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微生物的代谢-2
合集下载
《微生物学》第6章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粉嫩熟肉 各种外卖中的熟肉中含有的亚硝酸盐,是
现在最严重的。因为它可以让肉煮熟后颜色粉 红、口感鲜嫩,还会延长食品保质期,所以它 已经成为了食品加工业中肉制品添加剂的必备 配料。包括餐馆里,厨师们烹调许多肉菜都离 不了它,还有各种烧烤肉制品、羊肉串、腌制 品,以至驴肉、鹿肉、羊杂、内脏等,几乎都 会加入亚硝酸盐。一些所谓“传统工艺制作”的 产品中,哪怕是鸡鸭制品也不能幸免,这早已 成为了这行的行规。
亚硝酸盐的致癌性及致畸性:亚硝酸盐的危害还不只是使人中毒, 它还有致癌作用。亚硝酸盐可以与食物或胃中的仲胺类物质作用转 化为亚硝胺。亚硝胺具有强烈的致癌作用,主要引起食管癌、胃癌、 肝癌和大肠癌等。 慢性中毒(包括癌变)原因
1.饮用含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含量高的苦井水、蒸锅水。 2.食用硝酸盐或亚硝酸盐含量较高的腌制肉制品、泡菜及变质 的蔬菜。
iii. 2分子的丙酮酸来源不同
iv. 1 mol葡萄糖经途径只产生1 mol ATP
不同微生物中葡萄糖降解途径的分布(%)
微生物
EMP
HMP
ED
酿酒酵母
88
12
-
产朊假丝酵母
66~81
19~34 -
灰色链霉菌
97
3
-
产黄青霉
77
23
-
大肠杆菌
72
28
-
铜绿假单胞菌
-
29
71
嗜糖假单胞菌
-
-
100
(2)硫酸盐呼吸(脱硫弧菌属、脱硫单胞菌属、脱硫球菌属)
硫酸盐呼吸:是一类称作硫酸盐还原细菌的严格厌氧菌 在无氧 条件下获取能量的方式,其特点是底物脱氢后, 经呼吸链递氢,最终由末端氢受体硫酸盐受氢,在递氢 的过程中与氧化磷酸化相偶联而获得ATP。
第6章微生物的代谢
又称厌氧呼吸,指一类呼吸链末端的氢受体为外源 无机或有机氧化物的生物氧化。 特点:底物经常规途径脱氢后,经部分呼吸链递氢, 最终由氧化态的无机物或有机物受氢,并完成氧化 磷酸化产能反应。
(1)硝酸盐呼吸 在厌氧条件下,兼性厌氧菌以硝酸盐作为最终电子受 体的生物氧化过程,也称为异化性硝酸盐还原作用、 反硝化作用。
第 六 章
微生物的代谢
代谢: 泛指发生在活细胞中的各种分解代谢(catabolism) 和合成代谢(anabolism)的总和 分解代谢酶系
复杂分子 简单分子 + ATP (有机物) 合成代谢酶系
分解代谢 物质代谢 合成代谢
+ [H]
代谢
能量代谢
产能代谢 耗能代谢
第一节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能量代谢: 是新陈代谢中的核心问题。 中心任务:把外界环境中的各种初级能源转换成 对一切生命活动都能使用的通用能源——ATP。
氧 化 磷 酸 化 与 质 子 梯 度 差
P/O比: 表示电子 传递链氧 化磷酸化 的产能效 率。
抑制氧化磷酸化的因素:
1)抑制电子传递链:KCN、NaN3、和CO等 细胞色素氧化酶抑制剂; 2)解偶联剂阻断ADP磷酸化:2,4二硝基 苯酚、短杆菌肽等
2. 无氧呼吸(anaerobic respiration)
1mol葡萄糖
1mol 乳酸+
1.5mol乙酸+ 2.5molATP
发酵途径的比较
2. 发酵类型
划分依据:发酵产物的种类 (1)乙醇发酵
类型:酵母菌乙醇发酵(EMP)和细菌乙醇发酵(ED)
A. 酵母菌乙醇发酵: 酵母的一型发酵 CO2 NADH
EMP
NAD+ 乙醇
微生物学-第六章-微生物的代谢课件
G
6-磷酸-果糖
特征性酶 磷酸己糖酮解酶
4-磷酸-赤藓糖 + 乙酰磷酸
6-磷酸-果糖
5-磷酸-木酮糖 ,5-磷酸-核糖
戊糖酮解酶
乙酸
3--磷酸甘油醛+ 乙酰磷酸
乳酸
乙酸
1 G 乳酸 + 1.5乙酸 + 2.5 ATP
三、发酵(fermentantion)
1、定义
广义:利用微生物生产有用代谢一种生产方式。 狭义:厌氧条件下,以自身内部某些中间代谢
氧化氮还原酶
反硝化意义:
1)使土壤中的氮(硝酸盐NO3-)还原成氮气而消失,降低土壤的肥力;
2)反硝化作用在氮素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硫酸盐呼吸(硫酸盐还原)
