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

合集下载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说课稿)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说课稿)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说课稿)《红星照耀中国》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红星照耀中国》产生的背景及书的成因。

2、了解纪实作品的阅读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全书的兴趣。

3、体会革命英雄的爱国精神和人格魅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纪实作品的内容、成因及阅读方法,激发学生阅读全书的兴趣。

难点:体会革命英雄的爱国精神和人格魅力。

教学过程导入有一本书,第一次向世界介绍了红色中国,也是毛泽东的形象第一次亮相世界。

它一经出版,就风靡世界。

一个月内,重印三次,销量突破十万册,被翻译成二十几种语言。

在它的影响下,不到一年,有两万爱国青年奔赴延安,加拿大共产党员白求恩毅然奔赴抗日前线。

这本书就是《红星照耀中国》。

设计意图:教师通过播放视频,让学生了解《红星照耀中国》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并引出作者埃德加·斯诺。

出示作者简介,并采取填空形式检测学生对作品及作者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

作者简介由猜图片人物,引入背景介绍。

设计意图:以图片形式展示毛泽东人物的形象对比,引出当时社会背景下对共产党产生的种种谣言,从而进一步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

阅读课本67-68页,圈点勾画阅读纪实作品的方法。

任务一:浏览序言、目录,明确作者采访路线及主要内容学生根据给出地点进行排序,明确采访线路。

速读目录,概括书本主要内容。

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设计意图:1.出示任务要求,结合阅读纪实作品的方法,通过实践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纪实作品的方法。

2.出示主要内容框架,学生补充内容。

并要求课前拿到地点的学生根据手中拿到的地点名称,在黑板上按照采访路线排序。

检测学生阅读效果。

利用希沃倒计时功能,有效把握课堂节奏。

任务二:分析人物,体会红星精神一、阅读下面文字思考:他是谁?从这些文字中,你可以看出他具有怎样的性格特征?他是个面容瘦削、看上去很像林肯的人物,个子高出一般的中国人,背有些驼,一头浓密的黑发留得很长,双眼炯炯有神,鼻梁很高,颧骨凸出。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教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3.重点章节精读
-精读书中关于长征、抗日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描述。
-分析书中对毛泽东、周恩来等中国共产党领导人的生动描绘。
4.语言特色与写作手法
-探讨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所运用的语言特色和写作手法。
5.思想内涵与现实意义
-挖掘作品所蕴含的思想内涵,探讨其在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6.名著阅读方法指导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红星照耀中国》的基本概念。这是一部纪实文学作品,它以外国记者的视角记录了中国共产党的早期历史和革命斗争。这本书的重要性在于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独特的视角,帮助我们理解那个时代的历史背景和人物风采。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斯诺对长征的描述,展示了他在实际中如何记录这一重大历史事件,以及这些记录如何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长征的历史意义。
3.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通过探讨作品的思想内涵和现实意义,培养学生关注国家命运、承担社会责任的意识。
4.发展思维品质: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5.提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能力:鼓励学生在课后拓展阅读中,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团队协作和自主学习能力。
小组讨论的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在分享成果时能够较好地结合作品内容和个人思考,但有时候他们的观点较为零散,缺乏逻辑性。为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我考虑在下一堂课中加入一些逻辑训练的小练习,帮助学生学会如何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此外,我也注意到,对于作品中的语言特色和写作手法的鉴赏,学生们普遍感到难度较大。这可能是因为他们的文学素养和阅读经验还不够丰富。在今后的教学中,我打算引入更多类似的文学作品,让学生通过对比阅读,逐步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024年语文中考总复习《红星照耀中国》名著导读

2024年语文中考总复习《红星照耀中国》名著导读

2024年语文中考总复习《红星照耀中国》名著导读一、作品简介1.作者简介埃德加•斯诺(1905—1972),美国著名记者。

1936年6月访问陕北根据地,是第一个在苏区进行采访的西方记者。

《红星照耀中国》是他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

2.主要内容作品主要讲了作者斯诺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陕北根据地)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客观真实地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其中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3.主题思想(1)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并留下了许多珍贵的影像资料。

