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名画欣赏《盲女》
幼儿园世界名画欣赏案例解析
幼儿园世界名画欣赏案例解析幼儿教育中,名画欣赏是一项重要的教育内容。
通过欣赏世界名画,幼儿可以培养审美能力和创造力,提高思维水平和语言表达能力。
以下是一些幼儿园世界名画欣赏案例的解析,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名画。
案例一:《蒙娜丽莎》这幅名画是世界上最著名的艺术品之一,也是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画家列奥纳多·达·芬奇最知名的作品之一。
通过欣赏这幅画,幼儿可以学习到画家的绘画技巧和艺术风格。
幼儿可以观察蒙娜丽莎的微笑,通过想象和表达,描述她的心情和内心世界。
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感受和想象,谈论自己的感受,比如:“她在微笑,看起来很开心”、“她的微笑很神秘”,这样可以启发幼儿的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还可以让幼儿用颜料或其他材料,创作自己的版本的《蒙娜丽莎》,在创作过程中,让幼儿体验享受到绘画的乐趣,提高他们的创造力和审美能力。
案例二:《星空》这幅画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的代表作之一,通过欣赏这幅画,幼儿可以学习到印象派画家的绘画风格和色彩运用技巧。
欣赏这幅画,可以让幼儿学习到天空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的变化和美丽。
幼儿可以观察画面中星星、月亮和云彩组成的美妙图像,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象。
另外,家园合作是很重要的,家长可以带幼儿到户外去观察天空,让幼儿亲身体验到天文现象的美妙。
案例三:《水晶》这幅画是西班牙画家毕加索早期的作品,通过欣赏这幅画,幼儿可以学习到立体主义画家的绘画技法和创作思路。
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和形态表现着色体系和平面立体效果,比如,用彩纸拼贴,用色粉擦拭,或用凸凹的小球代表不同的颜色和形态。
让幼儿在创作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通过这些案例的欣赏和解析,在幼儿园的教育教学中,让幼儿能够学到一些简单的艺术知识和欣赏技巧,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可以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爱好,让他们更好地感受和理解艺术的美妙。
盲女教案
大班美术欣赏教案:盲女
活动目标:
1、欣赏作品《盲女》,感受作品中充满着的暖意色彩,安详宁静的忧郁情调。
2、能够大胆的表述自己的感受。
3、用绘画的手法表现出盲女眼中看到的世界。
活动准备:
经验准备:1、提前一周在教师挂出《盲女》的彩印画
2、有一定的绘画技能,对冷暖色有一定了解
材料准备:作品《盲女》、油画棒
活动过程:
一、初步欣赏作品
1、导入
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这幅画吗?在哪见到的?
师:画上有什么?这幅画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2、欣赏作品中明亮的色调和强烈的色彩。
师:这幅画画家主要用了什么颜色?用的冷色与暖色那个多?你有什么感觉呢?(色彩用黄绿、橙和兰色,既对比又和谐,显得十分的安详宁静)
3、口头表述
师:你觉得画上的人在干什么?你在画上发现了哪些觉得美的东西?
二、了解有关《盲女》的有关背景,进一步理解画面
1、教师提问讲解
师:刚才我们欣赏的这幅画叫做《盲女》,是一幅油画,由英国画家约翰·埃·密莱所画
师:画上的是一位盲女,另一个更小的女孩紧紧依偎在盲女怀里,他们在哪呢?他们分别在干什么?(在盲女怀里得小女孩一边抬头在观看天上的彩虹,一边在给盲女讲解她所无法领受到的大自然的美丽,而盲女在认真聆听)
2、你觉得他们的生活怎么样?从哪看出来的?
3、如果你现在你是盲女的小伙伴,你能把你看得的风景和她说说吗?
三、体会作品情景,用绘画表达创作
师:如果你是盲女,通过小伙伴的描述,你觉得你能看得什么样的画面?你能用画笔把你想象看到的画下来吗?
