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常规思路结构模式训练方法
高考备考如何进行有效的写作训练
![高考备考如何进行有效的写作训练](https://img.taocdn.com/s3/m/12849ea9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15.png)
高考备考如何进行有效的写作训练对于即将面临高考的学生而言,写作是其中重要的一部分。
无论是语文作文还是英语写作,都需要具备一定的写作能力和技巧。
如何进行有效的写作训练,帮助提高写作水平,成为考生备考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从构思、写作技巧和实战演练三个方面介绍如何进行有效的高考写作训练。
一、构思篇写作的第一步是构思。
良好的构思能够帮助我们准确传达信息和表达思想。
在高考备考阶段,我们应该注重培养自己的思考能力和观察力。
以下是一些构思的技巧和方法:1. 阅读增长见识:多阅读各类文章,涉猎广泛的知识,积累各种不同的观点和素材,拓宽自己的思维广度。
2. 思维导图:在构思阶段,可以使用思维导图的方式整理思路。
通过核心关键词的组织,帮助我们理清知识结构和逻辑关系。
3. 讨论交流:和同学、老师或家长进行讨论交流,分享自己的想法和观点,倾听不同意见,丰富自己的思考。
二、写作技巧篇写作技巧是高考写作训练的重要一环。
熟练掌握一些写作技巧,能够使文章更加凝练、有条理、有层次。
以下是一些写作技巧的介绍:1. 逻辑清晰:文章的结构和逻辑应该清晰明了。
引言部分可以通过提出问题、阐述主题或背景引入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正文部分可以采用时间顺序、因果关系、对比等方式组织材料;结尾部分可以总结全文或给读者以启示。
2. 用词准确:在写作过程中应注意用词的准确性。
避免用模糊词汇或无关词汇,要选用精确、恰当的词语来准确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图。
3. 句式多样化:句式的多样化可以提升文章的表达能力。
除了简单句,还可以使用并列句、复合句、状语从句等方式来丰富句子结构,增强语言的表现力。
三、实战演练篇写作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技能,要想提高写作水平,需要进行大量的实战演练。
下面是一些实战演练的建议:1. 多做模拟题:模拟题是平时备考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做模拟题,可以熟悉高考的写作题型和要求,不断提升应对写作任务的能力。
2. 查阅范文:阅读范文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方法。
高考作文写作结构规划与思维导技巧
![高考作文写作结构规划与思维导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1ab3b47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11.png)
高考作文写作结构规划与思维导技巧在高考作文写作中,良好的结构规划和思维导技巧是取得高分的关键。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写作技巧和结构规划方法,帮助考生在高考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一、选择合适的写作结构写作结构是文章的骨架,决定了整篇文章的逻辑组织和清晰度。
在选定题目和确定立意后,考生应该明确自己文章的篇章结构,并在开始写作之前进行整体规划。
1. 引子引子是文章的开头部分,用于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并引入文章的主题。
可以使用一个引人入胜的故事、引用名人名言或提出一个引人思考的问题等方式来引入文章。
2. 提出观点在文章的第一段或引子之后,应该明确提出自己的观点或立场。
这个观点应该与题目紧密相关,并且明确表达自己的态度和立意。
3. 论证段落论证部分是整个文章的主体,用于展开观点并提供充分的论据和事实支持。
在这些段落中,考生应该逐一展开自己的观点,并提供论据和例证,使读者能够理解和接受自己的立场。
4. 反驳对方观点在论证段落之后,考生可以通过反驳对方观点的方式加强自己的论证力度。
列举对方观点的弱点或不足,并用自己的观点和论据进行辩驳,使自己的观点更加有说服力。
5. 总结在文章的结尾处,考生应该对整篇文章进行总结,并重申自己的观点。
可以通过总结全文的主要观点、提出建议或展望未来等方式来结束文章。
二、提高写作效率的思维导技巧在高考作文写作中,思维导技巧能够帮助考生整理思路、提高写作效率。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思维导技巧:1. 列出关键词在写作前,列出与题目相关的关键词,能够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题意和构思文章。
这些关键词可以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等,有助于明确主题和展开论述。
2. 进行思维导图思维导图是一种以图形方式呈现思维模式和组织关系的方法。
考生可以将关键词和思路以图形的形式绘制出来,帮助整理思路和逻辑关系,提高文章的连贯性和逻辑性。
3. 进行逻辑推理在写作过程中,要注意进行逻辑推理和论证。
通过分析问题、提供论据和推理逻辑可以使文章更有说服力。
高考作文常规思路结构模式训练方法
![高考作文常规思路结构模式训练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2f2a005eff9aef8941e06cd.png)
高考作文就阅卷主体来讲是浏览者而不是欣赏者。
因此,高考作文要想吸引阅卷者的眼球,就一定要有若干“亮点”闪烁于文面,让阅卷者一见钟情。
这些亮点应该体现在标题、立意、语言等“点”上,更应该体现在“面”的结构上。
因为,直观形象、清新脱俗的结构形式更能吸引阅卷老师,更容易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的整体印象。
此外,高考作文在结构方面只有做到有头有尾、层次清楚才能使阅卷老师在短时间内抓住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思维进程。
一、常规模式1.记叙性文体的结构模式。
记叙文的结构模式一般应遵循这样的规律:开头(引出材料,为文章设置楔子)→主体(具体叙述或描写,即用生动形象的细节突出事件、景物、人物等的特点)→结尾(适当抒情或议论,为文章点题)。
其中,制胜的关键是要用生动形象的细节突出事件、景物、人物等的特点。