(2)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的评价,从多个方面展示了中国共产党为民族解放而艰苦奋斗和牺牲奉献的崇高精神,瓦解了种种歪曲、丑化共产党的谣言。

4.艺术特色(1)纪实性强,真实记录事件的真相。

这是一部报道性作品,无论是对领袖人物的采访还是苏区红军战士乃至人民群众的访谈,都是作者实地记录的。

(2)人物个性鲜明,真实可感。

书中塑造了一大批鲜活立体的人物形象,对他们的描写真实而生动。

(3)善设悬念,擅长场景刻画,增强读者的阅读兴趣。

(4)语言朴素生动、风趣幽默。

作者常在史实中穿插一些幽默语句,增强文章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二、主要人物及相关情节人物外貌特征形象特征相关篇目及情节周恩来(大官僚家庭) 他个子清瘦,中等身材,骨骼小而结实,尽管胡子又长又黑,外表上仍不脱孩子气,又大又深的眼睛富于热情。

平易近人、温和文雅、细心热情、理智、冷静、善于分析、知行合一、生活朴素、充满生命的活力。

《造反者》:①第一次见面用英语跟斯诺打招呼。

②为斯诺规划采访行程。

③揽着“红小鬼”的胳膊在乡间散步。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名著导读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上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名著导读教案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长征的历史意义和长征精神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对比历史背景和现实生活,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长征精神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在困难面前保持乐观、团结等。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角色扮演活动。学生们扮演红军战士,模拟长征途中的某个场景,体验长征的艰辛。
五、教学反思
在本次《红星照耀中国》的名著导读教学过程中,我深感学生对长征这段历史的兴趣和好奇心被充分激发。通过导入新课环节的问题,我发现学生们能够迅速投入到对长征精神的探讨中。然而,我也注意到在讲授过程中,对于长征精神的深入理解,部分学生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教学过程中,我尝试运用案例分析、重点难点解析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长征的历史意义和长征精神的内涵。从学生的反应来看,这些方法起到了一定的效果,但仍有一部分学生对这部分内容理解不够透彻。为此,我计划在今后的教学中,进一步增加互动环节,让学生更多地参与到课堂讨论中,以提高他们的理解力。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角色扮演活动进行得如火如荼。学生们在讨论中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通过角色扮演活动,他们更能体会到长征的艰辛。但同时,我也发现部分学生在讨论时过于依赖教材,缺乏独立思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加强对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引导他们从多角度分析问题。
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注意到学生们在讨论长征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时,能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提出有价值的观点。这表明学生们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和实践意识。但在讨论过程中,我也发现部分学生表达能力有待提高。因此,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多组织一些口语表达训练,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识记并理解作品中的重要历史事件、人物形象及象征意义,如长征、毛泽东、周恩来等。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导学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导学案++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红星照耀中国》名著导读与同步练习★作品导读1、《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2、主要内容《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共产党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3、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行漫记》的写作。

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英文名《红星照耀中国》、中文译名为《西行漫记》的报告文学终于诞生。

4、作品的意义(1)在《红星照耀中国》中,斯诺探求了中国革命发生的背景、发展的原因。

他判断由于中国共产党的宣传和具体行动,使穷人和受压迫者对国家、社会和个人有了新的理念,有了必须行动起来的新的信念。

他首次向全世界全面报道了长征这一举世无双的“壮举”,对长征表达了钦佩之情,断言长征实际上是一场战略撤退,称赞长征是一部英雄史诗,是现代史上的无与伦比的一次远征。

斯诺用毋庸置疑的事实向世界宣告: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革命事业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5、作品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斗争,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

这样,斯诺对中国的认识达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他发现了一个“活的中国”,对普通中国百姓尤其是农民即将在历史创造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作出了正确的预言,他发现了隐藏在亿万劳动人民身上的力量,并断言中国的未来就掌握在他们手中。