02号怀丽07号章丹青08号段玲10号方彬娜12号王颖婕。
《盲女》中班美术教案
《盲女》中班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引导幼儿观察《盲女》这幅作品,感受画面中传递的情感和氛围。
2、鼓励幼儿通过想象和创作,表达自己对盲人世界的理解和感受。
3、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幼儿的美术表现能力。
4、激发幼儿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之情,培养幼儿的同情心和社会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引导幼儿观察和理解《盲女》这幅作品的构图、色彩和表现手法。
(2)帮助幼儿发挥想象力,创作出能够表达自己对盲人生活感受的作品。
2、教学难点(1)如何让幼儿理解盲人的世界,并将这种感受通过美术作品表现出来。
(2)在创作过程中,如何引导幼儿运用色彩和线条来表达情感和氛围。
三、教学准备1、绘画工具,如画笔、颜料、画纸等。
2、《盲女》的图片或复制品。
3、展示板或夹子,用于展示幼儿的作品。
4、相关的音乐或音效,营造氛围。
四、教学过程1、导入(3 分钟)(1)播放一段轻柔的音乐,营造安静、舒缓的氛围。
(2)教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如果看不见东西,世界会是什么样子?”引导幼儿闭上眼睛感受片刻,然后分享自己的感受。
2、欣赏作品(7 分钟)(1)展示《盲女》的图片,让幼儿仔细观察。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画面中的人物、风景、色彩等元素,提问:“画面中有什么?两位女孩在做什么?她们的表情是怎样的?画面中的色彩给你什么样的感觉?”(3)教师简单介绍作品的背景和作者想要表达的情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作品。
3、讨论与交流(10 分钟)(1)组织幼儿分组讨论,让他们分享自己对这幅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2)鼓励幼儿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教师巡回倾听并参与讨论。
(3)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向全班分享小组讨论的结果。
4、创作环节(20 分钟)(1)为幼儿准备好绘画工具,让他们根据自己对盲人世界的理解和感受进行创作。
(2)教师在幼儿创作过程中进行巡视,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帮助幼儿解决遇到的问题。
5、作品展示与分享(10 分钟)(1)将幼儿的作品展示在展示板上。
幼儿园大班绘画:名画赏析与创意绘画教学案例
幼儿园大班绘画:名画赏析与创意绘画教学案例幼儿园大班绘画:名画赏析与创意绘画教学案例一、名画赏析1.1《蒙娜丽莎》——达·芬奇《蒙娜丽莎》以其神秘的微笑和独特的光影效果而闻名于世。
在幼儿园大班绘画教学中,可以通过展示《蒙娜丽莎》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绘画中的细节、表情和色彩运用,激发幼儿对于绘画的兴趣和好奇心。
1.2《向日葵》——梵高梵高的《向日葵》系列作品以其鲜明的色彩和粗犷的笔触而著称。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展示《向日葵》的绘画作品,引导幼儿感受梵高笔下的艺术情感,启发他们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感受。
1.3《星空》——梵高梵高的另一幅名作《星空》以其独特的笔触和饱满的色彩展现了夜空中闪烁的星星与月亮。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展示《星空》的画作,引导幼儿感受梵高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表现方式,激发幼儿对于自然的热爱和创作的灵感。
二、创意绘画教学案例2.1 以名画赏析为契机,布置创意绘画任务在名画赏析的基础上,可以布置创意绘画任务,例如让幼儿根据自己的想象和理解,绘制自己心目中的蒙娜丽莎或是星空的表现,引导幼儿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表达自己对于艺术的理解与感受。
2.2 利用大自然激发绘画灵感在户外活动中,可以让幼儿观察大自然的景色,如树木、花朵、小动物等,然后引导他们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的大自然,从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描绘能力。
2.3 组织绘画比赛活动在绘画比赛活动中,可以提供不同的主题,如自然景色、动物世界、童话故事等,让幼儿自由发挥想象和创造力,展现自己独特的绘画风格,激发幼儿对绘画的热爱与兴趣。
三、个人观点和理解在幼儿园大班绘画教学中,名画赏析与创意绘画教学相结合,可以激发幼儿对艺术的兴趣和热爱,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创造能力。
通过赏析名画,幼儿可以学习到艺术大师们的绘画技巧和艺术表现手法,从中获得启发和借鉴,而创意绘画教学则可以让幼儿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表达自己对于艺术的理解与感受。
我认为名画赏析与创意绘画教学在幼儿园大班绘画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
2024年中班美术活动《盲女》教案
2024年中班美术活动《盲女》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2024年中班美术教材第三单元《色彩与情感》中的第六节,主题为《盲女》。
