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修德 博学进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敬业修德博学进取
——《永远是春天》观后感
近日,我们观看了影片《永远是春天》。
该影片通过塑造以王永乐为原形的永乐以及梁书记、母亲等极具个性的艺术形象,用独特的电影语言、生动的故事、真实的细节、真诚的态度对生命进行礼赞,表现一种值得普通人崇敬与效仿的理想人生境界。
王永乐同志的事迹感人至深、发人深思,他的贡献是物质的,更是精神的。
观看了影片之后,我作为黄岛区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一名党员,深受鼓舞,对学习、敬业、自律等方面有了新的认识。
一、虚心好学
王永乐同志几十年始终坚持用科学的理论、先进的知
识武装头脑,靠着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胆识,带领群
众创造并推广冬暖式蔬菜大棚生产技术,掀起了一场“绿色
革命”。
王永乐的科学理论和先进的知识从哪里来,自然是靠着他虚心请教的好学精神;影片点明了王永乐仅依靠传统种植三年没有使三元村摆脱落后面貌的现实,如果王永乐没有虚心好学的精神,他就不会有大棚技术的创新。
对一名机关工作者来说,我认为,所谓虚心好学,就是要勤学肯钻,广识多才,与书本为友,与大师对话,让读书成为习惯,始终拨亮学习这盏灯。
理论素质是一个人综合素质的灵魄和基础。
理论根基的深厚与否,决定着机关工作者理性思维的层次和工作水平的高低。
如果我们不能把握新形势,掌握新方法,应对新挑战,不提高理论水平不行,不学习新知识不行。
不懂得、不熟悉、不了解的东西与日俱增,处理各项矛盾、解决各种问题往往感到“底气不足”、“胸中没数”、“章法不明”,解决的办法之一,就是孜孜不倦、持之以恒地学习。
只有具备真才实学,才能成就一番事业。
学习的舞台既没有栏杆,也没有天花板。
加强学习,首先要学
习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同时,还要结合实际广泛摄取经济、政治、历史、法律、科教、管理等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学等方面的知识,借鉴人类文明的一切成果,提高自身的知识水平、理论素养和创新能力,做到学以立德,学以增智,学有所长,努力使自己成为某一方面的行家里手。
王国维说:“词以意境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
”人生修养也是如此,知识多了,学问多了,精神境界也就会高起来,只有通过学习才能提高道德水准和人格力量。
事实就是如此,一个工作者不爱学习,不爱读书,工作起来就会迷迷糊糊,缺少灵气,风度、气度、修养就不会提高,人就会变得粗俗,就有可能成为时代落伍者。
为此,在学习上很有必要强化以下三种意识:一是要强化学精于勤的意识。
畅销书《牛津个人生涯设计》中有一个命题:“没有天分,只有勤奋。
”这句话发人深省。
圣贤由学而成,道德由学而进,才能由学而得。
历史上凡有作为的名人,无一不是勤奋好学的典范。
诸葛亮之所以能神机妙算,上至天文,下至地理、中至人情,无所不通,无所不晓,就是因为他是一个博学之人。
魏书生之所以能成为著名的教育改革家、语文教育家,就是因为他对教育理论情有独钟。
魏书生在从教生涯中对教育理论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和热情:他不仅研究了孔子、墨子、孟子、朱熹、梁启超、陶行知、叶圣陶等众多国内教育家的理论,并且研究了苏霍姆林斯基、凯洛夫、杜威、布鲁纳等许多国外教育家的理论。
可以说,他对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达到了融会贯通的境界。
不仅如此,他还读了很多和教育相关的书籍,如哲学、宗教、文学艺术等。
因此作为机关工作者我们应当学会从繁杂的工作业务中跳出来,发扬“钉子”的钻劲和韧劲,挤出时间,静下心来,通过多种途径和形式进行学习、学习再学习,让读书伴随自己每一天,把学习贯穿自己一生,实现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二是要强化质疑善思的意识。
宋代的朱熹说:“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
”英国作家波尔克也指出,“读书而不思考,等于吃饭而不消化。
