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2020广州语文中考古诗赏析归类分析(含答案)
太全了!初中语文诗歌鉴赏答题模式归类(附例题)

一、方法指导:四看一品,概括感情评价思想感情,除了认真研读诗歌主体外——还要做到“四看一品”,即:看标题、看作者、看序注、看诗眼、品意象。
1.看标题借助诗歌的标题可以来推断诗歌的思想情感。
《春夜喜雨》——表达欢愉喜爱之情。
(喜)《枫桥夜泊》——表达羁旅愁思。
(愁)《悯农》——表达对农民艰辛的同情。
(怜)2.看作者(知人论世)了解了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思想感情的理解和把握。
3.看序注一般交代创作的年代、缘由、背景,多为整个作品奠定情感基调,有助于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
如:姜夔《扬州慢》序中说:“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
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小序对词作表达的昔盛今衰的感伤之情作了明确的概括。
4.看关键词(诗眼)诗歌丰富的思想情感往往借助于精炼的语言来体现,我们要抓住这些关键字。
5.品意象诗歌所写之“景”、所咏之“物”,即为客观之“象”;借景所抒之“情”,咏物所言之“志”,即为主观之“意”;“象”与“意”的完美结合,就是“意象”。
只有领悟“意象”中的寓意,才能把握好诗歌的思想感情。
二、题型分析1、提问方式:这首诗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意境?2、提问变体: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解答分析:这是一种最常见的题型。
所谓意境,是指寄托诗人情感的物象(即意象)综合起来构建的让人产生想像的境界。
它包括景、情、境三个方面。
答题时三方面缺一不可。
4、答题步骤:①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考生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
描述时一要忠实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像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
②概括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点。
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即可,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瑟凄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调。
③分析作者的思想感情。
切忌空洞,要答具体。
比如光答“表达了作者感伤的情怀”是不行的,应答出为什么而“感伤”。
5、答题套路:这首诗借()等意象,描绘了一幅()的画面,营造了一种()的氛围,从而表达了作者()的情感(心情,心境)。
广州中考语文古诗鉴赏例题含答案

广州中考语文古诗鉴赏例题含答案点绛唇·雨中故人相过王恽yùn元谁惜幽居?故人相过还晤语。
话余联步,来看花成趣。
春雨霏微,吹湿闲庭户。
香如雾。
约君少住,读了《离骚》去。
8.词的上片写了词人和故人哪些动作?表现了他们什么样的情趣?5分9.下片“湿”字渲染了什么样的环境氛围?结句劝故人“读了《离骚》去”有何意味?6分8.5分动作:拜访、谈话、离座、并肩、散步、赏花。
表现出词人和故人雨日闲谈赏花时轻松喜悦的情趣。
答出动作给2分至少4个,答出情趣给3分。
9.6分“湿”字渲染了一种细雨霏霏、清冷感伤的环境氛围。
借屈原的《离骚》含蓄地抒发了他们身在山野、心忧天下的思想感情。
答出环境氛围的,给3分;答出结句意味的,给3分。
恨别①杜甫洛城②一别四千里,胡骑③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④,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⑤。
【注释】①这是杜甫上元元年760在成都写的一首七言律诗。
②洛城:洛阳。
③胡骑:安史之乱的叛军。
④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
⑤上元元年三月,检校司徒李光弼破安太清于怀州城下。
四月,又破史思明于河阳西渚。
当时李光弼又急欲直捣叛军老巢幽燕,以打破相持局面。
1本诗的第三联,运用了怎样的表达方式来刻画诗人的心理?请结合诗句作简要的赏析。
4分2本诗蕴含丰富的情感,请简要概括。
4分1运用了细节描写的手法。
1分月夜,思不能寐,忽步忽立;白昼,卧看行云,倦极而眠。
2分诗人这种坐卧不宁的举动,正委婉曲折地表现了怀念亲人的无限情思。
1分共4分2恨离家之远;伤战乱之久;叹己飘零憔悴;思家忆弟;急盼平定叛乱。
1点1分,答到4点即可。
共4分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2020年中考语文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带答案)

2020年中考语文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带答案)2020年中考语文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名师精讲解题思路与技巧,值得下载练习)古诗词鉴赏是文学鉴赏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综合性很强、能力层次很高的创造性活动。
诗歌赏析题已成为中考语文试题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考点分析诗是以具有乐感的语言借助意象抒写情思和美的艺术。
