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的排泄功能 (人体解剖生理学)
肾脏的排泄功能ppt课件
一、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
(一)肾小球滤过作用的证据 (二)滤过的结构基础(滤过膜)
1、 滤过膜(filtration membrane)的组成
【3】由消化道排出的主要是经肝代谢产生 的胆色素和肠粘膜排出的无机盐(如钙、 镁、铁等);
【4】由肾脏以尿液的形式排泄。
二、肾脏功能概述:
(一)泌尿功能: ①排除代谢终产物、过剩的电解质及进入体
内的异物; ②调节细胞外液量和血液的渗透压; ③调节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
少尿的定义
–24小时尿量少于500ml; –每小时尿量少于15ml。
无尿的定义
–24小时尿量小于100ml。
多尿的定义
–24小时尿量大于 2500ml。
(二)内分泌功能:
• 肾素(renin) • 前列腺素(prostaglandin,PG) • 促红细胞生成素(erythropoietin,EPO) • 活性维生素D3 [1,25-(OH)2-D3]
功能:对血容量和血压起调节作用的肾素 刺激骨髓造血的促红细胞生成素 具有强烈舒血管作用的前列腺素 调节钙磷代谢的活性维生素D3
致密斑 Macula densa 是钠离子浓度感受器
球外系膜(间质)细胞
Extraglomerular mesangial cells
(二) 肾的血液循环 renal
circulation
1、肾的血供特点
1)血流量大:1200ml/min 占心输出量的1/5 ~ 1/4 左右。
2)皮质血流多:
皮质 94%ຫໍສະໝຸດ 动脉血压 < 80 mmHg 平滑肌已达舒张极限 动脉血压 > 180 mmHg 平滑肌已达收缩极限
肾的排泄ppt课件
2. 血浆胶渗压: 快速输入大量注入生理盐水时→血浆Pr被稀释→血浆胶渗压↓→
GFR↑ →尿↑。
2024/10/21
.
28
(三)肾血流量的调节
1. 自身调节:
动脉血压在80~180mmHg (10.7─24.0KPa)时间,肾血流量有自 身调节,肾血流量相当稳定,完成泌尿 功能.
机制:肌源学说—调节入球小A口 径.
➢ 二、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 收与分泌的因素
2024/10/21
.
27
一、 影响肾小球滤过的因素
(一)滤过膜的通透性和滤过面积 急性肾小球肾炎→肾小球Cap管腔变窄→滤过面积 ↓ →GFR↓→尿↓ 孔径↑→ GFR↑ 肾炎,缺O2,酸中毒→ 负荷↓→Pr尿,血尿
(二)有效滤过压 )
1.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BP(80─180mmHg),肾有自身调节,肾小球Cap血压稳定,GFR不变 BP<80mmHg→肾小球Cap血压↓→GFR↓→尿↓
2024/10/21
.
18
Na+在近曲小管的重吸收 机制:1)泵-漏模式
小管腔
组织 间隙
扩散 泵 回漏
2024/10/21
重吸收量 = 泵出量 - 回漏量
.
19
2)Na+-H+交换方式
Na+
3)Na+-葡萄糖等同时转运
H+
glucose Cl-
2024/10/21
.