比如,有一位考生在《战胜脆弱》中写考试压力时选取的材料虽然是陈旧俗气的挑灯夜读,却赢得了阅卷老师的青睐。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是这位考生用生动形象的细节表现的挑灯夜读抓住了阅卷老师的心。
文中,作者这样写道:“夜读的我突然发现书桌上的时钟已经快要耗尽电池——那根长长的瘦弱的秒针爬到45分那一格就再也爬不上去了。
然而,它仍然顽强地颤动着,颤动着,企图向上攀升……我突然觉得,我就是这根长长的瘦瘦的秒针,我就是这根生命不息、攀登不止的伟大秒针。
”当然,安排文章的结构时,还必须特别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过渡、材料与材料之间的衔接,以及开头与结尾的照应。
2.议论性文体的结构模式。
(1)分项列举式。
分项列举式又称横向拓展式,通常是将表达同一中心的若干分论点设置为平行或并列关系,从不同角度或方面去论证中心论点。
比如,《品读人生》就以古人孔子和今人曹怀东、朱熹平善于借鉴他人为例,论证了“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他人”;以爱迪生、勾践、阿姆斯特朗为例,论证了“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失败和痛苦”;以居里夫人为例论证了“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成功与喜悦”。
(2)逐层推进式。
高考作文的写作思路整合技巧
![高考作文的写作思路整合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6e8a8e7c326c1eb91a37f111f18583d048640f66.png)
高考作文的写作思路整合技巧高考作文一直是每个考生非常重视的一项考试科目,它不仅考察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还考察了学生的思维深度以及对社会问题的洞察力。
因此,为了在高考作文中取得好成绩,考生需要掌握一些写作思路整合技巧。
本文将介绍一些有效的技巧,帮助考生在高考作文中获得更好的发挥。
一、明确主题,总结关键词在高考作文前,考生应该认真阅读题目,确保对主题有充分的理解。
同时,根据题目确定的主题,考生可以总结出一些关键词,作为文章的写作依据和策略。
例如,如果题目是“如何应对压力”,那么“压力源”、“压力的危害”、“缓解压力的方法”等关键词可以帮助确定写作思路。
二、构建合理的结构,统筹全文一个好的高考作文应该有一个合理的结构,能够使全文内容有机地展开。
考生可以根据自己总结的关键词来组织全文,构建一个层次清晰的结构。
例如,可以采用“压力源——压力的危害——缓解压力的方法” 这样的结构,将文章按照这个顺序展开。
三、运用各种写作技巧,提升表达效果除了结构上的安排,考生还可以运用一些写作技巧,提升文章的表达效果。
比如,使用排比句、设问句和比喻等修辞手法,可以使语言更生动有力;使用事例和引用名人名言等支撑材料,可以增强论述的可信度。
此外,适当使用一些连接词和过渡句,可以使文章在逻辑上更加连贯。
四、注重语言表达,注意用词准确在高考作文中,准确的语言表达和合适的词汇使用是非常重要的。
考生应该避免使用模糊不清的词汇,尽量用准确且具体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观点。
此外,还应该注意语法的正确性,避免出现句子结构混乱或语法错误的情况。
五、做好文章修改与润饰在作文完成后,考生应该花一些时间对文章进行修改和润饰。
可以找一些关键词检查,确保自己的文章是否围绕主题展开。
同时,还应该仔细检查语法和拼写错误,以免影响整体的表达效果。
此外,考生还可以请他人帮忙审阅,听取建议和意见,进一步完善文章的质量。
综上所述,高考作文的写作思路整合技巧对于考生来说尤为重要。
高考作文的基本结构范式10法如何使高考作文分数稳定在56分左右
![高考作文的基本结构范式10法如何使高考作文分数稳定在56分左右](https://img.taocdn.com/s3/m/06401b8f9b89680202d82544.png)
高考作文的基本结构范式(10法)----如何使高考作文分数稳定在56分左右上海市普陀区桐柏高级中学高三语文组丁寅生执教教学目标1渗透民族文化﹑民族精神和生命意义的教育。
2培养学生快速打开思路、谋篇布局、设计结构的能力。
培养发散性思维的演绎能力。
引导学生由作文的随意性、不规矩而自觉地走向规范化和条理化。
做到胸有成竹,心有常法,言之有序,工整美观。
力争高考作文均分接近于50分。
教学过程一、议论文的结构模式(谋篇布局)开头1节、概括材料(话题),引出论点。
[引论]2节、主体3节、分析问题论证论点[本论]4节、(用三个分论点作段首句)结尾5节、总结全文重申(深化)论点[结论](三层五节式. 五股文)如何列出“主体”部分的三个分论点(段首句)呢?1. “是为怎”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母法)(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以“浅谈母语”为题作文[纵式结构]什么是母语(汉语)?为什么要重视母语的学习?(汉语是民族文化的载体汉语是中华文化的标志汉语是中华国人的名片)怎样学好中华母语?2 “是什么”法(并列分解“是什么”)[横式结构]以“漫谈上海的城市文化精神”为题作文(上海的名片)上海精神是海纳百川的大海精神上海精神是勇于争先的龙马精神上海精神是与世界共赢的协和精神3 “为什么”法(原因分析法;并列分解“为什么”;横式结构)以“品味‘杂’”为题作文:为什么“杂”给世界带来了美呢?文学因“杂”而多姿。
[体裁杂而美,人物杂而美]艺术因“杂”而多彩。
[音乐.舞蹈.美术.影视综合艺术]科学因“杂”而发展。
[理化生,仿生学,杂交水稻]生活因“杂”而味美。
[火锅,服饰]以“扎稳民族精神之根”为题作文:(并列分解“为什么”)为什么要扎稳民族精神之根呢?因为民族精神是我们做人的圭臬(孔孟的修身之道)因为民族精神是我们的立国之本(自强不息,和为贵)因为越是民族的,越具有世界性(海外孔子学院,孙子兵法)以“如何看待流行文化”为题作文:流行武侠文化,传承“舍生取义”的民族精神。
高考作文指导:考场作文的构思方法份
![高考作文指导:考场作文的构思方法份](https://img.taocdn.com/s3/m/b87598a5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a4.png)
高考作文指导:考场作文的构思方法(1)份高考作文指导:考场作文的构思方法 1【考场作文的构思方法】平时作文,有些学生喜欢写些含蓄的文字,但是高考场上这样做是不够明智的、甚至是比较危险的。
假如文章含蓄得来短时间内难以让人读懂,需要反复推敲,甚至几个老师讨论一番才能确定,其后果可想而知。
在平时作文训练中给学生一些简单的、容易操作的模式,基本上可以让学生的作文“入格成型”,在基本“入格”之后再求变化,从而形成多种多样的写法。
