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数学校本课程教案
数学七年级教案(通用17篇)
数学七年级教案(通用17篇)数学七年级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掌握数轴的概念,理解数轴上的点和有理数的对应关系;2,会正确地画出数轴,会用数轴上的点表示给定的有理数,会根据数轴上的点读出所表示的有理数;3,感受在特定的条件下数与形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体验生活中的数学。
教学难点:数轴的概念和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知识重点教学过程(师生活动) 设计理念设置情境引入课题教师通过实例、课件演示得到温度计读数.问题1:温度计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用来测量温度的重要工具,你会读温度计吗?请你尝试读出图中三个温度计所表示的温度?(多媒体出示3幅图,三个温度分别为零上、零度和零下) 问题2:在一条东西向的马路上,有一个汽车站,汽车站东3 m和7.5m处分别有一棵柳树和一棵杨树,汽车站西3 m和4.8m处分别有一棵槐树和一根电线杆,试画图表示这一情境.(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动手操作)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探究新知教师:由上述两问题我们得到什么启发?你能用一条直线上的点表示有理数吗?让学生在讨论的基础上动手操作,在操作的基础上归纳出:可以表示有理数的直线必须满足什么条件?从而得出数轴的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体验数形结合思想;只描述数轴特征即可,不用特别强调数轴三要求。
从游戏中学数学做游戏:教师准备一根绳子,请8个同学走上来,把位置调整为等距离,规定第4个同学为原点,由西向东为正方向,每个同学都有一个整数编号,请大家记住,现在请第一排的同学依次发出口令,口令为数字时,该数对应的同学要回答“到”;口令为该同学的名字时,该同学要报出他对应的“数字”,如果规定第3个同学为原点,游戏还能进行吗? 学生游戏体验,对数轴概念的理解寻找规律归纳结论问题3:1,你能举出一些在现实生活中用直线表示数的实际例子吗?2,如果给你一些数,你能相应地在数轴上找出它们的准确位置吗?如果给你数轴上的点,你能读出它所表示的数吗?3,哪些数在原点的左边,哪些数在原点的右边,由此你会发现什么规律?4,每个数到原点的距离是多少?由此你会发现了什么规律?(小组讨论,交流归纳)归纳出一般结论,教科书第12的归纳。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活动方案(5篇)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活动方案(5篇)第一篇:初中数学校本课程活动方案初中数学校本课程活动方案一、指导思想:本课程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有利补充,有利于发挥学生特长,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智力和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让学生在乐中学、乐中思、乐中用,让有才华的学生有展示自己的场所,让他们体验到学数学的乐趣,感受到所学知识的使用二、课程目标:1、本课程要求用多种活动形式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活动,亲自参与知识发生、发展的过程,使学生在融洽的气氛中自由思维、平等讨论和大胆想象,提高学生的自信心,使全体学生不同程度地获得成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的发展。
2、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某各时期数学发展的历程,对数学知识框架的形成有个简单的了解。
3、课堂上围绕趣字把数学知识融于活动中,使学生在好奇中、在追求答案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力求体现做数学、玩数学、学数学,从而提高学生素质,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且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数学有很大的价值。
三、方法和措施:1、认真学习新课标和教材,挖掘知识交叉点,确立活动课实施进度。
2、制定学期活动课实施方案。
对每一节活动课都确定活动目标、活动主题和活动形式,并以课程形式将其固定下来。
3、精心设计活动课教案,做好课前准备。
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活动前需要教师精心设计,也需要师生双边的配合。
四、活动课安排表:周次活动内容 2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追求真理的先驱——无理数的诞生数学世家的光荣-一函数的出现富兰克林的遗嘱与拿破仑的诺言智力测验中的逻辑推理托尔斯泰的割草问题有趣的“蝴蝶定理” 妙在“设元” 离奇的算题螺旋梯的最优设计韩信分油缺乏算计的干果小贩真实的电话号码三张卡片的骗局制作一个尽可能大的无盖长方体 15 七巧板 16 怎么会相等第二篇:初中数学校本课程方案《义务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初中数学校本课程方案一、课程背景在以“升学”为目标的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中,教育工作者只重视“纯数学”类型所谓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题海式”的灌输和训练,使数学作为工具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被淡化,学生的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应用能力的培养被忽视。
初一数学教案优秀5篇
初一数学教案优秀5篇初一数学教案篇一一、学情分析:在此之前,本班学生已有探索有理数加法法则的经验,多数学生能在教师指导下探索问题。
由于学生已了解利用数轴表示加法运算过程,不太熟悉水位变化,故改为用数轴表示乘法运算过程。
二、课前准备把学生按组间同质、组内异质分为10个小组,以便组内合作学习、组间竞争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气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有理数乘法法则,能利用乘法法则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法运算。
2、能力与过程目标经历探索、归纳有理数乘法法则的过程,发展学生观察、归纳、猜测、验证等能力。
3、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学生自己探索出法则,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正确进行计算。
难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索过程,符号法则及对法则的理解。
