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羡林:迈耶一家
季羡林的婚姻与爱情
季羡林的婚姻与爱情作者:陈小庚来源:《幸福·悦读》2018年第01期1929年,季羡林18岁了,该成家立室了。
季羡林是季家的独苗,当初他离开母亲来到叔父家,就是为了给季家光宗耀祖的。
所谓光宗耀祖,除了要学有所成之外,还要肩负传宗接代的任务。
在这方面,季羡林自己是一点发言权也没有的。
于是,父叔之命,媒妁之言,季羡林结婚了。
季羡林的妻子名叫彭德华,是季羡林叔父家的一个邻居,一个传统的中国女性,贤良淑德,任劳任怨。
她只念过小学,大概能认千儿八百字,一辈子都没有看过小说。
后来季羡林离家求学,她也没有给丈夫写过一封信,因为她根本就拿不起笔来。
到了晚年,她连早年能认的千儿八百字也大都还给老师了。
所以终其一生,她都不知道季羡林研究的是什么,有什么意义。
一开始,季羡林对彭德华并没有多少感情,虽然婚后他们还生育了一子一女,可实际上这也只是长辈交给季羡林的不得不完成的任务而已。
除了文化方面之外,就连季羡林都不得不承认彭德华是一个好妻子,因为她一辈子都勤勤恳恳。
几十年如一日,她含辛茹苦,上奉公婆,下抚稚子幼女。
那时家里很穷,经济朝不保夕,特别是季羡林十几年都在外求学,家庭的重担完全落到了她的身上,但她始终无怨无悔,真正是一个极为难得的贤德媳妇。
在十年“文化大革命”中,季羡林被打倒,她对丈夫依然不离不弃,在那乱世中与季羡林相濡以沫,在精神上给了丈夫很大的支持。
季羡林在散文《我的妻子》中写道:“她一辈子没有说过半句谎话,如果将来中国要修《二十几史》,而其中又有什么‘妇女列传或‘闺秀列传的话,她应该榜上有名。
”这应该是季羡林发自内心的对妻子的赞语吧!虽然从婚姻自由、个性解放的角度来说,这样的旧式婚姻是该被批判的,但这一特殊时期的产物有其合理的一面——季羡林一心向学,他的背后实实在在地需要一个默默付出的女人来支持他。
所以说,季羡林之所以能够取得现在这样的成就,他的夫人功不可没。
而季羡林夫妇之间与当时别的夫妇相比,确也算得上举案齐眉、相敬如宾——要知道后来季羡林当上了北京大学的教授,他完全可以和当时的很多文人一样与原配离婚,另娶新欢。
季羡林的感情世界:死生契阔 情深难了 转载
季羡林是一个感情极为丰富的人,却很少将内心深处的情感外露,只有在他的散文中,真情才会通过文字倾泻出来,感染每一个人。
极重感情,决不忘恩,这8个字是季羡林给自己的评价,也是他一生的感情轨迹。
我一生有两个母亲:一个是生我的那个母亲;一个是我的祖国母亲。
我对这两个母亲怀着同样崇高的敬意和同样真挚的爱慕。
离开母亲,是永久的悔?赋得永久的悔》是季羡林在望九之年写下的一篇文章,他的永久的悔,就是儿时不该离开故乡、离开母亲。
季羡林6岁以前,同母亲朝夕相处,相依为命,母亲走到哪里,他就跟到哪里。
母亲那双长满老茧的手,在他心里占据了重要位置,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6岁时,季羡林离开家乡,到济南投奔叔父,入私塾读书,从此以后,就离开了母亲,后来有两次短暂的会面,但都是由于回家奔丧,留的时间也都很短暂。
那时,想着母亲多少日夜眼望远方盼望自己的儿子回来,他发誓要在大学毕业后迎养母亲。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
季羡林上大学二年级时,母亲就去世了,回到老家时,母亲已经躺在棺材里,连遗容都没能见上。
此后数十年,季羡林一想到母亲就会泪流不止。
祖国,是他的另一个母亲。
无论是在留德期间,还是回到祖国在北大工作时,他都怀着对祖国如同母亲般情感,践行着爱国这一诺言。
他曾经说过:平生爱国不甘后人,即使把我烧成灰,每一粒灰也是爱国的。
在德国留学的日子里,他几乎时刻牵挂着两个母亲,我在国内的时候,只怀念,也只有可能怀念一个母亲。
现在到国外来了,在我的怀念中就增添了一个祖国母亲。
这种怀念,在初到哥廷根的时候,异常强烈。
以后也没有断过。
对这两位母亲的怀念,一直伴随着我度过了在德国的十年,在欧洲的十一年。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除了看破红尘出家当和尚的以外,每一个人都会有一个家。
一提到家,人们会不由自主地漾起一点温暖之意,一丝幸福之感。
最怀念曾经温馨的家年过九旬,季羡林经历了身边亲人一个个地离去——夫人、女儿、女婿都在十几年前相继去世,与唯一的儿子也是关系疏离,直到季羡林生命的最后半年,父子二人才重归于好。
作文范文之微作文素材
微作文素材【篇一:“微”材料作文】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60分)“微”字被《新周刊》评为2012中国年度汉字。
