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胃病治疗经验分享

合集下载

陈明主讲中医脾胃病经验方(二)

陈明主讲中医脾胃病经验方(二)

3、寒热错杂痞多为胃热脾寒相互错杂于中焦胃脘所致。

临床特点:胃脘疼痛或腹痛,不敢食凉,大便稀溏,不能食补。

舌红苔黄,或舌苔黄白相间。

用半夏泻心汤或黄连汤加减。

(半夏泻心汤用于胃热痛,黄连汤用于腹痛,胃痛剧烈的可加良附丸)半夏泻心汤使用技巧:1、寒热错杂表现(上火又恶食凉)2、胃脘不适或嘈杂(痞、满、痛)3、大便溏泄(一日一次或数次不等)4、舌红苔白,或舌苔黄白相间(1)病例:张某某,女39岁,北京大兴人,2011年7月13日初诊:胃痛一年余,每日疼痛。

胃镜检查:浅表性胃炎,恶食凉,口干口苦,食欲差。

舌黄,脉沉滑。

处方:法半夏10g,干姜6g,黄连6g,黄芩10g,苍术15g,厚朴10g,陈皮10g,茯苓15g,木香10g,砂仁10g,霍苏梗各10g,焦三仙各10g。

7剂,水煎服。

2011年8月3日二诊:服上方期间胃痛一次,为食粘玉米所发,口干苦,小腿凉,背酸痛。

舌薄黄,脉弦细。

处方:法半夏10g,干姜10g,黄连10g,黄芩10g,党参10g,炙甘草3g,苍术10g,厚朴10g,陈皮10g,木香10g,砂仁10g,焦三仙各10g。

7剂。

2011年8月10日三诊:本周胃未痛,食欲可,大便日一行,口苦消,仍口干,上方去厚朴,加白术10g,7剂。

2011年9月21日四诊:述胃痛一直未发,大便非常规律。

转治手脚发凉。

黄连汤:黄连10g,干姜10g,半夏10-15g,桂枝10g,党参10g,炙甘草3-6g,大枣4g。

治腹痛为主。

主治:上热下寒(胃中有热、腹中有寒)之胃脘痛,或伴呕吐,舌红苔白或舌苔黄白相间。

黄连汤是治疗腹痛、胃痛的良方,但前提是寒热错杂型的,表现为上热下寒,如腹痛,喜温喜按,恶心呕吐,不敢食凉,食则疼痛加重并大便溏稀,可伴口舌生疮,口干口苦,反酸嘈杂,舌苔黄。

本方目前多用于急慢性胃炎、胆汁反流性胃炎、神经性呕吐、消化道溃疡等属于上热下寒的。

(2)病例:刘某某,41岁安徽人。

2017年11月11日就诊。

脾胃病的治疗方法及体会

脾胃病的治疗方法及体会
为纳运失 调 , 湿 不济 , 热 错 杂 , 降 失 常 。针 燥 寒 升
脾 胃不 和证 由饮 食不 节 、 暴饮 暴 食 所致 , 素 问 ・ 《 痹
论》 : 饮食 自倍 , 胃乃伤 。 症 见脘 腹痞 满 胀痛 , 日 “ 肠 ”
嗳腐 吞 酸 , 食 呕逆 , 便 溏 , 苔 厚腻 , 滑 ; 恶 或 舌 脉 治宜
肠鸣 泄泻 ; 用 四逆 散 或 柴 胡 疏 肝 散 加 减 , 方 即所 谓
“ 治肝 可 以安 胃” 。肠 胃不 和证 由中气 虚弱 、 热错 寒 杂 、 降失常 所致 ; 见 心下痞满 , 升 症 恶心 呕吐 , 鸣下 肠
适 用 于脾气 虚证和 胃气虚证 。脾气 虚亦 称脾失 健运 , 由脾气 不足 、 化失 职 所 致 ; 运 临床 常见 腹胀 纳 少 , 后胀 甚 , 体倦 怠 , 食 肢 神疲 乏 力 , 面色 少 华 , 体 形
消瘦或 肥胖 , 浮肿 , 舌淡苔 白, 脉缓 弱 ; 法 当遵 李东 治
痢 , 腻而微 黄 ; 表方用 半夏 泻心汤 , 苔 代 辛开苦 降 , 调
和寒热 。 3 养 阴法 适用 于 胃阴虚 证 和 脾 阴虚 证 。 胃为 阳腑 , 以阴
垣 “ 温以 补其 中而 升 其 阳 ” 代 表 方 为 四君 子 汤 。 甘 , 胃气虚 多 由 胃气不足 、 胃失 和降所 致 ; 临床 常见 胃脘 隐痛或 痞胀 , 之觉舒 , 按 不思 饮食 , 食后胀 甚 , 时作 暖
节 支具 治疗 踝 关 节 扭 伤 的方 法 值 得 在 临 床 推 广 使
用。
参 考 文献 :
[] 1 国家 中 医药 管 理 局 . 医病 证 诊 断 疗 效 标 准 [ . 京 : 中 M] 南

中医治疗脾胃病的10个经验

中医治疗脾胃病的10个经验

中医治疗脾胃病的10个经验脾胃病常表现为本虚标实,或虚实夹杂,往往以脾胃虚弱为本,水湿、湿热、瘀血、浊毒为标,且有升降失常、寒热相兼的特点。

现将临床治疗脾胃病的经验总结如下。

一、化湿和胃法用于脾胃湿热型,症见脘腹不适,纳呆少食,口淡无味,或口渴而不欲饮,倦怠身重,大便溏薄,苔黄腻,脉濡数。

常见于西医学的慢性胃炎。

治当清热化湿、和胃醒脾。

以三仁汤加减。

方中杏仁苦辛,轻开上焦肺气,气化则湿亦化;砂仁、蔻仁芳香苦辛,行气化湿;薏苡仁甘淡,渗利湿热;半夏、川朴花行气散满,除湿消痞;竹茹、黄芩、浙贝、郁金以清热和胃降逆;炒谷芽、鸡内金化湿积,助运化;木蝴蝶疏肝和胃,其性为升,在众多降药中加之,取其升降有序之意,以符合脾胃升降的特性。

加减:胃痛甚加白芍、甘草;大便不畅加枳壳、生白术;口苦口臭加石斛、石菖蒲、佩兰。

二、利胆和胃法用于胆胃郁热型,症见胃脘不适,灼热吞酸,口苦呕恶,咽喉不适或咽部梅核气,嗳气便干,舌质红,苔白腻,脉弦数。

常见于西医学的胆汁反流性胃炎、慢性胃炎合并胆囊炎或胆石症。

治当利胆和胃、清热降逆,以蒿芩清胆汤加减。

方中青蒿、黄芩、郁金、蒲公英清少阳胆热;竹茹、半夏清胃降逆;碧玉散导胆热下行,又利湿和中;木蝴蝶、川朴花、大腹皮理气和胃运中;生谷芽养阴疏肝利胆。

加减:苔白、热邪不甚去碧玉散,改海金沙;大便干加生白术、枳壳;寐差加青龙齿、首乌藤、合欢皮;泛酸加浙贝、乌贼骨、煅瓦楞子;胆石症加穿山甲、路路通。

三、清热和胃法用于肝胃蕴热型,症见脘腹不适,泛酸嘈杂,嗳气时作,口苦口干,舌质红,苔黄腻,脉弦数。

常见于西医学的急慢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治当清热和胃,以左金丸合海贝散加减。

方中吴茱萸疏肝解郁、降逆止呕,黄连泻心火,两药合用,辛开苦降,一寒一热,共奏清肝泻火、降逆止呕之效;浙贝、乌贼骨、瓦楞子止酸降逆。

加减:胸胁胀痛加延胡索、香附;口干加制玉竹、川石斛;嗳气甚加旋覆花、沉香、代赭石。

四、疏肝和胃法用于肝气犯胃型,症见胃脘胀闷,攻撑作痛,嗳气频作,每因情志刺激痛作或加重,或伴大便不畅,舌苔薄白或薄黄,脉沉弦或弦滑。

中医治疗脾胃病经验总结

中医治疗脾胃病经验总结

中医治疗脾胃病经验总结
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的重要器官,如果脾胃不好,就会出现食欲不佳、胃胀、腹泻等情况。