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ppt课件

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ppt课件

专题二:关于长征 探究提示: 1.长征的起因; 2.长征的路线; 3.长征中面临的困难; 4.长征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 5.长征的历史价值。
·语文
·语文 知识要点: 1.长征的起因 (1)苏区地盘太小,到1934年9月,中央根据地由原来的 35个县缩小到只剩瑞金、兴国等几个县,面积由5万多平方 千米减至1万平方千米左右。 (2)由于敌人的经济封锁和王明的“左”倾经济政策,导 致根据地经济濒临崩溃,使红军缺乏在根据地继续斗争的物 质条件。 (3)由于苏区面积缩小和人口锐减,红军兵力得不到补充, 只有突围向外发展。
·语文 知识要点:以彭德怀为例(第八章第二节对于彭德怀印象 至第三节为什么变成一个红军)
1.外貌形象与言谈举止 他是个率直爽朗、乐 观爱笑、富有才智、善于 驰骋、吃苦耐劳、精力旺 盛、性格刚烈、具有强烈 反抗精神、坚强不屈的勇 士,也是一位爱惜部下、 善于作战的杰出军事家
2.出身与家庭
·语文
出生湖南湘潭贫苦农民家庭,母亲去世,父亲病重。
·语文
内容摘要
他原来是一个极受敬重的教授,但是
到了五十岁那一年,他突然放弃家庭、四 个儿女、长沙一所师范学校校长的职位,

投身到共产党中来。
他在哥老会中的名声遍及全中国。红
C.他到汉口重掌东北军的统帅权,尽管他过去犯有错误,他的 部下仍旧热烈地欢迎他回来,由此可见他人望之高。(张学良)
D.他博览群书,对哲学和历史有深入的研究,他有演讲和写作 的才能,记忆力异乎常人,专心致志的能力不同寻常。(毛泽东)
【解析】A.有误,与之相对应的人物是“贺龙”。故选A。
·语文
(二)图表题 1.(专题一)班级要出一期《红星照耀中国》的黑板报,小洪 拟将下面的选段放在“考考你”专栏中,请你答出对应的人 物的姓名。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课件(共23张ppt)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课件(共23张ppt)

3.请概括红军长征所经历的艰难历程和 所作出的牺牲。
红军长征纵横十一个省,走过二万五千 多里,经历了千难万险,其中我们的战士 有三分之二永远留在了长征路上。
4.当年这些“红小鬼”和我们年龄相仿 却早早地踏上了长征路,你觉得他们身上 最值得你学习的是什么?
最值得我们学习的是他们那种大无畏的 精神,是他们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而宁愿 牺牲的革命精神。
读完这本书,我想说:
这是一本真实描述红色中国的著作,使 西方世界第一次了解了中国共产党。
作者以出色的纪实文学技巧记录了从火 车上偶遇的老者,到飞夺泸定桥的敢死队 员,……
斯诺看惯了羸弱无助的中国孩子,“红 小鬼”表现出的蓬勃朝气让他着迷。 ……
斯诺笔下的苏区普通百姓活灵活现,真 实生动,他们的精神状态,折射出当时蕴 藏在民众思想里的智慧之光,这是正义的 力量,也是中国的希望。
第一毛主席是个非常精明而又博学多才的知识分子; 第二: 毛主席是个天才的军事家和政治战略家; 第三:毛主席代表 了中国人民大众的迫切要求;第四:毛主席是个苏区人民拥护 他,南京政府却对他恨之入骨的人;第五:毛主席生活简朴, 廉洁奉公,能吃苦耐劳,身体像铁打的。
《西行漫记》当时中国正处于日本的侵略,同时国民也对共 产党进行镇压。在如此白色世界中,《红星照耀中国》要在 中国流传的话必须用一个隐蔽的名称,因此选择了《西行漫 记》作为掩护。
• 目录1——12篇
• 去苏区 第1篇 • 在苏区 第2篇—第11篇 • 离苏区 第12篇
活动一:提炼读法
纪实作品,是记录人与事真实情 况的作品,其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 包括新闻、历史纪实、回忆录、传记 等多种文体。
阅读纪实作品的技巧: 1.利用序言、目录等,迅速获得对作

