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对生态的影响
环境破坏
环境破坏环境破坏是指人类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兴建工程项目而引起的生态环境的退化及由此而衍生的有关环境效应,从而对人类的生存环境产生不利影响的现象。
如: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盐碱化、资源枯竭、气候变异、生态平衡失调等等。
什么是环境破坏环境破坏造成的后果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恢复,有些甚至是不可逆的。
例如:一次性木筷,手机辐射,工厂排放污水、废气,汽车尾气等,会对大自然造成很多不可估量的危害。
全球10大环境问题:1、气候变暖2、臭氧层破坏3、生物多样性减少4、酸雨蔓延5、森林锐减6、土地荒漠化7、大气污染8、水体污染9、海洋污染10、固体废物污染全球气候变暖是一种“自然现象”。
由于人们焚烧化石矿物以生成能量或砍伐森林并将其焚烧时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多种温室气体,由于这些温室气体对来自太阳辐射的可见光具有高度的透过性,而对地球反射出来的长波辐射具有高度的吸收性,能强烈吸收地面辐射中的红外线,也就是常说的“温室效应”,导致全气候变暖。
全球变暖的后果,会使全球降水量重新分配、冰川和冻土消融、海平面上升等,既危害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更威胁人类的食物供应和居住环境。
臭氧层被大量损耗后,吸收紫外辐射的能力大大减弱,导致到达地球表面的紫外线B明显增加,给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带来多方面的的危害,目前已受到人们普遍关注的主要有对人体健康、陆生植物、水生生态系统、生物化学循环、材料、以及对流层大气组成和空气质量等方面的影响。
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 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
这种多样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种多样性,物种的遗传与变异的多样性及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其中,物种的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关键,它既体现了生物之间及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又体现了生物资源的丰富性。
我们目前已经知道大约有200万种生物,这些形形色色的生物物种就构成海洋生物多样性了生物物种的多样性。
酸雨正式的名称是为酸性沉降,它可分为“湿沉降”与“干沉降”两大类,前者指的是所有气状污染物或粒状污染物,随着雨、雪、雾或雹等降水型态而落到地面者,后者则是指在不下雨的日子,从空中降下来的落尘所带的酸性物质而言。
关于'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的影响'的深度思考
关于'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的影响'的深度思考简单到复杂的问题:1. 什么是自然资源过度开发?2. 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如何导致环境破坏?3. 环境破坏对人类和生态系统有何影响?更加深入的问题:4. 哪些自然资源常常受到过度开发的影响?这包括水资源、森林、矿产等吗?5. 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如何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和生态系统崩溃?6. 气候变化与自然资源过度开发之间有何关联?7. 环境破坏如何对人类健康、粮食安全和水资源供应产生直接影响?总结和回顾时参考的问题:8. 环境保护政策和可持续发展实践如何有助于减轻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的影响?9. 未来,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和环境破坏可能如何进一步恶化,并如何应对这些挑战?10. 个人和社会在减缓环境破坏方面可以扮演什么角色?我的看法和理解:自然资源过度开发指的是对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如水、土地、森林、矿产和能源的过度利用,以满足人类的需求和经济增长。
这种开发方式通常伴随着严重的环境破坏,产生了以下一些重要影响:1. 生态系统破坏: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导致了森林砍伐、湿地填充、土地开垦等,这些行为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导致生物多样性丧失、物种灭绝和生态系统崩溃。
2. 水资源枯竭:过度开发地下水和河流,导致了水资源的枯竭和地下水位下降,威胁了全球饮用水供应和农业灌溉。
3. 土壤侵蚀和荒漠化:过度农业和不合理土地开发引发了土壤侵蚀和荒漠化,减少了可耕种土地,影响粮食安全。
4. 气候变化:开采和燃烧化石燃料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之一,过度资源开发导致温室气体排放增加,引发气候变化影响。
5. 人类健康问题:环境破坏会导致污染、水污染和空气污染,对人类健康产生直接影响,增加慢性疾病的风险。
可持续发展实践和环境保护政策的制定可以有助于减轻自然资源过度开发的影响。
这包括采取措施减少资源浪费、鼓励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保护生态系统、实行资源回收和重复使用等。
个人和社会也可以通过改变生活方式、支持环保组织和教育宣传来参与减缓环境破坏的努力,以实现更可持续的未来。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及其影响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及其影响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和生存的基础,包括空气、水、土壤、矿产、能源以及各种动植物等。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导致了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这对环境和人类社会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
首先,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导致资源的快速枯竭。
人类过度开采矿产资源、伐木过度破坏森林以及过度捕捞海产品等行为都加剧了自然资源的枯竭。
例如,全球石油储量正逐渐减少,世界各地的森林遭受严重破坏,许多物种处于濒危甚至灭绝的边缘。
当自然资源消耗过快,无法及时恢复,将对人类的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
其次,过度利用自然资源还导致了环境的恶化。
过度开垦土地导致土壤质量下降和水土流失,过度捕捞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的破坏,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导致水体污染等。
这些对环境的破坏不仅危害其他生物的生存条件,也给人类自身带来了许多问题。
例如,土壤质量的下降导致农作物产量减少,水体的污染影响人们的饮用水安全,环境恶化还可能引发自然灾害,诸如洪涝和干旱等。
过度利用自然资源还导致了生态系统的崩溃。
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平衡和人类健康至关重要。
然而,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利用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
破坏了生态系统的连锁反应会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包括灾害频发、生物多样性减少、生态平衡被打破等。
这可能影响到农业、林业、渔业等与生态系统密切相关的产业,进而对人类社会的经济和生活产生重大的挑战。
最后,人类对自然资源过度利用的行为也引发了社会问题。
一些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往往导致资源的不均衡分配和贫富差距的加剧。
资源富裕地区过度开发,而贫困地区往往无法获得足够的资源,导致社会不公平的现象。
此外,在资源过度利用的同时,也可能导致环境恶化和生态系统破坏,给农民、渔民和部分弱势群体带来巨大的生计压力和损失,进一步加剧了社会问题。