中医认为,脾胃虚弱是引起脾胃病的主要原因,因此,中医治疗脾胃病注重调理脾胃,增强脾胃功能。

以下是中医治疗脾胃病的经验总结:
1. 调理脾胃
中医强调脾胃是人体的中心,治疗脾胃病必须从调理脾胃开始。

常用的药物有六君子汤、四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等。

2. 补益脾胃
脾胃虚弱需要补益,中医认为补品中的黄芪、党参、白术、炙甘草、枸杞等可以补益脾胃。

常用的方剂有四君子汤、八珍汤、归脾丸等。

3. 清热化湿
湿热内蕴是引起脾胃病的主要原因之一,需要使用清热化湿的药物来治疗。

常用的方剂有苓桂术甘汤、二陈汤、消渴丸等。

4. 改善饮食
脾胃病患者需要注意饮食,避免过度饮食和过度饥饿、过度冷饮和过度辛辣食物等。

中医认为,应该多吃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粥、面条、蔬菜等。

5. 心理调整
中医认为,情志与脾胃有关,情绪不稳定会导致脾胃失调。

因此,治疗脾胃病还需要进行心理调整,保持心情舒畅、乐观开朗。

总之,中医治疗脾胃病注重调理脾胃、补益脾胃、清热化湿、改善饮食和进行心理调整。

对于脾胃病的患者,需要在中医专业医师的指导下进行治疗。

脾胃病的治疗经验总结

脾胃病的治疗经验总结

脾胃病的治疗经验总结脾胃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脏器,在中医脏腑学说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升胃降,生化气血,滋长精气,被称为“后天之本”,历代医家颇为重视.李东垣脾胃论的问世,为脾胃学说奠定了基础.在中医学的不断发展过程中,众多医家在理论和临床上潜心研究,不断完善,运用脾胃学说治疗多种疾病,收效颇丰.现将脾胃病治疗的经验及论述总结归纳如下:1 升降相因,脾胃同治掌握脾胃升降理论,对脾胃的生理功能及病理变化的阐述有极其重要作用,且在脾胃病的治疗中更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古今医家用此治疗脾胃病,阐发颇多.李东垣在脾胃论中,以升发脾胃之阳,以补元气、生阴血,他认为“善治病者,惟在治脾,治脾胃以安五脏”.并据素问·至真要大论:“劳者温之”、“损者益之”与难经:“损其脾者,调其饮食,适其寒温”的原则,倡导温补脾胃,升举清阳的治则,提出“加辛温,甘温之剂升阳,阳升阴长……阳旺则能生阴血也”.在升发脾胃阳气治则的指导下,创立了补中益气汤、调中益气汤、升阳益胃汤、升阳除湿汤等.此为治疗脾胃病升发阳气之治疗方法立论立方,给后世颇多见地.由此可见,脾气既升得健,则胃气当降为顺,以通为用,降则和,不降则滞,反之为逆.故胃病之论述中有“实则阳明”之说.叶天士曾说:阳明胃腑,通补为宜.选药要有走有守,有动有静,达到通不伤正,补不滞邪.“脾胃之病,虚实寒热,宜燥宜润,固当详辨,其升降二字,尤为紧要.盖脾气下陷固病,即使不陷,而但不健运,已病矣;胃气上逆固病,即不上逆,但不通降,亦病矣.”指出:“所谓胃宜降则和者,非用辛开苦降,亦非苦寒下夺以损胃气,不过甘平或甘凉濡润以养胃阴,则津液来复,使之通降而已矣.”此说体现了内经中“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以通为用的理论.故治胃当以和降,常用方剂如旋覆代赭石汤、橘皮竹茹汤、通幽汤、增液承气汤等.在调治脾胃的学术经验中指出脾胃为一身气机之枢纽,敷布精微于全身,升则上输于心肺,降则下行于肝肾.升降有度,上下有序,则“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若脾胃功能失常,则升降之气机紊乱,清阳之气不能输布,水谷精微无以化纳,浊邪上泛,中气下陷,气血逆乱,清窍失养.上可见眩晕、脘胀、胸痞、泛酸、呃逆、面浮,下可见泄泻、便秘、腹满、气坠、身重、脱肛.如此清气在下、浊气在上,清处居浊,浊处陷清之候,常用健脾升清,和胃降浊之法,斡旋升降,举清泄浊,大气一转,其病乃解.其常用方为补中益气汤、旋覆代赭石汤、枳实导滞丸等.在诊治胃脘痛中,强调升清降浊.他认为胃腑以通为用,以降为顺.降则和,不降则滞,反之为逆,其通降作用与脾之升清功能相反相成,共同完成饮食物的受纳,运化和转输.若由于脾胃虚弱、清阳不升而下陷,浊阴不降而停滞,致提摄无力,内脏下垂,脾运无权,形成中气下陷之证,虚中挟滞之候.如一味补益,则胃气更加壅滞;如单纯疏理,则胃气愈益虚陷,疏而又滞.故应脾胃同治,升降并调,关键在于掌握升清降浊的分寸.2润燥互济,脾胃兼顾叶天士在脾胃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柔润养胃的治则,补充了李东垣之不足.指出“太阴湿土,得阳始运,阳明阳土,得阴自安,以脾喜刚燥,胃喜柔润也.仲景急下存津,其治在胃.东垣大升阳气,其治在脾”.常用方剂如益胃汤、增液汤、沙参麦冬汤之类.此从生理角度将脾恶湿而喜燥,胃恶燥而喜润加以阐发.但在病理变化中,因胃阳伤亦可耗及脾阴,脾有湿亦使胃生痰浊.所以太阴湿土,可有阴虚津伤之候,阳明燥土,每见痰湿垢浊之疾.临床治疗需脾胃同治,润燥互济,用药如生地配苍术、沙参配半夏、麦冬配川厚朴等.在滋阴药中加香燥助运之品,静中寓动,润而不滞,养胃不伤脾.3攻补得当,勿伤脾胃临床中脾病以虚为多,胃病以实为主.故有“实则阳阴、虚则太阴”之说.脾虚扶养则健,胃实予通为补.如脾胃同病,往往虚则俱虚,实则俱实,脾病也有实证,胃病也有虚证,且每多正虚挟实,虚实相间,故治疗中应做到补不留邪,攻不伤正,掌握虚实,统筹攻补.如滋阴和通降并用的增液承气汤,通补并施之调胃承气汤等,均为通中有补,通补结合之例.4重视调肝,以济中州在治疗脾胃病的经验中认为:“中流换澜之法,莫贵乎升降.而升降之法又各有千秋,调和肝胆以济中州,是升降中的法中之法.”提出脾胃病的病因病机分析,应从肝胆入手,紧扣由实到虚,因虚致实的病理转机,旨在力复中州升降之权.在临床上,创制的3个有效方剂,①益脾启中汤黄花、党参、炒白术、茯苓、炒白扁豆、干姜、柴胡、升麻、黄连、陈皮、炙甘草,用于肝胆不升、疏泄不及、中气下陷之证.临床见气短乏力,腹胀便溏,面黄舌淡或边有齿印,脉虚弱等症.②养胃启中汤生赭石、旋覆花布包、吴茱萸、黄连、全瓜蒌、干薤白、煅瓦楞子、煅牡蛎、陈皮、柴胡,用于肝气犯胃,郁火灼阴之证.可见心口嘈热易饥,口苦口酸,呃逆或呕吐,脘腹胀痛,舌红少苔或剥脱,脉弦等症.③舒肝启中汤柴胡、生白芍、生内金、炒白术、陈皮、佛手、佩兰,用于肝郁阳虚湿阻,胁胀或痛,食后或傍晚脘腹疼痛更甚,面青黄而暗,时叹息,烦躁易怒,舌暗苔腻,脉弦滑等症.5寒热得当,温凉互协脾胃同居中焦,但脾病多寒,胃病多热,两者又可相互影响,致脾热而胃寒.脾胃功能失常,既能呈现寒与热的病理现象,也和寒与热的病因相关.临床上治寒常选附子、干姜、高良姜、吴茱萸、川椒等温中助阳.清热常用黄连、黄苓、山栀子、黄柏、知母、石膏泻火清胃泄热.但脾病及胃,胃病及脾,脾胃病临床上每见寒热错杂.治疗当寒热并用,湿凉互协.此法遵张仲景,方用黄连汤、半夏泻心汤、生姜泻心汤等.