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知识点梳理

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知识点梳理

《红星照耀中国》名著导读知识点梳理【作者简介】埃德加·斯诺(1905.7.19---1972.2.15),美国著名新闻记者、作家。

1905年出生在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

1 928年来华,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

1933年4月到1935年6月,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

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他是中国人民的真正朋友,他在弥留之际所说的一句话便是“我热爱中国”。

【写作背景】斯诺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陕北革命根据地进行了实地考察,同毛泽东、周恩来等人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手资料。

此外,他还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做了广泛深入的调查。

4个月的采访,他密密麻麻写满了14个笔记本。

同年10月底,斯诺带着采访资料、胶卷和照片,从陕北回到北平,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这部纪实作品终于诞生了。

【纪实作品】是记录人与事真实情况的作品,其基本特点是用事实说话。

这类作品,或是记录历史,或是叙写现实,其内容必须是真实的,不能凭空虚构。

【作品简介】《红星照耀中国》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方便,曾易名为《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告文学。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 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它是世界上第一本忠实描绘红色中国的著作,使西方世界第一次了解中国共产党,该书让西方世界明白了由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一个全新的中国将出现在世人面前。

【书名解读】书名“红星照耀中国”中,“红星”代指中国共产党,也可以指共产主义。

“红星照耀中国”即共产主义之光照耀中国,强调中国共产党给中国带来了光明。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教案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角色扮演活动。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长征精神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红星照耀中国》的背景、历史意义和典型人物形象。同时,我们也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加深了对长征精神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传承和发扬长征精神。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a.理解《红星照耀中国》的背景、作者及创作目的,把握作品的整体脉络。
-举例:《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记者斯诺在延安时期采访毛泽东、周恩来等领导人及红军战士所著,旨在向世界揭示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
b.掌握名著中的关键事件,如长征的起因、经过和意义。
-举例:学生需了解长征的背景,包括第五次反“围剿”失败、红军战略转移等,以及长征途中的重要战役、会议等。
-难点解释:名著中涉及众多人物,学生需要理清人物之间的关系,才能深入理解故事发展和人物形象。
c.领会革命先烈的英勇精神,并将其内化为自身的道德品质。
-难点解释:学生需要通过学习红军战士在长征中的英勇事迹,领悟革命精神,并将其融入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这些重点和难点内容,采用生动的教学方法,如时间线图示、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名著,突破学习难点。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引导他们主动探索、发现、感悟,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课件(共31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课件(共31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主要人物形象】
4.贺龙
(1)名望高,有号召力 他的父亲是哥老会的一个领袖,他的名望传给了贺龙,因此贺龙在年轻时就闻 名湖南全省。后来贺龙在哥老会中的名声遍及全中国。红军说,他可以手无寸 铁地到全国任何哪个村子里去,向哥老会说出自己的身份后,组织起一支部队 来。哥老会的规矩和黑话很难掌握,但是贺龙的“辈分”最高,因此据说曾经不 止一次把一个地方的哥老会全部兄弟收编进红军。 (2)口才好 他的口才很好,在国民党中是有名的。李说他说起话来能“叫死人活过来打仗”。
【主要人物形象】
(5)慎行 贺龙除了在军事方面以外,没有受过多少教育,但是他并不是个无知的人。李 长林、周逸群同贺龙谈了三个星期,他很快懂得革命的意义,但是他经过了慎 重的考虑,同他的部下商量,最后才同意加入国民党。 (6)同情穷苦人民 贺龙到一九二七年南昌八一起义后才参加共产党。在这以前不久,他还效忠于 汪精卫的武汉(国民党)政府。但是唐生智、何键等*打倒地主的运动,开始著名 的“农民大屠杀”,国民党军阀不仅处决共产党人,而且处决大批农会领袖、 工人、学生,这时贺龙才毅然投向共产党。他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完全同 情穷人,这种屠杀激起他的愤怒。
习题精选:
1.《红星照耀中国》的作者是 埃德加・斯诺 。他于1905年出生于美__国__
堪萨斯城的一个贫苦家庭,年轻时当过农民、铁路工人和印刷学徒,大 学毕业后开始从事新闻工作。
2.在陕北,埃德加・斯诺采访的共产党领袖和红军将领周恩来除毛泽
东外,还有
朱德、彭德怀、徐海东
等。
3.苏维埃政府的“四巨头”是毛泽东、周恩来、朱德、博古 。
①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高于一切,坚定革命信念,坚信正义事业必 然胜利的精神 ②为了救国救民,不怕艰难险阻,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 ③坚持独立自主,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精神 ④顾全大局、严守纪律、紧密团结的精神 ⑤紧紧依靠人民群众,同人民群众生死相依、患难与共、艰苦奋斗 的精神。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 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

