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手工业课后演练题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同步练习2(人教版必修2)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基础测评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古代中国手工业的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不包括A.官营手工业 B.私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官私合营手工业2.在古代中国手工业中A.多种经营形态长期并存 B.官营手工业主要供平民消费C.私营手工业主要自己消费 D.家庭手工业主要供民间消费3.古代中国的各种手工业形态中,出现最早的是A.家庭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私营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4.中国古代最精美的手工业产品大多来自A.家庭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私营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5.下列关于我国古代官营手工业和私营手工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B.产品主要供民间消费C.明以后在许多行业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手工业主导地位D.明朝中后期,私营手工业孕育出雇佣劳动关系6.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的青铜器风格虽迥异于中原,但其工艺可媲美于中原青铜器最鼎盛的A.夏商时期 B.商周时期C.周秦时期D.秦汉时期7.右图反映了我国哪项金属冶炼技术的进步?A.青铜冶炼技术B.纯铜冶炼技术C.铁冶炼技术 D.黄金冶炼技术8.关于我国古代冶金业的表述,正确的是①早期铜器主要是生产工具②西周晚期,中国已有铁器③汉代冶铁开始使用煤炭做燃料④西汉时发明了水力鼓风冶铁装置A.①② B.③④ C.②③D.①④9.某瓷器收藏家的藏品有珐琅彩瓷瓶、五彩镂空云凤纹瓶、青花花卉纹执壶。
该收藏家的生活时代不早于A.魏晋B.隋唐 C.宋元 D.明清10.中国瓷器外传的最重要路径是A.丝绸之路 B.海上丝绸之路 C.阿拉伯商人 D.波斯商人11.为适应外国客户的需要而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是在A.唐朝B.宋朝 C.元朝 D.明朝12.明清时期最著名的丝织中心是A.苏州和杭州 B.扬州和益州C.松江和成都 D.长安和洛阳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
【精品高中历史】1.2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每课一练 新人教版必修2+答案
训练2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选择题1.《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 ) A.手工业被官府垄断B.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方式D.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2.康熙皇帝任命曹雪芹的祖父曹寅主持江宁织造局的生产。
根据当时的制度,该局生产的产品( ) A.全部投放市场,收入归皇室B.部分用于纳税,部分投放市场C.全部供皇室使用,不投放市场D.部分供皇室使用,部分投放市场3.中央电视台在某地举行的大型专家鉴宝会上,有人拿出其收藏的一件唐代瓷器(如图)请专家鉴定。
专家认定这是一件粉彩瓷,并一口否定了该藏品的真实性,其理由应是 ( )A.唐代只有白瓷B.唐代只有青瓷C.古代中国没有彩瓷D.唐代以后才有彩瓷4.下图是1981年出版的连环画《黄道婆》的封面。
黄道婆之所以受到人们的尊敬和怀念,是因为她( )A.为我国古代丝织技术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贡献B.为我国古代棉纺织技术的传播和发展作出了贡献C.传播中原文化,开创了教育的先河D.为我国制瓷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5.明代中期以后,民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取代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官营手工业。
这主要是因为 ( ) A.官营作坊产品有限B.民营作坊工人增加C.资本主义的萌芽D.商品经济的发展6.“绢帛绫绸叠满箱,将来裁剪做衣裳。
公婆身上齐完备,剩下方才做与郎。
”明邝璠的《剪制》诗句反映其产品用途是( ) A.出售B.自我消费C.向政府交纳赋税D.捐赠礼品7.明代有一个笑话,说是朝廷宴请外国元首和使节,结果宴会所用580件官窑瓷器全部被使节们顺手牵羊带走了。
这个笑话主要反映了当时( ) A.政治非常开明B.政府重视海外贸易C.制瓷技术精湛D.奉行对外开放政策二、非选择题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齐国)太公……乃劝以女工之业……织作冰纨绮绣……之物,号为冠带衣履天下。