一、蒙太奇式即由各个有内在联系的画面或场景直接组合而成,操作简单,运用也比较广泛。
如2005年广东高考满分作文《不能忘记的过去—反__战争胜利60周年》。
该文将60年前后对比鲜明的三组画面组合在一起,具体如下:A、六十年前,法国,诺曼底,犹他海滩←→六十年后的今天,法国,诺曼底,犹他海滩B、六十年前,苏联,__格勒,__←→六十年后的今天,__,__C、六十年前,中国,东北,某个村庄←→六十年后的今天,中国,东北,某个小镇画面之间,用简短的议论点睛扣题,巧妙过渡,跨越时空限制,将欧亚两大战场汇于一处,前后六十年历史凝聚瞬间,给读者带来一股强烈的视觉冲击和情感震撼。
二、反复式能够体现作者重要观点的语句在文中关键位置反复出现,以显示行文的脉络,能产生回环往复、一唱三叹之妙。
2003年吉林高考满分作文《怎一个“情”字了得》就是如此。
作者巧妙化用名句,改一“愁”字为“情”字,赋标题以新意。
并以此作为全文的议论中心和行文的线素。
主体部分用“怎一个“‘情’字了得”领起。
以祁贺羊“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的典型例子,证明“认知之‘理’是‘情’外之物,它因人而异,并非总受‘情’的束缚”;以战国时齐国的邹忌他在“纯然淡漠”的心态下所表现的自知之明的事例,有力的证明了“‘认知’”高于‘感情’“的观点;以汉代历史学家陈寿抛开个人的爱恶,歌颂“仇人”孔明,大讲实事求是的例子,再次证明观点。
全文结构清晰严谨,一句“怎一个‘情’字了得”出现六次,或拟做标题,树旗明旨,亮出观点;或置于段首,概括要义,领起下文;或用于结尾,总括全文,点睛扣题。
高考作文布局谋篇几点技巧
![高考作文布局谋篇几点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31fe203844769eae009edd9.png)
高考作文布局谋篇几点技巧一、几种常用的结构方法1、一线串珠法在作文的谋篇布局阶段,如能找到一个贯穿全文的线索,那么众多的材料就能很快串连成章。
这叫“一线串珠法”。
线索有多种形式,常见的有:一是以时空为线索。
就是按事件发生时间的先后和空间转移次序,或以时间、空间交错转换作为线索。
二是以问题为线索。
指按事物的不同内容或问题的不同性质为顺序来安排线索。
三是以因果为线索。
按事件发展的因果关系安排线索,按作者对人物事件的情感走向或认识发展为线索来组织叙述写人。
如何选择这条线索呢?一要能联系文章各部分,即线索能完满地表达主旨,忠实地传达作者意图,把组织材料和表达主题统一起来。
二要选用使用起来顺手,不牵强的线索,能把不易联结的材料勾联起来,起到化腐朽为神奇的作用。
三要选择能贯一拯乱的线索,贯一为拯乱之药,线索贯一是指有始有终。
2、镜头组合法审题立意以后,根据表达主题的需要,选择几个典型生动的人物、事件或景物片段组合成文,这就是我们所说的“镜头组合法”。
运用镜头组合法构思文章时,主要有两种组合法:一是横向排列组合,横向组合一般以空间的变化为主,例如以“屋子”为题,可以写家乡的老屋,城市里的高楼大厦,农村里的低矮木屋等等;二是纵向排列组合。
一般以时间的变化为主。
仍然以“屋子”为题,可以选择如下镜头来写:远古时期的洞穴,奴隶社会的木屋,封建社会的宫廷,社会主义时期的人民大会堂等等。
这是一种易于操作而又行之有效的快速作文构思法,它条理清晰,重点突出,形式简洁,能充分展示作者的联想、想象能力,又能使文章的内容丰富多彩。
镜头组合法在结构形式上一般有两种方式,或者用“一”“二”“三”将文章分为三到五个部分,或者给各部分加上一个简明醒目的小标题,对各部分内容进行简要概括。
3、悬念解疑法所谓悬念,是在文章的某一部分(可以在开头,也可以在中间)设置一个悬念使兴趣不断的向前延伸和产生欲知后事如何的迫切要求,所以悬念设置得好,就能收到吸引读者始终怀着紧张情绪或关切地读下去的艺术效果。
高考作文备考全攻略(结构篇)汇总
![高考作文备考全攻略(结构篇)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bb1b338b284ac850ac024203.png)
高考作文备考全攻略(结构篇)结构篇——结构要合理一、结构要求:1、思路清晰;2、段落安排恰当;3、布局合理。
二、训练目标:1、取其旨,叙自己的事:他人文章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悟,自己也有过,但是说不出来,或说得不如他人透切、准确,就可以以自己的生活经历、情感体验为依托,取他人的旨趣,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如《穷,并快乐着》,题目借鉴一首流行歌曲”痛并快乐着”,主旨则来源于作者看过的一篇文章中的一段话。
2、摹其思,写自己的话:巧妙的构思,以它的独特性、新颖性令人叹服,聪明的读者总会在自觉不自觉中去模仿、去学习。
如考话题作文”放弃”时,有位考生就模仿了上届优秀作文《我选择善良》的构思,既脱胎于他人,又突破了原文,写出了自己的理解,因而也就写出了新意,有了创新。
3、仿其形,立自己的意:就是借用别人既成文体的形式(外壳),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写作意图。
如《选择伟大心灵的实验报告》,不但借鉴了上年满分作文《结晶人生不易》的构思,还借用了试验报告的形式来揭示主题——获得乐于助人的心灵。
三、文体模式:(一)记叙文常用模式:1、叙事模式:标题:命题或自拟题开头:○1概述事情:写自己的小事如成绩、迟到等。
用感情化口语。
(典型用语:在我高中学生活的……)○2议论事情对我的启发意义。
(典型用语:这件事,使我……)中间:顺叙过程○1事情起始:时、地、人等因素(典型用语:那是……)○2事情发展:描写细致;有细节。
○3事情高潮:抒情;点出意义即主题句。
结尾:重申意义,照应开头,发出感慨。
(范文)挫折考试在即,校园里小树林边常有一个十四五岁的男孩在那里紧张而又稳重地复习着课本知识。
这男孩就是我。
可是三年前,我并非如此。
我的改变全因为那一次挫折。
玩过了小学,我走进了初中。
由于有几分灵气,我的成绩倒也不错。
于是,我持着“聪明”的护照继续逍遥。
一天,老师对我说:“过几天要举行数学竞赛。
你要好好干,准备得个名次。
”我一听,心想:“哼,我还用好好干吗?凭我的聪明劲儿,特等奖非我莫属。
全国高考作文解析如何合理安排篇章结构
![全国高考作文解析如何合理安排篇章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a205f52d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5087a2a.png)
全国高考作文解析如何合理安排篇章结构作文是高考语文科目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也是考生展示才华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
然而,许多考生在作文结构上存在困惑,不知如何合理安排篇章结构。