推委会给出的理由是:微博的“见微知著”、微信的“造微入妙”、微公益的“积微成著”,以及北京暴雨中152位农民工救人时发出“我们不要钱,是来救人的”的“微言大义”等等。
从微博、微信到微公益、从微表达,微力量到微监督,社会生活中是无“微”不至的。
我们已经迈入了“微时代”。
央视主持人白岩松说:“微是你我,是每一个推动社会进步的微小分子。
只有微幸福,才是真幸福。
” 上述材料带给你怎样的思考,请结合自己的体验与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1、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
2、不少于800字。
3、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指导【材料解读】综观提示语给出的两则材料,我们不难发现关键词应该为“微”。
“微”字既有“细小轻微”之意,也有“精神奥妙”之义。
“微”在当今时代的映衬下,无疑可以让公众有更真实的体认和多面的理解。
在这个“微”时代中,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重新被人们审视。
这是一个关注个体的时代,这是一个关注草根的时代,这是一个个人价值被强调的时代,所以在微博、微信中,微声音、微诉求、微表达得到了重视;另外,在这个时代中,“微力量”“微公益”因其具有社会正能量,反应了时代民众对于真善美呼唤的心声,极易汇聚成社会洪流,推动社会的进步与发展,体现了“微”与“大”的辩证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微公益”的社会背景是官方慈善公信力遭重创的时代,“微监督”是一种在官方监管不力、社会法制不健全的语境中的倡导,所以“微”的背后还有着社会的一种无奈。
【作文立意】一、符合题意:①能围绕“微”字的“个人”含义行文,论证社会的公正、公平需要“微”力量的参与,同时“微”力量可以汇聚成社会大能量,推动社会发展。
②能围绕“微”的时代特性行文,论证“微”是一种科技(微科技),是一种生活方式(微碳生活),是一种思想观念(微力量、微信念)等。
季羡林名人轶事
季羡林名人轶事1947年夏天,季羡林回到第二故乡--济南。
季羡林在济南走亲访友,应酬颇多,惊动了王耀武。
他派人请季羡林去他的官邸赴宴,表示欢迎他回山东工作。
王耀武还派人给季家送来了面粉、白糖等礼品,他的车队惊动了二里长的佛山街,从此季家名声大振。
每逢季羡林的生日这一天8月6日,他的亲朋好友,学生晚辈,各级领导,甚至外国大使,都会向他祝寿。
2001年8月,聊城和临清市的市政领导邀请季羡林回故乡,庆祝季羡林的九十岁生日,在祝寿大会后,季羡林在写《故乡行》一文时,却写下了一段文字:"八月六日--我在这里顺便说明一件事情:我的生日从旧历折合成公历是八月二日。
"在季羡林留学德国期间,他通过好友田德望认识了街坊迈耶一家。
他当时正在写博士论文,论文需要先打成清稿再送给教授看。
可是他没有打字机,也不会打字,适逢迈耶家的伊姆加德小姐能打字,自己又有打字机,而且她很愿意帮助季羡林打字。
他获得博士学位后,又在德国呆了四五年,其间他又写了几篇很长的论文,都是请伊姆加德小姐打的字。
所以,直至1945年季羡林离开德国前,还经常去她家打字。
经过一段时间的接触,季羡林和伊姆加德小姐之间渐渐产生了感情。
季羡林常到迈耶加做客,迈耶太太在安排座位时,总让季羡林坐在伊姆加德的旁边。
一对异国青年同时坠入了爱河。
但是,季羡内心充满矛盾与痛苦:自己是一个有妻子、有儿女的人,尽管那是一次没有爱情的包办婚姻,但是他必须面对这个现实。
与伊姆加德恋爱不仅意味着对妻子、儿女的背叛和抛弃,也意味着把自己的亲人推向痛苦的深渊。
然而,放弃这段感情,又会使已经深爱着他的伊姆加德失望和痛苦,自己也会遗憾终生。
最终,他做出决定,回到中国,不再与其联络。
1991年,八十岁的季羡林在写长篇回忆录《留德十年》时,首次披露了他五十年前这段鲜为人知的爱情经历。
有读者读过《留德十年》被这段爱情故事所感动,专程到哥廷根寻找到伊姆加德小姐,发现她终身未嫁,伴着一台老式打字机,一等就是60年。
季羡林的十个小故事,值得我们学习敬仰
季羡林的十个小故事,值得我们学习敬仰寄语:季羡林(1911年8月6日~2009年7月11日,享年98岁),中国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
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的终身教授。
今天分享给读者的是季羡林的十个小故事,值得我们学习敬仰,希望大家喜欢。
季羡林的故事一、爱国好学,堪称师表。