五、教学过程1、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导入新课。
教师:由于长期干旱,水库放水抗旱。
每天放水2米,已经放了3天,现在水深20米,问放水抗旱前水库水深多少米?学生:26米。
教师:能写出算式吗?学生:……教师:这涉及有理数乘法运算法则,正是我们今天需要讨论的问题(教师板书课题)2、小组探索、归纳法则(1)教师出示以下问题,学生以组为单位探索。
以原点为起点,规定向东的方向为正方向,向西的方向为负方向。
a. 2 ×32看作向东运动2米,×3看作向原方向运动3次。
结果:向运动米2 ×3=b. -2 ×3-2看作向西运动2米,×3看作向原方向运动3次。
结果:向运动米-2 ×3=c. 2 ×(-3)2看作向东运动2米,×(-3)看作向反方向运动3次。
结果:向运动米2 ×(-3)=d. (-2)×(-3)-2看作向西运动2米,×(-3)看作向反方向运动3次。
结果:向运动米(-2)×(-3)=e.被乘数是零或乘数是零,结果是人仍在原处。
最新初一数学校本课程教案范文
最新初一数学校本课程教案范文围绕一条主线来撰写教学设计,可以使得整节课的教学内容更加明确,教学任务的指向更加集中,教学的重难点更为突出,从而实现教学效率的大幅度提升,不至于出现整节课成为一盘散沙的窘境。
今天小编在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有关于最新初一数学校本课程教案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最新初一数学校本课程教案范文1学习目标:1.理解平行线的意义两条直线的两种位置关系;2.理解并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的内容;3.会根据几何语句画图,会用直尺和三角板画平行线;学习重点:探索和掌握平行公理及其推论.学习难点:对平行线本质属性的理解,用几何语言描述图形的性质一、学习过程:预习提问两条直线相交有几个交点?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除相交外,还有哪些呢?(一)画平行线1、工具:直尺、三角板2、方法:一"落";二"靠";三"移";四"画"。
3、请你根据此方法练习画平行线:已知:直线a,点B,点C.(1)过点B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几条?(2)过点C画直线a的平行线,它与过点B的平行线平行吗?(二)平行公理及推论1、思考:上图中,①过点B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条;②过点C画直线a的平行线,能画条;③你画的直线有什么位置关系? 。
②探索:如图,P是直线AB外一点,CD与EF相交于P.若CD与AB 平行,则EF与AB平行吗?为什么?二、自我检测:(一)选择题:1、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 )A、因为a//d, b//c,所以c//dB、因为a//c, b//d,所以c//dC、因为a//b, a//c,所以b//cD、因为a//b, d//c,所以a//c2.在同一平面内有三条直线,若其中有两条且只有两条直线平行,则它们交点的个数为( )A.0个B.1个C.2个D.3个(二)填空题:1、在同一平面内,与已知直线L平行的直线有条,而经过L外一点,与已知直线L平行的直线有且只有条。
校本教材初中数学教案
教案名称:初中数学七年级下册《平方根》教材版本:人教版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平方根的概念,掌握求一个数的平方根的方法。
2. 培养学生运用平方根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积极思考的能力。
教学重点:平方根的概念及求法。
教学难点:平方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教学准备:1. 平方根的相关知识PPT。
2. 练习题及答案。
3. 教学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复习平方的相关知识,引导学生回顾平方的意义。
2. 提问:那么,什么是平方根呢?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平方根的概念,引导学生理解平方根的定义。
2. 举例说明平方根的求法,让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求平方根的方法。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对练习题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平方根的概念和求法。
2. 强调平方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平方根知识。
2. 提问:请大家举个例子,说明如何运用平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二、课堂讲解(15分钟)1. 讲解平方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平方根解决实际问题。
2. 举例分析,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巩固平方根的知识。
三、课堂练习(10分钟)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对练习题进行讲解,解答学生的疑问。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平方根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2. 强调平方根的知识点,为学生课后学习打下基础。
教学评价:1. 课后收集学生的练习作业,检查学生对平方根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在下一节课开始时,进行课堂提问,了解学生对平方根知识的掌握情况。
3.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思考、提问。
初中七年级数学教案(优秀12篇)
初中七年级数学教案(优秀12篇)七年级数学教案篇一一、素质教育目标(一)知识教学点使学生会根据一个锐角的正弦值和余弦值,查出这个锐角的大小。
(二)能力训练点逐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分析、概括等逻辑思维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1、重点:由锐角的正弦值或余弦值,查出这个锐角的大小。
2、难点:由锐角的正弦值或余弦值,查出这个锐角的大小。
3、疑点:由于余弦是减函数,查表时“值增角减,值减角增”学生常常出错。
三、教学步骤(一)明确目标1、锐角的。
正弦值与余弦值随角度变化的规律是什么?这一规律也是本课查表的依据,因此课前还得引导学生回忆。
答: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正弦值随着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增大(或减小);当角度在0°~90°间变化时,余弦值随角度的增大(或减小)而减小(或增大)。
2、若cos21°30′=0.9304,且表中同一行的修正值是则cos21°31′=______,cos21°28′=______。
3、不查表,比较大小:(1)sin20°______sin20°15′;(2)cos51°______cos50°10′;(3)sin21°______cos68°。