本文将从引言、正文和结尾三个方面,为大家详细解析如何合理安排篇章结构。
引言部分是作文的开篇之处,应能有效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开篇:1. 开门见山法:直接点题,突出主题,迅速引入话题。
例如:“如今,高考已成为学生生涯中最紧张且重要的一年。
”2. 经典引言法:引用名人名言或智者箴言,能进一步点题,为全文奠定基调。
例如:达芬奇曾说:“学习而不思考,等于耕种而不收获。
”。
3. 点题引言法:明确表达自己对主题的观点或态度,使读者对全文发展方向有所预期。
例如:在全民高考改革中,如何合理安排篇章结构迎来了新的挑战和机遇。
引言部分的长度一般在100-150字之间,要简明扼要,避免细节,保持总体把握,做到既有新意也容易理解。
接下来是正文部分,是全文的主体和重点,也是展开观点论证的部分。
在安排篇章结构时,可以按照以下几个步骤进行:1. 分段论述:可以根据主题和观点,将正文部分分为若干段落,每段围绕一个观点进行展开。
通过分段,不仅能使论述更有条理,还能使文章读起来更加舒畅。
2. 逻辑关联:在分段论述的基础上,要注意段与段之间的逻辑关联,以确保篇章结构的连贯性。
可以通过引用事实、举例论证、比较对照、因果关系等手法来加强段落之间的衔接。
3. 层次清晰:在论述时,要注重层次感,将重点和次重点逐步展开,不可切换过于突然。
同时,可以在每个段落中使用一个小标题或小结句,将段落内部的内容串联起来,使读者易于理解。
在正文部分的篇幅安排上,每个段落大约150-200字为宜,确保观点得到充分论证,同时保持文章的紧凑性。
最后是结尾部分,起到总结全文、升华主题的作用。
结尾应简明扼要,不要出现新的观点或论证,可以采用以下方式:1. 总结全文:简要重述全文主要观点,概括讨论的要点,从整个文章的角度进行总结。
高考作文如何运用恰当的结构安排
![高考作文如何运用恰当的结构安排](https://img.taocdn.com/s3/m/1e47e0b7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8f.png)
高考作文如何运用恰当的结构安排高考作文是评价学生综合语言表达能力的重要考试之一。
在写作过程中,合理安排作文结构是非常重要的,能够帮助增强文章逻辑性和条理性。
本文将介绍如何运用恰当的结构安排来提高高考作文的质量。
一、引出主题任何一篇文章都需要通过引出主题引起读者的兴趣。
在高考作文中,可以使用一些引人入胜的事例、问题或引用名言警句来激发读者的思考。
同时,通过明确的主题陈述来确立作文的方向,让读者对接下来的内容有所期待。
二、提出论点在引出主题之后,需要明确提出自己的论点。
论点应该简明扼要,并能够明确表达作者的观点或立场。
论点的提出要注意连贯性,要与主题紧密相连。
三、论证段落论证段落是文章的重要部分,用来支撑和证明文章论点的正确性。
在论证过程中,可以使用举例、引用权威观点、分析数据等方式,展示自己的观点和论据,并通过详实的论证使文章更具说服力。
四、对立观点的驳斥为了增强文章的可信度和充分论证自己的立场,需要对可能存在的对立观点进行驳斥。
驳斥对立观点时要注意将原因和理由结合起来,用客观的事实和逻辑推理来反驳。
五、总结观点在论证和驳斥之后,需要对自己的观点进行总结。
总结时可以再次强调自己的论点,并通过总结观点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
六、提出建议或解决方案在高考作文中,提出建议或解决方案是可以加分的一部分。
在结尾部分,可以通过合理的建议或解决方案来增强文章的实用性和指导性。
七、正确使用过渡词和段落结构为了增加文章的连贯性和流畅性,需要正确使用过渡词和合理的段落结构。
过渡词可以帮助读者理解上下文的关系,使文章条理清晰;段落结构要有主题句,用来概括每段的主旨,并通过合理的论据进行解释和支持。
结论通过以上的结构安排,可以使高考作文更加条理清晰、言之有理。
合理安排结构不仅能够提高文章的质量,还能使评卷老师对文章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有更好的评价。
在备考高考作文时,应该注重练习和积累,掌握合理的结构安排技巧,以写出高水平的作文。
高考作文技巧如何构建清晰的写作思路
![高考作文技巧如何构建清晰的写作思路](https://img.taocdn.com/s3/m/55cc9926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ee.png)
高考作文技巧如何构建清晰的写作思路在高考作文中,构建清晰的写作思路是非常重要的。
清晰的写作思路能够使文章结构合理,逻辑严密,让读者易于理解和接受。
下面将介绍几种技巧,帮助考生构建清晰的写作思路。
一、明确主题和立意在写作之前,考生应当明确文章的主题和立意。
主题是文章的核心内容,立意是作者要通过文章表达的观点或意图。
明确主题和立意后,考生可以有针对性地收集相关素材和展开思路,避免在写作过程中偏离主题。
二、进行头脑风暴在明确主题和立意的基础上,考生可以进行头脑风暴。
头脑风暴是一种开放性的思维方式,通过集中思考和自由联想,快速生成大量的思路和观点。
考生可以将头脑风暴的结果记录下来,再进行筛选和整理,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写作思路。
三、制定提纲在头脑风暴之后,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思路和观点制定提纲。
提纲是写作的框架,可以帮助考生组织文章结构和层次。
提纲应当包括引子、承接段和结尾三个部分。
引子用来引入主题,承接段用来展开主题,结尾用来总结观点并提出结论。
考生在制定提纲时,要将重点和次要观点分明,并保持逻辑的连贯性。
四、合理运用连接词语在写作中,考生应当合理运用连接词语,使文章结构紧密,逻辑严谨。
例如,使用“首先、其次、最后”等词语来表示观点的先后次序;使用“因此、所以、因而”等词语表示因果关系;使用“然而、但是、尽管如此”等词语表示转折关系。
通过运用连接词语,考生可以使文章内部各个部分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整体思路更加清晰。
五、合理运用修辞手法在构建清晰的写作思路时,考生还可以合理运用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可以丰富文章的表达,增加观点的说服力。
例如,使用对比、比喻等手法可以突出观点的差异和相似;使用排比、反复等手法可以强调观点的重要性和影响。
考生在运用修辞手法时,要注意不要过分夸张或庸俗,以免影响文章的质量和信服力。
六、进行适当的修改和润色在完成初稿之后,考生应当进行适当的修改和润色。
修改是为了完善和修正文章的结构和内容,润色是为了使文章更加流畅和美观。
高考满分作文的结构布局
![高考满分作文的结构布局](https://img.taocdn.com/s3/m/13a02d08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42a9d14.png)