——厌氧时,SO42- 、SO32-、S2O32- 等为末端电 子受体的呼吸过程。
特点:
a、严格厌氧; b、大多为古细菌 c、极大多专性化能异氧型,少数混合型; d、最终产物为H2S;
用所需的硝酸盐还原酶A亚硝酸还原酶等 c 兼性厌氧 细菌:铜绿假单胞、地衣芽孢杆菌等。
硝酸盐作用
同化性硝酸盐作用:
NO3- NH3 - N R - NH2 异化性硝酸盐作用:
无氧条件下,利用NO3-为最终氢受体
NO3- NO2 NO N2O N2
硝酸盐还原酶
亚硝酸还原酶
氧化亚氮还原酶
a、a1、a2、a4、b、b1、c、c1、c4、c5、d、o等; 末端氧化酶:
cyt a1、a2、a3、d、o,H2O2酶、过氧化物酶;呼吸链组分多变 存在分支呼吸链:
细菌的电子传递链更短并P/O比更低,在电子传递链的几个位置进入链和 通过几个位置的末端氧化酶而离开链。 E.coli (缺氧) CoQ cyt.b556 cyt.o
第六章 微生物的代谢
+
3NAD+ + FAD+
+
3H2O
+
CoA
+ ATP +
FADH2 + 3NADH2
经过EMP和TCA循环,1分子葡萄糖被彻底氧化成水 和CO2,并可产生高达38分子的ATP。其总反应式如下:
C6H12O6
+
6O2
+
38ADP
+
38Pi
6CO2
+
6H2O
+
38ATP
在微生物的物质代谢中,TCA循环在分解代谢和合成 代谢中都占有枢纽地位,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1)可产生多种有机酸,这些有机酸是合成细胞物质的
的营养物合成细胞自身大分子物质的过程。在同化作用过
程中产生能量(ATP)和还原力。
(2)分解代谢(Catabolism,异化作用):指将细胞自 身的物质分解的过程。异化作用是耗能的过程。 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包括能量代谢和物质代谢。
第一节 能量代谢
微生物与其它生物一样,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需要消 耗大量的能量,这些能量有的来自于物质代谢过程中产生 的化学能,有的来源于微生物细胞吸收的光能。无论何种 二、能量代谢的方式
4、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TCA)
又称为柠檬酸环。丙酮酸首先在丙酮酸脱氢酶的催化
下氧化脱羧并与辅酶A结合,形成乙酰辅酶A,同时产生1 进入TCA循环。TCA循环总反应式如下:
CH3COOCoA + ADP + Pi 2CO2
分子NADH2。然后,乙酰辅酶A与草酰乙酸缩合成柠檬酸,
C6H12O6+ADP+H3PO4 2CH3CH2OH+2CO2+ATP
第六章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大肠杆菌:— 产气杆菌:+
阳性
2020/4/21
阴性
甲 基 红 试 验
对照
大肠杆菌:+ 产气杆菌:—
2020/4/21
枸 橼 酸 利 用 试 验
大肠杆菌:— 产气杆菌:+
吲 哚 试 阳性 验
大肠杆菌:+ 产气杆菌:—
2020/4/21
2020/4/21
H2S 试验
尿
素
对照
阳性
阴性
酶
试
验
2020/4/21
1.发酵
发酵是一种在厌氧条件下发生的、不具有以氧或 无机物为电子受体的通过电子传递链传递电子的 生物氧化过程。该发酵被称为生理学发酵,与工业 上所称发酵完全不同。
供微生物发酵的有机物质主要是葡萄糖和其它单糖
工业上所说的发酵是指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 通过分解与合成代谢将某些原料物质转化为特定微 生物产品的过程。如酵母菌、苏云金杆菌菌体生产, 抗生素发酵、乙醇发酵及柠檬酸发酵等。
第六章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第一节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第二节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 第三节 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的联系 第四节 微生物独特合成代谢途径举例 第五节 微生物的代谢调节与发酵生产
2020/4/21