学生在回答2题时极易出错,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叙述思考过程,然后得出答案。
3题的设计主要是考察学生对函数值随角度的变化规律的理解,同时培养学生估算。
(二)整体感知已知一个锐角,我们可用“正弦和余弦表”查出这个角的正弦值或余弦值。
反过来,已知一个锐角的正弦值或余弦值,可用“正弦和余弦表”查出这个角的大小。
因为学生有查“平方表”、“立方表”等经验,对这一点必深信无疑。
而且通过逆向思维,可能很快会掌握已知函数值求角的方法。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例8已知sinA=0.2974,求锐角A。
初一教案数学教案(优秀8篇)
初一教案数学教案(优秀8篇)初一教案数学教案篇1教学目的:(一)知识点目标:1.了解正数和负数是怎样产生的。
2.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
3.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二)能力训练目标:1.体会数学符号与对应的思想,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的符号化方法。
2.会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三)情感与价值观要求:通过师生合作,联系实际,激发学生学好数学的热情。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正数和负数,理解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负数,数0表示的量的意义。
教学方法:师生互动与教师讲解相结合。
教具准备:地图册(中国地形图)。
教学过程:引入新课:1.活动:由两组各派两名同学进行如下活动:一名按老师的指令表演,另一名在黑板上速记,看哪一组记得最快?内容:老师说出指令:向前两步,向后两步;向前一步,向后三步;向前两步,向后一步;向前四步,向后两步。
如果学生不能引入符号表示,教师可和一个小组合作,用符号表示出+2、-2、+1、-3、+2、-1、+4、-2等。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运用这样的符号的地方很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带有特殊符号、表示具有实际意义的数-----正数和负数。
讲授新课:1.自然数的产生、分数的产生。
2.章头图。
问题见教材。
让学生思考-3~3℃、净胜球数与排名顺序、±0.5、-9的意义。
3、正数、负数的定义:我们把以前学过的0以外的数叫做正数,在这些数的前面带有“一”时叫做负数。
根据需要有时在正数前面也加上“十”(正号)表示正数。
举例说明:3、2、0.5、等是正数(也可加上“十”)-3、-2、-0.5、- 等是负数。
4、数0既不是正,也不是负数,0是正数和负数的分界。
0℃是一个确定的温度,海拔为0的高度是海平面的平均高度,0的意义已不仅表示“没有”。
5、让学生举例说明正、负数在实际中的应用。
展示图片(又见教材P5图1.1-2-3)让学生观察地形图上的标注和记录支出、存入信息的本地某银行的存折,说出你知道的信息。
【精品】初一数学校本课程
】课程纲要
学校 课程名称
适用年级
周村城北中学 在游戏中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 初一
开发人员 初一数学教师
总课时
课内 4 课时 课程类型 必修类
课程简介
( 200 字内)
一直以来,数学课在学生的印象当中都是枯燥乏味的,很多学生对数学学习也提不起 兴趣。但是,时代在发展,我们一线教师也应该对于怎样让数学学习以及数学课堂变得生 动有趣这个问题多一点思考。本课程正是本着改变数学课以往的枯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 趣的原则而设计的。
的奥妙。 活动的注意事项:让学生对数学运算进行自由发言,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希望交流反思可 以帮助学生升华知识,提升技能,解决一些困惑。对数学运算好恶所带来的正反两种观点 都可以帮助教师自然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对于本节课的学习建议不必让学生提前进行 预习,可在课堂上让学生亲历规律的发现过程会对学生产生更大的促动。 第二环节 动手实践 探究新知 活动内容: 1.请每位同学写下任意一个四位数,每个数位上的数字全都不相同,重新排列
4、摆擂台 师:从九张牌中拿出三张牌,用牌上的数算出得数是 又快,同时为获得冠军的小朋友喝彩。
24,全班参与活动,看谁算的又对
5、小组合作交流
(1) 4 人一组,个人从自己牌里任意拿出一张牌,算出得数是
24
(2)各小组合作交流,如何运用这四张牌算出 24 点,鼓励找出不同的算法。
( 3)小组汇报各自的算法
单元 主题 背景 分析
在游戏中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
单元课时 课内 4 课时
“ 24 点”游戏
总课时
第 1 课时
“ 24 点”游戏是一项考查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的能力的益智游戏,对于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有着非常有
初一数学校本课教案3
校本课教案(3)(一)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中的常见的思想方法举例1.设k法.利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时经常会遇到有关比例问题,这时若能巧妙地设出其中的平分为k,就能轻松地列出方程求解.例1一个三角形三条边长的比是2∶4∶5,最长的边比最短的边长6厘米,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析要求三角形的周长,若知道三边即可,由于三角形三条边长的比是2∶4∶5,可设这三条边长分别为2k,4k,5k,这样根据最长的边比最短的边长6厘米,即可列出方程求解.解因为三角形三条边长的比是2∶4∶5,所以设这三条边长分别为2k,4k,5k,则根据题意,得5k-2k=6.解得k=2.所以三角形的周长为2k+4k+5k=112k=22.答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22厘米.2.数形结合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是指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由数思形、由形想数,把数与形结合起来解析问题的思想方法.例2如图,是一块在电脑屏幕上出现的矩形色块图,由6个颜色不同的正方形组成.设中间最小的一个正方形边长为1,则这个矩形色块图的面积为________.分析通过观察图形可以发现,除了边长为1的正方形,其余5个正方形中,右下角的两个大小相等,然后顺时针方向上的正方形边长依次大1.解设右下角两个边长相等正方形的边长为x,则顺时针方向的其余三个正方形的边长依次为x+1、x+2、x+3.根据矩形的对边相等,可得x+x+(x+1)=(x+2)+(x+3),解得x=4.所以(x+2)+(x+3)=13,(x+2)+(x+1)=11,即13×11=143.答矩形的面积为143平方单位.3.整体思想.在研究应用问题时,若能将所要思考的问题看成一个整体,通盘考虑,则可既便于列方程,又便于解方程.