季羡林是一个坚定的忠诚的爱国者。
他热爱祖国的壮丽山川和悠久的历史文化。
他说:“平生爱国不敢后人,即使把我烧成灰,我也是爱国的。
”求学清华时,他加入赴南京要求蒋介石政府抗日的请愿行列,还到农村去宣传抗日爱国。
赴德留学,“是为了爱国”。
就在德国法西斯统治的黑暗岁月里,虽然忍饥挨饿,仍然发奋学习希腊文、拉丁文、梵文、吐火鲁文、巴利文,研读梵语佛教经典。
当他的博士考试门门得优,毕业论文胜利通过时,他的感受是:“我没有给中国人丢脸,可以告慰亲爱的祖国。
”季羡林回国到北京大学工作后,就把爱国精神化成报效祖国的教学与研究的实践。
他不断地开创学术研究的新领域新课题,忘我地献身学术研究以实践爱国报国的志愿。
他为归国3年里写了40多篇文章,有13篇学术论文而自觉满意;他又为上世纪50年代前5年“我的学术研究成果竟是一个零”而自责,感到愧疚。
正是基于学术报国的意志,他在“文革”后期偷偷地翻译蜚声世界文坛的印度史诗《罗摩衍那》。
历经5个寒暑,终于把长达8万行的《罗摩衍那》译成中文,为中国翻译史和中印文化交流史建造了一座丰碑。
迎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后,季老心舒气爽,激情焕发,大展才华,辛勤著述,在学术上接连丰收,硕果累累,“在量和质两方面都远远超过这以前的四五十年”。
他的晚年出版了11部学术著作,撰写了200多篇学术论文,在中国文化研究、比较文学、东西文化交流、梵语与佛教史研究等十多个学术领域和层面上取得辉煌成就,为祖国的文化事业建树了丰功伟绩。
季羡林《德国印象》
读季羡林《德国印象》有感读季羡林先生的《德国印象》有许多收获。
《德国印象》2005年1月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
此前有季羡林先生的回忆录《留德十年》更早在1991年就写出。
2004年11月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留德十年》。
在我的印象中,一谈到德国就想到杀人如草的希特勒和纳粹组织。
然而通过季羡林先生的《德国印象》,我却看到了另外一个德国形象。
在季老的笔下,德国的土地是多么美丽。
如哥廷根,“素以风景秀丽闻名全德。
东面山林密布,一年四季,绿草如茵。
即使冬天下了雪,绿草埋在白雪下,依然翠绿如春……苍蝇、蚊子成了稀有动物。
跳蚤、臭虫更是闻所未闻。
街道洁净得邪性,你躺在马路上打滚,决不会沾上任何一点尘土……”。
想一想,我国现在的"卫生城市",有哪一个能够做到这样。
在季老的笔下,德国的学术氛围是多么浓厚。
季老的老师们,如瓦尔德施米特教授、西克教授等这些人个个治学严谨、一丝不苟。
“他们的学风都是异常地认真、细致、谨严。
他们写文章,都是再三斟酌,多方讨论,然后才发表”。
季老选择的梵文课程,只有他一个学生,可是老师仍然认真严肃地讲课。
在二战大轰炸中,季老还看到德国飞机制造之父、流体力学权威普兰特尔教授,居然在炮火弥漫中仔细观察一段短墙,在研究炸弹爆炸引起的气流是怎样摧毁短墙的,听到他在自言自语,“这真是难得的机会!我的流体力学试验室里无论如何也装配不起来的。
”还有个地球物理学教授,当飞机轰炸,人们都往地下室跑的时候,他却急不可待从楼下往楼上跑,要观察实验室里无法看到的“全城震声冲天,动地山摇”的景象。
德国学者们这种忠于科学、愿为科学而舍命的精神,无不令人肃然起敬。
在季老的笔下,德国的大学自由也是多么令人神往。
“德国大学是绝对自由的。
只要中学毕业,就可以愿意入哪个大学,就入哪个,不懂什么叫入学考试。
入学以后,愿意入哪个系,就入哪个;愿意改系,随时可改;愿意选多少课,选什么课,悉听尊便;学文科的可以选医学、神学的课;也可以只选一门课,或者选十门八门。
季羡林作品_季羡林散文集
季羡林作品_季羡林散文集
•季羡林:人生
•季羡林:再谈人生
•季羡林:三论人生
•季羡林:马缨花
•季羡林:二月兰
•季羡林:夹竹桃
•季羡林:幽径悲剧
•季羡林:清塘荷韵
•季羡林:听雨
•季羡林:八十述怀
•季羡林:我的老师们
•季羡林:在饥饿地狱中
•季羡林:我记忆中的老舍先生
•季羡林:赋得永久的悔
•季羡林:新年抒怀
•季羡林:漫谈散文
•季羡林:为胡适说几句话
•季羡林:谈成功
•季羡林:假若我再上一次大学
•季羡林:迈耶一家
•季羡林:虎年抒怀
•季羡林: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
•季羡林:黄昏
•季羡林:年
•季羡林:学习吐火罗文
•季羡林:别哥廷根
•季羡林:赴瑞士
•季羡林:重返哥廷根
•季羡林:记张岱年先生
•季羡林:神奇的丝瓜
•季羡林:山中逸趣
•季羡林:有为有不为
•季羡林:开卷有益
•季羡林:温馨,家庭不可或缺的气氛