——《汉书·地理志》材料二今棉之为用,可以御寒,可以生暖,盖老少贵贱无不赖之。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练习(包含答案解析)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10.0分)1.对中国古代三种形态手工业发展的叙述,错误的一项是()A. 官营手工业素称发达,世界领先B. 家庭手工业产品主要用来缴纳赋税和用于家庭消费C. 明朝中后期,在官营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D. 明朝中后期以后,民营手工业超过官营【答案】C【解析】明朝中后期,在民营手工业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故C错误,符合题意;ABD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本题考查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的经营形态,旨在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的能力.官营手工业经营特点:由官府统一管理,工匠世代为官府劳作;其生产范围广泛,资金雄厚,规模大,分工细,水平高;古代手工业占主导地位;由于官营手工业缺乏竞争,产品质量低,生产效率低,弊端丛生.古代手工业发展的基本特征:(1)历史悠久,源远流长;(2)多种经营形态并存,互为补充;官营手工业规模巨大;(3)手工业生产部门不断增加;(4)手工业技术不断进步;(5)规模越来越大,分工越来越细;(6)手工业生产布局虽经济重心的转移而变化.2.德国学者弗兰克在《白银资本》中记载:在1500年到1800年的三百年间.中国成了全世界白银的“秘窖”,欧洲殖民者从拉丁美洲掠夺来的白银,有一半最终都运抵中国。
这主要是A. 中国商业环境相对宽松B. 中国古代手工业高度发达C. 中国重农抑商政策的松动D. 中国新经济因素的资本原始积累【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世界市场有关知识,旨在考查分析、理解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材料描述新航路开辟后,伴随着列强的侵略,世界市场得到了拓展,在这个市场中,中国处于出超,即贸易顺差。
结合所学,中国古代手工业生产长期领先于世界,远销欧洲,深受欢迎和喜爱,中国成了全世界白银的“秘窖”,B正确;1500~1800年间中国处于明清时期,ACD不符合明清历史史实,排除。
故选B。
3.汉武帝时,“从事盐铁者由国家供给粮食费用及生产工具,但得由政府主持出卖。
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练习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练习题一、选择题1.中国古代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中突出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 )A.工场手工业B.家庭手工业C.官营手工业 D.民营手工业2.官营手工业直到明朝前期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它的主要特点是( )①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②资金雄厚,规模经营,为细密分工和协作创造了条件③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④主要是为市场生产精美商品,为对外贸易提供精品A.①②③④B.①②③C.①③④ D.①②④3.长期以来,我国古代冶炼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
南北朝时期,我国冶炼技术取得的最重要成就是( )A.高炉炼铁 B.淬火工艺 C.发明水利鼓风冶铁工具 D.灌钢法4.在新疆吐鲁番等地发现的丝织品中,出现了一些中亚、西亚流行的对禽、对兽纹饰图案;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
这主要是( )A.适应对外贸易的需要 B.适应中原贵族生活多样化的要求C.反映了汉唐时期各族之间联系的加强 D.体现了唐朝兼收并蓄的对外政策5.“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纴……”(摘自《墨子》)在以下选项中,与这一现象相符的是①早在旧石器时代,纺织技术已经萌芽②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③不断改革生产工具和生产技术,使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日益完善④具有以小农户个体经营为主的农业经营方式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 D.①②③④6.《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
”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 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 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7.清朝前期“苏城机户类多雇人工织。
机户出资经营,机匠计工受值……”其中的“机户”和“机匠”之间的关系是( )A.封建的人身依附关系B.资本主义性质的雇佣关系C.地主与农民的关系D.奴隶制生产关系8.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生业,向分京苏两帮,各有成规,不相搀越。
中国古代手工业练习题
2.17历史限训1.1956年,考古工作者在长沙市铜官镇发现—处烧制釉下彩瓷的唐代窑址。
研究表明,有日本、印度尼西亚、伊朗和肯尼亚等13个国家和地区出土过长沙铜官窑瓷器。
长沙铜官窑经营者为占领市场,在器物上标出‚天下第一‛等广告语,有的还把卖价制作在器物上。