20
2. H2O的重吸收 近端小管
U.V C= P
U:尿中浓度 V:每分尿量 P:血中浓度 C:清除率
意义:测定肾功能,推测GFR和肾血流量和肾小管 转运功能
2024/10/21
《生理学》.肾脏的排泄课件
第七节 尿液及其排放
一、尿液 每天尿量(平均1.5升) 多尿(长期持续保留>2.5升) 少尿(0.10.5升) 无尿( < 0.1升 ) 临床意义
第四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八分。
尿的理化性质
含多种排泄量
酸碱度(5.07.0)
正常尿颜色:淡黄色
密度(比重):1.0151.025g/cm3
临床意义:与渗 透性利尿关系
第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八分。
5、其它物质的重吸收
氨基酸重吸收机制与葡萄糖重吸收机制相似 大部分的Ca2+和Mg2+在髓袢升支粗段重吸收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八分。
(三)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因素(P232)
1、小管液的渗透压
原理
渗透性利尿 临床意义
第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八分。
(二)几种物质的重吸收
1、NaCl 和水的重吸收
近端小管(占6570%)
髓袢升支粗段对NaCl和水的重吸收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Cl和水的重吸收 占NaCl吸收总量12%;但可调节。(而其它部位则不
可调节) NaCl吸收的意义 维持细胞外液Na+的平衡和渗透压
1.0021.035g/cm3
浓缩尿;稀释尿
第四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八分。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管壁对水的通透性(受ADH激素的调节) 管外对水吸收的吸引力(渗透压差)→肾髓质渗透压梯度
的建立
第二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八分。
第三十页,编辑于星期一:十四点 五十八分。
二、肾髓质渗透压梯度的形成和保持
(一)肾髓质渗透压梯度的形成 结构:
生理学chapt08肾脏的排泄功能ppt演示课件
肾皮质 肾髓质
肾盂
肾锥体 肾单位
肾脏的结构(示肾锥体和肾单位)
一、肾脏的功能解剖
(一)肾单位和集合管
• 肾单位:是肾的基本功能单位,有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两种类 型;它们与集合管一道共同完成尿的生成过程。
• 肾单位的构成:
• 集合管:不属于肾单位的组成部分,但其与远端小管的远曲小管相 连,每一集合管又接受多条远曲小管,在尿液的生成过程当中,特 别是在尿液的浓缩当中起重要作用。
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结构和功能的比较
(三)球旁器(近球小体)
一个肾单位的髓襻升支在进入肾皮质部之后,在其自身肾单位的 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之间通过,并与肾小囊壁、入球和出球 小动脉相互紧密接触,形成球旁器(近球小体)。
由球旁细胞(颗粒 细胞)、致密斑和 球外系膜细胞三部 分组成。
主要分布在皮质肾 单位。
肾血流量的调节方式:自身调节、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
(一)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定义和调节作用的特点:不依赖于外来神经和体液因素的血流量调 节,表现为肾血流量在一定的平均动脉压范围内保持相对恒定。
• 当平均动脉压变动于80 ~ 180 mm Hg范围时,肾血流量保 持相对的恒定。
• 当平均动脉压变动在20 ~ 80 mm Hg范围内时,肾血流量 成比例增加。
远曲小管 球外系膜
细胞 出球小动脉
致密斑
入球小动脉 球旁细胞
• 球旁细胞 :入球小动脉 中膜内的特殊分化的平 滑肌细胞;能够合成、 储存和分泌肾素。
• 致密斑:髓襻升支粗段 的远端部分与同一肾单 位入球和出球小动脉接 触处的一些高柱状上皮 细胞;能够感受小管液 中NaCl的含量变化,并 将此信息传递给球旁细 胞,从而调节球旁细胞 的肾素释放。
生理课件:肾的排泄功能
D. 可調節血管升壓素的分泌;
√E. 可感受腎血流量的變化
√
4.腎臟球旁細胞的生理功能是: A. 分泌血管緊張素 B. 分泌腎素 C. 分泌醛固酮 D. 分泌前列腺素 E. 分泌促紅細胞生成素 5.腎小球濾過率是指: A. 一側腎臟每分鐘生成的超濾液量
√B. 兩側腎臟每分鐘生成的超濾液量