诗歌赏析,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和审美能力,而且可以培养良好的文学趣味。
对古诗词的考查,主要体现在理解、感悟、欣赏等方面。
《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新课程标准》:“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
”《中考考试说明》:“初步鉴赏诗歌的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用现代观念审视作品,评价其积极意义和历史局限。
”古诗词鉴赏可以充分考查学生的文学鉴赏功底和语言能力。
同时,古诗词鉴赏也是中考语文复习耗时多,见效少的薄弱环节。
二、考点要求古诗词鉴赏作为文学作品欣赏的内容之一,成为中考必备的一类题型。
这类题目的一般特点为:(一)是所选古诗词以课本所学的为主,兼顾少量课外的,侧重于七言绝句的送别诗、咏物咏史诗、励志类诗;(二)是考查的内容较多是常识记忆、画面描述、内容品读,常就情感把握、技巧分析、语言品味等作一些理解分析;(三)是题型以选择题居多,分值上主客观兼顾,思维创新、弘扬个性的开放题成为常态。
除了复习时加强有效训练外,一些鉴赏的思路也有必要帮助学生厘清,解题的技巧更需要合适时点拨。
教学过程:一、鉴赏思路点拨(一)鉴赏字词1.动词。
在鉴赏诗歌时,我们要重点注意动词,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动词。
如“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中,“溅”、“惊”二字,不仅用字新鲜,而且增添了诗人感时恨别的内心痛苦。
2.修饰语。
大部分为形容词,它在诗词鉴赏中也是关注的重点对象。
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一个“孤”字,写尽环境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题及答案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题及答案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题及答案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简称“中考”,是检验初中在校生是否达到初中学业水平的考试;它是初中毕业证书发放的必要条件,考试科目将国家课程方案所规定的学科全部列入初中学业水平考试的范围。
考试时间一般在六月中旬。
全国省市不统一,按当地时间计算。
初中学业体育水平考试一般在3-4月份举行。
下面跟着店铺来看看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题及答案吧!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考语文古诗词赏析题及答案1一、欣赏下面一首古诗,回答问题(4分)峨眉山月歌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⑴这首诗构思精巧,历来为人称道。
其精巧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⑵第二句诗用“入”、“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答案:23.⑴(2分)连用五个地名构成一种清朗秀美的意境。
⑵(2分)月影映入江水(0.5分),又随江水流去(0.5分),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1分)二、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8-9题。
(6分)【双调】寿阳曲江天暮雪马致远天将暮,雪乱舞。
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8.请赏析《江天暮雪》中“半梅花半飘柳絮”的妙处。
(2分)9.(1)这两首诗歌描绘的画面有何不同?(3分)(2)寄托了两位诗人什么样的共同情感?(1分)答案:8.把纷飞的雪花比喻为盛开的梅花和飘飞的柳絮,具体形象地表现了“雪乱舞”的景象。
9.(1)《江天暮雪》描绘动态的“雪乱舞”的自然景象和钓后归去的人物形象;《江雪》描绘静态的千山无鸟、万径无人的空寂雪景和孤舟垂钓的人物形象。
(2)都通过孤傲的钓翁寄托了作者清高脱俗的感情。
三、阅读杜牧《赤壁》,回答问题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1)在初中阶段我们学习了几十首古诗词,有的.咏史,有的写景,有的叙事……请问杜牧的《赤壁》属于那一种写法?本诗在运用这种写法上有什么特点?(3分)(2)“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一句中“东风”指什么?简要谈谈你对这句诗句的理解。
2020年广东广州中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看脊、照壁
高浮雕
人物神仙 刘关张、八仙、三官、寿星等
看脊
高浮雕、立体圆雕
博古杂宝 八宝、暗八仙,三官、寿星
脊座
浅浮雕
这字纹样
吉祥祝语、名家诗句
正脊小品、楹联
浅浮雕
(选自《岭南广府地区灰塑装饰艺术保护研究》)
6
( 1 ) 以下关于“灰塑”的表述,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 灰塑是一种建筑类别,大量应用在建筑物的屋顶和墙体上。 B. 岭南地区的灰塑能留存至今,主要原因是其更能耐受低温。 C. 广府灰塑多应用在可受日光和风雨的部分,潮汕灰塑则相反。 D. 灰塑不可预制,陶塑构件可预制,灰塑题材比陶塑的多一些。