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 第三单元 名著导读 《红星照耀中国》

苛捐杂税。他们从事冒险活动,主要是为了进行报复和很快到手的钱财。
几个屯宿在百家坪的青年。我们吃的有煮熟的小鸡,不发酵的荞麦馒头、 白菜、小米和我最爱吃的土豆。可是除了白开水以外,没有其它冷饮。 而白开水热得不能进口。因此我口渴得要命。
吃饭时是由两个态度坦然的孩子侍候的,他们穿着大而无当的制服, 戴着鸭舌尖式的红帽子。他们最初不愉快地注视着我,可是在几分钟后, 我就想法惹起了其中一个孩子友谊的微笑。我胆大起来,其中一个从我 身边走过时,我招呼他:“喂,拿点冷水来。”可是他毫不理睬,几分钟 后,我又招呼另一个孩子,结果也是一样。
(1)选段中“这条战线”指的是抗抗日日民族民统族一统战线一 ,是由西西安安事事变 变的
和和平平解解决决(事件)促成的。 战线

(2)选文提到了“民团”,请结合原文内容概括说说什么是“民团”。
“民团”就是“白匪”,是由地主和乡绅挑选、组织和指挥的。他们的
主要任务是反对共产主义,帮助收租交谷,讨欠债本息,帮助县长勒索
【片段二】苏区少年先锋队的职责之一是在后方检查路上的旅客, 看他们有没有通行证。……彭德怀告诉我,有一次几个少年先锋队队员 叫他停步,要他通行证,声言没有通行证就要逮捕他。
“我是彭德怀,”他说,“通行证就是我写的。” “即使你是朱德司令,我们也不管,”年轻的怀疑者说,“你总得有 一张通行证。”
(节选自《红星照耀中国》)
卷,毛毛泽泽东 和周周恩恩来 是其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2.《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大规模的
转移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文中的“大规模的转移”是指
中中国国工农工红农军红长征军长。 3征.斯诺及其夫人海伦都曾在不同场合承认,《红星照耀中国》的诞生是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知识清单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知识清单

《红星照耀中国》知识清单作者简介埃德加·斯诺(1905—1972),美国著名新闻记者、作家。

他出生于美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城的一个贫苦家庭,年轻时当过农民、铁路工人和印刷学徒。

大学毕业后,从事新闻工作。

斯诺于1928年到达上海,担任《密勒氏评论报》的助理编辑,之后兼任纽约《太阳报》和伦敦《每日先驱报》的特约通讯员。

1930年后,他遍访中国主要城市和东三省、内蒙古、台湾以及日本、朝鲜、荷属东印度。

他在中国西南各省作长时间的旅行,徒步云南省西部,到达缅甸和印度,访问了甘地和其他印度革命领袖。

1931年“九一八事变”时,斯诺正在上海,目睹了1932年的淞沪抗战和1933年的热河抗战。

以后他到北平的燕京大学供职,同时学习中国语文。

在这一时期,他认识了美国著名的进步新闻记者史沫特莱,并结识了鲁迅、宋庆龄等一批民主进步人士,产生了冒险进入苏区采访中国红军的想法……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他的一生中,除了为欧美报刊写通讯稿以外,还完成了11本著作,其中绝大部分和中国有关。

他的《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是一部享有盛誉的报告文学作品。

1972年,斯诺因病在瑞士日内瓦逝世,遵照其遗愿,其一部分骨灰葬在中国,地点在北京大学未名湖畔。

作品简介《红星照耀中国》别名《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

作为第一部向世界介绍和传播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历程的图书,它在英语世界获得了轰动性影响,被誉为研究中国革命的经典的百科全书。

