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词典评
纳兰词典评读后感
![纳兰词典评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b436cddbceb19e8b8f6baf4.png)
《纳兰词典评》读书笔记西苑小学曹晓男2016年看了一部电视剧《寂寞空庭春欲晚》,深深被电视剧里的纳兰容若吸引。
“斯人若彩虹,遇上方知有”,大概是对他最好的形容。
因为那些你曾幻想出的美好模样,他都有。
才华,他有,年级轻轻便中举封官,写下无数首流传千古的名诗绝词;权势,他有,皇亲大臣之后,出身显贵无比;容貌,他也有,同僚曹寅(曹雪芹的祖父)曾在诗中写过:“忆昔宿卫明光宫,楞伽山人貌娇好。
”(楞伽山人就是纳兰容若)更重要的是,他在滔天富贵,才貌双全下,还不三妻四妾,有“一生一世一双人”的深情不负。
此前也曾读过一些纳兰容若的词,大都是一些流传甚广的名句,一如“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醒也无聊,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
”又如“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再如《清平乐》中的“一样晓风残月,而今触绪添愁。
”每每读到这些句子,都被词中满溢的情所打动。
终于买了一本《纳兰词典评》来读,渴望进一步走进这个清代第一词人的内心世界。
《纳兰词》是清代著名词人纳兰性德的作品。
纳兰性德,原名纳兰成德,字容若,乃清初词人,生卒年1655~1685。
属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
大学士明珠长子,其母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爱新觉罗氏。
纳兰性德自幼聪颖,博览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元文赏识。
十八岁考中举人,次年成为贡士。
康熙十五年(1676年)殿试中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纳兰性德曾拜徐乾学为师。
他因主持编撰《通志堂经解》,深受康熙皇帝赏识,授一等侍卫衔,多随驾出巡。
康熙二十四年,纳兰性德病逝,年仅三十岁,生前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纳兰性德以其词而闻名于世。
其实,他在清代词坛和整个词史中都占有一定地位。
有人尊他为清初第一词人,谭献在《复堂词话》称他可与朱彝尊、陈维崧“鼎足词坛”。
又在《箧中词》中称他可与项莲生、蒋春霖,“二百年中,分鼎三足”。
纳兰容若词40首赏析
![纳兰容若词40首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7c9bb6b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a3.png)
纳兰容若词40首赏析清词之盛,史称中兴,在芸芸优秀词人当中,人们把纳兰容若、朱竹诧、陈其年并列为三大词人。
纳兰容若本名性德,容若是他的字,出身名门,其父是康朝名臣纳兰明珠。
纳兰容若天资过人,精通经史,擅书道,工丹青,又善骑射,文武全才。
纳兰容若十七岁入太学读书,十八岁中举人,二十二岁进殿考进士,成绩优异,康熙皇帝授他三等侍卫官职,后升为二等,最后升为一等。
在当时,纳兰容若是人人羡慕的旷世奇才。
作为当时康熙身边的御前侍卫,随康熙游历四方,和唱诗词,深得皇上器重。
不过,在纳兰容若心中却厌倦庸俗的官场生活,无意功名富贵。
人无完人,纳兰容若的一生得到了常人所没有的富贵与地位,但他失去的远远比他所得到的来得重要。
纳兰容若少年之时恋上了某位女子,可惜后来这位女子被诏入宫中作康熙妃嫔,天子夺了心中所爱,作为殿下之臣又能如何?古代婚姻大事乃父母之命,纳兰容若在十七岁时与卢氏成亲,刚开始的时候还没走出恋人入宫的阴影,后来相处之下渐生情愫,少年夫妻恩爱不在话下。
无奈天意弄人,结发之妻却在她双十年华时病逝而去。
自古诗人、词人俱是风流不羁,至情至性,受到如此沉重的精神打击,纳兰容若对名气、地位、富贵更无心一顾。
续弦,却难圆旧梦,若不是对那份感情的执著,那些哀婉凄伤的词句便不会出现了。
纳兰容若始终无法忘记与亡妻共同度过的美好日子,他的内心充斥着矛盾、压抑、痛苦、悲观,一天天憔悴消瘦,在康熙二十四年暮春,他一病不起,溘然长逝,终年三十一岁。
纳兰容若博学多才,尤以词著称于世。
传世的《纳兰词》是纳兰容若毕生词创作的总集,当时的文人学士俱有高度评价,在民间“家家争唱”,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在当代,有不少评论指纳兰词“思想境界不高”之类的话,纳兰容若的词多以抒发友情与爱情,没有描写祖国河山如何美好,也没有描写民间百姓如何疾苦。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
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
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长相思(纳兰性德)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纳兰词评价
![纳兰词评价](https://img.taocdn.com/s3/m/fae9b001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788be7d.png)
纳兰词评价
纳兰性德的词作,被誉为“纳兰词”,是清代文学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他的词作表现出的真挚情感深深地打动了读者,使其在诗坛中取得了一定的地位,成为了后人学习和研究的宝藏。
然而,对于纳兰词的评价,历代文人墨客的观点并不一致。
一方面,严迪昌先生在《清词史》中指出,纳兰词走的是宋人的老路,而清人为了超越前人,必须要走一条新的道路。
这种观点认为,纳兰词虽然有一定的艺术价值,但是在创新方面存在一定的不足。
另一方面,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对纳兰性德的诗词给予了极高的评价:“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这种观点认为,纳兰词的艺术成就非常高,其真挚的情感表达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使其在词坛上独树一帜。
总的来说,纳兰词以其深情厚意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赢得了广大读者的喜爱。
然而,如何评价纳兰词,还需要根据个人的审美观和文化背景来定。
无论如何,纳兰词都是中国古代文学的一颗璀璨明珠,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和研究。
纳兰词赏析(共9篇)
![纳兰词赏析(共9篇)](https://img.taocdn.com/s3/m/9278b476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38.png)