第一节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产能和耗能
2020/4/21
一、化能异养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 按照有无电子传递链,可将其分为底物 水平磷酸化和电子传递磷酸化两种类型 。 1.底物水平磷酸化 2.电子传递磷酸化
2020/4/21
2、HMP途径:
2020/4/21
反应过程:
2020/4/21
3、ED途径:
2020/4/21
阳性
2020/4/21
阴性
甲 基 红 试 验
对照
大肠杆菌:+ 产气杆菌:—
2020/4/21
枸 橼 酸 利 用 试 验
大肠杆菌:— 产气杆菌:+
吲 哚 试 阳性 验
大肠杆菌:+ 产气杆菌:—
2020/4/21
2020/4/21
H2S 试验
尿
素
对照
阳性
阴性
酶
试
验
2020/4/21
1.发酵
发酵是一种在厌氧条件下发生的、不具有以氧或 无机物为电子受体的通过电子传递链传递电子的 生物氧化过程。该发酵被称为生理学发酵,与工业 上所称发酵完全不同。
供微生物发酵的有机物质主要是葡萄糖和其它单糖
工业上所说的发酵是指微生物在有氧或无氧条件下 通过分解与合成代谢将某些原料物质转化为特定微 生物产品的过程。如酵母菌、苏云金杆菌菌体生产, 抗生素发酵、乙醇发酵及柠檬酸发酵等。
第六章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第一节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第二节微生物对有机物的分解 第三节 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的联系 第四节 微生物独特合成代谢途径举例 第五节 微生物的代谢调节与发酵生产
2020/4/21
第一节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产能和耗能
2020/4/21
一、化能异养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 按照有无电子传递链,可将其分为底物 水平磷酸化和电子传递磷酸化两种类型 。 1.底物水平磷酸化 2.电子传递磷酸化
2020/4/21
2、HMP途径:
2020/4/21
反应过程:
2020/4/21
3、ED途径:
2020/4/21
第六章微生物代谢
TCA循环的重要特点
为糖类、脂类、蛋白质三大物质转化中心枢纽。 循环中的某些中间产物是一些重要物质生物合成的前体; 生物体提供能量的主要形式; 为人类利用生物发酵生产所需产品提供主要的代谢途径。如 柠檬酸发酵;Glu发酵等。
(二)递氢和受氢 经过上述4条途径脱氢后,通过呼吸链等方式 传递,最终可与氧、无机氧或有机物等氢受体相结
2、HMP途径
磷酸戊糖进一步代谢有两种结局:
①磷酸戊糖经转酮—转醛酶系催化,又生成磷酸己糖 和磷酸丙糖(3-磷酸甘油醛),磷酸丙糖借EMP途径 的一些酶,进一步转化为丙酮酸。称为不完全HMP途 径。
②由六个葡萄糖分子参加反应,经一系列反应,最后 回收五个葡萄糖分子,消耗了1分子葡萄糖(彻底氧化 成CO2 和水),称完全HMP途径。
CO2、H2O 还原型中间代谢 产物醇、酸 NO2、N2 次之 少
电子传递链
完整
不完整
无,底物水平磷 酸化
二、自养微生物产ATP和产还原力 按能量来源不同可分为:
化能自养型
光能自养型
(一)化能自养微生物 还原CO2所需要的ATP和[H]是通过氧化无机物而获得的
硝化细菌、铁细菌、硫细菌、氢细菌
自养微生物氧化磷酸化效率低
葡萄糖 磷酸二羟丙酮
②异型乳酸发酵
乙醇
ATP ADP NAD+ NADH
乙醛
乙酰CoA
NAD+ NADH
乙酰磷酸
葡萄糖
6-磷酸 葡萄糖
6-磷酸葡 5-磷酸 萄糖酸 -CO2 木酮糖 3-磷酸 -2H 甘油醛
2ADP 2ATP
乳酸
(3)Stickland反应
1934年Stickland发现Closterdium sporogenes(生孢梭菌)能 利用一些氨基酸同时作为碳源、氮源和能源, 以一种氨基酸作供氢体,以另一种氨基酸作为受氢体而实现 产能的独特发酵类型。 CH3 CHNH2 + 2 CH2NH2 COOH ADP+Pi
第六章 微生物的代谢ppt课件
无氧呼吸的类型:根据呼吸链末端的氢受体
无机盐呼吸 有机物呼吸