5. 阅读下面的文字,填入横线处最合适的一项是 广福戏台藏身于荔湾区恩宁路的粤剧艺术博物馆,是一座纯木结构建筑。这座古色古香的大戏台依
水而建,一年四季都有免费演出,市民可以在水边凭石栏赏粤剧。文佳来到广福戏台,有感而发,写下 一副对联。 上联:登古台唱新韵演尽喜怒哀乐 下联: A. 临碧水着红装遍赏起承转合 B. 入云山对夕阳惯看秋月春花
诗句
送
①
,
别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 诗
②
,
批注 真挚友情,跨越千山万水。 马且嘶鸣,人何以堪? 只见马行迹,不见归京人。
出处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李白《送友人》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二、古诗文阅读(本大共3小题,共20分)
16. 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
自古以来,广东地区就是中西方文化交流的前沿,很多传统工艺的形式都受到了西方文化的影响, 灰塑也是其中之一。而且,岭南地区远离中原,形成了独具地方特色的有丰富想象力的世俗文化。灰塑 题材体现了广府民俗趋吉避凶的心理习惯,蕴藏着祈福和教化的意味。灰塑的取材范围有故事传说、祥
2020年广东中考语文试题(含详细解析和答案)

2020年广东省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说明:1.全卷共6页,满分为120分。
考试用时为12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在答题卡填写自己的准考证号、姓名、考场号、座位号。
用2B铅笔把对应该号码的标号涂黑。
3.答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的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或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本试卷设有附加题,共10分,考生可答可不答;该题得分作为补偿分计入总分,但全卷最后得分不得超过120。
5.考生务必保持答题卡的整洁。
考试结束时,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积累与运用(24分)1.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0分)(1)□□□□□□,于我如浮云。
(《论语》)(1分)(2)孟浩然《过故人庄》中“□□□□□,□□□□□”的诗句,表现了诗人与友人引杯对酌,畅谈农事的喜悦之情。
(2分)(3)□□□□□,□□□□□。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刘禹锡《陋室铭》)(2分)(4)持节云中,□□□□□?(苏轼《江城子》)(1分)(5)请把李贺的《雁门太守行》默写完整。
(4分)□□□□□□□,□□□□□□□。
□□□□□□□,□□□□□□□。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1)不义而富且贵(2)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3)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4)何日遣冯唐(5)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解析】本题考查默写积累古诗词名句的能力。
(2)题为理解性默写题,需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调动自己的识记积累回答。
其它题目均为直接性默写。
(1)“不义而富且贵”中的“义”不要写成“意”。
(2)“开轩面场圃”中的“圃”不要写成“铺”。
(3)“草色入帘青”中的“青”不要写成“清”。
(4)“何日遣冯唐”中的“遣”不要写成“遗”。
(5)“甲光向日金鳞开”中的“鳞”为难写字,注意书写正确;“塞上燕脂凝夜紫”中的“燕脂”不要写成“胭脂”。
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含解析)

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复习(含解析)2020年中考语文古诗词鉴赏专题复(名师精选全国真题+解析答案,值得下载)专题一重点篇目一、XXXXXX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XXX甚/至哉,歌以/咏志。
1.下列对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A.“东临碣石,以观沧海”开篇点题,交代观察的方位、地点及观察对象。
B.诗中对大海摹其形,绘其神,力求表现大海包容万物、动荡不安的特征。
C.全诗虚写、实写相结合,最能反映作者博大胸怀的当是实写大海的句子。
D.诗人借景抒情,把大海的壮阔景象和自己的雄心壮志巧妙地1XXX会在一同。
2.下列对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C)A.这首诗是诗人北征XXX,经过碣石山时所作。
他跃马扬鞭。
登山观海,面临XXX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写下了这首壮丽的诗篇。
B.墨客把登高望海所见的自然风景,特别是把大海的壮阔生动XXX地刻画出来,让我们可以领略到墨客坦荡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
C.这首诗意境坦荡,气魄雄壮,通篇以写实的伎俩展现了一个大志勃勃的政治家和军事家的风度。
D.“观”字统领全篇,是全诗的线索,诗歌由“观”字展开,写登山所见。