纳兰词赏析(共9篇)纳兰词赏析(一): 为什么我喜欢读诗词却做不出诗词鉴赏的题目本人平时很喜欢诗词,我还读过不少诗词,像唐诗三百首,宋词三百首,陶渊明诗选,东坡诗选,纳兰词等等.但是,做诗词鉴赏的题目时,我很难回答出来,有些还根本无法动笔.举个例子,请谈谈这首诗的表现手法(或艺术手法),请谈谈某个字对全诗所起的作用,请对某个词进行赏析……其实我读的诗不少,但我读诗时从来就没读出过有什么表现手法,我有时候真的怀疑这种题目诗的作者是否也能答对.每次做诗词鉴赏的题,我能拿到一半的分就已经很不错了.唉!到底是题目太刁钻,还是我的理解能力太差题目不刁钻,也不是你的理解能力差,最重要的是没有抓住要领!没有掌握诗词鉴赏的题目的关键问题!建议多读一点鉴赏类的分析范文,熟能生巧,以现有的熟读诗词的基础(这是鉴赏分析的重要基础),相信你很快就会有长足的进步!纳兰词赏析(二): 请介绍几本有赏析古诗词、语言优美的作品我买了安意如的那三本系列的书《人生若只如初见》《当时只道是寻常》《思无邪》一开始是因为《人生若只如初见》上面的语言很优美、文笔很好,我觉得对我的写作有很大帮助.但后来看到很多人说安意如解诗词解得不对.所以想找找几本较专业解诗或词、语言又好的作品.我想这种书应该可以加深我对古诗词的了解,也能使我的写作有提高.不知道有没有这样的书.你可以去找找一个叫江湖夜雨的人写的书,安意如的《当时只道是寻常》好多内容是抄袭江湖夜雨的,还因为这个打过官司.而安意如能看的也就只有《当时只道是寻常》能看,其后的就别看了吧.最遗憾的是,就是《当时只道是寻常》里面好多纳兰词都跟原本有出入,也就是说是错的,你要是喜欢纳兰词,最好买本《纳兰词笺注》来看.有本写李煜词的书叫《最是寻常梦》,还不错,因为我喜欢李煜所以买来看的,看过好几遍还没有看腻,说明这书还可以.再有就是专门讲诗词的一些书,如果你喜欢诗词,那你看看叶嘉莹教授的一些书,叶嘉莹教授讲得非常好.其实我想跟你说的是,古诗词的赏析,如果要写实且正确,就不可能过分的语言优美,语言优美的都有藻饰太平的意味在里面,加入了作者本身过多的主观联想和主观臆断,对你本身绝对没有任何好处.而你如果要提高写作能力,要文笔好语言优美的书,则不必找写古诗词的,现当代的散文名家不少,或者直接看古代作品就好了,难道纳兰容若的词本身的意韵还不如安意如那小妮子的几笔勾勒倘若真不如,那他纳兰容若也不会这样受人推崇芳泽千古了.也许我说的话不太好听,但是我能保证是对的,因为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我只是希望能帮到你,为中国语言文化贡献一点微薄之力~纳兰词赏析(三): 求诗歌鉴赏第二问答案.七、读下面这首词,忆江南纳兰容若江南好,城阙尚嵯峨.故物陵前唯石马,遗踪陌上有铜驼.玉树夜深歌.注:纳兰容若:清代著名词人.此词为其跟随皇帝至南京时所做.(1)词中的“尚”和“唯”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这首词与刘禹锡《石头城》(山周故国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一诗主旨相同,手法各异.请结合这两个作品的具体诗句,从主旨和手法角度进行赏析.有的答案就一句:主旨都表达对事物的凭吊.感激不尽手法:对比,纳兰词中“江南好”但“城阙尚嵯峨”“故物”“遗踪”,刘诗中“山周故国遭在”但“潮打空城寂寞回”,都做今昔对比,突出诗人面对物是人非之景的怅惘感慨之情.动静对比,纳兰词中,“故物陵前唯石马”“遗踪陌上有铜驼”皆为静景,而“玉树夜深歌”,树被风吹过才能“歌”,此为动景;刘诗中“淮水东边旧时月”为静景,而“夜深还过女墙来”是水的动态,为动静.衬托出夜深之时,诗人面对前朝遗景的感慨.主旨:在喟叹前朝遗景时,感叹物是人非,吊古伤今.纳兰词赏析(四): 登鹳雀楼赏析300字以上,这是一道脍炙人口的五言绝句,作者是唐朝著名边塞诗人王之涣.说到“著名诗人”,并不是说他做诗很多(比如清朝某位明君一生写诗四万,我们也不称其“著名”),而是说他做的诗非常“经典”,现存其六首诗当中,便有两首顶级绝句,除了《登鹳雀楼》之外,还有那首《出塞》(又名《凉州词》),都是妇孺皆知的名篇.“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寥寥十个字,便勾勒出一幅雄浑壮美的山水图画.其气象毫不亚于李白的“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付回”;而其笔法的“随意”、“直白”,又能和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黄河落日圆”相比.《红楼梦》四十八回,香菱论诗道:“想来烟如何直日自然是圆的.这‘直’字似无理,‘圆’字似太俗.合上书一想,倒象是见了这景的.要说再找两个字换这两个,竟再找不出两个字来.”我们有时习惯于另辟蹊径、故作高深,反而把诗句弄得不伦不类、生涩怪病.我们走得太远,以至于忘了来时的路.唐诗的高明就在于它的自然和率真!自宋以后,诗词中强用生词的、狂用典故的,比比皆是,但纠其实质却十分苍白,还不如一位老农直来直去一吼一哭来得快活!以至于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价纳兰词时这样讲:“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诗贵在清新自然.“汉人”玩儿惯了文字游戏,反而不如“满人”的“返璞归真”了.(当然这话有点绝对).而《登鹳雀楼》的高明之处,更是在于结句,不经意间引出了“登高――望远”的哲意来.哲理诗在宋代比较流行,很多文人做诗也力求挖出哲理来,然而“相请不如偶遇”,与其刻意地“编排”,不如自然的流露!纳兰词赏析(五): 赏析“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作者是‘纳兰容若’,初相遇的时候,一切都是美好的,所有的时光,都是快乐的.即使偶有一些不如意的地方,也甘心消受,因为抱着憧憬,所以相信一切只会越来越好.所有的困难,都是微不足道,满天的星辰,都在你面前失色,我的世界没有我,全部是你.我不懂世事的因循,一切美好的东西,为什么到最后都会发生不可思议的转变.我不懂浮生的如梦,纠结的爱情,我不懂怀念和遥望的分别,挥手决绝抑或万水千山,反正绝望不起来也暴烈不起来.深情的怀旧,原是美好的恍惚,记得的也是幸福,那一刻,仿佛时光倒流,繁花盛开.温柔与感动,渴盼与甜蜜,原来只是初初相见.潮生潮灭,沧海桑田,换了人间.纳兰词上是秋风.秋风,有典故,可参见成语“秋扇见捐”.【纳兰词赏析】纳兰词赏析(六): 纳兰词: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的译文有一个译文很诗意,像现代诗歌,译文里面用了好几处叠字.前几天看到了,现在没有搜到,谁知道如果是,谢谢第一位热心的朋友.那个译文没有偏离原词.没有你说的那么长.也谢谢第二位朋友,你给的这个也很好.如果实在找不到那个版本,就要你这个.我记得译文是开头是“xxxx,xxxx”.西风冰凉的手指梳理我孤独的思绪黄叶飘落的轨迹是一根潺潺的弦萧萧的弹拨一阙忆念之曲昏黄的夕阳又给往事抹上一层昏黄雕花的小窗闭了足不惊尘的你还会来拍打它吗那年春天帷幕重重遮蔽了整个季节的花事春天只在我们共同的梦里蓬蓬勃勃你说花雕是花的泪水豪饮如我方半杯就酩酊大醉那册《花间词》我记得每一页每一行我赢得了那个小小的赌约你衔口亲相喂的茉莉香茗涤荡了我30年的忧郁这些寻常的往事何需我去翻动一直在我灵魂深处翩翩飞舞纳兰词赏析(七):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画堂春》作者:纳兰性德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赏析:我常常想,作为一个贵族公子,一个深受皇帝的宠臣,纳兰性德何来如此情怀.可是,当我读完他的词,慢慢的从词中找到踪迹的时候,我明白了.因为他本来就是谪仙一般的人物,他不是人间富贵花.他是谪仙般的人物,有着谪仙般的情怀.他是个痴人,一个对感情执着而又孤独的人.这首《画堂春》也正是他这个特点的最好体现.