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计算公式

合集下载

项目财务测算公式汇总

项目财务测算公式汇总

项目(全)投资现金流量表一、现金流入现金流入=补贴收入+其他收入+销项税+回收固定资产余值+回收流动资金=(可用性服务费+运维绩效服务费-第三方收入)+(可用性服务费+运维绩效服务费)÷(1+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税率+其他收入+回收固定资产余值+回收流动资金1、补贴收入=财政补贴测算表中的“财政补贴总额”=可用性服务费+运维绩效服务费-第三方收入(使用者付费)①可用性服务费=年均建设成本×POWER(1+折现率,n)(现值P求终值F)×(1+合理利润率)=财政运营补贴周期合理利润率)(折现率)(项目全部建设成本+⨯+⨯11n注:项目全部建设成本=资金筹措表中的“资金筹措”-“政府方占股”POWER:返回数字乘幂的计算结果。

POWER(底数,指数)②运维绩效服务费=运营成本×(1+合理利润率)=总成本费用表中的“经营成本(不含税)”×(1+增值税税率)×(1+合理利润率)注:总成本费用表中的“经营成本(不含税)”=外购原材料+外购燃料及动力费+工资及福利费+养护费+其他费用2、其他收入=其他收入估算表中的“其他收入”3、销项税=税费估算表中“销项税额”=营业收入-不含税价格=(财政补贴收入+第三方收入)-(财政补贴收入+第三方收入)÷(1+增值税税率)=(可用性服务费+运维绩效服务费)-(可用性服务费+运维绩效服务费)÷(1+增值税税率)=(可用性服务费+运维绩效服务费)÷(1+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税率财政补贴收入=财政补贴测算表中的“财政补贴总额”=可用性服务费+运维绩效服务费-第三方收入4、回收固定资产余值=固定资产折旧与无形资产摊销估算表中计计算期最后一年“折旧净值”5、回收流动资金=流动资金估算表中计算期最后一年“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应收账款+存货+现金+预付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注:存货=原材料+燃料及动力+在产品+产成品二、现金流出现金流出=建设投资+流动资金+经营成本+应纳增值税+进项税+附加税+维持运营投资1、建设投资=资金筹措表中的“建设投资”2、流动资金=流动资金估算表中的“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应收账款+存货+现金+预付账款)-(应付账款+预收账款)3、经营成本=财政补贴测算表中的“运营成本”=总成本费用表中的“经营成本(不含税)”×(1+增值税率)4、应纳增值税=税费估算表中的“应纳增值税”=当年销项税额-当年进行税额-上一年进项税额留抵额=(财政补贴收入+第三方收入)÷(1+增值税税率)×增值税税率-(总成本费用表中的“外购原材料(不含税)”×适用增值税税率+“外购燃料及动力费(不含税)”×适用增值税税率+“养护费用(不含税)”×适用增值税税率)-上一年进项税额留抵额=IF(上一年进项税额留抵额+当年进项税额-当年销项税额>0,0,-(上一年进项税额留抵额+当年进项税额-当年销项税额))注:计算期第一年进行税额=计算期第一年进项税额留抵额=总投资÷(1+增值税率)×增值税率×80%以后各年进项税额留抵额=IF(上一年进项税额留抵额+当年进项税额-当年销项税额>0,上一年进项税额留抵额+当年进项税额-当年销项税额,0)5、进项税=税费估算表中的“进项税额”=总成本费用表中的“外购原材料(不含税)”×适用增值税税率+“外购燃料及动力费(不含税)”×适用增值税税率+“养护费用(不含税)”×适用增值税税率6、附加税=税费估算表中的“附加税”=城建税+教育附加税+地方教育附加=[应纳增值税×(7%、5%、1%)]+(应纳增值税×3%)+(应纳增值税×2%)7、维持运营投资指的是某些项目在运营期需要投入一定的固定资产投资才能得以维持正常运营;例如设备更新费用、油田的开发费用、矿山的井巷开拓延伸费用等。