二、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XXX/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XXX/入旧年。
乡书/那边达?归雁/洛阳边。
1.(2017·南充)下列对诗词赏析有误的一项是(D)A.“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写遍布异乡游子足迹的驿路,从北固山中伸出,又曲折伸向山外;沿水路疾驰的小船,也飞到2绿水前面去了。
B.“XXX生残夜,XXX入旧年”写夜还未消尽,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XXX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
C.“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既承接上联的“残夜”“旧年”,又照应首联的“客路”,写诗人在眼前景物触发下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
2020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20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2020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参考答案一、1.(1)草色入帘青(2)峰峦如聚波涛如怒(3)无可奈何花落去(4)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5)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2.(1)嘹亮(2)褶皱(3)鸠占鹊巢(4)藏污纳垢3.C4.B5.(1)盛唐是中国古典诗歌的全盛时期,山水诗派、边塞诗派构成别样风貌。
(2)示例①:《竹里馆》描绘悠闲表现隐逸者淡泊心境示例②:《春晓》抒写落花,表达爱花者怜惜之意二、6.A(A.真正,确实;B.志向/记号;C.叫作/认为;D.屈服/屈尊)7.(1) 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太平无事。
(2) 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8.大丈夫的标准:大丈夫应有的做法“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大丈夫应有的处事态度“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大丈夫应有的操守“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以仁义道德为本,行事合乎规范,做人不容有缺,且不管身处何种境遇,都不会改变自己的节操,这是一种铮铮铁骨,这是一种浩然之气。
)(二)9. D10. 大王不奉行国命/恐今之荣位/非大王所保/独不见淮南之事乎11. 孔祯是一个秉公执法的人,从他杖杀李明身边欺凌百姓的人可以看出;不畏强权,敢于进谏的人,从他多次劝谏高宗的弟弟李明可以看出。
译文:孔祯,唐高宗时为苏州长史。
曹王李明任州刺史,不遵守法令制度,孔祯常常进行规谏,李明说:“我是皇上的弟弟,哪里就会有失于为王呢!”孔祯说:“恩宠是不能依赖的,大王不奉行国法,恐怕今日的荣誉地位,不是大王所能保住的,难道没看到淮南王刘长的事吗?”。
李明听后不高兴,李明身边有人欺凌虐待老百姓,孔祯就把这些人抓起来杖打而死,李明后来果然获罪判刑,被贬谪到黔中(今湖南沅陵西),曾对人说:“我愧悔没有听我长史的话,以至于有这样的下场!”(三)北斗,国之重器12.定位精度、搜救服务、通信功能13.A14.①拥有自主建设和独立运行的卫星导航系统,可以长期、稳定、可靠地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维护国家安全;②高精度的“太空灯塔”,实现高精度定位;③更有效的搜救服务,为水上、陆地以及空中遇险目标提供定位和救援服务;④独门绝技的“短报文”,具备在没有网络信号条件下的通信功能。
2020年中考语文备考——古诗词阅读鉴赏专题【广州中考专用,其他省市亦可选用】

二、画面题
练习2: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思去考不:复景返物,之白间云关千系载是空什悠么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问:“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一幅怎样 的画面?(2分)
二、画面题
练习2:
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思去考不:复景返物,之白间云关千系载是空什悠么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问:“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描绘了一幅怎样 的画面?(2分) 本联描绘了作者晴日在黄鹤楼所观之景:汉阳一带的树木在阳 光照耀的平原上清楚可数,鹦鹉洲上的芳草一片繁茂,展示了 一派生机勃勃的自然美景。
三、手法题
重难点拾遗2:移情于景(物)
• 将主观情感移注于周围景物。更有助于表现诗人情感
Q:以下诗句,有涉及到“移情”手法的是? A.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B.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春望》)
C.会花挽无雕情弓而如满有月泪,,西鸟北无望恨,射而天惊狼心。,(《江城子·密州出 猎》花)鸟是因人而具有了怨恨之情。
(1)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 具体什么时间?分别从词中 哪个词语可看出?