这说明该窑A.最早使用釉下彩瓷技术 B.注重市场营销策略C.代表官营手工业的水平 D.产品主要销往海外2.古代工匠对高超生产技术或技艺的继承,往往实行‚传子不传女,传媳不传婿‛的规制。
以下对这一规则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保证工匠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 B.易导致某些技术或技艺失传C.反映了古代传统家庭伦理观念 D.体现了农耕经济的生产特征3.明中叶起,松江‚布被天下‛的局面真正呈现出来,远销全国各地和海外。
但是,江南的棉纺织行业却并未出现手工工场这种集中生产方式。
究其原因,可能是A.棉纺织业出现较晚技术不够成熟 B.小农家庭副业是棉纺织业的主体C.棉纺织品易损耗不能够集中生产 D.棉花种植分散使集中生产成本高4.战国秦汉时期,北方一直是全国的经济重心,但是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原经济区独占鳌头的局面不复存在了,原本落后的江南经济区获得了显著发展,使长期以来的南北经济发展不平衡性与悬殊性缩小了。
这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A.江南经济发展水平迅速超过北方 B.江南经济开发的新格局初步形成C.中原经济区的优势地位不复存在 D.全国的经济重心已经转移到南方5.晋侯苏编钟是近年发现的最有价值的西周青铜器之一,其355个字的铭文完整地记录了晋候苏率兵随周王巡视东土、讨伐叛乱部落,并立功受赏的事件。
晋侯苏钟铭文记载的这场战争,史籍中无从查考,据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详细的记录说明当时的汉字已经成熟并完成统一B.铭文反映了分封制下周王和诸侯的权利义务关系C.史籍无从查考说明该事件是晋候为表功而捏造的D.周王的重视反映了晋候享有嫡长子的特权和地位6.明末清初,在景德镇常驻有来自全国各地的采购瓷器的商人,他们按籍贯、按销地划分共有八帮。
必修二古代发达的手工业试题及答案
第二课古代兴旺的手工业练习二1、古代手工业品中质量最好的是:A、家庭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C、私营手工业D、官营手工业2.以下器物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①青铜器②铜器③铁器④钢剑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②③④①3. 2007年12月,宋代沉船“南海一号〞的打捞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考古工作者已经从南海一号上整理出大量珍贵的文物。
以下文物不可能从该船发现的是A.丝绸 B.白瓷 C.铜钱 D.珐琅瓷瓶4.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代表生产技艺的最高水平的主要原因是A.统治者的重视 B.工匠积极性高C.中央集权的作用 D.市场需求5.关于中国古代官营手工业生产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是A.历史悠久政府经营 B.产品精巧享誉世界 C.其产品是不计本钱的D.清代出现资本主义萌芽6.在我国南海某处打捞起来的古代沉船中,发现了大量白瓷、青花瓷、珐琅彩等瓷器。
请推断,这一沉船事件可能发生在A.唐朝 B.宋朝 C.明朝D.清朝7.明清时期中国瓷器外传的最重要路径是A.丝绸之路B.海上丝绸之路 C.阿拉伯商人 D.波斯商人8.据〔苏州府风俗考记载,明朝苏州“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工匠各有专能。
匠有常主,计日受值。
无主者,黎明立桥以待。
……房工作减,比辈衣食无所矣。
〞材料中反映的情况有①工匠技术水平②出现劳务市场③存在失业现象④实行计日工资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9. 2010年12月24日至26日,在广东省阳江市体育馆举行“南海一号〞文物图片展〞。
“南海一号〞是一艘漂浮于800多年前南宋时期的木质古沉船,出水瓷器数千件,品种极多,其中有许多“洋味〞十足的瓷器。
专家们认为“南海一号〞具有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其可供研究的“学术价值〞表达在①海上丝绸之路的盛况②宋代造船技术的开展③手工工场的生产状况④制瓷技术的进步⑤“洋味〞十足的瓷器是指珐琅瓷A.①②③⑤ B.①②④ C.②③④⑤ D.①③④10.在古代的中西方交往中,两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丝绸,一千年前中国的“名片〞是瓷器,五百年前中国的“名片〞是茶叶。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同步训练)高中历史必修2_人教版_2024-2025学年
《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是我国古代封建立制手工业起源的重要标志。
A.商代的手工业B.周代的封建立制手工业C.战国时期的手工业D.秦朝的手工业2、()标志着中国古代手工业由分散的家庭手工业向集中的官营手工业、私营手工业过渡。