各项财务比率计算公式

各项财务比率计算公式

各项财务比率计算公式现代企业财务分析常规指标一览表类型指标名称及计算公式作用评价标准使用注意事项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衡量企业短期偿债能力一般评价;2:1 1,应结合分析流动资产结短期偿债能力的常用比率注意:过高,资金滞溜,过低,资金不足有偿债风险构,周转及现金流量,如周转性强,评价标准可降低,反之亦然;2,因行业而异;3,一般按期末数计量,应注意期末前后数据的波动;4,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营运资金、四项指标综合分析;5,应考虑巳批未用贷款指标,拟变现长期资产、企业信誉等增加偿债能力因素及或有负债、担保负债等减少偿债能力因素;6,营运资金为负值,营运资金周转率指标不能计算;速动比率=速动负债÷流动负债速动负债=流动资产-存货衡量企业近期偿债能力的比率,又称酸性比率一般评价;1:1注意:过高,资金滞溜于应收款;过低,支付能力不足现金比率=现金+短期证券÷流动负债衡量企业即时偿付能力的比率一般评价;适度;过高货币资金过大,效率降低过低,货币支付能力不足营运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衡量企业短期偿付新增债务能力一般评价;适度;过高;具有较大的举债潜力,过低,存在较大的还债风险营运资金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营运资金营运资金相对值指标,可在企业之间比较一般评价;历史水平、行业水平过高,营行资金不足存在债务风险,过低营运资金效率低,有扩销潜力现金流入量对负债比率=营业所得资金÷流动负债现金比率的动态表现,反映流动负债的收入保障程度同现金比率长期偿债能力资产负债率=负债÷资产衡量企业在清算时保护债权人利益的程度最低要求小于1,一般要求小于50%;债权人:要求降低,偿债保证性强;所有者:当资本利润率>利息率时要求上升,提高资本利润率;经营者:要求适度,过高举债困难;过低,经营能力不强;1,结合现金流量及收益的稳定性进行分析,如经营状况好,此比例允许提高;2,注意资产结构及资产实有价值,防止高估或低估;3,注意未入帐的隐蔽性资产、负债,如控股子公司、或有负债等;主权比率股东权益比率=所衡量投资者一般要求大于资产负债率+有者权益÷资产对企业的控制权,是资产负债率的补充指标;50%,可根据资产负债率要求推算;主权比率=1长期偿债能力巳获利息倍数=利润+利息÷利息利息=计入费用利息+计入固定资产利息衡量企业偿债款利息的承担能力和保证程度一般评价;行业水平或历史水平,通常按利润较低年度的水平评价;应结合分析本金偿付准备;产权比率=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企业财务结构稳定性及债全安全程度一般评价小于1,经营者:适度;过高,高风险高报酬;过低;低风险低报酬;债权人:降低以保障偿债;经营者分析以资本利润率大于利息率为以据有形净值债务率=负债÷所有者权益—无形资产净值谨慎地反映债权安全程度同上长期资产与长期负债比率=长期资产÷长期负债长期资产=资产总额-流动资产反映长期资产来源于长期负债的程度,及资本结构的稳定性;一般评价大于1,如过少表明结构不稳长期资产均安净值计算固定资产与长期负债比率=固定资产净值÷长期负债反映固定资产来源于长期负债的程度,及企业潜在的抵压借债能力;一般评价大于1出售固定资产偿债是债权人利益保障的最后防线;自有资本固定率=固定资产净值÷所有者权益反映所有者权益用于固定资产的程度;一般评价小于1,如过大,表示企业财务结构不稳,债务风险大;长期负债与营运资金比率=长期负债÷流动资产-流动负债衡量长期负债转化流动负债时的偿债能力;同上固定长期适合率=固定资产净值÷长期负债+所有者权益反映固定资产与长期资金的平衡性;一般评价小于1,如过大,表示企业财务结构不稳,债务风险大;应与自有资本固定率结合分析,如前者大于1而后者小于1也正常财务扛杆系数=利润+利息支出÷利润反映企业运用负债经营一般评价;适度;过高借入资金过对增加企业收益的作用多,利息负担沉重;过低负债经营不足,企业收益降低;盈利能力资产利润率=利润÷平均资产总额评价企业盈利能力的综合指标一般评价;提高;因素分解:资产利润率=销售利润率资产周转率1,税前利润率和税后利润率可分别计算;2,可分别计算流动资产和固定资产利润率总资产报酬率=利润+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评价资产获利能力的社会性指标;一般评价;提高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参考指标资本收益率=净利润÷实收资本额衡量投入资本盈利水平及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指标一般评价;提高实收资本额可采用加权平均计算和期末数计算;净值报酬率=净利润÷平均所有者权益反映净资产的收益水平一般评价;提高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参考指标盈利能力社会贡献率=社会贡献总额÷平均资产总额反映全部资产为国家或社会创造或支付价值的能力一般评价;提高社会贡献总额包括工资含奖金、津贴等工资性收入,劳保退休统筹及其他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净额,应交各类税收及净利;社会积累率=上交财政总额÷社会贡献总额衡量社会贡献总额中上交财政的比率一般评价:适度;上交财政总额指各项税收;销售利润率=利润÷销售收入营业利润率=营业利润÷销售收入主营业务利润率=主营业务利润÷销售收入销售毛利率=毛利÷销售收入反映销售收入的收益水平一般评价:提高;大于行业水平或历史水平;分解式:销售利润率=毛利率—销售税金率—销售成本率—费用率一般使用销售利润率,当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过大时使用营业利润率;当其他业务利润过大时使用主营业务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成反映成本费一般评价;提同上,可分别计成本费用总额用支出的经济效益高;本费用营业利润率、成本费用主营业务利润率;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参考指标人均产利=利润÷平均职工人数反映劳动力创利水平一般评价;提高;劳动密集型行业的重点评价指标营运效率流动资产周转率次=销售收入÷平均流动资产流动资产周转期=平均流动资产÷每日销售收入反映流动资产周转速度及利用效率一般评价:次数增加,天数减少平均流动资产一般为期初+期末/2,内部使用应按月、旬、日序时平均存货周转率=销售成本÷平均存货存货周转期=平均存货÷每日销货成本衡量存货管理水平的综合性指标及及反映企业销货能力一般评价:次数增加,天数减少1,应注意存货的内涵结构,是否贬值或积滞;2,注意行业区别及各类存货的不同周转特性原材料周转率=耗用原材料成本÷平均原材料存货在产品周转率=制造成本÷平均在产品存货分析存货周转率构成因素一般评价:次数增加,天数减少应收帐款周转率=赊销销售净收入÷平均应收帐款应收帐款回笼期=平均应收帐款÷每日赊销收入反应企业应收帐款周转速度及管理效率一般评价:适度;过快,可增资而减销;过慢,可增销而减资;1,应收帐款为扣除坏帐准备后的净值;2,一般报表分析可按总销售收入计算;营业周期=存货周转天数+应收帐款周转天数反应企业存货转为现金的综合周转速度;一般评价:天数减少营运效率总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平均资产总额衡量资产与销售的配比状况一般评价:适度;固定资历产应按净值和原值分别计算;应收帐款损失率=坏帐损失÷应收帐款余额反映应收帐款损失程度一般评价:降低扩展利润增长率=本年利润÷上年利润—1反映经营能力扩展速度一般评价:1,加速扩展;2,配套扩展,增资<增销<增利资产增长应注意内在资金结构销售增长率=本年销售收入÷上年销售收入—1反映经营规模扩展速度能力主营收入增长率=本年主营收入÷上年主营收入—1反映主营业务扩展速度总资产增长率=年末资产总额÷年初资产总额—1反映资产规模扩展速度净资产增长率=年末所有者权益÷年初所有者权益—1反映资本金增值速度固定资产增长率=年末固定资产原值÷年初固定资产原值—1反映设施规模扩展速度税后利润增长率=本年税后利润÷上年税后利润—1反映投资者利益扩展速度营运资金增长率=年末营运资金÷年初营运资金—1反映货币支付能力扩展速度资本保值增值率=年末所有者权益÷年初所有者权益反映投入资本的完整性和保值性大于1增值,小于1减值;等于1保值1,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参考指标按国家所有者权益计算2,亏损企业以减亏作为保值增值考核指标资产结构总资产分布结构=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对外投资÷资产总额分析资产分布的合理性、协调性一般评价:适度,互成比例;按行业特征及历史实绩确定合理比例范围流动资产分布结构=货币资金、存货、应收款项÷流动资产分析流动资产分布的合理性、协调性存货分布结构=产成品、原材料、在产品÷存货分析存货分布的合理性、协调性应收帐款结构=按欠款期分档÷应收帐款分析应收帐款逾期情况及风险总资产效能结构 =高效资产、低效资产、无效资产、负债资产÷资产总额分析资产占用的有效性、必要性一般评价:高效资产比重扩大;低效、无效、负债资产比重缩小有效性按时限长短、动销动用、保本保利、需用在用等方面分档确定;股票上市公司投资分析每股收益率=税后利润—优先股股利÷普通股总股数衡量企业经营是否成功的主要指标一般评价:高收益应考虑股本结构扩大对此指标的影响市盈率=每股市价÷每股税后利润判断股票的潜在价值或现行市价的高企业发展前景看好,投机性强;低股票吸引力市场属性不活股票上市公司投资分析每股净资产=股东权益÷总股数衡量每股实有的资产价值一般评价:应较高净资产收益率=税后利润÷股东权益判断企业自有资金的创利能力一般评价:应较高,应大于债券利率净资产倍数=市价÷每股净资产表明市价购入股票为实际资产价值的倍数一般评价:应较低股利分配率=每股分利÷每股收益分析企业股利政策的分、留比例较高对投资者当期利益有利较低对企业加快发展有利不同行业、不同发展阶段、不同投资者、应有不同要求股利与市价率=每股现金股利÷每股市价分析投资者可分得股利的实际报酬率一般评价:应较高。