C. 兩側腎臟每分鐘生成的尿量 D. 一側腎臟每分鐘生成的尿量 E. 兩側腎臟每分鐘的血漿流量 6.正常情況下,腎小球濾率為: A. 100ml/min B. 125ml/min C. 150ml/min D. 200mi/min E. 175ml/min
蛋白質 葡萄糖
+ Na
+ K
Cl 磷酸根 尿素 尿酸 肌酐 氨
血漿 (g%)
原 尿(g%) 終 尿(g%) 重吸收率(%)
99
8
0.03
0
100
0.1
0.1
0
100
0.33
0.33
0.35
99
0.02
0.02
0.15
94
0.37
0.37
0.6
99
0.004
0.004
0.05
67
0.03
0.03
1.8
45
0.004
0.004
0.05
79
0.001
0.001
0.1
0
0.0001
0.0001
0.04
0
濾過屏障—濾過膜
腎小球毛細血管內的 血漿經濾過進入腎小 囊,其間的結構稱為 濾過膜
濾過膜的結構
① 毛細血管內皮細胞 有直徑為70-90nm的窗孔, 通透性大,阻止血細胞通過 ② 基膜 有直徑為2-8nm的網孔, 允許水和部分溶質通過 ③ 腎小囊髒層足突 有直徑為4-11nm的裂孔, 限制蛋白質通過
生理学——第八章肾脏的排泄功能
2.H+的分泌:通过Na+-H+交换进行分泌,同时促进管腔中的HCO3-重吸收入血。
在远曲小管和集合存在Na+-H+和Na+-K+交换的竞争,因此,机体酸中毒时会引起血K+升高,同样,高血钾可以引起血浆酸度升高。
3.NH3的分泌:肾脏分泌的氨主要是谷氨酰胺脱氨而来。
泌NH3有利于H+分泌,同时促进Na+和HCO3-的重吸收。
从上可以看出,Na+重吸收可促进多种物质的重吸收或排泄,例如K+的排泄、H+的分泌、水的重吸收、Cl-的重吸收、葡萄糖、氨基酸的重吸收等,机制如下:(1)Na+主动重吸收,形成管内为负,管外为正的电位差,这种电位差促进阴离子(例如Cl-)向管外转移(重吸收),促进阳离子(例如K+)向管内分泌;(2)葡萄糖、氨基酸的重吸收方式是继发性主动重吸收,必须与Na+同向转运入细胞内,而这种转运依赖Na+主动转运形成的细胞内低Na+。
(3)Na+重吸收促进水的重吸收是由于渗透压变化所致。
而NH3的分泌,HCO3-的重吸收则不依赖Na+重吸收,因为NH3为脂溶性物质,可以自由地通过细胞膜,它扩散的方向决定于细胞两侧的pH值(向pH低侧扩散);HCO3-能与小管液内的H+结合然后分解成H2O、CO2,CO2可以自由通过细胞膜,在细胞内再生成HCO3-后转运入血,因此,不是Na+重吸收,而是分泌H+能促进HCO3-的重吸收和NH3的分泌。
九、影响终尿生成的因素1.肾小管中溶质浓度是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的重要因素。
糖尿病患者血糖升高,超过肾糖阈时小管内糖浓度增高,妨碍水分重吸收,形成多尿,这称为渗透性利尿,甘露醇利尿原理也如此。
2.抗利尿激素是调节尿量的重要激素,能增加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通透性,使尿量减少。
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的有效刺激有: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循环血量减少,动脉血压降低,痛刺激等。
当大量出汗,严重呕吐或腹泻时,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尿量减少。
大量饮水后,血浆晶体渗透压降低,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多,称为水利尿。
生理学┃肾的功能解剖
生理学┃肾的功能解剖生理学· 尿的生成和排出第一节肾的功能解剖和肾血流量肾脏是机体最重要的排泄器官,通过尿的生成和排出,参与维持机体内环境的稳定。
肾脏能排出机体代谢终产物以及进入机体过剩的物质和异物,调节水和电解质平衡,调节体液渗透压和电解质浓度,调节动脉血压和调节酸碱平衡等。
尿生成包括三个基本过程:①血浆在肾小球毛细血管处的滤过,形成超滤液;②超滤液在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的过程中被选择性重吸收;③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最后形成终尿。
肾脏也是一个内分泌器官,可合成和释放肾素,参与动脉血压的调节;合成和释放促红细胞生成素,调节骨髓红细胞的生成;肾脏中的1α-羟化酶可使25-羟维生素D3转化为1,25-二羟维生素D3,参与调节钙的吸收和血钙水平;肾脏还能生成激肽、前列腺素,参与局部或全身血管活动的调节。
此外,肾脏还是糖异生的场所之一。
可见肾脏具有多种功能,本章重点讨论尿的生成和排出。
“一、肾的功能解剖肾是实质性器官,位于腹腔后上部,脊椎两旁,左右各一。
肾实质分为皮质和髓质两部分。
皮质位于表层,富有血管,主要由肾小体和肾小管构成。