为了应对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以及其带来的影响,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措施。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及其影响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及其影响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是指人类在生产、消费和生活活动中对自然资源过量采集和使用,超过了自然资源的自然产能和再生能力,从而导致资源的耗竭和生态环境的恶化。
这种过度利用对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都带来了重大的影响。
第一,过度利用自然资源导致资源的枯竭。
人类利用自然资源主要是为了满足工业生产、能源需求和人类日常生活的需要。
然而,由于人类对资源的过度开采和使用,许多自然资源正在迅速耗尽。
例如,石油和天然气是人类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中的主要能源,但是它们的储量是有限的,目前已经进入了后石油时代的警戒线。
森林资源也在不断减少,由于过度砍伐和非法采伐,世界上许多地区的森林已经消失,生物多样性也遭到严重破坏。
第二,过度利用自然资源对生态环境造成破坏。
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使得生态系统失去了平衡,破坏了生物多样性。
过度捕捞和过度扰乱水域生态系统,导致许多鱼类和海洋生物种群减少甚至濒临灭绝。
土地过度开垦和过度化肥使用导致了土壤侵蚀和土地贫瘠,丧失了农田的生产力。
空气和水污染也随着人类过度利用自然资源而加剧,导致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如酸雨、全球气候变暖和水资源短缺等。
第三,过度利用自然资源对人类社会造成经济和生活问题。
随着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破坏,许多行业将面临资源供应不足和产能下降的问题。
这将导致工业生产的萎缩和经济衰退,同时也会带来失业和社会动荡。
资源稀缺也会导致资源价格的上涨,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经济负担。
例如,石油价格的上涨会导致油价飞涨,给人们的交通和能源消费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为了解决人们对自然资源过度利用的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首先,应该加强自然资源的保护和管理,通过合理的规划和监测,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同时,应该采取措施减少资源的浪费和损耗,推动绿色生产和消费模式。
其次,需要鼓励发展可再生能源和绿色技术,减少对有限资源的依赖。
我们还需要加强环境教育和意识的普及,提高人们对资源保护的意识和行动。
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
全球生态环境问题有哪些?该怎样协调2010-11-18 11:36 [查查吧] 来源:生态环境问题生态环境问题是指由由于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严重失调,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生态环境问题一般可以分为2类:(一)不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所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
由于盲目开垦荒地、滥伐森林、过度放牧、掠夺性捕捞、乱采滥挖、不适当地兴修水利工程或不合理灌溉等引起水土流失,草场退化,土壤沙漠化、盐碱化、沼泽化,湿地遭到破坏,森林、湖泊面积急剧减少,矿藏资源遭到破坏,野生动植物和水生生物资源日益枯竭,生态多样性减少,旱涝灾害频繁,水体污染,以致流行病蔓延。
(二)城市化和工农业高度发展而引起的“三废”(废水、废气、废渣)污染、噪声污染、农药污染等环境污染。
生态环境问题表现比较突出的有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1、全球变暧与海平面上升,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增加,将出现更严重的温室效应,旱涝灾害可能增加。
2、土壤过分失与人均耕地面积不断减少,1980-2000年之间,人均土地总量减少38%。
3、森林资源日益减少,世界森林每年几乎减少1%。
4、淡水供给不足将构成经济发展和粮食生产的制约因素。
5、臭氧层的损耗将大影响水生生态系统。
6、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动植物资源急剧减少。
7、人口迅速增长,形成与日俱增的压力,预计2025年将突破80亿。
☆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一)滥采滥用自然资源。
包括:①滥伐森林,滥捕滥杀野生动物,破坏了自然界的生态环境;②滥垦草原,造成土地沙漠化;③无节制地抽取地下水,使地下水位下降,并引起地面下沉;④滥采滥用矿产资源,对有害人体的汞、铅、镉、砷等元素,以及放射性元素,从地层深处采掘出来以后,不加妥善处理,任其散落到地表各地,污染环境,等等。
(二)任意排放有害物质。
工业“三废”和有害人体健康的农药,不加处理、不加限制,任意排放到大气、江河湖海和土壤中,污染和毒化环境;有的为农作物或鱼类吸收并富集,最终危害人类健康。
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
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和条件之一,包括陆地、水域、大气等自然资源。
随着人口的增加、经济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对自然资源的利用不合理和过度开发已经导致了一系列的问题,如土地沙漠化、水资源短缺、空气污染等。
生态环境的恶化也给人类带来了健康和安全的威胁,如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在面对这些问题时,我们需要进行对策分析,以保护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需要制定严格的法律和政策来规范自然资源的利用。
政府可以通过立法、执法和监管,对资源开发进行限制和监管,加大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确保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
要建立健全的资源管理和保护机制。
可以成立专门的机构来负责资源管理和保护工作,制定相关的保护计划和措施,并加强监测和评估工作,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需要推广节约资源和循环利用的理念和技术。
人们应该提高资源利用的效率,减少资源浪费,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
保护生态环境也是至关重要的。
要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
政府可以投入更多的资金和人力来进行生态保护和修复工作,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加强生态环境监测和评估,建立生态环境保护的长效机制。
要加强环境管理和污染治理。
政府应该加大对环境污染的整治力度,加强企业的环境监管和排污控制,强化环境执法,提高违法者的违法成本,推动企业实施清洁生产,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要加强环境教育和宣传工作。
通过开展环境教育和宣传活动,提高公众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重视程度,号召人们积极参与环境保护,共同推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解决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政府需要加大对资源管理和环境保护的力度,企业和个人也要自觉履行环境责任,共同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现。
江苏苏州。
非法占用土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非法占用土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近年来,非法占用土地问题在我国日益严重,给生态环境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非法占用土地一方面涉及违法行为,损害了国家的法律尊严和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另一方面,非法占用土地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可逆转的破坏,影响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和人类的生存环境。
本文将从土地资源的流失、生态系统的破坏以及对人类健康的危害等方面探讨非法占用土地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首先,非法占用土地导致土地资源的流失。