后李东垣倡升脾阳、泻阴火之法,创升阳益胃汤、升阳泻湿汤,使脾胃病寒热错杂之治法、方药更加全面.6行气导滞,详辨病因寒凝、食积、肝郁、血瘀、痰湿均可致气滞而影响脾胃功能,导致以脘腹疼痛为主症的多种病证,治疗中当详细辨证.寒凝者当温胃散寒、行气止痛;食积者当消导行滞、健脾和胃;肝郁者当疏肝理气、和胃止痛;血瘀者当化瘀通络、行气止痛;痰湿阻滞者当化痰除湿、健脾和胃、行气导滞.方选保和丸、柴胡疏肝散、失笑散、平陈汤等加味治疗.7重视脾胃,统观五脏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后天之本.故脾胃有病可损及其他脏腑,反之其他脏腑有病,亦可损及脾胃.金匮要略有“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之说,李东垣云:“胃虚则脏腑经络皆无以受气而俱病”,强调五脏有病,当治脾胃.张景岳曰:“凡先天有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力,亦可居其强半.”周慎斋有“诸病不愈,必寻到脾胃之中,方无一失.”由此可见,脾胃在人体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如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营血亏虚、心神失养用归脾汤,心脉得充,心神自宁.脾虚土不制水,水湿泛滥,肾阳受伐,关门不利用实脾饮,健脾温肾、通阳利水,脾阳振则肾气复,土实则水治等.由此可见,临床治疗脾胃病要统观五脏,全面考虑.脾胃病的治疗法则及选方用药摘要:历代医家非常重视脾胃,如李东垣说:“善治病者,惟在调和脾胃.”有胃气则生、无胃气则死,在病证中常预示着疾病的预后.在治疗疾病时,顾护胃气是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脾胃病为临床常见之疾病,不论内伤,还是外感都累及脾胃.脾胃病证候复杂,治法繁多,但遵内经及李东垣脾胃学说之理论,结合本人多年治疗脾胃病的经验,对脾胃病的治法总结如下:和法治疗脾胃病初探一.和法:1.是调整人体功能,使之归于平复之意,用于治疗脏腑气血阴阳不和,或寒热失调,虚实夹杂的证候,故邪在少阳、募原、肝脾不和、肠胃不和、气血不和、营卫不和等等,都可用和法治之.脾胃因其特殊的生理特性及病机特点,往往表现为寒热虚实错杂,气机升降失调,因而采用寒热并用,升降配合,正邪兼顾之剂以调和,方可愈病.2.和法是通过调和以达到消除病邪为目的的一种治法.所谓调和者,是调整人体功能,使之归于平复之意,用于治疗脏腑气血阴阳不和,或寒热失调,虚实夹杂的证候,故邪在少阳、募原、肝脾不和、肠胃不和、气血不和、营卫不和等等,都可用和法治之.二.历代医家对和法的论述1.素问·正气通天论:“圣人陈阴阳,筋脉和同,骨髓坚固,血气皆从.如是则内外调和,邪不能害,耳目聪明,气立如故.”“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故而人体的阴阳协调,内外调和,精神正常,身体健康,是一种“和”的状态.和解是和解少阳、治疗病邪在半表半里的一种方法,但尽此一意是不够的,和为调和,意义则更广也.正如景岳全书曰:“病虚实气血之间,补之不可,攻之不可者,欲得其平,须从缓治,故方有和阵.”“和方之剂,和其不和也.”岳美中讲:“和法是指和解表里,疏瀹气血,协调上下等各方面,凡属补泻兼施,苦辛分消等均是.”蒲辅周亦讲:“和解之法,具有缓和疏解之意,使表里寒热虚实的复杂证候,脏腑阴阳气血的偏衰偏盛归于平复,寒热并用,补泻合剂,表里双解,苦辛分消,调和气血,皆谓和解.”综上所述,和法是一种寒热互用,苦辛并进,补泻兼施,以调节人体阴阳、脏腑、气血状态的方法.2.和法治疗脾胃病理论基础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主升,胃主降,两者之间的关系是“脾主为胃行其津液.”脾气升则水谷之精微得以输布,胃气降,则水谷及其糟粕得以下行.脾为湿土,胃为燥土,脾喜燥而恶湿,胃喜润而恶燥;脾为阴土,得阳则运,胃为阳土,得阴则安;脾与胃,一脏一腑,一纳一运,一升一降,相辅相成,维持着正常的消化功能,饮食物的消化吸收是在脾胃纳运结合,升降相因,燥湿相济的相互协调中完成的.由于脾胃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因而在病理上互为影响.如脾为湿困,运化失职,清气不升,从而影响胃之受纳和降,可出现脘胀食少,恶心呕吐等;如饮食不节,食滞胃脘,胃失和降,影响脾主运化和升清,可出现腹胀泄泻等症.因此脾胃病的病机就其本脏而言,主要表现为纳运失调,燥湿不济,寒热错杂,升降失常,而尤以升降失常为重要.肝为将军之官,主疏泄,条畅脾胃气机,“土得木而达”,肝性喜条达而恶抑郁,若肝气郁滞,横逆脾胃,运化不及,升降失调,则表现为脘胁胀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纳呆便溏等症.正如唐容川所说:“木之性主于疏泄,食气入胃,全赖肝木之气以疏泄,而水谷乃化,设肝之清阳不升,则不能疏泄水谷,渗泄中满之症,在所不免.”综上,分析研究古今医学论述和治疗脾胃病的文献,并结合脾胃的生理特性和病机特点,认为脾胃病往往脏腑同病,寒热互存,虚实夹杂,升降失调,并且与肝胆互为影响,病因多种多样,病机复杂多变,临证时单选一法治之,恐难取效.唯采用调和脾胃,调和肝脾,调和胆胃,调和肝胃,调和肠胃等和法,注重脏腑同治,寒温相宜,虚实同理,阴阳兼顾,从而达到脾胃升降有序,肝胆疏泄有度,以调理脏腑功能,调畅逆乱之气机,使阴平阳秘,元气生生不息,病势才能迎刃而解.3和法治疗脾胃病临证应用3.1调和脾胃法用于脾胃不和,以脾胃升降功能失常为特点,以脘腹胀满,恶心呕吐,纳少腹泻为主症,伴脘痛厌食,嗳腐吞酸,苔厚腻,脉弦滑,辨为饮食积滞证,方用保和丸加减.伴脘痛喜按,神疲乏力,舌淡、苔白、脉虚弱,辨为脾胃虚弱证,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减.伴倦怠身重,口淡无味,舌淡,苦腻,脉沉濡,辨为脾胃湿阻证,方用三仁汤加减.伴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脉弦数,辨为胃热炽盛证,方用左金丸合海贝散加减.伴脘痛喜温喜按,畏寒肢冷,舌质淡,苔白腻,脉沉弱无力,辨为脾胃虚寒证,方用黄芪建中汤加减.伴咽干口燥,嗳气便干,舌红少津或剥苔少苔,舌面有小裂纹,脉小弦或细数,辨为胃阴不足证,方用益胃汤合芍药甘草汤加减.3.2调和肝胃法用于肝胃不和,以肝疏泄失职,胃失和降为特点.叶天士云:“肝为起病之源,胃为传病之所.”