词的一开始,他写道,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这里的一生一代一双人,正说明了这首词所写的对象.单看这一句,一生,同一生;一代,同一辈;一双,两个.这里留给读者一个疑问,两个人是什么关系再细细体会,想到这里用的是一双这词,会想到,这里的两个人,会用一双,自然是关系比较密切的恋人,而接下来的一句证实了这个想法,争教两处销魂.如果不是恋人关系的话,这争教两处销魂是怎么也不会出来的.可是,这里会有人问了,既然是恋人,那为什么不在一起而要两处销魂呢所以接着,作者说明了: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到了这里,相信读者的心了跟着沉了下去.相思相望不相亲,何等的残酷,对恋人来说,彼此相思,彼此能够相望,却不能相亲,这是何等的残酷,也难怪作者会问天为谁春了.到了这里,我们似乎看到了那个画面,一对恋人,被迫分开,彼此相思种种,这日两人再度相逢,却只能千言万语尽在那深深凝望中,不敢说,不敢讲,不敢透露那一丝一毫的感情,这是怎样的痛啊.那么,这时候,有人要问了,既然彼此深爱,却又何又不在一起接着,作者作了解释: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这句用了两个典,一个是裴航乞药,一个是嫦娥奔月.裴航于蓝桥乞药而得妻,嫦娥奔月而不得见.这里借这两个典说明了为什么不在一起,是因为对方已经入宫.如果未嫁,那裴航于蓝桥容易得妻,只是现在嫦娥已入月宫,与后羿相会无期了.可是,即使已经相会无期,作者还是在苦苦守望.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这里的饮牛津,实际上也是用典,用的是牛郎织女的故事在其中.这里的结句实际上就是作者的一个幻想,如果能与之结合,对着她,即便是贫困,也毫不在意.这首词从一开始纯用白描,层层深入,直至结句的一咏三叹,实在不愧是纳兰词中的佳作纳兰词赏析(八): 《纳兰词》中的名篇名句【纳兰词赏析】容若的词在我看来都是好的梦江南昏鸦尽,小立恨因谁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南乡子为亡妇题照泪咽却无声,只向从前悔薄情,凭仗丹青重省识.盈盈.一片伤心画不成.别语忒分明.午夜鹣鹣梦早醒.卿自早醒侬自梦,更更.泣尽风檐夜雨铃.蝶恋花辛苦最怜天上月,一夕如环,夕夕都成玦.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无那尘缘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画堂春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当时只道是寻常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心人易变.骊山语罢清宵半,泪雨零铃终不怨.何如薄幸锦衣郎,比翼连枝当日愿.生查子惆怅彩云飞,碧落知何许不见合欢花,空倚相思树.总是别时情,那得分明语.判得最长宵,数尽厌厌雨.蝶恋花出塞今古河山无定拒.画角声中,牧马频来去.满目荒凉谁可语西风吹老丹枫树.从前幽怨应无数.铁马金戈,青冢黄昏路.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逾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星影摇摇欲坠.归梦隔狼河,又被河声搅碎.还睡,还睡,解道醒来无味.纳兰词赏析(九): 好段+赏析+赏析+赏析1又过了些日子,忽然就挂满了一串串葡萄似的花苞,又如一只只浅绿色的蜻蜓缀满树枝——当它张开翅膀跃跃欲飞时,薄薄的羽翼在春日温和的云朵下染织成一片耀眼的银色.那个清晨你会被一阵来自梦中的花香唤醒,那香味甘甜淡雅、撩人心脾却又若有若无.你寻着这馥郁走上阳台,你的精神为之一振,你的眼前为之一亮,顿时整个世界都因此灿烂而壮丽:满满的一树雪白,袅袅低垂,如瀑布倾泻四溅.银珠般的花瓣在清风中微微飘荡,花气熏人,人也陶醉.赏析:这一段文笔优美,用生动形象的笔触表现了洋槐花开的美丽场景.作者多用比喻、拟人、通感的修辞手法,从细节到整体,从各个角度表现了洋槐花之美,表达了作者对槐树的喜爱,富有感染力.2山容已经不再是去秋的清瘦了,那白绒绒的芦花海也都退潮了,相思树是墨绿的,荷叶桐是浅绿的,新生的竹子是翠绿的,刚冒尖儿的小草是黄绿的.还是那些老树的苍绿,以及藤萝植物的嫩绿,熙熙攘攘地挤满了一山.我慢慢走着,我走在绿之上,我走在绿之间,我走在绿之下,绿在我里,我在绿里.——张晓风《魔季》赏析:这段话笔触细腻优美,选取典型的景物,写出了不同层次的绿色,运用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表现了春日绿色的多样和美好,表达了作者对春日的热爱之情.3在全人类里,我有权利成为第一个爱你的人.他们必须看见你,了解你,认识你而后决定爱你,但我不需要.你的笑貌在我的梦里翱翔,具体而又真实.我爱你没有什么可夸耀的,事实上没有人能忍得住对孩子的爱情.——张晓风《初雪》赏析:这是一段文笔优美、直抒胸臆、感人肺腑的话语.作者用最平实的语言表达最真挚的母爱,让人动容.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手法,不断进行强调,从各个方面表现自己对女儿的特殊地位,也表达了对女儿的爱情的炙热和唯一.4在文化人格结构上,他们是缺少皈依的一群.靠传统靠新潮靠内地靠国际靠经济靠文化靠美誉靠实力靠人情靠效率他们的靠山似乎很多,但每一座都有点依稀朦胧.他们最容易洒脱出去,但又常常感到一种洒脱的孤独.——余秋雨《文化苦旅》之《上海人》赏析:这段话采用一连串的反问,表现上海人这个群体自身的矛盾.上海人依附的东西似乎很多,又似乎什么都没有.作者从各个角度阐述了上海人洒脱的孤独,带着点冷嘲热讽的味道.5水中游鱼来去,全如浮在空气里.两岸多高山,山中多可以造纸的细竹,长年作深翠颜色,逼人眼目.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时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以作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位置则永远那么妥贴,且与四围环境极其调和,使人迎面得到的印象,实在非常愉快.赏析:同是写景,这一段为我们描绘了湖滨的四季风光:游鱼竹林,桃花杏林,夏日花衣,秋冬瓦房,风光秀丽,平静水光,塑造了一个平和美好的环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您的及时采纳是对我极大的鼓励~纳兰词全集赏析纳兰经典词赏析。
纳兰词典评《菩萨蛮(雾窗寒对遥天暮)》
![纳兰词典评《菩萨蛮(雾窗寒对遥天暮)》](https://img.taocdn.com/s3/m/18819ccd27fff705cc1755270722192e453658ee.png)
纳兰词典评《菩萨蛮(雾窗寒对遥天暮)》纳兰词典评《菩萨蛮(雾窗寒对遥天暮)》作者:苏缨 LCR平海漫漫摘录回文三首纳兰性德菩萨蛮(客中愁损催寒夕)客中愁损催寒夕,夕寒催损愁中客。
门掩月黄昏,昏黄月掩门。
翠衾拥孤醉,醉孤拥衾翠。
醒莫更多情,情多更莫醒。
菩萨蛮(砑笺银粉残煤画)砑笺银粉残煤画,画煤残粉银笺砑。
清夜一灯明,明灯一夜清。
片花惊宿燕,燕宿惊花片。
亲自梦归人,人归梦自亲。
菩萨蛮(雾窗寒对遥天暮)雾窗寒对遥天暮,暮天遥对寒窗雾。
花落正啼鸦,鸦啼正落花。
袖罗垂影瘦,瘦影垂罗袖。
风翦一丝红,红丝一翦风。
这首小词,每两句都是反复回文。
“雾窗寒对遥天暮”,从最后一个字“暮”倒着往前读,就是下一句“暮天遥对寒窗雾”;“花落正啼鸦”,倒过来也就是下一句“鸦啼正落花”。