题目解读《红星照耀中国》题目中“红星”象征着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犹如一颗闪亮的红星,不仅照耀着中国的西北,而且必将照耀全中国,照耀全世界。

《红星照耀中国》特指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社会革命,有明显的赞誉意味。

主题思想《红星照耀中国》描绘了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战士坚韧不拔、英勇卓绝的伟大精神,以及他们的领袖人物的伟大而平凡的精神风貌。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长征专题 课件

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长征专题 课件
这些错误所造成的严重损失,使红军在贵州采取了新的战术。他们不再直线 前进,而是开始采取一系列的转移视线的运动,式南京的飞机要弄清楚主力部 队逐日的具体目标越来越困难。
困难:路线不变导致受到敌人的阻击和红军自身的运输拖了后腿 解决:采取新的战术,转移视线
蒋介石为了防止红军过长江进入四川,把大量不对从湖北、安徽、 江西撤出,匆匆西运,要想(从北方)切断红军的进军路线。每个 渡口都有重兵设防,每只渡船都撤至长江北岸;所有道路都封锁起 来;大批大批的地方清仓绝粮。……红军在贵州遇到了一二十万的 军队的迎击,后者在沿途遍设障碍。这就使得红军不得不在贵州进 行了两次反方向的大行军,对省会作了大迂回。(P98)
困难:敌军的追击,层层设防
解决:在贵州进行了两次反方向的大行军,对省会作了大迂回。(灵活的战 术——四渡赤水)
他们从金沙江迅速北移到四川境内,很快就进入骁勇善战的土著居民、独立的 彝族区的“白彝”和“黑彝”的境内。桀骜不驯的彝族从来没有被住在周围的汉人征 服过,同化过,他们好几百年以来就一直占据着四川境内这片林深树密的荒山 野岭,以长江在西藏东面南流的大弧线为界。……彝族仇恨汉人历史已久,汉 人军队经过他们境内很少有不遭到惨重损失或全部歼灭的。 但红军有办法。他们已经安全地通过了贵州和云南的土著民族苗族和掸族的地 区,赢得了他们的友谊,甚至还吸收了一些部族的人参军。现在他们派使者前 去同彝族谈判……这些首领获释回去后,自然大力称颂红军。
作业布置——微写作
“强渡大渡河”是长征途中最惊心动魄的一环,曾被改变为许 多经典的影视作品。假如你是导演,读完这一章节,你讲 如何撰写分镜头脚本,再现经典?请根据示例,完成分镜 头脚本的创作。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消耗战
阵地战 (决定错误)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共47张PPT)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共47张PPT)

第七篇
去前线的 叙述了普通农民对红军的拥护和苏区工业的繁荣,以及苏区 路上 工人身上具有的乐观的社会主义工业精神
第八篇
同红军在 一起
叙述了作者深入到红军内部的实地考察,司令员彭德怀的悲 惨童年和生活情况,以及红军采用游击战术的原因和红军战 士健康丰富的生活
同红军 叙述了共产党军事领导人徐海东的人生历程,残酷的阶级战争给 第九篇 在一起 老百姓带来的杀戮和苦难,以及共产党团结回族人民抵抗压迫者
民的美国朋友” 。这是1936年他去西
北探险旅行的出发点,也是1937年他 整理资料写作《西行漫记》的地方。
第一篇 探寻红色中国 第三篇 在保安 第五篇 长征 第七篇 去前线的路上 第九篇 同红军在一起(续) 第十一篇 回到保安
第二篇 去红都的道路 第四篇 一个共产党员的由来 第六篇 红星在西北 第八篇 同红军在一起 第十篇 战争与和平 第十二篇 又是白色世界
人物聚焦——个人小传
贺龙 1.肖像: 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年过半百,但 仍很健康,他不知疲倦,在长征路上背着许多受 伤的部下行军。 2.出身: 他的父亲是哥老会的一个领袖,把名望传给了贺 龙,因此贺龙在年轻时就闻名湖南全省。(宴会 上面对枪声面不改色)
人物聚焦——个人小传
贺龙 3.人物特点及作者印象: 贺龙在哥老会中的名声遍及全中国;他的口才很好; 有很强的个人感召力(许多部下宁可与他一起在路 上死去,也不愿意离去。) 生活跟他的部下一样简单。他不计较个人财物—— 除了马匹。他喜欢马。 性格很急躁,但是很谦虚。 一直忠于党,从来没有违反过党的纪律。
过人,身体素质好;一丝不苟,有魄力,是一位天才的军事家
和政治战略家,同时又是一个感情深邃、爱军爱民的领导者
(续表)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知识点

