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特殊教育学校成功实施体育教学模式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策略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策略【内容提要】:体育教育是加强学生身体锻炼,促进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教学手段。
尤其是特殊学校,体育教育在加强学生身心健康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为了提升教学效率,可适当增加相关的硬件设备,加大经费投入,保证基本的体育教育设施要求。
本文简要阐述了加强特殊学校体育教学的关键问题,并以此展开,详细分析了提升教学效率的策略。
【关键词】特殊教育;体育教学;策略在特殊学校中,体育教育是强化教育、培养学生拥有健康身体和良好心理状态的重要方式。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实施,特殊学校也主动做出教学改进,积极组织各项活动,加强学生与外界的交流,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并尽量提供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帮助学生实现人生价值。
因此,有必要对特殊学校的体育教学策略进行研究。
一、加强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的关键与其他学校不同的是,特殊学校体育教学对硬件设施和教师的教学依赖性更大。
需要比较完善的体育设备、体育场地以及体育器材等,以保证体育活动的正常进行。
尽量提供比较全面的、多样化的体育教学,也是提升教学效率的重要手段。
即在体育教学中,融入其他领域的相关知识,以促进特殊学生能够更快地融入社会,为日后的生活和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此外,构建比较全面的体育教学目标,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保证学生能够充分地学到更多的知识。
二、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原则1. 平等性原则关注所有有健康需求的残疾人群,平等的对待每一个残疾学生,为他们创造公平平等的教育条件和教育机会。
通过调整教学资源、教学策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安排等,满足残疾学生健康发展需要,使残疾学生通过体育教学参与到体育教学活动中来,达到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的目的。
2. 主体性原则在全纳教育环境下,体育活动中加强师生互动,以残疾学生为主体,鼓励学生主动参与。
体育教学设计以培养发展残疾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为主,放手培养、正确引导,技能锻炼与培养体育兴趣相辅,最终形成残疾学生终生体育的目标。
浅谈在特殊教育学校中盲人体育教学策略
浅谈在特殊教育学校中盲人体育教学策略谢立城随着素质教育和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和完善,对于各级院校都提出了新的要求,对于特殊教育学校亦是如此。
素质教育要求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包括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其中,体育教育占据的地位日渐明显。
体育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免疫力,尤其是对于特殊教育的学生,体育锻炼对其身心方面的健康格外重要。
虽然我国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育不断完善,但是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要想促进特殊教育学校中盲人体育教学,学校必须做出响应的调整,如适当增加教育经费购买完善的教育器材等。
本文就特殊教育学校中盲人体育教学策略进行探究。
1 前言体育锻炼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理等各个方面都有着巨大的作用,尤其是当前处于新冠肺炎疫情期间。
在新冠肺炎疫情高发时期,响应国家的号召学生都居家学习,因此致使学生无法进行更加完善的体育锻炼,这会影响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对于特殊学校中的盲人学生,体育教学不仅会促进学生身体的健康,提高学生的免疫力,而且对于盲人学生的社交和心理等方面也会产生积极的影响。
因此,各个特殊教育学校必须要加强对于盲人的体育教学,才可能帮助盲人学生实现人生的价值。
2 在特殊教育学校中盲人体育教学的重要性体育教学不仅对于普通学生具有重要的作用,对于特殊学校中盲人学生亦是如此。
国家强烈号召阳光运动一小时,努力提高全民的身体素质,这也正是因为体育锻炼在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1 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发展,手机和电脑等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人们日渐亲密的伙伴,对于学生亦是如此。
由于与电子产品的相伴,学生大都居家娱乐,而很少进行外出锻炼,因此在校园中进行体育锻炼尤为重要。
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盲人体育教学,可以极大的提高盲人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增强其免疫力,从而影响其心理的变化,帮助其成为一个强壮、乐观、积极向上的学生,帮助其时时刻刻保持良好的生活心态,以全新的面貌迎接未来的挑战,实现其人生的价值。
(特殊教育论文)基于特殊教育培智班的体育教学浅析
摘要:近年来我国加强了对特殊教育的重视,为了给智障儿童一个良好的身心发展环境,拥有一个良好的体育教学方案及器材是极为重要的。
基于如今我国特殊教育培智班的体育教学现状,在教学器材以及教学策略上进行一定的改进有着实质性的意义。
本文通过分析智障儿童的身心特点,然后针对性地制定相关的体育教学策略,可供特殊培智班的体育教师作参考。
关键词:特殊教育;教学现状;教学策略一、引言由于先前相关部门对特殊教育培智班的重视度还不够,导致了我国很多区域特殊教育与普通教育存在一定的差異性。
尤其是对于体育教育而言,在要求身心全面发展素质化教育的倡导下,由于智障儿童先天身体存在一定的不足,导致体学教学工作难以正常的进行。
综合分析智障儿童的身心特点而制定相关教学策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智障儿童的身心特点智障儿童的教学手段与方案异于普通儿童,而且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智障儿童的教学难度会远大于普通儿童,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也在于智障儿童的身心特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以下主要就智障儿童的身心特点做出了四个方面的总结。
1. 智障儿童、学生的身体特征首先要谈的是智障儿童、学生的身体特征,由于儿童出现智障的原因主要在于在胎盘中的发育不完整,其身体状况相比较普通儿童而言是偏差的,无论在身高、体重还是体质上都弱于普通儿童。
在之后的成长发育中,智障儿童的体型难以有正常速度的发展,因此在进行体育教学中会出现很大的障碍性。
抛开先天性的不足,假如能够制订一个健康有效的体育教学过程,智障儿童的发育还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有很好的提升,甚至能大幅度地接近普通儿童。
通过我们调查分析可以观察到智障儿童的身体素质存在很大的不足性,由于各器官发育的不全,智障儿童起步就比普通儿童差了一个档次,而后期成长发育过程中同样也存在多方面的因素把这种差距性越拉越大。
下面主要罗列出三种造成此类现象的原因。