•季羡林:人间自有真情在
•季羡林:走运与倒霉
•季羡林:毁誉
•朗读者赵文瑄季羡林《老猫》
•朗读者余秋雨《莫高窟》、季羡林《在敦煌》•季羡林读后感
•季羡林选集读后感
•季羡林散文读后感
•季羡林寻梦读后感
•季羡林散文集读后感
•季羡林听雨读后感
•季羡林二月兰读后感
•季羡林讲真话读后感
•寻梦季羡林读后感
•季羡林:我的童年
•季羡林:成功
•季羡林:月是故乡明
•季羡林我的人生感悟读后感•季羡林随想录读后感
•季羡林谈人生读后感
•季羡林人生格言
•季羡林名言
•季羡林语录。
季羡林德国日记中关于伊姆加德的片段
季羡林德国日记中关于伊姆加德的片段:季羡林先生珍藏的伊姆加德照片(新星出版社即将出版的《我和父亲季羡林》一书首次披露)一九四五年九月十八日七点半到Meyer(迈耶)家去,一直谈到十点半了才回家来,Imgard(伊姆加德)愈看愈可爱。
二十四日吃过晚饭,七点半到Meyer家去,同Imgard打字,她劝我不要离开德国,他今天晚上特别活泼,可爱,我真有点舍不得离开她,但又有什么办法?像我这样一个人不配爱他这样一个美丽的女孩子。
十点多回家来。
三十日星期日,夜里又起来工作了两个钟头,早晨七点起来,吃过早点,校对稿子,十点到Prof. Waldschmidt家去,谈了谈我的论文。
十一点回家来,把论文稿子整理了一下,十二点到张勋洋家去,周程同他替我们饯行,士心夫妇,以纲夫妇都去了,吃了顿丰盛的午餐,还吃了点心,一直坐到快六点,我们才出来。
我回家拿了钥匙就到***家去,她请以纲夫妇帮我,也是饯行。
到德国已过十年,现在又要走了,我别中国的时候,并没有感到这样的离情,现在反而触目伤感。
十年一觉格城梦,格城仿佛真成了我的第二故乡了。
最难过的就是Imgard昨日又对我说,让我不要走,我真也舍不得离开她,但命运这样,又有什么办法?我们吃完饭,谈到十点,回家来,外面下着细雨。
十月一日吃过午饭,士心来,告诉我交涉的情形,就走了。
三点前到Meger家去,同Imgard打字,四点回家来拿了花到France Piners 家去,她今天生日,五点又回到Meger家,一直打字打到快七点多才回家来。
十月二日七点起来,吃过早点,到大学办公处前等到Dr. **,一同去见院长告诉他我礼拜六就要走。
出来到梵文研究所去,想校对稿子,但思绪如麻,一点也不能安定,只是觉得事情多,不知应该怎样下手。
十点到程家去,出来在街上等到Dr. **,说了几句话,到印度语研究所去上中文,今天是我的最后一课。
十二点Dr. **走,同程周志讨论我继任人选的问题。
回到家来吃过午饭,校阅稿子。
季羡林的异国之恋的故事
季羡林的异国之恋的故事关于季羡林的异国之恋的故事是怎样的呢?大家是否知道呢?下面来看看!2008年2月17日,一代国学大师、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被评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
他一生中的许多故事都感人至深,尤其令人扼腕的是他和一位德国姑娘的一段爱情经历,虽然他一直深埋心底,却给他带来绵延一生的怀想与快乐。
当季先生最终在《留德十年》一书中,首次披露了这段异国之恋时,一个“有情人未成眷属”的经典爱情故事,让中、德两国读者无不唏嘘感慨——“我要你陪我走遍哥廷根的每个角落”镶嵌在灰色墙壁里的深灰色挂钟,指向了深夜两点。
这个夜晚,仿佛和多年来无数个深夜都没有任何不同。
他慵懒地窝在沙发里,面容消瘦而疲惫。
而穿着玫瑰红的棉布长裙,金黄的长发随意挽在脑后的她,端坐在矮矮的长凳上,修长的腰肢使劲地挺直着。
长达2万字的论文,只剩下最后一页了,她的眼神因此变得澄澈而欢快,时而俏皮地投向身旁的他,忍俊不禁地听他读出那些被涂改得快看不清字母的词儿,时而又眉毛微蹙盯着稿纸在打字机上明快地敲打??时隔多年之后,季羡林的脑海里还会经常浮现出这样的画面。
她叫伊姆加德,当时23岁,是季羡林留学德国时,校友田德望房东迈耶家的大女儿。
1935年,风华正茂的季羡林来到哥廷根大学留学时,租住的房子就和迈耶家在同一条街上。
几个月后的一天中午,季羡林受田德望之邀第一次去了迈耶家。
就在晚餐桌上,季羡林第一次看见了伊姆加德,她是个身材高挑,面容白皙可人的美丽姑娘,俏皮中透出点羞怯。
从那以后,季羡林每隔两个星期去一次迈耶家,每一次都是伊姆加德为他开门。
但是整整两年多时间,他们之间除了简单问好寒暄外,再无更多的交流。
1937年,季羡林开始写博士论文,而论文在交给教授之前必须打印成稿。
这可难住了季羡林,因为他买不起打字机,更不会打字。
一天傍晚,当季羡林正在书房里修改论文时,门外响起了敲门声。
伊姆加德小姐第一次造访他,这让季羡林感到局促不安,赶紧慌忙地收拾凌乱的书桌。
现代文名家名篇:季羡林_名家名篇