详细内容包括:通过欣赏法国画家莫奈的名画《盲女》,引导学生理解画面内容,感受色彩与情感之间的关系;学习运用色彩表达情感,培养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莫奈的生平及其作品风格,认识名画《盲女》,掌握基本的色彩运用方法,能运用色彩表达情感。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分析、实践,培养学生的观察力、表现力和创造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爱他人的情感,提高审美情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学习运用色彩表达情感。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分析画面,理解色彩与情感之间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名画《盲女》的图片、投影仪、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实践情景引入:邀请一位同学蒙上眼睛,感受盲女的生活,引导学生关注盲人的世界。
2. 新课展示(10分钟)展示名画《盲女》,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内容,分析画家运用色彩表达情感的手法。
3. 色彩知识讲解(5分钟)讲解色彩的冷暖、明暗、纯度等基本知识,引导学生理解色彩与情感之间的关系。
4. 实践操作(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运用色彩表达情感,教师巡回指导。
5. 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6.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10分钟)讲解例题,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学生进行随堂练习,巩固所学。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色彩与情感,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六、板书设计1. 名画《盲女》2. 色彩与情感的关系3. 色彩的基本知识4. 学生作品展示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运用色彩表达情感,创作一幅画作。
2. 答案:作品需展现色彩与情感的关系,具有一定的表现力。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学生的参与程度,教学难点是否得到突破等。
大班美术欣赏《盲女》教案
大班美术欣赏《盲女》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欣赏活动,教材为《幼儿园大班美术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走进名画”部分,具体内容为欣赏约翰·埃弗雷特·米莱的名画《盲女》。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名画《盲女》的背景、作者及艺术特点,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感官体验艺术作品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培养学生合作交流、表达分享的审美情感,增强学生的审美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欣赏《盲女》的画面内容、色彩和构图,了解作品背后的故事。
难点:引导学生体验盲女的心情,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投影仪、图片《盲女》、画笔、颜料、画纸等。
学生准备:画笔、颜料、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教师展示图片《盲女》,引导学生观察画面,并提出问题:“你们觉得这幅画中的主人公在做什么?她的心情是怎样的?”2. 例题讲解(10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画家约翰·埃弗雷特·米莱及其作品《盲女》的背景。
(2)教师引导学生分析画面的内容、色彩和构图,讲解作品的艺术特点。
3. 随堂练习(10分钟)(1)教师提出练习要求,让学生运用感官体验《盲女》的画面,尝试用自己的话描述画中的情感。
(2)学生进行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4. 小组讨论与分享(15分钟)(1)学生分成小组,讨论自己在欣赏《盲女》过程中的感受和发现。
5. 创作环节(15分钟)(1)教师提出创作要求,让学生以《盲女》为灵感,创作一幅表现同理心的画作。
(2)学生进行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6. 展示与评价(10分钟)(1)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相互欣赏和交流。
六、板书设计1. 课题:《盲女》2. 内容:(1)画家:约翰·埃弗雷特·米莱(2)画面内容:盲女在听雨声(3)艺术特点:色彩、构图3. 练习要求:运用感官体验画面,描述情感4. 创作要求:表现同理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你描述一下《盲女》的画面内容,用自己的话表达画中的情感。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
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推荐】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汇编9篇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案篇1【活动目标】1、通过欣赏作品,领会画面中所呈现的自然风光之美,体验盲女用心去感受的宁静。
2、在音乐与环境的艺术氛围中用心去想象、感受作品的意境与人物的情感。
3、能对盲女的处境产生深切的同情,愿意给予生活中的盲人关心与帮助。
4、喜欢参加艺术活动,并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
5、养成大胆用色、均匀涂色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1、柔美的音乐(最好是关于大自然),眼罩人手1副。