髓质位于深部,血管较少,由15~25个肾锥体构成。
锥体的底朝向皮质髓质交界,而顶部伸向肾窦,终止于肾乳头。
在肾单位和集合管生成的尿液经集合管在肾乳头处开口进入肾小盏,再进入肾大盏和肾盂,最后经输尿管进入膀胱。
肾盏、肾盂和输尿管壁内含有平滑肌,其收缩运动可将尿液驱向膀胱。
在排尿时,膀胱内的尿液经尿道排出体外。
(一)肾单位的构成人的每个肾中约有10^6个肾单位(nephron),它是尿生成的基本功能单位,它与集合管共同完成尿的生成过程。
肾不能再生新的肾单位,因此,肾脏损伤、疾病或正常老年化,肾单位的数目将渐渐减少。
40岁后,每10年肾单位将减少大约10%。
肾单位由肾小体及与之相连接的肾小管构成。
肾小体由肾小球和肾小囊组成(图8-1)。
肾小球是位于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脉之间的一团彼此之间分支又再吻合的毛细血管网。
肾的排泄机能演示文稿ppt文档
大
10%~15%
1:1
形成缠绕在邻近的近曲和 远曲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 和直小血管 长,达内髓层
几乎无
侧重尿的浓缩和稀释
出球小动脉分布与肾小管的关系
★球旁器/近球小体
(球旁细胞 致密斑 球外系膜细胞)
1. 球旁细胞 (颗粒细胞)
●入球A接近肾小 球膜一段,由平 滑肌细胞分化 ●内含分泌颗粒, 可分泌肾素;
肾 单 位 (Nephron): 肾 脏 的 基 本 功 能 单 位,包括肾小体(renal corpuscle)和肾小管 (renal tubule)
两侧肾有170~240万个肾单位, ~40万个肾单 位即可维持正常泌尿功能.
不能再生. 40岁后, 数量随年龄增加而递减, 每10年约减少10%. 80岁余40%肾单位, 功 能代偿增加.
1.肾小球的滤过 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3.肾小管与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完成排泄功能的基本结构: 肾单位和集合管
非泌尿功能——分泌生物 活性物质
A.促红细胞生成素(EPO)— 促RBC生成
B.肾素——①调节醛固酮分泌 ②调节血量③调节电解质浓 度
C. 羟化VitD3——钙磷代谢 D. PGE——舒血管
第一节 肾脏的机能解剖
一、肾的结构特征 (一)肾单位和集合管 (二)皮质肾单位和近髓肾单位 (三)近球小体(球旁器) 二、肾脏的神经支配 三、肾脏的血液循环 (一)血流供应特点 (二)自身调节 80-180mmHg,机理不清 (三)神经和体液调节
肾脏的机能解剖
(一)肾单位和集合管(Nephron and Collecting Duct)
肾小管、集合管的重吸收作用 原尿进入肾小管后,肾小管液中一些物质通过小管上皮细 胞又回入血液的过程。
第8章 肾脏的排泄功能课件生理学基础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八章 肾脏的排泄功能
(三)构造: 1、肾皮质 :肾浅层,有肾柱。 2、肾髓质 :肾深部,有肾锥体、
肾乳头、乳头孔、肾小盏、肾 大盏、肾盂。
目录
CONTENTS
1 章目录 2 概述 3 尿的生成 4 尿的贮存和排放
第一节 概述
一、排泄的概念与途径
❖机体将代谢终产物、过剩及有害的物质,经血液循环,通过排 泄器官排至体外的过程称为排泄。
❖近曲小管是重吸收的 主要部位
2.重吸收的方式
主动重吸收
被动重吸收
3.重吸收的特点
(1)选择性:全部或大部分重吸收对机体有用的物质, 如葡萄糖、氨基酸、Na+和水等。 (2)有限性:当小管液中某种物质的浓度过高,超过上 皮细胞对其重吸收的极限时,终尿中将会出现该物质。
❖肾糖阈:尿中刚开始出现葡萄糖时的最低血糖浓度。
正常值为8.9~10.0 mmol/L。
4.几种主要物质的重吸收
(1)Na+和Cl-的重吸收: Na+的重吸收率约为99%,在近曲小管主动重吸收; Cl-在近曲小管,被动重吸收 在髓袢升支粗段,继发性主动重吸收
(2)K+ 的重吸收: 在近曲小管主动重吸收,重吸收量约占滤过量 的94%。
(3)葡萄糖(氨基酸)的重吸收: 在近曲小管重吸收率接近100%,是借助于Na+ 主动重吸收的继发性主动转运。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小管液(即原尿)流经肾小管和集 合管时,其中某些成分经上皮细胞重 新进入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过程, 称为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氨基酸、葡萄糖原尿中有→终尿中无
质的改变
原尿量=125ml/min×60×24=180L/d 终尿量=1~2L/d
2024版年度肾脏的排泄功能人体解剖生理学课件
肾脏解剖位置及形态特点
位置
肾脏位于腹膜后脊柱两旁 的浅窝中,左肾较右肾稍
高。