夏季;黄昏;“藕花”、“日暮”
一、字词细节题
练习1:
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 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2)哪个词说明是在回忆往事?哪个字说明这件事难忘?
“常记”;“常”
一、字词细节题 练习2:
一、字词细节题
例题分析: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诗中的“宦游”、“无为”是什么意思?
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和答案解析

2020年广东省广州市中考语文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第一部分积累与运用(共30分)一、1.(3分)下列词语中,每对加点字的读音相同的一项是()A.粗犷./心旷.神怡斗.篷/气冲斗.牛B.着.落/不着.痕迹默契./锲.而不舍C.瞭.望/眼花缭.乱拮据./引经据.典D.应和./随声附和.炫.耀/目眩.神迷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识记能力。
解答此题关键在于平时学习中扎实的积累,对一些多音字、形近字、形声字要能准确辨析。
参考答案:A.每组读音分别为:guǎng/kuàng,dǒu/dǒu;B.每组读音分别为:zhuó/zhuó,qì/qiè;C.每组读音分别为:liào/liáo,jū/jù;D.每组读音分别为:hè/hè,xuàn/xuàn。
故选:D。
点拨:字音题的解答,需要学生在平时读课文时读准字音,对多音字要能根据其意思正确判断读音,对于课文中出现的生僻字,易误读的字,平时要善于归纳,加强记忆。
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云霄娇揉造作分歧重蹈复辙B.秀颀吹毛求疵遏制名副其实C.蔓延消声匿迹盘桓自出心裁D.遒劲分崩离析漩窝不屑置辨解析:本题考查错别字辨析。
错别字,主要是因音同或形似而错,掌握这个易错点,仔细辨析各项中汉字,根据汉字的特点,结合词义字义辨析判断。
参考答案:A.有误,“娇揉造作”应为“矫揉造作”,“重蹈复辙”应为“重蹈覆辙”;B.正确;C.有误,“消声匿迹”应为“销声匿迹”;D.有误,“漩窝”应为“漩涡”,“不屑置辨”应为“不屑置辩”。
故选:B。
点拨:汉字的音与形是密不可分的,大部分汉字字形不同,读音不同,意义不同,但汉字中又存在着很多的多音字、形近字和形声字,不易区分。
因此,平时学习中对字音与字形辨析要到位,努力做到不误读,不误解,不误写。
3.(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却以顽强A.柔弱的小草,没有花香,没有树高,看似微不足道....的生命为世人所称道。
2020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分析4

2020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卷分析2020年广东省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纵观整份试卷,题量、知识点、考试时间与近几年保持一致。
本次考试试卷分值120分,另加辅助题,10分的附加题,考试时间为120分钟,共20题,题型分为基础题、文言阅读、实用性文本、现代阅读、写作、附加题。
从2020年的中考题型来看,“变”是贯穿在整个试卷,个别的题型发生了变化,如课内外文言文(6、9)的题型发生了变化,再如写作也由过去的记叙文体慢慢的变成生活中常用的文体(书信),实用性文本(12)有选择变成了填空。
整体来看,2020年的考试增加了“不确定性”,重在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一、2020广东中考语文试卷考点分析·2020年广东省中考语文试题考点分析二、2020广东中考语文试卷考题的分析·今年的考题考查的知识点覆盖面广、坡度平缓、灵活性强、难易适度,未出现错题、偏题或超纲题等,而且非常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查,,人文传承的重要性能力和学生素养的考查,对师生,改进学习方法和习惯,有着积极的导向作用。
分析下2020年中考语文试卷的特点如下:(1)考题越来越注重立德树人方面。
试卷里面出现“对口扶贫”、“公益活动”、“富贵不能淫”、“法度”、“劳动不休,筋骨不锈”、“自律”、“相信百姓”等,这些关键词出现的位置分布于全卷,贯穿于基础、阅读、写作、附加题版块,可见是出卷的一个核心点(2)考题也越来越注重文化的传承。