A.商代的手工业B.周代的封建立制手工业C.西汉时期的私营手工业D.东汉时期的官营手工业3、下列关于商代青铜器的说法,正确的是()A. 商代青铜器主要用于农业耕作B. 商代青铜器是贵族阶层专有的礼器C. 商代青铜器制作工艺较为简单,多为日常生活用品D. 商代青铜器多为仿制石器,未形成独立的艺术风格4、以下哪项不是中国古代手工业进步的标志?()A. 汉代的丝绸远销欧洲B. 隋唐时期陶瓷业高度发展C. 宋代的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三大发明D. 元代的农业技术领先世界5、以下哪个朝代,在古代中国率先实现了官营手工业与民营手工业的分离?A、东晋B、唐朝C、宋朝D、元朝6、在哪个朝代,古代中国出现了极为精细的手工技术,尤其是在瓷器制作上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A、汉朝B、唐朝C、宋朝D、明清7、北宋时期,南方的某种生产技术被用于冶铁行业,极大地促进了治铁业的发展,这种生产技术是()A. 水排推广B. 火法炼铜C. 铁范铸造D. �“wuzhu”(水力鼓风)8、鉴真东渡日本,除了传授佛教文化外,还传播了大量的农业和手工业技术,以下哪项不是鉴真在日本传播的技术?()A. 纸张制造B. 制瓷技术C. 火药D. 漆器制作9、题干:在唐代,某手工业作坊采用了一种新的制作工艺,这种工艺相比之前能够显著提高生产效率。
以下关于这种新工艺的描述,正确的是:A. 铁制工具普遍使用,使得工匠能够更精细地加工材料B. 纺织业中采用了水力织机,提高了织布速度C. 雕塑艺术得到了发展,使用了新的雕刻技法D. 陶瓷业中出现了釉下彩技术,增加了产品的艺术价值 10、题干:宋代手工业的发展中,陶瓷业和纺织业都取得了重要成就。
高中历史必修2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习题及答案
高中历史必修2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习题1.明朝后期,在某些地区的某些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而居于主导地位,主要原因是( )A.轻视工商业的意识有所淡化B.明朝政府鼓励私营手工业的发展C.国家对手工业者人身控制的放松D.私营手工业更能适应经济发展的潮流2.杜甫在他的诗中写到:“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茅斋也可怜。
”诗中描写的是( )A.青瓷B.青花瓷C.彩瓷D.白瓷3.260多年前,瑞典商船“哥德堡号”来华经商,带走大量货物,可惜回航沉没。
你认为船上运载的物品产自中国的可能有( )①茶叶②丝绸③鸦片④五彩瓷⑤咖啡A.①③④⑤B.①②④⑤C.②④⑤D.①②④4.“南海I号”是发现于南海北部、沉没于800多年前的宋代木质船,2010年11月25日“南海I号”沉船遗址科学考察情况新闻发布会上透露,目前已打捞出水的文物有金、银、铁、瓷等器物6000多件。
专家认为,“南海I号”的发现具有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
它所提供的历史信息可能包括( )① 海上陶瓷之路的盛况② 宋代造船技术的发展③手工工场的生产状况④ 制瓷技术的进步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5.谢灵运在其《山居赋》中说:“春秋有待,朝夕须资。
既耕以饭,亦桑贸衣。
艺菜当肴,采药救颓。
”这说明了他的田庄( )A.主要从事商品生产B.生产分工明确,交换频繁C.主要从事手工业生产D.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6.康熙帝禁止中国商人前往南洋贸易后,限令南洋一带的中国商人必须在三年内回国,否“不得复归故土”。
雍正帝也规定:“其从前逗留外洋之人,不准回籍。
”康熙帝和雍正帝的做法所体现的政策是( )A.重农抑商B.官府垄断贸易C.打压商人D.闭关锁国7.南京某中学几位同学到博物馆参观中国古代陶瓷展,看到以下藏品后,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其中符合历史史实的是( )A.白瓷、青瓷、秘色瓷是唐朝极具代表性的三大瓷器系统B.宋朝的五大名窑均分布在黄河流域C.珐琅彩瓷是清朝吸收外国技法制造的瓷器D.瓷器在唐朝时大量输往国外,欧洲国家开始生产8.下列对中国传统制瓷工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东汉晚期,烧出了成熟的青瓷B.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瓷器生产技术飞速发展的时期C.宋代瓷窑遍布南北,制瓷业成为一个独立的生产部门D.元代开始进入彩瓷生产时期9.中国古代在制瓷、矿冶、纺织等诸多行业中,民营手工业超过官府手工业,占据了主导地位是在( )A.西周B.春秋战国C.唐代D.明代中叶以后10.下列对宋代城市发展概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打破了“市”和“坊”的界限②城市主要是政治中心、军事重镇③市的启闭也不再由官方统一规定时间,出现了夜市,晓市等④商业活动不再受官府的直接监视⑤城市的经济功能大大增强A.①②③④B.①③④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④⑤11.据《元史·刑法志》记载:“诸匠户子女,使男习工事,女习绣,其辄敢拘刷者,禁止。
高一历史北师大版必修2 第3课 享誉世界的手工业 课后练习
第3课享誉世界的手工业一、选择题1.在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稀少和最美的东西,往往会被皇家垄断。
宫廷收藏的手工艺品主要来自于( )A.民营手工业B.外国贡品C.家庭手工业D.官营手工业2.最能代表商周时期手工业成就的是( )A.棉布B.瓷器C.铁器D.青铜器3.在中国古代的纺织、制瓷等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是在( )A.商朝B.唐朝C.宋朝D.明朝4.中国古代手工业享誉世界,畅销海外的手工业产品有( )A.丝绸B.钟表C.象牙制品D.青铜器5.“……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
”这首歌描述了始创于元代的( ) A.白瓷B.青花瓷C.粉彩瓷D.珐琅彩6.《北齐书》记载了一种当时的铸造法:“其法烧生铁精以重柔铤(熟铁),数宿则成刚(钢)”,用此法铸造出来的兵器坚韧锋利。
这种技术出现于( )A.西周B.秦朝C.南北朝D.明朝7.据记载,古代中国官营手工作坊多配有专门“技工学校”,工匠要根据不同的工种接受期限不同的技术训练和学习。