这就是回文诗的一种。
一般的选本里很少会选这首词,原因很简单:这是纯粹的文字游戏,并没有什么艺术价值和深刻内涵在里边。
这道理是完全正确的,回文诗大多都仅仅是文字游戏而已,就像厨师雕刻出来的一朵精美绝伦的萝卜花,无论多漂亮,也只是正餐旁边的一个配头。
但是,为什么经常还有厨师愿意去雕萝卜花呢?除了要让整桌菜卖出更贵的价钱之外,一个原因就是:炫技。
芭蕾舞剧里经常会出现舞会场面,盛大的舞会,这种情节对整个剧情来说往往并没有太大的意义,但之所以舞会场面屡屡出现,原因也是这个:炫技。
摇滚乐队里的主音吉他手经常会抛开整个乐队,把主唱晾在一边,弹上一段缤纷绚烂的快速solo,这段solo如果拿掉,对歌曲本身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它之所以顽强地存在,原因也是这个:炫技。
这是人的天性,如果掌握的高于常人的手段,总忍不住拿出来卖弄卖弄,如果没机会卖弄,或者受到环境的刺激,就会“技痒”。
诗词也是一样,这既是一门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一门技术活儿,技术水平高的人既喜欢把功夫拿出来晒晒,也很有兴趣去挑战更高的技术难度。
这和我们现在玩游戏打通关是一个道理。
诗词,不但是一门技术活儿,还是一项技术游戏。
纳兰词赏析
![纳兰词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f80f934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fdb774e.png)
纳兰词赏析纳兰词赏析纳兰性德生平介绍纳兰性德生平介绍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
他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以“纳兰词”在词坛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之地。
他生活于满汉融合的时期,其贵族家庭之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
他虽侍从帝王,却向往平淡的经历。
这一特殊的生活环境与背景,加之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的创作呈现独特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流传至今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这一富于意境的佳作,是其众多的代表作之一。
纳兰性德是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十五年进士,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一生淡泊名利、善骑射、好读书、擅长于词。
他的词基本全以一个“真”字取胜,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
但细读却又感淡淡忧伤。
人谓“谁料晓风残月后,而今重见柳屯田”。
主要作品有长相思。
纳兰性德于顺治十一年(公元1655年1月19日)生于北京,其父是康熙时期权倾朝野的宰相明珠,母亲觉罗氏为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
而其家族那拉氏隶属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赫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
纳兰性德的曾祖父名金台什,为叶赫部贝勒,其妹孟古姐姐,于明万历十六年嫁努尔哈赤为妃,生皇子皇太极。
其后纳兰家族与皇室的姻戚关系也非常紧密。
因而可以说,他的一生注定是富贵荣华,繁花著锦的。
也许是造化弄人,纳兰性德偏偏是“虽履盛处丰,抑然不自多。
于世无所芬华,若戚戚于富贵而以贫贱为可安者。
身在高门广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思”。
纳兰性德因生于腊月,小时称冬郎,自幼天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数岁时即习骑射,17岁入太学读书,为国子监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其兄内阁学士,礼部侍郎徐乾学。
纳兰成德18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19岁准备参加会试,但因病没能参加殿试。
尔后数年中他更发奋研读,并拜徐乾学为师。
在名师的指导下,他在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1792卷编的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受到皇上的赏识,也为今后发展打下了基础。
纳兰词赏析
![纳兰词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34b3d5295901020207409c79.png)
“第一飘零词客”——顾贞观
顾贞观(1637-1714)原名华文,字远平、
华峰,亦作华封,号梁汾,江苏无锡人。康 熙五年中举,改任国史院典籍,官至内阁中 书。康熙十年,因受同僚排挤,落职归里, 自称“第一飘零词客”。康熙十五年,入内 阁大学士明珠府中任塾师。
写作背景
此篇作于清康熙十五年(1676年)。据 顾贞观记云:“岁丙辰,容若年二十有二, 乃一见即恨识余之晚,阅数日,填此曲为余 题照。”(见《弹指词》卷下所附纳兰赠词 后贞观自注)这年容若获殿试二甲七名,赐 进士出身,并授三等待卫,不久又晋为一等。 他以贵介公子,皇帝近待的身份与沉居下僚 的顾梁汾相识,不但大有相见恨晚之叹,且 对其不幸的遭遇深表同情。
晋阮籍为人能青白眼,见礼俗之人为白眼,见高人 雅士、与己意气相投者则为青眼。 杜甫《短歌行赠王郎司直》:“青眼高歌望吾子, 眼中之人吾老矣。” 辛弃疾《水龙吟· 登建康赏心亭》 “倩何人,唤取红 巾翠袖,揾英雄泪” 这里化用杜诗之意,是说你我结为莫逆,年龄都不 算老(梁汾时年四十,纳兰二十二),彼此青眼相 对,互相器重,而今正当大有可为之年,不须伤悲, 应拭去悲慨之泪,振作精神。
采桑子 非关痴爱轻模样, 冷处偏佳。 别有根芽, 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 飘泊天涯。 寒月悲笳, 万里西风瀚海沙。
金缕曲 (赠梁汾)
德也狂生耳。偶然间、缁尘京国,乌衣 门第。有酒惟浇赵州土,谁会成生此意?不 信道、遂成知己。青眼高歌俱未老,向樽前、 拭尽英雄泪。君不见,月如水。 共君此夜须沉醉。且由他、蛾眉谣诼, 古今同忌。身世悠悠何足问,冷笑置之而已。 寻思起、从头翻悔。一日心期千劫在,后生 缘、恐结他生里。然诺重,君须记。
谁 而 料 今 晓 重 风 见 残 柳 月 屯 后 田 ,
词评纳兰—月明风细,今夜偏佳
![词评纳兰—月明风细,今夜偏佳](https://img.taocdn.com/s3/m/c291c29a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67.png)
词评纳兰—月明风细,今夜偏佳
词评纳兰--月明风细,今夜偏佳
(2011-03-30 15:53)
一
上弦的月子,冷华淡然,不知于一抹幽蓝的梦境中,倾洒了几多碎碎的念?似是隐忍着万千含春的心事,纤纤细细地在夜云边显现,宛如谁家深闺女子的眉儿弯弯?
