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校本课程教材《舞蹈》(中学也可用)

合集下载

校本课程舞蹈教案

校本课程舞蹈教案

徐寨镇刘寨小学舞蹈课外兴趣小组一、教学设计理念:舞蹈,是一门综合的富于动感的艺术,学校的舞蹈教学是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要求,通过训练和表演,锻炼学生身体,发展身体素质,提高学生的动作协调性和动作美感,同时陶冶学生的情操,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培养学生讲文明、懂礼貌、爱集体、守纪律的好品格和团结协作的群体意识。

二、教学设计特色:小学“自主、合作”舞蹈教学模式就是在课外音乐活动中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合作创编为主线,让学生在掌握一定舞蹈基本动作和初步具备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后,根据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和感受,通过小组讨论、组际交流的形式,集思广益,共同为歌曲或音乐形象较鲜明的乐曲创编动作及队形。

使儿童在自主愉悦的气氛中,闻乐而动,闻歌起舞,在“练中逐步感知音乐语言,在“乐”中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在“动”中发展身体各个部位之间的协调性。

通过热烈活跃、自主合作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视觉、听觉、肤觉、运动觉得到充分、协调、均衡的发展,这不仅有利于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还进一步增强了群体协作的意识,促进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力,开发学生的想象力、表现力和创造能力,全面整体性地提高班级学生的音乐素质。

舞蹈课教案1教学内容:扶把组合练习准备活动:以各关节为主,目的在于预防和减少关节损伤,增强各关节肌肉韧带的弹性和灵活性,促使大脑中枢神经兴奋、克服人体活动上的生理惰性,振奋精神。

扶把练习:通过扶把练习掌握身体各部位规范的单一动作,克服站立时的腰部无力向下的毛病,增强躯干的力量,增加腿部肌肉的力度、开度及灵活性。

组合练习:通过动作的单一练习和组合,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增加学习的积极性和动作的协调性,是教学达到良好的效果。

教学过程准备活动:1、胸腰练习,教师逐个活动2、进行腿部前、旁、后的韧带和肌肉练习中间练习手位组合复习,结合舞台方位、呼吸、音乐等练习扶把练习1、擦地2、小踢腿3、吸弹撩腿学习新课5——8拍右手扶把,左手打开成七位,站成小八字脚1——8左脚旁吸腿。

(整理)小学拉丁舞校本教材中学也可用.

(整理)小学拉丁舞校本教材中学也可用.

拉丁舞教材前言拉丁舞是21世纪的热门舞蹈之一。

这股热潮已席卷全国、风靡世界。

拉丁舞分为五个舞种,即伦巴、恰恰、牛仔、桑巴、斗牛舞。

它也被称作体育舞蹈。

拉丁舞是以运动肩部、腹部、腰部、臀部为主的一种舞蹈艺术。

对于广大中小学生来讲,利用课余时间接受拉丁舞的训练,有诸多有益之处,它不仅能增强体质,梅花形体,还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发展,丰富他们的综合知识。

本课程教学的目的:1.塑造健美体态,促进个性发展,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增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2.学会了解自我、展示自我,增强自信心,和文明健康的礼仪。

3.了解拉丁舞文化内涵。

培养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意识与能力。

4.提高学生国标舞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水平。

5.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习惯,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形成,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推广校园文化特色。

恰恰舞基本舞步学习方法恰恰舞的动律和伦巴基本相同,由于伴奏舞曲及舞步速度轻快,因而具有活泼、热烈而俏皮的风格特点。

它的步法音乐每小节四拍走五步:慢、慢、快、快、慢。

1:右脚斜前方上步,左脚脚后跟抬起,右手向前,左手往后延伸。

2:与第一步相反,左脚向右斜前方上步,左手向前,右手向后延伸。

3:上左脚,右脚在后交叉。

4:腿右脚,身体向后转,双手向后延伸。

5:左脚向左侧转,右脚在后交叉。

6:重心在左脚,右脚脚尖踮地,身体向左倾。

7:右脚向后退,全脚掌着地,左脚在前,脚尖踮地,身体身上往左边扭动。

8:右脚向左脚前方走一步,与左脚交叉,右手向前,左手向后延伸。

9:身体向后转动,左脚与右脚交叉,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双手向前扭动。

10:身体向右转,右脚正前方上步,脚尖踮地,双手向两边拉开延伸。

伦巴基本舞步学习方法伦巴的音乐节拍是4/4拍。

重音在第一和第三拍。

伦巴的基本舞步是合着音乐节拍,由快、快、慢的动作所合成的。

两个快步是横步,跟着是一个慢步,就完成一个步法。

伦巴的每个舞步有两个动作,一个是迈步,另一个是重心的移动;一只脚踏在地上,重心保持在另一只脚,在跨步时逐渐改变重心。

2020年小学拉丁舞校本教材中学也可用精编版

2020年小学拉丁舞校本教材中学也可用精编版

精选文档拉丁舞教材前言风靡世界。

世纪的热门舞蹈之一。

21这股热潮已席卷全国、拉丁舞是拉丁舞分为五个舞种,即伦巴、恰恰、牛仔、桑巴、斗牛舞。

它也被称作体育舞蹈。

拉丁舞是以运动肩部、腹部、腰部、臀部为主的一种利用课余时间接受拉丁舞的训练,舞蹈艺术。

对于广大中小学生来讲,有诸多有益之处,它不仅能增强体质,梅花形体,还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发展,丰富他们的综合知识。