现代文名家名篇:季羡林1.站在胡适之先生墓前我在上面谈了一些琐事和非琐事,俱往矣,只留下了一些可贵的记忆。
我可真是万万没有想到,到了望九之年,居然还能来到宝岛,这是以前连想都没敢想的事。
到了台北以后,才发现,五十年前在北平结识的老朋友,比如梁实秋、袁同礼、傅斯年、毛子水、姚从吾等等,全已作古。
我真是“访旧半为鬼,惊呼热中肠”了。
天地之悠悠是自然规律,是人力所无法抗御的。
我现在站在适之先生墓前,心中浮想联翩,上下五十年,纵横数千里,往事如云如烟,又历历如在目前。
中国古代有俞伯牙在钟子期墓前摔琴的故事,又有许多在挚友墓前焚稿的故事。
按照这个旧理,我应当把我那新出齐了的《文集》搬到适之先生墓前焚掉,算是向他汇报我毕生科学研究的成果。
但是,我此时虽思绪混乱,但神智还是清楚的,我没有这样做。
我环顾陵园,只见石阶整洁,盘旋而上,陵墓极雄伟,上覆巨石,墓志铭为毛子水亲笔书写,墓后石墙上嵌有“德艺双隆”四个大字,连同墓志铭,都金光闪闪,炫人双目。
我站在那里,蓦抬头,适之先生那有魅力的典型的“我的朋友”式的笑容,突然显现在眼前,五十年依稀缩为一刹那,历史仿佛没有移动。
但是,一定神儿,忽然想到自己的年龄,历史毕竟是动了,可我一点也没有颓唐之感。
我现在大有“老骥伏枥,志在万里”之感。
我相信,有朝一日,我还会有机会,重来宝岛,再一次站在适之先生的墓前。
1999年5月2日写毕2.夹竹桃夹竹桃不是名贵的花,也不是最美丽的花;但是,对我说来,她却是最值得留恋最值得回忆的花。
不知道由于什么缘故,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在我故乡的那个城市里,几乎家家都种上几盆夹竹桃,而且都摆在大门内影壁墙下,正对着大门口。
客人一走进大门,扑鼻的是一阵幽香,入目的是绿蜡似的叶子和红霞或白雪似的花朵,立刻就感觉到仿佛走进自己的家门口,大有宾至如归之感了。
我们家大门内也有两盆,一盆是红色的,一盆是白色的。
我小的时候,天天都要从这下面走出走进。
红色的花朵让我想到火,白色的花朵让我想到雪。
季羡林我的人生感悟读后感3篇
季羡林我的人生感悟读后感3篇导语:季老,一位中国文坛的泰斗,一位“国宝”级的人物,可老人却写了《辞泰斗》、《辞国宝》,老人说太过了,他不是什么泰斗,也不是什么国宝。
当我开始写这篇日志时总在想应该怎样为这篇心得定一个主题,头脑中反复出现的画面是季羡林老人那历经沧桑却依旧睿智的面容。
在经过岁月的洗礼后,季老给我们留下的印象更多的是一种平静,而这种平静是人生的一种提炼,一种人文思想的沉淀……季老在他的《感悟人生》中曾说过这样的一句话:我已到望九之年,在八十多年的生命历程中,一波三折,好运与多舛相结合,坦途与坎坷相混杂,几度倒下,又几度爬起来,爬到今天这个地步,我可是真正参透了世态炎凉的玄机,尝够了世态炎凉的滋味。
人生?何谓人生?季老告诉我们,人生是生命的轨迹,是在这段轨迹中蹒跚的步履,磕磕畔畔的途径。
季老说:做人,应当朴质、平易、应当骨头硬,心肠软……季老的一席话让我感受到了久违的温暖,季老说:中国的知识分子和国外的知识分子不同,中国的知识分子永远关心国家大事。
听了这句,说实话,我很愧颜,作为一名青年,一名有文化有思想的青年,我们更多的想的是自己,在“国”与“己”中,我们选择了后者,读书为的是拿文凭,找工作为的是比别人用有更好的生活环境,很难着实为“国”而想。
在许小的时候,我们说过为“四化”而建设,我们说过,为中华民族、人民而建设,可是现在,我们又有谁能比的上这位耄耋老人呢?老人在接见温总理时直言不讳的说到,我们国家更应当注重人文主义的建设,老人在展望新的一年时也曾说过,人文建设是他的一个夙愿。
而我们谁又能比的上这位老人呢?在耄耋之年,心中惦念的依旧是我们的祖国,我们的人民,而这种惦念却是一种品格,我们又有谁有这样的品格呢?季老,一位中国文坛的泰斗,一位“国宝”级的人物,可老人却写了《辞泰斗》、《辞国宝》,老人说太过了,他不是什么泰斗,也不是什么国宝。
面对荣誉,老人选择了辞别,老人的话让我感动,我记得老人曾在他的书中写到:……十年浩劫中,我因为胆大包天,自己跳出来反对北大那一位炙手可热的“老佛爷”,被戴上了种种莫须有的帽子,被“打”成了反革命,遭受了极其残酷的至今回想起来还毛骨悚然的折磨。
人物素材之季羡林
人物素材之季羡林【素材呈现一】爱情与爱国情1935年,季羡林在德国哥廷根大学留学时,租住的房子和迈耶家在同一条街上。
迈耶家的大女儿叫伊姆加德,是个身材高挑、面容白皙的美丽姑娘。
1937年,季羡林开始写博士论文,而论文在交给教授之前必须打印成稿。
这可难住了季羡林,因为他买不起打字机,更不会打字。
这时伊姆加德小姐说:“我父亲的工厂刚好淘汰了一部打印机!而我正好想练习打字。
”从那天起,每天晚上7点半后,季羡林都会抱着一堆书稿前往迈耶家。