我们记不得有多少青春韶华,在钩陈豹尾的仕途里,一次又一次地交付给了大漠天涯的别离,许是因了那份柔,在梦里;这份情,在心间;离别的日子里,尽管,我麻木的指尖,虽触不到你温润的脸,而我却在一阕阕清词里,以最美的文字,为你妆点着最真的情感。
今夜!哦!就在今夜!我远眺的视线,终于可以不再凝视天边的天边,晚凉新浴后,情态娇媚的你呀!竟就真真儿地站在了我的面前,
将乌黑的发髻纤手轻绾。
二
有多少语言,在静默的对视中,沉淀再沉淀,有多少相思,欲要倾诉,却依旧无言。
只想就这样牵着你的手,在你的掌心,浅浅地画下一个又一个温柔的圈。
此刻,让我们在彼此暖流的交汇中,不问远近,只问心迹,默默相对无语,不去想,曾有多少相思,无以凭寄?有多少幽怨无从说起。
我绝不会在此刻嘘寒问暖,我知道的,别离的这些日子,寒也好,暖也罢,或许,此刻若再提及,无论身暖,还是心寒,都会令你珠泪泫然。
三
目光轻抚过经年往事的花瓣,那些月明风清的良辰美景,往日我们也曾有过几多,然又怎及今夜这般令我沉醉心澜?
风轻轻,星也点点,如眉的月子,映着你月白色的衣衫,哦!这样的情景,记不得多少次在幻美的梦境里遇见,只是此刻,它已不再只是静卧于离恨难消的诗词间。
情思绵绵,心泉潺潺,在这样一个夜晚,就不再提笔赋闲愁了吧!善睐明眸的你呀!依在我的怀里,或许,只需一笑嫣然,便抽尽了我的愁思千千。
纳兰词全集赏析
![纳兰词全集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b3990d7153d380eb6294dd88d0d233d4b04e3f07.png)
《纳兰词全集赏析》
同学们,今天咱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纳兰词。
纳兰词啊,充满了各种各样的情感。
比如说《木兰花·拟古决绝词柬友》里的“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这两句可有名啦。
给你们讲个小故事,想象有两个人,刚开始认识的时候特别美好,可后来却有了矛盾,不再像当初那样好了。
这两句词就是在感叹,如果一直能像刚认识时那样美好,该多好呀。
再看《长相思·山一程》中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这几句描绘了路途的遥远和艰辛。
比如说,就像有个人为了去一个很远的地方,一路上翻山越水,晚上看到很多帐篷里的灯光,心里又想家又疲惫。
还有《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里的“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沉思往事立残阳”,写出了一种孤独和回忆。
就像有个老爷爷,在秋天的傍晚,一个人站在那里,想起过去的事情,心里很不是滋味。
纳兰词的语言也很美。
像“一往情深深几许?深山夕照深秋雨”,用简单的词语,却表达出了深深的情感。
比如说,有个小朋友读了这两句词,虽然不太懂意思,但就是觉得很美,很喜欢。
而且纳兰词里还有对爱情的描写。
比如“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让人感受到爱情的美好和无奈。
就像有对恋人,因为一些原因不能在一起,读了这句词,觉得说出了他们的心声。
同学们想想,当我们读纳兰词的时候,是不是也能体会到那些情感呢?
好啦,关于纳兰词全集的赏析就讲到这儿,希望大家能喜欢上纳兰词!。
关于纳兰词赏析
![关于纳兰词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70b71f2f7ed5360cba1aa8114431b90d6c858924.png)
关于纳兰词赏析1. 纳兰词啊,那可真是情感的宝藏!就像一杯陈酿的美酒,越品越有味道。
比如说“人生若只如初见”这句,哇,那把初次相遇的美好描绘得多么细腻呀,让人一下子就沉浸其中了,难道不是吗?2. 你们知道纳兰词的魅力在哪吗?那真的是像春天里绽放的花朵一样迷人!像“当时只道是寻常”,简单几个字,却蕴含着无尽的惆怅和怀念,是不是很神奇?3. 纳兰词真的绝了呀!好比夜空中最亮的星,闪耀着独特的光芒。
像“我是人间惆怅客”,这是多么直白又深刻地表达出内心的哀愁啊,大家不觉得吗?4. 哎呀呀,纳兰词赏析起来可有意思啦!就如同在和一位智者对话。
比如“山一程,水一程”,把旅途的艰辛和遥远刻画得栩栩如生,这感觉太妙了!5. 纳兰词啊,真的是让人又爱又怜呢!仿佛是一片柔软的云朵。
“西风多少恨,吹不散眉弯”,这其中的哀怨简直要溢出来了,不是吗?6. 大家快来看看纳兰词呀!那简直是心灵的慰藉呢,像冬日里的暖阳。
“一生一代一双人”,哇,对美好爱情的向往都在这一句里了,真让人感动!7. 纳兰词真的好有魔力呀!如同一个神秘的宝盒。
“背灯和月就花阴,已是十年踪迹十年心”,这时间的感慨和深情,是不是让你也心头一动呢?8. 哇塞,纳兰词赏析起来真是停不下来!好像是走进了一个梦幻的世界。
“谁念西风独自凉”,那种孤独感太强烈了,难道你们没有感受到吗?9. 纳兰词真的是文学中的瑰宝呀!恰似那璀璨的星星。
“而今才道当时错”,这后悔的情绪是多么真实,让人也跟着叹息呀!10. 纳兰词啊,那是情感的盛宴!就像一场绚烂的烟花。
“肠断月明红豆蔻”,这般凄美的意境,是不是让你也沉醉其中了呢?我的观点结论:纳兰词以其独特的情感表达和优美的语言,深深打动着每一个赏析它的人,真的是值得我们反复品味和欣赏的经典之作。
2024年清词三大家之一纳兰性德相见欢的赏析
![2024年清词三大家之一纳兰性德相见欢的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99275a60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72.png)
纳兰性德的文学成就
纳兰性德词作现存348首(一说342首),内容涉及爱情友谊、边塞江南、咏物咏史及杂感等方面,写景状物关于水、荷尤多,尽管以作者的身份经历,他的词作数量不多,眼界也并不算开阔,但是由于诗缘情而旖旎,而纳兰性德是极为性情中人,因而他的词作尽出佳品, 况周颐在《 蕙风词话》中誉其为 国初第一词手”。