例3一个六位数左端的数字是1,如果把左端的数字1移到右端,那么所得新的六位数等于原数的3倍,求原来的六位数.分析本题若逐个设出各位数字,则未知数过多,不易列出方程.如果从整体思考,视后五位数为一个整体,方便简捷.解设原六位数为100000+x,则根据题意,得10x+1=3(100000+x),解得x=42857.答原六为数为142857.4.分类思想.数学的思维是严密的,所以要求解许多的数学应用题时,为了使答案的完整,需要进行分情况来解决,从而有利于培养思维的慎密性.例4在一条直的长河中有甲、乙两船,现同时由A地顺流而下,乙船到B地时接到通知需立即返回到C地执行任务,甲船继续顺流航行.已知甲、乙两船在静水中的速度都是每小时7.5千米,水流的速度是每小时2.5千米,A、C两地间的距离为10千米,如果乙船由A地经B地再到达C地共用了4小时,问乙船从B地到达C地时,甲船离B地有多远?分析因为C地的位置不确定,它既可能在A、B两地之间,也可能在A地的上游,所以应进行分类讨论.解设乙船由B地航行到C地用了x个小时,那么甲、乙两船由A地航行到B地都用了(4-x)小时.下面分两种情况:若C地在A、B两地之间,则根据题意,得(4-x)(7.5+2.5)-x(7.5-2.5)=10,解得x=2.这时10×2=20(千米);若C 地在A 地的上游,则根据题意,得x (7.5-2.5)-(4-x )(7.5+2.5)=10, 解得x =103.这时10×103=1003(千米). 答 乙船从B 地到达C 地时,甲船离B 地有20千米或1003千米.5.逆向思维.数学中有些问题,如果按照题意叙述由后往前推算就显得很简单,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叫逆推法。
初一数学校本课程教案设计.doc
实用文档初一数学校本课程教案第 1课数学伴我们成长教学内容教科书 P.1 —— P.3 的内容:数学伴我们成长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例子,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
2.通过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归纳,感受到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的成长。
3.尝试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方式(观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有效解决问题。
4.通过对数学问题的自主探索,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成长,发展了我们的思维。
重、难点解析重点1.结合具体例子,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
难点结合具体例子,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
2.通过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归纳,感受到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的成长。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录音机、投影仪、剪刀、长方形纸片。
学生准备预习、剪刀、长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活动展示图片并播放录音。
宇宙之大(海王星、流星雨),粒子之微(铍原子、氯化钠晶体结构),火箭之速(火箭),化工之巧(陶瓷),地球之变(陨石坑),生物之谜(青蛙),日用之繁(杯子、表),大千世界,天上人间,无处不有数学的贡献,让我们共同走进数学世界,去领略一下数学的风采,体会数学的魅力。
二、板书课题。
三、导学学生活动观察图片,听录音。
实用文档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 现在让我们进入时空的隧道,回忆我们的成长 1. 回忆、交流、积极大胆发历程:言。
出生——学前——小学(板书),我们每一天都在接触数学并不断学习它,相信吗?不妨大家从不同阶段来举出一些我们身边或亲身经历的例子,试一试。
(积极鼓励)(师、生共同讨论交流,从具体事例中分析并找2.回忆、交流。
出数学信息。
)2.进入小学,我们正式开始学习数学,回忆一下,3.观察、计算、思考、探在小学阶段我们学习的主要数学知识有哪些?索。
3.指定若干名学生口答,师生共同系统归纳:1)数与式:认识、计算、方程、解应用题;2)图形:图形的认识、图形的画法、图形的计算;统计知识。
4.学生取出剪刀和长方形4.数学知识的学习,不仅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而纸片,小组合作,动手尝试且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使我们变得更加聪明解决。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方案
初中数学校本课程方案《义务教育校本课程开发》初中数学校本课程方案一、课程背景二、课程标准本课程属于数学学科中的应用型课程,其总体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和以数学为主要工具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能力,使数学教学真正做到新数学提出的四个目的(实用的目的、公民的目的、职业的目的、文化的目的)融为一体,让受教育者“学大众化的数学”。
其具体目标为:1.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数学的应用意识2.增强数学研究兴趣,善于用数学的思维分析身边事物3.知道有关的数学知识的发生过程,培养数学创造能力4.初步了解数学建模的知识,构成数学建模的基本素质(即有一定的建模意识,建模的心理品质,建模能力和建模知识布局)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计划本课程拟在本校初一、初二、初三年级开设,计划两学期完成课程研究,包括课堂研究、社会调查和建模实践。
其中初一年级的重点是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的培养,初二、初三年级以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为主。
具体安排如下:第一阶段(七年级)学生学数学、用数学意识的培养第一讲:数学PARTY(1课时第二讲:一个小数点与一场大悲剧第三讲:队列操练中的数学第四讲:立方体的影子第五讲:建立一元一次方程的模型解决实际问题第六讲:股市中的数学第七讲:7.打折销售第八讲:制作长方体形状的包装盒第九讲:七巧板第十讲:瓷砖的铺设第十一讲:生活中的轴对称第十二讲:三阶幻方第十三讲:对平均数等数说三道四第十四讲:心率与年龄第十五讲:研究习惯巧测试第十六讲:文学中的数学游戏(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1课时)第一讲:几何就在你身边(1课时)第二讲:巧用数学看现实(1课时)第三讲:商品调价中的问题(1课时)第四讲:九树十行问题(1课时)第五讲:全等三角形的应用(测内径、平分角的仪器)(1课时)第六讲:勾股定理的应用(1课时)第七讲:分式方程的应用(2课时)第八讲:趣味数学题,数学典故(5课时)第九讲:黄金分割的应用(1课时)第十讲:设计轴对称与中心对称图案(1课时)第十一讲:高建筑物的高度的测量方法(1课时)第三阶段(初三年级)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综合能力的培养第一讲:一元二次方程及分式方程在生活中的应用(建模)(3课时)第二讲:函数在生活中的应用(利用数学模型解决最优化问题)(3课时)第三讲:解直角三角形在生活中的应用(测量不能达到顶部或底部的物体的高(2课时)第四讲: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2课时)第五讲:镶嵌(2课时)第二阶段(初二年级)学生学数学、用数学能力的培养第六讲:数学综合题(4课时)四、教学方法本课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操纵理论为主线”。