论文稿几经修改后杂乱无章,而且内容是复杂枯燥的梵文,对伊姆加德来说简直就如天书。
但是她总是挂着温暖而恬静的微笑来打印这些“天书”。
在接下来的4年时间里,季羡林在伊姆加德的帮助下完成了数百万字的论文。
伊姆加德把最美好的青春光阴给了这个博学睿智的男子,而她纤细的手指,也一一抚摸过他那些后来让中国和世界都为之惊叹的文字。
书稿完成,两个年轻人心中的爱情火花也快要迸发时,有一天季羡林却说:“我要离开了,我的祖国需要我……”当女孩说“留在这里好吗?我也需要你!”时,季羡林心里充满矛盾与痛苦。
他想:自己随时要离开这里回到中国。
如果他不管不顾地留在哥廷根,当然可以和伊姆加德携手一生。
但是,成全异国之恋就意味着“抛弃”祖国和家乡的妻子儿女。
季羡林当初留学的初衷,就是等学有所成之后,回到祖国去报效国家的。
他痛苦地摇了摇头说:“这里只是我的第二故乡,我要回到祖国去……”四天后他离开了德国。
虽然伊姆加德再也没有得到季羡林的消息,但她依然执意地等待并终身未婚。
这个固执而坚忍的女人,伴着一台老式打字机,一等就是60年。
一次,季老谈到出国见世面、学本领的感受时说:“所以我现在赞成年轻人还是出国。
可是我最反对出去不回来。
我最厌恶出去不回来。
”【立意点拨】对于季羡林来说,伊姆加德为他付出的精力和心血,他知道;为他作出的无私奉献,他清楚。
这一切,他应该感激才是。
然而,当伊姆加德说出“留在这里好吗?我也需要你!”这句话时,他心里充满矛盾与痛苦,他首先想到的是自己的祖国和家乡的妻子儿女。
季羡林作品大全
季羡林作品大全季羡林作品大全季羡林,是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和社会活动家。
下面小编为就带来季羡林作品大全,希望大家喜欢!季羡林的作品有哪些《季羡林文集》《清塘荷韵》《听雨》《清华梦忆》《九十述怀》《母与子》《三个小女孩》《一双长满老茧的手》《夜来香开花的时候》《重返哥根廷》《留德十年·迈耶(Meyer)一家》《垂钓》《月是故乡明》《林腊梅》《病榻杂记》《天竺心影》《朗润集》:《〈大事〉偈颂中限定动词的变位》《大事》《中世印度语言中语尾-am向-o和-u的转化》《原始佛教的语言问题》《〈福力太子因缘经〉的吐火罗语本的诸异本》(开创了一种成功的语义研究方法)、《印度古代语言论集》要有:《沙恭达罗》《五卷书》《优哩婆湿》《罗摩衍那》《安娜·西格斯短篇小说集》等。
作为作家,他的作品主要有《天竺心影》《朗润集》《季羡林散文集》《牛棚杂忆》季羡林,山东省聊城市临清人,字希逋,又字齐奘。
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
历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聊城大学名誉校长、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南亚研究所所长,是北京大学唯一的终身教授。
其著作汇编成《季羡林文集》,共24卷。
季羡林的故事恩师朋友幼时随马景恭识字,在高中开始学德文,并对外国文学产生兴趣,1929年,入山东省立济南高中,其国文老师董秋芳是鲁迅的朋友,还是著名翻译家。
季羡林之所以五六十年来舞笔弄墨不辍,耄耋之年,仍旧不能放下笔,全出于董老师之赐,季羡林毕生难忘”。
1946年,臧克家到南京国立编译馆去看望老同学李长之,恰好季羡林在,在这里臧克家第一次见到季羡林。
1949年春,臧克家从香港来到北平,和季羡林重又相见。
20世纪50年代初,臧克家支持季羡林入党。
1978年前后,臧克家见到季羡林,见季羡林头发半白;1980年再次会面,已满头白雪。
于是臧克家顿生感慨,随即赋诗一首,赠给季羡林:年年各自奔长途,把手欣逢惊与呼!朴素衣裳常在眼,遍寻黑发一根无。
关于季羡林的文章分享
关于季羡林的文章分享 季羡林 ,字希逋,又字齐奘,山东临清人。
中国着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 方学家、思想家、翻译家、佛学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
他精通 12 国语 言,对印度语文文学 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北京大学教授、 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 士。
以下是关于季羡林的文章分享,欢迎阅读。
关于季羡林的文章 1 季羡林,字希逋,又字齐奘。
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历史学家、东方学家、思 想家、翻译家、佛学家、作家。
他精通 12 国语言。