土地财政依赖度 计算公式

土地财政依赖度 计算公式

土地财政依赖度计算公式
土地财政依赖度是指一个地区或国家经济中土地财政收入所占比例的程度。

它反映了土地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

土地财政依赖度的计算公式如下:
土地财政依赖度 = 土地财政收入 / 地方财政总收入
其中,土地财政收入是指地方政府从土地出让、土地使用权转让、土地使用费等方面获取的财政收入;地方财政总收入是指地方政府从各种财政收入渠道获取的总收入。

土地财政依赖度反映了一个地区或国家经济中土地资源的重要性和经济发展的依赖程度。

当土地财政依赖度较高时,意味着土地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较大,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收入的依赖度也较高。

反之,当土地财政依赖度较低时,意味着土地资源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较小,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收入的依赖度也较低。

土地财政依赖度的高低对一个地区或国家的经济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高土地财政依赖度可能意味着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可能导致环境破坏和资源枯竭。

同时,高土地财政依赖度也可能导致地方政府对土地财政收入的依赖过高,一旦土地财政收入减少或中断,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将受到严重影响,进而影响地方经济的稳定发展。

为了降低土地财政依赖度,加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是至关
重要的。

地方政府应该制定有效的土地管理政策,加强对土地开发和利用的监管,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还应鼓励和支持其他产业的发展,降低对土地财政收入的依赖,实现经济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

土地财政依赖度是一个反映土地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关系的重要指标。

通过合理利用土地资源,降低土地财政依赖度,可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地方财政的稳定。

财政政策乘数公式

财政政策乘数公式

财政政策乘数公式乘数是西方经济学家研究经济波动是所应用的一种概念性工具,由凯恩斯在研究投资变动对就业量增加的影响时首先提出。

后来,凯恩斯对这一概念加以利用,用来研究投资变动对总收入的倍增作用。

按照凯恩斯的说法,乘数是投资增加时会引起收入的增加。

因此,乘数反映投资与收入在量上的关系,但这里所说的收入不是指投资后的利润,而是指因投资形成的购买、由购买所形成的收入。

财政政策分为变动政府收入税收和变动政府支出政府购买和政府转移支付吧。

这三个变量都是各有各的乘数的。

四部门中,y=a+i+g+nx+bTr-bT/1-b+r,其中a是自发消费,b是边际消费倾向,r是边际进口倾向。

所以税收乘数=-b/1-b+r政府转移支付乘数=b/1-b+r政府购买乘数=1/1-b+r1.将财政收支置于超然地位即暂不考虑财政收支,判定社会供求的对比状况,然后对财政收支对比关系相机决策。

如果社会总供求平衡,则财政收支宜保持平衡;如果社会总供给大于总需求,则应使财政收小于支,且收支差额等于供求差额除以支出乘数;如果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则使财政收大于支,且收支差额等于供求差额除以税收乘数。

财政收支对比关系的这一确定过程也可用经济总量平衡的关系式来表示。

在国民经济核算中,C S T M=C I G X。

等式左边是代表总供给的收入流量,由消费C、储蓄S、税收T和进口M组成。

等式右边是代表总需求的支出流量,由消费C、储蓄S、税收T和出口X组成,将等式变形可得:G-T=S-I十M-X。

因此,当S-I十 M-X=0时,G=T,财政收支保持平衡。

此时,非政府部门包括对外部门总体上讲收入流量等于支出流量,因而政府财政部门既无必要为非政府部门提供结余资源,也不可能去使用非政府部门结余的资源,故收支保持平衡。

当S-I十M-X>0时,G>T,财政收支有赤字。

此时,非政府部门总体上讲收入流量大于支出流量,非政府部门有结余,需要由政府部门来动用这部分结余资源,即财政支大于收才能保持总量平衡。

财政学计算名词

财政学计算名词

财政支出增长率:它表示当年财政支出比上年同期财政支出增长的百分比,即所谓“同比”增长率。

以△G%表示,△G%=△G/Gn-1=(Gn–Gn-1)/Gn-1财政收入增长率:和支出类似GDP的增长率:经济增长率的计算分为两种一个是年度经济增长率的计算,衡量的是两年之间经济的变化。

年度经济增长率的计算比较简单,就是后一年的经济指标(如GDP或人均GDP)减去前一年的经济指标再除以前一年的经济指标,如果我们用百分数来表示的话还要再乘上百分百,比如我国2003年的GDP是61687.9亿元(按1990年价格计算,以下同),而2004年的GDP是67548.2亿元,因此2004年的经济增长率就是0.095,用百分数来表示就是9.5%。

另外一个就是年均经济增长率的计算,衡量的是若干年来经济的平均变化情况。

年均经济增长率的计算就比较复杂,为了准确起见,我们用数学符号和公式来表述。

假设一个经济变量y的值由初始值y0经过n个时间段(比如年、月、日等)后变为yn,则在每个时间段里y的平均增长率应该是g= n√yn/y0-1。

举例来说,按1990年价格计算,中国1952年人均GDP为,2004年人均GDP为5196.5元,则按照这个公式计算,这52 年人均GDP年均增长率为6.07%。

但是如果年均经济增长率比较小的话,也可以按照指数的形式来计算,计算公式是g=(In•yn/y0)/n。

比如,以1996年美元来衡量,美国的真实人均国内生产总值(GDP)从1870年的3340美元上升到2000年的33330美元,则按照这个公式计算,美国这130年的人均年均增长率是1.8%。

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财政支出增长率/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财政支出增长弹性系数是指财政支出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