高考满分作文的结构布局高考是每个学子都经历的重要考试,在作文这一部分更是需要学生发挥自己的思维和表达能力。
下面将为大家介绍高考满分作文的结构布局。
一、引子或开篇(起承转合)高考满分作文的开篇要引人入胜,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可以使用引子、提问、举例等方式开篇,清晰地呈现出文章的主题。
开篇可以含蓄或直接,但都要使人耐心留下来继续读下去。
二、议论文的结构布局高考满分作文中的议论文可以采用典型的五段式结构,即引言、论点一、论点二、论点三和结论。
1. 引言引言是整篇文章的基础,需要体现出作者的观点和立场。
可以通过举例、引用名言或提问等方式来引出讨论的话题,点明文章的主题和角度。
2. 论点一第一段是时事热点或争议焦点的阐述,需要论述支持作者观点的理由、事实或数据。
可以通过举例、统计数据以及事实分析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3. 论点二第二段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分析问题,进一步论证作者观点的正确性。
可以从经济、社会、人文等多个方面展开思考,提供更多的论据和证据。
4. 论点三第三段是整篇文章的亮点所在,需要以权威性的观点或积极的案例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
可以引用名人言论、国际事件或者史实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5. 结论结尾部分需要扣题,总结全文,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以及对未来的展望。
可以用一个警句或者给出建议,呼吁读者行动起来,或者给予反思。
三、记叙文的结构布局高考满分作文中的记叙文可以采用三段式结构,即开篇、情节展开和结尾。
1. 开篇开篇需要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可以使用一个引人入胜的描写或者一个悬疑的场景来引出整个故事的开端。
通过精彩的开篇,让读者产生浓厚的阅读兴趣。
2. 情节展开情节展开部分是整个故事的核心,在这一部分需要展开故事的情节,设置人物形象,描写事物细节,以及展示主题,让读者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发展。
3. 结尾结尾部分需要有一个合理的结束,可以通过一个悬念、一个警示或者一个思考来收尾。
需要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让他们对文章有所思考和感悟。
2024年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作文布局的七种模式
![2024年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作文布局的七种模式](https://img.taocdn.com/s3/m/5bd3b6c9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bd.png)
2024年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作文布局的七种模式2024年高考作文写作指导:作文布局的七种模式写作在高考中占据很重要的分值,因此合理的作文布局是提高作文得分的关键。
下面我将为同学们介绍七种常用的作文布局模式,希望能对大家在2024年高考中的作文写作有所帮助。
一、总分总模式总-分-总是一种非常常见的布局方式。
文章的开头先总览全文要点,然后分解详细论述这些要点,最后再对全文进行总结。
这种布局模式适用于对一些问题进行全面分析,逐步拆解的文章。
例如议论文、科学研究报道等。
二、因果推理模式因果推理模式是对一个问题进行成因分析和结果探讨的布局方式。
文章的开头先列举问题的一些原因,然后分析这些原因的结果,最后对整个问题进行总结。
这种布局模式适用于议论文、说明文等与问题原因以及结果有关的文章。
三、比较对照模式比较对照模式通过对两个或多个事物进行对比和对照,进行分析和评价。
文章的开头简单介绍两个或多个事物,然后分别对其进行比较和对照,最后进行总结评价。
这种布局模式适用于述评文、议论文等需要对不同事物进行对比和评价的文章。
四、时间顺序模式时间顺序模式是按照时间的先后顺序进行叙述的布局模式。
文章的开头先简单介绍背景和事件的发生时间,然后按照时间顺序进行叙述和分析,最后进行总结。
这种布局模式适用于记叙文、科普文章等需要按照事件发展顺序进行叙述的文章。
五、问题解决模式问题解决模式通过探讨问题的来龙去脉和解决办法,进行分析和解答。
文章的开头先介绍问题的存在,然后分析问题的成因,接着给出解决办法,并进行评价总结。
这种布局模式适用于议论文、应用文等需要解决问题的文章。
六、主题递进模式主题递进模式通过逐层深入的方式对一个主题进行分析和阐述。
文章的开头简单介绍主题,然后按照递进的方式进行分析和论述,最后进行总结。
这种布局模式适用于议论文、说明文等需要逐层深入阐述主题的文章。
七、扩展论证模式扩展论证模式通过从不同的角度对一个问题进行扩展和论证,增加文章的深度和广度。
高考作文常见结构与技巧
![高考作文常见结构与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db68f43e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d858948.png)
高考作文常见结构与技巧作为即将面临高考的学生,写好作文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技能之一。
为此,我们需要了解高考作文常见的结构与技巧,从而在考场上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常见结构高考作文的常见结构一般可以分为五个部分,分别是开头铺垫、论证段1、论证段2、论证段3和结尾总结。
开头铺垫:一般是作文的开篇,需要引出文章的主题,让读者能够清楚地了解文章要写什么。
可以使用一些引言、典故、现象等方式引起读者的兴趣。
例如:“曾经有这样一句名言:‘人生自古谁无死’,人们常常用它鼓励自己。
”这样的方式表达出文章的主题:“心理建设”。
论证段1:在这一段里需要介绍文章的第一点内容,并对该内容进行论证。
要求论点准确、观点明确、思路清晰。
例如:“心理建设的第一个内容,是要学会自我调节。
自我调节即指自己主动地发现自己在情绪上出现了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采取有效的方法去调整自己的情绪。
”论证段2:在这一段里需要介绍文章的第二点内容,并对该内容进行论证。
同样需要保证论点准确、观点明确、思路清晰。
例如:“心理建设的第二个内容,是要学会放松自己。