无氧呼吸的主要类型
硝酸盐呼吸(Nitrate respiration) 反硝化作用(Denitrification),以无机盐为最终电 子受体的无氧呼吸类型; 如硝酸盐还原细菌E. coli将NO3-还原为NO2-
C6H12O6+12NO3- → 6CO2+6H2O+12NO2延胡索酸呼吸(Fumarate Respiration)
以有机物延胡索酸为最终电子受体,将其还原成琥 珀酸的生物氧化。
发酵(Fermentation)
广义发酵
任何利用微生物来生产大量菌体或有用代谢产物或食 品饮料的一类生产方式。
狭义发酵 在无氧等外源受氢体(外源最终电子受体)条件下, 底物脱氢以后产生的还原力[H]未经过呼吸链传递而 直接交给某一内源中间代谢产物接受,以实现底物水 平磷酸化产能的生物氧化反应。 C6H12O6 →2CO2+2C2H5OH
发酵的特点
微生物部分氧化有机物获得发酵产物,释放少量能
量
氢供体与氢受体(内源性中间代谢产物)均为有机物
还原力[H]不经过呼吸链传递
产能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反应
有氧呼吸、无氧呼吸与发酵的比较
呼吸类型
有氧呼吸 无氧呼吸
氧化基质 有机物 有机物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发酵
有机物
最终电子受体 O2
产物 产能 CO2、H2O 多
(三) 发酵作用(fermentation)
如果电子供体是有机化合物,而最终电子受体也是有机化合物的生物氧 化过程称为发酵作用。酵母菌利用葡萄糖进行酒精发酵,其中只有 9.6×104J贮存于ATP中,其余又以热的形式丧失,反应式如下: C6H12O6+2ADP+2Pi--------→2C2H5OH+2CO2+2ATP
第六章 微生物的新陈代谢 第二节 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联系-文档资料
的间隔程度低,故反应的控制主要在简单的酶分子
水平上进行。
二、代谢物回补顺序
代谢物回补顺序(anaplerotic sequence),又称代谢 物补偿途径或添补途径(replenishment pathway),
是指能补充两用代谢途径中因合成代谢而消耗的中间代谢
物的那些反应。
作用:当重要产能途径中的关键中间代谢物必须被
在乙醛酸循环中有两个关键酶——它们可使丙酮酸和乙酸等化合物 合成4C二羧酸,以保证微生物正常生物合成的需要。
乙醛酸循环的总反应式:2丙酮酸→琥珀酸+2CO2
乙醛酸循环中的两个关键反应:
具有乙醛酸循环的微生物,普遍是好氧菌, 例如可用乙酸作唯一碳源生长的一些细菌,包括 Acetobacter(醋杆菌属)、 Azotobacter(固氮菌属)、 E.coli、
径,可使TCA循环不仅具有高效产能功能,而且还兼有 可为许多重要生物合成反应提供有关中间代谢物的功 能,Eg.草酰乙酸可合成天冬氨酸, α -酮戊二酸可 合成谷氨酸,琥珀酸可合成叶卟啉等。
苹果酸合酶 (malate synthase,MS)
异柠檬酸裂合酶 (isocitrate lyase,ICL)
微生物学
浙江工业大学生物技术系
裘娟萍 钟卫鸿 邱乐泉 汪琨
第二节 分解代谢和合成 代谢的联系
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在生物
体内是偶联进行的,它们之间的
关系是对立统一的。
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关系图
联接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中间代谢物有12种。
一、两用代谢途径
凡在分解代谢和合成代谢中均具有功能的代谢途径, 称为两用代谢途径(amphibolic pathway)。
大量用作生物合成的原料而抽走时,仍可保证能量代 谢的正常进行。
第六章 微生物的代谢机制及其应用
• 对分支代谢途径来说,情况就较复杂。每种末 端产物仅专一地阻遏合成它的那条分支途径的 酶。 • 代谢途径分支点以前的“公共酶”仅受所有分 支途径末端产物的阻遏,此即称多价阻遏作用。 • 末端产物阻遏在代谢调节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它可保证细胞内各种物质维持适当的浓度。
(2)分解代谢物阻遏 )