土地是人类生产和生存的基础,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当非法占用者私自占用土地时,无视法律的保护和土地的合理利用规划,将土地用于违法的建设或其他非法目的,导致原本可用于农业、工业和城市建设的土地被非法占用,致使土地资源流失。
这些非法行为导致土地面积的减少,直接影响了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农田的耕种面积,给国家粮食安全带来一定的威胁。
其次,非法占用土地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
土地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水、空气和生物之间形成了复杂的生态链条。
而非法占用土地通常会导致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打破生态链条的平衡。
例如,非法占用湿地用于建设工业园区,破坏湿地环境,导致湿地内的鸟类、动植物等生物丧失了繁衍栖息的环境,破坏了湿地生态系统的平衡。
类似的情况还有非法占用林地进行乱砍滥伐,破坏了森林生态系统,导致许多珍稀植物和动物濒临灭绝。
非法占用土地所带来的种种破坏,使得自然生态系统无法恢复,给人类造成了长远的生态后果。
此外,非法占用土地对人类健康也带来了危害。
生态环境的破坏会引发空气、水质、土壤等污染问题,这直接危及到人类的健康。
非法占用者通常不顾环境保护,可能在占用的土地上排放有害废气、工业废水和垃圾等,这些污染物会进入水源和大气中,通过食物链进入人体,对居民的健康带来重大威胁。
此外,非法占用土地还往往伴随着违法建筑物的兴建,这些建筑物可能存在建筑质量低劣、缺乏基本设施等问题,给人们居住和生活带来一系列安全隐患。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自然资源是地球赋予人类的珍贵财富,它们的存在和合理利用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
然而,过度开发和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导致了环境恶化、生态平衡失调以及资源枯竭的问题。
因此,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一、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指的是在满足人类需要的前提下,尽量减少浪费和污染,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潜力。
首先,我们应该意识到自然资源的有限性和可持续性。
只有确保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才能满足当前及未来的需求。
其次,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需要建立科学的管理体制和政策法规。
政府应加强监管,制定相关法律,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推广节能减排技术,以减少对资源的依赖和消耗。
此外,倡导绿色生活方式也是合理利用资源的重要途径。
人们应该减少浪费,选择环保产品,倡导节约用水、用电等行为习惯。
二、自然资源的保护自然资源的保护是指采取措施保护生态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保护稀有动植物和珍稀地理景观等。
保护自然资源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加强环境保护意识。
人们应该认识到环境破坏的危害性,积极参与环保行动,如植树造林、垃圾分类等。
第二,加强自然保护区的建设和管理。
自然保护区是维护生态系统完整性和稳定性的重要手段,需要加大投入和管理力度,加强监测和执法工作。
第三,推动可持续发展。
保护自然资源要以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为前提,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只有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三、人类对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意义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可以保障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只有合理利用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和发展。
其次,保护自然资源可以维护生态平衡。
生态系统的平衡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前提,保护自然资源可以维护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最后,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类应当在自然界和谐共生,以保护自然资源为己任,为后代子孙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
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
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口向城市集中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然而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同样严重。
因此,如何保护生态环境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已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重大问题。
下面将介绍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
一、问题分析1. 自然资源利用问题(1) 资源的过度开发和浪费由于需求过大,部分自然资源被过度开发和使用,加剧了资源的短缺和地球环境的污染。
同时,在资源利用中存在大量浪费的现象,如水、电、燃气等的浪费,使得资源利用效率极低。
(2) 资源的不平衡分布不同的地区自然资源的分布不同,有些地区资源丰富,而有些地区却相对缺乏。
例如,西北地区的水资源匮乏,而南方地区的水资源相对较多。
在不平衡分布的情况下,资源的分配和利用也存在问题,需要制定更加合理的发展政策进行调整。
(3) 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的矛盾在资源利用的过程中,环境问题也随之产生。
例如,矿区的开采会导致土地沙漠化和水资源的污染,传统的化石燃料的使用会导致空气污染、温室气体的增加等问题。
这些问题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来解决。
2. 生态环境保护问题(1) 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随着经济增长的需要,人们对自然的开垦和改造也越来越大,导致了自然生态环境的破坏。
例如,水、土地和空气的污染、生物物种的灭绝和森林砍伐等问题严重威胁着人类自身的健康与生存。
(2) 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加速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加速也同样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劣化。
高楼大厦、机械化交通和化工厂等污染物质的释放导致空气和水体的污染,而大量的垃圾处理也成为城市环境中的大问题。
二、对策分析(1) 加强资源管理对关键资源开展科学、有效、可持续的管理,实现水、土、气、能源的精细化管理和集约化利用,达到更加合理的资源利用方式。
(2) 开展资源综合利用采取先进的技术和技巧来开展资源综合利用,包括充分利用新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加强废物回收等。
自然资源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
自然资源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是我们赖以生存的重要基础,包括土地、水域、空气、矿产等。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自然资源正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因此,对于自然资源的合理管理和生态环境的保护变得尤为重要。
自然资源的管理需要找到平衡点,既要满足人类的需求,也要保护环境。
过度利用自然资源,将导致资源的枯竭,造成生态系统的退化甚至崩溃。
例如,过度砍伐森林导致了水源的枯竭和气候的变化,过度开采矿产资源造成环境污染和土地沙漠化等。
因此,政府应当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限制过度利用,保护自然环境的稳定。