若弹性系数大于1,表明财政支出增长速度快于GDP增长速度。

财政收入增长弹性系数:财政收入增长弹性系数=财政收入增长速度/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在税收政策和纳税环境稳定的情况下财政收入增长弹性系数大于1,说明财政收入增长快于GDP增长,对增加财政收入有利;财政收入增长弹性系数小于1,说明财政收入增长慢于GDP增长,对于涵养税源有利。

财政计算公式

财政计算公式

财政计算公式财政计算公式财政收支差额财政收支差额=财政收入总额-财政支出总额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年度财政收入总额/年度财政收入总额)×100%财政赤字占国民收入生产总额的比重财政赤字占国民收入总额的比重=(年度财政收入总额-年度财政支出总额)/年度国民收入生产总额×100%财政收入弹性系数财政收入弹性系数=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银行支出数银行支出数=实际支出数+银行支取未报数银行支出累计数银行支出累计数=经费支出累计数+经费暂付(月末余额)+经费现金(月末余额-年末额)+经费材料(月末余额-年初余额)-经费暂存(月末余额-年初余额)+上交本年度收回的以前年度“银行支取未报数”预算待完成数预算待完成数=预算数-累计完成数预算节超率预算节超率=(实际开支数-预算数×事业进度)/预算数×100%预算完成率预算完成率(预算完成百分比)=累计完成数/预算数×100%工会会费收入工会会费收入=月平均会员人数×月人均会费收交额×预算期月数月平均会员人数=上期期末会员人数+∑(计划增减会员人数×增减月数)/12月人均会费收支额=月平均会员基本工资+规定的按基本工资交会费百分比事业活动收入事业活动收入=全年活动量×收费标准=设施规模×平均利用率×全年活动场(期)×收入总额教育投资率教育投资率=年教育投资总额/年国民生产总值=年教育投资总额/年国民收入全年平均病床数全年平均病床数=年初病床数+∑(计划增(减)病床数×使用月数)/12=(期初实用病床数×全期天数+-期中增减病床数×起始日至期末日数)/全期天数=实际开放总床数/日历日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平均病床数×平均病床工作日=平均病床数×(日历日数×病床利用率)=实际开放总床日数×病床利用率实际开放总床日数=平均病床数×日历日数病床利用率=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100%=平均病床工作日/日历日数×100%=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平均病床数/日历日数)×100%平均病床工作日=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平均病床数=平均住院日平均住院日=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出院病人数=(平均病床工作日×平均病床数)/出院病人数=(日历日数×平均病床数×病床利用率)/出院病人数出院病人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平均住院日病人结算周转金病人结算周转金=正常年度的住院收入额×垫付费用占住院收入的比例+病人欠费平均余额病人结算资金的考核预收医疗费用率=预收医疗费用平均余额/月平均住院收入额×100%病人欠费率=(本期发生额-本期收回额)/业务收入额×100%病人欠费发生率=本期发生额/业务收入额×100%病人欠费收回率=本期收回额/本期发生额×100%划价符合率划价符合率=(处方总金额-划错处方金额)/处方总金额×100%药品加成率药品加成率=(期内药品收入-期内药品支出)/期内药品支出×100%药品材料利用率药品材料利用率=已消耗药品材料总额/药品材料总金额×100%医疗卫生机构普及率医疗卫生机构普及率=医疗卫生机构数(个)/人口总数(万人)每人拥有的医院床位数每万人拥有的医院床位数=(医院床位总数/人口总数)×10000科研成果经济效益增长率科研成果经济效益增长率=计算年科研成果经济效益值/历年科研成果经济效益平均值技术商品销售(或转让)率技术商品销售(或转让)率=技术商品销售(或转让)收入/技术商品产值×100%技术商品获奖率技术商品获奖率=获奖技术商品产值(或净产值)/全部技术商品产值(或净产值)×100%新技术增产率新技术增产率=(采用新技术的产品产量/未采用新技术的产品产量-1)×100%科技产品盈利率科技产品盈利率=科研盈利/科研投资(或费用)科研投资新增收益率科研投资新增收益率=(新增经济收益总额-科研投资总额)/科研投资总额科技人员培训率科技人员培训率=(科研单位实际参加培训的科技人员总数×平均培训时间)/(科研单位应该参加培训的科技人员总数×平均培训时间)高等教育经济效益指标1、各项事业计划完成情况。

一般预算支出计算公式

一般预算支出计算公式

一般预算支出计算公式
内容:
一般预算支出的计算公式为:
一般预算支出 = 人员支出 + 公用支出 + 运行支出 + 补助支出 + 其他支出
其中:
人员支出:包括工资、奖金、津贴等人员收入支出。

公用支出:包括水电费、邮电费、物业费等日常办公开支。

运行支出:包括日常运行经费、日常维修费、福利费、业务费等。

补助支出:包括对个人和组织的各类补助支出。

其他支出:不属于上述类别的其他各项支出。

一般预算支出反映单位在执行国家预算过程中用于保障正常运转的各项支出情况。

按照支出用途划分,可以更清晰地了解和控制各类支出的情况,做到支出规范合理。

收支平衡计算公式

收支平衡计算公式

收支平衡计算公式
收支平衡计算公式旨在帮助个人和企业分析可支配收入与支出之间的差异,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收入和债务水平。

它通常以A=B的形式表示,其中A代表总收入,B代表总支出。

因此,公式可以写为:
收支平衡=收入-支出。

而收入和支出又可以分为两类:
1.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包括薪金、盈利情况、贷款等。

2.财政支出:财政支出包括食品、住房、交通、娱乐、教育、投资等各类开支。

收支平衡计算公式可以写为:
收支平衡=财政收入-财政支出。

从而可以得出收益与支出的差额,之后可以依据实际情况决定调整收支平衡,以实现平衡或获得收益。

财务会计公式大全

财务会计公式大全

财务会计公式1、环比动态比率=分析期数值/前期数值2、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3、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速动资产的公式:计算一:速动资产=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其他应收款计算二:速动资产=流动资产 - 存货 - 预付账款 - 待摊费用等。