2024/2/3
形态
肾脏呈蚕豆状,内侧缘中 部凹陷,为肾门,是肾血 管、淋巴管、神经和输尿
管出入的部位。
结构
肾脏表面包有一层致密结 缔组织构成的被膜,实质 分为外周的皮质和深部的
髓质两部分。
4
肾单位组成与功能
01
02
03
2024/2/3
ADH作用于肾脏的集合管, 增加水的重吸收,从而减 少尿液的生成和排放。
在体内水分不足或血液渗 透压升高时,ADH的分泌 会增加,以保留水分。
15
渴觉产生与饮水行为调控
2024/2/3
渴觉是由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感知到血 液渗透压升高时产生的。 渴觉会促使机体产生饮水行为,从而增加 水分的摄入。 饮水后,血液渗透压下降,渴觉消失,饮 水行为得到调控。
32
谢谢您的聆听
THANKS
2024/2/3
33
2024/2/3
外源性有毒物质
包括药物、毒物、环境污染物等,通过食物、空气、水等途径 进入体内。
内源性有毒物质
由体内代谢产生的废物和毒素,如尿素、肌酐、尿酸等。
24
肾脏在有毒物质排泄中作用
2024/2/3
滤过作用
01
肾小球滤过膜可将血浆中的有毒物质滤出,形成原尿。
重吸收与分泌作用
02
肾小管上皮细胞可对原尿中的有用物质进行重吸收,同时将有
分类
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
适应症
急性或慢性肾功能衰竭、药物或毒物中毒等。
2024/2/3
31
移植手术前后注意事项
2024/2/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滤过分数
是指肾小球滤过率与每分钟肾血浆流量之比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滤过膜
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层、基膜层和肾小囊脏层 上皮细胞层组成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滤过膜通透性
机械屏障:分子量〈69000 电学屏障:含有带负电荷的物质(如异多糖的 涎基等)不易通过
体液调节
血浆晶体渗透
血浆晶体渗透压↑→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 →ADH合成与释放↑→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水 重吸收↑→尿量 血浆晶体渗透压↓, ADH分泌↓,尿量↑
水利尿 大量饮清水引起尿量增多的现象
体液调节
循环血量
循环血量↑→左心房容量感受器(+) 动脉血压↑→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
ADH↓
体液调节
血Na+和血K+浓度
血Na+浓度↓ 和/或血K+浓度 ↑
→肾上腺皮质球状带
→醛固酮分泌↑
体液调节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循环血量↓
肾入球小动脉牵张感受器(+) 致密斑感受器(+) ↑
交感神经(+)
近球细胞→肾素分泌↑
→血管紧张素原→血管紧张素→血管紧张素 Ⅱ→血管紧张素Ⅲ ↑ 肾上腺皮质球状带→醛固酮分泌
肾脏的主要功能
排泄功能 肾脏通过泌尿还对机体的水平衡、电解质平
衡及酸碱平衡具有重要调节作用 内分泌功能
肾脏可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肾素、维生素D3 等激素
肾脏的基本结构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尿生成的基本过程 肾小球滤过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
重吸收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
分泌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肾脏的基本结构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如果尿路阻塞,可导致囊内压增高,有 效滤过压降低,滤过减少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肾血浆流量
血浆流量增大时,胶体渗透压上升的速度较 慢,有效滤过压递减的速度也随之减慢,因 此有效滤过压为正值的毛细血管长度增长, 滤过率增加
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功能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由肾小球滤出的液体(原尿)在流经肾小管和 集合管时,其中的某些成分被肾小管或集合管 的上皮细胞转运至血液中的过程称为重吸收
