

政府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对于推动政府现代化建设和数字化转型具有重要作用。

通过整合和共享政府信息资源,可以实现政府部门间数据的互通互联,提高政府管理的效率和效益,推动政府治理方式的创新和升级。

浅析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共享

浅析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共享

浅析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摘要】根据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的现状特点和需求,本文首先分析了政府信息资源的类型和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现实意义,接着从政府信息公众开放系统、政策研究信息共享系统、政府业务自动管理系统三方面分析了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模式,最后提出实现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电子政务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模式公共数据中心随着以电子政务为核心的城市信息化进程的加快,对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需求日益强烈。

如何实现政府信息资源最大程度的共享,成了人们关心的热点话题。

信息是当代社会的重要战略资源,它与自然资源、人力资源共同构成了支撑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资源体系,在资源利用结构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

据统计,全社会的信息资源总量大约有80%掌握在政府部门,政府信息资源的内容非常丰富,因此研究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政府信息资源类型分析信息资源可以分为政府信息、公益性信息、商业信息三种类型,其中政府信息资源是国家资源,是全社会的公共资源和公共财富。

政府信息资源是一切产生于政府内部或虽然产生于政府外部但却对政府业务活动有影响的信息的统称。

由于这些资源常常直接关系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状况与水平,因此加强管理、合理开发和有效共享这些资源,一直是电子政府工作的当务之急。

从信息资源共享和保密的特点与要求来看,政府信息资源主要包括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可以完全对社会公开的信息,如国家信息政策和法规信息等。

IT界曾经议论得相当火热的政府上网工程主要是指将这类信息上传到面向公众的因特网上,使社会公众能够在网络环境下利用这些资源。

第二,只在指定的系统或部门之间(含内部)共享的信息,如在财政部门与银行之间的外联网上流通的信息等。

第三,只在本系统或部门内部共享的信息,如内部会议纪要等。

这类信息一般可在某一系统或部门的内网上流通。

第四,只对某一或某些特定的个体开放的信息如有关国防部署、尖端科学技术发展计划、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秘密谈话或行动计划等绝密信息,在解密之前都属于此类信息。