2、油画棒、白纸、记号笔、教学挂图:《盲女》。
【活动过程】一、出示教学挂图《盲女》,播放音乐,师幼共同欣赏。
1、引导幼儿观察整体画面。
师:老师请小朋友欣赏一幅图画,看看图上有什么?(两个小女孩、彩虹、原野、牛羊、飞鸟、鲜花、蝴蝶)地上有什么?(草)远处是什么?(村庄)2、师:这幅画的颜色怎么样?你看到这幅画有什么感觉?3、引导幼儿讨论画中人物的关系。
师:图上的两个女孩是谁?为什么有个小女孩闭着眼睛呢?4、师:这个小女孩眼睛看不见,我们叫她盲女。
请你们猜猜坐在盲女边上的小女孩在做什么?5、引导幼儿观察人物的表情,体验盲女的用心感受。
师:盲女的眼睛看不到,她能感觉到这些美丽的风景吗?(可以,眼睛看不见,可以用耳朵听)6、师:除了听,她还可以怎么感受呢?她会摸到什么?她会闻到什么?二、教师创设有艺术氛围的环境,引导幼儿去想象、感受作品的意境与人物的情感。
师:你们见过盲人吗?盲人是什么样子的?(有的戴着眼镜,有的眼镜睁开一点点等)师:现在请你们闭上眼睛,静静听老师讲述画面中美丽的自然风光吧!(播放柔美的背景音乐)师:亲爱的盲姑娘,轻轻地坐到这里来,用你的手去摸一摸,你感觉到柔软的草地吗?用你的鼻子去闻一闻,你闻到清新的空气了吗?你闻到花香了吗?用你的耳朵去听一听,你听到小鸟的歌唱了吗?你听到牛羊在草地上奔跑的声音了吗?你听到还有,我要告诉你,天空很蓝,还有一道绚丽的彩虹,草地很美(教师可以自己创编表现画面意境的文字朗诵)三、让幼儿闭着眼睛感受周围的环境,激发幼儿的爱心。
幼儿园艺术鉴赏案例——名画欣赏
幼儿园艺术鉴赏案例——名画欣赏艺术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艺术鉴赏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艺术作品。
对于幼儿园孩子来说,艺术鉴赏也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培养孩子的审美能力、观察力和想象力。
在幼儿园的艺术鉴赏课程中,名画欣赏是一个非常好的教学方式,可以让孩子们接触到著名的艺术作品,从中学习到艺术的精髓和美学价值。
下面,我将介绍一幅著名的名画,并解读它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
名画欣赏案例:《星夜》《星夜》是荷兰后印象派画家梵高的代表作之一,它描绘了一个鲜艳、奇特的星空。
这幅画采用非常夸张的线条和色彩,以表现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
画面中,一条飘逸的蓝色线条穿过整个画面,代表梵高内心的情感和精神状态。
画家运用了大块的红、黄、蓝三原色,营造出一种强烈的节奏和韵律感,带给观众极致的视觉冲击。
这幅画的艺术价值在于梵高的独特视角和技法的呈现。
他非常巧妙地运用线条和色彩塑造出壮观的星空,富有表现力和冲击力。
此外,这幅画也代表了后印象派画家对现实的一种反叛姿态,对艺术创造的探索和尝试。
它的出现,推动了西方绘画艺术的发展,并对后来许多艺术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幅画的文化内涵在于它所传达的爱、孤独和人生哲学。
梵高在创作这幅画时,正处于愁绪之中,他把自己的情感和灵魂融入到作品中,表达出一种对宇宙奥秘的思考。
这幅画中的星空不仅仅是艺术家视觉的表现,更是他对世界本质和人生意义的沉思。
从这幅画中,我们可以找到寻找自我和面对内心感受的勇气和力量,学习到对于人生的思考和独白。
在幼儿园的艺术鉴赏课程中,通过欣赏名画来学习艺术精髓、认识不同种族文化、学会尊重、体察世界,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式。
通过引导孩子们观察名画,发现画面中的情感和内涵,激发孩子们的兴趣和好奇心。
幼儿园老师可以引导孩子们进行简单的思路和讨论,帮助他们拓展思考,探索美的秘密。
在孩子们的眼中,这些名画可能只是一个画面的形象,但是通过幼儿园艺术鉴赏课程的学习,他们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和欣赏著名的艺术作品,发现其中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从而提高他们的艺术素养,培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审美力。
《欣赏与设计》教学反思(精选)
《欣赏与设计》教学反思(精选)北师大版教材在设计上体现了知识的连贯性,层次性。
在几何方面的学习中,教材是以独立的篇章,由低到高,按年级分类学习!在本年级本册教材中,学生已学会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初步认识了圆、三角形、菱形、梯形,在此基础上进行欣赏与设计,就不能局限在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了,在教学中,我为学生提供了不同底纹的设计纸,学生根据自己设计的构思选纸,大多数学生都会选择较为复杂的底纹纸,当然,也有的学生选择底纹简单的纸进行设计,在尊重个性差异上,作为教师不能只是说说,在教学过程的细节上应考虑到学生的个性差异。
本节课运用了很多信息技术课件,但没有泛滥的用,在欣赏中尊重教材的设计,在发现规律时从细节入手,在设计之前再欣赏,欣赏与设计穿插进行,学生在美中学,在美中感受与欣赏,课件的使用在这节课上得到了充分和有效的利用。
在设计的过程中,许多学生没有设计完,大家的兴趣都很浓厚,在我的再三督促下,学生还是舍不得放下笔。
反思学生没有设计完的原因有如下几点:1、课上欣赏的时间较长,给学生设计的时间太少。
2、在底纹纸的选择上对学生指导得不够,很多学生选择了较难的底纹纸,设计难度加大!3、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较差,涂色速度太慢!4、构思的过程过于简单,很多学生在没构思好的情况下动笔设计,边设计边想,耽误了时间!由本节课上出现的问题可以看出,作为教师,平时对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的不到位,对于设计课重视的还不够,学生的思维没有得到充分的拓展,缺乏学习的主动性,对于主动构思意识还很淡漠,在今后教学中需要培养学生和锻炼学生。
本节课是基于学生已经对轴对称和旋转有了一定的认识,并能够运用特征画出轴对称图形和平移或旋转后的图形,使自己的设计更美观。
学生在这一活动中通过自己亲自动手实践,并给自己设计的图案涂上精美的颜色,从别人羡慕的眼神中得到肯定是一种乐趣。