在试卷中有:“杜甫的诗歌”“二十四节气”“开平碉楼”“盛唐诗歌”等,以及作文“写一封信”,既可看成是对应用型写作的一种回归,但其实也可认为是对“书信文化”的一种传承.(3)考题“选材新颖”非常明显的特点。
小康决胜年谈“对口扶贫”;新冠肺炎疫情下谈“防控工作”;美国不断施压下谈“威武不能屈”;最新科技发展谈“北斗全球组网”;结合疫情、2020年国务院发布的《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谈“劳动教育”;结合学生“听课不停学”生活谈“自律”……总上所述,2020年的中考题是题型变化不确定,回归教材练题母体考察学生的综合能力。
中考语文古诗赏析(课内)答案

中考语文古诗赏析(课内)答案中考语文古诗赏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注释: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代,浪漫主义诗人,“诗仙”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对友人不幸命运的无奈、同情、关切、思念。
2、任选一个角度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答案:诗人以新奇的想象,运用拟人手法,寄情于景,以月作为使者,把无情的月变成知心人,穿越时空追随友人,表达了对友人遭受贬谪的无限同情和关切,也表达了自己对官场的倾轧的憎恶。
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1、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思恋和对故乡的眷恋2、描绘“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连绵的峨眉山月色正浓,半轮明月悬挂山间,犹如青山吐月;皎洁的月影,映入湛蓝的江水,随着江水缓缓的流动。
春夜洛城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1、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2、展开联想和想象,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的画面答案:夜晚,不知谁家的玉笛声悄然传出来,随着春风,溢满整个洛阳城。
3、古人讲究炼字,常有一字传神的妙处,试赏析“暗”和“满”的表达效果。
“暗”是悄然无声的意思,生动形象的表现了吹笛人自吹子听,不其然的打动了听者,引起人们无限优思,“满”溢满的意思,夸张的手法,突出笛声悠扬的特点,反衬了夜晚的宁静,表现了人的孤寂心情。
渡荆门送别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描述“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的画面。
简要分析“随”、“入”的好处。
山逐渐消失,眼前是一望无际的原野,江水奔流直泻,从荆门向远处望去,仿佛流入了辽远的原野。
“随”以动写静,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入”形象生动,写出了气势的博大,充分表现了诗人万丈豪情和喜悦之情。
近八年广东中考语文试题分类分析(2013~2020)

2017/3分
赏罚分明,亲贤远佞,表现了他对蜀汉的忠诚。 B.诸葛亮追述三顾草庐的往事,既表达了对先帝知遇之恩的由 衷感激,也希望后主能够效法先帝,知人善任。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中的“大事”,指“五月渡泸”、
C:“五月渡泸”“庶竭 驽钝”不是【理解浅易 文言文的基本内容。领 会浅易文言文中作者的
C.“立侍左右”“俯身倾耳”“色愈恭,礼愈至”极为传神地写出了作 者对老师的恭敬和求知的恳切。
D.【参考答案错误,正 确答案应该选A,目的是 勉励马上刻苦学习】
D.作者将穿着讲究的同舍生和寒酸的自己对比,突显作者对“口体之奉 不若人”的毫不在意和学习的勤奋刻苦。
A.“政通人和,百废具兴”一句,凝练地概括出滕子京的政绩,
答案、涉及考点 这是欲扬先抑的写法。 (1分)烘托出作者“欲出 不得”的压抑烦闷之 情;(1分)反衬了满井春 意盎然的景象。(1分)
C:“游人络绎不绝”不 对【理解浅易文言文的 基本内容。领会浅易文 言文中作者的思想感情 。初步欣赏文言文的语 言和表达技巧。】
文章分 析理解 (选出 不正确 的一 项)
何哉?
许不同于这两种表现,为什么呢?