肾脏的排泄功能
肾脏的排泄功能
肾脏的排泄功能
正常人的葡萄糖肾阈为160-180mg%
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功能
其他物质:
氨基酸的重吸收机制与葡萄糖的类似 HPO2-,SO4-重吸收与 Na+重吸收相伴联 少量蛋白质通过吞饮作用被重吸收
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功能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功能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上皮细胞还可将一些机体 多余的物质,或对机体有害的物质分泌入小 管液中,这一过程称为分泌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有效滤过压
动脉血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
囊内压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动脉血压在10.7—24.0kPa内变动时, 通过自身调节,肾小球毛细血管压可维 持相对稳定
动脉血压降低,滤过减少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血浆胶体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
蛋白的浓度
当大量静脉输入生理盐水或极度营养不良等 情况下,使有效滤过压增加,滤出增多
1、近球细胞:分 泌肾素的颗粒 2、致密斑:感受 小管液中 Na+量 的变化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肾小球滤过
是指血液流过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浆中 的水分和小分子物质通过滤过膜滤人肾小囊 内的过程
肾小球滤过的动力 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肾小球滤过率
是指单位时间内(每分钟)两侧肾脏所生成的 原尿量
尿液理化性质
新鲜尿液呈淡黄色、透明状
尿中含红细胞时,呈红色,称血尿 尿中有淋巴液或大量白细胞,呈乳白色
尿比重 1.015~1.025 酸碱度 Ph 5.0~7.0
肾脏的排泄功能
尿液化学成分
水 95%~97% 固体物质
电解质 非蛋白汗氮化合物
尿素、尿酸、肌肝等
肾脏的排泄功能
第十章 泌尿系统的功能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排泄
机体将进入血液的代谢尾产物、体内过剩物质以及异物 排出体外的过程
排泄器官
呼吸器官:CO2和少量水分 消化道:无机盐类(钙、镁、铁等)和胆色素 皮肤、汗腺:水分以及 NaC1和尿素 肾脏:尿液,排泄的物质种类多,量大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肾单位 是肾脏的结构和功能单位 肾单位由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组成 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 肾小管则由近曲小管、髓袢和远曲小管组成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肾脏的排泄功能
皮质肾单位
髓袢
近髓肾单 位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肾小球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近球小体
Juxtaglomerular apparatus
肾小球有效滤过压 =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
(血浆胶体渗透压+囊内压)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影响滤过的因素 滤过膜的通透性和面积 有效滤过压
肾血浆流量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滤过膜的通透性和面积
滤过膜的屏障作用减弱 ,白蛋白、红细胞 等被滤出而出现蛋白尿或血尿
肾小球毛细血管上皮细胞因增生、肿胀使 管腔变窄而阻塞时,可使滤过面积减少, 从而滤过率下降,出现少尿或无尿
离子结合为铵盐
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功能
肾内自身调节
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球-管平衡 小管液的溶质浓度
