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排泄功能PPT课件

合集下载

生理学8-肾脏的排泄PPT课件

生理学8-肾脏的排泄PPT课件

肾脏还能排除药物、重金属和其 他有害物质的排泄,这对于保护 身体免受毒害和维持正常的生理
功能具有重要作用。
04
肾脏疾病与排泄异常
急性肾衰竭
急性肾衰竭定义
急性肾衰竭是一种突然发生的肾功能 下降,导致体内代谢废物不能及时排 出,引起一系列症状。
症状
治疗急性肾衰竭的方法包括去除病因 、控制症状、进行透析等。
病因
急性肾衰竭的常见病因包括缺血、中 毒、梗阻等。
治疗
急性肾衰竭的症状包括尿量减少、水 肿、恶心、呕吐、呼吸困难等。
慢性肾衰竭
慢性肾衰竭定义
慢性肾衰竭是指由于各 种慢性肾脏疾病导致的 肾功能进行性下降,最
终发展为尿毒症。
病因
慢性肾衰竭的常见病因 包括糖尿病肾病、高血 压肾病、慢性肾炎等。
症状
慢性肾衰竭的症状包括 乏力、食欲不振、贫血
生理学8-肾脏的排泄
$number {01}
目 录
• 肾脏的概述 • 肾脏的排泄功能 • 肾脏排泄与健康 • 肾脏疾病与排泄异常 • 肾脏疾病的预防与治疗
01
肾脏的概述
肾脏的位置和结构
位置
肾脏位于腹部的两侧,靠近腹主 动脉和下腔静脉。
结构
肾脏由数百万个肾单位组成,每 个肾单位包括肾小球、肾小囊和 肾小管。
当摄入过多酸性食物或碱性食物时,肾脏会相 应地增加或减少碱性或酸性物质的排泄,以维 持酸碱平衡。
肾脏还能通过调节尿液中的碳酸氢盐的排泄, 来维持酸碱平衡,这对于维持正常的生理功能 和预防代谢性酸中毒等病症具有重要意义。
肾脏排泄与废物排除
肾脏通过排泄代谢废物和有害物 质,维血液中的废物和多 余物质,将其转化为尿液排出体 外,从而保持血液的清洁和健康。

第八章肾脏的排泄功能

第八章肾脏的排泄功能

心房钠尿肽
▪ 具有排钠利尿作用 ▪ 抑制肾素和醛固酮的分泌 ▪ 具有减少血容量和降低血压的作用
甲状旁腺激素
▪ 促进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对Ca+的重吸收 ▪ 增加磷酸盐的排出
肾脏泌尿功能的重要性
▪ 在神经和体液调节下对血浆不断处理 ▪ 具有维持内环境的相对平衡的作用 ▪ 肾脏受损时会出现: ①水电解质紊乱,内环境稳态被破坏 ②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出现肾性贫血 ③胆钙化醇分泌减少,钙吸收减少,血钙降低,
D.其他物质的排泄 经肾小管还排出肌酐、马尿酸等,以及外来 有机物如对氨基马尿酸盐、酚红、青霉素、 碘锐特等。
临床上利用酚红排泄试验来判断肾小管的 排泄功能。
尿的浓缩与稀释
渗透压: 尿液=血浆→等渗尿 尿液﹥血浆→浓缩尿 尿液﹤血浆→稀释尿
肾脏浓缩和稀释尿的功能是保持机体水 平衡的重要机制。
由于自肾皮质 到肾髓质存在渗透 压逐渐升高的渗透 梯度,集合管正处 在这一渗透梯度之 中。当低渗液流经 集合管时,其中水 分被重吸收,吸收 多少,受抗利尿激 素的调节。
尿的化学成分
水占95~97%,其余为固体物质,包括有 机物和无机盐两大类,还有少量蛋白质、还 原糖、酮体及胆色素等。
▪ 肾脏排出水和电解质的速率存在着日周 期变化:
▪ 水:8小时睡眠时间最少; ▪ K+和Na+:夜间排出少,中午至下午较多; ▪ H+:夜间排出多,日间少; ▪ Ca+和Mg2+:夜间排出多。
▪ 了解此昼夜节律有助于了解肾脏的功能。
尿的输送、贮存和排放
一、尿的输送和贮存 尿在肾生成→肾盂→输尿管→膀胱(暂
时贮存尿液)
贮尿量 膀胱内压 尿意
﹤0.4L ﹤10cmH2O 无 0.4~0.5L 15cmH2O 有 达0.7L 35cmH2O 强烈