最全面初一数学校本课程教案(精华版)
初一数学校本课程教案第 1 课数学伴我们成长教学内容教科书P.1——P.3的内容:数学伴我们成长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例子,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
2.通过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归纳,感受到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的成长。
3.尝试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方式(观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有效解决问题。
4.通过对数学问题的自主探索,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成长,发展了我们的思维。
重、难点解析重点1. 结合具体例子,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
2. 通过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归纳,感受到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的成长。
难点结合具体例子,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录音机、投影仪、剪刀、长方形纸片。
学生准备预习、剪刀、长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活动展示图片并播放录音。
学生活动观察图片,听录音。
宇宙之大(海王星、流星雨)(铍原子、氯化钠晶体结构),粒子之微,火箭之速(火箭),化工之巧(陶瓷),地球之变(陨石坑),生物之谜(青蛙),日用之繁(杯子、表),大千世界,天上人间,无处不有数学的贡献,让我们共同走进数学世界,去领略一下数学的风采,体会数学的魅力。
二、板书课题。
三、导学教师活动1. 现在让我们进入时空的隧道,回忆我们的成长 历程:出生——学前——小学(板书) ,我们每一天都 在接触数学并不断学习它,相信吗?不妨大家从 不同阶段来举出一些我们身边或亲身经历的例 子,试一试。
(积极鼓励)(师、生共同讨论交流,从具体事例中分析并找 出数学信息。
) 2.进入小学,我们正式开始学习数学,回忆一 下,在小学阶段我们学习的主要数学知识有哪 些? 3.指定若干名学生口答,师生共同系统归纳:数与式:认识、计算、方程、解应用题; 图形:图形的认识、图形的画法、图形的 计算;统计知识。
4.数学知识的学习,不仅开阔了我们的视野, 而且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使我们变得更加聪 明了。
发挥一下我们的聪明才智,尝试解决下面 的 2 个问题: (1)投影或小黑板展示下列问题: ①计算并观察下列三组算式:学生活动1.回忆、交流、积极大胆发 言。
初一数学教学设计5篇
编制人: 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 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 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 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 ____年____月____ 日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翼大家下载后,能够匡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幼儿教案、小学教案、中学教案、教学活动、评语、寄语、发言稿、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心得体味、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elementary school lesson plans, middle school lesson plans, teaching activities, comments, messages, speech drafts, work plans, work summary, experience,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want to know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这是初一数学教学设计 5 篇,是优秀的数学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初一数学校本课程教案(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初一数学校本课程教案
第1 课数学伴我们成长
教学内容
教科书P.1——P.3的内容:数学伴我们成长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例子,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
2.通过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归纳,感受到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的成长。
3.尝试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方式(观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有效解决问题。
4.通过对数学问题的自主探索,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成长,发展了我们的思维。
重、难点解析
教师准备
录音机、投影仪、剪刀、长方形纸片。
学生准备
预习、剪刀、长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三、导学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②已知25×25=62526=
1)= 。
2)投影或小黑板展示教材第
练习设计
课堂基础练习
答案:A与B;C与D
2、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21,它们的积为
答案:315
3、计算:7+27+377+4777
答案:5188
课后延伸练习
1、猜谜语(各打数学中常用字)
①千人分在北上下;②1人立在口上边
答案:①乘;②倍
2、在与伙伴玩“24点”游戏中,使数1,5,5,5通过运算得24?