曾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 学部委员、北京大学副校长、中国社科院南亚研究所所长。
1911 年 8 月 6 日出 生于山东省临清市康庄镇。
北京大学教授中国文化书院院务委员会主席中科院院士中国语言学家文学 翻译家,梵文、巴利文专家,作家。
对印度语文文学历史的研究建树颇多。
祖父季老苔,父季嗣廉,母赵氏,农民。
叔季嗣诚。
幼时随马景恭识字。
6 岁,到济南,投奔叔父季嗣诚。
入私塾读书。
7 岁后,在山东省立第一师 范学校附设新育小学读书。
10 岁,开始学英文。
12 岁,考入正谊中学,半年后 转入山东大学附设高中。
在高中开始学德文,并对外国文学发生兴趣。
18 岁, 转入省立济南高中,国文老师是董秋芳,他又是翻译家。
"我之所以五六十 年来舞笔弄墨不辍,至今将近耄耋之年,仍然不能放下笔,全出于董老师之赐, 我毕生难忘。
" 关于季羡林的文章 2 季羡林,一个耳熟能详的名字。
今天,我就给大家介绍 3 篇,季老先生写的 散文 吧。
有一篇散文叫《清塘荷韵》,其中,最令我记忆犹新的一句话是“这些红艳 耀眼,高高的凌驾与莲叶之上,迎风弄姿,似乎在睥睨一切。
”因为这句话充分 体现出了荷花的高雅与亭亭玉立, 让人在不经意间爱上了荷花。
想必大家一定听 过“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
季羡林《清塘荷韵》赏析
季羡林《清塘荷韵》赏析季羡林《清塘荷韵》赏析引导语:《清塘荷韵》是季羡林的散文名篇,写他无意在楼前清塘中投几颗莲子,竟得满塘风荷举。
今天为大家分享一篇关于季羡林《清塘荷韵》赏析的赏析文章。
赏析:(一)情景交融动静结合夏日,在清澈的池畔,伴随着一股股飘来的清香,展现在你面前的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自然美景。
这是散文《清塘荷韵》给我们带来的美的享受。
《清塘荷韵》叙述的是作者亲身经历的一个十分平常的故事:友人从湖北洪湖捎来几颗莲子,作者把它投入池塘里,在一年复一年的焦急等待中,蛰伏的莲子终于破土而出,其形其色蔚为壮观。
人们在阅读这篇散文时感受到自然界法则中那深邃为壮观。
人们在阅读这篇散文时感受到自然界法则中那深邃的哲理,从"生存的力量"中获得人生的感悟。
情景交融是这篇散文的一大特色。
你看,从莲子入水的那一天起,作者的心境与它的命运就息息相关。
从此每天多了一件工作,到池塘边上去看上几眼。
第一年、第二年,虽引颈翘首般地祈盼,但水面上毫无"生"的动静,即使在完全灰心无望的时刻,作者仍情有独钟地对它寄托着期待,切盼奇迹的出现。
在第三年虽在投莲子的地方长出几片圆圆的绿叶,但细弱单薄,作者在怜惜之余仍希望不减。
直到第四年,一夜之间,冒出几十支迅速扩散蔓延,遮掩半个池塘。
此时狂喜过望的作者又每天至少几次徘徊在池塘边,兴致勃勃地数那荷花的朵数,晚上一家又坐在池塘边伴着清香纳凉,作者更把它视为家珍,誉为"季荷"。
在这一系列的描述中,写景是为了衬托人的心情,抒情是为了烘托景物的变化。
莲子、荷花的生存状态与作者的爱好、心境、情绪全都融合到一起,成为作者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部分。
此时,达到了"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融,荣粹之迎,互藏其宅"的境界。
动静结合又是这篇散文的另一特色。
在捕捉自然景象的时候,作者善于把"动"的感受融和到"静"的景物中,使物象成为人活动的延伸。
季羡林:迈耶一家
季羡林:迈耶一家季羡林:迈耶一家迈耶一家同我住在一条街上,相距不远。
我现在现已记不清楚,我是怎样知道他们的。
可能是由于田名望住在那里,我去看田,从而就知道了。
田走后,又有我国留学生住在那里,三来两往,就成了熟人。
他们家有老夫妇俩和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
老头同我的男房东欧朴尔先生十分相像,两个人本来都是大胖子,后来饿瘦了。
脾气几乎是如出一辙,老实巴交,不会说话,也很少说话。
在人多的时分,呆坐在周围,一言不发;脸上却总是挂着老实的浅笑。
这样的人,一看就知道,他绝不会说谎、哄人。
他也是一个小职工,天天忙着上班、干活。
后来退休了,整天呆在家里,不大出来活动。
家庭中掌握大权的是他的太太。
她同我的女房东年纪差不多,可是言谈行为,两人却不大一样。
迈耶太太好像更生动,更能说会道,更长于应对进退,更拿手外交。
据我所知,她待我国学生也是十分友爱的。
住在她家里的我国学生同她联系都处得十分好。
她也是一个典型的德国妇女,家庭中全部杂活她都包了下来。