2020/4分
(1)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2)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他们)一旦发怒,诸侯就都害怕;(他 们)安安静静地待着,天下就平安无事。
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走天下(最) 光明的道路。
小结:句子翻译是课内文言文的必考题型,2013年以前为3分一句,2014年以来为4分两句。句子一般较短,尤其是2014年以后,2 分一句,每句一般不超过16个字。句中往往包含古今异义词、多义词等重点字词,翻译时要关注重点字词的意思,做到信达雅。
年份/分值 2013/6分
广州市中考语文诗词鉴赏考题汇编(附答案)(7)

广州市中考语文诗词鉴赏考题汇编(附答案)(7)广州市中考语文诗词鉴赏考题汇编(附答案)(7)文章来自:爱师网广州市中考语文诗词鉴赏考题一、近年广州市中考语文诗词鉴赏题20XX年中考卷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问题。
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17.作者对商女唱《后庭花》一事的态度怎么样?请说出其中的理由。
(5分)20XX年中考卷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5分)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小园香径独徘徊。
17.这首词中多处用到对比的写法,请找出其中的一个例子,并简要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0XX年中考卷出自九年级上课外必背诗阅读下面的元曲,然后回答问题。
(5分)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踌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1)请摘录出最能表现这首元曲主题的句子。
(2分)参考答案:“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是全曲之眼,是全曲主题的开拓和深化。
(2)中国古典诗词意蕴丰富,字字珠玑。
你认为“峰峦如聚,波涛如怒”中哪一个词用得最好?请说出理由。
(3分)参考答案:作者这时正行进在潼关的路上,峰峦、波涛都是亲眼见到,“如聚”“如怒”都染上了作者的感情色彩。
作者心情不愉快(意踌躇)的原因是:灾难频繁,百姓受苦。
20XX年中考古诗卷12.阅读下面的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武陵春李清照风住尘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
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
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1)上阙四句中有两句通过人物的外在行为来写主人公的内心哀愁,请将它们找出来。
(2)下面两个句子都写了“愁”,请简要说出它们在内容和写法上的不同之处。
①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李清照《武陵春》)②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2020广州中考诗歌赏析汇编
1、2020(羁旅思乡、边塞征战诗)
渔家傲·秋思
范仲淹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3. 词的题目是“秋思”,词中哪些景物点明了季节?(2分)
14.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感情?(3分)
◎答案和解析:
13. “雁”和“霜”。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即:西北边塞的秋景和江南不同。
大雁又飞回衡阳了,毫无停留之意。
“羌管悠悠霜满地”即:羌笛悠悠吹响,天气寒冷,霜雪满地。
作者通过这两句中的“雁”和“霜”点明了季节——秋天。
)
14. 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但又外患未除,渴望建功立业的复杂而矛盾的心情。
(词的下片主要是抒情,:饮一杯浊酒,不由得想起万里之外的家乡,未能像窦宪那样战胜敌人,刻石燕然,不能早作归计。
“归无计”是说没有两全其美的可能性。
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但又渴望建功立业这样复杂且矛盾的思想感情。
)
2、2019(山水田园诗)
野望
王绩
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
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
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
(1)诗句“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2分)
(2)尾联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3分)
◎答案和解析:
(1)画面:此句描绘了牧人驱赶着牛群回家,猎人们带着收货的猎物回家的田园气象。
(先找出意象,再描绘意境:“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诗人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农人放牧归来的田野景象。
放牛的牧童唱着山歌,欢快的赶着牛儿返回家中,猎人骑着骏马,大声吆喝着,带着猎物满意而归。
)
(2)举头四望,身边竟无相识的熟人或朋友,无人共分此刻的心情,惘然若失.只好唱起《采薇》之歌,与伯夷、叔齐共享心境,抒发诗人孤独无依的荒凉之感和隐逸山林之志。
(诗人从颈联的美好而热闹的场景中回过神,又回到了起始的心境之中,此时内心平添了一种茫然若失、孤独无依、苦闷惆怅的心绪。
诗人身边没有一个相识的熟人和朋友,没有人能够分担这份寂寥,只好拉来已经远去的伯夷、叔齐了。
诗人唱着《采薇》之歌,抒发自己隐逸山林之志。
)
3、2018(哲理诗)
行路难(其一)
李白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1)诗中的“顾”“济”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2分)
(2)诗句“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运用典故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愿望?请简要分析。