政府信息资源用户类型分析

政府信息资源用户类型分析

第30卷 第1期 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Vol.30 No.1 2009年1月J ournal of J is ho u Uni ver s i t y (Nat ural Sci ence Editio n )J an.2009 文章编号:1007-2985(2009)01-0125-04政府信息资源用户类型分析3卢明芳1,秦素娥2(1.吉首大学图书馆,湖南吉首 416000;2.厦门市图书馆,福建厦门 361012)摘 要:随着社会的信息化,信息用户已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不同类型用户的信息需求研究已成为现阶段信息用户研究的热点.政府信息资源用户类型多样,其信息需求也不同,笔者通过分析信息用户类型与信息需求的联系,对政务信息建设提出了个性化、一站式与知识服务等建议.关键词:政府信息资源;信息用户;电子政务;个性化服务中图分类号:G 351.1;C931.6 文献标识码:A电子政务的本质是“以网络为工具,以用户为中心,以应用为灵魂,以便民为目的”[1].“以用户为中心”,意味着信息资源的开发必须遵从“有用”、“方便”的原则,以用户零距离获取所需信息为标准.用户是电子政务服务的对象,做好用户服务也正是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的目的.为搞好政府信息资源建设,更好地服务用户,发挥政府信息资源的最大效能,笔者分析了政府信息资源用户的类型及其需求差异性,以期能对政府信息资源建设以启示.1 政府信息资源用户分类政府信息资源是指政府业务工作中产生和利用的信息及其相关人员、设备、技术和资金等要素的集合.政府是信息资源的最大掌控者,掌握着80%的有用信息,网上可获信息中有一半来自政府,但政府所掌握信息只有10%得到了开发、利用与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已于2007年1月17日国务院第165次常务会议通过,2008年5月1日起施行.行政机关公开政府信息,应当遵循公正、公平、便民的原则[2].为了更快地开发和利用政府信息资源,用户需求特点的研究必不可少,使用不同的标准对政府信息资源用户类型的划分也不同.1.1政务需求用户、信息需求用户和事务需求用户按照用户信息需求的目的不同,可将用户划分为政务需求型、信息需求型和事务需求型3类.政务需求用户主要利用信息资源各要素完成本职工作的公务员,此类用户是信息、设备及资金等要素使用最频繁的人.信息需求用户则要求获取政府所掌控的某些特定信息资源,如人口信息、金融信息、政策信息等.企业作为这类用户的主体,通过获取信息辅助决策和指导业务工作,如根据人口信息分析市场,从政策信息获知国家发展和投资的重点.另一种用户类型是事务需求型,即为通畅地接受政府服务而需求信息的一类用户,事务需求用户感兴趣的信息有政府政务流程、办证手续与条件、服务时间等.1.2组织用户、个人用户信息资源用户根据其规模大小可分为组织用户和个人用户2类.组织用户包括政府、企业、社会团体,是政府信息需求的主体,对事务型信息、政策法规和政府组织的其他信息资源的需求较大,对信息准确度要求高,涵盖了所有政务需求用户及信息需求用户和事务需求用户的一部分.个人用户指单独的需求个体,每一个有信息需求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公民都可以成为个人用户.个人用户和组织用户是可以相互转化的,组织中的某个成员产生单独的信息需求欲望,只为个人的目的而获取信息是政府信息资源个人用户,而多个个人用户处在一个集体中体现共同的信息需求则成为组织用户.1.3领导决策层、科研人员、普通公众根据用户需求信息的特点将政府信息资源用户分为领导决策层、科研人员、和普通公众.政府领导决策层包括政府领导和企事业单位的经理、主管,他们是方针政策的制定者,也是各项活动的指导者,对作为决策依据的综合信息有着强烈的需3收稿日期:2008-10-12基金项目吉首大学校级课题资助项目(D 3)作者简介卢明芳(),女,湖南郴州人,吉首大学图书馆馆员,湘潭大学硕士生,主要从事图书馆管理研究:08J 00:1979-.求愿望,要求信息准确、多元而精炼.科研人员是各行业中探求知识、进行科学研究、推出研究成果的一个群体,他们所需求的信息为某领域的专业知识,因此他们对信息的专业化程度要求最高,要求信息专业、精确而新颖.普通公众主要通过大众传媒这个渠道了解时事与新闻,对信息要求最低,一般对具有社会普遍性的问题如医疗、保险、教育、税收等信息感兴趣,简单的一次信息即可满足需求.2 各类型用户对信息资源的不同需求用户对政府信息资源的需求存在多层次、多方面、方便性的特征,需求多而复杂,既有量的不同又有质的区别,对信息的内容也存在选择倾向的差异.2.1各类型用户需求信息数量的不同电子政务面向的用户群体极为广泛,包括社会的各阶层、各行业,不同类型的用户所需求的信息有很大的差别.当用户信息占有和信息储备严重不足,信息意识较为薄弱或是支付信息产品和有偿信息服务价格的能力十分有限时,用户的信息要求往往表现为数量要求[3],数量要求是信息资源用户最基本的要求.各类型用户对政府信息资源需求数量的差异见表1,一般公众对信息的需求大多表现在量上,因为其信息意识的薄弱,会将信息的数量错误的当成信息的质量,大量需求信息却难以从海量信息中甄别可用信息,他们没有相应的识别和支配信息的能力,因此不能将获得的信息发挥最大的效能.科研人员需求信息多,同时非常重视信息的质量,对信息有着很高的识别能力.领导决策层对数量要求相对较低,一般需求的是经过加工的3次信息.组织用户信息需求量大,个人用户需求量相对较小.事务需求用户和政务需求用户的需求目的非常明确,信息的数量并不会影响他们的需求.信息需求用户善于从大量的信息中获取数据作为分析市场、决策投资的原始依据,一定数量的信息对信息需求用户来讲是必要的.表1 各类型用户信息需求的差异项目政务需求用户事务需求用户信息需求用户组织用户个人用户领导决策层科研人员普通公众数量大一般大大大一般大一般质量一般一般高高一般高高一般内容政策法规新闻、公共事业信息各类信息政策决策经济法律等新闻等各种综合信息各类专业知识原始信息主要获取渠道政府网站政府网站基础数据库大众媒体、网络、数据库大众媒体、网络信息提供者或下级报告专业数据库、网络大众媒体2.2各类型用户需求信息质量的区别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数量的增加以及用户信息素质的提高,用户需求的政府信息资源逐渐从量向质过渡,用户越来越青睐于高质量的浓缩信息,而不是资料的绝对数量.信息质量越来越成为企业事业单位制胜的关键,成为制定有效方针政策的基础.领导决策层的工作与社会长治久安、国家繁荣发展、人民日常生活或者企事业单位的盈亏甚至存亡紧密相关,准确的信息导向是正确决策的前提,所以决策层需要的信息要求准确、可靠、全面、系统而简洁.科学研究是一个异常严谨的工作,科研人员搜集信息作为研究的基础,信息的质量影响到研究过程以及研究成果的正确性和应用效果,对信息要求精确、完整、专业而新颖.组织用户获取信息作为业务工作和决策的依据,关系到一个组织的兴衰存亡,不仅要求信息的数量大,而且对质量的要求也很严格.用户对政府信息资源的需求由数量要求向质量要求发展,由低质量向高质量的需求逐步上升,政府在进行信息资源建设时要重视开发工作,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信息.2.3各类型用户需求信息内容的差别不同用户对信息内容的需求不同,这与用户的行业、职业、兴趣、年龄、信息积累等特征相关.政务需求用户需要的是政府的政策、决策、法规、通告等信息.信息需求用户根据职业特征不同分为政府需求、企业需求和个人需求,政府为组织信息资源或进行决策需求各种各样的信息.企业需要各种统计资料、经济政策、投资决策等.个人用户需要公共股市、新闻、娱乐等信息.根据用户从事的行业又可以将用户需求的信息分为管理、文学、技术、法律等类型.2.4各类型用户信息获取渠道的差异当前获取信息的渠道多种多样,如网络、广播、电视、报纸、书刊、直接交流等.大众媒体是用户数量最多的传统获取信息的渠道,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 发布的第22次网络调查报告,截止到2008年6月底中国上网用户为2.53亿[4],跃居世界第1位,我国以 命名的政府网站已超过40831个,网络将成为发展潜力巨大的信息获取渠道.在网络环境下,用户期望利用信息就像“用电或用水”一样方便,不受地域和载体的限制,并且不再像传统上那样把休闲与学习、工作截然分开,工作地点和家的界限变得模糊[5].各类型用户的信息获取渠道存在差异性,政务需求用户和事务需求信息用户一般从政府网站和政府发布的通告上获取信息信息需求用户则通过政府所建设的基础数据库查询资料组织用户获取信息的渠道有多种,如网络、报纸、电视、基621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0卷..础数据库,组织用户也比较重视从信息提供商那里获取经过了整理符合需求目的的信息.领导决策层要求信息的综合性与广泛性,但由于其从事统筹工作,不可能自己去搜集信息,所以他们所获取的信息主要来自于信息管理人员所统计的报表和报告等3次信息.科研人员的信息来源一般为专业数据库和学术期刊.一般公众主要从大众媒体获取信息,部分用户也使用网络的方式.3 用户类型分析对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启示政务信息工作的主要任务是提高政府信息资源的交流和有效利用,最大限度的满足信息用户的需求,以使政务信息产生效用.通过以上分析知道,用户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不同类型的用户有不同的信息需求,对用户进行分类是开展用户研究的基础,信息与用户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不同类型的用户对政府信息资源的需求与利用的内容、层次、方式、方法等都存在显著区别.充分了解各类型用户需求的特点,才能将政府信息资源有针对性地提供给不同用户使用,才能实现信息资源利用的最高效能.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必须遵循以用户为中心的原则,以用户的信息需求为导向,有针对性的开发信息资源,满足不同类型用户的不同信息需要.3.1改变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理念原有信息资源建设着重于建设的方法与技术,忽视建设的真正目的,为“拥有”资源而进行建设,建设好之后的利用率、易用性却不在考虑之列,评价数据库的标准在于存储资料的总数量而不在于资料的可用性,简单的按照主题树或数据库的形式组织信息资源,没有考虑到不同用户的信息需要,更没有考虑大多数用户的信息障碍.在用户分析指导下的信息资源建设应该转变3个理念:(1)实行政府信息公开,使各类型的用户都能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源.在今年春节前抗冰雪斗争中,公安、交通等部门及时启动“抗击雨雪灾害信息协调机制”,每天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最新道路交通情况,广东省等一些地方的应急办利用气象短信发布平台,发送了几千万条交通提示短信.广大旅客及时了解信息,受阻旅客的情绪也逐渐稳定.这些举措,正是政府信息公开的有益实践.(2)政府在信息资源管理中的地位逐步实现从“拥有者”→“提供者”→“服务者”的转变.(3)将“以政府为中心”的信息资源开发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的开发方式3.2指导政府信息组织过程信息爆炸与信息鸿沟共存是这个信息时代的特征之一,一个人每天花上10h 浏览网页,每一页只花1min ,那么也得花4a 多的时间才能够看完100万个网页,这是比读一个大学还要长的时间.根据国家信息办公室提供的资料,截至2007年1月,我国共有44.7亿个中文网页,这仅仅只占全世界网页的2%.在任意搜索引擎中输入一个关键词能出现成百上千的结果,以人们有限的时间和精力,从大量的结果中甄别出真正需要的答案相当困难.同时,信息缺乏组织,没有标引与关联,不同部门、不同地区政府组织信息的标准不同、技术不同,没有求同存异、去除冗余,重复开发的现象普遍存在.此外,用户类型多种多样,信息素质参差不齐,简单的按学科分类组织信息的方法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笔者建议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制定统一的元数据标准和技术标准,使开发出来的数据库能够相互访问;其次,统筹规划,明确责任,开发什么,由谁开发要由统一的机构进行规划;再次,政府转向服务机构的过程中,政府信息资源的组织也要转向“以用户为中心”的模式,按照用户需求标引信息、按用户类型重组资源;最后,加强两网四库建设,为政府、企业提供决策依据,为科研人员提供研究资料,为公众提供生活信息.3.3改善信息服务方式在政府信息资源建设中,将信息资源开发利用与用户需求紧密相连,按照用户需求加工整理信息,有针对性地开发高质量的信息,拓宽信息传播渠道,改善服务方式是未来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趋势.3.3.1主动推送服务 针对不同的用户类型通报信息,如将政府公告、决策通知相关部门的政务需求用户,将新规定、新政策、商业标准、防止贸易壁垒的方法通知企业,将医疗、保险信息通知公众.通过主动推送服务,拓宽用户获取信息的途径,方便用户了解最新的政策及生活动态.3.3.2一站式网络服务 电子政务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实现一站式的政务服务,简化政府办事程序,方便公民事务处理.信息资源提供也可以采取这种方式,防止因为用户信息素质差异和各系统检索方式不同所产生的漏检,缩小信息鸿沟.进行政府信息资源建设的同时,要搞好政府门户网站的建设,提供统一的资源检索入口,实现一站式服务.3.3.3知识服务 用户信息需求的重点逐步从简单文献获取转移到知识发现,用户的核心需要不仅是支持简单的和已知状态的文献获取,而且是支持在未知状态下的探索,支持对“不知道的东西”的探索与发现,支持知识创造,即内容需求知识化.不同用户对信息的内容和质量要求都不同,统一开发的信息资源不可能适应各类型用户的需要.在信息资源开发的同时,利用数据挖掘技术按用户需求从政府信息资源中挖掘用户感兴趣的信息形成知识集合,向用户提供知识而不是大量的信息.3.4建立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制度和评价体系当前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公开条例才刚开始实施,其管理制度与评价制度仍处在起步阶段.统一的信息资源管理制度没有形成,信息资源评价度提及较少建立信息资源管理制度,对政府信息资源的定义、地位、范畴、公开与个人隐私权等进行规定[6],确定信息资源的归属,统筹规划信息资源的建设和服务资源评价体系在“以用户为中心”的信息资源建设中也是必721第1期 卢明芳,等:政府信息资源用户类型分析..不可少的一个部分,建立开发者与用户的双重评价体系,以用户可获得性、易用性和满意度为标准,收集、分析用户反馈信息并结合科学的资源建设方法才能真正建立用户满意的政府信息资源体系.参考文献:[1] 周 斌,杨振山.以客户关系管理思想为指导的电子政务策略[J ].情报杂志,2005(2):53-55.[2]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E B/OL ].http :///zwgk/2007-04/24/content592937.htm ,2008-10-10.[3] 郑德俊.网络环境下信息用户需求满足分析[J ].情报杂志,2004(8):124-127.[4] CNN IC 发布中国互联网发展状况最新报告[E B/OL ].http :///inde x/0E/00/11/inde x.htm ,2008-10-09.[5] 肖希明,黄连庆.以需求为导向的数字信息资源开发[J ].中国图书馆学报,2007(6):65-68.[6] 美国联邦信息资源管理政策[EB/OL ].www.e 2works.ne /ewor kbbs/show.asp ,2005-05-22/2008-10-10.A nalysis of Types of G overn ment Inf or mation Resour ces UserLU Mi ng 2fang 1,Q IN Su 2e 2(1.Librar y of J ishou Univer sity ,Jishou 416000,Huna n China ;2.Libra ry ofXia me n City ,X iame n 361012,Fujian China)Abstract :Wi t h t he develop ment of societ y infor mationization a nd t he diver sification of i nfor mat io n users ,re search on different t ypes of user ’s information needs has become t he hi ghlight s of research on info rma 2t ion users at t hi s st age.There are various t ypes of government infor mat io n resources users a nd va rious nee ds.By analyzi ng t he relat io nship of t he t ypes of i nformation users and information needs ,t he aut hor s gi ve several sugge stions on personalization one 2st ation and knowle dge services.K ey w or ds :government i nformat ion resources ;information user ;E 2government ;personalized service(责任编辑 陈炳权)(上接第124页)Resear ch on Inegr ation of N et w or k Chemistr y an d ChemicalEngineer ing Inf or ma tion ResourcesZHU Cha ng 2j u ,P EN G Fe ng 2lan(Librar y of Jisho u Unive rsity ,Jishou 416000,Hunan China )Abstract :Thi s paper i nt roduces t he t ype and t he charact eri stics of chemist ry chemi cal net wor k info rma 2t ion resources ,anal yze t he nece ssit y of chemist r y chemical net wor k i nformat ion resource integrat io n ,and off ers five ki nds of integrat ion modes ,i.e.,i nt egration based on OPAC ,re souces navi gation syst em ,hy 2per link ,i nt er 2dat aba se ret rieval ,and subject i nfor mat ion ga teway.K ey w or ds :chemi st ry chemical i nformation resource s ;net wor k i nformat ion resources ;integration(责任编辑 易必武)821吉首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第30卷。