秦代《均工律》中就规定“工师善教工,故工一岁而成,新工二岁而成”。
由此可知,古代官营手工业( )A.注重新技术的研究与传承B.强化了对技术市场的垄断C.注重保证官营产品的质量D.具有严密的产品制作工序8.官营手工业长期占据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但这种生产方式存在严重的弊端,表现在( )①发明和革新不能服务于社会②新技术不容易推广③技术工艺容易失传④代表当时的最高工艺水平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9.“绢帛绫绸叠满箱,将来裁剪做衣裳。
公婆身上齐完备,剩下方才做与郎。
”诗句中这些纺织产品的主要用途是( )A.自我消费B.对外出售C.缴纳赋税D.捐赠礼品10.有学者将绢价按当时米价进行折算比较,发现明代中叶,江南的绢价明显下降,比宋代低约11%。
这主要是由于( )A.经济重心的南移B.民营手工业的发展C.小农经济的确立D.白银大量流入中国11.中国的青铜器之多之重要,在世界上是少有的。
高三一轮古代中国手工业课堂练习
手工业的发展随堂练习精选1、《考工记》是春秋时期记载手工业技术的著作,其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六分其金而锡居其一,谓之中鼎之齐。
五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斧斤之齐。
四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戈戟之齐。
三分其金而锡居一,谓之大刃之齐。
五分其金而锡居二,谓之削杀矢之齐。
金、锡半,谓之鉴燧之齐。
”这表明春秋时期( B )A.铁器的使用已取代铜器 B.工匠已掌握了较高的合金冶炼技术C.中国开始进入“青铜时代” D.诸侯“问鼎中原”,分封制、宗法制土崩瓦解2、历史学者王家范曾评论说:“它对市场经济的破坏作用是双重的,即把皇室官僚乃至政府工程所需产品排斥于市场之外,依靠直接劳役实行自给,同时也使民生日用商品带有浓厚的政治财政色彩,成为一种假性商品经济。
”这里的“它”指的是( D )A.田庄手工业 B.民营手工业 C.家庭手工业 D.官营手工业3、《国语.晋语》中说:“公食贡,大夫食邑,士食田,庶人食力,工商食官。
”该材料说明西周时期( A )A.手工业被官府垄断 B.私营手工业得到迅速发展C.家庭手工业是主要经营形态 D.手工业开始成为独立的生产部门4、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而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
但当时的手工生产并没有出现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
对“没有出现向机器生产转变”的合理解释应该是( A )A.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 B.明清工匠缺乏技术的积累C.手工生产产品质量欠佳 D.官营手工业占据主体地位5、在对手工业者的管理上,南朝开始推行的“轮番上役”的制度被北朝所采用,大致每个工匠每年服役2个月,在此基础上,南北朝又差不多推行了雇佣工匠的制度。
这表明( B ) A.官营手工业地位被民营所取代B.国家对工匠人身控制有所松弛C.国家分裂阻碍手工业发展进步D.民族融合加强推动了政策调整6、先秦时官营手工业作坊产品上都刻有工种及制作工匠的名字,以此来记录产品的生产情况。
但考古资料显示,河北武安县发掘的10座战国晚期窑址中,出土了许多单独刻有生产者姓名印记的陶器、陶片。
高中历史(人教版)二课堂知识演练:第一单元 第2课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第2课课堂知识演练我国古代手工业,特别是冶金、制瓷和丝织业,技术高超,领先世界。
回答1~4题。
1.在中国古代,以青铜铸造作为手工业中代表性行业的时代应该包括()A.夏、商B.商、周C.西周、春秋、战国D.夏、商、西周【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重点知识的识记与理解。
我国的青铜时代是指从二里头文化到春秋时期,其中包括夏、商、西周三代.【答案】D2.下列史实发生在汉代的是( )①铁农具已取代木、石和青铜农具②利用水力鼓风冶铁炼钢③发明灌钢法④使用曲辕犁A.①②③B.①②C.①②④D.③④【解析】灌钢法是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发明的;曲辕犁出现于隋唐时期。
【答案】B3.新疆吐鲁番等地发现的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丝织品中,出现了一些中亚、西亚流行的对禽、对兽纹饰图案;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这主要是( )A.适应对外贸易的需求B.适应中原贵族生活多样化的要求C.反映了汉唐时期民族之间联系的加强D.体现了唐朝兼收并蓄的对外政策【解析】根据题干情境的时间范围,可排除C、D两项。
B项也较容易排除,因为“中原贵族”与题干中的“新疆”等地不符合.【答案】A4.某瓷器收藏家的藏品有秘色长颈细口瓷瓶、五彩镂空云凤纹瓶、青花花卉纹执壶。
该收藏家的生活时代不早于( )A.魏晋B.隋唐C.宋元D.明清【解析】确定收藏家生活时代的主要依据是生产时间最晚的瓷器。
题干所列的瓷器中,五彩镂空云凤纹瓶生产时间最晚,因为彩瓷是明朝中后期在青花瓷的基础上烧制而成的。
【答案】D中国古代手工业素称发达。
回答5~10题.5.对下列冶铁技术发明年代的排序,正确的是( )①高炉炼铁②灌钢法③使用水力鼓风工具A.①③②B.②①③C.①②③ D.③②①【解析】汉朝时人们开始使用高炉炼铁,南北朝时出现灌钢法,东汉时开始使用水力鼓风工具。
【答案】A6.中国的陶瓷制作技术不断进步,以下我国陶瓷品种出现的先后顺序应该是()①白瓷②青瓷③青花瓷A.①②③ B.③②①C.③①② D.②①③【解析】白瓷出自南朝时期,青瓷出自东汉,青花瓷出自明朝.【答案】D7.家庭手工业是民间手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练习题及答案