4、现金流动负债比率=年经营现金净流量/年末流动负债*100%5、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6、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7、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支出8、长期资产适合率=(所有者权益+长期负债)/(固定资产+长期投资)9、劳动效率=主营业务收入或净产值/平均职工人数10、应收账款周转率(次)=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应收账款余额或者:当期销售净收入/(期初应收账款余额+期末应收账款余额)/2其中: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主营业务收入-销售折扣与折让平均应收账款余额=(应收账款年初数+应收账款年末数)/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平均应收账款x360)/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1、存货周转率(次数)=主营业务成本/平均存货其中:平均存货=(存货年初数+存货年末数)/2存货周转天数=(平均存货x360)/主营业务成本12、流动资产周转率(次数)=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流动资产总额其中:流动资产周转期(天数)=(平均流动资产周转总额x360)/主营业务收入总额13、、固定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固定资产平均净值14、总资产周转率=主营业务收入净额/平均资产总额15、主营业务利润率=利润/主营业务收入净额16、成本费用利润率=利润/成本费用17、总资产报酬率=(利润总额+利息支出)/平均资产总额18、净资产收益率=净利润/平均净资产x100%19、资本保值增值率=扣除客观因素后的年末所有者权益/年初所有者权益20、社会积累率=上交国家财政总额/企业社会贡献总额上交的财政收入包括企业依法向财政交缴的各项税款。

21、社会贡献率=企业社会贡献总额/平均资产总额企业社会贡献总额包括:工资(含奖金、津贴等工资性收入)、劳保退休统筹及其它社会福利支出、利息支出净额、应交或已交的各项税款、附加及福利等。

中国财政赤字率计算公式

中国财政赤字率计算公式

中国财政赤字率计算公式
财政赤字率是衡量一个国家财政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反映了一个国家财政收入和支出之间的差额,并以百分比的形式表示。

中国财政赤字率计算公式如下:
财政赤字率(%)=(财政赤字 / GDP)× 100
其中,财政赤字是指国家财政年度内支出超出收入的数额,也可以用财政赤字的绝对值表示。

GDP(国内生产总值)是衡量一个国家经济总量的指标,通常以同一年的价格计算。

财政赤字率的计算公式是通过将财政赤字除以GDP,然后乘以100来得出的。

这样计算可以将财政赤字与国家经济总量进行比较,并以百分比的形式表达,更加直观地展示财政状况。

财政赤字率的计算公式允许政府和经济学家对国家财政状况进行有效的评估和比较。

当财政赤字率较高时,意味着财政收入不足以覆盖支出,国家财政状况相对较弱。

相反,当财政赤字率较低时,表示财政收入能够较好地满足支出,国家财政状况相对较稳健。

财政赤字率的计算公式可以帮助政府监控并控制财政状况。

当财政赤字率过高时,政府可以采取措施,如减少开支、增加税收等,以降低财政赤字率,确保财政的可持续性发展。

此外,财政赤字率的计算还可以为政府制定经济政策和预算提供参考依据,以更好地平衡经济增长和财政状况。

总之,中国财政赤字率计算公式是通过将财政赤字除以GDP,然后乘以100来得出的。

这个公式可以有效地衡量中国财政状况,帮助政府对财政收入和支出进行监控和控制,确保财政的可持续性发展。

2013年财政统发三金计算公式

2013年财政统发三金计算公式

2013年财政统发“三金”公式
财政代发工资时,代扣个人“三金”的计算公式为:
①行政单位及参照公务员法管理的事业单位干部:
个人住房公积金=[上年度12月份个人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工作津贴+生活补贴+(职务工资+级别工资)/12+5000/12]×l0%
个人医疗保险金=[上年度12月份个人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工作津贴+生活补贴+(职务工资+级别工资)/12+5000/12]×2%
个人养老保险金=[上年度12月份个人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工作津贴+生活补贴+(职务工资+级别工资)/12+5000/12]×2%
②工勤人员“三金”计算公式与行政干部类似,只将“职务工资、级别工资”替换为“岗位工资、技术等级工资”即可。

③实行绩效工资的事业单位人员:
个人住房公积金= [上年度12月份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基础性绩效工资/70%+5000/12]×10%
个人医疗保险金= [上年度12月份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基础性绩效工资/70%+5000/12]×2%
个人养老保险金= [上年度12月份岗位工资+薪级工资+基础性绩效工资/70%+5000/12]×2%。

拨款比例计算公式

拨款比例计算公式

拨款比例计算公式在财政管理和预算编制中,拨款比例计算公式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它用来确定某一项目或部门在整体预算中所占的比例。

这个比例可以帮助政府或组织合理分配资源,确保每个部门都能得到适当的资金支持,从而实现预算的合理利用和最大化效益。

本文将介绍拨款比例计算公式的基本概念、应用方法和相关注意事项。

基本概念。

拨款比例计算公式是通过对预算金额和各部门或项目的支出进行比较,来确定各部门或项目在预算中所占的比例。

通常情况下,拨款比例计算公式可以用以下的数学公式来表示:拨款比例 = 部门或项目预算金额 / 总预算金额。

其中,拨款比例表示某一部门或项目在总预算中所占的比例,部门或项目预算金额表示该部门或项目在预算中被分配的资金,总预算金额表示整体预算的金额。

应用方法。

在实际应用中,拨款比例计算公式可以通过以下步骤来进行:1. 收集数据,首先需要收集各部门或项目的预算金额和总预算金额的数据,这些数据通常可以从财务部门或预算编制部门获取。

2. 计算比例,将各部门或项目的预算金额代入拨款比例计算公式中,计算出各部门或项目在总预算中所占的比例。

3. 分析结果,根据计算出的比例,可以对各部门或项目在预算中的地位和重要性进行分析,从而确定合理的资金分配方案。

4. 调整预算,根据分析结果,可以对预算进行调整,确保每个部门或项目都能得到合理的资金支持。

相关注意事项。

在使用拨款比例计算公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数据准确性,确保收集到的数据准确可靠,避免出现数据错误或遗漏导致的计算偏差。

2. 公平性,在计算拨款比例时,需要确保公平公正,不偏袒任何部门或项目,避免出现资金分配不公平的情况。

3. 灵活性,拨款比例计算公式只是一个工具,实际的资金分配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考虑到各部门或项目的实际需求和重要性。

4. 监督管理,在资金分配过程中,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确保资金使用的合理性和效益。

结论。

拨款比例计算公式是财政管理和预算编制中的重要工具,它可以帮助政府或组织合理分配资源,确保预算的合理利用和最大化效益。

单位建设用地财政贡献计算

单位建设用地财政贡献计算

单位建设用地财政贡献计算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如何合理评估单位建设用地对财政的贡献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本文将详细介绍单位建设用地财政贡献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实例进行分析,探讨其政策意义与应用。