首先是因为本身来说智障儿童的各项器官就受到了一定程度的损害,这也是导致后期发育过慢的最直接因素;其次是相关部门和特殊儿童学校对智障儿童的教学不重视,没有制定一个科学的针对性的教学工作很难弥补先天性的损害;最后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旁人看智障儿童的眼光也会不同,在受到异样眼光待遇的同时智障儿童的心理上也会受到损害,严重影响到智障儿童保持愉悦心情进行日常学习锻炼。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运动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参与团队合作和竞技运动的训练活动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运动课程的优秀教案范本参与团队合作和竞技运动的训练活动在特殊教育学校中,体育运动课程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参与团队合作和竞技运动的训练活动,学生不仅可以提升身体素质,还能培养团队精神、合作能力和竞争意识。
本文将就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运动课程的教案范本进行探讨,旨在提供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实践经验。
第一部分:课程目标和内容安排在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运动课程中,制定明确的课程目标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制定出具体的目标,以便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
例如,课程目标可以包括身体协调性的提高、社交技能的培养、竞技精神的培养等。
接下来,我们需要规划课程内容的安排。
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通常具有不同程度的身体和认知障碍,因此教师需要采用差异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相应的活动。
课程内容可以包括基本的体育运动技能训练、团队协作项目、竞技游戏等。
第二部分:教学方法和策略在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运动课程中,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对于学生的学习十分重要。
以下列举几种常见的教学方法供参考:1.差异化教学: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量身定制相应的教学计划。
例如,对于运动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采用适当的辅助器械,如轮椅、平衡杆等,帮助他们完成动作。
2.小组合作:通过小组合作活动,鼓励学生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小组,并给予每个小组一个任务,鼓励他们共同努力,达成目标。
3.示范教学:教师可以通过示范的方式,向学生展示正确的动作技巧和竞技策略。
学生通过观察和模仿教师的动作,提高技能水平。
第三部分:评估与反馈在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运动课程中,评估学生的学习成果和提供有效反馈至关重要。
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评估和反馈:1.目标评估:根据制定的课程目标,通过观察和记录学生的表现,进行定期评估。
如需要,可以调整课程目标和教学安排,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个体评估:针对每个学生的不同能力和需求,进行个体化的评估。
浅议培智学校体育课教学
浅议培智学校体育课教学体育课教学对智障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极为重要,培智学校的体育教学应该尊重智障学生,关注个体差异,满足智障学生的需要,引导智障学生主动参与体育与健康的教育,激发智障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更健康地适应社会。
如何合理地设置教学内容、培养智障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不断探索的问题。
一、合理设置培智体育校本课程目前,培智体育教学的教材是从普教教材参考而来,只不过是延长学习段,降低了一些高技术型项目难度,并不符合智障学生接受能力,也难以适应智障学生发展需求的训练项目。
为切实推动智障学生身体素质发展和品格形成,在课程目标设置、内容安排上应该注意做好以下几点:首先课程设置目标必须以康复学生身体和心理,恢复学生身体各项机能为基础。
智障学生具有肢体动作不协调、灵敏素质差等特点,所以课程内容设置必须优先考虑发展、康复学生的上述机能,只有有了良好的运动技能和协调基础,才能较好地进行下一步的技术性教学,否则,极易偏离学生发展轨道,使学习体育技术变为一句空谈。
另外,课程内容安排上应具有生活化的功能性,使教学内容与实际生活紧密相连。
如体育课中粗大动作的走、跑、跳、投等内容,可将走直线与现实生活中的走斑马线、右侧通行联系,抛物体(抛轻球或石子而非投掷铅球)、漫步机训练与公园或社区的健身联系,跨跳、跳上跳下练习与生活中遇有小河沟联系,使学生感到不陌生,学了就有用;精细动作主要是手指的训练,可安排捡豆、用线穿珠子、捞元宵等内容,其中一项重要内容是:适用生活技能的体育,如:端水、提物、推车等活动。
教师在指导学生活动基础上告知他们什么是危险,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以便于学生良好意识和良好品格的形成。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师生交流互动的时间和机会越多,学生参与学习的时间就越多,有效教学的可能性就越大。
可见,有效教学必须致力于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愉悦的学习氛围,给学生以友爱、平等、快乐、成功的享受。
浅析特殊学校培智体育教学的策略
浅析特殊学校培智体育教学的策略摘要:体育教学对发展培智学生的身心健康极为重要。
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育应尊重培智学生,注意个体差异,满足培智学生的需求,引导培智学生积极参与体育健康教育,激发培智学生的积极性,使每个培智学生都能充分发展并更健康地适应社会。
如何合理的设置教学内容、培养智障学生对体育课的兴趣,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是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不断探索的问题。
关键词:培智生;兴趣化;多样化引言德国著名教育家第斯多查认为:“如果是学生习惯于简单的接受或被动的学习,任何方法都是坏的;如果能激发学生的主动性,任何方法都是好的。
”在培智体育教学中,要想使智障学生对所学的内容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师就应及时调整教学目标,灵活处理教材,并根据教材的难易程度、学生的体能差异,场地器材等实际情况,讲求一定的教学艺术,培养智障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一、残疾学生体育活动现状1.1 忽视残疾学生体育教学部分学校和教师对融合教育存在一定的认知偏差,只是关注到了学校残疾学生智力和学习能力的提高,没有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锻炼,也没有制定专门的残疾学生教学计划,对残疾人体育活动的投资不高。
部分体育教师会对残疾学生放宽要求,残疾学生在体育教学中都是在教室内休息或在操场某一个角落自己玩耍,不利于残疾学生体育兴趣和能力的培养。
1.2 残疾学生体育活动形式单一大部分体育教师都是采用统一的填鸭式教学,没有结合学生的体育兴趣和需求教学,无法了解每位学生的体育能力。
而且教什么是根据教师的意愿,自然也不会单独利用游戏、活动等教学方法去调动残疾学生的体育兴趣和对残疾学生的侧重指导,这严重影响了残疾学生体育能力的发展。
二、特殊学校在体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现阶段,我国特殊学校在体育教育上仍然存在三大问题。