• 指细胞内同时有两种分解底物(碳源或氮源) 存在时,利用快的那种分解底物会阻遏利用慢 的底物的有关酶合成的现象。 • 分解代谢物的阻遏作用,并非由于快速利用的 甲碳源本身直接作用的结果,而是通过甲碳源 (或氮源等)在其分解过程中所产生的中间代 谢物所引起的阻遏作用。 • 因此,分解代谢物的阻遏作用,就是指代谢反 应链中,某些中间代谢物或末端代谢物的过量 累积而阻遏代谢途径中一些酶合成的现象。
酶合成的阻遏的机制 正调节 末端产物阻遏指某代谢途径末端产物过量累积引起的阻 遏。在直线反应途径中,末端产物阻遏较为简单,即 产物作用于代谢途径中的各种酶,使这些酶不能合成 终产物的反馈阻遏在转录水平上进行,终产物为辅阻遏 物,它可激活由调节基因R生成的无活性阻遏蛋白。辅 阻遏物与阻遏蛋白结合形成活化阻遏物,它能与操纵 O RNA S 基因O结合,阻止RNA聚合酶对结构基因S的转录。
• 与上述调节酶活性的反馈抑制等相比,调 节酶的合成(即产酶量)而实现代谢调节 的方式是一类较间接而缓慢的调节方式。 • 其优点则是通过阻止酶的过量合成,有利 于节约生物合成的原料和能量。 • 在正常代谢途径中,酶活性调节和酶合成 调节两者是同时存在且密切配合、协调进 行的。
二、酶合成调节的类型
(二)、微生物代谢调节机制的分类
1. 通过控制基因的酶生物合成调节 酶合成的调节是一种通过调节酶的合成量进而调节代谢 速率的调节机制,这是一种在基因水平上(在原核生物中主 要在转录水平上)的代谢调节。 这类调节机制又可分为诱导与阻遏两种方式:
微生物第六章2
Betaproteobacteria ➢ 硫单胞菌属(Thiomonas) ➢ 硫杆菌属(Thiobacillus)
Gammaproteobacteria ➢ 贝日阿托菌属(Beggiatoa) ➢ 硫发菌属(Thiothrix) ➢ 硫小杆菌属(Thiobacterium) ➢ 无色硫菌属(Achromatium) ➢ 硫螺菌属(Thiospira) ➢ 硫微螺菌属(Thiomicrospira)
11
硝化作用及其应用
硝化细菌将氨、亚硝酸氧化为硝酸的代谢作用,称为 硝化作用;
在自然环境中,硝化细菌在土壤和水体中分布广泛, 硝化作用可为陆生和水生植物、藻类提供氮肥,避免 因氨、亚硝酸积累所发生的毒害作用;
硝化细菌制剂是包含活菌或休眠菌的硝化细菌培养物, 用于降低养殖池水体中的氨和亚硝酸浓度,净化水体;
酸化多产生1ATP;
17
硫氧化细菌的产能效率
1分子H2S被氧化为亚硫酸,再经APS途径氧化为硫酸,
共释放8e,从不同位点进入呼吸链,有氧呼吸,平均
P/O=1.5,氧化磷酸化产生12ATP,加上底物水平磷酸 化产生的0.5ATP,共产12.5ATP; 但部分电子需逆呼吸链传递,消耗ATP产NAD(P)H; 兼性厌氧硫氧化细菌在无氧条件下,产能效率更低;
生物氧化
还原态无机物
氧化态无机物+NADPH +ATP
1
化能自养菌的能源和电子供体
不同的化能自养菌利用不同的无机物作为能源和电子供 体,根据所用无机物区分各种化能自养菌: ➢ 硝化细菌:氨、亚硝酸; ➢ 硫化细菌:硫、硫化氢、硫化物(FeS、CdS、Ag2S、 CuS、MoS2、 Sb2S3、ZnS、SnS、CuFeS2、 Cu5FeS4 )、硫代硫酸盐、亚硫酸盐等; ➢ 氢细菌:H2; ➢ 铁细菌:F2+(硫酸亚铁)、Mn2+;
Gammaproteobacteria ➢ 贝日阿托菌属(Beggiatoa) ➢ 硫发菌属(Thiothrix) ➢ 硫小杆菌属(Thiobacterium) ➢ 无色硫菌属(Achromatium) ➢ 硫螺菌属(Thiospira) ➢ 硫微螺菌属(Thiomicrospira)
11
硝化作用及其应用
硝化细菌将氨、亚硝酸氧化为硝酸的代谢作用,称为 硝化作用;
在自然环境中,硝化细菌在土壤和水体中分布广泛, 硝化作用可为陆生和水生植物、藻类提供氮肥,避免 因氨、亚硝酸积累所发生的毒害作用;
硝化细菌制剂是包含活菌或休眠菌的硝化细菌培养物, 用于降低养殖池水体中的氨和亚硝酸浓度,净化水体;
酸化多产生1ATP;
17
硫氧化细菌的产能效率
1分子H2S被氧化为亚硫酸,再经APS途径氧化为硫酸,
共释放8e,从不同位点进入呼吸链,有氧呼吸,平均
P/O=1.5,氧化磷酸化产生12ATP,加上底物水平磷酸 化产生的0.5ATP,共产12.5ATP; 但部分电子需逆呼吸链传递,消耗ATP产NAD(P)H; 兼性厌氧硫氧化细菌在无氧条件下,产能效率更低;
生物氧化
还原态无机物
