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塑性成形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合集下载

塑性成型设备教学大纲

塑性成型设备教学大纲

《塑性成型设备》教学大纲适用专业:模具设计与制造三年制专科学分与学时:2 学分 36 学时一、课程性质与任务本课程是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主要讲授通用曲柄压机、热塑性塑料注射成形机和普通液压机。

本课程要求学生了解设备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设备的调整与使用方法;掌握设备的特点及用途、技术参数以及设备的主要结构。

使学生具备模具、成形工艺、成形设备三方面的综合知识与技能,做到:能够根据成形工艺、模具结构因素,正确选用设备、调整并使用设备。

二、本课程的授课内容第一章通用曲柄压力机(一)教学内容1.通用曲柄压力机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及分类2.曲柄滑块结构及曲柄压力机的主要零部件3.辅助装置4.通用曲柄压力机的主要技术参数、规格型号及压力机的选用(二)教学要求1.掌握内容:通用曲柄压力机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主要技术参数、规格型号及压力机的选用2.熟悉内容:曲柄滑块的结构及主要零部件的结构3.了解内容:曲柄压力机的辅助装置第二章其它压力机(一)教学内容1.冷挤压力机2.双动拉深压力机3.多工位压力机4.精冲压力机(二)教学要求1.掌握内容:冷挤压力机的工作原理及基本结构2.了解内容:双动拉深压力机、多工位压力机及精冲压力机的基本结构第三章塑料注射成型机(一)教学内容1.注射成形机的组成、工作过程及用途2.注射成形机的结构3.注射成形机的液压、电器及水路系统4.注射成形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及规格型号5.注射成形机的使用及安全措施6.其它注射成形机的简介(二)教学要求1.掌握内容:注射成形机的主要零部件结构、合模装置的类型和安装模具厚度调节的方法,注射成型机的主要技术参数及规格型号,注射成型机的使用和工艺参数的调节。

2.熟悉内容:注射成形机的组成、工作过程、用途3.了解内容:注射成形机的液压、电器及水路系统和注射机的使用与安全措施,及其它注射成形机第四章液压机(一)教学内容1.液压机的工作原理、特点及分类2.液压机的基本结构、主要技术参数和液压、电器系统及安全保护措施3.其它液压机简介(二)教学要求1.掌握内容:液压机的工作原理、特点、分类及液压机的主要技术参数2.熟悉内容:液压机的基本结构类型、液压、电器系统及安全保护措施3.了解内容:其它多种液压机的基本结构和用途三、本课程的考核方式本课程属于考查课,开卷考试。

《塑性成型工艺挤压与拉拔》课程教学大纲

《塑性成型工艺挤压与拉拔》课程教学大纲

塑性成型工艺挤压与拉拔课程代码:1012015总学时:36(讲课36学时,实验0学时)先修课程:金属学与热处理、塑性成型原理、塑性成型物理基础、塑性成型设备开课对象: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一、课程性质、目的与任务1、性质:本课程是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学科基础课,是必修课。

2、任务:本课程主要阐述了挤压中的方法、金属流动规律,挤压力、挤压工具、挤压工艺及制品的性能;拉拔中的拉拔力、工模具、工艺及拉拔时的应力与变形等。

3、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初步具有金属挤压、拉拔成型方面的基本理论知识和科学思维方法,进而具有获取和综合运用金属挤压、拉拔知识的能力,为达到能够独立分析和解决工程实践问题,开展工艺、技术创新的目的打下基础。