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压力,如果不能够有效地放松自己,就很难保持一个好的心态。
”论证段3:在这一段里需要介绍文章的第三点内容,并对该内容进行论证。
同样需要保证论点准确、观点明确、思路清晰。
例如:“心理建设的第三个内容,是要学会与人沟通。
与人沟通是我们生活中必须要学会的技能,良好的沟通技巧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与他人交流。
”结尾总结:作为文章的结束语,需要对全文进行一个总结,在这里可以强调一下文章的主题,并对文章的内容进行一个简要的回顾,让读者对整篇文章有一个完整的把握。
例如:“通过对心理建设的探讨,我们不仅可以更好地了解自己,还可以更好地与他人交流,从而创造出更好的生活。
”常见技巧在写作中,技巧并非固定不变的,需要随着具体的应用细节进行调整。
这里列举一些高考作文常见的技巧:1.巧用反问句反问句是一种强调的方式,往往能够起到一个加强语气的作用。
高考作文提分技巧如何合理组织文章结构
![高考作文提分技巧如何合理组织文章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ac8673bf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14.png)
高考作文提分技巧如何合理组织文章结构高考作文是考生们展示自己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的重要环节,而合理组织文章结构可以让作文更加清晰、有序,展现出优秀的逻辑思维能力。
本文将介绍一些提分技巧,帮助考生们合理组织文章结构,提升作文的质量。
一、明确中心思想,宏观设计整体结构在写作之前,考生首先要明确作文的中心思想。
中心思想是作文的灵魂所在,是整篇作文的核心主题。
在确定中心思想后,考生需要宏观设计整体结构,分清起承转合的各个部分。
(1)引言部分:引言是作文的开端,要吸引读者的注意。
可以利用写人、写事、写景等各种手法,展现你对主题的理解和思考。
(2)正文部分:正文是作文的重点部分,要围绕中心思想展开。
可以适当分段,每段论述一个观点或论据,并通过合理的过渡词语串联起来,使文章层次清晰。
(3)结论部分:结论是作文的总结和归纳,要简洁明了。
可以回顾前文观点,给出自己的总体评价或建议,让读者对作文留下深刻印象。
二、合理运用分论点,细节支撑论述在正文部分,考生可以运用分论点的方式,展开对中心思想的论述。
每个分论点是对中心思想的进一步拓展和分析,通过举例、引用名人名言、描写事实等方式进行细节支撑,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可信度。
(1)提出分论点:在正文的开始,明确写出要论述的分论点,即文章的一个重要观点或方面。
(2)论述分论点:在论述分论点时,可以采用因果关系、对比分析、举例论证等方式,力求有理有据地展开论述。
同时,注意段落之间的连接,使得文章的衔接更顺畅。
(3)细节支撑论述:细节是为论述提供具体支撑的材料。
可以通过引用名人名言、举例说明、描写细节等方式来增加文章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三、灵活运用过渡句,衔接各个部分过渡句在文章中起到连接各个部分的作用,使整篇文章更加连贯流畅。
考生可以运用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过渡:(1)逻辑连接:使用因果关系、转折关系、并列关系等逻辑连接词,使观点之间的转换更加自然。
(2)承上启下:在段落之间或分论点之间,可以运用承上启下的方式来进行连接,使文章各部分衔接紧密。
高考作文技巧如何运用合理的结构和框架
![高考作文技巧如何运用合理的结构和框架](https://img.taocdn.com/s3/m/672d59fb2dc58bd63186bceb19e8b8f67c1cefd2.png)
高考作文技巧如何运用合理的结构和框架作文是高考语文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生展示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深度的机会。
为了在作文中获得高分,除了要有丰富的词汇和流畅的语言表达外,合理的结构和框架也是不可或缺的。
本文将就如何运用合理的结构和框架来提高高考作文的写作技巧进行探讨。
一、明确中心内容,构思亮点在写作之前,首先要明确作文的中心内容,并在大脑中构思出一些亮点。
中心内容是指你要表达的主题或主旨,亮点则是你突出表达中心内容的关键点。
明确中心内容并构思亮点的目的是帮助你在写作过程中保持主题的连贯性和一致性,以及增加作文的亮点和吸引力。
例如,如果作文的中心内容是“环境保护”,则你可以构思一些亮点,如“节约能源”、“减少污染”、“推广可持续发展”等。
这样,在写作时,你可以有针对性地展开论述,保持作文的结构紧凑和思路清晰。
二、采用逻辑严密的分段结构一个好的作文应该有明确的结构和合理的分段。
为了保证作文的逻辑严密性,建议采用分段的写作方式。
每一段应该有一个独立的主题,并且各个段落之间应该有明确的逻辑关系。
常用的分段结构有:1.引子段:通过引用一句名言、一个故事或者一个引人入胜的事例,吸引读者的注意。
2.论证段:用来论证你的观点或者说明你的论据。
每一段应该有一个清晰的主题句,并通过论据和分析来支持和证明你的主题句。
3.扩展段:用来进一步展开你的论点,并提供更多的细节和例证,以增加说服力。
4.对立段:用来反驳可能存在的反对意见或观点,展示你的观点的优势和正确性。
5.总结段:总结你的观点和论据,并提出一个合理的结论。
通过合理的分段结构,可以使作文的思路清晰,表达有条不紊,增加文章的可读性和说服力。
三、使用合适的框架框架是指作文的整体结构。
不同类型的作文可以采用不同的框架,以突出作文的主题和表达方式。
常见的作文框架有:1.对比比较式:通过对比两个事物的相似之处和不同之处来论述一个观点。
2.问题解决式: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逐步解决这个问题,最后得出一个结论。
2025届高考作文复习:议论文的常规结构模式+课件
![2025届高考作文复习:议论文的常规结构模式+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ea3aa26a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d6.png)
未来征程中的坚实力量。
虽九死其犹未悔” ——坚守本心!
•
分论点3:劳动是我们不忘初心, •
分论点2:中国精神,是“风萧萧兮易水寒,
筑梦过程中的一砖一瓦。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忠君报国!
• 分论点3:中国精神,是“时不利兮骓不逝,
•
虞兮虞兮奈若何” ——重情重义!