在自然资源管理中,科学技术的应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科学技术的进步为自然资源管理提供了诸多解决方案。
例如,通过遥感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土地利用变化,通过水资源管理软件可以实现对水资源的精确测量和管理。
同时,科学技术的应用也可以推动资源的可再生利用。
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可以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大幅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生态环境保护是自然资源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
保护自然环境是保护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目标。
保护生态环境,既要注重局部的生态系统保护,也要关注整个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
例如,人类应当尽量保留和恢复森林、湿地等重要生态环境,减少破坏性开发与污染行为,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种群数量和多样性。
实现自然资源管理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
政府、企业、个人都有责任和义务参与其中。
政府应当加强对自然资源的管理,建立科学的规划和管理体制,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并加强监管。
同时,政府还应当加大对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推动科学技术的应用。
企业应当采取环保措施,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和环境的污染。
个人应当增强环保意识,从自身做起,节约能源、减少废物排放。
为了实现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我们需要摒弃短视的行为,转变发展观念。
只有通过合理管理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才能确保地球的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知识: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
生态环境知识: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一、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利用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土地被用于城市建设、工业用地和基础设施建设,引起了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和环境污染问题。
城市化过程中,土地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往往导致了乡村环境的破坏和生态系统的恶化。
2.农业土地利用农业是土地利用的主要形式之一。
过度开发和滥用农业土地会导致土地退化、水土流失和化肥农药污染等问题,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
同时,农业土地开发也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影响土地的生产力和可持续利用能力。
3.工业土地利用工业用地的开发和利用往往伴随着大量的排放物和废弃物的产生,对土地和水资源造成污染,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威胁。
工业用地开发的规划和管理应充分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和处理工业废弃物,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
二、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1.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
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会导致土地压缩、生态系统功能丧失、生物多样性消失等问题,从而影响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因此,保护土地资源,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对生态环境保护至关重要。
2.生态用地规划制定科学合理的生态用地规划是保护生态环境的关键。
通过生态用地规划,可以合理划定自然保护区、生态修复区和生态农业区等生态用地,加强对重要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保障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生态补偿政策制定和实施生态补偿政策是保护生态环境的有效手段。
通过对生态系统功能区实行生态补偿政策,可以激励保护者更好地保护和管理生态系统,促进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工作的开展。
4.加强监测和评估加强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监测和评估工作,可以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整治。
同时,通过科学评估土地利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为合理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促进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途径1.加强政策法规建设制定健全土地利用规划管理、土地资源保护、生态环境修复和生态补偿等相关政策法规,明确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和责任,加强对土地利用的管理和监督,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
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在人类的进步和发展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大。
在对自然资源的利用方面,人类在一定程度上对生态环境造成了破坏和污染,对于这些问题,需要找到解决的方法和对策。
一、自然资源利用问题1. 能源枯竭与消耗:由于人口和经济发展的不断增长,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其可再生性和易得性却越来越低,因此在未来可能面临能源枯竭和消耗的问题。
2. 水资源愈发紧缺:过量使用、过度排放、污染等因素导致,水资源不仅变得更加紧缺,同时水质也在不断恶化。
3. 矿产资源枯竭:在大量采矿、过度开垦等情况下,矿产资源开始变得稀缺,在一些地区甚至已经开始枯竭。
4. 土地资源减少: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和过度的耕作,造成了土地资源的进一步减少。
这不仅影响到大量农民的生计,同时也威胁到了自然环境的平衡。
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1. 过度开发:在不断的开发和建设中,大面积的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这些措施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贯彻,导致严重影响了自然环境的平衡。
2. 海洋污染:大量的废水排放和污染物排放导致海洋环境的恶化,很多海洋生态链已经破坏。
3. 大气污染:化石燃料的使用、机动车尾气等问题,让大气环境遭受了严重的污染,造成了雾霾、酸雨等一系列的问题。
4. 水污染:由于大量工业和人类生活污染物的排放,导致水质下滑,很多河流和湖泊都已经遭受了污染。
三、对策分析1. 增加能源的可再生性:发展新能源,提高再生能源的占比,降低能源的消耗与污染。
比如,风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2. 加强节水意识:政府部门可以加大节水设施的建设,努力提高工农业用水的利用效率。
而普通人则通过自己言传身教、重视节水等方式加强节水意识。
3. 发扬矿业资源再生利用意识:在垃圾归类、资源回收方面,不断完善再生利用的设施和技术,减轻矿产资源的压力。
4. 推行有机农业和农村的生态环境建设:鼓励有机农业和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使农民不再追求单纯的盈利,从而推动生态环境的保护。