《政务数据资源分级分类指南》编制说明

《政务数据资源分级分类指南》编制说明

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政务数据资源分级分类指南》(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一、编制简况2018年5月按照原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2018年第一批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内蒙古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启动了《政务数据资源分级分类指南》的制定。

起草单位为内蒙古大数据管理局、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北京国脉互联信息顾问有限公司等,主办单位为内蒙古大数据发展管理局,归口单位为内蒙古自治区大数据局。

主要起草人为:全鑫、孙卫、袁慧君、古庆、包瑞林、应智强、董建敏、崔连伟、卫凤林。

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2015年9月,国务院发布的《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提出“2018年底前建成国家政府数据统一开放平台,率先在信用、交通、医疗、卫生、就业、社保、地理、文化、教育、科技、资源、农业、环境、安监、金融、质量、统计、气象、海洋、企业登记监管等重要领域实现公共数据资源合理适度向社会开放”。

政务信息资源分类是电子政务的基础性,是政务信息资源采集、加工、存储、保护和使用的必要工具。

项目编制组结合我区电子政务和大数据建设实践,调研我区政务信息资源的分布情况和数据特征,分析政务信息资源开放需求,运用标准化的思维和系统工程的方法论对政务信息资源进行规范化的重新组织,建立数据开放和共享标准规范,使数据资源在整合、应用过程中实现统一标准化管理,提升数据资源的整体应用价值。

本标准规定了政务信息资源的分类原则和方法,为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提供分类方案,为政务信息资源分类体系的建立和维护提供了依据。

本标准与政务信息资源目录标识符编码规则相结合,可以对政务信息资源进行识别、导航和定位,以支持政务部门间政务信息资源的交换与共享。

本标准以我区发展电子政务的需求为导向,以支持政务信息资源的交换与共享为目的,是实现政务信息资源交换和共享的基础。

因此,对政务信息资源进行分级分类指南,是非常必要的。

三、主要起草过程2018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下达标准计划任务后,内蒙古大数据管理局讨论确定成立标准编制组,由内蒙古大数据管理局牵头,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北京国脉互联信息互联有限公司等单位参与编制。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热点分析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热点分析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热点分析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是指政府部门所拥有和管理的各种信息资源,包括文书档案、数据库资料、地理信息、知识产权等。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推进,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已经成为各级政府重要的工作内容。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热点涉及到信息技术、管理理论、政策法规等各个方面,本文将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对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热点进行分析。

一、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到信息科学、管理学、法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在研究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过程中,基本理论是第一位的。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理论包括信息资源的内涵、属性、分类、管理原则等内容。

信息资源的内涵是指信息资源所具有的特性和功能,包括信息的可复制性、易传播性、不可耗尽等特点。

信息资源的属性包括信息资源的价值、稀缺性、易失性等。

信息资源的分类是指信息资源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类,包括按照内容分类、按照形式分类、按照来源分类等。

管理原则是指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包括依法管理、科学管理、公开透明、安全保密等。

二、政府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政府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之一。

政府信息资源是政府部门生产和收集的各类信息资源,包括政策法规、统计数据、地理信息等。

这些信息资源对于社会公众、企业机构、学术研究等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政府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可以促进政府部门与社会公众的互动和沟通,提高政府的透明度和公信力。

政府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也可以促进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社会的经济发展和文明进步。