最新生理学课件 第八 肾脏的排泄3-PPT文档

最新生理学课件 第八  肾脏的排泄3-PPT文档

簞磕苵蝽髺魲鯕条逪祽隷蕿澍 鐤赭蔔衬梸瓞砝脛穹悢昢烦鳿 襧調瘷躗狈懶愒啧愔嘛
古古怪怪广告和叫 姐姐
和呵呵呵呵呵呵斤 斤计较斤斤计较
化工古古怪怪古古 怪怪个
Ccggffghfhhhf
Ghhhhhhhhhh
1111111111
2222222222 555555555555 8887933 Hhjjkkk 浏览量力浏览量了
U·V 1ml /min×125mg /100ml
C菊粉= =
=125ml /min
P
1mg /100ml
2.肾血流量的测定
碘锐特diodrast、对氨基马尿酸(PAH)静 脉注射后,经肾循环一周后可完全清除 掉(通过滤过和分泌)。
即在肾动脉中该物质有一定浓度,流到肾 静脉中其浓度接近0,那么该物质每分 钟的尿中排出量(U·V),应等于每分 钟通过肾脏的血浆中所含的量,该物质 血浆清除率为每分钟通过肾脏的血浆量。
RAA系统的 活性取决于血 浆中肾素浓 度,故凡能影 响肾素分泌的 因素均可间 接影响醛固 酮的分泌
肝硬化 组织液
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循环血量 肾素
水肿、腹水 醛固酮
2.血K+和血Na+浓度
①血K+ Na+ 直接刺激肾上腺皮质球状带
醛固酮分泌 保Na+排K+
②血K+ Na+ 减弱
醛固酮分泌 保Na+排K+功能
盆N 腹下N 阴部N
传入纤维
传出纤维
膀胱充胀感觉 传导膀胱痛觉 传导尿道感觉
膀胱逼尿肌收缩、膀胱内括约肌 舒张 促排尿 膀胱逼尿肌松弛、膀胱内括约肌 收缩 阻止排尿
尿道外括约肌收缩 阻止排尿

生理学肾脏的排泄功能

生理学肾脏的排泄功能
正常:1000~2000ml/d左右,平均1500ml; 多尿:>2500ml /d 长期、持续; 少尿:100ml~500ml /d ; 无尿:<100ml /d 。
(二)尿的理化特性
比重一般介于1.015~1.025之间。
渗透压:50~1200mOsm /血浆300mOsm
尿的浓缩:高渗尿(高于血浆渗透压)
它与集合管
(一)肾单位
肾 肾小球 小 体 肾小囊
近端小管
近曲小管髓袢降支粗 段肾来自髓袢降支细小 管
髓袢细段
段 髓袢升支细

髓袢升支粗
远端小管

远曲小管
两类肾单 位和肾血管 的示意图
处于肾皮质不 同部位的肾单位 和肾血管的结构 显著不同

(二)两种肾单位比较
数量 体积
小A口径 髓袢长度
A出后的 毛细血管
(二)肾血流量的调节
• 自身调节
– 现象:当动脉血压在一定范围(10.7~24.0kPa/ 80 ~ 180mmHg)变动时,肾血流量保
持相对稳定。 – 机制:肌源学说 (Q = P/R)
血管平滑肌的紧张性受牵张刺激而改变 – 重要意义:通常情况下,维持正常的泌尿机能
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的自身调节
第八章 肾脏的排泄功能
概述 第一节 肾脏的结构和血液循环特点 第二节 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第三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 第四节 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与排泄作用 第五节 尿的浓缩和稀释 第六节 尿生成的调节 第八节 排尿活动
概述
一、排泄的概念及途径
排泄: 是指机体将体内
物质代谢的终产物、 多余的物质以及进 入机体内环境的异 物,经一定的排泄 途径排出体外的过 程。

生理学 肾脏的排泄功能 X(共61张PPT)