.塑造健美体态,促进个性发展,培养良好的:1本课程教学的目的.学会了解自我、展示自我,心理品质,增进身心健康全面发展。

2.了解拉丁舞文化内涵。

培养感3增强自信心,和文明健康的礼仪。

.提高学生国标舞4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意识与能力。

.培养学生探究学习的习惯,促5的基础理论知识、基本技能水平。

推广校园文丰富校园文化生活,进学生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的形成,化特色。

恰恰舞基本舞步学习方法恰恰舞的动律和伦巴基本相同,由于伴奏舞曲及舞步速度轻快,因而具有活泼、热烈而俏皮的风格特点。

它的步法音乐每小节四拍走五步:慢、慢、快、快、慢。

1:右脚斜前方上步,左脚脚后跟抬起,右手向前,左手往后延伸。

2:与第一步相反,左脚向右斜前方上步,左手向前,右手向后延伸。

3:上左脚,右脚在后交叉。

4:腿右脚,身体向后转,双手向后延伸。

5:左脚向左侧转,右脚在后交叉。

6:重心在左脚,右脚脚尖踮地,身体向左倾。

精选文档.精选文档:右脚向后退,全脚掌着地,左脚在前,脚尖踮地,身体身上7 往左边扭动。

:右脚向左脚前方走一步,与左脚交叉,右手向前,左手向后8 延伸。

:身体向后转动,左脚与右脚交叉,右脚在前,左脚在后,双9 手向前扭动。

:身体向右转,右脚正前方上步,脚尖踮地,双手向两边拉开10 延伸。

伦巴基本舞步学习方法舞拍。

重音在第一和第三拍。

伦巴的基本伦巴的音乐节拍是4/4两个快步是横步,快、慢的动作所合成的。

步是合着音乐节拍,由快、跟着是一个慢步,就完成一个步法。

伦巴的每个舞步有两个动作,一个是迈步,另一个是重心的移动;一只脚踏在地上,重心保持在另一只脚,在跨步时逐渐改变重心。

中学舞蹈校本课程教材

中学舞蹈校本课程教材

中学舞蹈校本课程教材简介本文档旨在介绍一份中学舞蹈校本课程教材,为中学舞蹈课程的设计和教学提供指导。

目标- 提供全面而系统的舞蹈教学内容,满足中学生的研究需求;- 培养学生的舞蹈技能、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帮助学生了解舞蹈的历史、文化和表现形式。

教材内容1. 舞蹈基本功训练:包括舞蹈姿势、身体控制、平衡与协调等基础技能的训练;2. 舞蹈表达与创作: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和创作能力,让学生能够通过舞蹈表达自己的情感和思想;3. 舞蹈历史与文化:介绍不同舞蹈形式的历史背景、传统文化和地域特色;4. 舞蹈欣赏与评论:引导学生观看、欣赏和评论优秀的舞蹈作品,培养他们的艺术鉴赏能力;5. 舞蹈综合实践:组织学生参与舞蹈演出、比赛等实践活动,提高他们的舞台表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教学方法- 组织集体课堂教学,注重理论知识的讲解和实践技能的培养;- 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和个人表演,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自信心;- 创造多样化的教学活动和任务,提高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 结合多媒体技术和互联网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评估与考核- 设计多样化的评估方式,包括学生作品展示、口头演讲、书面报告等形式;- 注重对学生的实际表现和进步进行评估,鼓励他们的个人发展和创新能力;- 督促学生按时完成作业和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自律和责任感。

教学资源- 提供舞蹈教学所需的音乐、舞蹈视频和图书等资源;- 利用学校舞蹈室、表演场地和舞台设备,创造良好的教学环境;- 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团、比赛和演出等舞蹈活动,拓宽他们的研究体验和舞蹈交流机会。

结语本中学舞蹈校本课程教材旨在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舞蹈技能和艺术修养。

希望通过这份教材能够为中学舞蹈教学提供有效的指导,激发学生对舞蹈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小学校本教材《舞蹈教材》

小学校本教材《舞蹈教材》

小学校本教材舞蹈教材名称:舞蹈队学生来源:二——六年级总学时:17周周课时:1课时(60分钟)指导教师:张媛、武京燕指导思想:当前世界各国对中小学校学生艺术素质的培养都相当重视,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一般都设置了舞蹈课程。

1988年,我国国家教委也曾下达了《全国学校艺术教育规则(1988~2000)》,把实施艺术素质教育作为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中小学校开展普及性艺术教育,开设艺术舞蹈课,通过德智体美各个方面全面培养学生,从而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

作为一种艺术,舞蹈追求艺术美,并具有教育功能、认知功能和审美愉悦功能。

舞蹈能够促进人们身心全面的发展,是美育的重要手段之一,它使人的动作协调、反应灵敏、有力地促进人脑迅速地发育成长;使人筋骨柔韧、肢体强健、精神振奋、心灵净化,增强人们之间的情感交流和社会凝聚力,对人们的道德情操的教育有着深远的影响。

为使更多的孩子有更多的艺术实践机会,我们将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强素质教育的精神,根据少儿的身心特点,开展有计划的、科学的、系统规范的艺术教育培训工作,促使孩子们健康成长。

特编订如下校本教材。

教学目标:舞蹈训练旨在对少儿进行气质、形体塑造。

在音乐舞蹈中表现美、感受美,尝试不同风格的舞蹈组合。

在进行技能技巧训练的同时,激发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增加自信,学会展现自我。

陶冶性格和品德,获得美的熏陶,审美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将得到进一步的培养和发展。

舞蹈队的成立,旨在提高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为舞蹈特长生搭建发展特长、展示自我的平台,也为丰富我校学生的课余生活。

并为区、市艺术节排练舞蹈。

学生情况:目前,舞蹈兴趣班的成员有二十几人,她们经过上学期短短的几次艰苦的训练,基本功大有进展,自信心也有所增强。

但经过一个假期的时间,都有所退步。

并且由于学员的年龄和基本条件的不同,大部分学生连压腿、下叉等基本动作完成都不是很好。

所以不能要求一致,不能操之过急,软度和开度要在个人原有的基础上逐步提高。

舞蹈校本课程标准

舞蹈校本课程标准

小学校本课程《舞蹈》课程标准一、前言舞蹈是对少年儿童进行形体以及协调方式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它可以使儿童得到情操、情感方面的教育。

从爱祖国、爱社会、爱一切真、善、美的事物中,唤起儿童对周围的事物产生兴趣、增长知识、提高智力,从而提高审美情趣与审美能力,培养儿童的心灵美、行为美。

同时,也可以在基础舞蹈中塑造学生的形体以及对舞蹈动作的灵敏程度。

从目前的基础教育体系来看,舞蹈教育还没被纳入小学全面素质教育的正常轨道,许多中小学里都没有设置独立的舞蹈课程。

在小学里,舞蹈教育只不过结合在音乐教育中,一直处于一种附属与依从的地位。

然而,舞蹈作为一种艺术教育手段,它在全面培养学生素质教育中越来越显示它的重要性。

所以,舞蹈完全可以作为一门素质教育课程以提升儿童对课程的积极性。

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总目标是培养儿童的综合素质,提高协调能力。

⒈通过舞蹈动作的训练,培养身体的协调能力,增强敏捷的反映能力、灵活的适应能力、动作的控制能力与平衡能力,增强身体肌肉力量及脊柱、腕关节、膝关节、踝关节与肩关节的柔韧性。