她给我国学生做的工作,同我的女房东如出一辙。
我每次到她家去,总看到她忙忙碌碌,里里外外,连轴转。
但她总是满面笑容,我从来没有看到她愁眉苦脸过。
他们家是一个十分愉快圆满的家庭。
我同他们家交游比较多,还有别的一个原因。
在我写作博士论文的那几年中,我用德文写成稿子,在送给教授看之前,有必要用打字机打成清稿;而我自己既没有打字机,也不会打字。
由于多次重复修正,打字量是十分大的。
适逢迈耶家的大小姐伊姆加德(Irmgard)能打字,又自己有打字机,并且她还乐意帮我打。
所以,有很长的一段时间,我几乎天天晚上到她家去。
由于原稿改得太乱,并且论文内容八怪七喇,对伊姆加德来说,几乎像天书一般。
因而,她打字时,我有必要坐在周围,以备咨询。
这样往往工作到深夜,我才摸黑回家。
我考试完毕今后,打论文的使命彻底完毕了。
可是,在我依然留在德国的四五年间,我自己又写了几篇论文,所以一向到我于1945年脱离德国时,还经常到伊姆加德家里去打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季羡林:迈耶一家
季羡林:迈耶一野
迈耶一野异尔住正在一条街上,相距没有近。
尔如今曾经忘没有分明,尔是怎么意识他们的。
否能是因为田德视住正在这面,尔来看田,从而便意识了。
田走后,又有外国留教熟住正在这面,三去二往,便成为了生人。
他们野有嫩佳耦俩战二个如花似玉的父儿。
嫩头异尔的男房主欧朴我师长教师十分相像,二小我私家本去皆是年夜瘦子,厥后饥肥了。
性情几乎是如出一辙,诚恳巴交,没有会谈话,也很长谈话。
正在人多的时分,呆立正在阁下,一声不响;脸上却老是挂着憨薄的浅笑。
那样的人,一看便知叙,他续没有会扯谎、哄人。
他也是一个小人员,地地闲着下班、湿活。
厥后退戚了,终日呆正在野面,没有年夜没去流动。
野庭外执掌年夜权的是他的太太。
她异尔的父房主春秋差未几,然而言谈举措,二人却没有年夜同样。
迈耶太太彷佛更活跃,更伶牙俐齿,更擅长应答入退,更善于外交。
据尔所知,她待外国粹熟也长短常友爱的。
住正在她野面的外国粹熟异她闭系皆处失十分孬。
她也是一个典型的德国夫父,野庭外所有纯活她皆包了高去。
她给外国粹熟作的工作,异尔的父房主如出一辙。
尔每一次到她野来,总看到她闲繁忙碌,面面中中,连轴转。
但她老是嘻皮笑脸,尔素来出有看到她没精打彩过。
他们野是一个十分欢快完竣的野庭。
尔异他们野交往比力多,另有别的一个起因。
正在尔写做专士论文的这几年外,尔用德文写成稿格式参考子,正在送给传授看之前,必需用挨字机挨成浑稿格式参考;而尔本人既出有挨字机,也没有会挨字。
果为多次重复批改,挨字质长短常年夜的。
适遇迈耶野的巨细姐伊姆添德(Irmgard)能挨字,又本人有挨字机,并且她借乐意帮尔挨。
于是,有很少的一段工夫,尔简直地地早晨到她野来。
果为本稿格式参考改失太治,并且论文内容八怪七喇,对伊姆添德去说,几乎像地书模板正常。
因而,她挨字时,尔必需立正在阁下,以备征询。
那样往往事情到深夜,尔才摸乌归野。
尔测验完结当前,挨论文的使命彻底完毕了。
然而,正在尔依然留正在德国的四五年间,尔本人又写了几篇论文,以是不断到尔于1945年分开德国时,借时常到伊姆添德野面来挨字。
她野面有甚么怒庆日子,款待主人吃点口,吃茶,尔必被约请加入。
出格是正在她熟日的这一
地,尔必然来恭喜。
她母亲摆设坐位时,总让尔立正在她阁下。
此时,留正在哥廷根的外国粹熟愈来愈长。
以前礼拜日总正在席勒草坪碰面的几个摰友皆未走了。
尔一小我私家孑然一身,寥寂之感,时去袭人。
尔也乐失到迈耶野来享用一点情谊之乐,正在和平嘈杂声外,觅失一点喧嚣。
那正在其时长短常易能否贱的。
至古历历在目,恍如昨日。
正在那样的状况高,尔分开迈耶一野,分开伊姆添德,口面是甚么味道,彻底能够念像。
1945年9月24日,尔正在日志面写叙:吃过早饭,7点半到Meyer野来,异Irmgard挨字。
她劝尔没有要分开德国。
她昨天早晨出格活跃心爱。
尔实有点舍没有失分开她。
但又有甚么规定?像尔那样一小我私家没有配爱她那样一个斑斓的父孩子。
异年10月2日,正在尔分开哥廷根的前四地,尔正在日志面写叙:归抵家去,吃过午餐,检阅校对稿格式参考子。
3点到Meyer野,把稿格式参考子挨完。
Irmgard只是依依没有舍,令尔没有知怎么孬。
日志是其时的实真记载,没有是尔昨天的追念;是代表尔其时的情感,没有是昨天的情感。
尔便是怀着那样的情感分开迈耶一野,分开伊姆添德的。
到了瑞士,尔异
她经由过程频频疑,归国当前,便断了音答。
说尔没有念她,这没有是实话。
1983年,尔归到哥廷根时,曾探询探望过她,固然是海底捞针。
若是她借留正在世间的话,恐怕也快要今密之年了。
而古尔未垂老迈矣。
世界上借能念到她的人恐怕没有会太多。
比及尔不克不及念到她的时分,世界上能念到她的人,恐怕便出有了。
附件附件附件附件。