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练习题及答案《中国古代手工业经济》练习题一、选择题1.中国古代手工业三种主要经营形态中突出体现封建经济形态特征的是( )A.工场手工业 B.家庭手工业 C.官营手工业D.民营手工业2.官营手工业直到明朝前期一直占据着古代手工业的主导地位,它的主要特点是( )①由政府直接经营,进行集中的大作坊生产②资金雄厚,规模经营,为细密分工和协作创造了条件③占据技术人才和原料优势,生产不计成本④主要是为市场生产精美商品,为对外贸易提供精品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④3.长期以来,我国古代冶炼技术一直领先于世界。
南北朝时期,我国冶炼技术取得的最重要成就是( ) A.高炉炼铁B.淬火工艺C.发明水利鼓风冶铁工具D.灌钢法4.在新疆吐鲁番等地发现的丝织品中,出现了一些中亚、西亚流行的对禽、对兽纹饰图案;明代烧制了带有阿拉伯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
这主要是( )A.适应对外贸易的需要B.适应中原贵族生活多样化的要求8.明清时期,“苏(州)城花素缎机生业,向分京苏两帮,各有成规,不相搀越。
……(技艺)均系世代相传,是以各归主顾,不得紊乱搀夺。
”材料表明当时的苏州A.纺织业由政府专营 B.手工业者缺乏人身自由C.技术垄断成为行规 D.私营手工业分工明确9. 2010年12月24日至26 日,在广东省阳江市体育馆举行“’南海一号”文物图片展”。
,“南海一号”是一艘沉没于800多年前南宋时期的木质古沉船,出水瓷器数千件,品种极多,其中有许多“洋味’’十足的瓷器。
专家们认为“南海一号”具有非同寻常的学术价值,其可供研究的“学术价值”体现在①海上丝绸之路的盛况②宋代造船技术的发展③手工工场的生产状况④制瓷技术的进步⑤“洋味’’十足的瓷器是指珐琅瓷A.①②③⑤B.①②④C.②③④⑤D.①③④10.以下为商代出土的青铜器上图所包含的信息有①商代青铜铸造业发达②青铜器具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③人类进入铁器时代④金属制品已应用于农业生产A.①②④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11.宋人诗云:“东家打麦声彭魄,西家缫丝雪能白。
历史必修二手工业练习题.doc
(1)依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扬州的手工业特色。
(2)材料二中的“新天地”是指什么?依据所学知识指出明朝中后期苏州出现这种“新天地”的原因。
⑶ 扬州和苏州的经济特色各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12.“来啊,观赏这件瓷器,吸引我的是它的绚丽,它来自一个新的天地,从未见过如此优美的艺术。
多么诱人,精致超俗,来自中华,它的故土。
”这是18世纪初期法国流传的一首诗歌,盛赞中国的瓷器。
请结合史实简要叙述我国制瓷业的发展情况,并指出我国瓷器能在海外广受欢迎的原因手工业练习题二1.安徽六安双墩汉墓遗址被评为全国“2006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之一。
图2所列物品不可能由该墓葬出土的是()【解析】青花瓷元朝时出现,不可能出现在六安双墩汉墓。
【答案】C2.东汉南阳太守杜诗“造作水排,铸为农器,用力少,见功多,百姓便之”。
“水排”主要应用于A.灌溉B.制瓷C.耕种D.冶铁【解析】材料中已经说明了“造作水排,铸为农器”即可选出正确答案D,水排就是利用水力激动机械轮轴带动古风囊,使皮囊不断伸缩,不停地给炉内加氧,“用力少,见功多”,大大提高冶铁效率。
【答案】D3.文献记载“钢铁是杂炼生(生铁)蹂(熟铁)为刀镰者。
”此文献提到的金属冶炼技术发明于()A.春秋战国时期B.两汉时期 C.魏晋南北朝时期 D.隋唐时期【解析】材料所说冶炼方法为灌钢法,这一冶炼技术出现在魏晋南北朝时期。
【答案】C4.汉代形成的“丝绸之路”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若当时一位外国商人来中国釆购商品,他可能购买到的商品有()o①丝绸②纸张③瓷器④棉布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解析】棉布在中国出现最早在宋代。
【答案】D济源三中高一历史手工业练习题一1.古代手工业品中质量最好的是:()A、家庭手工业B、民营手工业C、私营手工业D、官营手工业2.以下为商代出土的青铜器()戈母已箧(食器)角(酒器)耦犁上图所包含的信息有①商代青铜铸造业发达②青铜器具涉及社会生活的多个方面③人类进入金石并用时代④青铜农具广泛应用A.①②④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3.下列器物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①青铜器②铜器③铁器④钢剑()A.①②③④B.①③②④C.②①③④D.②③④①4.2007年12月,宋代沉船“南海一号”的打捞吸引了全球的目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古代中国的手工业经济1. 据《宋会要辑稿》载,北宋中期全国年上供丝绸总计355万匹,东南和四川共计257万多匹,占全国2/3,其中仅江浙一隅就达125万多匹,占全国1/3以上,丝绵则超过2/3,而北方各地仅占1/4。
据此可知,北宋中期A. 经济发展促进丝织业重心转移B. 北方经济逐渐走向没落C. 南北方经济水平逐渐趋于一致D. 南方的文化影响力上升2.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产品精美,技术长期领先世界。