二、教学基本内容与基本要求1、挤压方法概述准确理解正、反向挤压方法的概念。

掌握不同挤压方法各自的特征、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了解挤压技术的发展进步。

2、挤压时金属变形流动规律掌握正向挤压时,在不同挤压阶段金属的变形流动特点及其对挤压制品组织性能的影响。

掌握不同挤压阶段挤压力的变化规律。

掌握填充系数、挤压比、挤压缩尾的概念。

掌握“死区”的概念、死区的作用、死区的产生原因和影响死区大小的因素。

能够利用填充挤压阶段金属的变形流动特点,说明填充系数大小对挤压制品表面质量的影响。

掌握反向挤压时金属的变形流动特点及其对制品组织性能的影响。

根据正、反向挤压时金属变形流动特点的不同,能够正确分析二者挤压力大小、变形区体积大小、死区大小、金属变形流动的均匀性、压余的多少、成品率的高低、挤压速度的快慢以及挤压制品的表面质量等方面的差异。

能正确分析影响金属流动的主要因素。

3、挤压力了解有关挤压力的计算方法,以及各种挤压力计算式各自的优缺点。

掌握И.Л.皮尔林挤压力计算式中有关参数的确定方法,并正确计算挤压力。

能够根据有关挤压力算式,正确分析影响挤压力的主要因素。

4、挤压制品的组织性能及质量控制能够根据挤压时金属的不均匀变形流动特点,正确分析挤压制品的组织特点,这种组织特点对其机械性能的影响。

塑性成形装备及自动化课程教学大纲

塑性成形装备及自动化课程教学大纲
制概念。
工业机器人与塑性装备自动化生产线 4
现场教学
2
教学 作业及 基 本 考查 方式 要求 要求 方式
课堂 授课
课堂 授课
课堂 授课 课堂 授课 课堂 授课
课堂 授课
课堂 授课 课堂 授课 课堂 授课 实践 活动
*考核方式 (Grading)
*教材或参考资料 (Textbooks & Other
课程性质 (Course Type)
授课对象 (Audience)
授课语言 (Language of Instruction)
*开课院系 (School) 先修课程 (Prerequisite) 授课教师 (Instructor)
*课程简介 (Description)
*课程简介 (Description)
the teaching mainline, and the course is given by lecture, discussion and experiments
based on the comprehensive application of theoretical mechanics, mechanics of
《塑性成形装备及自动化》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Course Information)
课程代码 (Course Code)
*课程名称 (Course Name)
*学时
MT479
(Credit
32
Hours)
(中文)塑性成形装备及自动化
*学分 2
(Credits)
(英文)Metal Forming Equipment and Automatization
过授课、讨论、实验和课外实践等各个教学环节,运用现代教学手段和方法,使

《材料塑性成形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材料塑性成形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复习变形金属学在些基础上研究变形条件变形温度变形速度金属强度应力状态摩擦条件等对金属塑性和变形抗力的影响及提高金属塑性和降低变形抗力的措施目的在于在生产中以最小的能量获取最大的变形减小工序提高生产率同时又要获取性能良好的工件
>>教学大纲
《材料塑性成形原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材料塑性成形原理
二、课程类别
了解变形条件对材料塑性与变形抗力的影响及提高塑性降低变形抗力的措施。
1、主要内容:
第一节塑性与变形抗力的概念
第二节金属的化学成分对塑性与变形抗力的影响
第三节变形温度、变形速度对塑性与变形抗力的影响
第四节应力状态塑性与变形抗力的影响
第五节超塑性
2、本章重点
成分、组织、变形条件对塑性与变形抗力的影响
3、本章难点:
3研究金属变形对变形体的机械性能和物理性能的影响,分析变形条件与组织、性能之间的关系,以便确定金属与合金的塑性加工规范(如变形强度、变形速度、极限变形量、加热速度、冷却速度)。
4讲述材料在塑性成形中的流动规律和变形特点,目的是求得合理的毛坯尺寸,使工件顺利成形,既节约材料又保证质量。
十、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联系
1、主要内容:
第一节拉伸试验曲线
第二节压缩试验曲线
2、本章重点
拉伸试验曲线
3、本章难点:
拉伸真实应力应变曲线塑性失稳点的特性和真实应力应变曲线的经验方程
4、本章作业
教材Page 146 35、36
第七章材料塑性成形时的摩擦与润滑(2学时)
了解材料塑性成形过程中的摩擦状态及润滑方式
1、主要内容:
第一节材料塑性成形时摩擦的特点
4、本章作业
教材Page 143--144 1、3、4、5、6、7、8