养成正确的身体姿势及塑造健美的形体,提高儿童的身体素质。

⒉通过舞蹈教学,将音乐与舞蹈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审美感。

让儿童们在舞蹈教育过程的体验中,加深对事物的理解与认识、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他们的思想品德。

⒊通过舞蹈教学,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他们的知识,诱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儿童的智力素质。

(二)分目标:低年段(一~二年级):1.观看舞蹈,学会欣赏舞蹈。

2.激发对舞蹈及音乐的兴趣,使其乐于参与儿童集体舞蹈表演。

跳舞时能与音乐协调一致。

3.听到喜欢的音乐能有想去舞蹈的欲望。

4.初步了解舞蹈,能表达个人情感。

5.在舞蹈游戏中,学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

中高年段(三~六年级):1.观赏舞蹈表演,能区分主要舞种。

对舞蹈作品表现的内容与情感有所领悟与体验。

2.能准确地表演儿童舞蹈,并富有感情。

小学美术《舞蹈》教案

小学美术《舞蹈》教案
-表现舞蹈的动态和韵律:如何将动态的舞蹈动作转化为静态的绘画作品,是学生的一大难点。教师应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绘画手法,如线条的粗细、曲直,色彩的冷暖对比等,以表现舞蹈的节奏和动感。
-情感的传递与表达:舞蹈是情感表达的载体,如何在绘画中传递舞蹈的情感是学生需要突破的难点。教师可指导学生观察舞者的表情、动作,理解其背后的情感,并在作品中加以表现。
-掌握绘画舞蹈动作的方法:通过观察和分析,学会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元素表现舞蹈的动态和韵律。如教授学生如何用线条描绘舞者的姿态,用色彩表达舞蹈的情感氛围。
-创作舞蹈主题作品:指导学生运用所学技巧,创作具有个性和创意的舞蹈绘画作品。
2.教学难点
-观察舞蹈动作的细节:学生往往难以捕捉到舞者动作的瞬间美,教师需通过视频、现场演示等方式,帮助学生观察和感受舞蹈动作的细节。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舞蹈的基本概念。舞蹈是通过身体动作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它是文化交流、情感表达的重要方式。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舞蹈视频案例。这个案例展示了舞蹈在实际中的表现,以及如何通过舞蹈动作传递情感。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舞蹈的种类、特点及绘画表现方法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分析舞蹈动作和绘画作品来帮助大家理解。
首先,我意识到在导入新课环节,通过提问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是非常有效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应继续采用这种方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学习状态。
其次,在新课讲授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对舞蹈的基本概念和种类掌握得较好,但在绘画表现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针对这一情况,我计划在接下来的教学中,加强对绘画技巧的讲解和示范,让学生更好地将舞蹈动作转化为绘画作品。

校本课程舞蹈教案

校本课程舞蹈教案

校本课程舞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舞蹈的基本知识,掌握舞蹈的基本技巧。

2. 培养学生对舞蹈的兴趣和热情,提高学生的舞蹈素养。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的表演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舞蹈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2. 舞蹈的基本技巧:如柔韧性、平衡性、协调性等。

3. 舞蹈组合的编排与表演。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舞蹈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2. 示范法:示范舞蹈的基本技巧和组合。

3. 练习法:让学生进行舞蹈技巧的练习和组合的编排。

4. 表演法:让学生进行舞蹈表演,展示所学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准备1. 教室环境布置:音乐设备、镜子、舞蹈垫等。

2. 教学材料:教案、舞蹈视频、音乐等。

3. 学生服装:舒适的运动服或舞蹈服。

五、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学生做简单的舞蹈动作,如拉伸、转圈等,让学生进入学习状态。

2. 基本概念讲解(10分钟):讲解舞蹈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特点。

3. 基本技巧学习(10分钟):示范并讲解舞蹈的基本技巧,如柔韧性、平衡性、协调性等,让学生进行练习。

4. 舞蹈组合编排(10分钟):教授舞蹈组合的编排方法,让学生进行实践。

5. 舞蹈表演(10分钟):让学生进行舞蹈表演,展示所学知识和技能。

6. 总结与反思(5分钟):对本次课程进行总结,学生分享学习心得,教师提出改进建议。

六、教学评估1. 观察学生的舞蹈技巧和组合编排的掌握程度。

2. 观察学生在舞蹈表演中的表现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收集学生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的学习需求和困惑。

七、教学拓展1. 组织舞蹈比赛或舞蹈演出,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舞蹈才华。

2. 邀请专业舞蹈教师进行讲座或示范,拓宽学生的舞蹈视野。

3. 引导学生参加舞蹈相关的社团或兴趣小组,增加他们的舞蹈实践机会。

八、教学注意事项1. 确保学生在练习舞蹈时注意安全,避免受伤。

2. 关注学生的学习进度,适时给予鼓励和反馈,增强他们的学习动力。

舞蹈校本课程教材

舞蹈校本课程教材

前言我校开展舞蹈的目的是通过科学系统的舞蹈教学训练,塑造美丽,增添魅力,锻炼体力,增强体质,磨练毅力,培养自信心,丰富想像力,促进智力,还可以陶冶心灵,培养出活泼、热情、开朗的性格,舞出宝贝的气质。

实践验证,学习舞蹈的孩子经过长期地、专业地、系统地训练后,她们的身体外形会向理想的方向发展。

和其他孩子相比,身材更挺拔、修长、曲线玲珑,举手投足间都能表现出一种优雅,无疑学习舞蹈可以给孩子带来很多益处,包括:优美形体: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孩子,经过舞蹈训练(如挺胸、抬头、收腹)能使他们站得直,形体优美,且能纠正驼背、端肩等形体问题。

协调动作:舞蹈需要全身各部位的配合,达成动作协调性的训练,并且使孩子更有节奏感。

灵活、柔韧肢体:由于经常练习压脚、劈叉、下腰等,孩子的柔韧性,动作灵活性好。

磨练毅力:从基本功开始训练能培养他们不怕吃苦的精神,磨练坚强意志。

提高身体素质:舞蹈需要一定的体力消耗,练习后能促进孩子食欲,增强消化机能,提高身体抵抗力,减少生病机会。

提高合作能力和集体荣益感:舞蹈只有配合默契才能表演好,由此训练了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纪律,培养了协作的观念。