氧化态无机物+NADPH +ATP
1
化能自养菌的能源和电子供体
不同的化能自养菌利用不同的无机物作为能源和电子供 体,根据所用无机物区分各种化能自养菌: ➢ 硝化细菌:氨、亚硝酸; ➢ 硫化细菌:硫、硫化氢、硫化物(FeS、CdS、Ag2S、 CuS、MoS2、 Sb2S3、ZnS、SnS、CuFeS2、 Cu5FeS4 )、硫代硫酸盐、亚硫酸盐等; ➢ 氢细菌:H2; ➢ 铁细菌:F2+(硫酸亚铁)、Mn2+;
6第六章 微生物的代谢
发酵的类型
1.由EMP途径中丙酮酸出发的发酵
丙酮酸EMP途径的关键产物,由丙酮酸出发,在 不同微生物中可进入不同的发酵途径,如:同型酒 精发酵、同型乳酸发酵、丙酸发酵、混合酸发酵、 丁酸发酵等。
2.通过HMP途径的发酵——异型乳酸发酵 (heterolactic fermentation)凡葡萄糖发酵后产生乳 酸、乙醇(乙酸)和CO2等多种产物的发酵即异型 乳酸发酵;相对的如只产生2分子乳酸的发酵则称 同型乳酸发酵(homolactic fermentation)
第六章 微生物的代谢
Microbial metabolism
概述
新陈代谢(metabolism)简称代谢,是指发生在活细胞 中的各种分解代谢(catabolism)和合成代谢 (anabolism)的总和。
分解代谢又称异化作用,指复杂的有机分子在分解代谢 酶系的催化下产生简单分子、能量和还原力的作用。
TCA循环在微生物生命活动中的意义:
(1)彻底氧化,为微生物生长提供大量的能 量。 (2) 位于一切分解代谢与合成代谢的中枢地 位,为有机物的合成提供大量的原料。 (3)工业生产中可利用这一途径生产柠檬酸、 苹果酸、琥珀酸、谷氨酸等工业原料。
6.1.1.2 递氢和受氢
在生物体中,贮存在葡萄糖等有机物中 的化学能,经上述的多种途径脱氢后, 经过呼吸链等方式递氢,最终与受氢体 (氧、无机物或有机物)结合,以释放 其化学潜能。
1.EMP途径(Embdem-Meyerhof-Parnas pathway)或糖酵解途径(Glycolysis Pathway )
是绝大多数生物所共有的一条主流代谢途径。
1分子葡萄糖,经10步反应,产生2分子丙酮 酸 苷、酸)2分和子2N分A子DAHT2(P。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
微生物学课件 第六章 微生物代谢
ATP ADP+P
Fd
(Fe4S4)2
FeMoCo N2
3、CO2同化
①乙醛酸循环 ②丙酮酸羧化支路 ③甘油酸途径:乙醇酸、草酸、甘氨酸底物, 转化为乙醛酸,缩合成羟基丙酮酸半醛,还原成甘 油酸进入EMP途径。
4、糖类的合成
单糖的合成;多糖的合成。
5、氨基酸的合成
氨基化作用;转氨基作用;前体碳骨架合成。
e-
e- Bph
e- QA e- QB e-
Q库
ADP+Pi Cyt.bc1 ATP
逆电子传递 外源H2
NAD(P) NAD(P)H2
P700 e- Cyt.c2
外源电子供体H2S等
非环式光合磷酸化 (non-cyclic photophosphorylation)
1/202 2H+
叶绿素b
e- Ⅱ
③膜透性调节; ④能荷调节; ⑤诱导作用:类似物诱导; ⑥磷酸盐调节。
(1)CO2的固定:空气中的CO2同化成细胞物质的 过程。
①卡尔文循环
②还原性三羧酸循环固定CO2
乙酰CoA
丙酮酸
磷酸烯醇式丙酮酸
草酰乙
酸
琥珀酰CoA
α-酮戊二酸
柠檬酸
乙酸
乙酰CoA
③还原单酸循环
不消耗能量,Fd由H2或NADH2提供电子,由乙酰
CoA 丙酮酸
草酰乙酸
乙酸
2、生物固氮
固氮微生物(nitrogen –fixing organisms, diazotrophs)
代谢调控:利用遗传学方法或其它生物学方法,人 为地改变和控制生物的代谢途径,生产有用物质或进行 有益服务。
二、微生物产能代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乙醛脱氢酶
乙醇脱氢酶
乙酸 乙醇
草酰乙酸
丙酸
志贺氏菌无此酶,故发酵G 不产气。
b 丁二醇发酵(2,3--丁二醇发酵) —— 肠杆菌、沙雷氏菌、欧文氏菌等
丙酮酸
V.P.试验的原理:
乙酰乳酸
红色物质
(乙酰乳酸脱氢酶)
3-羟基丁酮
(OH-、O2)
精氨酸胍基
乙二酰
丁二醇
中性
其中两个重要的鉴定反应:
1 、V.P.实验 2、甲基红(M.R)反应
若从EMP与人类生产实践关系来看,则它与乙醇、乳酸、
