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未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的未来
2013年4月,一封家书以530万美元的价格拍卖,成为史上最昂贵的书信。这是弗朗西斯•克里克于1953年3月19日写的:“我亲爱的儿子:詹姆斯•沃森和我可能做出了一项最重要的发现。我们建立了脱氧核糖核酸(仔细念)——简称DNA的结构模型。你也许记得,携带遗传因素的染色体基因是由蛋白质和DNA构成的。我们发现的结构非常漂亮……”
这就是如今广为人知的DNA双螺旋结构。1944年物理学家薛定谔在《生命是什么》
一书中探讨遗传密码的想法,这个问题就一直吸引科学家们。奥斯瓦尔德•艾弗里在1944
年提出“真正携带遗传物质的是DNA”,埃尔文•查戈夫和罗莎琳德•富兰克林也做了大量工作,但直到50年代中期才由克里克与詹姆斯•沃森提出正确的模型,他俩于1962年因此项贡献获得诺贝尔奖。4种碱基组成的DNA是如何决定蛋白质的20种氨基酸的排列组合的呢?1961年尼伦伯格和霍拉纳利用三联体密码解决了这一难题,罗伯特•霍利则阐明了转运RNA 的结构,这三人获得了1968年的诺贝尔奖。广泛的共识至此才真正达成:基因是DNA分
子的一个个片断。1973年保罗•伯格成功地实现了DNA的体外重组,人类开始进入按需要设计并改造物种,创造出自然界原先不存在的新物种的基因工程时代,分子遗传学和生物工程成为最活跃、最前沿的科研领域之一。
克雷格•文特尔在《生命的未来》中回顾了基因工程的这段历史。该书副标题名为“从双螺旋到合成生命”。文特尔的工作重心放在合成生命方面,他在书中首先回答了“合成生命”
是可能的吗?这是一部满满都是干货的诚意作品。文特尔详细剖析和展示了自己的几项重大研究的工作过程,以及他对未来基因工程发展方向的瞻望。文特尔是当代基因测序领域的“科学狂人”。1990年,文特尔参与了由美国能源部和国立卫生研究院牵头的、各国顶尖科学家
组成的“人类基因组计划”,但在1998年因理念不合脱离,他组织团队进行独立研究,不时获得可喜的进展,他们采用的“鸟枪法”是当今速度最快、最有效的基因测序方法。
“2003年,文特尔合成了噬菌体phiX174的DNA。2008年,文特尔合成了生殖支原体的基因组。2010年5月,文特尔领导的团队成功地合成了包含110万个碱基对的丝状支原体基因组,然后将其移植到山羊支原体细胞中。培养皿中的‘蓝色菌落’宣告了第一个人体细胞的诞生。正是因为这一重大成就,人们把文特尔称为‘人造生命之父’。”这是本书开头对文特尔成就的概括。这些成就意味着什么呢?上帝造人?不,这活儿让基因工程来做。它还意味着:《星际迷航》不是梦,我们可以远距离传输数字生命信息,在遥远的宇宙时空里实现瞬间转移;如果美国的“好奇”号火星探测器装配有DNA的测序装置,那么,就可以在地球的实验室里重造火星人。科学需要幻想,而科学不是小说,一切皆有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