审美情感:舞蹈能使孩子潜移默化地接受到艺术表演的熏陶,使孩子们热爱生活,并能欣赏美、体验美。

培养自信心:舞蹈演出能培养孩子当中表演的能力,使孩子们不怯场,表现力强,增强自信心和更好的心理素质。

促进智力:舞蹈是通过形体、动作、眼神来表现的,在跳舞的过程中能激发孩子的想像力、创造力。

培养舞者气质:舞蹈的健身动作爆发力强,对人体体能潜力开发性强,因为舞蹈多以绕环小关节的运动为主,因此能较好地改善练习者的协调能力。

我校选编的《激情舞蹈》校本课程,目的在于使练习者在表现自己的同时培养自信和气质,让人心情愉悦,纾解情绪。

在舞蹈课中,他们更关注的是大家是否愉快和尽兴,动作是否奔放和潇洒,因此在心理放松上,舞蹈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本册编辑:陈太更教材审核:张健、张生、丁小凤、王丽萍娄丈子九年一贯制学校2013年3月目录第一课 (3)第二课 (4)第三课 (5)第四课 (6)第五课 (7)第六课 (8)第七课 (9)第八课 (10)第九课 (11)第十课 (12)第十一课 (13)第一课重视基本训练孩子们就是这样从小一点点训练基训,然后走上一个个展现自我艺术才华的舞台,走上艺术院校,成为有艺术气质、有灵气、有智慧的一代人!舞蹈是一种以人的身体动作、手势、表情、舞姿为主要表现手段来表达一定思想内容的一种艺术形式。

小学舞蹈教材

小学舞蹈教材

XXX小学校本教材舞蹈XXX小学课程编写委员会前言我校开展舞蹈的目的是通过科学系统的舞蹈教学训练,塑造美丽,增添魅力,锻炼体力,增强体质,磨练毅力,培养自信心,丰富想像力,促进智力,还可以陶冶心灵,培养出活泼、热情、开朗的性格,舞出宝贝的气质。

实践验证,学习舞蹈的孩子经过长期地、专业地、系统地训练后,她们的身体外形会向理想的方向发展,与其他孩子相比,身材更挺拔、修长、曲线玲珑,举手投足间都能表现出一种优雅,无疑学习舞蹈可以给孩子带来很多益处,包括:优美形体: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孩子,经过舞蹈训练(如挺胸、抬头、收腹)能使他们站得直,形体优美,且能纠正驼背、端肩等形体问题。

协调动作:舞蹈需要全身各部位的配合,达成动作协调性的训练,并且使孩子更有节奏感。

灵活、柔韧肢体:由于经常练习压脚、劈叉、下腰等,孩子的柔韧性,动作灵活性好。

磨练毅力:从基本功开始训练能培养他们不怕吃苦的精神,磨练坚强意志。

提高身体素质:舞蹈需要一定的体力消耗,练习后能促进孩子食欲,增强消化机能,提高身体抵抗力,减少生病机会。

提高合作能力和集体荣益感:舞蹈只有配合默契才能表演好,由此训练了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纪律,培养了协作的观念。

审美情感:舞蹈能使孩子潜移默化地接受到艺术表演的熏陶,使孩子们热爱生活,并能欣赏美、体验美。

培养自信心:舞蹈演出能培养孩子当中表演的能力,使孩子们不怯场,表现力强,增强自信心和更好的心理素质。

促进智力:舞蹈是通过形体、动作、眼神来表现的,在跳舞的过程中能激发孩子的想像力、创造力。

培养舞者气质:舞蹈的健身动作爆发力强,对人体体能潜力开发性强,因为舞蹈多以绕环小关节的运动为主,因此能较好地改善练习者的协调能力。

我校《舞蹈》校本课程,目的在于使孩子在表现自己的同时培养自信和气质,让人心情愉悦,纾解情绪。

在舞蹈课中,更关注学生是否愉快和尽兴,动作是否奔放和潇洒,因此在心理放松上,舞蹈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校本课程舞蹈教案

校本课程舞蹈教案

校本课程舞蹈教案教案标题:校本课程舞蹈教案教案目标:1. 让学生了解舞蹈表演的基本概念和技巧;2. 培养学生的舞蹈创作能力和合作精神;3. 培养学生对舞蹈的欣赏能力和审美意识;4.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形体美和艺术修养。

教案步骤:第一步: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一段精彩的舞蹈表演视频或现场示范,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激发他们对舞蹈的学习积极性。

第二步:理论知识讲解(10分钟)1. 简单介绍舞蹈的起源、发展和体裁,让学生对舞蹈有一个整体的认识。

2. 讲解舞蹈基本概念,例如:舞姿、节奏、动作和表情等。

第三步:舞蹈技巧训练(20分钟)分阶段教授以下舞蹈技巧:1. 身体热身操练:包括拉伸、关节活动和放松等,为学生的舞蹈表演做好准备。

2. 步伐和节奏练习:通过教授不同的舞蹈步伐和节奏,让学生熟悉舞蹈的基本动作和节奏感。

3. 舞姿和控制训练:教授正确的站立姿势、手臂和腿部的舞蹈动作,帮助学生培养舞蹈中的优雅和柔韧性。

第四步:舞蹈创作与合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进行小型舞蹈创作,每个小组选择一段音乐,共同编排一个舞蹈节目。

2. 鼓励学生在创作过程中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同时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协调能力。

第五步:舞蹈表演和欣赏(10分钟)1. 学生分组轮流表演他们编排的舞蹈节目。

2. 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其他小组的表演,分享他们的观点和感受。

3. 老师给予肯定和建议,鼓励学生进一步提高舞蹈表演技巧。

第六步:总结与延伸(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舞蹈理论知识和技巧,并进一步讨论学生在舞蹈创作和表演过程中遇到的挑战和收获。

2. 投射下节课的内容或其他相关活动,激发学生对舞蹈的更深层次学习兴趣。

教案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2. 学生在舞蹈创作和表演中的实际表现;3. 学生对舞蹈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4. 学生对其他小组表演的欣赏和评价能力。