政府信息资源的开放共享已经成为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

三、政府信息资源的安全保密政府信息资源的安全保密是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

政府信息资源包括各级政府部门的重要文件、重要数据库、国家秘密等重要信息资源。

这些信息资源的安全保密对于国家的政治稳定、社会安全和国家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政府信息资源的安全保密已经成为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

3、第三章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

3、第三章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
第三章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
目录
• 3.1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 3.2 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 • 3.3 政府信息资源的整合与共享
3.1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概述
3.1.1 政府信息资源的概念和特点
1、政府信息资源 广义:一切产生于政府内部或虽然产生于政府外部但对政府活动 有影响的信息资源。
狭义:行政机关在履职过程中自身产生以及从外部获取的与政府 公共事务管理活动有关的信息资源。
3.3.1 政府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概述
1、信息资源整合就是把分散的资源集中起来,把无序的资源变 为有序,使之方便用户查找、方便服务于用户。
2、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就是在一定的政策体制、激励措施和安全 保障的基础上,在政府内部、政府与政府外部之间共同使用政府 信息资源的一种机制,目的是提高公共管理发利用现状
1、国家高度重视,重大战略推动 (1)政策方案导向方面。 (2)政府数据开发利用行动方面。 (3)政府数据的聚集共享和开发利用方面。
3.2.2 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
2、地方积极探索,亮点行动突出 (1)地方公共数据开放利用的制度设计方面。 (2)地方政府数据开发利用的亮点行动方面。
3.1.4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形成与发展
1、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兴起 第一阶段:记录管理概念和相关专业的萌芽和形成时期。 第二阶段:记录管理的发展时期。
3.1.4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形成与发展
2、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研究现状 美国信息资源管理专家马钱德认为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核心 内容就是把政府的信息资源进行合理有效的配置。 欧美学者史密斯(Smith)认为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实质是与组 织战略规划相对应的一种新的管理理论。 迪博尔德(J. Diebold)将政府信息资源看作一种组织资源。

我国政务数据共享标准化路径研究

我国政务数据共享标准化路径研究

85摘 要:政务数据的共享是数字政府建设的基础性工程,也是全面实现政府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支撑。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政务数据共享决策部署,以政务平台建设为抓手,全面推进“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取得积极成效,在改善营商环境、提高政府治理效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然而,在政务数据共享的推进过程中,仍然存在政务数据共享供需总体“信息不对称”、部分数据“拿不到”“拿不全”、共享数据使用“限制多”等诸问题。

对此,各地区各部门积极探索解决之道,其中一项重要举措就是推进政务数据共享标准化。

基于此,本文从政务数据共享政策部署出发,深入研究了我国政务数据共享的总体现状,探讨推进政务数据共享标准化的必要性,尝试提出我国政务数据共享标准化路径,为我国政务数据共享工作提供新思路。

关键词:政务数据,共享,标准化DOI编码:10.3969/j.issn.1674-5698.2021.01.016Research on the Paths of China's Government DataSharing StandardizationXU Xiao-wen FENG Lei LIAO Jing-xing(China 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ization )Abstract: The sharing of government data is a basic project for the construction of digital government, and an important support for the comprehensive realization of the modernization of governance system and governance capacity in China.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build a standard system for government data sharing. Since the 18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all regions and departments have conscientiously implemented the decision and deployment of the Party Central Committee and the State Council on the sharing of government affairs data, using government affairs data sharing as a starting point, relying on new technologies such as the Internet to promote the re-engineering of government affairs service processes, and comprehensively promoting the "one network connection". Positive results have been achieved and the business environment has been significantly improved. However, in the advancement of government data sharing, 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such as the overall "information asymmetry" in the supply and demand基金项目:本文受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新闻出版部级社科研究项目“新闻出版广电行政许可工作标准化研究”(项目编号:582018Z- 6569)资助。

信息资源类型的研究

信息资源类型的研究
21 O O年 1总 4期
信息资源类型的研究
龙 健
10 1 ) 0 8 1 ( 京 大学信 息 管理 系 北 京 北
摘 要 : 信 息 资 源 管理 活 动的 三个 维 度 , 周期 管理 、 合共 享 和 开发 利 用 , 划 分信 息 资源 的 不 同 类型 。 从 即 整 来 通过 对 不 同雏度
的信 息 资 源类 型的 研 究 , 清晰 地把 握 信 息 资 源 开发 与 管 理 的创 新 和发 展 趋 势提供 基 础 。 为
关 键 词 : 息 资 源 开 发 与 管理 信 信 息 资 源 的类 型
中 图分 类号 : 2 0 G 5
文 献 标识 码 : A
文章 编 号 :0 5 89 (00 0 — 0 8 0 10 — 0 52 1 )1 00 - 3 -
l 前 言
②外部产生的信息资源 , 即从组织外部获取的、
符合组 织业 务和 发展需 要 的信息 资源 ,如各 种文 本 的 图书 、 刊 、 纸 、 考 资料 、 技 知识 资 源 、 期 报 参 科 科研 论 文 资源 , 种数 据库 、 目素材 、 品节 目, 各 节 成 以及互 联 网资源等 。 例如 , 播 电视节 目的外 部来 源可 以是 广 购买 、 联合 录制 拍摄 、 协议 引进 、 战略伙伴 合作 等。 学 校 的教学参 考资 源也 是来 自购买 、 议 引进 、 合制 协 联 作 、 借使用 等 。 互 对来 自组织 内部 和外 部的信 息 资源 ,为 了实 施 周期 管理 .需要 采取 的管 理办法 和 措施显 然是 不 同 的, 所带来 的管理 活动也 不相 同 。 于内部信 息资源 对 的管 理起 点必须 从数 据资 源 的描述 和资 源 目录工作 开始 , 实现有 效 的动态 管理 , 为 就要 有长远 规 划 。而 对 于来 自外部 的信 息资 源 ,则侧重 于与 内部 信息资 源 的有效 整合 , 于使用 和长效 、 态 的存 储 与查询 便 动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中的“主体”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中的“主体”

第二节 CIO—— “政府首席信息官”
第二节 CIO——“政府首席信息官”
• 一、政府CIO产生和发展 • CIO是英文“Chief Information Officer”的缩写, 中文译成“首席信息官”、“信息主管”、“信息总 监”等。CIO最早出现在美国政府部门,它的产生源 于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地位的确定。
第一节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机构和人员
• 一、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职能与机构 • 4. 监督控制职能
• 主要包括根据政府的信息资源管理政策法规、标准规 范以及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网络基础建设与管理、 信息安全与保密等综合性条例、规定和管理办法,通 过政府信息资源管理部门加以实施、监督和控制,把 信息资源管理工作纳入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
第一节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机构和人员
• 一、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职能与机构 • (2)组织协调功能 • 包括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信息化政策法规;审批投资 项目;协调解决信息资源管理工作中的重大问题;组 织实施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工作标准与规范;组织协 调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组织协调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 用信息技术应用于推广;信息资源管理宣传与教育等 等。
第三章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中 的“主体”
本章要点
1.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机构和人员 2. CIO——“政府首席信息官” 3.政府信息资源的用户
第一节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 机构和人员
第一节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机构和人员
• 一、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职能与机构 • (一)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职能 •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职能主要包括宏观管理和微观管 理两个方面的内容。 • 政府信息资源宏观管理,一般是指有国家各级信息资 源管理部门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等手段所实施的信 息资源管理活动。 • 政府信息资源微观管理,主要是指各级政府信息资源 管理机构对本部门信息资源实施具体管理和开发利用 工作。