第一:心理教育与生理教育发展不平衡,导致特校学生心理自卑,自我感觉低人一等;第二:班级、学校、地方之间发展不平衡,许多地区设备不齐全,无法保证特校学生的安全;第三:学生的体育安全教育意识比较薄弱,对自身安全问题不够重视。
特殊教育学校“三位一体”特色体育实践
特殊教育学校“三位一体”特色体育实践摘要:“教育、康复、训练”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模式是根据当前特殊教育教学思想理念而提出的一种全新的教学方法。
结合当前特殊教育学校残疾学生教学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可以根据当前学校不同学生残疾的类型以及年龄差异发展的实际情况,设置一些个性化的课程教学模式来满足当前特殊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实际需要寻找教育与医疗的最佳结合点,注重学生身体的发展和认知发展的训练培养。
关键词:“教育、康复、训练”三位一体;教育模式;特殊教育教学引言不同的残疾孩子在生理和心理等多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个体学习的差异体相对较大,在普通学校中无法有效的适应整体的教学节奏,因此对于当前的特殊教育学校来说,必须要探索出一套适合残疾学生,尤其是智障学生教育的教学模式,进一步提高当前课程教学的效率。
“教育、康复、训练”三位一体课程教学模式从当前残疾孩子的特殊需求角度出发,在教学的时效性上下功夫,扬长避短,注重开发残疾学生的潜能,注重对残疾学生认知和生活能力的培养。
因此本文就从多个角度来探究当前特殊教育学校所提出的“教育、康复、训练”三位一体的课堂教学策略。
一、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存在的问题1.课程教学的模式相对比较单一,缺乏特殊教育的特色性结合当前部分盲校农校体育课程教学发展的实际情况来看,部分学生的残疾情况相对来说比较复杂,而教师在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仍然沿用的是十多年前的课程教学方案。
这种单一且僵化的课程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课程教学的实际需要,因此在进行课程教学的过程中,尤其是在对特殊学生进行培养的过程中,必须要对课程教学目标,课程教学的内容以及当前课程教学的适应性进行进一步的论证和探究,实现更有针对性的课程教学模式[1]。
2.当前课程教学的设施和内容相对来说比较陈旧我国部分特殊教育学校在健康课程和智力课程教学的发展,远远滞后与传统的义务课程教育课程教学的内容相对来说比较成就和落后,甚至已经成为了制约当前体育健康课程以及运动与健康课程教学发展的瓶颈。
浅谈特殊教育体育教学的论文(2)
浅谈特殊教育体育教学的论文(2)浅谈特殊教育体育教学的论文篇二《浅谈特殊教育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摘要:本文浅谈在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中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性,结合实际,构想了一些切合聋哑学生特质的方式方法,以便更好的在课中实施素质教育。
关键词:特殊教育;体育教学;素质教育素质教育,是指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当前各级各类学校正在全面推行素质教育,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更是对残疾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
体育课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体育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和尝试具有其他学科不可代替的作用。
如何在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促进特殊学生的全面发展,本人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自己的认识:一、思想品德教育贯穿在整个体育教学中通过体育探讨、教学培养聋哑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树立正确的体育道德观,具有勇敢顽强、团结进取、活泼开朗的精神面貌,诱导学生养成维护道德规范、遵纪守法的好品质。
以画龙点睛的揭示、引导学生去感悟,使学生在加强身体素质的同时,不知不觉地受到思想品德教育。
二、注重“全面”面向全体学生。
根据聋哑学生的身体素质、接受能力、个性差异、适度地分层教学,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心理、生理的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制定适宜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步骤,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始终处于通过努力就能摘到果子的发展区。
教师不仅要关心优秀学生,更要关心后进生,对优秀学生适当扩充内容、增加练习难度、提高要求,并对他们进行超前教学;对后进生则进行个别辅导,在练习方法、难度上进行简化,但在练习次数上和时间上进行强化,给他们以信任和鼓励,加倍关心他们学习的进步,激发他们的自尊心和上进心。
让他们通过参加体育训练和比赛建立:自尊、自强、自立、自信的优良品质。
浅析提高特殊教育体育教学效果的对策
浅析提高特殊教育体育教学效果的对策摘要:在特殊教育中,体育教学是至关重要的,不仅可以帮助特殊学生提升身心素质,而且随着教师依据特殊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创新的教学模式,还能够让同学们在参与体育活动的同时获得丰富的学习经历,通过有效的技能训练,让特殊教育学生更好的进步,从而提升特殊教育的成效。
基于此,下文就围绕提高特殊教育体育教学效果的对策展开论述,希望可以予以教育者一定的教学启发以及不同的教学灵感。
关键词:特殊教育;体育教学;原则;对策最近这些年,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持续推进,对特殊教育学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确保教学成效,特殊学校的体育教师正在根据自己的经验和能力,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努力推进改革。
其实体育在当今特殊教育学校的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能够促进特殊学生身体素质,还能够有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
因此,应当加强对体育教育的重视,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开展教学活动,并制定出针对性的措施来提升特殊教育体育教学水平,以期达到最佳的品质,这对于特殊学生将会大有裨益。
一、特殊教育体育教学的原则特殊学校的体育教师如果想要促进教学的效果,那么就需要遵循如下两方面的原则:一是趣味性原则。
特殊学生的认知能力往往较低,因此体育教师应依据他们的爱好来丰富课程内容,激发他们的自主探索欲望。
而为了更好地满足这一需求,教师需要在课前对特殊学生的运动基础和发展潜能进行深入探究,并采取趣味化的手段来培育体育学习兴致,比如利用游戏竞赛和团队协作的方式来扩展课程内容,以帮助特殊学生更好地融入课堂,增强体育健康意识[1];二是安全性原则。
由于每个特殊学生的身体状况都不同,因此不能采用统一的体育教学方法,而是应围绕同学们的特点,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逐步强化他们的运动技能和感知能力。
在此过程中,还应深入分析体育课程是否适合特殊学生的实际情况,要确保他们的安全,同时考虑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既要为特殊学生创造良好的运动环境,也要保证课堂的安全性。
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目标及对策的研究