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
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自然资源的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人类社会发展中面临的重要问题。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经济的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同时自然环境受到了严重破坏。
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环境,成为了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分析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并提出相关对策。
一、自然资源利用问题自然资源是支撑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包括空气、水、土地、矿产资源、能源资源等。
随着人类经济活动的不断扩张,自然资源的利用情况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
部分自然资源被过度开采和利用,导致了资源短缺和枯竭的问题。
能源资源的大量消耗导致了能源危机的出现,水资源的过度开采导致了地下水位下降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自然资源的利用方式和效率问题也值得关注。
在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资源利用的效率并不高,存在着大量的浪费和污染。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建设用地的需求急剧增加,导致了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和耕地面积的减少。
一些自然资源的利用存在着浪费和污染的问题,如能源资源的过度消耗和大气污染问题。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生态环境是维系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包括大气、水、土壤、植被等各种自然要素。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生态环境受到了严重的破坏。
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
工业废气排放和汽车尾气排放导致了大气污染,工业废水和农业面源污染导致了水体污染,土地的过度开发和化学农药的使用导致了土壤污染。
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也是当前面临的问题。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进程,大量的自然生态系统被破坏和破坏,许多野生动植物濒临灭绝,生物多样性受到了严重威胁。
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生态环境的平衡和可持续发展。
三、对策分析针对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需要采取综合的对策,包括政府管理、科技创新、公众参与等方面的努力。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是一个长期以来备受关注的问题。
随着人口的增长、科技的进步和经济的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对资源的过度开发却带来了一系列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环境破坏、生态失衡和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探讨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所带来的影响。
一、环境破坏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不可避免地导致环境的破坏。
首先是水资源的过度开采造成水源枯竭和水质污染。
由于农业、工业和生活用水的不合理利用,许多地区的河流和湖泊逐渐干涸,水资源的紧缺已成为全球性的问题。
同时,水污染也威胁着人类的生存环境,影响着生态系统的平衡。
其次是森林资源的过度砍伐导致森林覆盖率下降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对维持大气的稳定、调节气候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人类过度砍伐森林,不仅减少了森林覆盖率,还破坏了大量的动植物栖息地,导致了许多物种的灭绝。
再次是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垦和污染造成土地退化和生态平衡破坏。
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农业的发展,大量土地被用于农业生产和城市建设,耕地和草地的减少直接影响着粮食产量和动植物的生存空间。
此外,工业和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和污染物也使得土壤肥力下降,土壤质量恶化。
二、生态失衡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破坏了生态平衡,引发了一系列生态问题。
首先是气候变化。
过度开发燃煤、石油等化石能源导致大量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加剧了全球气候变暖的问题。
气候变化不仅直接影响着生物体的生长和繁殖,还引发了极端天气事件,如干旱、洪水等,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带来了巨大的灾害。
其次是生物多样性的减少。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了许多物种的灭绝和生态链的断裂。
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平衡和生态系统稳定的重要因素,而当某一物种灭绝或者数量下降时,将直接影响到其他物种的生存和繁衍,使整个生态系统受到威胁。
再次是水循环和营养循环的破坏。
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导致了水循环和营养循环的破坏,进而引发水土流失、河流污染和生态系统的崩溃。
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可以导致哪些自然灾害
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可以导致哪些自然灾害?(是结合西北、长江中下游、西南地区区域特征分析典型案例)答:土地资源是人类发展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一种综合性自然资源,它是指地球表面一定范围内,由气候、地貌、岩石、土壤、植被、水文和人类活动等自然、人文要素共同作用下所形成的自然历史综合体。
而土地资源的利用方式及强度与自然灾害的关系密切。
由于土地资源本身脆弱性的差异性,造成了在同样的自然灾害面前,不同类型的土地利用的损失程度不一样。
除此之外,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在土地利用的范围上逐步向高风险区发展,也直接导致了灾害发生时灾害的损失量增大,换句话说,人类活动对灾情具有放大机制,尤其是对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利用。
环境与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人类经过漫长的岁月和艰苦的奋斗,在改造自然和发展经济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成就,提高了人类自身的生活水平,推动了社会文明的发展,与此同时,由于工业和农业等方面的处置不当,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构成了非常现实的威胁。
于是,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了全世界目前紧迫而又艰巨的任务。
然而,上述诸多的环境问题都与土地资源的利用有关。
人类在诞生后的很长岁月里,只是自然食物的采集者和捕食者,主要以生活活动、生理代谢过程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即利用环境而很少有意识的改变环境。
这时,人类仅仅为了满足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使用简单的例如:石器和木棒等工具。
随着人类学会驯化植物和动物,发展了农业和畜牧业,并为了扩大种植面积而采用刀耕火种进行不合理的开荒、破坏草原、砍伐森林等,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