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说:“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上支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临床表现为胃脘胀痛,以胀为主,或攻窜两胁,或胃脘痞满,每因情志因素而症作,嗳气则舒,胸闷叹息,纳呆腹胀,排便不畅,苔薄白或薄黄,脉弦,方用柴胡疏肝散或四逆散加减;若气机郁滞,日久不解,肝胃蕴热,症见胃脘灼痛,嘈杂泛酸,烦躁易怒,方用蒿芩清胆汤加减.3.3调和肝脾法用于肝脾不和,以肝脏气机不和,横窜犯脾,脾运失健,脾气不升为特点.景岳全书说:“凡遇怒气便作泄泻者,必先怒时挟食,致伤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随触而发,此肝脾二脏之病也,盖以肝木克土,脾气受伤而然.”临床表现多从本脏部位开始,然后循经扩散,以两胁胀痛最为明显,进而出现纳呆,嗳气,呕吐,泄泻等脾胃症状,证见两胁胀痛,脘痞易饱,纳呆呕吐,嗳气,大便时干时溏或排便不爽,舌质淡,苔薄白,脉弦.方用逍遥散、柴胡疏肝散、痛泻要方加减.3.4调和胆胃法用于胆胃不和,以胆气郁结,疏泄失利,横逆犯胃,胃气不和,湿浊中蕴为特点,张氏医通认为:“邪在胆经,木善上乘胃,吐则逆而胆汁上溢,所以呕苦也.”证见脘腹胀满或持续钝痛,胃脘灼热,嗳气吞酸,恶心呕吐,口苦纳呆,或见咽部梅核气,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方用温胆肠加减.3.5调和胃肠用于胃肠不和,以邪犯胃肠,寒热夹杂,升降失常为特点,证见心下痞满,恶心呕吐,脘腹胀痛,肠鸣下利,舌质红、苔白腻或黄腻,脉弦滑.方用半夏泻心汤加减.“半夏泻心汤治寒热交结之痞,故苦辛平等.”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苦辛配伍,泄中有开,通而能降,阴阳相和,扶弱抑强,用以温阳散结,疏通气机,而恢复肠胃之功能.4和法治疗脾胃病施治要点4.1和法应用当辨明病性,随证施治脾胃病的形成有本虚标实,虚实夹杂两方面,有升降失常,寒热相兼的特点,往往以脾胃虚弱为本,水湿,湿热,瘀血,浊毒为标,故要明确证候性质来选用和法.如程国彭在医学心悟中云:“有当和而和,而不知寒热之多寡,禀质之虚实,脏腑之燥湿,邪气之兼并,以误人也,是不可不辨也……由是推之,有清而和者,有温而和者,有消而和者,有补而和者,有燥而和者,有润而和者,有兼表而和者,有兼攻而和者.和之义则一,而和之法变化无穷焉.”同时要根据寒热、虚实、升降之孰轻孰重,决定药量,如吴鞠通所谓:“治中焦如衡,”意为治中焦之病要达到平衡、平和之状态.4.2和法应用当平补缓攻,动静相宜脾胃病以虚实夹杂,寒热错杂为病机特点,单纯补益或补益太过,湿热毒瘀非但不能祛除,反而使邪气滞留加重,使气机升降受碍,正气更虚;若攻伐太过,湿热毒瘀虽祛,但元气大伤则气机升降出入无力,体虚不复,疾病难愈,故宜平补缓攻之和法.慢性胃炎治之以和,可取法效法,或在化湿、消食、散寒、泄热、行气、活血之时辨证配合益气,养血、养阴,使正气复,邪气去而趋平和,亦乃和法之旨意.处方用药时也往往在补益剂中,加用鸡内金,砂仁以防止补益太过而致气机壅滞或碍胃,以补配消,以塞配通,在静药中适量加入动药,既行补之滞又增补益之力,此即内经“动静相召”之意,也是和法的具体体现.4.3和法应用当顺应特性、配合得法脾胃同居中焦,脾宜升、宜健、宜燥、宜温、宜补;胃宜降、宜和、宜润、宜清、宜泄,脾胃二者在生理特性上相辅相成,共同完成着饮食物的消化吸收,病理机制上升降失常,纳运失司,治疗时应顺应脾胃特性,或因势利导,或逆向调整,使异常的升降状态恢复正常,临证用药时宜选轻清平和之品,时时扶护脾胃之气,同时将不同升降作用的药物进行合理搭配,使药剂的作用与气机升降相因的规律相顺应,以升促降,以降促升,有利于流通气机,提高疗效,使中焦脾胃气机通达,升降协调,出入有序,邪去病却.中医治疗脾胃病的体会我们以脾胃的生理功能为基础,对其病因病机,疾病传变规律及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探讨,分析其症候特点及表现,同时阐释其治疗原则、组方及用药特点,以供同仁临床借鉴.脾胃互为表里,有后天之本之称,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皆赖以所养,所以脾胃的病理表现主要是受纳,运化升降,统摄等功能异常.脾喜燥恶湿,胃喜润恶燥.脾失健运则便溏,腹痛,倦怠,消瘦等,胃失受纳则胃痛,痞满,大便秘结.胃失和降则嗳气呕吐,呃逆,噎嗝等,临床以脾胃为本,以通立论,通补结合,知常达变,证病结合,寒湿并用,仔细辨证,颇有疗效.脾胃病多由脏腑功能虚衰,情志所伤,疾病影响,劳倦太过,饮食不慎等原因引起,因而脾胃病患者,本虚标实者居多,虚在脾,为本,实在胃为标.与仲景“虚则太阴,实则阳明”相符,脾胃同居中焦,为后天之本,脾主运化,胃主受纳,“脾升则健,胃降则和”肝主疏泄,协调脾胃纳化,胃脾与肝,三者一气相通,则升降有度,纳化有常,共同完成饮食的受纳、消化、吸收、运化功能,是气血生化之海,亦是元气升化之本,若脾胃功能失常,则可出现脾失健运,胃失和降的病理变化,治疗亦应以辨证为主,证病结合,以益气养脾,和胃降浊为本,恢复脾胃纳化与升降功能是其关键.1益气活血,扶脾助运本法适用于脾气虚证,脾气虚证临床颇多见,其特点是病久且虚,症见脘腹隐病,时作时止,空腹尤甚,喜温喜按,脘腹胀,嗳气不扬,食饮不振,倦怠乏力,面色萎黄,舌质淡红或有齿印或喜甜食,或便溏薄,脉细弱等一派脾胃气虚,运化无力之象.脾气久虚而不散布精气,则血行无力,久病入络成瘀.临床多见于消化性溃疡、慢性痢疾、溃疡性结肠炎、慢性肝炎、早期肝硬化等疾病.部分患者胃镜检查,可见到胃黏膜组织的病理变化,溃疡或炎症.炎症也是瘀血的病理基础之一.虚是本,在脾;瘀在肠胃,是标.李东垣明确指出:甘温以补其中而升其阳“临床实践和现代药理研究都足以证实,使用甘温益气的药,能恢复脾胃生化气血、运化水谷之功能,能增强细胞活化,增加免疫功能,改善胃肠运动,促进药物吸收,改善全身情况.笔者认为: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用药应时时处处顾护胃气,常用太子参、黄芪、白术、云苓、淮山药、甘草等甘温之品为主药,佐以半夏、陈皮、木香、山楂,白芍、枳实等消积和胃化瘀之品为辅药,常用方有四君子汤、香砂六君子汤、小柴胡汤等,时方和经方加减,不但收到补脾而不壅滞,和胃消积而不伤正之功,而且亦与“脾健则升,胃降则和”的理论相符合.2益气健中,以调升降本法多用于脾胃气虚下陷,中气不足之症.脾胃乃一身气机之枢纽,脾健胃和,纳化有常,升降有序,共同完成运化水谷,生化气血,输布全身的功能.“诸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腠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脾胃功能失常,则升降之机紊乱,清阳之气不能输布,水谷精微无以化纳,浊阴上泛,中气下陷,气血逆乱,清浊失养,达颠顶可见头晕目眩,胸脘痞闷,泛酸,呃逆,下行则见餮泄、便秘、腹满、脱肛、子宫脱垂等症,对此清气在下,浊气在上,清处居浊,浊处陷清之疾,以调升降,大气一转,其病乃解.二0一三年一月。