甘油、丙酮和丁酸等的关系密切。 Nhomakorabea2)HMP 途径(磷酸戊糖途径、旁路途径)
葡萄糖不经EMP途径和TCA循环而得到彻底氧
化,并能产生大量NADPH2形式的还原力及多种中
间代谢产物。
HMP 途径(磷酸戊糖途径、旁路途径)
分为两个阶段:
1、3个分子6-磷酸葡萄糖在 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和6-磷 酸葡萄糖酸脱氢酶等催化下 经氧化脱羧生成6个分子 NADPH+H+,3个分子CO2和3个 分子5-磷酸核酮糖 2、5-磷酸核酮糖在转酮酶 和转醛酶催化下使部分碳链 进行相互转换,经三碳、四 碳、七碳和磷酸酯等,最终 生成2分子6-磷酸果糖和1分 子3-磷酸甘油醛。
1)EMP途径(糖酵解途径、三磷酸己糖途径)
葡萄糖
10 步反应
丙酮酸
有氧:EMP途径与TCA途径连接; 无氧:还原一些代谢产物, (专性厌氧微生物)产能的唯一途径。 产能(底物磷酸化产能: (1) 1,3— P--甘油醛 3 —P --甘油酸 + ATP; (2) PEP 丙酮酸 + ATP 是多种微生物所具有的代谢途径,其产能低,但生理功能重要。
原核微生物:胞质中,仅琥珀酸脱氢酶在膜上 真核微生物:线粒体内膜上 2 个产能的环节:Kreb 循环、电子传递。
电子传递链
电子传递链载体:
NADH脱氢酶 黄素蛋白 辅酶Q(CoQ) 铁-硫蛋白及细胞色素 类蛋白 在线粒体内膜中以4 个载体复合物的形式从 低氧化还原势的化合物 到高氧化还原势的分子 氧或其他无机、有机氧 化物逐级排列。
简单小分子
合成代谢
ATP
[H]
第一节 微生物能量代谢
——将最初能源转换成通用的ATP过程 一、概述
(一)化能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与产能
过程:脱氢(或电子) 递氢(或电子) 受氢(或电子) 功能:产能(ATP)、还原力、小分子代谢产物等。
葡萄糖降解代谢途径
生物氧化: 发酵作用 呼吸作用(有氧或无氧呼吸) 产能过程
---亚硫酸氢钠必须控制亚适量(3%)
b、细菌型乙醇发酵 (发酵单胞菌和嗜糖假单胞菌) 同型酒精发酵 1G 2 丙酮酸 乙醇 + 1ATP
(ED)
代谢速率高,产物转化率高,发酵周期短等。缺点是生长pH较高, 较易染杂菌,并且对乙醇的耐受力较酵母菌低.
异型酒精发酵(乳酸菌、肠道菌和一些嗜热细菌)
1G 2 丙酮酸
KDPG醛缩酶 3--磷酸--甘油醛 + 丙酮酸
细菌:铜绿、荧光假单胞菌,根瘤菌,固氮菌,农杆菌,运动发酵单胞菌等。
细菌酒精发酵:
在ED途径中所产生的丙酮酸对Zymomonas mobilis(运动发酵单胞菌)这 类微好氧菌来说,可脱羧成乙醛,乙醛进一步被NADH2还原为乙醇。这种经 ED途径发酵产生乙醇的过程与传统的由酵母菌通过EMP途径生产乙醇不同, 称为细菌酒精发酵。
氢供体(氧化)氨基酸: Ala、Leu、Ile、Val、His、Ser、Phe、Tyr、 Try等。 氢受体(还原)氨基酸: Gly、Pro、Arg、Met、Leo、羟脯氨酸等。
乙酸 + ATP
氧化
丙氨酸
NAD+
-NH3
丙酮酸
乙酰-CoA
NADH 甘氨酸
NADH NAD+ -NH3
还原 甘氨酸
乙酸
绝大多数异氧微生物的氧化性(呼吸)代谢中起关键作用。
TCA发生部位:◆真核微生物中,线粒体中(大多数酶定位 在线粒体基质中)。◆原核生物(细菌)中,大多数酶定位 在细胞质中。
TCA循环的重要特点:
1、循环一次的结果是乙酰CoA的乙酰基被氧化为2分子CO2,并 重新生成1分子草酰乙酸; 2、整个循环有四步氧化还原反应,其中三步反应中将NAD+还 原为NADH+H+,另一步为FAD还原; 3、为糖、脂、蛋白质三大物质转化中心枢纽。 4、循环中的某些中间产物是一些重要物质生物合成的前体; 5、生物体提供能量的主要形式; 6、为人类利用生物发酵生产所需产品提供主要的代谢途径。
第六章
微生物的代谢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第四节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 微生物特有的合成代谢途径 微生物次级代谢与次级代谢产物 微生物代谢与生产实践
代谢概论
代谢(metabolism):
细胞内发生的各种化学反应的总称
分解代谢(catabolism)
代谢
合成代谢(anabolism)
分解代谢
复杂分子
(有机物)