肾血流量的自身调节
“肌源学说”——当血压在一定范围内升高 时,入球小动脉口径缩小,对血流阻力增大, 肾血流量将不致因全身动脉血压的升高而增 加。反之亦然。
管-球反馈
球—管平衡
不论肾小球滤过率有何变动,近球小管对滤 液的重吸收率总是稳定在滤过率的65%— 70% 的现象
→水的重吸收↓→尿量↑→血量↓
体液调节
醛固酮对肾脏泌尿功能的调节 来源
肾上腺皮质球状带合成和分泌
作用
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Na+的主动重吸收,同时也促进 K+的分泌 ,水的重吸收也增加(保Na+排K+保水)
体液调节
醛固酮释放的调节
血Na+和血K+浓度 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
小管液中溶质的浓度
通过增加肾小管中溶质浓度和渗透压升高而 引起利尿的方式称为渗透性利尿
体液调节
抗利尿激素( ADH)对肾脏泌尿功能的调节 来源
下丘脑视上核和室房核的神经细胞合成
作用
体液调节
抗利尿激素分泌的调节
血浆晶体渗透 循环血量
排尿反射
皮层 高位中枢
尿意
尿量↑
牵张感受器 兴奋
盆神经
盆神经 阴部神经
逼尿肌收缩 尿道内括约肌舒张
尿道内括约肌舒张
骶髓 初级中枢
尿液入后尿道 尿液排出
肾脏的排泄功能
排尿异常
尿频 排尿次数过多
常由膀胱炎症或机械刺激引起
尿潴留 膀胱中尿液充盈过多而不能排出
多由腰骶部脊髓损伤引起
尿失禁 脊髓受损,以致初级中枢与大脑皮 层失去功能联系,便失去对排尿的意识 控 制
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功能
葡萄糖的重吸收
在肾小管内全部被重吸收回血液 重吸收葡萄糖的部位只限于近球小管
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功能
借助于Na+的主动重吸收而进入细胞 内的,故属于继发性主动转运
肾小管对葡萄糖的重吸收有一定限度
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功能
肾糖阈
通常将未出现尿糖的最高血糖浓度称为肾糖 阈
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功能
重吸收方式
主动重吸收 被动重吸收
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功能
重吸收部位
主要部位:近球小管
全部的葡萄糖、氨基酸,80%~90% 的HCO3-,65%~70%的水和钠、钾、 氯离子在此吸收
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功能
重吸收特点
肾小管和集合管各段重吸收的物质的种类和 量不同,以近球小管重吸收能力最强
→保Na+和水,排K+→循环血量恢复
肾脏的排泄功能
尿量
正常 1000~2000ml/日,平均1500 ml/ 日
如一昼夜尿量少于500ml,排泄物即无法全 部排出
多尿 长期保持在每昼夜2500ml以上 少尿 每昼夜在100~500ml范围内 无尿 每昼夜尿量少于100ml
肾脏的排泄功能
肾小管和集合管对各种物质的重吸收具有选 择性
钠的重吸收
近曲小管
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功能
C1-的重吸收
近球小管绝大分部C1-主要是由于Na+的主动 重吸收形成的电位差而被动重吸收
髓袢升支粗段,Cl-的重吸收属于继发性主动 转运,与Na +、 K+主动重吸收相偶联
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功能
水的重吸收
H+的分泌 K+的分泌 NH3的分泌
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功能
H+的分泌 H+—Na+交换 K+的分泌 : K+—Na+交换
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功能
NH3的分泌
NH3是小管上皮细胞的代谢产物 NH3可通过细胞膜自由扩散进入小管液 进入小管液的NH3与H+结合成NH4+ NH4+又可与小管液中强酸盐(如NaCl)的负
在各段小管均为被动过程
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功能
K+的重吸收
是逆电化学梯度而进行的主动过程 吸收的主要部位是近球小管 尿液中的K+主要是由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分泌
的
肾小管重吸收和分泌功能
HC03-的重吸收 80%-85%是在近球小管中以被动的方
式被重吸收
在小管液内负离子的重吸收中,HC03-优先 于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