答案:[5-(1÷5)]×5
3、只允许添两个“一”、一个“十”和一个括号,不改变数字顺序,把1,2,3,4,5,6,7,8,9这九个数字连成结果为100的算式:
1 2 3 4 5 6 7 8 9 =100
答案:123-(45+67-89)=100。
初中七年级数学校本课教案
初中七年级数学校本课教案课程目标:1. 理解有理数的乘法概念,掌握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
2. 能够运用有理数的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教学重点:1. 有理数的乘法概念和运算方法。
2. 有理数乘法的应用。
教学难点:1.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
2. 运用有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1. 教材《数学》七年级上册。
2. 投影仪或黑板。
3.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复习相关知识:回顾有理数的基本概念,包括正数、负数、整数、分数等。
2. 提问:同学们,之前我们学习了有理数的加法和减法,那么有理数之间是否可以进行乘法运算呢?乘法运算的规则又是怎样的呢?二、新课讲解(15分钟)1. 讲解有理数的乘法概念:有理数乘法是指两个有理数相乘的运算。
2. 讲解有理数乘法的运算方法:a) 同号相乘:两个同号的有理数相乘,结果为正数,并把它们的绝对值相乘。
b) 异号相乘:两个异号的有理数相乘,结果为负数,并把它们的绝对值相乘。
c) 零乘任何数都等于零。
三、实例讲解与应用(15分钟)1. 举例讲解有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并进行投影展示。
2. 让学生上台演示有理数乘法的运算过程,并解释运算规则。
3. 运用有理数乘法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购物时商品的折扣价、计算物体在斜面上的滑行距离等。
四、课堂练习(10分钟)1. 布置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对学生的练习结果进行点评和讲解。
五、总结与布置作业(5分钟)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有理数乘法的运算规则和应用。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例演示,使学生掌握了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方法,并能运用到实际问题中。
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参与,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运算能力。
同时,通过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的布置,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但在教学过程中,还需注意对有理数乘法运算规则的讲解,确保学生能够准确理解和运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数学校本课程教案第 1 课数学伴我们成长教学内容教科书P.1——P.3的内容:数学伴我们成长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例子,体会数学与我们的成长密切相关。
2.通过对小学数学知识的归纳,感受到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的成长。
3.尝试从不同角度,运用多种方式(观察、独立思考、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有效解决问题。
4.通过对数学问题的自主探索,进一步体会数学学习促进了我们成长,发展了我们的思维。
教师准备录音机、投影仪、剪刀、长方形纸片。
学生准备预习、剪刀、长方形纸片。
教学过程三、导学课堂基础练习1、下列图形中,阴影部分的面积相等的是 .答案:A 与B ; C 与D2、三个连续奇数的和是21,它们的积为 答案:3153、计算:7+27+377+4777 答案:5188教师活动学生活动1. 现在让我们进入时空的隧道,回忆我们的成长历程: 出生——学前——小学(板书),我们每一天都在接触数学并不断学习它,相信吗?不妨大家从不同阶段来举出一些我们身边或亲身经历的例子,试一试。
(积极鼓励) (师、生共同讨论交流,从具体事例中分析并找出数学信息。
) 2.进入小学,我们正式开始学习数学,回忆一下,在小学阶段我们学习的主要数学知识有哪些?3.指定若干名学生口答,师生共同系统归纳: 1) 数与式:认识、计算、方程、解应用题; 2) 图形:图形的认识、图形的画法、图形的计算;统计知识。