中医治疗脾胃病的经验总结

中医治疗脾胃病的经验总结

中图分类 号:R 5 . 2 63
文献标 识码 :B
文 章编 号:17 .8 0( 0 2 50 8 .2 6 47 6 2 1 )1 .0 00
【 要 】 中医治疗脾 胃病的经验总结:①重视舌诊 ,四诊合参 ; 肝脾 同治,重在健 脾;③治理脾 胃, 气同治 。尤其适 摘 ② 痰 用于慢性 胃炎、消化性溃疡病 、慢性结肠 炎、肝硬化等 消化道 疾病的诊治 ,临床疗效卓著。 【 关键词 】 脾 胃病;中医治疗;经验 总结
S m m a i i g t ee p re c f r ai g s le n t m a h d s a e M u rz n x e in eo e t p e n a d so c ie s si TC h t n n
王 平
( 四川省 巴中市巴州区梓檀庙 乡卫生 院,四川 巴中,6 63 ) 306
cmb a o f l  ̄Heaopei T n zifcs go esle; ̄G vrac o c , hem o gh. a i l l i befr o i t no l n i a; p tslnco gh,ou i nt en n h p o e n es mah p lg T n z iP rc a ys t l o n t tu r u a
..
8. 0 .
C ii lo rao C iee dcn 0 2 V 14 No1 l c un l f hn s i e 1 o. ) n aJ Me i 2 ( . 5
可 降虚元之火 ,茯苓健脾而渗湿 ,利水而不伤正。诸药协同,
可调整 肾肝脾三脏功能 ,有开有阖 ,寓泻于补 ,使补而不腻, 泻邪而不伤正 。在大队滋阴药中,佐 以桂枝 、附子各一两,意 在 阴中求 阳,阴生阳长 ,即所谓 “ 少火生气 ”之义,诸 阴药得 附桂之温化则滋而不滞 ,附桂得 阴药之润则温而不燥 。故诸药

中医治疗脾胃病经验总结

中医治疗脾胃病经验总结

中医治疗脾胃病经验总结
脾胃是人体消化吸收的关键器官,脾主运化,胃主受纳。

脾胃功能失调会导致各种消化系统疾病的发生,如胃炎、胃溃疡、消化不良、便秘等。

中医治疗脾胃病的方法与西医有所不同,最重要的是调理脾胃功能,使其恢复正常运转。

以下是中医治疗脾胃病的经验总结:
1. 饮食调理
中医强调饮食与健康的密切关系,因此在治疗脾胃病时,饮食调理是非常重要的一环。

应遵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的饮食原则,合理搭配食物,养护脾胃。

应少食油腻、刺激性食物,避免过饥过饱,保持规律的饮食习惯。

2. 药物治疗
中药对脾胃病的治疗非常有效。

例如,香砂六君子汤可用于治疗脾胃气虚型的胃痛、消化不良等病症;苓桂术甘汤可用于治疗脾胃湿热型的胃痛、腹胀等病症;大建中汤可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型的恶心、呕吐等病症。

3. 针灸治疗
针灸是中医的传统疗法之一。

通过针灸调理经络,调整脾胃功能,起到治疗脾胃病的作用。

常用的针灸穴位有足三里、关元、中脘、仲景等。

4. 推拿按摩
推拿按摩也是中医治疗脾胃病的方法之一。

可通过按摩腹部、足三里、大椎等穴位,促进脾胃功能的恢复。

中医治疗脾胃病注重整体调理,养护身体,不仅可以治疗疾病,还可以提高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

在治疗脾胃病时,应根据病情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综合运用多种治疗手段,达到治疗的最佳效果。

名中医治疗脾胃病经验

名中医治疗脾胃病经验

名中医治疗脾胃病经验
脾胃是人体消化系统的关键部位,其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身体的免疫力和营养吸收能力。

中医认为,脾胃属于“中焦”,主要功能是
运化水谷精华,将其转化为人体所需的气血精华,同时也是消化、吸收、排泄等重要器官。

然而,由于现代生活方式和不良饮食习惯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出现了脾胃不适的症状,如胃胀、腹痛、食欲不振等,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

名中医对于治疗脾胃病有着丰富的经验,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调整饮食习惯。

中医认为,脾胃喜温喜干,不喜寒湿,因此
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过酸、过甜、过咸等刺激性食物。

此外,还应注意规律饮食,避免过度饮食或暴饮暴食。

2. 运用中药调理。

中药对于调理脾胃有着显著的疗效,在中医中,有很多针对脾胃病的经典方剂,如四君子汤、六君子汤等。

此外,根据不同的病症和体质,还可以针对性地选用一些单味中草药,如山楂、泽泻、砂仁等。

3. 运用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是中医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对于
脾胃病也有一定的疗效。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关元、中脘等,可以起到调理脾胃、促进正气的作用。

4. 进行心理疏导。

中医认为,情志与脏腑密切相关,因此在治
疗脾胃病时,也要注意调理情志,缓解焦虑和压力。

可以通过音乐、冥想、放松等方式进行心理疏导,达到舒缓情绪、促进身体健康的效果。

总之,名中医治疗脾胃病的经验十分丰富,需要通过综合调理、个性化治疗等方式,针对不同的病症和体质进行治疗。

同时,还应注重预防,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避免不良饮食和生活习惯对脾胃的伤害。

慢性胃炎的治疗经验分享与总结

慢性胃炎的治疗经验分享与总结

慢性胃炎的治疗经验分享与总结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在经历了长期的治疗和摸索后,我总结了一些治疗经验,希望能够与大家分享。

一、合理饮食良好的饮食习惯对于慢性胃炎的康复至关重要。

首先,要避免辛辣、油腻、煎炸食物,这些食物会刺激胃黏膜,加重胃部炎症。

其次,要保持饮食规律,每天定时定量进食,并尽可能少吃大餐,分多次进食更好。

此外,还要多摄入一些易于消化的食物,如米粥、煮蔬菜等,有助于减轻对胃黏膜的刺激。

二、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良好的生活习惯也是治疗慢性胃炎的重要环节。

首先,要注意避免过度劳累和焦虑紧张的情绪,这些因素都可能导致胃病发作或加重病情。

其次,睡眠质量也要得到保证,规律作息能够帮助胃部恢复健康。

此外,戒烟和适量饮酒也是必须做到的,这两个习惯都对胃黏膜造成很大伤害。

三、药物治疗在治疗慢性胃炎中,药物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有些药物可以减少胃酸的分泌,减轻胃部炎症,如质子泵抑制剂和H2受体拮抗剂等。

此外,还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选择一些胃黏膜保护剂,帮助胃部组织修复。

值得注意的是,药物的使用需要遵循医生的指导,切不可自行购买和使用。

四、中医调理中医学认为,慢性胃炎与脾胃功能失调有关,因此中医调理在治疗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常用的中医调理方法包括中药汤剂和针灸疗法。