”质疑就是要在学习的时候,把脑筋开动起来,联系自己的思想和工作实际多问几个为什么;善思就是要善于释疑,
力求甚解,吸取精华,掌握真谛,寻找对策,探求规律。
三是要强化耕种并举的意识。
光耕不种地就会荒芜;只知播种而不耕地,长不出茁壮的禾苗。
学习其实就是要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
一要用所学的理论和知识武装头脑,改造思想,二要用所学的理论和知识,有效地指导自身工作实践,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原则性、系统性和创造性。
魏书生工作出色,事迹感人,讲演精彩,文章漂亮,论著不同凡响,很值得我们去认真学习和研究。
二、勤奋敬业
身患癌症的王永乐被迫切希望脱贫致富的三元村人
一致选为新一任村支部书记,他带领全村党员群众,扩大
耕种面积、改良土壤结构,种植果树。
后又跑东北学大棚
种植技术,带领全村走上种植大棚脱贫致富的康庄大道。
王永乐为什么能拖着“半条命”迎难而上,就是靠着他的勤奋敬业精神。
作为一名机关工作者,我认为,所谓敬业,就是要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精神,以满腔的热忱、全身心地投入到自己所从事的工作中去,做到热爱岗位、甘于奉献、追求卓越、不懈进取。
在这方面,魏书生同样是一个生动的例子。
在很多人眼里,当教师只是一种职业,而在魏书生眼里,当教师则是一项事业。
他18岁“上山下乡”,19岁当民办教师,21岁进工厂,28岁起到中学从教至今。
从魏书生写了150份申请书才当上老师的经历可以看出,他选择当教师的动机非常单纯,不为名不为利,惟一就是喜欢教育热爱教育,并以此作为自己奉献终生的事业。
正是他对教育强烈的事业心,才使他生活和工作难分彼此,教书和育人水乳交融。
正是这种强烈的事业心,魏书生才会在别人认为很辛苦的工作中,享受到人生的快乐。
魏书生很少说“努力工作”,说得最多的是享受工作,工作着并幸福着。
魏书生的奇迹和荣誉是干出来的。
他从1986年起任辽宁省盘锦市实验中学校长、党支部书记,1995年起兼盘锦市教委副主任,1997年起任盘锦市教委主任、党组书记,另外还有38项社会兼职。
几十
年来,魏书生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和台、港、澳地区作报告1300多场,上公开课800多次,堪称杏坛俊杰。
他热爱教书,酷爱读书,也善于写书,至今已发表了100多篇文章,主编、撰写出版了19本书。
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早在1984年便指出:魏书生“是个教育家”,而且“不是一般的教育家,他立志教育事业,有一种忘我精神”。
记得有这样一个故事,在一个建筑工地上有三个人在推砖。
有人问第一个人,你在干什么?他回答说:我在推砖;问第二个人,他说:我在赚钱;问第三个人,他说:我在建高楼大厦。
第一个人只是为工作而工作,第二个人是为生存而工作,第三个人却是把工作当成了一项事业。
后来,第三个人经过艰苦的努力成了一名建筑师。
从这里可以看出,观念的转变是最大的转变,思想的进步是最大的进步,一个人只有把工作当成一项事业才能真正有所建树,才能真正体会到工作的快乐和幸福。
“态度决定一切”,这不仅是体育的定律,更是生活的定律、工作的定律。
为此,在工作中很有必要强化以下三种意识:
一是强化服务的意识。
这是我们敬业的首要前提。
常言道:上面千条线,下边一根针。
说的是在基层工作很不容易。
任何工作都要靠基层去落实,鲜活的经验需要靠基层去创造。
因此,作为机关工作人员,应学会换位思考,遇事多为基层想想,做到眼睛往下看,身子往下蹲,经常深入实际,贴近一线,了解情况,总结经验,帮助基层解决点实际问题。
因地制宜出实招,真刀真枪办实事,狠抓落实求实效。
要把基层欢迎不欢迎、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和最高准绳。
二是强化“扬弃”的意识。
这是我们敬业的活力所在。
哲学上讲的“扬弃”是指发扬事物中的积极因素,抛弃事物中的消极因素。
强化“扬弃”的意识,其实质就是要有改革创新与继承发扬有机结合的辩证思想。
“天下之事,因循则无一事可为;奋然为之,亦未必难。
”(明文学家归有光语)作为机关工作者,我们必须把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作为自身建设的一个重大问题。
要勇于破除思想禁锢,勇
于开拓创新,勇于自我超越,不断悟出新思想,拓展新思路,树立新目标,拿出新举措,取得新突破,开创新局面。
三是强化“三有”的意识。
这是成熟的机关工作者敬业的重要标志。