课上第一个环节先引导学生回顾了前两节课学习的内容,让孩子们在回顾的时候欣赏教师从网络中搜集到的一些图片,并判断他们是属于什么类型得到的,这里出现的图案有如下这些类型:还有好多种,孩子们陶醉在这些精美的图案中,有了独立设计的欲望因此导入下一环节就很自然了。
20幅世界名画
20幅世界名画1、列奥纳多·达·芬奇——《蒙娜丽莎》画中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那如梦似的妩媚微笑,被不少美术史家称为“神秘的微笑”。
2、路易斯.利奥波德.布瓦伊——《桌球》画作展现了两百年前欧洲人的生活。
3、达维特-——《拿破仑穿越阿尔卑斯山》此幅作品是达维特第一次刻画现世的英雄,此前,作者只塑造和歌颂古代和已故的英雄,由此可以看出他对拿破仑的崇拜之情。
4、普基廖夫-——《不相称的婚姻》该画描绘了一青春少女与一老者结合的爱情悲剧。
老者被画家描绘得苍老憔悴,而少女则面色红润,充满青春活力。
画家以同情少女的笔调,鞭挞了不合理的社会现实。
5、约翰.埃.密莱——《盲女》两个相依为命的孩子,一个是盲女,另一个更小的女孩紧紧依偎在盲女怀里,一边抬头去观看天上的彩虹,一边在给盲女讲解大自然的美丽。
6、拉斐尔——《雅典学院》全画以纵深展开的高大建筑拱门为背景,大厅上汇集着不同时代,不同地域和不同学派的著名学者。
作者希望以回忆历史上黄金时代的形式,寄托他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7、泰奥多尔.居丹——《肯特海滩》该画描绘的是在狂风暴雨的海浪中即将倾覆的帆船,人们纷纷逃离帆船,乘上救生船逃命,狂涛汹涌,人们在挣扎。
在黑白两色的对比中,表达的是生命与意志的不可战胜。
8、伊丽莎白.路易丝.维瑞——《画家与女儿像》这是作者最出色的代表作,画中的女子就是作者。
9、夏尔丹——《吹肥皂泡的少年》一个衣着破旧但不失整洁的少年正从室内向室外吹着肥皂泡,他聚精会神小心翼翼地将肥皂泡越吹越大,越吹越大。
还有一个孩子,看上去仅有3、4岁,正踮着脚扒着窗台使劲从室内向室外观看……这是一种清闲、安逸的生活情趣,反映了下层平民的孩子们自然、俭朴的快乐生活。
10、苏里柯夫——《近卫军临刑的早晨》该画以彼得大帝1698年镇压近卫军兵变这一历史事件为背景而创作的。
画家选取了兵变失败的近卫军在莫斯科红场临刑前的悲壮时刻。
2024年幼儿园大班优秀美术教案《盲女》
2024年幼儿园大班优秀美术教案《盲女》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色彩与形状》,详细内容为《盲女》。
通过欣赏和分析德加的名画《盲女》,让幼儿感知艺术的内涵,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现情感。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德加及其名画《盲女》,培养幼儿的艺术鉴赏能力。
2. 培养幼儿运用线条和色彩表达情感的能力,提高幼儿的绘画技巧。
3. 培养幼儿关爱他人,尤其是特殊群体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学会用线条和色彩表达情感,提高绘画技巧。
难点:引导幼儿理解德加名画《盲女》的艺术内涵,培养幼儿关爱特殊群体的情感。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德加名画《盲女》图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等。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板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德加名画《盲女》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画中的人物、背景和色彩,让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后感。
2.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以《盲女》为例,讲解线条、色彩和情感的关系,让幼儿了解如何通过绘画表达情感。
3. 随堂练习(10分钟)教师指导幼儿进行绘画练习,要求幼儿运用线条和色彩表现自己的情感。
4. 分组讨论与创作(15分钟)幼儿分组进行讨论,交流自己的绘画心得。
然后,每组创作一幅以《盲女》为主题的画作。
5. 展示与评价(10分钟)每组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同学们共同评价,提出改进意见。
六、板书设计1. 课程名称:盲女2. 德加名画《盲女》图片3. 线条、色彩与情感的关系4. 课堂练习:以《盲女》为主题进行绘画创作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盲女》为题材,创作一幅表达自己情感的画作。
2. 答案要求:运用线条和色彩表达情感,画面内容丰富,有创意。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次课程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是否合适,如何改进。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关注生活中的特殊群体,鼓励幼儿用自己的力量去关爱他人。
组织一次以关爱为主题的绘画活动,提高幼儿的社会责任感。
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提问技巧
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的提问技巧一、抓住关键——提问要紧扣教学活动目标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提问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达到教学目标。
因此,我们在设计提问时要紧扣教学目标,根据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关键性的问题。
在教学方案中,我们认为关键问题应该被写入其中。
教师要保证每个教学活动目标都有至少一个或一组关键性的问题加以剖析和解决。
另外,教师在课堂中应视幼儿的情况再提出一些临时性的问题,但这些临时性问题也应该是对关键问题的深化与补充,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在名画欣赏活动《盲女》中,教师为该活动制定了两个教学目标:能大胆讲述自己对作品的感受,领会画面的自然风光之美;能体验盲女用心去感受自然之美的沉静,并能对盲女的境遇产生同情。