纳兰性德是康熙年间的名相纳兰明珠的儿子,擅长骑射,而且经史百家无所不通,夏承焘先生称“他是满族中一位最早笃好汉文学而卓有成绩的文人。”纳兰性德能诗善赋,写作的词尤其出色,词境凄清哀婉,多幽怨之情。大有南唐后主李煜的诗词之风。但是在当时的社会,写词并不能被主流社会所认同,词只是“艳科小道”,并不是正经的道路,所以纳兰性德在当时虽然诗词比较著名,但是使得其真正被主流社会认同的是其与徐乾学一同编著的大型文学丛书《通志堂经解》,但是我们今天的人们对于纳兰性德的成就的认同正是纳兰性德生前不被认同的“艳科小道”。
《纳兰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彩夺目的一席之地。纵观纳兰性德的词风,清新隽秀、哀感顽艳,颇近南唐后主。而他本人也十分欣赏 李煜,他曾说:“花间之词如古玉器,贵重而不适用;宋词适用而少贵重,李后主兼而有其美,更饶烟水迷离之致。”此外,他的词也受《 花间集》和 晏几道的影响。
这首词虽不像他的悼亡之作那样悲凄幽咽,哀怨绵长,但其孤独凄清,别恨悠悠的苦情则依然是灼人心脾,呈现出一种“灰色”的格调,读之令人悒悒不欢的。
纳兰词《蝶恋花》赏析
![纳兰词《蝶恋花》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8a637a7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96.png)
《蝶恋花》赏析一、背景与作者介绍纳兰容若,清代著名的词人,名性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出身于显赫的纳兰家族,其父纳兰明珠为康熙朝权臣。
纳兰容若才华横溢,词风清丽哀婉,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与朱彝尊、陈维崧并称为“清词三大家”。
他的一生短暂而绚烂,词作多表达对生命无常、爱情失落以及离愁别绪的深深感慨。
《蝶恋花》作为纳兰容若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他对生活的深刻理解与感悟之际。
这首词不仅体现了纳兰容若高超的艺术造诣,更展现了他对生活、情感、人生的独特见解与感悟。
二、词意与情感解读《蝶恋花》一词,开篇即展现出一种幽深静谧的氛围:“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如环,昔昔都成玦。
”纳兰容若以天上的明月作为引子,将人们的视线引向那高远、孤寂的夜空。
月亮,自古便是文人墨客寄托情感、抒发心绪的媒介。
纳兰容若借月抒情,以月的盈亏比喻人生的聚散离合,透露出对人生无常的深深感叹。
接下来,“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词人的情感愈发浓烈,他愿意为所爱之人承受一切困苦与寒冷,只为换取那如月般皎洁不变的爱情。
然而,现实却是残酷的,“无奈尘心容易绝,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词人无奈地发现,人心易变,即便自己再如何坚守,也无法抵挡外界的侵蚀与诱惑。
后片,“唱罢秋坟愁未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词人借秋坟之景,抒发对逝去爱情的深深怀念。
他渴望在春日的花丛中,找到那一对双栖的蝴蝶,象征着自己与所爱之人曾经的美好时光。
然而,现实却是“粉衣香褪无人看,绿窗蜂与王。
”蝴蝶的离去,象征着爱情的消逝,留下词人独自面对这空洞寂寥的世界。
整首词中,纳兰容若的情感经历了从对爱情的渴望与坚守,到对人心易变的无奈与感慨,再到对逝去爱情的深深怀念与痛惜。
词人的情感真挚而深沉,读来令人动容。
三、艺术手法分析在《蝶恋花》一词中,纳兰容若运用了丰富的艺术手法,使得整首词既具有深厚的情感内涵,又具有高度的艺术价值。
首先,词人巧妙地运用了象征与比喻的手法。
他以月亮的盈亏比喻人生的聚散离合,以燕子的呢喃象征人心的易变,以双栖的蝴蝶象征美好的爱情。
纳兰词典评(955字)
![纳兰词典评(955字)](https://img.taocdn.com/s3/m/a5a985c158f5f61fb736664c.png)
《纳兰词典评》读书随笔(955字)深圳市福田区红岭中学石厦校区初三十二班李枞沂与纳兰词的邂逅是在残阳如血的黄昏,它犹如一丝丝多情的红线将我的心紧紧地缠绕起来。
自此我才知道这世上有一个如此惊才绝艳的男子——纳兰容若。
——题记曾是惊鸿照影来轻念他的名字,纳兰容若,心中不禁浮现出一名惆怅多情的翩翩君子。
正如他的名字,胸纳幽兰,神容略若。
他为权倾朝野的大学士纳兰明珠之子,他就像一朵幽兰在纠结的宫廷势力中盛开,不为尘事所挠。
就像一支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当时只道是寻常容若的词章名为《饮水集》,如鱼饮水,冷暖自知。
是啊,这个几乎背负世间所有惆怅的男子,心中的思忖又有几人懂?“谁念西风独自凉,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注事细思量……什么事情是最残忍的?不是一无所有,而是把曾经拥有的一切美好摔碎在你的面前。
读容若的《浣溪沙》时,我仿佛听到他心中最珍贵的东西在慢慢破碎,风过,露出了残破不堪的内里。
这首小令,由上阕悲凉转入下阕合欢,但读来却只会让人备添无奈与悲痛。
幸福越多,幸福破灭后的痛苦是越重。
读后,一股股惆怅悲哀之情在心中挥之不去,仿佛看到他独立于残阳之前,令人觉得天地之大,却容不下一人的愁思。
“谁翻乐符凄凉曲,风也萧萧,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这首《采桑子》在未接触纳兰时,我便已知。
全文平白易晓,以凄凉乐声喻心;以灯花消瘦喻已。
他把自己的感情与愿望融入墨中,凝于笔端,现于纸上,让人不禁感慨纳兰之才。
这首词,没有山盟海誓的决心,没有海枯石烂的信念,然而却像一条透明的美丽丝带飘过你的心里,你伸出手去抓,却又从你的指缝中溜走,徒留一片凄凉。
早在小学,便已背过《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当时只觉得是一首难背的古诗词罢了,并没有过多留意。
如今回首再看,却发现它原来是一首令人销魂的思乡曲,郁结在委婉缠绵的音韵里的乡愁,竟然是浓的化不开,散不了。
仿佛看到容若静坐在窗前,遥望窗外点点灯火,细细聆听窗外的轻微声响,然后轻叹一口气说:“故园无此声”声音中饱含无奈哀愁。
纳兰性德词赏析