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目标及对策的研究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和普及,特殊教育学校的数量不断增加,如何开展良好的体育教学成为了特殊教育教育专业与学生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本文旨在探讨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目标及对策。
一、体育教学目标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多数为智力残疾、肢体残疾以及多重残疾的学生,他们的智力、肌体以及社交能力上都存在一定的障碍,因此,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目标应该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学生的社交能力和认知能力为主要目标。
1.促进身体健康和能力的增强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身体素质和身体健康状况普遍较差,应该从学生身体的发育和健康的角度出发,利用体育这个教育载体向学生传授基本的体育技能和技巧,如跑、跳、投、下蹲等动作,从而增强学生的协调能力、柔韧性和耐力等身体能力。
2.提高社交能力和自信心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智力和社交能力普遍较低,因此,身心障碍儿童参加体育活动,除了学科技能外,更主要的是学习与他人互动和交流合作的技能,增进他们与他人的情感交流和了解,并促进自信和自尊心的建立。
3.促进认知和学科素养的发展通过体育教学,有利于学生增强注意力、记忆、语言和思维能力等认知能力。
例如,让学生对球的运动轨迹观察、判断和预测等有助于学生发展思维和判断能力;让学生通过体育活动了解人体结构和运动轨迹有助于学生掌握读图、解码等学科素养。
1.制定合理的体育教学计划针对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制定合理、周密的体育教学计划是必要的。
根据学生身体和智力发育的特点和自身的个性能力和特殊要求,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确保体育活动的安全和合理性,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动力。
2.采用全方位、多元化的体育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用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以配合不同的学生,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学习兴趣。
例如:游戏形式的体育活动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意愿,让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体育竞技比赛的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和竞争精神,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优势和不足。
3.给予学生积极鼓励和肯定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教师应该给予更多的肯定和鼓励。
浅谈特殊教育体育教学的论文
浅谈特殊教育体育教学的论文相对普通学校体育,特殊教育的学校体育发展有些滞后。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理论普遍照搬普通学校体育,甚至以普通体育教学代替特殊体育教学,使得特殊学校体育理论发展落后。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浅谈特殊教育体育教学的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浅谈特殊教育体育教学的论文篇一《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素质教育探究》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学校体育改革异常活跃。
特别是中小学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使学校体育改革进入了一个快速、崭新的时期。
按教育对象性质的不同,学校体育可分为普通学校体育和特殊教育学校体育。
相对普通学校体育,特殊教育的学校体育发展有些滞后。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理论普遍照搬普通学校体育,甚至以普通体育教学代替特殊体育教学,使得特殊学校体育理论发展落后,体育实践缺乏理论支持,违背了特殊教育的规律,严重阻碍了特殊教育学校体育的发展。
关键词:特殊教育体育思想品德体育教育是特殊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把聋生培养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自食其力的人,体育教育的作用不可小视。
在体育教学中,既要教给聋生体育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又要正确引导学生探求体态美,提高表现美的能力,从而陶冶情操,提高体育素质。
残疾儿童学生较普通儿童学生在生理和心理上有很大差异,在教学之前一定要进行教学诊断,比如以聋哑学生为例,按听力损失程度可分为聋和重听;聋还分为全聋、极重聋、中重聋;重听分为重度、中度、轻度和正常。
而且由于生理缺陷还会引发心理缺陷如易冲动、易受暗示、缺乏同情心等;同时还引发认知上的问题。
所以作为一名合格的特教体育教师必须懂得医学、心理学知识,为学生进行诊断设置科学的教学内容。
同时,根据具体情况教师可以以运动处方的形式安排教学内容。
一、提高体育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残疾学生身有残疾,应该得到更多的关心和帮助,但并不意味着他人可以干预甚至替代残疾学生选择兴趣爱好、生存目标和发展方向。
教师应尊重他们的个性差异,切实做好导向工作,使每一个残疾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领域,更深地了解自我,把握发展方向,体会到自身存在的意义。
浅谈特殊教育学校运动与保健课教学方法
84教育版在普通学校,初中体育课的开展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身体素质,增强学生的身体健康,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对特殊学生来说运动与保健课程对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康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特殊孩子的身体状况不同,心里的敏感度和成熟度不同,对于学生的锻炼措施也要有所区别。
如何更好地帮助特殊学生适应生活,是众多教育工作者和学生家长所关注的焦点所在。
所以针对学生的身心状况,探索合适的方法与策略,在特殊学校运动与保健课程的教学中就尤为重要。
这样不仅可以发掘学生潜能、树立学生的信心,对学生今后的成长和独立生活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首先在开展运动与保健课程时应当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整合性原则。
教师要巧妙地将运动与保健训练内容与游戏等具有趣味性的活动相结合,更好地增加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渐进性原则,特殊学生的吸收能力有限,他们的身心发展的不健全限制了课程的进度,因此教师在开展教学时要循序渐进,从而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吸收。
开放性原则,对学生进行运动与保健教育时,不能够仅仅局限于课堂之中,更应该让学生走出课堂,将课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之中,提高自身的运动与保健技能。