教师围绕着目标设计了如下问题:“你们看到了什么?”“看了这些景色,你们有什么感觉?”“画面上的人是谁?她们两个坐在这里干什么?”“盲人姐姐能感受到周围美丽的景色吗?从哪里看出来的?”“你们对这幅画有什么感受?”通过这些问题教师将目标有效地展现在活动当中,这些问题的解决就意味着目标的有效达成。
在教师提出“画面上的人是谁?她们两个坐在这里干什么?”后,有幼儿说:“他们穿得破破烂烂的坐在泥地上……”教师可以生成诸如“他们为什么穿得破破烂烂?”“她们为什么来到这儿?”等临时性问题,引导幼儿纵深思考画面内涵。
在美术教学中只要我们能深入的领会目标,紧扣目标,那么教师有效的提问就好比是一个火车头,让整列火车都在正确的轨道上运行。
二、激活经验——提问要结合幼儿年龄特点孩子的年龄特点决定了孩子认识事物的特点,只有在生活经验支持下的提问才能引起幼儿的共鸣,所以教师要熟悉上课幼儿的年龄特点,不断激活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
在一个小班的美术活动《开着汽车去旅行》中,教师提问:“小朋友,你们的车轮胎在刚才开动时留下了几条痕迹?”结果全班哑然,老师束手无策。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更需要思考的是老师的提问有效吗?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在认知能力、理解能力上都有他们不同的年龄特点,小班年龄段的孩子更加由于他们生活经验的缺乏,而不理解老师说的“痕迹”。
大班美术教案欣赏盲女教案及教学反思
大班美术教案欣赏盲女教案及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美术教材第四章《形与色的世界》第三节《欣赏盲女》。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欣赏和分析德加的名画《盲女》,通过观察画中的色彩、线条、构图等,让学生了解和感受艺术作品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德加及其作品《盲女》的背景知识,提高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
2. 培养学生对艺术作品中色彩、线条、构图的感知和表达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艺术的热爱。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对艺术作品中的色彩、线条、构图的感知和分析。
重点:德加的名画《盲女》的欣赏和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挂图、画册、投影仪、白板、画笔、颜料。
学具:画纸、画笔、水彩颜料、调色盘。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1)展示德加的名画《盲女》,引导学生观察画面。
(2)提出问题:你们觉得这幅画表现了什么?画中的盲女给你们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 讲解作品背景(10分钟)(1)介绍德加的生平及其创作风格。
(2)讲解《盲女》的创作背景和寓意。
3. 分析作品(15分钟)(1)引导学生从色彩、线条、构图等方面分析作品。
(2)讲解作品中的人物表情、动态和场景,分析德加的绘画技巧。
4. 例题讲解(10分钟)(1)展示一个关于色彩、线条、构图的例题。
(2)讲解解题思路和步骤。
5. 随堂练习(10分钟)(1)让学生根据例题,独立完成一幅画作。
(2)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1)让学生分享自己的作品,并进行简要评价。
六、板书设计1. 《欣赏盲女》2. 内容:(1)德加生平及创作风格(2)名画《盲女》背景及寓意(3)作品分析:色彩、线条、构图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的盲女》为主题,创作一幅画作。
2. 答案要求:(1)运用本节课所学的色彩、线条、构图技巧。
(2)表现出盲女的形象和情感。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1)本节课学生对德加的名画《盲女》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他们的美术鉴赏能力。
收藏世界名画《盲女》(高清大图)
收藏世界名画《盲女》(高清大图)
展开全文
【名画国子监】是《老连环画》在羊年新推出的栏目,每天介绍一副世界名画,以飨读者,提高大家的鉴赏范畴,以画会友,如有不妥之处还请方家指正。
祝大家羊年吉祥!
——《老连环画》编辑部敬上
《盲女》
《盲女》赏析:画上是一幕雨过天晴的自然景色,景物比较开阔,色彩舒人心脾。
在前景上画了两个相依为命的孩子,一个是盲女,另一个更小的女孩紧紧依偎在盲女怀里,一边抬头去观看天上的彩虹,一边在给盲女讲解大自然的美丽。
云际彩带当空,原野一片金黄,空气是润湿的,在远景的小道上有几头走动着的牛羊,近处有飞鸟起落。
盲女只能倾听小伙伴的讲解,她连停歇在她披肩上的蝴蝶也无从感受,但她似乎已嗅到了新鲜的空气,听到了原野里生灵的声音。
作者:约翰·埃·密莱生于英国南安普敦。
父为当地有名望的人物,酷爱绘画。
密莱8岁全家迁居伦敦。
9岁被送入萨斯领导的绘画学校。
密莱是“拉斐尔前派协会”的奠基人之一。
密莱交游广阔,善于人际关系。
1885年获得男爵称号。
晚年又被皇家美术学院推选为院长。
1896年因患喉疾在伦敦去世,享年67岁。
大班美术欣赏《盲女》教案
大班美术欣赏《盲女》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大班美术欣赏教材第四章《名画欣赏》中的《盲女》。
该作品是约翰·埃弗雷特·米莱的代表作之一,展示了两位盲女在街头卖花为生的场景。
通过欣赏该作品,学生可以了解米莱的绘画风格,感受画面中的光影效果,理解作品的深层含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盲女》这幅画作的基本信息,如作者、时代背景、画面内容等。
2. 培养学生对画作的光影、色彩、构图等方面的审美能力,提高美术鉴赏水平。