所谓“三有”,即要有气度、有大志、有战略眼光。
古有从政“三有”之说,即“莫为婴儿之态,而有大人之器;莫为一身之谋,而有天下之志;莫为终身之计,而有后世之虑。
”(《格言联璧》)。
有气度是指能冷静地对待成败喜忧;能以“风力掀天浪打头,只须一笑不须愁”的大将风度对待挫折、误解和委屈;能以我瘦天下肥的心境对待基层的批评和意见。
有大志是指对待事业要有卧薪尝胆、破釜沉舟、百折不挠、坚忍不拔、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雄心壮志。
有战略眼光是指办大事要从宏观、长远利益出发,不能只求一时、一处之功,不能急功近利,搞轰动效应,出泡沫成果。
三、清正自律
三元村富了,面对接踵而来的荣誉,王永乐没有因此
头脑发昏,没有因此奢靡享乐,而是清正自律,始终保持
清醒头脑和共产党员风范,带领三元村勇闯市场经济大潮,
以不断创新矢志为民的朴素精神,丰富着北方冬季餐桌。
清正自律不仅仅是一种修养,更是一种行为规范和纪律要求。
王永乐谋富裕不懈怠;守富裕不忘本,不失自律清正的浩然正气。
对一名机关工作人员不说,清正自律是基本素质,是立身之本。
为此,在自律上很有必要强化以下三种意识:
一是要强化“三立”的意识。
“三立”即立德、立言、立功。
古人称之为“三不朽”。
所谓立德,即要有高尚的职业道德,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保持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树立起良好的个人形象;所谓立言,即以科学的理论、正确的思想为指导,用精彩的文笔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大造声势,广造舆论,著书立说;所谓立功,即立足本职,干事创业,尽责任,作奉献,在平凡的岗位上创出不平凡的业绩。
二是要强化“慎独”的意识。
“慎独”既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也是一种道德修养的重要方法。
它是指在个人独立工作、缺乏监督的
情况、环境之下,应自觉坚持不放纵、不越轨,不欺于“暗室”,不做见不得人的事。
用东汉时东莱太守杨震说的“天知、地知、你知、我知,何为不知”这“四知”来严以律已。
刘少奇同志在《论共产党员的修养》中强调共产党员要注重“慎独”,要讲修养、讲人品,讲廉耻,经常做到“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弃非份之想,常修从政之德”。
自觉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及时扫除自己政治上、思想上、人品上沾染的灰尘,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和浩然正气。
三是要强化“禁微”的意识。
古人讲“积羽沉舟”、“君子禁微”,“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就是强调要注意小节,“小处不得随便”。
任何事物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小事上不注意,小节上不检点,久而久之就可能会出大问题。
因此,作为机关工作人员应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各种规定和制度,自我检点,防微杜渐,坚持做到不该吃的不吃,不该要的不要,不该进的不进。
要净化自己的生活圈、交际圈和娱乐圈,做到8小时内外一个样,领导在与不在一个样,别人监督不监督一个样。
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要稳得住心神,管得住手脚,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抵得住诱惑,经得住考验。
《永远是春天》这部影片中王永乐形象在我们面前是一面旗帜,一面镜子。
一名机关工作者应该时时处处以王永乐为榜样,时刻保持谦虚谨慎,戒骄戒躁,公道正派,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敬业修德,博学进取,做“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干事,清清白白、老老实实为人”,“顶天立地有本事之人”。
2014年4月2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