随之产生了相应的环境问题,尤其是现代化工业的出现,人口的迅猛增长,更使问题日益严重,出现了严重的水土流失、河流泛滥、风沙危害和土地盐碱化、沼泽化、极大地危害了人类自身的健康与生存。
利用土地往往会直接或间接地产生各种各样的环境问题,由此产生的环境问题有些是成正相关的,即能改善生存环境,有有利于人类健康及自身的发展;而绝大多数是呈负相关的,会恶化环境不利于人类的生存,甚至会危机人类生命及财产的安全。
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
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及对策分析自然资源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条件之一,但是人类长期以来的不负责任的利用和破坏,导致了自然生态环境的恶化,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认真研究自然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并找出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1.1 自然资源的浪费自然资源是不可再生的,但是人类经常在使用自然资源时,尤其是在工农业生产中,存在大量浪费现象。
比如在企业中,常常因为没有及时检修或更换设备,导致能源和原材料的过度浪费,在农业生产中,利用化肥和农药,以及耕作方式的不合理使用,导致了土壤和水资源的极度污染和损失。
1.2 自然资源的过度开采自然资源在使用中,有可能被过度开采,例如木材、水源、矿产、钻石等,经常遭到过度利用。
短期内,这些资源的采集可为人类带来很大的财富,但是长期来看,这种不负责任的开采不仅会引起资源的枯竭而且会破坏生态环境。
像大面积的毁林开矿,对于地球的环境也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1.3 生物资源的猎捕和利用人类在利用生物资源时,难以控制对动植物的猎捕和掠夺性利用,这种利用方式对于生物种群非常危险,导致生物物种的形成和灭绝。
比如野生动物的捕杀和非法交易,很容易破坏动物种群,使许多珍稀野生动物的数量锐减。
2.1 大气环境污染随着人类工农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尾气和污染物排放到大气中,导致空气污染严重,气候异常,当空气污染超标时,会对人体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威胁。
2.2 水源污染与合理使用水资源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资源之一,但是水源污染程度很高,加上人类对水资源的滥用、过度的利用和非法采取一些安装泄漏的设备等问题会导致非常危险的后果。
如何避免水源污染、保护水源自然环境,以及合理使用水资源,是环保工作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2.3 土地环境保护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发展,许多不利影响力并且土地环境面临严峻的危机。
如土地沙漠化、垃圾填埋、三废排放等等。
土地资源是保持生态平衡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保护土地环境和耕地是必不可少的。
自然资源开发对生态破坏的影响
自然资源开发对生态破坏的影响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对自然资源的需求量也在日益增加。
然而,自然资源开发往往伴随着生态破坏,给我们的环境带来了巨大的负面影响。
本文将从水资源、土地资源和矿产资源三个方面探讨自然资源开发所带来的生态问题,并探讨如何解决这些问题。
首先,水资源的开发对生态破坏的影响不容忽视。
大规模的水利工程如水坝建设、河道改道等,虽然为人们提供了大量的水源,支持了农业和工业的发展,但也带来了水生态系统的破坏。
水坝会导致河流的堵塞,鱼类迁徙和繁殖的途径被堵塞,生态系统的平衡被打破。
此外,水库的建设还会淹没大片的土地和森林,破坏了原有的生态环境。
因此,在水资源的开发过程中,我们应该更加注重生态保护,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进行水利工程规划,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其次,土地资源的过度开发也是造成生态破坏的重要原因之一。
城市化进程中,大量的土地被开发用于房地产建设和基础设施建设。
大规模的城市扩张不仅导致了农田的减少,破坏了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也导致了大量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消失。
激烈的土地抢夺和非法开发使得许多珍稀植物和动物物种面临灭绝的危险。
因此,在土地资源的使用中,我们应该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避免进一步的生态破坏。
最后,矿产资源的采掘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也是一个重要问题。
大规模的矿产开采对地表和地下的生态系统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开采活动导致了土地和森林的破坏,水源的受污染,空气中的污染物排放也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危害。
无论是煤炭、石油、天然气还是金属矿产的开采,都需要考虑环境保护的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减少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保护生态环境。
首先,应加强环境保护意识的培养,教育公众重视自然资源的保护,提倡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
其次,我们需要强化环境法规的实施和监管,对违法开发进行惩罚,为生态环境保护提供法律保障。
此外,政府和企业应当加强科学研究,开展环境影响评估和可行性研究,选择更加环保的技术和方法进行资源开发,减少对生态环境的损害。
是否应该禁止使用天然资源的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禁止使用天然资源的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禁止使用天然资源。
首先,天然资源的使用过度会导致资源枯竭和环境破坏。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的加速发展,对天然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导致资源的消耗速度远远超过了天然资源的再生速度。
例如,全球各地的森林、水源和矿产资源都面临着枯竭的危机,这将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其次,天然资源的使用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大量的化石燃料被燃烧,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和其他有害气体,导致全球变暖和气候变化。
同时,许多工厂和矿山的建设破坏了生态平衡,导致了许多动植物的灭绝。
这些都是天然资源过度使用的直接后果。
最后,禁止使用天然资源可以促进可持续发展。
如果不加以限制和管理,天然资源的过度使用将导致人类社会的不可持续发展。
因此,禁止使用天然资源可以推动人类社会向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保护地球的生态环境,确保子孙后代能够继续享受地球的资源。
反方观点,不应该禁止使用天然资源。
首先,天然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天然资源,无论是食物、水源还是能源,都是来自于天然资源。
因此,禁止使用天然资源将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其次,天然资源的使用是人类的权利。
天然资源属于全人类共同拥有,每个国家和每个人都有权利使用这些资源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禁止使用天然资源将侵犯人类的权利。
最后,科技进步可以解决天然资源的问题。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可以开发出更加高效的资源利用方式,减少对天然资源的依赖。
例如,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可以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减少对石油和煤炭等资源的需求。
因此,不应该禁止使用天然资源,而是应该通过科技进步来解决天然资源的问题。
名人名句:“地球提供了足够满足每个人需求的一切,但不足以满足每个人贪婪的欲望。
”——甘地。
“我们没有借地球的资源,而是从我们的子孙那里借来的。
”——美国印第安酋长西雅图。
经典案例:工业革命期间,大量的煤炭被使用,导致了空气和水质的污染,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是否应该废除自然资源开发成为辩论辩题?