注意事项:1. 针对不同年级和能力层次的学生,难度可以适当调整;2. 关注学生的安全问题,特别是在舞蹈动作和控制训练环节;3. 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自由思考,注重培养他们的创造力和艺术修养。

校本教材《舞蹈》(中小学均可用)

校本教材《舞蹈》(中小学均可用)

第一篇
第一章舞蹈基础知识
教学任务:
通过舞蹈基础知识的讲授,使学生初步了解舞蹈基础理论,常用术语,并能在舞蹈学习实践中运用.
教学提示:
舞蹈基础知识部分的教材,一般采用讲授,示范与练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教材内容:
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艺术,这种人体动作必须是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即舞蹈化了的人体动作.舞蹈起源于劳动,与文学.音乐.美术相伴而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舞蹈总是鲜明的反映出人们不同的思想.信仰,生活理想和审美要求,既是供人欣赏和娱乐的艺术形式,也是有宣传教育的社会作用.
舞蹈作为教育的内容和手段,不仅可以培养教育对象具有健美的身体
姿态,培养动作的协调性节奏感,而且可以抒发和表达感情,加强相互交往,美化生活,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
舞蹈的基本要素是动作的姿态.节奏和表情.
一舞蹈的分类
1、舞蹈按作用划分
习俗舞蹈
宗教祭祀舞蹈
生活舞蹈
社交舞蹈
自娱舞蹈
体育舞蹈
1。

最新小学校本课程舞蹈教案

最新小学校本课程舞蹈教案

小学校本课程舞蹈教案宁安市三陵学校吴雪花课程纲要课程名称:《舞动奇迹》开发教师:吴雪花课程类型:艺术类授课对象:初中生开发的背景和依据:随着素质教育浪潮的高涨,学生的各方面素质的培养,就显的尤为重要。

现在的家长,已经不再象过去那样,只要求孩子学习好,其他方面不用管。

他们已经完全转变了观念,更注重的是孩子的能力培养,修养培养,以及兴趣培养。

所以,家长们都给孩子选择了各种各样的培训班,比如:舞蹈班,美术班,写字班,英语班等等。

针对这种状况,我们学校专门为学生们提供了发挥才能,培养兴趣的机会,开设了舞蹈班。

对于女孩子来说,气质是尤为重要的,不管以后是否能在舞蹈方面有成就,增加一下修养,参加这个班也是不错的选择。

一、课程目标1.倡导体验、实践、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2.训练学生的肢体,培养学生的身体协调性,能够掌握舞蹈的基本技能,基本舞步。

3.在培训期间,能够学会至少三种舞蹈:健美操、民族舞、现代舞。

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体验到舞蹈的快乐。

二、课程形式安排每周三下午第三节课,针对爱好舞蹈的中学生,开设了“舞动奇迹”舞蹈班。

其理论依据与方法手段如下:1.理论依据:全体学生强调自主合作交流,一切以学生发展为出发点,切实重视所编学校课程的基础性、兴趣性、合作性、交流性。

2.方法手段:第一:以自编教材为载体,开设一周一节的舞蹈班第二:发挥学生的优势,也发挥集体备课的作用,根据学生特点灵活处理。

三、课程内容安排:1.基本功练习2。

基本功练习。

基本功练习4。

健美操基本舞步练习5。

健美操基本舞步练习6。

健美操基本舞步练习。

健美操。

健美操。

健美操 10。

健美操 11。

民族舞基本步练习 12。

民族舞基本舞步练习 13。

民族舞基本舞步练习 14。

民族舞 15。

民族舞1。

民族舞 1。

现代舞18。

现代舞1 。

现代舞20。

汇报演出四、课程实施建议:1.让学生在自由、民主、宽松和谐的环境中,感受舞蹈的魅力。

小学舞蹈校本教材课程

小学舞蹈校本教材课程

前言我校开展舞蹈的目的是通过科学系统的舞蹈教学训练,塑造美丽,增添魅力,锻炼体力,增强体质,磨练毅力,培养自信心,丰富想像力。

包括:优美形体: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学生,经过舞蹈训练能使他们站得直,形体优美。

协调动作:舞蹈需要全身各部位的配合,达成动作协调性的训练,并且使学生更有节奏感。

灵活、柔韧肢体:由于经常练习压脚、劈叉、下腰等,学生的柔韧性,动作灵活性好。

磨练毅力:从基本功开始训练能培养他们不怕吃苦的精神,磨练坚强意志。

提高身体素质:经过长期舞蹈训练后,提高身体抵抗力,减少生病机会。

提高合作能力和集体荣誉感:舞蹈只有配合默契才能表演好,由此训练了学生们的合作精神,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纪律,培养了协作的观念。

审美情感:舞蹈能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到艺术表演的熏陶,使学生们热爱生活,并能欣赏美、体验美。

培养自信心:舞蹈演出能培养学生当中表演的能力,表现力强,增强自信心和更好的心理素质。

促进智力:舞蹈是通过形体、动作、眼神来表现的,在跳舞的过程中能激发学生的想像力、创造力。

培养舞者气质:舞蹈的健身动作爆发力强,对人体体能潜力开发性强,因为舞蹈多以绕环小关节的运动为主,因此能较好地改善练习者的协调能力。

我校选编的舞蹈校本课程,目的在于使练习者在表现自己的同时培养自信和气质,让人心情愉悦。

因此舞蹈在心理放松方面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第一章舞蹈基础理论第一节舞蹈的特点、作用和种类一、舞蹈的概念及特点: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用简明的话来说,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

但是,这个人体动作,必须是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舞蹈化了的人体动作。

另外,属于人体动作范畴的艺术也有许多种,如杂技、哑剧、人体雕塑、韵律操等等。

所以,舞蹈不同于别的人体动作艺术的主要方面是:它是以舞蹈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观的人们的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鲜明的性格,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自身内部的矛盾冲突,创造出可被人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以表达舞蹈作者(舞蹈编导和舞蹈演员)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