人文性原则,对学生进行教学时一定要照顾到他们的心理诉求,考虑到他们内心的脆弱敏感,多加鼓励帮助学生建立自信,鼓励学生变得勇敢,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
为了更好地开展初中运动与保健课程,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开展教学设计:一、转变教师观念。
特殊学生由于受先天和后天因素的影响,可能在身体或者心理有一定的障碍,因此在学习生活中经常会遇到困难,也会经常的失误将事情搞得一团乱麻。
因此在他们短暂的生命中,经常会遇到别人的白眼,也会面对别人可怜的目光。
这些目光对于初中生而言,不仅没有丝毫的帮助,还会加重他们的自卑情绪,让他们更加无所适从。
在体育这种展示身体的课程中,学生更不想参与,生怕受到嘲笑。
在教学中体育教师应该鼓励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关注个体差异,引导他们主动参与运动与保健课程,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更健康地适应社会。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活动浅谈
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活动浅谈-------成都市特殊教育学校实习既<<活动与指导之健康>>学习学校:成都大学学院:学前教育学院专业:特殊教育姓名:刘艳学号:200721414109前言:在本学期学习的活动与指导让我们了解到基层幼儿园的一些基本知识结合我们的专业:特殊教育,有许多感触,尤其是健康.通过实习让我有了许多的想法。
正文:一、目前幼儿体育教育的情况:目前在幼儿园的体育教育活动中,体育活动存在淡化现象,户外体育活动未能坚持执行或流于形式。
集体的体育锻炼活动也在消失,这不仅是观念上的淡薄,也是认识中的滞退,有必要认真领悟。
《幼儿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再次重申“健康第一”的思想是十分必要的,应引起人们关注。
要从精神实质认识其重要性和必要性,本文赞同“身心并重”的幼儿健康观,心理适应是幼儿身心健全的关键,但身体健康是幼儿身心健全的基础。
“玩”,不能代替运动,玩和运动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又如有些家长认为,吃好长胖就是健康。
生活水平提高了,孩子的营养摄取提高,家长唯恐孩子缺营养,想尽办法给孩子补充各种营养,孩子是吃胖了,看着壮了,但走路、跑、跳很费劲,不灵巧、喘大气,这样的孩子看似强壮,可体质弱。
医学界已证实,从小肥胖的儿童会导致影响大脑发育和生理功能的正常发育。
(一)、目前幼儿体育教育存在的问题目前许多幼儿园在幼儿体育课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一是幼儿体育课的运动密度低,达不到体育锻炼的要求。
一般来说,体育课的运动密度只有达到50%~70%时,才能达到身体锻炼所需的活动量,达到身体锻炼的目的。
而目前大多数幼儿园体育课的运动密度才达到15%或30%,这种过低的运动密度导致幼儿活动量不足,达不到体育活动的目标。
二是幼儿体育课的教学方法选择缺乏科学性。
在组织活动中整合式教学法和分解教学法使用不当,如在第一次教徒手操时就采用分解教学法,使幼儿对整体动作没有深刻的印象;在改善提高动作阶段单纯采用整合式教学法,难以纠正幼儿的错误动作,不利于幼儿动作质量的提高。
浅谈特殊教育中体育教学的“快乐体育”
浅谈特殊教育中体育教学的“快乐体育”【摘要】作为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特殊教育学校,体育课更是对残疾学生实施素质教育必不可少的内容之一。
体育课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又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所以在体育教学实施快乐教育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特殊教育体育教学快乐教学在特殊教育当中如何更好地实施“快乐体育”课堂教学,是一个很意义的课题。
它对提高特殊教育中体育教学效果呢,于是对“快乐体育”教育教学思想的研究已是当前体育教学发展的一种客观必然需求。
本文试图从认识论的角度对愉快教育中的“快乐体育”作了概要的总结,并提出了个人的几点看法。
一、“快乐体育”教学思想的内涵及其特点1.思想内涵。
日本学者认为:愉快教学是重视每个人对不同运动所具有的独特乐趣,并可以愉快的从事运动学习的这样一种体育。
并强调在现代体育教学中,应将快乐的学习情绪贯穿于学习的各种身体练习中,培养学生学习体育的快乐感,喜悦感,以此达到让学生热爱体育,自觉学习体育,充分发展个性,形成积极乐观与向上的生活态度的多重目的。
多年来,我国许多学校的体育专家和学者在继承和发扬我国学校体育教学优秀经验的基础上注意吸收一些较为先进的教学思想和方法。
2.特点。
“快乐体育”把体育学习建立在自身愿望需求与社会责任感相结合的基础上,它的内在乐趣和丰富的情感被视为学习的内容与追求的目标。
学生能以浓厚的兴趣,持久的意志力调整自己的学习与练身行为;且学生的个性受到尊重,并能及时充分的发展,在整个学活动中保持良好情绪,并能不断获得快乐的运动体验与快乐的成功体验。
二、教学特点1.在教学指导思想上。
主张以育人为出发点和归宿面向终身体育,从情感教学入手,强调乐学、勤学、育体与育心相结合,实行体力、智力的全面发展。
2.在教与学的关系上。
主张把教学的主体从教师转向学生,强调学生是教学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实行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结合。
3.在教学的观念结构上。
主张教学是以认知、情感、行为这三种心理活动有机的统一,强调体育课必须情感交融与身体发展并举,体育教育结构应是融认识、情感与身体发展为一体的三维立体结构。
体育训练特殊教育学校促进体育训练能力的课程
体育训练特殊教育学校促进体育训练能力的课程体育训练是培养学生身体素质、提高体育技能的重要环节,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来说,体育训练更加具有重要的意义。
特殊教育学校通过针对不同学生的特殊需求,开展一系列有针对性的体育训练课程,促进学生的体育训练能力的提升。
本文将分析特殊教育学校促进体育训练能力的课程,并介绍相关策略和实践。
一、提供专业的师资力量特殊教育学校为了促进学生的体育训练能力,首先需要建立一支专业的师资队伍。
这些师资力量应该具备体育训练与特殊教育相结合的专业背景,能够理解和满足不同学生的特殊需求。
通过招聘经验丰富的体育教师和特殊教育专家,特殊教育学校可以确保学生获得高质量的体育训练。
二、制定个性化训练计划特殊教育学校针对每位学生进行个性化训练计划的制定,充分考虑他们的身体条件、心理特点和学习能力。
通过个性化训练计划,学校可以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其需要的训练内容和方法,充分发挥其潜力。
此外,学校还需根据学生的发展情况和变化不断调整和优化训练计划,确保学生获得最好的训练效果。
三、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为了提升学生的体育训练能力,特殊教育学校需要创造积极的学习环境。
学校应该建立鼓励学生参与体育训练的文化氛围,激发他们的兴趣和动力。
此外,学校还可以组织体育比赛、集体活动等形式来增强学生对体育训练的参与度,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
四、多元化的训练内容特殊教育学校应当提供多元化的训练内容,满足学生不同方面的需求。
除了常规的体育项目,学校还可以开设一些适合特殊学生的特殊项目,如康复训练、瑜伽等,以丰富学生的训练经验。
同时,学校还可以引入一些具有启发性和创新性的体育训练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创造力。
五、注重体育训练与综合发展的结合特殊教育学校在促进体育训练能力的同时,也应该注重学生的综合发展。
体育训练不仅仅是锻炼身体,还具有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能力的作用。
因此,特殊教育学校需要将体育训练与综合素质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能力。
如何优化特殊教育体育课堂教学模式