(3分)
◎答案和解析:
(1)济,渡河、渡海;顾,环顾(“直挂云帆济沧海。
”的意思是:扬帆快速前行,横跨一望无际的汪洋。
济,渡河、渡海。
“拔剑四顾心茫然”意思是:拔出了宝剑环顾四周,当下心中茫然不知所措。
顾,环顾。
)(2)运用典故,以“垂钓“自比姜尚,以“梦日“自比伊尹,表达了诗人期望有朝一日能得到明主赏识,施展自己的才能和抱负的强烈愿望。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沉舟梦日边”的意思是:像姜尚垂钓溪,闲待东山再起;又象伊尹做梦,他乘船经过日边;从中看出诗人运用典故,以“垂钓”自比姜尚,以“梦日”自比伊尹,从中表现了诗人希望能够得到朝廷的重用。
)
4、2017 (送别友人诗、哲理诗)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1)诗中的“宦游”“无为”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2分)
(2)“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请简要分析。
(3分)
◎答案:
5、2016 (山水田园诗)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诗中的“结庐”“日夕”是什么意思?请选择一个回答。
(2分)
(2)“飞鸟相与还”描写了什么样的情景?表现出诗人怎样的心情?(3分)
◎答案:
(1)构筑房舍;傍晚
(2)在美好的黄昏景色中,飞鸟结伴返回山林,万物自由自在,适性而动,表达了诗人摆脱官场束缚,悠然自得、恬淡舒适的心情。
6、2015(羁旅思乡词、哲理诗句)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谦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此事古难全”中“此事”指的是什么?(2分)
(2)“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表达了词人的什么情感?请简要分析。
(3分)
◎答案:
(1)人有悲欢离台,月有阴睛圆缺。
(2)月光转过朱红的楼阁,低低地穿过雕花的门窗,照着屋里失眠的人。
这句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
法,借景抒情.表达了诗人思念亲人以及被贬的失意之情。
7、2014(即景抒怀诗)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
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沈塘坳。
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
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
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
布衾多年冷死铁,娇儿恶卧踏里裂。
床头屋漏无干处。
雨脚如麻未断绝。
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
(1)”归来倚仗自叹息中的“倚仗”与诗中哪个词相照应?“我”叹息什么?(3分)
(2)“自经丧乱少睡眠”变现了“我”怎么样的情感?(2分)
◎答案:
(1)老无力。
叹息的内容:自己的苦;周围人的苦;战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
(2)作者从眼前的处境扩展到安史之乱以来的种种痛苦经历,从风雨飘摇中的茅屋扩展到战频繁、残破不堪的国家,表达了作者关心民间疾苦,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8、2013(边塞征战诗、用典)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辛弃疾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可怜白发生!
(1)“了却”“可怜”分别是什么意思?(2分)
(2)“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蕴含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案:
(1)了却:完成。
可怜:可叹。
(2)醉梦里挑亮油灯观看宝剑,梦中回到了响彻号角声的军营。
描绘了一幅军旅生活图。
蕴含了词人杀敌报国、恢复祖国山河、建立功名的壮烈情怀。
9、2012(即景抒怀诗)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1)“更深”“阑干”是什么意思?请选择其中一个回答(2分)
(2)“虫声新透绿窗纱”描写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诗人什么心情?(3分)、
◎答案:
(1)“更深”是夜深的意思(“阑干”是横斜的样子)
(2)诗句描写了蛰虫涌动,春天来临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喜悦(惊奇、喜爱)的心情
10、2011(山水田园诗)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1)诗中“幽篁”“长啸”是什么意思?请选择其中一个回答。
(2分)
(2)诗中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请结合诗句,作简要分析。
(4分)
◎答案:
(1)幽篁:幽深的竹林。
长啸:长声呼啸
(2)此诗写诗人在竹林里独自弹琴、长啸、与明月相伴的情景。
前二句写诗人“独坐”“弹琴”“长啸”等动作,后二句写夜静人寂,明月相伴。
构成了全诗优美、高雅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11、2010(即事抒怀、用典)
江城子密州出猎
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
左牵黄,右擎苍。
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
酒酣胸胆尚开张。
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1)请找出这首词中描写出猎场景的句子。
(4分)
(2)“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怀?(2分)
◎答案:
(1)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
(2)表达了作者渴望一展抱负,杀敌报国,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归纳一——类型:
归纳二——朝代:
归纳三——诗/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