中学舞蹈校本课程教材《舞蹈艺术欣赏》小学也可用

中学舞蹈校本课程教材《舞蹈艺术欣赏》小学也可用

第一课裕固族舞民族掠影裕固族是甘肃省独有的少数民族之一。

分布于甘肃省张掖市肃南裕固族自治县境内。

,约14378人(20XX年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为回鹘人的后裔。

用东部裕固语、西部裕固语,无文字,通汉语文;信藏传佛教;未婚女子有带头面的习俗;主要从事畜牧业,兼营农业;裕固族崇尚骑马和射箭。

裕固族服饰裕固族服饰是裕固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特征因各部落生产生活习俗不同而各具特色,大致可分为东部服饰和西部服饰两大类,主要体现在妇女服饰的不同上,且均有“衣领高、帽红缨”的特征。

裕固族妇女的帽子,特点最为鲜明,东部妇女帽子呈大圆顶形,形似礼帽;西部妇女帽子为尖顶,帽沿后部卷起,两者一般均以芨芨草和羊毛线编织帽胚,用红布缝制帽里,白布缝制帽面,帽沿为镶有花纹的黑边,帽顶配有红缨,故称“红缨帽”。

红缨帽也是裕固族已婚妇女和少女的区别标志,妇女出嫁成婚后方可戴红缨帽。

裕固族妇女的头面叫“凯门别什”,是一件非常精制而价值昂贵的民间工艺品,用银牌、珊瑚、玛瑙、彩珠、贝壳等穿缀而成,共分三条,胸前左右两条,背后一条。

裕固族男子服饰也有其独特之处,头戴金边白毡帽,帽沿后边卷起,身穿大领偏襟长袍,衣料大多以布、绸、缎或褐子、兽皮为主,扎彩色腰带,佩有腰刀、火镰、鼻烟壶、烟荷包等饰品。

裕固族服饰因其集中体现了裕固族传统手工艺和审美情趣等文化内涵,列入了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裕固族舞蹈的分类1、欢庆舞:群舞形式。

主要以鼓乐、歌曲伴奏。

男女老幼列队或迂回绕绕圈作舞。

中央置以篝火及猎获物。

快、慢、轻、重多种动作,节奏性甚强并辅以“啦”、“唠”、“耶”、“哟”等呼语。

其中转圈由左向右,脚下以点步为主,略似藏族踢踏舞。

手部动作较错落,有持“摆来格”(似哈达的一块方布)的、有手拉手的、有背牛角鼓的,多于欢庆丰收、喜度节日时举行。

2、转转舞:男女双人舞形式。

主要表现劳动生活及习俗等内容。

如割草、挤奶、行猎、婚礼等场面。

动作按向右旋转速度的快慢,女分别以点步、旋转步为主,男以点步、腾跳为主。

(完整版)小学-舞蹈校本课程教材

(完整版)小学-舞蹈校本课程教材

前言我校开展舞蹈的目的是通过科学系统的舞蹈教学训练,塑造美丽,增添魅力,锻炼体力,增强体质,磨练毅力,培养自信心,丰富想像力,促进智力,还可以陶冶心灵,培养出活泼、热情、开朗的性格,舞出宝贝的气质。

实践验证,学习舞蹈的孩子经过长期地、专业地、系统地训练后,她们的身体外形会向理想的方向发展。

与其他孩子相比,身材更挺拔、修长、曲线玲珑,举手投足间都能表现出一种优雅,无疑学习舞蹈可以给孩子带来很多益处,包括:优美形体:正处于生长发育时期的孩子,经过舞蹈训练(如挺胸、抬头、收腹)能使他们站得直,形体优美,且能纠正驼背、端肩等形体问题。

协调动作:舞蹈需要全身各部位的配合,达成动作协调性的训练,并且使孩子更有节奏感。

灵活、柔韧肢体:由于经常练习压脚、劈叉、下腰等,孩子的柔韧性,动作灵活性好。

磨练毅力:从基本功开始训练能培养他们不怕吃苦的精神,磨练坚强意志。

提高身体素质:舞蹈需要一定的体力消耗,练习后能促进孩子食欲,增强消化机能,提高身体抵抗力,减少生病机会。

提高合作能力和集体荣益感:舞蹈只有配合默契才能表演好,由此训练了孩子们的合作精神,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纪律,培养了协作的观念。

审美情感:舞蹈能使孩子潜移默化地接受到艺术表演的熏陶,使孩子们热爱生活,并能欣赏美、体验美。

培养自信心:舞蹈演出能培养孩子当中表演的能力,使孩子们不怯场,表现力强,增强自信心和更好的心理素质。

促进智力:舞蹈是通过形体、动作、眼神来表现的,在跳舞的过程中能激发孩子的想像力、创造力。

培养舞者气质:舞蹈的健身动作爆发力强,对人体体能潜力开发性强,因为舞蹈多以绕环小关节的运动为主,因此能较好地改善练习者的协调能力。

我校选编的《激情舞蹈》校本课程,目的在于使练习者在表现自己的同时培养自信和气质,让人心情愉悦,纾解情绪。

在舞蹈课中,他们更关注的是大家是否愉快和尽兴,动作是否奔放和潇洒,因此在心理放松上,舞蹈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兴城市温泉小学2014年3月目录第一课重视基本训练 (3)第二课舞蹈站立姿势的训练 (4)第三课舞蹈的节奏训练 (5)第四课舞蹈的意识训练 (6)第五课肩的训练 (7)第六课腰部训练 (8)第七课压腿、压肩训练 (10)第八课推脚背组合和把杆训练 (11)第九课踢腿和劈腿训练 (12)第十课下腰的训练 (13)第十一课小跳组合训练 (14)第一课重视基本训练孩子们就是这样从小一点点训练基训,然后走上一个个展现自我艺术才华的舞台,走上艺术院校,成为有艺术气质、有灵气、有智慧的一代人!舞蹈是一种以人的身体动作、手势、表情、舞姿为主要表现手段来表达一定思想内容的一种艺术形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舞蹈基础理论第一节舞蹈的特点、作用和种类一、舞蹈的概念及特点:舞蹈是以经过提炼、组织和艺术加工的人体动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反映社会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用简明的话来说,舞蹈是一种人体动作的艺术。