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现状综述

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现状综述

管理方略MODERNENTERPRISE CULTURE1572018.02MEC 一、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现状宏观层面分析由于受西方相关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理论的影响,国内对于政府公共服务的研究受到了广大学者的关注与追捧。

由于我国政府正处于新时代转型时期,这对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改革和发展提出了新要求:需要在理论和对策上突破旧有的管理模式,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发展适合各地政府的信息资源管理。

吴敬链提出“政府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应当从改革以前的全能政府入手,进行政治化改革把握改革机遇,这是对基本人权和政府权力的约束,以宪政程序进行政务公开,督促实现社会监督,加大政府职能的透明力度,从而满足我国的民主性,公正性发展”;迟福林在《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公共服务体制的思考》中指出“建设服务型政府,需要从公共服务标准化体系建设入手,已经成为我国下一步改革的中心和重点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是我国目前社会发展的基本目标,是政府改革的基本要求。

”政府信息资源管理是在技术性和政策上都有着较强的基础性工作的体系建设。

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还处于不断成长、摸索的阶段,起步较晚,但就当前的发展情况而言,研发水平还是比较快的。

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对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领域开始正式研究,但只有少数的专家学者对此进行探讨,没有统一的信息资源理管理规范,没有形成系统化的政府信息资源管理体系。

在这种时代背景下,对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需要不断深入,有效把握理论和实践之间的联系性,根据我国的具体国情进行规范评价,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标准化体系,促进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二、我国政府信息资源管理近两年来研究情况概述崔哲(2015)在其著作《大数据时代,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中提出“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使人类提前进入了大数据时代,政府信息资源管理,随着科技的进步也逐渐进入了信息化资源管理模式这为政府信息资源管理带来了机遇,同时也提出了一顿的挑战,如何积极的面对大数据时代的挑战,把握机遇,这就要政府进行优秀这样的现象,提出相应的发展举措,针对发展潮流进行研发与智能化的技术开发,从而不断加强政府信息资源管理的管理意识和管理能力。

当前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共享与开发利用的制约因素

当前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共享与开发利用的制约因素
解密程序 , 也不利于政府信息公开 。
象较为严重 ; 政府 信息 资 源的使 用率 不 高 , 使用 的效 果 不
理想 。问题的存在表 明 , 国的政府 信息社 会化 系统工 程 我 中仍然存在制约信息 资源共 享和增值性开发利用 的因素。

3 )与《 档案法》 存在 冲突 。《 也 档案 法》 规定 , 案开 档
室 到国家档 案馆 都需 履行严格 的管理程序 , 一般需 等 3 0年 才 能开放 。可见 , 国政府信息公开《 我 保密法》 档案法》 与《
的一 些 规 定 之 间 在 法 理 上 和 实 践 中不 能 相 互 衔 接 , 在 明 存
我 国重视 政府信息资源 的价值 不过是 十几年 的事 情 ,

法 制 建 设 和 政 府 体 制 方 面 的 制 约
放前存在管 理封 闭期 。在封 闭期 间 , 案的 内容 不公 开。 档 承载政府信 息的政府 文 件待 到其 形成 的次 年度 被整 理归
档后却进入档案封 闭管理 期 , 间的 制 建 设 滞后 一 法
261 ) 6 5 0
( 山东科技 大学 文法学院 , 山东 青岛
摘要 : 当前我 国政府信 息资源共享 与开发 利 用的效 果不理 想。其 中的 制约 因素存 在 于法制建 设和政 府 管理体
制、 网络基础 建设 、 信息资源建设 、 公务人 员的信 息意识 、 用户的信息意识和信 息利 用能力等方面。
使 得其在贯彻过程 中效果不理想 。
信 息资源的共享 很 不充 分 ; 息资源 开 发利 用程 度较 低 , 信 信 息的加工多停 留在一次 开发层 面 , 二次加 工和 三次加 工
呕待拓展 ; 信息 开发缺乏统一 规划 , 头开发 、 复开发 现 多 重

政府网站统一信息信息资源基础、主题、体裁类型、形态分类

政府网站统一信息信息资源基础、主题、体裁类型、形态分类
信息资源体裁类型分类见表C.1
表C.1信息资源体裁类型分类
编码
体裁类型
编码
体裁类型
301
法律
311
通报
302
法规
312
公报
303
条例
313
议案
304
规范
314
报告
305
标准
315
请示
306
通知
316
批复
307
命令
317
意见
308
决定
318

309
公告
319
会议纪要
310
通告
320
其他
附 录 D
信息资源形态分类见表D.1
240
融资信贷
257
质量技术
241
抵押质押
258
检验检疫
242
商务贸易
259
安全生产
243
招标拍卖
260公安消防244 Nhomakorabea海关口岸
261
司法公证
面向法人信息主题分类(232~265)
245
涉外服务
262
公用事业
246
农林牧渔
263
法人注销
247
国土和规划建设
264
档案文物
248
交通运输
265
其他
附 录 C
附 录 A
信息资源基础分类见表A.1
表A.1信息资源基础分类
编码
分类名称
常见栏目
备注
101
概况信息
如:锦绣潇湘
公开主题库
102
机构信息
如:政府机构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几个问题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几个问题

浅议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几个问题政府信息资源与政务工作、公众生活息息相关,随着电子政务建设的全面展开,政府信息资源的地位和作用就更为引人注目了,本文就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几个问题做出分析。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问题政府信息资源是一切产生于政府内部或虽然产生于政府外部但对政府各项业务活动有影响的信息的统称。

政府信息资源与政府工作、社会生活息息相关。

随着政府政务信息化改革的全面展开,政府信息资源的地位和作用就更引人注目,从某种意义上说,政府信息资源是信息资源家族中最核心的资源。

本文就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理论研究问题做出分析。

问题一:何为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政府信息资源共享是在一定的政策体制、激励措施和安全保障的基础上,在政府内部,政府与政府外部之间,共同使用政府信息资源的一种机制,以提高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前提条件由上述关于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的概念及产生的原因分析可知,尽管信息资源具有共享性,但并不意味着大家都可以坐享其成,它只是提供了一种宽松的环境,实现它还必须具备最基本的前提条件,即政府信息资源客观、公正和尽可能充分的公开。

一是满足公众行使参政权、议政权、监督权的需求。

公众有参政权、议政权和对政府官员的监督权。

二是满足行政管理者科学决策的需求。

科学决策的制定,既需要政府自身的信息,又需要公众的需求信息。

它是以政府和公众之间充分的信息交流为前提,因此政府必须充分公开其拥有的信息。

三是“政府的义务、公众的权利”的体现。

公众作为纳税人,利用和拥有政府的信息是他们的权利,政府作为社会服务机构,有义务为公众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广泛公开其信息。

从需求和内容上,政府信息资源共享由低到高可划分为四个层次:第一层,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的资源共享。

其主要内容是政府数据如何在各职能部门之间分布合理,避免重复的采集、存放和加工,各职能部门如何方便地访问公共数据,如何获取需要的职能部门专有数据。

这是政府信息资源在其它层次资源共享实现的基础;第二层,不同层级政府之间的资源共享。

政务信息资源分类思考与实践

政务信息资源分类思考与实践

聚 旗 。这是 建 立 政 照 的围家标 准 : 二是 主题 分类 中 , 多类 目 许 性 ” 合 的 “ 帜” G T20 1 -0 1 B/ 0 0. 20 标准编 3 设 置 不 合 理 ,如 : 国家 权 力 机 务 信 息 资源 科 学 分 类 体 系 的 准 20 部分 : 息分类编码 信 构 ——人 大 常 委会 没 有 出 现 在 确方 法 。根据 这一 设想 ,0 5年 写规 则 第 3 我们 成 功地 研 究 和编 制 了 G T72 — 02 信 息分 B/ 07 20 大类 中 ; 上下 位类 类 目名 称 重名 之前 ,