塑性力学教学大纲

塑性力学教学大纲

塑性力学教学大纲塑性力学教学大纲引言:塑性力学是一门研究材料在超过其弹性极限时的变形和破坏行为的学科。

它在工程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涉及到材料的设计、结构的稳定性以及工程结构的安全性等方面。

为了系统地教授塑性力学知识,制定一份完整的教学大纲是非常重要的。

一、课程目标1. 理解塑性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掌握材料的塑性行为及其数学描述方法;3. 理解塑性力学在工程领域中的应用;4. 培养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1. 弹性力学回顾1.1 弹性力学的基本假设1.2 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1.3 弹性力学的解析方法2. 塑性力学基础2.1 塑性力学的基本概念2.2 塑性力学的基本假设2.3 塑性力学的应变硬化规律3. 塑性力学的数学描述3.1 应力张量和应变张量3.2 应力应变关系3.3 应力应变率关系4. 塑性力学的本构关系4.1 线性硬化模型4.2 可退化线性硬化模型4.3 等效塑性应变模型5. 塑性力学的变形理论5.1 塑性流动规律5.2 应力场的计算方法5.3 塑性流动的数值模拟方法6. 塑性力学的应用6.1 塑性力学在结构设计中的应用6.2 塑性力学在金属成形加工中的应用6.3 塑性力学在地质工程中的应用三、教学方法1. 理论讲授:通过课堂讲解,系统地介绍塑性力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

2. 实验教学:组织学生进行塑性力学实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3. 计算模拟:引导学生运用计算机软件进行塑性力学问题的数值模拟,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让学生了解塑性力学在工程实践中的应用。

四、教学评估1. 课堂测验:通过课堂小测验,检测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掌握程度。

2.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其对实验过程和结果的理解能力。

3. 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完成一份塑性力学相关的课程设计,考察其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

结语:塑性力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工程学科,对于培养工程技术人才具有重要意义。

塑性微挤压成形实验塑性微挤压成形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塑性微挤压成形实验塑性微挤压成形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

塑性微挤压成形实验课程实验教学大纲塑性微挤压成形实验实验指导书编写周计明郑善伟审核齐乐华教授二00九年十一月目录1 塑性微成形简介..........................................................................................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塑性微成形的理论基础..............................................................................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 尺度效应..........................................................................................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塑性微成形的变形不均匀性..........................................................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塑性微挤压实验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动力驱动原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实验装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 模具..................................................................................................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先进材料塑性成形方法及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先进材料塑性成形方法及设备》课程教学大纲

先进材料塑性成形方法及设备一、课程介绍《先进材料塑性成形方法及设备》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该课程注重学生基础知识与实际生产相关知识体系的构建,旨在帮助学生拓展视野,为学习后续课程做必要的知识储备,培养分析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经验相结合,为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本课程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各种先进材料(铝合金、镁合金、钛合金、高强度钢、铝锂合金)的组织与性能,以及塑性成形方法的基本原理、工艺、特点和设备等专业知识。