但是,这个人体动作,必须是经过提炼、组织和美化了的人体动作--舞蹈化了的人体动作。

另外,属于人体动作范畴的艺术也有许多种,如杂技、哑剧、人体雕塑、韵律操等等。

所以,舞蹈不同于别的人体动作艺术的主要方面是:它是以舞蹈动作为主要艺术表现手段、着重表现语言文字或其他艺术表现手段所难以表观的人们的内在深层的精神世界--细腻的情感、深刻的思想、鲜明的性格,和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以及人自身内部的矛盾冲突,创造出可被人感知的生动的舞蹈形象,以表达舞蹈作者(舞蹈编导和舞蹈演员)的审美情感、审美理想,反映生活的审美属性。

另外,由于人体动作不停顿地流动变化的特点,它必须在一定的空间(舞台或广场)和一定的时间中存在;而在舞蹈活动中,一般都要有音乐的伴奏,要穿特定的服装、有的舞蹈还要手持各种道具,如果是在舞台上表演,灯光和布景也是不可缺少的。

所以,也可以说舞蹈是一种空间性、时间性和综合性的动态造型艺术。

二、舞蹈的作用舞蹈起源于劳动,与文学、音乐相伴而生,是人类历史上最早产生的艺术形式之一。

作为意识形态,舞蹈总是鲜明地反映出入们不同的思想、信仰,生活理想和审美要求,它既是供人欣赏和娱乐的艺术形式,也具有宣传教育的社会作用。

作为教育手段,舞蹈活动不仅可以培养教育对象具有健美的身体姿态,动作的协调、灵活,富有节奏感、表现力,而且可以丰富、抒发、表达情感,起到良好的健身、健心作用。

舞蹈对人们(表演者、欣赏者)的心态、生理、情感、品德等多方面起潜移默化的作用,对精神文明建设和提高民族的文化艺术素养所具有的深远的社会意义,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认识。

舞蹈的基本要素是动作的姿态、节奏和表情。

舞蹈的基本要素直接影响着舞蹈的风格和美感的形成,直接影响舞蹈所展示的人物性格、情操、风度、气质和所表达的情感内容等。

舞蹈可以让人身材曲线变得更美,大腿肌肉和手臂肌肉也更紧实。

是纾解情绪的好方法.舞蹈是一种有益身心健康活动,增强体质,性格变得开朗,身体变得柔软,全面刺激肌肉.舞蹈对肌肉的刺激则是全面性、综合性的,它的动作兼顾到头、颈、胸、腿、髋等部位。

比如爵士舞对小关节、小肌肉的运动较多,这些地方是平日健身不大容易活动到的地方。

另外,舞蹈还具备有氧运动的效果,使练习者在提高主肺功能的同时,达到减肥的目的。

在舞蹈当中,连贯的动作节奏很快,一整套动作连贯而流畅,整齐而有韵律感,对乐感、灵巧度的锻炼很有帮助。

而它的趣味性容易让人集中和专注,忽略掉运动疲劳。

舞蹈的健身动作爆发力强,对人体体能潜力开发性强,因为舞蹈多以绕环小关节的运动为主,因此能较好地改善练习者的协调能力。

舞蹈是一种极具表现力的运动,通过舞蹈课程,练习者在表现自己的同时培养了自信和气质。

教练们都把健身舞蹈称为“带着笑容去训练的项目”,在舞蹈课中,他们更关注的是大家是否愉快和尽兴,动作是否奔放和潇洒,因此在心理放松上,舞蹈有着非常大的作用。

1.强健骨骼,减低患上骨质疏松的机会。

2.增强心肺功能、促进血液循环。

3.减少患冠心病、高血压、糖尿病、大肠癌的机会。

4.增加关节的灵活性和柔软度,减少受伤的机会。

5.消耗热量,维持适当的体重。

6.在乐韵声中翩翩起舞,有助消除压力,促进身心的健康。

7.与家人一起参与,可增进感情。

三、舞蹈的种类根据舞蹈参加者与舞蹈的目的作用不同,划分为公众舞(生活舞)和剧场舞(艺术舞蹈)。

根据舞蹈的不同风格特点,划分为古典舞、民间舞、芭蕾舞、现代舞。

根据舞蹈表现形式特点,划分为独舞(单人舞)、双人舞、三人舞、群舞、组舞、舞剧、音乐舞蹈史诗。

根据舞蹈的性质、体裁特点,划分为情节舞和情绪舞。

社交舞蹈又名“交际舞”或“交谊舞”。

由民间舞蹈演变而成,主要有“华尔兹(三步舞)”、“布鲁士(慢四步)”、“狐步(快四步)”、“探戈”、“仑巴”等。

国际标准交谊舞简称“国标舞”。

为分“摩登舞”和“拉丁舞”两大类。

每一大类又分为五类。

“摩登舞”部分包括:华尔兹、探戈、狐步、维也纳华尔兹、快步;“拉丁舞”部分包括:桑巴、伦巴、恰恰恰、帕索多布累、牛仔舞等。

第二节中国舞蹈发展简介舞蹈艺术和其它姊妹艺术一样,是社会经济基础的上层建筑,由生产方式和社会生活内容所决定的。

社会学家告诉我们,在有文字记载几千年的社会发展过程中,由生产方式和社会生人类经历了不同的历史时代,有过不同的生产方式和生活内容。

人类的舞蹈艺术正是从这些奢种多样的生万方式和生活内容的基础上,由低级到高级逐步发展起来的。

现将我国舞蹈发展的历史概述如下:远古时期,那时并没有舞蹈,舞蹈随着火的发明而产生,随着人们有了群居生活的条件后,才逐渐地发展起来。

原始氏族社会的舞蹈有反映为了培养狩猎技能的狩猎舞蹈,它是结合着原始狩猎的生产方式集体性的舞蹈,还有严肃、紧张,众人踏着鼓语的节奏反映战争操练,阵法等原始军事技术的战争舞蹈。

鼓语是原始人传达情感的共同语言,对他们团结御侮,巩固氏族力量,服从共同崇拜的偶像以及生活中的其它内容都起了相当大的作用。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私有制的产生,社会进入了奴隶制社会。