如何优化特殊教育体育课堂教学模式摘要:在特殊教育教学中,体育教学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在特殊教育中,我们需要按照学生实际情况加强对体育教学模式创新的重视程度,一方面要引导学生参与到体育运动中获得丰富的学习体验,另一方面还要强化对学生技能的有效练习,使特殊教育体育课堂能够变得更加和谐,促进学生的高效率学习。
关键词:特殊教育;体育课堂;优化研究由于特殊学校学生的特殊性,在体育教学课堂中,我们要兼顾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并且设置多样化的体育教学活动,促进每个特殊学生能够认识到学习体育的必要性以及作用,按照老师的引导学习了解丰富的体育技能,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同时要落实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使每个学生能够在课堂中有丰富的收获,锻炼学生的运动水平。
一、挫折教育部分学生由于身心发展得不成熟,在面对困难时存在退缩的情绪或者抵触的心理,因此在体育教学中,我们要将挫折教育渗透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在进行挫折教育时不要太过刻意,这样反而会起到反向的效果。
因此在特殊教育体育教学中进行挫折教育时,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时机来进行教育。
例如,部分身体有残疾的学生在做游戏时不小心跌倒了,这时我在保证学生安全的情况下不急着去扶他,而是先鼓励学生自己站起来,并且我还不断地鼓励学生不要轻易地被这些困难打倒,当这个学生重新站起来时,我马上对这个学生的这种坚强进行表扬,使学生可以逐渐树立一定的抗挫折意识。
又比如说我在开展一些相对枯燥的运动项目时,一些特殊情况的学生经常会出现受不住劳累而不愿意继续进行运动的情况,这时我就耐心鼓励他们要坚持,不断进行适当的引导,有时我也会采用对比教育的方法来激发特殊学生内心的参与热情。
比如说:“你看看其他的同学,跟你一样的累,他能坚持下来,相信你也可以的,你是最棒的!”在这样的情境下,在学生的心里就会有一个比对,这样会使学生对自己越来越有自信,有助于学生形成敢于战胜困难的意识和勇气。
浅析如何开展小学特殊体育课堂教学
浅析如何开展小学特殊体育课堂教学摘要:根据我国小学特殊体育课堂的要求,提出特殊教育要贯彻国家教育方针,帮助学生根据身心特点和实际需要掌握体育锻炼的基本方法,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同时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他们的身心缺陷。
特殊学生有一定的特殊性,这就要求体育教师比普通教师有更多的耐心和责任心,帮助学生走出困境。
体育教育是学校教育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开展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它能够增强学生们的体能素养能够锻炼学生们的运动技能,培育学生们心理健康品质。
在特殊教育中,体育的教学工作对于发展学生们的身体素养具有重要的价值和作用。
关键词:特殊体育;集体活动;多加关爱;评价体系;微课视频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特殊教育课堂教学质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同时,特殊体育也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特别是对于我国人口众多的国家,存在着智力低下、听力障碍、身体残疾等一大批特殊群体。
因此,教师应从教学实际出发,采用适合学生和学生的教学方法,获得学生的肯定和认可,从而有效地提高小学特殊体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这样,体育不仅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素质,为培养优秀的社会接班人打下坚实的基础。
另外,在正常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给予学生更多的爱和鼓励,并时刻引导学生走向正式的自我,然后进行无差别待遇,恢复学生的自信心。
1.开展集体活动,培养集体主义据了解,存在智力低下、听力障碍、躯体障碍等特殊群体或多或少都有自卑感,不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开展集体活动,通过各种形式的体育教学活动,培养学生团结向上的集体主义精神、坚强乐观的人格和沉着冷静的心态等,还可以引导学生正视自我,锻炼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比如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老师先把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学生分组学习,并带领学生进行接力棒比赛,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进而培养良好的团结合作精神。
对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残疾人体育教学工作方法探究
对特殊教育学校开展残疾人体育教学工作方法探究摘要:特殊教育学校对于残疾人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特殊学校的教育教学中,体育教学是非常重要的教学内容,能够有效的增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使他们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为了将体育教学在特殊学校教育中的作用真正的发挥出来,应该确立明确的体育教学目标,并且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从而推动特殊学校体育教学的发展。
本文首先分析了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目标,然后针对如何在特殊教育学校开展体育教学工作方法进行探讨。
关键词: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学;目标;教学工作方法一、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目标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残疾人体育事业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在残疾人竞技体育方面也取得了良好的成绩。
特殊学校学生的体育锻炼情况不仅关系到学生的身体健康,同时也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
近些年来,我国为智残少年、盲障少年以及聋哑少年所成立的特殊教育学校在数量上越来越多。
对于特殊儿童的教育已经成为了我国教育事业中的重要一环,特殊教育学校的发展关系到残疾学生的身心发展、国民整体素质、社会文明程度等多个方面。
因此,特殊教育学校设立明确的体育教学目标是十分重要的。
特殊教育学校应该将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健身技能、锻炼方法、增加学生的体育文化知识,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和终身体育意识为体育教学的目标,从而帮助特殊学校的学生能够身心健康的发展,养成自信、自尊、自爱的品格,使学生将来能够更好的适应社会。
按照学段来说,特殊教育属于义务教育阶段,但是由于学生的特殊性,体育教学的目标与普通教育的目标是不同的,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特殊教育学校应该把功能缺陷补偿和康复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生活、劳动知识和技能,掌握补偿自身缺陷的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恢复学生的身心缺陷。
另一方面,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学应该将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为重要的教学目标。