3. 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弱势群体,培养关爱他人、珍惜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画作的光影、色彩、构图等方面的审美分析。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画作所表达的社会意义,培养学生的同理心。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投影仪、电脑、PPT、白板、画笔、颜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1)展示《盲女》画作,引导学生观察画中的人物、场景等。
(2)提问:“你们觉得这幅画中的盲女生活在一个怎样的环境中?她们的心情如何?”2. 新课内容:(1)介绍作者及画作背景。
(2)分析画作的光影、色彩、构图等特点。
(3)讲解画作所表达的社会意义。
3. 实践环节:(1)分发画纸、画笔、颜料等材料。
(2)指导学生模仿《盲女》的绘画风格,创作一幅以“关爱弱势群体”为主题的画作。
4. 课堂小结:(2)强调关爱弱势群体的重要性。
5. 随堂练习:(1)让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分析其他名画作品。
(2)组织学生互相交流、分享心得。
六、板书设计1. 画作基本信息:《盲女》约翰·埃弗雷特·米莱2. 光影、色彩、构图特点3. 社会意义:关爱弱势群体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2)以“关爱弱势群体”为主题,创作一幅画作。
2. 答案:(1)分析报告模板:画作名称:《X》作者:X时代背景:X画面内容:X光影、色彩、构图特点:X作品意义:X(2)创作画作。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效果如何?(2)学生对画作的理解程度如何?(3)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兴趣?2. 拓展延伸:(1)组织学生参观美术馆、博物馆,提高美术鉴赏能力。
欣赏与设计教学反思10篇
欣赏与设计教学反思10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审核人:______审批人:______编制单位:______编制时间:__年__月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演讲稿、工作总结、工作计划、心得体会、教学总结、事迹材料、优秀作文、教学设计、合同范文、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speeches, work summaries, work plans, experiences, teaching summaries, deeds materials, excellent essays, teaching designs, contract sample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欣赏与设计教学反思10篇欣赏与设计教学反思1《欣赏与设计》这节课面对的学习对象是一年级的孩子,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注意力集中短,这节课如果只是设计一些由图形拼出来的图形案让他们来欣赏是不会引起他们的兴趣,更是不会引起他们动手做的欲望,于是在教研员虞老师的指导下我在这节课中插入了一些由图形拼起来的故事,在选择故事的时候我考虑到一年级孩子天真,童话故事相对会更吸引他们一些,也比较符合他们的年龄特点,我就设计了狐狸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井底之蛙乌龟赛跑,让孩子们在看到这些图片的时候想到故事同样也会感慨图形的魅力更有自己想亲手去拼一拼的欲望,本来设计是看完视频之后介绍点子图,我又考虑到一年级孩子记忆能力有限,而且只是在屏幕上跟着学习,看完之后印象不深,也害怕孩子们看完视频之后觉得有难度,所以为了再次加深印象,我又把拼好的故事放到课上,带领着孩子把每一个故事中用到的图形再说一说,通过看视频分析图片,孩子们的印象深刻。
艺术育人——《盲女》大班美术教案2
艺术育人——《盲女》大班美术教案2一、教学内容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名画《盲女》的背景知识,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
2. 通过对画作色彩、光影、空间的分析,提高学生对美术基本元素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表达能力,将情感融入艺术创作。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色彩的情感表达、光影与空间的表现。
教学重点:名画《盲女》的欣赏与分析、美术基本元素的运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师准备:PPT课件、挂图、画笔、颜料、画纸等。
学生准备:画笔、颜料、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让学生闭上眼睛感受周围环境,引导他们关注盲人的世界,从而引入名画《盲女》。
2. 赏析:展示《盲女》画作,引导学生从色彩、光影、空间等方面进行分析,理解画家的创作意图。
3. 讲解:对《盲女》中的色彩情感表达、光影与空间处理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了解美术基本元素的运用。
4. 实践:学生分组讨论,以《盲女》为灵感,创作一幅表现情感与意境的画作。
六、板书设计1. 名画《盲女》的背景知识2. 色彩、光影、空间的表现3. 美术基本元素的运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盲女》为灵感,创作一幅表现情感与意境的画作。