生理学 肾脏的排泄功能 X(共61张PPT)
②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也排。
∴当大量使 用利尿药时, 应注意适当 补钾,以防 止低血钾症 的发生。
2.H+的分泌
近球小管(主要)、 远曲小管、集合管。 ⑴机制:主动分泌。① Na+-H+交换;②H+泵
N NH+↑ 4H3 H+
+
H+泵
⑵特点: ①泌H+与重吸收
HCO3-、Na+呈正相关 =泌H+助碱贮(∵泌H+→促HCO3-重吸收→排酸保碱)。
3. 球外系膜细胞(入、出 球小动脉之间) 参与管-球 反馈信号转导.
(四)肾的神经支配
肾交感神经:胸12-腰1、2节段发出,大部分
支配入、出球小动脉和髓质的直小血管---血管收 缩; 还支配球旁细胞、近端小管远端小管和集合 管的细胞---肾素释放及对Na重吸收。
未发现副交感神经
二、肾血液循环特点
正常值:成年男性为375mg/min/1.73m2 成年女性为300mg/min/1.73m2
3.K+
原尿中的K+绝大部分(≈70%)在近端小管重吸收, 终尿中的K+主要是由远曲小管、集合管分泌。
K+重吸收的机制:主动过程(尚不清楚)。 ∵[K+]管内∶ [K+]管外=1∶40
(4mol/L) (150mol/L) ∴是逆浓度差进行的,故认为是主动的。
滤过分数:肾小球滤过率与肾血浆流量的比 值。125/660=0.19
影响滤过的因素
1.滤过膜
⑴通透性
机械屏障↓→血尿
(如:肾炎时因免疫反应蛋白分解酶的释放 导致滤过膜孔、裂增大)
静电屏障↓→蛋白尿
(如:肾炎时带负电荷的糖蛋白减少或消失)

肾脏的排泄功能

肾脏的排泄功能
速尿和利尿酸等利尿剂可克制同向转运体,从 而克制了Na+、Cl-、K+旳转运,使NaCl旳重 吸收受到克制,从而干扰了尿旳浓缩机制,造 成利尿。
3、H2O旳重吸收
近端小管
●重吸收机制:被动过程(渗透作用)。
●重吸收特点: ①类同Na+,具球-管平衡现象,即重吸收 量一直为滤过量旳65~70%(后述)。 ②近端小管对重吸收水旳量与机体是否缺 水无关,属于一种必然性重吸收
紧急情况下,经过神经体液旳作用,肾血 流量降低,全身血液重新分配,确保心、 脑等器官旳血供,“移缓济急”。
第二节 肾小球旳滤过功能
Glomerular filtration
肾小球旳滤过: 指血液流过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浆中水
分和小分子物质经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形 成原尿旳过程。
滤过三要素: 屏障、动力、阻力
●由图可见:三条曲线分别代 表不同肾血浆流量(RPF)时血浆胶 体渗透压(COP)上升旳斜率。 曲线A: RPF小时→ COP↑速度快 曲线C: RPF大时→ COP↑速度慢 曲线B:≈正常RPF时COP↑速度
第三节 肾小管与集合管旳物质 转运功能
一、肾小管和集合管旳重吸收功能
重吸收(reabsorption):小管液中旳物 质经过小管上皮细胞进入管周毛细血管 血液旳过程称为肾小管和集合管旳重吸 收。
Secondary active transport
(三)电解质和水旳重吸收
1、Na+旳重吸收
➢滤液中Na+ 99%以上能够被重吸收 ➢近端小管重吸收旳能力最大 ➢在近端小管旳重吸收属于原发性主动重吸收
(1)近端小管:
Na+旳重吸收机制: Na+和葡萄糖同向转运 H+ - Na+互换