要求学生了解在汽车、飞机、航空航天等领域广泛应用的先进材料的组织和性能,熟悉多种先进塑性加工方法的成形工艺及设备结构。

本课程包含先进材料与塑性成形方法及设备两部分内容,共3章,教学部分共包含理论30学时,实验2学时,以期末考试形式结课。

Introduction"Plastic forming methods and equipment of advanced materials" is a professional elective course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materials forming and control engineering. The course focus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tudents' basic knowledge and practical production-related systems. It aims to help students broaden their horizons, make the necessary knowledge reserves for learning follow-up courses, and develop analytical and problem-solving skills. The combination will lay a solid foundation for future work.This course systematically discusses the organization and properties of various advanced materials, including aluminum alloy, magnesium alloy, titanium alloy, high strength steel, aluminum lithium alloy, as well as1the basic principles, processes, features and equipment of plastic forming methods. Students are required to understand the organization and performance of advanced materials widely used in the automotive, aircraft, aerospace and other fields, and familiar with the forming process and equipment structure of a variety of advanced plastic processing methods. This course consists of two parts: advanced materials and plastic forming methods and equipment. There are 3 chapters in the course. The teaching part includes 30 hours of theory teaching and 2 hours of experiment. The exam form is open-book examination.课程基本信息二、教学大纲1、教学目的《先进材料塑性成形方法及设备》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塑性成形CAE教学大纲-山东大学课程中心

塑性成形CAE教学大纲-山东大学课程中心

塑性成形CAE教学大纲-山东大学课程中心《塑性成形CAE》教学大纲一、本课程的性质和任务《塑性成形CAE》是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模具方向的主干课程之一,其任务是根据已有的专业基础知识,掌握如何应用常用的有限元仿真软件解决实际工程问题。

主要介绍材料塑性成形数值模拟过程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两种有限元模拟分析软件:用于板料成形分析的Dynaform软件和用于体积成型分析的Deform软件。

本课程重点以工程实际问题为例,详细讲解用塑性成形分析软件解决问题的过程,掌握用板料成形软件DYNAFORM和体积成形软件DEFORM的模型建立、网格划分、前处理、计算求解及后处理分析等过程,特别是根据后处理分析结果,预测塑性成形过程中裂纹、起皱、减薄失稳等缺陷,进而指导实际的生产过程。

通过对本课程的由浅入深的应用实例的完整介绍和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应用CAE分析软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技能,为今后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以满足用人单位对板料成形CAE分析人才的迫切需求。

二、本课程的基本教学要求(1) 掌握塑性成形CAE基本概念,有限元法的基本概念,有限元法分析的基本过程。

(2) 掌握体积成形模拟软件DEFORM和板料成形模拟软件DYNAFORM的操作和使用,能使用上述软件分析各种塑性成形过程的金属流动以及应变、应力、温度等物理场的分布,提供材料流动、模具充填、成形载荷、模具应力、缺陷形成等信息;提供模具仿真及其他相关的工艺参数分析数据。

三、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24学时)第一部分塑性成形CAE基础知识总共2学时第一章绪论1.1 课程简介1.2 塑性成形CAE特点1.3 课程任务要求第二章有限元基础知识2.1 有限元方法概括2.2 有限元分析的步骤2.3 有限元网格划分2.4 有限元法分析的实例第二部分板料成形软件DYNAFORM 总共11学时第三章初识ETA/DYNAFORM 1学时3.1 系统结构概述3.2模型的建立3.3 DYNAFORM分析过程的流程第四章S梁的成形过程分析实例 5学时4.1 数据库操作4.2 网格划分4.3 定义压边圈4.4 快速设置4.5 分析参数设置与求解计算4.6 后处理分析4.7 分析报告手册自动设置分析实例-双动拉延成形 2学时第五章圆筒形制件的拉深成形过程分析3学时5.1 圆筒形制件的工艺分析5.2 创建三维模型5.3 数据库操作5.4 网格划分5.5 传统设置5.6 设置分析参数及求解计算5.7 后置处理第三部分体积成形过程模拟软件DEFORM 总共11学时第六章DEFORM6.1软件及功能介绍 1学时6.1 DEFORM软件简介6.2 DEFORM6.1的主界面6.3 DEFORM-3D软件的模块结构6.4 DEFORM-3D操作流程概述第七章方砖墩粗成形过程分析4学时7.1 DEFORM模拟的前处理设置7.2 启动求解器进行模拟运算7.3 方砖墩粗后处理结果分析第八章方环墩粗模拟分析2学时8.1 创建新项目8.2 创建新对象8.3 设定对称边界条件8.4 对象间关系的设定8.5 模拟控制信息设定和生成数据库8.6方环墩粗后处理第九章道钉成形模拟分析4学时9.1 工件与外界的热传导模拟9.2 工件与下模热传递模拟9.3 第一锻造过程9.4 锻造第二过程四、教材主讲教材:《塑性成形CAE》,张存生编,山东大学讲义, 2013年。