此时舞蹈的典型代表是西周时代的祭祀仪式的乐舞,和起始一种庄严的宗教仪式的舞蹈,以后逐渐改为供奴隶主娱乐的巫舞。

西周的奴隶主阶级,以乐舞艺术形式作为礼教手段去培养教育他们的后代。

战国时期儒家创始人孔子认识到乐舞、诗歌等艺术不仅是人们思想感情的表现,而且反过来也作用于人们的思想感情。

而且他还认为舞蹈也是移风易俗最有效的工具,主张用于教育和服务于政治。

所以当时乐舞教育是发展的鼎盛时代,并把乐舞和礼制紧密地结合起来。

当社会发展到封建社会,汉代对礼制乐舞的变革,设立乐府,广泛收集民间歌舞,出现了“百戏”(指民间各种各样的技艺表演,亦包括角力武术的竞技和歌舞表演),当时汉代的乐舞不仅宫廷的乐舞和民间的歌舞都已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而且表演技术随着汉族男女服饰上的变革也发展到了相当的高度。

如”翘袖折腰,、‘掌上舞”等。

经过乐舞文化大交流的两晋南北朝,使乐舞成为大为丰富和发展的《青商乐》促进了中原乐舞与西域乐舞相互学习交流。

在北朝宗庙的乐舞中还出现了一种“代面”,用假面的舞蹈。

直到歌舞艺术鼎盛的隋唐时期,特别是建立唐朝的统治时,社会政局稳定,生产恢复,对外贸易发达,国家强盛,使文艺也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乐舞艺术也出现了繁盛局面。

如唐朝祭祀上歌颂皇帝百战百胜、盛攘四方的武舞是“歌功术也出现了萦《破阵乐》,表示皇帝功成回乡,与民同乐,是“颂德”的《庆善乐》;把皇帝比作上天之子,能管天地治鬼神,应居于万民之上的《上元乐》。

在小型的散乐中又分为舞蹈温婉轻柔多为汉族自己创作的“软舞”,和刚健敏捷多为来自外族的“健舞”。

还有当时把一些外国传来的乐曲,用它加以改编创作,并配以歌词和舞蹈穿着鲜艳服饰表演的《霓裳羽衣舞》,到了宋代职业艺人发展了,使当时的歌舞艺术活动逐渐向商业化和剧场化过渡,出现了于节日在街头表演民间舞蹈的队伍叫舞队。

元朝又出现了“元曲”,这是一种有歌有舞的戏剧形式。

舞蹈艺术成为美化和深化人物的思想感情服务的一种要素。

这就是戏曲舞蹈的前身。

从唐代以后到明代,我国的民间舞蹈随着城市的发达,已经得到普遍的推广,而且向着剧场艺术的规模发展起来。

到了清朝戏曲艺术得到进一步发展,出现了昆曲和京剧。

戏曲和舞蹈虽然是两种不同的艺术类型,但两者又有密切的关系。

戏曲是唱,作,念,打的综合艺术,亦是一种歌、舞、剧三者合一的艺术形式。

戏曲演员除了具有歌唱和演剧技能,还要经过严格的舞蹈训练,并且还要具有高度的舞蹈表演技巧。

戏曲中的舞蹈自成体系,有自己独特的训练方法和表演程式,形成了中国戏曲舞蹈的动作体系。

民间舞蹈是创作于民间,而又长期流传于民间,并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它是民间的风俗习惯和人民思想感情的最直率、真挚的表现。

他们按照自己生活愿望,理想和审美要求去创作他们所喜欢的舞蹈以满足他们自己的精神生活。

民间舞蹈经过代代流传,不断发展起来,如”秧歌”、”腰鼓”、“花鼓灯”、“采茶舞,等。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不仅仅汉族地区具有丰富完整的民间舞艺术,而且蒙古族,藏族,维吾尔族,苗族,彝族,朝鲜族,满族等许多兄弟民族,都有他们自己十分丰富多采的传统和独特的舞蹈形式,这是伟大的祖国给我们留下的宝贵历史财富,我们不仅要很好地珍惜保留,还要更好地学习,继承和发展。

到了近代,中国处于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会。

由于西方经济文化的入侵,使欧美社会所流行的剧场艺术体系也渐渐流入我国,甚至外国的“土风舞”,“社交舞”等也开始传入我国。

“五四”新文化运动,使中国的舞蹈也起了根本的变化,从封建的舞蹈文化里开始挣脱出来。

其中具有进步意义的主要是表现在中国儿童歌舞的成就方面。

1920年由一部分文化人士倡导在教会办的中小学开展“优秀舞”活动。

后来在学校里盛行“形意舞”(这是一种根据中国武术、戏曲舞蹈以及西方的土风舞等素材相结合,根据歌词或剧情而编成的歌舞)。

至于三十年代初期,黎锦晖先生创作的《麻雀与小孩》、《小小画家》、《葡萄仙子》等儿童歌舞表演,都带有浓郁的反对封建教育制度,提倡少年儿童爱自然,爱民族和爱祖国等进步思想,曾在儿童的美育中起到了一定的进步作用。

在西方文化大量输入旧中国的同时,也把糜烂腐朽的色情歌舞一起带进了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中国。

当时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红色革命根据地,出现了新的文化艺术,其中歌舞艺术就是当时被人民所喜闻乐见的一种艺术形式。

出现了富有革命内容的新歌舞如《苏联海军舞》、《大刀舞》、《梭标舞》等。

1942 年后,延安群众性舞蹈活动更是蓬勃发展,形成了著名的“秧歌运动”。

抗日战争爆发后,各根据地及随军各剧团和宣传队,配合抗日战争创作演出了许多秧歌及活报剧。

如《送郎当红军》《游击队舞》《军民联欢舞》等。

这些歌舞活动,极大地鼓舞了军民斗争意志,坚定了人民抗日必胜的信念。

在国民党统治区和抗日大后方的舞蹈艺术活动也很活跃,在广东省立艺专也附设了专门培养舞蹈人材的机构,排演了大批配合抗战宣传,具有进步意义的舞蹈和舞剧,培养出大批的舞蹈人材。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华人民共和国诞生了,社会主义的新中国,在党的亲切关怀和领导下,我国的新舞蹈事业得到了很大发展。

1949 年成立了中华全国舞蹈工作者协会。

五十年代建立了培养我国舞蹈专门人材的中国舞蹈学校。

各地及全国性的舞蹈文艺单位相继成立。

它们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创作了大量的歌舞节目,反映了人民精神面貌和社会主义建设的革命热情;在国际艺术交流中成了友好的使者,促进了艺术交流,和人民间的友谊;它们为我国历史悠久,内容形式丰富多彩的舞蹈,进行了艰苦的大量的收集,挖掘整理工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