『 中国信息界j20 .3 25 07 - 71
维普资讯
“ 主题 ” 行 业 ” 与“ 分类 相结合 。
的主题含 义 , 定 主题名 称 。 确 优 化 的成 果 区 分 归 类 。 首
目名 称 选定词 。见表 1 。
2中类 : 干个 中类 集 合 在 . 若
建立分类顺序共五大步骤 。 五大 类别 , 提炼 出主题 含 义抽 象 出共
步骤 的 核心 基 础是 , 须 最 大 限 同 的主题名 称 ( 别 名称 ) 必 类 。


政 务信 息 资 源分 类 目录 先 , 政府 机 构组 合 归类 。根 据 同一 个 大类 下 。 一个 中类是 具 将 具有 共 同职 有相 同 内容属性 的政务信 息资 将
遵 循确 立 的技 术 路线 , 实施 能 属 性 的政 府 机 构 ,归 为 同 一 源 的集合 。相 同内容属性 的抽象
以下 步 骤 : 研 政 府 机 构 ; 府 类。其次 , 调 政 根据政务信息资源 内 和 提 炼 形 成 中类 类 目名 称 选 定 主要 业 务梳 理 ; 理 结果 抽 象 提 容属 性 的异 同 , 具 有相 同 内容 词 。表 2列 出 了“ 合管 理 ” 梳 将 综 大类

大数据时代政府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大数据时代政府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大数据时代政府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1. 引言1.1 背景介绍在当前大数据时代,政府的信息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政府信息资源整合共享是提升政府效能、推动政府治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在实践中,政府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中存在一系列问题,如信息孤岛、信息碎片化、信息难以获取等。

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政府工作效率,也制约了政府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

有必要对政府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并提出有效的对策措施。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政府信息资源整合共享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通过整合各部门的信息资源,政府可以更好地了解社会需求,提升政府服务水平,推动政府决策科学化。

要实现政府信息资源的有效整合共享并不容易,需要克服诸多困难和挑战。

本研究旨在深入探讨政府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以推动政府信息资源的充分共享与利用。

【字数:239】1.2 问题意识在大数据时代,政府信息资源整合共享面临着一系列问题,需要引起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各个政府部门之间信息孤岛现象严重,造成信息资源无法有效整合和共享,导致信息重复建设、资源浪费等问题。

信息安全风险增加,一旦信息资源受到攻击或泄露,将对政府的决策和治理产生严重影响。

政府信息资源整合共享的规范标准和机制不够完善,缺乏统一的数据标准和信息共享平台,影响了信息流通的效率和质量。

政府信息资源整合共享存在着数据采集、整合和分析能力的不足,缺乏专业的人才队伍和技术支持,制约了政府信息资源的有效利用和共享。

政府信息资源整合共享的法律保障和监管不够健全,缺乏明确的政策指导和责任分工,容易出现数据滥用和侵权行为。

政府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中存在诸多问题,需要从政策法规、技术能力、数据安全等多方面加以解决和改进,以推动政府信息资源的高效整合和共享,提升政府治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探讨大数据时代政府信息资源整合共享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提出有效的对策和措施,促进政府信息资源的整合和共享,推动政府信息化建设和服务水平的提升。

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开发模式比较与评价研究

我国政府信息资源开发模式比较与评价研究
第3 2卷 第 2期
13 , . 2 No 2
唐 山 师 范 学 院 学 报
21 0 0年 3月
M a. 1 r 20 0
Jun lfTn sa ecesC lg ora agh nTahr ol e o e
我 国政 府信息资源开发模式此较与评价研究
马桂 艳 ,任 海 生 ,尚 海永
De e o m e t o e m p rs n a d Ev l a i n o i e e v lp n d l M Co a io n a u to f Ch n s Go e n e t n o m a i n Re o r e v r m n f r to s u c s I
在现代社会 中, 信息资源 已经成 为不可或缺 的生产要素
与 无形 资产 。政 府 是 一 个 国 家最 大 的 信 息 机构 ,也 是 最 大 的
家 部委 拥 有 部 门 网站 ,7 % 以上 的地 方政 府 ( 、市 、 县 ) 3 省 拥 有 门户 网站 l。从信 息 资 源 的 管理 来 看 ,我 国 政府 正在 逐 】 J 步 加大 对 政 务信 息 资 源 管 理 的重 视 程 度 , 开 始 着 手 信 息 资 并 源 的开 发 与 利 用 。2 0 年 5月 , 中共 中 央 办 公 厅 、 国 务 院 06 办 公厅 联 合 印发 了 ( 062 2 ( 0 .0 0年 国家 信 息 化 发 展 战 略 》 这 2 , 是 我 国第 一 次 对 信 息 化 发 展 作 中 长 期 发 展规 划 【,肯 定 了政 2 】
l 我 国政 府信 息 资 源 开 发 的 现 状
化 、数字化的电子信息 开发 与共享环境初步形成,但还存在
着 一 些 问题 。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第4部分:政务信息资源分类

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第4部分:政务信息资源分类
4、规范性附录和资料性附录编制说明 政务信息资源分类附录中包含了主题分类、行业分类、服务分类、资源形态分类 的类目表。主题分类参照了《综合电子政务主题词表范畴表》,在该范畴表的基础上, 通过细化至第三级形成了主题分类类目表。行业分类主要根据政务信息资源所涉及的 行业领域范畴,遵循 GB/T 4754-2002(《国民经济行业分类》),根据顶层设计的原则而 制定。服务分类是以构建面向用户的电子政务服务为重点,参照美国联邦电子政务体 系架构(Federal Enterprise Architecture)中的业务模型,运用业务分解和分类描述方法,来 确定政府不同职能的边界和范围,界定、定义各类工作(业务),以形成统一的、满足
国家电子政务标准化项目-4
日期:2005 年 12 月 15 日
标题:“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第 4 部分:政务信息资源分类”
来源:“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工作组
内容摘要:“政务信息资源目录体系 第 4 部分:政务信息资源 分类”编制说明和征求意见稿
页数:66
电子政务标准化总体组秘书处
2 系统性。在每一个分类中,大类以及类目层级排列应符合事物本身的逻辑序列。每 一个类目在这个体系中占有一个唯一的位置,既反映出它们之间的区别,又反映出彼此之 间的合理的联系。
在一个分类中,一个政务主题概念对应着一个类目,并且该类目只能隶属于一个上位 类。类目的划分一般应采用同一标准,并且划分是连续的、逐渐深入的,避免跳跃式的展 开。
三、 编制原则和依据
1 科学性。分类的设置应遵循政务信息本体的内涵和知识体系的客观实际,选择政务 信息相对稳定的本质属性或特征作为分类的基础和依据,使分类中大类的设置能覆盖电子 政务各领域及相关知识范畴,能正确反映类目间的概念逻辑关系,并可保持相对稳定。政 务信息资源分类既要体现政务信息资源特点,又要考虑用户的现实需求。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与开发利用的一部力作——评牛忠志博士等著的《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增值性开发与利用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与开发利用的一部力作——评牛忠志博士等著的《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增值性开发与利用