塑性成形课程设计方案

塑性成形课程设计方案

塑性成形课程设计方案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理解塑性成形的基本概念,掌握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原理。

2. 使学生了解不同塑性成形工艺的特点及适用范围,如锻造、挤压、拉伸等。

3. 引导学生掌握塑性成形工艺参数对成形件质量的影响,如变形程度、变形速度、温度等。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塑性成形原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提高学生动手操作塑性成形设备的能力,熟练掌握基本操作步骤。

3. 培养学生运用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进行塑性成形工艺设计和模拟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塑性成形技术的兴趣,激发其探索金属加工领域的热情。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使其在小组讨论和实践中学会互相尊重、协作。

3.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了解塑性成形工艺在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方面的意义。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将目标分解为以下具体学习成果:1. 学生能够阐述塑性变形原理,并举例说明其应用。

2. 学生能够分析不同塑性成形工艺的优缺点,并选择合适的工艺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塑性成形工艺,并进行模拟分析。

4. 学生能够熟练操作塑性成形设备,掌握基本操作步骤,并注意安全事项。

5. 学生能够在小组合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共同完成塑性成形工艺设计和实践任务。

6. 学生能够关注塑性成形技术在环保方面的作用,提出改进措施,为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二、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塑性成形基本概念:介绍塑性变形、塑性成形工艺、弹性极限、屈服极限等基本概念。

2. 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原理:讲解金属材料的塑性变形机制,如滑移、孪生等,以及影响金属材料塑性的因素。

3. 塑性成形工艺:详细介绍锻造、挤压、拉伸、弯曲等常见塑性成形工艺的原理、特点和应用。

4. 塑性成形工艺参数:讲解变形程度、变形速度、温度等工艺参数对成形件质量的影响。

5. 塑性成形设备与操作:介绍常见塑性成形设备的功能、结构及操作步骤,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塑性成形解析方法与计算机仿真》课程教学大纲-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

《塑性成形解析方法与计算机仿真》课程教学大纲-上海交通大学材料学院

plastic injection molding will be introduced to make the students have a comprehensive understanding of the plastic forming simulation technology.
Some industrial cases will be used to introduce the operation of common commercial CAE softwares. So that students can master the operation of common CAE software and its application in tools design and process optimization. This course will help students well know the necessary numerical analysis method of plastic forming process and will promote the wide application of computer simulation technology in plastic processing.
掌握软件 的基本操 作,并利 用所学的 工艺知识 对模拟结 果进行判 断。 掌握软件 的基本操 作,并利 用所学的 工艺知识
*课程简介(Description)
of polymer, and some other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methods. The general mechanical problems and common defects in plastic forming process by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are analyzed. The history and frontier issues of finite element simulation technology on sheet metal forming, bulk metal forming and

《塑性成形解析方法与计算机仿真》课程教学大纲

《塑性成形解析方法与计算机仿真》课程教学大纲

备注说明: 1.带*内容为必填项。 2.课程简介字数为 300-500 字;课程大纲以表述清楚教学安排为宜,字数不限。
&Requirements)