2. 答案:学生作品。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名画《盲女》的欣赏与分析较为深入,但在实践环节,部分学生对色彩情感表达还不够熟练,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练习。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了解其他名画家的作品,进行艺术鉴赏,提高审美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情感表达,将所学运用到实际创作中。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名画《盲女》的欣赏与分析2. 色彩情感表达的教学3.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环节一、名画《盲女》的欣赏与分析《盲女》是英国画家约翰·埃弗雷特·米莱创作的一幅著名油画,描绘了一位盲女和她的导盲犬在海滩上漫步的情景。
画作中色彩、光影、空间的表现极具特色,值得深入分析。
大学美育名画赏析教案
课程目标:1. 培养学生对世界经典名画的认识和鉴赏能力。
2. 通过名画赏析,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和艺术修养。
3. 增强学生对艺术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的理解。
教学对象:大学本科生教学时长:2课时教学内容:1. 《蒙娜丽莎》赏析2. 《拿破仑穿越阿尔卑斯山》赏析3. 《盲女》赏析教学步骤:第一课时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所学的艺术史知识,了解西方美术的发展脉络。
2. 介绍本次课程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学生对名画赏析的兴趣。
二、课程内容1. 《蒙娜丽莎》赏析- 介绍画作背景和作者达芬奇的艺术成就。
- 分析画作中的构图、色彩、人物表情等艺术手法。
- 探讨画作所反映的社会文化背景和哲学思考。
2. 《拿破仑穿越阿尔卑斯山》赏析- 介绍画作背景和作者达维特的艺术风格。
- 分析画作中的光影效果、人物造型、色彩搭配等艺术特点。
- 探讨画作所表达的政治寓意和对英雄形象的塑造。
三、互动环节1. 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名画的个人感受和看法。
2. 教师总结各组观点,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名画的艺术价值。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1. 回顾《蒙娜丽莎》和《拿破仑穿越阿尔卑斯山》的赏析要点。
2. 引导学生总结西方美术发展过程中的重要流派和代表人物。
二、课程内容1. 《盲女》赏析- 介绍画作背景和作者约翰·埃·密莱的艺术风格。
- 分析画作中的光影处理、人物表情、色彩运用等艺术手法。
- 探讨画作所传达的人道主义精神和对生活的感悟。
三、互动环节1. 学生分组讨论,结合自身生活经历,谈谈对《盲女》的感悟。
2. 教师总结各组观点,引导学生关注艺术作品中的社会意义。
四、总结1. 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强调名画赏析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艺术,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名画的鉴赏能力有所提高,能够分析作品的艺术手法和内涵。
2. 学生在互动环节中积极参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3. 学生对艺术作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和社会价值有更深入的理解。
名画《盲女》仿写600字作文
名画《盲女》仿写600字作文
范文一:
我最近去了一次博物馆,看到了一幅非常著名的名画——《盲女》。
这幅画让我有很深的思考。
在这幅画中,一位盲女手持一支棍子,摸索前行。
她的脸上没有表情,但是她的手却在触摸着周围的物体,好像是要感受世界。
这幅画让我感到非常震撼,我开始思考盲女可能感受到的东西。
首先,我想到了盲女的触觉。
因为她看不见,所以她的手扫过一切都变得非常灵敏,好像她的手是她的双眼。
此外,她的听觉、嗅觉和味觉也会变得更加敏锐,这些都是健康的人们所感受不到的。
其次,我想到了盲女可能会觉得孤独。
她看不见世界,也看不见别人的表情和动作,这让她很难和别人交流。
她在黑暗中摸索前行,即使在人群中也可能感到孤单。
最后,我想到了盲女可能会有很强的内心力量。
即使在看不见的情况下,她还是可以安全地走出家门,没有丝毫畏惧。
她的单纯和勇气让我非常感动。
总之,这幅画让我对盲人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
他们和你我没有什么不同,他们有着同样的感受和思想。
这幅画很好地展示了他们的生命力和勇气。
写作重点:首先,要深入理解这幅画的主题和展示的内容。
其次,要从多个角度分析这幅画,不仅要看到盲女的劣势,也要看到她的优势和内在力量。
最后,要在结尾处有一个简单而深刻的总结,来归纳自己的思考和感受。
用词分析:文章中使用了许多情感词汇,比如“震撼”、“孤独”、“感动”等等。
这些词汇让文章更加生动有趣,读者可以更深入
地感受到作者的思考和感受。
此外,文章中的句子结构也简明易懂,让人容易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班名画欣赏
《盲女》
执教:康培珍
乐曲《迷雾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林》
一位双目失明的姑娘坐在野外的土坡上, 身后的天空出现一道美丽的彩虹......盲姑 娘身侧的另一女孩在给她描述彩虹的美丽, 但是从盲姑娘面部茫然的表情,说明 她很难体验彩虹的美。在盲姑娘身边的草 地上开着一些野花,还有一只彩色的蝴蝶 落在她身上的披巾上,这些视觉形象对于 这位盲姑娘来说似乎都失去了美的意义。 但是,盲姑娘却有着敏锐的听觉,在她的 怀里放着一架小小的手风琴,表现了她对 音乐的爱好。
《盲女》 英国 密莱
画意
• • • • • • • • 一位双目失明的姑娘坐在野外的土坡上,身后的天空出现 一道美丽的彩虹......盲姑娘身侧的另一女孩在给她描 述彩虹的美丽,但是从盲姑娘面部茫然的表情,说明 她很难体验彩虹的美。在盲姑娘身边的草地上开着一 些野花,还有一只彩色的蝴蝶落在她身上的披巾上, 这些视觉形象对于这位盲姑娘来说似乎都失去了美的 意义。但是,盲姑娘却有着敏锐的听觉,在她的怀里 放着一架小小的手风琴,表现了她对音乐的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