是否应该废除自然资源开发成为辩论辩题?正方观点,应该废除自然资源开发。
自然资源是地球上的宝贵财富,它们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然而,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的加速,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已经达到了不可持续的程度。
因此,我们认为应该废除自然资源开发,以保护地球的生态平衡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首先,自然资源的开发已经给地球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大量的森林被砍伐,河流被污染,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被破坏,这些都是自然资源开发所造成的直接后果。
如果我们继续这样下去,地球的生态系统将会受到严重的威胁,人类的生存环境也将会受到影响。
其次,自然资源的开发已经导致了资源的枯竭和能源危机。
许多国家已经面临着能源短缺的问题,而这些问题的根源就是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
如果我们不停止对自然资源的开发,那么未来人类将会面临更加严重的资源危机。
最后,废除自然资源开发将有利于推动可持续发展。
许多科学家和环保专家都认为,只有停止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
例如,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前主任阿奇姆·斯泰纳曾经说过,“我们不能继续以牺牲未来代价来满足当前的需求。
”这句话深刻地说明了废除自然资源开发的重要性。
因此,我们认为应该废除自然资源开发,以保护地球的生态平衡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反方观点,不应该废除自然资源开发。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废除自然资源开发将会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因此,我们认为不应该废除自然资源开发,而应该通过科学合理的方式来利用自然资源,以实现可持续发展。
首先,自然资源的开发为人类社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
自然资源是人类社会的物质基础,它们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必要的原料和能源。
如果我们废除自然资源开发,那么人类社会的发展将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其次,科学合理的自然资源开发可以推动经济的发展。
许多国家通过科学技术的进步,已经实现了对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和利用。
例如,挪威通过对北海石油资源的开发,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增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球的“伤疤”:太空看露天矿坑
美国蒙大拿州布特市伯克利露天矿
秘鲁托克帕拉铜矿
美国亚利桑那州新科尼利亚铜矿
2.2 对土壤的影响
土壤侵蚀:磨损、剥蚀、溶解。 土壤污染:重金属。 土壤酸化:硫化矿床。
2.3 对生物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影响
生物群落: 次生异发演替。 生态系统:水体富营养化,如“水花”、“红潮”。
Tibetan Plateau: Change in river flows / melting glaciers 青藏高原:河流流 量的变化/冰川融化
Southern China: Increase in flood frequency and magnitude 中国南方:洪水发生频率和幅度的提高
2.全球变暖的可能效应
2.全球变暖的可能效应
2.全球变暖的可能效应
太平洋岛国图瓦卢将被迫举国迁移
图瓦卢是世界上海拔最低的国家之一。面积为26平方千米 的弹丸之国,由9个环形珊瑚岛群组成,最高点海拔到5米,首 都富纳富提岛仅为 3米左右,低凹地区的房屋差不多已跟海面 持平,涨潮时随时会淹到居民家门口。海平面增高80多厘米, 太平洋岛国图瓦卢的“灭顶之灾” 事实上己经开始进入“倒 计时” 。 2003 年 , 图 瓦 卢 领导人声明说 , 他们 对抗海平面上升的努 力已告失败 , 将要放 弃自己的家园 , 举国 移民新西兰 。 图瓦卢 将由此成为全球第一 个因海平面上升而进 行全民迁移的国家。
一位柬埔寨农民 正在给庄稼浇水。
摧毁殆尽,到年底时,约 有67万人需要千吨的粮食 救济。
4 可更新资源利用的生态影响
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
食物生产和工业化用地挤占生态用地
边际土地开发和不合理利用加速土地退化
水土流失
土地荒漠化
土壤次生盐渍化
土 地 沙 化
土 地 盐 碱 化
水 土 流 失 融
沙漠化:是指在干旱多风的沙质地表环境 中,由于过度地人为活动破坏了脆弱的生 态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了以风沙 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类似沙漠景观,造成了 土地退化过程。 荒漠化:是指包括气候变异和人类活动在 内的种种因素造成的干旱、半干旱和湿润 、半湿润地区的土地退化,不仅包括沙漠 化,还包括土壤盐碱化、水土流失、冻融 荒漠等。
人类与大自然应该怎样相处:
①人类应该珍惜大自然,尊重大自然中的一切 生命,人类应该保护大自然,做大自然的朋友。 ②人类应该采取积极措施,预防并减少对大自 然的破坏,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保护生态系统,与 大自然和谐相处。
1.3 淡水资源
据有关部门测算,我国水资源总量每年28000亿 立方米,其中河川径流量27000亿立方米,在世界上 排名第6位。地下水资源量8200亿立方米,占水资源 量的 30% 左右。我国水资源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 均值的1/4。且水资源分布不均,南多北少,特别是 北方地区缺水问题日趋严重。
1.7 海洋资源