二、单位建设用地财政贡献计算方法1.计算公式单位建设用地财政贡献= 地区生产总值/ 建设用地总面积2.参数解释地区生产总值:反映了一个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活动的总体规模和水平。

建设用地总面积:指某一地区用于建设用途的土地总面积。

三、实例分析1.数据来源以下数据来源于某地区统计局和规划局,包括了该地区近三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和建设用地总面积。

2.计算过程根据上述公式,我们将地区生产总值和建设用地总面积代入计算,得到单位建设用地财政贡献。

3.结果分析从计算结果来看,该地区的单位建设用地财政贡献呈逐年上升趋势,说明土地利用效益不断提高。

此外,通过对比不同行业单位的土地财政贡献,可以发现高附加值产业对财政的贡献较大,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调整。

四、政策意义与应用1.引导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单位建设用地财政贡献的计算方法有助于政府和相关部门了解土地利用效益,从而制定相应政策,引导企业节约集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2.促进产业结构调整通过分析不同行业单位的土地财政贡献,政府可以有针对性地引导和支持高附加值产业的发展,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

3.提高政府财政收入单位建设用地财政贡献的提高,意味着政府在土地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可以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从而提高财政收入。

五、结论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探讨了单位建设用地财政贡献的计算方法及其政策意义与应用。

计算方法简单易懂,易于操作,有助于政府和相关部门更好地评估土地利用效益,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提高政府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边际倾向公式

财政支出边际倾向公式

财政支出增长的边际倾向=财政支出增长额÷国内生产总值增长额2012年某国国债收入为0.6万亿元,截至该年年末国债累计余额为8万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为40万亿元,财政支出为10万亿元,则该国2012年国债负担率为20%。

国债负担率指国债累计余额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重。

国债负担率=国债累计余额÷国内生产总值=8÷40=20%债务依存度指当年的债务收入与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反映一个国家的财政支出有多少是依靠发行国债来实现的。

2016年某国国债收入为0.6万亿元,截至该年年末国债累计余额为8万亿元,国内生产总值为40万亿元,财政支出为10万亿元,则该国2016年债务依存度为6%债务依存度是指当年债务收入与当年财政支出的比例关系。

0.6÷10=6%某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5月份该企业销售额7000万元,按照增值税基本税率计算,该企业本月的增值税销项税额为910万元。

一般纳税人采取扣税法。

其中销项税额=销售额×适用税率=7000×13%=910A汽车制造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3月发生以下经济业务:⑴外购用于生产汽车的钢材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50万,增值税为6.5万元。

⑵向M汽车销售公司销售小汽车一批,车价款为300万元,给购车方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

计算A公司3月份应纳增值税额。

应纳增值税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当期销项税额=销售额×适用税率=300×13%=39万。

当期进项税额,题目中已知,购进货物时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50万,增值税为6.5万元。

如果题目中没有告知进项增值税税额,用销售额×适用税率=50×13%=6.5万也能计算出来。

应纳增值税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39万-6.5万=32.5万。

某食品加工企业为小规模纳税人,2月份取得不含税销售收入16466元;直接从农户购入农产品价值6400元,该企业当月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为493.98元。

财政政策乘数计算

财政政策乘数计算

财政政策乘数计算乘数是西方经济学家研究经济波动是所应用的一种概念性工具,由凯恩斯在研究投资变动对就业量增加的影响时首先提出。

以下是精心整理的财政政策乘数计算的相关资料,希望对你有帮助!财政政策乘数计算国民收入决定理论是推导和理解财政政策乘数的基础。

为便于分析,假定该经济体是一个封闭性经济,而且不考虑公司保留利润、国有企业和财产收入等因素。

财政支出只用于购买当期产品,税收也只是所得税,且价格水平在短期内不受总需求变化的影响。

在上述假设条件下,根据国民收入决定理论,国民收入取决于总需求状况,即:Y=AD (1)其中,Y为国民收入,AD为总需求。

在三部门经济中,总需求中既包括家庭和政府向厂商购买商品和劳务的意愿支出,也包括厂商以投资形式彼此购买产品的意愿支出。

这样,总需求可以归结为家庭的消费支出(C)、厂商的投资支出(I)和政府的购买支出(G)。

在供求平衡时,国民收入将通过以下4式决定:其中,(2)式是国民收入决定模型的基本方程,即总产出等于总需求。

(3)式是消费者的消费方程式,a为给定常数,表示与收入水平无关的消费,即自主消费;b为边际消费倾向(0&lt;b&lt;1),表示消费者每增加1单位的收人中,有多少用于消费;Yd为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

(4)式是消费者可支配收入的决定式,其中T为政府税收,Y为政府对居民的转移支付。

(5)式是税收函数,这里的税收仅指个人所得税,其中To为与收入无关的税收,即自主税收,t为税率(0&lt;t&lt;1)。

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相互配合的必要性这是一个重点需要把握的问题。

在我国财政与信贷是国家从宏观上集中分配资金的两条不同的渠道,两者虽然都能对社会的总需求与总供给进行调节,但在消费需求与投资需求形成中的作用又是不同的,而且这种作用是不可相互替代的。

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看两者的不同作用。

(一)两者的作用机制不同财政是国家集中一部分GDP用于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因而在国民收入的分配中,财政居于主导地位。

单位建设用地财政贡献计算

单位建设用地财政贡献计算

单位建设用地财政贡献计算摘要:一、背景介绍二、建设用地财政贡献的概念和计算方法1.计算公式2.影响因素三、案例分析1.某市单位建设用地财政贡献计算过程2.结果分析四、相关政策及建议1.我国相关政策2.对地方政府的建议正文: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各地对建设用地的需求不断增加。

单位建设用地财政贡献作为衡量建设用地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指标,越来越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关注。

本文将对单位建设用地财政贡献的计算方法及其影响因素进行详细介绍,并以某市为例进行分析,最后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二、建设用地财政贡献的概念和计算方法1.计算公式单位建设用地财政贡献= (财政收入- 财政支出)/ 建设用地面积2.影响因素(1)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财政收入和支出的主要决定因素,与建设用地财政贡献成正比。

(2)建设用地性质:不同性质的建设用地对财政贡献的贡献程度不同。

例如,住宅用地和商业用地的财政贡献通常较高。

(3)政策调整:政府针对建设用地财政贡献的相关政策调整,如减免税政策等,会影响单位建设用地财政贡献。

三、案例分析1.某市单位建设用地财政贡献计算过程根据某市的统计数据,假设某年度该市财政收入为100 亿元,财政支出为80 亿元,建设用地面积为1000 公顷。

则该市单位建设用地财政贡献为:单位建设用地财政贡献= (100 - 80)/ 1000 = 0.2 亿元/公顷2.结果分析通过对某市的单位建设用地财政贡献进行计算和分析,可以发现该市的财政贡献水平较高,表明该市的建设用地经济效益较好。