4.数学知识的学习,不仅开阔了我们的视野,而且改变了我们的思维方式,使我们变得更加聪明了。
发挥一下我们的聪明才智,尝试解决下面的2个问题: (1)投影或小黑板展示下列问题: ①计算并观察下列三组算式:②已知25×25=625,则24×26= (不要计算) ③你能举出一个类似的例子吗? ④更一般地,若a×a=m ,则(a+1)(a -1)= 。
(2)投影或小黑板展示教材第13页第4题。
4. 通过刚才的解题,可以看出同学们都非常聪明,其实不仅我们每个人离不开数学,而且整个人类、整个社会也离不开数学,同学们课后可以阅读一下第1节第2点《人类离不开数学》,体会数学对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的重大作用。
5. 布置作业:(1)谈一谈你对数学的兴趣、学习数学的方法以及学习中存在的困难等;(2)习题1.1第2、4题。
1.回忆、交流、积极大胆发言。
2.回忆、交流。
3.观察、计算、思考、探索。
4.学生取出剪刀和长方形纸片,小组合作,动手尝试解决。
学生1学生2学生拼图(略)ABC D1、猜谜语(各打数学中常用字)①千人分在北上下;②1人立在口上边答案:①乘;②倍2、在与伙伴玩“24点”游戏中,使数1,5,5,5通过运算得24?答案:[5-(1÷5)]×53、只允许添两个“一”、一个“十”和一个括号,不改变数字顺序,把1,2,3,4,5,6,7,8,9这九个数字连成结果为100的算式:1 2 3 4 5 6 7 8 9 =100答案:123-(45+67-89)=1004、把长方形剪去一个角,它可能是几边形?答案:三边形,四边形,五边形.5、有一个正方形池塘如图1-1-2,在它的四个角上有四棵大树,现在为了扩大池塘,要把池塘面积扩大一倍,但是,这四棵树不便搬动,也不能使它淹在水里,而且扩大后的池塘还是正方形,这该怎么办呢?答案:能力提高训练1、一个长方形,长19cm,宽18cm,如果把这个长方形分割成若干个边长为整数的小正方形,那么这些小正方形最少有多少个?如何分割?2、在操场上,小华遇到小冯,交谈中顺便问道:“你们班有多少学生?”小冯说:“如果我们班上的学生像孙悟空那样一个能变两个,然后再来这么多学生的,再加上班上学生的,最后连你也算过去,就该有100个了.”那么小冯班上有多少学生?答案:36第2 课人类离不开数学教学内容教科书第3—5页,2.人类离不开数学教学目标1.体会从古至今数学始终伴随着人类的进步与发展,增进学习数学的兴趣。
2.通过具体实例体会数学的存在及数学的美,发展应用意识。
18 19答案:7个,边长从大到小依次为11、8、7、5、3预习。
教学过程练习设计 课堂基础练习1、计算:1–2+3–4+5–6+…–100+101= . 答案:–502、计算:1+2+3+…+2003+2004+2003+…+3+2+1= . 答案:40160163、如图1-1-7:这块拼花由哪些图组成? 答案: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课后延伸练习1、今有一块正方形土地,要在其上修筑两条笔直的道路,使道路把这片土地分成形状相同且面积相等的4部分,若道路的宽度忽略不计,请你设计三种不同的修筑方案.(只需画简图)2、下面有一张某地区的公路分布图,请你找出从A至D 的一条最短路线(图中所标最短路线为里程)答案:A →B 1→C 2→D能力提高训练 1.已知等式(1)a +a +b=23,(2)b +a +b=25。
如果a 和b 分别代表一个数,那么a +b 是( ) (A )2 (B )16 (C )18 (D )14 A B 1B 2 B 3 3 10 10 12 2 D3 C 2C 3 6811 4 5 7 9 C 1 3 1① ②2、用如图所示,大小完全相同的两个直角三角形纸片,若将它们的某条边重合,能拼成几种不第 3 课 人人都能学会数学教学内容教科书第5页至第8页:3.人人都能学会数学 教学目标1.使学生对数学产生一定的兴趣,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2.使学生初步认识到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应用数学的意识。
重、难点解析重点::通过讲数学家及身边人刻苦学习数学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难点:培养学生初步应用数学的意识。
学生准备 1.预习。
2.分小组通过查阅书籍、搜索网站、观看录象、调查访问,搜集一些有关数学家及身边人刻苦学习数学的故事。