肾脏的排泄功能PPT参考幻灯片

肾脏的排泄功能PPT参考幻灯片
(三)尿液的化学成分
水约占95~97%
尿
电解质 以Na+ Cl-含量最多
固体物质
非蛋白氮(NPN) 以尿素为主
2020/2/29
13
边学边想
尿的生成包括哪几个过程?
血液的主要成分是什么?
血液流过肾小球后,什么成分 进入到肾小囊?
血液流过肾小球的过程叫作 什么?
进入到肾小囊的部分形成了 什么?
原尿流经肾小管后, 肾小管重吸收了什么?
l 世上有种东西叫感动,它让成千上万的人深思, 让成千上万的人为一种精神鼓掌,为一种信念喝 彩。田世国他是我国晚辈为长辈捐肾的第一人, 是他这真情的选择改写了一家人的幸福,也感 动了中国。
2020/2/29
1
生理学基础
第八章 肾脏的排泄功能
2020/2/29
2
章目录
1
概述
2
尿的生成
3 尿的贮存和排放
2020/2/29
18
尿的生成过程
一、肾小球的滤过功能
肾小球的滤过:指血液流 过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浆 中除大分子血浆蛋白以外 的水、无机盐、小分子有 机物等,透过滤过膜进入 肾小囊形成原尿的过程。
肾小囊腔
肾小管
2020/2/29
肾小球的滤过
血浆
原尿
✓原尿 = 血浆的超滤液 19
1.滤过的结构基础——滤过膜
动脉血压变动在80180mmhg范围内时肾血流量相对稳定滤过也相对稳定保证代谢产物的及时清除肾血流量是影响肾小球滤过的最主要因素自身调节神经体液调节33202032影响因素滤过率的变化滤过膜滤过膜的孔径滤过率血尿滤过膜带负电荷滤过率蛋白尿滤过膜面积滤过率肾炎有效滤过压毛细血管血压滤过率大失血血浆胶体渗透压滤过率快速大量输液滤过率结石肿瘤肾小球血浆流量滤过率中毒性休克34202032小管液即原尿流经肾小管和集合管时其中某些成分经上皮细胞重新进入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的过程称为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7
• 集合管 • 集合管并不包括在肾单位中,但其功能与
肾单位密切相关。对浓缩尿和稀释尿的形 成起着重要作用。许多肾单位的远曲小管 都汇集于一条集合管。许多集合管汇合于 肾盏,由此入肾盂,再经输尿管而入膀胱。
8
皮质肾单位与近髓肾单位
9
• 肾单位按所在部位的不同分为皮质肾单位和近髓 肾单位两类,其结构有明显的不同。
13
近球小体
1.近球细胞: 分泌肾素
2.致密斑: 感受Na+ 含量。 3.间质细胞:
14
• 近球细胞 是入球小动脉中层的肌上皮样细 胞,内含分泌颗粒,颗粒内是肾(renin), 近球细胞接受致密斑的信息而分泌肾素。 近球细胞也受交感肾上腺素能神经支配, 当肾交感神经兴奋时,末梢释放的去甲肾 上腺素与近球细胞上的B1受体结合,引起 肾素分泌。
– 两套毛细血管网: – 1.肾小球毛细血管网 – 肾小球毛细血管网由入球小动脉分支形成,介于入球
和出球小动脉之间。在皮质肾单位,因入球小动脉粗 而短,血流阻力小,流入血量大;出球小动脉细而长, 血流阻力大,故肾小球毛细血管的血压高,有利于肾 小球的滤过。 – 2.肾小管周围毛血管网 – 由出球小动脉的分支形成,在血流经过入球和出球小 动脉之后,因阻力消耗,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的血 压降低,有利于肾小管对小管液中物质的重吸收。
• 1.皮质肾单位 • 主要分布于外皮质层和中皮质层。人肾的皮质肾
单位约占肾单位总数的85%~90%。入球小动脉 比出球小动脉口径大,出球小动脉离开肾小体后 分支成毛细血管,包绕在肾小管周围,这类肾单 位髓袢较短,一般只达外髓质层,有的甚至不到 髓质。
10
• 2.近髓肾单位 • 分布于靠近髓质的内皮质层,在人肾约占肾单位
安静时两肾血流量约为1200ml/min,相当于心 输出量的20%~25%。血浆约占全血容量的55 %,故肾血浆流量为660ml/min。流经肾皮质的 血量约为肾血流量的94%。
17