同时,还可以通过对不同区域和不同建设用地性质的财政贡献进行比较,为政府制定土地资源配置政策提供依据。

四、相关政策及建议1.我国相关政策我国政府一直重视单位建设用地财政贡献的引导作用,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如《关于加强城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工作的通知》等,旨在提高建设用地利用效率,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2.对地方政府的建议(1)优化土地资源配置:地方政府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需求,合理规划和配置建设用地资源,提高单位建设用地财政贡献。

预算赤字率计算公式

预算赤字率计算公式

预算赤字率计算公式预算赤字率是衡量一个国家或机构财政状况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表示在一定时期内支出超过收入的比例,是衡量财政可持续性和债务风险的重要工具。

本文将介绍预算赤字率的计算公式及其意义。

一、预算赤字率的定义预算赤字率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支出超过收入的比例。

它可以用来评估一个国家或机构的财政状况,以及其财政可持续性和债务风险。

二、预算赤字率的计算公式如下:赤字率 = (支出 - 收入)/ 收入 × 100%其中,支出指的是一定时间内的总支出,收入指的是一定时间内的总收入。

三、预算赤字率的意义1. 财政可持续性评估:预算赤字率可以用来评估国家或机构的财政可持续性。

若预算赤字率过高,表示财政收入无法覆盖支出,可能导致财政危机和债务风险。

相反,较低的预算赤字率意味着财政状况更加稳健。

2. 赤字与债务关系:预算赤字率与债务之间存在密切关系。

赤字的积累会导致债务增加,形成债务风险。

通过计算预算赤字率,可以评估债务水平,并采取相应的财政措施来控制债务增长。

3. 经济政策制定:预算赤字率可以为制定经济政策提供重要参考。

若预算赤字率较高,可能需要采取财政紧缩政策来削减支出或增加收入,以保持财政平衡。

相反,较低的预算赤字率可能意味着政府可更多地用于投资和促进经济增长。

四、例子与应用假设某国在一年内的总支出为1000亿美元,总收入为900亿美元,则该国的预算赤字率可按照上述公式计算如下:赤字率 = (1000 - 900) / 900 × 100% = 11.11%这表示该国财政状况较为警示,支出超过收入的比例为11.11%。

根据实际情况,政府可以根据计算得到的预算赤字率来调整财政政策,采取相应措施来控制赤字水平,保持财政平衡。

五、总结预算赤字率是一个衡量财政状况的重要指标,可以用来评估财政可持续性、债务风险以及制定经济政策。

通过计算预算赤字率,政府可以及时采取措施来控制赤字水平,以保持财政平衡。

财政负债率

财政负债率

财政负债率背景介绍财政负债率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府的债务与该国或地区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比例。

财政负债率是衡量政府财政健康状况的指标之一,反映了政府债务水平和对债务偿还能力的压力。

本文将探讨财政负债率的含义、计算方法以及对经济影响等方面。

含义财政负债率是指政府的债务与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

这种比例可以衡量政府的债务占国民经济的比重,从而反映出政府的财政状况。

财政负债率较低表示政府的债务相对较少,更能够承担债务的偿还压力;而财政负债率较高则意味着政府的债务水平较高,债务偿还能力相对较弱。

计算方法财政负债率的计算方法是将政府的债务总额除以国内生产总值,得到一个比例。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财政负债率 = 政府债务总额 / 国内生产总值其中,政府债务总额包括政府的各类债务,如国债、地方政府债务、公共部门债务等;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经济总产出。

影响因素财政负债率的高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政府财政政策:政府的财政政策直接影响到财政收入和支出的规模。

财政政策的扩张导致负债率增加,而财政政策的收缩则会减少负债率。

2.经济增长:经济增长与财政负债率呈现一定的关联。

经济增长可以提高国内生产总值,从而降低财政负债率;相反,经济衰退或停滞会使财政负债率上升。

3.债务管理:政府的债务管理策略和措施直接影响到财政负债率的水平。

有效的债务管理可以减少负债率,提高债务偿还能力。

4.利率变动:利率的上升会增加政府债务的偿还成本,从而提高财政负债率。

相反,利率的下降会减少政府债务的偿还成本,降低财政负债率。

经济影响财政负债率的高低对经济有一定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融资成本:财政负债率越高,政府的债务成本就越高,财政支出中较大一部分用于偿还债务利息,从而减少可用于其他方面的资金。