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知识点

名著《红星照耀中国》知识点总结基本文学常识《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简介】埃德加·斯诺(1905—1972),美国记者、作家。

他于1928年来到中国,1936年访问陕北根据地,写了大量通讯报道,成为第一个采访苏区的西方新闻记者。

1937年7月底,他完成《红星照耀中国》的写作。

主要作品有《红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远东前线》、《大河彼岸》等。

【主要内容】《红星照耀中国》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

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我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的情况。

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形象。

全书共12篇,主要内容包括:关于红军长征的介绍;对中国共产党和红军主要领导人的采访;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政策、红军的军事策略;作者的整个采访经历和感受等。

由于斯诺在西北红色区域的冒险中引起的激情和对中国人民的热爱,他用了后半生的几乎全部精力,对中国问题作继续的探索和报道。

《西行漫记》先后被译为二十多种文字,几乎传遍了全世界。

该书不断地再版和重印,教育了千百万读者和一代又一代的青年,使它成为享有盛誉,家喻户晓的文学作品。

【作品意义】1、通过一个外国人的所见所闻,客观地向全世界报道了共产党和红军的真实情况,使西方人第一次了解到中国共产党人的真实生活。

2、书中不仅记录了考察所得的第一手资料,而且深入分析和探究了“红色中国”产生、发展的原因,对中国共产党和中国革命作了客观评价。

【人物形象】周恩来(第二篇)人物印象:是一个书生出身的造反者。

性格特点【相关情节】①头脑冷静、学识丰富【他先在南开中学,后在南开大学学会了英语,受到了“开明的”教育;他先后在法国、英国、德国进行学习】②吃苦耐劳、不屈不挠【他在南方进行了多年的艰苦斗争,用步枪、机枪、铁锹对付轰炸机、坦克、装甲车,甚至没有盐吃,不得不用人的铁的意志来代替;后来他又身患重病,九死一生,终于长征到了西北的红色新根据地】③敢于反抗、忠于信仰【他从学生时期就开始参加运动且从未停止,在法国帮助组织中国共产党,回国后又领导上海工人运动、八一起义】④自信热情【他欢迎任何一个新闻记者来苏区访问,并愿意提供一切帮助;他替作者起草一个旅程,开列着为时共需九十二天的旅程中的各个项目】贺龙(第二篇)人物印象:威望高,口才好,英勇善战,有出色的军事才能,性格急躁但很谦虚。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名著导读《红星照耀中国》课件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人物 和蔼文雅,头脑冷静,平易近人,善于分析推理,
周 形象 讲究实际经验。

①第一次见面用英语跟斯诺打招呼;

②为斯诺计划采访行程;
相关 ③揽着“红小鬼”的肩在乡间漫步;
情节 ④在上海和工人领导成功组织了五万名工人的纠察
队,参军阀那里得到经验,训练了武装力量,领导
举行了上海工人总罢工。
人物 大个子,像只老虎一样强壮有力。身体健康,不知 肖像 疲惫。
一、创作背景
1840年—1919年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主要任务:反对外国侵犯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
1919年—1949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主要任务:反对外国侵犯。
创作背景 为什么新旧民主主义以1919年为分界限?
1919年5月4日
五四运动
中国派30万劳工参与一战,中国属于“协约国” 战胜方,但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把青岛分割给了日本,国内掀起“还我主权”的 “五四爱国运动”。