•
②原因分析法——从“为什么”的角度,以中心论点为结果,分析达成这个结果 的原因或目的,把这些原因分成几个并列的分论点。
径等。把这些条件、方法、途径作为并列的分论点。
• 例1 《跨过这道坎》 • 分论点1:青春的门坎,用成长去跨; • 分论点2:挫折的门坎,用信念去跨; • 分论点3:思维的门坎,用宽容去跨。
• 例3《赓续赶考精神 奏响华夏强 音》
• 分论点1:乔木亭亭倚盖苍, 栉风沐雨自担当——赶考路上,以 担当为底色。
并列式结构
• 概念解读 • 并列式结构的特点是为了论述方便,说理清楚透彻,在本论部分把
文章的论点进行分解。可以从“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中的任 一角度列出几个分论点,逐一论证,这些分论点之间的关系是平行 的、并列的。
思维路径 ①概念分解法——从“是什么”的角度,对核心概念的内涵进行挖掘。一个论点往往有一个 最核心的概念,而且这个核心概念在不同背景下的含义往往是不同的。在写作过程中,从 “是什么”的角度切入,挖掘这个核心概念在特定背景下的丰富内涵,并分类列举,就可以 生发出比较具体和贴切的分论点。
方面进行对照比较。通过比较来讲清道理,阐明观点。具体地说,就是在论证 过程中既要正面说理,又要反面阐述;在对比分析中,肯定正确的观点,从而 达到写作的目的。
思维路径
• ① 横向对照,增加论证的广度 • 以空间变化为依据,包含中外对照(从中外空间跨度进行比较,从而增加论证的
高考作文写作结构规划与思维导
![高考作文写作结构规划与思维导](https://img.taocdn.com/s3/m/679d4d7d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c6.png)
高考作文写作结构规划与思维导高考作文是每个考生必须面对的一场考试,写作结构规划和思维导是写作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分享一些高考作文写作的结构规划和思维导的技巧,希望能够帮助考生提高写作水平。
一、提前规划作文结构在进行作文写作之前,考生首先要明确作文的结构和框架。
一个好的结构能够使作文更加有条理、易于理解,从而增加阅卷老师的好感度。
一般来说,高考作文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引子、主体和结尾。
引子部分可以引出作文的话题,并概括性地介绍作文要讨论的问题;主体部分是作文的重点,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论证;结尾部分总结全文,给出自己的结论或建议。
在规划作文结构时,考生还可以考虑采用"总分总"的写作方式。
先对整个话题进行总体性的概括,再详细论述每个方面的细节,最后通过总结来强调主题。
二、合理安排段落顺序在写作过程中,考生需要合理安排每个段落的顺序,使之衔接自然、逻辑清晰。
通常来说,一个段落只讨论一个主题或一个观点,不要过多涉及其他方面。
每个段落之间可以通过一些过渡性的句子或段落进行衔接,使思路更连贯。
同时,段落的顺序也要符合逻辑,可以根据时间顺序、空间顺序或逻辑顺序进行排列。
比如,在讨论一个事件的影响时,可以按照时间顺序来安排段落,先讲事件发生的背景,再讲事件的过程和结果;在议论一个观点时,可以先阐述自己的立场,再进行论证,最后总结观点。
三、用好过渡句子过渡句子在作文中起到衔接前后段落、推进思路和提高文章连贯性的作用。
考生可以通过使用适当的过渡句子来提高文章的流畅度和可读性。
过渡句子可以用于引导下一段的主题,如使用"另一方面"、"同时"等词语引出下一段的内容;也可以用于总结上一段的内容,如使用"综上所述"、"在此基础上"等词语来总结前文的观点;此外,过渡句子还可以用于强调论点的重要性,如使用"更重要的是"、"更值得关注的是"等词语来强调自己的观点。
2024年高考作文指导:作文的谋篇布局技巧
![2024年高考作文指导:作文的谋篇布局技巧](https://img.taocdn.com/s3/m/7b324541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21.png)
2024年高考作文指导:作文的谋篇布局技巧2024年高考作文指导:作文的谋篇布局技巧作文一直是高考语文科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考生们需要攻克的难点之一。
作为一名优秀的高中生,在备战2024年高考的作文中,最关键的是掌握作文的谋篇布局技巧。
本文将从整体结构、开头、主体和结尾四个方面给予作文的谋篇布局技巧指导。
一、整体结构的布局技巧作文整体结构决定了文章的条理性和逻辑性,因此,我们在写作文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作文的整体结构要合理紧凑,一般分为引子、扩展和总结三个部分。
引子用来引入话题,扩展部分表达作者自己的观点和理由,总结则用来归纳和总结文章的观点。
其次,每个部分的篇幅要适中,不宜过长或过短。
过长会显得啰嗦而丧失读者的兴趣,过短则无法表达充分。
最后,要保持每个部分间的联系,同时确保每篇文章的篇幅一致,不宜有突兀的感觉。
二、开头的布局技巧开头是作文的门面,决定了读者是否能够继续阅读下去。
因此,我们在写作文的开头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引人入胜,激发读者的兴趣。
可以通过提出一个引人注目的事实、问题或者引用一则寓意深长的故事来吸引读者的注意力。
其次,要明确作文的立意和话题,使读者能够在开头就了解到文章要表达的观点。
最后,要简明扼要,开门见山。
不宜过多赘述,要抓住主题,突出重点,尽量用简洁明了、直接明了的语言开头。
三、主体的布局技巧主体是整篇文章的核心部分,也是最需要展开的部分。
在写作文的主体时,我们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对观点进行充分展开,用有力的论证和恰当的例证来支撑自己的观点。
这样可以让读者更容易接受和认同你的观点。
其次,要注意分点写,每一个议题或观点占据一个段落。
避免不同观点混杂在同一个段落中,给读者造成阅读困扰。
最后,结合实际案例或者生活经历来进行论述,使得观点更加具体和有说服力。
不要仅仅停留在泛泛而谈的层面。
四、结尾的布局技巧结尾是作文的收尾部分,也是给读者留下最后印象的地方,因此写作结尾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要对全文进行总结归纳,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考作文常规思路结构模式训练方法