2.投资与发展:较高的财政负债率会导致财政资源的紧张,使得政府投资和开支受到限制,影响经济的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政计算公式
财政计算公式
财政收支差额
财政收支差额=财政收入总额-财政支出总额
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年度财政收入总额/年度财政收入总额)×100%
财政赤字占国民收入生产总额的比重
财政赤字占国民收入总额的比重=(年度财政收入总额-年度财政支出总额)/年度国民收入生产总额×100%
财政收入弹性系数
财政收入弹性系数=财政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速度
银行支出数
银行支出数=实际支出数+银行支取未报数
银行支出累计数
银行支出累计数=经费支出累计数+经费暂付(月末余额)+经费现金(月末余额-年末额)+经费材料(月末余额-年初余额)-经费暂存(月末余额-年初余额)+上交本年度收回的以前年度“银行支取未报数”
预算待完成数
预算待完成数=预算数-累计完成数
预算节超率
预算节超率=(实际开支数-预算数×事业进度)/预算数×100%
预算完成率
预算完成率(预算完成百分比)=累计完成数/预算数×100%
工会会费收入
工会会费收入=月平均会员人数×月人均会费收交额×预算期月数
月平均会员人数=上期期末会员人数+∑(计划增减会员人数×增减月数)/12
月人均会费收支额=月平均会员基本工资+规定的按基本工资交会费百分比
事业活动收入
事业活动收入=全年活动量×收费标准
=设施规模×平均利用率×全年活动场(期)×收入总额
教育投资率
教育投资率=年教育投资总额/年国民生产总值
=年教育投资总额/年国民收入
全年平均病床数
全年平均病床数=年初病床数+∑(计划增(减)病床数×使用月数)/12
=(期初实用病床数×全期天数+-期中增减病床数×起始日至期末日数)/全期天数=实际开放总床数/日历日数
实际占用总床日数
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平均病床数×平均病床工作日
=平均病床数×(日历日数×病床利用率)
=实际开放总床日数×病床利用率
实际开放总床日数=平均病床数×日历日数
病床利用率=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实际开放总床日数×100%
=平均病床工作日/日历日数×100%
=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平均病床数/日历日数)×100%
平均病床工作日=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平均病床数
=
平均住院日
平均住院日=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出院病人数
=(平均病床工作日×平均病床数)/出院病人数
=(日历日数×平均病床数×病床利用率)/出院病人数
出院病人数=实际占用总床日数/平均住院日
病人结算周转金
病人结算周转金=正常年度的住院收入额×垫付费用占住院收入的比例+病人欠费平均余额病人结算资金的考核
预收医疗费用率=预收医疗费用平均余额/月平均住院收入额×100%
病人欠费率=(本期发生额-本期收回额)/业务收入额×100%
病人欠费发生率=本期发生额/业务收入额×100%
病人欠费收回率=本期收回额/本期发生额×100%
划价符合率
划价符合率=(处方总金额-划错处方金额)/处方总金额×100%
药品加成率
药品加成率=(期内药品收入-期内药品支出)/期内药品支出×100%
药品材料利用率
药品材料利用率=已消耗药品材料总额/药品材料总金额×100%
医疗卫生机构普及率
医疗卫生机构普及率=医疗卫生机构数(个)/人口总数(万人)
每人拥有的医院床位数
每万人拥有的医院床位数=(医院床位总数/人口总数)×10000
科研成果经济效益增长率
科研成果经济效益增长率=计算年科研成果经济效益值/历年科研成果经济效益平均值
技术商品销售(或转让)率
技术商品销售(或转让)率=技术商品销售(或转让)收入/技术商品产值×100%
技术商品获奖率
技术商品获奖率=获奖技术商品产值(或净产值)/全部技术商品产值(或净产值)×100%
新技术增产率
新技术增产率=(采用新技术的产品产量/未采用新技术的产品产量-1)×100%
科技产品盈利率
科技产品盈利率=科研盈利/科研投资(或费用)
科研投资新增收益率
科研投资新增收益率=(新增经济收益总额-科研投资总额)/科研投资总额
科技人员培训率
科技人员培训率=(科研单位实际参加培训的科技人员总数×平均培训时间)/(科研单位应该参加培训的科技人员总数×平均培训时间)
高等教育经济效益指标
1、各项事业计划完成情况。

其计算公式为:
本专科学生招生完成计划的比重=实际招生人数/国家下达计划招生人数×100%
研究生招生完成计划的比重=实际招生人数(硕士或博士)/国家下达计划招生人数(硕士或博士)×100%
函授、夜大招生完成计划的比重=实际招生人数(函授或夜大学生)/国家下达计划招生人(函授或夜大学生)×100%
委托培养学生招生完成计划的比重=委托培养实际招生人数/国家批准计划招生人数×100%
处国来华留学生完成计划的比重=实际招生人数(外国留学生)/国家下达计划招生人数(外国留学生)×100%
2、平均每名学生全年分摊的开支,其计算公式为:
全年平均每一学生分摊的开支数=全年经费实际支出数/全年全校全部学生平均人数
每一学生分摊的教职工人员经费=(全年工资+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开支数)/全年全部学生平均人数
每一学生分摊的设备购置费=全年设备购置费开支数/全年全部学生平均人数
每一学生分摊的教学行政费=(全年公务费+业务费开支数)/全年全部学生平均人数
每一本专科学生分摊的人民助学金(包括奖学金)=全年本专科学生人民助学金开支数/全年本专科学生平均人数
3、教职工人员经费定额。

其计算公式为:
全年平均工资=全年工资开支数/全年教职工平均人数
附加工资占标准工资的比重=(全年补助工资+职工福利费开支数)/全年工资月开支数×100%
4、教职工总人数与学生编制的比例。

其计算公式为:
年末教职工总人数与学生编制的比例=年末全部学生总人数/年末教职工总人数
年末工资月教职工学生编制的比例=年末全校办工厂、农场教职工人数/年末全部学生总人数×100%
5、学生占用固定资金数。

其计算公式为:
年末每一学生占用固定资金=年末固定资金总额/年末全部学生总人数
年末每一学生占用教学、科研设备金额=年末固定资金中教学、科研设备金额/年末全部学生总人数
年末每一学生占用房屋建筑物金额=年末固定资资金中房屋及建筑物金额/年末全部学生总人数
6、每个学生占用经费材料。

其计算公式为:
年末每一学生占用经费材料=年末经费材料总金额/年末全部学生总人数
7、仪器设备利用率。

其计算公式为:
单台仪器设备利用率=实际使用时数/核定年度使用数
实验室仪器设备利用率=每个实用时数/年度定额时数
仪器设备完好率=在用仪器设备完好台(件)数/账面全部仪器设备台(件)数×100%
行政事业周转金考核指标
1、周转金周转速度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
年度借用周转金周转次数=报告年周转金投资总额/报告年末累计周转基金总额
年度借出周转金平均借用期(天)=周转金借用天数乘积的总和/报告年周转金投资总额
2、周转金回收率指标。

其计算公式为:
3、累计回收率=累计实际回收周转金总额/累计到期回收周转金总额(不含已核销的周转金)×100%
当年回收率=周转金总额/当年到期应回收周转金总额(不含已核销的周转金)×100%
4、周转金经济效益指标。

主要有:
(1)借用周转金增加的毛收入。

其计算公式为:
技术改造,购置设备增加的毛收入=(项目改造、购置设备后年度实现的毛收入-项目改造、购置设备前年度实现的毛收入)×技术改造、购置总投资的比例
借用流动资金增加的毛收入=报告年度实现的全部毛收入×周转金占项目资金总额(包括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比例
(2)借用周转金增加的纯收入(利润),其计算公式为:
技术改造、购置设备增加的纯收入=项目改造、购置设备后年度实现的纯收入-项目改造、购置设备前年度实现的纯收入
借用流动资金增加的纯收入=报告年度实现的全部纯收入×周转金占项目资金总额(包括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比例
(3)借用周转金增加的税金,其计算公式为:
技术改造、购置设备增加的税金=(项目改造、购置设备后年度实现的税金-项目改造、购置设备前年度实现的税金)×周转金占技术改造、购置设备总投资的比例
借用流动资金增加的税金=报告年度实现的全部税金×周转金占项目资金总额(包括固定资金和流动资金)比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