设 的现状与问题” 系统地梳理 了我 国政府信息资源建设 的历 史 发 展进 程 和主 要 事 件 ( 间 表 )总 结 了过 去 所 取 时 ; 得 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 , 并从九个方面分 析了制约我国 政府信 息资源的共享 、 开发 与利用进一步发展 的因素 。 突出的问题主要有 : 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存在着共享不 通 畅 、 充 分 、 及时 和 发 展 不 均 衡 ; 不 不 同发 达 国家 相 比我
21年 第9 02 期 ( 总第 2 8 ) 4期 ・世 纪桥源自 No9, 0l . 2 2
S ii a h j Qi o
( e e ̄ N . 8 G nr o2 ) 4
法律 研 究 ・
政府信息资源共享与开发利用的一部力作
— —
评牛忠志博士等著的《 政府信息资源的共享、 增值}开发与利用》 生
国的政府信息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较低 , 对信息 的开发深 度不够 , 难以满足用户的个性化需要 , 政府信息资源的开 发主体单一、 市场化不足 , 开发成本较高等 。主要的制约 因素有行政主管部门之间缺乏有效 的合作 和协调机制 ;
公务人员层面官本位思想和服务便 民的意识欠缺等阻碍 着政府信息公开和开发利用 ; 档案馆 、 图书馆 以及其他社
用的“ 用户至上” 以“ 来统领和衡量政 府信 息资 源的共享、 , 用” 增值性开发 与利 用系统的运转和绩效 ; 论证 了当下我 国政府信 息资
源的共 享、 增值 性开发与利 用的最佳模式 : 以行政机制 为主导、 必要 的市场机制和社会 多元 主体 共 同参加 的复合型模 式; 对政
府信息资源的共享 、 开发利用的主体体 系、 利用方式和各方利益 的协调和分配、 系统运转的监督和制约等都提 出了独到的见解。 关键词 : 政府信 息资源; 共享 ; 增值性 开发 与利用

地方政府公开信息分类及核心元数据研究

地方政府公开信息分类及核心元数据研究

1 相 关概 念 、 范和 标准 规
《 条例》 所称政府信息 , 是指行 政机关在履行职责过程 中
制作或者获取 的 , 以一定形式记 录 、 保存的信息[ 引。
《 条例》 l 条 规定 , 府信息公 开指南应 当包括政 府 第 9 政 信息 的分类 、 编排体系 、 获取方式 ,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机构的
文献 标识 码

文章编号
10 —16 (0 9 07 —0 0 2 9 52 0 )2 5 3
《 中华 人 民共 和 国政 府信 息 公 开条 例》 以下 简称 《 ( 条 例》 于 2 0 ) 0 7年 4月颁 布 ,0 8年 5 1日正式实施 , 20 月 各级政
府加强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在实施过程 中, 各政府信息 主 管部 门都会遇到一个很技术的问题 , 即政府信息公开指南 和 公开 目录如何 编制 …。在 整个政 府信 息公 开工 作 中 , 很关
符 、 数据标识符 ) 6个可选核心元数据 ( 元 和 信息资源发布 日
步、 规范统一 、 分级编制 、 各负其 责的原则 , 编制 政府信 息公
开 指南 和公 开 目录 。 同 时 , 由近 及 远 , 出重 点地 对 2 0 突 0 3年
以来的政府信息进行清 理 , 确保 公开信 息的 准确 、 整。本 完
务信息 资源分类 、 心元数据 等 , 核 以下 简称 《 准》 于 2 0 标 ) 07 年 9月发布 ,0 8年 3月 1日实施。这个 体 系标准 涉及 面 20 广、 结构庞大 , 比较适 合国家层 面的信息资源 目录。 宁波市开展 政府信 息公 开工 作 比较 早 ,0 4年 就 出 台 20
第 2 卷 增刊 8 20 0 9年 6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政府信息资源用户分类研究【数据库】文化、教育、体育类2006年一季度【文献号】638【原文出处吭 南鬃ɡ福ǖ?7期)【分类号】G9【分类名】图书馆学、信息科学、资料工作【复印期号】200601【标题】政府信息资源用户分类研究【作者】曾湘琼【作者简介】曾湘琼,湘潭大学图书馆馆员,学科馆员。

(湖南湘潭411051)【内容提要】本文根据政府信息资源用户的特点将其分为政府用户,企业用户和公众用户三类并详细分析了每类用户信息需求和利用的特点。

【摘要题】图书情报工作论坛【关键词】政府信息资源/用户/信息需求【正文】随着政府信息化的发展,政府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而用户分析是信息资源管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只有充分了解各类型用户的特点,才能将政府信息资源有针对性地提供给不同用户使用,才能实现政府信息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

根据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将政府信息资源用户划分为不同的类型。

如按用户所属的学科范围可概括分为社会科学用户和自然科学用户;按用户对信息需求的表达和认识特征可以分为正式信息用户和潜在信息用户;按用户的信息利用能力可以分为初级用户、中级用户和高级用户等[1]。

由于政府信息资源的特殊性,此文中我们将其按政府用户、企业用户和公众用户三类进行分析。

1政府用户政府用户是政府信息资源最主要的使用者,对政府信息有着最明显的需求。

从某种角度而言,政府部门的一切工作都是基于其对特定政府信息的掌握和分析而开展的,他们对政府信息的使用程度和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制约着政府信息资源的社会价值的有效发挥。

政府用户这一独特的身份使其信息需求和利用呈现出以下几个明显的特点:1.1信息需求集中与分散的特点。

政府部门分工严密,各具体部门和各政府公务员各司其职,他们在工作中所需的信息必然主要是与其分工密切相关的,某一特定的行业、领域的信息,因而具有高度集中的特点。

另一方面,政府工作人员把握着一个地区或部门的宏观发展方向,他们在制定大政方针、进行管理决策的过程中,也必须对其他方面和领域的信息有比较全面的了解和广泛的涉猎,以保证决策的科学合理。

因此,政府用户的信息需求又具有一定的分散性,这种分散,是在对特定信息深度需求的基础上对其他信息的广度的需求。

信息需求的集中与分散相结合,是政府信息用户的一个主要特点。

1.2所需信息的范围广泛,类型多样。

政府工作人员的职责是对地区或国家的发展方向进行宏观调控,对关系国计民生的各项事业进行组织管理和协调,从总体上来说,其工作涉及国家政治和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他们需要的不仅是某一地区某一行业的信息,而是整个国家乃至全球其他各国的各行各业的信息。

对各国、各地的每一行业、每一领域的发展状况、特点等都应有所了解,对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教育、军事等方面的相关信息都应尽量收集完整,因而政府用户的信息需求范围相当广泛,类型多种多样。

1.3对信息的可靠性和准确性的要求很高。

政府工作与人民的衣食住行,社会的长治久安,国家和民族的发展繁荣息息相关,准确可靠的信息是政府领导正确决策的前提,任何主观的或错误的信息都可能会影响其决策,进而给整个国家和社会带来不良后果。

1.4所需信息必须是完整的。

任何一项决策都带有社会性,事关全局,正确的决策必须建立在对情况的全面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所谓“兼听则明,偏信则暗”,片面的信息随时可能导致对事物的错误评价,政府领导者尤其需要对与其工作相关的事物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地了解。