下列关于古代中国手工业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两宋时期部分手工业部门中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B. 唐代制瓷业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系统C. 宋朝制瓷技术大放光彩,出现五大名窑D. 商周时期青铜制造业发达3. 在中国古代纺织、制瓷等行业中,私营手工业超过官营手工业占据主导地位是在A. 商朝B. 唐朝C. 南宋D. 明中叶以后4. 某校高中历史兴趣小组在探究“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外贸易”课题时,得出以下部分结论。
你认为其中不正确的是A.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经历了氏族公社所有、井田制到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B. 东汉时期出现的灌钢法提高了钢铁冶炼技术和产量C. 两宋商业突破传统商业时间、空间的限制,发展到新的水平D. 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是影响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的主要因素5. 唐代元稹在《织妇词》中写道,“目击贡绫户,有终老不嫁之女”,“东家头白双女儿,为解挑纹嫁不得”,说的就是为了不泄露“挑纹”绝活,竟然发生了使两个女儿终老于家不得嫁人的悲剧。
“悲剧”的发生反映出该行业A. 传承的保守性B. 传承对象为女性C. 传承的周期长D. 严格的工艺要求6. 从经济发展的角度看,明清时期的中国已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
下列最能说明这一结论的现象是A. 租佃制经营方式成为农村经济中的主要形式B. 私营手工业在许多行业中占据了主导地位C. 苏州丝织业出现许多“小户”“听大户呼织”,并且“计日受值”D. 世界白银的一半流入中国,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7. 相传,北宋的哥窑在浙江龙泉,以冰裂纹瓷器最为有名。
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哥窑所产冰裂纹瓷器应属于A. 白瓷系列B. 青瓷系列C. 青花瓷系列D. 珐琅瓷系列8. 中国古代瓷器生产技术高超,咏“瓷”诗句众多。
如:“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大邑烧瓷轻且坚,扣如哀玉锦城传。
君家白碗胜霜雪,急送矛斋也可怜。
”诗中的“越窑”和“大邑”分别以生产什么瓷器出名A. 青瓷、白瓷B. 粉彩瓷器、白瓷C. 青瓷、粉彩瓷器D. 白瓷、青瓷9. 2014年4月25日,在洪湖发现一明代古墓,在该古墓中最有可能发现的保存较完好的殉葬品是A. 工艺精湛的青铜鼎B. 精美华丽的丝绸C. 清新素雅的青花瓷器D. 图案丰富的彩瓷10. 秦汉时期,盐铁等官营手工作坊中劳动者的主要来源有:官府奴婢、犯罪刑徒、官府征发的服役者以及有一定手艺的自由身份的工匠。
可见秦汉时期官营手工业A. 工艺水平不高B. 效率极其低下C. 产品与市场无关D. 不计劳动力成本11. 中国古代的手工业水平极其高超,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在一次瓷器的展览会上,你发现了一件带有阿拉伯文和梵文装饰图案的瓷器,它属于A. 唐朝B. 宋朝C. 元朝D. 明朝12. 大英博物馆藏有一只汉代漆杯,其底部刻有六位不同工种工匠和七位监督人员的名字。
这反映了当时的官营手工业A. 生产技术先进,领先世界B. 生产成本较低,官府出资C. 产品大多精美,面向市场D. 生产专业细化,官府掌控13. 下列我国手工业部门兴起的先后顺序是①制瓷工业②丝织业③造纸业④冶铁业⑤青铜铸造业A. ①②③④⑤B. ⑤①③④②C. ⑤②④③①D. ②⑤①④③14.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制瓷业的表述,符合历史史实的是A. 早在西汉中国瓷器生产技术已达到成熟阶段B. 景德镇在元代是全国制瓷中心,已能烧制多种彩瓷C. 唐代形成了南青北白两大系统,并且已经输往国外D. 明清时期开始出现彩瓷,并通过陆上丝绸之路广销亚非欧15. 明制,手工工匠均入匠籍,分住坐和轮班两种。
嘉靖四十一年(1562年),明令规定轮班工匠征银代役,每名每年征银四钱五分,称之为“班匠银”。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 “班匠银”是明朝私营手工业者承担的国家赋税B. “班匠银”实质是官营手工业内部生产关系的调整C. 征银代役后,轮班工匠成为独立的手工业者D. 征银代役适应了当时商品经济发展的潮流16.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东汉晚期,成熟青瓷在上虞烧造成功,之后绵延千年,盛烧不绝……(唐五代时期,越窑生产的秘色瓷)玲珑端巧的造型、精美繁缛的纹饰,表现了越窑鼎盛时期的制瓷水平……(北宋以后)器物种类繁多,形制各异,纹饰题材众多,装饰技法丰富,是浙江青瓷史上一个集大成的时期。
唐以后浙江生产的精美瓷器,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远飘世界各地。
——摘自浙江博物馆青瓷馆前言根据材料,概括古代浙江瓷业发展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其影响。
17. 中国青铜时代在中国和世界文明史上占据重要的地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每一件青铜礼器都是随着贵族地位而来的权力象征性的徽章与道具。
青铜礼器中大量狰狞的纹饰,使王公贵族附上莫须有的神力,成为王权的守护者。
青铜礼器与兵器是被国王送到他自己的地盘去建立他自己的城邑与政治领域的皇亲国戚所受赐的象征性礼物的一部分,然后它们又成为沿着贵族线路传递下去的礼物的一部分。