![纳兰性德词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f42154e3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bb.png)
纳兰性德词赏析人物简介纳兰性德(1655年1月19日——1685年7月1日),满洲正黄旗人,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故又称纳兰容若),号楞伽山人。
原名纳兰成德,为避当时太子“保成”的名讳,改名纳兰性德。
一年后,太子改名为胤礽,于是改回成德。
顺治十一年生,死于康熙二十四年,年仅三十一岁。
他是满洲正黄旗人,康熙十五年进士,为武英殿大学士明珠长子,一生淡泊名利、善骑射、好读书、擅长于词。
他的词基本以一个“真”字取胜,写情真挚浓烈,写景逼真传神,但细读却又感淡淡忧伤。
相传为曹雪芹所著《红楼梦》中贾宝玉的原型。
作品原文(长相忆)山一程,水一程。
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
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作品注释走过一条条山路,走过一条条水路,正向榆关那边走去。
夜深了,人们在帐篷里点灯。
晚上又刮风又下雪,声音嘈杂打碎了我思乡的梦,家乡没有这样的声音。
【程】道路、路程,山一程、水一程,即山长水远也。
【榆关】即今山海关【那畔】即山海关的另一边,指身处关外。
【帐】军营的帐篷,千帐言军营之多。
【更】旧时一夜分五更,每更大约两小时。
风一更、雪一更,即言整夜风雪交加也。
【聒】声音嘈杂,使人厌烦。
【故园】故乡【此声】指风雪交加的声音。
解释详细:我扈驾赴辽东巡视,随行的千军万马一路跋山涉水,浩浩荡荡,向山海关进发。
入夜,营帐中灯火辉煌,宏伟壮丽。
夜已深,帐篷外风雪交加,阵阵风雪声搅得人无法入睡。
作者思乡心切,孤单落寞,不由得生出怨恼之意:家乡怎么没有这么烦乱的声音呢?(“故园无此声”看似无理实则有理,故园岂无风雪?但同样的寒霄风雪之声,在家中听与在异乡听,自然会有不同的感受。
)作品赏析天涯羁旅最易引起共鸣的是那“山一程,水一程”的身漂异乡、梦回家园的意境,信手拈来不显雕琢,难怪王国维评价“容若词自然真切”。
这首词更可贵的是缠绵而不颓废,柔情之中露出男儿镇守边塞的慷慨报国之志。
一句“夜深千帐灯”不愧“千古壮观”1682年(康熙二十一年)二月十五日,纳兰性德随从康熙帝诣永陵、福陵、昭陵告祭,二十三日出山海关,此篇及《如梦令·万丈穹庐人醉》即作于出关前后的途中。
纳兰词《梦江南》赏析
![纳兰词《梦江南》赏析](https://img.taocdn.com/s3/m/ebc98721f56527d3240c844769eae009581ba22b.png)
纳兰词《梦江南》赏析一、词牌与作者背景纳兰词中的《梦江南》是一首极具特色的词作,其词牌又名《望江南》、《忆江南》、《江南好》等,自唐代白居易创作《忆江南》三首后,这一词牌便逐渐为人所熟知并传颂。
纳兰性德,字容若,号愣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
他出身名门,才华出众,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纳兰性德以其真挚的情感、独特的艺术风格和对生活的深刻洞察,创作出许多脍炙人口的作品,其中《梦江南》便是其代表作之一。
二、词句精析与情感表达《梦江南》以其细腻的笔触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对江南美景的热爱与对逝去时光的思念。
词中的每一句都充满了情感与诗意,让人回味无穷。
首句“昏鸦尽,小立恨因谁?”便营造了一个暮色四合、鸦群飞尽的寂寥画面,以此引发读者的情感共鸣。
作者用“小立恨因谁”这样的疑问句式,引导读者一同进入词人所描绘的情感世界,探寻那隐藏在心底的思念与愁绪。
接下来的词句“急雪乍翻香阁絮,轻风吹到胆瓶梅,心字已成灰。
”则通过描绘柳絮纷飞、梅花飘落、心字香灰的景致,进一步展现了词人内心的凄凉与无奈。
急雪、香阁、柳絮、胆瓶、梅花、心字香灰等意象的交织,使得整首词作充满了哀感顽艳的色彩。
在这首词中,纳兰性德以江南的美景为载体,抒发了对逝去时光的思念与对人生短暂性的反思。
他用凄美的词句,将自然景色与情感相融合,使得整首词既具有浓郁的艺术感染力,又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
三、意象与意境构建纳兰性德在《梦江南》中巧妙地运用了一系列意象来构建词作的意境。
昏鸦、柳絮、香阁、胆瓶梅、心字香灰等意象相互交织,形成了一幅幅凄美而富有诗意的画面。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词作的内涵,也使得整首词更加具有艺术感染力。
纳兰性德通过这些意象的描绘,构建了一个既凄美又宁静的意境。
黄昏时分,鸦群飞尽,留下了一片寂寥的天空;柳絮随风飘落,如同急雪般纷纷扬扬;香阁中,梅花静静绽放,散发出淡淡的幽香;胆瓶中的梅花与心字香灰相互映衬,形成了一种独特的美感。
纳兰性德诗词点评
![纳兰性德诗词点评](https://img.taocdn.com/s3/m/4f3aa71a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b168773.png)
纳兰性德诗词点评1、历代文学,大家都说唐诗、宋词,至于清代词人,在当今能够名世的也只有一个纳兰性德了。
纳兰性德的词风,可以称为南唐后主李煜的传人,直抒胸臆,独发性灵。
以王国维这样的大家,也推崇纳兰性德为北宋之后的词坛第一人。
纳兰性德,他的姓是纳兰,这两个漂亮的字可不是汉人的复姓,而是满语的汉译。
旧时译作纳兰,后来改译那拉。
--如果叫那拉性德,似乎有损于这位浊世佳公子的形象了,就像林黛玉不能叫林翠花一样。
但纳兰和那拉确实是一家人,这个姓的最著名的人物还不能算是纳兰性德,而是慈禧太后。
如果作一次寻根之旅,纳兰或那拉也不是满姓,而是蒙古姓,原本是蒙古的土默特姓。
土默特消灭了一支满人,占领了他们的地盘,却不知为什么改称了这些被征服者的姓氏--纳兰(那拉)。
后来,他们又举族迁徙到了今属辽宁省的叶赫河岸,建立叶赫国。
叶赫,是蒙语"伟大"的意思。
我们在清史里边经常遇到的一个词"叶赫那拉",源头便在这里。