讲课
采用不同流动 了解不同 的
应力模型对单 向拉伸实验数
流动应力模型 和正确进行
书面作业
据进行拟合。 数据拟合。
塑性成形缺
陷预测方法
4
讲课
冲压成形常用
工序与应用
4
体积成形的 力学基础与 数值仿真方 4 法
金属板料成 形的有限元 8 模拟
体积成形的
有 限 元模 拟 4 实践
上机实习
利用所学软件 掌握软件 的
对体积成形工 基本操 作, 艺进行模拟, 并分析模拟参 并利 用所学
的 工艺知识 数、工艺参数 对模拟结 果 等对模拟结果 的影响规律。 进行判 断。
讲课
讲课 讲课
注塑成型仿真
及应用
8
讲课+上机 实习
注塑工艺条件 掌握软件的操 设置与成型过 作和 模拟结 模拟报告
程模拟。 果分析方法。
合物材料的注塑成型工艺,介绍有限元仿真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前沿问题,比较目
前常用商业 CAE 软件的优缺点,使学生对塑性成形的仿真技术有较全面的认识和
了解。介绍常用商业软件的具体操作,并通过多个工业实例,演示冲压多工序成
形和注塑成型的模拟操作,使学生较熟练掌握常用 CAE 软件的操作及其在模具设
计和工艺优化中的应用。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必要的塑性成形工艺计算机模
《塑性成形解析方法与计算机仿真》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Course Information)
课程代码 (Course Code)

人教新课标高中美术必修三《塑性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教案之一》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高中美术必修三《塑性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教案之一》教学设计

《塑性成形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教案之一《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程教案主讲教师:高军讲授学时:36~72学时所用教材:姜奎华主编、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年5月第1版《冲压工艺与模具设计》2003年1月1日目录1、课程概述………………………………………………•32、教学方法......................................................•5 2.1、课堂教学 (5)2.2、课程设计 (5)2.3、实习参观 (5)2.4、教学实验 (5)2.5、习题和作业 (5)3、主要内容......................................................•6 3.1、冲裁工艺 (6)3.2、模具结构 (6)3.3、弯曲工艺 (6)3.4、拉深工艺 (7)3.5、胀形工艺 (7)3.6、翻边工艺 (7)3.7、冲压工艺设计 (7)3.8、典型模具设计 (7)1、课程概述《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课是材料加工工程专业本、专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

所谓的冲压加工是通过模具对板材施加压力或拉力,使板材进行塑性成形,有时对板料施加剪切力而使板材分离,从而获得一定尺寸、形状和性能的一种零件加工方法。

由于冲压加工经常在材料冷状态下进行,因此也称冷冲压。

冲压加工的原材料一般为板材或带材,故也称板材冲压。

冲压加工研究的问题包括冲压工艺和冲压模具两个方面。

根据通用的分类方法,冲压工艺可以分成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曲大类。

冲压加工作为一个行业,在国民经济的加工工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根据统计,冲压件在各个行业中均占相当大的比重,尤其在汽车、电机、仪表、军工、家用电器等方面所占比重更大。

冲压加工的应用范围极广,从精细的电子元件、仪表指针到重型汽车的覆盖件和大梁、高压容器封头以及航空航天器的壳体等均需冲压加工。

冲压件在形状和尺寸精度方面的互换性较好,一般情况下,可以直接满足装配和使用要求。

塑性力学教学大纲

塑性力学教学大纲

塑性力学教学大纲塑性力学教学大纲引言:塑性力学是机械工程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研究材料在超过其弹性极限后的变形和破坏行为。

本文将讨论塑性力学教学的一般大纲,旨在帮助教师和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

一、课程介绍1.1 塑性力学的定义和研究对象塑性力学是研究材料在超过其弹性极限后的变形和破坏行为的学科。

它主要关注材料的塑性变形、屈服准则、流动规律以及塑性破坏等方面。

1.2 课程目标通过学习塑性力学,学生应能够理解和应用塑性力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掌握塑性变形和破坏的计算方法,并能够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