中药汤剂能够改善胃功能,调理脾胃,起到缓解症状和促进康复的作用。

而针灸疗法则能够刺激穴位,改善气血循环,调节胃肠功能。

但是,在采用中医调理时,一定要选择正规的中医医院和专业的医生。

五、定期复查治疗慢性胃炎并不是一个迅速的过程,需要长期坚持。

因此,及时找医生进行复查是非常重要的。

复查可以了解病情的变化,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治疗方案。

同时,也能够帮助患者保持对疾病的警惕,及早发现并处理可能的复发。

总结而言,慢性胃炎的治疗需要多方面的措施综合进行,只有将合理饮食、良好生活习惯、药物治疗、中医调理和定期复查相结合,才能够有效治疗胃炎症状,保持胃部健康。

治疗脾胃病经验心得分享出来

治疗脾胃病经验心得分享出来

治疗脾胃病经验心得分享出来重视脾胃的调养,治疗许多疑难病多有卓效。

笔者兹就其治疗脾胃病经验做一简要介绍。

对脾胃病的认识脾胃相辅治疗各异中医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

脾与胃关系密切,但脾与胃生理特点不同,其治疗原则与用药亦不相同。

脾司中气,其性主升,又为阴土,易损阳气,治疗多健脾祛湿,用药多以温阳益气、升清化湿祛秽之药为主。

温阳药如炮姜、艾叶等;益气药如党参、黄芪、白术、扁豆等;升清药如柴胡、葛根、升麻等;化湿悦脾药如苍术、厚朴、半夏、薏仁、藿香等。

胃主受纳,其性主降,又为阳土,其性主燥,最易受热邪影响而伤胃津,故治胃多为和胃降逆与清热养阴之法。

前法用药如清半夏、竹茹、枳壳、佛手、苏梗等;后法如沙参、麦冬、天花粉、石斛、知母、黄连等。

同时,脾与肝关系密切,脾主运化,可以散精于肝;肝主疏泄,可助脾胃之升降。

在病理上肝病可以传脾,脾病亦每及于肝,故治脾亦宜疏肝,以求土木相安。

养胃通降即补胃哈荔田认为,胃病有寒、热、虚、实之分,所现症状不一,但有些症亦有相同之处,如脘腹胀满、胃部痛楚、泛酸恶呕、不思饮食或纳谷不馨、大便秘结或溏泄等。

在治疗上应寒则温之、热者清之、实则泻之、虚则补之。

对温、清、泻泄三法,历代医家无大争议,但对补胃之法却有不同见解。

此仅举二说之言:有谓补脾健脾,意在健脾使胃磨谷运化之力增强,胃自得其养,可谓养胃及补胃;也有主张胃以通降为补,使胃清空适当休息,可谓“以通为补”之法。

他认为这两种学说都是比较恰当的。

临床体会,胃病治疗易取效,因药物可直达病所,但每日饮水进食须当小心,稍有不慎,或由其他因素极易复发。

因此首次治疗务求彻底,并嘱注意调养,即可谓“三分药,七分养”,对胃病患者应加“更”字。

虚寒、肝郁要兼顾关于胃病的病因与病机,哈荔田认为外感因素(如寒邪、湿邪、热邪、暑浊)、内伤因素(饮食、毒物、烟酒、药品等)、情志因素(郁怒伤肝、忧思伤脾)、体质因素(先天禀赋不足),虫积外伤等均可促使胃病发作,且以内伤及情志因素为主因。

名老中医治脾胃消化系统疾病经验完整版

名老中医治脾胃消化系统疾病经验完整版

名老中医治脾胃消化系统疾病经验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沈舒文,全国名老中医,教授,着名中医消化病专家,从事中医临床、教学、科研30余载,学验俱丰,对脾胃病的治疗有独特风格和经验。

本期介绍其运用经方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食道炎、胃寒经验。

一、半夏黄连配枳实,消痞散结治痞满。

痞满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半夏配黄连是张仲景半夏泻心汤的核心配伍组药,体现了寒热并用,辛开苦降,消痞散结的配伍组方治疗思想。

金元时期李东垣《兰室秘藏》中的枳实消痞丸是在半夏泻心汤、枳术丸的基础上取其核心配伍衍化而来,治疗脾胃虚弱,寒热互结之痞满。

沈老其法而不泥其方,抽取辛开苦降,消痞散结之半夏、黄连、枳实,作为配伍组药之核心,用于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寒热互结,脾胃气滞之胃脘痞满。

若病发于脾胃气虚,而见胃脘痞满,不思饮食,倦怠乏力,常配人香砂六君子汤。

典型病例:刘某某,女,42岁。

胃脘痞满,伴疼痛5年余,近3年来逐渐加重,困倦乏力,不思饮食,嗳气,排便不畅,在当地医院胃镜检查报告:中度萎缩性胃炎;病理报告:伴中度肠上皮化生。

舌质暗红,苔厚腻微黄,脉沉细弦。

中医诊断:胃痞,证属寒热互结,脾虚胃滞。

治疗予以消痞散结,健脾行气之剂。

处方:法半夏、佛手各10克,黄连6克,枳实、党参、白术、刺猬皮、生牡蛎、枸橘各 15克,穿山甲5克(研末冲服),半枝莲 30克,炙甘草4克。

患者服药14剂后,症状明显减轻。

再以上方化裁调治3个月,症状完全消失。

半年后胃镜检查报告:轻度慢性萎缩性胃炎;病检报告:慢性萎缩性胃炎。

二、小陷胸汤配苏梗,开结降气治食道炎。

沈老认为,反流性食道炎若胸骨后不适,胃脘痞满,反流,口苦,为痰热互结,胃气逆阻为患,用张仲景小陷胸汤 (半夏、黄连、瓜蒌)配苏梗形成配伍组药开痰结、降胃气治疗。

其中半夏与黄连配伍辛开苦降,消痞散结,瓜蒌清热化痰,宽胸润降,得半夏;黄连清热开结化痰,配苏梗宽胸润降胃气。

慢性胃炎的中医治疗经验分享我是如何通过中药调理胃炎的

慢性胃炎的中医治疗经验分享我是如何通过中药调理胃炎的

慢性胃炎的中医治疗经验分享我是如何通过中药调理胃炎的慢性胃炎的中医治疗经验分享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的胃部疾病,给患者带来了较大的不适感。

在传统中医治疗中,中药调理是一种常见且有效的方法。

本文将分享我个人通过中药调理慢性胃炎的经验。

1. 症状和诊断慢性胃炎的常见症状包括上腹疼痛、消化不良、饱胀、恶心、呕吐等。

就诊医生通常会进行详细的症状了解和体检,并根据病情进行胃镜检查确诊。

2. 中医理论认识在中医理论中,慢性胃炎多与脾胃虚弱、湿邪侵袭等有关。

通过调理脾胃、疏导湿邪,可以缓解和治愈慢性胃炎。

3. 中药调理中医治疗慢性胃炎主要依靠中药调理。

以下是我个人通过中药调理胃炎的经验分享:3.1 草药选择根据个体情况,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中药方剂。

常用的中药方剂包括四君子汤、六君子汤、四逆散等。

这些方剂具有温中健脾、疏肝理气、祛寒化痰等作用。

3.2 手法施用中药可以选择煎汤、冲剂、丸剂等形式施用。

煎汤是最常见的用药形式,草药通过煎煮提取有效成分后,口服饮用。

冲剂是将中药药物冲泡成冲剂后饮用,丸剂则是将中药制成丸状后服用。

根据个人情况和医生建议选择适合自己的药物形式。

3.3 饮食调理除了中药调理,慢性胃炎患者还应注意饮食调理。

中医认为,多食寒凉食物容易损伤脾胃,因此要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少吃生冷食物。

同时,可以适量摄入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软煮蔬菜等。

遵循饮食调理有助于中药调理的有效性。

4. 调理过程和注意事项中药调理是一个相对温和且渐进的过程,需要坚持一段时间才能看到明显的效果。

在调理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4.1 定期复诊患者应按医生指导定期复诊,以便医生根据病情变化来调整草药方剂和用药剂量。

定期复诊也有助于评估治疗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

4.2 遵医嘱用药按医生的开方和用药剂量进行用药,不可随意增减剂量或更换其他草药。

同时,应注意药物的贮存条件和保质期,避免药物失效或变质。

4.3 饮食和生活习惯调整慢性胃炎患者应注意调整饮食和生活习惯,戒烟限酒。

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经验探讨

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经验探讨

副作用小
02
中医药治疗脾胃病一般副作用较小,不会对机体造成过多的损
伤。
疗效稳定
03
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疗效相对稳定,不易反复发作。
02
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的常用 方法
中药汤剂
总结词
中药汤剂是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的主要方法之一,具有针对性强、疗效显著的特点。
详细描述
中药汤剂能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进行个体化的治疗方案,同时还可以根据病情变化及时调整药物 和剂量,具有很好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在临床应用中,中药汤剂能够有效地改善脾胃病患者的症状和体征,减轻 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中医药治疗脾胃 病经验探讨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的理论基础 • 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的常用方法 • 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的临床实践 • 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的现代研究进

目录
• 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的未来发展方 向
• 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经验总结与前 景展望
01
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的理论 基础
中医对脾胃病的认识
疗效评估
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的疗效评估主要包 括症状缓解程度、生活质量改善情况 、实验室检查指标等方面,医生会根 据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综合评估。
典型病例分享
通过分享成功治疗的典型病例,可以 展示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的优势和效果 ,同时为其他医生提供参考和借鉴。
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的局限性与对策
要点一
局限性
要点二
加强国际合作研究
鼓励与国际医学机构和企业开展合作研究,共同探索中 医药治疗脾胃病的新技术和新方法,推动中医药走向世 界。
06
中医药治疗脾胃病经验总 结与前景展望
经验总结
整体观念