在特殊教育理论中,学生的生理性缺陷是第一性缺陷,而盲、聋、哑等生理缺陷造成的认识活动缺陷和情感意志缺陷是第二性缺陷。
特殊教育艺体教育模式
特殊教育艺体教育模式特殊教育艺体教育模式,是针对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在艺术和体育领域进行个性化、专业化教学的教育模式。
这一模式不仅关注学生的学术成绩,还重视他们在艺术和体育方面的全面发展。
特殊教育艺体教育模式的核心在于通过艺术和体育活动促进学生的全面成长,提高其综合素质,并在此过程中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一、特殊教育艺体教育模式的背景与意义特殊教育艺体教育模式的提出和发展,源于对特殊教育学生身心发展的深刻理解。
传统的特殊教育主要侧重于学科知识的教学,而忽视了艺术和体育活动在学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研究表明,艺术和体育活动对特殊教育学生的认知、情感、社交和运动技能等方面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
这种教育模式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还能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艺体教育模式的基本原则个性化:每个特殊教育学生的需求和特点都不尽相同,艺体教育模式需要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个性化的教学设计。
教师应了解每个学生的兴趣、能力和发展需求,制定相应的艺术和体育活动计划。
全面性:艺体教育模式不仅关注学生的艺术或体育技能训练,还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
这包括情感发展、社交能力、身体健康等方面。
通过艺术和体育活动,学生可以在全方位的体验中得到成长。
融入性:特殊教育艺体教育模式强调将艺术和体育活动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
这种融入性可以帮助学生在更自然的环境中进行学习和锻炼,从而更好地促进他们的综合能力提升。
参与性: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艺术和体育活动是这一教育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参与,学生不仅可以提高相关技能,还能在互动中增强自信心,改善社会交往能力。
三、特殊教育艺体教育模式的实施策略制定个性化教育计划:在实施艺体教育模式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教育计划。
这包括对学生艺术和体育兴趣的评估、技能水平的测量以及相应活动的设计。
个性化计划可以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领域中得到发展。
提供多样化的艺术和体育活动: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兴趣和需求,学校应提供丰富多样的艺术和体育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在特殊教育学校成功实施体育教学模式中国教育论文网/ts/301.html作者:杨晨文章来源:转载点击数:140 更新时间:2010-9-4[摘要] 本文根据成功体育的内涵和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的提出了在特殊教育学校实施成功体育教学模式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实施;成功体育;特殊教育一、前言在我国残疾儿童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走进学校同样是他们心中最大的渴望。
特殊教育工作的开展,为视障、听障、智障、肢残儿童走进校园提供了条件。
2005年我国共有特殊教育学校1593所,在校残疾儿童达36.44万人,其中在盲人学校就读的学生4. 23万人,在聋人学校就读的学生11. 52万人,在弱智学校及辅读学校就读的学生20. 69万人;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和附设特教班就读的学生还有23万多人。
在提倡和谐社会的今天,这群孩子们接受教育的权利更应得到尊重与保护。
特殊教育是九年义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国家和地区文明程度的标志之一,是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重要体现。
发展特殊教育,也是提高未来残疾国民素质的重要途径。
《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保障法》明确指出,“国家和社会鼓励、帮助残疾人参加各种文化、体育、娱乐活动,努力满足残疾人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
体育教育又是我国整个特殊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研究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成功体育的内涵“成功体育”源于“成功教育”,是近年来在学校体育改革中形成的一种新的教学思想。
周立华在《成功体育教学案例》中指出,成功体育是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各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成功的机会,使学生在充满兴趣与快乐、努力与拼搏、挫折与成功的交替中,克服各种困难,获得成功的喜悦。
从狭义上讲,就是体育教育中合理运用一个与教学内容配套的合适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方法体系,从而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成功体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其教育思想是让每个学生都能体验成功,特别是使那些学习中有困难的学生走出困境,让所有的学生都受到应有的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让学生在学习体育理论知识、技术技能的过程中体验成功,而且要在体育教学的全过程中都渗透对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自强自立精神、创造能力、竞争意识及人际关系交往能力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成功机会和体验,增强其学习的信心和敢于尝试的勇气,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及时进行强化,即使是微小的、常人看来是微不足道的进步,都应及时给予鼓励和强化。
三、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教育目标由于残疾学生的特殊性,教育部颁布了《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体育教育成为了特殊教育的重要内容。
《特殊教育学校暂行规程》指出:“特殊教育学校要贯彻国家教育方针,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和实际需要实施教育”,使残疾学生“掌握锻炼身体的基本方法,具有较好的个人卫生习惯,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得到提高;初步掌握补偿身心缺陷的基本方法,身心缺陷得到一定程度的康复;初步树立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精神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形成适应社会的基本能力”。
四、残疾学生体育的心理特点残疾学生是一种特殊的学生群体,在体育运动中由于其身体的残疾,运动难度也相对增加,这就要求他们要有超乎常人的毅力。
没有坚强的人格特征作支持,是很难战胜和超越自我的,因而残疾学生在体育运动中情绪体验就会更深刻、更强烈,意志特征也就会更加突出、鲜明。