二、基础知识2.1 弹性力学回顾在学习塑性力学之前,学生应具备一定的弹性力学基础,包括应力、应变、杨氏模量、泊松比等概念和计算方法。

2.2 材料力学性质学生需要了解不同材料的力学性质,如金属材料的屈服强度、延伸率等。

三、塑性变形3.1 塑性变形的基本概念介绍塑性变形的基本概念,包括屈服点、屈服准则等。

3.2 塑性变形的计算方法学生应学会使用应力应变曲线、屈服准则等方法计算材料的塑性变形。

四、塑性流动规律4.1 流动准则介绍流动准则的不同类型,如屈服准则、流动规律等。

4.2 应力应变关系学生需要了解应力应变关系在塑性流动规律中的应用,以及常见的流动规律模型。

五、塑性破坏5.1 塑性破坏的基本概念学生应了解塑性破坏的基本概念,如断裂、韧性等。

5.2 塑性破坏的计算方法学生需要学会使用断裂力学理论、韧性计算等方法进行塑性破坏的计算。

六、应用与实践6.1 工程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工程案例,学生能够将所学的塑性力学知识应用于实际工程问题的解决,提高实践能力。

6.2 实验与模拟通过实验和数值模拟,学生能够进一步加深对塑性力学的理解,并掌握实验和模拟方法。

七、课程考核7.1 作业和实验报告学生需要完成一定数量的作业和实验报告,以检验对课程内容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7.2 期末考试通过期末考试,检验学生对塑性力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2-现代塑性加工理论-任运来

2-现代塑性加工理论-任运来

研究生课程教学大纲课程所属类别:硕士课程编号:2080503002课程名称:现代塑性加工理论开课院系:机械工程学院任课教师:任运来先修课程:弹性力学适用学科范围:材料加工工程学时:40 学分:2.5开课学期:1 开课形式:讲授课程目的和基本要求:(200字左右)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现代塑性力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使学生具备材料加工硕士研究生应有的理论基础,为进入论文研究提供必要理论。