姜良铎教授应用疏通三焦法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

姜良铎教授应用疏通三焦法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经验

姜良铎教授应用疏通三焦法治疗脾胃病的临
床经验
姜良铎教授是一位著名的中医专家,他在治疗脾胃病方面有着丰
富的临床经验。

他常常应用中医的疏通三焦法来治疗这种疾病,效果
显著。

下面是他的一些经验分享。

中医认为,脾胃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础,是消化吸收、运化营养
液的重要器官。

当脾胃功能失调时,就会出现一系列症状,如口苦、
口渴、食欲不振、腹胀、腹泻等。

而中医的疏通三焦法可以改善脾胃
功能,帮助恢复人体的平衡状态。

疏通三焦法包括三个方面:消食调胃、疏肝理气、补脾益气。


食调胃是指通过药物或食疗来帮助胃肠消化,以达到消食养肝的目的。

疏肝理气是指通过调理情绪、减轻压力来帮助内脏器官运行正常。


脾益气则是指用中药来强化脾脏功能,增强体质。

姜良铎教授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疏通三焦法对于脾胃虚弱、胃肠
功能不良、慢性胃炎、胃溃疡等疾病都有一定疗效。

当然,针对不同
病情也可能使用不同的草药组合,需要根据个人情况进行辨证论治。

除了中药治疗,姜良铎教授还强调了饮食调理的重要性。

他建议
患者饮食要清淡易消化,避免暴饮暴食,多吃蔬菜水果,尤其是些有
益消化的食物,如糙米、麦片、芋头、山药等。

此外,饮食习惯上应
避免冰凉、过烫、过甜和过咸的食物。

总之,疏通三焦法是一种有效的治疗脾胃病的方法,希望更多的
患者能够了解并尝试。

当然,要选择正规的中医医院或中医科室进行
治疗,避免盲目使用药物或偏方,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中医治疗脾胃病经验总结

中医治疗脾胃病经验总结

中医治疗脾胃病经验总结
脾胃是人体消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若脾胃功能失调,会引起一系列疾病。

中医治疗脾胃病的经验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辨证论治
中医治疗脾胃病讲究辨证论治,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和体质,采用不同的治疗方法。

如对于脾虚胃弱型,可以给予益气健脾的中药治疗,如党参、黄芪等;对于湿热胃病型,可以采用清热解毒的中药治疗,如黄连、黄柏等。

二、调节饮食
脾胃病的患者应该注意饮食调节,少吃辛辣、油腻的食物,多吃易于消化的清淡食物,如蔬菜、水果、粗粮等。

同时,还应该注意饮食的规律性,定时进餐,避免暴饮暴食。

三、针灸疗法
针灸疗法在中医治疗脾胃病中也有一定的应用,可以通过刺激穴位来调节脾胃功能,增强体质。

常用的穴位有足三里、中脘、关元等穴位。

四、生活调节
脾胃病的患者应该注意生活调节,保持心情愉悦,避免过度劳累和精神紧张,保证充足的睡眠。

此外,还应该多参加运动,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

综上所述,中医治疗脾胃病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进行个体化治疗,才能达到良好的治疗效果。

国医大师治疗脾胃病的经验,全都是精华

国医大师治疗脾胃病的经验,全都是精华

国医大师治疗脾胃病的经验,全都是精华王绵之教授对于脾胃病有其独特的认识及用药特点,本文作者随先生学习和跟诊过程中,发现其中三个方面尤为突出。

现整理如下,请品读!稻芽12g,炒枳实9g理气化痰;食滞酿生痰热,则加大贝母12g,瓜蒌皮18g,连翘9g 清热化痰;泛酸明显加煅瓦楞子15g或乌贼骨15g制酸和胃,入汤以煅瓦楞子为好,入丸用乌贼骨为佳。

脾胃病常以脾胃虚寒为本,痰食积滞为标,治疗以治本为主,兼顾治标,健脾益气的同时不忘消食化痰。

总之,祛邪不过权宜之计,像大贝母、瓜蒌甚至黄芩等清热化痰药,待胃肠痰热一清,即宜去之,不得长时间使用,更不能滥用黄连、石膏等大苦大寒之品,折伤脾胃阳气。

先生治疗脾胃病,善用生姜,从一片到五片(每片五分钱币大),最多可用至60g,或直接用鲜姜汁一滴至数滴,和药汁同服。

用生姜寓意有三:其一,生姜起调味作用,有助于去除其他药物的异常气味,达到调和诸药的作用;其二,加生姜后有助于其他药物有效成分的溶出,充分发挥药力,提高药物的治疗效果;其三,也是最主要的作用,温胃助运,以利于人体对药物的吸收。

若病见胃寒重,腹中痛,可用良姜3g代替生姜,盖其辛辣之性更强,散寒止痛之力更大。

脾胃病从脏腑关系而言,与肝、大肠关系密切肝与脾胃同处中焦,功能上关系密切。

在正常的生理状况下,肝主疏泄,协助脾主升清,胃主降浊。

在病理状况下常出现肝木克土,土壅木郁或木土两虚等病变。

如女子素体脾虚,复因月事来潮,经量过多,血海空虚,肝无所藏,则肝脾两虚。

如乙肝患者初期邪毒湿浊阻碍脾胃,脾胃运化失常,而土壅木郁,出现脘痞纳呆,胁肋胀痛,大便黏滞不爽;日久脾虚木郁,而倦怠乏力,胁肋胀满疼痛,大便溏泻;最终邪毒湿浊留恋,肝脾俱亏。

调理肝脾,先生常以逍遥散出入,根据木郁、血虚、脾虚三者的轻重主次,调整用药。

血虚甚常见两目干涩,发酸发胀,女子月经后更加明显,治以当归、炒白芍为主,补血和血。

当归苦辛甘温,苦能下,辛能散,甘能缓,温能补,故功能补血又行血,其甘味缓肝脾之急,甘温能补益脾气;白芍酸甘微寒,养血柔肝;两药相合,散收兼顾,肝脾并调,临床常合生地12g,麦冬12g,石斛12g,增强滋阴养血之力。

脾胃病治疗经验

脾胃病治疗经验

沈脾胃病治疗经验1辨证立法,精遣方药:老师在诊治“胃痞”时总能通过纷繁的临床症状,去伪存真,执简驭繁,精遣方药,临证强调从胃论治,但亦不能偏废疏肝健脾、通腑泻热、理气化瘀等法,依据其临床表现不同可归纳如下。

2.1 邪客胃腑证见胃满不适,不思饮食,伴形寒身热、头痛无汗,舌苔薄白。

治宜理气降滞、和胃散邪。

方用香苏散加减。

若外感风寒较著非一味紫苏可解,还可加豆豉、生姜、桂枝以散风寒;属风热者可加荆芥、薄荷、鲜芦根等辛凉宜透;若为暑邪所伤则可加藿香、佩兰、荷叶等芳化暑湿;若胃满并无表证者,则苏梗易紫苏,加强和胃降逆之功;缘于伤食者则常加焦三仙、莱菔子等消食导滞之品;若为寒邪直中胃腑,阳气不展,证见胃满而痛,口淡不渴,形寒肢冷,呕吐清水,苔白滑,脉沉紧者,则常合用良附丸或加用乌药、高良姜以通阳散寒;日久不愈,化热者则用大黄黄连泻心汤治疗。

2.2 肝郁犯胃证见脘腹痞塞满闷不舒,胸胁胀满,心烦易怒,喜长叹息,恶心嗳气,大便不爽,常因情志变化而波动,舌淡暗、苔薄白或薄黄,脉弦。

治宜舒肝解郁、理气和胃。

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

气滞化火而见烦躁易怒、口干、口苦等肝热之象者,治宜宣泻肝胃郁热,方用化肝煎合左金丸,方中山栀、丹皮清肝泄热,白芍柔肝,青皮、陈皮调肝理气,贝母化痰散结并寓疏肝之意;热甚还可加龙胆泻肝、当归龙荟之属直泻肝热;肝胃郁热伤阴者还可用一贯煎加减。