残疾学生的运动成绩之所以更令人羡慕和钦佩,其根本点就在于它更好地挑战了自我。
另外,由于残疾学生先天遗传素质的缺陷,或后天的伤残,会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自卑感,交往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差,自我封闭或自暴自弃,更没有勇气面对困难,去追求自我价值的实现和自我的完善。
因而,他们参加或参与体育的积极性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
所以,对残疾学生选用适合的教学模式能使残疾学生更好地认识体育对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根据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育目标和残疾学生的心理我们可以看出对残疾儿童少年实施成功体育教育,不仅符合他们的身心特点而且可以使他们掌握基本的体育文化知识、科学的锻炼方法和手段,身心缺陷得到一定程度的补偿,形成健康第一的思想观念,养成终身体育的习惯。
五、特殊教育学校实施成功体育教学的途径和方法(一)提高师资水平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特殊教育体育师资队伍是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改革、发展和不断提高教育质量,保障成功体育教学模式实施的关键。
目前我国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师虽然具有一定的体育专业素质,但普遍缺乏特殊教育的职业培训。
经过特殊教育培养的体育教师,有系统的特殊教育理论,了解残疾儿童的身心特点,掌握特殊教育的规律和实际技能,更能够满足残疾儿童的特殊教育体育需求。
在特殊教育十分发达的美国,必须大学毕业并且取得特殊教育专业资格才能担任特殊教育教师。
鉴于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体育师资的实际情况,必须鼓励和支持特殊教育学校的体育教师利用寒暑假参加各种形式的特殊教育进修班、提高班、培训班、函授班;为体育教师提供机会见识观摩各个规模的残疾人能够参与的体育活动。
使特殊学校的体育教师具有丰富的文化知识、专业知识和良好的教学技能,给特殊教育学校学生以更多的人文关怀和正面影响。
(二)给学生创造体验成功的机会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与一般学校的正常学生存在明显的个体的差异,残疾学生因为自身生理上具有一定的缺陷,体质较差,心理素质不是很好,常常伴随一种自卑心理。
他们的学习积极性不是很高,畏手畏脚,怕被人瞧不起,不敢大胆地展示自我。
其实残疾孩子自身都有很大的潜力,因此教师要充分认识、了解这种差异和潜力,对他们要格外的关怀,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因人而异提出不同的要求。
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各种机会,让每个学生都能展现自己的才华,并且给予肯定和赞赏,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内在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在课堂上要关注、期待他们,并通过言语、表情、动作流露出对他们的信任;课后主动与他们交流,建立一种彼此信任的关系。
这样,这群残疾学生的学习态度、积极性及对自己的信心都会朝着良好、积极的方向发展。
(三)加强学生成功意识的培养心理学家认为,自我认可的人一般都具有比较远大的抱负,相信自己能够最终成功,因而其学习的动力和信心就十足。
如乒乓女皇邓亚萍在一连串的国际、国内大赛中稳夺冠军,除了其精湛的球艺外,极强的自信心也是她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
而成功又反过来能增强这种自我认可力,激发较大的学习积极性,因此,加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成功意识的培养,可以起到良性循环的促进作用。
通过长期这种成功意识的培养,可以使他们变的越来越自信,消除了其生活上、学习上和社会交往中的自卑心理,形成一种勇于拼搏,积极进取的良好意志品质。
在体育教学中,给他们制定适度的教学目标,使他们通过自己的努力可以实现这些体育教学目标,同时充分肯定学生取得的进步,这样就可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使之产生成功的喜悦,比较快的提高体育运动能力。
(四)制定合适的教育评价评价具有导向功能,因此我们应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合理评价,使学生获得成功感。
学生个体不同应该得到不同的评价,特别是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如果得不到正确的评价,一再失败的学生无法发现自己,激励自己,失去了他们发展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因素。
只有适合于每个学生特点的评价,才能取得最好的评价效果,对于特殊教育学校的学生练习动作质量有所提高,体育教师就应用赞赏的语言对学生所做的动作表示充分的肯定,及时把成功信息反馈给学生,使学生能及时了解自己是怎样成功的,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自己能继续努力争取更大的成功。
因此,针对特殊教育教育学校学生的特点,我们要实行适合学生起点、鼓励学生进步的评价。
同时遵循以下原则:A评价的出发点是找优点,B 评价的主要方式是鼓励、表扬,C评价的标准是以个体为主。
(五)改革教学方法“低、小、多、快”是体育教学改革的基本方法。
它为特殊教育学校学生在体育学习中成功提供了具体保障。
A.“低”即“低起点”。
摸清学生的相关体育基本知识、技术、技能和心理准备的实际,把起点放在学生努力一下就能达到的水平上。
体育教师可以通过谈话、口头提问、诊断性体育测试等方式了解学生的体育运动能力水平,确定适当的体育教学起点。
B.“小”即“小步子”。
根据学生的实际,确定能达到的实际进度。
体育教学的步子要小,把体育教学内容按有易到难、由简到繁的原则分解成合理的层次,然后分层渐进,使学生层层有进展,处处有成功,处于积极学习的状态,从而不断曾强学习的自信心和动机。
C.“多”即“多活动”。
针对特殊教育学校学生普遍学习注意力时间短,记忆容量小,概括能力差的特点,体育教师应少讲解,叫学生多练习。
学生参与大量的体育教学活动,自我表现的机会多了,运动能力的发展也通过逐步积累得以提高。
D.“快”即“快反馈”。
在每一层次的体育教学过程中,既有体育教师的“讲”,也有学生的“练”,还有体育教师的“查”。
这种快速的反馈,既可以把学生取得的进步变为有形的事实,使之受到鼓励,乐于接受下个任务,又可以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问题,给予矫正。
(六)小结特殊教育学校学生的生活一般比较封闭,对他们实施成功体育教学模式不仅能向他们传授科学锻炼身体的知识和方法,养成经常锻炼的意识和习惯,而且通过体育锻炼还能使他们享受到运动的乐趣,克服自卑心理,培养了自尊、自信、自强,敢于拼搏等心理品质,对矫正他们的体能状态,扩大他们的生活范围,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与参与社会的能力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但成功体育教学模式还处在探究的初级阶段,还有待我们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继续努力研究,使之更完善。
希望成功体育教学模式的开展能给每一位学生带来欢乐和成功,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1]何学敏.关于我国特殊教育学校体育改革的建议[J].体育学刊, 2005.[2]周立华.成功体育教学案例[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4[3]林永馨.特殊教育学[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0[4]华国栋.特殊教育师资培养问题研究[M].北京:华夏出版社, 2001[5]张加贝.特殊体育学的内涵与外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