1.5基层工作人员和高层政府领导对信息的需求特征具有明显差异。

政府信息用户又可以分为政府基层工作人员和政府中的领导与决策人员,这二者的信息需求特点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具体表现在:1.5.1就信息的数量和质量而言,基层工作者主要负责收集资料,为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依据,需要的是全面系统完整的信息,这其中也会包含对一些也许是信息噪音的信息的需求;而领导决策人员的主要职责是统筹规划,确定发展方向,这就要求提供给他们的信息简明扼要,全面但不琐碎,系统而不杂乱,而且对信息的质量要求很高。

1.5.2就信息的加工程度而言,基层工作者为了确保信息的全面准确,需要的是大量的一次文献信息,而领导决策人员着重需要所谓决策信息,即围绕决策工作通过专人筛选、评价、整理和浓缩的信息,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二次或三次文献信息。

2企业用户在现代信息社会,企业比以往更多地依赖信息来获得竞争优势,入世后中国市场竞争不断加剧,信息在企业中的地位将更显重要。

纵观企业所需决策信息,除在实际经济活动中获得之外,主要就是政府信息。

这是由于在长期对社会经济运行进行统筹规划和监督调控的过程中,政府部门建立起一系列信息收集、处理和传递机构,积累了和继续产生着大量对国计民生至关重要的信息资源,其完整性、系统性、连续性、权威性和可靠性都是其他信息源所不可比拟的。

一般说来,企业对政府信息的需求呈现以下特点:2.1在信息内容上,着重关注与经济贸易相关的各类政府信息。

与经济贸易相关的政策法规、战略研究报告、金融数据、国际国家标准、专利信息以及政府统计资料等是企业需要的主要政府信息资源。

这些信息可以为企业战略决策提供依据,如与经济贸易相关的各项法规条例是企业开展市场活动的前提,尤其是中国加入WTO后,世界贸易组织的相关条款、法案的内容是国内众多企业迫切需要的信息。

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2001年对5075位企业经营者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虽然绝大多数企业经营者都很关心WTO相关条款的内容,但是他们之中只有3.2%的人“非常了解”,18.5%的人“不太了解”,3.4%的人甚至根本“不了解”[2]。

这项调查让我们看到了企业对政府手中相关信息需求的迫切性,政府部门应该加强对企业的信息引导,及时将手中掌握的信息传递给有需要的企业。

2.2在信息获取方式上,普遍采用现代信息技术。

在信息技术一日千里的今天,企业为了占据市场竞争的制高点,往往不仅建设了内部信息网络,而且联入了互联网,不少企业还建设了自己的门户网站,通过网络将企业规模、生产经营范围和产品质量等信息传递给社会大众。

先进的信息技术条件使企业能够方便地通过各种渠道收集信息,也使企业对政府信息的传播方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希望可以通过网络快速了解政策方针的变化,查阅各项产品标准和专利文献等。

2.3在信息采集途径上,非常重视社会信息服务机构的作用。

信息服务机构拥有专业的信息人才、先进的信息设备、广泛的信息采集网络,并在长期的实践中形成了一整套科学的工作方法,积累了丰富的信息获取和分析加工的经验。

信息服务机构的这种优势是个人和多数企业所无法比拟的,因此,不少企业在获取竞争情报、进行重大战略决策等过程中非常倚重专业信息服务机构的咨询报告,许多跨国公司甚至专门设立了自己的信息服务中心。

信息服务业在美、德、日等国发展得非常迅速,而我国的信息服务市场发展还很不充分。

政府机关应该加强对社会信息服务业的引导,加强与信息机构的双向信息交流,以丰富政府信息资源,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2.4对信息时效性的要求非常高。

市场环境瞬息万变,对于企业来说,时间就是金钱,如果不能及时了解国际国内市场的发展动态、生产标准的修订变化以及本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外贸政策的变动等信息,就很容易导致生产、营销、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

而政府部门掌握有大量这类信息,政府加强对企业的信息引导,首先就应确保这些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的信息能及时传递到相关企业部门的手上。

2.5企业的性质规模会影响到企业的政府信息需求特征[3]。

企业因其性质、规模、经济实力及所有制形式的不同,对信息需求也有所不同。

一般而言,大中型企业有较雄厚的经济实力,主导着市场的发展变化,他们对一些科技新成果、先进的机器设备等信息比较感兴趣。

小型企业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更加重视那些见效快、实用性强的信息以及生产资料来源、市场预测等配套信息。

而乡镇企业多数依赖市场调节推销产品,所以把市场销售信息看成决定企业命运的关键。

政府应该根据不同企业的特点重点提供不同的信息,以保证所有信息都能发挥其价值。

3公众用户在现实生活中,公众对政府信息的需求也是多样化的。

但政府信息长期为政府内部所垄断,公众获取政府信息的渠道单一,程序繁杂,且缺乏有效的法律保障。

而随着信息传播方式的多样化,政府已经无法实现与社会的完全隔绝,公众对政府信息的需求已不完全依赖于政府单方面的主动供给,而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依靠民众自己的力量、渠道和社会联系来获取。

如果政府无法满足民众对相关政府信息的需求,大量非政府渠道产生的信息会成为民众自我获知政府信息的主要来源,在这种情况下,各种信息中必然会包括大量敌视和反对政府的信息,最终会损害到政府的自身利益。

因此,政府有必要加强对公众利用政府信息的特点的分析研究,将信息通过合适的渠道主动提供给社会公众。

概括起来,公众对政府信息的需求和利用主要呈现出如下特点:3.1在信息内容上,除了时事与社会新闻外,主要侧重于公共服务领域的信息。

如医疗、保险、教育、住房、就业、交通、税务等方面与他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政策法规信息。

此外,国内外重要的政治新闻、公共卫生事件等尤其是公众感兴趣的话题。

对那些公众注意力比较集中的与人民生活和社会安定相关的国内外重大事件,政府应该在第一时间通过新闻媒介发布和传递尽可能多的原始信息,决不能拖延和耽误时间。

如果政府不能很好地做到这一点,就可能带来一些不良的后果,公众有可能认为政府在企图隐瞒什么(尽管政府的原意不是如此);甚至可能会凭不确切的报道猜测事件的内容和性质,从而导致一些不必要的社会波动,走向政府管理所期望的反面。

3.2在信息获取方式上,大众媒介是其主要的信息源。

报纸、电视、广播三大传媒一直是我国公众获取政府信息的主要途径甚至是唯一途径。

在2002年对北京人的一项调查显示,有48.7%的受众主要依靠报纸了解国内外时事。

而对杭州市受众投入媒介时间的一项调查表明,2002年用户平均接触电视时间为121分钟每天,约为接触广播时间的5倍,接触报纸时间地3倍[4]。

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电视用户之广,电视传媒影响力之大。

而近几年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网络成为人们继三大传统媒体之后了解信息的又一主渠道。

根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十五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报告,截止2004年12月31日,我国上网用户总人数为9400万人,用户平均每周上网为13.2小时[5]。

因此,政府部门应将公共服务领域的相关信息适时发布在大众传媒和政府官方网站上,使公众能够通过正式合法的渠道及时了解到相关的公共服务信息。

【参考文献】[1]胡昌平,乔欢. 信息服务与用户[M]. 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157-160.[2]孙宏丽. 加入WTO对政府信息服务的现实需求[J]. 鲁行经院学报, 2003,(2):7-9.[3]杨子竞,钟守真. 咨询理论与方法[M]. 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8:198-202.[4]李景涛,毋江波. 媒介信息与用户信息需求的契合分析[J]. 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4,(5):89-93.[5][EB]/2005-06-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