3)混合酸、丁二醇发酵
a 混合酸发酵: ——肠道菌(E.coli、沙氏菌、志贺氏菌等)
CO2 + H2
乳酸脱氢酶 乳酸 丙酮酸甲酸解酶 乙酰-CoA +甲酸
1G 丙酮酸 磷酸转乙酰基酶
乙酸激酶
E.coli与志贺氏菌的区别: 葡萄糖发酵试验: PEP羧化酶 E.coli、产气肠杆菌 甲酸 CO2 + H2 (甲酸氢解酶、H+)
(丙酮酸甲酸解酶)
甲酸 + 乙酰-- CoA
无丙酮酸脱羧酶 而有乙醛脱氢酶
乙醛 乙醇
2)乳酸发酵
同型乳酸发酵 (德氏乳杆菌、植物乳杆菌等) —— EMP途径(丙酮酸 乳酸)
异型乳酸发酵(PK途径)
肠膜明串株菌(PK) 产能 :1ATP 双歧双歧杆菌(PK、HK) 产能:2G 5 ATP即 1G 2.5ATP
缩合
乙酰-乙酰 CoA
(CoA转移酶)
丙酮 +CO2
丁醇
5)氨基酸的发酵产能(stickland反应)
以一种氨基酸作底物脱氢,而另一种氨基酸作氢受体而实现生 物氧化产能的独特发酵类型,成为Stickland反应。 此反应的产能效率低,每分子氨基酸产1ATP。 发酵菌体:生孢梭菌、肉毒梭菌、斯氏梭菌、双酶梭菌等。 特点:氨基酸的氧化与另一些氨基酸还原相偶联;产能效率低 (1ATP)
发酵(fermentantion):
1、定义 广义:利用好氧或厌氧微生物生产有用代谢产品或食品、饮料 的一种生产方式。 狭义:厌氧条件下,以自身内部某些中间代谢产物作为最终氢 (电子)受体的产能过程。 特点: 1)通过底物水平磷酸化产ATP; 2)葡萄糖氧化不彻底,大部分能量存在于发酵产物中; 3)产能率低; 4)产多种发酵产物。
如柠檬酸发酵、Glu发酵、延胡索酸发酵等。
(二)微生物氧化的方式(递氢和受氢)
根据递氢特别是受氢过程中氢受体性质的不同,可把生物 氧化区分成呼吸作用、发酵作用和厌氧呼吸作用。 1、发酵作用(fermentation,发酵) 2、呼吸作用(respiration,呼吸,有氧呼吸) 3、厌氧呼吸(anaerobic respiration,无氧呼吸)
葡萄糖分子经转化成1, 6—二磷酸果糖后,在 醛缩酶的催化下,裂解 成两个三碳化合物分子, 即磷酸二羟丙酮和3-磷 酸甘油醛。 3-磷酸甘油 醛被进一步氧化生成2 分子丙酮酸,
1分子葡萄糖可降解成2 分子3-磷酸甘油醛,并 消耗2分子ATP。2分子 3-磷酸甘油醛被氧化生 成2分子丙酮酸,2分子 NADH2和4分子ATP。
4)TCA循环
三羧酸循环(tricarboxylic acid cycle,TCA),又称 柠檬酸循环,Krebs循环,1937年提出,为此1953年 Krebs 获得诺贝尔奖,并被称为ATP循环之父: 大多数动物、植物和微生物,有氧条件下将糖酵解产生的
丙酮酸氧化脱羧形成乙酰CoA, 乙酰CoA经一系列氧化、脱 羧,最终生成CO2和H2O并产生能量的过程。
即:丙酮酸
脱羧
乙醛
还原
乙醇
比起传统的酵母酒精发酵的优点:(近年来正在开发的工业) (1) 代谢速率高;(2)产物转化率高;(3)菌体生成少;(4)代谢副产 物少;(5)发酵温度较高;(6) 不必定期供氧 相比的缺点:(1)生长PH为5,较易染菌(而酵母菌为PH3);(2)细菌 耐乙醇力较酵母低(前者为7.0%,后者为8~10%)
特点:
a 、不经EMP途径和TCA循环而得到彻底氧化,无ATP生成,
b、产大量的NADPH + H+ 还原力 ; c、产各种不同长度的重要的中间物(5-磷酸核糖、4-磷酸-赤藓糖 ) d、单独HMP途径较少,一般与EMP途径同存
e、HMP途径是戊糖代谢的主要途径。 从人类生产实际来说,通过HMP途径可提供许多重要重要中间产物。
ED途径:
——2-酮-3-脱氧-6-磷酸-葡萄糖酸裂解途径 1952年 Entner-Doudoroff :嗜糖假单胞 过程: (4步反应) 1 葡萄糖 6-磷酸-葡萄糖
6-磷酸-葡糖酸 KDPG
6-磷酸-葡萄糖-脱水酶
特点:
a、步骤简单 b、产能效率低:1 ATP c、关键中间产物 KDPG,特征酶:KDPG醛缩酶 d 、可与EMP、HMP、和TCA循环等代谢途径相联。
呼吸(respiration):
——从葡萄糖或其他有机物质脱下的电子或氢经过系列载 体(呼吸链、电子传递链)最终传递给外源O2或其他氧化型化 合物并产生较多ATP的生物氧化过程。 有氧呼吸(aerobic respiration) 无氧呼吸(anaerobic respir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