人类整个地球表面的 71% 是约为 3.6 亿多平方公 里的浩瀚海洋。我国是海洋大国,漫长的海岸线长 达 18000 多公里,加上岛屿岸线则达 32000 多公里。 海区面积 470 多万平方公里,海洋渔场面积 280 万平 方公里,海水可养殖面积260万公顷。海洋鱼类5000 多种,海域生物万余种。 但是,我国海洋资源开发较晚,开发能力较低。 目前我国海洋产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左右,低 于发达国家5%的水平。
①
5 人与自然的关系
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 ①人类的生活每时每刻都离不开自然资源。土 地、水、能源等自然资源是人类生存的基础。各种 生物也是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 ②人类是在自然环境中生存,并从中获取各种 自然资源,以维持自己的生存和发展的。因此,环 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空间和物质条件。 ③人类是大自然的产物,是大自然的一部分, 人类与大自然通过食物链紧紧地联系在一起。
土地荒漠化
土地荒漠化
土壤盐渍化与次生盐渍化
土壤盐渍化主要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和半湿润地区, 它是指易溶性盐分在土壤表层积累的现象或过程。
类型
(1)现代盐渍化 (2)残余盐渍化
(3)潜在盐渍化
土壤盐渍化与次生盐渍化
我国盐渍土总面积约 1 亿公顷, 其中 现代盐渍化土壤 0.37 亿公顷, 残余盐渍化土壤 0.45 亿公顷, 潜在盐渍化土壤 0.17 亿公顷。
2.全球变暖的可能效应
1870-2006全球年平均海平面高度长期变化。 单位:mm(毫米)
气候变化使柬埔寨面临饥荒问题
联合国世界粮食计 划署柬埔寨地区执行长表 示,柬埔寨不仅已成为东 南亚最容易发生灾害的国 家,而且由于全球气候变 暖的缘故,目前正面临干 旱与水患的循环周期。由 于柬埔寨境内农作物已被
滨 海 盐 土 景 观
② ⑦ ⑧ ⑥ ⑤ ④ ③
1、滨海湿润—半湿润海水浸渍盐渍区 2、东北半湿润—半干旱草原—草甸盐渍区 3、黄淮海半湿润—半干旱耕作草甸盐渍区 4、蒙古高原干旱—半漠境草原盐渍区 5、黄河中上游半干旱—半漠境盐渍区 6、甘、蒙、新干旱—漠境盐渍区 7、青、新极端干旱漠境盐渍区 8、西藏高寒漠境盐渍区
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对生态的影响
内容概述
1、我国的资源现状 2、采矿的生态影响 3、自然资源利用与气候变化 4、可更新资源利用的生态影响 5、人与自然的关系
1 我国的资源现状
自然资源的定义: 《辞海》对自然资源的定义:指天然存在的自 然物(不包括人类加工制造的原材料)并有利用价 值的自然物,如土地、矿藏、水利、生物、气候、 海洋等资源,是生产的原料来源和布局场所。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定义:在一定的时间和技 术条件下,能够产生经济价值。提高人类当前和未 来福利的自然环境因素的总称。
冻 荒 漠
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
“土地沙漠化”:是指在干旱多风的沙质 地表环境中,由于过度地人为活动破坏了 脆弱的生态平衡,使原非沙漠的地区出现 了以风沙活动为主要特征的类似沙漠景观 ,造成了土地生产力下降的环境退化过程 。沙漠化是当前世界上一个重要的生态环 境问题,也是一个突出的地质问题。 严重的是“全球沙漠化仍在曼延”。
1 我国的资源现状
资源特点: 自然资源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资源占有量 少,开发难度大。 我国资源开发利用不尽合理、科学,浪费、损 失严重。 合理开发利用资源,坚持开发和节约并举,把 节约放在首位。
1 我国的资源现状
1.1 土地资源
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是“一多三少”,即总量 多,人均耕地少,高质量的耕地少,可开发后备资 源少。虽然我国现有土地面积居世界第三位,但人 均占有量仅有世界人均量的1/3。耕地面积列世界第 2位,但人均排在世界第67位。 中国的粮食问题实际上就是土地问题,我国人 均粮食产量是加拿大人均量的1/5,人均棉花产量是 美国人均量的 1/3 ,人均肉类是加拿大人均量的 1/4 。
1.2 森林资源
森林面积 森林覆盖率 人均森林面积 2 2 (万km ) (%) (m /人) 851 50.4 俄罗斯 58,000 244 26.5 加拿大 79,000 163 17 中国 1,000 226 24 美国 8,000 24 64 日本 2,000
国家
世界森林覆盖率:29.6% 世界人均森林面积:6000m2 /人
重金属污染
土壤侵蚀情况
水体污染
水华
赤潮
3 自然资源利用与气候变化
3.1自然资源利用对气候的影响
1)温室气体积聚与全球变暖
1)温室气体积聚与全球变暖
2)全球变暖的可能效应
Northwest: Desertification (higher evaporation) 西北:荒漠化(高蒸发) North and northeast: Increased water scarcity 华北和东北:水资源 短缺的上升 Coastal regions: Typhoons, storm surge and longterm inundation 沿海地区:台风, 风暴潮河长期性水 灾
1.4 草地资源
我国有草场面积近4亿公顷,约占国土面积42%, 但人均草地只有0.33公顷,为世界人均草地0.64公顷 的 52% 。我国 84.4% 的草地分布在西部,面积约 3.3 亿公顷。中国 90% 的草地正在不同程度地退化,其 中中度退化以上的草地面积占90%。
1.5 矿产资源
我国矿产资源虽然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少, 仅为世界人均水平的 58%。我国的石油、铁、铀、 铜、铝、金产品已从原来净出口国变为净进口国。 我国经济近年来的高速增长,也意味着人均能源消 耗量的高速增长。
1.6 能源资源 第一,煤炭。据统计,全国已累计探明储量 9000亿吨,约占世界已探明储量的1/6,仅次于独联 体和美国,居世界第三位。
第二,石油。我国石油资源量大约在800亿吨左 右,目前,已累计探明储量 130多亿吨,剩余储量还 有30多亿吨,按年产1亿吨水平计算,这些储量可采 期30年。 第三,天然气。据勘探,我国天然气远景储量 在40万亿立方米左右,目前已探明储量1.43万亿立方 米,还不到远景储量的 5% ,说明潜力较大,也表明 我国天然气勘探程度低,还未把潜在资源变为探明 储量。 我国能源探明储量中,煤炭占94%,石油占5.4%, 天然气占 0.6% 。这种富煤贫油少气的能源特点决定 了我国能源生产以煤为主的格局长期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