2.3脾胃不和证见脘腹痞满,时缓时急,喜温喜按,不知饥,不欲食,身倦乏力,四肢不温,少气懒言,大便溏薄,舌淡胖、苔薄,脉沉弱。

治宜补气健脾、升清降浊。

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味。

方中黄芪、党参、柴胡、升麻共用有补有升,需重用枳实30g,才能收到益气升阳目的。

如脾阳不振,手足不温,则加用附子、干姜温中散寒,针对胃主和降之特点常于补中气的同时加用木香、枳壳、厚朴以行气助运。

2.4腑气不通证见胃脘痞满拒按,伴腹胀,烦渴引饮,大便秘结或溏滞不爽,身热自汗、小便短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者,则治以通腑泻热,方用承气汤加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脾主輸精”、“脾统血”、“脾 主思”等等。
精品课件
9
二、脾胃病証内涵外延三個層面:
1、脾胃本病——胃腸病爲主 2、脾胃相關病——消化系統疾病 3、脾胃外延病——用調和脾胃法治療的
有关内、婦、兒、外、眼、皮科等病症 。
精品课件
10
三、脾胃病學説發展三個里程碑:
《傷寒雜病論》:初創脾胃病辯証體系 《脾胃論》:開創脾胃病學派(重脾陽) 《臨証指南毉案》:增補胃陰論(重胃陰)
精品课件
11
四、脾胃病治療路徑
1、治療方案:全面。 2、辯証論治:規範。 3、主方加減: 4、效葯運用: 實用。 5、診治思路:
精品课件
12
五、病候构成分析:
病位及主症 胃痛
相应症候 胀痛,嗳气,胁胀 刺痛,痛处不移 灼痛,口干,消瘦
相应舌脉 舌红苔白 脉弦缓 舌暗苔白 脉细涩 舌红苔少 脉细数
精品课件
20
二、鑒別
1、胃癌 2、慢性胃炎 3、胃腸神經官能症 4、膽囊炎與膽結石
精品课件
21
【辯証要點】
1、詳問診:“問不厭詳”。
2、審病因。
3、辨虛實。
4、明兼雜。
5、察危候。
6、以“不通則痛”和“不榮則痛”為辨
証綱領,區分虛實,施以不同論治方藥

精品课件
22
二、辨証論治
1、寒凝氣滯
証候:胃痛暴作,遇冷痛甚,脘腹得溫痛減 ,脘冷拒按,口和不渴,喜熱飲,舌淡苔白 ,脈弦緊。
(1)食物中毒 (2)藥物傷胃 (3)煙毒損胃 三、邪氣阻絡: 1、氣滯血瘀 2、氣虛血瘀
精品课件
17
四、六淫所傷:
1、寒邪凝滯。
2、濕阻中焦。
3、暑濕阻胃。
五、脾胃虛弱
胃脘痛常因本臟自虛而患病或復發。歸 納為以下二個方面:
1、脾胃虛寒
2、胃陰不足 總之,不外乎脾胃氣機壅滯,升降失常, 即所謂“不通則痛”。
華夏書院
中醫藥管理委員會認可「提供進修項目機構」CME-PP0022
精品课件
1
脾胃病臨床治療經 驗 分享
高金亮教授主講
精品课件
2
高金亮教授
天津市脾胃病中醫研究所所長 前天津市中醫藥政區政府 工商科技局 資助
「在此活動內表達的任何意見、研究成果、結論或建議,並不代表香港特別
臨証事宜:本証型若見出血証候,應辨清寒 、熱、虛、實,對証施治,分別與清熱、溫 中、益氣、滋陰等法。
精品课件
26
5、脾胃虛寒
诊断 肝胃气痛 血瘀胃痛 阴虚胃痛
注:紫色者为证眼。如,小柴胡证眼为“呕而发热”。
精品课件
13
六、证候的通约性(共有性):异病 同证。
例:胃胀:功能性消化不良,慢性胃 炎,胃动力缓慢,胃轻瘫等。
七、方药的普适性(共用性):异病 同方。
例:参苓白术散:脾虚型之泄泻,咳 嗽,水肿,胃痞等。
精品课件
14
精品课件
7
引用莊子這句話是將脾胃病証診 療體系比喻為一個“混沌”的複 雜系統,而這次學術交流的初衷 ,就是想講述該病症的用方遣药 ,為進入這個複雜系統開启一個 小小的竅道和門徑。
精品课件
8
一、脾胃主要生理功能
——“運納、升降、燥溼”。 ——“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 ——“脾為後天之本”。 ——“胃為五臟六腑之大主”。 ——“脾主運化”、“脾主四肢肌肉”
。治療后預後較好,但復發率較高。
精品课件
15
消化性潰瘍根據其發病特點,屬於祖國醫 學的胃脘痛範疇。《内經》始載本病, 謂“胃脘當心痛”。
近年來,應用中醫藥對消化性潰瘍進行了 臨床研究、實驗研究和藥學研究,創出 高效、安全的多種治療方法。
精品课件
16
【病因病機】
一、鬱怒傷肝: 二、飲食不節:
1、食積犯胃 2、毒物傷胃
臨証事宜:理氣葯多辛燥,劑量不宜過大 ,不可久服,常服可耗氣傷陰。
精品课件
25
4、瘀血停滯
証候:胃脘痛如針刺或刀割,痛處固定不移 ,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脈澀。
治法:活血化瘀,理氣止痛。
方葯運用:失笑散合丹參飲加減。蒲黃9克、 五灵脂9克、丹參15克、檀香6克、砂仁6克 、佛手9克、川芎9克、香附9克、甘草6克。
臨証事宜:如需應用攻下劑時,應視患者體 質強弱,嚴格掌握劑量,不宜久服,以免苦 寒敗胃。
精品课件
24
3、肝鬱氣滯
証候:胃脘脹滿,脘痛連脅,舌苔薄白, 脈弦。
治法:疏肝解鬱,理氣和胃。
方葯運用:柴胡疏肝散加減。柴胡12克、白 芍15克、川芎9克、香附9克、陳皮9克、枳 殼9克、青皮9克、木香9克、甘草6克、郁 金6克。
精品课件
18
【中醫診斷與類病鑒別】
一、診斷(略) 二、類病鑒別:
1、真心痛 2、脅痛 3、腹痛 4、腸癰
精品课件
19
【西醫診斷與鑒別】
一、消化性潰瘍的診斷依據: 最主要是依靠胃鏡檢查確診。 内鏡下的潰瘍大多呈圓形或橢圓形,少 數呈綫性,底部平整,周圍粘膜常見輕 度水腫,有時見皺襞向潰瘍集中。三分 之二潰瘍直徑在1cm以上,胃潰瘍直徑 達5cm,十二指腸潰瘍直徑達2cm的大 潰瘍亦不罕見。
第一章 胃脘痛(消化性潰瘍)証治示要
【概述】
消化性潰瘍是指胃粘膜被酸性胃液消化所 形成的潰瘍。主要發生在胃和十二指腸部位 ,我國各地潰瘍病的發病率不一致,縂發病 率約佔人口的10-20%;十二指腸潰瘍與胃 潰瘍之比約為3.1:1,男女之比為3.9-8.5: 1。本病主要症狀是上腹部疼痛長期週期性發 作,多為灼痛,伴有噁心、噯氣、泛酸、燒 心、嘔吐、或脹滿、食欲不振、失眠等症狀
治法:溫胃散寒,行氣止痛。
方藥運用:良附丸加味。香櫞9克、甘松9 克、良姜9克、香附9克、砂仁6克、木香9 克。
臨証事宜:本症治療關鍵在於驅散寒邪,除 内服藥物的同時,可配合外部熱敷理療。
精品课件
23
2、飲食停滯
証候:胃脘疼痛脹滿,噯腐吞酸,舌苔厚膩 ,脈滑。
方葯運用:保和丸加減。神曲9克、半夏9克 、山楂9克、茯苓15克、陳皮9克、連翹9克 、炒萊菔子12克、炒麥芽15克、白蔻仁9克 、砂仁9克。
行政區政府及專業服務發展資助計劃評審委員會的觀點。」
精品课件
4
·概説 ·胃脘痛(消化性潰瘍)証治示要 ·胃痞(慢性胃炎)証治示要 ·嘈雜,反酸(胃食管返流病)証治示要 ·泄瀉(多種腹瀉)証治示要
精品课件
5
概説
引言:
“為往賢繼絕學” ——宋·張載
“為混沌開七竅” ——莊子
精品课件
6
引用張載這句話是想説明, 當代中醫學不能丟掉傳統,要 學習、繼承、發揚前賢諸毉家 絕妙廣博之學術瑰寶,使之光 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