课程主要内容及学时分配:(1000~1500字)第1章、概论(1学时)1.1现代塑性加工理论课程的性质和任务1.2现代塑性加工理论的内容1.3 本课程的学习方法第2章屈服条件(8学时)2.1 低碳钢拉伸应力应变曲线2.1.1低碳钢拉伸的条件应力—应变曲线2.1.2低碳钢拉伸的真实应力—真实应变曲线2.2 材料变形的力学模型2.3 等效应力、等效应变的概念2..4 屈服的概念2.5 两个常用的条件2.6 加载方式、加载准则、加载表面2.7 等向强化条件2.8随动硬化条件2.9 各向异性材料的屈服条件2.10 体积可压缩材料的屈服条件第3章塑性状态下的本构方程(7学时)3.1塑性变形的特点3.2增量理论3.3 Drucker 假设3.4塑性势理论3.5 形变理论3.5.1简单加载3.5.2形变理论3.6 简单加载定理第4章塑性问题的平衡方程与屈服条件联立求解法(8学时)4.1塑性问题的基本方程4.2 解法举例4.2.1 平面镦粗4.2.2 塑性厚壁筒问题4.2.3 圆环镦粗第5章滑移线法(8学时)7.1滑移线的概念5.2汉基方程5.3滑移线的性质5.4滑移线场的建立5.4.1 分析推理法5.4.2 数学解析法5.4.3 作图法5.5格林盖尔方程5.6 速度场的作图法5.7 滑移线法应用举例第6章界限法(8学时)6.1 最大散逸功原理6.2 速度间断面、应力间断面6.3 虚功原理、虚余功原理6.4 上限法原理6.5 下限法原理6.6 解题举例课程主要教材:徐秉业,陈森灿.塑性力学简明教程.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6赵志业,王国栋.现代塑性力学.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1主要参考文献:王仁.塑性力学基础.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徐秉业.塑性力学基础.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9撰写人:任运来系主任(签字):主管院长(签字):制定时间:2008年12月6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合成型 微发泡注塑成
2 型
模内装饰成型 2
课堂 课堂 课堂
课堂答辩
2
课堂
大作业+PPT 讲义稿
考核形式:大作业+PPT 答辩; 成绩构成:平时成绩(40%)+大作业(60%)
课程讲义
PPT 形 式 阐述大作 业内容
备注说明: 1.带*内容为必填项。 2.课程简介字数为 300-500 字;课程大纲以表述清楚教学安排为宜,字数不限。
3. 具备基于工程问题的过程设计能力 (A2,B2)
4. 对工程领域涉及的问题能有全面的认识 (A3)
5. 能够通过书面和口头表达自己的想法和与人交流沟通的能力 (B1)
6. 具有创新意识,掌握综合运用理论和技术手段进行创新设计的方法 (B3)
教学内容 学时 教学方式 作业及要求 基本要求 考查方式
课堂
复杂大曲率板
料零件渐进成 4
课堂
形工艺
回转类零件的 2
旋压成形
课堂
外场(电场、
磁场等)辅助 4
课堂
成形
液固复合成形
(半固态、喷 4
课堂
射成形)
*考核方式 (Grading)
*教材或参考资料 (Textbooks & Other
Materials) 其它
(More)
备注 (Notes)
高分子金属混 4
课程网址 (Course Webpage)
*课程简介 (Description)
本课程介绍现代塑性成形技术的发展现状。立足于轻量化、柔性化、复合化 以及可持续化的技术发展需求,从过程融合、技术融合以及学科融合三个方面阐 述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塑性成形技术所呈现出来的融合发展趋势。聚焦特 定的发展需求,以实际典型产品引出各类可行的塑性成形技术,采用优缺点对比 剖析的方式,介绍每项塑性成形技术的要点与热点,以及如何结合新旧技术进行 创新生产加工,帮助学生从工业产品设计的角度探索隐藏在产品制造“背后的故事”, 构建较为完整的塑性成形技术体系。
绪论,系统介
绍冲压、锻造
、特种成形及 2
课堂
高分子成形的
技术特点
高强钢/超高强
钢冲压、热冲 4
课堂
压、QPT 工艺
难变形材料(
钛合金、镁铝 2
合金)成形工
课堂

面向结构轻量
化的板料锻造 4
课堂
成形工艺
铝合金精密锻
造、多金属复 4
课堂
合精密锻造复杂板/管件的来自液压/气压胀形 4课堂
工艺
软模、多点柔 4
性成形工艺
课程教学大纲(course syllabus)
*学习目标(Learning Outcomes)
*教学内容、进度安排 及要求
(Class Schedule &Requirements)
1. 具备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A2)
2. 掌握从事工程师工作的基本技能知识和工程实践技能 (A2)
课程性质 (Course Type)
授课对象 (Audience)
授课语言 (Language of Instruction)
*开课院系 (School) 先修课程 (Prerequisite) 授课教师 (Instructor)
限选
本科生 中文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 材料力学、材料加工原理 庄新村、于沪平、赵震、刘娟、 胡广洪
*课程简介 (Description)
The lesson is to introduce the state of the art plastic forming technology. Aiming at the requirement of light-weight, flexible, compound and sustainability oriented technology, address the changing tendency of plastic forming technology from the viewpoint of the combination of procedure, technology and discipline. In terms of specific development requirement, feasible plastic forming technologies for manufacturing a real part are presented. By comparing the merits and drawbacks of each technology, the key points and hot spots of each technology will be touched. In addition, the combination of new and old technology to perform innovation will be demonstrated as well. The purpose of this lesson is to help the students to uncover the story of part manufacture from the viewpoint of industry product design, and then establish an overview of plastic forming technology system.
《现代塑性成形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基本信息(Course Information)
课程代码
*学时
MT362
(Credit
48
*学分
3
(Course Code)
(Credits)
Hours)
*课程名称
(中文)现代塑性成形技术
(Course Name)
(英文)Advanced Forming and Molding Technolog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