厚,喜欢运动和读书,大勇大智、爱党爱
人物形象 民,是一个为革命甘愿丢弃个人财富和地
位的共产党人,同时还是一位作战经验丰
富的杰出军事家。
①他喜欢在营地里转,同弟兄们一起讲故事、打球;
②他喜欢运动,乒乓球打得挺好,篮球也打个“不厌”;
③他也喜欢读书,仔细制定读书计划,熟读政治、经济
的书籍;
相 ④坚持寻找并加入共产党,寻找新的革命道路; 朱 关 ⑤在长期的作战中形成自己带兵的特殊战术;
第八篇 同红军在一起
一 “真正的”红军 二 彭德怀印象 三 为什么当红军? 四 游击战术 五 红军战士的生活 六 政治课
第九篇 同红军在一起(续 )
一 红色窑工徐海东 二 中国的阶级战争 三 四大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纪实作品的阅读 1.作者简介 埃德加·斯诺于1905年出生在美 国密苏里州堪萨斯市,是家中三个 孩子中最小的一个。他父亲开了一家
小印刷厂,家里过着小康生活。父亲要他也从印刷业开 始自己的生涯,但他却走上了一条与父亲截然不同的道 路,成为世界著名的记者。埃德加·斯诺于1928年来华, 曾任欧美几家报社驻华记者、通讯员。1933年4月到 1935年6月,斯诺同时兼任北平燕京大学新闻系讲师。 1936年6月斯诺访问陕甘宁边区,写了大量通讯报道, 成为第一个采访红区的西方记者。
2.《红星照耀中国》又名________,是美国著名记者 ________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______作品。 答案:《西行漫记》 埃德加·斯诺 纪实性
3.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 道:“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大规模的转移是历史上 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文中的“大规模的转移”是 指____________。 答案:红军万里长征
(2)“这场军事政变”的动机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西安事变 张学良 杨虎城 (2)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答联共抗日,抗日,救亡, 救国,爱国等均可)
5.名著阅读。 总有一天有人会把这部激动人心的远征史诗全部写
深入的调查。四个月的采访,他密密麻麻地写满了14个 笔记本。当年10月底,斯诺带着他的采访资料、胶卷和 照片,从陕北回到北平,经过几个月的埋头写作,《红 星照耀中国》(《西行漫记》)的报告文学终于诞生。
【达标训练】 1.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写的《____________》一书, 第一次向外界详细介绍了中国共产党和红军的事迹。 答案:红星照耀中国
4.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不 论我们对这一事件的动机及政治背景做何评论,都必须 承认这一点,在西安进行的这场军事政变时机抓得很好, 执行得也十分利落……使中国最终站到了即将来临的世 界反法西斯斗争一边。” (1)斯诺所说的“这场军事政变”指的是________,发 动者是________________。
2.内容简介 《红星照耀中国》(RED STAR OVER CHINA)是美国著 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是一部文笔优美的纪 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当时为了在国民党统治区出版 方便,曾易名为《西行漫记》。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
年6月至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 甘宁边区)进行实地采访的所见所闻,向全世界真实报 道了中国和中国工农红军以及许多红军领袖、红军将领 的情况。毛泽东和周恩来是斯诺笔下最具代表性的人物 形象。
(1)以上文段选自名著__________________,横线处的 人物是____________。 答案:《红星照耀中国》 毛泽东主席
(2)你还能写出作品中有关长征的几个故事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爬雪山、过草地、飞夺泸定桥、强渡大渡河。
下来。在此以前,我得继续写我的报道,因为我们现在 已经写到红军在西北的会师。我把____________关于这 六千英里的长征的旧体诗附在这里作为尾声,他是一个 既能领导远征又能写诗的叛逆者: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 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3.写作经历 作者于1936年6月至10月对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进行 了实地考察,根据考察所掌握的第一手材料完成了《西 行漫记》的写作。斯诺作为一个西方新闻记者,对中国 共产党和中国革命做了客观评价,并向全世界做了公正 报道。
斯诺同毛泽东、周恩来等进行了多次长时间的谈话, 搜集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第一手资料。此外,他还实 地考察,深入红军战士和老百姓当中,口问手写,对苏 区军民生活、地方政治改革、民情风俗习惯等做了广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