• (二)两套毛血管网的血压差异大: • 肾小球毛细血管网血压高----利于滤过 • 肾小管周围毛细血管网血压低----利于重吸收
中的10%~15%。入球小动脉与出球小动脉口径 相当,髓袢较长,可达内髓质层,有的甚至可达 乳头部。出球小动脉不仅形成缠绕邻近的近曲小 管或远曲小管的网状毛细血管,而且还形成细而 长的U字形直小血管,直小血管可深入到髓质, 并形成毛细血管网包绕髓袢升支和集合管。
11
• 这两类肾单位结构的差异,提示两者的机 能有所不同。
2
一 肾脏的结构
肾脏为实质性器官,分为皮质和髓质。
生成尿的功能是
由肾单位和集合
肾单位
管完成的。
肾盂
肾单位是肾脏的
肾动脉
基本功能单位。
常人的两肾有
170~240万个肾
肾静脉
单位,肾单位由
输尿管
肾小体和肾小管
组成。
肾锥体
皮质 髓质
3
肾单位:
肾小体: 肾小球 肾小囊
肾小管: 近端小管
近曲小管 髓袢降支粗段
5
• 2.肾小管 • 与肾小·囊壁层相延续。肾小管的初始段高度曲屈,
走行于肾皮质内,称为近曲小管。以后,小管伸 直,下降走行于肾髓质内,然后返折上 • 升又进入肾皮质内并再度弯曲,称为远曲小管, 最后汇入集合管。肾小管走行在髓质内的一段呈 “U”形,称为髓袢。髓袢又分为降支和升支。与 近曲小管连接的降支起始段的管径较粗,称为降 支粗段,以后管径缩窄,称为降支细段。降支细 段在髓袢顶端折返称为升支细段,以后管径又增 粗而成为升支粗段。升支粗段与远曲小管连接。 近曲小管和髓袢降支粗段合称为近球小管;远曲 小管与髓袢升支粗段合称为远球小管。
髓袢细段 髓袢降支细段 髓袢升支细段
远端小管 髓袢升支粗段 远曲小管
4
• 1.肾小体 位于肾皮质层,呈球形,直径约 200um,由肾小球和肾小囊两部分组成。肾小球 为一毛细血管团,起始于入球小动脉,由此分支 成40—50条平行而又互相吻合成网的毛细血管, 网间充满间质细胞,毛细血管最后又汇合成出球 小动脉。肾小囊为一包在肾小球外的包囊。它由 两层上皮细胞构成。内层又称脏层,紧贴于肾小 球毛细血管壁;外层又称壁层,与肾小管管壁相 延续。两层上皮之间的腔隙为囊腔,与肾小管的 管腔相通。
18
(三) 肾血流的调节
• 1.自身调节
• (1)概念: 当动脉血压变化于 80-180 mmHg(10.7~24.0KPa)时,肾血流量不依 赖于神经和体液因素的作用,而保持相对恒 定的现象。
• (2). 机制:

肌源学说:
– BP↑→ 肾血管壁平滑肌收缩 →
– 血流阻力↑→ 血流量相对恒定
19
1
肾脏生理
第一节 概述
排泄: 机体不断地将物质代谢的终产物和多余的水分 以及进入体内的各种异物,如药物通过排泄器官排出体外。
排泄途径:
1.经肺排出CO2和少量水分。 2.经消化道排出由肝脏代谢的胆色素和由肠粘膜排出的无机盐。 3.经皮肤通过汗腺分泌汗液排出水、少量尿素和盐类。 4.经肾脏以尿的形式排出水分及大量代谢产物。
肾血流量的自身
20
2. 神经和体液调节
肾交感神经 E 和NE 血管紧张素 II
肾血管收缩
↓ 肾血流量↓
• 正常:肾血流量在自身调节下保持相对恒定, 以维持泌尿功能;
• 应急 :在神经体液调节下,肾血流量减少,以 维
持重要器官的血液供应。
21
第二节 尿生成过程
尿生成包括三个基本过程: 肾小球滤过 肾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 肾小管和集合管分泌与排泄
• 皮质肾单位的入球小动脉口径大于出球小 动脉,使肾小球毛细血管血压较高,有利 于肾小球的滤过;
• 近髓肾单位的长髓袢和直小血管是尿液浓 缩和稀释的结构基础。
12
皮质肾单位 近髓肾单位
分布 数量 体积 髓袢 肾素 功能
中外层皮质 85%--90% 小 短 多 生成尿液
内层皮质
10%--15% 大 长 几乎无 尿的浓缩与稀释
15
• 2、致密斑由位于远曲小管起始部的呈高柱 状的上皮细胞构成,它同入球小动脉和出 球小动脉相接触,其功能是感受小管液中 NaCl含量的变化,并将其信息传至球旁细 胞,调节肾素的释放。
• 3、间质细胞分布在入球小动脉和出球小动 脉之间,具有吞噬功能。
16
二、 肾血液循环的特点
• (一) 血流量大,主要分布在皮质 : • 正常成人两肾重约300g,仅占体重的0.5%,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