教学过程B AC D 练习设计课堂基础练习1、从A 地到B 地有两条路,第一条从A 地直接到B 地,第二条从A 地经过C ,D 到B 地,两条路相比( )A.第一条比第二条短B.第一条比第二条长C.同样长 答案:A2、A 、B 两数的平均数是16,B 、C 两数的平均数是21,那么C –A= . 答案:103、小明从1写到100,他一共写了 个数字“1”. 答案:21 课后延伸练习1、数一数,图中一共有多少个正方形? 答案:192、定义运算※=(+),计算2※3的值. 答案:103、设定期储蓄1年期,2年期,3年期,5年期的年利率分别为2.25%,2.43%和2.88%.试计算1000元本金分别参加这四种储蓄,到期所得的利息各为多少(国家规定:个人储蓄从1999年11月1日起开始征收利息税,征收的税率为利息的20%).分析结果,你能发现什么?(提示:利息=本金×年利率×储存年数)答案:1年期利息18元,2年期利息38.88元,3年期利息64.8元,5年期利息115.2元.发现:参加定期储蓄,存期越长,得到利息越大.4、在第十届“哈药六杯”全国青年歌手电视大奖赛,8位评委给某选手所评分数如下表,计分方法是:去掉一个最高分,去掉一个最低分,其余分数的平均分作为该选手的最后得分,请你评委 1 2 3 4 5 6 7 8 评分9.89.59.79.99.89.79.49.89.72能力提高训练1、(1)在太阳光照射下,如图所示的图形中,哪些可以作为正方体的影子?(2)请你尝试一下,如果用手电筒照射正方体,可以得到哪些形状的影子?请把各种影子的形状画出来,并比较两种情形的异同?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①②③;(2)可以得到长方形、正方形、正六边形、梯形形状的影子;在太阳光照射与手电筒照射下,都能得到长方形、正方形、正六边形,但在太阳光照射下,得不到梯形,而在手电筒照射下,可得到梯形.理由:太阳光是平行光线;手电筒的光是点光源.第 4 课 让我们来做数学(1)教学内容教科书P.9——P.10的内容:让我们来做数学 教学目标① ②③ ④二、导学课堂基础练习1、若“*”是一个对于1和0的新运算符号,且运算规则如下:1*1=0,1*0=0,0*1=1,0*0=0.则下列四个运算结果中是正确的是 ( )A .(1*1)*0=1; B.(1*0)*1=0; C.(0*1)*1=0; D.(1*1)*1=0 答案:C2、将0,1,2,3,4,5,6分别填入圆圈和方格内,每个数字只出现一次,组成只有一位数和两位数的整数算式(圆圈内填一位数,方格内填两位数)答案:3×4=12=60÷53、三个连续偶数的和是12,它们的积是 . 答案:36 课后延伸练习1、下面图形中哪些可以一笔画成,哪些不能一笔画成的?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例1:右图是6级台阶侧面的示意图,如果要在台阶上铺地毯,那么至少要买地毯多少米?例2:国庆前夕,杨杨和爸爸妈妈一家三口准备于国庆期间外出旅游。
江南旅行社的收费标准是:大人全价,小孩半价;而华夏旅行社的收费标准是:不管大人和小孩一律八折。
这两家旅行社的基本价一样,服务质量也一样,问杨杨一家应该选择哪家旅行社?杨杨认为:如果一每人基本价100元计算,江南旅行社总收费为100+10050%=250(元);而华夏旅行社的总收费为100(元)。
所以,由杨杨决定,他们家选择华夏旅行社。
如果基本价为400元,杨杨这样的选择对吗? 如果杨杨家有四口人,杨杨这样的选择还对吗?例3某校校长在国庆节带领该校市级“三好学生”外出旅游.甲旅行社说:“如果校长买一张票,则其余学生可享受半价优惠”.乙旅行社说:“包括校长在内全部按票价的6折优惠”(即按票价的60%收费).现在全票价为240元,学生数为5人,请算一下哪家旅行社优惠?你喜欢哪家旅行社?如果是一位校长,两名学生呢? 解:甲旅行社:240+5×240×=840(元);乙旅行社:6×240×(元).所以甲旅行社优惠.如果是一位校长,两名学生,则:甲旅行社:240+2×240×=480(元);乙旅行社:3×240×=432(元).所以乙旅行社优惠.小结: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人类离不开数学。
学数学,更是为了用数学。
应用数学,首先是要有用数学的意识,其次是要学会用数学的方法去看待问题、解决问题。
==÷①②③ ④答案:②与③能一笔画出;①与④不能一笔画出.2、已知有两个大小相等的正方形内紧排着九个等圆和十六个等圆,你认为这两个正方形内空隙哪个大? 答案:一样大3、某服装店售出甲、乙两件衣服,各得款120元,其中甲种衣服盈利20%,乙种衣服亏损20%,问这两次买卖盈亏情况. 答案:亏10元8、一商店把某种彩电按标价的八折出售,仍可获利20%,(进价的20%),已知该品牌彩电每台进价为1998元,求该品牌彩电每台的标价为多少元? 答案:2997元 能力提高训练1、春节,爷爷有人民币若干,分别给小明,小红,小刚压岁钱.爷爷打算给小明,小红,小刚压岁钱为爷爷钱总数的二分之一,三分之一,四分之一,结果爷爷的钱少了50元,爷爷总共有多少钱? 答案:600元2、如果今天是星期一,再过7天还是星期一,可用式子“1+7=1”表示,则(1)如果现在是3月,再过11个月是2月,可怎么表示?(2)如果现在是北京时间15时,再过10小时就是北京时间1时,可怎么表示? (3)你还可以想出其他类似的问题吗?答案:3+11=2,15+10=1,如:一个运动员在400米的环行跑道上跑了400米又回到原地,则有400+0=0.第 5 课 让我们来做数学(2)教学内容教科书P.9——P.10的内容:让我们来做数学 教学目标1、通过做数学,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学中观察、实验、归纳、类比和猜测的方法.2、培养学生善于发现、探求规律的能力.教师准备录音机、投影仪、剪刀、长方形纸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