常规思路结构模式训练方法高考作文就阅卷主体来讲是浏览者而不是欣赏者。
因此,高考作文要想吸引阅卷者的眼球,就一定要有若干“亮点”闪烁于文面,让阅卷者一见钟情。
这些亮点应该体现在标题、立意、语言等“点”上,更应该体现在“面”的结构上。
因为,直观形象、清新脱俗的结构形式更能吸引阅卷老师,更容易给阅卷老师留下深刻的整体印象。
此外,在结构方面只有做到有头有尾、层次清楚才能使阅卷老师在短时间内抓住作者的行文思路和思维进程。
一、常规模式1.记叙性文体的结构模式。
记叙文的结构模式一般应遵循这样的规律:开头(引出材料,为文章设置楔子)→主体(具体叙述或描写,即用生动形象的细节突出事件、景物、人物等的特点)→结尾(适当抒情或议论,为点题)。
其中,制胜的关键是要用生动形象的细节突出事件、景物、人物等的特点。
比如,有一位考生在《战胜脆弱》中写考试压力时选取的材料虽然是陈旧俗气的挑灯夜读,却赢得了阅卷老师的青睐。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就是这位考生用生动形象的细节表现的挑灯夜读抓住了阅卷老师的心。
文中,作者这样写道:
“夜读的我突然发现书桌上的时钟已经快要耗尽电池——那根长长的瘦弱的秒针爬到45分那一格就再也爬不上去了。
然
而,它仍然顽强地颤动着,颤动着,企图向上攀升……我突然觉得,我就是这根长长的瘦瘦的秒针,我就是这根生命不息、攀登不止的伟大秒针。
”
当然,安排的结构时,还必须特别注意段与段之间的过渡、材料与材料之间的衔接,以及开头与结尾的照应。
2.议论性文体的结构模式。
(1)分项列举式。
分项列举式又称横向拓展式,通常是将表达同一中心的若干分论点设置为平行或并列关系,从不同角度或方面去论证中心论点。
比如,《品读人生》就以古人孔子和今人曹怀东、朱熹平善于借鉴他人为例,论证了“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他人”;以爱迪生、勾践、阿姆斯特朗为例,论证了“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失败和痛苦”;以居里夫人为例论证了“品读人生,要学会品读成功与喜悦”。
(2)逐层推进式。
逐层推进式又称纵向拓展式,通常是按照“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思路展开论述。
比如,要用逐层推进式对“不能人云亦云”展开纵向拓展式论证,就可以将结构设计为:“人云亦云的表现”→“人云亦云的危害”→“人云亦云的本质与思想根源”→“不人云亦云的做法、措施”。
(3)主体正反论证式。
主体正反论证式的通常形式是“一个论点+几个正反论据+一个结尾”,如下面这篇《养浩然之气以御诱惑》(缩略稿)。
养浩然之气以御诱惑诱惑,是鱼钩上令垂涎欲滴的香饵,殊
不知其后却躲藏着心怀叵测的渔夫;诱惑,是陷阱里让猛兽食欲大增的肥肉,却不知旁边正潜藏着虎视眈眈的猎人。
古往今来,有多少人在巨大的诱惑面前无力招架,甚至拜倒石榴裙下,身败名裂,不得善终。
李斯,为权势诱惑与赵高结党营私终遭腰斩。
李煜,沉溺于美酒佳人,忘情于吟诗作赋,终致国破家亡。
吴三桂,无力抵御红颜的诱惑,结果引清兵入关,最终身败名裂。
汪精卫,为权势诱惑甚至不惜卖国求荣。
纵览青史,拒绝诱惑不为所动者也比比皆是。
庄子,冷眼观世,拒绝诱惑,为后人称颂。
李白,不肯“摧眉折腰事权贵”,留下很多不朽的传世之作。
毋庸置疑,只要我们能够做到非己之物莫取,非正义之利不谋,不断提高素质,不断加强道德修养,养浩然之气,树立崇高理想,坚守高尚情操,诱惑在我们面前就会偃旗息鼓,失去威力。
二、特殊模式在结构上还有一个更高的要求,那就是结构要新巧。
这要求考生行文时要做好技巧性处理。
1.题记式。
题记是写在文章题目下面正文前面,或概述文章主要内容,或含蓄点明文章主题,或暗示文章意旨,或引出正文,或抒发作者内心情感的一段言简意赅的文字。
因为题记处在文章的最前面,位置非常醒目,犹如凤冠上的明珠,所以往往能给人留下极为深
刻的印象。
运用恰到好处的题记,确实能为增色添彩!(1)在题记中点明出处。
比如,《给我一双翅膀》的题记:
给我一双翅膀我想要飞翔冲破命运的阻挡穿越风雨的坚强给我一双翅膀我想要飞翔冲破命运的阻挡追逐生命的阳光——水木年华《给我一双翅膀》
(2)在题记中点明作者。
比如,《我想握住你的手》的题记: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鲁迅(3)在题记中点明国籍。
比如:
有许多人是用青春的幸福作成功的代价的。
——莫扎特【奥地利】
把想做的任何事情都视为一种乐趣,因为热爱而做,而不是为了工作而做。
——波尔·韦斯特法尔【美】
2.蒙太奇式。
就是把不同时间或不同地点的生活片断或画面巧妙连接起来,使之前后连贯或首尾呼应。
利用蒙太奇式结构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用小标题概括画面内容。
比如,文章《三原色》就用“不灭之火——文森特·梵高”“随性之风——李白”“宁静之水——鲁迅”做小标题,很好地组接了文章的内容;《季节》就用“春天——年轻的季节”“夏天——多梦的季节”“秋天——收获的季节”“冬天——童话的季节”很好地表现了的层
次与主旨。
(2)用多幕剧或多镜头的形式。
比如,以“理想”为话题写作,就可以用“第一幕:童年的记忆”“第二幕:少年的轻狂”“第三幕:二十年后的畅想”,层层深入地表现现实与理想的矛盾,进而表现成长的艰辛与乐趣,或用“镜头一”“镜头二”加“画外音”的方式对“理想”进行深度剖析,进而引发对人生的思考。
3.用名句或对联分层结构全篇。
比如,《脸·人·精神》就将正文分成四个小节,每小节采用一个小标题(见后文),使要表现的内容思路清晰,层次清楚。
此外,小标题或引用诗句,或采用对联,形式工整,更是很好地体现了作者的功底。
小标题一:
云边雁断胡天月,陇上羊归塞草茵小标题二:
笔谏时政,心系苍生,万户争传新乐府堤建西湖,神归东洛,千秋永祀老诗翁小标题三:
刚正不阿,留将正气冲霄汉幽愁发愤,著成信史照尘寰小标题四: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4.使用应用文让结构生活化。
生活是一部耐读的大书。
对于写作而言,生活不仅是提供的海洋,还是指导结构最好的老师。
正因为如此,有人才说“生活
是什么样子,作文的结构就可以是什么样子”。
这就是时下有些专家倡导的“让作文结构生活化”。
比如,书信、日记、启事、广告、诊断报告、新闻采访、新闻报道、现场、法庭审判、电视节目、网页设计等,都是“让结构生活化”很好的方式。
值得注意的是,具体到某一篇的写作,采用什么结构不仅要看写作的话题或的题目,还得根据自己的特长选择比较容易驾驭的结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