青铜礼器获得这等意义是因为它们与在仪式上认可了建立在亲属关系上的贵族政治的祖先崇拜祭仪之间的联系关系。
同时也因为它们是只有控制了大规模的技术的与政治的机构的人才能获得的珍贵物品。
说到底的话,青铜器是只与地位高贵的人相联合的。
——据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等材料二我国大约在四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开始利用铜。
到了商代,青铜冶炼技术已臻于成熟,春秋战国时期更有进一步的发展。
人们可以从出土的大量精美的先秦青铜器,例如展示了酒礼器中至尊气象的四羊方尊,湖北随县出土的大型编钟等,看到当时青铜冶铸技术所达到的高超境界。
除大量的青铜器之外,还总结出有一定合理性的青铜合金配比规律,即按照青铜器的不同用途的性能要求,配置不同比例的青铜合金。
这就是《考工记》中记载的“金有六齐”。
——摘编自金秋鹏《中国古代科技史话》(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青铜器成为“权力象征性的徽章和道具”的原因?(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商周时期青铜器铸造的特点?第2课古代手工业的进步一、选择题:(共20题,共5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 明清时期的中国,通过在有限的土地上投入大量的劳动力来获得总产量增长的方式,是没有发展的增长。
“没有发展的增长”这一认识基于A. 农产品商业化的水平低B. 产业结构未能实现转型C. 重义轻利思想根深蒂固D. 资本主义萌芽受到抑制C. 雇工在农业生产中占重要地位D. 农业的雇工现象进一步发展3. 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
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
这表明西周时A. 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B. 未能充分发挥文书功能C. 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D. 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历史改变4. 明清时期,江南城镇附近农户不事农耕,“尽逐绫绸之利”,渐成风尚,城镇中“络纬机杼之声通宵彻夜”。
这反映出当时江南地区A.农业生产遭严重破坏B.家庭手工业注重面向市场C.世俗拜金主义之风盛行D资本主义工商业发展迅速5. 明代蒋以化《西台漫记》中记载:“大户张机为生,小户趁织为活。
每晨起,小户数百人,嗷嗷相聚玄庙口,听大户呼织,日取分金为饕餮计。
大户一日之机不织则束手,小户一日不就人织则腹枵,两者相资为生久矣。
”材料中反映的经济新现象是A. 资本主义萌芽出现B. 大户小户相互依存C. 丝织部门分工细致D. 机器生产成为新宠6. 宋元的棉织品得到迅速发展,逐渐取代麻织品成为大众衣料,松江棉布被誉为“衣被天下”。
到了明朝,棉织品生产更是已遍及全国各地,仅官府需要的棉布即在1500万匹至2000万匹。
导致上述现象的原因是A. 棉花引人中国B. 政府大力支持C. 小农经济发展D. 棉纺技术改进7. 北宋诗人苏轼在《石炭并引》记载:“彭城旧无石炭,元丰元年十二月,始透人访获取于州之西南白土镇之北,以冶铁作兵,犀利胜常云。
”据此推断北宋A.已用煤作为燃料冶铁B. 兵器制造业发达C. 彭城从外地输送用煤D. 采矿业技术先进8. 据宋人《东京梦华录》记载:汴京“即早辰桥、街、巷口,皆有木竹匠人,谓之杂货工匠,以至杂作人失,道士僧人,罗立会聚,候人请唤,谓之罗斋。
竹木作料,亦有铺席,砖瓦泥匠.随手即就。
”材料反映宋代的私营手工业A. 出现以雇佣为特征的个体生产B. 产品与市场联系日益加强C. 以家庭手工业为主要形态D. 开始出现明显的行业分工9. 唐初官营手工作坊中的劳动者,主要是官奴婢与刑徒、番户和杂户,没有人身自由;也有少量的短蕃匠(可纳资代役)、和雇匠(政府出资招雇的匠人)。
北宋官营作坊役使的工匠,有从军队调来仍隶名军籍的军匠,也有从民间雇来的和雇匠,此外还有一种当行差充的工匠,称“当行”或“麟差”,“当行”工匠需付给一定的“雇值”。
据此可知A. 工匠身份的变化是促使北宋手工业发展的一个主要因素B. 北宋工匠所受的封建人身束缚有所松弛C. 北宋手工业生产超过了唐朝D. 北宋的官营手工业处于优势地位10. 英文单词CHINA小写是瓷器的意思,古代中国的制瓷业特别发达,世界领先,中国被西方国家称为“瓷器大国”。
下列有关中国古代瓷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夏朝时期我国出现了原始瓷器B. 宋代制瓷技术大放异彩,涌现出汝窑、官窑、钧窑、哥窑、定窑等名窑C. 唐朝有唐三彩,元代有青花瓷,明代有五彩瓷,清代有珐琅彩D. 在欧亚非地区都曾有中国古代的瓷器出土11. 秦代己经按照“国标”大规模生产各类标准化兵器;秦朝律法中的《工律》规定:“为器同物者,其大、小、短、长、广亦必等。
”这A. 有利于规范民间的手工业生产B. 解释了秦能够统一全国的原因C. 反映了秦代官营手工业的标准化生产D. 表明秦朝手工业生产具有垄断性12. 唐朝时已出现白瓷,邢窑白瓷名满天下。
《匍说》记载:古代烧制白瓷,必先用磁石在釉水中搅动,吸走铁屑,这样烧制出的白瓷才不会有黑斑,这种方法开创了现代磁法选矿的先河。
这表明A. 中国古代科技推动手工业发展B. 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形成C. 中国古代手工业水平享誉世界D. 中国古代科技应用十分广泛13. 《宋书》记载,“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
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
荆城(荆州)跨南楚之富,扬郡(扬州)有全吴之沃,鱼盐杞梓之利,充牣八方,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