同在东北,那拉氏和爱新觉罗氏之间既有姻亲,也有血仇--前者,皇太极的皇后就是纳兰性德的高祖姑;后者,叶赫兵曾在萨尔浒战役中策应明军,并随着明军一起被努尔哈赤击败,随后,努尔哈赤消灭了叶赫,纳兰性德的曾祖父便被努尔哈赤的军队所杀。
祖先的仇恨与亲情,纠缠不清。
2、清朝定鼎之后,大学士明珠成为一个权倾朝野的人物,正是他,给了纳兰性德这个家中长男以人见人羡的贵公子的出身和精英级的满、汉两种传统的教育。
出身始终是决定一个人命运的最强有力的因素,这是命定的,也是很难摆脱的。
这种天生的富贵造就了纳兰性德一副贵公子的气质与风骨,正如普希金论诗的时候所说的:"诗歌要有贵族气",所以,纳兰性德的诗词便天然带有了这个"贵族气"。
诗歌,就其精神意义来讲,是高贵的,它需要高贵的声音和高贵的情怀,而不仅是高贵的出身--在这层意义上,纳兰性德更加符合贵族的标准。
2023年文学_纳兰性德经典诗词赏析八篇
![2023年文学_纳兰性德经典诗词赏析八篇](https://img.taocdn.com/s3/m/94419e207dd184254b35eefdc8d376eeaeaa17d4.png)
2023年纳兰性德经典诗词赏析八篇篇一:纳兰性德经典诗词赏析《纳兰词》作者:纳兰容若《纳兰词》简介:纳兰词是清代最为著名的词人之一纳兰性德的作品。
纳兰性德(1655-1685),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愣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
大学士明珠之子。
康熙进士,官一等侍卫。
他的诗词不但在清代词坛享有很高的声誉,在整个中国文学史上,也以“纳兰词”为词坛一说而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之地。
他所生活的满汉融合的时期;他贵族家庭兴衰关联王朝国事的典型性;以及侍从帝王却向往平淡的'经历,构成特殊的环境与背景。
加之他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的创作呈现独特的个性特征和鲜明的艺术风格。
《纳兰词》收录的纳兰性德的词,是对他一生情感的真实写照。
《纳兰词》中所附原文、注释、赏析等栏目,从多角度将词作的主题思想、创作背景、词人境况以及词作的意境、情感全面地展示出来。
同时,同词情词境相契合的人物画像、山水景物,以及情景图等,通过多种视觉要素的有机结合,达到“词中有画,画中有词”的艺术境界。
关于纳兰词爱情名句,纳兰经典名句诗词名句1、人生恰如三月花,倾我一生一世念。
来如飞花散似烟,醉里不知年华限。
——纳兰性德《纳兰词》2、浮生如此,别多会少,不如莫遇。
——纳兰容若《纳兰词》3、浮生若梦,别多会少,不如莫遇。
——纳兰容若《纳兰词》4、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纳兰容若《纳兰词》5、我是人间惆怅客,断肠声里忆生平——纳兰性德《纳兰词》6、月似当时,人似当时否?——纳兰容若《纳兰词》7、木叶纷纷归路,残月晓风何处。
消息半浮沉,今夜相思几许。
秋雨,秋雨,一半西风吹去。
——纳兰容若《纳兰词》8、我是人间惆怅客,知君何事泪纵横. ——纳兰容若《纳兰词》9、茫茫碧落,天上人间情一诺。
——纳兰容若《纳兰词》10、西风一夜剪芭蕉,满眼芳菲总寂寥《纳兰词》11、雾窗寒对遥天暮,暮天遥对寒窗雾。
花落正啼鸦,鸦啼正落花。
袖罗垂影瘦,瘦影垂罗袖。
风翦一丝红,红丝一翦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纳兰词典评
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舌言情。
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王国维纳兰性德(1655—1685)
原名成德,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清朝著名词人。
其祖于清初入关,战功彪炳,其父明珠,是康熙朝权倾一时的首辅之臣。
容若天资聪慧,博通经史,工书法,擅丹青,又精骑射,十七为诸生,十八举乡试,二十二殿试赐进士出身,后晋一等侍卫,常伴康熙出巡边塞,三十一岁时因寒疾而殁。
纳兰性德的主要成就在于词。
其词现存349首,刊印为《侧帽集》和《饮水集》两册,后多称《纳兰词》,他的词清新婉丽,直指本心,在他生前刻本出版后产生过“家家争唱”的轰动效应。
在他身后,纳兰被誉为“,满清第一词人”、“第一学人”,后世学者均对他评价甚高,王国维有评:“北宋以来,一人而已”。
我们喜欢一个人、一幅画、一本书、一首诗、
真正喜欢的往往不是那人、画、书、诗本身
而是从中看到的我们自己
人是一种自恋的动物
总在其他人身上寻找着适合自己的镜子
容若就是这样的一面镜子
一面适合许多人的镜子
一.减字木兰花
相逢不语,一朵芙蓉著秋雨。
小晕红潮,斜溜鬟心只凤翘。
诗将低唤,直为凝情恐人见。
欲诉幽怀,转过回阑叩玉钗。
二.画堂春
一生一代一双人,争教两处销魂。
相思相望不相亲,天为谁春。
浆向蓝桥易乞,药成碧海难奔。
若容相访饮牛津,相对忘贫。
烟火为什么美丽?因为那是多样的粉末交汇在一起,燃烧、困顿,而终于爆发于一刹那;词章为什么绚烂?因为那是词人的万千心事纠结于眉、郁结于心,而终于脱口而出与一瞬间。
三.浣溪沙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细思量。
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西风乍起,人间天上,
除却我心而外,芸芸谁会秋凉?
不忍见萧萧黄叶,匆忙忙闭锁疏窗。
闭锁疏窗。
几多旧事,几度思量。
当年,春光窄窄,春睡足足,春意芳芳。
与你诗词对垒,酒浓茶醉,胜如为你梳妆。
而今只影空怀远,不解香魂何处,
却晓得当时笑语、当时乐事,非是寻常。
四.梦江南
昏鸦尽,小立恨因谁。
急雪乍翻香阁絮,
清风吹到胆瓶梅。
心字已成灰。
五.蝶恋花
辛苦最怜天上月。
一昔如环,昔昔都成鈺。
若似月轮终皎洁,不辞冰雪为卿热。
无那尘缘容易绝。
燕子依然,软踏帘钩说。
唱罢秋坟愁味歇,春丛认取双栖蝶。
六.采桑子
谁翻勒府凄凉曲,风也萧萧。
雨也萧萧,瘦尽灯花又一宵。
不知何时萦怀抱,醒也无聊。
醉也无聊,梦也何曾到谢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